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23412A - 具有單物鏡的立體顯微鏡 - Google Patents

具有單物鏡的立體顯微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23412A
TW201923412A TW107130992A TW107130992A TW201923412A TW 201923412 A TW201923412 A TW 201923412A TW 107130992 A TW107130992 A TW 107130992A TW 107130992 A TW107130992 A TW 107130992A TW 201923412 A TW201923412 A TW 20192341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accessory
aperture
microscope
stereo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0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漢 彼得 法蘭西斯 墨瑟
Original Assignee
英商視界工程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商視界工程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商視界工程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3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341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36Microscopes arrang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or projection purposes or digital imaging or video purposes including associated control and data processing arrangements
    • G02B21/361Optical details, e.g. image relay to the camera or image sens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18Arrangements with more than one light path, e.g. for comparing two specimens
    • G02B21/20Binocular arrangements
    • G02B21/22Stereoscopic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36Microscopes arrang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or projection purposes or digital imaging or video purposes including associated control and data processing arrangements
    • G02B21/365Control or image processing arrangements for digital or video microscop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36Microscopes arrang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or projection purposes or digital imaging or video purposes including associated control and data processing arrangements
    • G02B21/368Microscopes arrang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or projection purposes or digital imaging or video purposes including associated control and data processing arrangements details of associated display arrangements, e.g. mounting of LCD monit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34Stereoscopes providing a stereoscopic pair of separated images corresponding to parallactically displaced views of the same object, e.g. 3D slide view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04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 H04N13/239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using two 2D image sensors having a relative position equal to or related to the interocular dist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56Microscopic ima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種在具有包括孔徑的物鏡配件的顯微鏡中使用的配件。該配件包括透鏡和分光器。該透鏡和分束器被配置成在兩條光學路徑中的每一條路徑上形成相應的孔徑圖像。該配件進一步包括位於每一條光學路徑上的光闌結構。每一個光闌結構都位於相應孔徑圖像的皮康面上,由此將會阻擋相應孔徑圖像的一部分,以便提供出射光瞳,由此可以通過組合可通過每一個出射光瞳看到的物體圖像來產生通過顯微鏡查看的物體的立體圖像。該配件進一步包括兩個圖像感測器以及立體顯示器。每一個圖像感測器都被配置成捕獲看通過相應出射光瞳看到的圖像。該立體顯示器被配置成將圖像感測器捕獲的圖像作為立體圖像呈現給用戶。

Description

具有單物鏡的立體顯微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立體顯微鏡。特別地,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顯微鏡的配件,併入了該配件的立體顯微鏡,以及一種使用該配件來改裝顯微鏡的方法。
背景 為了幫助描述背景技術以及本公開,現在將定義若干術語: “單目”——(圖像)在觀察者看來是“平坦”或2D的,或者(設備)產生單目圖像; “立體” ——(圖像)在觀察者看來具有深度或者是3D的,或者(設備)產生立體圖像; 單眼——只用一隻眼睛查看; 雙眼——使用雙眼查看。 圖1示出了一個典型的單眼用單目複合顯微鏡(沒有按比例縮放——為了清晰起見減小了長度)。該顯微鏡包括具有孔徑光闌102的物鏡配件101(通常是由若干個複雜透鏡組成的複合透鏡)。該物鏡配件101被配置成致使其在無窮遠處產生物體111的圖像。鏡筒透鏡103聚焦來自物鏡配件101的光,以便在顯微鏡內部產生中間圖像112。目鏡104放大該中間圖像112,由此產生更大的虛像。這個虛像是通過出射光瞳113的,該虛像是孔徑光闌102的縮小圖像。 通過以並排以及彼此成角度的方式來有效放置圖1的兩個顯微鏡可以提供一個簡單的雙眼立體顯微鏡,以便提供立體感所需要的視差。然而,由於物鏡配件101體積龐大,顯微鏡的工作距離(也就是物鏡配件101與物體111之間的距離)必須很大,以便有足夠的空間來並排放置物鏡配件101。顯微鏡的解析度與光圈和景深是負相關的,因此,具有這種結構的立體顯微鏡無法提供單眼單顯微鏡的有效倍率。 圖2示出了一個雙眼單目顯微鏡——也就是產生可以用雙眼查看的單目圖像的顯微鏡。物鏡配件201、孔徑202以及鏡筒透鏡203與單眼單目顯微鏡中的配件是等同的。在顯微鏡鏡筒內部提供了一個分光器221,由此沿著兩條路徑來分離光。每一條路徑都包括目鏡204和反射鏡224,其被佈置成將光引導至觀察者,以及確保每一條路徑的長度都是相同的。在每一條路徑上都會產生單獨的中間圖像212,並且每一條路徑都具有自己的出射光瞳214——其被定位成致使觀看者可以將眼睛放在光瞳處,以便查看該圖像。 使用雙眼單目顯微鏡的體驗就像看照片一樣——觀察者能用雙眼看到圖像,然而,視差是不存在的,因此沒有深度資訊並且很難確定圖像特徵的高度。如此一來,雙眼單目系統對於使用者而言有可能更為舒適,但其並未複製立體系統在深度感知方面的優點。然而,由於僅僅使用了單個物鏡配件,因此,孔徑和放大倍率並未受到與立體顯微鏡相同的限制。
概要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個方面,所提供的是一種在具有包括孔徑的物鏡配件的顯微鏡中使用的配件。該配件包括透鏡和分光器。該透鏡和分束器被配置成在兩條光學路徑中的每一條路徑上形成相應的孔徑圖像。該配件進一步包括位於每一條光學路徑上的光闌結構。每一個光闌結構都位於相應孔徑圖像的皮康面上,由此將會阻擋相應孔徑圖像的一部分,以便提供出射光瞳,由此可以通過組合可通過每一個出射光瞳看到的物體圖像來產生通過顯微鏡查看的物體的立體圖像。該配件進一步包括兩個圖像感測器以及立體顯示器。每一個圖像感測器都被配置成捕獲看通過相應出射光瞳看到的圖像。所述立體顯示器被配置成將圖像感測器捕獲的圖像作為立體圖像呈現給用戶。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所提供的是一種立體顯微鏡,包括具有孔徑的物鏡配件以及根據第一個方面的配件。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面,所提供的是一種用於改裝顯微鏡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移除顯微鏡的目鏡;以及放置根據第一個方面的配件,以使所述透鏡位於移除了目鏡的位置。
根據另一個方面,所提供的是一種通過具有雙眼單目模式和立體模式的顯微鏡來查看物體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採用顯微鏡的雙眼單目模式或立體模式中的一種模式來查看物體,以及不斷地將所述物體的視圖改成雙眼單目模式或立體模式中的另一種模式。
其他實施例是在請求項2等等中給出的。
詳細說明
為了提供立體圖像,顯微鏡必須從不同視角(以某個類比正常立體視覺的角度)來為每一隻眼睛提供一個圖像。在先前設計中,這一點是通過提供單獨的物鏡配件來完成的,其中每一個物鏡配件都提供了單獨的圖像,每一個圖像針對使用者的一隻眼睛。,這樣做導致立體顯微鏡與單目顯微鏡相比放大倍率降低的可能。在圖3A中顯示了一種用於提供不同視角的備選方法。物鏡配件301包括在圖3B中示出的孔徑光闌302。該孔徑光闌302被分成兩個單獨的孔徑311和312。然後,來自每一個孔徑311、312的光會經由單獨的光學器件303而被路由到目鏡(未顯示)。
圖4A和B分別顯示了穿過每一個孔徑311和312的射線路徑。可以看出,每一個孔徑的視角都是不同的——這意味著每一個孔徑所產生的圖像可以被引導至觀看者的不同眼睛,以使其被感知成是立體圖像。
然而,提供分離的孔徑會出現若干難題。首先,孔徑本身很小並且通常是被嵌入在物鏡配件內部的,因此,生產這種孔徑所需的製造過程會很複雜。其次,孔徑311和312中每一個都小於單個孔徑102。而這會導致顯微鏡的解析度低於可通過單個孔徑實現的解析度(但是可實現的解析度仍舊大於具有兩個物鏡的立體顯微鏡)。此外,這樣做還會導致出射光瞳小於在具有單個光圈的情況下的出射光瞳,由此會使此類顯微鏡不切合實際使用(因為觀察者必須保持其頭部極度靜止以免丟失圖像)。
圖5是一個關於被配置成提供分離孔徑的顯微鏡的示意圖。該顯微鏡包括具有(單個)孔徑502的物鏡配件501以及鏡筒透鏡503, 鏡筒透鏡503被佈置成提供物體530的圖像。該顯微鏡進一步包括中間透鏡504、分光器505以及反射鏡506,並且其共同形成了在兩條光學路徑521a、521b中的每一條光學路徑上孔徑502的相應圖像512a、512b(以下將其稱為孔徑圖像)。在每一個孔徑圖像512a、512b的平面中都提供了相應的光闌結構507a、507b,以使每一個光闌結構507a、507b都會阻擋相應孔徑圖像的不同部分,由此限定了出射光瞳513a、513b。目鏡透鏡508a、508b和圖像感測器509a、509b被定位成致使圖像感測器通過每一個出射光瞳513a、513b捕獲物體520的真實圖像。在實踐中,在孔徑圖像之外還會需要其他光學器件(未顯示),以便在出射光瞳513a、513b之外產生物體的真實圖像531a、531b,然後,所述圖像會通過目鏡508a、508b而被查看。光闌結構507a、507b被安置成致使圖像感測器509a、509b捕獲的相應圖像可在立體鏡上被顯示成是物體的立體圖像,也就是說,由於相應光闌結構的安置,其中一個圖像感測器提供了左眼視圖,而另一個則提供右眼視圖。
孔徑圖像512a、512b將會大於孔徑本身,並且每一個光闌結構只需要提供其中一個視角。因此,與圖4顯示的分離孔徑相比,該光闌結構製造起來要容易的多,同時在提供立體圖像方面具有相同的效果。
光闌結構507a、507b可以採用任何適當的形狀。在圖6A-6C中顯示了若干種可能性。例如,光闌結構507a、507b可以具有一個孔徑, 該孔徑限定了出射光瞳61或者僅僅用平坦62或彎曲63的邊緣阻擋了孔徑圖像512a、512b的一側。為了提供完整的純立體圖像,有必要對光闌結構507a、507b進行定位,以使針對每一隻眼睛的出射光瞳都對應於不在另一個出射光瞳中的孔徑的一部分。如果出射光瞳輕微重疊(也就是說,每一個都包含了處於另一個出射光瞳中的孔徑的一部分以及不在另一個出射光瞳中的一部分),那麼將會產生不太明顯的立體效果。
圖7A、7B和7C示出了不同光闌結構位置的效果。每一個圖的頂部都顯示了孔徑圖像和光闌結構,中間部分顯示了所產生的出射光瞳(所述出射光瞳是被覆蓋的,由此可以看出差異),並且底部顯示關於立體視覺程度的表示(盡可能多地在2D介質中呈現)。如圖7A所示,如果沒有遮擋孔徑圖像512a、512b的光闌結構507a、507b,那麼針對每一隻眼睛的出射光瞳513a、513b都是相同的,並且將會產生雙眼單目圖像71。如圖7C所示,如果每一個光闌結構507a、507b遮擋相應的孔徑圖像512a、512b,以使出射光瞳513a、513b是孔徑的完全分離的區域,那麼將會產生完整的立體圖像73。如圖7B所示,如果每一個光闌結構507a、507b遮擋了每一個光圈圖像512a、512b的單獨的部分,以使出射光瞳513a、513b是孔徑的重疊區域,但是每一個出射光瞳都有一部分不與其他出射光瞳的一部分相對應,那麼結果會產生不太明顯的立體圖像72。
圖像的解析度取決於孔徑502和光闌結構507a、507b形成的有效孔徑的尺寸(也就是說,如果將所述孔徑定位在孔徑502處,那麼該孔徑將會形成出射光瞳513a、513b),其中解析度越低,則有效孔徑越小(但是確切的值取決於有效孔徑的形狀)。如此一來,光闌結構507a、507b的安置是解析度與立體效果之間的平衡。
光闌結構可以是可調節的,以便允許用戶從單目視圖轉換到立體視圖以及控制立體視覺程度。在圖8中顯示了用於實現此目的的設置。每一個光闌結構都包括可移動簾幕801,所述可移動簾幕801能被以可控的方式引入光學路徑,以便遮擋總量可變的孔徑圖像512a、512b。用於另一個圖像的光學路徑具有等同的系統,並且所述幕簾被耦合成致使每一個幕簾都會遮蔽相同比例的相應孔徑圖像512a、512b。可移動簾幕801可被從每一個幕簾都不遮擋孔徑圖像的位置(由此導致產生雙眼單目圖像)調整到出射光瞳是孔徑圖像512a、512b的非重疊部分的位置(由此導致產生純立體圖像)。所述可移動幕簾801被配置成是移動的,以使每一個幕簾在相應圖像的對端阻擋相應孔徑圖像512a、512b的相等尺寸部分。
圖8的設置允許在顯微鏡的立體和雙眼單目模式進行連續的漸進式轉變,而不會中斷觀看者查看的圖像。通過使用該裝置可以驚訝地發現,在從立體圖像平滑轉變到更高解析度的單目圖像時,使用者會憑藉單目圖像體驗到深度感,然而如果是在沒有這種轉變的情況下查看單目圖像,那麼這種感覺是不存在的。這意味著上述系統允許保留立體圖像的諸多優點,同時還具有單目圖像的更高解析度。
從以上描述中可以注意到,從物鏡配件501直至透鏡504(但不包括該透鏡)的單物鏡立體顯微鏡的結構與從物鏡配件101直至目鏡104(但不包括該目鏡)的常規單目顯微鏡的結構是相同的。很多市售顯微鏡的雙眼觀察頭和目鏡配件都是可以移除的,並且由此可以用包含透鏡504、分光器505、反射鏡506以及光闌結構507a、507b的系統來改進現有的單目單眼顯微鏡,其中該系統被配置成以取代單目顯微鏡的觀察頭和目鏡配件的方式來進行附著。原始的單目顯微鏡即有可能應用也有可能沒有應用使用了目鏡的光學校正,例如像場彎曲、像差等等——在用於改裝應用了這些校正的顯微鏡的系統中,透鏡504和/或目鏡508a、508b可被配置成應用等效的校正。
該圖像感測器可以是CCD或其他圖像感測器。使用圖像感測器的另一個優點是不需要將出射光瞳佈置成與對其進行查看的觀察者的左眼和右眼精確校準,由此允許簡化顯微鏡的結構。
在GB2524609中描述並且在圖9中顯示了關於立體顯示器的一個示例。該顯示器包括兩個投影器20a和20b,其分別顯示了左眼圖像和右眼圖像。每一個投影器都包括顯示器21以及光學裝置25(其中包括一個或多個透鏡29和/或反射鏡31),以便在反射鏡35上提供左眼和右眼圖像中的每一個的聚焦圖像。反射鏡35將投影器的出射光瞳反射在觀察平面(VP)上,以供觀察者查看(可選地借助觀察透鏡37)。除了反射鏡35和觀察透鏡37之外,其他光學元件可被置於觀察者的直接視線之外,以便提供清晰的觀看體驗。
關於立體顯示器的其他示例包括“虛擬實境”耳機,具有主動式眼鏡的3D顯示器(即與電視的刷新率同步並且針對交替的幀而阻擋每一隻眼睛的眼鏡),以及具有被動式眼鏡的3D顯示器(例如將左眼圖像和右眼圖像作為不同的偏振態呈現並與具有用於每一隻眼睛的相應偏振濾光器的眼鏡一起使用的顯示器)。
使用與立體顯示器耦合的圖像感測器而不是讓使用者通過出射光瞳直接觀察顯微鏡的優點在於:可供觀看者使用的出射光瞳的尺寸不會受到顯微鏡光學器件的限制,並且不會受到光闌結構507a、507b的限制。較大的出射光瞳將會提供更舒適的觀看體驗。其原因在於事實上,在出射光瞳很小的情況下,使用者必須將其頭部保持在特定位置才能看到立體圖像。如果出射光瞳小於特定尺寸(如果使用光闌結構,則有可能發生這種情況),那麼使用者可能很難看到圖像,因為人眼在出射光瞳小於眼睛瞳孔的時候將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實際上,對於大多數現有顯微鏡中使用的光學系統來說,出射光瞳已經小於用戶眼睛的入射光瞳,由此限制了解析度,並且導致眼睛的任何不均勻性(例如漂浮物)都會對使用者視覺產生極大的影響。
應該理解的是,上述公開僅僅是例示性的,並且在保持本公開的原理的同時,多種變化都是可行的。此外還應該瞭解,除非另有所指,否則特定的特徵並不是相互依賴的。
20a,20b‧‧‧投影器
21‧‧‧顯示器
25‧‧‧光學裝置
29‧‧‧透鏡
31‧‧‧反射鏡
35‧‧‧反射鏡
37‧‧‧觀察透鏡
101‧‧‧物鏡配件
102‧‧‧孔徑光闌
103‧‧‧鏡筒透鏡
104‧‧‧目鏡
111‧‧‧物體
112‧‧‧中間圖像
113‧‧‧出射光瞳
201‧‧‧物鏡配件
202‧‧‧孔徑
203‧‧‧鏡筒透鏡
204‧‧‧目鏡
212‧‧‧中間圖像
214‧‧‧出射光瞳
221‧‧‧分光器
224‧‧‧反射鏡
301‧‧‧物鏡配件
302‧‧‧孔徑光闌
311‧‧‧孔徑
312‧‧‧孔徑
501‧‧‧物鏡配件
502‧‧‧孔徑
503‧‧‧鏡筒透鏡
504‧‧‧中間透鏡
505‧‧‧分光器
506‧‧‧反射鏡
507a,507b‧‧‧光闌結構
508a,508b‧‧‧目鏡透鏡
509a,509b‧‧‧圖像感測器
512a,512b‧‧‧圖像
513a,513b‧‧‧出射光瞳
521a,521b‧‧‧光學路徑
530‧‧‧物體
531a,531b‧‧‧真實圖像
61‧‧‧出射光瞳
62‧‧‧平坦邊緣
63‧‧‧彎曲邊緣
71‧‧‧雙眼單目圖像
72‧‧‧立體圖像
73‧‧‧完整的立體圖像
801‧‧‧可移動簾幕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一個關於單眼單目顯微鏡的示意圖; 圖2是一個關於雙眼單目顯微鏡的示意圖; 圖3A是一個關於具有分裂孔徑的立體顯微鏡的示意圖; 圖3B是關於圖3A中的分裂孔徑的示意性前視圖; 圖4A和4B顯示了穿過物鏡配件和圖3中的顯微鏡的孔徑的射線路徑; 圖5是一個關於立體顯微鏡的示意圖; 圖6A-C顯示了關於圖5的顯微鏡中的光闌結構的形狀的若干種可能性; 圖7A-C顯示了圖5的顯微鏡中的不同光闌結構位置的效果; 圖8是一個關於可移動光闌結構的示意圖; 圖9是一個關於立體觀看裝置的示意圖。

Claims (13)

  1. 一種在具有包括孔徑的物鏡配件的顯微鏡中使用的配件,該配件包括透鏡(504)和分光器(505); 其中,該透鏡(504)和該分光器(505)被配置成在兩個光學路徑中的每一個光學路徑上形成相應的孔徑圖像(512a,512b); 該配件進一步包括位於每一個光學路徑上的光闌結構(507a,507b); 其中,每一個光闌結構(507a,507b)位於相應的孔徑圖像(512a,512b)的平面上,從而阻擋相應的孔徑圖像(512a,512b)的一部分,以便提供出射光瞳(513a),由此可以通過組合可通過每一個出射光瞳(513a,513b)看到的物體圖像來產生通過該顯微鏡查看的物體的立體圖像; 該配件進一步包括: 兩個圖像感測器,每一個圖像感測器被配置成捕獲可通過相應出射光瞳看到的圖像; 立體顯示器,其被配置成將由該圖像感測器捕獲的圖像作為立體圖像呈現給用戶。
  2. 如請求項1之配件,其中,每一個光闌結構包括圓形孔徑。
  3. 如請求項1或2之配件,其中,每一個光闌結構包括幕簾,該幕簾被配置成阻擋相應孔徑圖像的一側。
  4. 如請求項3之配件,其中,每一個幕簾具有平直邊緣,其在該平直邊緣處阻擋該孔徑。
  5. 如請求項3或4之配件,其中,每一個簾幕可從孔徑圖像未被阻擋的位置移動到出射光瞳(513a、513b)是孔徑圖像的非重疊部分的位置。
  6. 如請求項5之配件,其中,每個簾幕可連續移動。
  7. 如請求項5或6之配件,其中,每一個簾幕是可移動的,由此在不中斷圖像的情況下提供可通過出射光瞳看到的單目和立體圖像之間的轉變。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配件,其中,每一個圖像感測器是CCD。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配件,其中,該立體顯示器包括兩個投影器以及反射鏡,每一個投影器被配置成提供由該反射鏡上的相應圖像感測器所捕獲的圖像的聚焦圖像,以及該反射鏡被配置成將投影器的出射光瞳傳至觀察平面,以供觀察者查看。
  10. 一種立體顯微鏡,包括: 具有孔徑(502)的物鏡配件(501);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配件。
  11. 一種改進顯微鏡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移除顯微鏡的目鏡; 放置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配件,以使透鏡(504)位於移除該目鏡的位置。
  12. 一種通過具有雙眼單目模式和立體模式的顯微鏡來觀察物體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使用顯微鏡的雙眼單目模式或立體模式之一來查看物體; 不斷地將物體的視圖變成雙眼單目模式或立體模式中的另一種模式。
  13.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中,該物體的視圖是通過使用請求項7之配件而在雙眼模式與立體模式之間移動的。
TW107130992A 2017-10-10 2018-09-04 具有單物鏡的立體顯微鏡 TW2019234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716603.4A GB2567439A (en) 2017-10-10 2017-10-10 Stereo microscope with single objective
??1716603.4 2017-10-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3412A true TW201923412A (zh) 2019-06-16

Family

ID=6032672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0992A TW201923412A (zh) 2017-10-10 2018-09-04 具有單物鏡的立體顯微鏡
TW107135592A TWI786205B (zh) 2017-10-10 2018-10-09 具有單物鏡的立體顯微鏡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5592A TWI786205B (zh) 2017-10-10 2018-10-09 具有單物鏡的立體顯微鏡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19300B2 (zh)
EP (1) EP3695264A1 (zh)
JP (1) JP2020537176A (zh)
KR (1) KR20200067868A (zh)
CN (1) CN111480104A (zh)
AU (1) AU2018347768A1 (zh)
BR (1) BR112020007017A2 (zh)
CA (1) CA3078772A1 (zh)
GB (1) GB2567439A (zh)
IL (1) IL273744A (zh)
MX (1) MX2020003724A (zh)
SG (1) SG11202003180UA (zh)
TW (2) TW201923412A (zh)
WO (2) WO2019073190A1 (zh)
ZA (1) ZA20200215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79107A (en) * 1973-09-04 1975-04-22 Mcbain Instr Inc Microstereoscope
US3992112A (en) * 1975-09-29 1976-11-16 Corning Glass Works Attenuating image extender for multiple imaging system
GB2104243B (en) * 1981-08-17 1985-09-18 Nat Res Dev Variable stereomicroscope
JPH07218841A (ja) * 1993-12-07 1995-08-18 Nikon Corp 顕微鏡
US5649897A (en) * 1994-11-02 1997-07-22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Endoscope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ng for change in polarization state during image transmission
EP0715198A1 (en) * 1994-11-29 1996-06-05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Microscope system
US6483948B1 (en) * 1994-12-23 2002-11-19 Leica Ag Microscope, in particular a stereomicroscope, and a method of superimposing two images
US5964696A (en) * 1996-10-24 1999-10-12 Smith & Nephew, Inc. Stereoscopic imaging by alternately blocking light
DE10027166B4 (de) * 1999-05-31 2007-03-08 Pentax Corp. Stereoskopmikroskop
AU6212900A (en) * 1999-07-16 2001-02-05 Sl3D, Inc. Single-lens stereoscopic light-valves and apparatuses
US6275335B1 (en) * 1999-07-16 2001-08-14 Sl3D, Inc. Single-lens 3D method, microscope, and video adapter
WO2002056092A1 (en) * 2001-01-12 2002-07-18 Sld3 Inc. Stereoscopic aperture valves
GB0121243D0 (en) * 2001-09-01 2001-10-24 Ward John S Stereoscopic microscope
JP2006113159A (ja) * 2004-10-13 2006-04-27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撮像光学系
DE102006036300B4 (de) * 2005-08-26 2007-11-29 Leica Microsystems (Schweiz) Ag Hochleistungs-Stereomikroskop
CN1937698A (zh) * 2006-10-19 2007-03-28 上海交通大学 图像畸变自动校正的图像处理方法
JP5438579B2 (ja) * 2010-03-29 2014-03-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01780766U (zh) * 2010-08-05 2011-03-30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数字式头盔显示器实时电子预畸变校正系统
EP2630543B1 (en) * 2010-10-18 2019-10-09 Reach3D Medical LLC. A STEREOSCOPIC OPTIC Adapter
GB2497092A (en) * 2011-11-29 2013-06-05 John Sharpe Ward Stereoscopic microscope with two separate adjustment means in the path of left and right sub-beams
CN202548430U (zh) * 2011-12-14 2012-11-21 广州博冠企业有限公司 立体成像光学组件及基于单物镜的数字三维立体显微系统
KR101656239B1 (ko) * 2012-04-27 2016-09-09 주식회사 고영테크놀러지 스테레오 현미경
JP2014087022A (ja) * 2012-10-26 2014-05-12 Canon Inc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3969789A (zh) * 2013-01-25 2014-08-06 北京威斯顿亚太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超高像质硬管内窥镜光学系统
JP6120659B2 (ja) * 2013-04-24 2017-04-2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照明装置、及び顕微鏡装置
US10146039B2 (en) * 2013-07-04 2018-12-04 Leica Microsystems (Schweiz) Ag Image capture method for a microscope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microscope system
TWI513999B (zh) * 2013-08-30 2015-12-21 Univ Nat Yunlin Sci & Tech Stereoscopic microscope system
KR101476820B1 (ko) * 2014-04-07 2014-12-29 주식회사 썸텍 3d 비디오 현미경 장치
GB201420352D0 (en) * 2014-11-17 2014-12-31 Vision Eng Stereoscopic view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ZA202002159B (en) 2022-09-28
CN111480104A (zh) 2020-07-31
CA3078772A1 (en) 2019-04-18
GB2567439A (en) 2019-04-17
BR112020007017A2 (pt) 2020-10-20
TWI786205B (zh) 2022-12-11
RU2020114987A (ru) 2021-11-12
JP2020537176A (ja) 2020-12-17
KR20200067868A (ko) 2020-06-12
AU2018347768A1 (en) 2020-05-14
US20200285035A1 (en) 2020-09-10
EP3695264A1 (en) 2020-08-19
GB201716603D0 (en) 2017-11-22
SG11202003180UA (en) 2020-05-28
TW201925846A (zh) 2019-07-01
IL273744A (en) 2020-05-31
WO2019073209A1 (en) 2019-04-18
WO2019073190A1 (en) 2019-04-18
MX2020003724A (es) 2020-07-22
US11119300B2 (en) 202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98393B2 (en) Stereo-observation system
RU2689971C2 (ru) Стереоскопическое визуализ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JP2006208407A (ja) 立体画像観察用顕微鏡システム
JP2002223458A (ja) 立体映像作成装置
JP4508569B2 (ja) 双眼立体観察装置、電子画像実体顕微鏡、電子画像立体観察装置、電子画像観察装置
US20100259820A1 (en)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JP4634863B2 (ja) 立体視画像生成装置及び立体視画像生成プログラム
JP2020118963A (ja)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JP4236345B2 (ja) 実体顕微鏡
TW201923412A (zh) 具有單物鏡的立體顯微鏡
JPH08191462A (ja) 立体映像再生装置および立体撮影装置
US20060152580A1 (en) Auto-stereoscopic volumetric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JP3016249B2 (ja) 立体メガネ装置
KR100438816B1 (ko) 개인용 입체영상 헤드마운트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7316615B2 (ja) 多視点立体空中像表示装置とその方法
KR102377499B1 (ko) 뷰어-조정식 입체 이미지 디스플레이
JPH0341807B2 (zh)
JP2004038126A (ja) カラー立体画像を表示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8152561A (ja) 対物レンズ、それと対をなす部材及びこれらを備えた立体視顕微鏡
JP2012098449A (ja)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JP2002350776A (ja) 直視型立体視鏡
JPH08168468A (ja) 対物レンズ及び該対物レンズを備えた眼底カメラ
WO2019014843A1 (zh) 一种利用透镜还原光场的方法
JP2005165237A (ja) 立体画像を表示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070247706A1 (en) Interpupillary Viewpoints Distance Minimizer (IV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