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6348A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6348A
TW201836348A TW106110055A TW106110055A TW201836348A TW 201836348 A TW201836348 A TW 201836348A TW 106110055 A TW106110055 A TW 106110055A TW 106110055 A TW106110055 A TW 106110055A TW 201836348 A TW201836348 A TW 20183634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bottom plate
panel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0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47958B (zh
Inventor
何瑞峰
林皇忎
Original Assignee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100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4795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36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63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7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7958B/zh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殼體、第一卡勾結構、顯示面板、第二卡勾結構及撓性邊框。殼體包含底板及多個側板。側板分別位於底板之各側緣,以與底板共同圍繞出容置空間。底板具有一承載面。第一卡勾結構設置於殼體的底板的承載面。顯示面板位於容置空間,且具有朝向底板的組裝面。第二卡勾結構設置於顯示面板的組裝面,用以卡勾於第一卡勾結構以將顯示面板固定於殼體之底板。撓性邊框的一部分夾設於顯示面板之側緣與殼體之側板之間,且撓性邊框的另一部分夾持顯示面板之部分以穩固顯示面板。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特別是一種具有卡勾結構的顯示裝置。
隨著半導體及相關電子產業的發展,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筆記型電腦(notebook)、平板電腦(tablet PC)、平面電視(flat-screen TV)等電子產品不斷地推陳出新。在使用這些產品時,顯示螢幕是最重要的媒介之一。
以筆記型電腦為例,傳統上,其顯示螢幕透過前後兩外殼(即業界通稱之「A件」與「B件」)將顯示面板包覆於內,且顯示面板是以螺絲鎖固的方式固定於A件,例如是透過自顯示面板相對兩側向外突出之鎖耳來鎖固,但在這樣的設計下,外殼需相應地預留較大的空間供鎖耳鎖附,不利於內部空間的使用,且螺絲鎖固的方式也會在維修、更換顯示面板時造成不便;或者,有業者是將顯示模組以背膠直接黏貼的方式固定於外殼,雖然省去了鎖耳所占用的空間,但黏貼固定的手段亦不利於將顯示模組取下,若方法不當還會有殘膠的情況發生。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藉以解決先前技術中固定顯示面板的手段占用空間且不利於維修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所揭露的一種顯示裝置,包含殼體、第一卡勾結構、顯示面板、第二卡勾結構及撓性邊框。殼體包含底板及多個側板。側板分別位於底板之各側緣,以與底板共同圍繞出容置空間。底板具有一承 載面。第一卡勾結構設置於殼體的底板的承載面。顯示面板位於容置空間,且具有朝向底板的組裝面。第二卡勾結構設置於顯示面板的組裝面,用以卡勾於第一卡勾結構以將顯示面板固定於殼體之底板。撓性邊框的一部分夾設於顯示面板之側緣與殼體之側板之間,且撓性邊框的另一部分夾持顯示面板之部分以穩固顯示面板。
依據本發明前述所揭露的顯示裝置中,由於顯示面板與殼體之間是經由卡勾結構相勾扣的方式組裝,即使用無螺絲的組裝方式,不僅有利於提升組裝效率,於日後維修時,還有助於使用者或維修人員快速的將其分離。因此,相較於傳統之顯示模組所採用的螺鎖或背膠黏貼的方式,本發明之顯示裝置在組裝與日後維修上具有更高的便利性。
此外,卡勾結構是設置於顯示裝置之組裝面與殼體之承載面之間,不像傳統之顯示裝置是自顯示面板側緣向外突出的鎖耳,因此本發明之卡勾結構的設計有助於讓顯示裝置設計成窄邊框的機型。
同時,搭配撓性邊框的設計,取代了傳統顯示裝置之邊框處的遮蓋殼件,使得整體視覺呈無B件設計,有助於縮減顯示面板上側與左右兩側的邊框寬度。
以上之關於本揭露內容之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方式之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之精神與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之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之解釋。
10‧‧‧顯示裝置
100‧‧‧殼體
110‧‧‧底板
111‧‧‧承載面
115‧‧‧穿孔
116‧‧‧釋放孔
121‧‧‧第一側板
122‧‧‧第二側板
123‧‧‧第三側板
210‧‧‧第一卡勾結構
220‧‧‧第二卡勾結構
221‧‧‧倒勾部
300‧‧‧顯示面板
311‧‧‧組裝面
400‧‧‧撓性邊框
410、420、430‧‧‧邊條
421‧‧‧承載部
422‧‧‧側部
422A‧‧‧第二抵靠面
423‧‧‧遮蓋部
423A‧‧‧第一抵靠面
423B‧‧‧緩衝凸墊
500‧‧‧止擋件
600‧‧‧蓋板
700‧‧‧裝飾板
L1、L2‧‧‧長度
S‧‧‧容置空間
θ‧‧‧夾角
圖1係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裝置拆下蓋板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之顯示裝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圖。
圖3為圖1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4為圖1之顯示裝置拆下蓋板的局部前視示意圖。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點。以下之實施例係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此外,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實施例,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的是,這些實務上的細節非用以限制本發明。另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甚至部分的圖式省略了走線(纜線、或排線)等結構以保持圖面整潔,於此先聲明之。
再者,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詞彙,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等具有其通常的意涵,其意涵能夠被熟悉此技術領域者所理解。更進一步的說,上述之詞彙的定義,在本說明書中應被解讀為與本發明相關技術領域具有一致的意涵。除非有特別明確的定義,這些詞彙將不被解釋為過於理想化的或正式的意涵。
請參照圖1~4,圖1係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述之顯示裝置拆下蓋板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之顯示裝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圖,圖3為圖1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圖4為圖1之顯示裝置拆下蓋板的局部前視示意圖。
本實施例提出一種顯示裝置10,包含一殼體100、多個第一卡勾結構210、一顯示面板300、多個第二卡勾結構220及一撓性邊框400。
進一步來看,殼體100包含一底板110、一第一側板121、一第二側板122及一第三側板123。底板110具有一承載面111,可用以 承載顯示面板300。第二側板122銜接於第一側板121與第三側板123之間,第一側板121、第二側板122及第三側板123分別位於底板110之各側緣,以與底板110共同為繞出一容置空間S。
此外,底板110更具有多個穿孔115,以減輕底板110的重量,但本發明並非以此為限。例如於其他實施例中,底板也可具有其他形狀的穿孔或挖空的結構以減輕底板的重量;或者,底板也可以不具有任何如穿孔的結構。
第一卡勾結構210外形呈一倒勾狀,且設置於殼體100的底板110的承載面111上。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卡勾結構210與殼體100之底板110為一體成型的結構,例如第一卡勾結構210與殼體100可一併經由CNC加工程序製成,因此,可理解的是,當欲調整第一卡勾結構210之數量或其在底板110上的位置時,僅需調整CNC加工數據而不用額外開模,設計彈性高且有助於降低製造成本,但本發明並非以此為限。例如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卡勾結構210與殼體100之底板110也可非為一體成型的結構,第一卡勾結構210也可以但不限於是以卡合、黏貼或銲接等方式額外固定於殼體100之底板110。此外,雖然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卡勾結構210呈一倒勾狀,但第一卡勾結構210的形狀並非以此為限。例如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卡勾結構也可以是一個形成於底板110之承載面111的凹槽結構。
顯示面板300具有一組裝面311。第二卡勾結構220外形大致呈一片狀,且具有一倒勾部221。第二卡勾結構220設置於顯示面板300的組裝面311,可以於組裝顯示面板300時與第一卡勾結構210相卡合(如圖3)。可理解的是,第二卡勾結構220的形狀也並非以此為限,只要是具有可與第一卡勾結構210匹配卡合的結構,均屬於本發明之範疇。此外,於本實施例中,第二卡勾結構220可以卡合、黏貼等方式可拆卸地固定於顯示面板300之組裝面311,因而在數量與位置上的可調整性高。但本發 明並非以第二卡勾結構220的裝設方式為限,例如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二卡勾結構也可與顯示面板300之一背光架(未繪示)為一體成型的結構,例如第二卡勾結構可於製造顯示面板300時從其背光架上的結構直接彎折而成。
因此,可理解的是,不論是調整第一卡勾結構或第二卡勾結構其中一者的數量或位置來配合另一者,都可以以較低成本且有效率的方式實現。
且需提醒的是,本發明並非以前述第一卡勾結構與第二卡勾結構的數量與位置為限。例如於其他實施例中,殼體上也可只設置有一個第一卡勾結構,相應的,顯示面板上可只有設置一個第二卡勾結構,且兩個卡勾結構的位置相對應。
撓性邊框400的材質例如為塑膠與矽膠的混合物,並透過射出成型的方式製成。於本實施例或其他實施例中,撓性邊框400的一部分夾設於顯示面板300之側緣與殼體100之側板之間,且撓性邊框400的另一部分夾持顯示面板300之部分以穩固顯示面板300。
詳細來說,撓性邊框400包含相連的三邊條410、420、430。邊條410與邊條430銜接於邊條420的相對兩端,且三邊條410、420、430分別裝設於該顯示面板300之相鄰三側緣。進一步來看,每一該邊條410、420、430的結構相同。以邊條420為例,邊條420包含一承載部421、一側部422及一遮蓋部423,側部422銜接承載部421與遮蓋部423。再更進一步來看,遮蓋部423具有一第一抵靠面423A,側部422具有一第二抵靠面422A,第一抵靠面423A與第二抵靠面422A分別抵靠於顯示面板300之相鄰側,且第一抵靠面423A與第二抵靠面422A的夾角θ為銳角,或者第一抵靠面423A朝向顯示面板300傾斜,以令邊條420能更緊密地套設於顯示面板300而提升顯示面板300與邊條420在組裝上的可靠度,同理可套用於邊條410與430。
當欲裝設顯示面板300時,可先將顯示面板300以其組裝面311面向殼體100之底板110的方式放入容置空間S;接著,可將顯示面板300依箭頭A所指示方向推動,以讓顯示面板300上之第二卡勾結構220可分別對應卡扣於底板110上的第一卡勾結構210;此時,撓性邊框400之三邊條410、420、430被夾設於顯示面板300之相鄰三側與殼體100之側板120之間,以有效緩衝顯示面板300來自殼體100的衝擊力道;最後,將二個止擋件500設置底板110上且抵住顯示面板300遠離第二側板122之一側,以將顯示面板300夾持於第二側板122與止擋件500之間,進而防止顯示面板300往遠離第二側板122的方向移動。如此一來,即完成了將顯示面板300組裝於殼體100的動作。其中,前述的止擋件500的數量為二個,且可以但不限於是以橡膠所構成,但本發明並非以此為限,只要是可止擋推入容置空間S的顯示面板300後退的設計,均屬於本發明之範疇。例如於其他實施例中,止擋件可以是螺絲件鎖固於底板上以限制顯示面板的移動,且數量可以僅為一個。
此外,遮蓋部423凸出於側部422之第二抵靠面422A的長度L1小於承載部421凸出於側部422之第二抵靠面422A的長度L2,有助於提升顯示裝置10的窄邊框效果。
另外,於本實施例中,遮蓋部423係位於顯示面板300遠離底板110之一側,且遮蓋部423具有一緩衝凸墊423B。緩衝凸墊423B之用途為當顯示裝置10與鍵盤構件相疊時提供緩衝效果,以降低顯示裝置10與鍵盤構件之間碰撞時產生的衝擊力。此外,緩衝凸墊423B與邊條420為一體成型的結構,故可省去額外貼覆軟墊的程序以簡化顯示裝置10的組裝流程。
再者,於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還具有一蓋板600以及一裝飾板700。蓋板600可裝設於殼體100上以美化顯示裝置10的外觀;而裝飾板700可裝設於底板110遠離顯示面板300之一側,搭配裝飾板 700,底板110更具有一釋放孔116位於底板110未被顯示面板300覆蓋的部分。當前述的蓋板600裝設於殼體100時,亦會覆蓋釋放孔116以美化顯示裝置10的外觀。但若欲拆卸裝飾板700時,可先拆下蓋板600,再使用工具(如螺絲起子)穿過釋放孔116以撬起裝飾板700。
根據上述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由於顯示面板與殼體之間是經由卡勾結構相勾扣的方式組裝,即使用無螺絲的組裝方式,不僅有利於提升組裝效率,於日後維修時,還有助於使用者或維修人員快速的將其分離。因此,相較於傳統之顯示模組所採用的螺鎖或背膠黏貼的方式,本發明之顯示裝置在組裝與日後維修上具有更高的便利性。
此外,於一些實施例中,可僅經由修改CNC參數的方式在底板上實現不同數量與不同位置的第一卡勾結構,相應的,顯示面板上也只要對應第一卡勾結構的配置再裝設第二卡勾結構即可,也就是說,第一卡勾結構與第二卡勾結構在配置上的調整彈性高,無需另外開模,而是可以較低的成本即可應用於不同機型的電腦。
並且,卡勾結構是設置於顯示裝置之組裝面與殼體之承載面之間,不像傳統之顯示裝置是自顯示面板側緣向外突出的鎖耳,因此本發明之卡勾結構的設計有助於讓顯示裝置設計成窄邊框的機型。
另外,無鎖耳之設計搭配前述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的上側與左右兩側是直接透過撓性邊框套設,取代了傳統顯示裝置之邊框處的遮蓋殼件,使得整體視覺呈無B件設計,有助於縮減顯示面板上側與左右兩側的邊框寬度,讓視覺比例上有別於現有的筆記型電腦。於實際情形中,藉由這樣的設計可讓既有的14吋的機型中裝上15吋的顯示面板。
其中,由於撓性邊框的成本低於原本的遮蓋殼件,且撓性邊框無需與殼體進行卡扣,故可進一步節省顯示裝置的製作成本與降低組裝難度。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 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所為之更動與潤飾,均屬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關於本發明所界定之保護範圍請參考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

Claims (10)

  1.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殼體,包含一底板及多個側板,該些側板分別位於該底板之各側緣,以與該底板共同圍繞出一容置空間,該底板具有一承載面;至少一第一卡勾結構設置於該殼體的該底板的該承載面;一顯示面板,位於該容置空間,且具有朝向該底板的一組裝面;至少一第二卡勾結構設置於該顯示面板的該組裝面,用以卡勾於該至少一第一卡勾結構以將該顯示面板固定於該殼體之該底板;以及一撓性邊框,該撓性邊框的一部分夾設於該顯示面板之側緣與該殼體之該些側板之間,該撓性邊框的另一部分夾持該顯示面板之部分以穩固該顯示面板。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二卡勾結構可拆卸地設置於該顯示面板的該組裝面。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二卡勾結構與該顯示面板之一背光架為一體成型的結構。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卡勾結構與該底板為一體成型的結構。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含至少一止擋件,其中該些側板分別為一第一側板、一第二側板以及一第三側板,該第二側板銜接於該第一側板與該第三側板之間,該至少一止擋件設置於該殼體的該底板上且抵住該顯示面板遠離該第二側板之一側,以將該顯示面 板夾持於該第二側板與該至少一止擋件之間,進而防止該顯示面板往遠離該第二側板的方向移動。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撓性邊框包含相連的三邊條,每一該邊條包含一承載部、一側部及一遮蓋部,該側部銜接該承載部與該遮蓋部,該顯示面板的部分夾設於該承載部與該遮蓋部之間。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遮蓋部位於該顯示面板遠離該底板之一側,該遮蓋部具有一緩衝凸墊。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遮蓋部具有一第一抵靠面,該第一抵靠面抵靠於該顯示面板,並朝向該顯示面板傾斜。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遮蓋部具有一第一抵靠面,該側部具有一第二抵靠面,該第一抵靠面與該第二抵靠面分別抵靠於該顯示面板之相鄰側,且該第一抵靠面與該第二抵靠面的夾角為銳角。
  10. 如請求項6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遮蓋部凸出於該側部的長度小於該承載部凸出於該側部的長度。
TW106110055A 2017-03-24 2017-03-24 顯示裝置 TWI647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10055A TWI647958B (zh) 2017-03-24 2017-03-24 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10055A TWI647958B (zh) 2017-03-24 2017-03-24 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6348A true TW201836348A (zh) 2018-10-01
TWI647958B TWI647958B (zh) 2019-01-11

Family

ID=64797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0055A TWI647958B (zh) 2017-03-24 2017-03-24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479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2816B (zh) * 2021-12-14 2022-11-01 香港商冠捷投資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模組及顯示面板重工套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6278B (zh) * 2011-04-01 2014-12-17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具有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TW201410024A (zh) * 2012-08-28 2014-03-01 Top Victory Invest Ltd 無前框的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47958B (zh) 2019-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32651B2 (ja) 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及び電子機器
EP3343275B1 (en) Display device
US8337069B2 (en) Lightbar device and display module thereof
WO2018090725A1 (zh) 交互智能平板
TWI633368B (zh) 無邊框顯示器及應用該無邊框顯示器的電子裝置
WO2015180372A1 (zh) 分体式显示模组及包括该模组的显示装置
TWM538306U (zh) 電子裝置
TW201508381A (zh) 顯示裝置
EP3051335B1 (en) Display apparatus
TWI647958B (zh) 顯示裝置
JP3224448U (ja) 表示装置
TW201703612A (zh) 固定結構、電子裝置及電子裝置組裝方法
US916430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481935B (zh) 顯示裝置之製作方法
JP201622439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M574373U (zh) 觸控模組及其卡合結構
TWI408532B (zh) 電腦機殼
CN108254953B (zh) 显示装置
CN108630101B (zh) 显示装置
TW201410024A (zh) 無前框的顯示裝置
JP2005352305A (ja) フラット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M421511U (en) Buffer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CN216927315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交互平板
JP2011253996A (ja) シールド装置
TW201516543A (zh) 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