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4443A - 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4443A
TW201834443A TW106140601A TW106140601A TW201834443A TW 201834443 A TW201834443 A TW 201834443A TW 106140601 A TW106140601 A TW 106140601A TW 106140601 A TW106140601 A TW 106140601A TW 201834443 A TW201834443 A TW 2018344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device
focus
imaging
control
waiting ti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0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68993B (zh
Inventor
李小朋
何新蘭
卓世傑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4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4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8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899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70SSIS architectures; Circuits associated therewith
    • H04N25/71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sensors; Charge-transfer regi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CD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接收到成像命令時判斷成像裝置是否合焦;在成像裝置未合焦時,根據成像裝置的當前幀率和預設對焦幀數確定成像等待時間的閾值;在成像等待時間小於閾值時控制成像裝置進行對焦;和在成像等待時間大於或等於閾值時控制成像裝置成像。此外,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控制裝置及電子裝置。本發明的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及電子裝置根據成像裝置的當前幀率和預設對焦幀數確定成像裝置在未合焦時進行成像需要的等待時間,從而在合理的等待時間後獲得品質較高的圖像,提高使用者體驗。

Description

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及電子裝置
本發明涉及成像技術,特別涉及一種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及電子裝置。
相機若在對焦時接收到成像命令,一般是在經歷一段等待時間之後進行成像。等待時間出廠時便已設置好,若等待時間太短,相機容易在對焦未完成時便成像,導致拍攝出的圖像品質不高。若等待時間太長,在對焦完成前相機一直處於等候狀態,從而影響相機的工作效率。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及電子裝置。
一種控制方法,用於控制電子裝置,所述電子裝置包括成像裝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接收到成像命令時判斷所述成像裝置是否合焦;在所述成像裝置未合焦時,根據所述成像裝置的當前幀率和預設對焦幀數確定成像等待時間的閾值;在所述成像等待時間小於所述閾值時控制所述成像裝置進行對焦;和在所述成像等待時間大於或等於所述閾值時控制所述成像裝置成像。
一種控制裝置,用於控制電子裝置,所述電子裝置包括成像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包括第一判斷模組、確定模組、第一控制模組和第二控制模組。
所述第一判斷模組用於在接收到成像命令時判斷所述成像裝置是否合焦。
所述確定模組用於在所述成像裝置未合焦時,根據所述成像裝置的當前幀率和預設對焦幀數確定成像等待時間的閾值。
所述第一控制模組用於在所述成像等待時間小於所述閾值時控制所述成像裝置進行對焦。
所述第二控制模組用於在所述成像等待時間大於或等於所述閾值時控制所述成像裝置成像。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成像裝置和所述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成像裝置電連接。
本發明的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及電子裝置根據成像裝置的當前幀率和預設對焦幀數確定成像裝置在未合焦時進行成像需要的等待時間,從而在合理的等待時間後獲得品質較高的圖像,提高了成像裝置的工作效率。
本發明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瞭解到。
100‧‧‧電子裝置
10‧‧‧控制裝置
11‧‧‧第一判斷模組
12‧‧‧確定模組
122‧‧‧第一計算單元
124‧‧‧獲取單元
126‧‧‧第二計算單元
13‧‧‧第一控制模組
131‧‧‧第一控制單元
133‧‧‧第一處理單元
135‧‧‧第二控制單元
137‧‧‧第二處理單元
139‧‧‧確定單元
14‧‧‧第二控制模組
15‧‧‧第三控制模組
16‧‧‧第二判斷模組
17‧‧‧第四控制模組
20‧‧‧成像裝置
22‧‧‧對焦鏡片
24‧‧‧馬達
S11~S17‧‧‧步驟
S122~S126‧‧‧步驟
S131~S139‧‧‧步驟
本發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下面結合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第1圖是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第2圖是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控制裝置的功能模組示意圖; 第3圖是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第4圖是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第5圖是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的控制裝置的功能模組示意圖;第6圖是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第7圖是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的確定模組的功能模組示意圖;第8圖是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第9圖是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的成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第10圖是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的第一控制模組的功能模組示意圖;第11圖是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第12圖是本發明某些實施方式的控制裝置的功能模組示意圖。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於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請參閱第1圖,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以用於控制電子裝置,電子裝置包括成像裝置,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1:在接收到成像命令時判斷成像裝置是否合焦;S12:在成像裝置未合焦時,根據成像裝置的當前幀率和預設對焦幀數確定成像等待時間的閾值;S13:在成像等待時間小於閾值時控制成像裝置進行對焦;和S14:在成像等待時間大於或等於閾值時控制成像裝置成像。
請一併參閱第2圖和第3圖,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控制裝置10可以用於控制電子裝置100。電子裝置100還可以包括成像裝置20。
控制裝置10包括第一判斷模組11、確定模組12、第一控制模組13和第二控制模組14。第一判斷模組11用於在接收到成像命令時判斷成像裝置20是否合焦。確定模組12用於在成像裝置20未合焦時,根據成像裝置20的當前幀率和預設對焦幀數確定成像等待時間的閾值。第一控制模組13用於在成像等待時間小於閾值時控制成像裝置20進行對焦。第二控制模組14用於在成像等待時間大於或等於閾值時控制成像裝置20成像。
也就是說,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以由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控制裝置10實現,其中,步驟S11可以由第一判斷模組11實現,步驟S12可以由確定模組12實現,步驟S13可以由第一控制模組13實現,步驟S14可以由第二控制模組14實現。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控制裝置10可以應用於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100,或者說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100包括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控制裝置10。
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裝置10及電子裝置100根據成像裝置20的當前幀率和預設對焦幀數確定成像裝置20在未合焦時進行成像需要的等待時間,從而在合理的等待時間後獲得品質較高的圖像,提高使用者體驗。
可以理解,若成像裝置20在未合焦時接收到成像命令,為了保證圖像的品質,成像裝置20一般在成像等待時間大於或等於閾值時才進行成像。成像等待時間太長或太短都影響了用戶的體驗,所以可以根據成像裝置20的當前幀率和預設對焦幀數確定成像等待時間的閾值,從而均衡成像等待時間和圖像品質等多個方面的需求。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電子裝置100包括手機、平板電腦、智慧手錶、筆記型電腦、智慧手環、智慧眼鏡或智慧頭盔。在本發明實施方式中,電子裝置100是手機。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成像裝置20包括前置相機或後置相機。在本發明實施方式中,成像裝置20是前置相機。
請參閱第4圖,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5:在成像裝置合焦時,控制成像裝置成像。
請參閱第5圖,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控制裝置10還包括第三控制模組15。第三控制模組15用於在成像裝置20合焦時,控制成像裝置20成像。
也就是說,步驟S15可以由第三控制模組15實現。
如此,若在接收到成像命令時,成像裝置20已經合焦,那麼成像裝置可直接成像,從而不用經過成像等待時間,加快成像速度,提高使用者體驗。
請參閱第6圖,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步驟S12包括以下步驟:S122:根據曝光時間計算當前幀率;S124:獲取預設對焦幀數;和S126:根據當前幀率與預設對焦幀數計算閾值。
請參閱第7圖,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確定模組12包括第一計算單元122、獲取單元124和第二計算單元126。第一計算單元122用於根據曝光時間計算當前幀率。獲取單元124用於獲取預設對焦幀數。第二計算單元126用於根據當前幀率與預設對焦幀數計算閾值。
也就是說,步驟S122可以由第一計算單元122實現,步驟S124可以由獲取單元124實現,步驟S126可以由第二計算單元126實現。
如此,在不同情況下,如不同環境亮度,可以確定成像裝置20對焦所需的時間,從而確定成像等待時間的閾值。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成像裝置20可以設置為自動曝光模式。
如此,成像裝置20的當前幀率會隨著環境亮度的變化而變化,例如,在環境亮度較高的情況下,成像裝置20的曝光時間較短,當前幀率較大;在環境亮度較低的情況下,成像裝置20的曝光時間增加,當前幀率較小。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對焦方式可以是反差式對焦。反差式對焦 是通過比較每幀圖像的對比度來確定成像裝置20的合焦位置。如此,可根據大量實驗資料計算出反差式對焦所需的平均幀數。在一個例子中,反差式對焦所需的平均幀數為14幀或15幀。也就是說,預設對焦幀數可以設置為14幀或者15幀。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成像等待時間的閾值可以與預設對焦幀數成正比,與成像裝置20的當前幀率成反比。例如,預設對焦幀數為15幀,成像裝置20的當前幀率為15幀每秒,那麼對焦時間就是1秒,即成像等待時間的閾值為1秒。
如此,可根據預設對焦幀數和當前幀率確定並設置成像等待時間的閾值。
請一併參閱第8圖和第9圖,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成像裝置20包括對焦鏡片22和用於驅動對焦鏡片22沿光軸在近焦位置和遠焦位置之間移動以實現對焦的馬達24,步驟S13包括以下步驟:S131:控制馬達驅動對焦鏡片從近焦位置向遠焦位置以第一步距逐步移動尋焦;S133:處理對焦鏡片的每個第一步距對應的暫存圖像以判斷暫存圖像的對比度是否出現第一拐點;S135:在出現第一拐點時控制驅動馬達驅動對焦鏡片返回一步並以第二步距向遠焦位置移動,第二步距小於第一步距;S137:處理對焦鏡片的每個第二步距對應的暫存圖像以判斷暫存圖像的對比度是否出現第二拐點;和S139:在出現第二拐點時確定成像裝置合焦。
請參閱第10圖,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控制模組13包括第一控制單元131、第一處理單元133、第二控制單元135、第二處理單元137和確定單元139。第一控制單元131用於控制馬達24驅動對焦鏡片22從近焦位置向遠焦位置以第一步距逐步移動尋焦。第一處理單元133用於處理對焦鏡片22的每個第一步距對應的暫存圖像以判斷暫存圖像的對比度是否 出現第一拐點。第二控制單元135用於在出現第一拐點時控制驅動馬達24驅動對焦鏡片22返回一步並以第二步距向遠焦位置移動,第二步距小於第一步距。第二處理單元137用於處理對焦鏡片22的每個第二步距對應的暫存圖像以判斷暫存圖像的對比度是否出現第二拐點。確定單元139用於在出現第二拐點時確定成像裝置20合焦。
也就是說,步驟S131可以由第一控制單元131實現,步驟S133可以由第一處理單元133實現,步驟S135可以由第二控制單元135實現,步驟S137可以由第二處理單元137實現,步驟S139可以由確定單元139實現。
如此,可以控制成像裝置20對焦,最終獲得成像裝置20的合焦位置。
可以理解,拐點是指多幀暫存圖像對應的多個對比度的極大值點。由於馬達24驅動對焦鏡片22的移動,從而使得成像裝置20從未合焦狀態變成合焦狀態,再到合焦狀態變為未合焦狀態,在整個過程中,暫存圖像的對比度先增加再減小,所以出現了一個拐點,即極大值點,此時可以認為成像裝置20處於合焦狀態。第一拐點是指對焦鏡片22以第一步距移動對應的暫存圖像的對比度的極大值點,第二拐點是指對焦鏡片22以第二步距移動對應的暫存圖像的對比度的極大值點。
可以理解,近焦位置和遠焦位置分別是指對焦鏡片22移動的起點和終點。在對焦鏡片22以第一步距移動過程中,若對應的暫存圖像的對比度出現第一拐點,可以判斷成像裝置20初步合焦。為了提高對焦的精度,對焦鏡片22返回一步後以第二步距移動,由於第二步距比第一步距小,所以在出現第二拐點時,成像裝置20的合焦位置更加接近精確合焦位置,可以認為成像裝置20已經精確合焦。
請參閱第11圖,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在成像等待時間小於閾值時,控制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S16:判斷成像裝置是否合焦;和 S17:在成像裝置合焦時,控制成像裝置成像。
請參閱第12圖,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控制裝置10還包括第二判斷模組16和第四控制模組17。第二判斷模組16用於判斷成像裝置20是否合焦。第四控制模組17用於在成像裝置20合焦時,控制成像裝置20成像。
如此,在成像裝置20合焦時,控制裝置10可控制成像裝置20直接成像,而不需要在成像等待時間大於或等於閾值後才進行成像,從而避免不必要的等待時間,加快成像裝置20的成像速度。
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描述中,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所述特徵。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或可以相互通訊;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係。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方式”、“一些實施方式”、“示意性實施方式”、“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所述實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於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流程圖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過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為,表示包括一個或更多個用於實現特定邏輯功能或過程的步驟的可執行指令的代碼的模組、片段或部分,並且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範圍包括另外的實現,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討論的順序,包括根據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時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順序,來執行功能,這應被本發明的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在流程圖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邏輯和/或步驟,例如,可以被認為是用於實現邏輯功能的可執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體實現在任何電腦可讀介質中,以供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設備(如基於電腦的系統、包括處理模組的系統或其他可以從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設備取指令並執行指令的系統)使用,或結合這些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設備而使用。就本說明書而言,"電腦可讀介質"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儲存、通信、傳播或傳輸程式以供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設備或結合這些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設備而使用的裝置。電腦可讀介質的更具體的示例(非窮盡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個或多個佈線的電連接部(電子裝置),可擕式電腦盤盒(磁裝置),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可擦除可編輯唯讀記憶體(EPROM或閃速記憶體),光纖裝置,以及可擕式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另外,電腦可讀介質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列印所述程式的紙或其他合適的介質,因為可以例如通過對紙或其他介質進行光學掃描,接著進行編輯、解譯或必要時以其他合適方式進行處理來以電子方式獲得所述程式,然後將其儲存在電腦記憶體中。
應當理解,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各部分可以用硬體、軟體、固件或它們的組合來實現。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多個步驟或方法可以用儲存在記憶體中且由合適的指令執行系統執行的軟體或韌體來實現。例如,如果用硬體來實現,和在另一實施方式中一樣,可用本領域公知的下列技術中的任一項或他們的組合來實現:具有用於對資料信號實現邏輯功能的邏輯門電路的離散邏輯電路,具有合適的組合邏輯門電路的專用積體電路, 可程式設計閘陣列(PGA),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PGA)等。
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實施例方法攜帶的全部或部分步驟是可以通過程式來指令相關的硬體完成,所述的程式可以儲存於一種電腦可讀儲存介質中,該程式在執行時,包括方法實施例的步驟之一或其組合。
此外,在本發明的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模組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模組中。上述集成的模組既可以採用硬體的形式實現,也可以採用軟體功能模組的形式實現。所述集成的模組如果以軟體功能模組的形式實現並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也可以儲存在一個電腦可讀取儲存介質中。
上述提到的儲存介質可以是唯讀記憶體,磁片或光碟等。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所述以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為准。

Claims (11)

  1. 一種控制方法,用於控制電子裝置,所述電子裝置包括成像裝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接收到成像命令時判斷所述成像裝置是否合焦;在所述成像裝置未合焦時,根據所述成像裝置的當前幀率和預設對焦幀數確定成像等待時間的閾值;在所述成像等待時間小於所述閾值時控制所述成像裝置進行對焦;和在所述成像等待時間大於或等於所述閾值時控制所述成像裝置成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控制方法,其另包括:在所述成像裝置合焦時,控制所述成像裝置成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根據所述成像裝置的當前幀率和預設對焦幀數確定成像等待時間的閾值的步驟包括:根據曝光時間計算所述當前幀率;獲取所述預設對焦幀數;和根據所述當前幀率與所述預設對焦幀數計算所述閾值。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成像裝置包括對焦鏡片和用於驅動所述對焦鏡片沿光軸在近焦位置和遠焦位置之間移動以實現對焦的馬達;所述在所述成像等待時間小於所述閾值時控制所述成像裝置進行對焦的步驟包括: 控制所述馬達驅動所述對焦鏡片從所述近焦位置向所述遠焦位置以第一步距逐步移動尋焦;處理所述對焦鏡片的每個所述第一步距對應的暫存圖像以判斷所述暫存圖像的對比度是否出現第一拐點;在出現所述第一拐點時控制所述驅動馬達驅動所述對焦鏡片返回一步並以第二步距向所述遠焦位置移動,所述第二步距小於所述第一步距;處理所述對焦鏡片的每個所述第二步距對應的所述暫存圖像以判斷所述暫存圖像的對比度是否出現第二拐點;和在出現所述第二拐點時確定所述成像裝置合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當所述成像等待時間小於所述閾值時,所述控制方法還包括:判斷所述成像裝置是否合焦;和在所述成像裝置合焦時,控制所述成像裝置成像。
  6. 一種控制裝置,用於控制電子裝置,所述電子裝置包括成像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包括:第一判斷模組,用於在接收到成像命令時判斷所述成像裝置是否合焦;確定模組,用於在所述成像裝置未合焦時,根據所述成像裝置的當前幀率和預設對焦幀數確定成像等待時間的閾值;第一控制模組,用於在所述成像等待時間小於所述閾值時控制所述成像裝置進行對焦;和第二控制模組,用於在所述成像等待時間大於或等於所述閾值時控制 所述成像裝置成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控制裝置,其還包括:第三控制模組,所述第三控制模組用於在所述成像裝置合焦時,控制所述成像裝置成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控制裝置,其中所述確定模組包括:第一計算單元,所述第一計算單元用於根據曝光時間計算所述當前幀率;獲取單元,用於獲取所述預設對焦幀數;和第二計算單元,用於根據所述當前幀率與所述預設對焦幀數計算所述閾值。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控制裝置,其中所述成像裝置包括對焦鏡片和用於驅動所述對焦鏡片沿光軸在近焦位置和遠焦位置之間移動以實現合焦的馬達;所述第一控制模組包括:第一控制單元,用於控制所述馬達驅動所述對焦鏡片從所述近焦位置向所述遠焦位置以第一步距逐步移動尋焦;第一處理單元,用於處理所述對焦鏡片的每個所述第一步距對應的暫存圖像以判斷所述暫存圖像的對比度是否出現第一拐點;第二控制單元,用於在出現所述第一拐點時控制所述驅動馬達驅動所述對焦鏡片返回一步並以第二步距向所述遠焦位置移動,所述第二步距小於所述第一步距; 第二處理單元,用於處理所述對焦鏡片的每個所述第二步距對應的所述暫存圖像以判斷所述暫存圖像的對比度是否出現第二拐點;和確定單元,用於在出現所述第二拐點時確定所述成像裝置合焦。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控制裝置,其還包括:第二判斷模組,用於判斷所述成像裝置是否合焦;和第四控制模組,用於在所述成像裝置合焦時,控制所述成像裝置成像。
  11.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成像裝置;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10項任一項所述的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與所述成像裝置電連接。
TW106140601A 2017-03-06 2017-11-22 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689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27764.0A CN106993129B (zh) 2017-03-06 2017-03-06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201710127764.0 2017-03-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4443A true TW201834443A (zh) 2018-09-16
TWI668993B TWI668993B (zh) 2019-08-11

Family

ID=59412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0601A TWI668993B (zh) 2017-03-06 2017-11-22 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469732B2 (zh)
EP (1) EP3373574B1 (zh)
CN (2) CN109951644B (zh)
DK (1) DK3373574T3 (zh)
ES (1) ES2748571T3 (zh)
PT (1) PT3373574T (zh)
TW (1) TWI668993B (zh)
WO (1) WO20181617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1644B (zh) * 2017-03-06 2021-0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8200338A (zh) * 2017-12-29 2018-06-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实时对焦方法、成像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65521B (zh) * 2019-09-26 2023-03-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064893A (zh) * 2019-12-27 2020-04-24 上海摩勤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扫码拍照兼容方法及电子终端
EP4128253A4 (en) * 2020-04-02 2023-09-13 Exa Health, Inc. IMAGE BASED ANALYSIS OF A TEST KIT
CN111901585A (zh) * 2020-07-23 2020-11-06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相机对焦时间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73074B (zh) * 2021-09-17 2023-09-29 杭州逗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77507A (ja) 1988-01-06 1989-07-13 Canon Inc 自動焦点装置を有するカメラ
US7355634B2 (en) * 2003-06-23 2008-04-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oving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arrying out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nd still image recording method therefor
CN100470642C (zh) * 2006-05-10 2009-03-18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驱的滑橇构造的移动控制方法
US8311407B2 (en) 2008-03-28 2012-11-13 Panasonic Corporation Camera system, camera body, and interchangeable lens
JP5339954B2 (ja) * 2009-02-17 2013-1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焦点調節装置及び焦点調節方法
JP2011247970A (ja) * 2010-05-25 2011-12-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子カメラ
JP5780756B2 (ja) * 2010-12-24 2015-09-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焦点調節装置及び方法
JP6145822B2 (ja) * 2012-10-12 2017-06-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N103685943A (zh) 2013-11-22 2014-03-26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图像采集控制装置以及方法
CN104168425B (zh) * 2014-09-02 2017-09-19 厦门美图之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手持拍照抖动或对焦模糊的拍照方法与移动终端
JP6323314B2 (ja) * 2014-11-28 2018-05-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合焦制御装置及び合焦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5872378A (zh) * 2016-04-12 2016-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6375671B (zh) * 2016-11-22 2020-03-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9951644B (zh) 2017-03-06 2021-0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1644B (zh) 2021-02-05
CN109951644A (zh) 2019-06-28
PT3373574T (pt) 2019-09-27
CN106993129A (zh) 2017-07-28
TWI668993B (zh) 2019-08-11
DK3373574T3 (da) 2019-09-23
US10469732B2 (en) 2019-11-05
EP3373574A1 (en) 2018-09-12
US20180255227A1 (en) 2018-09-06
ES2748571T3 (es) 2020-03-17
EP3373574B1 (en) 2019-08-28
WO2018161716A1 (en) 2018-09-13
CN106993129B (zh) 2019-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8993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及電子裝置
WO2019105214A1 (zh) 图像虚化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0381261B (zh) 聚焦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226976A (zh) 一种双摄像头拍摄方法、系统及终端
EP3416370A1 (en) Photography focusing method,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l
WO2016000330A1 (zh) 一种焦距调节方法、装置和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
JP6447840B2 (ja) 画像装置、及び画像装置における自動的な焦点合わせのための方法、並びに対応する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3986877A (zh) 一种图像获取终端和图像获取方法
JP2005234325A5 (zh)
CN103217854B (zh) 相机系统以及自动对焦方法
US11323609B2 (en) Device for testing autofocus function and method for using device
US9900493B2 (en) Focus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ediction for the same
WO2016197494A1 (zh) 对焦区域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6154688B (zh) 一种自动对焦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157154A1 (zh) 自动聚焦方法及装置
TW201541143A (zh) 使用多鏡頭的自動對焦系統及其方法
JP6087714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6118636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6375671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电子装置
WO2016026229A1 (zh) 对焦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179251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image
US9692969B2 (en) Lens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camera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6686312A (zh) 一种用于相机的对焦控制方法、装置及相机
WO2020192551A1 (zh) 控制装置、摄像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WO2021102959A1 (zh) 一种焦点调整方法、摄像模组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