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1722A - 密封材之配置構造 - Google Patents

密封材之配置構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1722A
TW201821722A TW106122478A TW106122478A TW201821722A TW 201821722 A TW201821722 A TW 201821722A TW 106122478 A TW106122478 A TW 106122478A TW 106122478 A TW106122478 A TW 106122478A TW 201821722 A TW201821722 A TW 20182172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ealing material
peripheral side
facing
bas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2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1401B (zh
Inventor
高橋謙一
Original Assignee
日本華爾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本華爾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本華爾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1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1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1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140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16J15/0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 F16J15/10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non-metallic pac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asket Seals (AREA)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具備:第1構件(21);第2構件(31),其形成有槽部(35);及密封材(110),其收容於槽部(35)。第2構件(31)具有槽底面(36)及槽側面(37)。密封材(110)具有基部(11)及自基部(11)向槽側面(37)突出之突出部(12)。突出部(12)包含遠離槽側面(37)而定位之前端部(13)。槽側面(37)包含配置於槽部(35)之內周側之內周側槽側面(37m)及配置於槽部(35)之外周側之外周側槽側面(37n)。基部(11)與內周側槽側面(37m)接觸。突出部(12)係自基部(11)向外周側槽側面(37n)突出。藉由此種構成,本發明提供一種使密封材之安裝性良好且防止密封材之滾動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

Description

密封材之配置構造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密封材之配置構造。
關於先前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例如於日本專利實公平7-41969號公報揭示有一種O型環,其以即便可動構件移動,又,如脈動圧之流體壓作用,亦防止O型環之滾動及O型環之頂部之變形為目的(專利文獻1)。於專利文獻1揭示之O型環具有:環狀之O型環本體,其安裝於環狀槽內,具有大致圓形之剖面形狀;及突部,其自O型環本體之兩側面朝環狀槽之兩側面突出。 又,於日本專利實開昭55-93758號公報中,揭示有一種以不自O型環槽脫落為目的之油壓機器之O型環保持構造(專利文獻2)。於專利文獻2揭示之油壓機器之O型環保持構造中,將O型環槽之寬度設為相對於O型環之直徑稍大,且於O型環之所需部位設置較O型環槽之寬度略寬之部分。 又,於日本專利特開2008-298246號公報中,揭示有一種平面用密封環,其以密封環不會自流體機器類之組裝中或組裝後之密封槽超出或卡入密封面,進而容易進行對密封槽之組裝作業為目的(專利文獻3)。於專利文獻3揭示之平面用密封環中,於密封環之安裝槽之寬度方向中之被密封流體之壓力之施加側,設置有自本體環向密封槽之寬度方向延伸之凸緣狀之伸出部。伸出部係沿著本體環之周向於一部分之長度範圍內,與本體部一體地設置。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實公平7-4196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實開昭55-93758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08-29824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如上述之專利文獻所揭示,作為密封流體之機構,提出有各種收容於環狀槽之密封材。 於此種密封材中,存在安裝有密封材之構件因密封之流體之壓力脈動等而微小地滑動之情形。於該情形時,密封材於槽內滾動,而產生導致密封材之破損或低壽命化之擔憂。另一方面,為了防止此種密封材之槽內之滾動,考慮將密封材設為有特徵之剖面形狀之方法。然而,根據密封材之剖面形狀,有密封材容易自槽內超出而損害密封材之安裝性之擔憂。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解決上述問題,係提供一種使密封材之安裝性良好且防止密封材之滾動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遵照本發明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具備:第1構件,其具有第1對向面;第2構件,其具有與第1對向面對面之第2對向面,且形成有自第2對向面凹陷並以環狀延伸之槽部;及閉環狀之密封材,其收容於槽部且密封第1構件及第2構件之間。第2構件進而具有:槽底面,其與第1對向面對面,形成槽部之底壁;及槽側面,其自槽底面朝第2對向面立起,形成槽部之側壁。密封材具有:基部,其與第1對向面及槽底面接觸;及突出部,其自基部向槽側面突出。突出部於向槽側面突出之前端包含遠離槽側面而定位之前端部。槽側面包含配置於槽部之內周側之內周側槽側面及配置於槽部之外周側之外周側槽側面。基部與內周側槽側面及外周側槽側面之任一者接觸。突出部自基部向內周側槽側面及外周側槽側面之任另一者突出。 [發明之效果] 依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使密封材之安裝性良好且防止密封材之滾動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
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參照圖式進行説明。另,於以下參照之圖式中,對相同或與其相當之構件,標註相同序號。 (實施形態1) 圖1係顯示密封材之俯視圖。圖2係顯示將圖1中之密封材安裝於槽部之步驟之剖視圖。圖3係顯示將圖1中之密封材安裝於槽部之狀態(流體壓未作用於密封材之狀態)之剖視圖。 於本說明書中,尤其,將圖1中所示之密封材之單體之狀態稱作「未安裝狀態」,將圖2中所示之密封材之狀態稱作「初期狀態」。 參照圖1至圖3,本實施形態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具有密封材110、第1構件21及第2構件31。 密封材110為閉環狀之密封材,為了密封第1構件21與第2構件31之間而使用。密封材110係由橡膠等之彈性構件形成。作為密封材110所使用之橡膠材料,例如可列舉硬度60~70 HA左右之氟橡膠、矽橡膠、EPDM(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三元乙丙)系橡膠等。 第1構件21具有第1對向面22。第2構件31具有第2對向面32。第1構件21及第2構件31以第1對向面22與第2對向面32相互面對之方式配置。 形成第1構件21及第2構件31之材料並未特別限定,但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構件21由樹脂形成,第2構件31由金屬形成。 於第2構件31,形成有槽部35。密封材110收容於槽部35。槽部35自第2對向面32凹陷並以環狀延伸。槽部35具有於第2對向面32開口,且於第2對向面32之面內延伸之槽形狀。槽部35以環狀延伸之形狀並未特別限定,為例如圓形或橢圓形、矩形等。 槽部35具有槽底面36及槽側面37。槽底面36與第1對向面22對面,形成槽部35之底壁。槽底面36與第2對向面32平行地配置。槽底面36與第1對向面22平行地配置。槽側面37自槽底面36向第2對向面32立起,形成槽部35之側壁。 槽側面37包含內周側槽側面37m及外周側槽側面37n。內周側槽側面37m配置於槽部35之內周側,外周側槽側面37n配置於槽部35之外周側。內周側槽側面37m及外周側槽側面37n係隔著槽底面36而對面。 於本實施形態中,槽底面36與槽側面37(內周側槽側面37m、外周側槽側面37n)係彎曲而相連。槽底面36之延長線與槽側面37之延長線所成之角度係90°以上。槽部35之開口寬度(第2對向面32之內周側槽側面37m及外周側槽側面37n之間之長度)大於槽部35之深度(第2對向面32及槽底面36之間之長度)。 密封材110具有基部11及突出部12作為其構成部位。基部11形成密封材110之主要部分,具有密封第1構件21與第2構件31之間之功能。即,基部11與第1對向面22及槽底面36接觸。基部11係於第1對向面22及槽底面36相互接近之方向被壓縮變形。 基部11係與作為內周側槽側面37m及外周側槽側面37n之任一者之內周側槽側面37m接觸。基部11係於流體壓未作用於圖3中所示之密封材110之狀態下,與內周側槽側面37m接觸。藉由基部11與內周側槽側面37m接觸,而對於密封材110作用擴徑方向之力。 於未安裝狀態(即,力未自第1構件21及第2構件31作用於密封材110之狀態)下,於藉由正交於以閉環狀延伸之密封材110之切線方向的平面而切斷密封材110之情形時,基部11係於與第1對向面22及槽底面36對向之位置具有彎曲形狀。於未安裝狀態下,於藉由正交於以閉環狀延伸之密封材110之切線方向的平面而切斷密封材110之情形時,基部11係於與內周側槽側面37m對向之位置具有彎曲形狀。於未安裝狀態下,於藉由正交於以閉環狀延伸之密封材110之切線方向的平面而切斷密封材110之情形時,基部11具有圓形狀。 於圖2中所示之初期狀態下,基部11係與槽底面36及內周側槽側面37m之角部接觸。 突出部12係與基部11一體成形。突出部12係自基部11向作為內周側槽側面37m及外周側槽側面37n之任另一者之外周側槽側面37n突出。基部11係於與突出部12相反之側與槽側面37接觸。 突出部12具有自基部11向其外周側突出之凸緣形狀。突出部12係自基部11向密封材110之半徑方向外側突出。第1對向面22及槽底面36對面之方向之突出部12之長度(厚度)小於第1對向面22及槽底面36對面之方向之基部11之長度(厚度)。突出部12係遍及密封材110之整周而設置。 突出部12具有前端部13作為其構成部位。前端部13係設置於自基部11朝向外周側槽側面37n突出之突出部12之前端。於內周側槽側面37m與外周側槽側面37n對面之方向上,前端部13係於密封材110之中最接近於外周側槽側面37n而配置。於內周側槽側面37m與外周側槽側面37n對面之方向上,前端部13係於密封材110之中距內周側槽側面37m最遠而配置。 前端部13係遠離外周側槽側面37n而定位。於流體壓未作用於圖3所示之密封材110之狀態下,前端部13係遠離外周側槽側面37n而定位。於前端部13與外周側槽側面37n之間,設置有間隙。 於未安裝狀態下,於藉由正交於以閉環狀延伸之密封材110之切線方向的平面而切斷密封材110之情形時,突出部12係於與外周側槽側面37n對向之位置具有彎曲形狀。 密封材110具有藉由包含前端部13之平面而可上下對稱地分割之剖面形狀。突出部12係遠離第1對向面22及槽底面36而定位。突出部12係平行於第1對向面22及槽底面36地定位。 圖4及圖5係顯示圖3中之第1構件之往復滑動時之密封材之變形之剖視圖。 參照圖4及圖5,於密封材110之內周側(自密封材110觀察為內周側槽側面37m之側),形成有伴隨壓力脈動之流體空間。於此種構成中,於第1構件21,產生內周側槽側面37m及外周側槽側面37n對面之方向之微小之往復滑動。 如圖4中所示,若第1構件21於自內周側槽側面37m朝向外周側槽側面37n之方向滑動,則與第1對向面22接觸之基部11之部分隨著第1構件21之移動而被朝靠近外周側槽側面37n之方向牽引,另一方面,與槽底面36接觸之基部11之部分因與第2構件31之摩擦阻力而欲靜止。藉此,於密封材110,作用欲使基部11向靠近外周側槽側面37n之方向旋轉之力。此時,藉由突出部12抵接於槽底面36,可防止密封材110滾動。 如圖5中所示,若第1構件21於自外周側槽側面37n向朝向內周側槽側面37m之方向滑動,則與第1對向面22接觸之基部11之部分隨著第1構件21之移動而被朝靠近內周側槽側面37m之方向牽引,另一方面,與槽底面36接觸之基部11之部分因與第2構件31之摩擦阻力而欲靜止。藉此,於密封材110,作用欲使基部11向靠近內周側槽側面37m之方向旋轉之力。此時,藉由突出部12抵接於第1對向面22,可防止密封材110滾動。 參照圖2及圖3,若如上述般將用以防止滾動之突出部12設置於密封材110,則於將密封材110安裝於槽部35時,產生突出部12自槽部35超出之擔憂。該情形時,成突出部12夾於第1對向面22及第2對向面32之間之狀態,密封材110之密封性能受到較大損害。 相對於此,於本實施形態中,密封材110以基部11與內周側槽側面37m接觸之狀態安裝於槽部35。藉由此種構成,於將密封材110安裝於槽部35時突出部12難以自槽部35超出,故可使密封材110之安裝性良好。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基部11於與第1對向面22、槽底面36及內周側槽側面37m對向之位置具有彎曲形狀。藉由此種構成,第1構件21之往復滑動時,突出部12抵接於槽底面36或第1對向面22之前之期間,可使基部11順利地於槽部35中旋轉。藉此,可防止於密封材110產生過大之內部應力。 即,本實施形態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容許密封材110之初期之滾動,且於突出部12抵接於槽底面36或第1對向面22以後防止密封材110之進一步滾動,藉此一面防止密封材110之破損,一面欲謀求密封材110之長壽命化。 另,於本實施形態中,就於密封材110之內周側形成流體空間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亦可於密封材110之外周側形成流體空間。即,突出部可設置於流體空間側,亦可設置於與流體空間相反之側。配置於流體空間之流體可為氣體,亦可為液體。 圖6係顯示圖2中所示之槽部之形狀之變化例之剖視圖。如圖6中所示,於初期狀態下,亦可於基部11與槽底面36及內周側槽側面37m之角部之間產生間隙。 若對以上所說明之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彙總說明,則本實施形態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具備:第1構件21,其具有第1對向面22;第2構件31,其具有與第1對向面22對面之第2對向面32,且形成有自第2對向面32凹陷並以環狀延伸之槽部35;及閉環狀之密封材110,其收容於槽部35且密封第1構件21及第2構件31之間。第2構件31進而具有:槽底面36,其與第1對向面22對面,形成槽部35之底壁;及槽側面37,其自槽底面36向第2對向面32立起,形成槽部35之側壁。密封材110具有:基部11,其與第1對向面22及槽底面36接觸;及突出部12,其自基部11向槽側面37突出。突出部12於向槽側面37突出之前端包含遠離槽側面37而定位之前端部13。槽側面37包含配置於槽部35之內周側之內周側槽側面37m及配置於槽部35之外周側之外周側槽側面37n。基部11與作為內周側槽側面37m及外周側槽側面37n之任一者之內周側槽側面37m接觸。突出部12自基部11向作為內周側槽側面37m及外周側槽側面37n之任另一者之外周側槽側面37n突出。 根據如此構成之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可使密封材110之安裝性良好,且防止密封材110之滾動。由於密封材之滾動於密封材之直徑較大之情形(例如,φ400 mm以上)容易發生,故本發明尤其有效地被利用於此種大口徑之密封材。 (實施形態2) 圖7係顯示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中,將密封材安裝於槽部之步驟之剖視圖。圖8係顯示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中,將密封材安裝於槽部之狀態之剖視圖。圖7及圖8係分別對應於實施形態1之圖2及圖3之圖。 本實施形態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與實施形態1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相比,具備基本上相同之構造。以下,不對重複之構造重複其說明。 參照圖7及圖8,本實施形態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取代實施形態1之密封材110而具有密封材120。密封材120具有基部11及突出部12作為其構成部位。 於本實施形態中,基部11與作為內周側槽側面37m及外周側槽側面37n之任一者之外周側槽側面37n接觸。藉由基部11與外周側槽側面37n接觸,而於密封材120作用縮徑方向之力。 突出部12係自基部11向作為內周側槽側面37m及外周側槽側面37n之任另一者之內周側槽側面37m突出。突出部12具有前端部13作為其構成部位。前端部13係設置於自基部11向內周側槽側面37m突出之突出部12之前端。前端部13係遠離內周側槽側面37m而定位。 根據如此構成之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可同樣發揮實施形態1記述之作用效果。 (實施形態3) 於本實施形態中,對實施形態1及2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進行說明。圖9A~圖9H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圖10A~圖10H係顯示實施形態2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於圖9A~圖9H及圖10A~圖10H中,顯示有未安裝狀態之密封材之剖面形狀。 如圖9A、圖9B、圖10A及圖10B中所示,突出部12之突出長度並未特別限定。突出部12之突出長度可為具有圓形剖面之基部11之直徑以下,亦可大於基部11之直徑。 如圖9C、圖9D、圖10C及圖10D中所示,突出部12之前端部13之剖面形狀可為平行於第1對向面22及槽底面36對面之方向之直線形狀,亦可為尖銳形狀。 如圖9E~圖9H及圖10E~圖10H中所示,突出部12亦可具有第1對向面22及槽底面36對面之方向之突出部12之長度(厚度)隨著自基部11朝向前端部13而逐漸變小之剖面形狀。突出部12之前端部13之剖面形狀可為尖銳形狀,亦可為彎曲形狀。 根據如此構成之本發明之實施形態3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可同樣發揮實施形態1記述之作用效果。 (實施形態4) 圖11係顯示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4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中,將密封材安裝於槽部之步驟之剖視圖。圖12係顯示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4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中,將密封材安裝於槽部之狀態之剖視圖。圖11及圖12係分別對應於實施形態1之圖2及圖3之圖。 本實施形態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與實施形態1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相比,具備基本上相同之構造。以下,不對重複之構造重複其說明。 參照圖11及圖12,本實施形態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取代實施形態1之密封材110而具有密封材130。密封材130具有基部11及突出部12作為其構成部位。 於本實施形態中,突出部12於第1對向面22及槽底面36對面之方向上,設置於較第1對向面22更靠近槽底面36之位置。突出部12藉由密封材130於第1對向面22及槽底面36之間被壓縮變形,而與槽底面36接觸設置。 根據此種構成,將密封材130安裝於槽部35時,突出部12配置於自第2對向面32進一步遠離之位置。因此,突出部12難以自槽部35超出,密封材130之安裝性變得更好。 根據如此構成之本發明之實施形態4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可同樣發揮實施形態1記述之作用效果。 另,於本實施形態中,於使基部11與內周側槽側面37m接觸之情形(實施形態1),說明了將突出部12設置於靠近槽底面36之位置之構成,但於使基部11與外周側槽側面37n接觸之情形(實施形態2),亦可設為將突出部12設置於靠近槽底面36之位置之構成。 (實施形態5) 於本實施形態中,對實施形態4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進行說明。圖13A~圖13F及圖14A~圖14F係顯示實施形態4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於圖13A~圖13F及圖14A~圖14F中,顯示有未安裝狀態之密封材之剖面形狀。又,於圖13A~圖13F中,顯示有使基部11與內周側槽側面37m接觸之情形之密封材之剖面形狀,於圖14A~圖14F中,顯示有使基部11與外周側槽側面37n接觸之情形之密封材之剖面形狀。 如圖13A、圖13B、圖14A及圖14B中所示,突出部12之突出長度並未特別限定。突出部12之突出長度可為具有圓形剖面之基部11之直徑以下,亦可大於基部11之直徑。於未安裝狀態下,基部11及突出部12亦可於與槽底面36對向之位置具有直線形狀之剖面。 如圖13C、圖13D、圖14C及圖14D中所示,突出部12之前端部13之剖面形狀可為平行於第1對向面22及槽底面36對面之方向之直線形狀,亦可為尖銳形狀。 如圖13E、圖13F、圖14E及圖14F中所示,突出部12亦可具有第1對向面22及槽底面36對面之方向之突出部12之長度(厚度)隨著自基部11朝向前端部13而逐漸變小之剖面形狀。突出部12之前端部13之剖面形狀可為尖銳形狀,亦可為彎曲形狀。 根據如此構成之本發明之實施形態5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可同樣發揮實施形態1記述之作用效果。 遵照本發明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具備:第1構件,其具有第1對向面;第2構件,其具有與第1對向面對面之第2對向面,且形成有自第2對向面凹陷並以環狀延伸之槽部;及閉環狀之密封材,其收容於槽部且密封第1構件及第2構件之間。第2構件進而具有:槽底面,其與第1對向面對面,形成槽部之底壁;及槽側面,其自槽底面朝第2對向面立起,形成槽部之側壁。密封材具有:基部,其與第1對向面及槽底面接觸;及突出部,其自基部向槽側面突出。突出部於向槽側面突出之前端包含遠離槽側面而定位之前端部。槽側面包含配置於槽部之內周側之內周側槽側面及配置於槽部之外周側之外周側槽側面。基部與內周側槽側面及外周側槽側面之任一者接觸。突出部自基部向內周側槽側面及外周側槽側面之任另一者突出。 根據如此構成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於作用使基部向密封材旋轉之方向之力之情形時,藉由使突出部抵接於第1對向面或槽底面,可防止密封材之滾動。又,由於基部以與突出部向槽側面突出之側相反之側與槽側面接觸,故將密封材安裝於槽部時突出部難以自槽部超出。藉此,可使密封材之安裝性良好。 又較佳為,於力未自第1構件及第2構件作用於密封材之狀態下,藉由正交於閉環狀之密封材之切線方向的平面而切斷密封材之情形時,基部於與第1對向面及槽底面對向之位置具有彎曲形狀。 根據如此構成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於突出部抵接於第1對向面或槽底面之前之期間,可抑制於密封材產生過大之內部應力。 又較佳為,於力未自第1構件及第2構件作用於密封材之狀態下,藉由正交於閉環狀之密封材之切線方向的平面而切斷密封材之情形時,基部於與內周側槽側面及外周側槽側面之任一者對向之位置具有彎曲形狀。 根據如此構成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於突出部抵接於第1對向面或槽底面之前之期間,可抑制於密封材產生過大之內部應力。 又較佳為,突出部係遍及密封材之整周而設置。 根據如此構成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可更確實地防止密封材之滾動。 又較佳為,突出部於第1對向面及槽底面對面之方向上,設置於較第1對向面更靠近槽底面之位置。 根據如此構成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於將密封材安裝於槽部時,突出部難以自槽部進一步超出。 又較佳為,於密封材之內周側或外周側,形成有伴隨壓力脈動之流體空間。 根據如此構成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即便於因流體空間之壓力脈動而於第1構件及第2構件間產生微小之往復滑動之情形,亦可防止密封材滾動。 應考慮到此次揭示之實施形態係於所有方面均為例示,並非限制性者。本發明之範圍並非由上述之說明而由申請專利範圍顯示,且意圖包含與申請專利範圍均等之意義及範圍內之所有變更。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係適用於油壓或空壓等作用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
11‧‧‧基部
12‧‧‧突出部
13‧‧‧前端部
21‧‧‧第1構件
22‧‧‧第1對向面
31‧‧‧第2構件
32‧‧‧第2對向面
35‧‧‧槽部
36‧‧‧槽底面
37‧‧‧槽側面
37m‧‧‧內周側槽側面
37n‧‧‧外周側槽側面
110‧‧‧密封材
120‧‧‧密封材
130‧‧‧密封材
圖1係顯示密封材之俯視圖。 圖2係顯示將圖1中之密封材安裝於槽部之步驟之剖視圖。 圖3係顯示將圖1中之密封材安裝於槽部之狀態之剖視圖。 圖4係顯示圖3中之第1構件之往復滑動時之密封材之變形之剖視圖。 圖5係顯示圖3中之第1構件之往復滑動時之密封材之變形之剖視圖。 圖6係顯示圖2中所示之槽部之形狀之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7係顯示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中,將密封材安裝於槽部之步驟之剖視圖。 圖8係顯示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中,將密封材安裝於槽部之狀態之剖視圖。 圖9A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9B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9C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9D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9E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9F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9G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9H係顯示實施形態1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0A係顯示實施形態2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0B係顯示實施形態2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0C係顯示實施形態2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0D係顯示實施形態2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0E係顯示實施形態2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0F係顯示實施形態2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0G係顯示實施形態2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0H係顯示實施形態2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1係顯示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4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中,將密封材安裝於槽部之步驟之剖視圖。 圖12係顯示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4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中,將密封材安裝於槽部之狀態之剖視圖。 圖13A係顯示實施形態4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3B係顯示實施形態4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3C係顯示實施形態4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3D係顯示實施形態4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3E係顯示實施形態4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3F係顯示實施形態4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4A係顯示實施形態4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4B係顯示實施形態4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4C係顯示實施形態4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4D係顯示實施形態4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4E係顯示實施形態4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圖14F係顯示實施形態4之密封材之各種變化例之剖視圖。

Claims (6)

  1. 一種密封材之配置構造,其具備: 第1構件,其具有第1對向面; 第2構件,其具有與上述第1對向面對面之第2對向面,且形成有自上述第2對向面凹陷並以環狀延伸之槽部;及 閉環狀之密封材,其收容於上述槽部且密封上述第1構件及上述第2構件之間;且 上述第2構件進而具有:槽底面,其與上述第1對向面對面,形成上述槽部之底壁;及槽側面,其自上述槽底面朝上述第2對向面立起,形成上述槽部之側壁; 上述密封材具有:基部,其與上述第1對向面及上述槽底面接觸;及突出部,其自上述基部向上述槽側面突出; 上述突出部係於向上述槽側面突出之前端包含遠離上述槽側面而定位之前端部; 上述槽側面包含配置於上述槽部之內周側之內周側槽側面及配置於上述槽部之外周側之外周側槽側面; 上述基部係與上述內周側槽側面及上述外周側槽側面之任一者接觸; 上述突出部係自上述基部向上述內周側槽側面及上述外周側槽側面之任另一者突出。
  2. 如請求項1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其中於力未自上述第1構件及上述第2構件作用於密封材之狀態下,藉由正交於閉環狀之密封材之切線方向的平面而切斷密封材之情形時,上述基部於與上述第1對向面及上述槽底面對向之位置具有彎曲形狀。
  3. 如請求項1或2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其中於力未自上述第1構件及上述第2構件作用於密封材之狀態下,藉由正交於閉環狀之密封材之切線方向的平面而切斷密封材之情形時,上述基部於與上述內周側槽側面及上述外周側槽側面之任一者對向之位置具有彎曲形狀。
  4. 如請求項1或2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其中上述突出部係遍及上述密封材之整周而設置。
  5. 如請求項1或2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其中上述突出部於上述第1對向面及上述槽底面對面之方向上,設置於較上述第1對向面更靠近上述槽底面之位置。
  6. 如請求項1或2之密封材之配置構造,其中於上述密封材之內周側或外周側,形成有伴隨壓力脈動之流體空間。
TW106122478A 2016-07-05 2017-07-05 密封材之配置構造 TWI7014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33106 2016-07-05
JP2016133106A JP6752068B2 (ja) 2016-07-05 2016-07-05 シール材の配置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1722A true TW201821722A (zh) 2018-06-16
TWI701401B TWI701401B (zh) 2020-08-11

Family

ID=60912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2478A TWI701401B (zh) 2016-07-05 2017-07-05 密封材之配置構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52068B2 (zh)
TW (1) TWI701401B (zh)
WO (1) WO201800852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93758U (zh) * 1978-12-22 1980-06-28
JP2003329140A (ja) * 2002-05-14 2003-11-19 Nok Corp ガスケット
JP4430884B2 (ja) * 2003-04-14 2010-03-10 日本バルカー工業株式会社 蟻溝用シール材
JP2008298246A (ja) * 2007-06-04 2008-12-11 Kayaba Ind Co Ltd 平面用シールリング
JP6315941B2 (ja) * 2013-10-29 2018-04-25 日本バルカ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1401B (zh) 2020-08-11
JP2018003986A (ja) 2018-01-11
WO2018008520A1 (ja) 2018-01-11
JP6752068B2 (ja) 2020-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12660B2 (en) Gasket
EP2151612B1 (en) Oil seal
JP6658896B2 (ja) 密封装置
WO2011086887A1 (ja) 密封構造
US10520093B1 (en) Radial shaft seal
WO2015182408A1 (ja) 密封構造及び密封装置
EP3199846B1 (en) Mechanical seal
JP6428034B2 (ja) オイルシール
JP2011256885A (ja) 固定密封構造
TW201821722A (zh) 密封材之配置構造
TWI707100B (zh) 密封材之配置構造
US11221072B2 (en)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seal member
JP5545420B1 (ja) シールリング
JP2012255495A (ja) シールリング
US20210003152A1 (en) Seal structure in hydraulic cylinder, and said hydraulic cylinder
CN205841759U (zh) 密封装置
JP4850787B2 (ja) 密封装置
WO2017077855A1 (ja) フィルター付きガスケット
JP2021167648A (ja) 密封構造
TWI708898B (zh) 柱塞式蓄壓器
JP7408328B2 (ja) ガスケット
JP2018076903A (ja) 密封装置
JP6895357B2 (ja) 密封装置
JP6115099B2 (ja) 密封装置
JP2019138388A (ja) 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