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8533A - 沉積鈷沉積物之水性組合物及電解沉積該沉積物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沉積鈷沉積物之水性組合物及電解沉積該沉積物之方法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8533A
TW201908533A TW107123773A TW107123773A TW201908533A TW 201908533 A TW201908533 A TW 201908533A TW 107123773 A TW107123773 A TW 107123773A TW 107123773 A TW107123773 A TW 107123773A TW 201908533 A TW201908533 A TW 20190853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cobalt
range
mol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3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弗雷德 瓦福拉
詹姆士 阿豆夫
吳雋
喬瑟夫 蓋達
迪爾克 羅德
葛瑞高瑞 瓦茲寧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德國艾托特克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德國艾托特克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德國艾托特克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8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853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3/00Electroplating: Baths therefor
    • C25D3/02Electroplating: Baths therefor from solutions
    • C25D3/12Electroplating: Baths therefor from solutions of nickel or cobalt
    • C25D3/14Electroplating: Baths therefor from solutions of nickel or cobalt from baths containing acetylen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25D3/16Acetyle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7/00Electropl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rticle coated
    • C25D7/12Semiconductors
    • C25D7/123Semiconductors first coated with a seed layer or a conductive lay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plating Methods And Accessories (AREA)
  • Electroplating And Plating Bath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沉積鈷沉積物之水性組合物,該組合物包括 (a) 鈷(II)離子, (b) 至少一種包括炔系部分之第一化合物, (c) 至少一種包括複數個各自含有二級或三級胺氮之羧醯胺部分之聚合物,及 (d) 視情況緩衝劑, 且係關於利用該上述組合物將鈷沉積物電解沉積於基板上之方法。

Description

沉積鈷沉積物之水性組合物及電解沉積該沉積物之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沉積鈷沉積物之水性組合物及將該鈷沉積物電解沉積於基板上之方法、尤其將該鈷沉積物電解沉積至複數個通孔及/或溝槽中之方法。
溝槽及通孔係當前電子裝置之半導體基板上之典型特徵。因幾十年來且直至今天銅始終係具有極低電阻率及極高可靠性之極佳導電材料,故將其沉積至該等特徵中以填充各別通孔及溝槽且形成導電線及互連之圖案。然而,銅作為填充金屬亦具有一些缺點。
眾所周知,銅具有高遷移及擴散趨勢。端視基板(例如含有氧化矽之基板),銅容易擴散至基板中,由此引起空隙、電流中斷及甚至電短路。為解決該等關鍵問題,通常將障壁層施加於基板表面上以阻斷或至少顯著阻抑該等遷移及擴散。在許多應用中,障壁層含有鈷。
該等障壁層之施加變得愈來愈苛刻,此乃因近年來該等特徵之大小變得愈來愈小,從而亦需要愈薄且愈均勻之障壁層。當前,常用特徵之大小範圍為50 nm至遠小於10 nm。另外,為將銅電解沉積於障壁層上,需要將導電薄晶種層另外沉積於障壁層上。
然而,除該層配置外,含有銅之該等小特徵之無空隙填充變得愈加苛刻及困難。除降低特徵大小及施加薄障壁及晶種層外,因特徵具有高縱橫比而需要額外關注特徵之幾何結構。開口尺寸為(例如) 10 nm且特徵深度為(例如) 100 nm之特徵展現10:1之縱橫比。此縱橫比及類似縱橫比在當前變得愈加重要且預計縱橫比在不久的將來將進一步增加。具有該等高縱橫比之特徵需要複雜填充方法及特定設計之銅沉積浴以避免不完整特徵填充,從而引起通稱為空隙之缺陷。
降低特徵大小之另一缺點係所得銅電阻率以指數方式增加,尤其在特徵尺寸低於10 nm時。儘管電阻率係金屬固有特性,但銅填充特徵之整體電阻率在很大程度上受環繞銅之金屬及非金屬材料以及電子與該等材料之相互作用方式影響。舉例而言,電子流因穿過(例如) (i)銅與銅中之包埋雜質、(ii)晶粒邊界、(ii)銅與其他層(例如晶種層及障壁層)之間之界面而大受影響。最新探究揭示,其他金屬(例如鈷)不易受該指數式電阻率增加影響且由此表明可藉由鈷代替銅。此結論似乎亦出於另一原因而較為合理。使用可用於雙重或甚至多重目的(作為填充金屬以及障壁及/或晶種層)之金屬可容許導電金屬具有較大體積且由此具有較低整體電阻率。因鈷通常用作銅沉積物之障壁層中之金屬,故鈷填充特徵無需額外障壁層。另外,鈷層亦可用作導電晶種層。因此,可使用鈷代替銅來達成極均質鈷沉積物。
US 2009/0188805 A1係關於使用電沉積利用金屬及合金以實質上無空隙方式來填充基板之 凹陷表面特徵,且揭示用於無空隙鈷填充之包括2-巰基-5-苯并咪唑磺酸(MBIS)作為填充添加劑之鈷沉積浴。
CA 1086679 A係關於用於製備含有鈷之電沉積物之製程及組合物。組合物可包括不飽和環碸與炔丙基醇之組合。
US 6,923,897 B1係關於藉由電解方法提供鈷或鈷合金層之冷軋條帶。浴可包括丁炔二醇及糖精。
WO 2017/004424 A1係關於電解沉積化學以及沉積鈷及鈷合金之方法;且更具體而言係關於用於電解電鍍溶液中之添加劑及整體組合物以及互連特徵在半導體基板中基於鈷之金屬化方法。組合物可包括炔丙基醇與雙-(鈉磺基丙基)二硫化物(SPS)之組合。
當前之特徵大小及縱橫比亦需要特定設計之含鈷組合物以獲得無空隙鈷填充特徵,尤其需要支持特徵之良好自底向上填充之有機添加劑。包括炔系部分之有機添加劑(例如炔丙基醇)在一些情形下展示可接受之自底向上填充性能,尤其對於具有中等縱橫比之特徵而言。
特徵縱橫比愈高,則愈需要極佳之自底向上填充性能。若該有機添加劑之總濃度過低,則自底向上填充性能亦不足且通常觀察到空隙。因此,在許多情形下,增加有機添加劑之總濃度以適當填充具有高縱橫比之特徵。然而,若總濃度超過某一限值,則在基板表面上通常出現不可接受之沉積缺陷(例如漏鍍)。在該情形下,鈷在基板表面上之覆蓋不足。理想地,基板之整個表面完全且均勻地經鈷覆蓋,同時基板上之所有特徵經鈷無空隙填充。
本發明目標 本發明之一目標係提供克服上文所提及問題之沉積鈷沉積物之水性組合物。特定目標係防止基板表面上之該不期望漏鍍,即使有機添加劑之總濃度相對較高。
另一目標在於,該組合物提供鈷在具有極小開口尺寸、較佳地具有相對較高縱橫比之特徵中之極佳自底向上填充性能,且提供易於在後續處理步驟中處置之鈷沉積物。
本發明之另一目標係亦提供電解沉積鈷沉積物之方法。特定目標係提供填充具有極小開口尺寸及較佳地高縱橫比之特徵之方法。另外,應獲得極佳覆蓋(亦即無漏鍍)。
藉由沉積鈷沉積物之水性組合物來解決該等目標,該組合物包括 (a) 鈷(II)離子, (b) 至少一種包括炔系部分之第一化合物, (c) 至少一種包括複數個各自含有二級或三級胺氮之羧醯胺部分之聚合物,及 (d) 視情況緩衝劑。
另外,藉由將鈷沉積物電解沉積於基板上之方法來解決其他目標,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 提供基板, (B) 提供本發明之水性組合物(如本文之上下文所闡述), (C) 使基板與水性組合物接觸並供應電流,從而將鈷沉積於基板上以獲得鈷沉積物。
本發明組合物係水性組合物,此意指水係主要組分。因此,基於水性組合物之總重量,50 wt.-%以上之組合物係水,較佳地至少70 wt.-%、甚至更佳地至少90 wt.-%、最佳地95 wt.-%或更多之組合物係水。較佳地,水性組合物實質上不含機溶劑;更佳地根本不含機溶劑。另外,該組合物較佳係均質水溶液且由此較佳地不含任何顆粒。
該組合物係用於沉積鈷沉積物、較佳地無硫鈷沉積物。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係酸性,較佳地其pH在0.5至6.8範圍內、更佳地在1至6範圍內、甚至更佳地在1.5至5範圍內、最佳地在2.5至4.6範圍內、甚至最佳地在3.5至4.6範圍內。鹼性pH係不期望的,此乃因通常在鹼性pH下觀察到氫氧化鈷沉澱,此通常使得鈷沉積物之表面粗糙度不期望地增加。
除(a)鈷(II)離子外,本發明之水性組合物亦包括有機添加劑之組合,亦即(b)至少一種包括炔系部分之第一化合物;及(c)至少一種包括複數個各自含有二級或三級胺氮之羧醯胺部分之聚合物。自有實驗已展示(參見下文實例),存在聚合物可防止或至少顯著減小基板表面上之該不期望漏鍍,即使第一化合物之總濃度相對較高,較佳地該第一化合物之總濃度為50 mg/L或更高。另外,與其他常用添加劑(亦即不具有複數個各自含有二級或三級胺氮之羧醯胺部分之聚合物及具有複數個各自含有二級或三級胺氮之羧醯胺部分但分子量相對較低之聚合物)相比,寬範圍之該等聚合物另外改良自底向上填充性能。另外,與不包括該至少一種聚合物之組合物相比,除該至少一種第一化合物外亦使用該至少一種聚合物可獲得極均勻之鈷沉積物。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基於組合物之總體積,鈷(II)離子在組合物中之總濃度在0.5 g/L至50 g/L範圍內、較佳地在0.7 g/L至25 g/L範圍內、更佳地在0.9 g/L至15 g/L範圍內、甚至更佳地在1.2 g/L至11 g/L範圍內、最佳地在1.4 g/L至7 g/L範圍內。低於0.5 g/L之濃度通常產生不完全鈷沉積及表面缺陷。若濃度顯著超過50 g/L,則觀察到組合物之不期望沉澱,此亦通常使得鈷沉積物之表面粗糙度不期望地增加。
該等鈷(II)離子之鈷源較佳係至少一種鈷鹽,更佳係至少一種無機鈷鹽及/或至少一種有機鈷鹽。較佳無機鈷鹽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硝酸鈷、硫酸鈷及鹵化鈷。較佳鹵化鈷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氟化鈷、氯化鈷及溴化鈷。較佳有機鈷鹽係乙酸鈷。最佳地,至少一種鈷鹽係硫酸鈷、較佳地七水硫酸鈷。
藉助本發明組合物,較佳地,獲得主要含有鈷之鈷沉積物。此意指,本發明組合物係較佳的,其中該等鈷(II)離子係用於金屬沉積之主要金屬離子物質。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基於組合物中之所有過渡金屬陽離子之總重量,該等鈷(II)離子在組合物中之總量佔組合物中之所有過渡金屬陽離子之80 wt.-%至100 wt.-%、較佳地至少90 wt.-%、更佳地至少95 wt.-%、甚至更佳地至少98 wt.-%、最佳地至少99 wt.-%。
在所有情形中之大部分中,本發明組合物最佳地實質上不含(較佳地不含)合金化金屬陽離子。因此,藉助本發明組合物,最佳地獲得純鈷沉積物。
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術語「實質上不含」標的物(例如化合物、材料等)表示,該標的物根本不存在或僅以不影響本發明預期目的之極少及非干擾量(程度)存在。舉例而言,該標的物可(例如)以不可避免性雜質形式無意添加或利用。基於本發明組合物之總重量(若針對該組合物來定義)或基於本發明方法中所獲得鈷沉積物之總重量(若針對該沉積物來定義),「實質上不含」較佳地表示0 (零)至50 ppm、較佳地0 ppm至25 ppm、更佳地0 ppm至10 ppm、甚至更佳地0 ppm至5 ppm、最佳地0 ppm至1 ppm。
本發明組合物係較佳的,其中該組合物實質上不含(較佳地不含)鎳離子,較佳地實質上不含(較佳地不含)鎳離子、鐵離子及銅離子,更佳地實質上不含(較佳地不含)鎳離子、鐵離子、銅離子、鋁離子、鉛離子及錫離子。
較佳地,本發明組合物實質上不含(較佳地不含)包括二價硫之化合物及/或包括巰基之化合物、更佳地MBIS。
另外,該組合物較佳地實質上不含具有氧化數低於+5、較佳地低於+6之硫原子之含硫化合物。最佳地,該組合物不包括該等含硫化合物。此意指,該組合物實質上不含(較佳地不含)廣泛用作其他金屬沉積浴(例如鎳電鍍浴)中之增亮劑之含硫化合物。然而,此情形不排除在本發明組合物中存在硫酸根離子,此乃因硫酸根離子含有氧化數為+6 (但不低於+6)之硫原子。若該組合物含有具有氧化數低於+5或更低之硫原子之含硫化合物,則在許多情形下,硫納入鈷沉積物中。然而,此係不期望的,此乃因硫負面影響鈷沉積物中之電阻率。其他合金化金屬或元素具有類似觀察。另外,包括大量硫之鈷沉積物負面影響在鈷沉積之後實施之其他處理步驟(例如化學機械拋光(CMP))。
極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之水性組合物:若該水性組合物含有含硫化合物,則含硫化合物僅係硫酸根離子(SO4 2- )。
較佳地,本發明組合物係用於電解沉積以獲得鈷沉積物。因此,該組合物較佳地並不用於無電鈷沉積。因此,本發明組合物係較佳的,其中該組合物不含有效量能夠將鈷(II)離子還原成金屬鈷之還原劑。此情形可包含在組合物中存在微小量之該等還原劑。較佳地,該等微小量藉助標準分析工具無法檢測或至少並不有害於作為電解質之預期應用。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基於組合物之總體積,該組合物包括總濃度為0 mg/L至200 mg/L之能夠將鈷(II)離子還原成金屬鈷之還原劑,較佳地,該組合物實質上不含能夠將鈷(II)離子還原成金屬鈷之還原劑。最佳地,本發明組合物不含能夠將鈷(II)離子還原成金屬鈷之還原劑。
較佳地,該組合物實質上不含(較佳地不含)能夠將鈷(II)離子還原成含有磷之金屬鈷之還原劑,甚至更佳地,該組合物實質上不含(較佳地不含)含磷化合物。
在大部分情形下,本發明之水性組合物係較佳的,其中該組合物實質上不含(較佳地不含)不飽和環碸化合物,較佳地實質上不含(較佳地不含)包括硫原子之不飽和環狀化合物。
本發明之水性組合物包括(b)至少一種(較佳地一種)包括炔系部分之第一化合物。
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術語「至少一種」通常表示「一種、兩種、三種或三種以上」 (且可與其交換使用)。
不期望受限於理論,若在本發明方法中利用該組合物,則假設第一化合物用作阻抑劑,從而抑制期望減小沉積速率之區域(例如在通孔或溝槽內側之側壁)上之鈷沉積。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該至少一種第一化合物係單體,亦即並非聚合物。因此,該第一化合物通常具有明確界定之分子量。較佳地,該至少一種第一化合物之分子量在50 g/mol至1000 g/mol範圍內、較佳地在60 g/mol至500 g/mol範圍內、最佳地在70 g/mol至250 g/mol範圍內。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至少一種第一化合物中之每一者中之碳原子總數為30或小於30、較佳地25或小於25、更佳地20或小於20、甚至更佳地13或小於13、最佳地6或小於6。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至少一種第一化合物由碳原子、氫原子及氧原子組成。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至少一種第一化合物不含硫原子,較佳地不含硫原子及氮原子。
本發明組合物係較佳的,其中至少一種第一化合物含有至少一個氧原子。在一些情形下,較佳地,至少一個氧原子係醚氧原子。在其他情形下,較佳地,至少一個氧原子係羥基、較佳地末端羥基之氧原子。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術語「末端羥基」表示共價連結至-CH2 -部分之羥基。
最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至少一種第一化合物含有至少兩個氧原子,其中一個氧原子係醚氧原子且另一者係羥基氧原子;較佳地含有至少兩個氧原子,其中一個氧原子係醚氧原子且另一者係末端羥基之氧原子。
第一化合物包括炔系部分。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至少一種第一化合物中之炔系部分係末端炔系部分。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術語「末端炔系部分」表示,經由三鍵彼此連結之兩個碳原子中之一者連結至氫原子。在本發明通篇中,該等組合物展示最佳結果。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至少一種第一化合物係直鏈或具支鏈、較佳地直鏈。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至少一種第一化合物由式(I)化合物代表(I), 其中 R1 表示氫、C1-C14羥基烷基或雜有氧之C2-C14羥基烷基, R2 表示C1-C14羥基烷基或雜有氧之C2-C14羥基烷基。
如上文所提及之「羥基烷基」表示包括一至十四個、個別地二至十四個碳原子及至少一個(較佳地一個)羥基之烷基部分。「雜有氧」表示,各別烷基包括一個或一個以上氧醚原子。雜有氧之C2羥基烷基係(例如)-CH2 -O-CH2 -OH部分。「雜有」意指,R1 及R2 中之碳原子序列分別中斷。「C1-C14」表示碳原子總數。
較佳地,在R1 及R2 中,該C1-C14羥基烷基及雜有氧之C2-C14羥基烷基獨立地係直鏈或具支鏈、較佳地直鏈。術語「獨立地」表示(例如),(i)式(I)化合物中之R1 係或不係來自相同化合物中之R2 之個體,且(ii)第一式(I)化合物中之R1 係或不係來自第二式(I)化合物中之另一R1 之個體(亦適用於R2 )。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R1 中之雜有氧之C2-C14羥基烷基包括2至10個碳原子、較佳地2至7個碳原子、更佳地2至5個碳原子、最佳地2至3個碳原子。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R2 中之雜有氧之C2-C14羥基烷基包括2至10個碳原子、較佳地2至7個碳原子、更佳地2至5個碳原子、最佳地2至3個碳原子。
R1 及R2 中之較佳C1-C14羥基烷基可參見下文。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在式(I)中 R1 表示氫、C1-C14羥基烷基或-(CH2 )n -O-R3 , R2 表示C1-C14羥基烷基或-(CH2 )n -O-R3 , 其中在R1 及R2 中獨立地 n在1至7範圍內且R3 表示C1-C7羥基烷基。 「獨立地」及「羥基烷基」之含義可參見上文。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R1 中之羥基烷基係C1-C10羥基烷基、較佳地C1-C7羥基烷基、更佳地C1-C5羥基烷基、最佳地C1-C2羥基烷基。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R2 中之羥基烷基係C1-C10羥基烷基、較佳地C1-C7羥基烷基、更佳地C1-C5羥基烷基、最佳地C1-C2羥基烷基。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R3 中之羥基烷基係C1-C5羥基烷基、較佳地C1-C2羥基烷基。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在R1 及R2 中獨立地,n在1至5範圍內、較佳地在1至3範圍內、更佳地1或2、最佳地1。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R1 、R2 及R3 之羥基烷基中之羥基係末端羥基。術語「末端羥基」可參見上文。
在許多情形下,較佳者為R1 係氫之本發明組合物。在該情形下,炔系部分係末端炔系部分。較佳地,至少在第一化合物上包括炔丙基部分。
最佳者係至少一種第一化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本發明組合物: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基於組合物之總體積,至少一種第一化合物在組合物中之總濃度在5 mg/L至250 mg/L範圍內、較佳地在7 mg/L至150 mg/L範圍內、更佳地在9 mg/L至90 mg/L範圍內、甚至更佳地在12 mg/L至70 mg/L範圍內。若濃度顯著低於5 mg/L,則在將各別組合物利用於鈷沉積物方法中以填充特徵時通常觀察不到阻抑效應,從而通常產生複數個空隙。若濃度顯著超過250 mg/L,則通常在鈷沉積物方法中發生重度不可控漏鍍。
本發明之水性組合物包括(c)至少一種(較佳地一種)包括複數個各自含有二級或三級胺氮之羧醯胺部分之聚合物。較佳地,該至少一種聚合物不含一級胺氮。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術語「胺氮」係指羧醯胺部分中之氮原子。聚合物通常由單體結構單元組成。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至少一種聚合物中所有單體結構單元之50%以上、較佳地70%以上、甚至更佳地85%以上、最佳地95%以上包括至少一個(較佳地一個)該含有二級或三級胺氮之羧醯胺部分。單體結構單元中之羧醯胺部分相同或不同(舉例而言,單體結構單元之一種物質包括含有二級胺氮之羧醯胺部分且另一物質包括含有三級胺氮之羧醯胺部分)。最佳者係其中至少一種聚合物係均聚物之本發明組合物。此意指,每一單體結構單元包括相同之至少一個(較佳地一個)該含有二級或三級胺氮之羧醯胺部分。
該等聚合物正面影響基板表面上之漏鍍性能,即使至少一種第一化合物之總濃度相對較高。此正面效應發生於寬範圍之分子量內(參見下文實例之2.1部分)。因此,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至少一種聚合物中之每一者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 在1 200 g/mol至50 000 000 g/mol範圍內、較佳地在2 000 g/mol至20 000 000 g/mol範圍內、更佳地在3 000 g/mol至8 000 000 g/mol範圍內、甚至更佳地在4 000 g/mol至6 000 000 g/mol範圍內、最佳地在5 000 g/mol至5 000 000 g/mol範圍內。另外,該等聚合物在整個基板上產生較均勻之鈷沉積物(參見下文之實例2.3部分)。
儘管具有相對較高之分子量,但該等聚合物另外改良各別填充實驗中之自底向上填充性能(參見下文之實例2.2部分)。儘管分子量並無特定限制,但似乎此效應主要受限於分子量下限。因此,至少一種或較佳地所有該至少一種聚合物之較佳重量平均分子量MW 為至少100 000 g/mol。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至少一種或較佳地所有該至少一種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 在100 000 g/mol至50 000 000 g/mol範圍內、較佳地在200 000 g/mol至10 000 000 g/mol範圍內、最佳地在500 000 g/mol至5 000 000 g/mol範圍內。利用該等聚合物通常產生改良之漏鍍性能以及(亦即另外)改良之自底向上填充性能(參見下文實例)。因此,該等聚合物在本發明組合物中係最佳的。
更佳者係其中羧醯胺部分獨立地由式(II)代表之本發明組合物:(II), 其中 R4 表示C1-C3烷基或經由R5 連結至式(II)中之羧醯胺部分之胺氮原子之伸烷基部分, R5 表示氫、C1-C3烷基、聚合物之主鏈碳原子或經由R4 連結至式(II)中之羧醯胺部分之羰基碳原子之伸烷基部分,且 R6 表示聚合物之主鏈碳原子。 由式(II)代表之部分包括連結至R5 及R6 之胺氮原子以及連結至R4 之羰基碳原子。
術語「聚合物之主鏈碳原子」包含以下含義:式(II)中之羧醯胺部分之胺氮原子包含於聚合物之主鏈中(例如在PEOX或PMOX中,參見下文)或包含於聚合物之側鏈中(例如在PNVA或PMVA中,參見下文)。
在R4 及R5 中,術語「經由[……]連結之伸烷基部分」分別表示產生包含胺氮原子及羰基碳原子之分子內環結構之橋接伸烷基部分(例如在PVP或PVCL中,參見下文)。較佳伸烷基部分包括3至5個碳原子(亦即伸丙基橋、伸丁基橋或伸戊基橋)、較佳地3個碳原子。
較佳地,在R4 及R5 中,該C1-C3烷基個別地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甲基、乙基、正丙基及異丙基,較佳地個別地選自由甲基及乙基組成之群。
較佳者係其中至少一種聚合物不含硫原子之本發明組合物。
更佳者係其中至少一種聚合物中之每一者由碳、氫、氮及氧原子組成之本發明組合物。
較佳者係其中至少一種聚合物不含羥基之本發明組合物。
較佳者係其中至少一種聚合物不含炔系部分之本發明組合物。
較佳者係其中至少一種聚合物不含醚氧原子之本發明組合物。
最佳者係其中至少一種聚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本發明組合物: 最佳者係其中至少一種聚合物係選自由PVP、PEOX及PNVA組成之群之組合物。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組合物:其中基於組合物之總體積,至少一種聚合物在組合物中之總濃度在60 mg/L至1000 mg/L範圍內、較佳地在80 mg/L至800 mg/L範圍內、更佳地在100 mg/L至600 mg/L範圍內、甚至更佳地在150 mg/L至500 mg/L範圍內、最佳地在200 mg/L至400 mg/L範圍內。若濃度顯著低於60 mg/L,則在相對較高濃度之第一化合物存在下之不期望漏鍍通常不再得到適當阻抑。若濃度顯著超過1000 mg/L,則沉積製程不期望地受擾。
本發明組合物視情況含有用於穩定pH之緩衝劑且較佳地選自由硼酸及乙酸/乙酸鹽組成之群。最佳者係硼酸。較佳地,基於組合物之總體積,緩衝劑(較佳地硼酸)在組合物中之總濃度在5 g/L至60 g/L範圍內、較佳地在10 g/L至40 g/L範圍內、最佳地在20 g/L至30 g/L範圍內。
如上文所提及,本發明亦係關於利用本發明組合物將鈷沉積物電解沉積於基板上之方法。若適用,則上文所提及本發明組合物之特徵同樣適用於本發明方法。
在本發明方法之步驟(A)中,提供基板。較佳者係其中基板係半導體基底基板之本發明方法。此意指,基板較佳地包括至少一種類金屬及/或鎵、更佳地選自由矽、鍺及鎵組成之群、最佳地矽。
用於當前技術裝置之基板通常包括小尺寸特徵。較佳者係其中基板在其至少一個表面上包括複數個通孔及/或溝槽之本發明方法。
更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方法:其中基板係晶圓、更佳地在至少一個表面上具有複數個通孔及/或溝槽之晶圓。
本發明方法係較佳的,其中在步驟(C)中,鈷沉積物填充該等通孔及/或溝槽。更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方法:其中在步驟(C)中,鈷沉積物 -填充該等通孔及/或溝槽且另外 -至少在包括該等經填充通孔及/或溝槽之一側覆蓋整個基板。
在沉積鈷沉積物後,本發明方法係較佳的,其中在另一步驟中,較佳地藉由機械及/或化學去除來部分地、水平地去除鈷沉積物。因此,獲得鈷沉積物之極平滑且均勻之表面。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方法:其中該等通孔及溝槽之最小開口尺寸為100 nm或小於100 nm、較佳地50 nm或小於50 nm、更佳地30 nm或小於30 nm、甚至更佳地20 nm或小於20 nm、最佳地10 nm或小於10 nm。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方法:其中該等通孔及溝槽之縱橫比範圍為2:1至50:1、較佳地3:1至40:1、更佳地3:1至30:1、甚至更佳地3:1至20:1、最佳地3:1至15:1。
通常,該基板包括用於電解沉積鈷之導電晶種層。較佳者係其中基板包括鈷晶種層之本發明方法。因此,在步驟(C)中,將鈷沉積物較佳地沉積於鈷晶種層上。此產生晶種層及鈷沉積物之極佳均質層配置。通常,該均質配置展現極期望電阻率。另外,較佳地無需額外障壁層。
在本發明方法中,基板用作陰極以在步驟(C)中獲得鈷沉積物。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方法:其中電流係直流電流,其中較佳地陰極電流密度在0.01 A/dm2 至2 A/dm2 範圍內,更佳地陰極電流密度在0.03 A/dm2 至1.5 A/dm2 範圍內,最佳地陰極電流密度在0.05 A/dm2 至1.0 A/dm2 範圍內。在一些情形下,較佳地,步驟(C)中之直流電流未由電流脈衝補充。此意指,較佳地,在步驟(C)中,直流電流係唯一電流。
本發明方法係較佳的,其中在步驟(C)中,實施接觸及電流供應3秒至600秒、較佳地5秒至300秒、最佳地10秒至150秒。若實施接觸顯著小於3秒,則通常獲得不完整鈷沉積物且通常複數個通孔及/或溝槽未填充或至少填充不夠充分。若實施接觸顯著大於600秒,則在大部分情形下,過厚鈷層沉積於整個基板上,此係無需延長之其他處理步驟(例如CMP)所不期望的。
較佳地,若施加直流電流,則實施沉積序列。因此,本發明方法係較佳的,其中步驟(C)中之接觸包括與第一陰極電流密度之第一接觸時間及隨後與第二陰極電流密度之第二接觸時間,其中第一接觸時間短於第二接觸時間且第一陰極電流密度低於第二陰極電流密度。
較佳地,第一接觸時間在3秒至90秒、更佳地5秒至40秒之範圍內。獨立地,較佳第一陰極電流密度在0.01 A/dm2 至0.5 A/dm2 範圍內、更佳地在0.1 A/dm2 至0.4 A/dm2 範圍內。
較佳地,第二接觸時間在50秒至510秒、更佳地70秒至150秒之範圍內。獨立地,較佳第二陰極電流密度在0.1 A/dm2 至2.0 A/dm2 範圍內、更佳地在0.2 A/dm2 至1.0 A/dm2 範圍內。
在本發明方法之步驟(C)中,藉助電流將鈷沉積物沉積於基板上(較佳地首先沉積至該等通孔及/或溝槽中且隨後沉積於整個基板上)。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方法:基於鈷沉積物之總重量,其中鈷沉積物包括60 wt.-%或更多鈷、較佳地75 wt.-%或更多、更佳地90 wt.-%或更多、甚至更佳地95 wt.-%或更多、極佳地98 wt.-%或更多、最佳地99.9 wt.-%或更多之鈷。包括至少99.9 wt.-%鈷之鈷沉積物通常視為純鈷沉積物。在當前電子裝置中極期望該鈷沉積物。
極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方法:其中鈷沉積物實質上不含(較佳地不含)磷及/或硫,較佳地實質上不含(較佳地不含)磷及硫。因此,鈷沉積物較佳係無硫及/或無磷鈷沉積物。另外,鈷沉積物較佳地實質上不含(較佳地不含)硼。
較佳者係符合以下條件之本發明方法:其中在步驟(C)中,水性組合物之溫度在5℃至90℃範圍內、較佳地在15℃至60℃範圍內、更佳地在20℃至50℃範圍內、最佳地在22℃至30℃範圍內。
本發明亦係關於在本發明之水性組合物中使用至少一種包括複數個各自含有二級或三級胺氮之羧醯胺部分之聚合物以將均勻鈷沉積物沉積於基板上之用途。「均勻」之含義闡釋於下文之2.3部分及圖9至11中。較佳地,該用途另外或替代地用以將鈷沉積物沉積於整個基板上(亦即無漏鍍;沉積物無缺陷)。更佳地,該用途係使用鈷沉積物自基板中之複數個通孔及溝槽之底部進一步填充(無空隙)該等通孔及/或溝槽。若適用,則上文關於本發明方法所提及者同樣適用於該聚合物之使用。
藉由下列非限制性實例來更詳細地闡述本發明。
實例 1. 沉積鈷沉積物之水性組合物: 在第一步驟中,製備若干水性組合物(編號C1至C8及E1至E16)。每一組合物含有至少90 wt.-% DI水(基於組合物之總重量)、大約30 g/L硼酸及硫酸鈷(其量應使得每一組合物中之鈷(II)離子總濃度大約為3 g/L) (各自基於組合物之總體積)。表1匯總其他化合物之存在及濃度。每一組合物具有介於4.0與4.5之間之pH且鈷係組合物中之唯一過渡金屬。 表1 *基於組合物之總體積 在表1中,X1、X2、X3、X4及X5具有下列含義: X1 =聚丙烯醯胺(Sigma Aldrich) X2 =聚乙烯亞胺(Sigma Aldrich) X3 =聚乙二醇(Sigma Aldrich) X4 =聚(N-甲基乙烯基胺) (Polyscience) X5 =雙-(鈉磺基丙基)-二硫化物,亦縮寫為SPS,其並非聚合物;該等實例係出於對比原因且係基於WO 2017/004424 A1。特定分子量為354 g/mol。
化合物X1、X2、X3及X4係聚合物,但不包括複數個各自含有二級或三級胺氮之羧醯胺部分。
分子量為100.12 g/mol之所利用第一化合物(Ib)係購自BASF;聚合物(IIa)係購自Alfa Aesar;MW 為5 000之聚合物(IIe)及(IId)係購自Polyscience;MW 為50 000及500 000之(IId)係購自Sigma Aldrich。
使用其他包括炔系部分之第一化合物亦獲得類似結果(數據未展示)。
2. 將鈷沉積物電解沉積於基板上之方法(沉積、填充及均勻性實驗): 在第二步驟中,實施本發明方法且分別沉積及填充無硫鈷。
在每一實驗中,使用500 ml在第一步驟中製得之各別水性組合物。為加以對比,表1中所給出之每一數字(編號)分別係指相應之實驗及實例。
在實驗之前,使用惰性氮氣將每一水性組合物吹掃15分鐘,且隨後針對以下各項進行測試:(I)各別沉積實驗中之漏鍍性能,(II)各別填充實驗中之填充性能,及(III)各別均勻性實驗中之均勻性性能。
2.1 (I)漏鍍性能(沉積實驗): 漏鍍係關於鈷沉積物之完整性且表示在鈷沉積物內存在基本上不含沉積鈷之不期望區域/斑點。為評估(I)漏鍍性能,使用毯覆式晶圓(不含特徵)作為基板且提供用於每一沉積實驗。在其作用側,每一基板配備有3 nm TaN層(藉由PVD沉積)及該層上之10 nm鈷層(藉由CVD沉積,作為導電晶種層)。
在每一沉積實驗中,供應電流密度為0.6 A/dm2 之電流以電解沉積鈷沉積物,該層之厚度在220 nm至280 nm範圍內。在每一實驗中,在供應電流的同時,使基板與各別水性組合物接觸大約100秒。在實驗期間,每一組合物之溫度約為22℃。
然後,使用DI水沖洗每一基板並藉由氮氣流乾燥,從而獲得乾燥基板。
藉由目測檢查每一乾燥基板之影像來評估每一乾燥基板之漏鍍性能。使用雷射掃描共焦顯微鏡(Olympus Lext OLS4100)實施成像。由受訓專家來實施目測檢查。漏鍍性能分成下列4個漏鍍品質類別(QCsp): A 可觀察到沒有或至少沒有顯著漏鍍;鈷沉積物沉積於整個基板上(極可接受) B 較小區域或複數個斑點未經鈷覆蓋或覆蓋不充分(基本上可接受) C 較大表面區域未經鈷覆蓋或覆蓋不充分(基本上不可接受) D 大部分區域未經鈷覆蓋或覆蓋不充分(完全不可接受) 結果概述於表2中。
對比實例C1、C2、C7及C8係基於WO 2017/004424 A1,其中C1及C2不含任一聚合物或其他額外有機添加劑。實例C1展示可接受之沉積品質(QCsp為B),其中實例C2顯著較差(QCsp為C)。根據實例C2,在增加包括炔系部分之第一化合物之濃度時,漏鍍性能有所降低。
對比實例C7及C8另外含有SPS,該物質並非聚合物。根據兩個實例,SPS之存在並不正面影響漏鍍性能。在兩個實例中,獲得不可接受之QCsp (C)。
對比實例C3至C6另外包括不包括複數個各自含有二級或三級胺氮之羧醯胺部分之聚合物。聚丙烯醯胺(實例C3)含有複數個各自含有一級胺氮之羧醯胺部分。聚乙烯亞胺(實例C4)含有亞胺基團,但不含羧醯胺部分。聚乙二醇(實例C5)不含羧醯胺部分以及胺氮原子。聚(N-甲基乙烯基胺) (實例C6)含有二級胺氮原子,但不含羧醯胺部分。該等實例中之每一者展示不可接受之漏鍍性能(QCsp為C或D)。
表2展示,可藉由除至少一種第一化合物外利用至少一種包括複數個各自含有二級或三級胺氮之羧醯胺部分之聚合物來顯著改良漏鍍性能。若利用該聚合物,則每一實驗中之漏鍍顯著減小,不論其分子量如何。此意味著,在低分子量聚合物(例如MW 為數千g/mol)以及高分子量聚合物(例如MW 為幾百萬g/mol)存在下觀察到此陽性結果。
根據沉積實驗,在至少一種包括複數個各自含有二級或三級胺氮之羧醯胺部分之聚合物存在下,可顯著增加至少一種包括炔系部分之第一化合物之總濃度且並不具有不期望漏鍍。獨立於該等具體實例,此可極正面地影響經沉積基板(例如晶片)之最終良率,此乃因缺陷性晶片之比率可顯著減小。其亦意味著,可以極靈活方式來利用本發明之相同水性組合物;其可用於具有相對較高縱橫比之填充特徵,且亦用於沉積無表面缺陷之鈷層。
因漏鍍主要發生於在相對較高濃度之該至少一種第一化合物(例如50 mg/L或更高)存在下,故展示包括總濃度為50 mg/L之第一化合物(Ib)之水溶液之沉積實驗。然而,對於所有利用包括總濃度為30 mg/L之第一化合物(Ib)之水性組合物之本發明實例而言,可合理地預計漏鍍性能同等良好。
2.2 (II)自底向上填充性能(填充實驗): 為評估該填充性能,使用晶圓(Empire 1 M1, SUNY Polytechnic Institute)作為基板且提供用於每一填充實驗。每一基板具有3 nm TaN層(藉由PVD沉積)及上面之4 nm鈷晶種層(藉由CVD沉積),且在其作用表面上配備有複數個開口尺寸大約為100 nm且深度大約為200 nm之溝槽。
在每一填充實驗中,供應電流密度為0.3 A/dm2 之電流以填充該等溝槽。在供應電流的同時,使每一基板與各別水性組合物接觸大約30秒。在實驗期間,每一組合物之溫度約為22℃。
然後,亦使用DI水沖洗每一基板並藉由氮氣流乾燥,從而同樣獲得乾燥基板。
藉由目測檢查在該大約30秒期間以5秒時間間隔(尤其在10、15、20、25及30秒之後)所獲得之該等經填充溝槽之垂直橫截面,評估每一乾燥基板之自底向上填充性能。出於此目的,實施FIB-SEM (FEI Helios Nanolab 450S)。將自底向上填充性能分為下列三個自底向上填充品質類別(QCbuf): + 無顯著自底向上填充;在溝槽中觀察到未形成水平沉積平面(亦即對於無空隙填充具有高縱橫比之溝槽而言較成問題) ++ 顯著自底向上填充;在特徵中觀察到水平沉積平面(基本上可接受) +++ 明確之自底向上填充;在特徵中容易地觀察到清晰水平沉積平面(極可接受;亦即提供無空隙填充具有高縱橫比之溝槽之高可靠性) 結果概述於表2中。 表2 「--」表示未測 表2展示,除改良漏鍍性能外,亦可顯著改良自底向上填充性能。然而,此正面效應主要係針對相對較高分子量之聚合物所觀察。實例13及14指示,一方面,500 000 g/mol之分子量仍促進此正面自底向上填充性能,其中另一方面大於4 000 000 g/mol之分子量決不限制此正面效應(實例15及16)。
高度期望改良之自底向上填充性能以填充具有高縱橫比之無空隙特徵。
根據對比實例C1及C2,在溝槽中未獲得顯著自底向上填充性能。圖1a展示實例C1在20秒之後之填充進展。鈷沉積主要發生於側壁上而非溝槽底部;但最後在30秒之後獲得完全填充(圖1b)。然而,此自底向上填充性能之缺乏強烈指示,填充具有較高縱橫比之溝槽將產生不期望空隙。在對比實例C2中獲得類似結果。在10秒之後,觀察到不充分自底向上填充(圖1c),但同樣在20秒之後已獲得完全填充(圖1d)。
與之相比,實例E5 (參見圖4a,在15秒之後)及E6 (參見圖4b,在15秒之後)藉由清晰地展示溝槽中之水平沉積平面展示明確之自底向上填充。在該等實驗中,溝槽填充始於溝槽底部且繼續進行至其開口,由此避免形成不期望空隙。使用MW 為1 300 000 g/mol之聚合物(IIa)獲得此結果。
針對實例E13及E14 (分別為圖6a及6b,各自在15秒之後,使用MW 為500 000 g/mol之聚合物(IId))以及實例E16 (圖7,在15秒之後,MW 為4 060 000 g/mol之聚合物(IIe))獲得類似結果。在每一情形下,在溝槽中觀察到澄清水平沉積平面。
含有MW 顯著低於500 000 g/mol之聚合物之本發明組合物主要展示極佳漏鍍性能且並不干擾溝槽填充。實例E2 (圖2)及實例E4 (圖3)展示30秒之後之填充進展(聚合物(IIa),MW 為8 000 g/mol)。針對實例E10獲得類似結果(圖5,在25秒之後;聚合物(IId),MW 為5 000 g/mol)。在每一情形下,獲得經填充溝槽。
2.3 (III)均勻性性能(均勻性實驗): 為評估該均勻性性能,使用如用於上文所提及填充實驗(參見上文2.2)之基板。針對如表1中所定義之下列組合物來實施均勻性實驗: 用於對比: C1, 根據本發明: E5、E9及E15 在每一均勻性實驗中,使基板與各別組合物接觸且供應電流密度為0.3 A/dm2 之電流最長30秒以填充溝槽。隨後,供應電流密度為0.6 A/dm2 之電流大約100秒以將厚度在220 nm至280 nm範圍內之鈷層電解沉積於具有經填充溝槽之基板上。在實驗期間,每一組合物之溫度約為22℃。
然後,使用DI水沖洗每一基板並藉由氮氣流乾燥,從而同樣獲得乾燥基板。
藉由目測檢查乾燥基板上之垂直橫截面來評估每一乾燥基板之均勻性性能。出於此目的,實施FIB-SEM (FEI Helios Nanolab 450S)。
圖8展示使用組合物C1 (對比實例)之均勻性實驗之結果。如藉助黑線(參見圖8中之「C」)所指示,鈷沉積物「B」並不均勻分佈於具有經填充溝槽之基板「A」上。在該圖之左端可明確看到,鈷沉積物之層厚度顯著低於圖右端之層厚度。在此情形下,均勻性性能並不令人滿意。通常,在後續處理步驟(例如CMP)中,基板上之該鈷沉積物通常引起問題且由此不期望。
與之相比,圖9展示使用組合物E5 (根據本發明)之均勻性實驗之結果。鈷沉積物「B」均勻分佈於基板上,如由黑線「C」所指示。如在整個圖中可見,在具有溝槽及不具有溝槽之區域中之層厚度大致相同。在此情形下,均勻性性能極為令人滿意且可實施後續CMP而不引起問題。使用較高量之第一化合物(Ib) (數據未展示)以及較低量之聚合物(IIa) (數據亦未展示)獲得極類似均勻性性能。
圖10展示使用組合物E9 (根據本發明)之均勻性實驗之結果。同樣,鈷沉積物「B」以大致相同之層厚度均勻分佈於基板上,如由黑線「C」所指示。使用較高量之第一化合物(Ib) (數據未展示)以及較低量之聚合物(IId) (數據亦未展示)獲得極類似均勻性性能。
圖11展示使用組合物E13 (根據本發明)之均勻性實驗之結果。同樣,鈷沉積物「B」以大致相同之層厚度均勻分佈於基板上,如由黑線「C」所指示。使用較高量之第一化合物(Ib) (數據未展示)以及較低量之聚合物(IId) (數據亦未展示)獲得極類似均勻性性能。
如上述均勻性實驗中所展示,使用至少一種具有高分子量MW (例如1 300 000 g/mol)之聚合物以及低分子量MW (例如5 000 g/mol)者可獲得鈷沉積物之期望均勻層厚度。
A‧‧‧基板
B‧‧‧鈷沉積物
C‧‧‧黑線
圖1a及1b分別展示在20秒及30秒之後使用組合物C1 (「C」意指對比實例)自填充實驗所獲得溝槽之橫截面之影像。 圖1c及1d分別展示在10秒及20秒之後使用組合物C2自填充實驗所獲得溝槽之橫截面之影像。 圖2展示在30秒之後使用組合物E2 (「E」意指根據本發明)自填充實驗所獲得溝槽之橫截面之影像。 圖3展示在30秒之後使用組合物E4自填充實驗所獲得溝槽之橫截面之影像。 圖4a及4b分別展示使用組合物E5及E6自填充實驗所獲得溝槽(各自在15秒之後)之橫截面之影像。 圖5展示在25秒之後使用組合物E10自填充實驗所獲得溝槽之橫截面之影像。 圖6a及6b分別展示使用組合物E13及E14自填充實驗所獲得溝槽(各自在15秒之後)之橫截面之影像。 圖7展示在15秒之後使用組合物E16自填充實驗所獲得溝槽之橫截面之影像。 圖8展示在使用組合物C1沉積鈷大約2分鐘之後所獲得具有複數個溝槽之基板之橫截面之影像。在圖8至11中,「A」表示具有溝槽之基板。「B」表示溝槽中以及基板上之鈷沉積物。線「C」指示基板上之鈷沉積物「B」之個別厚度。 圖9展示如針對圖8但使用組合物E5所獲得具有複數個溝槽之基板之橫截面之影像。 圖10展示如針對圖8但使用組合物E9所獲得具有複數個溝槽之基板之橫截面之影像。 圖11展示如針對圖8但使用組合物E13所獲得具有複數個溝槽之基板之橫截面之影像。

Claims (15)

  1. 一種用於沉積鈷沉積物之水性組合物,該組合物包括 (a) 鈷(II)離子, (b) 至少一種包括炔系部分之第一化合物, (c) 至少一種包括複數個各自含有二級或三級胺氮之羧醯胺部分之聚合物,及 (d) 視情況緩衝劑。
  2. 如請求項1之組合物,其中基於該組合物中之所有過渡金屬陽離子之總重量,該組合物中該等鈷(II)離子之總量佔該組合物中之所有過渡金屬陽離子之80 wt.-%至100 wt.-%、較佳地至少90 wt.-%、更佳地至少95 wt.-%、甚至更佳地至少98 wt.-%、最佳地至少99 wt.-%。
  3. 如請求項1或2之組合物,其中該至少一種第一化合物係由式(I)化合物代表:(I), 其中 R1 表示氫、C1-C14羥基烷基或雜有氧之C2-C14羥基烷基, R2 表示C1-C14羥基烷基或雜有氧之C2-C14羥基烷基。
  4. 如請求項3之組合物,其中在式(I)中 R1 表示氫、C1-C14羥基烷基或-(CH2 )n -O-R3 , R2 表示C1-C14羥基烷基或-(CH2 )n -O-R3 , 其中在R1 及R2 中獨立地 n在1至7範圍內且R3 表示C1-C7羥基烷基。
  5.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至少一種第一化合物中之該炔系部分係末端炔系部分。
  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至少一種第一化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 (Ia) HC≡C-CH2 -OH, (Ib) HC≡C-CH2 -O-(CH2 )2 -OH,及 (Ic) HC≡C-CH2 -O-(CH2 )3 -OH。
  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基於該組合物之總體積,該至少一種第一化合物在該組合物中之總濃度在5 mg/L至250 mg/L範圍內、較佳地在7 mg/L至150 mg/L範圍內、更佳地在9 mg/L至90 mg/L範圍內、甚至更佳地在12 mg/L至70 mg/L範圍內。
  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至少一種聚合物中之每一者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 在1 200 g/mol至50 000 000 g/mol範圍內、較佳地在2 000 g/mol至20 000 000 g/mol範圍內、更佳地在3 000 g/mol至 8 000 000 g/mol範圍內、甚至更佳地在4 000 g/mol至6 000 000 g/mol範圍內、最佳地在5 000 g/mol至5 000 000 g/mol範圍內。
  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等羧醯胺部分獨立地由式(II)代表:(II), 其中 R4 表示C1-C3烷基或經由R5 連結至式(II)中之該羧醯胺部分之胺氮原子之伸烷基部分, R5 表示氫、C1-C3烷基、該聚合物之主鏈碳原子或經由R4 連結至式(II)中之該羧醯胺部分之羰基碳原子之伸烷基部分,且 R6 表示該聚合物之該主鏈之碳原子。
  1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該至少一種聚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 (IIa) 聚乙烯基吡咯啶酮, (IIb) 聚乙烯基己內醯胺, (IIc) 聚(2-甲基-2-噁唑啉), (IId) 聚(2-乙基-2-噁唑啉), (IIe) 聚(N-乙烯基-乙醯胺),及 (IIf) 聚(N-甲基-N-乙烯基-乙醯胺)。
  1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其中基於該組合物之總體積,該至少一種聚合物在該組合物中之總濃度在60 mg/L至1000 mg/L範圍內、較佳地在80 mg/L至800 mg/L範圍內、更佳地在100 mg/L至600 mg/L範圍內、甚至更佳地在150 mg/L至500 mg/L範圍內、最佳地在200 mg/L至400 mg/L範圍內。
  12. 一種將鈷沉積物電解沉積於基板上之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 提供該基板, (B) 提供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水性組合物, (C) 使該基板與該水性組合物接觸並供應電流,從而將鈷沉積於該基板上以獲得該鈷沉積物。
  13.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中該基板在其表面中之至少一者上包括複數個通孔及/或溝槽。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在步驟(C)中,該鈷沉積物填充該等通孔及/或溝槽。
  15. 一種至少一種包括複數個各自含有二級或三級胺氮之羧醯胺部分之聚合物在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水性組合物中之用途,其用於將均勻鈷沉積物沉積於基板上。
TW107123773A 2017-07-11 2018-07-10 沉積鈷沉積物之水性組合物及電解沉積該沉積物之方法 TW2019085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7/041475 WO2019013761A1 (en) 2017-07-11 2017-07-11 AQUEOUS COMPOSITION FOR DEPOSITION OF COBALT DEPOSITION AND METHOD FOR ELECTROLYTIC DEPOSITION OF SUCH A DEPOSITION
??PCT/US17/41475 2017-07-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8533A true TW201908533A (zh) 2019-03-01

Family

ID=59501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3773A TW201908533A (zh) 2017-07-11 2018-07-10 沉積鈷沉積物之水性組合物及電解沉積該沉積物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1908533A (zh)
WO (1) WO201901376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508254B2 (en) 1976-10-04 1980-03-13 M And T Chemicals Inc. Cyclosulphones as electroplating additive
US4488942A (en) * 1983-08-05 1984-12-18 Omi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Zinc and zinc alloy electroplating bath and process
DE19949549A1 (de) 1999-10-14 2001-04-26 Hille & Mueller Gmbh & Co Elektrolytisch beschichtetes Kaltband, vorzugsweise zur Verwendung für die Herstellung von Batteriehülsen sowie Verfahren zur Beschichtung desselben
US20090188805A1 (en) 2008-01-25 2009-07-30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uperconformal electrodeposition of nickel iron and cobalt magnetic alloys
US9777386B2 (en) * 2015-03-19 2017-10-03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Chemistry additives and process for cobalt film electrodeposition
EP3317437B1 (en) 2015-06-30 2023-09-13 MacDermid Enthone Inc. Cobalt filling of interconnects in microelectronic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13761A1 (en) 2019-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9202E1 (en) Copper electrodeposition in microelectronics
US6531046B2 (en) Seed layer repair method
JP4116781B2 (ja) シ−ド修復及び電解めっき浴
US20240018678A1 (en) Copper Electrodeposition in Microelectronics
EP2963158B1 (en) Plating method
KR20080100223A (ko) 마이크로 전자공학에서의 구리 전착
JP7223083B2 (ja) 電解銅めっきのための酸性水性組成物
KR20190061627A (ko) 레벨링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도금 조성물
KR20230037553A (ko) 코발트 시드 상의 구리 전기도금을 위한 조성물
US20220018035A1 (en) Composition for cobalt plating comprising additive for void-free submicron feature filling
TW201908533A (zh) 沉積鈷沉積物之水性組合物及電解沉積該沉積物之方法
JP7244533B2 (ja) コバルト電着プロセス
TW201908534A (zh) 用於沉積鈷沉積物之水性組合物及電解沉積該沉積物之方法
KR102445636B1 (ko) 평탄화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구리 도금 조성물
US20230142446A1 (en) Acidic aqueous composition for electrolytically depositing a copper depos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