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14347A - 無線通訊方法、網路設備和終端設備 - Google Patents

無線通訊方法、網路設備和終端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14347A
TW201914347A TW107131640A TW107131640A TW201914347A TW 201914347 A TW201914347 A TW 201914347A TW 107131640 A TW107131640 A TW 107131640A TW 107131640 A TW107131640 A TW 107131640A TW 201914347 A TW201914347 A TW 20191434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upload
access request
response
carri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1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62717B (zh
Inventor
陳文洪
張治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4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43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2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271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和設備,能夠在隨機存取方面提升通訊性能。該方法包括: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在第一上傳載波發送的第一隨機存取請求;基於第一上傳載波,網路設備針對第一隨機存取請求發送第一隨機存取回應。

Description

無線通訊方法、網路設備和終端設備
本申請涉及通訊領域,並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無線通訊方法、網路設備和終端設備。
在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中,具有一個固定的上傳載波和一個固定的下載載波(上傳載波與下載載波頻域上可以至少部分重疊),終端設備與網路之間可以利用該固定的上傳波載波和下載載波分別進行上下行通訊,其中,終端可以利用該固定的上傳載波進行隨機存取。
在未來的通訊系統中,對通訊性能的要求較高。
因此,如何在隨機存取方面提升通訊性能是一項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和設備,能夠在隨機存取方面提升通訊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包括:
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在第一上傳載波發送的第一隨機存取請求;
基於第一上傳載波,網路設備針對第一隨機存取請求發送第一隨機存取回應。
因此,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基於發送隨機存取請求的上傳載波來回饋隨機存取回應,可以實現在存在多個上傳載波的情況下,可以儘量區分隨機存取回應所針對的隨機存取請求的來源。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基於第一上傳載波,網路設備針對第一隨機存取請求發送第一隨機存取回應,包括:
基於第一上傳載波,網路設備確定以下中的至少一種:
發送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所需的資源,發送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所需的第一隨機存取無線網路臨時標識RA-RNTI,和第一隨機存取回應中對隨機存取請求來源進行指示的訊息;
根據確定的至少一種,發送第一隨機存取回應。
結合第一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發送第一隨機回應訊息所需的資源包括:承載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控制資源集CORESET或搜索空間。
結合第一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承載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控制資源集合CORESET或搜索空間,不同於承載第二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CORESET或搜索空間;其中,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
結合第一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RA-RATI的計算公式不同於第二RA-RNTI的計算公式,或者第一RA-RATI的計算公式中部分參數不同於第二RA-RNTI的計算公式中的部分參數;其中,第二RA-RNTI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所需的RA-RNTI。
結合第一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所攜帶的訊息,不同於第二隨機存取回應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所攜帶的訊息;其中,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指示隨機存取請求所處的上傳載波。
結合第一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攜帶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第二隨機存取回應不攜帶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其中,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指示隨機存取請求所處的上傳載波為第一上傳載波。
結合第一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上鏈路載波與第二上傳載波所處的頻段不同。
結合第一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方法還包括:
網路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配置訊息,配置訊息用於指示發送第一隨機回應訊息所需的資源,發送第一隨機回應訊息所需的第一隨機存取無線網路臨時標識的確定方式或部分參數,和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所攜帶的訊息中的至少一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包括:
網路設備針對多個上傳載波中的每個上傳載波分別確定進行隨機存取時的配置訊息;
網路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針對每個上傳載波的配置訊息。
因此,網路設備分別為終端設備配置針對多個上傳載波中每個上傳載波進行隨機存取時的配置訊息,可以實現終端設備在隨機存取時,使用各個上傳載波各自對應的配置訊息進行隨機存取。
結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配置訊息包括每個上傳載波上發送隨機存取請求所採用的時域資源和/或頻域資源;其中,
不同上傳載波上發送隨機存取請求所採用的時域資源和/或頻域資源對應的RA-RNTI至少部分不同。
結合第二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針對不同上傳載波分別確定的進行隨機存取時的配置訊息在以下中的至少一種不同:
隨機存取請求佔用的時頻資源和/或隨機存取請求包括的序列;
發送隨機回應訊息的資源;
發送隨機回應訊息的隨機存取無線網路臨時標識的確定方式或部分參數。
結合第二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發送隨機回應訊息所需的資源包括:承載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控制資源集CORESET或搜索空間。
結合第二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不同的上傳載波上的隨機存取請求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CORESET或搜索空間不同。
結合第二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不同的上傳載波上的隨機存取請求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的RA-RNTI的計算公式不同或則計算公式中部分參數不同。
結合第二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配置訊息包括對以下的配置:每個上傳載波傳輸的隨機存取請求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中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的指示。
結合第二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不同的上傳載波上的隨機存取請求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所攜帶的訊息不同;其中,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指示隨機存取請求所處的上傳載波。
結合第二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多個上傳載波包括第一上傳載波和第二上傳載波,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攜帶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第二隨機存取回應不攜帶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其中,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一上傳載波上的第一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指示隨機存取請求所處的上傳載波為第一上傳載波。
結合第二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多個上傳載波所處的頻段分別不同。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包括:
終端設備在第一上傳載波上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隨機存取請求;
基於第一上傳載波,終端設備獲取網路設備針對第一隨機存取請求發送的第一隨機存取回應。
結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基於第一上傳載波,終端設備獲取網路設備針對第一隨機存取請求發送的第一隨機存取回應,包括:
基於第一上傳載波,終端設備確定以下中的至少一種:
第一隨機存取回應佔用的資源,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第一隨機存取無線網路臨時標識RA-RNTI,和第一隨機存取回應中對隨機存取請求來源進行指示的訊息;
根據確定的至少一種,獲取第一隨機存取回應。
結合第三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隨機回應訊息佔用的資源包括:承載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CORESET或搜索空間。
結合第三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承載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控制資源集合CORESET或搜索空間,不同於承載第二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CORESET或搜索空間;其中,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
結合第三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RA-RATI的計算公式不同於第二RA-RNTI的計算公式,或者第一RA-RATI的計算公式中部分參數不同於第二RA-RNTI的計算公式中的部分參數;其中,第二RA-RNTI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所需的RA-RNTI。
結合第三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所攜帶的訊息,不同於第二隨機存取回應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所攜帶的訊息;其中,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指示隨機存取請求所處的上傳載波。
結合第三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攜帶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第二隨機存取回應不攜帶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其中,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指示隨機存取請求所處的上傳載波為第一上傳載波。
結合第三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上鏈路載波與第二上傳載波所處的頻段不同。
結合第三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方法還包括:
終端設備接收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配置訊息用於指示發送第一隨機存取回應佔用的資源,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第一隨機存取無線網路臨時標識RA-RNTI的確定方式或部分參數,和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所攜帶的訊息中的至少一種。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無線通訊方法,方法還包括:
終端設備接收網路設備對多個上傳載波中每個上傳載波進行隨機存取時的配置訊息;
根據配置訊息,在多個上傳載波中的至少部分上傳載波進行隨機存取。
結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配置訊息包括多個上傳載波中每個上傳載波上發送隨機存取請求所採用的時域資源和/或頻域資源;其中,
不同上傳載波上發送隨機存取請求所採用的時域資源和/或頻域資源對應的RA-RNTI至少部分不同。
結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針對不同上傳載波分別確定的進行隨機存取時的配置訊息在以下中的至少一種不同:
隨機存取請求佔用的時頻資源和/或隨機存取請求包括的序列;
發送隨機回應訊息的資源;
發送隨機回應訊息的隨機存取無線網路臨時標識的確定方式或部分參數。
結合第四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發送隨機回應訊息所需的資源包括:承載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CORESET或搜索空間。
結合第四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不同的上傳載波上的隨機存取請求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控制資源集合CORESET或搜索空間不同。
結合第四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不同的上傳載波上的隨機存取請求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的RA-RNTI的計算公式不同或則計算公式中部分參數不同。
結合第四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配置訊息包括對以下的配置:每個上傳載波傳輸的隨機存取請求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中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的指示。
結合第四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不同的上傳載波上的隨機存取請求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所攜帶的訊息不同;其中,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指示隨機存取請求所處的上傳載波。
結合第四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多個上傳載波包括第一上傳載波和第二上傳載波,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攜帶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第二隨機存取回應不攜帶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其中,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一上傳載波上的第一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指示隨機存取請求所處的上傳載波為第一上傳載波。
結合第四上面或上述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多個上傳載波所處的頻段分別不同。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網路設備,包括接收單元和發送單元;其中,
所述接收單元用於:接收終端設備在第一上傳載波發送的第一隨機存取請求;
所述發送單元用於:基於所述第一上傳載波,針對所述第一隨機存取請求發送第一隨機存取回應。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發送單元進一步用於:
基於所述第一上傳載波,確定以下中的至少一種:
發送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所需的資源,發送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所需的第一隨機存取無線網路臨時標識RA-RNTI,和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中對隨機存取請求來源進行指示的訊息;
根據確定的所述至少一種,發送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發送所述第一隨機回應訊息所需的資源包括:承載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控制資源集CORESET或搜索空間。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承載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控制資源集合CORESET或搜索空間,不同於承載第二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CORESET或搜索空間;其中,所述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RA-RATI的計算公式不同於第二RA-RNTI的計算公式,或者第一RA-RATI的計算公式中部分參數不同於第二RA-RNTI的計算公式中的部分參數;其中,所述第二RA-RNTI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所需的RA-RNTI。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所攜帶的訊息,不同於第二隨機存取回應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所攜帶的訊息;其中,所述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所述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指示隨機存取請求所處的上傳載波。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攜帶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第二隨機存取回應不攜帶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其中,所述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所述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指示隨機存取請求所處的上傳載波為所述第一上傳載波。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上鏈路載波與所述第二上傳載波所處的頻段不同。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發送單元進一步用於:向所述終端設備發送配置訊息,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發送所述第一隨機回應訊息所需的資源,發送所述第一隨機回應訊息所需的第一隨機存取無線網路臨時標識的確定方式或部分參數,和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所攜帶的訊息中的至少一種。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網路設備,包括處理單元和通訊單元;其中,
所述處理單元用於:針對多個上傳載波中的每個上傳載波分別確定進行隨機存取時的配置訊息;
所述通訊單元用於:向終端設備發送針對所述每個上傳載波的所述配置訊息。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配置訊息包括所述每個上傳載波上發送隨機存取請求所採用的時域資源和/或頻域資源;其中,
不同上傳載波上發送隨機存取請求所採用的時域資源和/或頻域資源對應的RA-RNTI至少部分不同。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針對不同上傳載波分別確定的進行隨機存取時的配置訊息在以下中的至少一種不同:
隨機存取請求佔用的時頻資源和/或隨機存取請求包括的序列;
發送隨機回應訊息的資源;
發送隨機回應訊息的隨機存取無線網路臨時標識的確定方式或部分參數。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發送所述隨機回應訊息所需的資源包括:承載所述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控制資源集CORESET或搜索空間。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不同的上傳載波上的隨機存取請求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CORESET或搜索空間不同。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不同的上傳載波上的隨機存取請求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的RA-RNTI的計算公式不同或則計算公式中部分參數不同。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配置訊息包括對以下的配置:所述每個上傳載波傳輸的隨機存取請求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中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的指示。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不同的上傳載波上的隨機存取請求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所攜帶的訊息不同;其中,所述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指示隨機存取請求所處的上傳載波。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多個上傳載波包括第一上傳載波和第二上傳載波,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攜帶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第二隨機存取回應不攜帶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其中,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一上傳載波上的第一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所述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所述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指示隨機存取請求所處的上傳載波為所述第一上傳載波。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多個上傳載波所處的頻段分別不同。
第七方面,提供一種終端設備,包括發送單元和接收單元;其中,
所述發送單元用於:在第一上傳載波上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隨機存取請求;
所述接收單元用於:基於所述第一上傳載波,獲取所述網路設備針對所述第一隨機存取請求發送的第一隨機存取回應。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接收單元進一步用於:
基於所述第一上傳載波,確定以下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佔用的資源,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第一隨機存取無線網路臨時標識RA-RNTI,和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中對隨機存取請求來源進行指示的訊息;
根據確定的所述至少一種,獲取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隨機回應訊息佔用的資源包括:承載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CORESET或搜索空間。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承載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控制資源集合CORESET或搜索空間,不同於承載第二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CORESET或搜索空間;其中,所述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RA-RATI的計算公式不同於第二RA-RNTI的計算公式,或者第一RA-RATI的計算公式中部分參數不同於第二RA-RNTI的計算公式中的部分參數;其中,所述第二RA-RNTI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所需的RA-RNTI。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所攜帶的訊息,不同於第二隨機存取回應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所攜帶的訊息;其中,所述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所述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指示隨機存取請求所處的上傳載波。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攜帶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第二隨機存取回應不攜帶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其中,所述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所述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指示隨機存取請求所處的上傳載波為所述第一上傳載波。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上鏈路載波與所述第二上傳載波所處的頻段不同。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發送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佔用的資源,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第一隨機存取無線網路臨時標識RA-RNTI的確定方式或部分參數,和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所攜帶的訊息中的至少一種。
第八方面,提供一種終端設備,包括接收單元和存取單元;
所述接收單元用於:接收網路設備對多個上傳載波中每個上傳載波進行隨機存取時的配置訊息;
所述存取單元用於:根據所述配置訊息,在所述多個上傳載波中的至少部分上傳載波進行隨機存取。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配置訊息包括所述多個上傳載波中每個上傳載波上發送隨機存取請求所採用的時域資源和/或頻域資源;其中,
不同上傳載波上發送隨機存取請求所採用的時域資源和/或頻域資源對應的RA-RNTI至少部分不同。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針對不同上傳載波分別確定的進行隨機存取時的配置訊息在以下中的至少一種不同:
隨機存取請求佔用的時頻資源和/或隨機存取請求包括的序列;
發送隨機回應訊息的資源;
發送隨機回應訊息的隨機存取無線網路臨時標識的確定方式或部分參數。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發送所述隨機回應訊息所需的資源包括:承載所述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CORESET或搜索空間。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不同的上傳載波上的隨機存取請求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控制資源集合CORESET或搜索空間不同。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不同的上傳載波上的隨機存取請求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的RA-RNTI的計算公式不同或則計算公式中部分參數不同。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配置訊息包括對以下的配置:所述每個上傳載波傳輸的隨機存取請求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中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的指示。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不同的上傳載波上的隨機存取請求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所攜帶的訊息不同;其中,所述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指示隨機存取請求所處的上傳載波。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多個上傳載波包括第一上傳載波和第二上傳載波,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攜帶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第二隨機存取回應不攜帶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其中,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一上傳載波上的第一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所述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所述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指示隨機存取請求所處的上傳載波為所述第一上傳載波。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多個上傳載波所處的頻段分別不同。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種網路設備,包括處理器、記憶體和收發器。所述處理器、所述記憶體和所述收發器之間透過內部連接通路互相通訊,傳遞控制和/或資料信號,使得所述網路設備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或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包括處理器、記憶體和收發器。所述處理器、所述記憶體和所述收發器之間透過內部連接通路互相通訊,傳遞控制和/或資料信號,使得所述網路設備執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或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媒介,用於存儲電腦程式,所述電腦程式包括用於執行上述任意一種方法或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指令。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包括指令的電腦程式產品,當其在電腦上運行時,使得電腦執行上述任意一種方法或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申請保護的範圍。
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可以應用於各種通訊系統,例如:全球移動通訊(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簡稱為“GSM”)系統、分碼多重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為“CDMA”)系統、寬頻分碼多重存取(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為“WCDMA”)系統、通用封包無線服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簡稱為“GPRS”)、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為“LTE”)系統、LTE頻分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簡稱為“FDD”)系統、LTE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簡稱為“TDD”)、通用移動電信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簡稱為“UMTS”)、全球微波連接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簡稱為“WiMAX”)通訊系統或未來的5G系統(也可以稱為新無線(New Radio,NR)系統等。
應理解,本文中術語“系統”和“網路”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換使用。本文中術語“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物件的關聯關係,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係,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同時存在A和B,單獨存在B這三種情況。另外,本文中字元“/”,一般表示前後關聯物件是一種“或”的關係。
圖1示出了本申請實施例應用的無線通訊系統100。
應理解,圖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個網路設備和兩個終端設備,可選地,該無線通訊系統100可以包括多個網路設備並且每個網路設備的覆蓋範圍內可以包括其它數量的終端設備,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
可選地,該無線通訊系統100還可以包括網路控制器、移動管理實體等其他網路實體,本申請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如圖1所示,該無線通訊系統100可以包括網路設備110。網路設備110可以是與終端設備通訊的設備。網路設備110可以為特定的地理區域提供通訊覆蓋,並且可以與位於該覆蓋區域內的終端設備(例如UE)進行通訊。可選地,該網路設備110可以是GSM系統或CDMA系統中的基地收發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統中的節點 B(NodeB,NB),還可以是LTE系統中的演進型節點 B(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雲端無線存取網路(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無線控制器,或者該網路設備可以為中繼站、存取點、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未來5G網路中的網路側設備或者未來演進的公用地移動式網路(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網路設備等。
該無線通訊系統100還包括位於網路設備110覆蓋範圍內的至少一個終端設備120。終端設備120可以是移動的或固定的。可選地,終端設備120可以指存取終端、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使用者單元、使用者站、移動站、移動台、遠方站、遠端終端機、移動設備、使用者終端、終端、無線通訊設備、使用者代理或使用者裝置。存取終端可以是行動電話、無線電話、會話啟動協定(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電話、無線局部迴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無線通訊功能的手持設備、計算設備或連接到無線數據機的其它處理設備、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未來5G網路中的終端設備或者未來演進的PLMN中的終端設備等。
可選地,終端設備120之間可以進行終端直連(Device to Device,D2D)通訊。
可選地,5G系統或網路還可以稱為新無線(New Radio,NR)系統或網路。
高頻頻段是部署5G(NR)網路的重要備選頻段。由於頻段較高,覆蓋範圍較為有限(和低頻LTE相比)。對於下載(Downlink,DL),由於網路設備發射功率較大、大規模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hybrid Beamforming)等改善DL的覆蓋。由於終端設備發射功率有限,UL覆蓋將會成為瓶頸。
因此,可以在低頻部署一個上傳(Uplink,UL)載波,用於NR傳輸,這一UL載波可以稱為補充上傳(Supplementary Uplink,SUL)載波。這樣NR至少有2個UL載波,一個是SUL載波,另一個是高頻UL載波(可以稱為NR 專用的UL(dedicated UL))。
例如,如圖2和圖3所示,NR系統可以包括處在頻段f0的高頻UL載波,以及處在頻段f1的低頻UL載波。
其中,如圖2所示,處在頻段f0的高頻UL載波與處在頻段f0的高頻DL載波頻分複用(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FDD),或者,如圖3所示,處在頻段f0的高頻UL載波與處在頻段f1的高頻DL載波時分複用(Time Division Duplexing, TDD)。
可選地, SUL載波還可以和LTE系統共用頻譜資源,即在f1上,只有部分資源可以給NR使用,其他資源用於LTE。 資源分享可以是頻分多工(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DM)或者時分多工(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方式(例如,如圖4和5所示的TDM的方式)。
應理解,雖然以上以NR系統中存在兩個UL載波為例進行說明,但是本申請實施例並不限於此,例如,NR系統還可以存在三個或更多的UL載波。
還應理解,在本申請實施例中,NR系統包括的多個UL載波均可以用於終端設備進行上行傳輸,但是在配置時,可以僅配置終端設備採用部分UL載波進行上行傳輸。
可選地,網路設備配置終端設備採用的UL載波數量以及具體的哪個UL載波可以動態的變化。
可選地,當終端設備發起PRACH preamble後,會在相應的位置監測(monitor)網路設備的隨機存取請求(Random Access Request,RAR)。網路設備使用隨機存取無線網路臨時標識(Random Access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RA-RNTI)來發送隨機存取回應,終端設備使用相同的TA-RNTI來接收隨機存取回應。
在LTE系統中,可以採用以下三種方式來計算RA-RNTI。
在一種方式中,RA-RNTI= 1 + t_id + 10*f_id 公式1
t_id為指定PRACH資源第一個子幀的索引,f_id 是該子幀指定的PRACH以頻域遞增順序的索引。
在另一種方式中,
RA-RNTI=1+t_id + 10*f_id + 60*(SFN_id mod (Wmax/10)) 公式2
其中,t_id為指定PRACH資源第一個子幀的索引,f_id 是該子幀指定的PRACH以頻域遞增順序的索引,SFN_id 是指定PRACH資源的第一個無線幀的索引,Wmax是 400
在另一種實現方式中,RA-RNTI=1+ floor(SFN_id/4) 公式3
其中,SFN_id 是指定PRACH資源的第一個無線幀的索引。
應理解,以上獲取RA-RNTI的方式僅僅是幾種實現方式,本申請實施例還可以存在其他的實現方式。
在NR系統中,獲取RA-RNTI的方式可以與LTE系統中獲取RA-RNTI的方式相同或不同。
如果有兩個終端設備分別從NR dedicated UL載波和SUL載波上發送隨機存取請求(包括隨機存取碼,即隨機存取前導碼),則有可能會導致兩個終端設備接收到同樣的RAR,無法區分出這個RAR是對應哪個UL載波上發送的preamble。
因此,對於上述存在多個上傳載波的場景,本申請實施例針對隨機存取提供了了以下方案。
圖6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圖。該方法200可選地可以應用於圖1所示的系統,但並不限於此。該方法200包括以下至少部分內容。
在210中,終端設備在第一上傳載波上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隨機存取請求。
在220中,該網路設備接收該終端設備在第一上傳載波發送的第一隨機存取請求。
在230中,基於該第一上傳載波,該網路設備針對該第一隨機存取請求發送第一隨機存取回應。
在240中,基於該第一上傳載波,該終端設備獲取該網路設備針對該第一隨機存取請求發送的第一隨機存取回應。
因此,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基於發送隨機存取請求的上傳載波來回饋隨機存取回應,可以實現在存在多個上傳載波的情況下,可以儘量區分隨機存取回應所針對的隨機存取請求的來源。
可選地,基於該第一上傳載波,該網路設備確定以下中的至少一種:發送該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所需的資源,發送該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所需的第一隨機存取無線網路臨時標識RA-RNTI,和該第一隨機存取回應中對隨機存取請求來源進行指示的訊息;根據確定的該至少一種,發送該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相應地,基於該第一上傳載波,該終端設備確定以下中的至少一種:該第一隨機存取回應佔用的資源,該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第一隨機存取無線網路臨時標識RA-RNTI,和該第一隨機存取回應中對隨機存取請求來源進行指示的訊息;根據確定的該至少一種,獲取該第一隨機存取回應。
可選地,該網路設備向該終端設備發送配置訊息,該配置訊息用於指示發送該第一隨機回應訊息所需的資源,發送該第一隨機回應訊息所需的第一隨機存取無線網路臨時標識的確定方式或部分參數,和該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所攜帶的訊息(即對隨機存取請求來源的指示的訊息)中的至少一種。
應理解,發送該第一隨機回應訊息所需的資源,發送該第一隨機回應訊息所需的第一隨機存取無線網路臨時標識的確定方式或部分參數,和該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所攜帶的訊息也可以是預設在終端設備上的,無需網路設備的配置。
可選地,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基於第一上傳載波確定的發送該第一隨機回應訊息所需的資源包括:承載該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控制資源集CORESET或搜索空間。
可選地,承載該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控制資源集合(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或搜索空間(Search space),不同於承載第二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CORESET或搜索空間;其中,該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
具體地,UE在UL載波發送實體隨機存取通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 前導碼(preamble)後,需要監測(monitor)網路的隨機存取回應(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在NR中,隨機存取回應的接收需要先檢測控制通道(NR-PDCCH)。網路設備對控制通道進行不同的配置,從而使得不同UL上發送preamble後去檢測不同的控制通道。一些具體的配置選項如下:
在一種方式中,CORESET 1 或CORESET group 1(即包含多個CORESET)用於NR dedicated UL上發送的preamble對應的RAR接收的控制通道資源;CORESET 2 或CORESET group2(即包含多個CORESET)用於NR SUL上發送的preamble對應的RAR接收的控制通道資源
在另一種方式中,Search space 1用於NR dedicated UL上發送的preamble對應的RAR接收的控制通道資源;Search space 2用於NR SUL上發送的preamble對應的RAR接收的控制通道資源。
可選地,該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所攜帶的訊息,不同於第二隨機存取回應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所攜帶的訊息;其中,該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該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指示隨機存取請求所處的上傳載波。
具體地,網路設備在隨機存取回應中攜帶訊息來指示針對的隨機存取請求屬於哪個UL鏈路。例如,RAR指示針對的隨機存取請求屬於NR dedicated UL鏈路或SUL鏈路。
可選地,該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攜帶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第二隨機存取回應不攜帶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其中,該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該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指示隨機存取請求所處的上傳載波為該第一上傳載波。
具體地,網路設備在隨機存取回應中攜帶訊息來指示針對的隨機存取請求屬於哪個UL鏈路。例如,RAR沒有指示針對的隨機存取請求屬於哪個UL鏈路,則對應預設的UL鏈路(例如NR dedicated UL鏈路),如果由指示,則為指示的UL鏈路(例如,SUL鏈路)。
可選地,在本申請實施例中,上述提到的該第一上鏈路載波與該第二上傳載波所處的頻段不同。例如,第一上傳載波是圖2-圖5提到的SUL載波,第二上傳載波為圖2-圖5提到的dedicated UL 載波。
可選地,所述第一RA-RATI的計算公式不同於第二RA-RNTI的計算公式,或者第一RA-RATI的計算公式中部分參數不同於第二RA-RNTI的計算公式中的部分參數;其中,所述第二RA-RNTI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所需的RA-RNTI。
具體地,UE在UL載波發送PRACH preamble後,需要監測(monitor)網路的隨機存取回應RAR。在NR中,隨機存取回應的接收需要先檢測控制通道(NR-PDCCH)。控制通道的傳輸上經過RA-RNTI的加擾。 透過不同的RA-RNTI可以區分不同的preamble對應的RAR。針對支援SUL進行隨機存取的情況,相比于dedicated UL載波,可以在RA-RNTI的公式中引入額外一項,這一項與SUL進行關聯,這樣可以避免兩個UL上的preamble對應的RA-RNTI一樣。 例如沒有SUL時,RA-RNTI的取值範圍為[x y] (y>x>=0)。則針對SUL上傳輸的preamble,RA-RNTI的計算可以在前面的技術上增加一項Z (Z>y),則可以避免兩個UL對應的RA-RNTI一樣。
例如,針對dedicated UL載波,計算RA-RNTI的公式可以為上述公式1、公式1或公式3,則可以在公式1、公式2和公式3上分別加上Z作為計算SUL載波的公式。
當然,Z也可以不大於y,這樣無法完全避免RA-RNTI一樣,但是可以降低一樣的概率。
圖7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圖。該方法300包括以下內容中的至少部分內容。
在310中,網路設備針對多個上傳載波中的每個上傳載波分別確定進行隨機存取時的配置訊息。
可選地,該多個上傳載波所處的頻段分別不同。
在320中,該網路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針對該每個上傳載波的該配置訊息。
在330中,終端設備接收網路設備對多個上傳載波中每個上傳載波進行隨機存取時的配置訊息;
在340中,根據該配置訊息,在該多個上傳載波中的至少部分上傳載波進行隨機存取。
因此,網路設備分別為終端設備配置針對多個上傳載波中每個上傳載波進行隨機存取時的配置訊息,可以實現終端設備在隨機存取時,使用各個上傳載波各自對應的配置訊息進行隨機存取。
可選地,該配置訊息包括該每個上傳載波上發送隨機存取請求所採用的時域資源和/或頻域資源;其中,不同上傳載波上發送隨機存取請求所採用的時域資源和/或頻域資源對應的RA-RNTI至少部分不同。
具體地,網路設備在配置不同的UL鏈路對應的隨機存取通道(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資源時,協調RACH的時頻和/或頻域資源,避免兩個UL載波上preamble對應的RA-RNTI產生衝突,或者降低衝突概率。
可選地,針對不同上傳載波分別確定的進行隨機存取時的配置訊息在以下中的至少一種不同:
隨機存取請求佔用的時頻資源和/或隨機存取請求包括的序列;
發送隨機回應訊息的資源;
發送隨機回應訊息的隨機存取無線網路臨時標識的確定方式或部分參數。
可選地,發送該隨機回應訊息所需的資源包括:承載該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控制資源集CORESET或搜索空間。
可選地,不同的上傳載波上的隨機存取請求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CORESET或搜索空間不同。
可選地,不同的上傳載波上的隨機存取請求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的RA-RNTI的計算公式不同或則計算公式中部分參數不同。
可選地,該配置訊息包括對以下的配置:該每個上傳載波傳輸的隨機存取請求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中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的指示。
可選地,不同的上傳載波上的隨機存取請求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所攜帶的訊息不同;其中,該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指示隨機存取請求所處的上傳載波。
可選地,該多個上傳載波包括第一上傳載波和第二上傳載波,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攜帶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第二隨機存取回應不攜帶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其中,該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一上傳載波上的第一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該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該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指示隨機存取請求所處的上傳載波為該第一上傳載波。
應理解,方法200和方法300的描述可以相互參考,且方法200和方法300可以結合使用,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圖8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網路設備 400的示意性方塊圖。 如圖8所示該網路設備400包括接收單元和發送單元。
其中,所述接收單元410用於:接收終端設備在第一上傳載波發送的第一隨機存取請求;所述發送單元420用於:基於所述第一上傳載波,針對所述第一隨機存取請求發送第一隨機存取回應。
應理解,該網路設備400可以執行上述方法200中的網路設備執行的相應操作,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圖9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網路設備500的示意性方塊圖。如圖9所示,該網路設備500包括處理單元510和通訊單元520;其中,
所述處理單元510用於:針對多個上傳載波中的每個上傳載波分別確定進行隨機存取時的配置訊息;
所述通訊單元520用於:向終端設備發送針對所述每個上傳載波的所述配置訊息。
應理解,該網路設備500可以執行上述方法300中的網路設備執行的相應操作,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圖10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終端設備600的示意性方塊圖。如圖10所示,該終端設備600包括發送單元610和接收單元620;其中,
所述發送單元610用於:在第一上傳載波上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隨機存取請求;所述接收單元620用於:基於所述第一上傳載波,獲取所述網路設備針對所述第一隨機存取請求發送的第一隨機存取回應。
應理解,該終端設備600可以執行上述方法200中的終端設備執行的相應操作,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圖11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終端設備700的示意性方塊圖。如圖11所示,該終端設備700包括接收單元710和存取單元720;
所述接收單元710用於:接收網路設備對多個上傳載波中每個上傳載波進行隨機存取時的配置訊息;所述存取單元720用於:根據所述配置訊息,在所述多個上傳載波中的至少部分上傳載波進行隨機存取。
應理解,該終端設備700可以執行上述方法300中的終端設備執行的相應操作,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圖12是本申請實施例的系統晶片800的一個示意性結構圖。圖12的系統晶片800包括輸入介面801、輸出介面802、所述處理器803以及記憶體804之間可以透過內部通訊連接線路相連,所述處理器803用於執行所述記憶體804中的代碼。
可選地,當所述代碼被執行時,所述處理器803實現方法實施例中由網路設備執行的方法。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可選地,當所述代碼被執行時,所述處理器803實現方法實施例中由終端設備執行的方法。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圖13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通訊設備900的示意性方塊圖。如圖13所示,該通訊設備900包括處理器910和記憶體920。其中,該記憶體920可以存儲有程式碼,該處理器910可以執行該記憶體920中存儲的程式碼。
可選地,如圖13所示,該通訊設備900可以包括收發器930,處理器910可以控制收發器930對外通訊。
可選地,該處理器910可以調用記憶體920中存儲的程式碼,執行方法實施例中的網路設備的相應操作,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可選地,該處理器910可以調用記憶體920中存儲的程式碼,執行方法實施例中的終端設備的相應操作,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應理解,本申請實施例的處理器可能是一種積體電路晶片,具有信號的處理能力。在實現過程中,上述方法實施例的各步驟可以透過處理器中的硬體的集成邏輯電路或者軟體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處理器可以是通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專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現成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離散閘或者電晶體邏輯器件、離散硬體元件。可以實現或者執行本申請實施例中的公開的各方法、步驟及邏輯方塊圖。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結合本申請實施例所公開的方法的步驟可以直接體現為硬體解碼處理器執行完成,或者用解碼處理器中的硬體及軟體模組組合執行完成。軟體模組可以位於隨機記憶體,快閃記憶體、唯讀記憶體,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或者電可讀寫可程式設計記憶體、寄存器等本領域成熟的存儲媒介中。該存儲媒介位於記憶體,處理器讀取記憶體中的訊息,結合其硬體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驟。
可以理解,本申請實施例中的記憶體可以是揮發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可包括揮發性和非揮發性記憶體兩者。其中,非揮發性記憶體可以是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rasable PROM,EPROM)、電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快閃記憶體。揮發性記憶體可以是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快取記憶體。透過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說明,許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M,S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M,DRAM)、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ynchronous DRAM,SDRAM)、雙倍數據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強型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連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記憶體匯流排隨機存取記憶體(Direct Rambus RAM,DR RAM)。應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統和方法的記憶體旨在包括但不限於這些和任意其它適合類型的記憶體。
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演算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體、或者電腦軟體和電子硬體的結合來實現。這些功能究竟以硬體還是軟體方式來執行,取決於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為超出本申請的範圍。
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系統、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裝置和方法,可以透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元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訊連接可以是透過一些介面,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訊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實體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實體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佈到多個網路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請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實體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軟體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並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存儲在一個電腦可讀取存儲媒介中。基於這樣的理解,本申請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軟體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電腦軟體產品存儲在一個存儲媒介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電腦設備(可以是個人電腦,伺服器,或者網路設備等)執行本申請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存儲媒介包括:隨身碟、移動硬碟、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碟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式碼的媒介。
以上所述,僅為本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申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申請的保護範圍應所述以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為準。
100‧‧‧無線通訊系統
110‧‧‧網路設備
120‧‧‧終端設備
200、300‧‧‧方法
210、220、230、240‧‧‧步驟
310、320、330、340‧‧‧步驟
400‧‧‧網路設備
410‧‧‧接收單元
420‧‧‧發送單元
500‧‧‧網路設備
510‧‧‧處理單元
520‧‧‧通訊單元
600‧‧‧終端設備
610‧‧‧發送單元
620‧‧‧接收單元
700‧‧‧終端設備
710‧‧‧接收單元
720‧‧‧存取單元
800‧‧‧系統晶片
801‧‧‧輸入介面
802‧‧‧輸出介面
803‧‧‧處理器
804‧‧‧記憶體
900‧‧‧通訊設備
910‧‧‧處理器
920‧‧‧記憶體
930‧‧‧收發器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系統的示意性圖。
圖2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鏈路載波在資源劃分方面上的示意性圖。
圖3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鏈路載波在資源劃分方面上的示意性圖。
圖4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鏈路載波在資源劃分方面上的示意性圖。
圖5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鏈路載波在資源劃分方面上的示意性圖。
圖6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圖7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無線通訊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圖8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網路設備的示意性方塊圖。
圖9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網路設備的示意性方塊圖。
圖10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終端設備的示意性方塊圖。
圖11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終端設備的示意性方塊圖。
圖12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系統晶片的示意性方塊圖。
圖13是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通訊設備的示意性方塊圖。

Claims (15)

  1. 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終端設備在第一上傳載波上向網路設備發送第一隨機存取請求; 基於所述第一上傳載波,所述終端設備獲取所述網路設備針對所述第一隨機存取請求發送的第一隨機存取回應。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基於所述第一上傳載波,所述終端設備獲取所述網路設備針對所述第一隨機存取請求發送的第一隨機存取回應,包括: 基於所述第一上傳載波,所述終端設備確定以下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佔用的資源,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第一隨機存取無線網路臨時標識RA-RNTI,和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中對隨機存取請求來源進行指示的訊息; 根據確定的所述至少一種,獲取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隨機回應訊息佔用的資源包括:承載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CORESET或搜索空間。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RA-RATI的計算公式不同於第二RA-RNTI的計算公式,或者第一RA-RATI的計算公式中部分參數不同於第二RA-RNTI的計算公式中的部分參數;其中,所述第二RA-RNTI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所需的RA-RNTI。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所攜帶的訊息,不同於第二隨機存取回應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所攜帶的訊息;其中,所述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所述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指示隨機存取請求所處的上傳載波; 或者, 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攜帶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第二隨機存取回應不攜帶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其中,所述第二隨機存取回應是針對第二上傳載波上的第二隨機存取請求的回應,所述隨機存取請求來源欄位指示隨機存取請求所處的上傳載波為所述第一上傳載波。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網路設備發送的配置訊息,所述配置訊息用於指示發送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佔用的資源,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的第一隨機存取無線網路臨時標識RA-RNTI的確定方式或部分參數,和所述第一隨機存取回應所攜帶的訊息中的至少一種。
  7. 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還包括: 終端設備接收網路設備對多個上傳載波中每個上傳載波進行隨機存取時的配置訊息; 根據所述配置訊息,在所述多個上傳載波中的至少部分上傳載波進行隨機存取。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配置訊息包括所述多個上傳載波中每個上傳載波上發送隨機存取請求所採用的時域資源和/或頻域資源;其中, 不同上傳載波上發送隨機存取請求所採用的時域資源和/或頻域資源對應的RA-RNTI至少部分不同。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針對不同上傳載波分別確定的進行隨機存取時的配置訊息在以下中的至少一種不同: 隨機存取請求佔用的時頻資源和/或隨機存取請求包括的序列; 發送隨機回應訊息的資源; 發送隨機回應訊息的隨機存取無線網路臨時標識的確定方式或部分參數。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發送所述隨機回應訊息所需的資源包括:承載所述隨機存取回應的控制通道所處的CORESET或搜索空間。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不同的上傳載波上的隨機存取請求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的RA-RNTI的計算公式不同或則計算公式中部分參數不同。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11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配置訊息包括對以下的配置:所述每個上傳載波傳輸的隨機存取請求對應的隨機存取回應中的隨機存取請求來源的指示。
  13. 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網路設備接收終端設備在第一上傳載波發送的第一隨機存取請求; 基於所述第一上傳載波,所述網路設備針對所述第一隨機存取請求發送第一隨機存取回應。
  14. 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網路設備針對多個上傳載波中的每個上傳載波分別確定進行隨機存取時的配置訊息; 所述網路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針對所述每個上傳載波的所述配置訊息。
  15. 一種終端設備,包括:處理器、記憶體和收發器; 所述記憶體用於存儲能夠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電腦程式,所述處理器用於運行所述電腦程式時,執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任一項所述方法或7-13項任一項所述方法。
TW107131640A 2017-09-08 2018-09-07 無線通訊方法、網路設備和終端設備 TWI7627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101130 2017-09-08
WOPCT/CN2017/101130 2017-09-08
PCT/CN2017/101130 WO2019047182A1 (zh) 2017-09-08 2017-09-08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4347A true TW201914347A (zh) 2019-04-01
TWI762717B TWI762717B (zh) 2022-05-01

Family

ID=65634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1640A TWI762717B (zh) 2017-09-08 2018-09-07 無線通訊方法、網路設備和終端設備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11350464B2 (zh)
EP (2) EP4061086A1 (zh)
JP (2) JP7052014B2 (zh)
KR (3) KR20200045541A (zh)
CN (2) CN111565466B (zh)
AU (1) AU2017430531B2 (zh)
IL (1) IL273131B1 (zh)
PH (1) PH12020500470A1 (zh)
TW (1) TWI762717B (zh)
WO (1) WO20190471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44757B2 (en) * 2017-10-09 2021-06-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dependent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response search space
US11197324B2 (en) * 2018-02-23 2021-1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NR RACH MSG3 and MSG4 resource configuration for CV2X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26374B2 (en) * 2008-09-12 2013-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ACH) transmission in multicarrier operation
ES2905362T3 (es) 2009-04-23 2022-04-0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étodo y aparato para acceso aleatorio en comunicaciones inalámbricas multiportadoras
US9992009B2 (en) 2009-04-24 2018-06-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2011035861A (ja) * 2009-08-06 2011-02-17 Sharp Corp 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移動局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8280391B2 (en) * 2009-08-21 2012-10-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downlink message responsive to random access preambles transmitted in different uplink channel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2036262A (zh) * 2009-09-25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KR101710607B1 (ko) * 2010-01-20 2017-0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기의 핸드오버를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3238365A (zh) 2010-11-30 2013-08-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基站和它们的通信方法,以及实现该通信方法的程序和存储该程序的介质
US20120300714A1 (en) 2011-05-06 2012-11-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lte-advanced systems
CN102325382B (zh) * 2011-06-30 2016-01-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随机接入方法和设备
CN103220813B (zh) 2012-01-20 2018-08-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系统的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及终端及基站设备
CN104186010B (zh) 2012-03-16 2018-09-2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无线系统中的随机接入过程
BR112017006696A2 (pt) * 2014-10-03 2017-12-2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 para realização de um procedimento de acesso aleatório, aparelhos de terminal sem fio e de nó de rede, produto de programa de computador, e, mei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não transitório.
WO2017039513A1 (en) * 2015-09-04 2017-03-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first and second wireless device and a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by, for perform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EP3373643B1 (en) * 2015-11-05 2020-05-13 Nec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wireless terminal, and methods therefor
US20180324803A1 (en) 2015-11-06 2018-11-0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US10568081B2 (en) * 2016-03-21 2020-02-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cheduling uplink transmissions
CN106793106B (zh) * 2016-09-30 2018-08-2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上行信号配置方法、发送方法、基站及用户终端
JP2020010075A (ja) * 2016-11-11 2020-01-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0681738B2 (en) * 2016-12-16 2020-06-09 Ofinno, Llc Random access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CN108271275B (zh) * 2017-01-04 2021-02-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竞争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US10884639B2 (en) 2017-02-27 2021-0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viding single data rate (SDR) mode or double data rate (DDR) mode for the command and address (CA) bus of registering clock drive (RCD) for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US11166320B2 (en) * 2017-04-28 2021-11-02 Lg Electronics Inc. Random access performing method, and device supporting same
US10708955B2 (en) 2017-06-23 2020-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supplementary uplink random access configuration
KR102530275B1 (ko) * 2017-06-26 2023-05-0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프리앰블 생성 방법, 프리앰블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디바이스, 사용자 장치 및 기지국
US10863364B2 (en) * 2017-07-21 2020-12-08 Qualcomm Incor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information reporting
CN110719648B (zh) 2017-08-11 2020-09-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
CA3034076A1 (en) * 2018-02-15 2019-08-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Random access using supplementary uplink
CN116193495A (zh) * 2018-09-27 2023-05-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维护的测量报告的方法和系统
US20200229241A1 (en) * 2019-01-10 2020-07-16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Access Procedur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627608B2 (en) * 2019-12-31 2023-04-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icating system timing information in high band communications
US11812369B2 (en) * 2020-02-13 2023-11-07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ell selec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5466B (zh) 2021-10-29
AU2017430531B2 (en) 2023-02-02
JP2020537369A (ja) 2020-12-17
IL273131B1 (en) 2024-02-01
TWI762717B (zh) 2022-05-01
AU2017430531A1 (en) 2020-04-23
CN111565466A (zh) 2020-08-21
US20220248473A1 (en) 2022-08-04
KR20220021027A (ko) 2022-02-21
US20200214047A1 (en) 2020-07-02
IL273131A (en) 2020-05-31
JP2022084855A (ja) 2022-06-07
CN111066353A (zh) 2020-04-24
JP7052014B2 (ja) 2022-04-11
KR102472587B1 (ko) 2022-12-01
US11350464B2 (en) 2022-05-31
WO2019047182A1 (zh) 2019-03-14
KR20200045541A (ko) 2020-05-04
EP3675572A1 (en) 2020-07-01
EP3675572B1 (en) 2022-04-27
JP7381641B2 (ja) 2023-11-15
KR102575922B1 (ko) 2023-09-07
KR20220164078A (ko) 2022-12-12
PH12020500470A1 (en) 2021-01-11
EP4061086A1 (en) 2022-09-21
US11917691B2 (en) 202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48389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relay device
EP3661295B1 (en)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0047856A1 (zh) 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终端设备
TW201907684A (zh) 無線通訊方法和設備
TWI771508B (zh) 無線通訊方法、終端和網路設備
TW201804751A (zh) 通信方法、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
TW201914343A (zh) 無線通訊方法、網路設備和終端設備
JP7381641B2 (ja) 無線通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及び端末デバイス
TW202025838A (zh) 通訊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TWI762716B (zh) 無線通訊方法、網路設備和終端設備
TWI762726B (zh) 無線通訊方法、網路設備和終端設備
US11425759B2 (en) Method for link reconfigura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160198494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during a discovery window
WO2018098826A1 (zh)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2151427A1 (zh) 一种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191010B2 (en) System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