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0934A - 具有單符號stbc的pucch發射分集 - Google Patents

具有單符號stbc的pucch發射分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0934A
TW201830934A TW106145117A TW106145117A TW201830934A TW 201830934 A TW201830934 A TW 201830934A TW 106145117 A TW106145117 A TW 106145117A TW 106145117 A TW106145117 A TW 106145117A TW 201830934 A TW201830934 A TW 20183093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ymbols
symbol
generate
fdma
modula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5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1113B (zh
Inventor
張曉霞
濤 駱
黃義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0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0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11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111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6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6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delay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different channel coding betwee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 H04L1/0637Properties of the code
    • H04L1/0643Properties of the code 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 H04L1/0637Properties of the code
    • H04L1/0668Orthogonal systems, e.g. using Alamouti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2011/0003Combination with other multiplexing techniques
    • H04J2011/0009Combination with other multiplexing techniques with FDM/F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案內容的態樣涉及被配置為提供用於利用單符號空時塊碼(STBC)程序來對用於在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上的傳輸的控制資訊編碼的技術的無線通訊系統。單符號STBC程序產生兩個代碼塊,每個代碼塊用於在不同的天線上傳輸。每個代碼塊可以使用同一展頻碼跨越多個單載波分頻多工存取(SC-FDMA)上行鏈路控制通道符號進行時域展頻以實現在接收器處的代碼塊的恢復。

Description

具有單符號STBC的PUCCH發射分集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於2016年12月22日在美國專利和商標局中提交的臨時申請案第62/438,364號以及於2017年12月20日在美國專利和商標局中提交的非臨時申請案第15/849,585號的優先權和利益。
下面揭示的技術通常係關於無線通訊系統,且更特別地係關於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的發射分集。
在遵循針對進化型UMTS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亦通常被稱為LTE)的標準的第四代(4G)無線通訊網路中,資訊的空中傳輸被分配到各種實體通道或信號。非常一般地,這些實體通道或信號攜帶使用者資料傳輸量和控制資訊。例如,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DSCH)是主要使用者資料傳輸量承載下行鏈路通道,而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通道(PUSCH)是主要使用者資料傳輸量承載上行鏈路通道。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攜帶向使用者設備(UE)或UE組提供時間-頻率資源的下行鏈路分配及/或上行鏈路授權的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攜帶包括確認資訊、通道品質資訊、排程請求和多輸入多輸出(MIMO)回饋資訊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可以進一步利用各種多工和多工存取方案在時間及/或頻率上來多工在基地台和多個UE之間的下行鏈路及/或上行鏈路通訊。多工存取方案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分時多工存取(TDMA)、分碼多工存取(CDMA)、分頻多工存取(FDMA)、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稀疏碼多工存取(SCMA)、資源展頻多工存取(RSMA)、可以等效於離散傅立葉轉換展頻正交分頻多工存取(DFT-s-OFDMA)的單載波分頻多工存取(SC-FDMA)或其他適當的多工存取方案。
在諸如新無線電(NR)無線通訊網路的第五代(5G)無線通訊網路中,SC-FDMA(其可以等效於DFT-s-OFDMA)可以用於在PUCCH上的上行鏈路通訊。用於實現發射分集的有效技術可改善當在上行鏈路上對PUCCH採用單載波波形的使用時的通道狀況。
下文提出本案內容的一或多個態樣的概述,以便提供此類態樣的基本理解。該概述並不是本案內容的所有所設想的特徵的廣泛綜述,且既不意欲辨識本案內容的所有態樣的關鍵或重要要素亦不意欲圖示本案內容的任何或所有態樣的範疇。它的唯一目的是以作為對稍後提出的更詳細描述的序言的形式提出本案內容的一或多個態樣的一些概念。
本案內容的各種態樣提供用於利用單符號空時塊碼(STBC)程序來對用於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上的傳輸的控制資訊進行編碼的技術。單符號STBC程序產生兩個代碼塊,每個代碼塊用於在不同的天線上傳輸。每個代碼塊可以使用同一展頻碼跨越多個單載波分頻多工存取(SC-FDMA)上行鏈路控制通道符號進行時域展頻以使在接收器處的代碼塊的恢復成為可能。
在本案內容的一個態樣中,提供無線通訊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產生包括用於在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上傳輸的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將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劃分成至少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和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以及將第一循環詞綴附加到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以產生第一資訊區塊並將第二循環詞綴附加到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以產生第二資訊區塊。該方法亦包括:利用空時塊編碼來對第一資訊區塊和第二資訊區塊編碼以產生用於經由第一天線傳輸的第一代碼塊和用於經由第二天線傳輸的第二代碼塊,利用第一展頻碼在經由第一天線發送的複數個第一SC-FDMA符號上對第一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以及利用第二展頻碼在經由第二天線發送的複數個第二SC-FDMA符號上對第二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其中第一展頻碼與第二展頻碼相同。
本案內容的另一態樣提供在無線通訊網路內的被排程實體。被排程實體包括處理器、通訊地耦合到處理器的記憶體以及通訊地耦合到處理器的收發機。處理器被配置為產生包括用於在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上傳輸的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將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劃分成至少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和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以及將第一循環詞綴附加到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以產生第一資訊區塊並將第二循環詞綴附加到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以產生第二資訊區塊。處理器亦被配置為利用空時塊編碼來對第一資訊區塊和第二資訊區塊編碼以產生用於經由第一天線傳輸的第一代碼塊和用於經由第二天線傳輸的第二代碼塊,利用第一展頻碼在經由第一天線發送的複數個第一SC-FDMA符號上對第一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以及利用第二展頻碼在經由第二天線發送的複數個第二SC-FDMA符號上對第二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其中第一展頻碼與第二展頻碼相同。
本案內容的另一態樣提供在無線通訊網路內的被排程實體。被排程實體包括用於產生包括用於在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上傳輸的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單元,用於將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劃分成至少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和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的單元以及用於將第一循環詞綴附加到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以產生第一資訊區塊並將第二循環詞綴附加到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以產生第二資訊區塊的單元。被排程實體亦包括用於利用空時塊編碼來對第一資訊區塊和第二資訊區塊編碼以產生用於經由第一天線傳輸的第一代碼塊和用於經由第二天線傳輸的第二代碼塊的單元,用於利用第一展頻碼在經由第一天線發送的複數個第一SC-FDMA符號上對第一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的單元以及用於利用第二展頻碼在經由第二天線發送的複數個第二SC-FDMA符號上對第二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的單元,其中第一展頻碼與第二展頻碼相同。
本案內容的另一態樣提供無線通訊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排程實體處接收包括上行鏈路控制通道的上行鏈路信號,其中上行鏈路控制通道包括複數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每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由被排程實體集合中的一個被排程實體發送,以及上行鏈路控制資訊之每一者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包括複數個單載波分頻多工存取(SC-FDMA)符號。該方法亦包括對複數個SC-FDMA符號進行時域解擴以產生複數個代碼塊,以及從複數個代碼塊中辨識各包括相同的展頻碼的第一代碼塊和第二代碼塊。該方法亦包括在第一代碼塊和第二代碼塊上應用空時塊解碼以產生包括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和附加到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的第一循環詞綴的第一資訊區塊和包括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和附加到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的第二循環詞綴的第二資訊區塊。該方法亦包括將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和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解調以產生複數個控制資料。
當審閱接下來的詳細描述時,本發明的這些和其他態樣將變得被更充分地理解。當結合附圖審閱本發明的特定的示例性實施例的下面的描述時,本發明的其他態樣、特徵和實施例將對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變得顯而易見。儘管可關於下面的某些實施例和附圖論述本發明的特徵,但本發明的所有實施例能夠包括在本文論述的一或多個有利的特徵。換句話說,儘管一或多個實施例可被論述為具有某些有利的特徵,但是一或多個此類特徵亦可根據本文論述的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來使用。以類似的方式,儘管示例性實施例可在下面被論述為設備、系統或方法實施例,應理解,此類示例性實施例能夠在各種設備、系統和方法中實現。
下面關於附圖闡述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意欲作為各種配置的描述且並不意欲表示本文所述的概念可被實施的唯一配置。為了提供對各種概念的透徹理解的目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包括特定的細節。然而,對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顯而易見的是,這些概念可在沒有這些特定細節的情況下被實施。在一些例子中,公知的結構和組件在方塊圖形式中示出,以便避免使此類概念模糊。
遍及本案內容提出的各種概念可在各種各樣的電信系統、網路架構和通訊標準當中實現。現在參考圖1,作為例證性實例而沒有限制地,提供無線電存取網路100的示意圖。在一些實例中,無線電存取網路100可以是使用連續進化的無線通訊技術的網路。這可包括例如基於標準集合(例如由3GPP發佈,www.3gpp.org)的第五代(5G)或新無線電(NR)無線通訊技術。例如,由遵循改進的LTE的3GPP或由遵循CDMA2000的3GPP2定義的標準可被考慮為5G。標準亦可包括由Verizon技術論壇和韓國電信SIG規定的前3GPP的嘗試。
在其他實例中,無線電存取網路100可以是使用第三代(3G)無線通訊技術或第四代(4G)無線通訊技術的網路。例如,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和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2(3GPP2)發佈的標準可被考慮為3G或4G,包括但不限於長期進化(LTE)、改進的LTE、進化型封包系統(EPS)和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基於上面列出的3GPP標準中的一或多個標準的各種無線存取技術的額外實例包括但不限於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UTRA)、進化型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eUTRA)、通用封包式無線電服務(GPRS)和GSM進化的增強型資料速率(EDGE)。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2(3GPP2)定義的此類傳統標準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CDMA2000和超行動寬頻(UMB)。使用3G/4G無線通訊技術的標準的其他實例包括IEEE 802.16 (WiMAX)標準和其他適當的標準。
儘管在本案中由對一些實例的說明來描述態樣和實施例,但是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理解,額外的實現和使用情況可發生在很多不同的佈置和情形中。本文所述的創新可跨越很多不同的平臺類型、設備、系統、形狀、大小、封裝佈置來實現。例如,實施例及/或使用可經由積體晶片實施例和其他基於非模組組件的設備(例如最終使用者設備、車輛、通訊設備、計算設備、工業設備、零售/購買設備、醫療設備、具有AI能力的設備等)發生。儘管一些實例可以或可能不特別地針對使用情況或應用,但是可以出現所述創新的各種各樣的可應用性。實現可以使範圍從晶片級或模組化組件延伸到非模組化、非晶片級實現且進一步延伸到合併所述創新的一或多個態樣的聚合的、分散式的、或OEM設備或系統。在一些實際設置中,合併所述態樣和特徵的設備亦可能必須包括用於所主張和描述的實施例的實現和實踐的額外的組件和特徵。例如,無線信號的傳輸和接收必須包括用於類比和數位目的的多個組件(例如硬體組件,包括天線、RF鏈、功率放大器、調制器、緩衝器、處理器、交錯器、加法器/求和器等)。意圖是本文所述的創新可在變化的大小、形狀和構造的各種各樣的設備、晶片級組件、系統、分散式佈置、最終使用者設備等中被實施。
由無線電存取網路100覆蓋的地理區域可以劃分成多個蜂巢區域(細胞),其能夠基於在地理區域上從一個存取點或基地台廣播的標識來唯一地由使用者設備(UE)辨識。圖1示出巨集細胞102、104和106以及小型細胞108,其中每個細胞可以包括一或多個扇區(未圖示)。扇區是細胞的子區域。在一個細胞內的所有扇區由同一基地台服務。能夠經由屬於那個扇區的單個邏輯標識來辨識在扇區內的無線電鏈路。在被分成扇區的細胞中,在細胞內的多個扇區能夠由天線組形成,每個天線負責與在細胞的一部分中的UE通訊。
通常,各自的基地台(BS)服務每個細胞。廣義地說,基地台是在無線電存取網路中的負責在一或多個細胞中到UE的無線電傳輸或從UE的無線接收的網路元件。BS亦可由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稱為基地台收發機(BTS)、無線電基地台、無線電收發機、收發機功能、基本服務集(BSS)、擴展服務集(ESS)、存取點(AP)、節點B(NB)、進化型節點B(eNB)、gNode B(gNB)或某個其他適當的術語。
在圖1中,兩個基地台110和112被示為在細胞102和104中;及第三基地台114被示為控制細胞106中的遠端無線電頭(RRH)116。亦即,基地台能夠具有整合天線,或能夠由饋電電纜連線到天線或RRH。在所示實例中,細胞102、104和106可被稱為巨集細胞,因為基地台110、112和114支援具有較大的大小的細胞。此外,基地台118被示為在可與一或多個巨集細胞重疊的小型細胞108中(例如微細胞、微微細胞、毫微微細胞、家庭基地台、家庭節點B、家庭進化型節點 B等)。在這個實例中,細胞108可被稱為小型細胞,因為基地台118支援具有相對小的大小的細胞。能夠根據系統設計以及組件約束來完成細胞大小決定。應理解,無線電存取網路100可包括任何數量的無線基地台和細胞。此外,中繼節點可被部署以擴大給定細胞的大小或覆蓋區域。基地台110、112、114、118向針對任何數量的行動裝置的核心網路提供無線存取點。
圖1亦包括可被配置為用作基地台的四軸飛行器或無人駕駛飛機120。亦即,在一些實例中,細胞可能不一定是靜止的,且細胞的地理區域可根據諸如四軸飛行器120的行動基地台的位置來移動。
通常,基地台可包括用於與網路的回載部分(未圖示)通訊的回載介面。回載可提供在基地台和核心網路(未圖示)之間的鏈路,且在一些實例中,回載可提供在各自的基地台之間的互連。核心網路可以是無線通訊系統的一部分,並可獨立於在無線電存取網路中使用的無線電存取技術。可使用各種類型的回載介面,例如直接實體連接、虛擬網路或使用任何適當的傳送網路的類似物。
示出支援針對多個行動裝置的無線通訊的無線電存取網路100。行動裝置在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發佈的標準和規範中通常被稱為使用者設備(UE),但亦可以由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稱為行動站(MS)、用戶站、行動單元、用戶單元、無線單元、遠端單元、行動設備、無線設備、無線通訊設備、遠端設備、行動用戶站、存取終端(AT)、行動終端、無線終端、遠端終端機、手機、終端、使用者代理、行動服務客戶端、客戶端或某個其他適當的術語。UE可以是給使用者提供對網路服務的存取的裝置。
在本文件內,「行動」裝置不需要一定具有移動的能力,且可以是靜止的。術語行動裝置或行動設備寬泛地指一批不同的設備和技術。例如,行動裝置的一些非限制性實例包括行動電話、蜂巢(細胞)電話、智慧型電話、對話啟動協定(SIP)電話、膝上型電腦、個人電腦(PC)、筆記型電腦、小筆電電腦、智慧型電腦電腦、平板電腦、個人數位助理(PDA)和例如對應於「物聯網路(IoT)」的廣泛的一批嵌入式系統。此外,行動裝置可以是汽車或其他運輸車輛、遠端感測器或致動器、機器人或機器人設備、衛星無線電、全球定位系統(GPS)設備、物體追蹤設備、無人駕駛飛機、多軸飛行器、四軸飛行器、遠端控制設備、消費設備及/或諸如眼鏡、可穿戴攝像機、虛擬實境設備、智慧手錶、健康或體質追蹤器的可穿戴設備、數位音訊播放機(例如MP3播放機)、攝像機、遊戲控制台、醫療設備、可移植的設備、工業設備和被依尺寸製造、成形和被配置為用於由使用者使用的很多其他設備。
在無線電存取網路100內,細胞可包括UE,該UE可以與每個細胞的一或多個扇區通訊。例如,UE 122和124可與基地台110通訊;UE 126和128可與基地台112通訊;UE 130和132可經由RRH 116的方式與基地台114通訊;UE 134可與基地台118通訊;及UE 136可與行動基地台120通訊。在這裡,每個基地台110、112、114、118和120可被配置為對在對應細胞中的所有UE向核心網路(未圖示)提供存取點。UE可包括被依尺寸製造、成形和佈置成説明通訊的多個硬體結構組件;此類組件能夠包括電氣地耦合到彼此的天線、天線陣列、RF鏈、放大器、一或多個處理器等。
在另一實例中,行動網路節點(例如四軸飛行器120)可被配置為用作UE。例如,四軸飛行器120可以經由與基地台110通訊來在細胞102內操作。在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中,兩個或更多個UE(例如UE 126和128)可使用對等(P2P)或側向鏈路信號127與彼此通訊而不經由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12)來中繼該通訊。
控制資訊及/或傳輸量資訊(例如使用者資料傳輸量)從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10)到一或多個UE(例如UE 122和124)的單播或廣播傳輸可被稱為下行鏈路(DL)傳輸,而在UE(例如UE 122)處起源的控制資訊及/或傳輸量資訊的傳輸可被稱為上行鏈路(UL)傳輸。此外,上行鏈路及/或下行鏈路控制資訊及/或傳輸量資訊可以在時間上劃分成框、子訊框、時槽及/或符號。如在本文使用的,符號可以指時間的單位,其在正交分頻多工(OFDM)的波形中每次載波攜帶一個資源元素(RE)。時槽可攜帶7或14個OFDM符號。子訊框可以指1 ms的持續時間。多個子訊框或時槽可組合在一起以形成單個訊框或無線電訊框。當然,這些定義不是要求的,且用於組織波形的任何適當的方案可被利用,以及波形的各種時間分區可具有任何適當的持續時間。
在無線電存取網路100中的空中介面可利用一或多個多工和多工存取演算法來使各種設備的同時通訊成為可能。例如,可利用分時多工存取(TDMA)、分碼多工存取(CDMA)、分頻多工存取(FDMA)、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稀疏碼多工存取(SCMA)、資源展頻多工存取(RSMA)、可等效於離散傅立葉轉換展頻正交分頻多工存取(DFT-s-OFDMA)的單載波分頻多工存取(SC-FDMA)或其他適當的多工存取方案來提供對從UE 122和124到基地台110的上行鏈路(UL)或反向鏈路的多工存取。此外,可利用分時多工(TDM)、分碼多工(CDM)、分頻多工(FDM)、正交分頻多工(OFDM)、稀疏碼多工(SCM)、可等效於離散傅立葉轉換展頻正交分頻多工(DFT-s-OFDM)的單載波分頻多工或其他適當的多工方案來提供從基地台110到UE 122和124的多工下行鏈路(DL)或正向鏈路傳輸。
此外,在無線電存取網路100中的空中介面可利用一或多個雙工演算法。雙工指點對點通訊鏈路,其中兩個端點都能夠在兩個方向上與彼此通訊。全雙工意指兩個端點都能夠同時與彼此通訊。半雙工意指一次只有一個端點能夠將資訊發送到另一端點。在無線鏈路中,全雙工通道通常依賴於發射器和接收器的實體隔離和適當的干擾消除技術。經由利用分頻雙工(FDD)或分時雙工(TDD)來對無線鏈路頻繁地實現全雙工模擬。在FDD中,在不同方向上的傳輸在不同的載波頻率下操作。在TDD中,在給定通道上在不同方向上的傳輸使用分時多工來彼此分離。亦即,在某些時間,通道專用於在一個方向上的傳輸,而在其他時間,通道專用於在另一方向上的傳輸,其中方向可以非常快速地改變,例如每子訊框幾次。
在無線電存取網路100中,UE獨立於它們的位置進行通訊同時移動的能力被稱為行動性。在UE和無線電存取網路之間的各種實體通道通常在存取和行動性管理功能(AMF)的控制下被建立、維持和釋放,存取和行動性管理功能可包括管理控制平面功能和使用者平面功能兩者的安全上下文的安全上下文管理功能(SCMF)和執行認證的安全錨固功能(SEAF)。在本案內容的各種態樣中,無線電存取網路100可利用基於DL的行動性或基於UL的行動性來使行動性和切換(即UE的連接從一個無線電通道到另一無線電通道的轉移)成為可能。在針對基於DL的行動性配置的網路中,在利用排程實體的調用期間或在任何其他時間,UE可監測來自它的服務細胞的信號的各種參數以及相鄰細胞的各種參數。根據這些參數的品質,UE可維持與一或多個相鄰細胞的通訊。在這個時間期間,若UE從一個細胞移動到另一細胞,或若來自相鄰細胞的信號品質在給定量的時間期間超過來自服務細胞的信號品質,則UE可承擔從服務細胞到相鄰(目標)細胞的移交或切換。例如,UE 124可從對應於它的服務細胞102的地理區域移動到對應於相鄰細胞106的地理區域。當來自相鄰細胞106的信號強度或品質在給定量的時間期間超過它的服務細胞102的信號強度或品質時,UE 124可將指示該狀況的報告訊息發送到它的服務基地台110。作為回應,UE 124可接收切換命令,且UE可經歷到細胞106的切換。
在針對基於UL的行動性配置的網路中,來自每個UE的UL參考信號可由網路利用來為每個UE選擇服務細胞。在一些實例中,基地台110、112和114/116可廣播統一同步信號(例如統一主要同步信號(PSS)、統一輔助同步信號(SSS)和統一實體廣播通道(PBCH))。UE 122、124、126、128、130和132可接收統一同步信號,從同步信號匯出載波頻率和子訊框/時槽時序,並回應於匯出時序而發送上行鏈路引導頻或參考信號。由UE(例如UE 124)發送的上行鏈路引導頻信號可同時由在無線電存取網路100內的兩個或更多個細胞(例如基地台110和114/116)接收。每個細胞可量測引導頻信號的強度,且無線電存取網路(例如基地台110和114/116中的一或多個基地台及/或在核心網路內的中央節點)可決定UE 124的服務細胞。當UE 124穿過無線電存取網路100移動時,網路可繼續監測由UE 124發送的上行鏈路引導頻信號。當由相鄰細胞量測的引導頻信號的信號強度或品質超過由服務細胞量測的信號強度或品質時,無線電存取網路100可在通知或沒有通知UE 124的情況下將UE 124從服務細胞切換到相鄰細胞。
儘管由基地台110、112和114/116發送的同步信號可以是統一的,同步信號可以不辨識特定的細胞,而是可辨識在同一頻率上及/或以同一時序操作的多個細胞的區域。在5G網路或其他下一代通訊網路中的區域的使用實現基於上行鏈路的行動性框架並提高UE和網路兩者的效率,因為需要在UE和網路之間交換的行動性訊息的數量可減小。
在各種實現中,在無線電存取網路100中的空中介面可利用許可頻譜、免許可頻譜或共享頻譜。許可頻譜通常依靠行動網路服務供應商來提供頻譜的一部分的排他使用,行動網路服務供應商從政府監管機構購買許可證。免許可頻譜提供頻譜的一部分的共享使用而不需要政府授予的許可證。儘管通常仍然需要與一些技術規則的符合性來存取免許可頻譜,通常任何服務供應商或設備可得到存取。共享頻譜可落在授權和免許可頻譜之間,其中可能需要技術規則或限制來存取頻譜,但頻譜仍然可由多個服務供應商及/或多個RAT共享。例如,許可頻譜的一部分的許可證的持有者可提供許可的共享存取(LSA)來例如利用與適當的領有許可證者決定的條件與其他方共享該頻譜以得到存取。
在一些實例中,對空中介面的存取可被排程,其中排程實體(例如基地台)在它的服務區域或細胞內的一些或所有設備和設施當中分配用於通訊的資源(例如時間-頻率資源)。在如下面進一步論述的本案內容內,排程實體可負責為一或多個被排程實體排程、分配、重新配置和釋放資源。亦即,對於被排程的通訊,UE和被排程實體利用由排程實體分配的資源。
基地台不是可以用作排程實體的唯一實體。亦即,在一些實例中,UE可以用作針對一或多個被排程實體(例如一或多個其他UE)排程資源的排程實體。在其他實例中,可在UE之間使用側向鏈路信號而不必依賴於來自基地台的排程或控制資訊。例如,示出與UE 140和142通訊的UE 138。在一些實例中,UE 138用作排程實體或主側向鏈路設備,以及UE 140和142可以用作被排程實體或非主(例如輔助)側向鏈路設備。在又一實例中,UE可以用作在設備到設備(D2D)、對等(P2P)或車輛到車輛(V2V)網路中及/或在網狀網路中的排程實體。在網狀網路實例中,UE 140和142除了與排程實體138通訊以外亦可以可選地直接與彼此通訊。
因此在具有對時間-頻率資源的被排程的存取並具有蜂巢配置、P2P配置或網狀配置的無線通訊網路中,排程實體和一或多個被排程實體可利用所排程的資源來進行通訊。現在參考圖2,方塊圖示出排程實體202和複數個被排程實體204(例如204a和204b)。在這裡,排程實體202可對應於基地台110、112、114及/或118。在額外的實例中,排程實體202可對應於UE 138、四軸飛行器120或在無線電存取網路100中的任何其他適當的節點。類似地,在各種實例中,被排程實體204可對應於UE 122、124、126、128、130、132、134、136、138、140和142或在無線電存取網路100中的任何其他適當的節點。
如圖2所示,排程實體202可將包括諸如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DSCH)的一或多個傳輸量通道的下行鏈路使用者資料傳輸量206發送到一或多個被排程實體204。排程實體202亦可將包括諸如PBCH、PSS、SSS、實體控制格式指示符通道(PCFICH)、實體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O)指示符通道(PHICH)及/或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等的一或多個控制通道的控制資訊208廣播到一或多個被排程實體204。被排程實體204可將包括諸如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通道(PUSCH)的一或多個傳輸量通道的上行鏈路使用者資料傳輸量210發送到被排程實體204。此外,被排程實體204可將包括一或多個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例如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212發送到排程實體202。在PUCCH內發送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可包括各種分群組類型和類別,包括引導頻、參考信號和被配置為實現或説明對上行鏈路傳輸量傳輸解碼的資訊。在一些實例中,控制資訊212可包括排程請求(SR),即對排程實體202排程上行鏈路傳輸的請求。在這裡,回應於在控制通道212上發送的SR,排程實體202可發送可排程時槽用於上行鏈路封包傳輸的下行鏈路控制資訊208。
寬泛地說,排程實體202是負責排程在無線通訊網路中的傳輸量的節點或設備,該傳輸量包括下行鏈路傳輸和在一些實例中從一或多個被排程實體到排程實體202的上行鏈路傳輸量210。寬泛地說,被排程實體204是接收控制資訊的節點或設備,該控制資訊包括但不限於排程資訊(例如授權)、同步或定時資訊或來自無線通訊網路中的諸如排程實體202的另一實體的其他控制資訊。
在一些實例中,諸如第一被排程實體204a和第二被排程實體204b的被排程實體可利用側向鏈路信號用於直接D2D通訊。側向鏈路信號可包括側向鏈路傳輸量214和側向鏈路控制216。側向鏈路控制資訊216可在一些實例中包括請求信號,例如請求發送(RTS)、源發送信號(STS)及/或方向選擇信號(DSS)。請求信號可針對被排程實體204進行提供以請求持續時間以保持側向鏈路通道可用於側向鏈路信號。側向鏈路控制資訊216亦可包括回應信號,例如允許發送(CTS)及/或目的地接收信號(DRS)。回應信號可針對被排程實體204進行提供以例如在所請求的持續時間期間指示側向鏈路通道的可用性。請求和回應信號(例如交握)的交換可使執行側向鏈路通訊的不同被排程實體能夠在側向鏈路傳輸量資訊214的通訊之前協商側向鏈路通道的可用性。
圖2所示的通道或載波不必是可在排程實體202和被排程實體204之間被利用的所有通道或載波,且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認識到,可利用除了所示的那些通道或載波以外的其他通道或載波,例如其他傳輸量、控制和回饋通道。
圖3是如可以在諸如圖1所示的RAN 100的無線電存取網路內實現的正交分頻多工(OFDM)和單載波分頻多工(SC-FDMA)的比較的示意圖。在一些實例中,這個圖示可代表無線電資源,因為它們可在利用MIMO的OFDM或SC-FDM系統中被分配。應理解,圖3所示的概念亦可應用於在上行鏈路通道上實現OFDMA或SC-FDMA的無線電存取網路。
在OFDM系統中,可經由將頻率資源分成緊密間隔開的窄頻頻率音調或者次載波以及將時間資源分成具有給定持續時間的OFDM符號的序列來定義資源元素(RE)的二維網格。在圖3所示的實例中,每個RE由具有一個次載波(例如15 kHz頻寬)乘以一個OFDM符號(例如1/15 kHz = 667 ms持續時間)的尺寸的矩形表示。
因此,每個RE表示由一個OFDM資料符號對OFDM符號週期調制的次載波。可使用例如正交移相鍵控(QPSK)、16正交移相鍵控(QAM)、64 QAM或任何其他適當的調制來調制每個OFDM符號。為了簡單起見,只示出在兩個OFDM符號週期上的四個次載波。然而應理解,可在時槽或子訊框內利用任何數量的次載波和OFDM符號週期。例如,在LTE網路中,時槽包括12個連續的次載波和7個連續的OFDM符號或84個資源元素。在每個OFDM符號週期內,可對每個次載波插入各自的循環字首(CP)。CP作為在OFDM符號之間的防護頻帶操作,且一般經由將OFDM符號的結尾的小部分拷貝到OFDM符號的開頭來產生。
經由設置在基於符號速率的音調之間的間距,能夠減小或消除符號間干擾。OFDM通道經由以並行的方式跨越多個次載波分配資料串流來支援高資料速率。然而,OFDM遭受能夠使OFDM在上行鏈路上變得不所要的高峰均功率比(PAPR),其中UE(被排程實體)發射功率效率和放大器成本是重要的因素。
在SC-FDM系統中,可經由利用較寬頻寬單載波頻率並將時間資源分成將具有給定持續時間的SC-FDM符號序列來定義資源元素(RE)的二維網格。在圖3所示的實例中,示出對應於在OFDM系統中的四個15 kHz次載波的60 kHz載波。此外,儘管OFDM和SC-FDM符號具有相同的持續時間,每個SC-FDM符號包含表示經調制資料符號的N個「子符號」。因此,在具有四個經調制資料符號的圖3所示的實例中,在OFDM系統中,四個經調制資料符號並行地(每次載波一個經調制資料符號)發送,而在SC-FDM系統中,四個經調制資料符號以該速率的四倍連續地發送,其中每個資料符號佔據4 x 15 kHz頻寬。
經由以該速率的N倍連續地發送N個資料符號,SC-FDM頻寬與多載波OFDM系統相同;然而,PAPR極大地減小。通常,當次載波的數量增加時,OFDM系統的PAPR接近高斯雜訊統計,但不考慮次載波的數量,SC-FDM PAPR保持實質上相同。因此,SC-FDM可經由增加發射功率效率並減小功率放大器成本來提供在上行鏈路上的益處。
圖4是如可以在諸如圖1所示的RAN 100的無線電存取網路內在發射器450和接收器452之間實現的SC-FDM系統400的示意圖。在一些實例中,發射器450對應於被配置為發送包含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的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例如PUCCH)的被排程實體的一部分,並且接收器452對應於被配置為接收上行鏈路控制通道的排程實體。在圖4所示的實例中,發射器450包括兩個天線414a和414b,以及接收器452包括單個天線418。然而應理解,發射器450和接收器452可以各包括任何數量的天線。
圖4所示的SC-FDM系統400正在利用多輸入多輸出(MIMO)技術,這使發射器能夠經由在相同的時間-頻率資源上同時發送不同的資料串流(s1和s2)來實現空間發射分集及/或多工。資料串流s1和s2可包含相同或不同的資料。每個資料串流s1和s2可以例如具有長度M並由使用特定的調制方案(例如QPSK、16 QAM、64 QAM等)從原始位元串流產生的複經調制符號組成。在一些實例中,複經調制符號是要在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上被發送的經調制的控制符號。
每個資料串流s1和s2可被編碼(未圖示)並輸入到各自的M點離散傅立葉轉換(DFT)402a和402b(對應於資料串流的長度M),該各自的M點離散傅立葉轉換(DFT)402a和402b在各自的資料串流s1和s2上執行DFT預編碼。通常,每個DFT 402a和402b構成複經調制符號的離散頻域表示以產生預編碼符號。在DFT 402a和402b的輸出處,預編碼符號隨後由各自的映射電路404a和404b映射到所分配的次載波上以產生經調制次載波。在一些實例中,所分配的次載波形成連續音調集合。經調制次載波隨後經由用於時域轉換的各自的N點快速傅立葉反變換(IFFT)406a 和406b以產生各自的SC-FDM次載波,如圖3所示。在資料串流s1和s2對應於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實例中,每個SC-FDM子符號可在本文被稱為SC-FDM上行鏈路控制通道符號。各對應於經調制的控制符號中的一個符號的多個SC-FDM上行鏈路控制符號(例如SC-FDM子符號)可在SC-FDM符號內發送,如圖3所示。因此,一個SC-FDM符號攜帶M個複經調制符號。
從N點IFFT 406a和406b 輸出的SC-FDM子符號經過各自的並行到串列(P到S)轉換器408a和408b和循環字首(CP)插入電路410a和410b,其中保護間隔(例如循環字首)插入在SC-FDM符號(例如SC-FDM子符號的塊)之間,以便減小由在SC-FDM符號當中的多路徑傳播引起的符號間干擾(ISI)。SC-FDM符號和CP隨後被輸入到用於各自的類比信號到RF的類比轉換和升頻轉換的各自的數位類比轉換器(DAC)/射頻(RF)電路412a和412b。可接著經由各自的天線414a和414b來發送RF信號。
每個RF信號橫穿無線通道416到達接收器452,其中組合的RF信號由天線418接收,降頻轉換到基頻並接著由RF/類比數位轉換器(ADC)電路420轉換成數位信號。數位信號可接著被提供到CP移除電路422,其中從SC-FDM符號之間移除CP。SC-FDM符號可接著被輸入到串列到並行(S到P)轉換器424和N點快速傅立葉轉換(FFT)426,其中時域信號轉換成頻域信號。次載波解映射可接著由解映射電路428執行,且另外的信號處理可接著由接收器處理電路430執行以將信號解調並解碼以產生原始位元串流。
空時塊編碼(STBC)是在無線通訊中利用的編碼方案,其中跨越兩個或更多個天線發送資料串流和資料串流的一或多個副本。在STBC中,資料串流在資訊區塊中編碼,資訊區塊接著在發射天線(在空間中)被劃分並跨越時間發送。STBC基於由Siavash Alamouti在1998年開發的Alamouti碼。Alamouti碼為雙發射天線系統而設計並具有編碼矩陣:其中*表示複共軛。
圖5是資料串流的空時塊編碼(STBC)資訊區塊的示意圖。在圖5中,資料串流的一對兩個符號c0 和c1 一起被編碼為資訊區塊500。在較高層處,在兩個符號週期(例如SC-FDMA或OFDMA符號週期)上經由兩個發射天線來發送完全相同的符號對(c0 和c1 )。例如,在第一符號週期(時間1)期間,符號c0 和c1 每個被提供到各自的發射天線而沒有任何修改。在圖5所示的實例中,符號c0 被提供到天線1,而符號c1 被提供到天線2。
然而在下一符號週期(時間2)期間,符號c0 和c1 每個根據上面的Alamouti編碼矩陣在數學上被轉換並映射到不同的天線。在圖5所示的實例中,符號c0 轉換成c0 的共軛並被提供到天線2,而符號c1 轉換成c1 的負共軛並被提供到天線1。在接收器處,符號c0 和c1 在一起被處理(例如接收器不在每個符號處,而是每隔一個符號處理資料)。通常,接收器組合所接收的符號並接著使用數學程序對每個符號單獨地解碼。
STBC利用資料符號的所接收的複製版本來提高在任何種類的通道狀況中恢複合符號的概率。因此,可在SC-FDMA系統中利用STBC以當被排程實體(UE)包括多個發射天線時提高在上行鏈路上的空間發射分集,如圖4所示。然而,STBC需要兩個成對的SC-FDMA符號來構造STBC代碼塊。在一些情形中,可能只有在特定的時槽或子訊框內的奇數數量的SC-FDMA符號。例如,在LTE中的PUCCH格式3只包含在時槽內的五個SC-FDMA符號。在這種情況下,當應用一般STBC方案時建立孤兒符號。
因此,在本案內容的各種態樣中,單符號STBC方案可用於實現發射分集,即使當奇數數量的SC-FDMA符號在時槽內發送時。圖6是單符號STBC機制的示意圖。如圖6所示,包含M個複經調制符號602(S1, S2, … SM)的資訊區塊600可劃分成第一複經調制符號a(i) 集合604a和第二複經調制符號b(i) 集合604b。根據本案內容的各種態樣,各自的循環字首606a和606b可被添加(附加)到每個符號a(i)和b(i)集合。每個循環字首606a和606b可包括例如各自的符集合號的末尾的一部分。在一些實例中,循環字首(未圖示)亦可添加在每個符號集合的末尾處。每個循環字首可包括例如相應符號集合的開頭的一部分。在其他實例中,可添加循環字尾而不是循環字首。在一些實例中,循環字首或循環字尾可被設置為零而不是包括該符號集合的開頭/末尾的一部分,取決於期望效能和管理負擔。
在下文中被稱為循環詞綴(CA)的循環字首及/或循環字尾可由接收器利用來辨識不同符號集合(例如經由利用重複的部分作為針對該符號集合的開始和結束的標誌),並使接收器能夠執行空時解碼。例如,若循環字尾附加到符號集合,則接收器可將循環字尾辨識為在其末尾處的符號集合的重複部分,並利用該重複部分來決定該符號集合的開始和末尾(例如該符號集合的開始對應於循環字尾(重複部分)且該符號集合的末尾緊接著發生在循環字尾之前)。
作為結果的資訊區塊(例如CA + a(i);CA + b(i))可接著受制於STBC編碼電路608以執行Alamouti類型碼處理以產生複製版本,該複製版本是符號a(i)和b(i)集合的功能。在圖6所示的實例中,在編碼之後,產生兩個代碼塊610a和610b,每個代碼塊用於在單獨的天線上傳輸。例如,用於在天線1上傳輸的第一代碼塊610a包括原始資訊區塊(例如符號a(i) 604a和b(i) 604b的集合以及CA 606a和606b)。用於在天線2上傳輸的第二代碼塊610b包括CA 606a和606b, b*(-i) 612,其為在b(i)內的多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的模的複共軛,以及–a*(-i) 614,其是在a(i)內的多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的模的負複共軛。在接收器處,可在兩個代碼塊610a和610b上執行標準空時塊解碼以恢復複經調制符號a(i) 604a和b(i) 604b的原始集合。
在多工存取系統中,其中多個被排程實體正在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上發送UCI,可使用此類單符號STBC方案來限制能夠在特定的時槽中發送UCI的被排程實體的數量。例如,每個被排程實體可利用排程實體已知的唯一展頻碼來對它們的UCI進行時域展頻以允許排程實體分離所接收的UCI並辨識發送特定UCI的被排程實體。若被排程實體使用多個天線來發送UCI而沒有任何特殊設計(例如不使用STBC),則單獨展頻碼可用於每個發射天線,因而減小對於被排程實體使用而言可用的展頻碼的數量,且作為結果,減小可在特定的時槽期間發送的被排程實體的數量。
在本案內容的各種態樣中,可使用SC-FDMA和單符號STBC經由在多個SC-FDMA符號上對每個STBC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並對每個天線利用相同的展頻碼來在上行控制通道(例如PUCCH)上發送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圖7是用於利用單符號STBC來產生包含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SC-FDMA符號的發射器700(例如在被排程實體中)的一部分的示意圖。
在圖7中,可由使用特定調制方案(例如QPSK、16 QAM、64 QAM等)產生的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組成的符號串流可被輸入到STBC編碼器702。如圖6所示的STBC編碼器702將符號串流劃分成兩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STBC編碼器702隨後將各自的循環詞綴(例如循環字首及/或循環字尾)附加到這些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之每一者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以產生兩個資訊區塊,其中這兩個資訊區塊的組合在添加各自的CA之後具有M的總長度。可接著使用空時塊編碼來對這兩個資訊區塊編碼,亦如圖6所示,以產生兩個代碼塊。可接著沿著不同的發射器鏈714a和714b朝著不同的天線提供每個代碼塊。例如,可沿著第一發射器鏈714a朝著第一天線(沒有特別在圖7中示出)提供第一代碼塊,以及沿著第二發射器鏈714b朝著第二天線(沒有特別在圖7中示出)提供第二代碼塊。如上面關於圖6之,用於在第一天線上傳輸的第一代碼塊可包括原始資訊區塊,而用於在第二天線上傳輸的第二代碼塊可包括這些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之每一者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的循環詞綴和功能。
每個代碼塊可接著被輸入到各自的M點離散傅立葉轉換(DFT)704a和704b(對應於每個代碼塊的長度M),該各自的M點離散傅立葉轉換(DFT)704a和704b對各自的代碼塊執行DFT預編碼以產生預編碼符號。在DFT 704a和704b的輸出處,預編碼符號可接著被輸入到各自的時域展頻電路706a和706b以在複數個SC-FDMA符號上使用展頻碼716對預編碼符號進行時域展頻。根據本案內容的各種態樣,每個時域展頻電路706a和706b利用同一展頻碼716。在一些實例中,展頻碼716可以是膺雜訊(PN)碼、Walsh碼及/或DFT碼。
展頻碼716由指示展頻碼的符號長度的展頻因數表徵。在一些實例中,展頻因數(展頻碼大小)由用於在時槽中發送UCI的SC-FDMA符號的數量限制。例如,若PUCCH格式3被選擇用於UCI的傳輸(在這裡,PUCCH格式指示被包括在UCI中的資訊的類型,其中格式3包括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確認資訊),多達五個SC-FDMA符號可用於當網路在LTE中部署正常CP數位方案(例如正常CP長度和次載波間隔)時在時槽中發送UCI。在LTE網路中,其中每個SC-FDMA符號攜帶N個複經調制符號(例如對於PUCCH格式3,N=12),來自DFT塊704a和704b之每一者DFT塊的輸出可包括N個各自的預編碼符號,該等預編碼符號可在五個SC-FDMA符號上由時域展頻電路706a和706b進行時域展頻。例如,每個預編碼符號可乘以五個符號長度展頻碼Wi ,其中Wi = [Wi (0), Wi (1), Wi (2), Wi (3), Wi (4)],並分佈在時域上,使得每個SC-FDMA符號包括N個預編碼符號之每一者預編碼符號的時域展頻版本。
在一些實例中,SC-FDMA符號中的一個SC-FDMA符號可用於發送參考信號(RS)而不是UCI。在這個實例中,可以使用四符號長度展頻碼在剩餘的四個符號上對從DFT 704a和704b輸出的預編碼符號進行時域展頻。通常,RS和用於控制通道傳輸的控制資料符號的數量可取決於使用者多工能力以及RS信號處理增益。例如,對RS可使用M個信號,而對控制資料可使用剩餘的N-M個符號。在這個實例中,在N-M個控制資料符號上執行時域展頻。
針對每個SC-FDMA符號的時域展頻符號可接著由各自的映射電路708a和708b映射到所分配的次載波以產生經調制次載波。例如在初始時間,對應於第一SC-FDMA符號的時域展頻符號的部分可映射到所分配的次載波,後面是對應於在隨後的時間在時槽之每一者其他SC-FDMA符號的時域展頻符號。針對時槽之每一者SC-FDMA符號的經調制次載波隨後順序地經過用於時域轉換的各自的N點快速傅立葉反變換(IFFT)710a和710b以產生針對每個時域展頻SC-FDMA符號的各自的SC-FDMA子符號,如圖3所示。如在上面關於圖4論述的,每個SC-FDMA子符號可在本文被稱為SC-FDMA上行鏈路控制通道符號,且各對應於時域展頻預編碼符號中的一個時域展頻預編碼符號的多個SC-FDMA上行鏈路控制符號(例如SC-FDMA子符號),可在SC-FDMA符號內發送,如圖3所示。
從N點IFFT 710a和710b 輸出的SC-FDMA子符號隨後順序地經過各自的並行到串列(P到S)轉換器/CP插入電路712a和712b,其中保護間隔(例如循環字首)插在SC-FDMA符號(例如SC-FDMA子符號的塊)之間,以便減小由在SC-FDMA符號當中的多路徑傳播引起的符號間干擾(ISI)。SC-FDMA符號和CP隨後可以轉換成類比信號並升頻轉換到射頻用於經由各自的天線的傳輸。
在一些實例中,發射器700可包括多於兩個天線,該等天線除了利用STBC實現的發射空間分集以外亦可用於實現發射時間分集。例如,在具有四個天線的發射器中,諸如使用小延遲循環延遲分集程序產生的循環移位延遲可應用於在第一天線上發送的每個SC-FDMA,且作為結果的循環移位的SC-FDMA符號可在第三天線上發送。此外,類似的循環移位延遲可應用於在第二天線上發送的每個SC-FDMA符號,且作為結果的循環移位的SC-FDMA符號可在第四天線上發送。
圖8是示出使用處理系統814的排程實體800的硬體實現的實例的圖。例如,排程實體800可以是如在圖1及/或圖2的任一或多個圖中所示的使用者設備(UE)。在另一實例中,排程實體800可以是如在圖1及/或圖2的任一或多個圖中所示的基地台。
可以利用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804的處理系統814來實現排程實體800。處理器804的實例包括微處理器、微控制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PGA)、可程式設計邏輯裝置(PLD)、狀態機、閘控邏輯、個別硬體電路和被配置為執行遍及本案內容描述的各種功能的其他適當的硬體。在各種實例中,排程實體800可被配置為執行本文所述的任一或多個功能。亦即,如在排程實體800中利用的處理器804可用於實現下面所述的任一或多個程序和程式。處理器804在一些實例中可經由基頻或數據機晶片來實現,且在其他實現中,處理器804可本身包括與基頻或數據機晶片有區別和不同的多個設備(例如在此類情形中可一致地工作以實現本文論述的實施例)。而且如上面提到的,能夠在包括RF鏈、功率放大器、調制器、緩衝器、交錯器、加法器/求和器等的實現中使用在基頻數據機處理器外部的各種硬體佈置和組件。
在這個實例中,可以利用通常由匯流排802表示的匯流排架構來實現處理系統814。匯流排802可包括任何數量的互連匯流排和橋接,這取決於處理系統814的特定應用和整體設計約束。匯流排802將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通常由處理器804表示)、記憶體805和電腦可讀取媒體(通常由電腦可讀取媒體806表示)的各種電路通訊地耦合在一起。匯流排802亦可連結在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公知的且因此將不再進一步描述的各種其他電路,例如定時源、周邊設備、電壓調節器和功率管理電路。匯流排介面808提供在匯流排802和收發機810之間的介面。收發機810提供用於在傳輸媒體上與各種其他裝置通訊的通訊介面或單元。根據裝置的性質,亦可提供使用者介面812(例如鍵盤、顯示器、揚聲器、麥克風、操縱桿)。
處理器804負責管理匯流排802和一般處理,包括在電腦可讀取媒體806上儲存的軟體的執行。軟體當由處理器804執行時使處理系統814執行下面對任何特定的裝置描述的各種功能。電腦可讀取媒體806和記憶體805亦可用於在執行軟體時儲存由處理器804操縱的資料。
在處理系統中的一或多個處理器804可執行軟體。軟體應大體上被解釋為意指指令、指令集、代碼、程式碼片段、程式碼、程式、副程式、軟體模組、應用、軟體應用、套裝軟體、常式、子常式、物件、可執行代碼、執行執行緒、程序、功能等,不管是否被稱為軟體、韌體、仲介軟體、微代碼、硬體描述語言還是其他術語。軟體可常駐在電腦可讀取媒體806上。電腦可讀取媒體806可以是非臨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非臨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作為實例包括磁存放裝置(例如硬碟、軟碟、磁條)、光碟(例如壓縮光碟(CD)或數位多功能光碟(DVD)、智慧卡、快閃記憶體設備(例如卡、棒或鍵式磁碟動器)、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可程式設計ROM(PROM)、可抹除PROM(EPROM)、電子可抹除PROM(EEPROM)、暫存器、可移除磁碟和用於儲存可由電腦存取和讀取的軟體及/或指令的任何其他適當的媒體。電腦可讀取媒體亦可作為實例包括載波、傳輸線和用於發送可由電腦存取和讀取的軟體及/或指令的任何其他適當的媒體。
電腦可讀取媒體806可常駐在處理系統814中、在處理系統814外部或跨越包括處理系統814的多個實體分佈。電腦可讀取媒體806可體現在電腦程式產品中。作為實例,電腦程式產品可包括在封裝材料中的電腦可讀取媒體。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認識到如何根據特定的應用和施加在整體系統上的整體設計約束來最好地實現在整個揭示內容中提出的所述功能。
在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中,處理器804可包括為各種功能配置的電路。例如,處理器804可包括被配置為產生、排程和修改時間-頻率資源(例如一或多個資源元素的集合)的資源配置或授權的資源配置和排程電路841。例如,資源配置和排程電路841可排程在多個分時雙工(TDD)及/或分頻雙工(FDD)子訊框或時槽內的時間-頻率資源以將使用者資料傳輸量及/或控制資訊攜帶到多個UE(被排程實體)及/或從複數個UE(被排程實體)攜帶使用者資料傳輸量及/或控制資訊。資源配置和排程電路841亦可以與資源配置和排程軟體851配合來操作。
處理器804亦可包括被配置為產生並發送下行鏈路使用者資料傳輸量和控制信號/通道的下行鏈路(D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842。例如D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842可被配置為產生包括下行鏈路控制資訊的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及/或包括下行鏈路使用者資料傳輸量的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DSCH)。此外,D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842可與資源配置和排程電路841配合來操作,以排程DL使用者資料傳輸量及/或控制資訊並根據被分配給DL使用者資料傳輸量及/或控制資訊的資源來將DL使用者資料傳輸量及/或控制資訊放置到在一或多個子訊框或時槽內的分時雙工(TDD)或分頻雙工(FDD)載波上。D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842亦可被配置為利用分時多工(TDM)、分碼多工(CDM)、分頻多工(FDM)、正交分頻多工(OFDM)、稀疏碼多工(SCM)或其他適當的多工方案來多工DL傳輸。D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842亦可與DL資料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軟體852配合來操作。
處理器804亦可包括被配置為接收並處理來自一或多個被排程實體的上行鏈路控制通道和上行鏈路傳輸量通道的上行鏈路(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電路843。例如,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電路843可被配置為從一或多個被排程實體接收上行鏈路使用者資料傳輸量。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電路843亦可被配置為從多個被排程實體接收包含多工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的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
根據本案內容的各種態樣,可使用具有單符號STBC的SC-FDMA來發送PUCCH。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電路843可被配置為接收包括複數個SC-FDMA符號的PUCCH,移除在SC-FDMA符號之間的CA,並對在時槽內接收的SC-FDMA符號進行時域解擴以辨識具有相同的展頻碼的兩個STBC代碼塊。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電路843亦可以利用STBC解碼器電路844來在兩個STBC代碼塊上進行空時塊解碼以產生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電路843亦可以將多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解調以恢復原始控制資料(例如控制資訊位元的集合)。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電路843亦可以與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軟體853配合來操作。此外,STBC解碼器電路844亦可以與STBC解碼器軟體854配合來操作。
被包括在處理器804中的電路被提供為非限制性實例。用於執行所述功能的其他單元存在並被包括在本案內容的各種態樣內。在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中,電腦可讀取媒體806可儲存具有被配置為執行本文所述的各種程序的指令的電腦可執行代碼。被包括在電腦可讀取媒體806中的指令被提供為非限制性實例。被配置為執行所述功能的其他指令存在並被包括在本案內容的各種態樣內。
圖9是示出使用處理系統914的示例性被排程實體900的硬體實現的實例的概念圖。根據本案內容的各種態樣,可利用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904的處理系統914來實現元件或元件的任何部分或元件的任何組合。例如,被排程實體900可以是如在圖1及/或2的任一或多個圖中所示的使用者設備(UE)。
處理系統914可實質上與包括匯流排介面908、匯流排902、記憶體905、處理器904和電腦可讀取媒體906的圖9所示的處理系統814相同。此外,被排程實體900可包括與上面在圖8中所述的那些類似的使用者介面912和收發機910。亦即,如在被排程實體900中利用的處理器904可用於實現下面所述的任一或多個程序。
在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中,處理器904可包括被配置為產生並發送UL控制通道上的上行鏈路控制/回饋/確認資訊的上行鏈路(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例如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可被配置為根據上行鏈路授權來產生並發送UL傳輸量通道(例如PUSCH)上的上行鏈路使用者資料傳輸量。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亦可被配置為產生並發送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例如包含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的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
根據本案內容的各種態樣,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可被配置為產生對應於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控制資訊位元並調制控制資訊位元(例如使用QPSK、16 QAM、64 QAM等)以產生經調制的控制符號。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亦可被配置為利用STBC編碼器電路946來對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編碼以產生兩個代碼塊,每個代碼塊用於經由各自的天線來傳輸。在一些實例中,STBC編碼器電路946可根據上面關於圖7之STBC編碼器702的功能來操作。
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亦可被配置為對每個代碼塊執行DFT以產生各自的預編碼符號集合,並接著利用時域展頻電路948來對預編碼符號集合之每一者預編碼符號進行時域展頻以產生各自的時域展頻信號。在一些實例中,時域展頻電路948可根據上面關於圖7之時域展頻電路706a和706b的功能來操作。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亦可被配置為從各自的時域展頻信號產生各自的SC-FDMA符號集合,並將SC-FDMA符號集合之每一者SC-FDMA符號輸出到收發機910用於經由各自的天線來傳輸。
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亦可以利用循環移位延遲電路950來將諸如使用小延遲循環延遲分集程序產生的循環移位延遲應用於在第一天線上發送的每個SC-FDMA符號,且作為結果的循環移位的SC-FDMA符號可被輸出到收發機910用於在第三天線上的傳輸。此外,循環移位延遲電路950亦可將類似的循環移位延遲應用於在第二天線上發送的每個SC-FDMA符號,且作為結果的循環移位的SC-FDMA符號可被輸出到收發機910用於在第四天線上傳輸。若利用多於四個發射天線,則可針對每對發射天線,將不同的循環移位應用於SC-FDMA符號。
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可與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軟體952配合來操作。此外,STBC編碼器電路946可與STBC編碼器軟體956配合來操作。此外,時域展頻電路948可與時域展頻軟體958配合來操作。類似地,循環移位延遲電路950可與循環移位延遲軟體960配合來操作。
處理器904亦可包括被配置為接收並處理傳輸量通道(例如PDSCH)上的下行鏈路使用者資料傳輸量以及接收並處理一或多個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上的控制資訊的下行鏈路(D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電路944。在一些實例中,所接收的下行鏈路使用者資料傳輸量及/或控制資訊可暫時儲存在記憶體905內的資料緩衝器915中。D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電路944可與D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軟體954配合來操作。
被包括在處理器904中的電路被提供為非限制性實例。用於執行所述功能的其他單元存在並被包括在本案內容的各種態樣內。在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中,電腦可讀取媒體906可儲存具有被配置為執行本文所述的各種程序的指令的電腦可執行代碼。被包括在電腦可讀取媒體906中的指令被提供為非限制性實例。被配置為執行所述功能的其他指令存在並被包括在本案內容的各種態樣內。
圖10是示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的用於利用具有單符號STBC的SC-FDMA來產生用於在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上傳輸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示例性程序1000的流程圖。如下所述,可在本案內容的範疇內在特定的實現中省略一些或所有所示的特徵,且一些所示特徵可能對所有實施例的實現不是需要的。在一些實例中,程序1000可由圖9所示的被排程實體900執行。在一些實例中,程序1000可由用於執行下面所述的功能或演算法的任何適當的裝置或單元執行。
在方塊1002,被排程實體可產生包括用於在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例如PUCCH)上傳輸的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例如,在上面關於圖9所示和所述的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可產生UCI。
在方塊1004,被排程實體可將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劃分成兩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例如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和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在方塊1006,被排程實體可接著將各自的循環詞綴(例如循環字首及/或循環字尾)附加到這些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之每一者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以產生各自的第一和第二資訊區塊,其中第一和第二資訊區塊的組合具有M的總長度。CA可以是零或非零。例如,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與上面關於圖9所示和所述的STBC編碼器電路946一起可劃分經調制的控制符號並附加CA以產生第一和第二資訊區塊。
在方塊1008,被排程實體可使用空時塊編碼來對第一和第二資訊區塊編碼以產生用於經由第一天線傳輸的第一代碼塊和用於經由第二天線傳輸的第二代碼塊。在一些實例中,用於經由第一天線傳輸的第一代碼塊可包括原始資訊區塊,而用於經由第二天線傳輸的第二代碼塊可包括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之每一者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的循環詞綴和功能。例如,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與上面關於圖9所示和所述的STBC編碼器電路946一起可對第一和第二資訊區塊編碼以產生第一和第二代碼塊。
在方塊1010,可利用第一展頻碼在複數個SC-FDMA符號上對第一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在一些實例中,可將第一代碼塊輸入到M點離散傅立葉轉換(DFT)以產生預編碼符號,且可接著在用於經由第一天線來傳輸的複數個SC-FDMA符號上對預編碼符號進行時域展頻。例如,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與上面關於圖9所示和所述的時域展頻電路948一起可在複數個SC-FDMA符號上對第一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
在方塊1012,亦可利用第二展頻碼在複數個SC-FDMA符號上對第二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根據本案內容的各種態樣,第二展頻碼與第一展頻碼相同。在一些實例中,可將第二代碼塊輸入到M點離散傅立葉轉換(DFT)以產生預編碼符號,且可接著在用於經由第二天線來傳輸的複數個SC-FDMA符號上對預編碼符號進行時域展頻。例如,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與上面關於圖9所示和所述的時域展頻電路948一起可在複數個SC-FDMA符號上對第二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
圖11是示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的用於利用具有單符號STBC的SC-FDMA來產生用於在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上傳輸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另一示例性程序1100的流程圖。如下所述,可在本案內容的範疇內在特定的實現中省略一些或所有所示的特徵,且一些所示特徵可能對所有實施例的實現不是需要的。在一些實例中,程序1100可由圖9所示的被排程實體900執行。在一些實例中,程序1100可由用於執行下面所述的功能或演算法的任何適當的裝置或單元執行。
在方塊1102,被排程實體可產生包括用於在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例如PUCCH)上傳輸的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例如,上面關於圖9所示和所述的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可產生UCI。
在方塊1104,被排程實體可將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劃分成兩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例如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和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在方塊1106,被排程實體可接著將各自的循環詞綴(例如循環字首及/或循環字尾)附加到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之每一者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以產生各自的第一和第二資訊區塊,其中第一和第二資訊區塊的組合具有M的總長度。例如,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與上面關於圖9所示和所述的STBC編碼器電路946一起可劃分經調制的控制符號並附加CA以產生第一和第二資訊區塊。
在方塊1108,被排程實體可使用空時塊編碼來對第一和第二資訊區塊編碼以產生用於經由第一天線傳輸的第一代碼塊和用於經由第二天線傳輸的第二代碼塊。在一些實例中,用於經由第一天線傳輸的第一代碼塊可包括原始資訊區塊,而用於經由第二天線傳輸的第二代碼塊可包括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之每一者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的循環詞綴和功能。例如,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與上面關於圖9所示和所述的STBC編碼器電路946一起可對第一和第二資訊區塊編碼以產生第一和第二代碼塊。
在方塊1110,被排程實體可對第一和第二代碼塊執行離散傅立葉轉換(DFT)以產生第一和第二預編碼符號。例如,被排程實體可構造複經調制符號的離散頻域表示以產生預編碼符號。例如,在上面關於圖9所示和所述的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可對第一和第二代碼塊執行DFT。
在方塊1112,被排程實體可利用相同的展頻碼在複數個SC-FDMA符號上對第一和第二預編碼符號進行時域展頻以產生第一和第二展頻符號。例如,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與上面關於圖9所示和所述的時域展頻電路948一起可在複數個SC-FDMA符號上對第一和第二預編碼符號進行時域展頻。
在方塊1114,被排程實體可將第一和第二展頻符號映射到次載波上以產生第一和第二經調制次載波。在一些實例中,所分配的次載波形成連續音調集合。例如,在上面關於圖9所示和所述的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可將展頻符號映射到次載波上。
在方塊1116,被排程實體可對第一和第二經調制次載波執行用於時域轉換的快速傅立葉反變換(IFFT)以產生在第一和第二SC-FDMA符號內的第一和第二SC-FDMA上行鏈路控制通道符號。各對應於經調制的控制符號中的一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的多個SC-FDMA上行鏈路控制通道符號(例如SC-FDMA子符號)可在SC-FDMA符號內被發送,如圖3所示。因此,每個SC-FDMA符號包括M個SC-FDMA上行鏈路控制通道符號。作為實例,第一展頻符號的一部分可映射到次載波上並受到IFFT以產生第一SC-FDMA符號中的一個SC-FDMA符號內的SC-FDMA上行鏈路控制通道符號。類似地,第二展頻符號的一部分可映射到次載波上並受到IFFT以產生第二SC-FDMA符號中的一個SC-FDMA符號內的SC-FDMA上行鏈路控制通道符號。例如,在上面關於圖9所示和所述的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可對經調制次載波執行IFFT。
在方塊1118,被排程實體可將各自的循環字首(CP)插入到每個SC-FDMA符號(例如第一和第二SC-FDMA符號之每一者SC-FDMA符號)內。例如,在上面關於圖9所示和所述的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可將CP插入到SC-FDMA符號內。
圖12是示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的用於利用具有單符號STBC的SC-FDMA來產生用於在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上傳輸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另一示例性程序1200的流程圖。如下所述,可在本案內容的範疇內在特定的實現中省略一些或所有所示的特徵,且一些所示特徵可能對所有實施例的實現不是需要的。在一些實例中,程序1200可由圖9所示的被排程實體900執行。在一些實例中,程序1200可由用於執行下面所述的功能或演算法的任何適當的裝置或單元執行。
在方塊1202,被排程實體可產生包括用於在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例如PUCCH)上傳輸的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例如,在上面關於圖9所示和所述的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可產生UCI。
在方塊1204,被排程實體可將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劃分成兩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例如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和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在方塊1206,被排程實體可接著將各自的循環詞綴(例如循環字首及/或循環字尾)附加到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之每一者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以產生各自的第一和第二資訊區塊,其中第一和第二資訊區塊的組合具有M的總長度。例如,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與上面關於圖9所示和所述的STBC編碼器電路946一起可劃分經調制的控制符號並附加CA以產生第一和第二資訊區塊。
在方塊1208,被排程實體可使用空時塊編碼來對第一和第二資訊區塊編碼以產生用於經由第一天線傳輸的第一代碼塊和用於經由第二天線傳輸的第二代碼塊。在一些實例中,用於經由第一天線傳輸的第一代碼塊可包括原始資訊區塊,而用於經由第二天線傳輸的第二代碼塊可包括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之每一者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的循環詞綴和功能。例如,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與上面關於圖9所示和所述的STBC編碼器電路946一起可對第一和第二資訊區塊編碼以產生第一和第二代碼塊。
在方塊1210,被排程實體可利用相同的展頻碼在複數個SC-FDMA符號上對第一和第二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以產生第一和第二SC-FDMA符號。例如,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與上面關於圖9所示和所述的時域展頻電路948一起可在複數個SC-FDMA符號上對第一和第二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
在方塊1112,被排程實體可在第一天線上發送第一SC-FDMA符號並在第二天線上發送第二SC-FDMA符號。例如,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與上面關於圖9所示和所述的收發機910一起可分別在第一和第二天線上發送第一和第二SC-FDMA符號。
在方塊1214,被排程實體可將第一循環移位延遲應用於第一SC-FDMA符號以產生第一循環移位的SC-FDMA符號。例如,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與上面關於圖9所示和所述的循環移位延遲電路950一起可將第一循環移位延遲應用於第一SC-FDMA符號。
在方塊1216,被排程實體可將第二循環移位延遲應用於第二SC-FDMA符號以產生第二循環移位的SC-FDMA符號。第二循環移位延遲可與第一循環移位延遲相同或不同。例如,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與上面關於圖9所示和所述的循環移位延遲電路950一起可將第二循環移位延遲應用於第二SC-FDMA符號。
在方塊1218,被排程實體可在第三天線上發送第一循環移位的SC-FDMA符號並在第四天線上發送第二循環移位的SC-FDMA符號。例如,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與上面關於圖9所示和所述的收發機910一起可分別在第三和第四天線上發送第一和第二循環移位的SC-FDMA符號。
圖13是示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的用於接收並處理包括使用SC-FDMA和單符號STBC而產生的UCI的PUCCH的示例性程序1300的流程圖。如下所述,可在本案內容的範疇內在特定的實現中省略一些或所有所示的特徵,且一些所示特徵可能對所有實施例的實現不是需要的。在一些實例中,程序1300可由圖8所示的排程實體800執行。在一些實例中,程序1300可由用於執行下面所述的功能或演算法的任何適當的裝置或單元執行。
在方塊1302,排程實體可接收包括複數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的PUCCH,每個UCI由被排程實體集合中的一個被排程實體發送。每個UCI包括使用STBC產生的複數個SC-FDMA符號。例如,在上面關於圖8所示和所述的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電路843可接收PUCCH。
在方塊1304,排程實體可對在時槽中接收的複數個SC-FDMA符號進行時域解擴以產生複數個代碼塊。在一些實例中,排程實體可利用附加到每個代碼塊的循環詞綴來辨識不同的代碼塊。例如,在上面關於圖8所示和所述的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電路843可對SC-FDMA符號進行時域解擴。
在方塊1306,排程實體可從複數個代碼塊中辨識具有相同的展頻碼的第一代碼塊和第二代碼塊。例如,在上面關於圖8所示和所述的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電路843可辨識第一和第二代碼塊。
在方塊1308,排程實體可在第一和第二代碼塊上應用空時塊解碼以產生第一和第二資訊區塊。第一資訊區塊可包括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和附加到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的第一循環詞綴。第二資訊區塊被製造包括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和附加到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的第二循環詞綴。例如,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電路843與上面關於圖8所示和所述的STBC解碼器電路844一起可對第一和第二代碼塊進行空時塊解碼。
在方塊1310,排程實體可對第一和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進行解調以產生複數個控制資料(例如原始控制資訊位元集合)。例如,在上面關於圖8所示和所述的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電路843可對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進行解調。
在一個配置中,在無線通訊網路內的被排程實體(例如圖9所示的被排程實體900)包括用於產生包括用於在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上傳輸的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單元,用於將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劃分成至少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和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的單元以及用於將第一循環詞綴附加到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以產生第一資訊區塊並將第二循環詞綴附加到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以產生第二資訊區塊的單元。被排程實體亦包括用於利用空時塊編碼來對第一資訊區塊和第二資訊區塊編碼以產生用於經由第一天線傳輸的第一代碼塊和用於經由第二天線傳輸的第二代碼塊的單元,用於利用第一展頻碼在經由第一天線發送的複數個第一SC-FDMA符號上對第一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的單元以及用於利用第二展頻碼在經由第二天線發送的複數個第二SC-FDMA符號上對第二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的單元,其中第一展頻碼與第二展頻碼相同。
在一個態樣中,前面提到的單元可以是圖9所示的被配置為執行由前面提到的單元詳述的功能的處理器904。例如,前面提到的用於產生包括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單元,用於將經調制的控制符號劃分成第一和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的單元以及用於將第一循環詞綴附加到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並將第二循環詞綴附加到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的單元可包括圖9所示的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942。此外,前面提到的用於對第一和第二資訊區塊編碼的單元可包括圖9所示的STBC編碼器電路946。此外,前面提到的用於對第一和第二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的單元可包括圖9所示的時域展頻電路948。在另一態樣中,前面提到的單元可以是被配置為執行由前面提到的單元詳述的功能的電路或任何裝置。
已經參考示例性實現提出了無線通訊網路的幾個態樣。如本發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容易認識到的,遍及本案內容描述的各種態樣可擴展到其他電信系統、網路架構和通訊標準。
作為實例,各種態樣可在由3GPP定義的其他系統內實現,這些其他系統例如是長期進化(LTE)、進化型封包系統(EPS)、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及/或全球行動系統(GSM)。各種態樣亦可擴展到由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2(3GPP2)定義的系統,這些系統例如是CDMA2000及/或進化資料最佳化(EV-DO)。其他實例可在使用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超寬頻(UWB)、藍芽的系統及/或其他適當的系統中實現。所使用的實際電信標準、網路架構及/或通訊標準將取決於特定的應用和施加在系統上的整體設計約束。
在本案內容內,術語「示例性」用於意指「用作實例、實例或說明」。在本文被描述為「示例性」的任何實現或態樣並不一定被解釋為相對於本案內容的其他態樣是優選的或有利的。同樣,術語「態樣」並不要求本案內容的所有態樣皆包括所論述的特徵、優點或操作模式。術語「耦合」在本文用於代表在兩個物體之間的直接或間接耦合。例如,若物體A實體地接觸物體B且物體B接觸物體C,則物體A和C仍然可被考慮為耦合到彼此,即使它們不直接實體地接觸彼此。例如,第一物體可耦合到第二物體,即使第一物體從不與第二物體直接實體地接觸。術語「電路」和「電路系統」被廣泛地使用,且意欲都包括電氣設備和導體的硬體實現以及資訊和指令的軟體實現,電氣設備和導體在被連接和配置時使在本案內容中所述的功能的執行成為可能而沒有關於電子電路的類型的限制,資訊和指令當由處理器執行時使在本案內容中所述的功能的執行成為可能。
在圖1-13中所示的組件、步驟、特徵及/或功能中的一或多個可重新佈置及/或組合成單個組件、步驟、特徵或功能或體現在幾個組件、步驟或功能中。可添加額外的元件、組件、步驟及/或功能而不偏離本文揭示的新穎特徵。在圖1-9中所示的裝置、設備及/或組件可被配置為執行本文所述的方法、特徵或步驟中的一或多個。本文所述的新穎演算法亦可有效地在軟體中實現及/或嵌入在硬體中。
應理解,在所揭示的方法中的步驟的特定順序或層次是示例性程序的圖示。基於設計偏好,應理解,在方法中的步驟的特定順序或層次可以被重新佈置。附隨的方法請求項以範例順序呈現各種步驟的元素,且並不意味著被限制到所呈現的特定的順序或層次,除非在其中特別敘述。
100‧‧‧無線電存取網路
102‧‧‧巨集細胞
104‧‧‧巨集細胞
106‧‧‧巨集細胞
108‧‧‧小型細胞
110‧‧‧基地台
112‧‧‧基地台
114‧‧‧第三基地台
116‧‧‧遠端無線電頭(RRH)
118‧‧‧基地台
120‧‧‧四軸飛行器或無人駕駛飛機
122‧‧‧UE
124‧‧‧UE
126‧‧‧UE
127‧‧‧對等(P2P)或側向鏈路信號
128‧‧‧UE
130‧‧‧UE
132‧‧‧UE
134‧‧‧UE
136‧‧‧UE
138‧‧‧UE
140‧‧‧UE
142‧‧‧UE
202‧‧‧排程實體
204a‧‧‧被排程實體
204b‧‧‧被排程實體
206‧‧‧下行鏈路使用者資料傳輸量
208‧‧‧控制資訊
210‧‧‧上行鏈路使用者資料傳輸量
212‧‧‧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214‧‧‧側向鏈路傳輸
216‧‧‧側向鏈路控制
400‧‧‧SC-FDM系統
402a‧‧‧M點離散傅立葉轉換(DFT)
402b‧‧‧M點離散傅立葉轉換(DFT)
404a‧‧‧映射電路
404b‧‧‧映射電路
406a‧‧‧N點快速傅立葉反變換(IFFT)
406b‧‧‧N點快速傅立葉反變換(IFFT)
408a‧‧‧並行到串列(P到S)轉換器
408b‧‧‧並行到串列(P到S)轉換器
410a‧‧‧循環字首(CP)插入電路
410b‧‧‧循環字首(CP)插入電路
412a‧‧‧數位類比轉換器(DAC)/射頻(RF)電路
412b‧‧‧數位類比轉換器(DAC)/射頻(RF)電路
414a‧‧‧天線
414b‧‧‧天線
416‧‧‧無線通道
418‧‧‧天線
420‧‧‧RF/類比數位轉換器(ADC)電路
422‧‧‧CP移除電路
424‧‧‧串列到並行(S到P)轉換器
426‧‧‧N點快速傅立葉轉換(FFT)
428‧‧‧解映射電路
430‧‧‧接收器處理電路
450‧‧‧發射器
452‧‧‧接收器
500‧‧‧資訊區塊
600‧‧‧資訊區塊
602‧‧‧複經調制符號
604a‧‧‧第一複經調制符號集合
604b‧‧‧第二複經調制符號集合
606a‧‧‧循環字首
606b‧‧‧循環字首
608‧‧‧STBC編碼電路
610a‧‧‧代碼塊
610b‧‧‧代碼塊
612‧‧‧b*(-i)
614‧‧‧–a*(-i)
700‧‧‧發射器
702‧‧‧STBC編碼器
704a‧‧‧M點離散傅立葉轉換(DFT)
704b‧‧‧M點離散傅立葉轉換(DFT)
706a‧‧‧時域展頻電路
706b‧‧‧時域展頻電路
708a‧‧‧映射電路
708b‧‧‧映射電路
710a‧‧‧N點快速傅立葉反變換(IFFT)
710b‧‧‧N點快速傅立葉反變換(IFFT)
712a‧‧‧並行到串列(P到S)轉換器/CP插入電路
712b‧‧‧並行到串列(P到S)轉換器/CP插入電路
714a‧‧‧發射器鏈
714b‧‧‧發射器鏈
716‧‧‧展頻碼
800‧‧‧排程實體
802‧‧‧匯流排
804‧‧‧處理器
805‧‧‧記憶體
806‧‧‧電腦可讀取媒體
808‧‧‧匯流排介面
810‧‧‧收發機
812‧‧‧使用者介面
814‧‧‧處理系統
841‧‧‧資源配置和排程電路
842‧‧‧下行鏈路(D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
843‧‧‧上行鏈路(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電路
844‧‧‧STBC解碼器電路
851‧‧‧資源配置和排程軟體
852‧‧‧DL資料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軟體
853‧‧‧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軟體
854‧‧‧STBC解碼器軟體
900‧‧‧被排程實體
902‧‧‧匯流排
904‧‧‧處理器
905‧‧‧記憶體
906‧‧‧電腦可讀取媒體
908‧‧‧匯流排介面
910‧‧‧收發機
912‧‧‧使用者介面
914‧‧‧處理系統
915‧‧‧資料緩衝器
942‧‧‧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電路
944‧‧‧D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電路
946‧‧‧STBC編碼器電路
948‧‧‧時域展頻電路
950‧‧‧循環移位延遲電路
952‧‧‧U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產生和傳輸軟體
954‧‧‧DL傳輸量和控制通道接收和處理軟體
956‧‧‧STBC編碼器軟體
958‧‧‧時域展頻軟體
960‧‧‧循環移位延遲軟體
1000‧‧‧程序
1002‧‧‧方塊
1004‧‧‧方塊
1006‧‧‧方塊
1008‧‧‧方塊
1010‧‧‧方塊
1012‧‧‧方塊
1100‧‧‧程序
1102‧‧‧方塊
1104‧‧‧方塊
1106‧‧‧方塊
1108‧‧‧方塊
1110‧‧‧方塊
1112‧‧‧方塊
1114‧‧‧方塊
1116‧‧‧方塊
1200‧‧‧程序
1202‧‧‧方塊
1204‧‧‧方塊
1206‧‧‧方塊
1208‧‧‧方塊
1210‧‧‧方塊
1212‧‧‧方塊
1214‧‧‧方塊
1216‧‧‧方塊
1218‧‧‧方塊
1300‧‧‧程序
1302‧‧‧方塊
1304‧‧‧方塊
1306‧‧‧方塊
1308‧‧‧方塊
1310‧‧‧方塊
圖1是示出無線電存取網路的實例的概念圖。
圖2是概念地示出與一或多個被排程實體通訊的排程實體的實例的方塊圖。
圖3是如可以在無線電存取網路內實現的正交分頻多工(OFDM)和單載波分頻多工(SC-FDM)的比較的示意圖。
圖4是示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的如可以在無線電存取網路內,在發射器和接收器之間實現的SC-FDM系統的圖。
圖5是示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的空時塊編碼(STBC)的實例的圖。
圖6是示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的單符號STBC的實例的圖。
圖7是示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的用於利用單符號STBC來產生包含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SC-FDMA符號的發射器的實例的圖。
圖8是示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的使用處理器系統的排程實體裝置的硬體實現的實例的方塊圖。
圖9是示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的使用處理器系統的被排程實體裝置的硬體實現的實例的方塊圖。
圖10是示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的用於利用具有單符號STBC的SC-FDMA來產生用於在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上傳輸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示例性程序的流程圖。
圖11是示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的用於利用具有單符號STBC的SC-FDMA來產生用於在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上傳輸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另一示例性程序的流程圖。
圖12是示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的用於利用具有單符號STBC的SC-FDMA來產生用於在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上傳輸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另一示例性程序的流程圖。
圖13是示出根據本案內容的一些態樣的用於接收並處理包括使用SC-FDMA和單符號STBC而產生的UCI的PUCCH的示例性程序的流程圖。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Claims (30)

  1. 一種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產生包括用於在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上傳輸的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將該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劃分成至少一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和一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 將一第一循環詞綴附加到該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以產生一第一資訊區塊並將一第二循環詞綴附加到該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以產生一第二資訊區塊; 利用空時塊編碼來對該第一資訊區塊和該第二資訊區塊編碼以產生用於經由一第一天線傳輸的一第一代碼塊和用於經由一第二天線傳輸的一第二代碼塊; 利用一第一展頻碼在經由該第一天線發送的複數個第一單載波分頻多工存取(SC-FDMA)符號上對該第一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及 利用一第二展頻碼在經由該第二天線發送的複數個第二SC-FDMA符號上對該第二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其中該第一展頻碼與該第二展頻碼相同。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 該第一代碼塊包括該第一資訊區塊和該第二資訊區塊;及 該第二代碼塊包括在該第二資訊區塊內的多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的一模的一複共軛和在該第一資訊區塊內的多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的一模的一負複共軛。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循環詞綴或該第二循環詞綴中的至少一者被設置為零。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對該第一代碼塊執行離散傅立葉轉換(DFT)預編碼以產生第一預編碼符號;及其中對該第一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亦包括以下步驟: 對該等第一預編碼符號進行時域展頻以產生複數個第一展頻符號。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將該複數個第一展頻符號的一部分映射到複數個次載波上以產生複數個第一經調制次載波;及 對該複數個第一經調制次載波執行一快速傅立葉反變換以產生在該複數個第一SC-FDMA符號的一給定SC-FDMA符號內的複數個第一SC-CDMA上行鏈路控制通道符號。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將一循環字首插入在該給定SC-FDMA符號內。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對該第二代碼塊執行離散傅立葉轉換(DFT)預編碼以產生第二預編碼符號;及其中對該第二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亦包括以下步驟: 對該等第二預編碼符號進行時域展頻以產生複數個第二展頻符號。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將該複數個第二展頻符號的一部分映射到複數個次載波上以產生複數個第二經調制次載波;及 對該複數個第二經調制次載波執行一快速傅立葉反變換以產生在該複數個第二SC-FDMA符號的一給定SC-FDMA符號內的複數個第二SC-CDMA上行鏈路控制通道符號。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將一循環字首插入在該給定SC-FDMA符號內。
  10. 如請求項1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將一第一循環移位延遲應用於該複數個第一SC-FDMA符號中的一個第一SC-FDMA符號以產生一第一循環移位的SC-FDMA符號; 經由一第三天線來發送該第一循環移位的SC-FDMA符號; 將一第二循環移位延遲應用於該複數個第二SC-FDMA符號中的一個第二SC-FDMA符號以產生一第二循環移位的SC-FDMA符號;及 經由一第四天線來發送該第二循環移位的SC-FDMA符號。
  11.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循環移位延遲和該第二循環移位延遲是相同的。
  12.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循環移位延遲和該第二循環移位延遲是不同的。
  13. 一種在一無線通訊網路內的被排程實體,包括: 一處理器; 一記憶體,其通訊地耦合到該處理器;及 一收發機,其通訊地耦合到該處理器,其中該處理器被配置為: 產生包括用於在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上傳輸的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將該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劃分成至少一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和一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 將一第一循環詞綴附加到該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以產生一第一資訊區塊並將一第二循環詞綴附加到該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以產生一第二區塊; 利用空時塊編碼來對該第一資訊區塊和該第二資訊區塊編碼以產生用於經由一第一天線傳輸的一第一代碼塊和用於經由一第二天線傳輸的一第二代碼塊; 利用一第一展頻碼在經由該第一天線發送的複數個第一單載波分頻多工存取(SC-FDMA)符號上對該第一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及 利用一第二展頻碼在經由該第二天線發送的複數個第二SC-FDMA符號上對該第二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其中該第一展頻碼與該第二展頻碼相同。
  14. 如請求項13之被排程實體,其中: 該第一代碼塊包括該第一資訊區塊和該第二資訊區塊;及 該第二代碼塊包括在該第二資訊區塊內的多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的一模的一複共軛和在該第一資訊區塊內的多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的一模的一負複共軛。
  15. 如請求項13之被排程實體,其中該處理器亦被配置為: 對該第一代碼塊執行離散傅立葉轉換(DFT)預編碼以產生第一預編碼符號; 對該等第一預編碼符號進行時域展頻以產生複數個第一展頻符號; 將該複數個第一展頻符號的一部分映射到複數個次載波上以產生複數個第一經調制次載波;及 對該複數個第一經調制次載波執行一快速傅立葉反變換以產生在該複數個第一SC-FDMA符號的一給定SC-FDMA符號內的複數個第一SC-CDMA上行鏈路控制通道符號。
  16. 如請求項15之被排程實體,其中該處理器亦被配置為: 將一循環字首插入在該給定SC-FDMA符號內。
  17. 如請求項13之被排程實體,其中該處理器亦被配置為: 對該第二代碼塊執行離散傅立葉轉換(DFT)預編碼以產生第二預編碼符號; 對該等第二預編碼符號進行時域展頻以產生複數個第二展頻碼; 將該複數個第二展頻符號的一部分映射到複數個次載波上以產生複數個第二經調制次載波;及 對該複數個第二經調制次載波執行一快速傅立葉反變換以產生在該複數個第二SC-FDMA符號的一給定SC-FDMA符號內的複數個第二SC-CDMA上行鏈路控制通道符號。
  18. 如請求項17之被排程實體,其中該處理器亦被配置為: 將一循環字首插入在該給定SC-FDMA符號內。
  19. 如請求項13之被排程實體,其中該處理器亦被配置為: 將一第一循環移位延遲應用於該複數個第一SC-FDMA符號中的一個第一SC-FDMA符號以產生一第一循環移位的SC-FDMA符號; 經由一第三天線來發送該第一循環移位的SC-FDMA符號; 將一第二循環移位延遲應用於該複數個第二SC-FDMA符號中的一個第二SC-FDMA符號以產生一第二循環移位的SC-FDMA符號;及 經由一第四天線來發送該第二循環移位的SC-FDMA符號。
  20. 一種在一無線通訊網路內的被排程實體,包括: 用於產生包括用於在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上傳輸的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單元; 用於將該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劃分成至少一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和一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的單元; 用於將一第一循環詞綴附加到該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以產生一第一資訊區塊並將一第二循環詞綴附加到該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以產生一第二資訊區塊的單元; 用於利用空時塊編碼來對該第一資訊區塊和該第二資訊區塊編碼以產生用於經由一第一天線傳輸的一第一代碼塊和用於經由一第二天線傳輸的一第二代碼塊的單元; 用於利用一第一展頻碼在經由該第一天線發送的複數個第一單載波分頻多工存取(SC-FDMA)符號上對該第一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的單元;及 用於利用一第二展頻碼在經由該第二天線發送的複數個第二SC-FDMA符號上對該第二代碼塊進行時域展頻的單元,其中該第一展頻碼與該第二展頻碼相同。
  21. 如請求項20之被排程實體,其中: 該第一代碼塊包括該第一資訊區塊和該第二資訊區塊;及 該第二代碼塊包括在該第二資訊區塊內的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的一模的一複共軛和在該第一資訊區塊內的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的一模的一負複共軛。
  22. 如請求項21之被排程實體,亦包括: 用於對該第一代碼塊執行離散傅立葉轉換(DFT)預編碼以產生第一預編碼符號的單元; 用於對該等第一預編碼符號進行時域展頻以產生複數個第一展頻碼的單元; 用於將該複數個第一展頻符號的一部分映射到複數個次載波上以產生複數個第一經調制次載波的單元;及 用於對該複數個第一經調制次載波執行一快速傅立葉反變換以產生在該複數個第一SC-FDMA符號的一給定SC-FDMA符號內的複數個第一SC-CDMA上行鏈路控制通道符號的單元。
  23. 如請求項22之被排程實體,亦包括: 用於將一循環字首插入在該給定SC-FDMA符號內的單元。
  24. 如請求項20之被排程實體,亦包括: 用於對該第二代碼塊執行離散傅立葉轉換(DFT)預編碼以產生第二預編碼符號的單元; 用於對該等第二預編碼符號進行時域展頻以產生複數個第二展頻碼的單元; 用於將該複數個第二展頻符號的一部分映射到複數個次載波上以產生複數個第二經調制次載波的單元;及 用於對該複數個第二經調制次載波執行一快速傅立葉反變換以產生在該複數個第二SC-FDMA符號的一給定SC-FDMA符號內的複數個第二SC-CDMA上行鏈路控制通道符號的單元。
  25. 如請求項24之被排程實體,亦包括: 用於將一循環字首插入在該給定SC-FDMA符號內的單元。
  26. 如請求項20之被排程實體,亦包括: 用於將一第一循環移位延遲應用於該複數個第一SC-FDMA符號中的一個第一SC-FDMA符號以產生一第一循環移位的SC-FDMA符號的單元; 用於經由一第三天線來發送該第一循環移位的SC-FDMA符號的單元; 用於將一第二循環移位延遲應用於該複數個第二SC-FDMA符號中的一個第二SC-FDMA符號以產生一第二循環移位的SC-FDMA符號的單元;及 用於經由一第四天線來發送該第二循環移位的SC-FDMA符號的單元。
  27. 一種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一排程實體處接收包括一上行鏈路控制通道的一上行鏈路信號,該上行鏈路控制通道包括複數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各由一被排程實體集合中的一個被排程實體發送,其中該複數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之每一者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包括複數個單載波分頻多工存取(SC-FDMA)符號; 對該複數個SC-FDMA符號進行時域解擴以產生複數個代碼塊; 從該複數個代碼塊中辨識一第一代碼塊和一第二代碼塊,該等代碼塊各包括一相同的展頻碼; 在該第一代碼塊和該第二代碼塊上應用空時塊解碼以產生包括一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和附加到該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的一第一循環詞綴的一第一資訊區塊和包括一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和附加到該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的一第二循環詞綴的一第二資訊區塊;及 將該第一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和該第二經調制的控制符號集合解調以產生複數個控制資料。
  28.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辨識該第一代碼塊和該第二代碼塊亦包括以下步驟: 利用該第一循環詞綴和該第二循環詞綴來辨識該第一代碼塊和該第二代碼塊。
  29.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該第一代碼塊包括該第一資訊區塊和該第二資訊區塊,以及該第二代碼塊包括在該第二資訊區塊內的多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的一模的一複共軛和在該第一資訊區塊內的複數個經調制的控制符號的一模的一負複共軛。
  30. 如請求項27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 移除在該複數個SC-FDMA符號的各自的對之間的一各自的循環字首。
TW106145117A 2016-12-22 2017-12-21 用於具有單符號stbc的pucch發射分集的方法和被排程實體 TWI7411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438364P 2016-12-22 2016-12-22
US62/438,364 2016-12-22
US15/849,585 2017-12-20
US15/849,585 US10038488B2 (en) 2016-12-22 2017-12-20 PUCCH transmit diversity with one-symbol STBC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0934A true TW201830934A (zh) 2018-08-16
TWI741113B TWI741113B (zh) 2021-10-01

Family

ID=61003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5117A TWI741113B (zh) 2016-12-22 2017-12-21 用於具有單符號stbc的pucch發射分集的方法和被排程實體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038488B2 (zh)
EP (1) EP3560131A1 (zh)
CN (1) CN110431780B (zh)
TW (1) TWI741113B (zh)
WO (1) WO20181192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38488B2 (en) 2016-12-22 2018-07-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CCH transmit diversity with one-symbol STBC
CN109495972A (zh) * 2017-09-10 2019-03-1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发送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移动台
CN111082894A (zh) * 2019-10-24 2020-04-28 新疆大学 用于mimo-scma系统的低复杂度高译码性能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63417B2 (ja) * 2007-03-20 2010-10-1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ユーザ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FR2916116A1 (fr) * 2007-05-11 2008-11-14 France Telecom Procedes d'emission et de reception d'un signal a porteuses multiples et a etalement de spectre,signal,produits programme d'ordinateur,et dispositifs d'emission et de reception correspondants.
CN102119500B (zh) * 2008-06-12 2014-09-10 苹果公司 用于sc-fdma发射分集的系统和方法
KR101597573B1 (ko) 2008-08-11 2016-02-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정보의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US8259776B2 (en) 2008-09-21 2012-09-04 Lg Electronics Inc. STBC based transmission method considering number of symbols in slot
EP2329605A4 (en) 2008-09-22 2013-04-17 Nortel Networks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PUCCH ROOM CODE TRANSMISSION DIVERSITY
JP5301323B2 (ja) * 2009-03-16 2013-09-2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2422475A1 (en) 2009-04-20 2012-02-2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US20100316150A1 (en) * 2009-06-05 2010-12-16 Broadcom Corporation Mixed mode operations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A2773790C (en) 2009-09-21 2017-05-16 Rockstar Bidco, LP Signaling and channel estimation for uplink transmit diversity
US9059749B2 (en) * 2009-10-02 2015-06-1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ntenna port mode and transmission mode transitions
US8325685B2 (en) * 2010-02-12 2012-12-0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control channel transmit diversity
WO2011137408A2 (en) 2010-04-30 2011-11-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termination of carriers and multiplexing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EP2637319B1 (en) * 2010-11-02 2017-09-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antennas
US8873678B2 (en) * 2010-11-04 2014-10-28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US9949211B2 (en) 2011-08-24 2018-04-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UCCH transmission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for same
WO2013043018A2 (ko) * 2011-09-23 2013-03-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10038488B2 (en) 2016-12-22 2018-07-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CCH transmit diversity with one-symbol STBC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09492A1 (en) 2018-10-25
US10171155B2 (en) 2019-01-01
CN110431780B (zh) 2021-10-29
EP3560131A1 (en) 2019-10-30
WO2018119292A1 (en) 2018-06-28
US10038488B2 (en) 2018-07-31
US20180183508A1 (en) 2018-06-28
TWI741113B (zh) 2021-10-01
CN110431780A (zh) 2019-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27537B2 (ja) 物理ダウンリンク共有チャネルにおけるダウンリンク制御情報ピギーバック
JP6746698B2 (ja) Dft−spread−ofdmにおけるサイクリックプレフィックスとゼロテールの両方の使用
US20210022044A1 (en) Multiplexing interlaces with a single carrier waveform
TW201937881A (zh) 在具有至少四個天線的被排程實體中的探測參考信號天線切換
JP6962197B2 (ja) 装置及び方法
TW201832575A (zh) 用於共享頻譜的廣播控制通道
JP2021510959A (ja) 車車間(v2v)通信のためのセルラーユニキャストリンクの確立
JP5216058B2 (ja) 移動端末装置および上り制御情報信号の送信方法
US11411791B2 (en) Intra-symbol multiplexing with a single carrier waveform
WO2018103444A1 (zh) 一种用于功率调整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TWI772567B (zh) 使用低峰均功率比基序列的信號產生
CN109787663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JP2013502837A (ja) 過負荷インジケーションに応じた最大電力スペクトル密度レポート
EP3298744B1 (en) Enhancing data transfer
TW202102050A (zh) 使用者設備及其無線通訊方法
Boccuzzi Introduction to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s
TWI741113B (zh) 用於具有單符號stbc的pucch發射分集的方法和被排程實體
JP582024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ユーザ端末
KR20220079824A (ko) 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자원 선택
WO2017047210A1 (ja) 装置及び方法
US1114068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ue and base s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4021009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再送制御方法
George et al. Physical Layer Frame Structure in 4G LTE/LTE-A Downlink based on LTE System Toolbox
JP2021503771A (ja) 復調用参照信号(dm−rs)を送信するユーザ装置
KR102448059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밀키를 사용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