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9141A - 提琴運弓練習裝置 - Google Patents

提琴運弓練習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9141A
TW201909141A TW106123625A TW106123625A TW201909141A TW 201909141 A TW201909141 A TW 201909141A TW 106123625 A TW106123625 A TW 106123625A TW 106123625 A TW106123625 A TW 106123625A TW 201909141 A TW201909141 A TW 20190914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ow
bowing
exercise device
track
pract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3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50739B (zh
Inventor
陳玉華
吳璟鋒
黃國霖
Original Assignee
陳玉華
陳信華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陳玉華, 陳信華 filed Critical 陳玉華
Priority to TW1061236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073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07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073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09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9141A/zh

Links

Landscapes

  •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提琴運弓練習裝置,其包含:一本體,其界定有一定位區域;以及一練習結構,其係形成於該定位區域,且該練習結構形成至少一運弓軌道;而運弓軌道可為開放式之導槽或封閉式之通孔,藉以令操作者可依其程度而選用運弓軌道之形式,以練習於運弓時之手穩,進而訓練操作者於拉奏各式音色或弓法之協調性及控制力者。

Description

提琴運弓練習裝置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提琴運弓練習裝置,尤指一種透過運弓軌道之設置,令操作者可藉由運弓軌道以練習於運弓時之手穩者。
按,弓弦樂器主要係透過琴弓摩擦琴弦以產生音響,且由於弓弦樂器之音色優美,並可予表現極弱至極強範圍之力度變化,進而產生各種濃稠或稀薄之音效,故無論係獨奏或合奏,皆能發揮重要之聲音效果;再者,提琴亦係最能表達感情的樂器之一,藉由相異之演奏方式,如:拉弦、擦弦或撥弦,可產生各式不同之聲音效果,是以,提琴樂器廣受演奏家及聽眾所青睞。
而其中, 操作者運弓時手部之穩定度將直接影響所呈現之音色,若運弓時穩定度不佳,如:具有晃動或弧線運弓的情況,往往將使產生之音色較為雜或乾澀,若要使琴弓依著直線或其他路徑穩定運行而不任意晃動,則需予勤加練習,方能使身體各部份動作及施力協調、穩定而靈活,以控制琴弓運行在一理想的軌道來拉弦或擦弦而發出優美之音色。
於學習提琴時,部分使用者會使用輔助器材以幫助學習,而習用之輔助器材,其整體構件繁雜且成本較為高昂,不利於群體教學練習;此外,習用之輔助器材於組裝成型後,其模擬之琴弦位置與真實之提琴仍有所差異,尤其多數之輔助器材皆係藉由阻擋元件之設置,以限制琴弓在琴橋到指板的一定範圍內與琴弦垂直運行,其範圍通常僅略寬於琴弓之寬度,然而,於運弓手法中,存在sul ponticello及sul tasto之運弓技法,其中,sul ponticello係指靠近琴橋演奏,以強調較高音之泛音,使聲音較顯粗曠,反之,sul tasto係指較靠近指板演奏強調較低音之泛音,而所發出之音色將較為柔和,而習知之輔助器材無法令使用者於前述運弓技法中任意切換而練習於相異前後位置之手穩,而需予拆除後重新安裝方能進行調整,其將造成操作者極大之困擾,亦難以於練習當下即時比較其運弓技巧及手穩之差異性,使練習效果大打折扣。
習知另提供一種概如美國專利公告第9302151號之「Bowed stringed instrument bowing exercise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提琴運弓練習裝置及其製造方法)」一案,其於一實施例中,係透過橫桿102接設軌道桿103以形成運弓軌道;而在另一實施例中,則係藉由於基座101設置固定壁107,以利於將軌道桿103組設於固定壁107以形成運弓軌道,藉此,令使用者得於軌道桿103形成之運弓軌道以練習運弓姿勢;
惟此,就橫桿102之設置而言,其構件繁雜,且製造之成本較高;此外,其橫桿102之樞設,極易因軌道桿103重量或使用者施力而產生之力矩而樞轉,其將導致運弓軌道之偏移,且橫桿102之設置難以模擬真實提琴之琴弦,其皆影響於運弓練習時之手感;而對於固定壁107之設置而言,由於固定壁107係由基座101所開設,其於樞轉之方向並未受定位,因此同樣具有運弓軌道偏移之缺失,且於組設軌道桿103時,軌道桿103將受限於固定壁107之開孔形式,而僅能形成略平行於提琴運弓練習裝置10方向之運弓軌道,故其適用性仍具有限制。
習知另提供一種概如我國專利公告第I514338號之「提琴練習裝置及其製造方法」一案,其所揭者即係近似前述美國專利公告第9302151號一案之基座101設置固定壁107之實施例,而第I514338號一案更進一步揭露運弓輔助器100之限位結構121可設置為各式形狀;惟如前述,其仍具有適用性不足之問題,再者,該運弓輔助器100係由提琴練習裝置200所切割開設,是以,其限位結構121之開孔形式即係固定成封閉式設計,其並無法提供如真實提琴般未受限位之開放式設計,導致對於提琴運弓手穩之練習有限,且運弓軌道僅能如前所述略呈平行,故操作者即無法練習其他傾斜角度之運弓軌道。
是以,如何改善運直弓及換弦演奏時手部穩定運弓之能力,並練習不同音色位置之運弓,實為目前需予解決之課題。
有鑑於此,吾等發明人乃潛心進一步研究提琴運弓之練習,並著手進行研發及改良,期以一較佳發明以解決上述問題,且在經過不斷試驗及修改後而有本發明之問世。
爰是,本發明之目的係為解決前述問題,為達致以上目的,吾等發明人提供一種提琴運弓練習裝置,其包含:一本體,其界定有一定位區域;以及一練習結構,其係形成於該定位區域,且該練習結構形成至少一運弓軌道。
據上所述之提琴運弓練習裝置,其中,所述運弓軌道係分別為具幾何形狀之導槽或通孔。
據上所述之提琴運弓練習裝置,其中,該本體及該練習結構係一體成型設置者。
據上所述之提琴運弓練習裝置,其中,該本體係呈立體狀或片狀之提琴形狀設置。
據上所述之提琴運弓練習裝置,其中,該練習結構係呈立體狀或片狀設置。
據上所述之提琴運弓練習裝置,其中,該本體具有一長端方向,該練習結構係對應於該本體之長端方向處,且該練習結構於對應於該本體之長端方向上設有複數所述運弓軌道。
據上所述之提琴運弓練習裝置,其中,該練習結構更包含至少一片體,且所述片體分別設有所述運弓軌道。
據上所述之提琴運弓練習裝置,其中,該練習結構更包含至少一定位元件,所述定位元件設有至少一限位元件,至少其一所述限位元件形成有至少其一所述運弓軌道;所述定位元件設有至少一定位單元,所述限位元件設有對應組接於所述定位單元之限位單元。
據上所述之提琴運弓練習裝置,更包含一固接元件,該固接元件一端係對應組接於該練習結構設置所述運弓軌道之一側;該固接元件設有至少一固接單元,而所述限位元件設有至少一對應接設於所述固接單元之組接單元。
據上所述之提琴運弓練習裝置,其中,該練習結構係透過接合、黏合、卡合或嵌合方式以定位於定位區域。
是由上述說明及設置,顯見本發明主要具有下列數項優點及功效,茲逐一詳述如下:
1.本發明之運弓軌道可為具幾何形狀的開放式之導槽或封閉式之通孔,為封閉式之通孔時,可供初階之操作者練習並適應運弓之手穩及路徑,而開放式之導槽則可供進階之操作者練習各運弓技巧之手穩,故顯見本發明確實可適用於各式相異程度之操作者練習。
2.本發明之限位元件可於對應於該本體之長端方向上設有複數所述運弓軌道,意即,操作者可予即時任意切換前後位置運弓之手穩,以練習sul ponticello及sul tasto之運弓技法,有助於操作者於比較及掌握其運弓技巧及手穩之差異性,進而可增進練習之效果。
3.本發明之限位元件包含至少一片體,以模擬琴弦之實際位置,並配合運弓軌道之設置,以呈現理想之運弓路徑,令操作者藉由弓件靠置於運弓軌道而予來回拉動,令操作者之手部熟悉運弓時所需之穩定性及靈活性,進而有助於記憶及熟練其路徑,藉以於實際演奏提琴時,可施以正確之運弓姿勢,以呈現提琴理想之音色者。
4.本發明之本體可為真實之提琴,或可由其他物件行程之立體狀或片狀設置,而練習結構亦可與本體一體成型設置,或透過接合方式以定位於本體之定位區域,藉以令操作者可依其需求或其成本考量,而予以選擇所欲使用之本體或練習結構之類型,藉以增進本發明整體之適用性。
5.本發明之本體可設置有圖層,使藉由圖層之圖案造形以吸引操作者之目光,進而可有助於提升操作者練習之意願;而藉由圖層設置於板體之設計,藉可利於操作者可依其喜好而更予換圖層,以更進一步提升本發明之美觀性及多樣性。
關於吾等發明人之技術手段,茲舉數種較佳實施例配合圖式於下文進行詳細說明,俾供 鈞上深入了解並認同本發明。
請先參閱第1圖至第3圖所示,其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本發明係一種提琴運弓練習裝置,其包含:
一本體1,其界定有一定位區域11;
在一實施例中,本體1可為真實之提琴,或由其他物件,如:塑料、紙材、木材或金屬等材質,所製成之立體狀或片狀設置,且較佳者,係以成型為提琴之形狀為佳,藉以增進其真實感;
而於本實施例中,本體1係包含一第一基體12及一第二基體13,該第一基體12界定有該定位區域11,且該第一基體12設有至少一連結部件121,而該第二基體13設有至少一對應於所述連結部件121之結合部件131,所述連結部件121係連結於所述結合部件131,藉以形成如本實施例所示之本體1,而為利於運輸、銷售,並降低整體之製造成本,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基體12及該第二基體13係呈片狀設置,如:紙片,藉以降低整體之製程成本,且可利於提升消費者購買練習之意願;惟前述者僅係舉例說明,並不以此作為限定。
一練習結構2,其係形成於該定位區域11,且該練習結構2形成至少一運弓軌道21、21’;
在一實施例中,本體1及練習結構2間可為一體成型設置;在另一實施例中,該練習結構2係可透過接合方式以定位於定位區域11,舉例而言,如:黏合、卡合、嵌合或透過一鎖固元件(圖未繪示)而予以鎖接;而本實施例中所示者,係藉由本體1於該定位區域11設有一對應於該練習結構2輪廓之凹槽111,該練習結構2係對應設置於該凹槽111,而於該第一基體12為片狀時,該凹槽111可預切設成型,或藉由設置切口後以彎折方式成型,惟其僅係舉例說明,並不以此作為限定,本實施例所示之練習結構2,可知悉者,亦得如前述之接合方式以定位於該定位區域11;
且就練習結構2而言,其係可為單件式之立體狀或片狀設置,並予形成所述運弓軌道21、21’,而在一具體之實施例中,該練習結構2係包含至少一定位元件22,所述定位元件22設有至少一限位元件23,至少其一所述限位元件23形成有至少其一所述運弓軌道21、21’;所述運弓軌道21、21’可依需求而分別設置為具幾何形狀之導槽或通孔,於本實施例中,運弓軌道21皆為開放式之導槽,藉以可供具一定基礎之操作者練習,惟其僅係舉例說明,並不以此作為限定。
就限位元件23及定位元件22間之結合而言,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定位元件22設有至少一定位單元221,所述限位元件23設有對應組接於所述定位單元221之限位單元231;在一較佳之實施例中,為簡化構件之複雜度,故所述定位單元221及所述限位單元231為相對應之切槽,藉以相互卡掣組接者。
而在一實施例中,該練習結構2或其限位元件23,更包含至少一片體24,且所述片體24分別設有所述運弓軌道21、21’;片體24可為單片或複數片,較佳者為四片,藉此,以利於在頂端處呈現接近或等同於真實提琴之琴弦位置,並可降低製造成本,而可知悉者,運弓軌道21、21’及係對應設置於其頂端處;而在另一實施例中,如前述者,片體24亦可配合與定位元件22而設置有所述限位單元231,以與定位元件22之定位單元221相互卡掣組接。
在一較佳之實施例中,為配合本體1形狀之設置,以利於練習結構2之組裝,故較佳者,該本體1具有一長端方向及一短端方向,所述定位元件22係朝該短端方向設置,而所述片體24係朝該長端方向設置,惟其僅係舉例說明,並不以此作為限定。
並如前述者,若需予配合本體1之第一基體12及第二基體13係呈片狀設置以降低其整體之製程成本,或僅為須降低於練習之製造成本,故於本實施例中,所述定位元件22及所述片體24係呈片狀設置,以利於製造,而令操作者可易於負擔,並可自行組裝成型,惟其亦僅係舉例說明,並不以此作為限定。
而若所述定位元件22及所述片體24係呈片狀設置,為令其可穩固接設,故所述定位元件22係設置複數個為佳,而在一實施例中,亦可予包含一固接元件26,該固接元件26一端係對應組接於所述片體24設置所述運弓軌道21、21’之一側,藉以更進一步提升所述定位元件22及所述片體24之穩固性,以防止於練習時鬆動搖晃;且較佳者,該固接元件26更設有至少一固接單元261,而所述限位元件23設有至少一對應接設於所述固接單元261之組接單元232,故可知悉者,在本實施例中之片體24,至少其一皆可設置所述組接單元232,並如前述簡化構件之設計,故所述固接單元261及所述組接單元232為相對應之切槽,藉以相互卡掣組接;且在一實施例中,該固接元件26於相對組接所述片體24一端,係呈橋狀設置,藉以令固接元件26除穩固片體24外,亦可模擬真實提琴琴橋之造型,藉以提升擬真度,並可令操作者可知悉琴橋之位置,進而掌握可予運弓之範圍。
而就琴弓運弓之模擬而言,如第4圖及第5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係更包含一弓件3,其係用以對應靠置於至少其一所述運弓軌道21、21’;且可知悉者,弓件3可為真實之琴弓,而在令一實施例中,所述弓件3亦可為一桿體31,且較佳者,該弓件3於一末端更設有一握持部32,藉使桿體31可予模擬琴弓之弓毛,而握持部32模擬琴弓之弓尾,而如第5圖所示,令操作者藉由將桿體31靠置於其一所述運弓軌道21、21’而來回操作弓件3,以模仿演湊各於琴弦角度,以學習正確之運弓姿勢,進而於實際演奏時,可呈現理想之音色。
本實施例之運弓軌道21係呈導槽之開放式設置,意即,弓件3得於一徑向方向脫離運弓軌道21,故操作者於練習時需控制桿體31確實靠置於運弓軌道21並來回操作弓件3,藉可訓練操作者於運弓時之施力姿勢、技巧、穩定度及靈活度,故較適用於具一定基礎之操作者訓練。
而為能令操作者可予掌握於琴弦中相異前後位置之運弓技法及手穩度,如:前述之sul ponticello及sul tasto之運弓技法,故在一較佳之實施例中,所述限位元件23係對應於該本體1之長端方向處,且至少其一所述限位元件23於對應於該本體1之長端方向上設有複數所述運弓軌道21,藉以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令操作者可藉由於相異前後位置之運弓軌道21進行練習,以利於比較及掌握其分別之技巧、手穩及靈活程度,進而於實際演奏時,可依曲風及需求而呈現相異風格之音色。
在另一實施例中,如第7圖及第8圖所示,該本體1於該練習結構2一端更設有至少一圖層4,可知悉者,圖層4係可具有圖案或文字等造形,並可藉由繪製繪印刷而形成,藉可予提升本體1之美觀性,且可吸引消費者之目光,亦可予進一步提升操作者裝飾及練習之意願;而為令圖層4得予隨使用需求而更換,在一較佳之實施例中,所述圖層4係設置於一板體41,且該板體41係對應設置於該本體1於該練習結構2之一端;而就板體41及本體1間之結合而言,較佳者,該本體1設有至少一組接部14,而該板體41設有至少一對應於所述組接部14之組合部411,所述組合部411係對應接設於所述組接部14,在一具體之實施例中,所述組接部14為凹部或凸部,而所述組合部411為對應結合於所述組接部14之凸部或凹部,而於本實施例中,組接部14係為凹部,且係由結合部件131環設於連結部件121而形成,藉以令本體1及板體41可相互結合,並於需置換圖層4時,操作者可予置換具相異圖層4之板體41,以增進其裝飾性。
續請參閱第9圖至第11圖所示,其係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之差別在於,本實施例於片體25所呈現之運弓軌道21’為通孔,其於本實施例中係呈圓形設置,惟其僅係舉例說明,可知悉者,運弓軌道21’亦可為其他幾何形狀,諸如:三角形、方形或多邊形設置;而運弓軌道21’為通孔時,則係屬封閉式設置,故可知悉者,如第12圖所示,弓件3之桿體31係需穿過於通孔,藉以透過通孔對於桿體31之限位,而令操作者可初步適應並熟悉弓件3於操作時之路徑,故較適用於初階之操作者進行練習且於本實施例中,係令片體25之運弓軌道21’高於片體24之運弓軌道21,以防弓件3穿組於運弓軌道21’時,受片體24之運弓軌道21所干涉,惟其亦僅係舉例說明,並不以此作為限定;且可知悉者,第一實施例之片體24及第二實施例之片體25係可供操作者依其練習需求而予以移除並更換,其更換方式簡易迅速,藉可提升本發明之適用性及便利性;本實施例其餘之實施方式皆與第一實施例近似,故在此不予贅述。
而需特別說明的是,片體24、25之運弓軌道21、21’皆可為導槽或通孔,且並不必然於單一片體24、25中之的複數運弓軌道21、21’皆係為導槽或通孔,亦可至少其一者為導槽而至少其一者為通孔之組合。
續請參閱第13圖及第14圖所示,其係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之差別在於,該練習結構2’為單件式之塊體設置,且練習結構2’亦成型所述運弓軌道21,藉可同樣達致運弓練習之功效;本實施例其餘之實施方式皆與第一實施例近似,故在此不予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手段確能有效解決習知等問題,並達致預期之目的與功效,且申請前未見諸於刊物、未曾公開使用且具長遠進步性,誠屬專利法所稱之發明無誤,爰依法提出申請,懇祈 鈞上惠予詳審並賜准發明專利,至感德馨。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數種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本體
11‧‧‧定位區域
111‧‧‧凹槽
12‧‧‧第一基體
121‧‧‧連結部件
13‧‧‧第二基體
131‧‧‧結合部件
14‧‧‧組接部
2、2’‧‧‧練習結構
21、21’‧‧‧運弓軌道
22‧‧‧定位元件
221‧‧‧定位單元
23‧‧‧限位元件
231‧‧‧限位單元
232‧‧‧組接單元
24、25‧‧‧片體
26‧‧‧固接元件
261‧‧‧固接單元
3‧‧‧弓件
31‧‧‧桿體
32‧‧‧握持部
4‧‧‧圖層
41‧‧‧板體
411‧‧‧組合部
第1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2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3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練習結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4圖係本發明弓件之立體示意圖。 第5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弓件靠置於較前位置之運弓軌道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第6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弓件靠置於較後位置之運弓軌道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第7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設置具圖層之板體之立體示意圖。 第8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設置具圖層之板體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9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10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11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練習結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12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弓件靠置於為通孔之運弓軌道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第13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14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提琴運弓練習裝置,其包含: 一本體,其界定有一定位區域;以及 一練習結構,其係形成於該定位區域,且該練習結構形成至少一運弓軌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提琴運弓練習裝置,其中,所述運弓軌道係分別為具幾何形狀之導槽或通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提琴運弓練習裝置,其中,該本體及該練習結構係一體成型設置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提琴運弓練習裝置,其中,該本體係呈立體狀或片狀設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提琴運弓練習裝置,其中,該練習結構係呈立體狀或片狀設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提琴運弓練習裝置,其中,該本體具有一長端方向,該練習結構係對應於該本體之長端方向處,且該練習結構於對應於該本體之長端方向上設有複數所述運弓軌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提琴運弓練習裝置,其中,該練習結構更包含至少一片體,且所述片體分別設有所述運弓軌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提琴運弓練習裝置,其中,該練習結構更包含至少一定位元件,所述定位元件設有至少一限位元件,至少其一所述限位元件形成有至少其一所述運弓軌道;所述定位元件設有至少一定位單元,所述限位元件設有對應組接於所述定位單元之限位單元。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提琴運弓練習裝置,更包含一固接元件,該固接元件一端係對應組接於該練習結構設置所述運弓軌道之一側;該固接元件設有至少一固接單元,而所述限位元件設有至少一對應接設於所述固接單元之組接單元。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提琴運弓練習裝置,其中,該練習結構係透過接合、黏合、卡合或嵌合方式以定位於定位區域。
TW106123625A 2017-07-14 2017-07-14 提琴運弓練習裝置 TWI6507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3625A TWI650739B (zh) 2017-07-14 2017-07-14 提琴運弓練習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23625A TWI650739B (zh) 2017-07-14 2017-07-14 提琴運弓練習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0739B TWI650739B (zh) 2019-02-11
TW201909141A true TW201909141A (zh) 2019-03-01

Family

ID=66213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3625A TWI650739B (zh) 2017-07-14 2017-07-14 提琴運弓練習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5073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75504U (en) * 2005-03-02 2005-09-11 Chin Bow Entpr Co Ltd Reminding device mounted on violin bow for use in exercising
TWM433618U (en) * 2012-02-17 2012-07-11 Hao Rui Design Co Ltd Musical instrument practice aid
TWM463897U (zh) * 2013-03-26 2013-10-21 Zhang Guang Ying 四弦胡琴
TWI514338B (zh) * 2014-05-16 2015-12-21 Yu Hua Chen 提琴練習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0739B (zh) 2019-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alamian Principles of violin playing and teaching
US7622663B2 (en) Kinesthetic musical instrument position trainer, corrector, and up-motion muscle strengthener for fingers, hands, wrists, and arms, and practice device simulator
US9401096B1 (en) Chord playing attachment apparatus
CA2722862A1 (en) Bow hold training device
Havas The twelve lesson course in a new approach to violin playing
Peter Listening in the gaze: the body in Keith Jarrett’s solo piano improvisations
US6127615A (en) Stringed-instrument practice device
WO2016033893A1 (zh) 一种模块化自动化弦乐器
Gingras Clarinet secrets: 52 performance strategies for the advanced clarinetist
TWI650739B (zh) 提琴運弓練習裝置
US8772616B1 (en) Education guita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9302151B2 (en) Bowed stringed instrument bowing exercise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9972290B1 (en) Plectrum with second striking member
US5194679A (en) Multiple guitar tremelo method and apparatus
TWM482142U (zh) 揉音系統及提琴自動演奏裝置
US4249450A (en) Guitar and chord playing attachment pivotally mounted thereon
Rapoport Violin for Dummies
CN215730823U (zh) 一种小提琴弱音辅助器
Rebbeck A Practical Guide for Teaching the Saxophone to Beginners
KR102078351B1 (ko) 기타용 바디 구조
Isbin Classical guitar answer book
Botirkhanovich The Structure of Kashkar Rubab, And Methods of Their Execution
Mazzacane Music education through puppetry
Pagliaro The String Instrument Owner's Handbook
TWI532020B (zh) The practice device and teaching method of violin bo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