TW201947097A - 水塔成型方法及應用該水塔成型方法製成之水塔結構 - Google Patents

水塔成型方法及應用該水塔成型方法製成之水塔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47097A
TW201947097A TW108115616A TW108115616A TW201947097A TW 201947097 A TW201947097 A TW 201947097A TW 108115616 A TW108115616 A TW 108115616A TW 108115616 A TW108115616 A TW 108115616A TW 201947097 A TW201947097 A TW 20194709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manhole
sub
water tower
model cav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5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87577B (zh
Inventor
林哲賢
Original Assignee
林哲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哲賢 filed Critical 林哲賢
Publication of TW201947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70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7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757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9/00Flanging or other edge treatment, e.g. of tubes
    • B21D19/08Flanging or other edge treatment, e.g. of tubes by single or successive action of pressing tools, e.g. vice ja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9/00Flanging or other edge treatment, e.g. of tubes
    • B21D19/08Flanging or other edge treatment, e.g. of tubes by single or successive action of pressing tools, e.g. vice jaws
    • B21D19/088Flanging or other edge treatment, e.g. of tubes by single or successive action of pressing tools, e.g. vice jaws for flanging ho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24Perforating, i.e. punching holes
    • B21D28/28Perforating, i.e. punching holes in tubes or other hollow bo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5/00Combined processes according to or processes combined with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B21D1/00 - B21D31/00
    • B21D35/001Shaping combined with punching, e.g. stamping and perforat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02Structures made of specified materials
    • E04H12/08Structures made of specified materials of met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30Water-tow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Sewage (AREA)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種水塔成型方法及應用該水塔成型方法製成之水塔結構,包括提供一製孔作業,實施在板片結構彎曲成環狀本體上;係應用一製孔裝置在本體上成形出幾何形孔洞結構的人孔區域。一模製作業,配合模製裝置,在人孔區域上成形出人孔口部結構。以及,模製作業之後,還可包括一人孔加工作業,配合一模壓機具,使人孔口部具有一內折邊(或使人孔口部形成複層結構)的型態;改善習知水塔製造應用人工作業,麻煩、費時而不利於大量製造等情形。

Description

水塔成型方法及應用該水塔成型方法製成之水塔結構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水塔成型方法及應用該水塔成型方法製成之水塔結構;特別是指一種應用製孔裝置、模製裝置及/或模壓機具,成形水塔(人孔口部)結構,改善舊法人工製造的麻煩、費時之技術。
用於貯存用水或其類似液體,以提供民生及/或工業系統使用之水塔結構,已屬習知技藝。例如,台灣第93121076號「水塔的製造方法」揭示了應用金屬板片經沖壓模組壓製補強肋,捲設成圓筒狀體,和圓筒狀體兩端焊接上蓋、下蓋的典型實施例。以及,台灣第93212347號「不鏽鋼水塔」及第104216772號「儲水塔結構」專利案等,也提供了典型的實施例。
就像那些熟習此技術的人所知悉,這技藝在該行業之技術發展空間上,已屬技術成熟之領域。這是因為在已揭示之前案中,包括了水塔各部分結構之改良或設計;例如,台灣第103205601號「水塔進水管」、第102211383號「水塔端蓋組合結構」、第89203750號、「水塔桶身補強結構」專利案等,係提供了具體的實施例。
一個有關水塔或橫臥式水塔結構在應用和製造方面的課題是,水塔都包括有位在上端位置的人孔口部結構,提供人員檢視、安裝其他組件、清洗水塔內部…等用途。實務上,舊法是在一不鏽鋼或其類似材料製成的板體的計畫位置上,配合成型模具壓製出一孔洞結構的開口(或稱人孔區域),並且 應用抽製作業抽拉出人口簷邊(或人工方式將一成環狀凸體結構的人孔口部,焊接在人孔區域上),而完成水塔的人孔(口部)結構。例如,台灣第90119433號「一體成型之不鏽鋼臥式水塔入口開孔結構改良」專利案,係提供了一個可行的實施例。
可了解的是,習知應用抽製作業製造(或人工方式焊接)人孔口部結構的作業,存在了麻煩、費時,不利於大量製造(降低成本)的情形;並且,在完成人孔口部結構的作業後,配合機具彎曲所述的不鏽鋼板體,使其兩邊區域互相疊合,實施焊接作業連結所述的兩邊區域,形成環狀體水塔型態。
須加以說明的是,這類習知技藝的製造模式常會使上述焊接作業形成的焊接區域位在水塔的下部位置,在水塔裝載水或類似液體後,會常態性使該焊接區受水或類似液體浸蝕,造成水塔裝載的內容物變質。
請參考第A圖、第B圖,特別是上述第90119433號專利案在不鏽鋼板體90抽拉出人孔91的簷邊92,經彎曲成水塔桶身95後,會造成人孔簷邊92產生彎弧和不等高(或不同水平)情形。
也就是說,人孔簷邊92兩邊區域93會隨水塔桶身95向下彎曲產生彎弧型態,也使兩邊區域93和人孔簷邊92的其他區域94形成不同水平高度的不等高情形。
特別是,第C圖顯示了整體人孔91的簷邊92之正向形狀,形成非正圓形輪廓;例如,虛線a是正圓輪廓,但舊法造成人孔簷邊92形成實線b的橢圓形輪廓。因此,上述人孔簷邊92不等高和輪廓變形的情形,會造成人孔91的蓋子在製造上,對尺寸的控制產生明顯的困難,應用上也產生裝配方向的限制, 增加蓋子無法穩合蓋緊在人孔91上形成緊密閉合的困難度,容易因而有鬆動或晃動的情形。
如果因應上述人孔91彎弧、不等高及非正圓形的結構型態,而特別製造提供相應的蓋子,明顯存在了製造麻煩、應用不易和成本高等課題;或者,如果為了減少人孔簷邊92不等高的情形,而特別加工拉平人孔91(或簷邊92)的高度,容易在人孔簷邊92連接水塔桶身95的區域產生過度變形和應力集中的情形,而這種情形並不是我們所期望的。
代表性的來說,這些參考資料顯示了有關習知水塔或橫臥式水塔系統在結構和應用方面的設計技藝;它們也反映出這些水塔系統在實際製造的情形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果重行設計考量該水塔或橫臥式水塔系統的組合結構,使其構造不同於習用結構,將可改變它的使用型態,而有別於舊法;或進一步使人孔結構不會產生彎弧、不等高(或過度變形、應力集中),並且確定形成正圓形輪廓的結構型態(或水塔焊接區不會接觸到水或其類似液體,降低水塔內容物產生變質的情形),是特別被考量的課題。實質上,也會改善習知技藝應用人工方式製造的麻煩、費時等情形,而建立一個比較理想的結構效果和利於大量製造(降低成本)的作業機制。
這些課題在上述的參考資料中並未被具體教示或揭露。
爰是,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水塔成型方法及應用該水塔成型方法製成之水塔結構,改善習知水塔製造應用人工作業,麻煩、費時而不利於大量製造,及/或進一步使人孔結構不會產生彎弧、不等高(或過度變 形、應力集中),並且確定形成正圓形輪廓的結構型態(或水塔焊接區不會接觸到水或其類似液體,降低水塔內容物產生變質)等情形;包括:作業(A),提供製孔作業;使一板片結構彎曲焊接形成環狀(或中空筒狀)本體,而具有焊接區和開放型態的兩端部;應用一製孔裝置,在本體一計畫位置上成形出幾何形孔洞結構的人孔區域。以及,該計畫位置是指位在焊接區的位置或焊接區的中間區域(或中央區域),使計畫位置到兩端部具有相同的距離。
該製孔裝置包括一用以定位本體的機台和配置在機台上的作動模組;作動模組具有一沖壓部,在作動模組朝向機台方向運動時,在本體上成形出該孔洞結構的人孔區域。
作業(B),提供模製作業;配合模製裝置,在人孔區域上(抽拉)成形出人孔口部結構。該模製裝置包括第一模組和第二模組;第一模組具有模型腔室,第二模組具有副模型腔室和可在副模型腔室內往復作動的活塞部、副活塞部。
實質上,該本體設置在第一模組和第二模組之間,配合第一模組(及模型腔室)朝向第二模組(及副模型腔室)的方向運動;以及,使活塞部、副活塞部朝第一模組的方向運動,而一體成型的共同壓制出成凸出型態的人孔口部結構。
以及,在模製作業之後,還可包括作業(C),人孔加工作業;配合一模壓機具,使人孔口部具有一內折邊(或使人孔口部形成複層結構)。
在可行的實施例中,模壓機具包括上部模具和下部模具;上部模具設置有模壓部,下部模具配置有副模壓部。以及,本體安置在上部模具和下部模具之間;在上部模具朝下部模具的方向運動及下部模具朝上部模具的方向 運動後,使模壓部和副模壓部共同壓製人孔口部的邊緣,而形成一內折邊(或使人孔口部形成複層結構)的型態。
根據本發明之應用該水塔成型方法製成之水塔結構,包括一應用板片結構彎曲焊接而形成環狀(或中空筒狀)本體,而定義有一軸向參考線;使本體具有沿平行軸向參考線的焊接區,並且本體兩端形成開放型態。以及,本體之一計畫位置配合製孔裝置,在該計畫位置形成孔洞結構的人孔區域;經模製裝置,在人孔區域形成凸出的人孔口部結構。
在所採的實施例中,人孔口部具有連接本體的第一段、連接第一段的肩部、連接肩部的第二段和連接第二段的邊緣;配合模壓機具,壓製人孔口部的邊緣,而形成一內折邊(或第二段和內折邊共同使人孔口部形成複層結構)的型態。
10‧‧‧本體
11‧‧‧焊接區
12‧‧‧人孔區域
12a‧‧‧初始結構
12b‧‧‧孔洞結構
12c‧‧‧定位孔
13‧‧‧端部
14‧‧‧基孔
15‧‧‧人孔口部
16‧‧‧第一段
17‧‧‧肩部
18‧‧‧第二段
19‧‧‧邊緣
20‧‧‧模版
21‧‧‧參考線
22‧‧‧參考孔
30‧‧‧製孔裝置
31‧‧‧機台
32‧‧‧作動模組
33‧‧‧對應柱
34‧‧‧定位部
35‧‧‧參考單元
36‧‧‧沖壓部
37‧‧‧對應部
38‧‧‧副沖壓部
39、49、59‧‧‧控制模組
40‧‧‧模製裝置
41‧‧‧第一模組
42‧‧‧第二模組
43‧‧‧模型腔室
43a‧‧‧內模型腔室
43b‧‧‧壓制部
43c‧‧‧模型槽室
43d‧‧‧真空管道
44‧‧‧載台
44a‧‧‧參考孔
45‧‧‧副模型腔室
46‧‧‧活塞部
46a‧‧‧副活塞部
47‧‧‧裙部
47a‧‧‧副裙部
48‧‧‧定位柱
50‧‧‧模壓機具
51‧‧‧上部模具
52‧‧‧下部模具
53‧‧‧模壓部
54‧‧‧副模壓部
55‧‧‧弧形區
90‧‧‧板體
91‧‧‧人孔
92‧‧‧簷邊
93‧‧‧兩邊區域
94‧‧‧其他區域
95‧‧‧水塔桶身
a‧‧‧虛線
b‧‧‧實線
X‧‧‧軸向參考線
第A圖係習知水塔人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B圖係習知水塔人孔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第C圖係習知水塔人孔的俯視示意圖。
第1圖係本發明之一操作實施例示意圖;;描繪了本體和製孔裝置的結構情形。
第1-1圖係本發明之本體結構示意圖;顯示了本體和一模版的結構情形。
第2圖係本發明之本體和模版組合之示意圖。
第3圖係本發明之一操作實施例示意圖;描繪了本體在計畫位置註記人孔區域的作業情形。
第4圖係本發明之另一操作實施例示意圖;顯示了本體在計畫位置初步形成人孔區域的作業情形。
第5圖係本發明之又一操作實施例示意圖;描繪了本體和製孔裝置的結構情形。
第6圖係本發明之一操作實施例示意圖;顯示了本體配合製孔裝置的作業情形。
第6-1圖係本發明之操作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
第7圖係本發明之另一操作實施例示意圖;描繪了製孔裝置在本體計畫位置形成人孔區域的作業情形。
第7-1圖係本發明之一修正實施例的示意圖;描繪了本體形成定位孔結構的情形。
第8圖係本發明之又一操作實施例示意圖;顯示了本體和模製裝置的結構情形。
第9圖係本發明之一操作實施例示意圖;描繪了本體和模製裝置的作業配合情形。
第10圖係本發明之另一操作實施例示意圖;顯示了模製裝置在本體人孔區域形成人孔口部結構的情形。
第11圖係本發明之本體和模製裝置配合作業之平面實施例示意圖;顯示了本體和模製裝置的結構情形。
第12圖係第11圖之操作實施例平面示意圖;描繪了本體和模製裝置的作業配合情形。
第12-1圖係第11圖之一操作實施例平面示意圖;顯示了第二模組活塞部和第一模組的作業配合情形。
第12-2圖係第11圖之另一操作實施例平面示意圖;描繪了第二模組副活塞部和第一模組的作業配合情形。
第12-3圖係第11圖之又一操作實施例平面示意圖;描繪了第二模組副活塞部和第一模組的作業配合情形。
第13圖係本發明之一操作實施例示意圖;顯示了本體和模壓機具的結構情形。
第14圖係第13圖之操作實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描繪了本體組合模壓機具的結構配合情形。
第15圖係本發明之操作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描繪了本體組合模壓機具的結構配合情形。
第16圖係第15圖之操作實施例平面示意圖;顯示了本體和模壓機具的作業配合情形。
第16-1圖係第15圖之一操作實施例平面示意圖;描繪了模壓機具的下部模具和上部模具的作業配合情形。
請參閱第1圖,本發明之水塔成型方法及應用該水塔成型方法製成之水塔結構,包括應用(不鏽鋼或其類材料)板片,彎曲焊接而形成環狀(或中空筒狀)本體結構(或稱作業(1A));概以參考編號10表示之。環狀本體10定義有一軸向參考線X;使本體10具有沿平行軸向參考線X的焊接區11(或焊接線),並且本體10的兩端部13形成開放型態。以及,本體10設定有一計畫位置,用以形成人孔區域12;該計畫位置是指位在焊接區11的位置或焊接區11的中間區域(或中央區域),使計畫位置到兩端部13具有相同的距離。
在下文中提到的上部、下部、上方、下方、前端、後端…等,係以圖式的顯示方向為參考基準。
在所採的實施例中,提供一製孔作業(或稱作業(A));應用一製孔裝置30,在本體10計畫位置上成形出人孔區域12的幾何形輪廓的孔洞結構。
在一個修正的實施例中,假設所述人孔區域12的幾何形輪廓的孔洞結構,形成圓形輪廓、橢圓形輪廓(或三角形、多角形輪廓)的型態,可建立一輔助本體10定位在機器設備上的作用,以利於後續作業的進行。
圖中顯示了製孔裝置30包括一用以定位本體10的機台31、配置在機台31上方的作動模組32和驅動作動模組32的控制模組39。機台31設置有凹洞結構的對應部37,供對應製孔裝置30的沖壓部36和本體10的人孔區域12;以及,機台31的前、後端分別配置有可往復移動的定位部34和設在定位部34上的參考單元35,參考單元35形成槽或線的結構,供人員對齊本體10的焊接區11,然後操作定位部34,將本體10固定在機台31上。
圖中也描繪了沖壓部36設置在作動模組32上,響應作動模組32朝向機台31方向運動時,配合對應部37,在本體10上成形出該人孔區域12的孔洞結構。
請參考第1-1、2圖,在可行的實施例中,提供有一彎曲度相同於本體10的模版20;模版20設置有一參考線21和位在參考線21(及/或模版20中央位置)上的參考孔22。
詳細來說,本發明之水塔成型方法可包括:作業(1A),提供板片彎曲焊接而形成環狀(或中空筒狀)本體10,使本體10具有焊接區11和開放型態的兩端部13;以及,提供具有參考線21 和參考孔22的模版20,使參考線21對齊本體焊接區11,配合參考孔22設定出本體10人孔區域12的計畫位置;例如,第3圖所描繪的情形。
請參考第4圖,配合切割作業,在本體10(或焊接區11)的計畫位置上切割出人孔區域12的初始狀態或初始結構12a。
作業(A),提供製孔作業;應用一製孔裝置30,在本體10計畫位置(或人孔區域12的初始結構12a)上成形出人孔區域12的孔洞結構12b(或稱人孔區域12的完成結構)。
請參閱第5、6、6-1及7圖,該製孔裝置30包括用以定位本體10的機台31、配置在機台31上方的作動模組32和驅動作動模組32的控制模組39。機台31設置有凹洞結構的對應部37和配置在對應部37上的對應柱33,供對應本體10的人孔區域12;機台31在對應部37兩邊的區域(或至少一邊的區域)配置有副沖壓部38。以及,機台31的前、後端分別配置有可往復移動的定位部34和設在定位部34上的參考單元35,參考單元35形成槽或線(或準星)的結構,供人員對齊本體10的焊接區11,然後操作定位部34,將本體10固定在機台31上;例如第6圖所描繪的情形。
在所採的實施例中,作動模組32具有沖壓部36,在作動模組32朝向機台31方向運動時,在本體10上成形出該人孔區域12的孔洞結構12b。
請參考第6-1及7圖,製孔裝置30的副沖壓部38也在本體10上成形出至少一基孔14結構;圖中顯示了本體10成型有兩個基孔14,位在人孔區域12的兩邊位置。基孔14可作為定位作用,輔助本體10定位在機器設備上,以利於後續作業的進行及/或基孔14可作為安裝進水閥或水塔相關組件(圖未顯示)之用。
請參考第7-1圖,在一個修正的實施例中,作業(1A),是提供板片彎曲焊接而形成環狀(或中空筒狀)本體10,使本體10具有焊接區11和開 放型態的兩端部13;以及,至少一次的作業(2A),是在本體10上製出至少一個定位孔12c(或基孔),以輔助本體10定位在機器設備上,利於後續作業(例如,作業(A))的進行。
請參閱第8、9及10圖,描繪了作業(B)的操作情形。
作業(B),提供模製作業;配合模製裝置40,在人孔區域12(或孔洞結構12b)上(抽拉)成形出人孔口部15結構。在所採的實施例中,模製裝置40包括第一模組41、第二模組42和驅動第一模組41(及/或第二模組42)運動的控制模組49。以及,第二模組42具有載台44、設置在載台44上的參考孔44a和定位柱48;參考孔44a提供本體人孔區域12互相對齊之用,定位柱48可供本體10的基孔14組合,輔助本體10定位在載台44上的作用。
須加以說明的是,作業(B)的人孔口部15的抽拉作業是在本體10先形成環狀(或中空筒狀)結構的作業(1A)之後實施;因此,可行成平整、等高和正圓形輪廓的人孔口部15結構,改善習知技藝的人孔結構彎弧、不等高、非正圓形輪廓的情形。
特別是,作業(A)、作業(B)的製造模式,幾何形人孔口部15也可製成圓形、橢圓形、方形、矩形、多邊形輪廓的型態。例如,假設人孔口部15製成橢圓形、矩形或多邊形輪廓的結構型態時,可使人孔口部15的長邊(或長軸)位在平行於本體10的軸向參考線X的位置,人孔口部15的短邊(或短軸)位在垂直於本體10的軸向參考線X的位置。
請參考第11、12圖,第一模組41具有模型腔室43、相通模型腔室43的內模型腔室43a、連接模型腔室43的壓制部43b及/或連接壓制部43b的模型槽室43c;第二模組42的載台44彎曲度相同於本體10的彎曲度。以及,第二模組42設有一位在載台44下方(或內部)的副模型腔室45和可在副模型腔室45內(及朝向第一模組41方向)往復作動的活塞部46、副活塞部46a。
第11圖顯示本體10設置在載台44上(即,第一模組41和第二模組42之間的位置),配合控制模組49驅動,使第一模組41(及模型腔室43、內模型腔室43a)如第12圖所描繪的朝向第二模組42(及副模型腔室45)的方向運動(可配合設置在第一模組41的真空管道43d實施抽真空作用)。並且,使活塞部46(及副活塞部46a)朝第一模組41的方向運動,而一體成型的共同壓制出成凸出型態的人孔口部15結構。
詳細來說,第12圖顯示了第一模組41配合壓制部43b、模型槽室43c模壓本體10的情形。
請參閱第12-1、12-2、12-3圖,第12-1圖顯示了活塞部46具有一裙部47,隨活塞部46進入模型腔室43,使人孔口部15成型具有連接本體10的第一段16和連接第一段16的肩部17。第12-2圖描繪了副活塞部46a具有副裙部47a,隨副活塞部46a進入內模型腔室43a,使人孔口部15成型具有連接肩部17的第二段18和連接第二段18的邊緣19等部分。
第12-3圖顯示了第一模組41又朝第二模組42的方向(或圖中下方)移動,壓制人孔口部15的邊緣19,使邊緣19形成一朝下方彎折的結構型態。
在所採的實施例中,人孔口部15的第一段16是從本體10朝圖中上方(或大體垂直於軸向參考線X)方向彎折延伸,肩部17是從第一段16朝圖中水平(或平行於軸向參考線X)方向彎折延伸,第二段18是從肩部17朝圖中上方(或相同於第一段16)方向彎折延伸的型態。
請參閱第13、14圖,在模製作業之後,還可包括作業(C),人孔加工作業;配合一模壓機具50,壓製人孔口部15的邊緣19(反向)朝圖中下方和第二段18的方向彎折或移動,使人孔口部15形成複層結構的型態,避免邊緣19割傷人員的情形。
詳細來說,模壓機具50包括上部模具51、下部模具52和驅動上部模具51(及/或下部模具52)運動的控制模組59。
配合參考第15、16、16-1圖,上部模具51設置有成階狀凹室結構的模壓部53,下部模具52對應配置有成階狀凸部結構的副模壓部54和形成在副模壓部54(周邊)上的弧形區55。以及,本體10安置在上部模具51和下部模具52之間;即,副模壓部54的階狀凸部結構提供本體10的人孔口部15組合形成(類似)定位的型態。
第16、16-1圖分別顯示上部模具51朝下部模具52的方向運動和下部模具52朝上部模具51的方向運動後,使模壓部53(階狀內室結構)和副模壓部54(階狀凸部結構)、弧形區55共同壓製人孔口部15的邊緣19朝第二段18的方向彎折移動,而使邊緣19形成一內折邊結構(或使邊緣19和第二段18共同構成人孔口部15成複層結構)的型態。例如,第16、16-1圖所描繪的情形。
可了解的是,在本體10接合端蓋(圖未顯示)封閉兩端部13的開放型態後,即完成一水塔成品。
須加以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在初始階段先提供彎曲焊接完成的本體10,並且使人孔區域12、人孔口部15位在焊接區11上的型態;人孔區域12、人孔口部15結構和焊接區11都位在本體10(或水塔)的上端位置;因此,當本體10裝載水或類似液體後,該等內容物或液體不會接觸焊接區11,可明顯降低水或類似液體浸蝕本體10焊接的區域,相對阻止水塔內容物產生變質的情形。
代表性的來說,這水塔成型方法及應用該水塔成型方法製成之水塔結構相較於舊法而言,包括了下列的優點和考量:
1.該本體10和相關配合結構等部分,已被重行設計考量;例如,先使板片結構彎曲焊接形成環狀(或中空筒狀)本體10,選擇性的配合模版20設定人孔區域12的位置;提供作業(A)配合製孔裝置30、作業(B)配合模製 裝置40一體成型人孔口部15具有第一段16、肩部17、第二段18的結構及作業(C)配合模壓機具50加工人孔口部15形成複層結構等部分,明顯不同於習知技藝的結構製造和操作型態。
2.特別是,上述的作業方法製成的水塔結構,不僅使其構造不同於習用結構,而有別於舊法;實質上,也改善了習知技藝人孔結構形成彎弧、不等高和非正圓形輪廓、無法和蓋子穩合及/或必須另外特別製造蓋子的型態,(或應用人工方式製造)造成作業麻煩、費時或成本較高等情形,而建立一個比較理想的結構效果和利於大量製造(降低成本)的作業機制。
故,本發明係提供了一有效的水塔成型方法及應用該水塔成型方法製成之水塔結構,其結構配置、空間型態和操作應用模式、作業程序係不同於習知者,且具有舊法中無法比擬之優點,係展現了相當大的進步,誠已充份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可行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發明專利範圍所涵蓋。

Claims (39)

  1. 一種水塔成型方法,包括:作業(1A),提供板片彎曲焊接而形成中空筒狀本體;本體定義有一軸向參考線,本體具有焊接區和開放型態的兩端部;作業(A),提供製孔作業;應用一製孔裝置,在本體一計畫位置上成形出人孔區域的幾何形孔洞結構;以及作業(B),提供模製作業;配合模製裝置,在人孔區域的孔洞結構上一體成型出人孔口部結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本體焊接區平行於軸向參考線;該計畫位置是位在焊接區上和位在焊接區中間區域的其中之一;作業(1A)包括提供一具有參考線和參考孔的模版;使參考線對齊本體焊接區,配合參考孔設定出本體人孔區域的計畫位置;模版彎曲度相同於本體的彎曲度;以及配合切割作業,在本體的計畫位置上切割出人孔區域的初始結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人孔區域形成圓形輪廓、橢圓形輪廓、三角形輪廓、多角形輪廓的其中之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作業(1A)之後,實施一作業(2A);作業(2A)是在本體上製出至少一個定位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或4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人孔口部具有連接本體的第一段、連接第一段的肩部、連接肩部的第二段和連接第二段的邊緣;作業(B)之後,還可包括作業(C),人孔加工作業;配合一模壓機具,壓製人孔口部的邊緣反向朝下方和第二段的方向彎折, 使人孔口部形成複層結構的型態;人孔口部的第一段是從本體朝上方方向彎折延伸,肩部是從第一段朝水平方向彎折延伸,第二段是從肩部朝相同於第一段方向彎折延伸的型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或4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作業(A)的製孔裝置包括一用以定位本體的機台、配置在機台上方的作動模組和驅動作動模組的控制模組;機台設置有凹洞結構的對應部;作動模組具有一沖壓部,在作動模組朝向機台方向運動時,在本體上成形出該人孔區域的孔洞結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作業(A)的製孔裝置包括一用以定位本體的機台、配置在機台上方的作動模組和驅動作動模組的控制模組;機台設置有凹洞結構的對應部;作動模組具有一沖壓部,在作動模組朝向機台方向運動時,在本體上成形出該人孔區域的孔洞結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機台設置有位在對應部上的對應柱,供對應本體的人孔區域;機台的前、後端至少其中之一,配置有可往復移動的定位部和設在定位部上的參考單元;參考單元形成槽和線結構的其中之一;機台在對應部的至少一邊區域配置有副沖壓部;以及作業(A)包括使本體的焊接區對齊參考單元,然後操作定位部,將本體固定在機台上及配合副沖壓部,在本體上成形出至少一基孔結構的作業。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機台設置有位在對應部上對應柱,供對應本體的人孔區域;機台的前、後端至少其中之一,配置有可往復移動的定位部和設在定位部上的參考單元;參考單元形成槽和線結構的其中之一;機台在對應部的至少一邊區域配置有副沖壓部;以及作業(A)包括使本體的焊接區對齊參考單元,然後操作定位部,將本體固定在機台上及配合副沖壓部,在本體上成形出至少一基孔結構的作業。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或4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作業(B)的模製裝置包括第一模組、第二模組和控制模組;控制模組可驅動第一模組、第二模組的至少其中一運動;第二模組具有載台、設置在載台上的參考孔和定位柱;第一模組具有模型腔室、相通模型腔室的內模型腔室,第二模組設有一位在載台下方的副模型腔室和至少可在副模型腔室內往復作動的活塞部、副活塞部;以及本體設置在載台上,配合控制模組驅動,使第一模組及模型腔室朝向第二模組及副模型腔室的方向運動;並且,使活塞部、副活塞部朝第一模組的方向運動,而一體成型的共同壓制出成凸出型態的人孔口部結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作業(B)的模製裝置包括第一模組、第二模組和控制模組;控制模組可驅動第一模組、第二模組的至少其中一運動;第二模組具有載台、設置在載台上的參考孔和定位柱;第一模組具有模型腔室、相通模型腔室的內模型腔室,第二模組設有一位在載台下方的副模型腔室和可在副模型腔室內往復作 動的活塞部、副活塞部;以及本體設置在載台上,配合控制模組驅動,使第一模組及模型腔室朝向第二模組及副模型腔室的方向運動;並且,使活塞部、副活塞部朝第一模組的方向運動,而一體成型的共同壓制出成凸出型態的人孔口部結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作業(B)的模製裝置包括第一模組、第二模組和控制模組;控制模組可驅動第一模組、第二模組的至少其中一運動;第二模組具有載台、設置在載台上的參考孔和定位柱;第一模組具有模型腔室、相通模型腔室的內模型腔室,第二模組設有一位在載台下方的副模型腔室和可在副模型腔室內往復作動的活塞部、副活塞部;以及本體設置在載台上,配合控制模組驅動,使第一模組及模型腔室朝向第二模組及副模型腔室的方向運動;並且,使活塞部、副活塞部朝第一模組的方向運動,而一體成型的共同壓制出成凸出型態的人孔口部結構。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作業(B)的模製裝置包括第一模組、第二模組和控制模組;控制模組可驅動第一模組、第二模組的至少其中一運動;第二模組具有載台、設置在載台上的參考孔和定位柱;第一模組具有模型腔室、相通模型腔室的內模型腔室,第二模組設有一位在載台下方的副模型腔室和可在副模型腔室內往復作動的活塞部、副活塞部;以及本體設置在載台上,配合控制模組驅動,使第一模組及模型腔室朝向第二模組及副模型腔室的方向運動;並且,使活塞部、副活 塞部朝第一模組的方向運動,而一體成型的共同壓制出成凸出型態的人孔口部結構。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作業(B)的模製裝置包括第一模組、第二模組和控制模組;控制模組可驅動第一模組、第二模組的至少其中一運動;第二模組具有載台、設置在載台上的參考孔和定位柱;第一模組具有模型腔室、相通模型腔室的內模型腔室,第二模組設有一位在載台下方的副模型腔室和可在副模型腔室內往復作動的活塞部、副活塞部;以及本體設置在載台上,定位柱供本體的基孔組合;配合控制模組驅動,使第一模組及模型腔室朝向第二模組及副模型腔室的方向運動;並且,使活塞部、副活塞部朝第一模組的方向運動,而一體成型的共同壓制出成凸出型態的人孔口部結構。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作業(B)的模製裝置包括第一模組、第二模組和控制模組;控制模組可驅動第一模組、第二模組的至少其中一運動;第二模組具有載台、設置在載台上的參考孔和定位柱;第一模組具有模型腔室、相通模型腔室的內模型腔室,第二模組設有一位在載台下方的副模型腔室和可在副模型腔室內往復作動的活塞部、副活塞部;以及本體設置在載台上,定位柱供本體的基孔組合;配合控制模組驅動,使第一模組及模型腔室朝向第二模組及副模型腔室的方向運動;並且,使活塞部、副活塞部朝第一模組的方向運動,而一體成型的共同壓制出成凸出型態的人孔口部結構。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第一模組包括連接模型腔室的壓制部、連接壓制部的模型槽室;第二模組的載台彎曲度相同於本體的彎曲度;第一模組設有真空管道,供實施抽真空作業;活塞部具有一裙部,隨活塞部進入模型腔室,使人孔口部成型具有連接本體的第一段和連接第一段的肩部;副活塞部具有副裙部,隨副活塞部進入內模型腔室,使人孔口部成型具有連接肩部的第二段和連接第二段的邊緣;以及第一模組又朝第二模組方向移動,壓制人孔口部的邊緣,使邊緣形成一向下方彎折的結構型態。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第一模組包括連接模型腔室的壓制部、連接壓制部的模型槽室;第二模組的載台彎曲度相同於本體的彎曲度;第一模組設有真空管道,供實施抽真空作業;活塞部具有一裙部,隨活塞部進入模型腔室,使人孔口部成型具有連接本體的第一段和連接第一段的肩部;副活塞部具有副裙部,隨副活塞部進入內模型腔室,使人孔口部成型具有連接肩部的第二段和連接第二段的邊緣;以及第一模組又朝第二模組方向移動,壓制人孔口部的邊緣,使邊緣形成一向下方彎折的結構型態。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第一模組包括連接模型腔室的壓制部、連接壓制部的模型槽室;第二模組的載台彎曲度相同於本體的彎曲度;第一模組設有真空管道,供實施抽真空作業;活塞部具有一裙部,隨活塞部進入模型腔室,使人孔口部成型具 有連接本體的第一段和連接第一段的肩部;副活塞部具有副裙部,隨副活塞部進入內模型腔室,使人孔口部成型具有連接肩部的第二段和連接第二段的邊緣;以及第一模組又朝第二模組方向移動,壓制人孔口部的邊緣,使邊緣形成一向下方彎折的結構型態。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第一模組包括連接模型腔室的壓制部、連接壓制部的模型槽室;第二模組的載台彎曲度相同於本體的彎曲度;第一模組設有真空管道,供實施抽真空作業;以及活塞部具有一裙部,隨活塞部進入模型腔室,使人孔口部成型具有連接本體的第一段和連接第一段的肩部;副活塞部具有副裙部,隨副活塞部進入內模型腔室,使人孔口部成型具有連接肩部的第二段和連接第二段的邊緣;以及第一模組又朝第二模組方向移動,壓制人孔口部的邊緣,使邊緣形成一向下方彎折的結構型態。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第一模組包括連接模型腔室的壓制部、連接壓制部的模型槽室;第二模組的載台彎曲度相同於本體的彎曲度;第一模組設有真空管道,供實施抽真空作業;活塞部具有一裙部,隨活塞部進入模型腔室,使人孔口部成型具有連接本體的第一段和連接第一段的肩部;副活塞部具有副裙部,隨副活塞部進入內模型腔室,使人孔口部成型具有連接肩部的第二段和連接第二段的邊緣;以及第一模組又朝第二模組方向移動,壓制人孔口部的邊緣,使邊緣形成一向下方彎折的結構型態。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第一模組包括連接模型腔室的壓制部、連接壓制部的模型槽室;第二模組的載台彎曲度相同於本體的彎曲度;第一模組設有真空管道,供實施抽真空作業;以及活塞部具有一裙部,隨活塞部進入模型腔室,使人孔口部成型具有連接本體的第一段和連接第一段的肩部;副活塞部具有副裙部,隨副活塞部進入內模型腔室,使人孔口部成型具有連接肩部的第二段和連接第二段的邊緣;以及第一模組又朝第二模組方向移動,壓制人孔口部的邊緣,使邊緣形成一向下方彎折的結構型態。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作業(C)的模壓機具包括上部模具、下部模具和控制模組,所述控制模組可驅動上部模具、下部模具的至少其中之一運動;上部模具設置有成階狀凹室結構的模壓部,下部模具對應配置有成階狀凸部結構的副模壓部和形成在副模壓部上的弧形區;本體安置在上部模具和下部模具之間,使副模壓部的階狀凸部結構提供本體的人孔口部組合;以及上部模具朝下部模具的方向運動和下部模具朝上部模具的方向運動後,使模壓部和副模壓部共同壓製人孔口部的邊緣朝第二段的方向彎折移動,而使邊緣形成一內折邊結構。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作業(C)的模壓機具包括上部模具、下部模具和控制模組,所述控制模組可驅動上部模具、下部模具的至少其中之一運動;上部模具設置有成階狀凹室結構的模壓部,下部模具對應配置有成階狀凸部結構的副模壓部和形成在副模壓部上的弧形區; 本體安置在上部模具和下部模具之間,使副模壓部的階狀凸部結構提供本體的人孔口部組合;以及上部模具朝下部模具的方向運動和下部模具朝上部模具的方向運動後,使模壓部和副模壓部共同壓製人孔口部的邊緣朝第二段的方向彎折移動,而使邊緣形成一內折邊結構。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作業(C)的模壓機具包括上部模具、下部模具和控制模組,所述控制模組可驅動上部模具、下部模具的至少其中之一運動;上部模具設置有成階狀凹室結構的模壓部,下部模具對應配置有成階狀凸部結構的副模壓部和形成在副模壓部上的弧形區;本體安置在上部模具和下部模具之間,使副模壓部的階狀凸部結構提供本體的人孔口部組合;以及上部模具朝下部模具的方向運動和下部模具朝上部模具的方向運動後,使模壓部和副模壓部共同壓製人孔口部的邊緣朝第二段的方向彎折移動,而使邊緣形成一內折邊結構。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作業(C)的模壓機具包括上部模具、下部模具和控制模組,所述控制模組可驅動上部模具、下部模具的至少其中之一運動;上部模具設置有成階狀凹室結構的模壓部,下部模具對應配置有成階狀凸部結構的副模壓部和形成在副模壓部上的弧形區;本體安置在上部模具和下部模具之間,使副模壓部的階狀凸部結構提供本體的人孔口部組合;以及上部模具朝下部模具的方向運動和下部模具朝上部模具的方向運動後,使模壓部和副模壓部共同壓製人孔口部的邊緣朝第二段的方向彎折移動,而使邊緣形成一內折邊結構。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作業(C)的模壓機具包括上部模具、下部模具和控制模組,所述控制模組可驅動上部模具、下部模具的至少其中之一運動;上部模具設置有成階狀凹室結構的模壓部,下部模具對應配置有成階狀凸部結構的副模壓部和形成在副模壓部上的弧形區;本體安置在上部模具和下部模具之間,使副模壓部的階狀凸部結構提供本體的人孔口部組合;以及上部模具朝下部模具的方向運動和下部模具朝上部模具的方向運動後,使模壓部和副模壓部共同壓製人孔口部的邊緣朝第二段的方向彎折移動,而使邊緣形成一內折邊結構。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作業(C)的模壓機具包括上部模具、下部模具和控制模組,所述控制模組可驅動上部模具、下部模具的至少其中之一運動;上部模具設置有成階狀凹室結構的模壓部,下部模具對應配置有成階狀凸部結構的副模壓部和形成在副模壓部上的弧形區;本體安置在上部模具和下部模具之間,使副模壓部的階狀凸部結構提供本體的人孔口部組合;以及上部模具朝下部模具的方向運動和下部模具朝上部模具的方向運動後,使模壓部和副模壓部共同壓製人孔口部的邊緣朝第二段的方向彎折移動,而使邊緣形成一內折邊結構。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作業(C)的模壓機具包括上部模具、下部模具和控制模組,所述控制模組可驅動上部模具、下部模具的至少其中之一運動;上部模具設置有成階狀凹室結構的模壓部,下部模具對應配置有成階狀凸部結構的副模壓部和形成在副模壓部上的弧形區; 本體安置在上部模具和下部模具之間,使副模壓部的階狀凸部結構提供本體的人孔口部組合;以及上部模具朝下部模具的方向運動和下部模具朝上部模具的方向運動後,使模壓部和副模壓部共同壓製人孔口部的邊緣朝第二段的方向彎折移動,而使邊緣形成一內折邊結構。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作業(C)的模壓機具包括上部模具、下部模具和控制模組,所述控制模組可驅動上部模具、下部模具的至少其中之一運動;上部模具設置有成階狀凹室結構的模壓部,下部模具對應配置有成階狀凸部結構的副模壓部和形成在副模壓部上的弧形區;本體安置在上部模具和下部模具之間,使副模壓部的階狀凸部結構提供本體的人孔口部組合;以及上部模具朝下部模具的方向運動和下部模具朝上部模具的方向運動後,使模壓部和副模壓部共同壓製人孔口部的邊緣朝第二段的方向彎折移動,而使邊緣形成一內折邊結構。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其中該作業(C)的模壓機具包括上部模具、下部模具和控制模組,所述控制模組可驅動上部模具、下部模具的至少其中之一運動;上部模具設置有成階狀凹室結構的模壓部,下部模具對應配置有成階狀凸部結構的副模壓部和形成在副模壓部上的弧形區;本體安置在上部模具和下部模具之間,使副模壓部的階狀凸部結構提供本體的人孔口部組合;以及上部模具朝下部模具的方向運動和下部模具朝上部模具的方向運動後,使模壓部和副模壓部共同壓製人孔口部的邊緣朝第二段的方向彎折移動,而使邊緣形成一內折邊結構。
  31. 一種應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塔成型方法製成之水塔結構,包括:板片彎曲焊接而形成環狀本體結構;本體定義有一軸向參考線,本體具有焊接區和兩端部,兩端部形成開放型態;本體一計畫位置形成孔洞結構的人孔區域;所述人孔區域一體成型凸出的人孔口部結構;人孔口部具有連接本體的第一段、連接第一段的肩部、連接肩部的第二段和連接第二段的邊緣。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水塔結構,其中該人孔口部的邊緣反向彎折朝第二段的方向延伸,而形成一內折邊結構,共同使人孔口部形成複層結構的型態。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或32項所述之水塔結構,其中該人孔口部的第一段是從本體朝上方方向彎折延伸,肩部是從第一段朝水平方向彎折延伸,第二段是從肩部朝相同於第一段方向彎折延伸的型態;以及焊接區平行於軸向參考線。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或32項所述之水塔結構,其中該本體兩端部組合封閉有端蓋。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之水塔結構,其中該本體兩端部組合封閉有端蓋。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或32項所述之水塔結構,其中該人孔區域、人孔口部位在焊接區上;人孔區域、人孔口部位和焊接區位在本體的上端位置;人孔口部製成橢圓形、矩形和多邊形輪廓的其中之一,使人孔口部的長軸位在平行於本體軸向參考線的位置,人孔口部的短軸位在垂直於本體軸向參考線的位置。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之水塔結構,其中該人孔區域、人孔口部位在焊接區上;人孔區域、人孔口部位和焊接區位在本體的上端位置;人孔口部製成橢圓形、矩形和多邊形輪廓的其中之一,使人孔口部的長軸位在平行於本體軸向參考線的位置,人孔口部的短軸位在垂直於本體軸向參考線的位置。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水塔結構,其中該人孔區域、人孔口部位在焊接區上;人孔區域、人孔口部位和焊接區位在本體的上端位置;人孔口部製成橢圓形、矩形和多邊形輪廓的其中之一,使人孔口部的長軸位在平行於本體軸向參考線的位置,人孔口部的短軸位在垂直於本體軸向參考線的位置。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水塔結構,其中該人孔區域、人孔口部位在焊接區上;人孔區域、人孔口部位和焊接區位在本體的上端位置;人孔口部製成橢圓形、矩形和多邊形輪廓的其中之一,使人孔口部的長軸位在平行於本體軸向參考線的位置,人孔口部的短軸位在垂直於本體軸向參考線的位置。
TW108115616A 2018-05-07 2019-05-06 水塔成型方法及應用該水塔成型方法製成之水塔結構 TWI6875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5484 2018-05-07
CN107115484 2018-05-07
TW107115484 2018-05-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7097A true TW201947097A (zh) 2019-12-16
TWI687577B TWI687577B (zh) 2020-03-11

Family

ID=67690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5616A TWI687577B (zh) 2018-05-07 2019-05-06 水塔成型方法及應用該水塔成型方法製成之水塔結構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70572B (zh)
PH (1) PH12019000182A1 (zh)
TW (1) TWI6875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3186B (zh) * 2019-09-09 2021-07-11 林信志 用於水塔鈑金結構加工之控制裝置
KR102229093B1 (ko) * 2020-12-28 2021-03-16 김진희 분기관 제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TWI805092B (zh) * 2021-11-23 2023-06-11 林哲賢 水塔成型方法、成型機及該成型方法製成之水塔結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36956B2 (ja) * 2000-02-17 2005-04-06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配管継手の抜け止め孔加工用治具及び加工方法
TW480308B (en) * 2001-08-09 2002-03-21 Zhi Yuan Industry Co Ltd Modified inlet opening structure of an integral stainless steel water tower of laying type
TWI251514B (en) * 2004-07-15 2006-03-21 Tai Chia Lin Entpr Co Ltd A method of making a water tower
CN102040059B (zh) * 2009-10-21 2012-05-02 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罐车人孔及其生产工艺
CN203613864U (zh) * 2013-08-01 2014-05-28 林哲贤 水塔人孔的改良结构
CN204448996U (zh) * 2015-02-13 2015-07-08 石家庄鑫双铭采暖设备厂 一种圆筒壁冲孔专用工装
CN206241044U (zh) * 2016-12-13 2017-06-13 马鞍山市欧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方管双孔冲压装置
CN106825158A (zh) * 2017-02-14 2017-06-13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管体加工设备
CN107335715B (zh) * 2017-06-29 2019-03-08 徐州迈斯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前小导管冲孔缩尖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0572A (zh) 2019-08-27
TWI687577B (zh) 2020-03-11
PH12019000182A1 (en) 2019-12-11
CN110170572B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47097A (zh) 水塔成型方法及應用該水塔成型方法製成之水塔結構
CN108262439A (zh) 一种夹膜链外附板集成冲压成形工艺
CN207746291U (zh) 一种用于进行冲压翻孔的模具
JP2011245502A (ja) エッジ形成プレス加工による環状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500230A (zh) 一种筒件成形及其法兰边校形方法
TWI762831B (zh) 水塔成型方法
TWM625549U (zh) 水塔成型機及應用水塔成型機製成之水塔結構
CN108115048B (zh) 一种环形钣金零件径向槽口轴向精确翻边方法
CN113878018B (zh) 一种下模压边圈、拉延模具、使用方法及拉延工序件
CN201791834U (zh) 制作具有小直径凸柱支架的级进模具
CN210098711U (zh) 一种封头冲压成型模具
CN113579046A (zh) 汽车前侧围外板拉延工艺面造型方法
TWI805092B (zh) 水塔成型方法、成型機及該成型方法製成之水塔結構
CN105215161A (zh) 一种单耳气密螺母高罩零件的加工方法
CN104353738A (zh) 钢桶法兰冲铆二合一模具
CN203862857U (zh) 一种落水口罩的冲压成型模具
CN205324481U (zh) 一种扩口式收紧螺母与导管接头的收口模具
CN209987433U (zh) 一种带有加强筋的五金模具
CN218310383U (zh) 微型滤网类零件的成型模具
CN213382517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塑胶模具
CN101020213A (zh) 汽车矩形油箱内盘一次性落料成形冲孔模
CN111112528B (zh) 一种包容式节点制造方法
CN219464535U (zh) 铲子手柄加强槽加工用模具
CN207982036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边框的一次翻边模具
CN212238928U (zh) 一种冲压模具的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