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3788A - 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3788A
TW201823788A TW106136528A TW106136528A TW201823788A TW 201823788 A TW201823788 A TW 201823788A TW 106136528 A TW106136528 A TW 106136528A TW 106136528 A TW106136528 A TW 106136528A TW 201823788 A TW201823788 A TW 20182378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spacer
lens module
imaging device
effectiv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6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竹中啓起
本間大海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賽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賽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賽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3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378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即便是在焦點距離較長之情形亦可使用形狀精度較高之透鏡,且能夠以較少之零件數容易地調節焦點距離,並可在接合透鏡與分隔件之前容易地調節焦點位置。
本發明之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係具有透鏡1、分隔件2及具備受光元件3a之基板3,該透鏡1具有:有效部分1a;與有效部分1a的外周一體化之非有效部分1b;及與非有效部分1b一體化而支撐透鏡1之腳部1c;分隔件2的上端面2a及腳部1c的底面1d為平坦面,分隔件2係將其上端面2a與底面1d接著而支撐透鏡1,上端面2a之寬度係比底面1d之寬度更大,腳部1c的高度L1與分隔件2的高度L2之合計係比上述有效部分1a的直徑D更大,且上述直徑D大於或等於高度L1。

Description

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及其製造方法。本發明係主張2016年11月30日於日本提出申請之日本特願2016-232080號之優先權,並於此援引其內容。
近年來,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遊戲機、平板電腦等可攜式電子終端機係搭載有小型且薄型之攝像裝置。在該種攝像裝置中係具備透鏡模組,該透鏡模組具有受光元件、及用以在受光元件上形成被拍攝體像之透鏡。
就用於攝像裝置之透鏡模組而言,習知有一種攝像單元,係具備透鏡模組及感測器模組,該透鏡模組係包含基板部及與該基板部一體成形之透鏡部,該感測器模組係包含半導體基板及設於該半導體基板之固態攝像元件,其中,透鏡模組的基板部及感測器模組的基板部係以互相成為大致相同之方式形成為俯視大致矩形狀(參閱專利文獻1)。
另外,習知有一種攝像裝置,係具有光學 構件,該光學構件具備攝像元件、透鏡部、腳部及抵接面,該攝像元件係被承載於基板上,該透鏡部係使被拍攝體像結像於上述攝像元件所具備之光電轉換部,該腳部係與上述透鏡部一體化而支撐上述透鏡部,該抵接面係抵接於上述攝像元件,其中,上述光學構件的上述抵接面係僅直接抵接於上述攝像元件的周圍面,或在上述攝像元件的上述周圍面設有表面材時僅抵接於上述周圍面或上述表面材(參閱專利文獻2)。
另外,習知有一種透鏡模組,該透鏡模組具備透鏡部及安裝腳部,該透鏡部係使入射光相對於攝影元件的攝影面結像,該安裝腳部係與該透鏡部一體地形成,並於內側收納上述攝影元件,上述安裝腳部係相對於上述透鏡部的光軸傾斜(參閱專利文獻3)。
另外,習知有一種固態攝像裝置,係在本體電路基板連接攝影元件之攝像機用電路基板連結有光學機器單元而得者,該光學機器單元係包括支持具及地板,該支持具係於能藉由攝像元件進行攝像之位置於內部保持透鏡,並在外周設有公螺紋部,該地板係具有設有與公螺紋部螺合之母螺紋部之支持具承受部,且連結於攝像機用電路基板(參閱專利文獻4)。
另外,習知有一種光學層疊體,係包含具有光學零件之第一層及第二層,第一分隔件部係附隨於第一層,第二分隔件部係附隨於第二層,第一分隔部具有凸部,第二分隔部具有溝,第一分隔件部及第二分隔件部係 以凸部與溝朝層疊方向接合(專利文獻5)。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26666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046825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6-313185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3-032525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15-180693號公報
然而,透鏡模組在其設計需求上有焦點距離(從透鏡至攝像元件或受光元件之距離)已決定好之情形,在決定成較長焦點距離之情形時,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攝像單元係由於分隔件的高度較短而無法使用。再者,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攝像單元係分隔件與透鏡的接觸面積較小,而難以調整透鏡的水平位置。
另一方面,專利文獻2所揭示之攝像裝置及專利文獻3所揭示之透鏡模組亦可應用於較長焦點距離之情形。然而,如上所述,透鏡的有效部分與腳部係一體化而腳部較長之透鏡雖可一體成形,惟不論是射出成形或壓印成形之情形,藉由一體成形所得到之透鏡的形狀精確度會變低。因此,當提高形狀精確度時,則變得難以得到較長焦點距離之製品,亦即難以兼顧確保高形狀精確度及 長焦點距離。
專利文獻4所揭示之固態攝像裝置亦可應用於較常焦點距離之情形。並且,透鏡係固定於透鏡支持具,且可藉由透鏡支持具與鏡筒來調節焦點距離。然而,每當調節焦點距離時,需使用透鏡支持具、鏡筒、透鏡之三樣零件,焦點距離的調節所需之零件數較多。再者,在該種構造中係難以調節透鏡的水平距離。
專利文獻5所揭示的光學層疊體亦可應用於較長焦點距離之情形。然而,由於分隔件係以嵌合方式被固定,而難以調節透鏡的水平位置。再者,每當調節焦點距離時,需使用第一層、第一分隔件、第二分隔件之三樣零件,焦點距離的調節所需之零件數較多。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透鏡模組,係即便是在焦點距離(透鏡與受光元件之距離)較長之情形亦可使用形狀精度較高之透鏡,且能夠以較少之零件數容易地調節焦點距離,並可在接合透鏡與分隔件之前容易地調節焦點位置(透鏡的有效部分的水平位置)。
本發明人為了達成上述目的而精心研討的結果發現一種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該透鏡模組具有:透鏡,係具有:作為透鏡之有效部分、在該有效部分的外周與上述有效部分一體化之非有效部分、及與該非有效部分一體化而支撐透鏡之腳部;基板,係具備受光元件;分隔件,係設於上述受光元件的周圍之上述基板上,且將屬於 平坦面之上端面與透鏡的腳部之屬於平坦面之底面接著而支撐透鏡;其中,上述分隔件的上端面之寬度係比腳部的底面之寬度更大,上述腳部的高度L1與上述分隔件的高度L2之合計係比上述有效部分的直徑D更大,且上述D大於或等於上述L1。依據該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即便是在焦點距離(透鏡與受光元件之距離)較長之情形,亦可使用形狀精度較高之透鏡,且能夠以較少零件數容易地調節焦點距離,並可在接合透鏡與分隔件之前容易地調節焦點位置(透鏡之有效部分的水平位置)。本發明係依據該等思維而完成者。
亦即,本發明提供一種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係具有透鏡、分隔件及具備受光元件之基板,該透鏡具有:作為透鏡之有效部分;在上述有效部分的外周與上述有效部分一體化之非有效部分;及與上述非有效部分一體化而支撐上述透鏡之腳部;上述分隔件係設於上述受光元件的周圍之上述基板上,上述分隔件的上端面及上述透鏡的上述腳部的底面為平坦面,上述分隔件係將其上端面與上述透鏡的上述腳部的底面接著而支撐上述透鏡,上述分隔件的上端面之寬度係比上述腳部的底面之寬度更大,上述透鏡之從上述腳部的底面至上述非有效部分的最下部之高度L1與上述分隔件的高度L2之合計係比上述有效部分的直徑D更大,且上述D大於或等於上述L1。
上述分隔件較佳為設於由將上述有效部分的周緣與上述受光元件的周緣連結而成之壁、上述有效部 分的底面、及上述基板的上端面所形成之空間的外側。
上述分隔件係較佳為於中央部具有錐狀形狀之空間。
再者,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藉由壓印成形而將上述透鏡及上述分隔件成形之上述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之製造方法。
依據本發明之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亦可應用於焦點距離較長之情形,且即便是在焦點距離較長之情形亦可使用形狀精度較高之透鏡,且能夠以較少之零件數容易地調節焦點距離,並可容易地調節焦點位置。
1‧‧‧透鏡
1a‧‧‧有效部分
1b‧‧‧非有效部分
1c‧‧‧腳部
1d‧‧‧腳部1c的底面
2‧‧‧分隔件
2a‧‧‧分隔件2的上端面
2b‧‧‧構成錐形狀的剖面之線段
3‧‧‧基板
3a‧‧‧受光元件
A‧‧‧底面1d之寬度
B‧‧‧上端面2a之寬度
D‧‧‧有效部分1a的直徑
L1‧‧‧腳部1a的高度
L2‧‧‧分隔件2的高度
S‧‧‧空間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的一例之概略圖(正面剖視圖)。
第2圖係第1圖所示之本發明之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的俯視圖。
第3圖係第1圖所示之本發明之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的立體圖。
第4圖係顯示本發明之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的另一例之概略圖(正面剖視圖)。
第5圖係顯示本發明之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的另一例之概略圖(正面剖視圖)。
第6圖係顯示本發明之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的另一例 之概略圖(正面剖視圖)。
第7圖係顯示本發明之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的另一例之概略圖(正面剖視圖)。
[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亦簡稱為「本發明之透鏡模組」)的一例之概略圖(正面剖視圖)。第2圖係第1圖所示之本發明之透鏡模組之俯視圖。第3圖係第1圖所示之本發明之透鏡模組之立體圖。本發明之透鏡模組係具有透鏡1、保持(承載)透鏡1之分隔件2、及保持(承載)分隔件2並具備受光元件3a之基板3。
透鏡1係具有:作為透鏡之有效部分1a;非有效部分1b,係於該有效部分1a的外周與該有效部分1a一體化;腳部1c,係與該非有效部分1b一體化並支撐透鏡1。作為透鏡之有效部分1a係具有將光聚光於受光元件之功能,且從上表面觀看時位於透鏡的中央部。有效部分1a之從上表面觀看之形狀(相對於有效部分1a的光軸垂直之方向(亦即水平方向)之剖面形狀)雖為真圓形狀,惟可為其他圓形狀(橢圓形狀等),亦可為多角形狀(三角形狀、正方形狀、長方形狀等)。再者,有效部分1a雖兩表面為凸形狀(球面形狀),惟只要至少與受光元件3a相對向之側(第1圖中為下側)為凸形狀即可,相反側(第1圖中為上側)可為凸形狀、凹形狀、平面形狀或該等形狀的外周緣隆起 成環狀之形狀等之任一種形狀,其形狀並未被特別限定。
非有效部分1b係沿著從上表面觀看呈現圓形狀之有效部分1a的外周緣與有效部分1a一體化而形成為正方形狀。另外,非有效部分1b之目的並不在於將光聚光於受光元件之功能,實質上並未具有透鏡功能(攝像功能、攝像系統的透鏡功能),或與攝像不相關。再者,非有效部分1b並不限定於第1圖所示之態樣,只要是相對於有效部分1a的中心往外側(從上表面觀看呈現圓形狀之有效部分1a的圓的外側)擴展,並形成為與有效部分1a一體化即可。可為例如第1圖所示之平面形狀,亦可為凸形狀、凹形狀。
腳部1c係遍及非有效部分1b的周緣整體,形成為直方體的中央部被衝切出圓錐台形狀之空間之形狀,且以從非有效部分1b往下方向延伸之方式形成為與非有效部分1b一體化,而支撐有效部分1a及非有效部分1b。腳部1c的底面1d係呈現平坦(平坦面)。另外,上述「下方向」並不限定於鉛直下方,亦包含以未達90°之角度相對於鉛直下方向傾斜之方向。腳部1c係可如第1圖及第3圖所示遍及周緣整體皆為相同高度,亦可遍及周緣規律性地或非規律性地具有高度不同之部分。再者,腳部1c亦可不遍及非有效部1b的周緣整體而形成,亦可形成為例如於非有效部分1b的周緣規律性地或非規律性地一體化。
有效部分1a的厚度(有效部分1a中之最厚部分的厚度)較佳為0.05至10mm,更佳為0.1至5mm,再 更佳為0.2至1mm,尤佳為0.3至0.7mm。再者,直徑D雖未被特別限定,惟較佳為0.1至10mm,更佳為0.15至5mm,再更佳為0.2至3mm,再更佳為0.3至2.5mm,尤佳為0.4至2mm。另外,上述直徑D為從上表面觀看有效部分1a時之最長部分的長度。
非有效部分1b的厚度較佳為有效部分1a的厚度以下,例如較佳為0.05至8mm,更佳為0.08至4mm,再更佳為0.1至0.8mm,尤佳為0.2至0.5mm。再者,非有效部分1b的寬度(從與有效部分1a之邊界至外周緣之最短距離)雖未特別限定,惟較佳為0.1至10mm,更佳為0.2至5mm,再更佳為0.3至2mm,尤佳為0.35至1.5mm。
相對於有效部分的直徑D之非有效部分1b的寬度的比例係例如為0.1至1,較佳為0.15至0.8,更佳為0.2至0.7,再更佳為0.25至0.6。
腳部1c的高度L1雖未特別限定,惟較佳為0.03至10mm,更佳為0.3至5mm,再更佳為0.4至2mm。另外,上述高度L1係從透鏡1的腳部1c的底面1d的最下部至非有效部分1b的最下部之高度。
腳部1c的底面1d的寬的長度A雖未特別限定,惟較佳為0.03至2mm,更佳為0.05至1mm,再更佳為0.07至0.5mm。
透鏡1較佳為塑膠製。就形成透鏡1之塑膠而言,可舉例有烯烴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甲基丙烯酸 酯系樹脂等)、苯乙烯系樹脂(例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甲酯改質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透明ABS樹脂)等)、聚碳酸酯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脂環族聚醯胺樹脂)、聚酯系樹脂、環氧系樹脂、矽氧系樹脂等。上述塑膠可為熱塑性樹脂,亦可為硬化性樹脂(熱固性樹脂、光硬化樹脂等)。就上述硬化性樹脂而言,可舉例有環氧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矽氧系樹脂等,較佳為環氧系樹脂。該等樹脂係可使用一種亦可將二種以上組合使用。
透鏡1係在上述塑膠以外,亦可包含添加劑。就上述添加劑而言,可舉例有穩定劑(熱穩定劑、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等)、可塑劑、滑劑、充填劑、著色劑、阻燃劑、防帶電劑、雷射光吸收劑、內部離型劑等。就上述內部離型劑而言,可舉例有氟類、矽氧類、硬脂酸酯等習知乃至慣用之內部離型劑。
形成透鏡1之上述塑膠的折射率較佳為1.4至1.7,更佳為1.48至1.65,再更佳為1.5至1.6。
形成透鏡1之上述塑膠的全光線透光率較佳為80%以上(例如80至99%),更佳為85%以上(例如85至98%),再更佳為90%以上(例如90至95%)。
形成透鏡1之上述塑膠的熱變形溫度係例如為70至300℃,較佳為120至250℃,更佳為170至200℃。
透鏡1係可藉由習知乃至慣用之成形法將 有效部分1a、非有效部分1b與腳部1c一體成形而製造。就上述成形法而言,可舉例有壓縮成形法、轉注成形法、擠壓成形法、射出成形法、壓印成形法等。其中,就容易進行高形狀精確度之一體成形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壓印成形法。換言之,透鏡1較佳為藉由壓印成形而形成者。
亦可於有效部分1a的至少一方之表面施加各種加工處理,例如硬覆膜處理、防反射處理、防霧化處理、防汙處理、鏡面加工處理等,亦可將該等複數種加工處理組合處理。
分隔件2係設於具備受光元件3a之基板3上的受光元件3a的周圍。分隔件2之上端面2a係呈平坦狀(平坦面),並藉由在該上端面2a與透鏡1的腳部1c的底面1d進行接著而支撐透鏡1,且未與有效部分1a接觸。因此,分隔件2的上端面2a與腳部1c的底面1d係相接合。另外,上端面2a與底面1d可隔介接著劑層而接著,亦可不隔介接著劑層而接著(亦即抵接)。如上所述,分隔件2與腳部1c係以平坦面接著,故可防止焦點距離的偏離,即便是較長焦點距離,亦可提高焦點距離的精確度。另外,在隔介接著劑層而接著之情形時,為了使接著面變得更平坦,較佳為施加壓力進行接著。
分隔件2係沿著有效部分1a的光軸方向,於中央部具有從下側往上側變細之錐形狀(圓錐台形狀)之空間。如此之錐形狀之空間係在形成用以供通過有效部分1a之光通過之貫穿孔之前的階段容易地形成,且可形成後 述空間S。再者,藉由形成錐形狀之空間,可使上端面2a的面積比設成圓柱形狀時更大,因此可更穩定地支撐透鏡1,而可在接著前更容易地在分隔件2上使透鏡1往水平方向移動,而可更容易地調節透鏡1的水平位置。另外,上述錐形狀之在有效部分1a的光軸方向的剖面中之構成上述錐形狀的剖面之線段2b雖為直線,惟亦可為一部分或全部為曲線。亦即,上述「錐形狀」亦包含線段2b為曲線之情形。再者,線段2b亦可為組合斜率不同之複數條直線而得者,亦即錐形狀之變細的趨勢會在途中變化。再者,在具有上述錐形狀之空間之情形時,上述錐形狀之空間係只要為大致錐形狀即可,例如上端或下端亦可為往垂直方向被衝切出之形狀,或以使水平方向的剖面積擴大之方式衝切之形狀(參閱例如第7圖)。另外,分隔件2並不限定於衝切有錐形狀之空間之形狀,例如亦可為於圓柱狀設有中空部之形狀。分隔件2的中空部之從上表面觀看之形狀(水平方向之剖面形狀)雖為圓形狀,惟只要是與有效部分1a的剖面形狀對應者即可,亦可為橢圓形狀、多角形狀(三角形狀、四角形狀等)等。
分隔件2的直徑例如為0.1至12mm,較佳為0.3至8mm,更佳為0.5至4mm,再更佳為0.8至3mm。另外,上述分隔件2的直徑係從上表面觀看分隔件2時通過中心的長度中最短的部分之長度,與第1圖中從上表面觀看時的正方形狀之分隔件2的一邊的長度相同。
分隔件2的上端面2a之寬度B例如為0.02 至1mm,較佳為0.05至0.5mm,更佳為0.07至0.3mm,再更佳為0.1至0.2mm。
分隔件2的高度L2雖未特別限定,惟較佳為0.1至3mm,更佳為0.3至2mm,再更佳為0.5至1mm。另外,上述L2係從分隔件2的最下部至上端面2a的最下部之高度。
分隔件2較佳為塑膠製。就形成分隔件2之塑膠而言,可舉例有聚醯胺系樹脂(聚醯胺6、聚醯胺66、聚醯胺12、聚醯胺612、聚醯胺6/66等脂肪族聚醯胺系樹脂;聚醯胺6T等芳香族聚醯胺系樹脂;脂環族聚醯胺系樹脂等)、聚酯系樹脂(聚伸烷基芳酯系樹脂等)、聚碳酸酯系樹脂、烯烴系樹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合物、乙烯-丙烯橡膠等鏈狀烯烴之均聚物或共聚合物(包含彈性體)、環狀烯烴系樹脂等)、苯乙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例如甲基丙烯酸酯系樹脂等)、乙烯系樹脂(氯乙烯系樹脂、醋酸乙烯酯系樹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合物、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合物等)、聚氧二甲苯樹脂(聚氧二甲苯、改質聚氧二甲苯(與聚苯乙烯之摻配、聚苯乙烯所接枝之聚氧二甲苯等)等)、環氧系樹脂、矽氧系樹脂等。上述塑膠可為熱塑性樹脂,亦可為硬化性樹脂(熱硬化性樹脂、光硬化性樹脂)。就上述硬化性樹脂而言,可舉例環氧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矽氧系樹脂,而以環氧系樹脂為佳。再者,上述塑膠可為結晶性樹脂,亦可為非結晶性樹脂。該等樹脂係可使用一種,或將二種以上組合 使用。
分隔件2係除了上述塑膠以外亦可包含添加劑。就上述添加劑而言,可舉例有作為上述透鏡1所可包含之添加劑而例示者。上述添加劑係可使用一種或亦可使用二種以上。尤其,就保持透鏡1之觀點而言,分隔件2亦可包含充填劑(一般為無機充填劑)。
於中央部具有錐形狀之空間之分隔件2係例如可在以在中央部具有圓錐台形狀之空間而不具有貫穿孔之方式藉由成形模具而成形後,將中央部的圓錐台形狀的上端衝切而製造。就上述成形法而言,可舉例作為上述透鏡1的成形法而例示者。其中,就容易進行高形狀精確度之成形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壓印成形法。換言之,分隔件2較佳為藉由壓印成形而成形者。
分隔件2的上端面2a係平坦面,透鏡1的腳部1c的底面亦為平坦面。因此,在接合前可容易地使透鏡1在分隔件2上往水平方向移動,而可容易地進行透鏡1的水平位置的調節。另外,成為接合面之上端面2a及底面1d只要為平行即可,且雖較佳為水平面,惟亦可為斜面。
分隔件2與腳部1c的接著面之分隔件2的上端面2a之寬度B係比腳部1c的底面1d之寬度A更大。藉此,透鏡1會穩定地被支撐於分隔件2上,因此在接合前可容易地使透鏡1在分隔件2上往水平方向移動,而可容易地進行透鏡1的水平位置的調節。再者,就相同觀點而言,上端面2a的面積較佳係比底面1d的面積更大。另 外,在比較腳部1c的底面1d之寬度A與上端面2a之寬度B時之上述底面1d之寬度A,係在因位置而不同之情形時設為最短部分的長度,上述上端面2a之寬度B係設為與上述底面d之寬度A對應之部分之寬度。
分隔件2係設置在空間S之外側,該空間S係由將有效部分1a的周緣與受光元件3a的周緣連結而形成之壁、有效部分1a的底面、及基板3的上端面所形成。本發明之透鏡模組係藉由具有如此之構成,使射入至透鏡1的有效部分1a之光在不受分隔件2干擾之情形下被照射至受光元件3a。
本發明之透鏡模組並非在基板3上直接承載透鏡1,而是在基板3上隔介分隔件2支撐透鏡1。本發明之透鏡模組由於具有如此之構成,因此能夠使用適當高度的分隔件2,而能夠應用於焦點距離較長之情形。再者,由於使用分隔件2而無需加長透鏡1的腳部1c,即便將具有有效部分1a、非有效部分1b及腳部1c之透鏡1一體地成形,亦能夠得到形狀精確度較高之製品。因此,在焦點距離較長之情形亦能夠使用形狀精確度較高之透鏡。再者,就透鏡而言,並非使用僅由有效部分及腳部或僅由有效部分及非有效部分所構成之透鏡,而是使用具有有效部分1a、非有效部分1b及腳部1c且一體化之透鏡1,藉此在一體成形時可獲得形狀精確度較高之透鏡,且結果能夠以僅透鏡1及分隔件2之最小限度的零件數來容易地調整焦點距離,並且可容易地調整焦點位置。
從透鏡1的腳部1c的底面1d至非有效部分1b的最下部之高度L1與分隔件2的高度L2之合計(L1+L2)係比有效部分1a的直徑D更大,且D為L1以上。在不具有相當於分隔件2之構件之習知的透鏡模組中,在欲應用於比D更長之焦點距離時,雖需要以透鏡的腳部的高度來達到焦點距離的長度,惟要以高形狀精確度將該種腳部的高度比D更長之透鏡予以一體成形係非常困難。相對於此,依據本發明之透鏡模組,即便是欲應用於比D更長之焦點距離(L1+L2)之情形,亦藉由使用分隔件2而可使用腳部的高度較短之透鏡來達到較長的焦點距離,並且由於可使用腳部的高度L1比D更短之透鏡,故能夠以高形狀精確度將透鏡予以一體成形。
如上所述,L1+L2係比D更大,亦即(L1+L2)/D>1.0,較佳為(L1+L2)/D>1.3,更佳為(L1+L2)/D>1.5。另外,較佳為(L1+L2)/D≦2.0。
L1+L2雖未特別限定,惟較佳為0.5至20mm,更佳為0.7至5mm,再更佳為1.1至1.5mm。
如上所述,D為L1以上,亦即L1/D≦1.0,較佳為L1/D≦0.8,更佳為L1/D≦0.7。另外,較佳為L1/D≧0.4。
第4圖至第7圖係顯示本發明之透鏡模組的其他例之概略圖(正面剖視圖)。第4圖所示之本發明之透鏡模組中,所使用之透鏡1係有效部分1a之與受光元件3a相對向之側(第4圖中為下側)為凸形狀,相反側(第4圖 中為上側)為凹形狀。再者,分隔件2在第1圖中雖沿著有效部分1a的光軸方向而在中央部具有從下側往上側變細之錐形狀之空間,惟在第4圖中係具有從上側往下側變細之錐形狀之空間。再者,在第4圖中,分隔件2亦設於空間S之外側,該空間S係由將有效部分1a的周緣與受光元件3a的周緣連結而形成之壁、有效部分1a的底面、及基板3的上端面所形成者。關於其他部份係與第1圖所示之本發明之透鏡模組相同。
第5圖所示之本發明之透鏡模組係使用第1圖所示之本發明之透鏡模組中之透鏡(有效部分1a為凸透鏡形狀之透鏡)作為透鏡1,並使用第4圖所示之本發明之透鏡模組中之分隔件(於中央部具有從上側往下側變細之錐形狀之空間之分隔件)作為分隔件2。第6圖所示之本發明之透鏡模組係使用第4圖所示之本發明之透鏡模組中之透鏡(有效部分1a之與受光元件3a相對向之側為凸形狀且相反側為凹形狀之透鏡)作為透鏡1,並使用第1圖所示之本發明之透鏡模組中之分隔件(於中央部具有從下側往上側變細之錐形狀之空間之分隔件)作為分隔件2。再者,第7圖所示之本發明之透鏡模組係於第6圖所示之本發明之透鏡模組中,所使用之作為分隔件2之分隔件係於中央部具有錐形狀之空間,且該錐形狀的上端具有被衝切成水平方向之剖面積擴展之形狀。
本發明之透鏡模組亦可被封裝(或包裝)。如此之被封裝之透鏡模組係可經由分隔件2而被封裝於可將 透鏡模組封裝之構件(例如鏡筒等),亦可為分隔件2本身即為外殼(例如鏡筒等)。
本發明之透鏡模組係可利用於具備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之各種機器,例如攝像機、電腦、文字處理機、列印機、影印機、傳真機、電話、行動機器(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遊戲機器、平板電腦等行動資訊終端機(PDA))、車載機器、建築用機器、天文用機器等。尤其是作為小型攝像裝置用透鏡(甚至高精確度的透鏡),例如小型攝像機(例如行動電話用攝像機(所謂內建攝像機之行動電話的攝像機),車載用攝像機模組等)等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而言至為有用。如此之小型攝像機透鏡的寬度(或直徑)亦可為大致10mm以下。
[透鏡模組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透鏡模組係可藉由習知乃至慣用之方法將透鏡1與分隔件2接著,並將分隔件2與基板3接著而製造者。透鏡1與分隔件2之接著,係可進行例如在透鏡1的腳部1c的底面1d或在分隔件2的上端面2a塗覆光硬化性接著劑,並將底面1d與上端面2a貼合並予以壓接後,照射紫外線而接合透鏡1與分隔件2。另外,亦可進行使底面1d與上端面2a面接觸,並將接觸部予以熱熔接而接合透鏡1與分隔件2。分隔件2與基板3之接著係可進行使分隔件2的底面與基板3的上端面接觸,並將接觸部予以接著而接合分隔件2與基板3。另外,透鏡1與分隔件2 的接著、及分隔件2與基板3的接著之順序並未特別限定。
就上述光硬化性接著劑而言,係可使用習知乃至慣用的光硬化性之接著劑,可舉例有上述之包含光硬化性樹脂之接著劑等。上述光硬化性接著劑亦可塗覆於底面1d或上端面2a的整面,亦可塗覆於一部分。塗覆於一部分之情形時,可舉例僅塗覆於第2圖中之正方形狀的四角隅之態樣。
分隔件2與基板3之接著係例如可使用習知乃至慣用的接著劑進行,亦可藉由熱熔接進行。
將本發明之構成及其變化附記如下,作為以上內容之總結。
[1]一種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係具有透鏡、分隔件及具備受光元件之基板,該透鏡具有:作為透鏡之有效部分;在上述有效部分的外周與上述有效部分一體化之非有效部分;及與上述非有效部分一體化而支撐上述透鏡之腳部;上述分隔件係設於上述受光元件的周圍之上述基板上,上述分隔件的上端面及上述透鏡的上述腳部的底面為平坦面,上述分隔件係將其上端面與上述透鏡的上述腳部的底面予以接著而支撐上述透鏡,上述分隔件的上端面之寬度係比上述腳部的底面之寬度更大,上述透鏡之從上述腳部的底面至上述非有效部分的最下部之高度L1與上述分隔件的高度L2之合計係比上述有效部分的直徑D更大,且上述D大於或等於上述L1。
[2]如[1]所述之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其中,上述分 隔件係設於由將上述有效部分的周緣與上述受光元件的周緣連結而成之壁、上述有效部分的底面及上述基板的上端面所形成之空間的外側。
[3]如[1]或[2]所述之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其中,上述分隔件係於中央部具有錐形狀之空間。
[4]如[3]所述之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其中,上述錐形狀之空間係上端或下端為往垂直方向被衝切出之形狀或以使水平方向的剖面積擴大之方式衝切出之形狀。
[5]如[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其中,上述L1與L2的合計(焦點距離)為0.5至20mm。
[6]如[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其中,上述透鏡及上述分隔件係環氧樹脂製成者。
[7]如[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其中,上述分隔件的上端面與上述腳部的底面係水平面。
[8]如[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其中,上述分隔件的上端面的面積係比上述腳部的底面的面積更大。
[9]如[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其中,藉由壓印成形來成形上述透鏡及上述分隔件。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透鏡模組係可利用於具備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之各種機器,例如攝像機、電腦、文字處理機、列印機、影印機、傳真機、電話、行動機器(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遊戲機器、平板電腦等行動資訊終端機(PDA))、 車載機器、建築用機器、天文用機器等。尤其是作為小型攝像裝置用透鏡(甚至為高精度的透鏡),例如小型攝像機(例如行動電話用攝像機(所謂內建攝像機之行動電話的攝像機),車載用攝像機模組等)等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而言至為有用。

Claims (4)

  1. 一種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係具有透鏡、分隔件及具備受光元件之基板,前述透鏡具有:作為透鏡之有效部分;非有效部分,係在前述有效部分的外周與前述有效部分一體化;及腳部,係與前述非有效部分一體化而支撐前述透鏡;前述分隔件係設於前述受光元件的周圍之前述基板上,前述分隔件的上端面及前述透鏡的前述腳部的底面為平坦面,前述分隔件係將其上端面與前述透鏡的前述腳部的底面接著而支撐前述透鏡,前述分隔件的上端面之寬度係比前述腳部的底面之寬度更大,前述透鏡之從前述腳部的底面至前述非有效部分的最下部之高度L1與前述分隔件的高度L2之合計係比前述有效部分的直徑D更大,且前述D大於或等於前述L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其中,前述分隔件係設於由將前述有效部分的周緣與前述受光元件的周緣連結而成之壁、前述有效部分的底面、及前述基板的上端面所形成之空間的外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其中,前述分隔件係於中央部具有錐形狀之空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攝像裝 置用透鏡模組,其中,藉由壓印成形來成形前述透鏡及前述分隔件。
TW106136528A 2016-11-30 2017-10-24 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TW2018237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32080 2016-11-30
JP2016-232080 2016-1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3788A true TW201823788A (zh) 2018-07-01

Family

ID=62241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6528A TW201823788A (zh) 2016-11-30 2017-10-24 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099347B2 (zh)
EP (1) EP3550349A4 (zh)
JP (1) JP6427691B2 (zh)
KR (1) KR20190088520A (zh)
CN (1) CN110140074B (zh)
TW (1) TW201823788A (zh)
WO (1) WO20181008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59664B2 (en) * 2016-08-01 2020-05-19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Camera module and mold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700780B2 (en) 2018-05-30 2020-06-30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justing movable lenses in directional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11303355B2 (en) * 2018-05-30 2022-04-12 Apple Inc. Optical structures in directional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11549799B2 (en) 2019-07-01 2023-01-10 Apple Inc. Self-mixing interference device for sensing appl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54332B2 (ja) * 2000-07-17 2007-08-08 株式会社東芝 光学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4446327B2 (ja) 2001-01-12 2010-04-0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組立方法
JP2003032525A (ja) 2001-05-09 2003-01-31 Seiko Precision Inc 固体撮像装置
ES2436011T3 (es) 2003-02-04 2013-12-26 Cornell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Métodos para prevenir la transición de la permeabilidad mitocondrial
US7796187B2 (en) * 2004-02-20 2010-09-14 Flextronics Ap Llc Wafer based camera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4725083B2 (ja) * 2004-11-19 2011-07-13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携帯電話
JP2006178388A (ja) * 2004-11-29 2006-07-06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光学素子固定方法及び光学素子固定構造
JP2006178382A (ja) 2004-11-29 2006-07-06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光学素子、光学素子保持構造、光学素子鏡筒及び光通信モジュール
JP2006313185A (ja) 2005-05-06 2006-11-16 Hitachi Maxell Ltd 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JP4189769B2 (ja) * 2006-10-18 2008-12-03 進展産業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10016173A (ja) 2008-07-03 2010-01-21 Panasonic Corp 固体撮像素子、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固体撮像装置
JP2010266664A (ja) 2009-05-14 2010-11-25 Fujifilm Corp ウェハレベルレンズアレイの製造方法、ウェハレベルレンズアレイ、レンズモジュール及び撮像ユニット
JPWO2011010510A1 (ja) * 2009-07-24 2012-12-27 Jsr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US20120243111A1 (en) * 2009-08-31 2012-09-27 Yasushi Iijima Wafer Len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11059581A (ja) * 2009-09-14 2011-03-24 Fujifilm Corp ウェハレベルレンズアレイの製造方法、ウェハレベルレンズアレイ、レンズモジュール及び撮像ユニット
DE102009055083B4 (de) * 2009-12-21 2013-12-05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Optischer Schichtstapel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US9065991B2 (en) 2010-11-04 2015-06-23 Lensvector Inc. Methods of adjustment free manufacture of focus free camera modules
TWI480615B (zh) * 2011-06-30 2015-04-11 Lg Innotek Co Ltd 鏡頭單元及其製造方法與具有其之攝影模組
JP6056696B2 (ja) 2013-07-18 2017-01-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光学装置
US9349765B2 (en) * 2014-05-13 2016-05-24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Suspended lens system having a non-zero optical transmission substrate facing the concave surface of a single-piece lens and wafer-lev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40074B (zh) 2021-11-16
US11099347B2 (en) 2021-08-24
JPWO2018100893A1 (ja) 2018-11-29
EP3550349A4 (en) 2020-09-02
WO2018100893A1 (ja) 2018-06-07
EP3550349A1 (en) 2019-10-09
JP6427691B2 (ja) 2018-11-21
US20190384030A1 (en) 2019-12-19
KR20190088520A (ko) 2019-07-26
CN110140074A (zh) 201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23788A (zh) 攝像裝置用透鏡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KR100774775B1 (ko) 카메라 디바이스, 카메라 디바이스 제조 방법, 웨이퍼스케일 패키지 및 광학 어셈블리
US9250364B2 (en) Optical imaging lens
TWI711307B (zh) 包括支撐光學組件之包覆成型件之光電模組
US9356185B2 (en) Compact light sensing modules including reflective surfaces to enhance light collection and/or emission,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such modules
KR101262597B1 (ko) 카메라 모듈
KR101575915B1 (ko) 봉지된 렌즈 스택
TW201416701A (zh) 光學裝置,尤其是運算式相機,及其製造方法
JP2017032798A (ja) レンズ付き基板、積層レンズ構造体、カメラモジュール、並びに、製造装置および方法
TW201349466A (zh) 可回焊之光電模組
JP6619174B2 (ja) 製造装置および方法
TW201409606A (zh) 用於固持一晶圓或晶圓子堆疊之真空吸頭之使用
JP2017032797A (ja) 積層レンズ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TWI684802B (zh) 光學元件堆疊組件
KR101231517B1 (ko) 카메라 모듈
TWI494645B (zh) 背光模組及其膠框結構
JP2009037009A (ja) 光学素子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TWM591634U (zh) 手機之多攝像鏡頭保護裝置(七)
KR101288281B1 (ko) 렌즈 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452000B (zh) 載具
TWI449982B (zh) 攝像裝置
JP2012185238A (ja) レンズアレイの製造方法、レンズアレイ、及び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JP2010028699A (ja) フィルタ付カメラモジュー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