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19416A - 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系統及終端 - Google Patents

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系統及終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19416A
TW201919416A TW107136363A TW107136363A TW201919416A TW 201919416 A TW201919416 A TW 201919416A TW 107136363 A TW107136363 A TW 107136363A TW 107136363 A TW107136363 A TW 107136363A TW 201919416 A TW201919416 A TW 20191941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network node
radio frequency
terminal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6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99455B (zh
Inventor
楊寧
劉建華
張治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9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94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9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945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Abstract

本申請涉及無線通訊領域,公開了一種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系統及終端。從而在多射頻鏈路的場景下,在保證測量精度的前提條件下盡可能地保證終端的輸送量性能。本發明中,終端透過第一射頻鏈路與第一無線網路中的第一網路節點連接;終端透過第二射頻鏈路和第二無線網路中的第二網路節點連接;第一網路節點向第二網路節點發送測量目標訊息;第二網路節點根據測量目標訊息生成測量配置訊息;終端獲取測量配置訊息;終端根據測量配置訊息使用第二射頻鏈路實施射頻測量;第一網路節點獲取終端的射頻測量結果。

Description

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系統及終端
本申請涉及無線通訊領域,特別涉及終端的測量配置技術。
在傳統無線通訊系統(如GSM/WCDMA/LTE)中,通常情況下,網路側假設終端的收發射頻鏈路均是一套,也就是說當終端在某一個網路(如LTE)或某一個頻點(如1.9GHz)上進行資料接收時,無法在另一個網路(如WCDMA)或另一個頻點(如2.6GHz)上進行資料接收。在這樣的情況下,網路需要針對終端配置相應的測量間隔(Measurement GAP),此時終端原有進行服務的網路或者頻點無法進行資料的傳輸,終端將射頻鏈路(RF Chain)調諧(retuning)到相應的頻點上進行測量,在測量間隔結束時再重新調諧到原有頻點,繼續下行資料的接收。
以上方法由於在進行射頻鏈路調諧(RF Chain retune)時,對原有鏈路的下行資料發送進行了中斷,因此對用戶的輸送量有較大的影響。
在未來通訊系統中,已經逐漸考慮引入多射頻鏈路的支持,例如在LTE雙連接情況下,終端考慮在兩條鏈路上同時進行資料接收和發送。而在未來NR網路中支援的LTE-NR多連接場景,以及NR-NR多連接場景中,終端也會在兩條鏈路上同時進行資料接收和發送,主要是由於LTE-NR或者NR-NR場景中,兩個存取點間的頻率差距過大,導致兩者無法共用射頻鏈路,例如LTE工作在2.6GHz,而NR工作在4.8GHz甚至更高的28GHz、38GHz等頻段。
在多射頻鏈路的場景下,如何在保證測量精度的前提條件下盡可能地保證終端的輸送量性能就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本申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系統及終端,從而在多射頻鏈路的場景下,在保證測量精度的前提條件下盡可能地保證終端的輸送量性能。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網路節點向第二網路節點發送測量目標訊息; 該第二網路節點生成全部或部分測量配置訊息,併發送給終端; 該終端向該第一網路節點上報在該測量目標上獲得的測量結果。
在一優選例中,該終端向該第一網路節點上報在該測量目標上獲得的測量結果的步驟包括以下子步驟: 該第二網路節點透過與該終端連接的射頻鏈路將該測量配置訊息發送給該終端:或者, 該第二網路節點將該測量配置訊息發送給該第一網路節點,該第一網路節點透過與該終端連接的射頻鏈路將該測量配置訊息發送給該終端。
在一優選例中,該發送給終端的步驟包括以下子步驟: 該終端將該射頻測量結果透過與該第一網路節點連接的射頻鏈路發送給該第一網路節點;或者, 該終端將該射頻測量結果透過與該第二網路節點連接的射頻鏈路發送給該第二網路節點,該第二網路節點將該射頻測量結果轉發給該第一網路節點。
在一優選例中,該測量目標訊息是頻點、頻段或頻段組。
在一優選例中,該第一網路節點所在的無線網路是LTE網路,該第二網路節點所在的無線網路是NR網路;或者, 該第一網路節點所在的無線網路是NR網路,該第二網路節點所在的無線網路是LTE網路;或者, 該第一和第二網路節點所在的無線網路均為NR網路。
在一優選例中,該測量目標在該第一網路節點與該終端連接的射頻鏈路支援的頻段範圍之外。
在一優選例中,該測量配置訊息包括測量間隔、和測量間隔與測量目標之間的對應關係。
在一優選例中,該射頻測量結果中包括被測量的頻點、頻帶或頻帶組的訊息。
在一優選例中,在該該第二網路節點生成全部或部分測量配置訊息的步驟之前,還包括以下步驟: 該第二網路節點判斷是否接受該第一網路節點的測量請求,如果不接受,則向該第一網路節點發送表示拒絕測量請求的訊息;如果接受,則生成測量配置訊息,併發送給該終端。
在一優選例中,所第一網路節點向第二網路節點發送測量目標訊息的步驟之前還包括以下步驟: 該第一網路節點判斷與該終端連接的射頻鏈路是否能夠對測量目標進行射頻測量,如果無法測量,則向該第二網路節點發送測量目標訊息;如果能夠測量,則使用該第一網路節點與該終端連接的射頻鏈路對該測量目標進行射頻測量。
在一優選例中,該發送給終端的步驟之後還包括以下步驟: 該終端根據該測量配置訊息使用與該第二網路節點連接的射頻鏈路實施射頻測量。
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二網路節點接收來自第一網路節點的測量目標訊息; 該第二網路節點生成全部或部分測量配置訊息併發送給該終端; 該第一網路節點獲取該終端在該測量目標上獲得的射頻測量結果。
在一優選例中,該測量配置訊息根據該測量目標訊息生成,並供該終端使用與該第二網路節點連接的射頻鏈路實施射頻測量。
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終端獲取測量配置訊息,該測量配置訊息的全部或部分由第二網路節點生成; 該終端根據該測量配置訊息在第一網路節點提供的測量目標上實施射頻測量; 該終端將射頻測量結果上報給該第一網路節點。
在一優選例中,該終端根據該測量配置訊息實施射頻測量的步驟中,該終端在與該第二網路節點連接的射頻鏈路上根據該測量配置訊息實施射頻測量。
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系統,包括終端,第一網路節點,和第二網路節點; 該第一網路節點用於向該第二網路節點發送測量目標訊息; 該第二網路節點用於生成全部或部分測量配置訊息,併發送給終端; 該終端用於根據該測量配置訊息在該測量目標上實施射頻測量,並向該第一網路節點上報該測量結果。
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網路系統,包括第一網路節點和第二網路節點; 該第一網路節點用於向該第二網路節點發送測量目標訊息,和獲取該終端的射頻測量結果; 該第二網路節點用於生成全部或部分測量配置訊息併發送給該終端,供該終端在該測量目標上實施射頻測量。
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終端,包括: 用於獲取測量配置訊息的模組,該測量配置訊息由該第二網路節點全部或部分生成; 用於根據該測量配置訊息在第一網路節點提供的測量目標上實施射頻測量的模組; 將射頻測量結果上報給該第一網路節點的模組。
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網路節點向N個其它網路節點分別發送測量目標訊息; N個其它網路節點分別生成全部或部分測量配置訊息,併發送給終端,其中共有N個測量配置訊息被生成; 該第一網路節點獲取該終端在N個該測量目標上分別獲得的N個射頻測量結果。
在一優選例中,該第一網路節點獲取該終端在N個該測量目標上分別獲得的N個射頻測量結果的步驟包括以下子步驟: 該終端將N個射頻測量結果匯總後,透過該第一射頻鏈路向該第一網路節點上報。
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系統,包括終端,第一網路節點,和N個其它網路節點,該N為正整數; 該第一網路節點用於向該N個其它網路節點分別發送測量目標訊息,共有N個測量目標; 該N個其它網路節點分別用於生成全部或部分測量配置訊息,其中共有N個測量配置訊息被生成; 該終端用於根據該N個測量配置訊息分別在該N個測量目標上實施射頻測量,得到N個射頻測量結果,並上報給該第一網路節點。
本申請實施方式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多射頻能力尤其是具有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能夠在保證測量精度的前提條件下,同樣盡可能地保證終端的輸送量性能。
本申請的說明書中記載了大量的技術特徵,分佈在各個技術方案中,如果要羅列出本申請所有可能的技術特徵的組合(即技術方案)的話,會使得說明書過於冗長。為了避免這個問題,本申請上述發明內容中公開的各個技術特徵、在下文各個實施方式和例子中公開的各技術特徵、以及附圖中公開的各個技術特徵,都可以自由地互相組合,從而構成各種新的技術方案(這些技術方案均因視為在本說明書中已經記載),除非這種技術特徵的組合在技術上是不可行的。例如,在一個例子中公開了特徵A+B+C,在另一個例子中公開了特徵A+B+D+E,而特徵C和D是起到相同作用的等同技術手段,技術上只要擇一使用即可,不可能同時採用,特徵E技術上可以與特徵C相組合,則,A+B+C+D的方案因技術不可行而應當不被視為已經記載,而A+B+C+E的方案應當視為已經被記載。
在以下的敘述中,為了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請而提出了許多技術細節。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即使沒有這些技術細節和基於以下各實施方式的種種變化和修改,也可以實現本申請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 部分概念的說明: LTE: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LTE”) NR:5G(第5代移動通訊技術)的無線存取部分,New Radio的縮寫。 MN:主節點(Master Node,簡稱“MN”) SN:輔節點(Second Node,簡稱“SN”) Measurement GAP:測量間隔 GSM:全球移動通訊系統(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簡稱“GSM”) WCDMA:寬頻分碼多重存取(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WCDMA”) 終端:也可以稱為UE(使用者設備),無線終端,移動終端,移動台等
下面概要說明本申請的部分創新點 具有多射頻能力的終端可以同時和多個無線網路的網路節點建立多條射頻鏈路,例如,終端透過第一射頻鏈路與第一無線網路中的第一網路節點連接,同時透過第二射頻鏈路和第二無線網路中的第二網路節點連接,如果第一網路節點需要對對第二射頻鏈路所覆蓋的頻點、頻段或頻段組等測量目標進行測量,則可以向第二網路節點發送測量請求訊息,其中攜帶測量目標訊息,第二網路節點收到測量請求訊息後判斷是否接受該測量請求,如果接受的話,生成測量配置訊息,將測量配置訊息透過第二射頻鏈路直接發送給終端或者透過第一網路節點從第一射頻鏈路轉發給終端。終端根據測量配置訊息在第二射頻鏈路完成射頻測量後,將射頻測量結果透過第一射頻鏈路直接發送到第一網路節點或透過第二射頻鏈路和第二網路節點轉發給第一網路節點。由於第一射頻鏈路在整個測量過程中都沒有被設置測量間隔,所以第一射頻鏈路上的輸送量性能得到了保障,又因為測量配置訊息是由第二網路節點生成的(第一網路節點只給出測量目標但不生成測量配置訊息),而且是由第二射頻鏈路實施的,測量目標是第二射頻鏈路完全可以覆蓋的,所以同時保證了測量的精度。本技術方案的一個優選的應用場景是LTE-NR多連接場景,由於LTE與NR頻段的限制,使用LTE或NR某一個鏈路的射頻鏈路(RF Chain)去測量另外一個鏈路不可行,因此當一側網路需要瞭解另外一側的信號品質時,可以透過上述技術方案實現兩個網路之間的協調,使用另外一側網路的射頻鏈路進行測量,從而解決不同頻點間的測量問題,一個應用場景如圖1所示,其中UE和LTE網路中的網路節點MN以2.6GHz射頻鏈路連接,UE同時和NR網路中的網路節點SN以28GHz射頻鏈路連接,如果SN需要知道MN的射頻測量結果,或者MN需要知道SN的射頻測量結果,則可以使用上述技術方案。
雖然上面提到的是兩個射頻鏈路的場景,但是完全可以擴展到多個射頻鏈路的場景。一個網路節點需要對N個其他無線網路中的測量目標進行測量時,可以向N個其他無線網路中網路節點分別發送攜帶測量目標訊息的測量請求訊息,即有N個測量請求訊息分別發送給N個網路節點,N個網路節點分別根據測量目標訊息生成測量配置訊息,直接或間接地發送給終端,終端在N個射頻鏈路對N個測量配置訊息分別進行射頻測量,將N個射頻測量結果直接或間接地上報給最初發出測量請求訊息的網路節點。可選地,N個射頻測量結果可以匯總後,利用某個射頻鏈路統一地上報到網路側。
為使本申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申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圖2是該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圖。該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終端透過第一射頻鏈路與第一無線網路中的第一網路節點連接。終端透過第二射頻鏈路和第二無線網路中的第二網路節點連接。可選地,第一無線網路是LTE網路,第二無線網路是NR網路。可選地,第一無線網路是NR網路,第二無線網路是LTE網路。可選地,第一和第二無線網路均為NR網路。可選地,第一無線網路和第二無線網路是兩個獨立的網路。可選地,第一無線網路和第二無線網路是同一個網路。
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步驟201中,第一網路節點判斷第一射頻鏈路是否能夠對測量目標進行測量,如果無法測量,則進入步驟203,否則進入步驟202。本申請的各實施方式中,測量目標可以是頻點、頻段或頻段組,測量量訊息、測量配置訊息等。可選地,測量目標在第一射頻鏈路支持的頻段範圍之外,在第二射頻鏈路支持的頻段範圍之內。可選地,測量目標也可以在第一射頻鏈路支持的頻段範圍之內,但出於保證第一射頻鏈路輸送量等原因而不用第一射頻鏈路測量。
在步驟202中,使用第一射頻鏈路對測量目標進行射頻測量。此後結束本流程。
在步驟203中,第一網路節點向第二網路節點發送測量請求訊息,該測量請求訊息中包含測量目標訊息。
此後進入步驟204,第二網路節點收到測量請求訊息後,判斷是否接受第一網路節點的測量請求,如果不接受,則進入步驟205;如果接受,則進入步驟206。
在步驟205中,第二網路節點向第一網路節點發送表示拒絕測量請求的訊息,此後結束本流程。
在步驟206中,第二網路節點根據測量目標訊息生成測量配置訊息。測量配置訊息可以包括測量間隔訊息、測量間隔與測量目標之間的對應關係等訊息。
此後進入步驟207,終端獲取測量配置訊息。可選地,第二網路節點將測量配置訊息透過第二射頻鏈路發送給終端。可選地,第二網路節點將測量配置訊息發送給第一網路節點,第一網路節點透過第一射頻鏈路將測量配置訊息發送給終端。
此後進入步驟208,終端根據測量配置訊息使用第二射頻鏈路實施射頻測量,得到射頻測量結果。可選地,射頻測量結果中可以包括被測量的頻點、頻帶或頻帶組的訊息, 和/或相應的測量結果。
此後進入步驟209,第一網路節點獲取終端的射頻測量結果。可選地,終端將射頻測量結果透過第一射頻鏈路發送給第一網路節點。可選地,終端將射頻測量結果透過第二射頻鏈路發送給第二網路節點,第二網路節點將射頻測量結果轉發給第一網路節點。
上述技術方案使得具有多射頻能力尤其是具有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能夠在保證測量精度的前提條件下,同樣盡可能地保證終端的輸送量性能。
上述步驟201和202是可選的。也就是說,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網路節點可以不判斷第一射頻鏈路是否能夠對測量目標進行射頻測量,或者說,即使第一網路節點可以對測量目標進行射頻測量,也同樣可以使用步驟203至步驟209的步驟,透過第二無線鏈路對測量目標進行射頻測量。
上述步驟204和205也是可選的。也就是說,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二網路節點可以不對是否接受第一網路節點的測量請求進行判斷,也不提供拒絕測量請求的選項。
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術方案,下面舉一個具體的例子進行說明。
在圖1所示的場景中,當測量發起方(MN)配置終端(UE)測量測量實施方(SN)的頻點時,流程如圖3所示。其中測量發起方是MN(相當於上述技術方案中的第一網路節點),測量實施方有兩個,在網路側的測量實施方是SN(相當於上述技術方案中的第二網路節點),終端UE是另一個測量實施方。此時所要求的測量頻點可以與測量實施方原本希望進行測量的頻點相同或者不同。當然,網路側的測量發起方和測量實施方也可以互換,即測量發起方可以是SN,測量實施方可以是MN,處理方式類似。
在步驟301中,測量發起方網路節點MN(如LTE2.6GHz)確定終端無法透過相應的鏈路(LTE網路的2.6GHz射頻鏈路)測量實施方網路節點SN時,測量發起方網路節點與測量實施方網路節點進行協調,例如測量發起方網路節點可以透過網路側介面(如Xn)告知測量實施方相應的測量目標:如頻點等信息。
此後進入步驟302,測量實施方可以接收或者拒絕相關測量要求,若測量實施方接收測量要求,則配置相應的Measurement GAP;若測量實施方拒絕測量要求,則透過網路介面(如Xn)進行回復。
若測量實施方接收測量要求,配置相應的測量參數,如Measurement GAP,則向終端發送相應的測量配置參數;發送可以透過測量實施方進行發送(如步驟304所示),也可以透過測量發起方進行發送(如步驟303所示)。其中,進行測量配置時,需要配置相應的Measurement GAP和Measurement Object(如測量頻點、頻帶(band)或者頻帶組的標識)之間的對應關係,以告知終端該Measurement GAP是針對哪個頻點、頻帶或者頻帶組進行配置的;這裡的頻帶組是終端該射頻鏈路能覆蓋的所有頻帶的組合;
在步驟305中,終端透過測量實施方的射頻鏈路(如NR網路的28GHz射頻鏈路)按照測量配置參數進行測量;
終端完成測量後,可以直接向測量發起方進行測量上報(如步驟306所示);也可以透過測量實施方進行測量上報,再轉發至測量發起方(如步驟307所示)。其中,在上報時需要攜帶相應的頻點、頻帶或頻帶組的訊息。
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本實施方式為第一實施方式在網路側的實現方案,相關的細節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可以參照第一實施方式。
該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終端透過第一射頻鏈路與第一無線網路中的第一網路節點連接。終端透過第二射頻鏈路和第二無線網路中的第二網路節點連接。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二網路節點接收來自第一網路節點的測量目標訊息。
第二網路節點根據測量目標訊息生成測量配置訊息。
將測量配置訊息發送給終端,供終端根據測量配置訊息使用第二射頻鏈路實施射頻測量。可選地,第二網路節點將測量配置訊息透過第二射頻鏈路發送給終端。可選地,第二網路節點將測量配置訊息發送給第一網路節點,第一網路節點透過第一射頻鏈路將測量配置訊息發送給終端。
第一網路節點獲取終端的射頻測量結果。可選地,第一網路節點透過第一射頻鏈路從終端獲得射頻測量結果。可選地,第二網路節點透過第二射頻鏈路從終端獲得射頻測量結果,第二網路節點再將射頻測量結果轉發給第一網路節點。
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本實施方式為第一實施方式在終端側的實現方案,相關的細節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可以參照第一實施方式。
該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終端透過第一射頻鏈路與第一無線網路中的第一網路節點連接。終端透過第二射頻鏈路和第二無線網路中的第二網路節點連接。
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終端獲取測量配置訊息,測量配置訊息由第二網路節點根據第一網路節點的測量目標訊息生成。
終端根據測量配置訊息使用第二射頻鏈路實施射頻測量,終端將射頻測量結果上報給第一網路節點。可選地,終端將射頻測量結果透過第一射頻鏈路發送給第一網路節點。可選地,終端將射頻測量結果透過第二射頻鏈路發送給第二網路節點,第二網路節點將射頻測量結果轉發給第一網路節點。
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系統。該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系統包括終端、第一無線網路中的第一網路節點、和第二無線網路中的第二網路節點。
終端透過第一射頻鏈路與第一網路節點連接,終端透過第二射頻鏈路與第二網路節點連接。
第一網路節點用於向第二網路節點發送測量目標訊息,和獲取終端的射頻測量結果。可選地,第一網路節點透過第一射頻鏈路從終端獲得射頻測量結果。可選地,第二網路節點透過第二射頻鏈路從終端獲得射頻測量結果,第二網路節點再將射頻測量結果轉發給第一網路節點。
第二網路節點用於根據測量目標訊息生成測量配置訊息。
終端用於獲取測量配置訊息並根據測量配置訊息使用第二射頻鏈路實施射頻測量,上報測量結果。
第一實施方式是與本實施方式相對應的方法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可與第一實施方式互相配合實施。第一實施方式中提到的相關技術細節在本實施方式中依然有效,為了減少重複,這裡不再贅述。相應地,本實施方式中提到的相關技術細節也可應用在第一實施方式中。
本發明第五實施方式涉及一種網路系統。本實施方式為第四實施方式在網路側的實現方案,相關的細節與第四實施方式相同,可以參照第四實施方式。
該網路系統包括第一無線網路中的第一網路節點和第二無線網路中的第二網路節點。
第一網路節點透過第一射頻鏈路與終端連接,第二網路節點透過第二射頻鏈路與終端連接。
第一網路節點用於向第二網路節點發送測量目標訊息,和獲取終端的射頻測量結果。
第二網路節點用於根據測量目標訊息生成測量配置訊息併發送給終端,供終端根據測量配置訊息使用第二射頻鏈路實施射頻測量。
本發明第六實施方式涉及一種終端。本實施方式為第四實施方式在終端側的實現方案,相關的細節與第四實施方式相同,可以參照第四實施方式。
該終端終端透過第一射頻鏈路與第一無線網路中的第一網路節點連接。終端透過第二射頻鏈路和第二無線網路中的第二網路節點連接。
該終端包括: 用於獲取測量配置訊息的模組,測量配置訊息由第二網路節點根據第一網路節點的測量目標訊息生成。
用於根據測量配置訊息使用第二射頻鏈路實施射頻測量的模組。
將射頻測量結果上報給第一網路節點的模組。
本發明第七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本實施方式是將第一實施方式的方案(2個無線網路)擴展到更多無線網路的技術方案。主要的區別在於無線網路的數量不同,其它方面相關的細節(使如測量目標的例子,測量配置訊息的例子,是否接受測量請求的判斷等等)都可以參照第一實施方式。
該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終端透過第一射頻鏈路與第一無線網路中的第一網路節點連接。終端透過N條射頻鏈路分別和N個不同無線網路中的N個網路節點連接,N為正整數。
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網路節點向N個網路節點分別發送測量請求訊息,每個測量請求訊息中分別包括一個測量目標訊息。所以共有N個測量目標訊息被一一對應地發送到N個網路節點。
N個網路節點分別根據收到的測量目標訊息生成測量配置訊息,其中共有N個測量配置訊息被生成。
終端獲取N個測量配置訊息。可選地,N個網路節點均將測量配置訊息發送到第一網路節點,由第一網路節點將N個測量配置訊息透過第一射頻鏈路發送到終端。可選地,N個網路節點分別將測量配置訊息透過其與終端之間的射頻鏈路發送給終端。可選地,N個網路節點中一部分網路節點將其生成的測量配置訊息發送到第一網路節點,由第一網路節點將N個測量配置訊息透過第一射頻鏈路發送到終端;N個網路節點中另一部分網路節點分別將其生成的測量配置訊息透過其與終端之間的射頻鏈路直接發送給終端。
終端根據N個測量配置訊息分別使用N個射頻鏈路實施射頻測量,得到N個射頻測量結果。
第一網路節點獲取N個射頻測量結果。可選地,終端將N個射頻測量結果匯總後,透過第一射頻鏈路向第一網路節點上報。可選地,終端將N個射頻測量結果分別透過N個射頻鏈路向N個網路節點上報,由N個網路節點分別向第一網路節點轉發射頻測量結果。可選地,終端在與N個網路節點之間的N個射頻鏈路中選擇一條或多條射頻鏈路,透過這些射頻鏈路將射頻測量結果上報至N個網路節點中的一個或多個,再由收到射頻測量結果的各網路節點向第一網路節點轉發射頻測量結果。
本發明第八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系統。
該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系統包括終端,第一無線網路中的第一網路節點,和N個無線網路中的N個網路節點。終端透過第一射頻鏈路與第一無線網路中的第一網路節點連接。終端透過N條射頻鏈路分別和N個不同無線網路中的N個網路節點連接,N為正整數。
第一網路節點用於向N個網路節點分別發送測量目標訊息,和獲取N個射頻測量結果。
N個網路節點分別用於根據收到的測量目標訊息生成測量配置訊息,其中共有N個測量配置訊息被生成。
終端用於獲取N個測量配置訊息,並根據N個測量配置訊息分別使用N個射頻鏈路實施射頻測量,得到N個射頻測量結果。
第七實施方式是與本實施方式相對應的方法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可與第七實施方式互相配合實施。第七實施方式中提到的相關技術細節在本實施方式中依然有效,為了減少重複,這裡不再贅述。相應地,本實施方式中提到的相關技術細節也可應用在第七實施方式中。
本發明的各方法實施方式均可以以軟體、硬體、固件等方式實現。不管本發明是以軟體、硬體、還是固件方式實現,指令代碼都可以存儲在任何類型的電腦可訪問的記憶體中(例如永久的或者可修改的,揮發性的或者非揮發性的,固態的或者非固態的,固定的或者可更換的媒介等等)。同樣,記憶體可以例如是可程式設計陣列邏輯(Programmable Array Logic,簡稱“PAL”) 、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RAM”) 、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簡稱“PROM”) 、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簡稱“ROM”) 、電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簡稱“EEPROM”) 、磁片、光碟、數位通用光碟(Digital Versatile Disc,簡稱“DVD”)等等。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各設備實施方式中提到的各單元都是邏輯單元,在實體上,一個邏輯單元可以是一個實體單元,也可以是一個實體單元的一部分,還可以以多個實體單元的組合實現,這些邏輯單元本身的實體實現方式並不是最重要的,這些邏輯單元所實現的功能的組合才是解決本發明所提出的技術問題的關鍵。此外,為了突出本發明的創新部分,本發明上述各設備實施方式並沒有將與解決本發明所提出的技術問題關係不太密切的單元引入,這並不表明上述設備實施方式並不存在其它的單元。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專利的申請檔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係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係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專利的申請檔中,如果提到根據某要素執行某行為,則是指至少根據該要素執行該行為的意思,其中包括了兩種情況:僅根據該要素執行該行為、和根據該要素和其它要素執行該行為。多個、多次、多種等表達包括2個、2次、2種以及2個以上、2次以上、2種以上。
在本申請提及的所有文獻都在本申請中引用作為參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獻被單獨引用作為參考那樣。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申請的上述講授內容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申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於本申請所要求保護的範圍。
MN‧‧‧主節點
SN‧‧‧輔節點
UE‧‧‧終端
201~209、301~307‧‧‧步驟
圖1是本發明中一種LTE-NR多連接場景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中一種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一個例子的流程示意圖。

Claims (15)

  1. 一種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網路節點向第二網路節點發送測量目標訊息; 所述第二網路節點生成全部或部分測量配置訊息,併發送給終端; 所述終端向所述第一網路節點上報在所述測量目標上獲得的測量結果。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終端向所述第一網路節點上報在所述測量目標上獲得的測量結果的步驟包括以下子步驟: 所述第二網路節點透過與所述終端連接的射頻鏈路將所述測量配置訊息發送給所述終端:或者, 所述第二網路節點將所述測量配置訊息發送給所述第一網路節點,所述第一網路節點透過與所述終端連接的射頻鏈路將所述測量配置訊息發送給所述終端。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發送給終端的步驟包括以下子步驟: 所述終端將所述射頻測量結果透過與所述第一網路節點連接的射頻鏈路發送給所述第一網路節點;或者, 所述終端將所述射頻測量結果透過與所述第二網路節點連接的射頻鏈路發送給所述第二網路節點,所述第二網路節點將所述射頻測量結果轉發給所述第一網路節點。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測量目標訊息是頻點、頻段或頻段組。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網路節點所在的無線網路是LTE網路,所述第二網路節點所在的無線網路是NR網路;或者, 所述第一網路節點所在的無線網路是NR網路,所述第二網路節點所在的無線網路是LTE網路;或者, 所述第一和第二網路節點所在的無線網路均為NR網路。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測量目標在所述第一網路節點與所述終端連接的射頻鏈路支援的頻段範圍之外。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測量配置訊息包括測量間隔、和測量間隔與測量目標之間的對應關係。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射頻測量結果中包括被測量的頻點、頻帶或頻帶組的訊息和/或相應的測量結果。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所述第二網路節點生成全部或部分測量配置訊息的步驟之前,還包括以下步驟: 所述第二網路節點判斷是否接受所述第一網路節點的測量請求,如果不接受,則向所述第一網路節點發送表示拒絕測量請求的訊息;如果接受,則生成測量配置訊息,併發送給所述終端。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其特徵在於,所第一網路節點向第二網路節點發送測量目標訊息的步驟之前還包括以下步驟: 所述第一網路節點判斷與所述終端連接的射頻鏈路是否能夠對測量目標進行射頻測量,如果無法測量,則向所述第二網路節點發送測量目標訊息;如果能夠測量,則使用所述第一網路節點與所述終端連接的射頻鏈路對所述測量目標進行射頻測量。
  11. 一種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第二網路節點接收來自第一網路節點的測量目標訊息; 所述第二網路節點生成全部或部分測量配置訊息併發送給所述終端; 所述第一網路節點獲取所述終端在所述測量目標上獲得的射頻測量結果。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測量配置訊息根據所述測量目標訊息生成,並供所述終端使用與所述第二網路節點連接的射頻鏈路實施射頻測量。
  13. 一種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終端獲取測量配置訊息,所述測量配置訊息的全部或部分由第二網路節點生成; 所述終端根據所述測量配置訊息在第一網路節點提供的測量目標上實施射頻測量; 所述終端將射頻測量結果上報給所述第一網路節點。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終端根據所述測量配置訊息實施射頻測量的步驟中,所述終端在與所述第二網路節點連接的射頻鏈路上根據所述測量配置訊息實施射頻測量。
  15. 一種終端,其特徵在於,包括: 用於獲取測量配置訊息的模組,所述測量配置訊息由所述第二網路節點全部或部分生成; 用於根據所述測量配置訊息在第一網路節點提供的測量目標上實施射頻測量的模組; 將射頻測量結果上報給所述第一網路節點的模組。
TW107136363A 2017-10-17 2018-10-16 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系統及終端 TWI7994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106603 WO2019075648A1 (zh) 2017-10-17 2017-10-17 多射频接收能力终端的测量配置方法、系统及终端
CNPCT/CN2017/106603 2017-10-17
WOPCT/CN2017/106603 2017-10-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9416A true TW201919416A (zh) 2019-05-16
TWI799455B TWI799455B (zh) 2023-04-21

Family

ID=66173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6363A TWI799455B (zh) 2017-10-17 2018-10-16 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系統及終端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36568A1 (zh)
EP (1) EP3687212B1 (zh)
JP (1) JP7084477B2 (zh)
KR (1) KR102471896B1 (zh)
CN (2) CN111510937B (zh)
AU (1) AU2017436303A1 (zh)
CA (1) CA3079268C (zh)
MX (1) MX2020003775A (zh)
RU (1) RU2750697C1 (zh)
SG (1) SG11202003490TA (zh)
TW (1) TWI799455B (zh)
WO (1) WO20190756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0961B (zh) * 2017-04-28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量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接入网节点
CN112929049A (zh) * 2021-01-27 2021-06-08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666888B (zh) * 2022-03-10 2024-04-05 西安广和通无线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nsa网络注册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7768913A (zh) * 2022-09-26 202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19102B2 (en) * 2011-04-04 2015-08-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using positioning gap indication for enhancing positioning performance
CN102958091A (zh) * 2011-08-22 2013-03-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异频测量参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3037399B (zh) * 2011-09-30 2017-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频测量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9041104B (zh) * 2013-01-18 2022-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小区测量方法、装置及通信节点
EP2879425B1 (en) * 2013-11-28 2016-01-06 NTT Docomo, Inc. Macro-cell assisted small cell discovery and resource activation
CN105228198B (zh) * 2014-06-27 2019-10-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测量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EP3193525B1 (en) 2014-09-12 2021-02-24 Nec Corporation Wireless station, wireless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terminal measurement
US10681576B2 (en) * 2015-04-13 2020-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asurement gap enhancements
ES2778688T3 (es) * 2015-11-04 2020-08-1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s y aparatos para la configuración de restricciones de medición
EP3403345B1 (en) * 2016-01-13 2019-12-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ng measurement procedure of nb-iot
CN106165488A (zh) * 2016-06-30 2016-1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Rrc连接建立方法及设备
EP3520479B1 (en) * 2016-09-30 2021-02-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and measurement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9066712A1 (en) * 2017-09-28 2019-04-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LEXIBLE MEASUREMENT REPORT IN SCENARIOS WITH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7436303A1 (en) 2020-05-07
WO2019075648A1 (zh) 2019-04-25
CA3079268A1 (en) 2019-04-25
KR20200068674A (ko) 2020-06-15
CN111510937B (zh) 2023-01-13
CA3079268C (en) 2024-02-20
RU2750697C1 (ru) 2021-07-01
JP7084477B2 (ja) 2022-06-14
US20200236568A1 (en) 2020-07-23
JP2021503201A (ja) 2021-02-04
EP3687212A1 (en) 2020-07-29
TWI799455B (zh) 2023-04-21
SG11202003490TA (en) 2020-05-28
CN111510937A (zh) 2020-08-07
KR102471896B1 (ko) 2022-11-28
CN111052785A (zh) 2020-04-21
EP3687212B1 (en) 2023-05-10
MX2020003775A (es) 2020-07-29
EP3687212A4 (en) 2020-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19416A (zh) 多射頻接收能力終端的測量配置方法、系統及終端
JP6663998B2 (ja) 非アクセス層手順を有するローカルエリアスコープ型ネットワークにアクセス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
WO2020001502A1 (zh) 一种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
US20160205693A1 (en) Service access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radio controller
TW201818677A (zh) 波束測量的方法、終端和網路設備
TW201822553A (zh) 測量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KR101832043B1 (ko) 장치-대-장치〔d2d〕 발견
TW201916709A (zh) 配置anr的方法、終端設備、基地台和核心網路設備
JP2019165508A (ja) ユーザ装置のサービングセルにおける隣接セルの付加的にサポートされる周波数帯域に関連した情報の取得
WO2018102964A1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WO2022061671A1 (zh) 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9157726A1 (zh) 资源上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7342970B2 (ja) Ssbに基づく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CN104661258A (zh) 一种减少lte网络中测量信令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0029302A1 (zh) 一种参考信号测量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TWI711326B (zh) 測量同步信號塊的方法和設備
CN109561478B (zh) 用户终端盲重定向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WO2017152360A1 (zh) 一种为无线承载进行安全配置方法和设备
US10264474B2 (en) Method, a node,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dapting radio coordination schemes
KR102398782B1 (ko) 주파수 측정 방법, 측정 간격의 구성 방법, 단말기 디바이스, 제 1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및 제 2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TWI733828B (zh) 無線通訊的方法、裝置、終端和基地台
WO2022078071A1 (zh) 一种中继终端的选择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TW201906469A (zh) 無線資源管理測量的方法和設備
US20220191098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3060477A1 (zh) 无线通信方法、远端终端和网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