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6983A - 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 - Google Patents

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6983A
TW201826983A TW107100219A TW107100219A TW201826983A TW 201826983 A TW201826983 A TW 201826983A TW 107100219 A TW107100219 A TW 107100219A TW 107100219 A TW107100219 A TW 107100219A TW 201826983 A TW201826983 A TW 20182698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blades
root portion
mounting shaft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0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劉雲祥
韓翰
唐燕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廣東美的生活電器製造有限公司
大陸商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710039583.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8324136A/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710039582.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8324135A/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71003986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8324137A/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71004662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8324138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廣東美的生活電器製造有限公司, 大陸商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廣東美的生活電器製造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6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698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3/00Implements for preparing or holding food,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7J43/04Machines for domestic use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for grinding, mixing, stirring, kneading, emulsifying, whipping or beating foodstuffs, e.g. power-driven
    • A47J43/07Parts or details, e.g. mixing tools, whipping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粉碎刀包括安裝軸,安裝軸包括安裝端和連接端;至少一個第一刀葉,第一刀葉安裝在安裝軸上,第一刀葉上設置有第一刀刃,第一刀刃設置在第一刀葉遠離安裝端的一面上;至少一個第二刀葉,第二刀葉安裝在安裝軸上,第二刀葉上設置有第二刀刃,第二刀刃設置在第二刀葉靠近安裝端的一面上;其中,第一刀葉傾斜安裝在安裝軸上和/或第二刀葉傾斜安裝在安裝軸上,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厚度為H,厚度H的值為:1mm≤H≤5mm。該方案通過第二刀刃對物料的抽取能夠填補物料循環過程中形成的空隙,從而可減少物料的波動,提高物料的粉碎效率及粉碎效果,降低產品的噪音和摩擦生熱及降低產品的溫升。

Description

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
本發明涉及家用電器領域,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
目前,現有的攪拌器的粉碎刀的刀葉一般都傾斜向下地安裝在安裝軸上,因此,在工作時,在電機超高速帶動下,粉碎刀向下壓物料的效果非常好,從而杯體內的物料很快就會被排出到杯體底部,而當杯體底部的物料越積越多時,物料就會順著杯體的側壁向上運動,從而實現物料的不斷循環,但該種結構,由於杯體中上部的物料在刀葉的作用下能夠快速向下排出到底部,而底部的物料只能依靠物料堆積後的擠壓力向上運動,並在運動到一定高度位置後,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回至杯體中部,這種物料的循環方式由於杯體上部的物料向下的排出速度低於杯體底部的食物向上運動的速度,即粉碎刀中上部的位置就會因為上部物料補充速度慢於下部的排出速度而形成空隙及負壓,因此上部回流的物料再補充到此處空隙時就會不穩定,而導致產生較大的波動,從而會導致物料的循環翻滾運動不合理,同時電機工作時的負載也不是持續穩定的,如此一來,一方面會導致攪拌器的功率波動大,溫升高,噪音大等問題,另一方面會導致產品的粉碎效率低,粉碎效果不好等問題。
因此,如何設計出一種新的功率波動小,溫升低,噪音小,粉碎效率低,粉碎效果好的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成為目前極待解決的問題。
有鑑於此,吾等發明人乃潛心進一步研究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並著手進行研發及改良,期以一較佳設作以解決上述問題,且在經過不斷試驗及修改後而有本發明之問世。
本申請要求於2017年1月19日提交中國大陸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號為201710039582.8,發明名稱為「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於2017年1月19日提交中國大陸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號為201710039583.2,發明名稱為「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於2017年1月19日提交中國大陸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號為201710046625.5,發明名稱為「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於2017年1月19日提交中國大陸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號為201710039861.4,發明名稱為「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的中國專利申請的優先權,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結合在本申請中。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了一種粉碎刀。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包括上述粉碎刀的食物處理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粉碎刀,用於食物處理機,包括:安裝軸,所述安裝軸包括安裝端和連接端;至少一個第一刀葉,所述第一刀葉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一刀葉上設置有第一刀刃,所述第一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一刀葉遠離所述安裝端的一面上;至少一個第二刀葉,所述第二刀葉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二刀葉上設置有第二刀刃,所述第二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二刀葉靠近所述安裝端的一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刀葉傾斜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和/或所述第二刀葉傾斜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一刀葉和所述第二刀葉的厚度為H,厚度H的值為:1mm≤H≤5mm。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安裝在攪拌器等食物處理機的杯體內,用於對杯體內的物料進行粉碎及推送,具體地,安裝軸的安裝端用於安裝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安裝軸的連接端用於與驅動裝置,比如電機驅動連接,以在驅動裝置,比如電機的作用下驅動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轉動,以對物料進行粉碎及推送,當然,安裝軸也可以直接是電機的電機軸,而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上的第一刀刃設置在第一刀葉遠離安裝端的一面上,即靠近連接端的一面上,也即第一刀刃設置在第一刀葉的下端面上,也即第一刀刃的開口朝下,因此第一刀葉在安裝軸的作用下旋轉時,便能夠邊粉碎物料,邊將物料向杯體底部及杯體的外側推送,從而能夠使物料從上至下循環運動,而當被推送到的杯體底部的物料越積越多時,先被推送至杯體底部的物料在後被推送至杯體底部的物料的擠壓下,便能夠順著杯體的側壁向上運動,以實現物料從下至上的循環運動,而在物料從下至上運動到杯體的上部時,物料便能夠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下來,而後再被第一刀刃粉碎及向下向外推送,至此即可實現物料的一個完整循環,該種循環方式由於物料在第一刀刃的作用下由上至下及由下至下循環運動時,第一刀刃向下推送物料的速度,即物料向下推送速度要快於物料從杯體上部掉落下來的速度,即物料的回流速度,從而會導致杯體中部形成空隙進而形成負壓,因此當杯體上部的物料再次回流而補充到該空隙時就會導致物料的波動,進而導致物料的循環翻滾運動不合理,進而使得物料不能夠按規定的循環路線和理想的粉碎方位進行運動,而第二刀刃設置在第二刀葉靠近安裝端的一面上,即第二刀刃設置在第二刀葉的上端面上,也即第二刀刃的開口朝上,因此,第二刀葉在安裝軸的作用下旋轉時,便能夠邊粉碎物料,邊將杯體中上部的周邊的物料聚集抽取到杯體中上部的中間,然後隨著從杯體上部掉落下來的物料一起被第一刀刃粉碎及向下向外推送,從而通過設置第二刀刃,第二刀刃便能夠將杯體中上部的周邊的物料聚集抽取到杯體中上部的中間,以填補到物料循環過程中形成的空隙內,從而即可消除物料循環過程中形成的縫隙和負壓,進而當杯體上部的物料再次回流時,便能夠非常平穩地與第二刀刃抽取的物料混合,進而被第一刀刃粉碎並向下推送,因而即可避免物料的波動,以使物料能夠按規定的循環路線和理想的粉碎方位進行循環運動,進而一方面便能夠對物料進行有效粉碎,以確保物料的加工效率和加工效果,另一方面可減小因物料波動而對安裝軸的衝擊,進而使得安裝軸能夠更為平穩地轉動,進而即可減小攪拌器的波動,以使攪拌器平穩地轉動,而攪拌器平穩地轉動會降低攪拌器的噪音和摩擦生熱,進而能夠降低攪拌器的溫升等。同時,該種設置由於物料循環時沒有形成空隙,因而第一刀葉的第一刀刃能夠始終作用在物料上,從而便能夠提高粉碎刀對物料的粉碎效率,確保粉碎刀對物料的粉碎效果,而通過第二刀葉的第二刀刃的粉碎作用,能夠進一步提高粉碎刀對物料的粉碎效率,進而能夠進一步確保粉碎刀對物料的粉碎效果。其中,將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厚度H設置在大於等於1mm小於等於5mm的範圍內即能夠確保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強度,又能夠防止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厚度過厚。
其中,較佳者,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中至少有一個傾斜設置,即要麼第一刀葉傾斜設置,要麼第二刀葉傾斜設置,要麼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同時傾斜設置,同時,較佳者,第一刀葉位於第二刀葉遠離安裝端的一方,該種設置能夠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形成高度差,因而能夠更好地利用位於下方的第一刀葉來將物料向下推送,及更好地利用位於上方的第二刀葉來將物料補充到第一刀葉形成的空隙內。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刃與所述第一刀葉和/或所述第二刀刃與所述第二刀葉為一體式結構。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一刀刃與第一刀葉和/或第二刀刃與第二刀葉為一體式結構能夠提高第一刀刃與第一刀葉和/或第二刀刃與第二刀葉的連接強度,進而能夠提高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抗擠壓強度,以使產品經久耐用。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一刀葉的一側上,所述第二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二刀葉的一側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只在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單側上設置刀刃,因為,攪拌器在攪拌食物時都是沿同一方向攪拌粉碎食物,因此,在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單側上設置刀刃即可滿足產品的要求,而只在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單側上設置刀刃能夠簡化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結構,因而能夠簡化加工工序,降低加工成本。
在另一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的兩側上均設置有所述第一刀刃,和/或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刀葉的兩側上均設置有所述第二刀刃。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第一刀葉的兩側設置第一刀刃,使得第一刀葉的兩側均能夠用於物料粉碎,因而第一刀葉無論是順時針旋轉還是逆時針旋轉均能夠對物料進行粉碎,進而能夠實現第一刀葉的雙面粉碎。同理,通過在第二刀葉的兩側均設置第二刀刃,使得第二刀葉的兩側均能夠用於物料粉碎,因而第二刀葉無論是順時針旋轉還是逆時針旋轉均能夠對物料進行粉碎,進而能夠實現第二刀葉的雙面粉碎。
其中,較佳者,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刀葉中至少有一個所述第二刀葉位於一所述第一刀葉靠近所述安裝端的一方,即至少有一個第二刀葉位於一第一刀葉的上方,以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能夠形成兩層或兩層以上設置,以便能夠對食材進行分層切割,進而便能夠提高粉碎刀對食材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
另外,根據本發明上述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徵: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二刀葉的一端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二刀葉的另一端向所述安裝端的端部方向傾斜延伸;所述第一刀葉的一端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一刀葉的另一端向所述連接端的端部方向傾斜延伸或所述第一刀葉的另一端向所述安裝端的端部方向傾斜延伸或所述第一刀葉垂直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二刀葉的一端安裝在安裝軸上,第二刀葉的另一端向安裝端的端部方向傾斜延伸,即第二刀葉傾斜向上設置,該種設置由於第二刀葉傾斜向上設置,因此,便能夠更高效地將杯體內中上部的食材聚集抽取到第一刀葉形成的空隙內,以使食材流動的更加平穩。而在第二刀葉傾斜向上設置時,第一刀葉即可傾斜向下設置,也可傾斜向上設置,也可垂直於安裝軸設置,但較佳者,可將第一刀葉傾斜向下設置或傾斜向上設置,而通過將第一刀葉傾斜設置,即非水平設置,使得第一刀葉能夠更好地與物料接觸,因而能夠提高第一刀葉對物料的粉碎及向下向外的推送效果,進而即可提高產品的粉碎效率,確保產品的粉碎效果。其中,具體地,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呈雙層設置時,可將上層的第一刀葉傾斜向上設置,而將下層的第一刀葉傾斜向下設置,以便能夠使產品的結構分佈的更加合理緊湊。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兩個或兩個以上所述第一刀葉對稱地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或兩個或兩個以上所述第一刀葉沿所述安裝軸的周向均勻分佈。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因而能夠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同時粉碎物料及同時將物料向杯體底部及杯體外側推送,進而能夠加大第一刀葉對物料的粉碎力度及加快物料的循環速度,因而即能夠提高產品的粉碎效率,又能夠確保產品的粉碎效果。而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對稱設置或均勻分佈在安裝軸的周向上,能夠使第一刀葉對各個角度上的食材的推送及粉碎的效果一致,因而能夠實現對食材的均勻粉碎及均勻推送,因而能夠使杯體內的各個角度上的食材流動的更加順暢、平穩。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兩個或兩個以上所述第二刀葉對稱地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或兩個或兩個以上所述第二刀葉沿所述安裝軸的周向均勻分佈。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因而能夠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二刀葉同時粉碎物料及同時將杯體中上部的周邊的物料聚集抽取到杯體中上部的中間,進而能夠加大第二刀葉同時對物料的粉碎效果及對周邊物料的聚集抽取效果,因而能夠將更多的物料填補到物料循環過程中形成的空隙內,進而能夠進一步減小物料的波動及物料對轉動軸的衝擊,以使產品能夠更加平穩、低噪音、低溫升、高效率地運行。而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二刀葉對稱設置或均勻分佈在安裝軸的周向上,能夠使第二刀葉對各個角度上的食材的聚集抽取的效果一致,因而能夠使杯體內的各個角度上的食材流動的更加順暢、平穩。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兩個或兩個以上所述第一刀葉沿所述安裝軸的軸向呈兩層或兩層以上分佈。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並使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在安裝軸上分層,即兩層或兩層以上設置,從而便能夠對物料進行分層粉碎及分層向下向外推送,進而即能夠提高第一刀葉對物料的粉碎及推送效果,以提高產品的粉碎效率,確保產品的粉碎效果。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偶數個,所述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偶數個。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偶數個,能夠使兩兩第一刀葉和兩兩第二刀葉呈對稱設置,進而能夠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受到的物料的阻力一致,因而能夠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受力更加均衡,以防止出現受力薄弱部,進而即能夠相對提高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強度,同時,該種設置能夠依次形成四葉刀或八葉刀或十二葉刀等多種規格,進而能夠提高粉碎刀的規格。此外中心對稱地結構更易加工,因而能夠降低產品的加工難度,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
當然,第一刀葉的數量和第二刀葉的數量也可為奇數個,從而可對應形成三葉刀、五葉刀、七葉刀等多種規格。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兩個或四個或六個;和/或所述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兩個或四個。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一刀葉的數量和第二刀葉的數量均為兩個時能夠形成四葉刀,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兩個,而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四個,或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四個,而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兩個時能夠形成六葉刀,而第二刀葉的數量和第一刀葉的數量均為四個時能夠形成八葉刀,而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兩個,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六個時也能夠形成八葉刀,此時,較佳者,可將四個第一刀葉設置在安裝軸的同一橫截面上,而將兩個第一刀葉和兩個第二刀葉相互交替地設置在四個第一刀葉的上面,並位於安裝軸的另一橫截面上,而該些規格的粉碎刀均能夠使物料平穩地循環運動,且該些規格的粉碎刀即能夠對物料進行充分粉碎,又能夠使得產品的結構較為簡單,因而能夠在確保粉碎效果的同時,簡化產品的結構,降低產品的成本。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粉碎刀還包括:第一刀根部,所述第一刀根部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第二刀根部,所述第二刀根部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並位於所述第一刀根部靠近所述安裝端的一方;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設置在所述第一刀根部上或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設置在所述第一刀根部和所述第二刀根部上;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刀葉設置在所述第二刀根部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在安裝軸上設置兩個刀根部,即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從而能夠將至少一個第一刀葉和至少一個第二刀葉安裝在第一刀根部或第二刀根部上,以使粉碎刀形成雙層結構,其中,具體地,在第一刀葉的數量和第二刀葉的數量相等時,可將所有的第一刀葉全部安裝在下層,即第一刀根部上,同時將所有的第二刀葉全部安裝在上層,即第二刀根部上,而在第一刀葉的數量比第二刀葉的數量多時,可將大部分第一刀葉安裝在下層,即第一刀根部上,而將剩下的第一刀葉與所有的第二刀葉交替對稱地安裝在上層,即第二刀根部上,此時,較佳者,將第二刀根部上的第一刀葉傾斜向上設置,以使其傾斜方向能夠與第二刀葉的傾斜方向一致,從而即可確保產品的美觀性和對稱性。
此外,還可設置第三刀根部或第四刀根部等,以便能夠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安裝成多層,或者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二刀葉安裝成多層,以便能夠將產品設計成三層刀葉、四層刀葉或更多層刀葉的結構。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均設置在所述第一刀根部上時,所述第一刀根部與所述第一刀葉為一體式結構,在所述第二刀根部上也設置有所述第一刀葉時,所述第二刀根部與所述第一刀葉為一體式結構;和/或所述第二刀根部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刀葉為一體式結構。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優選將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與對應的刀根部,即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設置為一體式結構,因為,一體式結構的力學性能好,因而能夠確保刀根部和刀葉之間的連接強度,其中,較佳者,可將刀葉和刀根部一體製成,批量生產,以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具體地,可利用同一金屬板折彎出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對應的刀根部,以方便、快速且低成本地實現第二刀和第一刀葉的加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根部與所述第二刀根部為一體式結構。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優選將第一刀根部與第二刀根部設置為一體式結構,因為,一體式結構的力學性能好,因而能夠確保第一刀根部與第二刀根部之間的連接強度,其中,較佳者,可將第一刀根部與第二刀根部一體製成,批量生產,以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
當然,在另一技術方案中,第一刀根部與第二刀根部也可為分體式結構,此時,便於將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與對應的刀葉一體製成、批量生產。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根部上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刀根部上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一通孔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二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二通孔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在第一刀根部上設置第一通孔,而在第二刀根部上設置第二通孔,從而可將安裝軸的安裝端依次穿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實現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精確安裝。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安裝軸的安裝端上設置有環形安裝槽,所述第一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環形安裝槽的配合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二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二通孔與所述環形安裝槽的配合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其中,所述安裝端的端部上設置有壓邊,所述壓邊壓合在所述第二刀根部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環形安裝槽能夠利用環形安裝槽來對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進行定位安裝,具體地,可將安裝軸的安裝端依次穿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然後將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卡在環形安裝槽內,以利用環形安裝槽實現對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的卡扣安裝。同時,在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套設安裝在安裝軸上的環形安裝槽上後,可將安裝軸伸出第二刀根部的部分壓平後壓合在第二刀根部上,以便能夠簡單快速地實現第二刀根部和第一刀跟與安裝軸之間的固定及安裝。
當然,在另一技術方案中,也可利用安裝軸和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過盈配合實現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與安裝軸之間的安裝。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根部貼合在所述第二刀根部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一刀根部貼合在第二刀根部上,因此能夠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形成一個整體而進行同步旋轉,因而能夠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對物料進行同步粉碎,進而能夠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更好地同步配合,以提高對物料的粉碎效率,同時,第一刀根部貼合在第二刀根部上還能夠使得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相互支撐,進而能夠提高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的強度,此外,該種設置還能夠使粉碎刀的結構更為緊湊合理,因而能夠減小產品的整體體積。還有該種設置能夠防止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之間形成狹窄縫隙,進而更利於用戶對粉碎刀進行清洗。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根部和所述第二刀根部的形狀大小一致。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的形狀大小一致,一方面能夠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強度一致,另一方面能夠提高減少零部件的類型,以利於產品的標準化。當然,在另一技術方案中,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的形狀大小也可不一致。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根部和/或所述第二刀根部為方形、圓形,三角形,橢圓形或五邊形,具體地,第一刀根部和/或第二刀根部的形狀可根據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數量變化而變化。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一刀根部和/或第二刀根部優選為方形,因為方形相比於圓形、橢圓形而言更易加工,因而能夠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具體地比如,該種結構使得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能夠通過金屬板快速簡單地折彎形成,而圓形則無法通過金屬板直接折彎形成。當然,第一刀根部和/或第二刀根部也可為圓形,三角形,橢圓形,五邊形或者任意其它形狀。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根部與所述安裝軸相互垂直安裝,所述第二刀根部與所述安裝軸相互垂直安裝。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一刀根部與安裝軸相互垂直安裝,第二刀根部與安裝軸相互垂直安裝能夠使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之間安裝的更加牢靠,因而能夠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在粉碎物料時不會與安裝軸脫落,從而即可防止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脫落傷人,進而即可確保用戶的使用安全。具體地,可將第二刀葉與第二刀根部之間呈一角度設置,以確保第二刀根部與安裝軸相互垂直安裝時,刀葉能夠向上傾斜設置,同時,可使第一片與第一刀根部之間呈一角度設置,以確保第一刀根部與安裝軸相互垂直安裝時,第一刀葉能夠向下傾斜設置。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安裝軸為圓形軸。
在該技術方案中,安裝軸優選為圓形軸,因為圓形軸更易與電機等配合,從而能夠更利於對安裝軸進行驅動。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第一刀葉和/或第二刀葉由金屬材料製成,因為,金屬材料的強度高,耐磨性好,因而能夠更好地粉碎物料。當然,第二刀葉和/或第一刀葉也可為其它硬度比較高的材料製成。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葉遠離所述安裝軸的一端上設置有壓板。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第一刀葉遠離安裝軸的一端(即第一刀葉的尾部)上設置壓板,從而能夠通過壓板來向將物料推送至杯體底部,而壓板的設置能夠增大第一刀葉與物料的接觸面積,因而能夠增大第一刀葉對物料的推力,進而能夠加快物料的循環速度,因而能夠提高產品的粉碎效率。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壓板與所述第一刀葉之間的角度為γ,其中,夾角γ的值為:90°<γ≤180°,進一步較佳者,135°≤γ≤180°。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將壓板與第一刀葉之間的夾角設置在大於等於135°小於等於180°的範圍內,能夠確保第一刀葉向下向外側的壓水作用,以便能夠使物料的內外循環快速,順暢,同時該種設置還能夠加大第一刀葉的切割投影面積,因而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粉碎效果和粉碎效率。
其中,進一步較佳者,夾角γ的值為:160°≤γ≤170°。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刀葉的總長度之和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的總長度之和的比值為A,其中,0.05≤A≤0.8。
在該技術方案中,至少一個第二刀葉的總長度之和與至少一個第一刀葉的總長度之和的比值A,即所有第二刀葉的總長度之和與所有第一刀葉的總長度之和的比值A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具體地,若A值過小,則第二刀葉的對物料的抽取聚集效率低,從而導致第二刀葉無法填補第一刀葉形成的空隙,從而會導致物料的循環的效率低,因而會造成物料的粉碎效果差,但若A值過大,則第二刀葉對物料的抽取聚集效率偏高,從而導致第一刀葉無法及時將中部的物料排出至杯體的底部,進而會造成物料推擠,因而也會導致物料的循環的效率低,從而會造成物料的粉碎效果差,而通過將比值A設置在大於等於0.05小於等於0.8的範圍內,即能夠確保杯體內物料的循環平衡穩定,又能夠提高物料的粉碎效果和粉碎效率,進而會提高產品的整體品質。
其中,較佳者,0.1≤A≤0.4,即比值A的值優選設置在大於等於0.1小於等於0.4的範圍內,該種設置,能夠使物料的循環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因而能夠進一步提高物料的粉碎效果和粉碎效率,以進一步提高產品的整體品質。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二刀葉與所述安裝軸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為α,其中,夾角α的值為:正45°≤α≤正70°。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二刀葉與安裝軸的橫截面即水平面之間的夾角α優選在大於等正45°小於等於正70°的範圍內,即第二刀葉優選在安裝軸上逆時針向上傾斜45°至70°設置,該種設置使得第二刀刃的切割面積和對物料的抽取效果比較適中,因而能夠在粉碎刀正常安裝到杯體內時,使得第二刀葉能夠與第一刀葉更好地配合,以更平衡穩定地彌補因第一刀刃的推送而形成的空隙,進而能夠使物料平衡穩定地循環運動,反之若角度α太小,則第二刀葉切割面積大,抽水效果好,因而會導致第二刀葉對物料的抽取速度大於第一刀葉對物料的排出速度,從而會導致物料循環不充分,而若角度α太大,則第二刀葉切割面積小,抽水效果差,也會導致第二刀葉對物料的抽取速度小於第一刀葉對物料的排出速度,因而也不能實現物料的平衡,而將夾角α設置在大於等正45°小於等於正70°的範圍內,使得第二刀葉對物料的抽取比較適中,因而即能夠與第一刀葉更好地配合,以實現物料的排出與抽取的平衡,進而能夠使物料平衡穩定地循環運動,以確保物料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
其中,在本說明書中,逆時針旋轉的角度為正,順時針旋轉的角度為負。
其中,較佳者,正50°≤α≤正60°,該種設置能夠更好地實現物料的排出與抽取的平衡,進而能夠更好地使物料平衡穩定地循環運動,以更好地確保物料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葉與所述安裝軸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為β,其中,夾角β的值為:負45°≤β≤正45°。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一刀葉與安裝軸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β優選大於等於負45°小於等於正45°的範圍內,即第一刀葉在安裝軸上即可順時針向下傾斜0°至45°設置,優選為順時針向下傾斜10°至20°設置,也可在安裝軸上逆時針向上傾斜0°至45°設置,優選為逆時針向上傾斜10°至20°設置,該種設置使得第一刀刃的切割面積和對物料的推送效果比較適中,因而能夠在粉碎刀正常安裝到杯體內時,使得第一刀葉能夠與第二刀葉更好地配合,以更平衡穩定地彌補因第一刀葉的推送而形成的空隙,進而能夠使物料平衡穩定地循環運動,反之若角度β太小,則第一刀葉切割面積大,物料排出效果好,因而會導致第一刀葉對物料的排出速度大於第二刀葉對物料的抽取速度,從而會導致物料循環不充分,而若角度β太大,則第一刀葉切割面積小,物料的排出速度慢,從而也會導致第一刀葉對物料的排出速度小於第二刀葉對物料的抽取速度,因而也不能實現物料的平衡,而將夾角β設置在大於等於負45°小於等於正45°的範圍內即能夠實現物料的排出與抽取的平衡,進而能夠使物料平衡穩定地循環運動,以確保物料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此外,負45°≤β≤正45°使得β具有較寬的取值範圍,從而可將第一刀葉的數量設置成兩個或兩個以上,並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以不同角度和/或不同高度地安裝在安裝軸上,以便能夠實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的梯級安裝,進而能夠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實現對物料的梯級粉碎及梯級推送,因而即能夠確保物料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六個,所述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兩個時,六個所述第一刀葉中的四個所述第一刀葉安裝在所述安裝軸的同一橫截面上,所述同一橫截面為第一橫截面,所述第一橫截面上的四個所述第一刀葉相互對稱,所述第一橫截面上的四個所述第一刀葉中的兩個所述第一刀葉與所述安裝軸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在大於等於負45°小於等於0°的範圍內,所述第一橫截面上的四個所述第一刀葉中的另外兩個所述第一刀葉與所述安裝軸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在大於等於負20°小於等於正20°的範圍內;六個所述第一刀葉中的另外兩個所述第一刀葉和兩個所述第二刀葉位於所述安裝軸的另一同一橫截面上,所述另一同一橫截面為第二橫截面,所述第一橫截面位於所述第二橫截面靠近所述連接端的一側,所述第二橫截面上的兩個所述第一刀葉相互對稱,所述第二橫截面上的兩個所述第二刀葉相互對稱,所述第二橫截面上的兩個所述第二刀葉與所述安裝軸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在大於等於正45°小於等於正70°的範圍內,所述第二橫截面上的另外兩個所述第一刀葉與所述安裝軸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在大於等於0°小於等於正45°的範圍內。
在該技術方案中,四個第一刀葉安裝在安裝軸的同一橫截面,即第一橫截面上,另外兩個第一刀葉和兩個第二刀葉安裝在安裝軸的另一同一橫截面,即第二橫截面上,使得六個第一刀葉和兩個第二刀葉形成的八葉刀能夠分成上下兩層,進而能夠對物料進行分層粉碎及分層推送,而第二橫截面上的兩個第一刀葉與安裝軸優選呈0°-正45°的夾角,進一步優選呈正10°-正20°的夾角,而第一橫截面上的四個第一刀葉中的兩個第一刀葉與安裝軸優選呈負45°- 0°的夾角,進一步優選呈負20°-負10°的夾角,而另外兩個第一刀葉與安裝軸優選呈負20°-正20°的夾角,進一步優選呈負10°-正10°的夾角,使得六個第一刀葉能夠上下分成三層,因而能夠對物料分三層進行粉碎及推動,而將六個第一刀葉安裝在上述範圍內,並將第二橫截面上的兩個第二刀葉與安裝軸的橫截麥面優選呈正45°-正70°的夾角,進一步優選呈正50°-正60°的夾角,使得第一刀葉對物料的切割面積和對物料的推送效果比較適中及使得第二刀葉對物料的切割面積和對物料的抽取效果比較適中,因而便能夠使第一刀葉與第二刀葉更好地配合,以實現物料的排出與抽取的平衡,進而能夠使物料平衡穩定地循環運動,以確保物料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粉碎刀還包括:洩壓孔,設置在所述第一刀葉上和/或所述第二刀葉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洩壓孔能夠在第一刀葉和/或第二刀葉推送物料時為第一刀葉和/或第二刀葉洩壓,以防止第一刀葉和/或第二刀葉因壓力過大而折斷,具體地,比如,在第一刀葉將物料推送至杯體底部時,若杯體底部的物料聚集的過多,則物料對第一刀葉的阻力較大,而通過設置洩壓孔可利用物料與第一刀葉之間的擠壓,以使物料能夠從洩壓孔內排出,從而對第一刀葉起到洩壓的作用,進而即可使第一刀葉經久耐用而不易折斷,因而即可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同理,在第二刀葉抽取物料時,若抽取的物料過多,則物料對第二刀葉的阻力較大,而通過設置洩壓孔可利用物料與第二刀葉之間的擠壓,以使物料能夠從洩壓孔內排出,從而對第二刀葉起到洩壓的作用,進而即可使第二刀葉經久耐用而不易折斷,因而也可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當然,我們也可只在第一刀葉上設置洩壓孔,而不在第二刀葉上設置洩壓孔。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洩壓孔的數量為一個或一個以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洩壓孔的數量為一個或多個,具體地,可在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上均設置洩壓孔,從而能夠同時利用多個洩壓孔進行洩壓,以提高粉碎刀的強度,進而即可防止粉碎刀破碎。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上均設置有所述洩壓孔,且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上設置的所述洩壓孔的形狀大小一致。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將第一刀葉上均設置上洩壓孔,從而能夠對所有的第一刀葉進行洩壓,以大幅度提高粉碎刀的整體抗壓能力,而一個或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上的洩壓孔的形狀大小一致使得每個第一刀葉的洩壓能力一樣,進而能夠使每個第一刀葉對物料的推送效果一致,進而即可使杯體的內的物料平穩地運動,以防止物料波動。當然,也可只在部分第一刀葉上設置洩壓孔,而在其餘部分的第一刀葉上不設置洩壓孔。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洩壓孔包括圓形孔、腰形孔、方形孔錐形孔中的一個或多個。
在該技術方案中,洩壓孔的形狀和大小可以任意設置,具體地,洩壓孔可為圓形孔、腰形孔、方形孔錐形孔中的一個或多個,因為,這些孔都是比較常見的孔,因而易於加工。
其中,進一步較佳者,所述洩壓孔為沿著第一刀葉或第二刀葉方向延伸的細長孔,因為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一般因為細長形結構,因而通過將洩壓孔設置成細長孔能夠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結構與洩壓孔的形狀相適配。
本發明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粉碎刀,用於食物處理機,粉碎刀包括:安裝軸,所述安裝軸包括安裝端和連接端;兩個或兩個以上刀葉,所述刀葉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刀葉上設置有刀刃;其中,所述兩個或兩個以上刀葉與所述安裝軸形成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夾角中至少有兩個夾角的角度不相等;所述刀葉的厚度為H,厚度H的值為:1mm≤H≤5mm。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安裝在攪拌器等食物處理機的杯體內,用於對杯體內的水、食材等物料進行粉碎及推送,具體地,粉碎刀包括安裝軸和安裝在安裝軸上的刀葉,其中,刀葉用於對杯體內的物料進行推送及粉碎切割,而安裝軸的連接端用於與驅動裝置,比如電機驅動連接,以在驅動裝置,比如電機的作用下驅動刀葉轉動,以對物料進行粉碎及推送,當然,安裝軸也可以直接是電機的電機軸。而兩個或兩個以上刀葉與安裝軸形成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夾角中至少有兩個夾角的角度不相等,即是說兩個或兩個以上刀葉能夠以一定角度安裝在安裝軸上,且至少有兩個刀葉能夠與安裝軸形成不同的夾角,這樣在工作狀態時,就可以使得至少兩個刀葉在安裝軸的軸向上形成至少兩個切割面,即至少兩個切割面或其延長面之間形成夾角,至少兩個切割面或其延長面之間形成的夾角的角度值為大於0°小於90°,該種設置即能夠使粉碎刀的多個刀葉之間在工作狀態時形成至少兩個不重疊的切割層,從而杯體內的物料被軸向多層切割粉碎,進而能夠將物料切割粉碎的更加徹底,以使物料切割粉碎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因而便能夠提供產品的整體品質。其中,將刀葉的厚度H設置在大於等於1mm小於等於5mm的範圍內即能夠確保刀葉的強度,又能夠防止刀葉的厚度過厚。
其中,較佳者,所述刀刃與所述刀葉為一體式結構,而刀刃與刀葉為一體式結構能夠提高刀刃與刀葉的連接強度,進而能夠提高刀葉的抗擠壓強度,以使產品經久耐用。
其中,較佳者,兩個或兩個以上刀葉傾斜安裝在安裝軸上,該種設置能夠增大刀葉作用在物料上的面積,進而能夠增大刀葉對物料的粉碎切割力,以便能夠快速地將物料切割粉碎。
其中,較佳者,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刀葉中至少有一個所述第二刀葉位於一所述第一刀葉靠近所述安裝端的一方,即至少有一個第二刀葉位於一第一刀葉的上方,以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能夠形成兩層或兩層以上設置,以便能夠對食材進行分層切割,進而便能夠提高粉碎刀對食材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
另外,根據本發明上述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徵: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刀葉包括:至少一個第一刀葉,所述第一刀葉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一刀葉上設置有第一刀刃,所述第一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一刀葉遠離所述安裝端的一面上;至少一個第二刀葉,所述第二刀葉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二刀葉上設置有第二刀刃,所述第二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二刀葉靠近所述安裝端的一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刀葉傾斜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和/或所述第二刀葉傾斜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與所述安裝軸形成的至少一個夾角和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刀葉與所述安裝軸形成的至少一個夾角中至少有兩個夾角的角度不相等。
在該技術方案中,刀葉包括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具體地,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安裝在安裝軸的安裝端上,安裝軸的連接端用於與驅動裝置,比如電機驅動連接,以在驅動裝置,比如電機的作用下驅動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轉動,以對物料進行粉碎及推送,當然,安裝軸也可以直接是電機的電機軸,而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上的第一刀刃設置在第一刀葉遠離安裝端的一面上,即靠近連接端的一面上,也即第一刀刃設置在第一刀葉的下端面上,也即第一刀刃的開口朝下,因此第一刀葉在安裝軸的作用下旋轉時,便能夠邊粉碎物料,邊將物料向杯體底部及杯體的外側推送,從而能夠使物料從上至下循環運動,而當被推送到的杯體底部的物料越積越多時,先被推送至杯體底部的物料在後被推送至杯體底部的物料的擠壓下,便能夠順著杯體的側壁向上運動,以實現物料從下至上的循環運動,而在物料從下至上運動到杯體的上部時,物料便能夠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下來,而後再被第一刀刃粉碎及向下向外推送,至此即可實現物料的一個完整循環,該種循環方式由於物料在第一刀刃的作用下由上至下及由下至下循環運動時,第一刀刃向下推送物料的速度,即物料向下推送速度要快於物料從杯體上部掉落下來的速度,即物料的回流速度,從而會導致杯體中部形成空隙進而形成負壓,因此當杯體上部的物料再次回流而補充到該空隙時就會導致物料的波動,進而導致物料的循環翻滾運動不合理,進而使得物料不能夠按規定的循環路線和理想的粉碎方位進行運動,而第二刀刃設置在第二刀葉靠近安裝端的一面上,即第二刀刃設置在第二刀葉的上端面上,也即第二刀刃的開口朝上,因此,第二刀葉在安裝軸的作用下旋轉時,便能夠邊粉碎物料,邊將杯體中上部的周邊的物料聚集抽取到杯體中上部的中間,然後隨著從杯體上部掉落下來的物料一起被第一刀刃粉碎及向下向外推送,從而通過設置第二刀刃,第二刀刃便能夠將杯體中上部的周邊的物料聚集抽取到杯體中上部的中間,以填補到物料循環過程中形成的空隙內,從而即可消除物料循環過程中形成的縫隙和負壓,進而當杯體上部的物料再次回流時,便能夠非常平穩地與第二刀刃抽取的物料混合,進而被第一刀刃粉碎並向下推送,因而即可避免物料的波動,以使物料能夠按規定的循環路線和理想的粉碎方位進行循環運動,進而一方面便能夠對物料進行有效粉碎,以確保物料的加工效率和加工效果,另一方面可減小因物料波動而對安裝軸的衝擊,進而使得安裝軸能夠更為平穩地轉動,進而即可減小攪拌器的波動,以使攪拌器平穩地轉動,而攪拌器平穩地轉動會降低攪拌器的噪音和摩擦生熱,進而能夠降低攪拌器的溫升等。同時,該種設置由於物料循環時沒有形成空隙,因而第一刀葉的第一刀刃能夠始終作用在物料上,從而便能夠提高粉碎刀對物料的粉碎效率,確保粉碎刀對物料的粉碎效果,而通過第二刀葉的第二刀刃的粉碎作用,能夠進一步提高粉碎刀對物料的粉碎效率,進而能夠進一步確保粉碎刀對物料的粉碎效果。而至少一個第一刀葉與安裝軸形成的至少一個夾角和至少一個第二刀葉與安裝軸形成的至少一個夾角中至少有兩個夾角的角度不相等,即在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均只有一個時,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與安裝軸之間的夾角的角度不同,從而使得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能夠分兩層設置,而在第一刀葉和/或第二刀葉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時,即可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中的至少兩個與安裝軸形成至少兩個不同角度的夾角,也可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二刀葉中的至少兩個與安裝軸形成至少兩個不同角度的夾角,還可是一個或多個第一刀葉和一個或多個第二刀葉與安裝軸形成至少兩個不同角度的夾角,也就是說,即可以是至少一個刀葉與至少一個第二刀葉分層設置,也可以是多個第一刀葉之間分層設置,還可以是多個第二刀葉之間分層設置,該種設置即能夠使粉碎刀的多個刀葉之間形成至少兩個分割層,從而能夠對物料進行分層粉碎,進而能夠對物料切割粉碎的更加徹底,以使物料切割粉碎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其中,較佳者,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中至少有一個傾斜設置,即要麼第一刀葉傾斜設置,要麼第二刀葉傾斜設置,要麼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同時傾斜設置,同時,較佳者,第一刀葉位於第二刀葉遠離安裝端的一方,該種設置能夠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形成高度差,因而能夠更好地利用位於下方的第一刀葉來將物料向下推送,及更好地利用位於上方的第二刀葉來將物料補充到第一刀葉形成的空隙內。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刃與所述第一刀葉和/或所述第二刀刃與所述第二刀葉為一體式結構。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一刀刃與第一刀葉和/或第二刀刃與第二刀葉為一體式結構能夠提高第一刀刃與第一刀葉和/或第二刀刃與第二刀葉的連接強度,進而能夠提高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抗擠壓強度,以使產品經久耐用。
其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葉和所述第二刀葉的厚度為H,厚度H的值為:1mm≤H≤5mm。通過將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厚度H設置在大於等於1mm小於等於5mm的範圍內即能夠確保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強度,又能夠防止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厚度過厚。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一刀葉的一側上,所述第二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二刀葉的一側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只在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單側上設置刀刃,因為,攪拌器在攪拌食物時都是沿同一方向攪拌粉碎食物,因此,在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單側上設置刀刃即可滿足產品的要求,而只在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單側上設置刀刃能夠簡化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結構,因而能夠簡化加工工序,降低加工成本。
在另一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的兩側上均設置有所述第一刀刃,和/或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刀葉的兩側上均設置有所述第二刀刃。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第一刀葉的兩側設置第一刀刃,使得第一刀葉的兩側均能夠用於物料粉碎,因而第一刀葉無論是順時針旋轉還是逆時針旋轉均能夠對物料進行粉碎,進而能夠實現第一刀葉的雙面粉碎。同理,通過在第二刀葉的兩側均設置第二刀刃,使得第二刀葉的兩側均能夠用於物料粉碎,因而第二刀葉無論是順時針旋轉還是逆時針旋轉均能夠對物料進行粉碎,進而能夠實現第二刀葉的雙面粉碎。
其中,較佳者,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刀葉中至少有一個所述第二刀葉位於一所述第一刀葉靠近所述安裝端的一方,即至少有一個第二刀葉位於一第一刀葉的上方,以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能夠形成兩層或兩層以上設置,以便能夠對物料進行分層切割,進而便能夠提高粉碎刀對物料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二刀葉的一端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二刀葉的另一端向所述安裝端的端部方向傾斜延伸;所述第一刀葉的一端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一刀葉的另一端向所述連接端的端部方向傾斜延伸或所述第一刀葉的另一端向所述安裝端的端部方向傾斜延伸或所述第一刀葉垂直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二刀葉的一端安裝在安裝軸上,第二刀葉的另一端向安裝端的端部方向傾斜延伸,即第二刀葉傾斜向上設置,該種設置由於第二刀葉傾斜向上設置,因此,便能夠更高效地將杯體內中上部的物料聚集抽取到第一刀葉形成的空隙內,以使物料流動的更加平穩。而在第二刀葉傾斜向上設置時,第一刀葉即可傾斜向下設置,也可傾斜向上設置,也可垂直於安裝軸設置,但較佳者,可將第一刀葉傾斜向下設置或傾斜向上設置,而通過將第一刀葉傾斜設置,即非水平設置,使得第一刀葉能夠更好地與物料接觸,因而能夠提高第一刀葉對物料的粉碎及向下向外的推送效果,進而即可提高產品的粉碎效率,確保產品的粉碎效果。其中,具體地,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呈雙層設置時,可將上層的第一刀葉傾斜向上設置,而將下層的第一刀葉傾斜向下設置,以便能夠使產品的結構分佈的更加合理緊湊。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偶數個,所述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偶數個。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偶數個,能夠使兩兩第一刀葉和兩兩第二刀葉呈對稱設置,進而能夠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受到的物料的阻力一致,因而能夠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受力更加均衡,以防止出現受力薄弱部,進而即能夠相對提高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強度,同時,該種設置能夠依次形成四葉刀或八葉刀或十二葉刀等多種規格,進而能夠提高粉碎刀的規格。此外中心對稱地結構更易加工,因而能夠降低產品的加工難度,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
當然,第一刀葉的數量和第二刀葉的數量也可為奇數個,從而可對應形成三葉刀、五葉刀、七葉刀等多種規格。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兩個或四個或六個;和/或所述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兩個或四個。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一刀葉的數量和第二刀葉的數量均為兩個時能夠形成四葉刀,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兩個,而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四個,或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四個,而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兩個時能夠形成六葉刀,而第二刀葉的數量和第一刀葉的數量均為四個時能夠形成八葉刀,而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兩個,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六個時也能夠形成八葉刀,此時,較佳者,可將四個第一刀葉設置在安裝軸的同一橫截面上,而將兩個第一刀葉和兩個第二刀葉相互交替地設置在四個第一刀葉的上面,並位於安裝軸的另一橫截面上,而該些規格的粉碎刀均能夠使物料平穩地循環運動,且該些規格的粉碎刀即能夠對物料進行充分粉碎,又能夠使得產品的結構較為簡單,因而能夠在確保粉碎效果的同時,簡化產品的結構,降低產品的成本。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六個,所述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兩個;所述六個第一刀葉中的四個第一刀葉安裝在所述安裝軸的同一橫截面上,所述同一橫截面為第一橫截面,所述六個第一刀葉中的另外兩個第一刀葉和所述兩個第二刀葉位於所述安裝軸的另一同一橫截面上,所述另一同一橫截面為第二橫截面,其中,所述第一橫截面位於所述第二橫截面靠近所述連接端的一側。
在該技術方案中,四個第一刀葉安裝在安裝軸的同一橫截面,即第一橫截面上,另外兩個第一刀葉和兩個第二刀葉安裝在安裝軸的另一同一橫截面,即第二橫截面上,使得六個第一刀葉和兩個第二刀葉形成的八葉刀能夠分成上下兩層,進而能夠對物料進行分層粉碎及分層推送。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橫截面上的四個所述第一刀葉相互對稱,具體地,即可呈中心對稱,也可呈軸對稱;所述第二橫截面上的兩個所述第一刀葉相互對稱,具體地,即可呈中心對稱,也可呈軸對稱,所述第二橫截面上的兩個所述第二刀葉相互對稱,具體地,即可呈中心對稱,也可呈軸對稱。
在該技術方案中,兩兩第一刀葉和兩兩第二刀葉呈對稱設置,具體地,即可呈中心對稱,也可呈軸對稱設置,進而能夠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受到的物料的阻力一致,因而能夠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受力更加均衡,以防止出現受力薄弱部,進而即能夠相對提高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強度,同時,通過將六個第一刀葉和兩個第二刀葉兩兩對稱設置,能夠使粉碎刀整體呈對稱結構,因而一方面能夠提高產品的對稱美,另一方面還能夠使產品的重心居中,因而可提高產品的穩定性,進而可降低產品的波動和噪音。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橫截面上的四個所述第一刀葉中的兩個所述第一刀葉與所述安裝軸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在大於等於負45°小於等於0°的範圍內,四個所述第一刀葉中的另外兩個所述第一刀葉與所述安裝軸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在大於等於負20°小於等於正20°的範圍內;所述第二橫截面上的兩個所述第二刀葉與所述安裝軸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在大於等於正45°小於等於正70°的範圍內,所述第二橫截面上的另外兩個所述第一刀葉與所述安裝軸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在大於等於0°小於等於正45°的範圍內。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一刀葉與安裝軸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β優選大於等於負45°小於等於正45°的範圍內,即第一刀葉在安裝軸上即可順時針向下傾斜0°至45°設置,優選為順時針向下傾斜10°至20°設置,也可在安裝軸上逆時針向上傾斜0°至45°設置,優選為逆時針向上傾斜10°至20°設置,該種設置使得第一刀刃的切割面積和對物料的推送效果比較適中,因而能夠在粉碎刀正常安裝到杯體內時,使得第一刀葉能夠與第二刀葉更好地配合,以更平衡穩定地彌補因第一刀葉的推送而形成的空隙,進而能夠使物料平衡穩定地循環運動,反之若角度β太小,則第一刀葉切割面積大,物料排出效果好,因而會導致第一刀葉對物料的排出速度大於第二刀葉對物料的抽取速度,從而會導致物料循環不充分,而若角度β太大,則第一刀葉切割面積小,物料的排出速度慢,從而也會導致第一刀葉對物料的排出速度小於第二刀葉對物料的抽取速度,因而也不能實現物料的平衡,而將夾角β設置在大於等於負45°小於等於正45°的範圍內即能夠實現物料的排出與抽取的平衡,進而能夠使物料平衡穩定地循環運動,以確保物料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此外,該種設置將多個第一刀葉以不同角度和/或不同高度地安裝在安裝軸上,以便能夠實現多個第一刀葉的梯級安裝,進而能夠利用多個第一刀葉實現對物料的梯級粉碎及機梯級推送,因而即能夠確保物料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而第二刀葉優選在安裝軸上逆時針向上傾斜45°至70°設置,該種設置使得第二刀刃的切割面積和對物料的抽取效果比較適中,因而能夠在粉碎刀正常安裝到杯體內時,使得第二刀葉能夠與第一刀葉更好地配合,以更平衡穩定地彌補因第一刀刃的推送而形成的空隙,進而能夠使物料平衡穩定地循環運動,具體地,若角度α太小,則第二刀葉切割面積大,抽水效果好,因而會導致第二刀葉對物料的抽取速度大於第一刀葉對物料的排出速度,從而會導致物料循環不充分,而若角度α太大,則第二刀葉切割面積小,抽水效果差,也會導致第二刀葉對物料的抽取速度小於第一刀葉對物料的排出速度,因而也不能實現物料的平衡,而將夾角α設置在大於等正45°小於等於正70°的範圍內,使得第二刀葉對物料的抽取比較適中,因而即能夠與第一刀葉更好地配合,以實現物料的排出與抽取的平衡,進而能夠使物料平衡穩定地循環運動,以確保物料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
其中,在本說明書中,逆時針旋轉的角度為正,順時針旋轉的角度為負。
其中,較佳者,正50°≤α≤正60°,該種設置能夠更好地實現物料的排出與抽取的平衡,進而能夠更好地使物料平衡穩定地循環運動,以更好地確保物料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兩個第二刀葉的總長度之和與所述六個第一刀葉的總長度之和的比值為A,其中,0.05≤A≤0.8或0.1≤A≤0.4。
在該技術方案中,兩個第二刀葉的總長度之和與六個第一刀葉的總長度之和的比值A,即所有第二刀葉的長度之和與所有第一刀葉的長度之和的比值A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具體地,若A值過小,則第二刀葉的對物料的抽取聚集效率低,從而導致第二刀葉無法填補第一刀葉形成的空隙,從而會導致物料的循環的效率低,因而會造成物料的粉碎效果差,但若A值過大,則第二刀葉的對物料的抽取聚集效率偏高,從而導致第一刀葉無法及時將中部的物料排出至杯體的底部,進而會造成物料推擠,因而也會導致物料的循環的效率低,從而會造成物料的粉碎效果差,而通過將比值A設置在大於等於0.05小於等於0.8的範圍內,即能夠確保杯體內物料的循環平衡穩定,又能夠提高粉碎效果和粉碎效率,進而會提高產品的整體品質。
其中,較佳者,0.1≤A≤0.4,即比值A的值優選設置在大於等於0.1小於等於0.4的範圍內,該種設置,能夠使物料的循環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因而能夠進一步提高粉碎效果和粉碎效率,以進一步提高產品的整體品質。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粉碎刀還包括:第一刀根部,所述第一刀根部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第二刀根部,所述第二刀根部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並位於所述第一刀根部靠近所述安裝端的一方;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設置在所述第一刀根部上或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設置在所述第一刀根部和所述第二刀根部上;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刀葉設置在所述第二刀根部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在安裝軸上設置兩個刀根部,即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從而能夠將至少一個第一刀葉和至少一個第二刀葉安裝在第一刀根部或第二刀根部上,以使粉碎刀形成雙層結構,其中,具體地,在第一刀葉的數量和第二刀葉的數量相等時,可將所有的第一刀葉全部安裝在下層,即第一刀根部上,同時將所有的第二刀葉全部安裝在上層,即第二刀根部上,而在第一刀葉的數量比第二刀葉的數量多時,可將大部分第一刀葉安裝在下層,即第一刀根部上,而將剩下的第一刀葉與所有的第二刀葉交替對稱地安裝在上層,即第二刀根部上,此時,較佳者,將第二刀根部上的第一刀葉傾斜向上設置,以使其傾斜方向能夠與第二刀葉的傾斜方向一致,從而即可確保產品的美觀性和對稱性。
此外,還可設置第三刀根部或第四刀根部等,以便能夠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安裝成多層,或者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二刀葉安裝成多層,以便能夠將產品設計成三層刀葉、四層刀葉或更多層刀葉的結構。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均設置在所述第一刀根部上時,所述第一刀根部與所述第一刀葉為一體式結構,在所述第二刀根部上也設置有所述第一刀葉時,所述第二刀根部與所述第一刀葉為一體式結構;和/或所述第二刀根部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刀葉為一體式結構。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優選將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與對應的刀根部,即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設置為一體式結構,因為,一體式結構的力學性能好,因而能夠確保刀根部和刀葉之間的連接強度,其中,較佳者,可將刀葉和刀根部一體製成,批量生產,以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具體地,可利用同一金屬板折彎出第一刀葉、第二刀葉和對應的刀根部,以方便、快速且低成本地實現第二刀和第一刀葉的加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根部與所述第二刀根部為一體式結構。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優選將第一刀根部與第二刀根部設置為一體式結構,因為,一體式結構的力學性能好,因而能夠確保第一刀根部與第二刀根部之間的連接強度,其中,較佳者,可將第一刀根部與第二刀根部一體製成,批量生產,以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
當然,在另一技術方案中,第一刀根部與第二刀根部也可為分體式結構,此時,便於將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與對應的刀葉一體製成、批量生產。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根部上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刀根部上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一通孔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二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二通孔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在第一刀根部上設置第一通孔,而在第二刀根部上設置第二通孔,從而可將安裝軸的安裝端依次穿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實現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精確安裝。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安裝軸的安裝端上設置有環形安裝槽,所述第一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環形安裝槽的配合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二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二通孔與所述環形安裝槽的配合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其中,所述安裝端的端部上設置有壓邊,所述壓邊壓合在所述第二刀根部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環形安裝槽能夠利用環形安裝槽來對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進行定位安裝,具體地,可將安裝軸的安裝端依次穿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然後將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卡在環形安裝槽內,以利用環形安裝槽實現對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的卡扣安裝。同時,在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套設安裝在安裝軸上的環形安裝槽上後,可將安裝軸伸出第二刀根部的部分壓平後壓合在第二刀根部上,以便能夠簡單快速地實現第二刀根部和第一刀跟與安裝軸之間的固定及安裝。
當然,在另一技術方案中,也可利用安裝軸和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過盈配合實現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與安裝軸之間的安裝。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根部貼合在所述第二刀根部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一刀根部貼合在第二刀根部上,因此能夠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形成一個整體而進行同步旋轉,因而能夠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對物料進行同步粉碎,進而能夠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更好地同步配合,以提高對物料的粉碎效率,同時,第一刀根部貼合在第二刀根部上還能夠使得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相互支撐,進而能夠提高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的強度,此外,該種設置還能夠使粉碎刀的結構更為緊湊合理,因而能夠減小產品的整體體積。還有該種設置能夠防止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之間形成狹窄縫隙,進而更利於用戶對粉碎刀進行清洗。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根部和所述第二刀根部的形狀大小一致。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的形狀大小一致,一方面能夠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強度一致,另一方面能夠提高減少零部件的類型,以利於產品的標準化。當然,在另一技術方案中,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的形狀大小也可不一致。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根部和/或所述第二刀根部為方形、圓形,三角形,橢圓形或五邊形,具體地,第一刀根部和/或第二刀根部的形狀可根據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數量變化而變化。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一刀根部和/或第二刀根部優選為方形,因為方形相比於圓形、橢圓形而言更易加工,因而能夠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具體地比如,該種結構使得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能夠通過金屬板快速簡單地折彎形成,而圓形則無法通過金屬板直接折彎形成。當然,也可為圓形,三角形,橢圓形,五邊形或者任意其它形狀。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根部與所述安裝軸相互垂直安裝,所述第二刀根部與所述安裝軸相互垂直安裝。
在該技術方案中,第一刀根部與安裝軸相互垂直安裝,第二刀根部與安裝軸相互垂直安裝能夠使第一刀根部和第二刀根部之間安裝的更加牢靠,因而能夠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在粉碎物料時不會與安裝軸脫落,從而即可防止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脫落傷人,進而即可確保用戶的使用安全。具體地,可將第二刀葉與第二刀根部之間呈一角度設置,以確保第二刀根部與安裝軸相互垂直安裝時,刀葉能夠向上傾斜設置,同時,可使第一刀葉與第一刀根部之間呈一角度設置,以確保第一刀根部與安裝軸相互垂直安裝時,第一刀葉能夠向下傾斜設置。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安裝軸為圓形軸。
在該技術方案中,安裝軸優選為圓形軸,因為圓形軸更易與電機等配合,從而能夠更利於對安裝軸進行驅動。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第一刀葉和/或第二刀葉由金屬材料製成,因為,金屬材料的強度高,耐磨性好,因而能夠更好地粉碎物料。當然,第二刀葉和/或第一刀葉也可為其它硬度比較高的材料製成。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第一刀葉遠離所述安裝軸的一端上設置有壓板。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在第一刀葉遠離安裝軸的一端(即第一刀葉的尾部)上設置壓板,從而能夠通過壓板來向將物料推送至杯體底部,而壓板的設置能夠增大第一刀葉與物料的接觸面積,因而能夠增大第一刀葉對物料的推力,進而能夠加快物料的循環速度,因而能夠提高產品的粉碎效率。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壓板與所述第一刀葉之間的角度為γ,其中,夾角γ的值為:90°<γ≤180°,或夾角γ的值為:135°≤γ≤180°,或夾角γ的值為160°≤γ≤170°,其中,較佳者,135°≤γ≤180°。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將壓板與第一刀葉之間的夾角設置在大於等於135°小於等於180°的範圍內,能夠確保第一刀葉向下向外側的壓水作用,以便能夠使物料的內外循環快速,順暢,同時該種設置還能夠加大第一刀葉的切割投影面積,因而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粉碎效果和粉碎效率。
其中,進一步較佳者,夾角γ的值為:160°≤γ≤170°。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粉碎刀還包括:洩壓孔,設置在所述刀葉上,具體地,比如設置在所述第一刀葉上和/或所述第二刀葉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洩壓孔能夠在第一刀葉和/或第二刀葉推送物料時為第一刀葉和/或第二刀葉洩壓,以防止第一刀葉和/或第二刀葉因壓力過大而折斷,具體地,比如,在第一刀葉將物料推送至杯體底部時,若杯體底部的物料聚集的過多,則物料對第一刀葉的阻力較大,而通過設置洩壓孔可利用物料與第一刀葉之間的擠壓,以使物料能夠從洩壓孔內排出,從而對第一刀葉起到洩壓的作用,進而即可使第一刀葉經久耐用而不易折斷,因而即可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同理,在第二刀葉抽取物料時,若抽取的物料過多,則物料對第二刀葉的阻力較大,而通過設置洩壓孔可利用物料與第二刀葉之間的擠壓,以使物料能夠從洩壓孔內排出,從而對第二刀葉起到洩壓的作用,進而即可使第二刀葉經久耐用而不易折斷,因而也可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當然,我們也可只在第一刀葉上設置洩壓孔,而不在第二刀葉上設置洩壓孔。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上均設置有所述洩壓孔,且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上設置的所述洩壓孔的形狀大小一致。
在該技術方案中,可將第一刀葉上均設置上洩壓孔,從而能夠對所有的第一刀葉進行洩壓,以大幅度提高粉碎刀的整體抗壓能力,而一個或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上的洩壓孔的形狀大小一致使得每個第一刀葉的洩壓能力一樣,進而能夠使每個第一刀葉對物料的推送效果一致,進而即可使杯體的內的物料平穩地運動,以防止物料波動。當然,也可只在部分第一刀葉上設置洩壓孔,而在其餘部分的第一刀葉上不設置洩壓孔。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洩壓孔包括圓形孔、腰形孔、方形孔錐形孔中的一個或多個。
在該技術方案中,洩壓孔的形狀和大小可以任意設置,具體地,洩壓孔可為圓形孔、腰形孔、方形孔錐形孔中的一個或多個,因為,這些孔都是比較常見的孔,因而易於加工。
其中,進一步較佳者,所述洩壓孔為沿著第一刀葉或第二刀葉方向延伸的細長孔,因為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一般因為細長形結構,因而通過將洩壓孔設置成細長孔能夠使第一刀葉和第二刀葉的結構與洩壓孔的形狀相適配。
本發明第三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食物處理機,該食物處理機包括:機座;杯體組件,所述杯體組件包括杯體和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任一項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所述粉碎刀安裝在所述杯體內。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食物處理機,具有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任一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因此,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食物處理機具有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任一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舉。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較佳者,所述食物處理機包括攪拌器,當然,食物處理機也還可以是除攪拌器之外的其它結構。
根據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瞭解到。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還可以採用其他不同於在此描述的方式來實施,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下面參照圖1至圖13來描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100及食物處理機200。
如圖1至圖12所示,本發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粉碎刀100,用於食物處理機200,包括:安裝軸1,安裝軸1包括安裝端和連接端;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第一刀葉2安裝在安裝軸1上,第一刀葉2上設置有第一刀刃22,第一刀刃22設置在第一刀葉2遠離安裝端的一面上;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第二刀葉3安裝在安裝軸1上,第二刀葉3上設置有第二刀刃32,第二刀刃32設置在第二刀葉3靠近安裝端的一面上;其中,第一刀葉2傾斜安裝在安裝軸1上和/或第二刀葉3傾斜安裝在安裝軸1上,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厚度為H,厚度H的值為:1mm≤H≤5mm。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100,安裝在攪拌器等食物處理機200的杯體內,用於對杯體內的物料進行粉碎及推送,具體地,安裝軸1的安裝端用於安裝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安裝軸1的連接端用於與驅動裝置,比如電機驅動連接,以在驅動裝置,比如電機的作用下驅動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轉動,以對物料進行粉碎及推送,當然,安裝軸1也可以直接是電機的電機軸,而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2上的第一刀刃22設置在第一刀葉2遠離安裝端的一面上,即靠近連接端的一面上,也即第一刀刃22設置在第一刀葉2的下端面上,也即第一刀刃22的開口朝下,因此第一刀葉2在安裝軸1的作用下旋轉時,便能夠邊粉碎物料,邊將物料向杯體底部及杯體的外側推送,從而能夠使物料從上至下循環運動,而當被推送到的杯體底部的物料越積越多時,先被推送至杯體底部的物料在後被推送至杯體底部的物料的擠壓下,便能夠順著杯體的側壁向上運動,以實現物料從下至上的循環運動,而在物料從下至上運動到杯體的上部時,物料便能夠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下來,而後再被第一刀刃22粉碎及向下向外推送,至此即可實現物料的一個完整循環,該種循環方式由於物料在第一刀刃22的作用下由上至下及由下至下循環運動時,第一刀刃22向下推送物料的速度,即物料向下推送速度要快於物料從杯體上部掉落下來的速度,即物料的回流速度,從而會導致杯體中部形成空隙進而形成負壓,因此當杯體上部的物料再次回流而補充到該空隙時就會導致物料的波動,進而導致物料的循環翻滾運動不合理,進而使得物料不能夠按規定的循環路線和理想的粉碎方位進行運動,而第二刀刃32設置在第二刀葉3靠近安裝端的一面上,即第二刀刃32設置在第二刀葉3的上端面上,也即第二刀刃32的開口朝上,因此,第二刀葉3在安裝軸1的作用下旋轉時,便能夠邊粉碎物料,邊將杯體中上部的周邊的物料聚集抽取到杯體中上部的中間,然後隨著從杯體上部掉落下來的物料一起被第一刀刃22粉碎及向下向外推送,從而通過設置第二刀刃32,第二刀刃32便能夠將杯體中上部的周邊的物料聚集抽取到杯體中上部的中間,以填補到物料循環過程中形成的空隙內,從而即可消除物料循環過程中形成的縫隙和負壓,進而當杯體上部的物料再次回流時,便能夠非常平穩地與第二刀刃32抽取的物料混合,進而被第一刀刃22粉碎並向下推送,因而即可避免物料的波動,以使物料能夠按規定的循環路線和理想的粉碎方位進行循環運動,進而一方面便能夠對物料進行有效粉碎,以確保物料的加工效率和加工效果,另一方面可減小因物料波動而對安裝軸1的衝擊,進而使得安裝軸1能夠更為平穩地轉動,進而即可減小攪拌器的波動,以使攪拌器平穩地轉動,而攪拌器平穩地轉動會降低攪拌器的噪音和摩擦生熱,進而能夠降低攪拌器的溫升等。同時,該種設置由於物料循環時沒有形成空隙,因而第一刀葉2的第一刀刃22能夠始終作用在物料上,從而便能夠提高粉碎刀100對物料的粉碎效率,確保粉碎刀100對物料的粉碎效果,而通過第二刀葉3的第二刀刃32的粉碎作用,能夠進一步提高粉碎刀100對物料的粉碎效率,進而能夠進一步確保粉碎刀100對物料的粉碎效果。其中,將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厚度H設置在大於等於1mm小於等於5mm的範圍內即能夠確保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強度,又能夠防止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厚度過厚。
其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2所示,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中至少有一個傾斜設置,即要麼第一刀葉2傾斜設置,要麼第二刀葉3傾斜設置,要麼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同時傾斜設置,同時,較佳者,第一刀葉2位於第二刀葉3遠離安裝端的一方,該種設置能夠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形成高度差,因而能夠更好地利用位於下方的第一刀葉2來將物料向下推送,及更好地利用位於上方的第二刀葉3來將物料補充到第一刀葉2形成的空隙內。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2所示,第一刀刃22與第一刀葉2和/或第二刀刃32與第二刀葉3為一體式結構。
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刀刃22與第一刀葉2和/或第二刀刃32與第二刀葉3為一體式結構能夠提高第一刀刃22與第一刀葉2和/或第二刀刃32與第二刀葉3的連接強度,進而能夠提高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抗擠壓強度,以使產品經久耐用。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2所示,第一刀刃22設置在第一刀葉2的一側上,第二刀刃32設置在第二刀葉3的一側上。
在該實施例中,可只在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單側上設置刀刃,因為,攪拌器在攪拌食物時都是沿同一方向攪拌粉碎食物,因此,在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單側上設置刀刃即可滿足產品的要求,而只在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單側上設置刀刃能夠簡化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結構,因而能夠簡化加工工序,降低加工成本。
在另一實施例中,較佳者,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的兩側上均設置有第一刀刃22,和/或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的兩側上均設置有第二刀刃32。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在第一刀葉2的兩側設置第一刀刃22,使得第一刀葉2的兩側均能夠用於物料粉碎,因而第一刀葉2無論是順時針旋轉還是逆時針旋轉均能夠對物料進行粉碎,進而能夠實現第一刀葉2的雙面粉碎。同理,通過在第二刀葉3的兩側均設置第二刀刃32,使得第二刀葉3的兩側均能夠用於物料粉碎,因而第二刀葉3無論是順時針旋轉還是逆時針旋轉均能夠對物料進行粉碎,進而能夠實現第二刀葉3的雙面粉碎。
其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0所示,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中至少有一個第二刀葉3位於一第一刀葉2靠近安裝端的一方,即至少有一個第二刀葉3位於一第一刀葉2的上方,以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能夠形成兩層或兩層以上設置,以便能夠對食材進行分層切割,進而便能夠提高粉碎刀對食材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第二刀葉3的一端安裝在安裝軸1上,第二刀葉3的另一端向安裝端的端部方向傾斜延伸;第一刀葉2的一端安裝在安裝軸1上,第一刀葉2的另一端向連接端的端部方向傾斜延伸或第一刀葉2的另一端向安裝端的端部方向傾斜延伸或第一刀葉2垂直安裝在安裝軸1上。
在該實施例中,第二刀葉3的一端安裝在安裝軸1上,第二刀葉3的另一端向安裝端的端部方向傾斜延伸,即第二刀葉3傾斜向上設置,該種設置由於第二刀葉3傾斜向上設置,因此,便能夠更高效地將杯體內中上部的食材聚集抽取到第一刀葉2形成的空隙內,以使食材流動的更加平穩。而在第二刀葉3傾斜向上設置時,第一刀葉2即可傾斜向下設置,也可傾斜向上設置,也可垂直於安裝軸1設置,但較佳者,可將第一刀葉2傾斜向下設置或傾斜向上設置,而通過將第一刀葉2傾斜設置,即非水平設置,使得第一刀葉2能夠更好地與物料接觸,因而能夠提高第一刀葉2對物料的粉碎及向下向外的推送效果,進而即可提高產品的粉碎效率,確保產品的粉碎效果。其中,具體地,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2呈雙層設置時,可將上層的第一刀葉2傾斜向上設置,而將下層的第一刀葉2傾斜向下設置,以便能夠使產品的結構分佈的更加合理緊湊。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2所示,第一刀葉2的數量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2對稱地安裝在安裝軸1上,或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2沿安裝軸1的周向均勻分佈。
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刀葉2的數量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因而能夠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2同時粉碎物料及同時將物料向杯體底部及杯體外側推送,進而能夠加大第一刀葉2對物料的粉碎力度及加快物料的循環速度,因而即能夠提高產品的粉碎效率,又能夠確保產品的粉碎效果。而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2對稱設置或均勻分佈在安裝軸1的周向上,能夠使第一刀葉2對各個角度上的食材的推送及粉碎的效果一致,因而能夠實現對食材的均勻粉碎及均勻推送,因而能夠使杯體內的各個角度上的食材流動的更加順暢、平穩。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2所示,第二刀葉3的數量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二刀葉3對稱地安裝在安裝軸1上,或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二刀葉3沿安裝軸1的周向均勻分佈。
在該實施例中,第二刀葉3的數量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因而能夠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二刀葉3同時粉碎物料及同時將杯體中上部的周邊的物料聚集抽取到杯體中上部的中間,進而能夠加大第二刀葉3同時對物料的粉碎效果及對周邊物料的聚集抽取效果,因而能夠將更多的物料填補到物料循環過程中形成的空隙內,進而能夠進一步減小物料的波動及物料對轉動軸的衝擊,以使產品能夠更加平穩、低噪音、低溫升、高效率地運行。而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二刀葉3對稱設置或均勻分佈在安裝軸1的周向上,能夠使第二刀葉3對各個角度上的食材的聚集抽取的效果一致,因而能夠使杯體內的各個角度上的食材流動的更加順暢、平穩。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3至圖12所示,第一刀葉2的數量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2沿安裝軸1的軸向呈兩層或兩層以上分佈。
在該實施例中,可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2並使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2在安裝軸1上分層,即兩層或兩層以上設置,從而便能夠對物料進行分層粉碎及分層向下向外推送,進而即能夠提高第一刀葉2對物料的粉碎及推送效果,以提高產品的粉碎效率,確保產品的粉碎效果。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2所示,第一刀葉2的數量為偶數個,第二刀葉3的數量為偶數個。
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數量為偶數個,能夠使兩兩第一刀葉2和兩兩第二刀葉3呈對稱設置,進而能夠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受到的物料的阻力一致,因而能夠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受力更加均衡,以防止出現受力薄弱部,進而即能夠相對提高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強度,同時,該種設置能夠依次形成四葉刀或八葉刀或十二葉刀等多種規格,進而能夠提高粉碎刀100的規格。此外中心對稱地結構更易加工,因而能夠降低產品的加工難度,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
當然,第一刀葉2的數量和第二刀葉3的數量也可為奇數個,從而可對應形成三葉刀、五葉刀、七葉刀等多種規格。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和圖2所示,第一刀葉2的數量為兩個或如圖3和圖4所示,第一刀葉2的數量為四個,或如圖5至圖10所示,第一刀葉2的數量為六個;和/或如圖1至圖10所示,第二刀葉3的數量為兩個,當然第二刀葉3的數量也可為四個。
在該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2所示,第一刀葉2的數量和第二刀葉3的數量均為兩個時能夠形成四葉刀,如圖3和圖4所示,第二刀葉3的數量為兩個,而第一刀葉2的數量為四個,或第二刀葉3的數量為四個,而第一刀葉2的數量為兩個時能夠形成六葉刀,而第二刀葉3的數量和第一刀葉2的數量均為四個時能夠形成八葉刀,而如圖5至圖10所示,第二刀葉3的數量為兩個,第一刀葉2的數量為六個時也能夠形成八葉刀,此時,較佳者,可如圖5至圖10所示,將四個第一刀葉2設置在安裝軸1的同一橫截面上,而將兩個第一刀葉2和兩個第二刀葉3相互交替地設置在四個第一刀葉2的上面,並位於安裝軸1的另一橫截面上,而該些規格的粉碎刀100均能夠使物料平穩地循環運動,且該些規格的粉碎刀100即能夠對物料進行充分粉碎,又能夠使得產品的結構較為簡單,因而能夠在確保粉碎效果的同時,簡化產品的結構,降低產品的成本。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0所示,粉碎刀100還包括:第一刀根部4,第一刀根部4套設安裝在安裝軸1上;第二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5套設安裝在安裝軸1上,並位於第一刀根部4靠近安裝端的一方;其中,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設置在第一刀根部4上或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設置在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上;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設置在第二刀根部5上。
在該實施例中,可在安裝軸1上設置兩個刀根部,即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從而能夠將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和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安裝在第一刀根部4或第二刀根部5上,以使粉碎刀100形成雙層結構,其中,具體地,在第一刀葉2的數量和第二刀葉3的數量相等時,可將所有的第一刀葉2全部安裝在下層,即第一刀根部4上,同時將所有的第二刀葉3全部安裝在上層,即第二刀根部5上,而在第一刀葉2的數量比第二刀葉3的數量多時,可將大部分第一刀葉2安裝在下層,即第一刀根部4上,而將剩下的第一刀葉2與所有的第二刀葉3交替對稱地安裝在上層,即第二刀根部5上,此時,較佳者,將第二刀根部5上的第一刀葉2傾斜向上設置,以使其傾斜方向能夠與第二刀葉3的傾斜方向一致,從而即可確保產品的美觀性和對稱性。
此外,還可設置第三刀根部或第四刀根部等,以便能夠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2安裝成多層,或者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二刀葉3安裝成多層,以便能夠將產品設計成三層刀葉、四層刀葉或更多層刀葉的結構。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0所示,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均設置在第一刀根部4上時,第一刀根部4與第一刀葉2為一體式結構,在第二刀根部5上也設置有第一刀葉2時,第二刀根部5與第一刀葉2為一體式結構;和/或第二刀根部5與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為一體式結構。
在該實施例中,可優選將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與對應的刀根部,即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設置為一體式結構,因為,一體式結構的力學性能好,因而能夠確保刀根部和刀葉之間的連接強度,其中,較佳者,可將刀葉和刀根部一體製成,批量生產,以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具體地,可利用同一金屬板折彎出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對應的刀根部,以方便、快速且低成本地實現第二刀和第一刀葉2的加工。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第一刀根部4與第二刀根部5為一體式結構。
在該實施例中,可優選將第一刀根部4與第二刀根部5設置為一體式結構,因為,一體式結構的力學性能好,因而能夠確保第一刀根部4與第二刀根部5之間的連接強度,其中,較佳者,可將第一刀根部4與第二刀根部5一體製成,批量生產,以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
當然,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刀根部4與第二刀根部5也可為分體式結構,此時,便於將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與對應的刀葉一體製成、批量生產。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0所示,第一刀根部4上設置有第一通孔42,第二刀根部5上設置有第二通孔52,第一刀根部4通過第一通孔42套設安裝在安裝軸1上,第二刀根部5通過第二通孔52套設安裝在安裝軸1上。
在該實施例中,可在第一刀根部4上設置第一通孔42,而在第二刀根部5上設置第二通孔52,從而可將安裝軸1的安裝端依次穿過第一通孔42和第二通孔52,以實現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精確安裝。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安裝軸1的安裝端上設置有環形安裝槽12,第一刀根部4通過第一通孔42與環形安裝槽12的配合套設安裝在安裝軸1上,第二刀根部5通過第二通孔52與環形安裝槽12的配合套設安裝在安裝軸1上;其中,安裝端的端部上設置有壓邊,壓邊壓合在第二刀根部5上。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設置環形安裝槽12能夠利用環形安裝槽12來對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進行定位安裝,具體地,可將安裝軸1的安裝端依次穿過第一通孔42和第二通孔52,然後將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卡在環形安裝槽12內,以利用環形安裝槽12實現對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的卡扣安裝。同時,在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套設安裝在安裝軸1上的環形安裝槽12上後,可將安裝軸1伸出第二刀根部5的部分壓平後壓合在第二刀根部5上,以便能夠簡單快速地實現第二刀根部5和第一刀跟與安裝軸1之間的固定及安裝。
當然,在另一實施例中,也可利用安裝軸1和第一通孔42和第二通孔52的過盈配合實現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與安裝軸1之間的安裝。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圖3和圖5所示,第一刀根部4貼合在第二刀根部5上。
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刀根部4貼合在第二刀根部5上,因此能夠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形成一個整體而進行同步旋轉,因而能夠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對物料進行同步粉碎,進而能夠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更好地同步配合,以提高對物料的粉碎效率,同時,第一刀根部4貼合在第二刀根部5上還能夠使得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相互支撐,進而能夠提高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的強度,此外,該種設置還能夠使粉碎刀100的結構更為緊湊合理,因而能夠減小產品的整體體積。還有該種設置能夠防止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之間形成狹窄縫隙,進而更利於用戶對粉碎刀100進行清洗。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2、圖4和圖12所示,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的形狀大小一致。
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的形狀大小一致,一方面能夠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強度一致,另一方面能夠提高減少零部件的類型,以利於產品的標準化。當然,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的形狀大小也可不一致。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2、圖4和圖12所示,第一刀根部4和/或第二刀根部5為方形,當然,第一刀根部4也可為圓形,三角形,橢圓形或五邊形,具體地,第一刀根部4和/或第二刀根部5的形狀可根據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數量變化而變化。
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刀根部4和/或第二刀根部5優選為方形,因為方形相比於圓形、橢圓形而言更易加工,因而能夠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具體地比如,該種結構使得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能夠通過金屬板快速簡單地折彎形成,而圓形則無法通過金屬板直接折彎形成。當然,也可為圓形,三角形,橢圓形,五邊形或者任意其它形狀。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2所示,第一刀根部4與安裝軸1相互垂直安裝,第二刀根部5與安裝軸1相互垂直安裝。
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刀根部4與安裝軸1相互垂直安裝,第二刀根部5與安裝軸1相互垂直安裝能夠使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之間安裝的更加牢靠,因而能夠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在粉碎物料時不會與安裝軸1脫落,從而即可防止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脫落傷人,進而即可確保用戶的使用安全。具體地,可將第二刀葉3與第二刀根部5之間呈一角度設置,以確保第二刀根部5與安裝軸1相互垂直安裝時,刀葉能夠向上傾斜設置,同時,可使第一片與第一刀根部4之間呈一角度設置,以確保第一刀根部4與安裝軸1相互垂直安裝時,第一刀葉2能夠向下傾斜設置。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2所示,安裝軸1為圓形軸。
在該實施例中,安裝軸1優選為圓形軸,因為圓形軸更易與電機等配合,從而能夠更利於對安裝軸1進行驅動。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第一刀葉2和/或第二刀葉3由金屬材料製成,因為,金屬材料的強度高,耐磨性好,因而能夠更好地粉碎物料。當然,第二刀葉3和/或第一刀葉2也可為其它硬度比較高的材料製成。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圖3和圖5所示,第一刀葉2遠離安裝軸1的一端上設置有壓板24。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在第一刀葉2遠離安裝軸1的一端(即第一刀葉2的尾部)上設置壓板24,從而能夠通過壓板24來向將物料推送至杯體底部,而壓板24的設置能夠增大第一刀葉2與物料的接觸面積,因而能夠增大第一刀葉2對物料的推力,進而能夠加快物料的循環速度,因而能夠提高產品的粉碎效率。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2所示,壓板24與第一刀葉2之間的角度為γ,其中,夾角γ的值為:90°<γ≤180°,進一步較佳者,135°≤γ≤180°。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將壓板24與第一刀葉2之間的夾角設置在大於等於135°小於等於180°的範圍內,能夠確保第一刀葉2向下向外側的壓水作用,以便能夠使物料的內外循環快速,順暢,同時該種設置還能夠加大第一刀葉2的切割投影面積,因而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粉碎效果和粉碎效率。
其中,進一步較佳者,夾角γ的值為:160°≤γ≤170°。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1所示,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的總長度之和與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的總長度之和的比值為A,其中,0.05≤A≤0.8。
在該實施例中,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的總長度之和與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的總長度之和的比值A,即所有第二刀葉3的總長度之和與所有第一刀葉2的總長度之和的比值A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具體地,若A值過小,則第二刀葉3的對物料的抽取聚集效率低,從而導致第二刀葉3無法填補第一刀葉2形成的空隙,從而會導致物料的循環的效率低,因而會造成物料的粉碎效果差,但若A值過大,則第二刀葉3對物料的抽取聚集效率偏高,從而導致第一刀葉2無法及時將中部的物料排出至杯體的底部,進而會造成物料推擠,因而也會導致物料的循環的效率低,從而會造成物料的粉碎效果差,而通過將比值A設置在大於等於0.05小於等於0.8的範圍內,即能夠確保杯體內物料的循環平衡穩定,又能夠提高物料的粉碎效果和粉碎效率,進而會提高產品的整體品質。
其中,較佳者,0.1≤A≤0.4,即比值A的值優選設置在大於等於0.1小於等於0.4的範圍內,該種設置,能夠使物料的循環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因而能夠進一步提高物料的粉碎效果和粉碎效率,以進一步提高產品的整體品質。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第二刀葉3與安裝軸1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為α,其中,夾角α的值為:正45°≤α≤正70°。
在該實施例中,第二刀葉3與安裝軸1的橫截面即水平面之間的夾角α優選在大於等正45°小於等於正70°的範圍內,即第二刀葉3優選在安裝軸1上逆時針向上傾斜45°至70°設置,該種設置使得第二刀刃32的切割面積和對物料的抽取效果比較適中,因而能夠在粉碎刀100正常安裝到杯體內時,使得第二刀葉3能夠與第一刀葉2更好地配合,以更平衡穩定地彌補因第一刀刃22的推送而形成的空隙,進而能夠使物料平衡穩定地循環運動,反之若角度α太小,則第二刀葉3切割面積大,抽水效果好,因而會導致第二刀葉3對物料的抽取速度大於第一刀葉2對物料的排出速度,從而會導致物料循環不充分,而若角度α太大,則第二刀葉3切割面積小,抽水效果差,也會導致第二刀葉3對物料的抽取速度小於第一刀葉2對物料的排出速度,因而也不能實現物料的平衡,而將夾角α設置在大於等正45°小於等於正70°的範圍內,使得第二刀葉3對物料的抽取比較適中,因而即能夠與第一刀葉2更好地配合,以實現物料的排出與抽取的平衡,進而能夠使物料平衡穩定地循環運動,以確保物料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
其中,在本說明書中,逆時針旋轉的角度為正,順時針旋轉的角度為負。
其中,較佳者,正50°≤α≤正60°,該種設置能夠更好地實現物料的排出與抽取的平衡,進而能夠更好地使物料平衡穩定地循環運動,以更好地確保物料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1和圖12所示,第一刀葉2與安裝軸1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為β,其中夾角β的值為:負45°≤β≤正45°。
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刀葉2與安裝軸1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β優選大於等於負45°小於等於正45°的範圍內,即第一刀葉2在安裝軸1上即可如圖11和圖12中的第一刀葉2a、2b所示,順時針向下傾斜0°至45°設置,優選為順時針向下傾斜10°至20°設置,也可在安裝軸1上如圖12中的第一刀葉2c所示,逆時針向上傾斜0°至45°設置,優選為逆時針向上傾斜10°至20°設置,該種設置使得第一刀刃22的切割面積和對物料的推送效果比較適中,因而能夠在粉碎刀100正常安裝到杯體內時,使得第一刀葉2能夠與第二刀葉3更好地配合,以更平衡穩定地彌補因第一刀葉2的推送而形成的空隙,進而能夠使物料平衡穩定地循環運動,反之若角度β太小,則第一刀葉2切割面積大,物料排出效果好,因而會導致第一刀葉2對物料的排出速度大於第二刀葉3對物料的抽取速度,從而會導致物料循環不充分,而若角度β太大,則第一刀葉2切割面積小,物料的排出速度慢,從而也會導致第一刀葉2對物料的排出速度小於第二刀葉3對物料的抽取速度,因而也不能實現物料的平衡,而將夾角β設置在大於等於負45°小於等於正45°的範圍內即能夠實現物料的排出與抽取的平衡,進而能夠使物料平衡穩定地循環運動,以確保物料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此外,負45°≤β≤正45°使得β具有較寬的取值範圍,從而可將第一刀葉2的數量設置成兩個或兩個以上,並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2以不同角度和/或不同高度地安裝在安裝軸1上,以便能夠實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2的梯級安裝,進而能夠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2實現對物料的梯級粉碎及梯級推送,因而即能夠確保物料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5至圖12所示,第一刀葉2的數量為六個,第二刀葉3的數量為兩個時,六個第一刀葉2中的四個第一刀葉2,即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一刀葉2a和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一刀葉2b安裝在安裝軸1的同一橫截面上,同一橫截面為第一橫截面,第一橫截面上的四個第一刀葉2兩兩關於安裝軸1的軸線對稱,即兩個第一刀葉2a對稱,兩個第一刀葉2b對稱,如圖12所示,第一橫截面上的四個第一刀葉2中的兩個第一刀葉2a與安裝軸1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β1在大於等於負45°小於等於0°的範圍內,第一橫截面上的四個第一刀葉2中的另外兩個第一刀葉2b與安裝軸1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β2在大於等於負20°小於等於正20°的範圍內;如圖12所示,六個第一刀葉2中的另外兩個第一刀葉2c和兩個第二刀葉3位於安裝軸1的另一同一橫截面上,另一同一橫截面為第二橫截面,其中,如圖12所示,第一橫截面位於第二橫截面靠近連接端的一側,第二橫截面上的兩個第一刀葉2c關於安裝軸1的軸線對稱設置,第二橫截面上的兩個第二刀葉3關於安裝軸1的軸線對稱設置,第二橫截面上的兩個第二刀葉3與安裝軸1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α在大於等於正45°小於等於正70°的範圍內,第二橫截面上的另外兩個第一刀葉2c與安裝軸1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β3在大於等於0°小於等於正45°的範圍內。
在該實施例中,四個第一刀葉2安裝在安裝軸1的同一橫截面,即第一橫截面上,另外兩個第一刀葉2和兩個第二刀葉3安裝在安裝軸1的另一同一橫截面,即第二橫截面上,使得六個第一刀葉2和兩個第二刀葉3形成的八葉刀能夠分成上下兩層,進而能夠對物料進行分層粉碎及分層推送,而第二橫截面上的兩個第一刀葉2與安裝軸1優選呈0°-正45°的夾角,進一步優選呈正10°-正20°的夾角,而第一橫截面上的四個第一刀葉2中的兩個第一刀葉2與安裝軸1優選呈負45°-0°的夾角,進一步優選呈負20°-負10°的夾角,而另外兩個第一刀葉2與安裝軸1優選呈負20°-正20°的夾角,進一步優選呈負10°-正10°的夾角,使得六個第一刀葉2能夠上下分成三層,因而能夠對物料分三層進行粉碎及推動,而將六個第一刀葉2安裝在上述範圍內,並將第二橫截面上的兩個第二刀葉3與安裝軸1的橫截麥面優選呈正45°-正70°的夾角,進一步優選呈正50°-正60°的夾角,使得第一刀葉2對物料的切割面積和對物料的推送效果比較適中及使得第二刀葉3對物料的切割面積和對物料的抽取效果比較適中,因而便能夠使第一刀葉2與第二刀葉3更好地配合,以實現物料的排出與抽取的平衡,進而能夠使物料平衡穩定地循環運動,以確保物料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0所示,粉碎刀100還包括:洩壓孔6,設置在第一刀葉2上和/或第二刀葉3上。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設置洩壓孔6能夠在第一刀葉2和/或第二刀葉3推送物料時為第一刀葉2和/或第二刀葉3洩壓,以防止第一刀葉2和/或第二刀葉3因壓力過大而折斷,具體地,比如,在第一刀葉2將物料推送至杯體底部時,若杯體底部的物料聚集的過多,則物料對第一刀葉2的阻力較大,而通過設置洩壓孔6可利用物料與第一刀葉2之間的擠壓,以使物料能夠從洩壓孔6內排出,從而對第一刀葉2起到洩壓的作用,進而即可使第一刀葉2經久耐用而不易折斷,因而即可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同理,在第二刀葉3抽取物料時,若抽取的物料過多,則物料對第二刀葉3的阻力較大,而通過設置洩壓孔6可利用物料與第二刀葉3之間的擠壓,以使物料能夠從洩壓孔6內排出,從而對第二刀葉3起到洩壓的作用,進而即可使第二刀葉3經久耐用而不易折斷,因而也可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當然,我們也可只在第一刀葉2上設置洩壓孔6,而不在第二刀葉3上設置洩壓孔6。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2所示,洩壓孔6的數量為一個或一個以上。
在該實施例中,洩壓孔6的數量為一個或多個,具體地,可在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上均設置洩壓孔6,從而能夠同時利用多個洩壓孔6進行洩壓,以提高粉碎刀的強度,進而即可防止粉碎刀破碎。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0所示,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上均設置有洩壓孔6,且如圖1至圖6所示,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上設置的洩壓孔6的形狀大小一致。
在該實施例中,可將第一刀葉2上均設置上洩壓孔6,從而能夠對所有的第一刀葉2進行洩壓,以大幅度提高粉碎刀100的整體抗壓能力,而一個或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2上的洩壓孔6的形狀大小一致使得每個第一刀葉2的洩壓能力一樣,進而能夠使每個第一刀葉2對物料的推送效果一致,進而即可使杯體的內的物料平穩地運動,以防止物料波動。當然,也可只在部分第一刀葉2上設置洩壓孔6,而在其餘部分的第一刀葉2上不設置洩壓孔6。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7至圖10所示,洩壓孔6包括圓形孔、腰形孔、方形孔錐形孔中的一個或多個。
在該實施例中,洩壓孔6的形狀和大小可以任意設置,具體地,洩壓孔6可為圓形孔、腰形孔、方形孔錐形孔中的一個或多個,因為,這些孔都是比較常見的孔,因而易於加工。
其中,進一步較佳者,如圖1至圖8所示,洩壓孔6為沿著第一刀葉2或第二刀葉3方向延伸的細長孔,因為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一般因為細長形結構,因而通過將洩壓孔6設置成細長孔能夠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結構與洩壓孔6的形狀相適配。
本發明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粉碎刀100,用於食物處理機200,粉碎刀100包括:安裝軸1,安裝軸1包括安裝端和連接端;兩個或兩個以上刀葉,刀葉安裝在安裝軸1上,刀葉上設置有刀刃;其中,兩個或兩個以上刀葉與安裝軸1形成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夾角中至少有兩個夾角的角度不相等;刀葉的厚度為H,厚度H的值為:1mm≤H≤5mm。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100,安裝在攪拌器等食物處理機的杯體內,用於對杯體內的水和食材等物料進行粉碎及推送,具體地,粉碎刀100包括安裝軸1和安裝在安裝軸1上的刀葉,其中,刀葉用於對杯體內的物料進行推送及粉碎切割,而安裝軸1的連接端用於與驅動裝置,比如電機驅動連接,以在驅動裝置,比如電機的作用下驅動刀葉轉動,以對物料進行粉碎及推送,當然,安裝軸1也可以直接是電機的電機軸。而兩個或兩個以上刀葉與安裝軸1形成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夾角中至少有兩個夾角的角度不相等,即是說兩個或兩個以上刀葉能夠以一定角度安裝在安裝軸1上,且至少有兩個刀葉能夠與安裝軸1形成不同的夾角,這樣在工作狀態時,就可以使得至少兩個刀葉在安裝軸的軸向上形成至少兩個切割面,即至少兩個切割面或其延長面之間形成夾角,至少兩個切割面或其延長面之間形成的夾角的角度值為大於0°小於90°,該種設置即能夠使粉碎刀100的多個刀葉之間在工作狀態時形成至少兩個不重疊的切割層,從而杯體內的物料被多層切割粉碎,進而能夠將物料切割粉碎的更加徹底,以使物料切割粉碎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因而便能夠提供產品的整體品質。而將刀葉的厚度H設置在大於等於1mm小於等於5mm的範圍內即能夠確保刀葉的強度,又能夠防止刀葉的厚度過厚。
其中,較佳者,刀刃與刀葉為一體式結構,而刀刃與刀葉為一體式結構能夠提高刀刃與刀葉的連接強度,進而能夠提高刀葉的抗擠壓強度,以使產品經久耐用。
其中,較佳者,兩個或兩個以上刀葉傾斜安裝在安裝軸1上,該種設置能夠增大刀葉作用在物料上的面積,進而能夠增大刀葉對物料的粉碎切割力,以便能夠快速地將物料切割粉碎。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刀葉包括: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第一刀葉2安裝在安裝軸1上,第一刀葉2上設置有第一刀刃22,第一刀刃22設置在第一刀葉2遠離安裝端的一面上;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第二刀葉3安裝在安裝軸1上,第二刀葉3上設置有第二刀刃32,第二刀刃32設置在第二刀葉3靠近安裝端的一面上;其中,第一刀葉2傾斜安裝在安裝軸1上和/或第二刀葉3傾斜安裝在安裝軸1上;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與安裝軸1形成的至少一個夾角和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與安裝軸1形成的至少一個夾角中至少有兩個夾角的角度不相等。
在該實施例中,刀葉包括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具體地,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安裝在安裝軸1的安裝端上,安裝軸1的連接端用於與驅動裝置,比如電機驅動連接,以在驅動裝置,比如電機的作用下驅動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轉動,以對物料進行粉碎及推送,當然,安裝軸1也可以直接是電機的電機軸,而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2上的第一刀刃22設置在第一刀葉2遠離安裝端的一面上,即靠近連接端的一面上,也即第一刀刃22設置在第一刀葉2的下端面上,也即第一刀刃22的開口朝下,因此第一刀葉2在安裝軸1的作用下旋轉時,便能夠邊粉碎物料,邊將物料向杯體底部及杯體的外側推送,從而能夠使物料從上至下循環運動,而當被推送到的杯體底部的物料越積越多時,先被推送至杯體底部的物料在後被推送至杯體底部的物料的擠壓下,便能夠順著杯體的側壁向上運動,以實現物料從下至上的循環運動,而在物料從下至上運動到杯體的上部時,物料便能夠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下來,而後再被第一刀刃22粉碎及向下向外推送,至此即可實現物料的一個完整循環,該種循環方式由於物料在第一刀刃22的作用下由上至下及由下至下循環運動時,第一刀刃22向下推送物料的速度,即物料向下推送速度要快於物料從杯體上部掉落下來的速度,即物料的回流速度,從而會導致杯體中部形成空隙進而形成負壓,因此當杯體上部的物料再次回流而補充到該空隙時就會導致物料的波動,進而導致物料的循環翻滾運動不合理,進而使得物料不能夠按規定的循環路線和理想的粉碎方位進行運動,而第二刀刃32設置在第二刀葉3靠近安裝端的一面上,即第二刀刃32設置在第二刀葉3的上端面上,也即第二刀刃32的開口朝上,因此,第二刀葉3在安裝軸1的作用下旋轉時,便能夠邊粉碎物料,邊將杯體中上部的周邊的物料聚集抽取到杯體中上部的中間,然後隨著從杯體上部掉落下來的物料一起被第一刀刃22粉碎及向下向外推送,從而通過設置第二刀刃32,第二刀刃32便能夠將杯體中上部的周邊的物料聚集抽取到杯體中上部的中間,以填補到物料循環過程中形成的空隙內,從而即可消除物料循環過程中形成的縫隙和負壓,進而當杯體上部的物料再次回流時,便能夠非常平穩地與第二刀刃32抽取的物料混合,進而被第一刀刃22粉碎並向下推送,因而即可避免物料的波動,以使物料能夠按規定的循環路線和理想的粉碎方位進行循環運動,進而一方面便能夠對物料進行有效粉碎,以確保物料的加工效率和加工效果,另一方面可減小因物料波動而對安裝軸1的衝擊,進而使得安裝軸1能夠更為平穩地轉動,進而即可減小攪拌器的波動,以使攪拌器平穩地轉動,而攪拌器平穩地轉動會降低攪拌器的噪音和摩擦生熱,進而能夠降低攪拌器的溫升等。同時,該種設置由於物料循環時沒有形成空隙,因而第一刀葉2的第一刀刃22能夠始終作用在物料上,從而便能夠提高粉碎刀100對物料的粉碎效率,確保粉碎刀100對物料的粉碎效果,而通過第二刀葉3的第二刀刃32的粉碎作用,能夠進一步提高粉碎刀100對物料的粉碎效率,進而能夠進一步確保粉碎刀100對物料的粉碎效果。而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與安裝軸1形成的至少一個夾角和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與安裝軸1形成的至少一個夾角中至少有兩個夾角的角度不相等,即在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均只有一個時,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與安裝軸1之間的夾角的角度不同,從而使得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能夠分兩層設置,而在第一刀葉2和/或第二刀葉3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時,即可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2中的至少兩個與安裝軸1形成至少兩個不同角度的夾角,也可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二刀葉3中的至少兩個與安裝軸1形成至少兩個不同角度的夾角,還可是一個或多個第一刀葉2和一個或多個第二刀葉3與安裝軸1形成至少兩個不同角度的夾角,也就是說,即可以是至少一個刀葉與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分層設置,也可以是多個第一刀葉2之間分層設置,還可以是多個第二刀葉3之間分層設置,該種設置即能夠使粉碎刀100的多個刀葉之間形成至少兩個分割層,從而能夠對物料進行分層粉碎,進而能夠對物料切割粉碎的更加徹底,以使物料切割粉碎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其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2所示,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中至少有一個傾斜設置,即要麼第一刀葉2傾斜設置,要麼第二刀葉3傾斜設置,要麼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同時傾斜設置,同時,較佳者,第一刀葉2位於第二刀葉3遠離安裝端的一方,該種設置能夠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形成高度差,因而能夠更好地利用位於下方的第一刀葉2來將物料向下推送,及更好地利用位於上方的第二刀葉3來將物料補充到第一刀葉2形成的空隙內。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2所示,第一刀刃22與第一刀葉2和/或第二刀刃32與第二刀葉3為一體式結構。
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刀刃22與第一刀葉2和/或第二刀刃32與第二刀葉3為一體式結構能夠提高第一刀刃22與第一刀葉2和/或第二刀刃32與第二刀葉3的連接強度,進而能夠提高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抗擠壓強度,以使產品經久耐用。
其中,較佳者,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厚度為H,厚度H的值為:1mm≤H≤5mm。通過將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厚度H設置在大於等於1mm小於等於5mm的範圍內即能夠確保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強度,又能夠防止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厚度過厚。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2所示,第一刀刃22設置在第一刀葉2的一側上,第二刀刃32設置在第二刀葉3的一側上。
在該實施例中,可只在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單側上設置刀刃,因為,攪拌器在攪拌食物時都是沿同一方向攪拌粉碎食物,因此,在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單側上設置刀刃即可滿足產品的要求,而只在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單側上設置刀刃能夠簡化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結構,因而能夠簡化加工工序,降低加工成本。
在另一實施例中,較佳者,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的兩側上均設置有第一刀刃22,和/或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的兩側上均設置有第二刀刃32。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在第一刀葉2的兩側設置第一刀刃22,使得第一刀葉2的兩側均能夠用於物料粉碎,因而第一刀葉2無論是順時針旋轉還是逆時針旋轉均能夠對物料進行粉碎,進而能夠實現第一刀葉2的雙面粉碎。同理,通過在第二刀葉3的兩側均設置第二刀刃32,使得第二刀葉3的兩側均能夠用於物料粉碎,因而第二刀葉3無論是順時針旋轉還是逆時針旋轉均能夠對物料進行粉碎,進而能夠實現第二刀葉3的雙面粉碎。
其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0所示,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中至少有一個第二刀葉3位於一第一刀葉2靠近安裝端的一方,即至少有一個第二刀葉3位於一第一刀葉2的上方,以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能夠形成兩層或兩層以上設置,以便能夠對食材進行分層切割,進而便能夠提高粉碎刀對食材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
其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0所示,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中至少有一個第二刀葉3位於一第一刀葉2靠近安裝端的一方,即至少有一個第二刀葉3位於一第一刀葉2的上方,以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能夠形成兩層或兩層以上設置,以便能夠對物料進行分層切割,進而便能夠提高粉碎刀對物料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第二刀葉3的一端安裝在安裝軸1上,第二刀葉3的另一端向安裝端的端部方向傾斜延伸;第一刀葉2的一端安裝在安裝軸1上,第一刀葉2的另一端向連接端的端部方向傾斜延伸或第一刀葉2的另一端向安裝端的端部方向傾斜延伸或第一刀葉2垂直安裝在安裝軸1上。
在該實施例中,第二刀葉3的一端安裝在安裝軸1上,第二刀葉3的另一端向安裝端的端部方向傾斜延伸,即第二刀葉3傾斜向上設置,該種設置由於第二刀葉3傾斜向上設置,因此,便能夠更高效地將杯體內中上部的物料聚集抽取到第一刀葉2形成的空隙內,以使物料流動的更加平穩。而在第二刀葉3傾斜向上設置時,第一刀葉2即可傾斜向下設置,也可傾斜向上設置,也可垂直於安裝軸1設置,但較佳者,可將第一刀葉2傾斜向下設置或傾斜向上設置,而通過將第一刀葉2傾斜設置,即非水平設置,使得第一刀葉2能夠更好地與物料接觸,因而能夠提高第一刀葉2對物料的粉碎及向下向外的推送效果,進而即可提高產品的粉碎效率,確保產品的粉碎效果。其中,具體地,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2呈雙層設置時,可將上層的第一刀葉2傾斜向上設置,而將下層的第一刀葉2傾斜向下設置,以便能夠使產品的結構分佈的更加合理緊湊。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2所示,第一刀葉2的數量為偶數個,第二刀葉3的數量為偶數個。
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數量為偶數個,能夠使兩兩第一刀葉2和兩兩第二刀葉3呈對稱設置,進而能夠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受到的物料的阻力一致,因而能夠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受力更加均衡,以防止出現受力薄弱部,進而即能夠相對提高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強度,同時,該種設置能夠依次形成四葉刀或八葉刀或十二葉刀等多種規格,進而能夠提高粉碎刀100的規格。此外中心對稱地結構更易加工,因而能夠降低產品的加工難度,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
當然,第一刀葉2的數量和第二刀葉3的數量也可為奇數個,從而可對應形成三葉刀、五葉刀、七葉刀等多種規格。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和圖2所示,第一刀葉2的數量為兩個或如圖3和圖4所示,第一刀葉2的數量為四個,或如圖5至圖10所示,第一刀葉2的數量為六個;和/或如圖1至圖10所示,第二刀葉3的數量為兩個,當然第二刀葉3的數量也可為四個。
在該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2所示,第一刀葉2的數量和第二刀葉3的數量均為兩個時能夠形成四葉刀,如圖3和圖4所示,第二刀葉3的數量為兩個,而第一刀葉2的數量為四個,或第二刀葉3的數量為四個,而第一刀葉2的數量為兩個時能夠形成六葉刀,而第二刀葉3的數量和第一刀葉2的數量均為四個時能夠形成八葉刀,而如圖5至圖10所示,第二刀葉3的數量為兩個,第一刀葉2的數量為六個時也能夠形成八葉刀,此時,較佳者,可如圖5至圖10所示,將四個第一刀葉2設置在安裝軸1的同一橫截面上,而將兩個第一刀葉2和兩個第二刀葉3相互交替地設置在四個第一刀葉2的上面,並位於安裝軸1的另一橫截面上,而該些規格的粉碎刀100均能夠使物料平穩地循環運動,且該些規格的粉碎刀100即能夠對物料進行充分粉碎,又能夠使得產品的結構較為簡單,因而能夠在確保粉碎效果的同時,簡化產品的結構,降低產品的成本。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1和圖12所示,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六個,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兩個;六個第一刀葉2中的四個第一刀葉2,即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一刀葉2a和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一刀葉2b安裝在安裝軸1的同一橫截面上,同一橫截面為第一橫截面;六個第一刀葉2中的另外兩個第一刀葉2c和兩個第二刀葉3位於安裝軸1的另一同一橫截面上,另一同一橫截面為第二橫截面,其中,第一橫截面位於第二橫截面靠近連接端的一側。
在該實施例中,四個第一刀葉2安裝在安裝軸1的同一橫截面,即第一橫截面上,另外兩個第一刀葉2和兩個第二刀葉3安裝在安裝軸1的另一同一橫截面,即第二橫截面上,使得六個第一刀葉2和兩個第二刀葉3形成的八葉刀能夠分成上下兩層,進而能夠對物料進行分層粉碎及分層推送。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2所示,第一橫截面上的四個第一刀葉2相互對稱,具體地,即可呈中心對稱,也可呈軸對稱,即兩個第一刀葉2a對稱,兩個第一刀葉2b對稱,第二橫截面上的兩個第一刀葉2c相互對稱,具體地,即可呈中心對稱,也可呈軸對稱,第二橫截面上的兩個第二刀葉3相互對稱,具體地,即可呈中心對稱,也可呈軸對稱。
在該實施例中,兩兩第一刀葉2和兩兩第二刀葉3呈對稱設置,具體地,即可呈中心對稱,也可呈軸對稱設置,進而能夠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受到的物料的阻力一致,因而能夠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受力更加均衡,以防止出現受力薄弱部,進而即能夠相對提高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強度,同時,通過將六個第一刀葉2和兩個第二刀葉3兩兩對稱設置,能夠使粉碎刀100整體呈對稱結構,因而一方面能夠提高產品的對稱美,另一方面還能夠使產品的重心居中,因而可提高產品的穩定性,進而可降低產品的波動和噪音。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2所示,第一橫截面上的四個第一刀葉2中的兩個第一刀葉2a與安裝軸1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β1在大於等於負45°小於等於0°的範圍內,如圖11所示,第一橫截面上的四個第一刀葉2中的另外兩個第一刀葉2b與安裝軸1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β2在大於等於負20°小於等於正20°的範圍內;如圖11所示,第二橫截面上的兩個第二刀葉3與安裝軸1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α在大於等於正45°小於等於正70°的範圍內,如圖12所示,第二橫截面上的另外兩個第一刀葉2c與安裝軸1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β3在大於等於0°小於等於正45°的範圍內。
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刀葉2在安裝軸1上即可如圖11和圖12中的第一刀葉2a、2b所示,順時針向下傾斜0°至45°設置,優選為順時針向下傾斜10°至20°設置,也可在安裝軸1上如圖12中的第一刀葉2c所示,逆時針向上傾斜0°至45°設置,優選為逆時針向上傾斜10°至20°設置,該種設置使得第一刀刃22的切割面積和對物料的推送效果比較適中,因而能夠在粉碎刀100正常安裝到杯體內時,使得第一刀葉2能夠與第二刀葉3更好地配合,以更平衡穩定地彌補因第一刀葉2的推送而形成的空隙,進而能夠使物料平衡穩定地循環運動,反之若角度β太小,則第一刀葉2切割面積大,物料排出效果好,因而會導致第一刀葉2對物料的排出速度大於第二刀葉3對物料的抽取速度,從而會導致物料循環不充分,而若角度β太大,則第一刀葉2切割面積小,物料的排出速度慢,從而也會導致第一刀葉2對物料的排出速度小於第二刀葉3對物料的抽取速度,因而也不能實現物料的平衡,而將夾角β設置在大於等於負45°小於等於正45°的範圍內即能夠實現物料的排出與抽取的平衡,進而能夠使物料平衡穩定地循環運動,以確保物料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同時,該種設置將多個第一刀葉2以不同角度和/或不同高度地安裝在安裝軸1上,能夠實現多個第一刀葉2的梯級安裝,進而能夠利用多個第一刀葉2實現對物料的梯級粉碎及機梯級推送,因而即能夠確保物料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而第二刀葉3與安裝軸1的橫截面即水平面之間的夾角α優選在大於等正45°小於等於正70°的範圍內,即第二刀葉3優選在安裝軸1上逆時針向上傾斜45°至70°設置,該種設置使得第二刀刃32的切割面積和對物料的抽取效果比較適中,因而能夠在粉碎刀100正常安裝到杯體內時,使得第二刀葉3能夠與第一刀葉2更好地配合,以更平衡穩定地彌補因第一刀刃22的推送而形成的空隙,進而能夠使物料平衡穩定地循環運動,具體地,若角度α太小,則第二刀葉3切割面積大,抽水效果好,因而會導致第二刀葉3對物料的抽取速度大於第一刀葉2對物料的排出速度,從而會導致物料循環不充分,而若角度α太大,則第二刀葉3切割面積小,抽水效果差,也會導致第二刀葉3對物料的抽取速度小於第一刀葉2對物料的排出速度,因而也不能實現物料的平衡,而將夾角α設置在大於等正45°小於等於正70°的範圍內,使得第二刀葉3對物料的抽取比較適中,因而即能夠與第一刀葉2更好地配合,以實現物料的排出與抽取的平衡,進而能夠使物料平衡穩定地循環運動,以確保物料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
其中,在本說明書中,逆時針旋轉的角度為正,順時針旋轉的角度為負。
其中,較佳者,正50°≤α≤正60°,該種設置能夠更好地實現物料的排出與抽取的平衡,進而能夠更好地使物料平衡穩定地循環運動,以更好地確保物料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兩個第二刀葉3的總長度之和與六個第一刀葉2的總長度之和的比值為A,其中,0.05≤A≤0.8或0.1≤A≤0.4。
在該實施例中,兩個第二刀葉3的總長度之和與六個第一刀葉2的總長度之和的比值A,即所有第二刀葉3的長度之和與所有第一刀葉2的長度之和的比值A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具體地,若A值過小,則第二刀葉3的對物料的抽取聚集效率低,從而導致第二刀葉3無法填補第一刀葉2形成的空隙,從而會導致物料的循環的效率低,因而會造成物料的粉碎效果差,但若A值過大,則第二刀葉3的對物料的抽取聚集效率偏高,從而導致第一刀葉2無法及時將中部的物料排出至杯體的底部,進而會造成物料推擠,因而也會導致物料的循環的效率低,從而會造成物料的粉碎效果差,而通過將比值A設置在大於等於0.05小於等於0.8的範圍內,即能夠確保杯體內物料的循環平衡穩定,又能夠提高粉碎效果和粉碎效率,進而會提高產品的整體品質。
其中,較佳者,0.1≤A≤0.4,即比值A的值優選設置在大於等於0.1小於等於0.4的範圍內,該種設置,能夠使物料的循環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因而能夠進一步提高粉碎效果和粉碎效率,以進一步提高產品的整體品質。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0所示,粉碎刀100還包括:第一刀根部4,第一刀根部4套設安裝在安裝軸1上;第二刀根部5,第二刀根部5套設安裝在安裝軸1上,並位於第一刀根部4靠近安裝端的一方;其中,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設置在第一刀根部4上或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設置在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上;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設置在第二刀根部5上。
在該實施例中,可在安裝軸1上設置兩個刀根部,即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從而能夠將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和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安裝在第一刀根部4或第二刀根部5上,以使粉碎刀100形成雙層結構,其中,具體地,在第一刀葉2的數量和第二刀葉3的數量相等時,可將所有的第一刀葉2全部安裝在下層,即第一刀根部4上,同時將所有的第二刀葉3全部安裝在上層,即第二刀根部5上,而在第一刀葉2的數量比第二刀葉3的數量多時,可將大部分第一刀葉2安裝在下層,即第一刀根部4上,而將剩下的第一刀葉2與所有的第二刀葉3交替對稱地安裝在上層,即第二刀根部5上,此時,較佳者,將第二刀根部5上的第一刀葉2傾斜向上設置,以使其傾斜方向能夠與第二刀葉3的傾斜方向一致,從而即可確保產品的美觀性和對稱性。
此外,還可設置第三刀根部或第四刀根部等,以便能夠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2安裝成多層,或者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二刀葉3安裝成多層,以便能夠將產品設計成三層刀葉、四層刀葉或更多層刀葉的結構。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0所示,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均設置在第一刀根部4上時,第一刀根部4與第一刀葉2為一體式結構,在第二刀根部5上也設置有第一刀葉2時,第二刀根部5與第一刀葉2為一體式結構;和/或第二刀根部5與至少一個第二刀葉3為一體式結構。
在該實施例中,可優選將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與對應的刀根部,即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設置為一體式結構,因為,一體式結構的力學性能好,因而能夠確保刀根部和刀葉之間的連接強度,其中,較佳者,可將刀葉和刀根部一體製成,批量生產,以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具體地,可利用同一金屬板折彎出第一刀葉2、第二刀葉3和對應的刀根部,以方便、快速且低成本地實現第二刀和第一刀葉2的加工。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第一刀根部4與第二刀根部5為一體式結構。
在該實施例中,可優選將第一刀根部4與第二刀根部5設置為一體式結構,因為,一體式結構的力學性能好,因而能夠確保第一刀根部4與第二刀根部5之間的連接強度,其中,較佳者,可將第一刀根部4與第二刀根部5一體製成,批量生產,以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
當然,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刀根部4與第二刀根部5也可為分體式結構,此時,便於將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與對應的刀葉一體製成、批量生產。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0所示,第一刀根部4上設置有第一通孔42,第二刀根部5上設置有第二通孔52,第一刀根部4通過第一通孔42套設安裝在安裝軸1上,第二刀根部5通過第二通孔52套設安裝在安裝軸1上。
在該實施例中,可在第一刀根部4上設置第一通孔42,而在第二刀根部5上設置第二通孔52,從而可將安裝軸1的安裝端依次穿過第一通孔42和第二通孔52,以實現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精確安裝。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安裝軸1的安裝端上設置有環形安裝槽12,第一刀根部4通過第一通孔42與環形安裝槽12的配合套設安裝在安裝軸1上,第二刀根部5通過第二通孔52與環形安裝槽12的配合套設安裝在安裝軸1上;其中,安裝端的端部上設置有壓邊,壓邊壓合在第二刀根部5上。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設置環形安裝槽12能夠利用環形安裝槽12來對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進行定位安裝,具體地,可將安裝軸1的安裝端依次穿過第一通孔42和第二通孔52,然後將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卡在環形安裝槽12內,以利用環形安裝槽12實現對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的卡扣安裝。同時,在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套設安裝在安裝軸1上的環形安裝槽12上後,可將安裝軸1伸出第二刀根部5的部分壓平後壓合在第二刀根部5上,以便能夠簡單快速地實現第二刀根部5和第一刀跟與安裝軸1之間的固定及安裝。
當然,在另一實施例中,也可利用安裝軸1和第一通孔42和第二通孔52的過盈配合實現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與安裝軸1之間的安裝。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圖3和圖5所示,第一刀根部4貼合在第二刀根部5上。
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刀根部4貼合在第二刀根部5上,因此能夠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形成一個整體而進行同步旋轉,因而能夠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對物料進行同步粉碎,進而能夠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更好地同步配合,以提高對物料的粉碎效率,同時,第一刀根部4貼合在第二刀根部5上還能夠使得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相互支撐,進而能夠提高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的強度,此外,該種設置還能夠使粉碎刀100的結構更為緊湊合理,因而能夠減小產品的整體體積。還有該種設置能夠防止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之間形成狹窄縫隙,進而更利於用戶對粉碎刀100進行清洗。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2、圖4和圖12所示,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的形狀大小一致。
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的形狀大小一致,一方面能夠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強度一致,另一方面能夠提高減少零部件的類型,以利於產品的標準化。當然,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的形狀大小也可不一致。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2、圖4和圖12所示,第一刀根部4和/或第二刀根部5為方形,當然,第一刀根部4也可為圓形,三角形,橢圓形或五邊形,具體地,第一刀根部4和/或第二刀根部5的形狀可根據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數量變化而變化。
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刀根部4和/或第二刀根部5優選為方形,因為方形相比於圓形、橢圓形而言更易加工,因而能夠降低產品的加工成本,提高產品的加工效率。具體地比如,該種結構使得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能夠通過金屬板快速簡單地折彎形成,而圓形則無法通過金屬板直接折彎形成。當然,也可為圓形,三角形,橢圓形,五邊形或者任意其它形狀。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2所示,第一刀根部4與安裝軸1相互垂直安裝,第二刀根部5與安裝軸1相互垂直安裝。
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刀根部4與安裝軸1相互垂直安裝,第二刀根部5與安裝軸1相互垂直安裝能夠使第一刀根部4和第二刀根部5之間安裝的更加牢靠,因而能夠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在粉碎物料時不會與安裝軸1脫落,從而即可防止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脫落傷人,進而即可確保用戶的使用安全。具體地,可將第二刀葉3與第二刀根部5之間呈一角度設置,以確保第二刀根部5與安裝軸1相互垂直安裝時,刀葉能夠向上傾斜設置,同時,可使第一刀葉與第一刀根部4之間呈一角度設置,以確保第一刀根部4與安裝軸1相互垂直安裝時,第一刀葉2能夠向下傾斜設置。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2所示,安裝軸1為圓形軸。
在該實施例中,安裝軸1優選為圓形軸,因為圓形軸更易與電機等配合,從而能夠更利於對安裝軸1進行驅動。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第一刀葉2和/或第二刀葉3由金屬材料製成,因為,金屬材料的強度高,耐磨性好,因而能夠更好地粉碎物料。當然,第二刀葉3和/或第一刀葉2也可為其它硬度比較高的材料製成。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圖3和圖5所示,第一刀葉2遠離安裝軸1的一端上設置有壓板24。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在第一刀葉2遠離安裝軸1的一端(即第一刀葉2的尾部)上設置壓板24,從而能夠通過壓板24來向將物料推送至杯體底部,而壓板24的設置能夠增大第一刀葉2與物料的接觸面積,因而能夠增大第一刀葉2對物料的推力,進而能夠加快物料的循環速度,因而能夠提高產品的粉碎效率。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2所示,壓板24與第一刀葉2之間的角度為γ,其中,夾角γ的值為:90°<γ≤180°,或夾角γ的值為:135°≤γ≤180°,或夾角γ的值為160°≤γ≤170°,其中,較佳者,135°≤γ≤180°。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將壓板24與第一刀葉2之間的夾角設置在大於等於135°小於等於180°的範圍內,能夠確保第一刀葉2向下向外側的壓水作用,以便能夠使物料的內外循環快速,順暢,同時該種設置還能夠加大第一刀葉2的切割投影面積,因而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粉碎效果和粉碎效率。
其中,進一步較佳者,夾角γ的值為:160°≤γ≤170°。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0所示,粉碎刀100還包括:洩壓孔6,設置在刀葉上,具體地,比如設置在第一刀葉2上和/或第二刀葉3上。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設置洩壓孔6能夠在第一刀葉2和/或第二刀葉3推送物料時為第一刀葉2和/或第二刀葉3洩壓,以防止第一刀葉2和/或第二刀葉3因壓力過大而折斷,具體地,比如,在第一刀葉2將物料推送至杯體底部時,若杯體底部的物料聚集的過多,則物料對第一刀葉2的阻力較大,而通過設置洩壓孔6可利用物料與第一刀葉2之間的擠壓,以使物料能夠從洩壓孔6內排出,從而對第一刀葉2起到洩壓的作用,進而即可使第一刀葉2經久耐用而不易折斷,因而即可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同理,在第二刀葉3抽取物料時,若抽取的物料過多,則物料對第二刀葉3的阻力較大,而通過設置洩壓孔6可利用物料與第二刀葉3之間的擠壓,以使物料能夠從洩壓孔6內排出,從而對第二刀葉3起到洩壓的作用,進而即可使第二刀葉3經久耐用而不易折斷,因而也可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當然,我們也可只在第一刀葉2上設置洩壓孔6,而不在第二刀葉3上設置洩壓孔6。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1至圖10所示,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上均設置有洩壓孔6,且如圖1至圖6所示,至少一個第一刀葉2上設置的洩壓孔6的形狀大小一致。
在該實施例中,可將第一刀葉2上均設置上洩壓孔6,從而能夠對所有的第一刀葉2進行洩壓,以大幅度提高粉碎刀100的整體抗壓能力,而一個或兩個或兩個以上第一刀葉2上的洩壓孔6的形狀大小一致使得每個第一刀葉2的洩壓能力一樣,進而能夠使每個第一刀葉2對物料的推送效果一致,進而即可使杯體的內的物料平穩地運動,以防止物料波動。當然,也可只在部分第一刀葉2上設置洩壓孔6,而在其餘部分的第一刀葉2上不設置洩壓孔6。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如圖7和圖8所示,洩壓孔6包括圓形孔、腰形孔、方形孔錐形孔中的一個或多個。
在該實施例中,洩壓孔6的形狀和大小可以任意設置,具體地,洩壓孔6可為圓形孔、腰形孔、方形孔錐形孔中的一個或多個,因為,這些孔都是比較常見的孔,因而易於加工。
其中,進一步較佳者,如圖1至圖10所示,洩壓孔6為沿著第一刀葉2或第二刀葉3方向延伸的細長孔,因為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一般因為細長形結構,因而通過將洩壓孔6設置成細長孔能夠使第一刀葉2和第二刀葉3的結構與洩壓孔6的形狀相適配。
如圖13所示,本發明第三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食物處理機200,該食物處理機200包括:機座;杯體組件,杯體組件包括杯體和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任一項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100,粉碎刀100安裝在杯體內。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食物處理機200,具有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任一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100,因此,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食物處理機200具有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任一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列舉。
在上述實施例中,較佳者,食物處理機200包括攪拌器,當然,食物處理機200也還可以是除攪拌器之外的其它結構。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上」、 「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術語「連接」、 「安裝」、 「固定」等均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一個實施例」、 「一些實施例」、 「具體實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特點包含於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實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兩個或兩個以上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手段確能有效解決習知等問題,並達致預期之目的與功效,且申請前未見諸於刊物、未曾公開使用且具長遠進步性,誠屬專利法所稱之發明無誤,爰依法提出申請,懇祈 鈞上惠予詳審並賜准發明專利,至感德馨。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數種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0‧‧‧粉碎刀
1‧‧‧安裝軸
12‧‧‧環形安裝槽
2‧‧‧第一刀葉
2a‧‧‧第一刀葉
2b‧‧‧第一刀葉
2c‧‧‧第一刀葉
22‧‧‧第一刀刃
24‧‧‧壓板
3‧‧‧第二刀葉
32‧‧‧第二刀刃
4‧‧‧第一刀根部
42‧‧‧第一通孔
5‧‧‧第二刀根部
52‧‧‧第二通孔
6‧‧‧洩壓孔
200‧‧‧食物處理機
圖1係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的結構示意圖。 圖2係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係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的結構示意圖。 圖4係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5係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的結構示意圖。 圖6係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7係根據本發明的再一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的結構示意圖。 圖8係根據本發明的再一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9係根據本發明的第五個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的結構示意圖。 圖10係根據本發明的第五個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11係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12係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粉碎刀的又一結構示意圖。 圖13係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食物處理機的結構示意圖。

Claims (21)

  1. 一種粉碎刀,用於食物處理機,其改良在於,包括: 安裝軸,所述安裝軸包括安裝端和連接端; 至少一個第一刀葉,所述第一刀葉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一刀葉上設置有第一刀刃,所述第一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一刀葉遠離所述安裝端的一面上; 至少一個第二刀葉,所述第二刀葉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二刀葉上設置有第二刀刃,所述第二刀刃設置在所述第二刀葉靠近所述安裝端的一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刀葉傾斜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和/或所述第二刀葉傾斜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一刀葉和所述第二刀葉的厚度為H,厚度H的值為:1mm≤H≤5mm。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第二刀葉的一端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二刀葉的另一端向所述安裝端的端部方向傾斜延伸; 所述第一刀葉的一端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一刀葉的另一端向所述連接端的端部方向傾斜延伸或所述第一刀葉的另一端向所述安裝端的端部方向傾斜延伸或所述第一刀葉垂直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兩個或兩個以上所述第一刀葉對稱地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或兩個或兩個以上所述第一刀葉沿所述安裝軸的周向均勻分佈;和/或 所述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兩個或兩個以上所述第二刀葉對稱地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或兩個或兩個以上所述第二刀葉沿所述安裝軸的周向均勻分佈。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兩個或兩個以上所述第一刀葉沿所述安裝軸的軸向呈兩層或兩層以上分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偶數個,所述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偶數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兩個或四個或六個;和/或 所述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兩個或四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還包括: 第一刀根部,所述第一刀根部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 第二刀根部,所述第二刀根部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並位於所述第一刀根部靠近所述安裝端的一方; 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設置在所述第一刀根部上或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設置在所述第一刀根部和所述第二刀根部上; 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刀葉設置在所述第二刀根部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均設置在所述第一刀根部上時,所述第一刀根部與所述第一刀葉為一體式結構,在所述第二刀根部上也設置有所述第一刀葉時,所述第二刀根部與所述第一刀葉為一體式結構;和/或 所述第二刀根部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刀葉為一體式結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第一刀根部與所述第二刀根部為一體式結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第一刀根部上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刀根部上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一通孔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二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二通孔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安裝軸的安裝端上設置有環形安裝槽,所述第一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環形安裝槽的配合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第二刀根部通過所述第二通孔與所述環形安裝槽的配合套設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 其中,所述安裝端的端部上設置有壓邊,所述壓邊壓合在所述第二刀根部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第一刀根部貼合在所述第二刀根部上;和/或 所述第一刀根部與所述安裝軸相互垂直安裝,所述第二刀根部與所述安裝軸相互垂直安裝; 所述安裝軸為圓形軸。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第一刀葉遠離所述安裝軸的一端上設置有壓板。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壓板與所述第一刀葉之間的夾角為γ,其中,夾角γ的值為:90°<γ≤180°,或夾角γ的值為:135°≤γ≤180°,或夾角γ的值為160°≤γ≤170°。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刀葉的總長度之和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一刀葉的總長度之和的比值為A,其中,0.05≤A≤0.8,或0.1≤A≤0.4。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第二刀葉與所述安裝軸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為α,其中,夾角α的值為:正45°≤α≤正70°。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第一刀葉與所述安裝軸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為β,其中,夾角β的值為:負45°≤β≤正45°。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所述第一刀葉的數量為六個,所述第二刀葉的數量為兩個時,六個所述第一刀葉中的四個所述第一刀葉安裝在所述安裝軸的同一橫截面上,所述同一橫截面為第一橫截面,所述第一橫截面上的四個所述第一刀葉相互對稱,所述第一橫截面上的四個所述第一刀葉中的兩個所述第一刀葉與所述安裝軸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在大於等於負45°小於等於0°的範圍內,所述第一橫截面上的四個所述第一刀葉中的另外兩個所述第一刀葉與所述安裝軸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在大於等於負20°小於等於正20°的範圍內; 六個所述第一刀葉中的另外兩個所述第一刀葉和兩個所述第二刀葉位於所述安裝軸的另一同一橫截面上,所述另一同一橫截面為第二橫截面,所述第一橫截面位於所述第二橫截面靠近所述連接端的一側,所述第二橫截面上的兩個所述第一刀葉相互對稱,所述第二橫截面上的兩個所述第二刀葉相互對稱,所述第二橫截面上的兩個所述第二刀葉與所述安裝軸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在大於等於正45°小於等於正70°的範圍內,所述第二橫截面上的另外兩個所述第一刀葉與所述安裝軸的橫截面之間的夾角在大於等於0°小於等於正45°的範圍內。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粉碎刀,其中,還包括:洩壓孔,設置在所述第一刀葉上和/或所述第二刀葉上。
  20. 一種粉碎刀,用於食物處理機,其改良在於,包括: 安裝軸,所述安裝軸包括安裝端和連接端; 兩個或兩個以上刀葉,所述刀葉安裝在所述安裝軸上,所述刀葉上設置有刀刃; 其中,所述兩個或兩個以上刀葉與所述安裝軸形成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夾角中至少有兩個夾角的角度不相等; 所述刀葉的厚度為H,厚度H的值為:1mm≤H≤5mm。
  21. 一種食物處理機,其改良在於,包括: 機座; 杯體組件,所述杯體組件包括杯體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粉碎刀,所述粉碎刀安裝在所述杯體內。
TW107100219A 2017-01-19 2018-01-03 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 TW2018269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39583.2A CN108324136A (zh) 2017-01-19 2017-01-19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CN201710039582.8A CN108324135A (zh) 2017-01-19 2017-01-19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201710046625.5 2017-01-19
CN201710039861.4A CN108324137A (zh) 2017-01-19 2017-01-19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201710039583.2 2017-01-19
??201710039582.8 2017-01-19
CN201710046625.5A CN108324138A (zh) 2017-01-19 2017-01-19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201710039861.4 2017-01-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6983A true TW201826983A (zh) 2018-08-01

Family

ID=62907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0219A TW201826983A (zh) 2017-01-19 2018-01-03 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1826983A (zh)
WO (1) WO201813343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20395Y (zh) * 2007-03-20 2008-02-13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四叶刀具
CN201279085Y (zh) * 2008-10-07 2009-07-29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装置的刀座组件
CN201987368U (zh) * 2010-11-23 2011-09-28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搅拌刀具
CN102068193B (zh) * 2010-12-31 2012-11-07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食物处理机的搅拌刀具
US8721165B2 (en) * 2011-09-23 2014-05-13 Whirlpool Corporation Blender with varying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shaped container
US9750372B2 (en) * 2012-02-17 2017-09-05 Breville Pty Limited Tri-blade assembly for blender
CN205338650U (zh) * 2016-01-26 2016-06-29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豆浆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33434A1 (zh) 2018-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61571U (zh)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CN206761574U (zh)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CN206761573U (zh)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CN206761572U (zh)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TWI653018B (zh) 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
WO2006086050A2 (en) Blender jar
CN106963253B (zh) 料理机的刀片组及料理机
CN114403725B (zh)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CN101803884B (zh) 食品处理机剪切式粉碎刀具结构
CN108991951A (zh)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TW201826983A (zh) 粉碎刀及食物處理機
CN207492674U (zh)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CN108324136A (zh)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CN108324138A (zh)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CN104542787A (zh) 一种无残留立式家用面条机
CN114176430A (zh)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CN207492675U (zh)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CN204090884U (zh) 一种易清洗立式家用面条机
CN212139207U (zh) 一种蛋液高剪切搅拌与恒温酶解一体化设备
CN105725789B (zh) 豆浆机
CN201701083U (zh) 食品处理机剪切式粉碎刀具结构
CN208447342U (zh) 一种双向加工刀组及破壁装置
CN208192949U (zh) 一种扰流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208426003U (zh) 粉碎刀及食物处理机
CN201595714U (zh) 食品处理机粉碎刀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