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1885A - 用於允許無線通訊的方法和無線資料通訊系統 - Google Patents

用於允許無線通訊的方法和無線資料通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1885A
TW201931885A TW108101093A TW108101093A TW201931885A TW 201931885 A TW201931885 A TW 201931885A TW 108101093 A TW108101093 A TW 108101093A TW 108101093 A TW108101093 A TW 108101093A TW 201931885 A TW201931885 A TW 20193188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hz
data communication
frequency band
band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1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85183B (zh
Inventor
朴珉英
李旭峯
天宇 伍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1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1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5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518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41Frequency-non-contiguo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2Hopping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39Frequency-contiguous, i.e. with no allocation of frequencies for one user or terminal between the frequencies allocated to anoth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04L5/0046Determination of how many bits are transmitted on different sub-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0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at the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6Resource reser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允許在無線通訊網路中的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的無線通訊的方法,包含:提供來自2.4千兆赫頻帶與5千兆赫頻帶的組合中的至少一個;提供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以允許無線資料通訊;將在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中具有第一頻率頻寬的第一資料通訊通道分派在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以及在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經由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中的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來傳輸資料封包。2.4千兆赫頻帶和5千兆赫頻帶中的每一個包含具有20兆赫第一基頻帶寬的多個子通道,且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包含具有大於第一基頻帶寬的第二基頻帶寬的多個子通道。也提供一種無線資料通訊系統。

Description

用於允許無線通訊的方法和無線資料通訊系統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訊系統和方法,且具體來說,涉及一種用於在6千兆赫(GHz)Wi-Fi網路中提供高資料輸送量的無線通訊系統和方法。
使用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標準實施的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廣泛用以使得能夠在家庭和辦公室環境中的無線裝置之間無線通訊,且用以在不連接電線的情況下為無線裝置提供對網際網路的存取。IEEE 802.11是用於在指定頻帶中實施乙太網路類WLAN電腦通訊的一組無線電腦聯網路標準(也稱為Wi-Fi標準),所述指定頻帶如2.4千兆赫頻帶和5千兆赫頻帶。IEEE 802.11標準定義配置乙太網路類網路的規則以及乙太網路類網路中的組成網路設備和無線裝置的連線性和協定。通過遵守IEEE 802.11標準,網路設備和無線裝置可有效通訊。
一般來說,WLAN包含多個無線裝置,所述無線裝置也稱為無線台或無線用戶端。無線台可以是移動裝置,如行動電話、平板電腦或筆記型電腦。在其它情況下,無線台可以是次級裝置,如印表機或臺式電腦。無線台可在所謂的“自組織(ad-hoc)”網路中的無線通道上直接地彼此通訊。替代地,無線台可通過基地台通訊,基地台也稱為所謂的“基礎設施類”網路中的存取點(access point;AP)。
當前,實施IEEE 802.11標準的WLAN在2.4千兆赫和/或5千兆赫頻帶中工作。2.4千兆赫頻帶從2.4千兆赫擴展到2.483千兆赫,且5千兆赫頻帶從5.15千兆赫擴展到5.825千兆赫。最近,美國和其它國家考慮使用6千兆赫頻帶(例如,5.925千兆赫到6.425千兆赫)作為未授權頻譜,以向當前2.4千兆赫和/或5千兆赫頻帶提供額外頻譜以滿足(Wi-Fi)網際網路業務的持續增大的需求。因為6千兆赫頻帶接近802.11無線網路大量使用的5千兆赫頻帶(未授權國家資訊基礎設施(Unlicensed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U-NII)頻帶中的一個),所以可有利地應用6千兆赫頻帶以增強WLAN的Wi-Fi性能。正研發IEEE 802.11ax標準作為下一代WLAN的規範,所述下一代WLAN的規範包含在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頻帶上操作。IEEE 802.11ax設計成提高密集情況下的Wi-Fi業務效率,同時適度改進峰值資料速率。
本發明公開一種用於控制移動裝置中的所連接裝置的裝置和方法,基本上如下文中例如結合圖式中的至少一個所展示和/或所描述,如權利要求書中更完整地闡述。
從以下描述和圖式將更充分地理解本發明的這些和其它優點、方面和新穎特徵,以及其所說明實施例的細節。
根據一個實施例,用於允許無線通訊網路中的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的無線通訊的方法包含:提供來自2.4千兆赫頻帶與5千兆赫頻帶的組合中的至少一個;提供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以允許無線資料通訊;將在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中具有第一頻率頻寬的第一資料通訊通道分派在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以及在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經由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中的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來傳輸資料封包。2.4千兆赫頻帶和5千兆赫頻帶中的每一個包含具有20兆赫的第一基頻帶寬的多個子通道,且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包含具有大於第一基頻帶寬的第二基頻帶寬的多個子通道。
根據另一實施例,無線資料通訊系統包含:存取點;以及無線台,能夠與存取點通訊。無線通訊系統提供2.4千兆赫頻帶和5千兆赫頻帶中的至少一個,以允許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的無線資料通訊,且其中2.4千兆赫頻帶和5千兆赫頻帶中的每一個包含具有20兆赫的第一基頻帶寬的多個子通道。無線通訊系統進一步提供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以允許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的無線資料通訊,且其中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包含具有大於第一基頻帶寬的第二基頻帶寬的多個子通道。無線通訊系統將在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中具有第一頻率頻寬的第一資料通訊通道分派在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無線通訊系統在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經由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中的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來傳輸資料封包。
現將參考附圖更具體地描述上文和其它優選特徵且在權利要求書中指出上文和其它優選特徵,所述特徵包含實施的各種新穎細節和事件的組合。應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特定系統和方法僅通過說明的方式展示並且不作為限制。如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下,可在各種和大量實施例中採用本文中所描述的原理和特徵。
可單獨地或與其它特徵和教示結合來利用本文中所公開的特徵和教示中的每一個,以提供用於除2.4千兆赫或5千兆赫頻帶之外使用6千兆赫頻率頻寬來提供高資料輸送量的無線通訊系統和方法。參考附圖進一步詳細地描述單獨地和以組合形式利用這些額外特徵和教示中的多個的代表性實例。這一詳細描述僅打算向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教示用於實踐本教示內容的實踐方面的其它細節,且不打算限制權利要求書的範圍。因此,上文在詳細描述中所公開的特徵的組合可能在最廣泛意義上不必實踐教示內容,而是僅為了具體描述本教示內容的代表性實例而教示。
在下文描述中,僅出於解釋的目的,闡述特定的命名法以提供對本發明的透徹理解。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顯而易見的是這些特定細節對於實踐本發明的教示內容並非必需的。
關於電腦記憶體內的資料位元的操作的演算法和符號表示呈現本文中詳細描述的一些部分。資料處理領域的技術人員使用這些演算法描述和表示來將其工作的主旨有效地傳達給本領域的其它技術人員。在本文中,且一般將演算法構想為產生所需結果的步驟的自洽序列。步驟是需要物理量的物理操控的那些步驟。通常但未必,這些量呈能夠被儲存、轉移、組合、比較和以其它方式操控的電訊號或磁訊號的形式。已經證實,主要出於常用的原因,將這些訊號稱為位元、值、元件、符號、字元、術語、編號等等有時是便利的。
然而,應牢記,所有這些和類似術語與適當物理量相關,且僅是應用於這些量的方便標籤。除非確切地陳述為從下文論述顯而易見地是其它情況,否則應理解,在整個描述中,利用如“處理”或“計算”、“運算”、“確定”、“顯示”等等術語的論述是指將表示為電腦系統的寄存器和記憶體內的物理(電子)量的資料操控和變換為類似地表示為電腦系統記憶體或寄存器或其它這類資訊儲存、傳輸或顯示裝置內的物理量的其它資料的電腦系統或類似電子計算裝置的動作和進程。
本文中呈現的演算法並非在本質上與任何特定電腦或其它設備相關。根據本文中的教示內容的各種通用系統、電腦伺服器或個人電腦可與程式一起使用,或可證明建構更特定的設備來執行所需要的方法步驟是方便的。將從下文描述中呈現各種這些系統的所需結構。應瞭解,可以使用各種程式設計語言來實施如本文所描述的本發明的教示內容。
此外,可以並非專門和明確列舉的方式組合代表性實例和從屬權利要求的各種特徵以便提供本教示內容的額外有用實施例。還應明確地注意,出於原始公開內容的目的,以及出於限制所主張的主題的目的,實體群組的所有值範圍或指示公開每一可能的中間值或中間實體。還應明確地注意,圖式中展示的組件的尺寸和形狀設計成有助於理解如何實踐本教示內容,但並不打算限制實例中繪示的尺寸和形狀。
當前一代Wi-Fi標準使用公用通道來傳輸管理框和資料框。在擁擠環境中,如信標或探測請求/回應框的管理框可消耗無線介質,且因而可減小資料輸送量。另外,當前一代Wi-Fi標準使用上行鏈路(台到存取點)和下行鏈路(存取點到台)的公用通道,且因此傳輸範圍受到上行鏈路的傳輸範圍限制,這是因為台的傳輸功率通常比存取點的傳輸功率低得多。
在美國和其它國家中,將6千兆赫頻帶(例如,5.925千兆赫到7.125千兆赫)視為可用於Wi-Fi的未授權頻譜。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無線通訊系統和方法在6千兆赫頻帶以及2.4千兆赫和5千兆赫頻帶中提供無線通訊,以增強輸送量性能和Wi-Fi資料通訊的可靠性。本發明可有助於定義IEEE 802.11ax標準之後的下一代Wi-Fi標準。
當前IEEE 802.11ax標準聚焦於提高密集情況下的Wi-Fi業務效率。在典型操作環境中,IEEE 802.11ax標準的峰值實體層(physical layer;PHY)比率與前代IEEE 802.11ac標準相比僅遞增地增加了1.4倍。然而,IEEE 802.11ax標準並非設計成關於峰值PHY比率而專門增強Wi-Fi性能。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的無線系統和方法利用6千兆赫頻帶連同2.4千兆赫和5千兆赫頻帶鏈路作為高輸送量資料連結。6千兆赫頻帶的範圍可略微偏離當前所考慮的頻帶,即,5.925千兆赫到7.125千兆赫範圍,且所述6千兆赫頻帶的範圍可視下一代Wi-Fi標準的定義而變化。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的系統和方法定義與2.4千兆赫或5千兆赫頻帶中的20兆赫通道化相比的在6千兆赫頻帶中更寬的通道化(例如,80兆赫)。6千兆赫頻帶的80兆赫通道化可避免2.4千兆赫或5千兆赫頻帶中的20兆赫、40兆赫以及80兆赫訊號之間的共存問題,且由此其可具有高輸送量應用的更高效介質存取。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的系統和方法定義利用6千兆赫頻帶或5千兆赫和6千兆赫頻帶兩者的新320兆赫操作模式。320兆赫操作模式與IEEE 802.11ac標準相比可使峰值PHY比率加倍。
圖1是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的可應用本發明無線通訊系統和方法的環境的系統圖。無線通訊系統10包含可與一或多個無線台(STA)14通訊的存取點(AP)12。無線通訊系統10可以是使用IEEE 802.11標準中的任一個實施的無線區域網路(WLAN)。存取點12可與一或多個無線台14通訊,所述存取點12使用共用區域網路協定且在一或多個共用頻譜帶方面與所述一或多個無線台14相關。舉例來說,存取點12和無線台14可在2.4千兆赫頻帶、5千兆赫頻帶、6千兆赫頻帶或這些頻帶的任何組合上通訊。在實際實施方案中,WLAN可包含與大量無線台通訊的一或多個存取點。
在本發明中,無線台14也稱為台或無線用戶端。舉例來說,無線台14可以是移動裝置,如行動電話、平板電腦或筆記型電腦。在其它實例中,無線台14可以是次級裝置,如印表機或臺式電腦。無線通訊網路中的無線台14可在自組織網路中的無線通道上直接地彼此通訊。另外,無線台14可通過基礎設施類網路中的在本文中也稱為基地台的存取點通訊。存取點12可連接到資料網路,如網際網路,且使得無線台14能夠與其它節點(例如,其它無線台14)通訊或存取資料網路。
在本發明中,WLAN中的存取點和無線台可共同地稱為無線通訊裝置或無線裝置。在典型配置中,無線通訊裝置包含收發器(傳輸器/接收器)和用於處理資料封包的處理器,所述收發器將在天線上接收的無線電訊號轉化成數位訊號。
圖2是根據一個實施例的無線裝置的示意圖。應理解,圖2僅代表通用無線裝置,且在實際實施方案中,無線裝置可使用各種配置並包含圖2中未展示的其它元件。無線裝置20可配置為圖1中展示的存取點12或無線台14。無線裝置20可包含連接到射頻(radio frequency;RF)前端22的一或多個天線23。接收器電路24和傳輸器電路26連接到RF前端22且接收來自天線23的訊號並將訊號傳輸到所述天線。
無線裝置20包含用於控制無線裝置20的操作的處理器30。處理器30執行指令33以執行接收和傳輸資料封包的各種操作。處理器30可與系統匯流排28通訊。通過系統匯流排28,處理器30可與無線台20的一或多個系統元件通訊。舉例來說,無線台20可包含用於儲存指令33和其它資料的記憶體32、顯示器34以及用於與用戶介接或向使用者提供狀態的輸入/輸出(I/O)介面36。
在配置為存取點時,無線裝置20可佈置成建立與一或多個無線台的連接,處理從相關無線台接收到的資源配置請求,且將資料封包傳輸到相關無線台並接收來自相關無線台的資料封包。在配置為無線台時,無線裝置20可佈置成建立與如存取點或另一無線台的另一無線裝置的連接,且傳輸和接收資料封包。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無線通訊系統和方法配置成利用6千兆赫頻帶以及在IEEE 802.11ac標準中定義的2.4千兆赫頻帶和/或5千兆赫頻帶。在一個實施例中,如本文中所定義的6千兆赫頻帶可覆蓋5.925千兆赫與7.125千兆赫之間的範圍。然而,6千兆赫頻帶的範圍可略微偏離5.925千兆赫到7.125千兆赫範圍,且其可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下變化。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的無線通訊系統和方法可實施利用6千兆赫頻帶以及在IEEE 802.11ac標準中定義的2.4千兆赫和5千兆赫頻帶的各種通道化和操作規則,以增大資料輸送量並增強網路性能。在一些實施例中,圖1的WLAN 10實施本文中所描述的無線通訊系統和方法,以便於在存取點12與無線台14之間的資料傳輸。
1 高輸送量鏈路的寬通道化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的無線通訊系統和方法用於無線區域網路中的資料傳輸。本發明的無線通訊系統和方法實施通道化方案,其中6千兆赫頻帶中的傳輸使用比用於2.4千兆赫和/或5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二基頻帶寬更寬的第一基頻帶寬。6千兆赫頻帶中的總操作頻寬可能並不比2.4千兆赫和/或5千兆赫頻帶中的總操作頻寬更寬。舉例來說,可使用5千兆赫頻帶中的160兆赫頻寬通道和6千兆赫頻帶中的80兆赫頻寬通道。更具體來說,本發明的無線通訊系統和方法允許使用具有第一通道頻寬的頻道在6千兆赫頻帶上傳輸和接收資料封包,且使用具有第二通道頻寬的頻道在2.4千兆赫和/或5千兆赫頻帶上傳輸和接收資料封包。
一般來說,在對應頻帶的通道頻寬中實施跨無線通訊鏈路的資料通訊。在2.4千兆赫和5千兆赫頻帶中,通道頻寬的基本單位是20兆赫,通過結合兩個或大於兩個20兆赫通道還支援40兆赫和80兆赫訊號頻寬。雖然通道結合可增大PHY比率,但是也產生20兆赫與40/80兆赫訊號之間的共存問題。
圖3A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的2.4千兆赫頻帶的實例通道化。2.4千兆赫頻帶具有基礎通道頻寬40。在一個實施例中,基礎通道頻寬40為20兆赫。2.4千兆赫頻帶通過結合兩個基底20兆赫通道來支援20兆赫和40兆赫訊號頻寬通道兩者。
圖3B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的5千兆赫頻帶的實例通道化。5千兆赫頻帶具有基礎通道頻寬42。在一個實施例中,基礎通道頻寬42為20兆赫。5千兆赫頻帶通過結合兩個或四個基礎20兆赫通道來支援20兆赫、40兆赫以及80兆赫訊號頻寬通道。
圖3C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的6千兆赫頻帶的實例通道化。6千兆赫頻帶具有比2.4千兆赫的基礎通道寬度40和5千兆赫頻帶的基底通道寬度42更寬的基礎通道頻寬44。6千兆赫頻帶通過結合兩個或四個基礎80兆赫通道來支援80兆赫、160兆赫以及320兆赫訊號頻寬通道。
根據一個實施例,6千兆赫頻帶用於需要頻繁對寬通道(例如,80兆赫或大於80兆赫)進行存取的高輸送量應用。更寬通道頻寬44用作6千兆赫頻帶的通道化的基本單位,以使得高輸送量應用在不由更窄頻寬訊號阻斷的情況下可具有對寬通道的更容易存取,且可消除20兆赫、40兆赫以及80兆赫通道之間的共存問題。
圖4是根據一個實施例的在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無線通訊網路中配置無線裝置的頻帶的流程圖50。使用者配置無線裝置和無線通訊網路以使用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至少兩個頻帶(在步驟52處)。選擇包含2.4千兆赫頻帶和/或5千兆赫頻帶的第一頻帶(在步驟54處)。另外,選擇第二頻帶,即,6千兆赫頻帶(在步驟56處)。應理解,可改變第一頻帶和第二頻帶的選擇順序,即,在6千兆赫頻帶中選擇第一頻帶,且在2.4千兆赫頻帶和/或5千兆赫頻帶中選擇第二頻帶。可替代地,可同時或獨立地進行第一頻帶和第二頻帶的選擇。2.4千兆赫頻帶具有20兆赫的基礎通道頻寬,但可通過結合兩個基礎20兆赫通道來支援20兆赫和40兆赫訊號頻寬通道兩者。5千兆赫頻帶也具有20兆赫的基礎通道頻寬,且可通過結合兩個、四個或八個基礎20兆赫通道來支援20兆赫、40兆赫、80兆赫以及160兆赫訊號頻寬通道。
取決於無線裝置和無線通訊網路的配置,經由多個頻帶在無線通訊網路上傳輸資料封包。舉例來說,第二頻帶(即,6千兆赫頻帶)用於使用更寬通道頻寬(例如,80兆赫或大於80兆赫)來攜載高輸送量應用的資料封包,而第一頻帶(即,2.4千兆赫和5千兆赫頻帶)用於攜載更窄頻寬資料封包,如上行鏈路資料框或管理資料框。然而,應理解,高輸送量應用的資料封包和更窄頻寬資料封包可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下拆分成第一頻帶和第二頻帶。
2 帶內 Intra-band 或帶間 Inter-band 模式中的 320 兆赫頻寬通道
圖5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的實施和利用無線通訊網路中的320兆赫頻寬通道的若干模式。根據IEEE 802.11ac標準,5千兆赫頻帶定義為覆蓋5.15千兆赫與5.85千兆赫之間的頻率範圍,以使得5千兆赫頻帶的通道頻寬是700兆赫寬。DFS(動態頻率選擇)可用於5 GHz頻段,DFS是一種允許未授權裝置使用已分配給雷達系統的5GHz頻帶而不會對這些雷達造成干擾的機制。根據一個實施例,6千兆赫頻帶定義為覆蓋5.925千兆赫與7.125千兆赫之間的頻率範圍,以使得6千兆赫頻帶的可用通道頻寬是1200兆赫寬。
根據一些實施例,實施本發明無線裝置的無線通訊網路可在帶內模式和帶間模式中支援320兆赫頻寬通道。在帶內模式中,本發明的無線裝置利用5千兆赫頻帶或6千兆赫頻帶中的320兆赫頻寬通道。帶內模式可分類成:連續帶內模式,其中將320兆赫頻寬通道連續地分派在指定的頻帶內;以及不連續帶內模式,其中將320兆赫頻寬通道拆分成在指定的頻帶內彼此分離的兩個或大於兩個更窄頻率頻寬通道。
舉例來說,在6千兆赫頻帶的情況下,帶內連續模式稱為61,而帶內不連續模式稱為62。儘管在6千兆赫帶內連續模式61的本實例中展示320兆赫頻寬通道與5.925千兆赫對準,但應理解,320兆赫頻寬通道可分派在6千兆赫頻帶內的任何位置。類似地,只要320兆赫頻寬通道拆分成兩個或大於兩個更窄頻帶,帶內不連續模式62就可分派在6千兆赫頻帶內的任何位置。也可能連續帶內模式65可包含5千兆赫頻帶中的320兆赫頻寬通道。
在帶間模式中,無線通訊系統可配置成利用5千兆赫頻帶中的至少一個通道頻寬和6千兆赫頻帶中的至少一個通道頻寬。舉例來說,帶間模式63具有5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一160兆赫頻寬通道和6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二160兆赫頻寬通道。在另一實例中,帶間模式64具有5千兆赫頻帶中的兩個不連續80兆赫頻寬通道和6千兆赫頻帶中的160兆赫頻寬通道。
圖6是根據一些實施例的在各種模式中使用320兆赫頻寬通道的流程圖80。無線裝置和/或無線通訊網路準備在具有320兆赫頻寬通道的資料通道上的資料傳輸(在步驟82處),且確定在帶內模式或帶間模式中配置320兆赫頻寬通道(在步驟83處)。資料通道可比主要通道更寬。
在帶內模式中,選擇一個頻帶(5千兆赫或6千兆赫頻帶)以分派320兆赫頻寬通道(在步驟84處)。320兆赫頻寬通道可以連續模式分派於5千兆赫或6千兆赫頻帶(在步驟88處)或可使用兩個單獨的160兆赫子通道以不連續模式分派(在步驟90處)。根據一個實施例,兩個單獨的160兆赫子通道可僅分派於6千兆赫頻帶中。
在帶間模式中,選擇多個頻帶以將320兆赫頻寬通道分派於5千兆赫和6千兆赫頻帶中(在步驟86處)。320兆赫頻寬通道可以包含5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一160兆赫子通道和6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二160兆赫子通道(可替代地兩個80兆赫子通道)的不連續模式分派(在步驟92處)。可替代地,320兆赫頻寬通道可以包含5千兆赫頻帶中的兩個80兆赫子通道和6千兆赫頻帶中的一個160兆赫子通道的不連續模式分派(在步驟94處)。
3 彈性 頻帶聚合
本發明的系統和方法定義彈性頻帶聚合。彈性頻帶聚合可增大峰值PHY比率,且台可同時監測多個主要通道以最大化通道存取。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的系統和方法使用可用的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頻帶中的多個子通道來支援各種頻寬選項和彈性頻帶聚合。彈性頻帶聚合可取決於子通道頻寬的大小和子通道的數量而處於帶間連續模式、帶內不連續模式以及帶間不連續模式中的任一個中。
圖7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的彈性頻帶聚合的實例。帶內不連續模式400提供包含5千兆赫頻帶中的80兆赫頻寬的兩個子通道的160兆赫的通道頻寬。帶間不連續模式402提供包含5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一80兆赫子通道和6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二80兆赫子通道的160兆赫的通道頻寬。帶間不連續模式404提供包含2.4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一40兆赫子通道和5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二40兆赫子通道的80兆赫的通道頻寬。帶間不連續模式406提供包含2.4千兆赫頻帶中的20兆赫子通道和6千兆赫(或5千兆赫)頻帶中的80兆赫子通道的100兆赫的通道頻寬。帶間不連續模式408提供包含2.4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一40兆赫子通道、5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二40兆赫子通道以及6千兆赫(或5千兆赫)頻帶中的一個80兆赫子通道的160兆赫的通道頻寬。帶間不連續模式410提供包含2.4千兆赫頻帶中的40兆赫子通道和6千兆赫(或5千兆赫)頻帶中的160兆赫子通道的200兆赫的通道頻寬。
應理解,多個其它頻寬選項和子通道聚合選項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下是可能的。舉例來說,本發明的系統和方法可支援包含但不限於以下的頻寬選項:40兆赫、60兆赫、80兆赫、100兆赫、120兆赫、160兆赫、180兆赫、200兆赫、240兆赫以及320兆赫頻率頻寬。40兆赫頻寬通道的實例包含但不限於:1)2.4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一20兆赫子通道和5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二20兆赫子通道,以及2)2.4千兆赫頻帶中的兩個20兆赫子通道。60兆赫頻寬通道的實例包含但不限於:1)2.4千兆赫頻帶中的20兆赫子通道和5千兆赫頻帶中的40兆赫子通道,2)2.4千兆赫頻帶中的40兆赫子通道和5千兆赫頻帶中的20兆赫子通道,以及3)2.4千兆赫頻帶中的兩個20兆赫子通道和5千兆赫頻帶中的另一20兆赫子通道。除帶間不連續模式404之外,80兆赫頻寬通道的另一實例包含但不限於2.4千兆赫頻帶中的兩個20兆赫子通道和5千兆赫頻帶中的40兆赫子通道。120兆赫頻寬通道的實例包含但不限於:1)2.4千兆赫頻帶中的40兆赫子通道和5千兆赫或6千兆赫頻帶中的80兆赫子通道,以及2)2.4千兆赫頻帶中的兩個20兆赫子通道和5千兆赫或6千兆赫頻帶中的80兆赫子通道。180兆赫頻寬通道的實例包含但不限於2.4千兆赫頻帶中的20兆赫子通道和5千兆赫或6千兆赫頻帶中的160兆赫子通道。除帶間不連續模式410之外,200兆赫頻寬通道的另一實例還包含但不限於2.4千兆赫頻帶中的兩個20兆赫子通道和5千兆赫或6千兆赫頻帶中的160兆赫子通道。240兆赫頻寬通道的實例包含但不限於:5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一80兆赫子通道、5千兆赫或6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二80兆赫子通道以及5千兆赫或6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三80兆赫子通道。320兆赫頻寬通道的一些實例展示於圖5中。
4a 主要通道配置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的系統和方法定義多個主要通道。在這種情況下,一些STA可具有多個主要通道。如果主要通道中的一個空閒,那麼STA可存取已空閒的主要通道。
可在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頻帶當中的對應頻帶內為多個主要通道中的每一個分派帶間通道模式。本發明的系統和方法可提供在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頻帶中的兩個或多於兩個上用於無線台的多個主要通道。多個主要通道可最大化台的通道可存取性。
圖8是根據一個實施例的選擇無線台的主要通道的流程圖500。無線通訊網路中的無線台配置成支援多個頻帶中的多個頻帶操作(在步驟502處)。舉例來說,多個頻帶包含2.4千兆赫和5千兆赫頻帶中的至少一個以及6千兆赫頻帶。取決於所分派的多個頻帶,將多個主要通道分派到無線台(在步驟504處)。無線台可監測多個主要通道的可用性和可存取性(在步驟506處)。如果多個主要通道中的主要通道可用(在步驟508處),那麼無線台存取可用主要通道的頻帶以用於與另一無線台或存取點進行資料通訊(在步驟510處)。在某些情況下,存取點和無線台可協商/啟用主要通道中的僅一個。舉例來說,如果無線台進入閒置模式,那麼存取點可經由下部頻帶的主要通道傳送資料。
4b 台專用主要通道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的系統和方法提供台專用主要通道。台專用主要通道可實現負載均衡,尤其對於寬通道頻寬而言。舉例來說,在現存系統中,在160兆赫基本服務集(basic service set;BSS)內,僅存在一個主要通道。如果僅極少無線台支持160兆赫頻寬,那麼隨後次級80兆赫將不可用,這是因為所有資料封包傳輸需要包含主要通道。舉例來說,如果STA以80兆赫模式工作,那麼無法使用第二80兆赫頻寬(無主要通道)。如果第二80兆赫頻寬上存在另一主要通道,那麼一些STA可分派到第二80兆赫頻寬,且將有更多利用第二80兆赫通道的機會。在這個實施例中,下部80兆赫通道中可存在用於一些無線台的一個主要通道,且上部80兆赫通道中可存在其它無線台的另一主要通道。因為相同BSS頻寬(例如,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頻帶)中的不同無線台可在相同BSS頻寬內的不同80兆赫頻帶上通訊,所以存取點可在整個操作頻帶上負載均衡。
圖9是根據一個實施例的將台專用主要通道分派到多個無線台的流程圖520。存取點將第一主要通道(例如,BSS頻寬內的上部80兆赫頻帶)分派到第一無線站且將第二主要通道(例如,相同BSS頻寬內的下部80兆赫頻帶)分派到第二無線站(在步驟522處)。第一無線台和第二無線台中的每一個監測其自身的主要通道(在步驟524處)。第一無線台在第一主要通道可用時傳輸資料封包(在步驟526處),且第二無線台在第二主要通道可用時傳輸資料封包(在步驟528處)。步驟522到步驟528重複。存取點可將第一主要通道分派到第二無線台或將第二主要通道分派到第一無線台以平衡工作負載。存取點可取決於第一主要通道和第二主要通道中的每一個中的負載而將第一主要通道或第二主要通道分派到新無線台。
4c 多個資源單元分配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的無線系統和方法利用正交頻分多址存取(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以支援多個用戶。用於IEEE 802.11ax標準中的OFDMA中的資源單元(resource unit;RU)指示用於下行鏈路(downlink;DL)傳輸和上行鏈路傳輸兩者的一組子載波(或載頻調)。在OFDMA的情況下,不同傳輸功率可應用於不同RU。對於20兆赫通道而言,存在最多9個RU,在40兆赫通道的情況下,18個,且在80兆赫或160兆赫通道的情況下,更多個。RU使得存取點能夠允許多個用戶同時且有效地對存取點進行存取。在IEEE 802.11ax標準中,每個STA可僅分配到一個RU。
根據一個實施例,多個RU可分配到單個無線台。多個RU分配提供可用通道的更靈活和高效的利用。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的系統和方法支援多個資源單元分配。舉例來說,本發明的系統和方法支援分配到單個無線台的26載頻調RU加26載頻調RU、26載頻調RU加52載頻調RU、242載頻調RU加996載頻調RU等。
5 多個頻帶操作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的系統和方法利用包含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頻帶的三頻帶上的多個通道以增大Wi-Fi輸送量。Wi-Fi輸送量增大可以不同方式實現,例如,通過在多個頻帶上提供同時活動鏈路或在單獨頻帶中提供單獨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來實現。
5a 多個頻帶上的同時活動鏈路
根據一個實施例,存取點和無線台維持大於一個活動鏈路。舉例來說,2.4千兆赫和6千兆赫頻帶中的兩個活動鏈路分派到一個無線台。在另一實例中,5千兆赫和6千兆赫頻帶中的兩個活動鏈路分派到另一無線台。存取點和無線台可在大於一個頻帶中的多個通道上交換資料封包,以增大資料輸送量。可以同步方式或非同步方式完成多個頻帶資料傳輸。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的系統和方法允許在活動鏈路的多個頻帶上同時傳輸資料封包。在同步多個頻帶資料傳輸方案中,在多個頻帶上同時傳輸資料封包可增大峰值PHY比率。
圖10A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的同步多頻帶資料傳輸方案的實例。在本實例中,分派到無線台的140兆赫通道包含在2.4千兆赫頻帶中具有20兆赫頻寬的通道140、在5千兆赫頻帶中具有40兆赫頻寬的通道142以及在6千兆赫頻帶中具有80兆赫頻寬的通道144。
無線台在所有多個通道閒置時可在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頻帶中的多個通道上同步傳輸資料封包。如果多個通道中的任一個忙碌,那麼無線台可推遲資料傳輸直到所有多個通道變閒置為止。如果多個通道中的一或多個忙碌,那麼將有較少同時存取多個通道的機會。
在本實例中,三個多個通道在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頻帶中的每一個中展示為不同頻寬通道。然而,應理解,可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下使用不同大小和數量的多個通道。舉例來說,320兆赫通道可包含5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一160兆赫通道和6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二160兆赫通道。
圖10B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的非同步多頻帶傳輸方案的實例。類似於圖10A的實例,分派到無線台的140兆赫通道包含在2.4千兆赫頻帶中具有20兆赫頻寬的通道150、在5千兆赫頻帶中具有40兆赫頻寬的通道152以及在6千兆赫頻帶中具有80兆赫頻寬的通道154。代替等待所有通道150、通道152以及通道154變為閒置,無線台可在多個通道中的至少一個通道閒置時在任何一或多個頻帶中非同步地傳輸資料封包。在介質忙碌時此方法增加存取介質的機會且產生與同步方法相比更高的輸送量。這也可增大高效介質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輸送量。因為非同步多頻帶通道在未授權頻譜(即,6千兆赫頻帶)中存取,所以與當前IEEE 802.11 ax標準相比,其也可增大輸送量。另外,多個頻帶上的同時活動鏈路提高可靠性,這是因為無線台可在不同通道中傳輸具有相同MAC協定資料單元(MAC Protocol Data Unit;MPDU)的封包。
5b 單獨頻帶中的單獨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的系統和方法提供單獨頻帶中的單獨上行鏈路(台到存取點)和下行鏈路(存取點到台)。
圖11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的使用單獨頻帶中的單獨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通道的實例。20兆赫通道分派於2.4千兆赫頻帶或5千兆赫頻帶中,且80兆赫通道分派於6千兆赫頻帶中。因為存取點具有比台更高的傳輸功率,所以下行鏈路可使用6千兆赫頻帶中的寬80兆赫頻帶,且上行鏈路可使用2.4千兆赫或5千兆赫頻帶中的窄20兆赫頻帶。可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下使用用於多個頻帶中的每一個的不同頻寬。不同頻帶中的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的分離可消除上行鏈路與下行鏈路之間的鏈路不對稱性問題,所述鏈路不對稱性問題可在相同頻帶用於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時出現。
6 單獨頻帶中的管理框和資料框
根據一個實施例,本發明的系統和方法使用不同頻帶中的單獨管理平面和資料平面。管理框和資料框的分離將使攜載具有較小管理框的較大資料框的6千兆赫頻帶整潔,所述較小管理框可減少輸送量。
圖12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的提供用於在單獨頻帶中傳輸管理框和資料框的單獨通道的實例。管理框與資料框相比較小。管理平面包含管理框傳輸,如信標、相關請求/回應、探測請求/回應。資料平面包含資料框傳輸。
根據一個實施例,可在2.4千兆赫或5千兆赫頻帶中傳輸管理框,而可在6千兆赫頻帶中傳輸通常大於用於高輸送量應用的管理框的資料框。在一些實施例中,除6千兆赫頻帶之外,還可在一或多個2.4千兆赫和/或5千兆赫頻帶中傳輸資料框。舉例來說,資料/塊確認(BlockAck)交換框可處於相同通道(例如,6千兆赫頻帶)中,或BlockAck傳輸可延遲且在不同通道(例如,2.4千兆赫或5千兆赫頻帶)上傳輸作為對BlockAck請求的回應。
不同頻帶中的管理框和資料框的單獨傳輸可實現高資料輸送量。5千兆赫和6千兆赫頻帶中的同時操作可能需要謹慎選擇通道,這是因為與2.4/5千兆赫和2.4/6千兆赫頻帶相比的更近接近性。
存取點多頻帶通訊方法
圖13是根據一個實施例的使得存取點能夠在單個BSS中的多個頻帶上通訊的流程圖200。存取點支持所有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頻帶。存取點在無線通訊網路中僅將2.4千兆赫和/或5千兆赫頻帶中的信標傳輸到無線台(在步驟202處)。信標或管理封包可指示存取點在多個頻道上操作的能力(在步驟204處)。存取點同時監聽多個頻帶中的所有支援通道,以檢查是否從相關無線台中的任一個接收任何封包(在步驟206處)。如果存取點接收封包(在步驟208處),那麼存取點處理所接收的封包且視需要回應(在步驟210處)。在處理所接收的封包之後,存取點繼續監聽多個頻帶中的所有支援通道(在步驟206處)。如果存取點未接收封包(在步驟208處),那麼存取點檢查是否存在將傳輸到無線台的資料封包(在步驟212處)。如果存在將傳輸的資料封包,那麼存取點檢查接收無線台是否支援多個頻帶(在步驟218處)。如果無線台支持多個頻帶,那麼存取點在符合通道存取規則的2.4千兆赫、5千兆赫和/或6千兆赫頻帶的可用通道上同步或非同步地傳輸資料封包(在步驟222處),否則存取點在無線台支援的特定通道上傳輸資料封包(在步驟220處)。如果不存在將傳輸的資料封包,那麼存取點檢查是否存在將傳輸到無線台的管理封包(在步驟214處)。如果存在將傳輸的管理封包(在步驟214處),那麼存取點在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頻帶的通道中的一個上傳輸管理封包(在步驟216處)。在處理資料封包或管理封包之後,存取點同時監聽多個頻帶中的所有支援通道,以檢查是否從相關無線台中的任一個接收封包(在步驟206處)。
無線台多頻帶通訊方法
圖14是根據一個實施例的使得無線台能夠在單個BSS中的多個頻帶上通訊的流程圖300。無線台支持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頻帶中的兩個或大於兩個。無線台在無線通訊網路中掃描來自存取點的信標或將探測請求封包傳輸到任何存取點(在步驟302處)。無線台與存取點相關且交換多頻帶支援能力資訊,所述資訊指示無線台支援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頻帶中的兩個或大於兩個(在步驟304處)。無線台同時監聽多個頻帶中的所有支援通道,以檢查是否從相關存取點中的任一個接收任何封包(在步驟306處)。如果無線台接收封包(在步驟308處),那麼無線台處理所接收的封包且視需要回應(在步驟310處)。在處理所接收的封包之後,無線台繼續監聽多個頻帶中的所有支援通道(在步驟306處)。如果無線台未接收封包(在步驟308處),那麼無線台檢查是否存在將傳輸到存取點的資料封包(在步驟312處)。如果存在將傳輸的資料封包,那麼無線台檢查鏈路預算是否足以使用6千兆赫頻帶(在步驟316處)。如果鏈路預算足以使用6千兆赫頻帶,那麼無線台在6千兆赫頻帶的可用通道上同步或非同步地傳輸資料封包(在步驟320處),否則無線台在2.4千兆赫頻帶或5千兆赫頻帶的任何可用通道上傳輸資料封包(在步驟318處)。如果不存在將傳輸的資料封包,那麼無線台檢查是否存在將傳輸到存取點的管理封包(在步驟314處)。如果存在將傳輸的管理封包(在步驟314處),那麼無線台在2.4千兆赫和5千兆赫頻帶的通道中的一個上傳輸管理封包(在步驟318處)。在處理資料封包或管理封包之後,無線台同時監聽多個頻帶中的所有支援通道,以檢查是否從相關存取點中的任一個接收封包(在步驟306處)。
根據一個實施例,用於允許無線通訊網路中的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的無線通訊的方法包含:提供來自2.4千兆赫頻帶與5千兆赫頻帶的組合中的至少一個;提供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以允許無線資料通訊;將在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中具有第一頻率頻寬的第一資料通訊通道分派在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以及在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經由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中的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來傳輸資料包。2.4千兆赫頻帶和5千兆赫頻帶中的每一個包含具有20兆赫的第一基頻帶寬的多個子通道,且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包含具有大於第一基頻帶寬的第二基頻帶寬的多個子通道。
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可介於5.925千兆赫到7.125千兆赫的範圍內。第二基頻帶寬可以是80兆赫。可經由在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中連續或不連續的兩個或大於兩個子通道來傳輸資料封包。
方法可進一步包含:將在2.4千兆赫頻帶或5千兆赫頻帶中具有第二頻率頻寬的第二資料通訊通道分派在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以及在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經由2.4千兆赫頻帶或5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二資料通訊通道來傳輸資料封包。
可部分地在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中且部分地在第二資料通訊通道中傳輸資料封包,且第一頻率頻寬和第二頻率頻寬的總和可以是至多320兆赫或小於320兆赫。
可將部分地在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中傳輸的資料封包中的第一部分拆分成第一組子通道,所述第一組子通道在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中連續或不連續,且可將部分地在第二資料通訊通道中傳輸的資料封包中的第二部分拆分成第二組子通道,所述第二組子通道在第二資料通訊通道中連續或不連續。
方法可進一步包含:在包含6千兆赫頻帶和2.4千兆赫頻帶與5千兆赫頻帶中的至少一個的頻帶中為無線台分派多個主要通道;監測多個主要通道且確定多個主要通道中的可用主要通道;以及對可用主要通道的頻帶進行存取。
方法可進一步包含:在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中為無線台分派主要通道;在2.4千兆赫頻帶和5千兆赫頻帶中的一或多個中為無線通訊網路中的第二無線台分派第二主要通道;以及在存取點與第二無線台之間經由第二資料通訊通道傳輸資料封包,所述第二資料通訊通道包含含有第二主要通道的通道。
方法可進一步包含:在第一資料通訊通道和第二資料通訊通道都閒置時,在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經由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中的第一資料通訊通道和2.4千兆赫頻帶或5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二資料通訊通道兩者同步地傳輸資料封包的部分。
方法可進一步包含:在第一資料通訊通道和第二資料通訊通道中的任一個閒置時,在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經由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中的第一資料通訊通道和2.4千兆赫頻帶或5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二資料通訊通道兩者非同步地傳輸資料封包的部分。
方法可進一步包含:經由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中的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來傳輸下行鏈路資料框;以及經由2.4千兆赫頻帶或5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二資料通訊通道來傳輸上行鏈路資料框。
方法可進一步包含:經由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中的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來傳輸資料框;以及經由2.4千兆赫頻帶或5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二資料通訊通道來傳輸管理框。
根據另一實施例,無線資料通訊系統包含:存取點;以及無線台,能夠與存取點通訊。無線通訊系統提供2.4千兆赫頻帶和5千兆赫頻帶中的至少一個,以允許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的無線資料通訊,且其中2.4千兆赫頻帶和5千兆赫頻帶中的每一個包含具有20兆赫的第一基頻帶寬的多個子通道。無線通訊系統進一步提供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以允許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的無線資料通訊,且其中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包含具有大於第一基頻帶寬的第二基頻帶寬的多個子通道。無線通訊系統將在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中具有第一頻率頻寬的第一資料通訊通道分派在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無線通訊系統在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經由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中的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來傳輸資料封包。
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可介於5.925千兆赫到7.125千兆赫的範圍內。第二基頻帶寬可以是80兆赫。可經由在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中連續或不連續的兩個或大於兩個子通道來傳輸資料封包。
無線通訊系統可進一步:將在2.4千兆赫頻帶或5千兆赫頻帶中具有第二頻率頻寬的第二資料通訊通道分派在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以及在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經由2.4千兆赫頻帶或5千兆赫頻帶中的第二資料通訊通道傳輸資料封包。
可部分地在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中且部分地在第二資料通訊通道中傳輸資料封包,且第一頻率頻寬和第二頻率頻寬的總和可以是至多320兆赫或小於320兆赫。
可將部分地在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中傳輸的資料封包中的第一部分拆分成第一組子通道,所述第一組子通道在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中連續或不連續,且可將部分地在第二資料通訊通道中傳輸的資料封包中的第二部分拆分成第二組子通道,所述第二組子通道在第二資料通訊通道中連續或不連續。
可以大量方式實施本發明,包含如:過程;設備;系統;物質組成;在電腦可讀儲存介質上體現的電腦程式產品;和/或處理器,如硬體處理器或處理器裝置,所述硬體處理器或處理器裝置配置成執行連接到處理器的記憶體上所儲存和/或由所述記憶體提供的指令。在本說明書中,這些實施方案或本發明可採用的任何其它形式可稱為技術。一般來說,可在本發明的範圍內改變所公開方法的步驟順序。除非另外說明,否則如描述為配置成執行任務的處理器或記憶體的元件可實施為暫時配置成在給定時間執行任務的一般元件或製造成執行任務的特定元件。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處理器”是指配置成處理資料,例如,電腦程式指令的一或多個裝置、電路和/或處理核心。
在上文連同說明本發明的原理的附圖一起提供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的詳細描述。結合這些實施例描述本發明,但本發明不限於任何實施例。本發明的範圍僅受權利要求書限制,且本發明涵蓋大量替代物、修改以及等效物。在以下描述中,闡述許多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本發明的透徹理解。出於實例目的提供這些細節,且可在沒有這些特定細節中的一些或全部的情況下根據權利要求書來實踐本發明。出於清楚目的,未詳細描述在與本發明相關的技術領域中已知的技術材料,以免不必要地混淆本發明。
提供上文詳細描述以說明本發明的特定實施例,且所述詳細描述並不意欲為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內的大量修改和變化是可能的。本發明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
10‧‧‧無線通訊系統
12‧‧‧存取點(AP)
14‧‧‧無線台(STA)
20‧‧‧無線裝置
22‧‧‧射頻(RF)前端
23‧‧‧天線
24‧‧‧接收器電路
26‧‧‧傳輸器電路
28‧‧‧系統匯流排
30‧‧‧處理器
32‧‧‧記憶體
33‧‧‧指令
34‧‧‧顯示器
36‧‧‧I/O介面
40、42、44‧‧‧基礎通道頻寬
50、80、200、300、500、520‧‧‧流程圖
52、54、56、82、83、84、86、88、90、92、94、202、204、206、208、210、212、214、216、218、220、222、302、304、306、308、310、312、314、316、318、320、502、504、506、508、510、522、524、526、528‧‧‧步驟
61‧‧‧帶內連續模式
62、400‧‧‧帶內不連續模式
63、64‧‧‧帶間模式
65‧‧‧連續帶內模式
140、142、144、150、152、154‧‧‧通道
402、404、406、408、410‧‧‧帶間不連續模式
作為本說明書的部分包含在內的附圖說明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並且連同上文給出的總體描述和下文給出的優選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一起用以闡釋和教示本文中所描述的原理。
圖1是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的可應用本發明無線通訊系統和方法的環境的系統圖。
圖2是根據一個實施例的無線裝置的示意圖。
圖3A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的2.4千兆赫頻帶的實例通道化。
圖3B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的5千兆赫頻帶的實例通道化。
圖3C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的6千兆赫頻帶的實例通道化。
圖4是根據一個實施例的在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無線通訊網路中配置無線裝置的頻帶的流程圖。
圖5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的實施和利用無線通訊網路中的320(MHz)兆赫頻寬通道的若干模式。
圖6是根據一些實施例的在各種模式中使用320兆赫頻寬通道的流程圖。
圖7說明根據一些實施例的彈性頻帶聚合的實例。
圖8是根據一個實施例的選擇無線台的主要通道的流程圖。
圖9是根據一個實施例的將台專用主要通道分派到多個無線台的流程圖。
圖10A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的同步多頻帶資料傳輸方案的實例。
圖10B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的非同步多頻帶傳輸方案的實例。
圖11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的使用單獨頻帶中的單獨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通道的實例。
圖12說明根據一個實施例的提供用於在單獨頻帶中傳輸管理框和資料框的單獨通道的實例。
圖13是根據一個實施例的使得存取點能夠在單個BSS中的多個頻帶上通訊的流程圖。
圖14是根據一個實施例的使得無線台能夠在單個BSS中的多個頻帶上通訊的流程圖。
圖式未必按比例繪製,且在整個圖式中,出於說明的目的,相似結構或功能的元件通常由相同的附圖標號表示。圖式僅打算便於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種實施例的描述。圖式並不描述本文中所公開的教示的每一方面且不限制權利要求書的範圍。

Claims (20)

  1. 一種用於允許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 提供來自2.4千兆赫頻帶與5千兆赫頻帶的組合中的至少一個,以允許無線通訊網路中的存取點與無線台之間的無線資料通訊,其中所述2.4千兆赫頻帶以及所述5千兆赫頻帶中的每一個包含具有20兆赫的第一基頻帶寬的多個子通道; 提供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以允許所述無線通訊網路中的所述存取點與所述無線台之間的無線資料通訊,其中包含所述6千兆赫頻帶的所述頻帶包含具有大於所述第一基頻帶寬的第二基頻帶寬的多個子通道; 將在包含所述6千兆赫頻帶的所述頻帶中具有第一頻率頻寬的第一資料通訊通道分派在所述存取點與所述無線台之間;以及 在所述存取點與所述無線台之間經由包含所述6千兆赫頻帶的所述頻帶中的所述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來傳輸資料封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包含所述6千兆赫頻帶的所述頻帶介於5.925千兆赫到7.125千兆赫的範圍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基頻帶寬是80兆赫。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經由兩個或大於兩個子通道傳輸所述資料封包,所述兩個或大於兩個子通道在所述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中連續或不連續。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 將在所述2.4千兆赫頻帶或所述5千兆赫頻帶中具有第二頻率頻寬的第二資料通訊通道分派在所述存取點與所述無線台之間;以及 在所述存取點與所述無線台之間經由所述2.4千兆赫頻帶或所述5千兆赫頻帶中的所述第二資料通訊通道來傳輸所述資料封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部分地在所述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中以及部分地在所述第二資料通訊通道中傳輸所述資料封包,以及所述第一頻率頻寬以及所述第二頻率頻寬的總和是至多320兆赫或小於320兆赫。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將部分地在所述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中傳輸的所述資料封包的第一部分拆分成第一組子通道,所述第一組子通道在所述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中連續或不連續,以及將部分地在所述第二資料通訊通道中傳輸的所述資料封包的第二部分拆分成第二組子通道,所述第二組子通道在所述第二資料通訊通道中連續或不連續。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 在包含所述6千兆赫頻帶的所述頻帶以及所述2.4千兆赫頻帶與所述5千兆赫頻帶中的至少一個為所述無線台分派多個主要通道; 監測所述多個主要通道以及確定所述多個主要通道當中的可用主要通道;以及 存取所述可用主要通道的頻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 在包含所述6千兆赫頻帶的所述頻帶中為所述無線台分派主要通道; 在所述2.4千兆赫頻帶以及所述5千兆赫頻帶中的一或多個中為所述無線通訊網路中的第二無線台分派第二主要通道;以及 在所述存取點與所述第二無線台之間經由包含所述第二主要通道的所述第二資料通訊通道來傳輸所述資料封包。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 在所述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以及所述第二資料通訊通道皆空閒時,在所述存取點與所述無線台之間經由包含所述6千兆赫頻帶的所述頻帶中的所述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以及所述2.4千兆赫頻帶或所述5千兆赫頻帶中的所述第二資料通訊通道兩者來同步傳輸所述資料封包的部分。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 在所述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以及所述第二資料通訊通道中的任一個空閒時,在所述存取點與所述無線台之間經由包含所述6千兆赫頻帶的所述頻帶中的所述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以及所述2.4千兆赫頻帶或所述5千兆赫頻帶中的所述第二資料通訊通道兩者來非同步傳輸所述資料封包的部分。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 經由包含所述6千兆赫頻帶的所述頻帶中的所述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來傳輸下行鏈路資料框;以及 經由所述2.4千兆赫頻帶或所述5千兆赫頻帶中的所述第二資料通訊通道來傳輸上行鏈路資料框。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更包括: 經由包含所述6千兆赫頻帶的所述頻帶中的所述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來傳輸資料框;以及 經由所述2.4千兆赫頻帶或所述5千兆赫頻帶中的所述第二資料通訊通道來傳輸管理框。
  14. 一種無線資料通訊系統,包括: 存取點;以及 無線台,能夠與所述存取點通訊, 其中所述無線通訊系統提供2.4千兆赫頻帶以及5千兆赫頻帶中的至少一個,以允許所述存取點與所述無線台之間的無線資料通訊,以及其中所述2.4千兆赫頻帶以及所述5千兆赫頻帶中的每一個包含具有20兆赫的第一基頻帶寬的多個子通道, 其中所述無線通訊系統更提供包含6千兆赫頻帶的頻帶,以允許所述存取點與所述無線台之間的無線資料通訊,以及其中包含所述6千兆赫頻帶的所述頻帶包含具有大於所述第一基頻帶寬的第二基頻帶寬的多個子通道; 其中所述無線通訊系統將在包含所述6千兆赫頻帶的所述頻帶中具有第一頻率頻寬的第一資料通訊通道分派在所述存取點與所述無線台之間;以及 其中所述無線通訊系統在所述存取點與所述無線台之間經由包含所述6千兆赫頻帶的所述頻帶中的所述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來傳輸資料封包。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無線資料通訊系統,其中包含所述6千兆赫頻帶的所述頻帶介於5.925千兆赫到7.125千兆赫的範圍內。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無線資料通訊系統,其中所述第二基頻帶寬是80兆赫。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無線資料通訊系統,其中經由兩個或大於兩個子通道傳輸所述資料封包,所述兩個或大於兩個子通道在所述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中連續或不連續。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無線資料通訊系統,其中所述無線通訊系統更: 將在所述2.4千兆赫頻帶或所述5千兆赫頻帶中具有第二頻率頻寬的第二資料通訊通道分派在所述存取點與所述無線台之間;以及 在所述存取點與所述無線台之間經由所述2.4千兆赫頻帶或所述5千兆赫頻帶中的所述第二資料通訊通道來傳輸所述資料封包。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無線資料通訊系統,其中部分地在所述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中以及部分地在所述第二資料通訊通道中傳輸所述資料封包,以及所述第一頻率頻寬以及所述第二頻率頻寬的總和是至多320兆赫或小於320兆赫。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無線資料通訊系統,其中將部分地在所述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中傳輸的所述資料封包的第一部分拆分成第一組子通道,所述第一組子通道在所述第一資料通訊通道中連續或不連續,以及將部分地在所述第二資料通訊通道中傳輸的所述資料封包的第二部分拆分成第二組子通道,所述第二組子通道在所述第二資料通訊通道中連續或不連續。
TW108101093A 2018-01-12 2019-01-11 用於允許無線通訊的方法和無線資料通訊系統 TWI7851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16869P 2018-01-12 2018-01-12
US62/616,869 2018-01-12
US201862731705P 2018-09-14 2018-09-14
US62/731,705 2018-09-14
US16/209,685 US10742374B2 (en) 2018-01-12 2018-12-04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high data throughput in 6 GHz Wi-Fi network
US16/209,685 2018-12-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1885A true TW201931885A (zh) 2019-08-01
TWI785183B TWI785183B (zh) 2022-12-01

Family

ID=67213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1093A TWI785183B (zh) 2018-01-12 2019-01-11 用於允許無線通訊的方法和無線資料通訊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0742374B2 (zh)
KR (1) KR20190086357A (zh)
CN (1) CN110034836B (zh)
TW (1) TWI7851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9907B (zh) * 2016-07-25 2022-08-1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公共信令的方法及设备
CN110831215B (zh) * 2018-08-10 2023-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SG11202107568SA (en) * 2019-01-10 2021-08-30 Ondas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or mission critical internet of things (iot)
US11211998B2 (en) * 2019-04-03 2021-12-28 Baylor University Virtual wireless network
SG10201907069PA (en) * 2019-07-31 2021-02-25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6GHz BAND FREQUENCY COORDINATION
US20220407648A1 (en) * 2019-11-08 2022-12-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ppdu through wide band in wireless lan system
CN112839332A (zh) * 2019-11-22 2021-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频段通信、接口参数更新方法、ap设备和ml设备
EP4068883A4 (en) * 2019-11-29 2023-01-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PPDUs BY MULTIPLE RUs IN A WIRELESS LAN SYSTEM
US20210250157A1 (en) * 2020-04-28 2021-08-12 Intel Corporation Enhanced next generation vehicle services packet
US20210368416A1 (en) * 2020-05-20 2021-11-25 Arcadya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network bridging method and wireless network transmiss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4006844B (zh) * 2021-09-30 2024-01-12 武汉通力路达科技有限公司 Wifi吞吐测试方法、wifi吞吐测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68151A1 (en) * 2022-03-01 2023-09-07 Newracom, Inc. Channel puncturing indication in a sounding null data packet (ndp) fr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7151B2 (ja) * 2008-03-06 2010-06-23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端末の通信チャネル選択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9319202B2 (en) * 2012-10-24 2016-04-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20140269461A1 (en) 2013-03-14 2014-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ink augmentation
US9402199B2 (en) 2013-10-14 2016-07-26 Netgear,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load balancing and channel selection for a wireless device using WLAN modules operating simultaneously in different wireless bands
US9325463B2 (en) * 2013-11-19 2016-04-26 Intel IP Corporation High-efficiency WLAN (HEW) master station and methods to increase information bits for HEW communication
EP3550762B1 (en) * 2014-09-28 2021-11-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flexible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433612B1 (ko) * 2014-10-14 2022-08-19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단말
WO2016089538A1 (en) * 2014-12-03 2016-06-09 Intel IP Corporation Wireless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a) allocations based on a basic tone resource unit or entire sub-channel
CN107637157B (zh) * 2015-04-29 2021-08-0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wlan中的子信道化传输方案的方法和设备
EP3398179B1 (en) * 2015-12-28 2020-11-04 Newracom, Inc. Multiple 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 operation
WO2017171365A2 (ko) * 2016-03-31 2017-10-05 엘지전자(주) 6ghz 이하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180145919A1 (en) 2016-11-23 2018-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fi link aggregation
US10750448B2 (en) * 2017-09-28 2020-08-18 Intel IP Corporation Wake-up radio advertisement channel
US10728016B2 (en) * 2017-10-06 2020-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synchronization design
US11032207B2 (en) * 2017-11-17 2021-06-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k aggregation with floating primary lin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4836A (zh) 2019-07-19
CN110034836B (zh) 2022-10-18
TWI785183B (zh) 2022-12-01
KR20190086357A (ko) 2019-07-22
US11362775B2 (en) 2022-06-14
US10742374B2 (en) 2020-08-11
US20200280405A1 (en) 2020-09-03
US20220294584A1 (en) 2022-09-15
US11811687B2 (en) 2023-11-07
US20190222376A1 (en) 2019-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85183B (zh) 用於允許無線通訊的方法和無線資料通訊系統
KR101462368B1 (ko) 채널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US10117168B2 (en) Procedure for basic service set (BSS) load management in WLAN system
TWI433577B (zh) 用於異質無線網路之多重無線射頻協調的設備及方法
EP401317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same
CN108055695B (zh) 一种在无线局域网中将信道接入终端的方法
US11838793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on buffer status
KR20100105308A (ko) 무선자원 할당 방법
CN103109474A (zh) 宽带传输的共存方法
KR20090117560A (ko) 멀티-채널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다이렉트 링크 설정절차와 채널 할당 메커니즘
US1075052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handle 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 parameters
US2023037911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743775B2 (en) Switch and backhaul capacity-base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CN113055143A (zh) 用于多用户下行链路正交频分多址传输的资源单元分配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15715026B (zh) 多链路设备的关联标识符aid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2222775A1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芯片
TWI823077B (zh) 通訊裝置、控制方法、及程式
Kumar et al. Tackling control channel saturation for load balancing in multi-channel mobile ad hoc networks
WO2022257768A1 (zh) 无线局域网中发送功率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KR20160053835A (ko) 고효율 무선랜 통신 장치 및 고효율 무선랜 통신 방법
CN104853361A (zh) 一种中继传输方法及中心节点、中继传输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