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5911A - 照相機變焦位準及影像框捕捉控制 - Google Patents
照相機變焦位準及影像框捕捉控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935911A TW201935911A TW107143315A TW107143315A TW201935911A TW 201935911 A TW201935911 A TW 201935911A TW 107143315 A TW107143315 A TW 107143315A TW 107143315 A TW107143315 A TW 107143315A TW 201935911 A TW201935911 A TW 201935911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input
- user input
- user
- imaging operation
- reg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Control of means for changing angle of the field of view, e.g. optical zoom objectives or electronic zoo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用於控制電子影像捕捉裝置中之成像操作的方法、裝置及系統。在一些態樣中,一裝置包括耦接至一照相機模組、一使用者輸入表面及一記憶體的處理器。該處理器可經組態以自該使用者輸入表面接收一連續使用者輸入。該連續使用者輸入可至少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該處理器可進一步經組態以基於在該第一部分期間接收到之一第一輸入類型來控制一第一成像操作且基於在該第二部分期間接收到之一第二輸入類型來控制一第二成像操作。舉例言之,該第一輸入類型可包括一輸入元件相對於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移動,且該第二成像操作可與該第一成像操作不同。
Description
本發明之態樣一般而言係關於電子影像捕捉裝置。更特定言之,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係關於控制電子影像捕捉裝置中之成像操作。
電子裝置可包括一或多個照相機模組,或能夠存取自該一或多個照相機模組接收到之影像資料。在此等裝置中,諸如該一或多個照相機模組之變焦位準調整的成像操作可經控制。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之變焦位準調整可經增大(例如「放大」操作)以增大被攝者相對於影像框之總大小。另外,照相機模組之變焦位準可經減小(例如「縮小」操作)以減小被攝者相對於影像框之總大小及/或捕捉影像框內之場景的更多部分。另外,其他成像操作可經控制。
本發明之態樣係關於用於至少控制第一成像操作及第二成像操作的方法及裝置。在一個態樣中,裝置包括記憶體及處理器。處理器耦接至記憶體。處理器亦耦接至照相機模組及使用者輸入表面。處理器經組態以自使用者輸入表面接收連續使用者輸入。使用者輸入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處理器亦經組態以基於在第一部分期間接收到之第一輸入類型來控制第一成像操作。第一輸入類型包括輸入元件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的移動。處理器亦經組態以基於在第二部分期間接收到之第二輸入類型來控制第二成像操作。第二成像操作為與第一成像操作不同類型之成像操作。
在一些態樣中,裝置亦可包括照相機模組及觸敏式顯示器,該觸敏式顯示器包括使用者輸入表面。處理器可經組態以使得觸敏式顯示器顯示在連續使用者輸入之第一部分期間自照相機模組接收到之預覽流。舉例言之,第一成像操作可包括變焦位準調整操作且第二成像操作可包括影像框捕捉操作。在一些態樣中,變焦位準調整操作可包括數位變焦操作、光學變焦操作及/或經組合的數位及光學變焦操作。在一些態樣中,變焦位準調整操作可包括與裝置相關聯之兩個或大於兩個照相機之間的轉換。
在其他態樣中,處理器可經組態以使得觸敏式顯示器顯示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處理器可經組態以使得觸敏式顯示器回應於連續使用者輸入之啟動而顯示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另外,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的定位(location)可基於連續使用者輸入之定位。在一些實例中,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可包括第一區域及第二區域。第一輸入類型可包括輸入元件在第一區域之至少一部分上方沿使用者輸入表面的移動,且第二輸入類型可包括輸入元件在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之間沿使用者輸入表面的移動。在一些實例中,輸入元件在第一部分期間沿使用者輸入表面的移動可使得第二區域在連續使用者輸入之第一部分期間相對於第一區域移動,且第二區域在第一部分期間的移動可在輸入元件相對於第一區域移動時追蹤輸入元件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的定位。
在其他態樣中,第一輸入類型可包括輸入元件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的扭轉及/或輸入元件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的平移。舉例言之,第二輸入類型可包括輸入元件自使用者輸入表面的釋放及/或輸入元件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的平移。輸入元件可包括在第一部分期間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平移的第一結構及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平移的第二結構。第一結構及第二結構可在平行於使用者輸入表面的平面上彼此間隔開,且第二輸入類型可包括第一結構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的平移而第二結構在第一部分期間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靜止。第二輸入類型可包括第一結構及第二結構中之至少一者自使用者輸入表面的釋放。
在另一態樣中,處理器可耦接至與照相機模組面對不同方向的第二照相機模組。處理器可經組態以自使用者輸入表面接收第二連續使用者輸入。第二連續使用者輸入可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處理器亦可經組態以基於在第二連續使用者輸入之第一部分期間接收到之第一類型之輸入來控制與第二照相機模組相關聯之第一成像操作。第一輸入類型可包括輸入元件相對於使用者介面表面的移動。處理器可基於在第二連續使用者輸入之第二部分期間接收到之第二輸入類型來控制與第二照相機模組相關聯之第二成像操作。與第二照相機模組相關聯之第二成像操作可與與第二照相機模組相關聯之第一成像操作不同。在一些實例中,在連續使用者輸入操作之第一部分期間接收到之第一輸入類型可與在第二連續使用者輸入操作之第一部分期間接收到之第一輸入類型不同。另外,基於連續使用者輸入操作之第一輸入類型來控制第一成像操作的可接受運動範圍與基於第二連續使用者輸入操作之第一輸入類型來控制第二照相機模組之第一成像操作的可接受運動範圍不同。
在另一態樣中,揭示一種方法。該方法包括自使用者輸入表面接收連續使用者輸入。使用者輸入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方法亦包括基於在第一部分期間接收到之第一輸入類型來控制第一成像操作。第一輸入類型包括輸入元件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的移動。方法亦包括基於在第二部分期間接收到之第二輸入類型來控制第二成像操作。第二成像操作為與第一成像操作不同類型之成像操作。
在另一態樣中,揭示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在其上儲存指令,該等指令在經執行時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自使用者輸入表面接收連續使用者輸入,使用者輸入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基於在第一部分期間接收到之第一輸入類型來控制第一成像操作,第一輸入類型包括輸入元件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的移動;且基於在第二部分期間接收到之第二輸入類型來控制第二成像操作,第二成像操作為與第一成像操作不同類型之成像操作。
在又一態樣中,揭示一種裝置。該裝置包括用於自使用者輸入表面接收連續使用者輸入的構件。使用者輸入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裝置亦包括用於基於在第一部分期間接收到之第一輸入類型來控制第一成像操作的構件。第一輸入類型包括輸入元件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的移動。裝置亦包括用於基於在第二部分期間接收到之第二輸入類型來控制第二成像操作的構件。第二成像操作為與第一成像操作不同類型之成像操作。
在以下隨附圖式及描述中闡述一或多個實例之細節。其他特徵、目標及優勢自描述、圖式及申請專利範圍將係顯而易見的。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2017年12月4日申請之名為「CAMERA ZOOM LEVEL AND IMAGE FRAME CAPTURE CONTROL」的非臨時申請案第15/830,851號之優先權,該非臨時申請案讓渡給其受讓人且特此以引用的方式明確併入本文中。
在以下描述中,闡述大量特定細節(諸如,特定組件、電路及處理程序之實例),以提供對本發明之透徹理解。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耦接」意謂直接連接至或經由一或多個介入組件或電路連接。又,在以下描述中且出於解釋的目的,闡述特定命名法以提供對本發明之透徹理解。然而,可不需要此等特定細節以實踐本文所揭示之教示內容對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為顯而易見的。在其他情況下,熟知電路及裝置係以方塊圖形式展示以便避免混淆本發明之教示內容。在對電腦記憶體內之資料位元的操作之程序、邏輯區塊、處理及其他符號表示方面呈現詳細描述之一些部分。此等描述及表示為藉由熟習資料處理之技術者用以將其工作之主旨最有效地傳達至其他熟習此項技術者的方式。在本發明中,將程序、邏輯區塊、處理程序或其類似者構想為引起所要結果之步驟或指令的自相容序列。該等步驟為需要實體量之實體操縱的步驟。通常(儘管未必),此等量係呈能夠被儲存、轉移、組合、比較及以其他方式操縱於電腦系統中之電子或磁性信號的形式。
然而,應牢記,所有此等及類似術語欲與適當實體量相關聯,且僅僅為應用於此等量的方便標註。除非如自以下論述顯而易見的以其他方式予以特定地陳述,否則應瞭解,在本申請案中,利用諸如「調整」、「使得」、「存取」、「接收」、「發送」、「使用」、「選擇」、「判定」、「正規化」、「乘以」、「平均」、「監視」、「比較」、「施加」、「更新」、「量測」、「導出」、「估計」或其類似者之術語的論述係指電腦系統或類似電子計算裝置之動作及處理程序,電腦系統或類似電子計算裝置操縱表示為電腦系統之暫存器及記憶體內的實體(電子)量之資料及將該資料變換成類似地表示為電腦系統記憶體或暫存器或其他此類資訊儲存、傳輸或顯示裝置內之實體量的其他資料。
在諸圖中,可將單一區塊描述為執行功能;然而,在實際實踐中,可在單一組件中或遍及多個組件執行由彼區塊執行之功能,及/或可使用硬體、軟體或硬體及軟體之組合來執行該(等)功能。為了清楚地說明硬體與軟體之此互換性,已在下文大體上在其功能性方面描述了各種說明性組件、區塊、模組、電路及步驟。將此功能性實施為硬體抑或軟體視特定應用及強加於整個系統上之設計約束而定。熟習此項技術者可針對每一特定應用而以變化之方式實施所描述之功能性,但不應將此等實施決策解譯為致使脫離本發明之範疇。又,實例裝置可包括除所展示之組件以外的組分,包括諸如處理器、記憶體、其等效物及類似者的熟知組件。
本發明之態樣適用於任何合適之電子影像捕捉裝置(諸如行動電話、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數位照相機、網路照相機、安全系統、個人數位助理、遊戲系統、媒體播放器、電子書閱讀器、電視平台、智慧型監視器、汽車導航系統、可穿戴式裝置(例如頭戴式顯示器、其他護目鏡、手錶、套管等)等),該電子影像捕捉裝置包括一或多個照相機或可存取來自該一或多個照相機之影像資料,且可實施於具有多種照相機組態之電子裝置中。本發明之一些態樣可實施於能夠使得照相機在框入一場景時「放大」或「縮小」的裝置中或藉由該裝置實施。
如本文所使用,「變焦位準」可對應於在給定變焦位準值下藉由一或多個照相機接收的影像框之有效光學角及焦距。舉例而言,術語放大可指與展現較大有效光學角及減小之焦距的較低變焦位準相比,與有效光學角變窄及焦距增大有關的變焦位準之相對增大。另外,術語放大可指成像操作(例如變焦位準控制操作)。類似地,術語縮小可指與另一較高變焦位準相比,隨有效光學角加寬及焦距縮短之相對變焦位準降低或減小。在一些實例中,數值變焦位準可對應於場景中之物件可相對於所接收影像框而放大的因數。舉例而言,10×變焦位準可產生出現大於預設變焦位準(例如1×之變焦位準)10×的物件。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電子影像捕捉裝置可包括具有例如鏡頭、光圈及影像感測器之照相機模組。照相機模組之元件可經控制以複數個不同變焦位準來接收及/或捕捉影像訊框。不同變焦位準可藉由在此項技術中良好理解之數位變焦及/或光學變焦技術實施。舉例而言,可在包括單個照相機之照相機模組中藉由相對於感測器移動照相機之鏡頭位置及/或藉由數位變焦技術來控制變焦位準。另外,可在包括多於一個照相機之照相機模組(例如不對稱雙照相機模組)中藉由以下操作而控制變焦位準:將數位變焦應用於藉由具有固定焦距之第一照相機接收的影像資料直至達到轉換變焦位準為止,且接著轉換至具有不同固定焦距之第二照相機,其中可接著對藉由第二照相機接收之影像資料執行數位變焦。以此方式,多照相機模組的變焦位準之總有效範圍可在不增大照相機模組之z高度尺寸情況下藉由在具有不同視場、光學件及/或感測器大小的兩個或大於兩個照相機之間切換而得以擴展。
自此等實例,可瞭解存在許多選項及可用組態以用於調整及/或控制電子影像捕捉裝置中之變焦位準。另外,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變焦位準控制功能性係在捕捉如下文所描述之影像框時對於令人滿意之使用者體驗的重要啟用器。
現在轉而參看1A至圖1C,示意性地描繪實例場景100。場景100說明一音樂會,其中觀眾中之使用者110試圖使用電子影像捕捉裝置120 (例如行動電話)之前置照相機模組122捕捉「自拍照」。前置照相機模組122包括第一照相機123及第二照相機125。然而,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圖1A至圖1C中描繪之實例場景100可使用具有僅僅單個照相機之前置照相機模組來捕捉。
如本文所使用,「自拍照」指代描繪使用者並由使用者拍攝的自我肖像影像框。類似地,「與多名朋友擠在一起自拍照(usie)」或「一群人自拍照(groupie)」可指代描繪兩個或大於兩個人的影像框,其中該等人中之一者負責使用電子影像捕捉裝置捕捉影像框。伴隨行動電子影像捕捉裝置(例如行動電話、數位靜態照相機、平板電腦等)之增大的流行性,改良之廣域網路功能性、裝置儲存能力及社交媒體及/或網路連接之生長重要性,自拍照變得愈來愈流行。舉例而言,使用者可拍攝自拍照以捕捉及潛在地共用使用者之當前情形、尤其重要時刻及/或值得注意的場合。舉例而言,如圖1A中所示,使用者110可需要捕捉自拍照以與朋友、家人及/或社交網路聯繫人共享音樂會體驗。另外,使用者110可需要捕捉自拍照以便反映及愉快地記住及/或在未來時刻回想場景100。舉例而言,所捕捉自拍照可輔助使用者110記住他在由摯愛演出者130表演的音樂會之最前面的時間。
現參看圖1A及1B,應瞭解,可需要使用者技能及/或協調以構成一場景,以便捕捉在美觀性上合意及/或需要的自拍照。舉例而言,如所示,使用者110使用單手112定位電子影像捕捉裝置120。由於電子影像捕捉裝置120之位置受使用者之手112的可能位置之範圍限制,所以可難以構成如下場景:1)以使人顯得更漂亮的方式(例如根據最小化皺紋、不合意面部幾何結構等之使人顯得更漂亮的角度)描繪使用者110;2)考慮最佳化照明條件(例如未洗掉前景或產生太黑之被攝者);及3)使需要在影像框/自拍照中捕捉的背景場景內容框入。
另外,除了對電子影像捕捉裝置之位置相對於場景之重要部分(例如使用者及/或所描繪表演之演出者130)的限制之外,使用者110正使用來自手112之拇指114以經由圖形使用者介面140提供輸入。在圖1B及下文所描述之圖中,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手的一部分(例如拇指,或其他手指)及/或其他輸入元件(例如手寫筆)將在虛線中說明以允許讀者觀察底層輸入表面上方之輸入元件同時亦使得讀者能夠觀察底層顯示器。換言之,輸入元件之虛線表示表示虛線部分在電子影像捕捉裝置之顯示器的輸入表面與讀者之間。
如圖1B中所示,圖形使用者介面140可在於電子影像捕捉裝置120之顯示器121上再現的預覽串流上方顯示。圖形使用者介面140可包括各種圖形元素(例如圖標)以允許使用者110提供輸入來控制裝置120之各種成像操作或其他功能。舉例而言,圖形使用者介面140可包括一圖形元素142,該圖形元素可充當虛擬「快門」輸入以控制與照相機模組122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影像感測器捕捉所接收影像框。圖形使用者介面140亦可包括可起始照相機應用之視訊捕捉模式的圖形元素、可經選擇以在選單及/或應用內導航的一或多個圖形元素。圖形使用者介面140亦經展示以包括一圖形元素144,該圖形元素可用於接收一輸入以調整照相機模組122之變焦位準(例如調整第一照相機123及/或第二照相機125之變焦位準)。
繼續參看圖1B,所描繪圖形元素144包括一滑件條,該滑件條可經選擇以接收與照相機模組122之所要變焦位準相關的使用者輸入。在所示之實例中,滑件條可經調整以藉由在向左方向上朝向圖形元素144之「-」區域滑動輸入(例如觸碰輸入或懸停手勢輸入)來控制變焦位準縮小。類似地,使用者可提供朝向圖形元素144之「+」區域的向右滑動輸入以放大。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可實踐其他實施。舉例而言,圖形元素可設計成具有一滑件並經設計以包括「w」(例如寬)及「t」(例如可伸縮)區域以向使用者提供關於可如何基於使用者輸入移動之方向(例如滑移方向)來控制變焦位準的標記。類似地,在其他實施中可反轉該等方向(例如向左縮小及向右放大)。
儘管圖形元素144可經設計為滑件條或類似結構以使得使用者能夠由直覺知道不同使用者輸入之調整效果/結果,但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使用變焦位準調整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構成自拍照的困難。舉例而言,運用單手及使用來自彼手之單個手指定位電話以提供變焦位準輸入需要一協調位準來使被攝者相對於所關注之一或多個背景物件合乎需要地框入。圖1B說明其中使用者110已定位電子影像捕捉裝置120以在一使人顯得更漂亮的角度捕捉使用者110且其中使用者110已經由滑件條圖形元素144調整照相機模組122之變焦位準以便最大化可在亦使表演演出者130框入時捕捉的使用者面部之大小的實例。
現在轉而參看圖1C,示意性地說明捕捉所要自拍照的額外複雜性。在圖1C中,使用者110已將他的拇指自圖形元素144移動至圖形元素142一距離d以起始影像捕捉操作從而產生所捕捉影像框150。然而,由於圖形元素144與圖形元素142沿顯示器121持續地間隔開,所以自圖1B中描繪之變焦位準調整輸入轉換至圖1C中描繪之影像捕捉輸入需要一時間量。結果,場景100已改變且表演演出者130僅在圖1C中捕捉的影像中部分地框入。換言之,儘管在圖1B中合乎需要地框入場景100,但在圖形元素142處之變焦位準調整與圖形元素144處之捕捉輸入之間轉換所需要的時間產生一場景改變,其產生場景100之不合需要的框入(例如其中表演演出者130經削剪)。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在圖1B中之變焦位準調整與圖1C中之影像捕捉輸入之間轉換所需要的時間可取決於沿滑件條之輸入的最後位置,此係由於圖形元素142及圖形元素144之位置沿顯示器121持續。以此方式,在調整至最大變焦(例如至滑件條之極右側)之後,與圖1C中描繪之實例距離d相比,沿顯示器121之使用者輸入表面的較大距離必須被覆蓋以自變焦位準調整轉換成影像捕捉輸入。結果,在離散靜止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142、144處使用者輸入之間轉換所需要的時間及/或使用者協調之數量可取決於圖形元素144處應用的變焦位準調整而變化。另外,試圖在不同圖形元素處之使用者輸入之間快速轉換(例如,如圖1B與圖1C之間所示快速移動拇指114之位置)可產生不能令人滿意地影響場景100之框入及/或聚焦的手晃動。當捕捉不能令人滿意構成之影像框(例如圖1C中之影像框150)時及當使用者不能重構成所感興趣場景時(例如圖1A至圖1C中描繪之音樂會的特別具體時刻),應用變焦位準調整輸入及試圖捕捉影像框的此等複雜性可對使用者而言尤其令人沮喪。
現在轉而參看圖2A,示意性地描繪另一實例場景200。在此場景200中,使用者210試圖使用電子影像捕捉裝置220捕捉影像框中之兒童232及幼年型狗(例如小狗) 234。與上文參看圖1A至圖1C所描述之實例場景100對比,圖2A中之使用者210正使用電子影像捕捉裝置220之後置照相機模組且能夠使用第一手212來固持裝置。如圖2A及2B中所示,使用者210能夠使用第二手216之食指218來經由圖形使用者介面240提供輸入。類似於圖1B及圖1C中所說明之圖形使用者介面140,圖2B中之圖形使用者介面240經展示為包括可經組態以接收使用者輸入以控制影像框捕捉操作的圖形元素242。同樣,圖形使用者介面240包括可用於接收用以調整照相機模組之變焦位準輸入的圖形元素244。以此方式,使用者能夠提供用以控制照相機模組之變焦位準的輸入以最大化兒童232及狗234相對於顯示於裝置220之顯示器221上的預覽影像之大小。
與圖1A至圖1C中描繪之實例對比,圖2A至圖2C中描繪之實例不需要使用者運用來自主要用以相對於場景200定位及支撐電子影像捕捉裝置220的手之手指提供圖形使用者介面輸入。亦即,圖2A至圖2C中之使用者210能夠利用兩隻手來固持電子影像捕捉裝置並經由圖形使用者介面240提供成像操作控制輸入。然而,在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244處的第一類型之變焦位準調整輸入(例如滑動調整)與第二類型之獨立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處的影像捕捉輸入(例如觸碰或選擇)之間切換的複雜性類似地存在於圖1C及圖2C中。
現在轉而參看圖2C,使用者210經說明為在圖形元素242處提供輸入以捕捉場景200之影像框250。然而,由於需要使用者210將他的食指在完成變焦位準調整輸入之後自圖形元素244移動至圖形元素242一距離d以提供影像框捕捉輸入,所以需要一時間量及某一空間協調以在使用者輸入類型之間轉換。結果,儘管場景200在圖2B中經合乎需要地框入,但圖2C中之所捕捉影像框250不能令人滿意地描繪視線避開電子影像捕捉裝置220之照相機模組的兒童232。此問題在展現高相對運動之場景中及/或當應用相對高變焦位準(放大操作)時可尤其加重。如同圖1A至圖1C中之使用者110,使用者210亦可因圖2B與圖2C之間的滯後及令人失望地表示場景200的所得捕捉之影像框250而沮喪。當不可能場景200可經構成為意欲用於捕捉時,此體驗可尤其令人沮喪。舉例而言,包括兒童及/或動物作為被攝者的場景可尤其難以重新建立及/或重構成。因此,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設計用以基於減小第一成像操作與第二成像操作之間轉換的時滯及/或所需要協調的使用者輸入控制不同成像操作之系統及方法的重要性。
如在下文更詳細地論述,本發明之態樣係關於基於在使用者輸入操作期間接收之使用者輸入控制電子影像捕捉裝置之多個成像操作。使用者輸入操作可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類型輸入在第一部分期間接收以控制第一照相機或成像操作(例如控制變焦位準)。第二類型輸入可在使用者輸入之第二部分期間接收以控制第二照相機或成像操作(例如使得裝置捕捉影像框)。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輸入可為連續性的。亦即,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可在其之間沒有安置中斷及/或介入部分情況下以時間序列配置。另外,第一輸入類型可不同於第二輸入類型以清楚地區別第一成像操作之所意欲控制與第二成像操作之控制。以此方式,在提供用以控制不同成像操作之輸入時使用者體驗可藉由最小化當在第一成像操作與第二成像操作之間切換時所需要的時間及/或協調之數量來改良。
本發明之額外及/或替代態樣係關於使得電子影像捕捉裝置之顯示器顯示至少包括第一區域及第二區之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第一區域可用以接收與第一成像操作相關的第一輸入(例如控制變焦位準)且第二區域可用以接收與第二成像操作相關的第二輸入(例如使得裝置捕捉影像框)。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輸入可包括輸入元件相對於第一區域之至少一部分及/或在第一區域之至少一部分上方的移動。在此等實施例中,第一輸入可使得第二區域之位置在顯示器表面上相對於第一區域及/或相對於輸入元件之位置移動。舉例而言,第二區域之位置可追蹤輸入元件之移動。以此方式,第一區域處之第一輸入與第二區域處之第二輸入之間的轉換可經最小化以使得使用者能夠以可在轉換期間抑制場景及/或影像構成改變的方式自用以控制第一成像操作之第一輸入快速轉變至用以控制第二成像操作之第二輸入。
現在轉而參看圖3A,說明實例電子影像捕捉裝置300。實例裝置300包括包括照相機302之「後置」照相機模組301。如本文所用,術語「後置」可指照相機模組及/或一或多個相關聯照相機相對於裝置之主要顯示器的面向或方向。舉例而言,電子影像捕捉裝置之主要顯示器可提供所接收影像訊框之預覽串流以藉由使用者用作虛擬「取景器」。以此方式,接收來自背向使用者及/或裝置的場景之光的照相機模組在一些情況下可被認為後置模組,且安置於裝置之相對側的照相機可被認為「前置」模組。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如下文所論述本發明之態樣可結合後置、前置及/或其他照相機模組組態(例如360度捕捉裝置)而實施。
仍參看圖3A,實例裝置300包括具有第一閃光元件306及第二閃光元件308之閃光單元305。在一些實施中,第一閃光元件306可為第一閃光元件類型且第二閃光元件308可為同一類型之閃光元件。舉例而言,第一閃光元件306及第二閃光元件308可各自包括一或多個LED。在其他實施中,第一閃光元件306可為第一閃光元件類型且第二閃光元件308可為不同類型之閃光元件。在一些實施中,第一閃光元件306及第二閃光元件308可在音樂會中經控制以調整藉由閃光單元305輸出的總強度及/或輸出光之色溫(例如藉由混合每一閃光元件之輸出)。如下文所論述,使用者可提供輸入以控制閃光單元305。
現在轉而參看圖3B,展示另一實例電子影像捕捉裝置310。實例裝置310包括具有配置成第一組態之第一照相機312及第二照相機314的雙照相機模組311。在第一組態中,第一照相機312相對於第二照相機314配置,以使得當電子影像捕捉裝置310以縱向模式相對於場景定位時藉由第一照相機接收之影像框表示場景之第一視場且藉由第二照相機接收之影像框表示場景之第二視場,該第二視場水平地鄰近於第一視場。圖3C說明包括雙照相機模組321之又一個實例電子影像捕捉裝置320。與圖3B之雙照相機模組311對比,圖3C中之第一照相機322及第二照相機324在空間上經配置成使得當電子影像捕捉裝置320以縱向模式相對於場景定位時藉由第一照相機接收之影像框表示場景之第一視場且藉由第二照相機接收之影像框表示場景之第二視場,該第二視場垂直地鄰近於第一視場。
一般參考圖3B及圖3C之雙照相機模組311及321,在一些態樣中,照相機中之一者(諸如第一照相機312及322)可被認為主要、主或主控器照相機,且另一照相機(諸如第二照相機314及324)可被認為輔助或受控器照相機。另外或替代地,第二照相機314及324可具有與第一照相機312及322不同之焦距、框捕捉率、空間解析度、色彩響應度及/或捕捉視場。
圖3D描繪具有包括第一照相機332、第二照相機334及第三照相機336之照相機模組331的另一實例電子影像捕捉裝置330。在一些實施中,該等照相機中之兩者(例如第一照相機332及第二照相機334)可經組態有不同視場,以便提供擴展之總變焦範圍(例如藉由基於變焦位準在第一照相機332及第二照相機334之間切換),而第三照相機336可包括回應於全部光波長以增強由第一照相機332及第二照相機334中之一或多者捕捉的彩色影像之感測器(例如單感測器)。實例裝置330亦包括具有第一閃光元件337及第二閃光元件339之閃光單元335。閃光單元335可與第一照相機332、第二照相機334及第三照相機336中之任一者同步以在經由照相機之任何組合捕捉影像訊框時提供閃光攝影功能性。
現轉而參看圖3E,描繪又一個實例電子影像捕捉裝置340。如所示,裝置340包括具有第一照相機342之照相機模組341。裝置340亦包括顯示器345。如上文所論述,由於顯示器345及照相機模組341面向共同方向,所以照相機模組341可在一些應用中被視為前置照相機模組(例如如背對裝置340之前側)。在一些實施中,顯示器345可充當閃光元件以照射面向顯示器345及照相機模組341之第一照相機342的場景。圖3F說明包括具有第一照相機352及第二照相機354之前置照相機模組351的實例電子影像捕捉裝置350。以此方式,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本文所揭示之態樣不限於供應有特定類型之照相機模組的電子影像捕捉裝置,且所揭示態樣可結合以不同方式定向之照相機(例如前置、後置、側置、360捕捉裝置等)實踐。另外,本發明之態樣可藉由以通信方式耦接之多個離散裝置實施。舉例而言,有權存取經獨立定位之所連接照相機的基於影像之安全系統可實施本發明之態樣。類似地,作為另一實例,單一裝置(諸如圖3A至圖3F之實例裝置300、310、320、330、340、350中之任一者)可在未接收到來自獨立裝置之影像資料情況下實施本發明之態樣。因此,應理解雖然以下描述及實例使用單數術語「裝置」來描述本發明之各種態樣,但術語「裝置」不限於物件之特定組態、類型或數目。
圖4為實例電子影像捕捉裝置400之方塊圖。裝置包括第一照相機402及第二照相機404。如所說明,第一照相機402及第二照相機404係作為照相機模組403之部分而包括。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圖4為本發明之態樣可實施於其中的裝置之一個實例且具有不同照相機組態之其他裝置亦可實施本發明之態樣。舉例而言,其他裝置可包括面向第一方向(例如後置)之第一照相機及面向第二方向(例如前置)之第二照相機,其中第一照相機及第二照相機並不包括於共同照相機模組中。當然,其他實例裝置可包括單個照相機或多於兩個照相機。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下文關於裝置400之論述可應用於圖3A至圖3F之實例裝置300、310、320、330、340、350,及/或能夠捕捉影像及/或影像序列(例如視訊序列)的任何其他合適之裝置,例如有線及無線通信裝置(諸如行動電話、智慧型電話、平板電腦、安全系統、車載照相機、個人動作照相機、膝上型電腦、桌上型電腦、無人機、汽車、可穿戴式裝置、頭戴式顯示器等)、數位照相機(包括靜止照相機、視訊照相機等)。
除了第一照相機402及第二照相機404之外,圖4中所示的實例裝置400還包括處理器406、儲存指令410之記憶體408、照相機控制器412、顯示器416及若干輸入/輸出(I/O)組件418。裝置400亦包括閃光單元425。裝置400可包括圖中未示之額外特徵或組件。舉例而言,無線介面(其可包括若干收發器及一基頻處理器)可經包括用於無線通信裝置。裝置400可包括除第一照相機402及第二照相機404以外的額外照相機。本發明不應限制於任何特定實例或說明(包括實例裝置400)。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實例裝置400可用於例如傳統照相及視訊應用、高動態範圍成像、全景照片及/或視訊,及立體成像。
第一照相機402及第二照相機404可能能夠捕捉個別影像框(諸如靜止影像)及/或捕捉視訊(諸如一連串所捕捉影像框)。第一照相機402及第二照相機404亦可包括一或多個影像感測器(為簡單起見未圖示)、鏡頭、致動器,及/或快門以用於接收影像框及提供所接收影像框至照相機控制器412。
記憶體408可為儲存用以執行本發明中描述之一或多個操作之全部或一部分的電腦可執行指令410的非瞬態或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裝置400亦可包括電源供應器420,其可耦接至裝置400或整合至裝置400中。
處理器406可為一或多個合適之能夠執行儲存於記憶體408內的一或多個軟體程式之腳本或指令(諸如指令410)的處理器。在一些態樣中,處理器406可為執行指令410以使得裝置400執行任何數目個不同功能或操作的一或多個通用處理器。在額外或替代態樣中,處理器406可包括積體電路或其他硬體以在不使用軟體之情況下執行功能或操作。雖然在圖4之實例中展示為經由處理器406彼此耦接,但處理器406、記憶體408、照相機控制器412、顯示器416及I/O組件418可在各種配置中彼此耦接。舉例而言,處理器406、記憶體408、照相機控制器412、顯示器416及/或I/O組件418可經由一或多個局部匯流排(為簡單起見未圖示)彼此耦接。
照相機控制器412可包括影像信號處理器414,其可包括藉由第一照相機402及第二照相機404共用的單一處理資源。視情況影像信號處理器414可包括經組態以處理自第一照相機402接收到之影像資料的第一影像信號處理器415,且影像信號處理器414可包括經組態以處理自第二照相機404接收到之影像資料的第二影像信號處理器417。因此,應理解一些組態可包括用於第一照相機402及第二照相機404中之每一者的專用影像信號處理器,且在其他組態中第一照相機及第二照相機404可耦接至共同影像信號處理器414。
在一些態樣中,影像信號處理器414或視情況第一影像信號處理器415及/或第二影像信號處理器417可執行來自記憶體之指令(諸如來自記憶體408之指令410或儲存於耦接至影像信號處理器414之獨立記憶體中的指令)以控制照相機402及404之操作。在其他態樣中,影像信號處理器414可包括用以控制照相機402及404之操作的特定硬體。影像信號處理器414可替代地或另外包括特定硬體與執行軟體指令之能力的組合。此外,在其他實施中,照相機控制器412可包括經組態以控制第一照相機402之第一照相機控制器403,及經組態以控制第二照相機404之第二照相機控制器405。以此方式,第一照相機402及第二照相機404可藉由單一控制器模組及/或藉由安置於照相機控制器412內之獨立控制器模組控制。
在一些實例實施中,照相機控制器412可接收來自處理器406之指令並控制第一照相機402及第二照相機404之操作,及/或影像信號處理器414 (或第一影像信號處理器415及第二影像信號處理器417)之操作。舉例而言,處理器406可接收由影像信號處理器414處理的影像框資料並基於所接收影像框資料判定一或多個影像捕捉設定,包括用於即將來臨框之自動曝光控制(「AEC」)、自動聚焦(「AF」)、自動白平衡(「AWB」)及閃光單元設定。在一些實施中,處理器406可啟動閃光單元425以發射預閃光以供用於判定用於待使用藉由閃光單元425發射的全閃光強度捕捉的即將來臨影像框之AEC、AF及/或AWB設定。基於經判定影像捕捉設定,處理器406可提供指令至照相機控制器412。此等指令可包括待由第一照相機402及/或第二照相機404應用的照相機設定(諸如曝光、感測器增益等),且可包括待藉由影像信號處理器414應用的數位影像處理指令。
繼續參看圖4,處理器406及/或照相機控制器412可控制照相機模組403之變焦位準。如本文所使用,變焦操作可指回應於控制信號而產生變焦位準調整的操作。舉例而言,變焦操作可基於場景分類、物件偵測及/或識別及/或基於其他技術自動地啟動。替代地或另外,變焦操作可經啟動以回應於使用者輸入而調整照相機模組403之變焦位準設定。另外,處理器406及/或照相機控制器412可控制電子裝置400之其他成像操作。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403可經控制以基於使用者輸入及/或回應於自動化控制信號(例如在不需要使用者輸入情況下控制成像操作的控制信號)而捕捉一或多個靜止影像及/或視訊序列。
如所說明,裝置400之閃光單元425可包括一或多個閃光元件。舉例而言,閃光單元425可包括第一閃光元件426及第二閃光元件428。處理器406可經組態以經由照相機控制器412傳輸信號至閃光單元425以作為閃光攝影操作之部分控制第一閃光元件426及/或第二閃光元件428。在一些實例中,閃光攝影操作可視情況回應於使用者輸入或選擇而啟動。
在一些實施中,處理器406可經組態以控制顯示器416以向使用者顯示所捕捉影像,或一或多個所接收影像之預覽。顯示器416亦可經組態以當顯示供使用者在捕捉場景之影像框之前使用的預覽影像時提供取景器或限界框。舉例而言,限界框可用於識別可用以控制AF操作的場景中之一或多個臉。另外,處理器406可經組態以在影像捕捉操作期間結合閃光指令控制顯示器416以發射光。換言之,儘管經描繪為實例裝置400中之獨立功能區塊,但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顯示器416可視情況用作閃光單元425之閃光元件。
顯示器416可為允許使用者互動及/或呈現項目(諸如捕捉之影像及視訊)以供使用者檢視的任何合適之顯示器或螢幕。在一些態樣中,顯示器416可為合併I/O組件418中之一或多者(包括全部)的觸敏式顯示器。舉例而言,顯示器416可包括使用者輸入表面,諸如電阻性觸控螢幕、表面聲波觸控螢幕、電容式觸控螢幕或其他類似技術。顯示器416可包括底層或相鄰液晶顯示器元件、點矩陣顯示器元件、發光二極體元件、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電子墨水元件、干涉式調變器元件及/或其他顯示元件。以此方式,顯示器416可經組態以提供藉由照相機模組403接收的影像框之預覽串流並接收安置於預覽串流上方的表面上之使用者輸入。
除了上文提供之實例之外,I/O組件418可為或包括任何合適之機構、介面或裝置以接收來自使用者之輸入(諸如命令)並提供輸出至使用者。舉例而言,I/O組件418可包括(但不限於)藉由顯示器416顯示並包括一或多個圖標或圖形元素的圖形使用者介面、鍵盤、滑鼠、麥克風及揚聲器、機電按鈕及輸入機構,等等。在一些實例中,I/O組件418可接收來自使用者及/或輸入元件(例如手寫筆、筆、手指或其他手手指等)之觸覺(例如觸碰輸入)及/或接收非觸覺(非觸碰輸入)。舉例而言,I/O組件418可使用主動深度感測技術感測懸停輸入及/或3D手勢。以此方式,使用者可藉由實體地接觸I/O組件418之輸入表面(例如顯示器416之輸入表面)而提供輸入及/或可使用非觸碰輸入類型提供輸入以調整藉由電子影像捕捉裝置400執行的成像操作之一或多個態樣。
現在轉而參看圖5A至圖5E,說明藉由電子影像捕捉裝置520執行的實例成像操作。雖然圖5A至圖5E論述回應於單一使用者輸入之不同部分的實例變焦位準控制及影像捕捉操作,但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其他成像操作可藉由電子影像捕捉裝置520回應於使用者輸入而執行。舉例而言,閃光攝影、照相機模組選擇、自動聚焦、成像模式(例如HDR、低光、視訊、高框速率模式等)、成像濾波器及類似者可藉由電子影像捕捉裝置520回應於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使用者輸入操作中之任一者而控制。
參看圖5A,電子影像捕捉裝置520經說明為在成像操作期間藉由使用者之第一手512固持。電子影像捕捉裝置520包括包括第一照相機502及第二照相機504之前置模組501。電子影像捕捉裝置520包括接收正在顯示器521上以預覽串流顯示之影像框的後置模組(圖5A中並不可見)。如所示,預覽框或預覽串流描繪參加水環境中之臥板衝浪活動的被攝者581。
仍參看圖5A,使用者之第二手516正定位正用以在顯示器521之輸入表面之位置573處提供觸碰輸入(例如接觸或觸覺輸入)的輸入元件518。顯示器521之輸入表面沿如藉由所說明參考座標系統定義的x-y平面安置。在所示之實例中,輸入元件518包括手516之食指。當然,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其他手指型及/或手指可用作輸入元件,且其他非解剖結構可用作輸入元件以實踐本發明之態樣(例如手寫筆、控制器、指揮棒等)。
在此實例中,顯示器521輸出包括圖形元素542及其他圖形元素之圖形使用者介面。然而,藉由使用者利用的觸碰輸入之位置573可經選擇為顯示器521之輸入表面上的任何地方。換言之,使用者可判定一位置以起始參看圖5A描述之使用者輸入,以便選擇顯示器521上之方便或所要的位置。當然,圖5A至圖5E之實例亦可藉由提供指定用以起始使用者輸入及下文論述之所得成像操作的觸碰輸入之位置的圖形元素(圖中未示)而實踐。另外,雖然圖5A中之實例藉由輸入元件518說明觸碰輸入位置573,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本發明之態樣可使用非觸碰輸入(例如使用不需要觸碰之輸入結構,諸如影像感測器、超音波感測器、主動深度感測器等)來實踐。
現在轉而參看圖5B,輸入元件518已圍繞顯示器521之位置573以順時針方向移動以便提供變焦位準控制輸入。換言之,輸入元件518在位置573維持與顯示器521接觸且輸入元件518之接觸表面已相對於x-y平面繞實例參考座標系統之z軸擰扭、轉動或旋轉且可能平移,在一些實施例中,輸入元件518相對於顯示器521之輸入表面的擰扭或轉向可例如藉由監視接觸像素之連接組件及在逐框讀取中監視連接組件之形狀而追蹤。舉例而言,初始觸碰(例如圖5A之觸碰)可能產生底層觸敏陣列中之所感測像素的連接之組件或點,且自第一框至後續框監視所連接組件之形狀可基於點之質量中心的變化及/或藉由監視點之周邊像素(例如藉由監視點之周邊的移動)提供扭轉之指示。以此方式,當輸入元件518旋轉或扭轉時,觸碰點之中心可逐個框地轉換,以免需要繞參考座標系統之z軸之觸碰的初始中心之完美旋轉。換言之,,扭轉輸入不一定必須為絕對以軸線為中心。
在另一實施例中,點監視可藉由識別點的限界框之最大x-y尺寸及以逐框方式監視尺寸中之一者或兩者相對於x-y座標之移位以追蹤相對擰扭而簡化。當然,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其他技術(例如監視輸入壓力)可經應用以判定輸入元件518之擰扭運動。
參看圖5B及圖5C,此「擰扭」運動形成圖5A至圖5D中所說明之使用者輸入之第一部分且可用以直觀地控制電子影像捕捉裝置520之變焦位準。如所示,由於提供於圖5A處之輸入的初始化與圖5C中所說明之所選擇變焦位準之間的擰扭輸入,所接收預覽串流中之被攝者581在圖5A與圖5B之間相對於顯示器521而放大,且在圖5B與圖5C之間進一步放大。圖5A至圖5C描繪回應於所說明順時針擰扭輸入的變焦位準增大,此係由於螺紋緊固件中之標準公約產生在此旋轉方向上之收緊(例如放大或增大變焦位準)。然而,變焦位準控制之方向可經設計以相對方式反應(例如當接收到順時針觸碰輸入時縮小)及/或可藉由使用者基於偏好選擇。
現參看圖5D,說明使用者輸入之第二部分。實例使用者輸入之第二部分包括圖5A至圖5D中所展示之擰扭觸碰輸入的釋放。舉例而言,圖5D說明輸入元件518與顯示器521之輸入表面的位置573之間的分隔579(陰影線)。此釋放可用以控制如由顯示器521上展示的所捕捉影像框550的風格化之陰影線表示的影像捕捉操作。以此方式,使用者能夠提供包括第一部分(擰扭觸碰運動)的單一使用者輸入以控制後置照相機之變焦位準並在用以控制影像捕捉操作之第二部分期間釋放觸碰輸入。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部分可包括替代類型之觸碰輸入。舉例而言,在第二部分期間之輸入類型可包括釋放(如所說明)、跨越顯示器521的輸入元件之平移、穩定觸碰(例如長觸碰)、壓力變化觸碰等。結果,使用者可使用單一輸入及無需在沿顯示器521之獨立位置處顯示的獨立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之間轉換而在兩個實例成像操作之間無縫地轉換。因此,與圖1及圖2中描繪之實例操作相比,在所要變焦位準達到後,使用者能夠快得多地及在較少需要協調情況下起始捕捉操作。
儘管上文參看圖5A至圖5D所描述的單一使用者輸入之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可被視為連續的(此係由於第一部分之觸碰輸入及第二部分之觸碰輸入的釋放係在其之間沒有安置中斷及/或介入部分或輸入類型情況下以時間序列而配置),但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在下文所描述之一些實施例中,連續使用者輸入可包括多於兩個部分,其中至少一部分允許使用者在切換以提供與第二成像操作相關的輸入時維持與第一成像操作相關的輸入。此外,應理解雖然藉由輸入元件518提供的輸入在圖5A至圖5C之間係連續的,但應理解在第一部分期間由輸入元件518展現之移動不必為連續的。亦即,實例使用者輸入之第一部分可包括具有使用者輸入元件相對於顯示器521之輸入表面的移動之暫停及間歇的觸碰輸入之連續性。
現在轉而參看圖5E,說明用以控制變焦位準及影像捕捉操作的第二使用者輸入之起始。在此實例中,使用者已使得電子影像捕捉裝置520完成圖5D中描繪之影像捕捉操作(由於觸碰輸入之釋放)並已經由輸入元件518在顯示器521之輸入表面的第二位置574處提供第二觸碰輸入。為了以與用以捕捉圖5D中之影像相比較低之變焦位準捕捉描繪被攝者581及場景的第二影像框(例如縮小),使用者已在第二位置574處相對於顯示器521以反時針方向擰扭輸入元件518。結果,縮小操作已藉由裝置520執行且與圖5A至圖5D中描繪之先前使用者輸入中捕捉的影像框中相比,圖5E中顯示的被攝者581相對於顯示器521更小。因此,應瞭解在使用者輸入之第一部分期間移動的對置方向可產生至變焦位準之不同調整。
大體參看圖5A至圖5E,雖然所描繪實例說明用以經由單一連續使用者輸入控制兩個或大於兩個成像操作的直觀機構,但在一些態樣中可能需要根據使用者的舒適移動之預期範圍控制在輸入之第一部分期間的第一成像操作。舉例而言,當擰扭輸入類型在用以控制變焦位準的使用者輸入之第一部分期間提供時,可能需要相對於可藉由使用者預期的舒適運動範圍設定變焦位準最大值及變焦位準最小值。在一些情況下,此範圍可基於輸入元件之類型。舉例而言,當手指用作輸入元件時,輸入元件相對於顯示器521的舒適旋轉或擰扭之範圍可小於360度。舉例而言,使用者在45度與270度之間的範圍內扭轉一隻手之食指可係舒適的。在另一實例中,使用者在更受限制運動範圍中扭轉一隻手之拇指可係舒適的。舉例而言,當與拇指相關聯之手用以固持電子影像捕捉裝置520時,拇指可在相對於顯示器521之45度或更小範圍內舒適地擰扭。以此方式,變焦位準控制可基於小於360度的輸入元件之扭轉或旋轉移動之範圍而調整。另外,與用以控制前置模組之變焦位準的範圍相比,不同範圍可用於控制後置照相機模組之變焦位準,此係由於不同類型輸入元件可通常與每一模組一起使用(例如拇指用於前置自拍照,且食指用於後置照相機模組變焦位準控制)。以此方式,變焦位準控制響應度可取決於用於扭轉輸入之總範圍設定而變化。因此,與當使用同一電子影像捕捉裝置之後置照相機模組時施加的15度扭轉相比,當使用電子影像捕捉裝置之前置照相機模組時施加的15度扭轉可產生變焦位準之不同總變化,此係由於變焦位準控制範圍之不同界限可經設定用於不同照相機模組。
圖6A至圖6C示意性地描繪控制藉由電子影像捕捉裝置620執行之不同成像操作的使用者輸入之另一實例。電子影像捕捉裝置620係藉由使用者之第一手612支撐。電子影像捕捉裝置620亦包括具有使用者輸入表面並輸出描繪場景之影像訊框預覽串流的顯示器621。場景包括經描繪為準備撞擊安置於棒球訓練裝置上之棒球的兒童之被攝者681。顯示器621亦說明為輸出圖形使用者介面之圖形元素691。圖形元素691包括第一區域693及第二區域695。在此實例中,使用者輸入可包括在藉由輸入元件618在圖形元素691處提供觸碰輸入之後開始的第一部分。
在圖6A中所說明之實例中,輸入元件618包括使用者之第二手616的食指。當然,應瞭解輸入元件618可包括其他形式。另外,應瞭解圖形元素691之位置可相對於顯示器621持續。亦即,只要照相機應用在使用中,圖形元素691之位置可經設定以便呈現在沿顯示器之輸入表面的共同位置處。替代地,圖形元素691可回應於沿顯示器之輸入表面的任一位置處之觸碰輸入而呈現。以此方式,使用者可判定圖形元素691之位置。舉例而言,使用者可在顯示器上之一位置處置放觸碰輸入以便將圖形元素691定位於不遮擋預覽框之感興趣區域的位置中。
現在轉而參看圖6B,使用者已經由在圖6A中起始的輸入元件618維持觸碰輸入,且已相對於顯示器621移動輸入元件。圖6A與圖6B之間輸入元件618的移動可表徵為相對於顯示器621之輸入表面的擰扭或旋轉移動。可藉由比較圖6A與圖6B中之輸入元件618之位置觀察輸入元件618之擰扭或旋轉移動。另外,圖形元素691已關於圖6A與圖6B之間的輸入表面之x-y平面旋轉以向使用者提供與如由電子影像捕捉裝置620感測的輸入元件618之移動相關的回饋。更特定言之,圖形元素691之第二區域695已繞第一區域693之周邊以順時針方向移動以提供輸入元件618之所感測移動的標記。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第一區域693及第二區域695之配置可由使用者直觀感受為回應於擰扭輸入之虛擬針盤。另外,應理解圖形元素691為虛擬或圖形針盤之一個實例且可根據本發明之態樣利用圖形元素之其他幾何結構、形狀或配置。
仍參看圖6B,經說明為在圖6A與圖6B之間輸入元件618的移動的使用者輸入之第一部分可用以控制電子影像捕捉裝置620的後置照相機模組之變焦位準。舉例而言,與圖6A相比,被攝者681相對於圖6B中之顯示器621放大。
現參看圖6C,展示使用者輸入之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包括如藉由安置於顯示器621與輸入元件之間的強調分隔679所說明之輸入元件618的釋放。與在參看圖6A及圖6B描述說明的使用者輸入之第一部分期間進行的使用者輸入(擰扭)之第一類型相比,在使用者輸入之第二部分期間進行的釋放之第二輸入類型控制不同成像操作。在此說明實例中,釋放控制藉由呈現於圖6C中之顯示器621上的所捕捉影像框650之風格化陰影線描繪的影像捕捉操作。如上文參看圖5D所論述,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部分可包括觸碰輸入之替代類型。舉例而言,在第二部分期間之輸入類型可包括釋放(如所說明)、跨越顯示器621的輸入元件之平移、穩定觸碰(例如長觸碰)、壓力觸碰等。以此方式,使用者能夠在用以以不需要沿x-y平面再定位輸入元件618方式控制影像捕捉操作的平滑切換之前進行單一連續使用者輸入以控制電子影像捕捉裝置620之後置照相機模組的變焦位準。結果,與圖1及圖2中描繪之實例相比,使用者能夠按需要在變焦位準控制調整之後更快速捕捉描繪被攝者的影像框。
圖7A至圖7D說明經由圖形使用者介面控制藉由電子影像捕捉裝置720執行之不同成像操作的使用者輸入之另一實例。實例使用者輸入在圖7A中以輸入元件717與顯示器721之輸入表面之間的觸碰開始。觸碰輸入係在顯示器721上之位置773處提供且在此實例中,輸入元件717包括拇指。拇指係與支撐電子影像捕捉裝置720的手716相關聯以便經由裝置之前置照相機模組701將使用者781A及非常接近於使用者781A定位的第二被攝者781B之影像框入。以此方式,圖7A可被視為描繪自拍照、一起自拍照或一群人自拍照捕捉操作之實例且強調使用亦用以支撐並定位裝置720的手之手指調整不同成像操作的前述複雜性。前置照相機模組701包括第一照相機702及第二照相機704。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參看圖7A至圖7D描述之實例操作可實施於以不同方式供應之電子影像捕捉裝置中(例如使用後置照相機模組及/或使用以不同於圖7A中描繪之實例的方式組態之前置照相機模組)。
仍參看圖7A,觸碰輸入之位置773可藉由使用者781A選擇。亦即,在一些實施中,使用者781A可藉由觸碰沿顯示器721之輸入表面的任一位置起始實例使用者輸入。在其他實施中,圖形使用者介面可指示下文所描述之觸碰輸入的位置。換言之,顯示器可持續地呈現一或多個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其設定觸碰輸入之位置以控制一或多個成像操作(例如變焦位準控制及/或影像框捕捉控制)。在其他實施中,顯示器721之輸入表面之子部分可用以接收圖7A中所示的觸碰輸入。舉例而言,電子影像捕捉裝置720可經組態以使得使用者781A能夠提供在顯示器721之下半部分、上半部分、象限、最右半部分、最左半部分等內定界的任一位置中描繪之輸入。
現參看圖7B,在接收到圖7A中描繪之觸碰輸入後,可在觸碰輸入之位置773處或靠近該位置顯示圖形元素791。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觸碰輸入之臨限時間長度已滿足後可顯示圖形元素791。舉例而言,在起始觸碰輸入已保持0.5秒,或可指示意欲所觸碰或持續觸碰之另一時間量後可組態圖形元素791。在任何情況下,圖形元素791可包括第一區域793及第二區域795。
現參看圖7B及圖7C,照相機模組701之變焦位準可回應於參看圖7A至圖7D描述的使用者輸入之第一部分期間輸入元件717相對於第一區域793之移動而控制。舉例而言,在圖7B中之第一區域793上的觸碰輸入之位置796不同於圖7C中之第一區域上的觸碰輸入之位置798。在一些實施例中,輸入元件717相對於圖7B及圖7C中描繪之第一區域的移動可包括沿著弧跨越顯示器721的連續平移觸碰輸入(例如拖曳)。在其他實施例中,移動可包括藉由輸入元件717與顯示器721之間的分隔自第一觸碰轉換至第二觸碰。以此方式,圖形元素791之第一區域793可充當弧形滑件或虛擬針盤以允許使用者781A經由圖形使用者介面提供變焦位準控制輸入。
在一些實施中,初始變焦位準在照相機模組701之初始化後可均勻安置於照相機模組701可經控制至的最小與最大變焦位準之間。在此等實施中,圖形元素791可經最初顯示以使得初始觸碰輸入相對於第一區域793之位置係在所說明弧之相對末端之間。在其他實施中,預設變焦位準可完全縮小(寬位準)或完全放大(可伸縮位準)且圖形元素791可因此再現,以使得需要時使用者便於經由第一區域793提供用以控制變焦位準之輸入。
現在轉而參看圖7D,與圖7C中所示的位置798相比,藉由輸入元件717進行之觸碰輸入的位置799已移動至圖形元素791之第二區域795。以此方式,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參看圖7A至圖7D描述的使用者輸入之第二部分可包括輸入元件717在第一區域793與第二區域795之間的第二移動。在基於使用者輸入之第一部分已達到所要變焦位準後,在使用者輸入之第二部分期間的此第二移動可經提供以控制影像捕捉操作。舉例而言,如圖7C中之顯示器721上再現的所捕捉影像框750中所示,使用者781A及第二被攝者781B係在場景中框入,以使得其相對於圖7A而放大且使得所描繪地點處之背景段亦在影像框750內框入。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781A可在將輸入元件自第一區域793移動至第二區域之後維持第二區域795處之觸碰輸入以觸發多個靜態影像框之叢發捕捉及/或觸發視訊捕捉模式。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7C與圖7D之間輸入元件717的移動可包括沿在圖7C中描繪之觸碰輸入的位置與圖7D中描繪之觸碰輸入的位置之間延伸之線段沿顯示器721的平移連續觸碰輸入(例如拖曳)。以此方式,用以控制變焦位準的使用者輸入之第一部分(例如圖7A至圖7C)及使用者輸入之第二部分(例如圖7C至圖7D)可形成包括至少二個平移之連續觸碰輸入。換言之,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可在其之間沒有安置中斷及/或介入部分情況下以時間序列配置。結果,與參看圖1及圖2描述之實例相比,可最小化在變焦位準控制輸入(例如第一部分)與影像捕捉控制輸入(例如第二部分)之間轉換所需要的協調之時間及位準。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圖7B至圖7D中描繪之移動不必為連續觸碰平移(例如沿顯示器之一或多個拖曳)且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可在其之間配置有介入部分,以免直接按時間序列配置。
圖8A至圖8E示意性地描繪回應於經由圖形使用者介面提供之使用者輸入執行的成像操作之另一實例。圖8A說明藉由使用者881A之手816固持的電子影像捕捉裝置820。類似於圖7A至圖7D,圖8A說明使用具有經組態以接收描繪使用者881A及幼齡兒童881B之影像框的單個照相機802之前置照相機模組801的影像框捕捉操作之實例。
圖8B展示藉由輸入元件817提供的在顯示器821之輸入表面上的觸碰輸入。回應於觸碰輸入,再現圖形元素891。出於論述目的,僅在圖8B至圖8E中展示圖形元素891。然而,應理解電子影像捕捉裝置820可經組態以輸出包括額外圖形元素之圖形使用者介面。舉例而言,與本文所論述之實例相比,圖形使用者介面可經提供以接收與其他成像及/或裝置控制操作相關的觸碰輸入。
仍參看圖8B,圖形元素891包括第一區域893、第二區域895及第三區域894。第一區域893包括滑件條且第三區域894包括滑動指示器。滑件條及滑動指示器可用以接收用以控制變焦位準之輸入。舉例而言,觸碰輸入可在沿滑件條之位置之間移動以在最小變焦位準(「-」或「w」)與最大變焦位準(「+」或「t」)之間調整照相機模組801之變焦位準。類似地,第三區域894之滑動指示器可向使用者提供關於沿所感測觸碰輸入及/或相對於變焦位準控制範圍而施加的當前變焦位準之顯示器821的位置的回饋。在一些實施中,連續觸碰輸入可經應用以相對於第一區域893移動第三區域894 (例如拖曳手勢)。在其他實施中,變焦位準可藉由提供沿滑件條之離散觸碰輸入(例如獨立觸碰輸入)而調整。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其他輸入類型(例如非觸碰手勢)可經接收以經由滑件條及滑動指示器調整變焦位準。
現在轉而參看圖8C,如由第三區域894之滑動指示器指示的所接收觸碰輸入沿第一區域893之滑件條的位置已相對於圖8B中所示的位置移動。特定言之,與圖8B中觸碰輸入沿滑件條之位置相比,滑動指示器更接近於最小變焦位準而定位。結果,在圖8C中已減小顯示器821上表示的預覽影像之變焦位準。另外,回應於觸碰位置之改變,第二區域895之位置亦已在圖8B之間移動。圖8D展示所接收觸碰輸入沿第一區域893之滑件條的又一個位置。在此圖中,與圖8B中觸碰輸入沿滑件條之位置相比,第三區域894之滑動指示器更接近於最大變焦位準定位。因此,相對於圖8C及圖8B,顯示器821上的預覽影像之變焦位準已在圖8D中增大。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區域895可包括可接收來自使用者881A之輸入以使得照相機模組801捕捉影像框的捕捉或快門圖形元素。如貫穿本發明所論述,可需要供應電子影像捕捉裝置之使用者介面以便限制藉由使用者在控制獨立成像操作之輸入類型之間轉換所需要的時間及/或協調之數量。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需要限制可以用於控制第一成像操作的圖形元素之第一區域與可以用於控制第二且不同成像操作的圖形元素之第二區域之間的距離。另外,可需要維持圖形元素的不同區域之輸入區之間的空間關係,使得一直可用以自第一區域轉換至第二區域(例如在用以調整受圖形元素之獨立區域影響的不同成像操作的輸入之間轉換)的共同運動方向。
現參看圖8C及圖8D,可觀察到圖形元素891之第二區域895的位置回應於第三區域894之滑件指示器之位置的變化而移動。換言之,第二區域895在音樂會中基於藉由顯示器821自輸入元件817接收到之觸碰輸入的位置相對於第一區域893隨第三區域894一起移動。結果,第三區域894與第二區域895之滑動指示器之間的x-y座標距離不管滑動指示器相對於第一區域893之滑件條定位於何處隨著時間推移而維持。此外,甚至當滑動指示器沿滑件條移動時,滑動指示器與第二區域895之間的x-y平面中之相對方向亦持續。換言之,第二區域895連同第三區域894一起經更新並追蹤第三區域894之位置,使得其始終在滑動指示器正下方(在y軸尺寸上)。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區域895與第三區域894之間的距離及/或方向可藉由使用者選擇及/或調整。舉例而言,使用者可更喜歡區域之間的向上滑移或方向性關係。另外,使用者可調整距離以減小在兩個區域之間轉換所需要的時間及/或增加距離以便抑制無意選擇。
現在轉而參看圖8E,可觀察到藉由第二區域895相對於第一區域893之移動提供的優點及改良之使用者體驗。在此圖中,使用者881A已移動輸入元件817以在第二區域895處提供觸碰輸入。在一些實例中,電子影像捕捉裝置820可經組態以使得照相機模組801回應於第二區域895處之觸碰輸入而捕捉影像框850。在其他實例中,可經由圖形元素891之第二區域895回應於使用者輸入來控制額外或替代成像操作。在任何情況下,因為在圖8B與圖8D之間的第二區域895之移動追蹤由滑動指示器表示之觸碰輸入,所以第三區域與第二區域之間的距離d貫穿使用者輸入操作而維持。以此方式,與上文參看圖1及圖2論述之實例相比,在用以控制變焦位準(圖8B至圖8D)之第一輸入與用以控制影像捕捉(圖8E)之第二輸入之間轉換所需要的協調及時間之數量可被減小。結果,圖8A至圖8E中描繪之裝置的使用者更可能捕捉如所意欲之影像框,此係因為第一輸入與第二輸入之間的場景變化係不大可能的及/或此係因為手晃動可歸因於協調複雜性之減小而受到限制。
與圖7A至圖7D之實例相對比,圖8A至圖8E中之使用者881A正將電子影像捕捉裝置820固持於肖像模式組態以便將使用者自身、幼齡兒童881B及場景之背景部分的關注區域(例如,定位於兒童881B及使用者881A後方的棒球場之內場)框入。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由於裝置820之質量中心的x軸座標成方形地安置於使用者之手816的x軸座標邊界內,所以與圖7A至圖7D之實例(其中裝置係在風景模式組態中)相比,可更易於在較大運動範圍中移動手之拇指。亦即,藉由拇指(例如,輸入元件817)之移動施加於使用者之手的質量中心的力矩之效應藉由裝置820之平衡而減小。結果,與圖7A至圖7D中描繪之實施相比,輸入元件817相對於顯示器821的較大運動範圍可用以控制第一成像操作而不增大由使用者881A需要的人工靈巧性及/或協調之位準。舉例而言,第一區域893之滑件條之最大平移尺寸可高於圖7B至圖7D中的第一區域793之最大弧長度,此係由於當將裝置固持在肖像組態中時使用者可更容易在較大運動範圍中移動拇指。類似地,圖7B至圖7D中描繪之第一區域793的弧形狀可促進與以線性尺寸配置的相同長度相比藉由使用者提供輸入的更舒適之平移長度,此係由於弧形狀之x軸最小值及x軸最大值與相等線性平移跨度之x軸最小值及x軸最大值相比可彼此更接近。
繼續比較圖7及圖8中描繪之實例,在一些實施例中,圖形元素之區域可與圖形元素之另一區域沿輸入表面間隔開,以使得區域不連續及/或沿輸入表面彼此不鄰接。舉例而言,如圖8E中所說明,第一區域893及第二區域895與第三區域894沿顯示器821之表面間隔開一距離d。在一些實施中,圖形元素之區域的空間位置及/或配置可經選擇以抑制藉由使用者進行的無意接觸或選擇。舉例而言,藉由將第一區域893及第二區域895與第三區域894遠離間隔,使用者可更易於經由第一及第二區域提供輸入(例如控制變焦位準)而不無意接觸第三區域894,以便提供與獨立成像操作相關的輸入(例如控制影像框之捕捉)。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此選擇可應用於本文所揭示之實施例中之任一者。舉例而言,儘管圖7B中之圖形元素791的第一區域793鄰接圖形元素之第二區域795,但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第一及第二區域可視情況彼此沿顯示器721之表面間隔開。類似地,對觸碰堆疊之輸入的響應度可跨越圖形元素791之區域變化。以此方式,與第一區域793之更遠端部分相比,接近於第二區域795之第一區域793的一部分可對使用者輸入有較少回應性或敏感。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在一些實施中,可不需要在使用前置照相機模組時接收用以經由輸入元件之扭轉或旋轉控制成像操作(例如控制變焦位準)的輸入,此係由於此等應用中之共同輸入元件可為使用者之拇指,且可難以在運用拇指之手支撐裝置時相對於輸入表面扭轉拇指。因此,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電子影像捕捉裝置可經組態以取決於正利用哪一照相機模組而接收不同類型使用者輸入以控制共同成像操作(例如控制變焦位準)。舉例而言,當後置照相機模組正接收影像資料時第一輸入類型(例如,如圖5或圖6中所描繪之扭轉)可經接收以控制變焦位準且當裝置之前置模組正接收影像資料時第二輸入類型(例如,如圖7及圖8所說明的線性或非線性平移)可藉由裝置接收以控制變焦位準。在一些實施中,使用者可能夠取決於正利用哪一照相機模組而指派不同輸入類型以控制共同成像操作。
圖9A至圖9E描繪回應於經由裝置920之輸入表面提供的使用者輸入執行的成像操作之額外實例。圖9A包括包括顯示器921之電子影像捕捉裝置920。顯示器921包括包括場景中之第一被攝者983A及第二被攝者983B的場景之預覽影像。預覽影像係基於藉由裝置920之後置照相機模組(圖9A中未展示)接收的影像資料且可在捕捉一或多個影像框之前(例如在捕捉一或多個視訊序列及/或一或多個靜態影像框之前)形成藉由使用者利用以框入及構成場景的預覽串流之部分。
現參看圖9A及圖9B,使用者之第一手912經說明為支撐及定位電子影像捕捉裝置920且使用者之第二手916用作輸入元件以經由顯示器921之輸入表面提供輸入。在此實例中,第二手916之第一手指(例如食指)形成使用者輸入元件之第一結構918且第二手指(例如拇指)形成使用者輸入元件之第二結構919。
現在轉而參看圖9B,圖9A至圖9E中描繪之實例使用者輸入可藉由相對於顯示器921定位使用者輸入元件之第一結構918及第二結構919開始。舉例而言,如所示,第一結構918及第二結構919可藉由使用者定位以在所選擇位置處觸碰顯示器921之輸入表面。當然,在其他實例中,第一結構918及第二結構919可經定位以相對於顯示器921(例如在具有無接觸或非觸覺手勢輸入能力之裝置中)懸停。
在藉由裝置920感測到第一結構918及第二結構919相對於顯示器921之定位後,圖形元素991可視情況再現於顯示器921上以向使用者提供與第一及第二結構之定位相關的回饋。在一些實施中,圖形元素991可包括第一區域993及第二區域995。在說明之實例中,第一區域993可包括一限界框,該限界框經形成以使得該框之相對拐角位於使用者輸入元件的第一結構918及第二結構919之所感測位置下方。當然,可實施其他幾何結構(例如,其他多邊形或包括三角形、圓、正方形、梯形等之形狀)。第一區域993可包括任何合適之形狀或幾何結構。舉例而言,圓、正方形、風格化之圖標、具有內部細節之不對稱形狀等。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第一區域993及第二區域995可經選擇以向使用者提供與以下各者相關的標記:1)如用以控制第一成像操作的第一結構918及第二結構919之所感測位置及2)用於與第二成像操作相關之輸入的位置。
現在轉而參看圖9B及圖9C,實例使用者輸入繼續使用者輸入元件之第一結構918及第二結構919相對於顯示器921及相對於彼此的協調移動。特定言之,第一結構918已沿顯示器921之輸入表面在圖9B中描繪之位置與圖9C中描繪之位置之間平移。類似地,第二結構919已沿顯示器921之輸入表面在圖9B中描繪之位置與圖9C中描繪之位置之間平移。另外,第一結構918之移動方向與在x軸座標及y軸座標中的第二結構919之移動方向相對。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藉由比較圖9B及圖9C而觀察到的使用者輸入元件之第一結構918及第二結構919的移動描繪經由顯示器921上之觸碰應用的捏縮手勢(例如)之擴展的實例。現在轉而參看圖9C,可觀察到所描繪移動或捏縮手勢可用以控制藉由電子影像捕捉裝置920之後置照相機模組應用的變焦位準。舉例而言,如由第一區域993 (例如限界框)表示的第一結構918與第二結構919之間的距離之擴展產生圖9B與圖9C之間的增大之變焦位準或放大。
現在轉而參看圖9C及圖9D,實例使用者輸入繼續使用者輸入元件之第一結構918及第二結構919相對於顯示器921及相對於彼此的另一移動。在此額外移動中,第一結構918及第二結構919已沿顯示器往回朝向彼此(例如朝向圖9B中所說明之位置的方向)平移。結果,如藉由比較此等圖中之第一被攝者983A及第二被攝者983B的大小所觀察到,捏縮手勢或由電子影像捕捉裝置920使用以減小圖9C與圖9D之間的經應用變焦位準。因此,應瞭解,捏縮手勢或手勢序列之實例捏縮及/或擴展可用以控制成像操作(例如控制變焦位準調整操作)。
現參看圖9B至圖9D,可觀察到圖形元素991之第二區域995之位置回應於第一區域993之形狀及/或位置變化而移動。更特定言之,甚至當在第一結構918及第二結構919相對於顯示器921移動時第一區域形狀及/或大小改變時,第二區域995相對於第一區域993之拐角的位置保持恆定。結果,當與第一結構918及第二結構919相關聯之所感測輸入的位置移動時,維持第二結構919與第二區域995之間的x-y座標距離及方向。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電子影像捕捉裝置920可經組態以使得第二區域995追蹤第一區域993之預定部分。舉例而言,如所示,第二區域995可被視為追蹤第一區域993之左下拐角的位置。在其他實施中,藉由第二區域995追蹤的第一區域993之一部分可藉由使用者選擇。舉例而言,使用者可選擇第二區域995可追蹤的所描繪第一區域993之不同拐角。另外,如上文所提及,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圖9A至圖9E之實例可在無圖形元素991情況下實踐。舉例而言,使用者可提供所說明輸入或其等效物,而第一區域993及第二區域995中之一或多者不由顯示器921再現。在此類實例中,下文參看圖9E論述之成像操作可藉由關於相對於第一結構918及第二結構918中之一者或兩者之所感測位置的x-y座標距離及方向持續定位的顯示區之選擇而控制。
現在轉而參看圖9E,展示藉由基於使用者輸入元件之第一結構918及第二結構919的移動之第二區域995的移動提供的優點及改良之使用者體驗。在此圖中,使用者已移動第二結構919以提供在第二區域995處之觸碰輸入。在一些實例中,電子影像捕捉裝置920可經組態以使得後置照相機模組回應於第二區域995處之觸碰輸入捕捉影像框950。當然,在其他實例中,可回應於使用者輸入經由圖形元素991之第二區域995來控制額外或替代成像操作。舉例而言,可控制閃光攝影、AF及/或AR操作。在任何情況下,因為圖9B與圖9D之間的第二區域995之移動追蹤由第一區域993(例如限界框)表示的第一結構918及第二結構919的觸碰輸入之移動,所以在整個使用者輸入操作中維持第二區域與第一區域之一部分(例如左下方拐角)之間的距離。以此方式,與上文參看圖1及圖2論述之實例相比,在用以控制變焦位準(圖9B至圖9D)之第一輸入與用以控制影像捕捉(圖9E)之第二輸入之間轉換所需要的協調及時間之數量可減小。
仍參看圖9E,在一些實施例中,基於第一結構918及第二結構919之輸入之位置的第一成像操作(例如變焦位準控制)可回應於第一及第二結構中之一者的獨立移動同時另一結構在不相對於顯示器921之輸入表面移動情況下維持觸碰輸入(例如同時另一結構相對於顯示器保持靜止)而暫停或結束。舉例而言,如所示,第一結構918維持顯示器921上之觸碰輸入且不在圖9D與圖9E之間的位置中移動。結果,圖9B至圖9E中描繪之變焦控制操作可經暫停以允許使用者選擇第二區域995以起始第二成像操作(例如影像框捕捉)。換言之,結構中之一者的獨立移動可暫停第二區域995相對於移動結構之位置的相對移動以便允許使用者選擇仍未移動之區域。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其他技術可用以發信使用者之在成像操作之間轉換的意圖,且圖9B至圖9E中描繪之使用者輸入可藉由在整個使用者輸入中維持第一結構918及第二結構919兩者之觸碰輸入來達成或可藉由提供間斷或非連續觸碰輸入來達成。
現在轉而參看圖10A至圖10C,描繪回應於連續使用者輸入之另一實例而執行的成像操作。圖10A包括藉由使用者之第一手1012支撐及定位以使場景框入的實例電子影像捕捉裝置1020。描繪場景之預覽影像框係藉由視情況輸出包括回應於使用者之第二手1016的第一結構1018及第二結構1019(例如拇指及食指)之所感測輸入位置而設定大小及成形之限界框1093的圖形元素1091之顯示器1021提供。
現參看圖10A及圖10B,第一結構1018及第二結構1019可相對於彼此及相對於顯示器1021之輸入表面而操縱以便提供與成像操作有關的輸入。舉例而言,如所示,變焦位準控制操作係回應於在圖10A與圖10B之間執行的擴展捏縮手勢而執行。亦即,變焦位準藉由第一結構1018及第二結構1019彼此遠離及沿顯示器1021之移動而增大。如同本文中所描述的其他實例,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不同多點觸控手勢可經實施以控制成像操作(例如控制變焦位準調整)。在任何情況下,圖10A及圖10B中所說明之第一結構1018及第二結構1019的實例移動可被視為在使用者輸入之第一部分期間接收的第一類型使用者輸入,其中回應於第一類型使用者輸入而控制成像操作。
圖10C說明第二手1016之第一結構1018及第二結構1019自顯示器1021的釋放。釋放包括第一結構1018及第二結構1019與顯示器1021之輸入表面之間的分隔1061。回應於第一結構1018及第二結構1019之釋放,可執行藉由電子影像捕捉裝置1020執行的第二成像操作。舉例而言,如所說明,第一結構1018及第二結構1019的釋放可形成使得場景之影像框1050被捕捉的使用者輸入之第二類型。以此方式,應理解類似於上文參看圖5及圖6所描述的實例,來自一或多個輸入元件之多個結構可用以提供單一連續使用者輸入以有效控制兩個或大於兩個成像操作。舉例而言,使用者輸入之第一部分可包括用以控制第一成像操作的第一類型輸入(例如一或多個結構沿著輸入表面之牽拽移動)且使用者輸入之第二部分可包括用以控制第二成像操作的獨立類型之輸入(例如沿輸入表面之不同類型移動及/或自輸入表面之釋放)。因此,當連續地(或幾乎連續)控制不同成像操作時的使用者體驗可藉由最小化在用以控制第一成像操作之輸入類型與用以控制第二成像操作之輸入類型之間轉換所需要的時間及/或協調來改良。
圖11為說明用於回應於連續使用者輸入控制第一成像操作及第二成像操作之實例操作1100的流程圖。實例操作1100可藉由圖4之電子影像捕捉裝置400實施。另外,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操作1100可實施於其他實例裝置中。
操作1100在自使用者輸入表面接收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之連續使用者輸入的區塊1101處開始。使用者輸入可藉由處理器接收。舉例而言,圖4之實例裝置400之處理器406。在一些實施中,處理器可耦接至照相機模組、使用者輸入表面及記憶體。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使用者輸入表面可為觸敏式顯示器之部分。
現在轉至區塊1103,實例操作1100繼續基於在第一部分期間包括輸入元件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之移動的第一輸入類型控制第一成像操作。在一些實施中,第一成像操作包括變焦位準調整操作且變焦位準調整可在第一部分期間顯示的預覽串流中反映。另外,在一些實施中第一輸入類型可包括輸入元件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的扭轉及/或輸入元件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的平移。在一些實施中,輸入元件可包括一或多個手指或手寫筆。
仍參看圖11,操作1100在區塊1105處繼續基於第二部分期間接收之第二輸入類型控制第二成像操作。第二成像操作可視情況為與第一成像操作不同類型之成像操作。舉例而言,第二成像操作可包括AF操作、閃光攝影操作、AE操作、影像捕捉操作等 在一些實施中,第二輸入類型可包括輸入元件自使用者輸入表面的釋放及/或輸入元件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的平移。
仍參看圖11,如上文所論述,在一些實例中操作可包括使得包括使用者輸入表面之觸敏式顯示器顯示一或多個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舉例而言,當使用者輸入起始時,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可顯示於預定及持續位置中或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之位置可基於使用者介面元素之相對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可包括第一區域及第二區域。第一輸入類型可包括輸入元件在第一區域之至少一部分上方移動且第二輸入類型可包括在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之間沿使用者輸入表面移動。此外,在一些實施中,在第一部分期間輸入元件的移動可使得第二區域在第一部分期間相對於第一區域移動。舉例而言,在第一部分期間第二區域之移動可追蹤當輸入元件相對於第一區域移動時輸入元件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之位置。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實施圖11之實例操作1100的裝置可包括兩個或大於兩個照相機模組。在此等實例中,第一及第二成像操作可與第一照相機模組相關聯且與第二照相機相關聯之其他成像操作可回應於第二使用者輸入而控制。舉例而言,操作可視情況包括接收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之第二連續使用者輸入,及基於在第二連續使用者輸入之第一部分期間接收的第一輸入類型控制與第二照相機模組相關聯之第一成像操作。在第二連續使用者輸入之第一部分期間接收的第一輸入類型可類似或不同於在第一連續使用者輸入之第一部分期間接收的第一輸入類型。另外,與第二照相機模組相關聯之第一成像操作可類似或不同於回應於區塊1101的連續使用者輸入之第一部分執行的第一成像操作。以此方式,不同照相機模組(例如在實例裝置上之前置及後置照相機模組)可以不同方式或類似地經由獨立連續使用者輸入來控制。舉例而言,與每一照相機模組相關聯之第一成像操作可與變焦位準調整相關。然而,用以控制與第一照相機模組相關聯之第一成像操作的運動之可接受範圍可不同於用以控制與第二照相機模組相關聯之第一成像操作的運動之可接受範圍以考慮可預期用於每一照相機模組的輸入元件之差異(例如拇指對食指)。
圖12為說明用於控制第一成像操作及第二成像操作的另一實例操作1200之流程圖。操作1200開始於使得顯示器輸出包括第一區域之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的區塊1201處。在一些實例中,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可為藉由亦包括記憶體、處理器及照相機模組的裝置之觸敏式顯示器輸出的圖形使用者介面之部分。
現參看區塊1203,操作1200繼續自顯示器之使用者輸入表面接收包括輸入元件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移動的第一使用者輸入類型。在一些實例中,輸入元件可包括手之手指(例如拇指及/或手指)或手寫筆。另外,在一些實例中,輸入元件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的移動可包括連續觸覺或觸碰輸入(例如拖曳觸控手勢)。在其他實例中,在第一使用者輸入類型期間輸入元件與使用者輸入表面之間的接觸可係間斷的或輸入元件可提供無觸控手勢或輸入。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第一輸入類型可包括輸入元件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之不同移動形式。舉例而言,扭轉及/或平移移動。
操作1200之區塊1205包括基於第一輸入類型控制第一成像操作。在一些實例中,第一成像操作可包括AF操作、AE操作、閃光攝影操作、感興趣區域追蹤操作、照相機模式選擇操作及/或變焦位準調整操作。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器可視情況經組態以當接收到第一輸入類型時使得顯示器輸出自照相機模組接收到之預覽串流以向使用者提供與第一成像操作相關之回饋。
現在轉至區塊1207,在接收到第一輸入類型時使得第一區域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而移動。在一些實例中,第一區域之移動可基於輸入元件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的運動。舉例而言,第一區域可移動以追蹤輸入元件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之位置。以此方式,輸入元件與第一區域之間的距離及/或方向可在接收到第一輸入類型時維持。在一些實施中,輸入元件與第一區域之間的距離及/或方向中之至少一者可係使用者可調整的及/或可選擇的。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第一區域之移動可促進第一輸入類型與第二輸入類型之間的轉換。
仍參看圖12,在一些實施中,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可包括第二區域。舉例而言,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之第二區域可在接收到第一輸入類型時維持在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之靜止位置中。第一輸入類型可包括輸入元件在第二區域之至少一部分上方的移動。如上文所論述,在一些實例中,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可包括相對於第二區域移動並追蹤第一區域之移動的第三區域。舉例而言,使用者可經由第三區域提供輸入且第三區域可連同使用者輸入之位置一起移動。
現在轉至區塊1209,操作包括基於在第一輸入類型之後接收的第二輸入類型控制第二成像操作。該第二輸入類型包括藉由該輸入元件進行的該第一區域之一選擇。在一些實例中,該第二成像操作可包括一影像框捕捉操作。當然,該第一輸入類型可視情況在一連續使用者輸入之一第一部分期間接收,且該第二輸入類型在該連續使用者輸入之一第二部分期間接收。在此可選實施例中,該第二輸入類型可包括輸入結構相對於輸入表面之平移。舉例而言,輸入元件可包括第一結構(例如手指)及第二結構(例如拇指及/或手指)。在此實例中,第一結構及第二結構可在接收到第一輸入類型時彼此相對並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移動。另外,第一及第二結構中之一者可在接收到第二輸入類型時保持靜止而另一者相對於使用者輸入表面移動以選擇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之第一區域。
最終,應注意圖12之實例操作1200可實施於電子影像捕捉裝置(例如本文中所描述之裝置中的任一者)中,該電子影像捕捉裝置包括照相機模組或能夠存取照相機模組。在具有兩個或大於兩個照相機模組之裝置中,該等裝置可經組態以輸出第一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以控制與第一照相機模組相關聯之成像操作,並輸出第二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以控制與第二照相機模組相關聯之成像操作。以此方式,與第一照相機模組及第二照相機模組相關之類似成像操作可基於自以不同方式組態之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接收到之輸入來控制。替代地,與每一照相機模組相關聯之不同成像操作可基於自經類似組態之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接收到之輸入來控制。
上文已提供本發明之某些態樣及實施例。此等態樣及實施例之一些可獨立地應用並且其中之一些可以將對熟習此項技術者顯而易見之組合來應用。在以下描述中,出於解釋之目的,闡述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透徹理解。然而,各種實施例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之情況下得以實踐將為顯而易見的。圖式及描述不意欲為限定性的。實際上,例示性實施例之隨後描述將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提供能夠實施例示性實施例之描述。應理解,可在不脫離如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闡述之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對元件之功能及配置做出各種改變。
在以下描述中給出特定細節以提供對實施例之透徹理解。然而,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實施例可在無需此等具體細節之情況下實踐。舉例而言,電路、系統、網路、處理程序及其他組件可在方塊圖形式中展示為組件以便在不必要細節下不與實施例混淆。在其他情況下,可在無不必要細節之情況下展示熟知電路、處理程序、演算法、結構及技術以便避免混淆實施例。
另外,應注意,個別實施例可描述為被描繪為流程圖、流圖、資料流圖、結構圖或方塊圖之處理程序。儘管流程圖可能將操作描述為順序處理程序,但許多操作可並行地或同時加以執行。另外,可再配置操作之次序。處理程序在其操作完成時終止,但可具有不包括於圖中之額外步驟。處理程序可對應於方法、函式、程序、次常式、子程式等。當處理程序對應於函式時,其終止可對應於函式傳回至呼叫函式或主函式。
此外,結合本文中所揭示之實施例而描述之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組、電路及演算法步驟可被實施為電子硬體、電腦軟體或兩者之組合。為了清楚地說明硬體與軟體之此可互換性,各種說明性組件、區塊、模組、電路及步驟已在上文大體按其功能性加以了描述。將此功能性實施為硬體抑或軟體視特定應用及強加於整個系統上之設計約束而定。熟習此項技術者可針對每一特定應用以不同方式實施所描述之功能性,但不應將此等實施決策解釋為導致脫離本發明之範疇。
另外,結合本文所揭示之實施例描述的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組、電路及演算法步驟可實施於多種裝置中,諸如通用電腦、無線通信裝置手機,或具有多用途(包括無線通信裝置手機及其他裝置中之應用)之積體電路裝置。可將描述為模組或組件之任何特徵共同實施於整合式邏輯裝置中或分開實施為離散但可互操作之邏輯裝置。若以軟體實施,則該等技術可至少部分由包含包括當經執行時執行上文所描述方法中之一或多者之指令之程式碼的電腦可讀資料儲存媒體實現。電腦可讀資料儲存媒體可形成電腦程式產品之部分,電腦程式產品可包括封裝材料。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記憶體或資料儲存媒體,諸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諸如,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DRAM)、唯讀記憶體(ROM)、非揮發性隨機存取記憶體(NVRAM)、電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EPROM)、快閃記憶體、磁性或光學資料儲存媒體及其類似者。另外或替代地,該等技術可至少部分地由電腦可讀通信媒體實現,該電腦可讀通信媒體載送或傳達呈指令或資料結構之形式且可由電腦存取、讀取及/或執行的程式碼,諸如,傳播之信號或波。
程式碼可由可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之處理器執行,諸如,一或多個數位信號處理器(DSP)、通用微處理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化邏輯陣列(FPGA)或其他等效積體或離散邏輯電路。此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執行本發明中所描述之技術中之任一者。通用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但在替代例中,處理器可為任何習知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亦可實施為計算裝置之組合,例如,DSP與微處理器之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結合DSP核心之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或任何其他此類組態。因此,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處理器」可指前述結構中之任一者、前述結構之任何組合或適合於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的任何其他結構或設備。此外,在一些態樣中,本文中描述之功能性可提供於經組態用於編碼及解碼之專用軟體模組或硬體模組,或併入於組合之視訊編碼器-解碼器(編解碼器)中。
如所提及,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暫態媒體,諸如無線廣播或有線網路傳輸;或儲存媒體(亦即,非暫時性儲存媒體),諸如硬碟、隨身碟、緊密光碟、數位視訊光碟、藍光光碟或其他電腦可讀媒體。在一些實例中,網路伺服器(圖中未示)可接收來自源裝置之經編碼視訊資料並例如經由網路傳輸提供該經編碼視訊資料至目的地裝置。類似地,諸如光碟衝壓設施之媒體生產設施的運算裝置可自源裝置接收經編碼視訊資料且生產含有經編碼視訊資料之光碟。因此,在各種實例中,電腦可讀媒體可理解為包括各種形式之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媒體。
雖然本發明展示說明性態樣,但應注意,可在不偏離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的情況下在本文中進行各種變化及修改。另外,與本文所描述之態樣一致的方法申請專利範圍之該等功能,步驟或動作,除非另外明確陳述,否則不必按任何特定之次序執行。此外,雖然可能以單數形式描述或主張元件,但除非明確地陳述對單數形式之限制,否則涵蓋複數形式。相應地,本發明不限於所說明之實例,且用於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性的任何手段包含於本發明之態樣中。
100‧‧‧場景
110‧‧‧使用者
112‧‧‧手
114‧‧‧拇指
120‧‧‧電子影像捕捉裝置
121‧‧‧顯示器
122‧‧‧前置照相機模組
123‧‧‧第一照相機
125‧‧‧第二照相機
130‧‧‧表演之演出者
140‧‧‧圖形使用者介面
142‧‧‧圖形元素
144‧‧‧圖形元素
150‧‧‧影像框
200‧‧‧場景
210‧‧‧使用者
212‧‧‧第一手
216‧‧‧第二手
218‧‧‧食指
220‧‧‧電子影像捕捉裝置
221‧‧‧顯示器
232‧‧‧兒童
234‧‧‧幼年型狗
240‧‧‧圖形使用者介面
242‧‧‧圖形元素
244‧‧‧圖形元素
250‧‧‧影像框
300‧‧‧實例電子影像捕捉裝置
301‧‧‧「後置」照相機模組
302‧‧‧照相機
305‧‧‧閃光單元
306‧‧‧第一閃光元件
308‧‧‧第二閃光元件
310‧‧‧實例電子影像捕捉裝置
311‧‧‧雙照相機模組
312‧‧‧第一照相機
314‧‧‧第二照相機
320‧‧‧實例電子影像捕捉裝置
321‧‧‧雙照相機模組
322‧‧‧第一照相機
324‧‧‧第二照相機
330‧‧‧實例電子影像捕捉裝置
331‧‧‧照相機模組
332‧‧‧第一照相機
334‧‧‧第二照相機
336‧‧‧第三照相機
340‧‧‧實例電子影像捕捉裝置
341‧‧‧照相機模組
342‧‧‧第一照相機
345‧‧‧顯示器
350‧‧‧實例電子影像捕捉裝置
351‧‧‧前置照相機模組
352‧‧‧第一照相機
354‧‧‧第二照相機
400‧‧‧實例電子影像捕捉裝置
402‧‧‧第一照相機
403‧‧‧照相機模組
404‧‧‧第二照相機
405‧‧‧第二照相機控制器
406‧‧‧處理器
408‧‧‧記憶體
410‧‧‧指令
412‧‧‧照相機控制器
414‧‧‧影像信號處理器
415‧‧‧第一影像信號處理器
416‧‧‧顯示器
417‧‧‧第二影像信號處理器
418‧‧‧輸入/輸出(I/O)組件
420‧‧‧電源供應器
425‧‧‧閃光單元
426‧‧‧第一閃光元件
428‧‧‧第二閃光元件
501‧‧‧前置模組
502‧‧‧第一照相機
504‧‧‧第二照相機
512‧‧‧第一手
516‧‧‧第二手
518‧‧‧輸入元件
520‧‧‧電子影像捕捉裝置
521‧‧‧顯示器
542‧‧‧圖形元素
550‧‧‧所捕捉影像框
573‧‧‧位置
574‧‧‧第二位置
579‧‧‧分隔
581‧‧‧被攝者
612‧‧‧第一手
616‧‧‧第二手
618‧‧‧輸入元件
620‧‧‧電子影像捕捉裝置
621‧‧‧顯示器
650‧‧‧所捕捉影像框
679‧‧‧分隔
681‧‧‧被攝者
691‧‧‧圖形元素
693‧‧‧第一區域
695‧‧‧第二區域
701‧‧‧前置照相機模組
702‧‧‧第一照相機
704‧‧‧第二照相機
716‧‧‧手
717‧‧‧輸入元件
720‧‧‧電子影像捕捉裝置
721‧‧‧顯示器
773‧‧‧位置
781A‧‧‧使用者
781B‧‧‧第二被攝者
791‧‧‧圖形元素
793‧‧‧第一區域
795‧‧‧第二區域
796‧‧‧位置
798‧‧‧位置
799‧‧‧位置
801‧‧‧前置照相機模組
802‧‧‧單個照相機
816‧‧‧手
817‧‧‧輸入元件
820‧‧‧電子影像捕捉裝置
821‧‧‧顯示器
850‧‧‧影像框
881A‧‧‧使用者
881B‧‧‧幼齡兒童
891‧‧‧圖形元素
893‧‧‧第一區域
894‧‧‧第三區域
895‧‧‧第二區域
912‧‧‧第一手
916‧‧‧第二手
918‧‧‧第一結構
919‧‧‧第二結構
920‧‧‧電子影像捕捉裝置
921‧‧‧顯示器
950‧‧‧影像框
983A‧‧‧第一被攝者
983B‧‧‧第二被攝者
991‧‧‧圖形元素
993‧‧‧第一區域
995‧‧‧第二區域
1012‧‧‧第一手
1016‧‧‧第二手
1018‧‧‧第一結構
1019‧‧‧第二結構
1020‧‧‧電子影像捕捉裝置
1021‧‧‧顯示器
1050‧‧‧影像框
1061‧‧‧分隔
1091‧‧‧圖形元素
1093‧‧‧限界框
1100‧‧‧用於回應於連續使用者輸入控制第一成像操作及第二成像操作之實例操作
1101‧‧‧區塊
1103‧‧‧區塊
1105‧‧‧區塊
1200‧‧‧用於控制第一成像操作及第二成像操作的另一實例操作
1201‧‧‧區塊
1203‧‧‧區塊
1205‧‧‧區塊
1207‧‧‧區塊
1209‧‧‧區塊
圖1A至圖1C描繪實例場景及用以使用前置照相機模組控制照相機變焦位準及影像框捕捉操作之獨立使用者輸入。
圖2A至圖2C描繪實例場景及用以使用後置照相機模組控制照相機變焦位準及影像框捕捉操作的獨立使用者輸入。
圖3A至圖3F描繪包括照相機模組之裝置的實例。
圖4為包括照相機模組之實例裝置的方塊圖。
圖5A至圖5E描繪回應於連續使用者輸入而控制的實例成像操作。
圖6A至圖6C描繪回應於連續使用者輸入而控制的成像操作之另一實例。
圖7A至圖7D描繪回應於經由圖形使用者介面之圖形元素提供的使用者輸入而控制的實例成像操作。
圖8A至圖8E描繪回應於經由圖形使用者介面之圖形元素提供的使用者輸入而控制的成像操作之又一個實例。
圖9A至圖9E描繪回應於經由圖形使用者介面之圖形元素提供的使用者輸入而執行的成像操作之額外實例。
圖10A至圖10C描繪回應於經由裝置之輸入表面提供的使用者輸入而控制的成像操作之額外實例。
圖11為說明用於回應於連續使用者輸入控制第一成像操作及第二成像操作之實例操作的流程圖。
圖12為說明用於控制第一成像操作及第二成像操作的另一實例操作之流程圖。
Claims (36)
- 一種裝置,其包含: 一記憶體;及 一處理器,其耦接至一照相機模組、一使用者輸入表面及該記憶體,該處理器經組態以: 自該使用者輸入表面接收一連續使用者輸入,該使用者輸入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 基於在該第一部分期間接收到之一第一輸入類型來控制一第一成像操作,該第一輸入類型包括一輸入元件相對於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移動;且 基於在該第二部分期間接收到之一第二輸入類型來控制一第二成像操作,該第二成像操作為與該第一成像操作不同類型之一成像操作。
-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 該照相機模組;及 一觸敏式顯示器,其包含該使用者輸入表面。
- 如請求項2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經組態以使得該觸敏式顯示器顯示在該連續使用者輸入之該第一部分期間自該照相機模組接收到之一預覽流。
- 如請求項3之裝置,其中該第一成像操作包括一變焦位準調整操作且其中該第二成像操作包括一影像框捕捉操作。
- 如請求項4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經組態以使得該觸敏式顯示器顯示一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
- 如請求項5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經組態以使得該觸敏式顯示器回應於該連續使用者輸入之啟動而顯示該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
- 如請求項6之裝置,其中該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相對於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一定位係基於該連續使用者輸入之一定位。
- 如請求項5之裝置,其中該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包括一第一區域及一第二區域。
- 如請求項8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輸入類型包括該輸入元件在該第一區域之至少一部分上方沿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移動。
- 如請求項9之裝置,其中該第二輸入類型包括該輸入元件在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之間沿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一移動。
- 如請求項10之裝置,其中該輸入元件在該第一部分期間沿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該移動使得該第二區域在該連續使用者輸入之該第一部分期間相對於該第一區域移動。
- 如請求項11之裝置,其中該第二區域在該第一部分期間的該移動在該輸入元件相對於該第一區域移動時追蹤該輸入元件相對於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一定位。
-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輸入類型包括該輸入元件相對於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一扭轉。
- 如請求項13之裝置,其中該第二輸入類型包括該輸入元件自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一釋放。
- 如請求項13之裝置,其中該第二輸入類型包括該輸入元件相對於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一平移。
-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輸入類型包括該輸入元件相對於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一平移。
- 如請求項16之裝置,其中該第二輸入類型包括該輸入元件自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一釋放。
- 如請求項16之裝置,其中該第二輸入類型包括該輸入元件相對於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一平移。
- 如請求項16之裝置,其中該輸入元件包括在該第一部分期間相對於該使用者輸入表面平移的一第一結構及相對於該使用者輸入表面平移的一第二結構,其中該第一結構及該第二結構在平行於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一平面上彼此間隔開。
- 如請求項19之裝置,其中該第二輸入類型包括該第一結構相對於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一平移且其中該第二結構在該第二部分期間相對於該使用者輸入表面靜止。
- 如請求項19之裝置,其中該第二輸入類型包括該第一結構及該第二結構中之至少一者自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一釋放。
-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耦接至一第二照相機模組,該第二照相機模組與該照相機模組面對一不同方向,該處理器經組態以: 自該使用者輸入表面接收一第二連續使用者輸入,該第二使用者輸入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 基於在該第二連續使用者輸入之該第一部分期間接收到之一第一輸入類型來控制與該第二照相機模組相關聯之一第一成像操作,該第一輸入類型在該第二連續使用者輸入之該第一部分期間接收到,該第一輸入類型包括該輸入元件相對於該使用者介面表面的移動;且 基於在該第二連續使用者輸入之該第二部分期間接收到之一第二輸入類型來控制與該第二照相機模組相關聯之一第二成像操作,與該第二照相機模組相關聯之該第二成像操作為與與該第二照相機模組相關聯之該第一成像操作不同類型之一成像操作。
- 如請求項22之裝置,其中在該連續使用者輸入操作之該第一部分期間接收到之該第一輸入類型與在該第二連續使用者輸入操作之該第一部分期間接收到之該第一輸入類型不同。
- 如請求項22之裝置,其中基於該連續使用者輸入操作之該第一輸入類型來控制該第一成像操作的一可接受運動範圍與基於該第二連續使用者輸入操作之該第一輸入類型來控制該第二照相機模組之該第一成像操作的一可接受運動範圍不同。
- 一種方法,其包含: 自一使用者輸入表面接收一連續使用者輸入,該使用者輸入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 基於在該第一部分期間接收到之一第一輸入類型來控制一第一成像操作,該第一輸入類型包括一輸入元件相對於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移動;及 基於在該第二部分期間接收到之一第二輸入類型來控制一第二成像操作,該第二成像操作為與該第一成像操作不同類型之一成像操作。
- 如請求項25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使得一觸敏式顯示器顯示在該連續使用者輸入之該第一部分期間自一照相機模組接收到之一預覽流。
- 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成像操作包括一變焦位準調整操作且其中該第二成像操作包括一影像框捕捉操作。
-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使得該觸敏式顯示器顯示一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
- 如請求項28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使得該觸敏式顯示器回應於該連續使用者輸入之啟動而顯示該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
- 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該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相對於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一定位係基於該連續使用者輸入之一定位。
- 如請求項28之方法,其中該圖形使用者介面元素包括一第一區域及一第二區域。
- 如請求項3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輸入類型包括該輸入元件在該第一區域之至少一部分上方沿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移動。
- 如請求項32之方法,其中該第二輸入類型包括該輸入元件在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之間沿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一移動。
- 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該輸入元件在該第一部分期間沿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該移動使得該第二區域在該連續使用者輸入之該第一部分期間相對於該第一區域移動。
- 如請求項34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區域在該第一部分期間的該移動在該輸入元件相對於該第一區域移動時追蹤該輸入元件相對於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一定位。
- 一種在其上儲存指令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等指令在經執行時使得一或多個處理器: 自一使用者輸入表面接收一連續使用者輸入,該使用者輸入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 基於在該第一部分期間接收到之一第一輸入類型來控制一第一成像操作,該第一輸入類型包括一輸入元件相對於該使用者輸入表面的移動;且 基於在該第二部分期間接收到之一第二輸入類型來控制一第二成像操作,該第二成像操作為與該第一成像操作不同類型之一成像操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5/830,851 US10594925B2 (en) | 2017-12-04 | 2017-12-04 | Camera zoom level and image frame capture control |
US15/830,851 | 2017-12-04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35911A true TW201935911A (zh) | 2019-09-01 |
Family
ID=64901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43315A TW201935911A (zh) | 2017-12-04 | 2018-12-03 | 照相機變焦位準及影像框捕捉控制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594925B2 (zh) |
EP (1) | EP3721615A1 (zh) |
CN (1) | CN111418202B (zh) |
SG (1) | SG11202003617QA (zh) |
TW (1) | TW201935911A (zh) |
WO (1) | WO2019112908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13168B (zh) * | 2022-02-11 | 2023-08-21 | 圓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於可旋轉變焦攝像裝置的自動追蹤方法及追蹤系統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594925B2 (en) * | 2017-12-04 | 2020-03-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amera zoom level and image frame capture control |
US10645272B2 (en) | 2017-12-04 | 2020-05-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amera zoom level and image frame capture control |
WO2020019356A1 (zh) | 2018-07-27 | 2020-01-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及终端 |
KR102537784B1 (ko) * | 2018-08-17 | 2023-05-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
EP3855713B1 (en) * | 2018-09-21 | 2024-02-14 | LG Electronics Inc. | Mobile terminal |
CN112954218A (zh) * | 2019-03-18 | 2021-06-11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多路录像方法及设备 |
CN110225262A (zh) * | 2019-06-25 | 2019-09-10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异形显示屏及其前置摄像头的拍照补光方法 |
WO2021126347A1 (en) * | 2019-12-17 | 2021-06-24 | Google Llc | End-to-end camera architecture for display module |
WO2021166264A1 (ja) * | 2020-02-21 | 2021-08-26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
JP2021136511A (ja) * | 2020-02-25 | 2021-09-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
US20230334279A1 (en) * | 2022-04-13 | 2023-10-19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Vehicle access card with an integrated displa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09247A (ja) * | 2002-09-13 | 2004-04-08 | Minolta Co Ltd | デジタルカメラ、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8970503B2 (en) | 2007-01-05 | 2015-03-03 | Apple Inc. | Gestures for devices having one or more touch sensitive surfaces |
KR101373333B1 (ko) | 2007-07-11 | 2014-03-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터치인식을 통한 영상촬영 기능을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 및그 촬영방법 |
US8237807B2 (en) | 2008-07-24 | 2012-08-07 | Apple Inc. | Image capturing device with touch screen for adjusting camera settings |
KR101857564B1 (ko) | 2009-05-15 | 2018-05-15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휴대 단말기의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
US8723988B2 (en) | 2009-07-17 | 2014-05-13 | Sony Corporation | Using a touch sensitive display to control magnification and capture of digital images by an electronic device |
US20110199517A1 (en) | 2010-02-12 | 2011-08-18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Method of showing video on a touch-sensitive display |
JP5464083B2 (ja) | 2010-07-07 | 2014-04-0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2095167A (ja) | 2010-10-28 | 2012-05-17 | Panasonic Corp | 撮像装置 |
KR101691833B1 (ko) | 2010-11-04 | 2017-01-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것의 영상 촬영 제어 방법 |
KR101836381B1 (ko) | 2011-01-28 | 2018-03-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터치스크린 단말기에서 화면 디스플레이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KR101343591B1 (ko) * | 2012-09-03 | 2013-12-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휴대 전자기기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
US8762895B2 (en) | 2012-10-28 | 2014-06-24 | Google Inc. | Camera zoom indicator in mobile devices |
US10088989B2 (en) | 2014-11-18 | 2018-10-02 | Duelight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uting operations based on a first and second user input |
US9405379B2 (en) | 2013-06-13 | 2016-08-02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Classification of user input |
EP2942936B1 (en) * | 2014-05-06 | 2017-12-20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Zoom input and camera selection |
KR102618495B1 (ko) | 2015-01-18 | 2023-12-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
KR20160131720A (ko) * | 2015-05-08 | 2016-11-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TW201640280A (zh) | 2015-05-15 | 2016-11-16 | 承風創意整合有限公司 | 物品導向的擴增實境運作方法、系統以及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
US20170090571A1 (en) | 2015-09-29 | 2017-03-30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ultrasound images via a touchscreen |
US10645272B2 (en) | 2017-12-04 | 2020-05-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amera zoom level and image frame capture control |
US10594925B2 (en) * | 2017-12-04 | 2020-03-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amera zoom level and image frame capture control |
-
2017
- 2017-12-04 US US15/830,851 patent/US10594925B2/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1-30 EP EP18826868.4A patent/EP3721615A1/en active Pending
- 2018-11-30 WO PCT/US2018/063438 patent/WO2019112908A1/en unknown
- 2018-11-30 SG SG11202003617QA patent/SG11202003617QA/en unknown
- 2018-11-30 CN CN201880077320.3A patent/CN111418202B/zh active Active
- 2018-12-03 TW TW107143315A patent/TW201935911A/zh unknown
-
2020
- 2020-04-15 US US16/849,936 patent/US11483469B2/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13168B (zh) * | 2022-02-11 | 2023-08-21 | 圓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於可旋轉變焦攝像裝置的自動追蹤方法及追蹤系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594925B2 (en) | 2020-03-17 |
US11483469B2 (en) | 2022-10-25 |
CN111418202A (zh) | 2020-07-14 |
US20190174055A1 (en) | 2019-06-06 |
CN111418202B (zh) | 2021-11-02 |
US20200244871A1 (en) | 2020-07-30 |
EP3721615A1 (en) | 2020-10-14 |
SG11202003617QA (en) | 2020-06-29 |
WO2019112908A1 (en) | 2019-06-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20374B (zh) | 相機縮放層級及影像圖框獲取控制 | |
TW201935911A (zh) | 照相機變焦位準及影像框捕捉控制 | |
CN110581947B (zh) | 在虚拟现实内拍照 | |
US11481096B2 (en) | Gesture mapping for image filter input parameters | |
US11706521B2 (en) |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 |
DK180685B1 (en) | USER INTERFACES FOR RECEIVING AND HANDLING VISUAL MEDIA | |
US11770601B2 (en) |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 |
US11012639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n image in device | |
US9628699B2 (en) | Controlling a camera with face detection | |
TW202333486A (zh) | 用於以不同縮放位準定向一相機之輔助 | |
KR102146858B1 (ko) | 촬영 장치 및 촬영 장치의 비디오 생성방법 | |
CN118159935A (zh) | 用于内容应用程序的设备、方法和图形用户界面 | |
WO2020082389A1 (zh) | 镜像显示方法、柔性显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