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0489A - 助力車的應用程式控制系統 - Google Patents

助力車的應用程式控制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0489A
TW201900489A TW106117262A TW106117262A TW201900489A TW 201900489 A TW201900489 A TW 201900489A TW 106117262 A TW106117262 A TW 106117262A TW 106117262 A TW106117262 A TW 106117262A TW 201900489 A TW201900489 A TW 20190048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driving
motor output
output signal
detection valu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7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嵩
Original Assignee
貫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貫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貫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172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900489A/zh
Publication of TW201900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0489A/zh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一種助力車的應用程式控制系統,其係透過位於雲端的行駛控制APP(應用程式)所綁定多數助力車所上傳電池、馬達輸出訊號的大量數據,據以調整電池、馬達輸出訊號在不同行駛路線、路段的最佳輸出值,且透過手機回傳至使用行駛控制APP的各助力車之微控制器,用以控制電池供應助力馬達的電力而輔助該助力車行進,達到減輕騎乘者學習上的負擔而輕鬆騎的程式控制,具使用進步性達成。

Description

助力車的應用程式控制系統
本發明涉及助力車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助力車的應用程式控制系統。
目前騎乘自行車已經是一般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不但兼具代步、運動還有健身之功能,但是單純自行車的機械裝置,騎乘者必須以人力克服現實路況中的所有阻力(例如爬坡阻力及空氣阻力),對於體能不佳者相對會比較辛苦;近來,業者紛紛推出具有輔助動力的助力車,但是對於提供輔助動力的機制各有不同。
例如,有的電動助力車提供多個騎乘模式,以供使用者根據不同的路況選擇並設定對應的騎乘模式,而在使用者選擇並設定對應的騎乘模式時,電動助力車需使用者以手動的方式選擇並設定對應的騎乘模式。如此一來,容易導致使用者在騎乘電動助力車時因手動選擇操作,也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而造成使用上一種學習的負擔。
另外,有的電動助力車(E-bike/Pedelec)可讓騎乘者根據不同的路況調整助力等級,使騎乘者在騎乘時達到輕鬆且舒適的騎乘感。然而,一般電動助力車的助力等級設計上較為複雜,通常係搭配齒輪變速系統來進行助力等級的調整,例如中華民國公告第 I464089號之「自行車之踩踏助力提供系統」專利案,由於這類車子在騎乘使用上必須要騎乘者對於齒輪變速系統有所了解才能有助於操作使用,如此一來,又會增加騎乘者要去了解齒輪變速系統的學習上負擔。
而且,當透過騎乘者手動調整助力等級時,往往會因使用不熟悉而忽略當下的助力等級、車速與踩踏力等因素,致使調整後出現助力等級不足,也無法滿足騎乘者及時的加速需求(如趕時間及競速的需求)。
所以,如何針對既有習知助力車在使用操作上的複雜而騎乘者產生學習上的負擔,以及因使用不熟練而致使調整後出現助力等級不足,且無法滿足騎乘者及時的加速需求等缺點而進行改良創作者,是為本案所欲行解決的困難點所在。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助力車的應用程式控制系統,透過位於雲端的行駛控制APP(應用程式)所綁定多數助力車所上傳電池、馬達輸出訊號的大量數據,據以調整電池、馬達輸出訊號在不同行駛路線、路段的最佳輸出值,且透過手機回傳至使用行駛控制APP的各助力車之微控制器,用以控制電池供應助力馬達的電力而輔助該助力車行進,達到減輕騎乘者學習上的負擔而輕鬆騎的程式控制,具使用進步性達成。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與功效,本發明助力車的應用程式控制系統包括複數助力車分別具有一助力馬達、一電池、一微控制器、一動態偵測器以及一傳輸器且互相電性聯結,該動態偵測器 偵測該助力車行進的複數動態數據並產生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該微控制器接收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並產生一電池、馬達輸出訊號,且據以控制該電池供應助力馬達的電力而輔助該助力車的行進,該傳輸器無線連結一手機,且傳送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及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至該手機。
該手機無線連結至一雲端運算中心並下載一行駛控制APP,該手機內建有GPS衛星導航定位用以設定助力車的行駛路線及導航定位,該手機透過行駛控制APP從行駛路線的起點開始上傳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至該雲端運算中心。
該雲端運算中心包含有行駛控制APP,且接收各助力車在複數行駛路線、路段的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該行駛控制APP根據所接收電池、馬達輸出訊號、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之大量數據,並據以調整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在各行駛路線、路段的最佳輸出值,且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在各行駛路線、路段的最佳輸出值透過手機、傳輸器傳送至該微控制器,用以控制該電池供應助力馬達的電力。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動態偵測器為重力感測器(G-sensor)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包含有重力感測器(G-sensor)所偵測助力車的速度、初速度、平均速度、G力、G力均值、上升坡度以及下降坡度。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在各行駛路線、路段的最佳輸出值進一步具有大小變化,用以形 成複數的行駛模式。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行駛控制APP的電池、馬達輸出訊號所形成複數行駛模式,包含有省電的經濟模式與競速的跑車模式。
(1)‧‧‧助力車
(11)‧‧‧助力馬達
(12)‧‧‧電池
(13)‧‧‧微控制器
(131)‧‧‧電池、馬達輸出訊號
(14)‧‧‧動態偵測器
(141)‧‧‧行駛動態偵測值
(15)‧‧‧傳輸器
(2)‧‧‧手機
(3)‧‧‧雲端運算中心
(31)‧‧‧行駛控制APP
(4)‧‧‧騎乘者
第一圖為本發明結構之示意圖。
第二圖為本發明之系統方塊圖。
第三圖為本發明之騎乘使用之實施例示意圖。
本發明為達成上述的目的與功效,以及所採用之技術手段與構造,茲搭配圖示就本創作的實施例加以詳細說明其特徵與功效。
請參閱第一至三圖所示本發明一種助力車的應用程式控制系統,包括複數助力車(1)分別具有一助力馬達(11)、一電池(12)、一微控制器(13)、一動態偵測器(14)以及一傳輸器(15)且互相電性聯結,該動態偵測器(14)偵測該助力車(1)行進的複數動態數據並產生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141),該微控制器(13)接收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141)並產生一電池、馬達輸出訊號(131),且據以控制該電池(12)供應助力馬達(11)的電力而輔助該助力車(1)的行進,該傳輸器(15)無線連結一手機(2),且傳送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131)及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141)至該手機(2)。
該手機(2)無線連結至一雲端運算中心(3)並下載一行 駛控制APP(應用程式,31),該手機(2)內建有GPS衛星導航定位用以設定助力車(1)的行駛路線及導航定位,該手機(2)透過行駛控制APP(應用程式,31)從行駛路線的起點開始上傳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131)、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141)至該雲端運算中心(3)。
該雲端運算中心(3)包含有行駛控制APP(應用程式,31),且接收各助力車(1)在複數行駛路線、路段的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131)、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141),該行駛控制APP(應用程式,31)根據所接收電池、馬達輸出訊號(131)、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141)之大量數據,並據以調整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131)在各行駛路線、路段的最佳輸出值,且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131)在各行駛路線、路段的最佳輸出值透過手機(2)、傳輸器(15)傳送至該微控制器(13),用以控制該電池(12)供應助力馬達(11)的電力。
前述為本發明主實施例之主要技術特徵,其對應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的內容,得以詳知本發明之目的與實施型態,而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是為對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內容的詳述或附加技術特徵,而非用以限制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的界定範圍,應知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不必要一定包含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
於下進一步細述本發明的各元件之特徵,在上述第一至三圖中,該動態偵測器(14)為重力感測器(G-sensor)。其次,該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141)包含有重力感測器(G-sensor)所偵測助力車(1)的速度、初速度、平均速度、G力、G力均值、上升坡度以及下降坡度。再者,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131)在各行駛路線、路段的 最佳輸出值進一步具有大小變化,用以形成複數的行駛模式。而且,該行駛控制APP(應用程式,31)的電池、馬達輸出訊號(131)所形成複數行駛模式,包含有省電的經濟模式與競速的跑車模式。
如上第一至三圖所示,本發明的手機(2)係指具有無線上網、無線傳輸及內建有GPS衛星導航定位功能的智慧型手機,助力車(1)的騎乘者(4)使用本創作之前必須先對傳輸器(15)與手機(2)進行無線傳輸配對,接著透過手機(2)內建的GPS衛星導航定位功能設定助力車(1)的行駛路線及導航定位;且各助力車(1)的手機(2)無線上網連結至一雲端運算中心(3)並下載一行駛控制APP(應用程式,31),且與雲端運算中心(3)綁定為強制上傳或自動上傳,使各該手機(2)透過行駛控制APP(應用程式,31)從行駛路線的起點開始上傳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131)、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141)至該雲端運算中心(3)。而該雲端運算中心(3)接收各助力車(1)在不同行駛路線、路段的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131)、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141),使該行駛控制APP(應用程式,31)根據所接收電池、馬達輸出訊號(131)、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141)之大量數據,而據以調整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131)在各行駛路線、路段的最佳輸出值,且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131)在各行駛路線、路段的最佳輸出值透過手機(2)、傳輸器(15)傳送至該微控制器(13),用以控制該電池(12)供應助力馬達(11)的電力,而達到輔助該助力車(1)行進的程式控制。
如上所述助力車(1)行進的程式控制操作中,該行駛控制APP(應用程式,31),進一步對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131)在各行駛路線、路段的最佳輸出值加以調整,以形成不同大小的變化及 不同的行駛模式,如省電的經濟模式或競速的跑車模式等,使騎乘者(4)透過跑車模式加快助力車(1)的行進速度,而滿足及時的加速需求(趕時間或競速),並藉由不同行駛模式而靈活滿足不同騎乘使用需求。
如上所述本發明,能確實突破目前助力車在輔助動力控制之技術發展上面臨的困境及缺點,而達到以下優點:
1、透過位於雲端的行駛控制APP(應用程式)所綁定多數助力車所上傳的大量數據,包含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141)與輔助各助力車(1)行駛的電池、馬達輸出訊號(131),而據以調整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131)在不同行駛路線、路段的最佳輸出值,且透過手機(2)回傳至各助力車(1),用以控制該電池(12)供應助力馬達(11)的電力,而達到輔助該助力車(1)行進的程式控制。
2、電池、馬達輸出訊號(131)在各行駛路線、路段的最佳輸出值進一步具有不同大小變化,用以形成省電的經濟模式與競速的跑車模式,兼具靈活滿足不同騎乘使用需求的使用進步性。
由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創作精神下所做有關本發明之任何修飾或變更者,為其他可據以實施之型態且具有相同效果者,皆仍應包括在本發明意圖保護之範疇內。
綜上所述,本發明「助力車的應用程式控制系統」,其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確實是完全符合產業上發展所需,且所揭露之結構創作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所以其具有「新穎性」應無疑慮,又本發明可較習用之結構更具功效之增進,因此亦具有 「進步性」,其完全符合我國專利法有關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的規定,乃依法提起專利申請,並敬請 鈞局早日審查,並給予肯定。

Claims (5)

  1. 一種助力車的應用程式控制系統,包括:複數助力車分別具有一助力馬達、一電池、一微控制器、一動態偵測器以及一傳輸器且互相電性聯結,該動態偵測器偵測該助力車行進的複數動態數據並產生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該微控制器接收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並產生一電池、馬達輸出訊號,且據以控制該電池供應助力馬達的電力而輔助該助力車的行進,該傳輸器無線連結一手機,且傳送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及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至該手機;該手機無線連結至一雲端運算中心並下載一行駛控制APP,該手機內建有GPS衛星導航定位用以設定助力車的行駛路線及導航定位,該手機透過行駛控制APP從行駛路線的起點開始上傳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至該雲端運算中心;該雲端運算中心包含有行駛控制APP,且接收各助力車在複數行駛路線、路段的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該行駛控制APP根據所接收電池、馬達輸出訊號、複數行駛動態偵測值之大量數據,並據以調整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在各行駛路線、路段的最佳輸出值,且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在各行駛路線、路段的最佳輸出值透過手機、傳輸器傳送至該微控制器,用以控制該電池供應助力馬達的電力。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助力車的應用程式控制系統,其中該動態偵測器為重力感測器(G-sensor)。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助力車的應用程式控制系統,其中該複數 行駛動態偵測值包含有重力感測器(G-sensor)所偵測助力車的速度、初速度、平均速度、G力、G力均值、上升坡度以及下降坡度。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助力車的應用程式控制系統,其中該電池、馬達輸出訊號在各行駛路線、路段的最佳輸出值進一步具有大小變化,用以形成複數的行駛模式。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助力車的應用程式控制系統,其中該行駛控制APP的電池、馬達輸出訊號所形成複數行駛模式,包含有省電的經濟模式與競速的跑車模式。
TW106117262A 2017-05-24 2017-05-24 助力車的應用程式控制系統 TW2019004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17262A TW201900489A (zh) 2017-05-24 2017-05-24 助力車的應用程式控制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17262A TW201900489A (zh) 2017-05-24 2017-05-24 助力車的應用程式控制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0489A true TW201900489A (zh) 2019-01-01

Family

ID=65803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7262A TW201900489A (zh) 2017-05-24 2017-05-24 助力車的應用程式控制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90048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6143B (zh) Electric auxiliary system and electric auxiliary vehicle
CN105172993B (zh) 混合动力自行车自动变速方法及装置
CN113602411B (zh) 人力驱动车辆用控制装置
TW201710148A (zh) 自行車之智能輔助動力系統
TWI770430B (zh) 電動助力車、傳動裝置及控制方法
CN108725682A (zh) 助力车的动力控制系统
JP2014208522A (ja) 電動自転車用制御装置、電動自転車用パワー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動自転車
TWI504533B (zh) Bicycl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ystem
TW201900489A (zh) 助力車的應用程式控制系統
JP2019182138A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
EP3251923B1 (en) Charge system and charge method
TWI564186B (zh) Bicycle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JP2018203129A (ja) 原動機付自転車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制御システム
TWM470064U (zh) 自行車自動變速系統
CN205131497U (zh) 一种两轮电动平衡扭扭车
CN207060314U (zh) 一种行走电动三轮车
TWI616376B (zh) Moped power control system
CN203937808U (zh) 休闲自行车
CN108974229A (zh) 助力车的应用程式控制系统
TW202000528A (zh) 自行車電控裝置
TW201902773A (zh) 助力車之學習型應用程式控制系統
TW201827292A (zh) 助力車之控制系統
JP7059077B2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
CN109018169A (zh) 助力车的学习型应用程式控制系统
CN112706871B (zh) 电动助力车、传动装置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