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14296A - 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及其系統 - Google Patents

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及其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14296A
TW201914296A TW107119116A TW107119116A TW201914296A TW 201914296 A TW201914296 A TW 201914296A TW 107119116 A TW107119116 A TW 107119116A TW 107119116 A TW107119116 A TW 107119116A TW 201914296 A TW201914296 A TW 20191429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feature
sub
extraction module
feature values
feature valu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9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5627B (zh
Inventor
劉海峰
勇 王
唐永生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4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4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56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5627B/zh

Links

Landscapes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適用於一包含多個子顯示器的拼接顯示器並藉由一系統來實施,該方法包含:(A)根據所讀取的多筆子顯示器資訊產生一包含多個圖塊的圖像;(B)根據一相關於該等圖塊呈現於該等子顯示器的目標呈現結果及一信息通道的連接方式獲得一組目標特徵值;(C)依照一傳送順序傳送該等圖塊分別至該等子顯示器;(D)讀取每一子顯示器所接收到之圖塊所對應的一特徵值以獲得一組特徵值;(E)根據該組目標特徵值的排列順序及該組特徵值的排列順序,判定是否需調整該傳送順序;及(F)當判定結果為是時,調整該傳送順序並重覆步驟(C)至 (E)。

Description

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及其系統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調整拼接顯示器顯示畫面的系統,特別是指一種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及其系統。
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人們對顯示器畫面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從以往的FHD (1920×1080)發展到4K (3840×2160),甚至到8K (7680×4320),但是,隨著解析度的提高,要使用單一、獨立的顯示器實現如此高解析度畫面就會大大地增加其困難度,舉例來說,解析度越高通常意味著尺寸越大,而製作的解析度越高也意味著顯示器的良率越低,所以,通常的做法是將多個具有較低解析度且小型的子顯示器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具有較高解析度的拼接顯示器。
參閱圖1、圖2,皆是由九個具有較低解析度的子顯示器,並經由圖像通道連接以組成一個3×3的拼接顯示器,由於圖1與圖2的圖像通道連接方式的不同,倘若欲使得圖1的拼接顯示器的顯示畫面與圖2的拼接顯示器的顯示畫面相同,則表示圖1的該拼接顯示器的訊號發送端發送到每一塊子顯示器上之顯示資料的順序就必須不同於圖2的該拼接顯示器的訊號發送端發送到每一塊子顯示器上之顯示資料的順序,所以,當在進行拼接顯示器系統調試時,首先需要判定子顯示器之圖像通道的連接方式,並根據子顯示器之圖像通道的連接方式獲得一顯示資料發送順序,然後再根據該顯示資料發送順序對該訊號發送端進行相對應的設置,才能使拼接顯示器顯示完整且正確的畫面。
然而,上述對於該訊號發送端的設置只能用於當下設定完成的拼接顯示器系統,一旦拼接顯示器系統之圖像通道的連接方式有調整更動,就必須要重新進行一次對應的設置,此外,隨著顯示顯示畫面的增大,就需要更多的子顯示器,其連接方式也就隨之更複雜,如以一來,在調試拼接顯示器系統時,須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夠自動地對一拼接顯示器中的複數子顯示器進行檢測,進而獲得相關於該等子顯示器之顯示資料之傳送順序,從而更快速實現拼接顯示器系統之調試的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
於是,本發明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適用於一包含多個子顯示器、一用於連接該等子顯示器之圖像通道,及一用於連接該等子顯示器的信息通道的拼接顯示器,並藉由一包含一電連接該圖像通道之圖像產生模組,及一電連接該信息通道與該圖像產生模組之信息提取模組的系統來實施,該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包含一步驟(A)、一步驟(B)、一步驟(C)、一步驟(D)、一步驟(E) 、一步驟(F) 、一步驟(G),以及一步驟(H)。
該步驟(A)是藉由該信息提取模組經由該信息通道讀取每一子顯示器的顯示器資訊,並將該等顯示器資訊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
該步驟(B)是在該圖像產生模組接收到該等顯示器資訊後,該圖像產生模組根據該等顯示器資訊產生一包含多個不同且分別對應於該等子顯示器之圖塊的圖像。
該步驟(C)是藉由該信息提取模組根據一相關於該等圖塊呈現於該等子顯示器的目標呈現結果,及該信息通道所指示出之該等子顯示器的連接方式,獲得一組對應於該目標呈現結果中之該等圖塊的目標特徵值,每一目標特徵值各自對應於目標呈現結果中之該等圖塊的一者。
該步驟(D)是藉由該圖像產生模組經由該圖像通道依照一傳送順序依序地將該等圖塊分別傳送至該等子顯示器。
該步驟(E)是藉由該信息提取模組經由該信息通道讀取每一子顯示器所接收到之圖塊所對應的一特徵值以獲得一組特徵值。
該步驟(F)是藉由該信息提取模組根據該組目標特徵值的排列順序及該組特徵值的排列順序,判定是否需調整該傳送順序。
該步驟(G)是當該信息提取模組判定出需調整該傳送順序,該信息提取模組調整該傳送順序,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重覆步驟(D)至步驟(F)。
該步驟(H)是當該信息提取模組判定出無需調整該傳送順序時,該信息提取模組將目前的該傳送順序作為一圖像發送方式。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藉由該信息提取模組獲得的該組目標特徵值與該組特徵值的排列順序,自動地調整該傳送順序,進而將該圖像完整呈現於該拼接顯示器,即便該拼接顯示器系統往後有調整更動,透過該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即可自動地獲得適用於調整更動後之拼接顯示器系統的傳送順序,以節省過去調試該拼接顯示器系統所需耗費的人力與時間。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3,本發明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的一實施例,適用於一拼接顯示器1,並藉由一電連接該拼接顯示器1的本發明圖像發送方式獲得系統3來實施。
該拼接顯示器1包含多個子顯示器11、一以串聯方式連接該等子顯示器11之圖像通道21、一以串連聯方式連接該等子顯示器11的信息通道22。
該圖像發送方式獲得系統3包含一電連接該信息通道22之信息提取模組31、一電連接該圖像通道21之圖像切換模組32、一電連接該信息提取模組31與該圖像切換模組32之的圖像產生模組33,及一電連接該圖像切換模組32之訊號發送端34。
該圖像通道21用於傳送來自該圖像產生模組33或該訊號發送端34的顯示資料至該等子顯示器11。
該圖像切換模組32用於允許來自該圖像產生模組33的顯示資料經由該圖像通道21傳送至該等子顯示器11,或允許來自該訊號發送端34的顯示資料經由該圖像通道21傳送至該等子顯示器11。在調試該拼接顯示器1的情況下,該圖像切換模組32允許來自該圖像產生模組33的顯示資料經由該圖像通道21傳送至該等子顯示器11;在調試完該拼接顯示器1的情況下,該圖像切換模組32允許來自該訊號發送端34的顯示資料經由該圖像通道21傳送至該等子顯示器11。由於本發明之重點不在於熟知此技藝者所已知的該圖像切換模組32的切換方式,故不在此贅述其細節。值得特別說明的是,在該圖像通道21傳送一包含多筆子顯示資料的顯示資料至該等子顯示器11時,該顯示資料中第 n 順位傳送至該等子顯示器11的子顯示資料會顯示於該圖像通道21所串聯之該等子顯示器11中的第 n 個子顯示器11,舉例來說,若該等筆子顯示資料分別為圖塊0~圖塊8,而傳送順序依序為圖塊0~圖塊8,且以如圖4所示之圖像通道21將圖塊0~圖塊8傳送至該等子顯示器11,則該等子顯示器11的顯示結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該信息通道22用於傳送相關於該等子顯示器11的資訊,如,該等子顯示器11的顯示器資訊、相關於該等子顯示器11所顯示的資訊等。值得特別說明的是,在該信息通道22傳送相關於該等子顯示器11的資訊時,位於該信息通道22所串聯之該等子顯示器11中的第 n 個子顯示器11所對應之子資訊會位於所回傳之所有的資訊的第 n 順位,舉例來說,若以如圖4所示之信息通道22將子顯示器00~子顯示器22的子資訊回傳至該信息提取模組31,則各子顯示器11之子資訊傳回的順序為:子顯示器00之子資訊 -> 子顯示器10之子資訊 -> 子顯示器20之子資訊 -> 子顯示器21之子資訊 -> 子顯示器11之子資訊 -> 子顯示器01之子資訊 -> 子顯示器02之子資訊 -> 子顯示器12之子資訊 -> 子顯示器22之子資訊。
該信息提取模組31還用於經由該信息通道22獲得每一子顯示器11的顯示器資訊,並將每一子顯示器11的顯示器資訊傳送至圖像產生模組33,其中,每一顯示器資訊具有每一子顯示器11的解析度。
該圖像產生模組33根據來自該信息提取模組31的每一子顯示器11的解析度資訊、預設的該拼接顯示器1水平個數,及預設的該拼接顯示器1垂直個數,產生一包含多個不同且分別對應於該等子顯示器11之圖塊的圖像(見圖5)。在該實施例中,每一圖塊中的畫素(Pixel)皆相同,而每一圖塊之畫素相較其他圖塊之畫素皆不相同,此舉只是用於區分每一圖塊,而該領域具通常知識者亦可自行設計一包含多個不同且分別對應於該等子顯示器11之圖塊的圖像已達到相同效果。
參閱圖3、圖4、圖6,以下將藉由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的該實施例來說明該拼接顯示器1、該圖像通道21、該信息通道22、該信息提取模組31、該圖像切換模組32、該圖像產生模組33,及該訊號發送端34中各元件的運作細節,該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的該實施例包含以下步驟:一步驟61、一步驟62、一步驟63、一步驟64、一步驟65、一步驟66、一步驟67,以及一步驟68。
在步驟61中,該信息提取模組31經由該信息通道22讀取每一子顯示器11的顯示器資訊,並將該等顯示器資訊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33。
在步驟62中,在該圖像產生模組33接收到該等顯示器資訊後,該圖像產生模組33根據該等顯示器資訊產生一包含多個不同且分別對應於該等子顯示器11之圖塊的圖像。
在步驟63中,該信息提取模組31根據一相關於該等圖塊呈現於該等子顯示器11的目標呈現結果,及該信息通道22所指示出之該等子顯示器11的連接方式,獲得一組對應於該目標呈現結果中之該等圖塊的目標特徵值,每一目標特徵值各自對應於目標呈現結果中之該等圖塊的一者。
在步驟64中,該圖像產生模組33經由該圖像通道21依照一傳送順序依序地將該等圖塊分別傳送至該等子顯示器11(見圖8)。
在步驟65中,該信息提取模組31經由該信息通道22讀取每一子顯示器11所接收到之圖塊所對應的一特徵值以獲得一組特徵值。
在步驟66中,該信息提取模組31根據該組目標特徵值的排列順序及該組特徵值的排列順序,判定是否需調整該傳送順序。當該信息提取模組31判定出需調整該傳送順序時,流程進行步驟67;當該信息提取模組31判定不需調整該傳送順序時,流程進行步驟68。
參閱圖7,值得特別說明的是,在該實施例中,步驟66還進一步包含子步驟661、子步驟662之細部流程。
在步驟661中,該信息提取模組31自該組目標特徵值中選取一未比對成功的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並比對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是否相同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當該信息提取模組31比對出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不同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時,流程進行步驟67;當該信息提取模組31比對出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相同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時,流程進行步驟662。
在步驟662中,該信息提取模組31判定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比對成功,並判定該組目標特徵值中的每一目標特徵值是否皆比對成功。當該信息提取模組31判定出該組目標特徵值中的每一目標特徵值非皆比對成功時,流程進行步驟661;當該信息提取模組31判定出該組目標特徵值中的每一目標特徵值皆比對成功時,流程進行步驟68。
在步驟67中,該信息提取模組31藉由將對應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圖塊的傳送順位,與對應有未比對成功且具有最高傳送順位之目標特徵值對應之圖塊的傳送順位互換,以調整該傳送順序,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並返回步驟64。
在步驟68中,當該信息提取模組31判定出無需調整該傳送順序時,該信息提取模組31將目前的該傳送順序作為一圖像發送方式。
以下將配合一第一應用範例,來說明本發明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之該實施例。在該第一應用範例中,連接該等子顯示器11之該圖像通道21及該信息通道22的方式如圖4所示,而圖像產生模組33所產生之圖像如圖5所示。
假設使用九個解析度為300×200的子顯示器11組成一個3×3的拼接顯示器1。
如步驟61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經由該信息通道22讀取每一子顯示器11的顯示器資訊(亦即,解析度為300X200的顯示器資訊),並將該等顯示器資訊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33。
如步驟62所示,在該圖像產生模組33接收到該等顯示器之解析度為300X200的顯示器資訊後,該圖像產生模組33根據該等顯示器之解析度為300X200的顯示器資訊產生一包含九個不同且分別對應於該等子顯示器11之圖塊,如圖塊0~圖塊8的圖像(見圖4),其中,該圖像之解析度即為900X600,而每一圖塊之解析度為300X200,圖塊0所對應之特徵值為(0,0)、圖塊1所對應之特徵值為(0,1)、圖塊2所對應之特徵值為(0,2)、圖塊3所對應之特徵值為(1,0)、圖塊4所對應之特徵值為(1,1)、圖塊5所對應之特徵值為(1,2)、圖塊6所對應之特徵值為(2,0)、圖塊7所對應之特徵值為(2,1),而圖塊8所對應之特徵值為(2,2)。
如步驟63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根據相關於該等圖塊呈現於該等子顯示器11的該目標呈現結果(見下表2) ,及如圖4所示之信息通道22所指示出的該等子顯示器11的連接方式,獲得該组目標特徵值(亦即,(0,0)、(1,0)、(2,0)、(2,1)、(1,1)、(0,1)、(0,2)、(1,2)、(2,2)) ,值得說明的是,該目標特徵值順位由最高至最低依序為 (0,0) -> (0,1) -> (0,2) -> (1,0) -> (1,1) -> (1,2) -> (2,0) -> (2,1) -> (2,2)。 表2
如步驟64所示,該圖像產生模組33經由如圖3所示之該圖像通道21依照一傳送順序依序地將該等圖塊分別傳送至該等子顯示器11,該傳送順序依序為圖塊0、圖塊1、圖塊2、圖塊3、圖塊4、圖塊5、圖塊6、圖塊7,以及圖塊8,則該等子顯示器11的顯示結果如下表3所示。 表3
如步驟65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經由該信息通道22接收每一子顯示器11所傳送之圖塊對應的該特徵值以獲得該組特徵值(亦即,(0,0)、(1,2)、(2,0)、(2,1)、(1,1)、(0,1)、(0,2)、(1,0)、(2,2)),值得說明的是,該组特徵值順位由最高至最低依序為 (0,0) -> (0,1) -> (0,2) -> (1,2) -> (1,1) -> (1,0) -> (2,0) -> (2,1) -> (2,2)。
如步驟661所示,在此選擇[目標特徵值(0,0)]作為未比對成功的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並比對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亦即,該組特徵值中為第一順位的特徵值,也就是[特徵值(0,0)])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0,0)]相同。
如步驟662所示,判定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比對成功,但因只有[目標特徵值(0,0)]為比對成功之目標特徵值,故該信息提取模組31判定該組目標特徵值中的每一目標特徵值並未皆比對成功,並返回步驟661。
如步驟661所示,在此選擇[目標特徵值(0,1)]作為未比對成功的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並比對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亦即,該組特徵值中為第二順位的特徵值,也就是[特徵值(0,1)])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0,1)]相同。
如步驟662所示,判定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比對成功,但因只有[目標特徵值(0,0)] ,以及[目標特徵值(0,1)]為比對成功之目標特徵值,故該信息提取模組31判定該組目標特徵值中的每一目標特徵值並未皆比對成功,並返回步驟661。
如步驟661所示,在此選擇[目標特徵值(0,2)]作為未比對成功的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並比對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亦即,該組特徵值中為第三順位的特徵值,也就是[特徵值(0,2)])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0,2)]相同。
如步驟662所示,判定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比對成功,但因只有[目標特徵值(0,0)]、[目標特徵值(0,1)],以及[目標特徵值(0,2)]為比對成功之目標特徵值,故該信息提取模組31判定該組目標特徵值中的每一目標特徵值並未皆比對成功,並返回步驟661。
如步驟661所示,在此選擇[目標特徵值(1,0)]作為未比對成功的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並比對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亦即,該組特徵值中為第四順位的特徵值,也就是[特徵值(1,2)])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1,0)]不同。因此,判定為需調整該傳送順序,並至步驟67。
如步驟67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藉由將對應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1,0)] 之圖塊的傳送順位,與對應有未比對成功且具有最高傳送順位之目標特徵值(亦即,[特徵值(1,1)])對應之圖塊的傳送順位互換,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並返回步驟64。
如步驟64所示,該傳送順序依序為圖塊0、圖塊1、圖塊2、圖塊4、圖塊3、圖塊5、圖塊6、圖塊7,以及圖塊8,則該等子顯示器11的顯示結果如下表4所示。 表4
如步驟65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經由該信息通道22接收每一子顯示器11所傳送之圖塊對應的該特徵值以獲得該組特徵值(亦即,(0,0)、(1,2)、(2,0)、(2,1)、(1,0)、(0,1)、(0,2)、(1,1)、(2,2)),值得說明的是,該组特徵值順位由最高至最低依序為 (0,0) -> (0,1) -> (0,2) -> (1,2) -> (1,0) -> (1,1) -> (2,0) -> (2,1) -> (2,2)。
如步驟661所示,在此選擇[目標特徵值(1,0)]作為未比對成功的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並比對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亦即,該組特徵值中為第四順位的特徵值,也就是[特徵值(1,2)])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1,0)]不同。因此,判定為需調整該傳送順序,並至步驟67。
如步驟67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藉由將對應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1,0)] 之圖塊的傳送順位,與對應有未比對成功且具有最高傳送順位之目標特徵值(亦即,[特徵值(1,2)])對應之圖塊的傳送順位互換,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並返回步驟64。
如步驟64所示,該傳送順序依序為圖塊0、圖塊1、圖塊2、圖塊4、圖塊5、圖塊3、圖塊6、圖塊7,以及圖塊8,則該等子顯示器11的顯示結果如下表5所示。 表5
如步驟65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經由該信息通道22接收每一子顯示器11所傳送之圖塊對應的該特徵值以獲得該組特徵值(亦即,(0,0)、(1,0)、(2,0)、(2,1)、(1,2)、(0,1)、(0,2)、(1,1)、(2,2)),值得說明的是,該组特徵值順位由最高至最低依序為 (0,0) -> (0,1) -> (0,2) -> (1,0) -> (1,2) -> (1,1) -> (2,0) -> (2,1) -> (2,2)。
如步驟661所示,在此選擇[目標特徵值(1,0)]作為未比對成功的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並比對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亦即,該組特徵值中為第四順位的特徵值,也就是[特徵值(1,0)])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1,0)]相同。
如步驟662所示,判定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比對成功,但因只有[目標特徵值(0,0)] 、[目標特徵值(0,1)] 、[目標特徵值(0,2)],以及[目標特徵值(1,0)]為比對成功之目標特徵值,故該信息提取模組31判定該組目標特徵值中的每一目標特徵值並未皆比對成功,並返回步驟661。
依此類推,根據上述該第一應用範例,該信息提取模組31依序地選擇[圖塊4、特徵值(1,1)]、[圖塊5、特徵值(1,2)]、[圖塊6、特徵值(2,0)]、[圖塊7、特徵值(2,1)],以及[圖塊8、特徵值(2,2)]來作為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直到該信息提取模組31判定出該組目標特徵值中的每一目標特徵值皆比對成功。
如步驟68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將目前的該傳送順序作為一圖像發送方式。此時,該傳送順序依序為圖塊0、圖塊1、圖塊2、圖塊5、圖塊4、圖塊3、圖塊6、圖塊7,以及圖塊8,則該等子顯示器11的顯示結果如下表6所示,並與表2的目標特徵值相同。 表6
以下將配合一第二應用範例,來說明本發明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之該實施例。在該第二應用範例中,連接該等子顯示器11之該圖像通道21及該信息通道22的方式如圖9所示,而圖像產生模組33所產生之圖像如圖5所示。
假設使用九個解析度為300×200的子顯示器11組成一個3×3的拼接顯示器1。
如步驟61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經由該信息通道22讀取每一子顯示器11的顯示器資訊(亦即,解析度為300X200的顯示器資訊),並將該等顯示器資訊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33。
如步驟62所示,在該圖像產生模組33接收到該等顯示器之解析度為300X200的顯示器資訊後,該圖像產生模組33根據該等顯示器之解析度為300X200的顯示器資訊產生一包含九個不同且分別對應於該等子顯示器11之圖塊,如圖塊0~圖塊8的圖像(見圖4),其中,該圖像之解析度即為900X600,而每一圖塊之解析度為300X200,圖塊0所對應之特徵值為(0,0)、圖塊1所對應之特徵值為(0,1)、圖塊2所對應之特徵值為(0,2)、圖塊3所對應之特徵值為(1,0)、圖塊4所對應之特徵值為(1,1)、圖塊5所對應之特徵值為(1,2)、圖塊6所對應之特徵值為(2,0)、圖塊7所對應之特徵值為(2,1),而圖塊8所對應之特徵值為(2,2)。
如步驟63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根據相關於該等圖塊呈現於該等子顯示器11的該目標呈現結果(見下表7) ,及如圖4所示之信息通道22所指示出的該等子顯示器11的連接方式,獲得該组目標特徵值(亦即,(0,0)、(1,0)、(2,0)、(2,1)、(1,1)、(0,1)、(0,2)、(1,2)、(2,2)) ,值得說明的是,該目標特徵值順位由最高至最低依序為 (0,0) -> (0,1) -> (0,2) -> (1,0) -> (1,1) -> (1,2) -> (2,0) -> (2,1) -> (2,2)。 表7
如步驟64所示,該圖像產生模組33經由如圖3所示之該圖像通道21依照一傳送順序依序地將該等圖塊分別傳送至該等子顯示器11,該傳送順序依序為圖塊0、圖塊1、圖塊2、圖塊3、圖塊4、圖塊5、圖塊6、圖塊7,以及圖塊8,則該等子顯示器11的顯示結果如下表8所示。 表8
如步驟65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經由該信息通道22接收每一子顯示器11所傳送之圖塊對應的該特徵值以獲得該組特徵值(亦即,(0,0)、(0,1)、(0,2)、(1,0)、(1,1)、(1,2)、(2,0)、(2,1)、(2,2)),值得說明的是,該组特徵值順位由最高至最低依序為 (0,0) -> (1,2) -> (2,0) -> (0,1) -> (1,1) -> (2,1) -> (0,2) -> (1,0) -> (2,2)。
如步驟661所示,在此選擇[目標特徵值(0,0)]作為未比對成功的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並比對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亦即,該組特徵值中為第一順位的特徵值,也就是[特徵值(0,0)])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0,0)]相同。
如步驟662所示,判定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比對成功,但因只有[目標特徵值(0,0)]為比對成功之目標特徵值,故該信息提取模組31判定該組目標特徵值中的每一目標特徵值並未皆比對成功,並返回步驟661。
如步驟661所示,在此選擇[目標特徵值(0,1)]作為未比對成功的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並比對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亦即,該組特徵值中為第二順位的特徵值,也就是[特徵值(1,2)])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0,1)]不同。因此,判定為需調整該傳送順序,並至步驟67。
如步驟67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藉由將對應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0,1)] 之圖塊的傳送順位,與對應有未比對成功且具有最高傳送順位之目標特徵值(亦即,[特徵值(0,2)])對應之圖塊的傳送順位互換,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並返回步驟64。
如步驟64所示,該傳送順序依序為圖塊0、圖塊2、圖塊1、圖塊3、圖塊4、圖塊5、圖塊6、圖塊7,以及圖塊8,則該等子顯示器11的顯示結果如下表9所示。 表9
如步驟65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經由該信息通道22接收每一子顯示器11所傳送之圖塊對應的該特徵值以獲得該組特徵值(亦即,(0,0) 、(0,2)、(0,1)、(1,0)、(1,1)、(1,2)、(2,0)、(2,1)、(2,2)),值得說明的是,該组特徵值順位由最高至最低依序為 (0,0) -> (1,2) -> (2,0) -> (0,2) -> (1,1) -> (2,1) -> (0,1) -> (1,0) -> (2,2)。
如步驟661所示,在此選擇[目標特徵值(0,1)]作為未比對成功的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並比對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亦即,該組特徵值中為第二順位的特徵值,也就是[特徵值(1,2)])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0,1)]不同。因此,判定為需調整該傳送順序,並至步驟67。
如步驟67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藉由將對應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0,1)] 之圖塊的傳送順位,與對應有未比對成功且具有最高傳送順位之目標特徵值(亦即,[特徵值(1,0)])對應之圖塊的傳送順位互換,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並返回步驟64。
如步驟64所示,該傳送順序依序為圖塊0、圖塊2、圖塊3、圖塊1、圖塊4、圖塊5、圖塊6、圖塊7,以及圖塊8,則該等子顯示器11的顯示結果如下表10所示。 表10
如步驟65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經由該信息通道22接收每一子顯示器11所傳送之圖塊對應的該特徵值以獲得該組特徵值(亦即,(0,0) 、(0,2)、(1,0) 、(0,1)、(1,1)、(1,2)、(2,0)、(2,1)、(2,2)),值得說明的是,該组特徵值順位由最高至最低依序為 (0,0) -> (1,2) -> (2,0) -> (0,2) -> (1,1) -> (2,1) -> (1,0) -> (0,1) -> (2,2)。
如步驟661所示,在此選擇[目標特徵值(0,1)]作為未比對成功的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並比對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亦即,該組特徵值中為第二順位的特徵值,也就是[特徵值(1,2)])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0,1)]不同。因此,判定為需調整該傳送順序,並至步驟67。
如步驟67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藉由將對應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0,1)] 之圖塊的傳送順位,與對應有未比對成功且具有最高傳送順位之目標特徵值(亦即,[特徵值(1,1)])對應之圖塊的傳送順位互換,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並返回步驟64。
如步驟64所示,該傳送順序依序為圖塊0、圖塊2、圖塊3、圖塊4、圖塊1、圖塊5、圖塊6、圖塊7,以及圖塊8,則該等子顯示器11的顯示結果如下表11所示。 表11
如步驟65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經由該信息通道22接收每一子顯示器11所傳送之圖塊對應的該特徵值以獲得該組特徵值(亦即,(0,0) 、(0,2)、(1,0)、(1,1) 、(0,1)、(1,2)、(2,0)、(2,1)、(2,2)),值得說明的是,該组特徵值順位由最高至最低依序為 (0,0) -> (1,2) -> (2,0) -> (0,2) -> (0,1) -> (2,1) -> (1,0) -> (1,1) -> (2,2)。
如步驟661所示,在此選擇[目標特徵值(0,1)]作為未比對成功的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並比對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亦即,該組特徵值中為第二順位的特徵值,也就是[特徵值(1,2)])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0,1)]不同。因此,判定為需調整該傳送順序,並至步驟67。
如步驟67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藉由將對應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0,1)] 之圖塊的傳送順位,與對應有未比對成功且具有最高傳送順位之目標特徵值(亦即,[特徵值(1,2)])對應之圖塊的傳送順位互換,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並返回步驟64。
如步驟64所示,該傳送順序依序為圖塊0、圖塊2、圖塊3、圖塊4、圖塊5、圖塊1、圖塊6、圖塊7,以及圖塊8,則該等子顯示器11的顯示結果如下表12所示。 表12
如步驟65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經由該信息通道22接收每一子顯示器11所傳送之圖塊對應的該特徵值以獲得該組特徵值(亦即,(0,0) 、(0,2)、(1,0)、(1,1)、(1,2) 、(0,1)、(2,0)、(2,1)、(2,2)),值得說明的是,該组特徵值順位由最高至最低依序為 (0,0) -> (0,1) -> (2,0) -> (0,2) -> (1,2) -> (2,1) -> (1,0) -> (1,1) -> (2,2)。
如步驟661所示,在此選擇[目標特徵值(0,1)]作為未比對成功的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並比對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亦即,該組特徵值中為第二順位的特徵值,也就是[特徵值(0,1)])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0,1)]相同。
如步驟662所示,判定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比對成功,但因只有[目標特徵值(0,0)],以及[目標特徵值(0,1)]為比對成功之目標特徵值,故該信息提取模組31判定該組目標特徵值中的每一目標特徵值並未皆比對成功,並返回步驟661。
如步驟661所示,在此選擇[目標特徵值(0,2)]作為未比對成功的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並比對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亦即,該組特徵值中為第三順位的特徵值,也就是[特徵值(2,0)])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0,2)]不同。因此,判定為需調整該傳送順序,並至步驟67。
如步驟67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藉由將對應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0,2)] 之圖塊的傳送順位,與對應有未比對成功且具有最高傳送順位之目標特徵值(亦即,[特徵值(1,0)])對應之圖塊的傳送順位互換,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並返回步驟64。
如步驟64所示,該傳送順序依序為圖塊0、圖塊3、圖塊2、圖塊4、圖塊5、圖塊1、圖塊6、圖塊7,以及圖塊8,則該等子顯示器11的顯示結果如下表13所示。 表13
如步驟65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經由該信息通道22接收每一子顯示器11所傳送之圖塊對應的該特徵值以獲得該組特徵值(亦即,(0,0)、(1,0) 、(0,2)、(1,1)、(1,2) 、(0,1)、(2,0)、(2,1)、(2,2)),值得說明的是,該组特徵值順位由最高至最低依序為 (0,0) -> (0,1) -> (2,0) -> (1,0) -> (1,2) -> (2,1) -> (0,2) -> (1,1) -> (2,2)。
如步驟661所示,在此選擇[目標特徵值(0,2)]作為未比對成功的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並比對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亦即,該組特徵值中為第三順位的特徵值,也就是[特徵值(2,0)])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0,2)]不同。因此,判定為需調整該傳送順序,並至步驟67。
如步驟67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藉由將對應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0,2)] 之圖塊的傳送順位,與對應有未比對成功且具有最高傳送順位之目標特徵值(亦即,[特徵值(1,1)])對應之圖塊的傳送順位互換,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並返回步驟64。
如步驟64所示,該傳送順序依序為圖塊0、圖塊3、圖塊4、圖塊2、圖塊5、圖塊1、圖塊6、圖塊7,以及圖塊8,則該等子顯示器11的顯示結果如下表14所示。 表14
如步驟65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經由該信息通道22接收每一子顯示器11所傳送之圖塊對應的該特徵值以獲得該組特徵值(亦即,(0,0)、(1,0)、(1,1) 、(0,2)、(1,2) 、(0,1)、(2,0)、(2,1)、(2,2)),值得說明的是,該组特徵值順位由最高至最低依序為 (0,0) -> (0,1) -> (2,0) -> (1,0) -> (1,2) -> (2,1) -> (1,1) -> (0,2) -> (2,2)。
如步驟661所示,在此選擇[目標特徵值(0,2)]作為未比對成功的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並比對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亦即,該組特徵值中為第三順位的特徵值,也就是[特徵值(2,0)])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0,2)]不同。因此,判定為需調整該傳送順序,並至步驟67。
如步驟67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藉由將對應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0,2)] 之圖塊的傳送順位,與對應有未比對成功且具有最高傳送順位之目標特徵值(亦即,[特徵值(1,2)])對應之圖塊的傳送順位互換,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並返回步驟64。
如步驟64所示,該傳送順序依序為圖塊0、圖塊3、圖塊4、圖塊5、圖塊2、圖塊1、圖塊6、圖塊7,以及圖塊8,則該等子顯示器11的顯示結果如下表15所示。 表15
如步驟65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經由該信息通道22接收每一子顯示器11所傳送之圖塊對應的該特徵值以獲得該組特徵值(亦即,(0,0)、(1,0)、(1,1)、(1,2) 、(0,2) 、(0,1)、(2,0)、(2,1)、(2,2)),值得說明的是,該组特徵值順位由最高至最低依序為 (0,0) -> (0,1) -> (2,0) -> (1,0) -> (0,2) -> (2,1) -> (1,1) -> (1,2) -> (2,2)。
如步驟661所示,在此選擇[目標特徵值(0,2)]作為未比對成功的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並比對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亦即,該組特徵值中為第三順位的特徵值,也就是[特徵值(2,0)])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0,2)]不同。因此,判定為需調整該傳送順序,並至步驟67。
如步驟67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藉由將對應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0,2)] 之圖塊的傳送順位,與對應有未比對成功且具有最高傳送順位之目標特徵值(亦即,[特徵值(2,0)])對應之圖塊的傳送順位互換,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並返回步驟64。值得說明的是,因[目標特徵值(0,1)]已比對過為成功,故跳過[目標特徵值(0,1)]再進行順位互換,其中,非比對成功的目標特徵值依照傳送順位由高至低排列為[目標特徵值(2,0)] 、[目標特徵值(1,0)] 、[目標特徵值(0,2)] 、[目標特徵值(2,1)] 、[目標特徵值(1,1)] 、[目標特徵值(1,2)],以及[目標特徵值(2,2)],故選擇對應有最高順位[目標特徵值(2,0)]所對應的圖塊6進行順位互換。
如步驟64所示,該傳送順序依序為圖塊0、圖塊3、圖塊4、圖塊5、圖塊6、圖塊1、圖塊2、圖塊7,以及圖塊8,則該等子顯示器11的顯示結果如下表16所示。 表16
如步驟65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經由該信息通道22接收每一子顯示器11所傳送之圖塊對應的該特徵值以獲得該組特徵值(亦即,(0,0)、(1,0)、(1,1)、(1,2) 、(2,0) 、(0,1)、(0,2)、(2,1)、(2,2)),值得說明的是,該组特徵值順位由最高至最低依序為 (0,0) -> (0,1) -> (0,2) -> (1,0) -> (2,0) -> (2,1) -> (1,1) -> (1,2) -> (2,2)。
如步驟661所示,在此選擇[目標特徵值(0,2)]作為未比對成功的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並比對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亦即,該組特徵值中為第三順位的特徵值,也就是[特徵值(0,2)])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目標特徵值(0,2)]相同。
如步驟662所示,判定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比對成功,但因只有[目標特徵值(0,0)]、[目標特徵值(0,1)],以及[目標特徵值(0,2)]為比對成功之目標特徵值,故該信息提取模組31判定該組目標特徵值中的每一目標特徵值並未皆比對成功,並返回步驟661。
依此類推,根據上述該第二應用範例,該信息提取模組31依序地選擇[圖塊3、特徵值(1,0)] 、[圖塊4、特徵值(1,1)]、[圖塊5、特徵值(1,2)]、[圖塊6、特徵值(2,0)]、[圖塊7、特徵值(2,1)],以及[圖塊8、特徵值(2,2)] 來作為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直到該信息提取模組31判定出該組目標特徵值中的每一目標特徵值皆比對成功。
如步驟68所示,該信息提取模組31將目前的該傳送順序作為一圖像發送方式。此時,該傳送順序依序為圖塊0、圖塊3、圖塊6、圖塊7、圖塊4、圖塊1、圖塊2、圖塊5,以及圖塊8,則該等子顯示器11的顯示結果如下表17所示,並與表7的目標特徵值相同。 表17
綜上所述,本發明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藉由該組目標特徵值的排列順序,以及由該信息通道22連接方式取得的該組特徵值的排列順序,該信息提取模組31能夠自動地調整該傳送順序,如此一來,當該拼接顯示器1有調整更動,亦或是增加減少該等子顯示器11的數量,透過該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即可根據當下圖像通道21的連接方式自動地獲得該傳送順序將該圖像完整呈現於該拼接顯示器1,而節省過去調試該拼接顯示器1所需耗費的人力與時間。因此,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1‧‧‧拼接顯示器
11‧‧‧子顯示器
21‧‧‧圖像通道
22‧‧‧信息通道
3‧‧‧圖像發送方式獲得系統
31‧‧‧信息提取模組
32‧‧‧圖像切換模組
33‧‧‧圖像產生模組
34‧‧‧訊號發送端
61~68‧‧‧步驟
661、662‧‧‧子步驟
本發明的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方塊圖,說明一習知拼接顯示器的一第一圖像通道連接方式; 圖2是一方塊圖,說明該習知拼接顯示器的一第二圖像通道連接方式; 圖3是一方塊圖,說明本發明圖像發送方式獲得系統連接於一拼接顯示器; 圖4是一方塊圖,說明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第一應用範例之該圖像發送方式獲得系統所連接的一拼接顯示器; 圖5是一示意圖,說明該實施例之一圖像產生模組所產生的一3×3圖像; 圖6是一流程圖,說明本發明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的一實施例; 圖7是一流程圖,說明本發明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的該實施例如何判定是否需調整一傳送順序; 圖8是一示意圖,說明該實施例之該圖像產生模組所產生的該3×3圖像之該傳送順序;及 圖9是一方塊圖,說明該實施例的一第二應用範例之該圖像發送方式獲得系統所連接的另一拼接顯示器。

Claims (10)

  1. 一種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適用於一包含多個子顯示器、一用於連接該等子顯示器之圖像通道,及一用於連接該等子顯示器的信息通道的拼接顯示器,並藉由一包含一電連接該圖像通道之圖像產生模組,及一電連接該信息通道與該圖像產生模組之信息提取模組的系統來實施,該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 該信息提取模組經由該信息通道讀取每一子顯示器的顯示器資訊,並將該等顯示器資訊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 (B) 在該圖像產生模組接收到該等顯示器資訊後,該圖像產生模組根據該等顯示器資訊產生一包含多個不同且分別對應於該等子顯示器之圖塊的圖像; (C) 該信息提取模組根據一相關於該等圖塊呈現於該等子顯示器的目標呈現結果,及該信息通道所指示出之該等子顯示器的連接方式,獲得一組對應於該目標呈現結果中之該等圖塊的目標特徵值,每一目標特徵值各自對應於目標呈現結果中之該等圖塊的一者; (D) 該圖像產生模組經由該圖像通道依照一傳送順序依序地將該等圖塊分別傳送至該等子顯示器; (E) 該信息提取模組經由該信息通道讀取每一子顯示器所接收到之圖塊所對應的一特徵值以獲得一組特徵值; (F) 該信息提取模組根據該組目標特徵值的排列順序及該組特徵值的排列順序,判定是否需調整該傳送順序; (G) 當該信息提取模組判定出需調整該傳送順序時,該信息提取模組調整該傳送順序,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重覆步驟(D)至步驟(F);及 (H) 當該信息提取模組判定出無需調整該傳送順序時,該信息提取模組將目前的該傳送順序作為一圖像發送方式。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其中,步驟(F)包含以下子步驟: (F-1) 該信息提取模組自該組目標特徵值中選取一未比對成功的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並比對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是否相同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 (F-2) 當該信息提取模組比對出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不同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時,該信息提取模組判定為需調整該傳送順序; (F-3) 當該信息提取模組比對出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相同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時,該信息提取模組判定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比對成功,並判定該組目標特徵值中的每一目標特徵值是否皆比對成功; (F-4) 當該信息提取模組判定出該組目標特徵值中的每一目標特徵值非皆比對成功時,該信息提取模組重複步驟(F-1);及 (F-5) 當該信息提取模組判定出該組目標特徵值中的每一目標特徵值皆比對成功時,該信息提取模組判定為無需調整該傳送順序。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其中,在步驟(G)中,該信息提取模組藉由將對應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圖塊的傳送順位,與對應有未比對成功且具有最高傳送順位之目標特徵值對應之圖塊的傳送順位互換,以調整該傳送順序。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其中,該信息通道以串聯方式串聯該等子顯示器,在步驟(E)中,位於所串聯之該等子顯示器中的第 n 個子顯示器所對應之特徵值排序於該組特徵值中的第 n 順位。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其中,在步驟(A)中,每一顯示器資訊包含所對應之子顯示器的一解析度。
  6. 一種圖像發送方式獲得系統,適用於一包含多個子顯示器、一用於連接該等子顯示器之圖像通道,及一用於連接該等子顯示器的信息通道的拼接顯示器,該圖像發送方式獲得系統包含: 一圖像產生模組,電連接該圖像通道; 一信息提取模組,電連接該信息通道與該圖像產生模組; 其中,該信息提取模組經由該信息通道讀取每一子顯示器的顯示器資訊,並將該等顯示器資訊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在該圖像產生模組接收到該等顯示器資訊後,該圖像產生模組根據該等顯示器資訊產生一包含多個不同且分別對應於該等子顯示器之圖塊的圖像,該信息提取模組根據一相關於該等圖塊呈現於該等子顯示器的目標呈現結果,及該信息通道所指示出之該等子顯示器的連接方式,獲得一組對應於該目標呈現結果中之該等圖塊的目標特徵值,每一目標特徵值各自對應於目標呈現結果中之該等圖塊的一者,該圖像產生模組經由該圖像通道依照一傳送順序依序地將該等圖塊分別傳送至該等子顯示器,該信息提取模組經由該信息通道讀取每一子顯示器所接收到之圖塊所對應的一特徵值以獲得一組特徵值,該信息提取模組根據該組目標特徵值的排列順序及該組特徵值的排列順序,判定是否需調整該傳送順序,當該信息提取模組判定出需調整該傳送順序時,該信息提取模組調整該傳送順序,並將該傳送順序傳送至該圖像產生模組,以使該圖像產生模組重複地依照調整後的該傳送順序依序地將該等圖塊傳送至該等子顯示器,該信息提取模組重複地獲得另一組特徵值,並重複地判定是否需調整該傳送順序,直到當該信息提取模組判定出無需調整該傳送順序,當該信息提取模組判定出無需調整該傳送順序時將目前的該傳送順序作為一圖像發送方式。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圖像發送方式獲得系統,其中,該信息提取模組自該組目標特徵值中選取一未比對成功的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並比對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是否相同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當該信息提取模組比對出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不同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時,該信息提取模組判定為需調整該傳送順序,當該信息提取模組比對出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相同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時,該信息提取模組判定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比對成功,並判定該組目標特徵值中的每一目標特徵值是否皆比對成功,當該信息提取模組判定出該組目標特徵值中的每一目標特徵值非皆比對成功時,該信息提取模組重複地自該組目標特徵值中選取一未比對成功的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並比對與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排序具有相同順位的特徵值是否相同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直到該信息提取模組判定出該組目標特徵值中的每一目標特徵值皆比對成功,而當該信息提取模組判定出該組目標特徵值中的每一目標特徵值皆比對成功時,該信息提取模組判定為無需調整該傳送順序。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圖像發送方式獲得系統,其中,該信息提取模組藉由將對應於該待比對目標特徵值之圖塊的傳送順位,與對應有未比對成功且具有最高傳送順位之目標特徵值對應之圖塊的傳送順位互換,以調整該傳送順序。
  9. 如請求項6所述的圖像發送方式獲得系統,其中,該信息通道以串聯方式串聯該等子顯示器,且位於所串聯之該等子顯示器中的第 n 個子顯示器所對應之特徵值排序於該組特徵值中的第 n 順位。
  10. 如請求項6所述的圖像發送方式獲得系統,其中,每一顯示器資訊包含所對應之子顯示器的一解析度。
TW107119116A 2017-08-31 2018-06-04 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及其系統 TWI6956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6129784 2017-08-31
TW106129784 2017-08-31
TW106129784 2017-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4296A true TW201914296A (zh) 2019-04-01
TWI695627B TWI695627B (zh) 2020-06-01

Family

ID=66992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9116A TWI695627B (zh) 2017-08-31 2018-06-04 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及其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562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5010A (zh) * 2021-12-08 2022-03-25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的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5985201A (zh) * 2023-01-09 2023-04-18 深圳市灰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自动拼接屏及级联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6890B (zh) * 2009-03-30 2011-01-05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拼接墙的显示单元的位置映射方法和装置
CN204190885U (zh) * 2014-09-19 2015-03-04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拼接显示系统、led液晶显示器及电视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5010A (zh) * 2021-12-08 2022-03-25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的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5985201A (zh) * 2023-01-09 2023-04-18 深圳市灰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自动拼接屏及级联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5627B (zh) 2020-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68270B1 (ko) 전자 장치, 그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장치 보정 방법 및 보정 시스템
US10574937B2 (en) Method for high-definitio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for high-definition image playback and related apparatus and system
JP5144802B1 (ja) 表示装置
KR101905182B1 (ko) 이동 단말 이미지의 자체 적응 디스플레이 방법, 장치와 컴퓨터 저장 매체
US10097803B2 (en) Display processing apparatus, device and method
CN107665105B (zh) 显示设备接口转换装置、多屏显示系统及多屏显示方法
US10482847B2 (en) Driving method and driving apparatus fo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591559A (zh) 多屏幕显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17096964A1 (zh) 3d显示面板组件、3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052978A (zh) 信号处理方法、信号处理系统和显示设备
US9967540B2 (en) Ultra high definition 3D conversion device and an ultra high definition 3D display system
JP6181931B2 (ja) 投影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投影システム
KR20180025286A (ko) 복수의 디스플레이 장치에 영상을 제공하는 서버 및 방법
TWI695627B (zh) 圖像發送方式獲得方法及其系統
CN104679463A (zh) 分割显示画面并传至不同显示装置显示的显示装置及方法
JP2017072644A (ja) 表示制御装置
KR101603596B1 (ko) 멀티비전을 위한 영상 처리 시스템
CN102695072A (zh)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快门眼镜及其控制方法
US20220020109A1 (en) Mapping method for fulldome display
CN101001353B (zh)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1334308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correction method
CN114007051B (zh) 激光投影系统及其投影图像的显示方法
WO2021172744A1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TWI677245B (zh) 投影顯示設備及顯示方法
JP2014003438A (ja) 映像表示装置、映像システム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