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25633A - 卡扣結構及卡扣組件 - Google Patents

卡扣結構及卡扣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25633A
TW201925633A TW106140932A TW106140932A TW201925633A TW 201925633 A TW201925633 A TW 201925633A TW 106140932 A TW106140932 A TW 106140932A TW 106140932 A TW106140932 A TW 106140932A TW 201925633 A TW201925633 A TW 20192563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annular
plate body
rive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0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城
Original Assignee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409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925633A/zh
Publication of TW201925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5633A/zh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一種卡扣結構,適於一板體。卡扣結構包括一鉚接座及二卡扣頭。鉚接座用以鉚接於板體,鉚接座具有相對的二端面,二端面分別位於板體的二側。二卡扣頭分別連接於鉚接座的二端面。

Description

卡扣結構及卡扣組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卡扣結構及卡扣組件,特別是一種具有雙卡扣頭的卡扣結構及卡扣組件。
目前市面上的電子設備內部的電子元件大多透過快速拆裝結構以固定於機殼上。快速拆裝結構是由電子元件上的葫蘆孔,搭配固定於機殼的卡扣元件,使電子元件在裝設時透過卡扣的方式迅速固定於機殼。
以卡扣元件為利用鉚接的方式鉚接於機殼上的構造來說,目前的卡扣元件為單一鉚接部搭配單一扣部的設計,若欲在板體的同一位置的相對二側分別設置二卡扣元件而讓板體的兩側皆具有可搭配葫蘆孔的扣部,則必須增加板體的厚度,讓板體有足夠的厚度來供二卡扣元件的二鉚接部鉚接。然而,板體增厚卻會減少電子設備內部可設置電子元件的空間,使得電子元件設置於殼體內的困難度增加。此外,因目前卡扣元件皆是單一鉚接部與單一扣部的設計,若欲將板體的相對二側皆設有扣部,則需要二次鉚接的動作,使得卡扣元件鉚接的時間拉長且成本提高。
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卡扣結構及卡扣組件,藉以解決先前技術中設置雙頭卡扣頭所造成的板體厚度、鉚接時間與成本增加的問題。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揭露之一種卡扣結構,適於一板體。卡扣結構包括一鉚接座及二卡扣頭。鉚接座用以鉚接於板體,鉚接座具有相對的二端面,二端面分別位於板體的二側。二卡扣頭分別連接於鉚接座的二端面。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揭露之一種卡扣組件,包含一板體及多個卡扣結構。板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多個卡扣結構各包含一鉚接座及二卡扣頭。鉚接座用以鉚接於板體,鉚接座具有相對的二端面,二端面分別位於板體的二側。二卡扣頭分別連接於鉚接部的二端面,而位於板體的相對二側,且二卡扣頭分別凸出於板體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卡扣結構及卡扣組件,因單一鉚接座的相對二側分別連接二卡扣頭,故僅將單一的鉚接座鉚接於板體上,即可令二卡扣頭位於板體的相對二側而形成一雙頭的卡扣結構。如此一來,單一鉚接座可免於增加板體的厚度之外,亦可減少鉚接的次數,使得鉚接的成本與時間皆可減少。
以上關於本發明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的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請參閱圖1與圖2。圖1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揭露的卡扣組件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的剖視圖。
本實施例之的卡扣組件10包含一板體100、多個卡扣結構200及一扣環300。板體100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110及一第二表面120。
在本實施例中,以其中一個卡扣結構200說明,每個卡扣結構200各包含一鉚接座210以及二卡扣頭220。鉚接座210具有二端面213。詳細來說,鉚接座210包含二連接柱211及一嵌設板212。二連接柱211連接於嵌設板212的相對二側,且二端面213分別位於二連接柱211遠離嵌設板212的一側。在本實施例中,嵌設板212的外形例如但不限為六角形板,且嵌設板212具有穿過二連接柱211之中心點P的一中心軸線S。嵌設板212在垂直於中心軸線S之方向上的長度L1大於二連接柱211在垂直於中心軸線S之方向上的長度L2。
其中一連接柱211具有一外環面211a、一咬合凹槽211b及一環形扣槽211c,咬合凹槽211b與環形扣槽211c自外環面211a凹陷而形成,且咬合凹槽211b位於環形扣槽211c與嵌設板212之間。咬合凹槽211b與嵌設板212鉚接於板體100,使得二連接柱211分別至少部分凸出於板體100的第一表面110與第二表面120,且環形扣槽211c靠近嵌設板212之一表面2111c與第一表面110共平面。
二卡扣頭220各包含相連的一支撐臂221及一卡持部222。二支撐臂221遠離二卡持部222的一端分別連接於二端面213,而令二卡扣頭220位於板體100的相對二側並凸出於板體100之第一表面110及第二表面120。嵌設板212的中心軸線S穿過支撐臂221及卡持部222,卡持部222沿垂直中心軸線S之方向上的長度L3大於支撐臂221沿垂直中心軸線S之方向上的長度L4。
在本實施例中,卡扣結構200為一體成形的結構,即單一的鉚接座210與二個卡扣頭220之間為一體成形的連接,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鉚接座可透過焊接等方式與二卡扣頭連接。
扣環300具有一環形體310及三個凸緣320,環形體310具有一內緣311,三個凸緣320分別自內緣311凸出,扣環300扣設於環形扣槽211c,以令三個凸緣320位於環形扣槽211c內,且扣環300抵靠板體100的第一表面110,以加強卡扣結構200固定於板體100的強度。
在本實施例中,扣環300具有三個凸緣320的設置,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在其他實施例中,扣環的凸緣數量可小於或大於三個,或是扣環可無任何凸緣的設置,取而代之地將扣環的環形體直接扣設於環形扣槽。
接著說明本實施例的卡扣結構200鉚接於板體100的過程。請一併參閱圖3與圖4,圖3為圖1的卡扣結構的鉚接過程示意圖。圖4為圖1的卡扣結構鉚接於板體的剖視圖。
由圖3與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板體100還具有一鉚接孔130,卡扣結構200以方向D1穿過鉚接孔130,以令鉚接座210的嵌設板212抵頂板體100的第二表面120。接著,可透過鉚接工具,例如鉚接槍,以方向D1施予嵌設板212作用力,使得嵌設板212崁入板體100內,而令板體100塑形崁入咬合凹槽211b,以使卡扣結構200固定於板體100。
接著,請一併參閱圖5,圖5為圖1的扣環的扣設過程之示意圖。
由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卡扣結構200除了透過鉚接固定於板體100之外,亦透過扣環300加強卡扣結構200固定於板體100的強度。詳細來說,鉚接過後的卡扣結構200中,環形扣槽211c鄰近嵌設板212的表面2111c與板體100的第一表面110共平面,扣環300可從方向D2扣設於環形扣槽211c,使得扣環300抵靠板體100的第一表面110。舉例來說,當一電子元件卡扣於板體100第二表面120之一側的卡扣頭220時,扣環300抵靠板體100的第一表面110可有效抵抗電子元件的重量。如此一來,使得卡扣結構200固定於板體100的強度增加。
根據上述實施例之卡扣結構及卡扣組件,因單一鉚接座的相對二側分別連接二卡扣頭,故僅將單一的鉚接座鉚接於板體上,即可令二卡扣頭位於板體的相對二側而形成一雙頭的卡扣結構。如此一來,單一鉚接座可免於增加板體的厚度之外,亦可減少鉚接的次數,使得鉚接的成本與時間皆可減少。
此外,透過扣環扣設於環形扣槽,並抵靠板體的第一表面的設置,可有效抵抗當電子元件卡扣於板體第二表面之一側的卡扣頭所施予卡扣結構的重量,以令卡扣結構固定於板體的強度增加。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卡扣組件
100‧‧‧板體
110‧‧‧第一表面
120‧‧‧第二表面
130‧‧‧鉚接孔
200‧‧‧卡扣結構
210‧‧‧鉚接座
211‧‧‧連接柱
211a‧‧‧外環面
211b‧‧‧咬合凹槽
211c‧‧‧環形扣槽
2111c‧‧‧表面
212‧‧‧嵌設板
213‧‧‧端面
220‧‧‧卡扣頭
221‧‧‧支撐臂
222‧‧‧卡持部
300‧‧‧扣環
310‧‧‧環形體
311‧‧‧內緣
320‧‧‧凸緣
P‧‧‧中心點
S‧‧‧中心軸線
L1、L2、L3、L4‧‧‧長度
D1、D2‧‧‧方向
圖1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揭露的卡扣組件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剖視圖。 圖3為圖1的卡扣結構的鉚接方向之示意圖。 圖4為圖1的卡扣結構鉚接於板體的剖視圖。 圖5為圖1的扣環的扣設過程之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卡扣結構,適於一板體,包括: 一鉚接座,用以鉚接於該板體,該鉚接座具有相對的二端面,該二端面分別位於該板體的二側;以及二卡扣頭,分別連接於該鉚接座的該二端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卡扣結構,其中該鉚接座更包含二連接柱及一嵌設板,該二連接柱連接於該嵌設板的相對二側,該二端面位於該二連接柱互相背對之一側,其中一該連接柱具有一外環面及一咬合凹槽,該咬合凹槽自該外環面凹陷而形成,該咬合凹槽與該嵌設板用以鉚接於該板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卡扣結構,其中該嵌設板具有一中心軸線,該中心軸線穿過該二連接柱的中心點,且該嵌設板沿垂直於該中心軸線之方向上的長度大於該二連接柱沿垂直於該中心軸線之方向上的長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卡扣結構,其中該二卡扣頭各包含相連的一支撐臂及一卡持部,該支撐臂遠離該卡持部的一端連接於該端面,該中心軸線穿過該支撐臂及該卡持部,該卡持部沿垂直該中心軸線之方向上的長度大於該支撐臂沿垂直該中心軸線之方向上的長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卡扣結構,更包含一扣環,該二連接柱的其中一該連接柱更具有一環形扣槽,該環形扣槽自該外環面凹陷形成,且該咬合凹槽位於該環形扣槽與該嵌設板之間,該扣環扣設於該環形扣槽,且該扣環用以抵靠該板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卡扣結構,其中該扣環具有一環形體及多個凸緣,該環形體具有一內緣,該些凸緣自該內緣凸出,該扣環扣設於該環形扣槽,以令該些凸緣位於該環形扣槽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卡扣結構,其中該些凸緣的數量為三,其中之該二凸緣位於該扣環的相對二端,另一該凸緣位於其中之該二凸緣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卡扣結構,其中該嵌設板的外形為六角形板。
  9. 一卡扣組件,包含: 一板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以及多個卡扣結構,各包含:一鉚接座,鉚接於該板體,該鉚接座具有相對的二端面,該二端面分別位於該板體的二側;以及二卡扣頭,分別連接於該鉚接座的該二端面,而位於該板體的相對二側,且該二卡扣頭分別凸出於該板體之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卡扣結構,其中該鉚接座更包含二連接柱及一嵌設板,該二連接柱連接於該嵌設板的相對二側,該二端面位於該二連接柱互相背對之一側,該二連接柱分別至少部分凸出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凸出於該第一表面的該連接柱具有一外環面及一環形扣槽,該環形扣槽自該外環面凹陷形成,且該環形扣槽靠近嵌設板之一表面與該第一表面共平面。
TW106140932A 2017-11-24 2017-11-24 卡扣結構及卡扣組件 TW2019256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0932A TW201925633A (zh) 2017-11-24 2017-11-24 卡扣結構及卡扣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0932A TW201925633A (zh) 2017-11-24 2017-11-24 卡扣結構及卡扣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5633A true TW201925633A (zh) 2019-07-01

Family

ID=68048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0932A TW201925633A (zh) 2017-11-24 2017-11-24 卡扣結構及卡扣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92563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81419B1 (en)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building members
US9718076B2 (en) Sprinkler side frame coupling device
US9744387B1 (en) Fixing device
KR101509920B1 (ko) 알루미늄 프로파일의 연결구 구조
US20160067870A1 (en) Umbilical member clamping device for clamping umbilical members via elastic body
TWM525431U (zh) 太陽能板的定位裝置
US20180298616A1 (en) Baluster joint block
US20170001298A1 (en) Display board
KR101335801B1 (ko) 알루미늄 프로파일의 연결구 구조
TW201925633A (zh) 卡扣結構及卡扣組件
JP2008259969A (ja) マスキング治具
US10374339B2 (en) Battery terminal
TWI536373B (zh) 硬碟固定裝置
US20070013275A1 (en) Coupling device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utilizing the same
CN107683064B (zh) 卡扣结构及卡扣组件
TWM562899U (zh) 鉚釘及其鉚合構造
CN109404395B (zh) 固定结构及散热装置
WO2019219086A1 (zh) 型材连接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JP6682835B2 (ja) 配電盤の薄板パネルフレーム構造
JP4960166B2 (ja) 引き寄せ金物
JP2016035143A (ja) 天井落下防止器具
KR101525008B1 (ko) 프로파일용 고정구
JP7036279B2 (ja) 化粧パネルの締結具
KR20230026873A (ko) 볼트위치 확인용 너트
JP6706706B1 (ja) 磁性体材料固定具及び連結タイプ磁性体材料固定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