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3688A - 線對板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 Google Patents

線對板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3688A
TW201933688A TW107141295A TW107141295A TW201933688A TW 201933688 A TW201933688 A TW 201933688A TW 107141295 A TW107141295 A TW 107141295A TW 107141295 A TW107141295 A TW 107141295A TW 201933688 A TW201933688 A TW 20193368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ase
connector
cavity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1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0120B (zh
Inventor
查爾斯 費雪
布萊恩 拉特爾
莫里斯 夏納漢
康納 麥菲登
奧立佛 福帝歐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3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36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0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012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1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another cable except for flat or ribbon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with contacts abutting directly the printed circuit; Button contacts therefore provided on th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 H01R13/501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comprising an integral hinge or a frangible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17Snap means
    • H01R12/7023Snap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coupl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18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 H01R4/184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 H01R4/185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combined with a U-shaped insulation-receiving portion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種電連接器,其適用於線對板應用,包括一基體,使一蓋體鉸接地與其連接。多個導電的端子安裝在所述蓋體內。所述蓋體能從一打開姿勢到一關閉姿勢移動,在打開姿勢,所述蓋體未在所述基體的一腔體內,在關閉姿勢,所述蓋體位於所述基體的腔體內。當所述蓋體處於關閉姿勢時,一鎖定件將所述蓋體鎖定於所述基體。

Description

線對板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本發明涉及電連接器領域,更具體地涉及適用於線對板應用的電連接器。
線對板連接器通常用於在一導線或線纜組件與一印刷電路板之間建立電連接的應用。典型的連接建立於在電路板(例如邊緣連接器)的邊緣上形成的一導電接觸墊,且通常以一滑動方式接合所述板的邊緣。在其它情況下,在電路板的內部需要一連接。在這些情況下,一連接器不能像一邊緣連接器那樣被滑動地接合而是適於接合設置在所述板的內部的部位的一墊或鍍覆孔。
先前的方案涉及利用使尾部焊接於鍍覆通孔或接觸墊一電連接器而將一連接器安裝於所述板的內部。該連接器設有針對另一連接器的一附接點,連接於電路板的一導線或線纜組件固定於所述另一連接器。然而,某些人群會賞識線對板連接的進一步改進。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一線對板連接器給出且包括:多個導電的端子,其安裝於一非導電的蓋體內,且所述蓋體鉸接地附接於一基體,所述基體配置成固定於一印刷電路板。各端子包括一彈性接觸件。所述蓋體能圍繞所述鉸接部相對所述基體移動,以使所述蓋體從一打開姿勢到一關閉姿勢移動,在打開姿勢,所述蓋體未在所述腔體內,在關閉姿勢,所述蓋體位於所述基體的腔體內,且能從關閉姿勢到打開姿勢移動。一扣持件設置成當所述蓋體處於關閉姿勢時將所述蓋體鎖定於所述基體。在所述蓋體從打開姿勢移動至關閉姿勢時,所述端子的彈性接觸件接合所述印刷電路板上的接觸墊。所述端子保持受壓,以提供緊密電接觸同時橫切擦拭。
下面的具體說明描述示例性實施例且不意欲限制到明確公開的組合。由此,除非另有說明,本文公開的特徵可以組合在一起以形成出於簡明目的而未給出的另外的組合。
在消費者市場,電源連接器用於將電器控制電路板(appliance control circuit board)電流提供給白色家電(white goods)中的印刷電路板。當前,原始設備製造商不得不使用接頭和連接器以允許對接到一印刷電路板的中間。這種方式增加了接頭的成本、焊接以及處理成本以及處理的邊角料成本。使這些缺陷最小化的一方案是提供一低成本夾接式線束連接器,其無需使用一接頭而能端接並對接到一印刷電路板的中間。
無需一接頭而連接於一印刷電路板22的一電連接器20的一第一實施例示出於圖1至圖18,而無需一接頭而連接於一印刷電路板22的一電連接器20'的一第二實施例示出於圖6至圖8以及圖19至圖33。連接器20、20'提供了一線纜(未示出)與印刷電路板22之間的一電連接。
關注圖1至圖18所示的連接器的第一實施例。連接器20包括經由一鉸接部(hinge)28彼此附接的一基體24和一蓋體26以及安裝於蓋體26中的多個導電端子30。
基體24由一絕緣材料形成並具有:一第一壁32;一第二壁34,在第一壁32的一第一端從第一壁32垂直向外延伸;以及一第三壁36,在第一壁32的一第二端從第一壁32垂直向外延伸,從而一開口或腔體38由壁32、34、36形成。壁32、34、36大體形成一“U”形。壁32、34、36限定基體24的配置成接合印刷電路板22的一對接端40以及與對接端40相反的一安裝端42。
如圖2和圖3最佳所示,第一壁32具有第一缺口44及第二缺口46和與缺口44、46連通的第一凹部48及第二凹部50。各缺口44、46在第一壁32的內表面32a和外表面32b之間延伸。內表面32a形成腔體38的一表面。第一缺口44從對接端40延伸一預定距離且從第二壁34向內延伸一預定距離。第二缺口46從對接端40延伸一預定距離且從第三壁36向內延伸一預定距離。結果,第一壁32具有比一第二壁部54窄的一第一壁部52,且大體形成一“T”形。各凹部48、50從第一壁32的外表面32b向內延伸一預定距離。如所示出的,第一凹部48從對接端40延伸一預定距離且從第一缺口44朝向第二缺口46延伸一預定距離,而第二凹部50從對接端40延伸一預定距離且從第二缺口46朝向第一缺口44延伸一預定距離。結果,一第一肩部56由第一缺口44和第一凹部48形成而一第二肩部58由第二缺口46和第二凹部50形成。
各第二及第三壁34、36具有彼此面對並形成腔體38的一表面的一平的內表面34a、36a以及一相反的外表面34b、34b。如圖5最佳所示,第二及第三壁34、36各具有在壁34、36的內表面34a、36a和外表面34b、36b之間延伸的第一及第二缺口60、62(缺口60、62僅示出於壁34)。第一缺口60從對接端40延伸一預定距離且從第一壁32延伸。第二壁34上的第一缺口60與第一壁32上的第一缺口44連通。第二缺口62從對接端40延伸一預定距離且從各壁34、36的一外端32c、34c延伸一預定距離。第三壁36上的第一缺口60與第一壁32上的第二缺口46連通。結果,各壁34、36具有比一第二壁部66窄的一第一壁部64且大體形成一“T”形。
多個間隔開的肋部68從第一壁32的內表面32a延伸到腔體38中。各肋部68具有:一細長的壁70,其沿第一壁部52且沿第二壁部54的一部分延伸到腔體38中;以及一突片72,其從壁70的一端延伸到腔體38中。突片72比壁70進一步延伸到腔體38內,從而各肋部68大體形成一L形。在一實施例中,各壁70具有位於對接端40的一端並朝向安裝端42延伸。各肋部68的第二端與安裝端42間隔開。在各肋部68中,壁70和突片72可具有限定在壁70及突片72的側面之間的相同的寬度。
在一實施例中,一系列的能夠變形的板安裝凸耳74在基體24的對接端40處從各第二壁部66延伸並經過缺口60、62。板安裝凸耳74配置成插入印刷電路板22上形成的開孔76,以將基體24固定於印刷電路板22。在該實施例中,各板安裝凸耳74具有一鎖定肩部78,一旦板安裝凸耳74穿過開孔76,鎖定肩部78就接合印刷電路板22的一表面。一獨立的定位突片80可在基體24的對接端40從第一壁部52延伸並配置成插入印刷電路板22上形成的一開孔82中。在另一實施例中,基體24的對接端40表面安裝(未示出)於印刷電路板22。
蓋體26由一絕緣材料形成且包括一壁84,壁84具有:配置成接合印刷電路板22的一對接端86;和與對接端86相反的一安裝端88;以及側面84a、84b、84c、84d,其在對接端86和安裝端88之間延伸。多個間隔開的腔體90設置成從對接端86朝向安裝端88延伸穿過壁84。各腔體90具有從其上沿分別朝向側面84b、84d的相反的方向向外延伸的一對凹部92。凹部92從對接端86朝向安裝端88且沿腔體90的一部延伸。通路94與腔體90連通且各通路94從側面84c延伸至各自的腔體90。各通路94還從對接端86朝向安裝端88延伸。通路94與各自的腔體90偏移。各通路94具有比肋部68的寬度稍大的一寬度。
一第一保持臂96從側面84c接近側面84b延伸且從對接端86朝向安裝端88延伸一預定距離。一第二保持臂98從側面84b接近側面84d延伸且從對接端86朝向安裝端88延伸一預定距離。一板凸耳保持突起100從各保持臂96、98的一外側面94a、96a向外延伸。
一扣持臂102從側面84c延伸並接近但間隔第一保持臂96。一扣持臂104從側面84c延伸並接近但間隔第二保持臂98。各扣持臂102、104具有位於其自由端的一倒鉤106且兩倒鉤106彼此面對。
鉸接部28將基體24連接於蓋體26並允許蓋體26圍繞由鉸接部28限定的一軸線相對基體24旋轉。在一實施例中,鉸接部28由一柔性絕緣材料形成並一體模製成型在基體24和蓋體26之間。鉸接部28在基體24的安裝端42和蓋體26的安裝端88之間延伸。
多個端子30由諸如銅或銅基合金的一導電材料形成。如圖6至圖8最佳所示,各端子30具有:一接觸部108,其配置成提供到印刷電路板22的一電連接;一線纜安裝部110,其配置成連結於線纜;以及一保持部112,其將接觸部108連接於線纜安裝部110。
接觸部108包括:一彈性接觸件114,以一回環(loop back)幾何結構形成;以及一接觸突起118。如圖8最佳所示,其中接觸部108未變形時,彈性接觸件114包括:一彎曲部分116a,其從保持部112延伸;一直部分116b,其從彎曲部分116a的一端延伸並正交於端子30的一中心線;一彎曲部分116c,其從直部分116b的一端延伸;一直部分116d,其從彎曲部分116c的一端延伸並相對端子30的中心線傾斜;一彎曲部分116e,其從直部分116d的一端延伸並朝向部分116b回彎;一直部分116f,其從彎曲部分116e的一端延伸並相對端子30的中心線傾斜;以及一彎曲部分116g,其從直部分116f的一端延伸並接觸直部分116b。一開口120形成在彈性接觸件114內。所述回環幾何結構基本上創建了一雙懸臂式的接觸件。接觸突起118形成在彎曲部分116e上,彎曲部分116e形成彈性接觸件114的一最外的部分。
線纜安裝部110配置成收容線纜。在一實施例中,線纜安裝部110為大體U形且包括:一彎曲的基壁122;以及側壁124、126,從基壁122沿基壁122的切線延伸,從而一腔體128形成在其內。各側壁124、126具有供線纜初始插入的一端以及一相反的接近保持部112的後端。一凹口130、132設置於各側壁124、126的所述端。凹口130、132彼此對齊。
保持部112在接觸部108和線纜安裝部110之間延伸。保持部112具有:一基壁134,使側壁136、138從基壁134垂直延伸,從而一腔體140形成在其內。各側壁136、138具有從腔體140向外延伸的一蓋體接合彈性臂140。兩彈性臂140可彼此對齊。
連接器20對照圖9至圖16所示出的順序組裝在一起並固定於印刷電路板22。
圖9示出端子30插入蓋體26的腔體90。初始時,蓋體26處於一打開姿勢,在打開姿勢,蓋體26未在基體24的腔體38內。端子30經由安裝端88插入。
圖10示出端子30定位且固定在蓋體26的腔體90內。對於各端子30,接觸部108部分從蓋體26的對接端86向外延伸,線纜安裝部110接近蓋體26的安裝端88,且蓋體接合突起142安置在凹部92內。各端子30透過蓋體接合突起142被固定地保持在其腔體90內。在端子30插入腔體90之前或在端子30插入腔體90之後,線纜(未示出)可附接於端子30。如圖2所示,當從側面84c觀察連接器20時,能夠經由各自的通路94進入各端子30上的凹口132。
如圖11所示,蓋體26從該打開姿勢圍繞鉸接部28的軸線部分地旋轉,且蓋體26進入基體24的腔體38中。線纜(未示出)基本上豎直對準,以容易定位在印刷電路板22上。當蓋體26圍繞鉸接部28旋轉時,保持臂96、98上的板凸耳保持突起100沿壁34、36的平的內表面34a、36a滑動。
連接器20隨後安裝於印刷電路板22,從而基體24的對接端40和蓋體26的對接端86靠近印刷電路板22。圖12示出連接器20插入在印刷電路板22上的開孔76、82(在非表面安裝的實施例中)。在圖13中連接器20被進一步壓向印刷電路板22,且隨著板安裝凸耳74進入開孔76,板安裝凸耳74變形。在鎖定肩部78通過印刷電路板22上的開孔76並接合印刷電路板22的背面的緣之後,板安裝凸耳74恢復其未變形的狀態以將連接器20鎖定於印刷電路板22。
連接器20安裝於印刷電路板22之後,蓋體26圍繞鉸接部28旋轉,如圖13和圖14所示。隨著蓋體26進一步旋轉,蓋體26在基體24的腔體38中進一步移動且保持臂96、98上的板凸耳保持突起74繼續沿壁34、36的平的內表面34a、36a滑動。肋部68進入通路94且在通路94內滑動。在一實施例中,肋部68填充通路94。隨著蓋體26進一步旋轉,各接觸部108上的接觸突起118接合印刷電路板22上的一各自的導電的接觸墊144並沿導電的接觸墊144滑動。保持臂96、98和扣持臂102、104進入缺口44、46,且倒鉤106安置在凹部48、50內並接合肩部56、58以將蓋體26固定地保持在該最終位置,由此提供一第一鎖定,且突片72安置在端子30的凹口132內,以提供一第二鎖定(應注意的是,凹口130能取消)。
圖15和圖16示出蓋體26圍繞鉸接部28的軸線完全旋轉至一最終安裝位置,在最終安裝位置,蓋體26處於一關閉姿勢。在該最終安裝位置,基體24的對接端40和蓋體26的對接端86接近並接合印刷電路板22,且安裝端42、88對齊。在最終位置,各接觸部108上的接觸突起118接合各自的導電的接觸墊144。如圖14和圖16所示,端子30的接觸部108示出為擦拭接觸墊144且同時受壓,從而當蓋體26處於關閉姿勢時彈性接觸件114能變形基本在蓋體26的腔體90內。這由此增進彈性接觸件142和接觸墊144之間的法向接觸力,以確保電連接。
缺口44、46、凹部48、50以及扣持臂102、104的幾何結構在連接器20的鉸接部側提供了扣持臂102、104能夠變形脫離肩部56、58的一移出通路構造(removal access provision)。一使用者的手指能接合並朝向各自的保持臂96、98方向按壓扣持臂102、104,以使倒鉤106移出凹部48、50並解除與肩部56、58的接合。蓋體26能在之後圍繞鉸接部28以從關閉姿勢回到打開姿勢的一相反方式旋轉。
還如圖17和圖18所示,保持臂96、98上的各板凸耳保持突起100用作一板安裝凸耳加強特徵。在蓋體26完全轉動到其關閉姿勢時,板凸耳保持突起100置於相鄰板安裝凸耳74。板凸耳保持突起100抑制板安裝凸耳74的反向變形,從而板安裝凸耳74不能從開孔76被抽出,這本質上是將連接器20夾接於印刷電路板22。
儘管缺口44、46和凹部48、50示出並說明為在基體24上而扣持臂102、104示出並說明為在蓋體26上,但是缺口44、46且凹部48、50可設置在蓋體26上而扣持臂102、104可設置在基體24上。
關注示出於圖6至圖8和圖19至圖33的連接器20'的第二實施例。除在此說明的由隨帶一撇號的附圖標記標示的差別外,第二實施例的連接器20'與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20相同地形成。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部件且細節不在此重複。
除第二及第三壁34'、36'為大體矩形且不具有第一及第二壁部64'、66'從而第一及第二缺口60、62未設置外,連接器20'的基體24'與基體24相同地形成。取而代之的是,第二及第三壁34'、36'從基體24的對接端40延伸到基體的安裝端42。板安裝凸耳74在基體24的對接端40從第二及第三壁34、36延伸。第一壁32上的第一缺口44'在第一壁32的內表面32a和外表面32b之間延伸,從對接端40延伸一預定距離且從第二壁34向內延伸一預定距離。第一壁32上的第一缺口44'在第一壁32的內表面32a和外表面32b之間延伸,從對接端40延伸一預定距離且從第三壁36向內延伸一預定距離。
除保持臂96、98和板凸耳保持突起100已由從側面84c延伸的扣持臂146、148替代外,連接器20'的蓋體26'與蓋體26相同地形成。扣持臂146接近但間隔扣持臂102;扣持臂148接近但間隔扣持臂104。各扣持臂146、148在其自由端具有一倒鉤150。扣持臂146上的倒鉤150與扣持臂102上的倒鉤106相背;扣持臂148上的倒鉤150與扣持臂104上的倒鉤106相背。
連接器20'對照圖24至圖33所示的順序組裝在一起並固定於印刷電路板22。
圖24示出端子30插入蓋體26的腔體90'。初始時,蓋體26'處於一打開姿勢,在打開姿勢,蓋體26'未在基體24的腔體38'內。端子30經由安裝端88插入。
圖25示出端子30定位並固定在蓋體26'的腔體90內。對於各端子30,接觸部108部分從蓋體26'的對接端86向外延伸,線纜安裝部110接近蓋體26的安裝端88',且蓋體接合突起142安置在凹部92內。各端子30透過蓋體接合突起142被固定地保持在其腔體90內。在端子30插入腔體90之前或端子30插入腔體90之後,線纜(未示出)可附接於端子30。當從側面84c觀察連接器20'時,能夠經由各自的通路94進入各端子30上的凹口132。
如圖26所示,蓋體26'從該打開姿勢圍繞鉸接部28的軸線部分地旋轉,且蓋體26'進入基體24的腔體38'中。線纜(未示出)基本上豎直對準,以容易定位在印刷電路板22上。當蓋體26'圍繞鉸接部28旋轉時,扣持臂146、148上的倒鉤150沿壁34'、36'的平的內表面34a、36a滑動。
連接器20'隨後安裝於印刷電路板22,從而基體24'的對接端40、和蓋體26'的對接端86靠近印刷電路板22。圖27示出連接器20'插入印刷電路板22上的開孔76、82(在非表面安裝的實施例中)。在圖28中,連接器20'被進一步壓向印刷電路板22,且隨著板安裝凸耳74進入開孔76,板安裝凸耳74變形。在鎖定肩部78通過印刷電路板22上的開孔76並接合印刷電路板22的背面的緣之後,板安裝凸耳74恢復其未變形的狀態以將連接器20'鎖定於印刷電路板22。
連接器20'安裝於印刷電路板22之後,蓋體26'進一步圍繞鉸接部28旋轉,如圖28和圖29所示。隨著蓋體26'進一步旋轉,蓋體26'在基體24的腔體38'中進一步移動且扣持臂146、148上的倒鉤150繼續沿壁34'、36'的平的內表面34a、36a滑動。肋部68進入通路94並在通路94內滑動。在一實施例中,肋部68填充通路94。隨著蓋體26'進一步旋轉,各接觸部108上的接觸突起118接合印刷電路板22上的各自的導電的接觸墊144並沿導電的接觸墊144滑動。扣持臂102、104、146、148進入缺口44'、46',且倒鉤106安置在凹部48、50內而接合肩部56、58而倒鉤150接合各自的第二及第三壁34、36,以將蓋體26'固定地保持在該最終位置,由此提供一第一鎖定,而突片72安置在端子30的凹口132內以提供一第二鎖定(應注意的是,凹口130能被取消)。
圖30和圖31示出蓋體26'圍繞鉸接部28的軸線完全旋轉至一最終安裝位置,在最終安裝位置,蓋體26'處於一關閉姿勢。在該最終安裝位置,基體24'的對接端40和蓋體26'的對接端86接近並接合印刷電路板22,且安裝端42、88對齊。在最終位置,各接觸部108上的接觸突起118接合各自的導電的接觸墊144。如圖29和圖31所示,端子30的接觸部108示出擦拭接觸墊144且同時受壓,從而當蓋體26'處於關閉姿勢時彈性接觸件114能變形以基板在蓋體26'的腔體90內。這由此增進彈性接觸件142和接觸墊144之間的法向接觸力,以確保電連接。
缺口44'、46'、凹部48、50以及扣持臂102、104、146、148的幾何結構在連接器20'的鉸接部側提供了扣持臂102、104能夠變形脫離肩部56、58且扣持臂146、148能夠變形脫離第二及第三壁34、36的移出通路構造。一使用者的手指能夠接合並朝向各自的扣持臂146、148方向按壓扣持臂102、104,以使倒鉤106移出凹部48、50並解除與肩部56、58的接合,而且一使用者的手指能夠接合並朝向各自的扣持臂102、104按壓扣持臂146、148,以解除倒鉤150與第二及第三壁34、36的接合。可替代地,一合適的工具(未示出)可用於執行這些操作。蓋體26'能在之後圍繞鉸接部28以從關閉姿勢回到打開姿勢的一相反方式旋轉。
儘管缺口44'、46'以及凹部48、50示出並說明為在基體24'上而扣持臂102、104,146、148示出並說明為在蓋體26'上,但是缺口44'、46'和凹部48、50可設置在蓋體26'而扣持臂102、104、146、148設置在基體24'上。
本文提供的公開內容借助其優選和示例性實施例說明了特徵。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透過閱讀本公開內容可以做出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和其精神內的許多其它的實施例、修改以及變形。
20、20'‧‧‧電連接器
22‧‧‧印刷電路板
24、24'‧‧‧基體
26、26'‧‧‧蓋體
28‧‧‧鉸接部
30‧‧‧導電端子
32‧‧‧第一壁
32a‧‧‧內表面
32b‧‧‧外表面
34、34'‧‧‧第二壁
34a、36a‧‧‧平的內表面
34b、36b‧‧‧相反的外表面
34c、36c‧‧‧外端
36、36'‧‧‧第三壁
38、38'‧‧‧腔體
40‧‧‧對接端
42‧‧‧安裝端
44、44'‧‧‧第一缺口
46、46'‧‧‧第二缺口
48‧‧‧第一凹部
50‧‧‧第二凹部
52‧‧‧第一壁部
54‧‧‧第二壁部
56‧‧‧第一肩部
58‧‧‧第二肩部
60‧‧‧第一缺口
62‧‧‧第二缺口
64‧‧‧第一壁部
66‧‧‧第二壁部
68‧‧‧肋部
70‧‧‧壁
72‧‧‧突片
74‧‧‧板安裝凸耳
76‧‧‧開孔
78‧‧‧鎖定肩部
80‧‧‧定位突片
82‧‧‧開孔
84‧‧‧壁
84a、84b、84c、84d‧‧‧側面
86‧‧‧對接端
88‧‧‧安裝端
90、90'‧‧‧腔體
92‧‧‧凹部
94‧‧‧通路
94a、96a‧‧‧外側面
96‧‧‧第一保持臂
98‧‧‧第二保持臂
100‧‧‧板凸耳保持突起
102、104‧‧‧扣持臂
106‧‧‧倒鉤
108‧‧‧接觸部
110‧‧‧線纜安裝部
112‧‧‧保持部
114‧‧‧彈性接觸件
116a‧‧‧彎曲部分
116b‧‧‧直部分
116c‧‧‧彎曲部分
116d‧‧‧直部分
116e‧‧‧彎曲部分
116f‧‧‧直部分
116g‧‧‧彎曲部分
118‧‧‧接觸突起
120‧‧‧開口
122‧‧‧基壁
124、126‧‧‧側壁
128‧‧‧腔體
130、132‧‧‧凹口
134‧‧‧基壁
136、138‧‧‧側壁
140‧‧‧腔體
142‧‧‧蓋體接合彈性臂
144‧‧‧接觸墊
146、148‧‧‧扣持臂
150‧‧‧倒鉤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一第一實施例的一連接器和能安裝上連接器的一印刷電路板的一立體圖,連接器處於一打開姿勢;
圖2是圖1的處於打開姿勢的連接器的一前視圖;
圖3是圖1的處於打開姿勢的連接器的一後視圖;
圖4是圖1的處於打開姿勢的連接器的一俯視圖;
圖5是圖1的處於打開姿勢的連接器的一側視圖;
圖6和圖7是連接器的一導電端子的立體圖;
圖8是導電端子的一側視圖;
圖9和圖10是圖1的連接器在連接器組裝過程中的立體圖;
圖11是圖1的連接器在連接器的一蓋體相對基體從打開姿勢朝向一關閉姿勢轉動的過程中的一立體圖;
圖12和圖13是在一實施例中圖1的連接器正安裝於印刷電路板的立體圖;
圖14是圖1的連接器和一印刷電路板的一剖開圖,並示出連接器的蓋體朝向關閉姿勢正進一步移動;
圖15是在一實施例中圖1的連接器安裝於印刷電路板並在蓋體處於關閉姿勢的最終位置的一立體圖;
圖16是圖1的連接器和印刷電路板的一剖開圖並示出蓋體在蓋體處於關閉姿勢的最終位置;
圖17是圖1的連接器在蓋體處於關閉姿勢的最終位置的一立體圖;
圖18是圖17的圓圈部分的一放大圖;
圖19是根據本發明的一第二實施例的一連接器和能安裝上連接器的一印刷電路板的一立體圖,連接器處於一打開姿勢;
圖20是圖19的處於打開姿勢的連接器一前視圖;
圖21是圖19的處於打開姿勢的連接器一後視圖;
圖22是圖19的處於打開姿勢的連接器一俯視圖;
圖23是圖19的處於打開姿勢的連接器一側視圖;
圖24和圖25是圖19的連接器在連接器組裝過程中的立體圖;
圖26是圖19的連接器在連接器的一蓋體對基體從打開姿勢朝向一關閉姿勢轉動的過程中的一立體圖;
圖27和圖28是在一實施例中圖1的連接器正安裝於印刷電路板的立體圖;
圖29是圖19的連接器和一印刷電路板的一剖開圖,並示出連接器的蓋體正進一步朝向關閉姿勢移動;
圖30是在一實施例中圖19的連接器安裝於印刷電路板並在蓋體處於一關閉姿勢的一最終位置的一立體圖;
圖31是圖19的連接器和印刷電路板的一剖開圖並示出蓋體在蓋體處於一關閉姿勢的最終位置;
圖32是圖19的連接器在蓋體處於一關閉姿勢的最終位置的一立體圖;以及
圖33是圖32的圓圈部分的一放大圖。

Claims (20)

  1. 一種連接器,包括: 多個導電的端子,各端子包括一彈性接觸件; 一非導電的蓋體,其內具有多個腔體,所述多個導電的端子安裝在所述蓋體的腔體內; 一非導電的基體,所述基體限定一腔體,所述基體配置成固定於一印刷電路板; 一鉸接部,將所述蓋體連接於所述基體,其中,所述蓋體能圍繞所述鉸接部相對所述基體移動,以使所述蓋體從一打開姿勢到一關閉姿勢移動,在該打開姿勢,所述蓋體未在所述基體的腔體內,在該關閉姿勢,所述蓋體位於所述基體的腔體內;以及 一鎖定件,配置成當所述蓋體處於該關閉姿勢時將所述蓋體鎖定所述基體。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鎖定件包括:至少一個彈性的扣持臂,安裝在所述蓋體和所述基體中的一個上,接合所述蓋體和所述基體中的另一個。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彈性的扣持臂能使所述至少一個彈性的扣持臂附接的所述蓋體和所述基體的接合解除。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鎖定件還包括:在所述基體上的一突片,接合所述多個端子中的一個上的一凹口。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鎖定件包括:在所述基體的一突片,接合所述多個端子的一個上的一凹口。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當所述蓋體處於該打開姿勢時,所述彈性接觸件從所述蓋體向外延伸,而且其中,當所述蓋體處於該關閉姿勢時,所述彈性接觸件能變形以基本在所述蓋體的腔體內。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鉸接部將所述蓋體能夠旋轉地連接於所述基體。
  8. 如請求項5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鉸接部與所述蓋體和所述基體一體形成。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鉸接部與所述蓋體和所述基體一體形成。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所述鉸接部是柔性的,以使所述蓋體相對所述基體旋轉。
  11. 一種連接器組件,包括: 一印刷電路板,其上具有多個接觸墊; 一連接器,包括:多個導電的端子,各端子包括一彈性接觸件;一非導電的蓋體,其內具有多個腔體,所述多個導電的端子安裝在所述蓋體的腔體內;一非導電的基體,限定一腔體;一鉸接部,將所述蓋體連接於所述基體,其中,所述蓋體能圍繞所述鉸接部相對所述基體移動,以使所述蓋體從一打開姿勢到一關閉姿勢移動,在打開姿勢,所述蓋體未在所述基體的腔體內,在關閉姿勢,所述蓋體位於所述基體的腔體內;以及一鎖定件,配置成當所述蓋體處於關閉姿勢時將所述蓋體鎖定於所述基體; 其中,所述基體固定於所述印刷電路板, 而且其中,當所述蓋體旋轉至關閉姿勢時,各彈性接觸件接合各自的接觸墊。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鎖定件包括:至少一個彈性扣持臂,安裝在所述蓋體和所述基體中的一個上,接合所述蓋體和所述基體中的另一個。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彈性扣持臂能使所述至少一個彈性扣持臂附接的所述蓋體和所述基體的接合解除。
  14.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鎖定件還包括:在所述基體上的一突片,接合所述多個端子中的一個上的一凹口。
  15.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鎖定件包括:在所述基體上的一突片,接合所述多個端子中的一個上的一凹口。
  16.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鉸接部將所述蓋體能夠旋轉地連接於所述基體。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鉸接部成與所述蓋體和所述基體一體形成。
  18.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鉸接部與所述蓋體和所述基體一體形成。
  19.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鉸接部是柔性的,以使所述蓋體相對所述基體旋轉。
  20.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印刷電路板包括位於其上的多個開孔而所述基體包括能夠解除接合地安裝於所述多個開孔內的多個板安裝凸耳。
TW107141295A 2017-11-22 2018-11-20 線對板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TWI6901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89698P 2017-11-22 2017-11-22
US62/589,698 2017-11-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3688A true TW201933688A (zh) 2019-08-16
TWI690120B TWI690120B (zh) 2020-04-01

Family

ID=66631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1295A TWI690120B (zh) 2017-11-22 2018-11-20 線對板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I690120B (zh)
WO (1) WO201910387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28709B2 (ja) * 2004-11-01 2009-09-09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US7878834B2 (en) * 2008-04-17 2011-02-01 Neil Sherman Connector for mating a contact pin with a device
JP2011134458A (ja) * 2009-12-22 2011-07-07 Molex Inc 電線対基板コネクタ
CN201966384U (zh) * 2010-11-16 2011-09-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6249676B2 (ja) * 2013-08-21 2017-12-20 宏致電子股▲ふん▼有限公司Aces Electronics Co.,Ltd. 電気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0120B (zh) 2020-04-01
WO2019103872A1 (en) 2019-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79105B1 (en) Power supply with a changeable plug element
US6811411B1 (en) Board-to-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1060838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 assisting member for guiding
US8092232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US6837740B2 (en) Flat circuit connector
JPH07147170A (ja) プラグ係止機構付きコンセント
JP2010526404A (ja) フレキシブル回路基板用コネクタ
JP5303422B2 (ja) ヒューズユニット
TWM447602U (zh) 電連接模組及電子裝置
JP4223771B2 (ja) 逆嵌合防止コネクタ
JP2002025674A (ja) 接続端子
EP3107157B1 (en) Wall mount component and wire clamp connector thereof
JP2001291547A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621735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s having dual biased contact pins
TW201933688A (zh) 線對板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JPS6213332Y2 (zh)
US9071014B2 (en) Connector
JP2001035554A (ja) 接触子、接触子対およびケーブル接続装置
US2022010290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lectrical mating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2018156764A (ja) コネクタ
WO2015099180A1 (ja) コネクタ
JP2801774B2 (ja) 固定手段を有するレセプタクル端子
JP2022007479A (ja) 接続端子
JP2023049280A (ja) コネクタ
JPH0955258A (ja) ケーブルロック機構付きコンセン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