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46674A - 握力器結構 - Google Patents

握力器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46674A
TW201946674A TW107116836A TW107116836A TW201946674A TW 201946674 A TW201946674 A TW 201946674A TW 107116836 A TW107116836 A TW 107116836A TW 107116836 A TW107116836 A TW 107116836A TW 201946674 A TW201946674 A TW 20194667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grip
elastic body
grips
slee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6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金鎮
Original Assignee
勝冠運動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勝冠運動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勝冠運動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16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946674A/zh
Publication of TW201946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6674A/zh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種握力器結構,該握力器包含有二握柄與一彈性體,所述二握柄均具有一樞接段與一握持段,所述至少一握柄的握持段上是設有多數貫穿所述握柄表面的套孔,這些套孔是從所述樞接段與所述握持段的相接處往所述握持段的末端方向做依序排列,讓每一所述套孔均能藉由與所述樞軸之相隔距離不同使按壓時之力臂大小也能獲得同等之改變。

Description

握力器結構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以同一結構便能提供不同強度之鍛鍊的握力器。
按,目前習知的握力器,多如第八圖所示,該握力器(40)主要包含有二握柄(41),所述二握柄(41)一端共同結合有一彈性體(42),透過所述握力器(40)的二握柄(41)提供使用者以單手手掌做抓取,並反覆握緊、放鬆,便能藉由按壓時所需克服之彈性體(42)阻力,來達到鍛鍊手掌握力之目的,又所述傳統的握力器(40)是以其上所設置之彈性體(42)的線徑大、小來做為不同訓練階段之區分。
然,如上所述之習知結構於實際應用中仍存在有下述之問題點:(一)該握力器(40)只能提供單一力道之鍛鍊,而無法在不同訓練階段以同一握力器(40)產生不同之阻力大小,該係會縮小其適用範圍,讓消費者需要同時準備多個或一整組之握力器(40),才能進行力量由小至大之循序鍛鍊,該在使用上係相當不經濟,且佔空間;(二)所述握力器(40)僅以所述握柄(41)提供使用者於抓取後操作容易因為手部流汗、濕滑,或握持位置太靠近所述握柄(41)末端(如第九圖所示),而在使用過程發生握力器(40)滑脫並彈 開之現象,當所述握力器(40)不受限制而彈開,往往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程度之傷害,讓習知握力器(40)有使用安全上的顧慮,且無法透過按壓位置與所述彈性體(42)相隔距離之遠近程度不同,來獲得按壓力量上之改變。
故本發明人即有鑑於此,乃思及創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經驗加以設計,經多方探討並試作樣品試驗,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發明。
習知握力器只能提供單一力道之鍛鍊,且容易於按壓過程中滑脫,此乃欲解決之技術問題點者。
本發明之握力器結構,該握力器包含有二握柄與一彈性體,所述二握柄均具有一樞接段與一握持段,利用一樞軸連續穿過所述二握柄的樞接段與所述彈性體,將令所述二握柄能透過該樞軸的穿設完成樞組,俾以在樞組後讓所述彈性體能一併被所述樞軸限位,並夾設在該二握柄間,又所述至少一握柄的握持段上是設有多數貫穿所述握柄表面的套孔,這些套孔是從所述樞接段與所述握持段的相接處往所述握持段的末端方向做依序排列,讓每一所述套孔均能藉由與所述樞軸之相隔距離不同使按壓時之力臂 大小也能獲得同等之改變;藉此,係能構成該握力器結構者。
本發明之握力器結構,其實際使用時,是利用所述套孔提供手指穿套,以在單手抓取、按壓之過程透過該套孔的套設,將所述握力器確實掌握在手掌中,俾避免因為手部流汗、濕滑,或握持位置太靠近所述握柄末端,就有在使用過程發生握力器滑脫並彈開之現象,讓所述握力器可更安全的使用,且能依所需鍛鍊的強度不同,將手指穿套擺放在較靠近所述樞軸之套孔或較遠離所述樞軸之套孔中,又當手指穿套在較靠近所述樞軸的套孔中並按壓時,便會因為手指與所述樞軸間所構成的施力臂較小,而令按壓之力量需要相對加大,當手指穿套在較遠離所述樞軸的套孔中並按壓,則會因為手指與所述樞軸間所構成的施力臂較大,而能在所述彈性體阻力條件不變下,讓按壓之力量隨之變小,以該同一握力器即同時具備有多種程度、力道之按壓,就能達到不同訓練階段之使用,讓使用者不需同時準備多個或一整組之握力器,便能進行力量由小至大之循序鍛鍊,該在使用上係相當經濟且不佔空間,及利用所述套孔提供手指做穿套,還能進行不同手指之針對性鍛鍊。
本發明部分:
(10)‧‧‧握柄
(101)‧‧‧樞接段
(102)‧‧‧握持段
(103)‧‧‧套孔
(104)‧‧‧容槽
(11)‧‧‧擋銷
(12)‧‧‧蓋板
(20)‧‧‧彈性體
(201)‧‧‧彈性部
(202)‧‧‧支撐腳
(21)‧‧‧軸套
(30)‧‧‧樞軸
習知部分:
(40)‧‧‧握力器
(41)‧‧‧握柄
(42)‧‧‧彈性體
第一圖:係本發明之立體組合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之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係本發明之組合剖面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之按壓狀態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手指穿套在較靠近樞軸之套孔中的使用狀態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手指穿套在較遠離樞軸之套孔中的使用狀態圖。
第七圖:係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圖。
第八圖:係習知結構圖。
第九圖:係習知結構按壓時可能造成滑脫之狀態示意圖。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以下茲請配合【圖式簡單說明】詳述如后:通常根據本發明,先請由第一圖至第三圖所示觀之,本發明提供一種握力器結構,該握力器包含有二握柄(10)與一彈性體(20),所述二握柄(10)均具有一樞接段(101)與一握持段(102),利用一樞軸(30)連續穿過所述二握柄(10)的樞接段(101)與所述彈性體(20),將令所述二握柄(10)能透過該樞軸(30)的穿設完成樞組,俾以在樞組後讓所述彈性體(20)能一併被所述樞軸(30)限位,並夾設在該二握柄(10)間,又所述至少一握柄(10)的握持段(102)上是設有多數貫穿所述握柄(10)表面的套孔(103),這些套孔(103)是從所述樞接段(101)與所述握持段(102)的相接處往所述握持段(102)的末端方向做依序排列,讓每一所述套孔(103)均能藉由與所述樞軸(30)之相隔距離不同使按壓 時之力臂大小也能獲得同等之改變。
本發明提供一種握力器結構,其中,所述握柄(10)是設呈弧彎狀之造型。
本發明提供一種握力器結構,其中,所述握持段(102)的外側邊是配合所述套孔(103)的貫穿設呈連續之高、低起伏。
本發明提供一種握力器結構,其中,所述一握柄(10)的握持段(102)上是設有所述套孔(103)(請同時由第一圖至第六圖所示觀之)。
本發明提供一種握力器結構,其中,所述二握柄(10)的握持段(102)上均設有所述套孔(103)(請同時由第七圖所示觀之)。
本發明提供一種握力器結構,其中,所述握持段(102)上的各套孔(103)也能透過多數指環的互相接續構成者。
本發明提供一種握力器結構,其中,所述彈性體(20)是一扭力彈簧,而具有以多數相接連環圈構成的彈性部(201),所述彈性部(201)兩端各伸出有一支撐腳(202),而所述二握柄(10)的內側邊上則各內凹有一容槽(104),以該容槽(104)提供所述彈性體(20)放入,並以所述樞軸(30)穿過所述彈性體(20)的彈性部(201),讓所述彈性體(20)的二支撐腳(202)分別抵靠在所述二容槽(104)的槽底面,便令所述彈性體(20)能隨著所述樞軸(30)的穿設一併獲得限位,又利用二擋銷(11)分別穿固在所述二握柄(10)的握持段(102)上,便能擋止所述彈性體(20)的二支撐腳(202)再從所述容槽(104)中轉出。
本發明提供一種握力器結構,其中,當所述樞軸(30)完成穿 設後係再利用二蓋板(12)的嵌固對該樞軸(30)形成遮蔽。
本發明提供一種握力器結構,其中,利用所述彈性體(20)的彈性部(201)先提供一軸套(21)套入後,便令所述彈性體(20)能以該軸套(21)被所述樞軸(30)穿設限位者。
續請由第四圖所示觀之,其實際使用時,是利用所述套孔(103)提供手指穿套,以在單手抓取、按壓之過程透過該套孔(103)的套設,將所述握力器確實掌握在手掌中,俾避免因為手部流汗、濕滑,或握持位置太靠近所述握柄(10)末端,就有在使用過程發生握力器滑脫並彈開之現象,讓所述握力器可更安全的使用,且能依所需鍛鍊的強度不同,將手指穿套擺放在較靠近所述樞軸(30)之套孔(103)(請同時由第四圖及第五圖配合觀之)或較遠離所述樞軸(30)之套孔(103)(請同時由第六圖所示觀之)中,又當手指穿套在較靠近所述樞軸(30)的套孔(103)中並按壓時,便會因為手指與所述樞軸(30)間所構成的施力臂較小,而令按壓之力量需要相對加大,當手指穿套在較遠離所述樞軸(30)的套孔(103)中並按壓,則會因為手指與所述樞軸(30)間所構成的施力臂較大,而能在所述彈性體(20)阻力條件(抗力點、抗力臂)不變下,讓按壓之力量隨之變小,以該同一握力器即同時具備有多種程度、力道之按壓,就能達到不同訓練階段之使用,讓使用者不需同時準備多個或一整組之握力器,便能進行力量由小至大之循序鍛鍊,該在使用上係相當經濟且不佔空間,及利用所述套孔(103)提供手指做穿套,還能進行不同手指之針對性鍛鍊。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Claims (8)

  1. 一種握力器結構,該握力器包含有二握柄與一彈性體,所述二握柄均具有一樞接段與一握持段,利用一樞軸連續穿過所述二握柄的樞接段與所述彈性體,將令所述二握柄能透過該樞軸的穿設完成樞組,俾以在樞組後讓所述彈性體能一併被所述樞軸限位,並夾設在該二握柄間,其特徵在於:所述至少一握柄的握持段上是設有多數貫穿所述握柄表面的套孔,這些套孔是從所述樞接段與所述握持段的相接處往所述握持段的末端方向做依序排列,讓每一所述套孔均能藉由與所述樞軸之相隔距離不同使按壓時之力臂大小也能獲得同等之改變;藉由上述結構,當手指穿套在較靠近所述樞軸的套孔中並按壓時,便會因為手指與所述樞軸間所構成的施力臂較小,而令按壓之力量需要相對加大,當手指穿套在較遠離所述樞軸的套孔中並按壓,則會因為手指與所述樞軸間所構成的施力臂較大,而能在所述彈性體阻力條件不變下,讓按壓之力量隨之變小,以該同一握力器即同時具備有多種程度、力道之按壓,就能達到不同訓練階段之使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握力器結構,其中,所述握柄是設呈弧彎狀之造型。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握力器結構,其中,所述握持段的外側邊是配合所述套孔的貫穿設呈連續之高、低起伏。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握力器結構,其中,所述一握柄的握持段上是設有所述套孔。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握力器結構,其中,所述二握柄的握持段上均設有所述套孔。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握力器結構,其中,所述彈性體是一扭力彈簧,而具有以多數相接連環圈構成的彈性部,所述彈性部兩端各伸出有一支撐腳,而所述二握柄的內側邊上則各內凹有一容槽,以該容槽提供所述彈性體放入,並以所述樞軸穿過所述彈性體的彈性部,讓所述彈性體的二支撐腳分別抵靠在所述二容槽的槽底面,便令所述彈性體能隨著所述樞軸的穿設一併獲得限位。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握力器結構,其中,所述二握柄上各穿設有一擋銷,俾以該二擋銷的穿固擋止所述彈性體的二支撐腳再從所述容槽中轉出。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握力器結構,其中,所述彈性體的彈性部是先提供一軸套套入後,再以該軸套被所述樞軸穿設限位者。
TW107116836A 2018-05-17 2018-05-17 握力器結構 TW2019466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6836A TW201946674A (zh) 2018-05-17 2018-05-17 握力器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6836A TW201946674A (zh) 2018-05-17 2018-05-17 握力器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6674A true TW201946674A (zh) 2019-12-16

Family

ID=69582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6836A TW201946674A (zh) 2018-05-17 2018-05-17 握力器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94667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5083A (zh) * 2021-10-22 2022-01-28 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手部握张训练器及上肢康复型外骨骼
CN113975083B (zh) * 2021-10-22 2024-05-24 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手部握张训练器及上肢康复型外骨骼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5083A (zh) * 2021-10-22 2022-01-28 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手部握张训练器及上肢康复型外骨骼
CN113975083B (zh) * 2021-10-22 2024-05-24 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手部握张训练器及上肢康复型外骨骼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67444A (en) Grip apparatus for weightlifting bar
US7431706B2 (en) Generally triangular-shaped massage tool with three different contact elements
US20160052149A1 (en) Robotic grippers including finger webbing for improved grasping
US20180093127A1 (en) Tethered Physically-Therapeutic Apparatus with an Adjustable Flexible Cord
US7699796B2 (en) Ergonomic reflexology device
US10596349B2 (en) Catheter clips
US4756522A (en) Compact adjustable chest exercise device
US8418519B2 (en) Hand tool with anti-slip device
TW201946674A (zh) 握力器結構
CN214913025U (zh) 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关节锻炼活动器
JP2007105411A (ja) 健康用具
TWI619528B (zh) 多功能拉伸握力器
CN207055526U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安全卵圆钳
CN211132892U (zh) 手指关节及手指肌力恢复器
JP3136915U (ja) 握力トレーニング器具
JP6675815B1 (ja) トレーニング器具
TWM574923U (zh) Finger force trainer
CN204582395U (zh) 一种拉力器
JPH09239066A (ja) 健康器具
TWM577752U (zh) Holding trainer
KR20230095222A (ko) 개인 맞춤형 웨이트트레이닝 그립
JP3219645U (ja) 引張式健康器具構造
JP3166339U (ja) 小型アイソメトリック運動用具
TWM492753U (zh) 彈性健身器
JP5055060B2 (ja) あん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