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4836A - 用于允许无线通信的方法和无线数据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允许无线通信的方法和无线数据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4836A
CN110034836A CN201910026082.XA CN201910026082A CN110034836A CN 110034836 A CN110034836 A CN 110034836A CN 201910026082 A CN201910026082 A CN 201910026082A CN 110034836 A CN110034836 A CN 110034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band
gigahertz
data communication
gigahertz frequency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260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4836B (zh
Inventor
朴珉英
李旭峯
伍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34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4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4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48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41Frequency-non-contiguo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2Hopping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39Frequency-contiguous, i.e. with no allocation of frequencies for one user or terminal between the frequencies allocated to anoth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04L5/0046Determination of how many bits are transmitted on different sub-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0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at the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6Resource reser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允许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包含:提供来自2.4千兆赫频带与5千兆赫频带的组合中的至少一个;提供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以允许无线数据通信;将在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中具有第一频率带宽的第一数据通信信道分派在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以及在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经由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中的第一数据通信信道来传输数据包。2.4千兆赫频带和5千兆赫频带中的每一个包含具有20兆赫第一基频带宽的多个子信道,且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包含具有大于第一基频带宽的第二基频带宽的多个子信道。也提供一种无线数据通信系统。

Description

用于允许无线通信的方法和无线数据通信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18年1月12日提交的名称为《将6千兆赫频带用于下一代Wi-Fi标准的方法(METHOD OF UTILIZING THE 6GHZ FREQUENCY BAND FOR NEXT GEN WI-FISTANDARD)》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616,869号和2018年9月14日提交的名称为《将6千兆赫频带用于下一代WiFi标准的系统和方法(System and Method of Utilizing 6GHz Bandfor Next Gen WiFi Standard)》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731,705号以及2018年12月4日提交的名称为《用于在6千兆赫Wi-Fi网络中提供高数据吞吐量的系统和方法(SYSTEMS ANDMETHODS FOR PROVIDING HIGH DATA THROUGHPUTIN 6GHZ WI-FI NETWORK)》的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第16/209,685号的优先权,所述申请的公开内容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和方法,且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在6千兆赫(GHz)Wi-Fi网络中提供高数据吞吐量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Engineers;IEEE)802.11标准实施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广泛用以使得能够在家庭和办公室环境中的无线装置之间无线通信,且用以在不连接电线的情况下为无线装置提供对互联网的存取。IEEE 802.11是用于在指定频带中实施以太网类WLAN计算机通信的一组无线计算机联网标准(也称为Wi-Fi标准),所述指定频带如2.4千兆赫频带和5千兆赫频带。IEEE 802.11标准定义配置以太网类网络的规则以及以太网类网络中的组成网络设备和无线装置的连接性和协定。通过遵守IEEE 802.11标准,网络设备和无线装置可有效通信。
一般来说,WLAN包含多个无线装置,所述无线装置也称为无线台或无线客户端。无线台可以是移动装置,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在其它情况下,无线台可以是次级装置,如打印机或台式计算机。无线台可在所谓的“自组织(ad-hoc)”网络中的无线信道上直接地彼此通信。替代地,无线台可通过基地台通信,基地台也称为所谓的“基础设施类”网络中的存取点(access point;AP)。
当前,实施IEEE 802.11标准的WLAN在2.4千兆赫和/或5千兆赫频带中工作。2.4千兆赫频带从2.4千兆赫扩展到2.483千兆赫,且5千兆赫频带从5.15千兆赫扩展到5.825千兆赫。最近,美国和其它国家考虑使用6千兆赫频带(例如,5.925千兆赫到6.425千兆赫)作为未授权频谱,以向当前2.4千兆赫和/或5千兆赫频带提供额外频谱以满足(Wi-Fi)互联网业务的持续增大的需求。因为6千兆赫频带接近802.11无线网路大量使用的5千兆赫频带(未授权国家信息基础设施(Unlicensed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U-NII)频带中的一个),所以可有利地应用6千兆赫频带以增强WLAN的Wi-Fi性能。正研发IEEE802.11ax标准作为下一代WLAN的规范,所述下一代WLAN的规范包含在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频带上操作。IEEE802.11ax设计成提高密集情况下的Wi-Fi业务效率,同时适度改进峰值数据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控制移动装置中的所连接装置的装置和方法,基本上如下文中例如结合图式中的至少一个所展示和/或所描述,如权利要求书中更完整地阐述。
从以下描述和图式将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优点、方面和新颖特征,以及其所说明实施例的细节。
根据一个实施例,用于允许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包含:提供来自2.4千兆赫频带与5千兆赫频带的组合中的至少一个;提供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以允许无线数据通信;将在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中具有第一频率带宽的第一数据通信信道分派在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以及在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经由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中的第一数据通信信道来传输数据包。2.4千兆赫频带和5千兆赫频带中的每一个包含具有20兆赫的第一基频带宽的多个子信道,且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包含具有大于第一基频带宽的第二基频带宽的多个子信道。
根据另一实施例,无线数据通信系统包含:存取点;以及无线台,能够与存取点通信。无线通信系统提供2.4千兆赫频带和5千兆赫频带中的至少一个,以允许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且其中2.4千兆赫频带和5千兆赫频带中的每一个包含具有20兆赫的第一基频带宽的多个子信道。无线通信系统进一步提供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以允许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且其中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包含具有大于第一基频带宽的第二基频带宽的多个子信道。无线通信系统将在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中具有第一频率带宽的第一数据通信信道分派在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无线通信系统在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经由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中的第一数据通信信道来传输数据包。
现将参考附图更具体地描述上文和其它优选特征且在权利要求书中指出上文和其它优选特征,所述特征包含实施的各种新颖细节和事件的组合。应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特定系统和方法仅通过说明的方式展示并且不作为限制。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在各种和大量实施例中采用本文中所描述的原理和特征。
附图说明
作为本说明书的部分包含在内的附图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且连同上文给出的总体描述和下文给出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以阐释和教示本文中所描述的原理。
图1是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可应用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和方法的环境的系统图。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3A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2.4千兆赫频带的实例信道化。
图3B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5千兆赫频带的实例信道化。
图3C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6千兆赫频带的实例信道化。
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无线通信网络中配置无线装置的频带的流程图。
图5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实施和利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320(MHz)兆赫带宽信道的若干模式。
图6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在各种模式中使用320兆赫带宽信道的流程图。
图7说明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弹性频带聚合的实例。
图8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选择无线台的主要信道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将台专用主要信道分派到多个无线台的流程图。
图10A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同步多频带数据传输方案的实例。
图10B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异步多频带传输方案的实例。
图11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使用单独频带中的单独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的实例。
图12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提供用于在单独频带中传输管理帧和数据帧的单独信道的实例。
图1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使得存取点能够在单个BSS中的多个频带上通信的流程图。
图1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使得无线台能够在单个BSS中的多个频带上通信的流程图。
图式未必按比例绘制,且在整个图式中,出于说明的目的,相似结构或功能的元件通常由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图式仅打算便于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的描述。图式并不描述本文中所公开的教示的每一方面且不限制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附图标号说明
10:无线通信系统;
12:存取点(AP);
14:无线台(STA);
20:无线装置;
22:射频(RF)前端;
23:天线;
24:接收器电路;
26:传输器电路;
28:系统总线;
30:处理器;
32:存储器;
33:指令;
34:显示器;
36:I/O接口;
40、42、44:基础信道带宽;
50、80、200、300、500、520:流程图;
52、54、56、82、83、84、86、88、90、92、94、202、204、206、208、210、212、214、216、218、220、222、302、304、306、308、310、312、314、316、318、320、502、504、506、508、510、522、524、526、528:步骤;
61:带内连续模式;
62、400:带内不连续模式;
63、64:带间模式;
65:连续带内模式;
140、142、144、150、152、154:信道;
402、404、406、408、410:带间不连续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可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和教示结合来利用本文中所公开的特征和教示中的每一个,以提供用于除2.4千兆赫或5千兆赫频带之外使用6千兆赫频率带宽来提供高数据吞吐量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方法。参考附图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单独地和以组合形式利用这些额外特征和教示中的多个的代表性实例。这一详细描述仅打算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教示用于实践本教示内容的实践方面的其它细节,且不打算限制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因此,上文在详细描述中所公开的特征的组合可能在最广泛意义上不必实践教示内容,而是仅为了具体描述本教示内容的代表性实例而教示。
在下文描述中,仅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特定的命名法以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这些特定细节对于实践本发明的教示内容并非必需的。
关于计算机存储器内的数据位的操作的算法和符号表示呈现本文中详细描述的一些部分。数据处理领域的技术人员使用这些算法描述和表示来将其工作的主旨有效地传达给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在本文中,且一般将算法构想为产生所需结果的步骤的自洽序列。步骤是需要物理量的物理操控的那些步骤。通常但未必,这些量呈能够被存储、转移、组合、比较和以其它方式操控的电信号或磁信号的形式。已经证实,主要出于常用的原因,将这些信号称为位、值、元件、符号、字符、术语、编号等等有时是便利的。
然而,应牢记,所有这些和类似术语与适当物理量相关,且仅是应用于这些量的方便标签。除非确切地陈述为从下文论述显而易见地是其它情况,否则应理解,在整个描述中,利用如“处理”或“计算”、“运算”、“确定”、“显示”等等术语的论述是指将表示为计算机系统的寄存器和存储器内的物理(电子)量的数据操控和变换为类似地表示为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寄存器或其它这类信息存储、传输或显示装置内的物理量的其它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或类似电子计算装置的动作和进程。
本文中呈现的算法并非在本质上与任何特定计算机或其它设备相关。根据本文中的教示内容的各种通用系统、计算机服务器或个人计算机可与程序一起使用,或可证明建构更特定的设备来执行所需要的方法步骤是方便的。将从下文描述中呈现各种这些系统的所需结构。应了解,可以使用各种编程语言来实施如本文所描述的本发明的教示内容。
此外,可以并非专门和明确列举的方式组合代表性实例和从属权利要求的各种特征以便提供本教示内容的额外有用实施例。还应明确地注意,出于原始公开内容的目的,以及出于限制所主张的主题的目的,实体群组的所有值范围或指示公开每一可能的中间值或中间实体。还应明确地注意,图式中展示的组件的尺寸和形状设计成有助于理解如何实践本教示内容,但并不打算限制实例中绘示的尺寸和形状。
当前一代Wi-Fi标准使用公用信道来传输管理帧和数据帧。在拥挤环境中,如信标或探测请求/响应帧的管理帧可消耗无线介质,且因而可减小数据吞吐量。另外,当前一代Wi-Fi标准使用上行链路(台到存取点)和下行链路(存取点到台)的公用信道,且因此传输范围受到上行链路的传输范围限制,这是因为台的传输功率通常比存取点的传输功率低得多。
在美国和其它国家中,将6千兆赫频带(例如,5.925千兆赫到7.125千兆赫)视为可用于Wi-Fi的未授权频谱。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无线通信系统和方法在6千兆赫频带以及2.4千兆赫和5千兆赫频带中提供无线通信,以增强吞吐量性能和Wi-Fi数据通信的可靠性。本发明可有助于定义IEEE 802.11ax标准之后的下一代Wi-Fi标准。
当前IEEE 802.11ax标准聚焦于提高密集情况下的Wi-Fi业务效率。在典型操作环境中,IEEE 802.11ax标准的峰值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比率与前代IEEE 802.11ac标准相比仅递增地增加了1.4倍。然而,IEEE 802.11ax标准并非设计成关于峰值PHY比率而专门增强Wi-Fi性能。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无线系统和方法利用6千兆赫频带连同2.4千兆赫和5千兆赫频带链路作为高吞吐量数据链路。6千兆赫频带的范围可略微偏离当前所考虑的频带,即,5.925千兆赫到7.125千兆赫范围,且所述6千兆赫频带的范围可视下一代Wi-Fi标准的定义而变化。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定义与2.4千兆赫或5千兆赫频带中的20兆赫信道化相比的在6千兆赫频带中更宽的信道化(例如,80兆赫)。6千兆赫频带的80兆赫信道化可避免2.4千兆赫或5千兆赫频带中的20兆赫、40兆赫以及80兆赫信号之间的共存问题,且由此其可具有高吞吐量应用的更高效介质存取。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定义利用6千兆赫频带或5千兆赫和6千兆赫频带两者的新320兆赫操作模式。320兆赫操作模式与IEEE 802.11ac标准相比可使峰值PHY比率加倍。
图1是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可应用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和方法的环境的系统图。无线通信系统10包含可与一或多个无线台(STA)14通信的存取点(AP)12。无线通信系统10可以是使用IEEE 802.11标准中的任一个实施的无线局域网(WLAN)。存取点12可与一或多个无线台14通信,所述存取点12使用共用区域网路协定且在一或多个共用频谱带方面与所述一或多个无线台14相关。举例来说,存取点12和无线台14可在2.4千兆赫频带、5千兆赫频带、6千兆赫频带或这些频带的任何组合上通信。在实际实施方案中,WLAN可包含与大量无线台通信的一或多个存取点。
在本发明中,无线台14也称为台或无线客户端。举例来说,无线台14可以是移动装置,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在其它实例中,无线台14可以是次级装置,如打印机或台式计算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无线台14可在自组织网络中的无线信道上直接地彼此通信。另外,无线台14可通过基础设施类网络中的在本文中也称为基地台的存取点通信。存取点12可连接到数据网络,如互联网,且使得无线台14能够与其它节点(例如,其它无线台14)通信或存取数据网络。
在本发明中,WLAN中的存取点和无线台可共同地称为无线通信装置或无线装置。在典型配置中,无线通信装置包含收发器(传输器/接收器)和用于处理数据包的处理器,所述收发器将在天线上接收的无线电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装置的示意图。应理解,图2仅代表通用无线装置,且在实际实施方案中,无线装置可使用各种配置并包含图2中未展示的其它元件。无线装置20可配置为图1中展示的存取点12或无线台14。无线装置20可包含连接到射频(radiofrequency;RF)前端22的一或多个天线23。接收器电路24和传输器电路26连接到RF前端22且接收来自天线23的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所述天线。
无线装置20包含用于控制无线装置20的操作的处理器30。处理器30执行指令33以执行接收和传输数据包的各种操作。处理器30可与系统总线28通信。通过系统总线28,处理器30可与无线台20的一或多个系统组件通信。举例来说,无线台20可包含用于存储指令33和其它数据的存储器32、显示器34以及用于与用户介接或向用户提供状态的输入/输出(I/O)接口36。
在配置为存取点时,无线装置20可布置成建立与一或多个无线台的连接,处理从相关无线台接收到的资源分配请求,且将数据包传输到相关无线台并接收来自相关无线台的数据包。在配置为无线台时,无线装置20可布置成建立与如存取点或另一无线台的另一无线装置的连接,且传输和接收数据包。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和方法配置成利用6千兆赫频带以及在IEEE802.11ac标准中定义的2.4千兆赫频带和/或5千兆赫频带。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本文中所定义的6千兆赫频带可覆盖5.925千兆赫与7.125千兆赫之间的范围。然而,6千兆赫频带的范围可略微偏离5.925千兆赫到7.125千兆赫范围,且其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变化。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方法可实施利用6千兆赫频带以及在IEEE 802.11ac标准中定义的2.4千兆赫和5千兆赫频带的各种信道化和操作规则,以增大数据吞吐量并增强网络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的WLAN 10实施本文中所描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方法,以便于在存取点12与无线台14之间的数据传输。
(1)高吞吐量链路的宽信道化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方法用于无线局域网中的数据传输。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方法实施信道化方案,其中6千兆赫频带中的传输使用比用于2.4千兆赫和/或5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二基频带宽更宽的第一基频带宽。6千兆赫频带中的总操作带宽可能并不比2.4千兆赫和/或5千兆赫频带中的总操作带宽更宽。举例来说,可使用5千兆赫频带中的160兆赫带宽信道和6千兆赫频带中的80兆赫带宽信道。更具体来说,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方法允许使用具有第一信道带宽的频道在6千兆赫频带上传输和接收数据包,且使用具有第二信道带宽的频道在2.4千兆赫和/或5千兆赫频带上传输和接收数据包。
一般来说,在对应频带的信道带宽中实施跨无线通信链路的数据通信。在2.4千兆赫和5千兆赫频带中,信道带宽的基本单位是20兆赫,通过结合两个或大于两个20兆赫信道还支持40兆赫和80兆赫信号带宽。虽然信道结合可增大PHY比率,但是也产生20兆赫与40/80兆赫信号之间的共存问题。
图3A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2.4千兆赫频带的实例信道化。2.4千兆赫频带具有基础信道带宽40。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础信道带宽40为20兆赫。2.4千兆赫频带通过结合两个基底20兆赫信道来支持20兆赫和40兆赫信号带宽信道两者。
图3B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5千兆赫频带的实例信道化。5千兆赫频带具有基础信道带宽42。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础信道带宽42为20兆赫。5千兆赫频带通过结合两个或四个基础20兆赫信道来支持20兆赫、40兆赫以及80兆赫信号带宽信道。
图3C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6千兆赫频带的实例信道化。6千兆赫频带具有比2.4千兆赫的基础信道宽度40和5千兆赫频带的基底信道宽度42更宽的基础信道带宽44。6千兆赫频带通过结合两个或四个基础80兆赫信道来支持80兆赫、160兆赫以及320兆赫信号带宽信道。
根据一个实施例,6千兆赫频带用于需要频繁对宽信道(例如,80兆赫或大于80兆赫)进行存取的高吞吐量应用。更宽信道带宽44用作6千兆赫频带的信道化的基本单位,以使得高吞吐量应用在不由更窄带宽信号阻断的情况下可具有对宽信道的更容易存取,且可消除20兆赫、40兆赫以及80兆赫信道之间的共存问题。
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无线通信网络中配置无线装置的频带的流程图50。用户配置无线装置和无线通信网络以使用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至少两个频带(在步骤52处)。选择包含2.4千兆赫频带和/或5千兆赫频带的第一频带(在步骤54处)。另外,选择第二频带,即,6千兆赫频带(在步骤56处)。应理解,可改变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的选择顺序,即,在6千兆赫频带中选择第一频带,且在2.4千兆赫频带和/或5千兆赫频带中选择第二频带。可替代地,可同时或独立地进行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的选择。2.4千兆赫频带具有20兆赫的基础信道带宽,但可通过结合两个基础20兆赫信道来支持20兆赫和40兆赫信号带宽信道两者。5千兆赫频带也具有20兆赫的基础信道带宽,且可通过结合两个、四个或八个基础20兆赫信道来支持20兆赫、40兆赫、80兆赫以及160兆赫信号带宽信道。
取决于无线装置和无线通信网络的配置,经由多个频带在无线通信网络上传输数据包。举例来说,第二频带(即,6千兆赫频带)用于使用更宽信道带宽(例如,80兆赫或大于80兆赫)来携载高吞吐量应用的数据包,而第一频带(即,2.4千兆赫和5千兆赫频带)用于携载更窄带宽数据包,如上行链路数据帧或管理数据帧。然而,应理解,高吞吐量应用的数据包和更窄带宽数据包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拆分成第一频带和第二频带。
(2)带内(Intra-band)或带间(Inter-band)模式中的320兆赫带宽信道
图5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实施和利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320兆赫带宽信道的若干模式。根据IEEE 802.11ac标准,5千兆赫频带定义为覆盖5.15千兆赫与5.85千兆赫之间的频率范围,以使得5千兆赫频带的信道带宽是700兆赫宽。DFS(动态频率选择)可用于5GHz频段,DFS是一种允许未授权装置使用已分配给雷达系统的5GHz频带而不会对这些雷达造成干扰的机制。根据一个实施例,6千兆赫频带定义为覆盖5.925千兆赫与7.125千兆赫之间的频率范围,以使得6千兆赫频带的可用信道带宽是1200兆赫宽。
根据一些实施例,实施本发明无线装置的无线通信网络可在带内模式和带间模式中支持320兆赫带宽信道。在带内模式中,本发明的无线装置利用5千兆赫频带或6千兆赫频带中的320兆赫带宽信道。带内模式可分类成:连续带内模式,其中将320兆赫带宽信道连续地分派在指定的频带内;以及不连续带内模式,其中将320兆赫带宽信道拆分成在指定的频带内彼此分离的两个或大于两个更窄频率带宽信道。
举例来说,在6千兆赫频带的情况下,带内连续模式称为61,而带内不连续模式称为62。尽管在6千兆赫带内连续模式61的本实例中展示320兆赫带宽信道与5.925千兆赫对准,但应理解,320兆赫带宽信道可分派在6千兆赫频带内的任何位置。类似地,只要320兆赫带宽信道拆分成两个或大于两个更窄频带,带内不连续模式62就可分派在6千兆赫频带内的任何位置。也可能连续带内模式65可包含5千兆赫频带中的320兆赫带宽信道。
在带间模式中,无线通信系统可配置成利用5千兆赫频带中的至少一个信道带宽和6千兆赫频带中的至少一个信道带宽。举例来说,带间模式63具有5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一160兆赫带宽信道和6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二160兆赫带宽信道。在另一实例中,带间模式64具有5千兆赫频带中的两个不连续80兆赫带宽信道和6千兆赫频带中的160兆赫带宽信道。
图6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在各种模式中使用320兆赫带宽信道的流程图80。无线装置和/或无线通信网络准备在具有320兆赫带宽信道的数据信道上的数据传输(在步骤82处),且确定在带内模式或带间模式中配置320兆赫带宽信道(在步骤83处)。数据信道可比主要信道更宽。
在带内模式中,选择一个频带(5千兆赫或6千兆赫频带)以分派320兆赫带宽信道(在步骤84处)。320兆赫带宽信道可以连续模式分派于5千兆赫或6千兆赫频带(在步骤88处)或可使用两个单独的160兆赫子信道以不连续模式分派(在步骤90处)。根据一个实施例,两个单独的160兆赫子信道可仅分派于6千兆赫频带中。
在带间模式中,选择多个频带以将320兆赫带宽信道分派于5千兆赫和6千兆赫频带中(在步骤86处)。320兆赫带宽信道可以包含5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一160兆赫子信道和6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二160兆赫子信道(可替代地两个80兆赫子信道)的不连续模式分派(在步骤92处)。可替代地,320兆赫带宽信道可以包含5千兆赫频带中的两个80兆赫子信道和6千兆赫频带中的一个160兆赫子信道的不连续模式分派(在步骤94处)。
(3)弹性频带聚合
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定义弹性频带聚合。弹性频带聚合可增大峰值PHY比率,且台可同时监测多个主要信道以最大化信道存取。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使用可用的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频带中的多个子信道来支持各种带宽选项和弹性频带聚合。弹性频带聚合可取决于子信道带宽的大小和子信道的数量而处于带间连续模式、带内不连续模式以及带间不连续模式中的任一个中。
图7说明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弹性频带聚合的实例。带内不连续模式400提供包含5千兆赫频带中的80兆赫带宽的两个子信道的160兆赫的信道带宽。带间不连续模式402提供包含5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一80兆赫子信道和6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二80兆赫子信道的160兆赫的信道带宽。带间不连续模式404提供包含2.4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一40兆赫子信道和5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二40兆赫子信道的80兆赫的信道带宽。带间不连续模式406提供包含2.4千兆赫频带中的20兆赫子信道和6千兆赫(或5千兆赫)频带中的80兆赫子信道的100兆赫的信道带宽。带间不连续模式408提供包含2.4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一40兆赫子信道、5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二40兆赫子信道以及6千兆赫(或5千兆赫)频带中的一个80兆赫子信道的160兆赫的信道带宽。带间不连续模式410提供包含2.4千兆赫频带中的40兆赫子信道和6千兆赫(或5千兆赫)频带中的160兆赫子信道的200兆赫的信道带宽。
应理解,多个其它带宽选项和子信道聚合选项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是可能的。举例来说,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可支持包含但不限于以下的带宽选项:40兆赫、60兆赫、80兆赫、100兆赫、120兆赫、160兆赫、180兆赫、200兆赫、240兆赫以及320兆赫频率带宽。40兆赫带宽信道的实例包含但不限于:1)2.4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一20兆赫子信道和5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二20兆赫子信道,以及2)2.4千兆赫频带中的两个20兆赫子信道。60兆赫带宽信道的实例包含但不限于:1)2.4千兆赫频带中的20兆赫子信道和5千兆赫频带中的40兆赫子信道,2)2.4千兆赫频带中的40兆赫子信道和5千兆赫频带中的20兆赫子信道,以及3)2.4千兆赫频带中的两个20兆赫子信道和5千兆赫频带中的另一20兆赫子信道。除带间不连续模式404之外,80兆赫带宽信道的另一实例包含但不限于2.4千兆赫频带中的两个20兆赫子信道和5千兆赫频带中的40兆赫子信道。120兆赫带宽信道的实例包含但不限于:1)2.4千兆赫频带中的40兆赫子信道和5千兆赫或6千兆赫频带中的80兆赫子信道,以及2)2.4千兆赫频带中的两个20兆赫子信道和5千兆赫或6千兆赫频带中的80兆赫子信道。180兆赫带宽信道的实例包含但不限于2.4千兆赫频带中的20兆赫子信道和5千兆赫或6千兆赫频带中的160兆赫子信道。除带间不连续模式410之外,200兆赫带宽信道的另一实例还包含但不限于2.4千兆赫频带中的两个20兆赫子信道和5千兆赫或6千兆赫频带中的160兆赫子信道。240兆赫带宽信道的实例包含但不限于:5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一80兆赫子信道、5千兆赫或6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二80兆赫子信道以及5千兆赫或6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三80兆赫子信道。320兆赫带宽信道的一些实例展示于图5中。
(4a)主要信道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定义多个主要信道。在这种情况下,一些STA可具有多个主要信道。如果主要信道中的一个空闲,那么STA可存取已空闲的主要信道。
可在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频带当中的对应频带内为多个主要信道中的每一个分派带间信道模式。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可提供在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频带中的两个或多于两个上用于无线台的多个主要信道。多个主要信道可最大化台的信道可存取性。
图8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选择无线台的主要信道的流程图500。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无线台配置成支持多个频带中的多个频带操作(在步骤502处)。举例来说,多个频带包含2.4千兆赫和5千兆赫频带中的至少一个以及6千兆赫频带。取决于所分派的多个频带,将多个主要信道分派到无线台(在步骤504处)。无线台可监测多个主要信道的可用性和可存取性(在步骤506处)。如果多个主要信道中的主要信道可用(在步骤508处),那么无线台存取可用主要信道的频带以用于与另一无线台或存取点进行数据通信(在步骤510处)。在某些情况下,存取点和无线台可协商/启用主要信道中的仅一个。举例来说,如果无线台进入闲置模式,那么存取点可经由下部频带的主要信道传送数据。
(4b)台专用主要信道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提供台专用主要信道。台专用主要信道可实现负载均衡,尤其对于宽信道带宽而言。举例来说,在现存系统中,在160兆赫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内,仅存在一个主要信道。如果仅极少无线台支持160兆赫带宽,那么随后次级80兆赫将不可用,这是因为所有数据包传输需要包含主要信道。举例来说,如果STA以80兆赫模式工作,那么无法使用第二80兆赫带宽(无主要信道)。如果第二80兆赫带宽上存在另一主要信道,那么一些STA可分派到第二80兆赫带宽,且将有更多利用第二80兆赫信道的机会。在这个实施例中,下部80兆赫信道中可存在用于一些无线台的一个主要信道,且上部80兆赫信道中可存在其它无线台的另一主要信道。因为相同BSS带宽(例如,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频带)中的不同无线台可在相同BSS带宽内的不同80兆赫频带上通信,所以存取点可在整个操作频带上负载均衡。
图9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将台专用主要信道分派到多个无线台的流程图520。存取点将第一主要信道(例如,BSS带宽内的上部80兆赫频带)分派到第一无线站且将第二主要信道(例如,相同BSS带宽内的下部80兆赫频带)分派到第二无线站(在步骤522处)。第一无线台和第二无线台中的每一个监测其自身的主要信道(在步骤524处)。第一无线台在第一主要信道可用时传输数据包(在步骤526处),且第二无线台在第二主要信道可用时传输数据包(在步骤528处)。步骤522到步骤528重复。存取点可将第一主要信道分派到第二无线台或将第二主要信道分派到第一无线台以平衡工作负载。存取点可取决于第一主要信道和第二主要信道中的每一个中的负载而将第一主要信道或第二主要信道分派到新无线台。
(4c)多个资源单元分配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无线系统和方法利用正交频分多址存取(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以支持多个用户。用于IEEE 802.11ax标准中的OFDMA中的资源单元(resource unit;RU)指示用于下行链路(downlink;DL)传输和上行链路传输两者的一组子载波(或载频调)。在OFDMA的情况下,不同传输功率可应用于不同RU。对于20兆赫信道而言,存在最多9个RU,在40兆赫信道的情况下,18个,且在80兆赫或160兆赫信道的情况下,更多个。RU使得存取点能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且有效地对存取点进行存取。在IEEE 802.11ax标准中,每个STA可仅分配到一个RU。
根据一个实施例,多个RU可分配到单个无线台。多个RU分配提供可用信道的更灵活和高效的利用。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支持多个资源单元分配。举例来说,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支持分配到单个无线台的26载频调RU加26载频调RU、26载频调RU加52载频调RU、242载频调RU加996载频调RU等。
(5)多个频带操作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利用包含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频带的三频带上的多个信道以增大Wi-Fi吞吐量。Wi-Fi吞吐量增大可以不同方式实现,例如,通过在多个频带上提供同时活动链路或在单独频带中提供单独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来实现。
(5a)多个频带上的同时活动链路
根据一个实施例,存取点和无线台维持大于一个活动链路。举例来说,2.4千兆赫和6千兆赫频带中的两个活动链路分派到一个无线台。在另一实例中,5千兆赫和6千兆赫频带中的两个活动链路分派到另一无线台。存取点和无线台可在大于一个频带中的多个信道上交换数据包,以增大数据吞吐量。可以同步方式或异步方式完成多个频带数据传输。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允许在活动链路的多个频带上同时传输数据包。在同步多个频带数据传输方案中,在多个频带上同时传输数据包可增大峰值PHY比率。
图10A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同步多频带数据传输方案的实例。在本实例中,分派到无线台的140兆赫信道包含在2.4千兆赫频带中具有20兆赫带宽的信道140、在5千兆赫频带中具有40兆赫带宽的信道142以及在6千兆赫频带中具有80兆赫带宽的信道144。
无线台在所有多个信道闲置时可在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频带中的多个信道上同步传输数据包。如果多个信道中的任一个忙碌,那么无线台可推迟数据传输直到所有多个信道变闲置为止。如果多个信道中的一或多个忙碌,那么将有较少同时存取多个信道的机会。
在本实例中,三个多个信道在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频带中的每一个中展示为不同带宽信道。然而,应理解,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使用不同大小和数量的多个信道。举例来说,320兆赫信道可包含5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一160兆赫信道和6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二160兆赫信道。
图10B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异步多频带传输方案的实例。类似于图10A的实例,分派到无线台的140兆赫信道包含在2.4千兆赫频带中具有20兆赫带宽的信道150、在5千兆赫频带中具有40兆赫带宽的信道152以及在6千兆赫频带中具有80兆赫带宽的信道154。代替等待所有信道150、信道152以及信道154变为闲置,无线台可在多个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信道闲置时在任何一或多个频带中异步地传输数据包。在介质忙碌时此方法增加存取介质的机会且产生与同步方法相比更高的吞吐量。这也可增大高效介质存取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吞吐量。因为异步多频带信道在未授权频谱(即,6千兆赫频带)中存取,所以与当前IEEE 802.11ax标准相比,其也可增大吞吐量。另外,多个频带上的同时活动链路提高可靠性,这是因为无线台可在不同信道中传输具有相同MAC协定数据单元(MAC ProtocolData Unit;MPDU)的包。
(5b)单独频带中的单独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提供单独频带中的单独上行链路(台到存取点)和下行链路(存取点到台)。
图11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使用单独频带中的单独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的实例。20兆赫信道分派于2.4千兆赫频带或5千兆赫频带中,且80兆赫信道分派于6千兆赫频带中。因为存取点具有比台更高的传输功率,所以下行链路可使用6千兆赫频带中的宽80兆赫频带,且上行链路可使用2.4千兆赫或5千兆赫频带中的窄20兆赫频带。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使用用于多个频带中的每一个的不同带宽。不同频带中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分离可消除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之间的链路不对称性问题,所述链路不对称性问题可在相同频带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时出现。
(6)单独频带中的管理帧和数据帧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使用不同频带中的单独管理平面和数据平面。管理帧和数据帧的分离将使携载具有较小管理帧的较大数据帧的6千兆赫频带整洁,所述较小管理帧可减少吞吐量。
图12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提供用于在单独频带中传输管理帧和数据帧的单独信道的实例。管理帧与数据帧相比较小。管理平面包含管理帧传输,如信标、相关请求/响应、探测请求/响应。数据平面包含数据帧传输。
根据一个实施例,可在2.4千兆赫或5千兆赫频带中传输管理帧,而可在6千兆赫频带中传输通常大于用于高吞吐量应用的管理帧的数据帧。在一些实施例中,除6千兆赫频带之外,还可在一或多个2.4千兆赫和/或5千兆赫频带中传输数据帧。举例来说,数据/块确认(BlockAck)交换帧可处于相同信道(例如,6千兆赫频带)中,或BlockAck传输可延迟且在不同信道(例如,2.4千兆赫或5千兆赫频带)上传输作为对BlockAck请求的响应。
不同频带中的管理帧和数据帧的单独传输可实现高数据吞吐量。5千兆赫和6千兆赫频带中的同时操作可能需要谨慎选择信道,这是因为与2.4/5千兆赫和2.4/6千兆赫频带相比的更近接近性。
存取点多频带通信方法
图1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使得存取点能够在单个BSS中的多个频带上通信的流程图200。存取点支持所有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频带。存取点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仅将2.4千兆赫和/或5千兆赫频带中的信标传输到无线台(在步骤202处)。信标或管理包可指示存取点在多个频道上操作的能力(在步骤204处)。存取点同时监听多个频带中的所有支持信道,以检查是否从相关无线台中的任一个接收任何包(在步骤206处)。如果存取点接收包(在步骤208处),那么存取点处理所接收的包且视需要响应(在步骤210处)。在处理所接收的包之后,存取点继续监听多个频带中的所有支持信道(在步骤206处)。如果存取点未接收包(在步骤208处),那么存取点检查是否存在将传输到无线台的数据包(在步骤212处)。如果存在将传输的数据包,那么存取点检查接收无线台是否支持多个频带(在步骤218处)。如果无线台支持多个频带,那么存取点在符合信道存取规则的2.4千兆赫、5千兆赫和/或6千兆赫频带的可用信道上同步或异步地传输数据包(在步骤222处),否则存取点在无线台支持的特定信道上传输数据包(在步骤220处)。如果不存在将传输的数据包,那么存取点检查是否存在将传输到无线台的管理包(在步骤214处)。如果存在将传输的管理包(在步骤214处),那么存取点在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频带的信道中的一个上传输管理包(在步骤216处)。在处理数据包或管理包之后,存取点同时监听多个频带中的所有支持信道,以检查是否从相关无线台中的任一个接收包(在步骤206处)。
无线台多频带通信方法
图1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使得无线台能够在单个BSS中的多个频带上通信的流程图300。无线台支持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频带中的两个或大于两个。无线台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扫描来自存取点的信标或将探测请求包传输到任何存取点(在步骤302处)。无线台与存取点相关且交换多频带支持能力信息,所述信息指示无线台支持2.4千兆赫、5千兆赫以及6千兆赫频带中的两个或大于两个(在步骤304处)。无线台同时监听多个频带中的所有支持信道,以检查是否从相关存取点中的任一个接收任何包(在步骤306处)。如果无线台接收包(在步骤308处),那么无线台处理所接收的包且视需要响应(在步骤310处)。在处理所接收的包之后,无线台继续监听多个频带中的所有支持信道(在步骤306处)。如果无线台未接收包(在步骤308处),那么无线台检查是否存在将传输到存取点的数据包(在步骤312处)。如果存在将传输的数据包,那么无线台检查链路预算是否足以使用6千兆赫频带(在步骤316处)。如果链路预算足以使用6千兆赫频带,那么无线台在6千兆赫频带的可用信道上同步或异步地传输数据包(在步骤320处),否则无线台在2.4千兆赫频带或5千兆赫频带的任何可用信道上传输数据包(在步骤318处)。如果不存在将传输的数据包,那么无线台检查是否存在将传输到存取点的管理包(在步骤314处)。如果存在将传输的管理包(在步骤314处),那么无线台在2.4千兆赫和5千兆赫频带的信道中的一个上传输管理包(在步骤318处)。在处理数据包或管理包之后,无线台同时监听多个频带中的所有支持信道,以检查是否从相关存取点中的任一个接收包(在步骤306处)。
根据一个实施例,用于允许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包含:提供来自2.4千兆赫频带与5千兆赫频带的组合中的至少一个;提供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以允许无线数据通信;将在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中具有第一频率带宽的第一数据通信信道分派在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以及在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经由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中的第一数据通信信道来传输数据包。2.4千兆赫频带和5千兆赫频带中的每一个包含具有20兆赫的第一基频带宽的多个子信道,且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包含具有大于第一基频带宽的第二基频带宽的多个子信道。
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可介于5.925千兆赫到7.125千兆赫的范围内。第二基频带宽可以是80兆赫。可经由在第一数据通信信道中连续或不连续的两个或大于两个子信道来传输数据包。
方法可进一步包含:将在2.4千兆赫频带或5千兆赫频带中具有第二频率带宽的第二数据通信信道分派在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以及在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经由2.4千兆赫频带或5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二数据通信信道来传输数据包。
可部分地在第一数据通信信道中且部分地在第二数据通信信道中传输数据包,且第一频率带宽和第二频率带宽的总和可以是至多320兆赫或小于320兆赫。
可将部分地在第一数据通信信道中传输的数据包中的第一部分拆分成第一组子信道,所述第一组子信道在第一数据通信信道中连续或不连续,且可将部分地在第二数据通信信道中传输的数据包中的第二部分拆分成第二组子信道,所述第二组子信道在第二数据通信信道中连续或不连续。
方法可进一步包含:在包含6千兆赫频带和2.4千兆赫频带与5千兆赫频带中的至少一个的频带中为无线台分派多个主要信道;监测多个主要信道且确定多个主要信道中的可用主要信道;以及对可用主要信道的频带进行存取。
方法可进一步包含:在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中为无线台分派主要信道;在2.4千兆赫频带和5千兆赫频带中的一或多个中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第二无线台分派第二主要信道;以及在存取点与第二无线台之间经由第二数据通信信道传输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通信信道包含含有第二主要信道的信道。
方法可进一步包含:在第一数据通信信道和第二数据通信信道都闲置时,在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经由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中的第一数据通信信道和2.4千兆赫频带或5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二数据通信信道两者同步地传输数据包的部分。
方法可进一步包含:在第一数据通信信道和第二数据通信信道中的任一个闲置时,在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经由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中的第一数据通信信道和2.4千兆赫频带或5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二数据通信信道两者异步地传输数据包的部分。
方法可进一步包含:经由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中的第一数据通信信道来传输下行链路数据帧;以及经由2.4千兆赫频带或5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二数据通信信道来传输上行链路数据帧。
方法可进一步包含:经由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中的第一数据通信信道来传输数据帧;以及经由2.4千兆赫频带或5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二数据通信信道来传输管理帧。
根据另一实施例,无线数据通信系统包含:存取点;以及无线台,能够与存取点通信。无线通信系统提供2.4千兆赫频带和5千兆赫频带中的至少一个,以允许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且其中2.4千兆赫频带和5千兆赫频带中的每一个包含具有20兆赫的第一基频带宽的多个子信道。无线通信系统进一步提供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以允许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且其中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包含具有大于第一基频带宽的第二基频带宽的多个子信道。无线通信系统将在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中具有第一频率带宽的第一数据通信信道分派在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无线通信系统在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经由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中的第一数据通信信道来传输数据包。
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可介于5.925千兆赫到7.125千兆赫的范围内。第二基频带宽可以是80兆赫。可经由在第一数据通信信道中连续或不连续的两个或大于两个子信道来传输数据包。
无线通信系统可进一步:将在2.4千兆赫频带或5千兆赫频带中具有第二频率带宽的第二数据通信信道分派在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以及在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经由2.4千兆赫频带或5千兆赫频带中的第二数据通信信道传输数据包。
可部分地在第一数据通信信道中且部分地在第二数据通信信道中传输数据包,且第一频率带宽和第二频率带宽的总和可以是至多320兆赫或小于320兆赫。
可将部分地在第一数据通信信道中传输的数据包中的第一部分拆分成第一组子信道,所述第一组子信道在第一数据通信信道中连续或不连续,且可将部分地在第二数据通信信道中传输的数据包中的第二部分拆分成第二组子信道,所述第二组子信道在第二数据通信信道中连续或不连续。
可以大量方式实施本发明,包含如:过程;设备;系统;物质组成;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体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和/或处理器,如硬件处理器或处理器装置,所述硬件处理器或处理器装置配置成执行连接到处理器的存储器上所存储和/或由所述存储器提供的指令。在本说明书中,这些实施方案或本发明可采用的任何其它形式可称为技术。一般来说,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改变所公开方法的步骤顺序。除非另外说明,否则如描述为配置成执行任务的处理器或存储器的组件可实施为暂时配置成在给定时间执行任务的一般组件或制造成执行任务的特定组件。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处理器”是指配置成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一或多个装置、电路和/或处理核心。
在上文连同说明本发明的原理的附图一起提供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结合这些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任何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仅受权利要求书限制,且本发明涵盖大量替代物、修改以及等效物。在以下描述中,阐述许多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出于实例目的提供这些细节,且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全部的情况下根据权利要求书来实践本发明。出于清楚目的,未详细描述在与本发明相关的技术领域中已知的技术材料,以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
提供上文详细描述以说明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且所述详细描述并不意欲为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大量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允许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提供来自2.4千兆赫频带与5千兆赫频带的组合中的至少一个,以允许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存取点与无线台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其中所述2.4千兆赫频带以及所述5千兆赫频带中的每一个包含具有20兆赫的第一基频带宽的多个子信道;
提供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以允许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所述存取点与所述无线台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其中包含所述6千兆赫频带的所述频带包含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基频带宽的第二基频带宽的多个子信道;
将在包含所述6千兆赫频带的所述频带中具有第一频率带宽的第一数据通信信道分派在所述存取点与所述无线台之间;以及
在所述存取点与所述无线台之间经由包含所述6千兆赫频带的所述频带中的所述第一数据通信信道来传输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包含所述6千兆赫频带的所述频带介于5.925千兆赫到7.125千兆赫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基频带宽是80兆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由两个或大于两个子信道传输所述数据包,所述两个或大于两个子信道在所述第一数据通信信道中连续或不连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在所述2.4千兆赫频带或所述5千兆赫频带中具有第二频率带宽的第二数据通信信道分派在所述存取点与所述无线台之间;以及
在所述存取点与所述无线台之间经由所述2.4千兆赫频带或所述5千兆赫频带中的所述第二数据通信信道来传输所述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部分地在所述第一数据通信信道中以及部分地在所述第二数据通信信道中传输所述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一频率带宽以及所述第二频率带宽的总和是至多320兆赫或小于320兆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将部分地在所述第一数据通信信道中传输的所述数据包的第一部分拆分成第一组子信道,所述第一组子信道在所述第一数据通信信道中连续或不连续,以及将部分地在所述第二数据通信信道中传输的所述数据包的第二部分拆分成第二组子信道,所述第二组子信道在所述第二数据通信信道中连续或不连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包含所述6千兆赫频带的所述频带以及所述2.4千兆赫频带与所述5千兆赫频带中的至少一个为所述无线台分派多个主要信道;
监测所述多个主要信道以及确定所述多个主要信道当中的可用主要信道;以及
存取所述可用主要信道的频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包含所述6千兆赫频带的所述频带中为所述无线台分派主要信道;
在所述2.4千兆赫频带以及所述5千兆赫频带中的一或多个中为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第二无线台分派第二主要信道;以及
在所述存取点与所述第二无线台之间经由包含所述第二主要信道的所述第二数据通信信道来传输所述数据包。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数据通信信道以及所述第二数据通信信道皆空闲时,在所述存取点与所述无线台之间经由包含所述6千兆赫频带的所述频带中的所述第一数据通信信道以及所述2.4千兆赫频带或所述5千兆赫频带中的所述第二数据通信信道两者来同步传输所述数据包的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数据通信信道以及所述第二数据通信信道中的任一个空闲时,在所述存取点与所述无线台之间经由包含所述6千兆赫频带的所述频带中的所述第一数据通信信道以及所述2.4千兆赫频带或所述5千兆赫频带中的所述第二数据通信信道两者来异步传输所述数据包的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经由包含所述6千兆赫频带的所述频带中的所述第一数据通信信道来传输下行链路数据帧;以及
经由所述2.4千兆赫频带或所述5千兆赫频带中的所述第二数据通信信道来传输上行链路数据帧。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经由包含所述6千兆赫频带的所述频带中的所述第一数据通信信道来传输数据帧;以及
经由所述2.4千兆赫频带或所述5千兆赫频带中的所述第二数据通信信道来传输管理帧。
14.一种无线数据通信系统,包括:
存取点;以及
无线台,能够与所述存取点通信,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提供2.4千兆赫频带以及5千兆赫频带中的至少一个,以允许所述存取点与所述无线台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以及其中所述2.4千兆赫频带以及所述5千兆赫频带中的每一个包含具有20兆赫的第一基频带宽的多个子信道,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提供包含6千兆赫频带的频带,以允许所述存取点与所述无线台之间的无线数据通信,以及其中包含所述6千兆赫频带的所述频带包含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基频带宽的第二基频带宽的多个子信道;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将在包含所述6千兆赫频带的所述频带中具有第一频率带宽的第一数据通信信道分派在所述存取点与所述无线台之间;以及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在所述存取点与所述无线台之间经由包含所述6千兆赫频带的所述频带中的所述第一数据通信信道来传输数据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数据通信系统,其中包含所述6千兆赫频带的所述频带介于5.925千兆赫到7.125千兆赫的范围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数据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基频带宽是80兆赫。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数据通信系统,其中经由两个或大于两个子信道传输所述数据包,所述两个或大于两个子信道在所述第一数据通信信道中连续或不连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数据通信系统,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
将在所述2.4千兆赫频带或所述5千兆赫频带中具有第二频率带宽的第二数据通信信道分派在所述存取点与所述无线台之间;以及
在所述存取点与所述无线台之间经由所述2.4千兆赫频带或所述5千兆赫频带中的所述第二数据通信信道来传输所述数据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数据通信系统,其中部分地在所述第一数据通信信道中以及部分地在所述第二数据通信信道中传输所述数据包,以及所述第一频率带宽以及所述第二频率带宽的总和是至多320兆赫或小于320兆赫。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数据通信系统,其中将部分地在所述第一数据通信信道中传输的所述数据包的第一部分拆分成第一组子信道,所述第一组子信道在所述第一数据通信信道中连续或不连续,以及将部分地在所述第二数据通信信道中传输的所述数据包的第二部分拆分成第二组子信道,所述第二组子信道在所述第二数据通信信道中连续或不连续。
CN201910026082.XA 2018-01-12 2019-01-11 用于允许无线通信的方法和无线数据通信系统 Active CN1100348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16869P 2018-01-12 2018-01-12
US62/616,869 2018-01-12
US201862731705P 2018-09-14 2018-09-14
US62/731,705 2018-09-14
US16/209,685 2018-12-04
US16/209,685 US10742374B2 (en) 2018-01-12 2018-12-04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high data throughput in 6 GHz Wi-Fi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4836A true CN110034836A (zh) 2019-07-19
CN110034836B CN110034836B (zh) 2022-10-18

Family

ID=67213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6082.XA Active CN110034836B (zh) 2018-01-12 2019-01-11 用于允许无线通信的方法和无线数据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0742374B2 (zh)
KR (1) KR20190086357A (zh)
CN (1) CN110034836B (zh)
TW (1) TWI7851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9907B (zh) * 2016-07-25 2022-08-1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公共信令的方法及设备
CN110831215B (zh) * 2018-08-10 2023-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A3126151C (en) * 2019-01-10 2024-04-16 Ondas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or mission critical internet of things (iot)
US11211998B2 (en) * 2019-04-03 2021-12-28 Baylor University Virtual wireless network
SG10201907069PA (en) * 2019-07-31 2021-02-25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6GHz BAND FREQUENCY COORDINATION
WO2021091334A1 (ko) * 2019-11-08 2021-05-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광대역을 통해 ppdu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2839332A (zh) * 2019-11-22 2021-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频段通信、接口参数更新方法、ap设备和ml设备
EP4068883A4 (en) * 2019-11-29 2023-01-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PPDUs BY MULTIPLE RUs IN A WIRELESS LAN SYSTEM
US20210250157A1 (en) * 2020-04-28 2021-08-12 Intel Corporation Enhanced next generation vehicle services packet
US20210368416A1 (en) * 2020-05-20 2021-11-25 Arcadya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network bridging method and wireless network transmiss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4006844B (zh) * 2021-09-30 2024-01-12 武汉通力路达科技有限公司 Wifi吞吐测试方法、wifi吞吐测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68151A1 (en) * 2022-03-01 2023-09-07 Newracom, Inc. Channel puncturing indication in a sounding null data packet (ndp) fram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12273A1 (en) * 2012-10-24 2014-04-2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CN105917611A (zh) * 2013-11-19 2016-08-31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使用具有频调分配的最小带宽单元传送较长持续时间的ofdm符号的hew通信台站和方法
US20170188376A1 (en) * 2015-12-28 2017-06-29 Newracom, Inc. Multiple 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 operation
US20170264475A1 (en) * 2014-10-14 2017-09-14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O2017171365A2 (ko) * 2016-03-31 2017-10-05 엘지전자(주) 6ghz 이하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7151B2 (ja) * 2008-03-06 2010-06-23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端末の通信チャネル選択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20140269461A1 (en) 2013-03-14 2014-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ink augmentation
US9923581B2 (en) 2013-10-14 2018-03-20 Netgear, Inc. Front-end module and antenna design for a wireless device simultaneously using WLAN modules operating in different wireless bands
EP3200381B1 (en) * 2014-09-28 2019-07-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upporting flexible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WO2016089538A1 (en) * 2014-12-03 2016-06-09 Intel IP Corporation Wireless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a) allocations based on a basic tone resource unit or entire sub-channel
EP3986074A1 (en) * 2015-04-29 2022-04-2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ub-channelized transmission schemes in wlans
US20180145919A1 (en) 2016-11-23 2018-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fi link aggregation
US10750448B2 (en) * 2017-09-28 2020-08-18 Intel IP Corporation Wake-up radio advertisement channel
US10728016B2 (en) * 2017-10-06 2020-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synchronization design
US11032207B2 (en) * 2017-11-17 2021-06-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k aggregation with floating primary link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12273A1 (en) * 2012-10-24 2014-04-2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CN104704753A (zh) * 2012-10-24 2015-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局域网的载波聚合的系统和方法
CN105917611A (zh) * 2013-11-19 2016-08-31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使用具有频调分配的最小带宽单元传送较长持续时间的ofdm符号的hew通信台站和方法
US20170264475A1 (en) * 2014-10-14 2017-09-14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20170188376A1 (en) * 2015-12-28 2017-06-29 Newracom, Inc. Multiple 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 operation
WO2017171365A2 (ko) * 2016-03-31 2017-10-05 엘지전자(주) 6ghz 이하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熊礼霞 等: "无线通信中信道资源管理浅析", 《广东通信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11687B2 (en) 2023-11-07
US10742374B2 (en) 2020-08-11
US20220294584A1 (en) 2022-09-15
TWI785183B (zh) 2022-12-01
US20190222376A1 (en) 2019-07-18
KR20190086357A (ko) 2019-07-22
US11362775B2 (en) 2022-06-14
TW201931885A (zh) 2019-08-01
US20200280405A1 (en) 2020-09-03
CN110034836B (zh)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4836A (zh) 用于允许无线通信的方法和无线数据通信系统
KR101518059B1 (ko) 초고처리율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의 채널 관리 방법과 채널 스위치 방법
CN108370585B (zh) 使用多基本服务标识符集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JP2022064990A (ja) サブキャリア群のwlan ofdma設計およびフレームフォーマット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4704753B (zh) 用于无线局域网的载波聚合的系统和方法
CN108055695B (zh) 一种在无线局域网中将信道接入终端的方法
CN110199494A (zh) 用于链路聚合建立和重新配置的信令
CN108174431B (zh) 在无线局域网系统中的主动扫描方法
WO2011072567A1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07624236A (zh) 基于随机接入从多个无线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CN109392122A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05144634B (zh) 实现用于蜂窝卸载的无线lan中的公平性的系统和方法
TWI805977B (zh) 通訊裝置、通訊方法、及通訊控制程式
JP2023509788A (ja) リソースユニット結合指示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EP3745635B1 (en) Resource units for wide band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8886690A (zh) 一种资源分配指示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TWI510125B (zh)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its communication method
TWI823077B (zh) 通訊裝置、控制方法、及程式
CN107950000A (zh) 新无线电接入技术系统的虚拟载波操作
US9301272B2 (en)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for providing services or activitie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11889389B2 (en)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DCSs) supporting virtualization of remote units as citizens band radio service (CBRS) devices (CBSDs)
US20240155361A1 (en) Private network
KR20160053835A (ko) 고효율 무선랜 통신 장치 및 고효율 무선랜 통신 방법
KR20120033664A (ko) 사용자 기기의 간섭 유형에 따른 무선통신 서비스 기법
CN106358306A (zh) 一种边缘频带动态划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