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1260A - 光學片及背光單元 - Google Patents

光學片及背光單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1260A
TW201901260A TW107107418A TW107107418A TW201901260A TW 201901260 A TW201901260 A TW 201901260A TW 107107418 A TW107107418 A TW 107107418A TW 107107418 A TW107107418 A TW 107107418A TW 201901260 A TW201901260 A TW 20190126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optical shee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7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辻孝弘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惠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惠和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惠和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1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126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3Prismatic sheet or layer; Brightness enhancement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2/00Systems of lighting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F21S4/00 - F21S10/00 or F21S19/00, e.g. of modular construc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3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microprismatic or micropyramidal sha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8Linear indentations or grooves, e.g. arc-shaped grooves or meandering grooves, extending over the full length or width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02F1/133607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the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 including light directing or refracting elements, e.g. prisms or len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課題]提供一種具有稜鏡型態的光學片及背光單元,其係即便長時間的使用也可以抑制產生在導光板之間的浸透(wet-out)的產生,並且,也可以抑制對導光板的傷害。   [解決手段]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揭示一種並排配置複數個單位稜鏡(13)之光學片(1),其中,單位稜鏡(13)係頂部(14)的內角(θ)在30°以上、80°以下的範圍內,在構成的2個稜鏡面(21,22)中至少其中一方的稜鏡面中,從頂部(14)起算至少10μm以內的末端領域(23)的傾斜角度(θ1)比起除此以外的領域(24)的傾斜角度(θ2)還大,單位稜鏡(14)的稜線(14)的高度(h)係變化在其稜線(14)的延伸方向(X),或是鄰接的單位稜鏡彼此為相異。背光單元(30)至少具有:光學片(10)、導光板(32)、以及光源(34)。

Description

光學片及背光單元
本發明有關光學片及背光單元。詳細地說,本發明有關一種具有稜鏡型態的光學片及背光單元,其係即便長時間的使用也可以抑制產生在導光板之間的浸透(wet-out)的產生,並且,也可以抑制對導光板的傷害。
液晶電視等的液晶顯示裝置,具備:設在表面側的液晶面板、以及設在背面側的面光源裝置(稱為背光單元)。背光單元為對觀察者提供可視之液晶面板所表示出的映像資訊者,一般,是以光源與導光板與光學片所構成。光學片為配置在導光板與液晶面板之間者,在導光板至少具有把擴散成面狀的光的進行方向偏向到液晶面板側之稜鏡部。稜鏡部為並排配置單位稜鏡者,該單位稜鏡為三角剖面或是略三角剖面且延長在其中一方向,構成形成在基材上的光學片。
單位稜鏡係在其頂部具有稜線(也稱為稜線部),複數配列在與其稜線正交的方向而構成稜鏡部。在具有這樣的稜鏡部之光學片,是有使用配置成單位稜鏡的稜線朝向液晶面板側之型式者(略稱為標準型(normal type)光學片)、以及使用配置成單位稜鏡的稜線朝向導光板側之型式者(略稱為旋轉型(turning type)光學片)。現在多為採用重疊2片標準型光學片使其稜線交叉者。而且,對智慧型電話等的小型平板終端而言,經由輕量化及薄型化或大型電視的輕量化及薄型化,期待使用1片便足以的旋轉型光學片。
關於旋轉型光學片,提案有為了抑制干涉條紋的產生而對稜線形狀下功夫者(參閱專利文獻1),為了提升亮度或效率而對單位稜鏡形狀下功夫者(參閱專利文獻2),為了減輕對導光板的負傷而對單位稜鏡形狀或構成樹脂下功夫者(參閱專利文獻3、4等)。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08-145468號專利公報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WO2004/019082號專利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6-309248號專利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12-150291號專利公報
[本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在專利文獻3,4中,於旋轉型光學片,為了減輕對導光板的負傷而在單位稜鏡的末端設有平坦部或是對單位稜鏡預先賦予彈性。在單位稜鏡設有平坦部或是預先賦予彈性的話,單位稜鏡的末端碰到導光板而緊密接著。如此的緊密接著係產生容易引起所謂的浸透(液體滲入到膜間這類的光學不均)之現象的問題。對液晶顯示裝置用的光學片,進行JIS規範所規定的加速試驗。特別是高溫環境下或是高溫及高溼度環境下的加速試驗下,是有產生出浸透。
而且最近,是有以下傾向:智慧型電話等的小型平板終端或筆記型個人電腦的長時間使用成為日常性,並且,包含液晶面板的液晶顯示裝置更進一步薄化的傾向。這樣一來,即便光學片的單位稜鏡末端與導光板不直接接觸而離開有特定的間隙做設置,也是有因為長時間的使用而產生導光板的皺褶等,導光板與旋轉型光學片的單位稜鏡末端變得容易緊密接著而更進一步容易引起浸透的問題。這樣的問題,並不限於小型平板終端,畫面直立的大畫面電視或大畫面液晶顯示器也容易引起。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為之創作,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稜鏡型態之光學片及背光單元,其係即便因為長時間的使用也可以抑制在導光板之間產生的浸透的產生,並且,也可以抑制對導光板的傷害。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1)有關本發明的光學片,為一種並排配置複數個單位稜鏡之光學片,其中,前述單位稜鏡係頂部的內角在30°以上、80°以下的範圍內,在構成的2個稜鏡面中至少其中一方的稜鏡面中,從頂部起算至少10μm以內的末端領域的傾斜角度θ1比起除此以外的領域的傾斜角度θ2還大,前述單位稜鏡的稜線的高度係變化在該稜線的延伸方向,或是鄰接的單位稜鏡彼此為相異。
根據該發明,具有上述的頂部形狀的單位稜鏡的緣故,可以抑制單位稜鏡的末端傷到導光板。特別是在把該光學片設置在導光板上並組裝到液晶顯示裝置之際,可以抑制單位稜鏡的末端擦傷到導光板的表面。而且,單位稜鏡的稜線的高度(在本案為從基材的面起算的高度。以下皆同),係變化在稜線的延伸方向,或是鄰接的單位稜鏡彼此為相異的緣故,特別是即便在長時間使用,液晶顯示裝置溫度上升而導光板與單位稜鏡的末端變得容易緊密接著的情況下,可以抑制在光學片與導光板之間產生浸透,並且,也可以抑制此時的磨擦的產生所致之負傷。
有關本發明的光學片中,從前述頂部起算至少10μm以內的末端領域的傾斜角度θ1、以及除此以外的領域的傾斜角度θ2之差(θ1-θ2)在0.1°以上、20°以下的範圍內。
有關本發明的光學片中,從前述頂部起算至少10μm以內的末端領域,係曲率半徑在30μm以上、200μm以下的範圍內的曲面。根據該發明,末端領域係以曲率半徑50μm以上、100μm以下的範圍內的曲面來形成者為佳。
有關本發明的光學片中,前述單位稜鏡,係構成的2個稜鏡面中僅其中一方的稜鏡面,從頂部起算至少10μm以內的末端領域的傾斜角度θ1比起除此以外的領域的傾斜角度θ2還大者為佳。
有關本發明的光學片中,在前述稜線的延伸方向的高度有變化的情況下,是以直線狀、階段狀、非直線狀及曲線狀的型態中任意選擇1或是2個以上的型態變化該高度。根據該發明,稜線的高度係可以以種種的型態變化的緣故,特別是在長時間使用,液晶顯示裝置溫度上升而導光板與單位稜鏡的末端變得容易緊密接著的情況下,可以更進一步抑制浸透與傷痕的產生。
有關本發明的光學片中,在俯視下,前述稜線為直線形狀,折線形狀或是曲線形狀。根據該發明,在俯視下稜線為直線形狀、折線形狀或是曲線形狀的緣故,特別是在長時間使用,液晶顯示裝置溫度上升而導光板與單位稜鏡的末端變得容易緊密接著的情況下,可以更進一步抑制浸透與傷痕的產生。特別是折線形狀與曲線形狀為佳。
有關本發明的光學片中,前述稜線的延伸方向的單位稜鏡的高度,係以0.005mm以上5mm以下的範圍內的間隔(間距、週期),在0.5μm以上15μm以下的範圍內變化。
(2)有關本發明的背光單元,至少具有與上述本發明有關的光學片、導光板、以及光源,構成前述光學片的單位稜鏡,係朝向前述導光板的表面做配置。
根據該發明,上述的頂部形狀的單位稜鏡係可以抑制傷到導光板。特別是在把該光學片設置在導光板上並組裝到液晶顯示裝置之際,可以抑制單位稜鏡的末端擦傷到導光板的表面。而且,單位稜鏡形成上述型態的稜線的緣故,特別是即便在長時間使用,液晶顯示裝置溫度上升而導光板與單位稜鏡的末端變得容易緊密接著的情況下,可以抑制在光學片與導光板之間產生浸透,並且,也可以抑制此時的磨擦的產生所致之負傷。
有關本發明的背光單元中,前述導光板為從丙烯酸樹脂、聚碳酸酯樹脂及玻璃中任意選擇一個者為佳。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具有特有的單位稜鏡型態的緣故,即便長時間的使用也可以抑制產生在導光板之間的浸透的產生,並且,也可以抑制對導光板的傷害。
以下,一邊參閱圖面一邊說明有關本發明的光學片及背光單元。尚且,本發明在具有其技術特徵下可以有各種的變形,並不限於以下的說明及圖面的型態。
[光學片]   有關本發明的光學片1,係如圖1等表示,並列配置有複數個單位稜鏡13。接著,關於單位稜鏡13:(1)頂部14的內角θ為在30°以上、80°以下的範圍內;(2)構成的2個稜鏡面21、22中,於至少其中一方的稜鏡面,從頂部起算至少10μm以內的領域23的傾斜角度θ1比起除此以外的領域24的傾斜角度θ2還大;(3)前述單位稜鏡的稜線的高度,係變化在該稜線延伸的方向,或是鄰接的單位稜鏡彼此為相異。具有這樣的頂部形狀的單位稜鏡之光學片1,係如圖2及圖3表示,朝向構成背光單元30的導光板32的表面做配置,與其導光板32一起構成背光單元。其結果,發揮以下效果:即便長時間的使用也可以抑制在導光板32之間產生的浸透19(圖4參閱)的產生,並且,也可以抑制傷害導光板32。尚且,在本案,單位稜鏡13的稜線14的高度h,指的是從基材11的面S1起算的高度,與從谷15到稜線14為止的高度h’不同。
以下,詳細說明光學片的各個構成要件。
(基材)   基材11係如圖1表示,為並排設置複數個單位稜鏡13之基材。該基材11係可以是,可以把用單位稜鏡13偏向過的光透過到液晶面板52的側之光學透明性的基材,較佳為使用無損於這樣的功能的範圍下的透光率者。基材11的厚度並沒有特別限定,通常,為10μm以上、300μm以下的範圍內。
作為基材11的組成材料,只要是透過紫外線,電子線等的活性能量線之片狀或是膜片狀的材料,並沒有特別限定,也可以使用柔軟的玻璃板等。例如,作為基材11的組成材料,理想上使用聚酯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氯乙烯系樹脂、環烯烴樹脂、聚甲基丙烯醯亞胺系樹脂等的透明樹脂片或膜。特別是,從比起單位稜鏡13的折射率,折射率高,表面反射率低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與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系樹脂的混合物、聚碳酸酯系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酯等的聚酯系樹脂來製成者為佳。尚且,於基材11,為了提升利用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所構成的單位稜鏡13與基材11之緊貼性,也可以在其表面施以錨固塗布(anchor coat)處理等的緊貼性提升處理。
基材11的製作方法並沒有特別限定,可以用單層擠製、共擠製、塗布硬化之其他的方法來製作。基材11係因為其種類是有做延伸處理或是不做延伸處理的時候。在做延伸處理的情況下,可以做二軸延伸處理或是一軸延伸處理。
(單位稜鏡)   單位稜鏡13係如圖1,圖5及圖6表示,為三角剖面或是略三角剖面往其中一方向X伸長延伸者。這樣的單位稜鏡13,係並列配置在基材11的其中一方的面S1,構成光學片1。單位稜鏡13的頂部具有稜線部(也稱為稜線)14,複數配列在與其稜線部14正交的方向Y來構成稜鏡部12。單位稜鏡13係在鄰接的單位稜鏡13之間形成谷15。尚且,也把元件符號14用在頂部。
(單位稜鏡的頂部形狀)   單位稜鏡13係構成為頂部14的內角θ為30°以上、80°以下的範圍內。經由把內角θ決定在該範圍內的方式,在作為逆單位稜鏡型光學片1,單位稜鏡13被配置在導光板32側的情況下,可以實現良好的光的偏向。更理想為,內角θ在50°以上、70°以下的範圍內。
單位稜鏡13的高度h,係在把光學片1與大型的液晶面板做組合的情況下為1μm以上、50μm以下的範圍內者為佳,在與小型的液晶面板組合的情況下為0.5μm以上、30μm以下的範圍內者為佳。單位稜鏡13通常為圖5及圖6表示的三角剖面或是略三角剖面,更進一步其內角θ在上述範圍內的緣故,藉由其高度h與內角θ,也可以容易設定單位稜鏡13的間距(配列間隔)P。鄰接的單位稜鏡13的間距P係因光學片1的規範而異,只要是能滿足透光性顯示體用的背光單元30所要求的性能的範圍下,並沒有特別限定。作為間距P,例如可以在5μm以上、50μm以下的範圍內做選擇。尚且,單位稜鏡13的高度h,為從形成單位稜鏡13的基材11的面S1(邊界面)一直到稜線14為止的距離。把高度h決定為從基材11的面S1起算的高度,是因為基材面被配置成與導光板32平行的緣故。
三角剖面或是略三角剖面的單位稜鏡13係如圖5及圖6表示,用2個稜鏡面21、22來構成。其稜鏡面21、22中至少其中一方的稜鏡面21中,從頂部14起算至少10μm以內的領域23的傾斜角度θ1比起除此以外的領域24的傾斜角度θ2還大。此時,「至少其中一方的稜鏡面」,為圖5及圖6表示的稜鏡面21。該稜鏡面21,係在圖3表示的光源34為1個單燈型的背光單元30的情況下,為不是光源34側的側的稜鏡面。另一方面,在圖2表示的光源為2個2燈型的背光單元的情況下,在此所謂「至少其中一方的稜鏡面」,係任一的稜鏡面21、22皆可。
所謂「至少10μm」,係意味著傾斜角度θ1的領域23設在從頂部14起算10μm之間即可。因此,只要是設在至少10μm之間的話,從頂部14起算設在例如2μm、4μm、6μm或是10μm等的位置皆可。尚且,在其領域23為頂部附近之小的領域也就是情況下發揮本發明效果,作為上限可以舉例有15μm。「從頂部起算」的緣故,所以是從頂部14的末端的稜線14起算的長度。「傾斜角度」為相對於與光學片1的基材11面成直角的法線26之稜鏡面的傾斜角度。所謂傾斜角度「大」,是指相對於法線26之角度為大。因此,所謂「領域23的傾斜角度θ1比起除此以外的領域24的傾斜角度θ2還大」,係意味著相對於領域23的法線26之角度的這一方,比起相對於領域24的法線26之角度還大。所謂「除此以外的領域24」,乃是傾斜角度θ1大的領域23以外的稜鏡面,為由大部分的平面所構成的領域,至少包含稜鏡面的谷側的下半部的領域。
至少其中一方的稜鏡面中,如圖5及圖6表示,從頂部14起算至少10μm以內的領域23的傾斜角度θ1、以及除此以外的領域24的傾斜角度θ2之差(θ1-θ2)在0.1°以上、20°以下的範圍內為佳。尚且。理想上角度的差在1°以上、10°以下的範圍內,可以更安定維持本發明效果。
圖6為把從頂部14起算至少10μm以內的領域23作為曲面之例。在把其領域23作為曲面的情況下,其曲面係理想上,曲率半徑R1、R2在30μm以上、200μm以下的範圍內。這樣的曲面的傾斜角度θ1,係以曲面的接線與法線26之角度來表示。因此,從頂部14起算至少10μm以內的曲面領域23的傾斜角度θ1,係比除此以外的領域24的傾斜角度θ2還大。尚且,曲率半徑R1、R2超過200μm的話,是有容易產生浸透19之情事。理想上,曲率半徑R1、R2在50μm以上、100μm以下的範圍內,可以更安定維持本發明效果。
單位稜鏡13係如圖5(A)及圖6(A)表示,構成的2個稜鏡面21、22中僅其中一方的稜鏡面,但是,「從頂部14起算至少10μm以內的領域的傾斜角度θ1比起除此以外的領域的傾斜角度θ2還大」者為佳。特別是,光源34為1個單燈型的背光單元30的情況下為佳。
(單位稜鏡的稜線形狀)   單位稜鏡13在具備了上述的頂角形狀下,係更進一步,(i)其稜線14的高度h變化在稜線14的延伸方向,或是,(ii)其稜線14的高度h所鄰接的單位稜鏡彼此13、13為相異。經由決定這些的型態的稜線14,稜線14碰到導光板32的位置變少。為此,特別是即便在長時間使用,液晶顯示裝置溫度上升而導光板32與單位稜鏡13的末端變得容易緊密接著的情況下,可以抑制在光學片1與導光板32之間產生浸透,並且,也可以抑制此時的磨擦的產生所致之負傷。
在(i)的稜線14的高度h變化在稜線14的延伸方向的情況下,其高度h以從直線狀、階段狀、非直線狀及曲線狀的型態任意選擇1或是2個以上的稜線型態進行變化。所謂直線狀變化,係以1條直線決定升高或降低者。所謂階段狀變化,係以2條以上的直線決定升高或降低者。所謂非直線狀變化,係以複合直線與曲線而決定升高或降低置者。所謂曲線狀變化,係以單一或是複數個曲線來決定升高或降低者。這些的稜線型態可以是單一型態,也可以是組合2個以上的稜線型態。
在圖7的例子中,單位稜鏡13的稜線高度h係沿各單位稜鏡13的縱長方向X變化。例如在單位稜鏡13的縱長方向X,最大高度h1~最小高度h2的範圍下變化的稜線14,係可以是連續和緩的曲線狀的凹凸,也可以是折線狀的凹凸。
稜線14的延伸方向X的高度h,係理想上以0.005mm以上、5mm以下的範圍內的間隔(間距,週期。以下相同),變化在0.5μm以上、15μm以下的範圍內。高度h係更理想上在0.5μm以上、100μm以下的範圍內。更進一步,在與大型的液晶面板做組合的情況下的高度為1μm以上、50μm以下的範圍內為佳,在與小型的液晶面板做組合的情況下的高度為0.5μm以上、30μm以下的範圍內為更佳。而且,週期性變化高度h的間隔,在0.005mm以上、5mm以下的範圍內為佳,配合浸透的產生測試在其範圍內微調整到理想上範圍。更佳的間隔,為0.01mm以上、3mm以下的範圍內。
在(ii)的稜線14的高度h所鄰接的單位稜鏡彼此13、13為相異的情況下,如圖8表示,稜線14的延伸方向X的高度h為一定,鄰接的單位稜鏡13、13彼此的稜線14的高度h為定期或是不定期性變化。此乃是,相鄰的單位稜鏡的稜線的高度為相異,其高度的差並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決定在2μm以上、10μm以下的範圍內。
圖9表示的型態,係在上述(i)或是(ii)的情況中,俯視看稜線14為折線形狀或是曲線形狀的情況。尚且,俯視看稜線14為直線形狀的情況已經是如圖7及圖8所示。經由俯視看為折線形狀或是曲線形狀的方式,特別是在長時間使用,液晶顯示裝置50溫度上升而導光板32與單位稜鏡13的末端變得容易緊密接著的情況下,可以更進一步抑制浸透19與傷痕的產生。尚且,其折線形狀的彎折寬度,或是曲線形狀的彎曲寬度W理想上為2μm以上、15μm以下的範圍內。經由決定在該範圍內的方式,可以發揮前述作用效果。
(單位稜鏡的構成樹脂)   作為單位稜鏡13的構成樹脂,係一般使用作為光學片用的構成樹脂,較佳為可以舉例有用紫外線、電子線等的活性能量線而可以硬化的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這樣的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一般來說,可以舉例有例如:聚酯、(甲基)丙烯酸酯、環氧(甲基)丙烯酸酯、胺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等。這些材料中,作為經由熱或活性能量線而硬化而被使用在塗料等的用途之單體,是有胺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環氧(甲基)丙烯酸酯等之在分子中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丙烯醯基或是甲基丙烯醯基)之單體。這些係作為單獨或是2種以上的混合物來使用。而且,作為單(甲基)丙烯酸酯,舉例有:單醇的單(甲基)丙烯酸酯、多元醇的單(甲基)丙烯酸酯等。
理想上作為樹脂組成物,可以舉例有把自由基性光聚合起始劑加到胺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與單官能丙烯酸酯的混合樹脂之樹脂組成物。作為胺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理想上,至少含有1種以上之在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醯基之胺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之胺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此乃是,可以使在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的異氰酸酯基之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以及1種以上之在分子中具有1個以上的(甲基)丙烯醯基而且具有氫氧基的(甲基)丙烯醯化合物反應而得到者。
胺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係如以下表示,用公知的方法使(a)多元醇、(b)聚異氰酸酯、及(c)在分子中具有氫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反應來得到。而且,也可以使用後述的市售品。
(a)的多元醇並沒有特別限定,具體方面,可以使用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脂肪族碳化氫系多元醇、脂環族碳化氫系多元醇。這些多元醇中,理想上為雙酚A、雙酚F、雙酚S,及這些環氧乙烷改性物。
(b)的聚異氰酸酯也沒有特別限定,具體方面,可以舉例有:脂肪族聚異氰酸酯、脂環族聚異氰酸酯、芳香族聚異氰酸酯、芳香脂肪族聚異氰酸酯。作為脂肪族聚異氰酸酯,可以舉例有:四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十二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環己烷二異氰酸酯、2,2,4-三甲基環己烷二異氰酸酯、2,4,4-三甲基環己烷二異氰酸酯、離胺酸二異氰酸酯、2-甲基戊烷-1,5-二異氰酸酯、3-甲基戊烷-1,5-二異氰酸酯等。作為脂環族聚異氰酸酯,可以舉例有: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氫化二甲苯基二異氰酸酯、4,4’-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1,4-環己烷二異氰酸酯、甲基伸環己基二異氰酸酯、1,3-雙(異氰酸酯甲基)環己烷等。作為芳香族聚異氰酸酯,可以舉例有:甲伸苯基二異氰酸酯、2,2’-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2,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4,4’-聯苄二異氰酸酯、1,5-伸萘基二異氰酸酯、二甲苯基二異氰酸酯、1,3-伸苯基二異氰酸酯、1,4-伸苯基二異氰酸酯等。作為芳香脂肪族聚異氰酸酯,可以舉例有:二烷基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四烷基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α,α,α,α-四甲基二甲苯基二異氰酸酯等。這些也可以單獨使用或是並用2種以上。從往低黏度化的觀點來看,理想上使用環己烷二異氰酸酯;從折射率的觀點來看,理想上使用甲伸苯基二異氰酸酯、二甲苯基二異氰酸酯。
在(c)的分子中具有氫氧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也沒有特別限定,具體方面,可以舉例有:2-羥乙基丙烯酸酯、2-羥乙基丙烯酸甲酯、2-羥丙基丙烯酸酯、2-羥丙基丙烯酸甲酯、4-羥基丁基丙烯酸酯、己內酯改性-2-羥乙基丙烯酸酯、聚乙烯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乙二醇單丙烯酸酯、聚丁烯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2-(甲基)丙烯醯氧乙基-2-羥乙基酞酸酯、苯基環氧丙基醚(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己內酯改性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等,可以單獨使用這些或是並用複數種。
以胺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的市售的例子,作為共榮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的胺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以舉例有:AH-600(不黃化型,丙烯醯基數2,分子量約600)、AI-600(不黃化型,丙烯醯基數2,分子量約600)、UA-101H(不黃化型,甲基丙烯醯基數4,分子量約600)、UA-101I(不黃化型,甲基丙烯醯基數4,分子量約700)、UA-306H(不黃化型,丙烯醯基數6,分子量約700)、UA-306I(不黃化型,丙烯醯基數6,分子量約800)、UA-306T(不黃化型,丙烯醯基數6,分子量約800)等。而且,作為新中村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的胺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以舉例有:NK寡聚U-4HA(不黃化型,丙烯醯基數4,分子量約600)、NK寡聚U-4H(不黃化型,甲基丙烯醯基數4,分子量約600)、NK寡聚U-6HA(不黃化型,丙烯醯基數6,分子量約1,000)、NK寡聚U-6H(不黃化型,甲基丙烯醯基數6,分子量約1,000)、NK寡聚U-108A(不黃化型,丙烯醯基數2,分子量約1,600)、NK寡聚U-122A(不黃化型,丙烯醯基數2,分子量約1,100)、NK寡聚U-2PPA(不黃化型,丙烯醯基數2,分子量約500)、NK寡聚UA-5201(不黃化型,丙烯醯基數2,分子量約1,000)、NK寡聚UA-1101H(丙烯醯基數6,分子量約1,800)、NK寡聚UA-6LPA(丙烯醯基數6,分子量約800)、NK寡聚UA-412A(丙烯醯基數2,分子量約4,700)、NK寡聚UA-4200(丙烯醯基數2,分子量約1,300)、NK寡聚UA-4400(丙烯醯基數2,分子量約1,300)等。而且,作為Daicel-Allnex股份有限公司製的胺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單體,可以舉例有:Ebecryl270(不黃化型,丙烯醯基數2,分子量約1,500)、Ebecryl210(丙烯醯基數2,分子量約1,500)、Ebecryl1290K(不黃化型,丙烯醯基數6,分子量約1,000)、Ebecryl5129(不黃化型,丙烯醯基數6,分子量約800)、Ebecryl4858(不黃化型,丙烯醯基數2,分子量約600)、Ebecryl8210(不黃化型,丙烯醯基數4,分子量約600)、Ebecryl8402(不黃化型,丙烯醯基數2,分子量約1,000)、Ebecryl9270(不黃化型,丙烯醯基數2,分子量約1,000)、Ebecryl230(不黃化型,丙烯醯基數2,分子量約5,000)、Ebecryl8201(不黃化型,丙烯醯基數3,分子量約2,100)、Ebecryl8804(不黃化型,丙烯醯基數2,分子量約1,300)等。
作為單官能丙烯酸酯,可以舉例有:乙基丙烯酸甲酯、n-甲基丙烯酸丁酯、異甲基丙烯酸丁酯等,例如,可以舉例有共榮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的輕酯E、輕酯NB、輕酯IB等。
作為自由基性光聚合起始劑,乃是經由紫外線或可見光線等的活性能量線的照射產生自由基,使乙烯性不飽和化合物的自由基聚合開始之化合物,作為自由基光聚合開始劑,可以從習知任意選擇使用所已知的化合物。作為具體例子,可以舉例有:安息香、安息香單甲基醚、安息香單乙基醚、安息香異丙基醚、乙醯甲基甲醇、苯乙酮、二苯基乙二酮、二苯甲酮、p-甲氧基二苯甲酮、二乙氧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α-羥烷基苯酮、2,2-二乙氧基苯乙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甲基苯基乙醛酸酯、乙基苯基乙醛酸酯、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啉基丙酮-1-酮、2-二苯基乙二酮-2-二甲胺基-1-(4-嗎啉基苯基)丁酮-1、四甲基甲硫碳醯胺單硫化物、四甲基甲硫碳醯胺二硫化物、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膦氧化物、雙(2,6-二甲氧基苯甲醯基)-2,4,4-三甲基戊基膦氧化物、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膦氧化物、樟腦醌等。
尚且,作為樹脂組成物,也可以在不變更本發明的要旨(作用效果)的範圍下,與其他的任意成分配合。例如,也可以包含有二苯甲酮系、安息香系、噻噸酮系、磷化氫氧化物系等的光開始劑。而且,配合必要,也可以與聚矽氧、氧化防止劑、聚合禁止劑、脫模劑、帶電防止劑、紫外線吸收劑、光安定劑、消泡劑、溶劑、無反應性丙烯酸樹脂、無反應性胺基甲酸乙酯樹脂、無反應性聚酯樹脂、顏料、染料、光擴散劑等並用。
單位稜鏡的製作方法並沒有特別限定,可以是使用具有期望的表面構造之模構件熱沖壓由上述樹脂組成物所製成的樹脂板來形成,也可以是利用擠製成形或射出成形等,在製造單位稜鏡片之際同時進行賦形而形成。而且,也可以使用熱或是光硬化性樹脂等,經由透鏡模來轉寫形狀而形成。特別是,在基材11的至少其中一方的面使用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來形成單位稜鏡的方法為佳。
作為具體的例子,可以舉例有:把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流入到形成了特定的單位稜鏡圖案之透鏡模,重疊基材11,接著,透過基材11照射活性能量線,使活性能量線硬化性組成物聚合硬化,之後,從透鏡模剝離而得到光學片之方法。透鏡模係例如可以任意選擇使用鋁、黃銅、鋼等的金屬製的模,聚矽氧樹脂、胺基甲酸乙酯樹脂、環氧樹脂、ABS樹脂、氟樹脂,聚甲基戊烯樹脂等的合成樹脂製的模,施以鍍覆到這些的材料者或由混合了各種金屬粉的材料所製作出的模。作為進行照射的活性能量線的光源,例如可以舉例有:化學燈、低壓水銀燈、高壓水銀燈、金屬鹵化物燈、無電極UV燈、可見光鹵素燈、氙氣燈等,用任意的照射強度進行照射。
用上述樹脂組成物製作出的單位稜鏡13,係只要是具有上述的單位稜鏡的頂部形狀與稜線形狀的話就可以發揮本發明效果,具有特定的範圍內的彈性係數者為更佳。理想上,彈性係數可以在0.5MPa以上、15MPa以下的範圍內。具有該範圍內的彈性係數之單位稜鏡13,係即便有比較的硬的單位稜鏡末端,單位稜鏡末端也不太會傷到導光板32。特別是把該光學片1設置在導光板32上而組裝到液晶顯示裝置50之際,可以抑制單位稜鏡13的末端擦傷到導光板32的表面。尚且,彈性係數為彈性變形中的應力與變形之間的比例常數(表示難以變形的物理特性值),可以用使用在後述的實施例中表示的奈米壓痕法之微小壓入硬度試驗機(奈米壓痕試驗器)來做測定。
單位稜鏡13的彈性係數超過15MPa的話,比較軟的單位稜鏡末端緊密接著到導光板32,是有容易產生浸透19(參閱圖4)之情事。另一方面,在單位稜鏡13的彈性係數未達0.5MPa的情況下,因為變得過硬而單位稜鏡末端擦到導光板32,是有容易在導光板32的表面留下傷痕之情事。尚且,較佳的範圍係彈性係數在0.5MPa以上、10MPa以下的範圍內,經由決定該較佳的範圍,在本發明效果中,特別是在組裝液晶顯示裝置50之際,可以更進一步抑制單位稜鏡13的末端擦傷到導光板32的表面。
更進一步,也可以特定單位稜鏡13的復原率。理想上,復原率在30%以上、100%以下的範圍內。復原率為在上述的彈性係數的測定時所得到的參數,例如在微小壓入硬度試驗機(奈米壓痕試驗器)的測定中,負荷了荷重時的深度(壓入深度hmax)與除去負荷時的復原深度hf之差[hf/hmax]。具有該範圍的復原率之單位稜鏡13,係做成了具有適度的彈力性之單位稜鏡末端的緣故,容易抑制單位稜鏡末端過硬而傷到導光板32。在復原率未達30%的情況下,缺乏彈力性而過硬,是有單位稜鏡末端擦到導光板32而容易在導光板32的表面留下傷痕之情事。尚且,較佳的復原率的範圍為50%以上、80%以下的範圍內,經由決定該較佳的範圍,在本發明效果中,特別是在組裝液晶顯示裝置50之際,可以更進一步抑制單位稜鏡13的末端擦傷到導光板32的表面。
為了決定單位稜鏡13的彈性係數在0.5MPa以上、15MPa以下的範圍內,只要調製樹脂組成物使得單位稜鏡13的彈性係數調整在其範圍內即可。理想上作為樹脂組成物,把自由基性光聚合起始劑加到胺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與單官能丙烯酸酯的混合樹脂之樹脂組成物者為佳。接著,配合胺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與單官能丙烯酸酯的種類,可以任意調整胺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與單官能丙烯酸酯之配合比。作為其中一例,如後述的實施例表示,作為把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環己烷二異氰酸酯及胺基甲酸乙酯預聚合物、與乙基丙烯酸甲酯,以6:4來配合出的混合樹脂,得到上述範圍的彈性係數的單位稜鏡13。尚且,其配合比係只要能對應到胺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的種類與單官能丙烯酸酯的種類,可以為任意。
(其他)   在光學片1,可以賦予使光透過並擴散的功能(稱為光透過擴散功能)。賦予該光透過擴散功能的手段並沒有特別限定,可以舉例有習知公知的各種的手段。例如,可以在構成光學片1的基材11的至少其中一方的面(S1或是S2)設有光透過擴散層,或是做所謂的消光處理而設置凹凸形狀。圖10(A)為在基材11與單位稜鏡13之間設有光透過擴散層17之例,圖10(B)為在基材11的面S2設有光透過擴散層17之例;但是,不限於這些。該光透過擴散層17只要是具有使光透過而且擴散的作用即可,可以舉例有例如光擴散性微粒子等的光擴散材分散到透光性樹脂中之一般的光透過擴散層。光透過擴散層17也可以設置在基材11的另一方的面S2,以及基材11的其中一方的面S1與單位稜鏡13之間這兩方。而且,也可以使光擴散材內包在基材11,把基材本身作為光學透明性擴散層。
作為構成光透過擴散層之透光性樹脂材料,可以使用與上述的基材11同樣的樹脂材料,例如丙烯酸、聚苯乙烯、聚酯、乙烯聚合體等的透明的材料。更進一步在其光透過擴散層中,均一分散光擴散性微粒子等的光擴散材。作為光擴散材,一般是使用用在光學片的光擴散性的微粒子,例如使用有:聚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系珠粒、聚甲基丙烯酸丁基系珠粒、聚碳酸酯系珠粒、聚胺基甲酸乙酯系珠粒、尼龍珠粒、碳酸鈣系珠粒、氧化矽系珠粒、聚矽氧樹脂珠粒等。
光透過擴散層可以用種種的方法製作。例如,可以把使光擴散材分散到透光性結合劑樹脂的塗料,用噴上塗裝、輥塗等來塗布形成,也可以準備使光擴散材分散的樹脂材料,把其樹脂材料與基材11的擠製材料一起共擠製形成。尚且,光透過擴散層的厚度,係通常在0.5mm以上、20μm以下的範圍。
而且,雖未圖示,消光處理係取代例如在基材11的另一方的面S2上設置光透過擴散層17,使在其面S2具有特定的表面粗糙度而賦予了光擴散功能者。作為其手段,可以例示有利用噴砂等對表面進行機械性破壞的方法,或是,形成包含粒子的凹凸層的方法等。而且,使光擴散材內包在基材11的情況下,只要是使用含有光擴散材的基材用樹脂組成物來製造基材11即可。而且,也可以配合其目的任意層疊反射型偏光膜、微透鏡膜等的各種膜在基材11的面S2。
[背光單元]   圖2及圖3表示的背光單元30,為所謂的邊緣照明型的背光單元,具有:把從至少1個側端面32A導入的光從其中一方的面也就是光放出面32B射出之導光板32;從其導光板32的至少前述1個側端面32A射入光到內部之光源34;以及設在導光板32的光放出面32B,透過從其光放出面32B射出的光之有關上述本發明的光學片1。該光學片1係單位稜鏡13朝向導光板32的表面做配置。尚且,圖2係表示光源34位在兩端面之2燈型的背光單元,圖3係表示光源34為1個單燈型的背光單元。
導光板32為利用透光性材料所製成的板狀體,構成把在圖2從兩側的側端面32A、32A,在圖3從左側的側端面32A所導入的光,從上側的光放出面32B射出。導光板32係以與光學片1的材料同樣的透光性材料來形成,通常,可以從丙烯酸樹脂、聚碳酸酯樹脂及玻璃任意選擇一個來構成,可以在這樣的丙烯酸樹脂或聚碳酸酯樹脂的表面用光硬化樹脂來賦予出特定形狀(例如,光擴散形狀等)。導光板32的厚度並沒有特別限定,現在一般所用的為0.2mm以上、0.7mm以下左右。導光板32的厚度係可以如圖2表示,在全範圍下為一定者,也可以如圖3表示,在光源34側的側端面32A的位置為最厚,朝相反方向徐徐地變薄之推拔形狀。這樣的導光板32,係為了從擴散光的面(光放出面32B)射出,理想上在其內部或是表面附加光散射功能。
光源34為從導光板32的兩側的側端面32A、32A或是單側的側端面32A使光射入到內部者,沿導光板32的側端面32A做配置。作為光源34,並不限定於螢光管(螢光燈)等的線狀的光源,也可以把白熾燈泡、LED(發光二極體)等的點光源沿側端面32A配置成線狀。而且,也可以把小形的平面螢光燈沿側端面32A配置複數個。
在導光板32的光放出面32B,設置有關上述本發明的光學片1。光學片1,係設置成其單位稜鏡13的側成為導光板32的光放出面32B。尚且,有關光學片1之詳細已經說明的緣故,在此省略其說明。
反射體36係如圖2及圖3表示,設置在與導光板32的光放出面32B相反側的面。而且,在圖3表示的樣態下,反射體36係設置在與導光板32的光放出面32B為相反側的面,並且,設在左側的側端面32A以外的側端面。反射體36係用於讓光反射並回到導光板32內者。反射體36為把鋁等蒸鍍到薄的金屬板者,可以使用把銀蒸鍍到聚酯膜之複合膜、多層構造的反射膜、或是白色的發泡PET(聚對苯二甲酸乙酯)膜等。
圖2及圖3表示的背光單元中,可以使用線狀的光源34、或是在其中一方向線狀配置光源34等。其光源34的延伸方向,以及與本發明有關光學片1所具有的單位稜鏡13的稜線14的延伸方向,係配置成平行。
尚且,在圖2及圖3,也一併表示組合了背光單元30、以及平面狀的透光性顯示體也就是液晶面板52之液晶顯示裝置50。有關上述本發明的背光單元30,係被配置在液晶面板52的背面,從背面光照射液晶面板52。
如以上,有關本發明的背光單元20,係具備與上述本發明有關的光學片1的緣故,可以抑制其光學片1所具有的單位稜鏡13傷到導光板32。特別是把該光學片1設置在導光板上而組裝到液晶顯示裝置之際,可以抑制單位稜鏡13的末端擦傷到導光板32的表面。而且特別是即便在長時間使用,液晶顯示裝置溫度上升而導光板與單位稜鏡13的末端變得容易緊密接著的情況下,可以抑制在光學片1與導光板32之間產生浸透,並且,也可以抑制此時的磨擦的產生所致之負傷。 實施例
以下,有關本發明,示出實施例並具體說明。這些的記載並非限制本發明。
[實施例1] (光學片的製作) 作為基材,使用厚度100μm的PET膜(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製,COSMOSHINE® A4100)。準備單位稜鏡模,其係為了在金屬製母模表面上做出反轉內角θ為65°的單位稜鏡的線狀配列之形狀,使用鑽石鑽頭並且用NC車床切削出溝。關於單位稜鏡用樹脂組成物,係準備了包含了把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環己烷二異氰酸酯及胺基甲酸乙酯預聚合物(共榮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與乙基丙烯酸甲酯(共榮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以6:4配合出的混合樹脂、以及光開始劑(BASF製,Irgacure 184,α-羥烷基苯酮)之樹脂組成物。在把單位稜鏡用樹脂組成物流入到單位稜鏡模後,把上述基材層疊到其之上,用貼合機把基材整個面壓著到樹脂組成物。接下來,對樹脂組成物從PET基材面側進行紫外線照射,使樹脂組成物硬化。硬化後,從單位稜鏡模剝離下來,得到在基材上形成了單位稜鏡之光學片。
得到的光學片1係折射率為1.51~1.53,主切斷面中的剖面形狀等腰三角形之具有複數個單位稜鏡者。單位稜鏡係配列間隔P為37μm,高度h為30μm,構成稜線14的頂點的內角θ為65.03°,構成等腰三角形之各邊的長度係分別為35.00μm以及35.03μm。尚且,配列的單位稜鏡13的稜線形狀,係稜線14的延伸方向X的最大高度h1與最小高度h2的差為4μm,其以1mm間距(間隔)重複著。
圖11及圖12為所得到的光學片的照片。在稜鏡面21、22中其中一方的稜鏡面21,係從頂部14起算5μm以內的領域23的傾斜角度θ1比起除此以外的領域24的傾斜角度θ2還大。具體方面,包含其5μm之10μm的長度的領域23的傾斜角度θ1係相對於法線為40°,除此以外的領域24的傾斜角度θ2為32°,相差為8°。尚且,圖12為具有傾斜角度相異的領域23與領域24之單位稜鏡13並排形成的照片。
(導光板與背光單元的製作)   導光板32係使用利用聚碳酸酯樹脂所製成的樹脂組成物,經由擠製成形所得。所得的導光板32係厚度為550μm,在其中一方的面貼上白反射片。在這樣得到的導光板32的一邊的端面配置LED光源,把光學片1配置在導光板上的特定的位置,來製作出背光單元。
[實施例2]   除了變更單位稜鏡13的頂角形狀之外,其餘與實施例1同樣,製作出實施例2的光學片與背光單元。單位稜鏡的頂角形狀,係構成稜線14的頂點的內角θ為60.0°,更進一步在稜鏡面21、22中其中一方的稜鏡面21,把從頂部14起算5μm以內的領域23作為曲率半徑R1為80μm的曲面。尚且,包含其5μm之10μm的長度的領域23的曲面的接線與法線26之角度θ1為35°,除此以外的領域24的傾斜角度θ2為30°,相差為5°。這樣的形狀,係在使用了鑽石鑽頭之溝的加工時做微調整。
[實施例3]   把設在實施例1中的其中一方的稜鏡面21之傾斜之相異的領域23、24,設在2個稜鏡面21、22。除此以外,其餘與實施例1同樣,製作出實施例3的光學片與背光單元。
[實施例4]   把設在實施例2中的其中一方的稜鏡面21之傾斜之相異的領域23、24,設在2個稜鏡面21、22。除此以外,其餘與實施例2同樣,製作出實施例4的光學片與背光單元。
[實施例5]   除了變更單位稜鏡用樹脂組成物,其餘與實施例1同樣,製作出實施例5的光學片與背光單元。關於單位稜鏡用樹脂組成物,係做出了包含了把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環己烷二異氰酸酯及胺基甲酸乙酯預聚合物(共榮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與乙基丙烯酸甲酯(共榮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以4:6配合出的混合樹脂、以及光開始劑(BASF製,Irgacure 184,α-羥烷基苯酮)之樹脂組成物。
[比較例1]   不使配列的單位稜鏡13的稜線形狀變化而高度一定。除此以外,其餘與實施例1同樣,製作出比較例1的光學片與背光單元。
[比較例2]   在稜鏡面沒有設有傾斜相異的領域23、24。除此以外,其餘與實施例1同樣,製作出比較例2的光學片與背光單元。
[評量] (單位稜鏡的稜線型態的測定)   單位稜鏡13的稜線型態,係為了剖面與稜線14平行,盡可能切斷在谷部15,設定顯微鏡使得以從與單位稜鏡13的延伸方向X正交的方向Y觀察切斷剖面,把顯微鏡的焦點對到稜線14來做觀察。在該測定下,把基材11與稜鏡部12的界面作為基準面,測定稜線的振幅或稜線的最高的部分,經此,更正確測定出間距。
實測的結果,實施例1的稜線形狀,稜線14的延伸方向X的最大高度h1與最小高度h2的差為2μm,其以1.3mm間距(間隔)重複著。比較例1的稜線形狀,係高度為一定(±0.1μm以內)。
(浸透評量)   在長300mm、寬300mm、厚度1mm的質量500g的玻璃板上,載置切斷成長150mm、寬150mm之厚度0.5mm的導光板用聚碳酸酯樹脂板,把切斷成長100mm、寬100mm之在實施例1、5及比較例1所得到的光學片1,讓單位稜鏡13的稜線14朝下載置到其之上,更進一步在其光學片1之上,載置長150mm、寬150mm、厚度9mm的質量500g的玻璃板。此時,施加在光學片1的荷重為500gf,每單位面積為5g/cm2 的荷重。在這樣的狀態下,分別在80℃的爐,與65℃及95%RH的爐靜置72小時,取出後進行有無浸透19的目視評量。把其結果表示在圖13的照片。
在使用了實施例1的光學片的情況下,如圖13(A)表示,沒有產生浸透19。在使用了實施例5的光學片的情況下,如圖13(B)表示,可惜產生了雲紋,沒有產生浸透19。另一方面,在使用了比較例1的光學片的情況下,如圖13(C)表示,產生了浸透19。而且,在試驗後取下光學片在目視觀察導光板的表面時,與使用了實施例1、5的光學片的情況相比,使用比較例1的光學片的情況下這一方,導光板的表面的傷痕醒目。
(彈性係數的測定)   光學片1的單位稜鏡13的彈性係數(難以彈性變形的物理特性值),係用使用了超微小壓入硬度試驗機(品名:奈米壓痕試驗器,型式:ENT-1100a,ELIONIX股份有限公司製)之奈米壓痕法來進行。壓入壓頭係使用博科維基(Berkovich)型的壓入壓頭(對面角為90°的四角錐型壓頭)。試驗試料係藉由切片機切片在與單位稜鏡13的稜線14的延伸方向X正交處,厚度約50μm。試驗試料的剖面朝上,用接著劑固定在測定盤上。接著,根據ISO14577-1,在20℃的溫度下,在單位稜鏡試料的10μm角的區域把壓入壓頭一直壓入到0~1μm的深度為止都是一邊徐徐地施加荷重一邊壓入。用最大荷重1mN維持1秒後,徐徐地使壓頭上升而一邊除去負荷一邊測定出負荷值。從這樣的負荷-除去負荷測定,求出彈性係數與復原率。尚且,奈米壓痕法,乃是對試驗力的除去負荷曲線使用Oliver-Pharr的解析法算出接觸深度,從其接觸深度算出接觸投影面積之方法。
彈性係數係可以從試驗力與壓頭的壓入深度的關係來求出。使用上述奈米壓痕試驗器附屬的解析軟體,求出從除去負荷-壓入深度曲線的最小平方差(least square fitting)所求出的直線的斜率及與其斜率的直線通過最大荷重時的壓入深度軸之交點,根據ISO 14577-1(A.5)進行計算。在計算時,使用壓頭的彈性係數為1200GPa,壓頭的帕桑比(Possion ratio)為0.07。
復原率,係把佔從試驗力與用其試驗荷重所產生出的壓入深度的關係所求出的全作功量之彈性逆變形作功量的比例用百分比來表示者。尚且,壓頭的埋入所致之全作功量,係一部分被消耗在塑性變形的作功,但是殘留的係全部在試驗荷重除去負荷時作為彈性逆變形的作功而被解放。該復原率也與彈性係數同樣,使用附屬的解析軟體進行計算。可以說,復原率越高,變形後的形狀回復性能越高的緣故,復原率高者,係因為形狀回復,就結果而言,可以說是耐變形性優秀。
實施例1(實施例2~4及比較例1、2也相同)的單位稜鏡,係彈性係數為7.0MPa,復原率為60%者。實施例5的單位稜鏡係彈性係數為1.4MPa,復原率為33%。
1‧‧‧光學片
11‧‧‧基材
12‧‧‧稜鏡部
13‧‧‧單位稜鏡
14‧‧‧稜線(頂部、稜線部)
15‧‧‧谷(谷部)
17‧‧‧光透過擴散層
19‧‧‧浸透
21‧‧‧具有相異的傾斜之稜鏡面
22‧‧‧另一方的稜鏡面
23‧‧‧傾斜角度大的末端領域
23’‧‧‧曲面
24‧‧‧傾斜角度大的領域
25‧‧‧邊界
26‧‧‧法線
30‧‧‧背光單元
32‧‧‧導光板
32A‧‧‧側端面
32B‧‧‧光放出面
34‧‧‧光源
36‧‧‧反射體
50‧‧‧液晶顯示裝置
52‧‧‧液晶面板
S1‧‧‧基材的其中一方的面
S2‧‧‧基材的另一方的面
X‧‧‧單位稜鏡線狀延伸方向(稜線延伸方向)
Y‧‧‧單位稜鏡的配列方向(與稜線交叉的方向)
Z‧‧‧光學片的厚度方向
h‧‧‧單位稜鏡的稜線高度(從基材的面起算的高度)
h1‧‧‧稜線的最大高度
h2‧‧‧稜線的最小高度
h’‧‧‧單位稜鏡的高度(從谷到稜線為止的高度)
θ‧‧‧頂部的內角
θ1‧‧‧至少10μm的領域的角度
θ2‧‧‧除此以外的領域的角度
P‧‧‧單位稜鏡的配列間隔(間隔、間距)
R1、R2‧‧‧曲線形狀領域的曲率半徑
S1‧‧‧稜鏡部側的基材面
S2‧‧‧稜鏡部的相反側的基材面
[圖1]為示意性表示有關本發明的光學片的其中一例之構成圖。   [圖2]為具備有關本發明的背光單元的其中一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構成圖。   [圖3]為具備有關本發明的背光單元的另一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構成圖。   [圖4]為在光學片與導光板之間產生的浸透之示意性的型態圖。   [圖5]為表示單位稜鏡的頂部形狀之例的說明圖。   [圖6]為表示單位稜鏡的頂部形狀之另一例的說明圖。   [圖7]為表示單位稜鏡的稜線形狀的其中一例之示意圖。   [圖8]為表示單位稜鏡的稜線形狀的另一例的示意圖。   [圖9]為表示單位稜鏡的稜線形狀的再另一例的示意圖。   [圖10]為示意性表示具有光擴散層之光學片的其中一例的構成圖。   [圖11]為在實施例1所得到的光學片的剖面照片。   [圖12]為斜視時之在實施例1所得到的光學片的照片。   [圖13]為表示有關在實施例1、5及比較例1所得到的光學片之試驗後的浸透的產生狀態之照片。

Claims (9)

  1. 一種並排配置複數個單位稜鏡之光學片,其中,前述單位稜鏡係頂部的內角在30°以上、80°以下的範圍內,在構成的2個稜鏡面中至少其中一方的稜鏡面中,從頂部起算至少10μm以內的末端領域的傾斜角度θ1比起除此以外的領域的傾斜角度θ2還大,前述單位稜鏡的稜線的高度係變化在該稜線的延伸方向,或是鄰接的單位稜鏡彼此為相異。
  2. 如請求項1的光學片,其中,   從前述頂部起算至少10μm以內的末端領域的傾斜角度θ1、以及除此以外的領域的傾斜角度θ2之差(θ1-θ2)在0.1°以上、20°以下的範圍內。
  3. 如請求項1或是2的光學片,其中,   從前述頂部起算至少10μm以內的末端領域,係曲率半徑在30μm以上、200μm以下的範圍內的曲面。
  4. 如請求項1~3中任1項的光學片,其中,   前述單位稜鏡,係構成的2個稜鏡面中僅其中一方的稜鏡面,從頂部起算至少10μm以內的末端領域的傾斜角度θ1比起除此以外的領域的傾斜角度θ2還大。
  5. 如請求項1~4中任1項的光學片,其中,   在前述稜線的延伸方向的高度有變化的情況下,是以直線狀、階段狀、非直線狀及曲線狀的中任意1或是2個以上的型態變化該高度。
  6. 如請求項1~5中任1項的光學片,其中,   在俯視下,前述稜線為直線形狀、折線形狀或是曲線形狀。
  7. 如請求項1~6中任1項的光學片,其中,   前述稜線的延伸方向的單位稜鏡的高度係以0.005mm以上5mm以下的範圍內的間隔,在0.5μm以上15μm以下的範圍內變化。
  8. 一種背光單元,至少具有:請求項1~7中任1項的光學片、導光板、以及光源;構成前述光學片的單位稜鏡,係朝向前述導光板的表面做配置。
  9. 如請求項8的背光單元,其中,   前述導光板為從丙烯酸樹脂、聚碳酸酯樹脂及玻璃中任意選擇一個者。
TW107107418A 2017-03-06 2018-03-06 光學片及背光單元 TW2019012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42272A JP2018146809A (ja) 2017-03-06 2017-03-06 光学シート及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2017-042272 2017-03-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1260A true TW201901260A (zh) 2019-01-01

Family

ID=63448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7418A TW201901260A (zh) 2017-03-06 2018-03-06 光學片及背光單元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16628A1 (zh)
JP (1) JP2018146809A (zh)
KR (1) KR20190118671A (zh)
CN (1) CN110383116A (zh)
TW (1) TW201901260A (zh)
WO (1) WO20181640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979374U (zh) * 2020-04-17 2020-11-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组件、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57049B1 (en) * 1998-02-18 2008-10-01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Optical film
CN100445824C (zh) * 2002-01-31 2008-12-24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光偏转元件及使用该元件的光源装置
JP4323189B2 (ja) * 2002-03-15 2009-09-02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光偏向素子及び面光源装置
TW594108B (en) 2002-06-24 2004-06-21 Mitsubishi Rayon Co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ght deflection element
TW200600919A (en) * 2004-06-22 2006-01-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film,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20050121523A (ko) * 2004-06-22 2005-1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학필름과,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6309248A (ja) 2006-05-08 2006-11-09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レンズ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素子なら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145468A (ja) 2006-12-06 2008-06-26 Gamma Optical Co Ltd 光学薄膜、及び、光学薄膜を応用した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
JP2008304501A (ja) * 2007-06-05 2008-12-18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拡散板
JP5789931B2 (ja) * 2010-08-25 2015-10-0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プリズムシート、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2150291A (ja) 2011-01-19 2012-08-09 Hitachi Chem Co Ltd 回折型集光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3116A (zh) 2019-10-25
JP2018146809A (ja) 2018-09-20
WO2018164089A1 (ja) 2018-09-13
KR20190118671A (ko) 2019-10-18
US20210116628A1 (en) 2021-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43507A (zh) 光學片及背光單元
JP5431679B2 (ja) シート状光学部材、光学シート用樹脂組成物、光学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580372B2 (en) Optical film
JP5343492B2 (ja) 光学シート
US9140831B2 (en) Optical sheet, optical member,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5789931B2 (ja) プリズムシート、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5064581A (ja) 光学シート、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2056505B1 (ko) 에지라이트형 백라이트장치 및 광확산성 부재
JP5196335B2 (ja) 光学シート、光学部材、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803208B2 (ja) 光学シート、面光源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6177903A (ja) 面光源装置、映像源ユニット、液晶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シート
JP2011021114A (ja) 光学シート用電離放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光学シート
JP5961959B2 (ja) 光学シート、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2046200B1 (ko) 에지라이트형 백라이트장치 및 광확산성 부재
TW201901260A (zh) 光學片及背光單元
JP2012198423A (ja) 光学シート、面光源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2128178A (ja) 光学シート、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3171056A (ja) 光学シート、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2133072A (ja) 光学シート、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6090945A (ja) 光学部材、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面光源装置、映像源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201910889A (zh) 緩衝片及平板顯示器
JP2015200898A (ja) 光学シート、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024800B2 (ja) 光学シート、面光源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6001322A (ja) 光学シート、面光源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