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17369A - 液體洩漏檢測單元 - Google Patents

液體洩漏檢測單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17369A
TW201917369A TW106136464A TW106136464A TW201917369A TW 201917369 A TW201917369 A TW 201917369A TW 106136464 A TW106136464 A TW 106136464A TW 106136464 A TW106136464 A TW 106136464A TW 201917369 A TW201917369 A TW 20191736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pressure
seal
acquiring device
sp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6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1210B (zh
Inventor
上田彰
永野晃広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華爾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華爾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華爾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36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121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7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7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1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1210B/zh

Link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係組裝於可動式軸(21)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者,且具備:第1密封材(23A),其設置於軸(21)之外周上,用以將液體密封於軸(21)之外周上之液側空間(60);第2密封材(23B),其設置於軸(21)之外周上,配置於軸(21)之軸方向上相對於第1密封材(23A)之液側空間(60)之相反側,且在與第1密封材(23A)之間界定密封間空間(65);第1液體資訊取得裝置(110B),其獲得位於密封間空間(65)之液體的液體資訊;及控制部(180),其基於自第1液體資訊取得裝置(110B)獲得之資訊,監視位於密封間空間(65)內之液體狀態之變化。

Description

液體洩漏檢測單元
本發明一般而言係關於一種液體洩漏檢測單元,更特定而言係關於一種組裝於可動式軸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
關於檢測液體洩漏之先前技術,例如,於日本專利特開2016-45068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以視覺上一眼確認有無洩漏為目的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6-45068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於上述液體洩漏檢測單元中,雖採用了根據軸之突出量而判別桿密封件與異形防塵密封件之間之壓力上升的機構,但對於用以檢測壓力上升之其他之更具體的構成,並未有任何揭示。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解決上述課題,提供一種更確實地把握密封材之維護期,防止產生液體洩漏的液體洩漏檢測單元。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根據本發明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係組裝於可動式軸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且具備:第1密封材,其設置於上述軸之外周上,用以將液體密封於上述軸之外周上之液側空間;第2密封材,其設置於上述軸之外周上,配置於上述軸方向上相對於第1密封材之上述液側空間之相反側,且在與上述第1密封材之間界定密封間空間;第1液體資訊取得裝置,其獲得位於上述密封間空間之液體的液體資訊;及控制部,其基於自上述第1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獲得之資訊,監視位於上述密封間空間內之液體狀態之變化。 於其他形態中,上述第1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為壓力開關,上述控制部係比較預設之特定壓力、與上述壓力開關所獲得之上述液側空間之液體之壓力,而監視上述液側空間之液體狀態之變化。 於其他形態中,進而具備:第2液體資訊取得裝置,其獲得位於上述液側空間之液體的液體資訊;上述控制部係比較自上述第1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獲得之上述液側空間之液體資訊、與自上述第2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獲得之上述密封間空間之液體資訊,而監視上述液側空間之液體狀態之變化。 於其他形態中,上述第1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為第1壓力感測器,上述第2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為第2壓力感測器,上述控制部係比較自上述第1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獲得之上述液側空間之壓力、與自上述第2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獲得之上述密封間空間之壓力,而監視上述液側空間之液體壓力之變化。 於其他形態中,上述第1液體資訊取得裝置係第1流量感測器,上述第2液體資訊取得裝置係第2流量感測器,上述控制部係比較自上述第1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獲得之上述液側空間之壓力、與自上述第2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獲得之上述密封間空間之壓力,而監視上述液側空間之液體壓力之變化。 [發明之效果] 根據該液體洩漏檢測單元,可提供一種更確實地把握密封材之維護期,防止產生液體洩漏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
對於基於本發明之各實施形態中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以下,參照圖式進行說明。另,於以下說明之各實施形態中,言及個數、量等時,除特別記述之情形外,本發明之範圍未必限定為該個數、量等。又,對於同一零件、相當之零件,有標註同一參照編號,不進行重複說明之情形。 (實施之形態1:液體洩漏檢測單元100) 參照圖1,對於液體洩漏檢測單元100之構成進行說明。圖1係顯示將實施形態1中之使用了壓力感測器之情形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100組裝於軸之狀態的剖視圖。 參照圖1,本實施形態中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100係組裝於軸21之組裝單元。軸21具有沿中心軸101而軸狀延伸之形狀。軸21係可動式之軸。於本實施形態中,設想有軸21為油壓缸之軸之情形。軸21沿中心軸101之軸方向往復運動。 於軸21之外周上,設置有殼體31。殼體31具有沿中心軸101之軸方向而圓筒狀延伸之形狀。 於軸21之外周上,界定有液側空間60。於液側空間60內配置有油。液側空間60設置為用以使軸21動作之油被供給的油壓室。液側空間60係設置於中心軸101之軸方向中之殼體31之一側。於中心軸101之軸方向中之殼體31之另一側,界定有外部空間70。 本實施形態中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100具有作為一次密封件之第1桿密封件23A、作為二次密封件之第2桿密封件23B、及作為三次密封件之異形防塵密封件26。 第1桿密封件23A、第2桿密封件23B、及異形防塵密封件26係閉環狀之密封材。第1桿密封件23A、第2桿密封件23B、及異形防塵密封件26由橡膠等之彈性材料形成。第1桿密封件23A、第2桿密封件23B、及異形防塵密封件26設置於軸21之外周面21a上。 第1桿密封件23A、第2桿密封件23B、及異形防塵密封件26於中心軸101之軸方向隔開距離而設置。於中心軸101之軸方向上,第1桿密封件23A設置於液側空間60側,異形防塵密封件26設置於外部空間70側。第2桿密封件23B配置於第1桿密封件23A與異形防塵密封件26之間。 於殼體31,形成有第1密封槽38A、第2密封槽38B、及第3密封槽39。第1密封槽38A、第2密封槽38B、及第3密封槽39係具有自殼體31之內周面31b凹陷且以中心軸101為中心環繞之槽形狀。第1密封槽38A及第2密封槽38B具有矩形形狀之剖面。第3密封槽39具有於中心軸101之軸方向上朝外部空間70側開放之矩形形狀之剖面。 第1桿密封件23A收容於第1密封槽38A,第2桿密封件23B收容於第2密封槽38B,異形防塵密封件26收容於第3密封槽39。於軸21之外周上,於第1桿密封件23A與第2桿密封件23B之間,界定有密封間空間65。 第1桿密封件23A具有將配置於液側空間60之油密封之密封功能。 異形防塵密封件26具有唇緣部27(第1唇緣部)、唇緣部28(第2唇緣部)及基部29作為其構成部位。基部29設置於第3密封槽39。唇緣部27及唇緣部28自基部29向軸21伸出,與軸21之外周面21a接觸。於中心軸101之軸方向中,唇緣部27設置於密封間空間65側,唇緣部28設置於外部空間70側。 第2桿密封件23B具有於自第1桿密封件23A洩漏油時,將自液側空間60進入至密封間空間65側之油密封於密封間空間65內的功能。異形防塵密封件26藉由唇緣部28而具有防止塵埃自外部空間70向密封間空間65側侵入的功能。 於本實施形態中,採用了分為具有密封油之功能之第2桿密封件23B、與具有防止塵埃侵入之功能之異形防塵密封件26的密封材構成,亦可採用以一種密封構件兼用作第2桿密封件23B、與異形防塵密封件26的構成。 於殼體31形成有凹部32及貫通孔33。凹部32及貫通孔33係界定於中心軸101之軸方向中,第1桿密封件23A及第2桿密封件23B之間。凹部32具有自殼體31之內周面31b凹陷且以中心軸101為中心環繞的形狀。貫通孔33作為感測孔33P發揮功能。 於殼體31連結有第1區塊120。於第1區塊120,設置有與殼體31之貫通孔33連通之孔120P。於該孔120P之出口區域,設置有作為通過感測孔33P獲得位於密封間空間65之液體之液體資訊之第1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的第1壓力感測器110。由第1壓力感測器110計測之位於密封間空間65之液體的壓力係發送至控制部180。 於殼體31之液側空間60,連結有第2區塊170。於第2區塊170,設置有與液側空間60連通之施加孔170P。於施加孔170P,連結有油壓施加裝置160、及作為獲得位於液側空間60之液體之液體資訊之第2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的第2壓力感測器150。藉由第2壓力感測器150計測之位於液側空間60之液體壓力係發送至控制部180。 其次,參照圖2至圖4,對控制部180中之位於密封間空間65之液體狀態即壓力之變化之監視進行說明。圖2係顯示一次密封件即第1桿密封件23A為健全狀態之情形之壓力資訊之圖,圖3係顯示第1桿密封件23A為更換時期之壓力資訊之圖,圖4係顯示第1桿密封件23A未發揮功能之壓力資訊之圖。 於圖中,「推步驟」及「拉步驟」表示軸21之往復移動,於將軸21沿軸方向之一方向之移動稱為「推步驟」時,將與一方向相反之方向之移動稱為「拉步驟」。於以下所示之圖中亦同樣。 參照圖2,線L2係表示藉由第2壓力感測器150對位於液側空間60之液體之壓力之計測結果。於軸21之「拉步驟」中,可知液側空間60之壓力上升。 另一方面,線L1係表示藉由第1壓力感測器110對位於密封間空間65之液體之壓力計測結果。於軸21之「拉步驟」中,密封間空間65之壓力亦未變化。 根據該圖2之監視結果,一次密封件即第1桿密封件23A係將液側空間60與密封間空間65完全分離,未產生自液側空間60向密封間空間65之液體洩漏,可判別第1桿密封件23A為健全狀態。 於圖3所示之狀態中,於軸21之「拉步驟」中,伴隨液側空間60之壓力上升,密封間空間65之壓力亦上升。其結果,產生了自液側空間60向密封間空間65之液體洩漏。然而,密封間空間65之壓力之上升值較液側空間60之壓力之上升值低,因而可判別為第1桿密封件23A之更換時期。 於圖4所示之狀態中,於軸21之「拉步驟」中,伴隨液側空間60之壓力上升,密封間空間65之壓力亦上升。進而,密封間空間65之壓力之上升值與液側空間60之壓力之上升值大致相同。其結果,可判別第1桿密封件23A為不具有作為密封材之功能的狀態。可知為需要立即更換第1桿密封件23A的時期。 根據如此之本實施形態中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100,可提供更確實地把握第1桿密封件23A之維護時期,而防止液體洩漏之產生的液體洩漏檢測單元100。 (實施之形態2:液體洩漏檢測單元100A) 參照圖5,對於液體洩漏檢測單元100A之構成進行說明。圖5係顯示將實施之形態2中之使用了流量感測器時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100A組裝於軸21之狀態的剖視圖。 本實施形態中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100A之基本構成係與上述實施形態1中顯示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100相同,不同點在於,作為獲得位於密封間空間65之液體之液體資訊的第1液體資訊取得裝置,於實施形態1中使用了第1壓力感測器110,與此相對,於本實施形態中使用了第1流量感測器110A之點。同樣,不同點還在於,作為獲得位於液側空間60之液體之液體資訊之第2液體資訊取得裝置,於實施形態1中使用了第2壓力感測器150,與此相對,於本實施形態中使用了第2流量感測器150A之點。 其次,參照圖6至圖8,對控制部180中之位於密封間空間65之液體狀態即流量之變化之監視進行說明。圖6係顯示一次密封件即第1桿密封件23A為健全狀態時之壓力資訊之圖,圖7係顯示第1桿密封件23A為更換時期之壓力資訊之圖,圖8係顯示第1桿密封件23A未發揮功能之壓力資訊之圖。 參照圖6,線L2係表示藉由第2流量感測器150A對位於液側空間60之液體之計測結果。於軸21之「推步驟」及「拉步驟」中,可知液側空間60之流量變化為正流及逆流。 另一方面,線L1係表示藉由第1流量感測器110A對位於密封間空間65之液體之計測結果。於軸21之「拉步驟」中,密封間空間65之流量亦無變化。 根據該圖6之監視結果,一次密封件即第1桿密封件23A係將液側空間60與密封間空間65完全分離,未產生自液側空間60向密封間空間65之液體洩漏,可判別第1桿密封件23A為健全狀態。 於圖7顯示之狀態中,於軸21之「推步驟」及「拉步驟」中,伴隨液側空間60之流量變化為正流及逆流,密封間空間65之流量亦變化為正流及逆流。其結果,可知產生了自液側空間60向密封間空間65之液體洩漏。然而,密封間空間65之流量之變化量低於液側空間60之流量之變化量,因而可判別為第1桿密封件23A之更換時期。 於圖8所示之狀態中,於軸21之「推步驟」及「拉步驟」中,伴隨液側空間60之流量變化為正流及逆流,密封間空間65之流量亦變化為正流及逆流。尤其,於「拉步驟」之後半部分中,密封間空間65之流量之正流值與液側空間60之流量之正流值近似。其結果,可判別第1桿密封件23A為不具有作為密封材之功能的狀態。可知為需要立即更換第1桿密封件23A的時期。 根據如此之本實施形態中液體洩漏檢測單元100,可提供更確實地把握第1桿密封件23A之維護時期,並防止液體洩漏之產生的液體洩漏檢測單元100。 (實施之形態3:液體洩漏檢測單元100B) 參照圖9,對於液體洩漏檢測單元100B之構成進行說明。圖9係顯示將實施形態3中之使用了壓力開關時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100B組裝於軸21之狀態的剖視圖。 本實施形態中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100B之基本構成係與上述實施形態1中顯示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100相同,不同點在於,作為獲得位於密封間空間65之液體之液體資訊的第1液體資訊取得裝置,於實施形態1中使用了第1壓力感測器100,與此相對,於本實施形態中使用了壓力開關110B之點。於施加孔170P側,未設置液體資訊取得裝置。 其次,參照圖10至圖13,對控制部180中之位於密封間空間65之液體狀態即壓力之變化之監視進行說明。圖10及圖11係顯示一次密封件為健全狀態時之壓力資訊之第1圖及第2圖,圖12係顯示一次密封件為更換時期之壓力資訊之圖,圖13係顯示一次密封件未發揮功能之壓力資訊之圖。 參照圖10,L2係顯示預設之特定壓力。線L1係表示藉由壓力開關110A對位於密封間空間65之液體之計測結果。於軸21之「推步驟」及「拉步驟」中,位於密封間空間65之液體之壓力亦未變化。 根據該圖10之監視結果,一次密封件即第1桿密封件23A係將液側空間60與密封間空間65完全分離,未產生自液側空間60向密封間空間65之液體洩漏,可判別第1桿密封件23A為健全狀態。 於圖11所示之狀態中,於軸21之「拉步驟」中,以線L1觀測密封間空間65之壓力上升。其結果,可知發生了自液側空間60向密封間空間65之液體洩漏。然而,因較設定為L2之特定壓力未滿50%,故可判別第1桿密封23A為健全狀態。 於圖12所示之狀態中,於軸21之「拉步驟」中,以線L1觀測密封間空間65之壓力上升。其結果,可知產生了自液側空間60向密封間空間65之液體洩漏。又,與圖11所示之壓力狀態比較,因超過了設定為L2之特定壓力之50%以上,故可判別為第1桿密封件23A之更換時期。 於圖13所示之狀態中,於軸21之「拉步驟」中,可以線L1觀測密封間空間65之壓力,到達了預設之特定壓力之線L2。其結果,可判別第1桿密封件23A為不具有作為密封材之功能的狀態。可知為需要立即更換第1桿密封件23A的時期。 根據如此之本實施形態中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100B,可提供更確實地把握第1桿密封件23A之維護時期,並防止液體洩漏之產生的液體洩漏檢測單元100B。 本次所揭示之各實施形態之全部要點應視為例示而非限定者。本發明之範圍係藉由申請專利範圍顯示而非上述之說明,且意欲涵蓋與申請專利範圍均等之意味及範圍內之全部變更。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係例如利用於油壓缸或流體泵等。
21‧‧‧軸
21a‧‧‧外周面
23A‧‧‧第1桿密封件
23B‧‧‧第2桿密封件
26‧‧‧異形防塵密封件
27‧‧‧唇緣部
28‧‧‧唇緣部
29‧‧‧基部
31‧‧‧殼體
31b‧‧‧內周面
32‧‧‧凹部
33‧‧‧貫通孔
33P‧‧‧感測孔
38A‧‧‧第1密封槽
38B‧‧‧第2密封槽
39‧‧‧第3密封槽
60‧‧‧液側空間
65‧‧‧密封間空間
70‧‧‧外部空間
100‧‧‧液體洩漏檢測單元
100A‧‧‧液體洩漏檢測單元
100B‧‧‧液體洩漏檢測單元
101‧‧‧中心軸
110‧‧‧第1壓力感測器
110A‧‧‧第1流量感測器
110B‧‧‧壓力開關
120‧‧‧第1區塊
120P‧‧‧孔
150‧‧‧第2壓力感測器
150A‧‧‧第2流量感測器
160‧‧‧油壓施加裝置
170‧‧‧第2區塊
170P‧‧‧施加孔
180‧‧‧控制部
L1‧‧‧線
L2‧‧‧線
圖1係顯示將實施形態1中之使用了壓力感測器之情形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組裝於軸之狀態的剖視圖。 圖2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之一次密封件為健全狀態之情形之壓力資訊之圖。 圖3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之一次密封件為更換時期之壓力資訊之圖。 圖4係顯示實施形態1中之一次密封件未發揮功能之壓力資訊之圖。 圖5係顯示將實施形態2中之使用了流量感測器之情形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組裝於軸之狀態的剖視圖。 圖6係顯示實施形態2中之一次密封件為健全狀態之情形之壓力資訊之圖。 圖7係顯示實施形態2中之一次密封件為更換時期之壓力資訊之圖。 圖8係顯示實施形態2中之一次密封件未發揮功能之壓力資訊之圖。 圖9係顯示將實施形態3中之使用了壓力開關之情形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組裝於軸之狀態之剖視圖。 圖10係顯示實施形態3中之一次密封件為健全狀態之情形之壓力資訊之第1圖。 圖11係顯示實施形態3中之一次密封件為健全狀態之情形之壓力資訊之第2圖。 圖12係顯示實施形態3中之一次密封件為更換時期之壓力資訊之圖。 圖13係顯示實施形態3中之一次密封件未發揮功能之壓力資訊之圖。

Claims (5)

  1. 一種液體洩漏檢測單元,其係組裝於可動式軸者,且具備: 第1密封材,其設置於上述軸之外周上,用以將液體密封於上述軸之外周上之液側空間; 第2密封材,其設置於上述軸之外周上,配置於上述軸方向上相對於第1密封材之上述液側空間之相反側,且在與上述第1密封材之間界定密封間空間; 第1液體資訊取得裝置,其獲得位於上述密封間空間之液體的液體資訊;及 控制部,其基於自上述第1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獲得之資訊,監視位於上述密封間空間內之液體狀態之變化。
  2. 如請求項1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其中上述第1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為壓力開關; 上述控制部係比較預設之特定壓力、與上述壓力開關所獲得之上述液側空間之液體之壓力,而監視上述液側空間之液體狀態之變化。
  3. 如請求項1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其中進而具備: 第2液體資訊取得裝置,其獲得位於上述液側空間之液體的液體資訊; 上述控制部係比較自上述第1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獲得之上述液側空間之液體資訊、與自上述第2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獲得之上述密封間空間之液體資訊,而監視上述液側空間之液體狀態之變化。
  4. 如請求項3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其中 上述第1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為第1壓力感測器; 上述第2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為第2壓力感測器; 上述控制部係比較自上述第1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獲得之上述液側空間之壓力、與自上述第2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獲得之上述密封間空間之壓力,而監視上述液側空間之液體壓力之變化。
  5. 如請求項3之液體洩漏檢測單元,其中 上述第1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為第1流量感測器; 上述第2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為第2流量感測器; 上述控制部係比較自上述第1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獲得之上述液側空間之壓力、與自上述第2液體資訊取得裝置獲得之上述密封間空間之壓力,而監視上述液側空間之液體壓力之變化。
TW106136464A 2017-10-24 2017-10-24 液體洩漏檢測單元 TWI7512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6464A TWI751210B (zh) 2017-10-24 2017-10-24 液體洩漏檢測單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6464A TWI751210B (zh) 2017-10-24 2017-10-24 液體洩漏檢測單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7369A true TW201917369A (zh) 2019-05-01
TWI751210B TWI751210B (zh) 2022-01-01

Family

ID=67347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6464A TWI751210B (zh) 2017-10-24 2017-10-24 液體洩漏檢測單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5121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4108B (zh) * 2021-12-16 2023-06-01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漏液檢測功能之迴轉工作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36460B1 (zh) * 1970-06-19 1973-11-05
JPS6459030A (en) * 1987-08-28 1989-03-06 Nippon Spindle Mfg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cracking in liquid transportation pipe
CA2410218C (en) * 2002-10-28 2008-05-06 Dean Foote Seal assembly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seal failure
JP6296500B2 (ja) * 2014-08-22 2018-03-20 日本バルカ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漏れ検知ユニット
DE102015105609A1 (de) * 2015-04-13 2016-10-13 Wittenstein Ag Sensor, Antriebsbauteil mit Sensor, Antrieb mit Antriebsbauteil sowie Auswertungsverfahren
JP6622566B2 (ja) * 2015-11-04 2019-12-18 Kyb株式会社 液漏れ検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4108B (zh) * 2021-12-16 2023-06-01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漏液檢測功能之迴轉工作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1210B (zh) 2022-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39165B2 (ja) 液体漏れ検知ユニット
JP6296500B2 (ja) 液体漏れ検知ユニット
US20140333035A1 (en) Gasket pressure sensor
JP6661716B2 (ja) シール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シールアセンブリから成るシールリング
WO2014065014A1 (ja) オイルシール
TWI526642B (zh) 流體壓力裝置
KR20110127608A (ko) 유체압 기기
AU2018200082B2 (en) Shaft seal assembly with contaminant detection system
JP2015072058A (ja) 密封装置
TW201917369A (zh) 液體洩漏檢測單元
US9631726B2 (en) Sealing member with visible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indication
CN110770560B (zh) 液体泄漏检测单元
WO2018131560A1 (ja) 液漏れ検知装置
KR101694641B1 (ko) 실링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한 터빈밸브 유압액추에이터 실린더어셈블리
US10024754B2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health of a seal
WO2019146459A1 (ja) 流体漏れ検出機器及び往復動型流体圧機器
RU2736087C1 (ru) Уплотните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US10520095B2 (en) Abradable seal
JP2012137121A (ja) 密封装置
JP6858098B2 (ja) 軸封装置
KR100799256B1 (ko) 운동용 고압 실링장치
JP2019199895A (ja) シール劣化診断装置及び流体圧システム
KR101395983B1 (ko) 오일 실
WO2017221064A2 (en) Dual lip seal with controlled variable deformation
KR20090058066A (ko) 디스크축과 디스크축공 간의 수밀유지와 수밀확인이 용이한밸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