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9821A - 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及其功能模組編址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及其功能模組編址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9821A
TW201939821A TW107108158A TW107108158A TW201939821A TW 201939821 A TW201939821 A TW 201939821A TW 107108158 A TW107108158 A TW 107108158A TW 107108158 A TW107108158 A TW 107108158A TW 201939821 A TW201939821 A TW 20193982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ing
module
control module
main contr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8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7161B (zh
Inventor
吳上財
Original Assignee
町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町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町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081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7161B/zh
Priority to US16/037,036 priority patent/US10514734B2/en
Priority to CN201810809660.2A priority patent/CN110247993A/zh
Priority to DE202018106412.6U priority patent/DE202018106412U1/de
Priority to DE102018219295.2A priority patent/DE102018219295A1/de
Publication of TW201939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98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7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716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06F1/185Mounting of expansion boa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06F1/186Securing of expansion boards in correspondence to slots provided at the computer enclos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14Rails or bus-bars constructed so that the counterparts can be connected thereto at any point along their length
    • H01R25/142Their counter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09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 H01R4/48185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leaf spring to bias the conductor toward the busbar adapted for axial insertion of a wire en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6Clip-on terminal blocks for side-by-side rail- or strip-mounting
    • H01R9/2675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two blocks, e.g. by means of busba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04L12/40032Details regarding a bus interface enhanc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46Resolving address allocation conflicts; Testing of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92Address allocation by self-assignment, e.g. picking addresses at random and testing if they are already in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種包括多數並排鄰接功能模組的系統。該多數功能模組包括一個主控模組,且所有功能模組均電連接至一總線,各功能模組包括一組光收發器,以與鄰近功能模組的光收發器進行光信號傳遞。一種供執行於該系統的自動編址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主控模組對其下游側的鄰近功能模組發出光詢問信號,並對該總線發出編址命令,該編址命令包含唯一的位址資料; 接收到光詢問信號的功能模組從該總線接收該編址命令,以其中的位址資料作為其位址; 該功能模組對其下游側的鄰近功能模組發出光詢問信號,並向該主控模組發出代表編址完成的回應信號; 該主控模組向該總線發出次一個編址命令; 重複以上步驟,直到所有功能模組完成編址。

Description

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及其功能模組編址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的新穎結構,特別是關於這種系統的編址結構與方法。本發明提出一種基於光信號對功能模組編址配站的設計,便利使用者從系統拆除功能模組及/或新增功能模組,迅速完成再編址。
接線盒(terminal box,或稱端子台)是一種工業上常用的功能模組組合應用型態。接線盒提供一個盒體,盒體內的容置空間可容納一片或多片電路板,形成一個或多個功能模組。每個功能模組連接到特定的工作機器,以對該工作機器進行控制。在一個工廠中,可能使用數十台到數百台工作機器,每台工作機器可能連接到一個或多個功能模組。接線盒的功用主要是提供多數功能模組之間的橫向通信。亦即,提供不同功能模組之間的電源、資料與控制信號的連結。
接線盒提供功能模組之間的連結的方式,主要是在盒體上提供電源、資料線路與信號線路的電接點。已知技術尚可提供光收發模組,用來使接線盒內的功能模組與其他功能模組進行光通信。為簡化接線盒組合應用上的複雜度,已知技術上提供一種固定軌道,以將底部具有夾持機構的接線盒夾持在軌道上,彼此緊密並排,使各接線盒側面的電接點與緊鄰的接線盒的電接點形成接觸。台灣發明專利公開案201240248號提供一種「端子台資料傳輸總線結構」,更利用該固定軌道形成總線結構,使附在該固定軌道上的多數接線盒可以經由該總線結構共享電源,資料及控制信號。
習知的接線盒在盒體上提供電源、資料線路與信號線路的電接點的方式,是在每個盒體提供的電接點有兩組,分別配置在盒體的兩側,互相對稱。使得當所有的功能模組是以串接方式排列,例如以上述並排方式附在固定軌道上時,特定接線盒的一側電接點會與緊鄰該側的另一接線盒上對應側的電接點連接,另一側的電接點則與緊鄰該側的第三接線盒上對應側的電接點連接。為確保電連接的形成與穩定,習知接線盒尚須提供卡扣裝置,以使相鄰兩接線盒可以緊靠,不會發生相互運動。這種接線盒的典型設計可見於美國專利第5,716,241號,發明名稱: I/O Device for Data Bus。在這種接線盒中提供接點的接腳,通常是稱為T形電連接器,例如美國專利案第7,704,079號(發明名稱:T-Shaped Shielded Bus Connector)所示的接腳。在這種連接方式下,所有的接線盒實質上形成串接。串接形成的線路是一種「總線(bus)」,行經該線路的電源、信號等,可由所有的接線盒共享。
習知技術的接線盒既是使用總線的通信方式,在操作之前必須先對每一個功能模組,亦即每一個接線盒進行編址或再編址。換言之,在進行組合應用之前,須先設定或重新設定每一個接線盒的位址或代碼(以下總稱為「位址」),由控制器或控制模組(通常是接線盒中的一個所含的功能模組)就每一個接線盒內的功能模組指定一個位址;為設定及管理方便起見,如果一個接線盒內有多數功能模組,通常只會指定一個位址。在這種情形下,每一個位址代表一個接線盒中的功能模組。從編址的角度而言,每一個位址就是代表一個功能模組。為說明方便起見,以下的說明都假設每個接線盒中僅含有一個功能模組。如果有必要對一個接線盒中的多數功能模組分別編址,則可以使用習知的輔助編址工具。
不過,目前在工業上使用的接線盒,通常並不提供自動編址的功能。對接線盒的編址,通常是使用一個編址工具,產生一個獨特的位址,作為該接線盒的「既定位址」(default address),寫入到該接線盒的功能模組中,作為該接線盒的代碼,在操作時就認定為該接線盒的位址。另一種編址方法是手動,例如在接線盒上提供編址用的指撥開關(dip switch),在接線盒放置到固定軌道後,根據一定的規則,給予一個編號或代碼,在操作時就認定為該接線盒的位址。
在美國專利公開案2004/195078號(Integrated conveyor bed)中,也提出一種對串接的控制模組給予自動編址的方法。根據該方法,主控模組先通過自動編址線的第一段,對以「菊花鏈」(daisy chain)連結的多數控制模組中的第一個,發出啟動信號。該啟動信號並不傳給其他控制模組。該第一控制模組回應該啟動信號,向總線發出回應信號,內容包括該控制模組的既定位址資料。該主控模組收到回應信號後,發出編址命令給該既定位址,由該第一控制模組接收。該編址命令中包含該主控模組編給的唯一的通信位址。該第一控制模組收到後記錄該通信位址,成為之後在該系統中使用的位址。其後,該主控模組發出命令給該第一控制模組,使該第一控制模組發出啟動信號給下游側的第二控制模組。該第二控制模組以其既定位址送出到總線作為回應。主控模組收到之後即對該既定位址發出編址命令,給予另一個唯一的通信位址。接著命令該第二控制模組啟動下游側的第三控制模組。以上的編址作業重複進行,直到系統所有的控制模組都完成編址為止。
美國專利公開案2016/318714(Method for addressing/sequencing linearly interlinked control components of a conveying system)提供一種改良的自動編碼方法。該方法包括使主控模組向一方向對下游的各個控制模組編址,再向另一方向的下游控制模組編址。接著,對其中一個方向的下游控制模組以反方向編址。將結果作為所有控制模組的位址。該專利透過該方法得到各控制模組的物理位置資訊。
以上的自動編址方法並不能直接適用在現有使用總線方式連接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種可自動編址的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也在於提供一種容易實現功能模組再編址的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種新穎的功能模組自動編址方法,可以應用在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
根據本發明的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乃是包括多數並排鄰接的功能模組,各功能模組均包括至少一個電路,一個用於收容該電路至少一部份的盒體,一個電連接器,電連接該電路並提供多數接點以直接或間接電連接鄰近的功能模組的接點,以及一組光收發器,其光接收器與光發射器分別提供在該盒體的兩側,用以與鄰近功能模組盒體上對應側的光發射器或光接收器進行光信號傳遞。該多數功能模組包括一個主控模組,建置成可在進入編址作業後,經由其光發射器對其一側鄰近的功能模組發出詢問信號,並由其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發出編址命令,該編址命令包含唯一的位址資料,促使該功能模組接收該編址命令,拾取該位址資料,記錄為該功能模組的位址,並使該功能模組經由其光發射器對該一側方向的下游鄰近功能模組發出詢問信號。該主控模組並建置成可在經由其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發出一個編址命令後,較佳為經過預定時間後,經由其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發出次一個編址命令。
該功能模組並建置成:可在其一側的光接收器接到訊問信號後,並經由其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接收到編址命令後,拾取該編址命令所含的位址資料,記錄為該功能模組的位址,並由其另一側的光發射器對鄰近功能模組發出詢問信號,且向該主控模組發出代表編址完成的回應信號。
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該主控模組在發出一個編址命令後的預定時間內未收到任何回應信號,即判斷編址已經完成。結束編址作業。
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鄰近該主控模組的功能模組的光接受器配置於鄰近該主控模組的側面。該光發射器較佳為紅光LED發射器。
在本發明的特定實施例中,該功能模組的電連接器的接點連接至一組總線,亦即各電連接器的接點中至少兩個分別連接到兩條導線。在這種實施例中,各功能模組的盒體並配備夾持件,用來夾持支撐該導線的軌道,使該至少兩個接點穩定的接觸該導線。在這種實施例中,該組總線可包括至少兩條電源導線。
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該組總線尚可包括一條初始化信號線,用來控制該自動編址作業。在這種實施例中,該主控模組建置成在開始進行自動編址時,經由其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將該初始化信號線的信號位準拉至第一位準,並於編址作業結束時將該初始化信號線的信號位準拉至第二位準。而各功能模組並建置成可在經由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接收到該第一位準初始化信號時,進入編址作業,並於經由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接收到該第二位準初始化信號時,退出編址作業,亦即不對從其光接收器所收到的信號作出反應或作出編址反應。在特定實施例中,該功能模組並建置成可在經由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接收到該第二位準初始化信號時,檢查自己是否取得新的位址資料。如果沒有,則對該主控模組回報錯誤訊息。
上述及其他本發明的目的與優點,可由以下詳細說明並參照所附圖式而更形清楚。
以下將利用實例說明本發明的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及其功能模組編址方法數種實施方式。但本發明對於實施例的說明,尚不得用以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本發明提供一種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該系統可自動對其中的功能模組編址及再編址,亦即給予新的代碼,作為在該系統中的位址。本發明也提供一種新穎的功能模組自動編址方法。
圖1顯示本發明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一種實施例的系統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所應用的系統,是一個包括多數功能模組11, 12, 13, 14, … 1N的系統。在這種系統中包含一個主控模組11,但主控模組11與其他功能模組12-1N主要是以總線15連接,都位在相同階層。這種連接方式通常稱為匯流排拓樸(bus topology)或線性匯流排(linear bus)。本發明的應用範圍當然並不限於上述匯流排拓樸,例如環形拓樸或菊花鏈拓樸,也可適用本發明的架構。
圖1所示的功能模組11-1N兩者之間顯示有空隙。但這是為顯示清楚起見。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相鄰兩個功能模組之間是以相對的側面密接,使一個功能模組第一側的光收發器25的光接收器25A(或光發射器25B)接近或接觸鄰近功能模組中,與第一側相對的第二側上的光收發器25的光發射器25B(或光接收器25A),並使該功能模組第一側的電接點27接觸鄰近功能模組第二側的電接點27。如有必要,尚可提供如習知技術的夾持機構(未圖示)夾持兩相鄰功能模組,以確保兩者形成穩固的密接。
圖1也顯示所有的功能模組11-1N都配置在一條固定軌道16上。在該軌道16上並配備多條總線15導線。圖中雖然沒有明確顯示,但參考圖2可以得知,各功能模組是透過多數接腳24,逐一與各總線15上的導線形成電連接。該總線15的架構可以使用例如上述美國專利第5,716,241號所示的總線軌道以及相對應的端子接腳。在圖1所示的實例中,各功能模組11-1N除透過該總線15連接而可以共享電源、資料與控制信號之外,如果該電接點27所屬的電連接器26使用上述美國專利案第7,704,079號所示的T形電連接器,則所有功能模組11-1N上的電連接器26也串接成一個總線系統。各功能模組11-1N尚可透過該電連接器26的連結,而共享電源、資料與控制信號。不過,該系統是否同時提供該軌道形總線及該T形電連接器形成的總線,端賴使用上的需要。再者,該電連接器也可為其他類型的電連接器,單純用來連接鄰近的功能模組。
在本發明的系統中,每一個功能模組11-1N都具有相同的基本架構。圖2即顯示適用在本發明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一種實施例的功能模組架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每個功能模組11-1N都包含一片或多片主機板21、一個第一側殼體20A以及一個第二側殼體20B。兩側的殼體20A與20B可以組合成一個盒體20,在盒體20內提供容置空間,以收容該一片或多片主機板21。當然,該盒體20是否由兩片殼體組成,並非任何技術上的限制。各功能模組11-1N所包含的主機板21數量,也非任何技術上的限制。但在主機板21上須提供必要的電路22,即圖2虛線方框表示的電路,以提供功能模組所必須的輸入、輸出、運算、判斷、控制、記憶等功能。
在常見的應用實例中,該電路22通常會包括至少一個中央處理單元(未圖示),記憶單元(未圖示)及輸出入控制單元(未圖示)等,以從該電路22所配備的電連接器接收外界裝置(未圖示)傳送過來的信號,從電連接器26及/或接腳24接收其他功能模組(包括該多數功能模組11-1N中的一個主控模組)所傳送的信號,經過運算、判斷後,傳送信號給外界裝置(未圖示)及/或從該電連接器26及/或接腳24傳送信號給其他功能模組(包括主控模組)。該功能模組11-1N的電路板21中所包含的電路22數量並不以一個為限。每個功能模組11-1N所包含的電路板21數量及/或電路22的數量與種類,可為相同,也可為不同。各個功能模組11-1N所提供的操作、控制等功能,可為相同,也可為不同。各個功能模組11-1N可同時作業或分別作業。每個功能模組11-1N可能提供作業上或控制上的多數功能模組,但物理上形成單一的功能模組,亦即收容在單一的盒體20內。
上述多數功能模組11-1N前後透過該電連接器26直接連接所形成的總線串接及/或透過接腳24連接總線上的導線間接連接所形成的總線串接而成的系統,即為本發明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的一種典型的實施例。
該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一種常見的應用實例乃是工廠內的工作機器控制系統。在這種系統中,特定的功能模組可能以控制纜線(未圖示)連接到一台或多台工作機器,或多數功能模組共同連接到一台工作機器,而與該一台或多台工作機器通信。各功能模組也可能連接到一台主控機(未圖示),用以接受該主控機的控制命令,並將執行結果回饋給該主控機。在常見的應用方式中,該多數功能模組11-1N中的一個,例如功能模組11為主控模組,本身具有產生控制指令的能力。但在另外的常見應用方式中,該多數功能模組11-1N中的一個,例如功能模組11為主控模組,經由控制纜線(未圖示)連接到一台主控機(未圖示)。
上數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的其他組成結構及應用實例,對於此行業的專家而言,應屬習知。在此不需一一列舉。
為滿足該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的作業或控制需求,如圖2所示的功能模組可能提供多數連接端子,固定在該主機板21上,用來可拆裝的連接信號纜線(未圖示),以連接到各種工作機器或電腦裝置(均未圖示)等外界裝置。該多數連接端子的另一端則連接到該電路22,以將該電路22與外界裝置電性連接。
該功能模組也可能提供一個或多個電連接器26,固定在該主機板21的特定位置,提供多數電接點27,用來與鄰近的功能模組上,設在對應位置上的電連接器26的對應電接點27接觸。該電連接器26的另一端連接到該電路22,以將該電路22與鄰近的功能模組的電路22電性連接。該電連接器26優選為上數T形電連接器,其兩肩部用來電連接鄰近的功能模組,腳部則用來連接該電路22。多數的T形電連接器串接後形成一條總線;多條的總線形成一個總線系統。為便利該電連接器26與鄰近功能模組的電連接器26連接,在殼體20A、20B的對應位置開設孔洞20C、20D,使該電連接器26的接點暴露在孔洞20C、20D中,並伸出盒體20之外。
該功能模組也可能提供一個或多個接腳24,固定在該主機板21的一端部,提供多數接腳24,用來電連接配置在該固定軌道16上的總線15導線。與鄰近的功能模組上,設在對應位置上的電連接器26的對應電接點27接觸。該接腳24的另一端連接到該電路22,以將該電路22與該組總線15電性連接。該接腳24的連接端較佳為形成分叉,用來彈性夾持該總線15上的導線。多數的總線導線形成另一個總線系統。為便利該接腳24與總線15導線連接,在殼體20A、20B的對應端部位置開設開口,使該接腳24暴露,並伸出盒體20之外。該盒體20的該端部較好形成與該固定軌道16匹配的形狀,以便使該固定軌道16嵌入到該匹配形狀內。如有必要,可另提供一個彈性夾持件28,以例如彈簧等彈性元件,在該固定軌道16嵌入到該匹配形狀內之後,夾持該固定軌道16,並容易由使用者推壓該夾持件28,而解除該夾持狀態。
圖1、2所示的功能模組雖然同時提供以該電連接器26形成的總線系統,以及以該固定軌道16上的導線形成的總線15,但此行業人士均知,在特定的應用中,事實上可以僅提供兩者之一。且即使兩者同時提供,也未必同時使用。
具有上述結構與功能或其一部分的功能模組以及以多數該類型功能模組組成的系統,已為業界所熟知,並廣泛應用在產業上。此行業人士均能依照已知技術達成。其技術細節不需在此討論。
本發明的功能模組11-1N在該主機板21上,進一步配置一組光收發器25。該光收發器25包含一個光接收器25A以及一個位在相對位置上的光發射器25B。圖3即為一種適用在本發明的光收發器25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該光收發器25包含一個光接收器25A以及一個光發射器25B。該光收發器25中的光發射器25B較佳為紅光LED發射器。兩者的接收/發射方向朝向實質上對齊到同一直線。各個功能模組所配備的光收發器25均位在該直線的連線位置,並在殼體20A與20B上的對應位置開設孔洞20E與20F。當多數功能模組11-1N串接後,所有的光收發器25的接收/發射方向朝向實質上對齊到同一直線。使得一個功能模組11的光發射器25B對準鄰接該側的次一功能模組12上的光接收器25A,而該次一功能模組12上的光發射器25B對準鄰接該側的再次一功能模組13上的光接收器25A。如此,使得每個功能模組都可以利用其光發射器25B發送信號給鄰近模組的光接收器25A。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各功能模組的光發射器25B並不能跨越其鄰近的功能模組而傳送光信號給再下一個功能模組。因此,該光收發器25所形成的信號傳送系統並非總線系統。再者,雖然在圖2的實施例中是使用一組光收發器25,因此所形成的光通信系統是單向的傳送形態。但是在其他的實施例中,也可以採用兩組光收發器25,反向配置在單一的功能模組,而形成一個雙向的信號傳送系統。在本發明的大部分實施例中,採用單向的信號傳送系統,即足以實施本發明的自動編址功能。
如前所述,該多數功能模組11-1N中包括一個主控模組11。在本發明的自動編址方法中,所有的編址步驟主要是由該主控模組11主導完成。但該功能模組11為主控模組,並不意味該功能模組11永遠是所有多數功能模組11-1N的控制中心。此外,主控模組11未必需要位在該多數功能模組11-1N的特定位置,例如終端位置。但在採用上述單向傳送光信號的實施例中,該主控模組11較好位在該多數功能模組11-1N所形成的系統的終端位置。具體而言,即為該系統中串接的多數功能模組11-1N中,第一個光發射器所在的端點位置。
以下說明本發明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的自動編址方法。圖4表示本發明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的功能模組編址方法流程圖。如圖所示的實例中,該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包含3個功能模組,即主控模組11、從站功能模組12與從站功能模組13。但本發明所適用的系統,當然可以包括任何數量的功能模組。此外,在圖4的實施例中,僅使用該配備於固定軌道16上的總線15系統,而未使用到該電連接器26所串接形成的總線系統。該總線15系統中可包含四條電源線(例如24V+ -及5V+ -),一條初始化信號線,以及二條信號傳輸線。
在步驟401,該主控模組11進入編址或再編址作業,因此該主控模組11將該總線15系統中的初始化信號線上的信號由第二位準,例如低位準,拉升至第一位準,例如高位準,表示進入編址作業。在應用上,各功能模組11-1N可以建置成可在接收到該高位準初始化信號時,進入編址作業,並於接收到該低位準初始化信號時,退出編址作業,亦即不對從其光接收器所收到的信號作出反應或作出編址反應。當然,此行業專家均知,該系統也可以建置成以將初始化信號線上的信號由高位準拉至低位準,來表示進入編址作業。換言之,第一位準與第二位準何者為高位準,何者為低位準,均無不可。
其後,在步驟402,該主控模組11經由其光發射器25B對其下游的鄰近功能模組12發出詢問信號,並於403由其接腳24對總線15發出編址命令。該編址命令包含唯一的位址資料。在其他的實施例中,該主控模組11是經由其光發射器25B對其下游的鄰近功能模組12發出詢問信號,並由其電連接器26的接點27發出編址命令。因此,在以下的說明中,「接腳24」與「接點27」可以互換,達成相同或類似的效果。於步驟404該從站功能模組12的光接收器25A在感測到該主控模組11的光發射器25B所發出的光信號後,辨認為編址詢問信號。該功能模組12並判斷該初始化信號位準為第一位準,即從該總線15(或該電連接器26的接點27,以下同)接收該編址命令,並拾取該位址資料,記錄為該功能模組12的新位址。在此步驟中,其他功能模組13-1N並沒有接收到該詢問信號,因此並不會從該總線15拾取該編址命令。
於步驟405,該功能模組12向該主控模組11發出代表編址完成的回應信號,並於步驟406經由其光發射器25B對下游側的鄰近功能模組13發出詢問信號。該回應信號可經由該總線15發出,指定該主控模組11接收。該主控模組11接收到該功能模組12的回應信號後,於步驟407經由其接腳24向總線15發出一個編址命令。在本發明的較佳實例中,該主控模組11較佳為經過預定時間後,再經由接腳24向該總線15發出次一個編址命令。該編址命令包含另一個唯一的位址資料。於步驟408該從站功能模組13的光接收器25A感測到該上游側功能模組12的光發射器25B所發出的光信號,辨認為編址詢問信號。該功能模組13並判斷該初始化信號位準為高位準,即從該總線15接收該編址命令,並拾取該位址資料,記錄為該功能模組13的新位址。與前述相同,在此步驟中其他功能模組12、14-1N並沒有接收到該詢問信號,因此並不會從該總線15拾取該編址命令。
於步驟409,該功能模組13向該主控模組11發出代表編址完成的回應信號,並於步驟410經由其光發射器25B對下游側發出詢問信號。於步驟411,該主控模組11接收到該功能模組13的回應信號後,經由其接腳24向總線15發出第三個編址命令。以上編址步驟重複進行,直到編址完成。在圖4的實例中,功能模組13的下游側並沒有其他的功能模組,該功能模組13所發射的光信號並沒有其他功能模組可以接收。因此,該第三個編址命令不會有功能模組接收,以至於並不會有功能模組發出代表編址完成的回應信號。於步驟412,該主控模組11在發出該第三個編址命令後的預定時間內未收到任何回應信號,即判斷編址已經完成。因此將該初始化信號線的位準拉低。如此即結束編址作業。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中,該功能模組12-1N並建置成可在接收到該第二位準初始化信號時,檢查自己是否取得新的位址資料。如果沒有,則對該主控模組11回報錯誤訊息。該主控模組11即可再度將該初始化信號線的信號位準拉至第一位準,進行再編址的作業。再編址作業的步驟,基本上與前述相同。不再贅述。至於該檢查的時機,優選為該初始化信號線的位準由第一位準拉至第二位準時。此時各功能模組12-1N的中央處理單元會因為初始化信號線的位準由第一位準拉至第二位準而產生中斷(interrupt),讓中央處理單元即時檢查自己是否取得新位址。偵測及實施上並無困難。其他可能的作法包括隨時判斷。但這種作法會導致系統效能變差。
根據以上說明可知,本發明的自動編址方法是供使用在具有上述架構的系統中,且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 該主控模組進入編址作業;判斷該主控模組進入編址作業的方法包括上述根據初始化信號位準變化,進行判斷。 b. 該主控模組經由其光發射器對其一側鄰近的功能模組發出詢問信號,並由其電連接器中的接腳中至少一個接點發出編址命令,該編址命令包含唯一的位址資料; c. 該詢問信號促使該鄰近的功能模組接收該編址命令,拾取該位址資料,記錄為該鄰近的功能模組的位址; d. 該鄰近的功能模組經由其光發射器對該一側方向的下游鄰近功能模組發出詢問信號,並向該主控模組發出代表編址完成的回應信號; e. 該主控模組經由其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發出次一個編址命令;該編址命令包含另一個唯一的位址資料; 重複以上步驟c.到e.,直到所有功能模組完成編址:及 該主控模組退出編址作業。
該主控模組也可在經由其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發出一個編址命令後,經過預定時間後發出次一個編址命令。該主控模組進入編址作業的步驟可包括將該初始化信號線的信號位準拉至第一位準的步驟,且該主控模組退出編址作業的步驟可包括將該初始化信號線的信號位準拉至第二位準的步驟。在這種實施例中,接收該編址命令的步驟包括以下步驟:該鄰近的功能模組接收到該詢問信號後,判斷該初始化信號線的信號位準;於判斷結果為該第一位準初始化信號時,接收該編址命令;及於判斷結果為該第二位準初始化信號時,不接收該編址命令。
此外,該功能模組在偵測到該初始化信號線的信號由該第一位準拉為第二位準時,可檢查自己是否取得新的位址資料,並於檢查結果為非時,對該主控模組回報錯誤訊息。
如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新穎架構的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以及該多數功能模組的自動編址方法。由於利用本發明的光信號架構,本發明的系統中的功能模組可以不需使用夾持件,就可有效傳遞光信號。所製成的功能模組拆裝容易。且新增或移除功能模組後,可以隨時編址或再編址。方便達成正確的控制。
11‧‧‧主控模組
12、13、14‧‧‧功能模組
15‧‧‧總線
16‧‧‧固定軌道
20‧‧‧盒體
20A、20B‧‧‧殼體
20C、20D、20E、20F‧‧‧孔洞
21‧‧‧主機板
22‧‧‧電路
24‧‧‧接腳
25‧‧‧光收發器
25A‧‧‧光接收器
25B‧‧‧光發射器
26‧‧‧電連接器
27‧‧‧接點
28‧‧‧夾持件
圖1顯示本發明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一種實施例的系統示意圖。 圖2顯示適用在本發明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一種實施例的功能模組 展開示意圖。 圖3顯示一種適用在本發明的光收發器結構示意圖。 圖4表示本發明功能模組編址方法一種實施例的流程圖。

Claims (22)

  1. 一種系統,包括多數並排鄰接的功能模組,各功能模組均包括至少一個電路,一個用於收容該電路至少一部份的盒體,一個電連接器,電連接該電路並提供多數接點以電連接鄰近的功能模組的接點,以及一組光收發器,其光接收器與光發射器分別提供在該盒體的兩側,用以與鄰近功能模組盒體上對應側的光發射器或光接收器進行光信號傳遞; 其中,該多數功能模組包括一個主控模組,建置成可在進入編址作業 後,經由其光發射器對其一側鄰近的功能模組發出詢問信號,並由其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發出編址命令,該編址命令包含唯一的位址資料,促使該鄰近的功能模組接收該編址命令,拾取該位址資料,記錄為該鄰近的功能模組的位址,並使該功能模組經由其光發射器對該一側方向的下游鄰近功能模組發出詢問信號: 該主控模組並建置成可在經由其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發出一個編 址命令後,經由其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發出次一個編址命令;且 該多數功能模組並建置成:可在其一側的光接收器接到訊問信號後,經 由其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接收到編址命令,拾取該編址命令所含的位址資料,記錄為該功能模組的位址,接著由其另一側的光發射器對鄰近功能模組發出該詢問信號,且向該主控模組發出代表編址完成的回應信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系統,其中,該主控模組建置成可在經由其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發出一個編址命令後,經過預定時間後,經由其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發出次一個編址命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系統,其中,該主控模組建置成可在經由其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發出一個編址命令後,於接收到一個功能模組所發出,代表編址完成的回應信號後,經由其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發出次一個編址命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系統,其中,該主控模組進一步建置成在發出一個編址命令後的預定時間內未收到任何代表編址完成的回應信號,即判斷編址已經完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系統,其中,鄰近該主控模組的功能模組的光接受器配置於鄰近該主控模組的側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系統,其中,該光發射器為紅光LED發射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系統,其中,該多數功能模組的電連接器的接點連接至一組總線,該組總線包含至少兩條導線,使得各功能模組的電連接器的接點中至少兩個分別連接到該至少兩條導線,且多數功能模組以對應的接點連接到相同的導線。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系統,其中,該組總線支撐於一個軌道上,且各功能模組的盒體並配備夾持件,用以夾持支撐該導線的軌道,使該至少兩個接點穩定的接觸該導線。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系統,其中,該組總線包括至少兩條電源導線。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的系統,其中,該組總線尚包括一條初始化信號線,用來控制該自動編址作業。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的系統,其中,該主控模組建置成在開始進行自動編址時,經由其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將該初始化信號線的信號位準拉至第一位準,並於編址作業結束時將該初始化信號線的信號位準拉至第二位準。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的系統,其中,各功能模組並建置成可在經由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接收到該第一位準初始化信號時,始對從其光接收器所收到的信號作出反應,並於經由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接收到該第二位準初始化信號時,不對從其光接收器所收到的信號作出反應。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的系統,其中,該功能模組並建置成可在接收到該第二位準初始化信號時,檢查自己是否取得新的位址資料,並於檢查結果為非時,對該主控模組回報錯誤訊息。
  14. 一種自動編址方法,供執行於一包括多數並排鄰接功能模組的系統,該多數功能模組包括一個主控模組,其中,各功能模組均包括至少一個電路,一個用於收容該電路至少一部份的盒體,一個電連接器,電連接該電路並提供多數接點以直接或間接電連接鄰近的功能模組的接點,以及一組光收發器,其光接收器與光發射器分別提供在該盒體的兩側,用以與鄰近功能模組盒體上對應側的光發射器或光接收器進行光信號傳遞;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該主控模組進入編址作業; b.該主控模組經由其光發射器對其一側鄰近的功能模組發出詢問信號,並由其電連接器中的接腳中至少一個接點發出編址命令,該編址命令包含唯一的位址資料; c.該詢問信號促使該鄰近的功能模組接收該編址命令,拾取該位址資料,記錄為該鄰近的功能模組的位址; d.該鄰近的功能模組經由其光發射器對該一側方向的下游鄰近功能模組發出詢問信號,並向該主控模組發出代表編址完成的回應信號; e.該主控模組經由其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發出次一個編址命令;該編址命令包含另一個唯一的位址資料; 重複以上步驟c.到e.,直到所有功能模組完成編址:及 該主控模組退出編址作業。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的方法,其中,該主控模組是在經由其電連接器中的至少一個接點發出一個編址命令後,經過預定時間後發出次一個編址命令。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的方法,另包括以下步驟: 該主控模組發出一個編址命令後判斷在預定時間內未收到任何代表編址完成的回應信號;及 該主控模組判斷編址已經完成。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的方法,其中,該光發射器為紅光LED發射器。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的系統,其中,該多數功能模組的電連接器的接點連接至一組總線,該組總線包含至少兩條導線,使得各功能模組的電連接器的接點中至少兩個分別連接到該至少兩條導線,且多數功能模組以對應的接點連接到相同的導線。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的方法,其中,該組總線支撐於一個軌道上,且各功能模組的盒體並配備夾持件,用以夾持支撐該導線的軌道,使該至少兩個接點穩定的接觸該導線。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或19項的方法,其中,該組總線尚包括一條初始化信號線,用來控制該自動編址作業;且其中該主控模組進入編址作業的步驟包括將該初始化信號線的信號位準拉至第一位準的步驟,且該主控模組退出編址作業的步驟包括將該初始化信號線的信號位準拉至第二位準的步驟。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的方法,其中,該詢問信號促使該鄰近的功能模組接收該編址命令的步驟包括以下步驟: 該鄰近的功能模組接收到該詢問信號後,判斷該初始化信號線的信號位準; 於判斷結果為該第一位準初始化信號時,接收該編址命令;及 於判斷結果為該第二位準初始化信號時,不接收該編址命令。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的方法,另包括在該功能模組偵測到該初始化信號線的信號由該第一位準拉為該第二位準時,檢查自己是否取得新的位址資料,並於檢查結果為非時,對該主控模組回報錯誤訊息的步驟。
TW107108158A 2018-03-09 2018-03-09 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及其功能模組編址方法 TWI6971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8158A TWI697161B (zh) 2018-03-09 2018-03-09 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及其功能模組編址方法
US16/037,036 US10514734B2 (en) 2018-03-09 2018-07-17 System comprising multiple functional modules and addressing method for functional modules thereof
CN201810809660.2A CN110247993A (zh) 2018-03-09 2018-07-23 含有多个功能模块的系统及其功能模块编址方法
DE202018106412.6U DE202018106412U1 (de) 2018-03-09 2018-11-12 System mit mehreren Funktionsmodulen
DE102018219295.2A DE102018219295A1 (de) 2018-03-09 2018-11-12 System mit mehreren funktionsmodulen und adressierungsverfahren für die funktions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8158A TWI697161B (zh) 2018-03-09 2018-03-09 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及其功能模組編址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9821A true TW201939821A (zh) 2019-10-01
TWI697161B TWI697161B (zh) 2020-06-21

Family

ID=65004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8158A TWI697161B (zh) 2018-03-09 2018-03-09 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及其功能模組編址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514734B2 (zh)
CN (1) CN110247993A (zh)
DE (2) DE202018106412U1 (zh)
TW (1) TWI6971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9307B (zh) * 2019-04-15 2020-11-01 町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控制系統及其功能模組編址方法
CN113021339A (zh) * 2021-03-16 2021-06-25 广东威科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浮游菌采样机器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2471A (en) * 1983-11-03 1990-03-27 Mitron Systems Corporation Interrogator-responder communication system
DE4402002B4 (de) 1994-01-18 2005-10-27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 E/A-Module/ für einen Datenbus
US6033257A (en) * 1995-11-20 2000-03-07 The Foxboro Company I/O connector module for a field controller in a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ATE209426T1 (de) * 1997-08-15 2001-12-15 Suzo Int Nl Bv Anzeigersystem mit einer anzahl von lichtquellen und deren halterungen
US9917773B2 (en) * 2008-08-04 2018-03-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090175625A1 (en) * 2002-06-26 2009-07-09 Giuseppe Morfino Optically connected system for exchanging data among industrial automation devices
JP2006516520A (ja) 2003-01-24 2006-07-06 シーメンス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統合型コンベヤベッド
DE102007050943A1 (de) 2007-10-23 2009-04-30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T-förmiger geschirmter Bus-Verbinder
WO2013003813A1 (en) * 2011-06-30 2013-01-03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Device and method of optically transmitting digital information from a smart phone to a load control device
TW201240248A (en) * 2012-01-20 2012-10-01 Dinkle Entpr Co Ltd Data bus structure for terminal blocks and terminal blocks using the same
US8668518B2 (en) 2012-03-12 2014-03-11 Dinkle Enterprise Co., Ltd. Data bus structure for terminal blocks and terminal blocks using the same
DE102012112974A1 (de) * 2012-12-21 2014-06-26 Bdt Media Automation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utomatischen Adressierung und Erkennung räumlicher Nachbarschaftsbeziehungen in modularen Systemen zur Objektübergabe
AT514999B1 (de) 2013-11-06 2015-11-15 Tgw Mechanics Gmbh Verfahren zum Adressieren/Reihen linear verketteter Steuerkomponenten einer Förderanlage
EP3080673B1 (en) * 2014-11-20 2018-10-31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ing method for functional modules of a movable object
US9785213B2 (en) * 2015-01-29 2017-10-10 Koolbridge Solar, Inc. Addressable electrical outlets
CN106445857A (zh) * 2015-08-12 2017-02-22 西门子公司 主从式系统及其总线地址的配置方法、从站
CN105847463A (zh) * 2016-04-07 2016-08-10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电动车单体电池采集模块的自动编址系统及其编址方法
ITUA20162828A1 (it) * 2016-04-22 2017-10-22 Morsettitalia Spa Elemento modulare di collegamento con mezzi ottici per la trasmissione di dati
US11372787B2 (en) * 2017-12-09 2022-06-28 Intel Corporation Unified address space for multiple lin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14734B2 (en) 2019-12-24
DE102018219295A1 (de) 2019-09-12
DE202018106412U1 (de) 2018-12-21
US20190278341A1 (en) 2019-09-12
CN110247993A (zh) 2019-09-17
TWI697161B (zh) 2020-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28087B2 (en) Network documentation system with electronic modules
US7562164B2 (en) Remote terminal apparatus for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US8478917B2 (en) Automatic addressing protocol for a shared bus
US20090166404A1 (en) Intelligent MPO-to-MPO Patch Panels Having Connectivity Tracking Capabilities and Related Methods
EP2180389A1 (en) Pluggable base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redundancy
CN104468215A (zh)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服务器设备、通信设备
WO2013174125A1 (zh) 单板通讯方法、系统和单板
CN115580596B (zh) 一种基于链式连接的电池簇地址自动分配系统及方法
TW201939821A (zh) 含有多數功能模組的系統及其功能模組編址方法
CN103186440B (zh) 检测子卡在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09144843A1 (ja) 通信システム、試験装置、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試験方法
US10729031B1 (en) Control system comprising multiple functional modules and addressing method for functional modules thereof
CN106155954A (zh) 一种模块识别和通信端口自动分配的系统及方法
CN116032746B (zh) 资源池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2147739A (zh) 多主机板服务器系统及其网络驱动方法
KR200462833Y1 (ko) 차량용 와이어링 하니스 성능시험장치
CN102590956B (zh) 光纤连接器管理装置及方法
CN109240262B (zh) 总线电路以及智能货架系统
US6805293B2 (en) Data collection system
TWM561823U (zh) 串列式訊號傳輸控制模組
CN210835881U (zh) 一种服务器及其存储系统
WO2017137267A1 (en) Automatically deducing the electrical cabling between electrical devices
RU2260835C2 (ru) Расширяемая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CN116361097A (zh) 测试卡和测试系统
JPH0476653A (ja) 拡張スロットを備えた制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