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4353A - 二維碼資訊查詢方法、伺服器、客戶端及系統 - Google Patents

二維碼資訊查詢方法、伺服器、客戶端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4353A
TW201804353A TW106118718A TW106118718A TW201804353A TW 201804353 A TW201804353 A TW 201804353A TW 106118718 A TW106118718 A TW 106118718A TW 106118718 A TW106118718 A TW 106118718A TW 201804353 A TW201804353 A TW 2018043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code
client
dimensional
binding
c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8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7911B (zh
Inventor
李立中
張玄鵬
Original Assignee
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4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43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7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791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8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using markings of different kinds or more than one marking of the same kind in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e.g. one marking being sensed by optical and the other by magnetic means
    • G06K19/1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using markings of different kinds or more than one marking of the same kind in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e.g. one marking being sensed by optical and the other by magnetic means at least one kind of marking being used for authentication, e.g. of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9017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using directory or table look-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3Querying
    • G06F16/90335Query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5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 G06F16/9554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by using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二維碼資訊查詢方法、伺服器、客戶端及系統,涉及圖像識別技術領域,主要目的在於解決現有技術中不能實現跨客戶端識別二維碼中用戶身份標識資訊的問題,透過一個二維碼中包含多個客戶端的用戶身份標識資訊,實現“一碼多用”,即實現跨客戶端識別二維碼中用戶身份標識資訊。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包括:接收第一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查詢請求,二維碼查詢請求中包含第一二維碼;根據第一二維碼,查詢與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將查詢到的其他二維碼返回第一客戶端,以使得第一客戶端顯示返回的其他二維碼;第一二維碼綁定其他二維碼包括:接收第二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綁定請求;建立第一二維碼和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

Description

二維碼資訊查詢方法、伺服器、客戶端及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圖像識別技術領域,尤其關於一種二維碼資訊查詢方法、伺服器、客戶端及系統。
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的快速發展及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用戶更加傾向於使用終端設備進行日常工作、生活及學習,隨之增加的是終端設備中的社交應用,以便於進行日常工作、生活及學習。
目前,在終端設備中常見的社交應用有很多,以客戶端微信和支付寶為例進行說明,當微信用戶A添加微信用戶B為好友時,微信用戶A可直接透過微信中的掃一掃功能掃描微信B中的二維碼,即可添加微信用戶B為好友;其中,微信B中的二維碼包含用戶的身份標識資訊。同理,當支付寶用戶C添加支付寶用戶D為好友時,支付寶用戶C可直接透過支付寶中的掃一掃功能掃描支付寶D中的二維碼,即可添加支付寶用戶D為好友;其中,支付寶D中的二維碼包含用戶的身份標識資訊。
但是,當微信用戶A透過微信客戶端掃一掃功能掃描支付寶用戶C或支付寶用戶D中的二維碼識別其用戶身份 標識資訊時,微信客戶端向其對應的微信伺服器請求支付寶用戶C或支付寶用戶D的用戶身份標識資訊,由於微信伺服器中只記錄有微信用戶的用戶身份標識資訊,而沒有記錄其他客戶端用戶的用戶身份標識資訊,因此,微信用戶A無法從微信伺服器獲取到支付寶客戶端中支付寶用戶C或支付寶用戶D中的二維碼用戶身份標識資訊,即基於客戶端中的掃一掃功能掃描二維碼時,只能識別同一類型客戶端對應的二維碼用戶身份標識資訊,而不能實現跨客戶端識別二維碼對應的用戶身份標識資訊。在實際應用中,當二維碼印刷在個人名片上時,為了確保個人名片資訊公開的全面性,會將包含多種客戶端對應的二維碼均印刷在該個人名片上,影響了名片的美觀度。
有鑑於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二維碼資訊查詢方法、伺服器、客戶端及系統,主要目的在於解決現有技術中不能實現跨客戶端識別二維碼中用戶身份標識資訊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第一態樣,本發明提供一種二維碼資訊查詢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查詢請求,所述二維碼查詢請求中包含第一二維碼;根據所述第一二維碼,查詢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 其他二維碼;將查詢到的其他二維碼返回所述第一客戶端,以使得所述第一客戶端顯示返回的其他二維碼,所述其他二維碼透過被對應的應用識別得到相應的二維碼資訊;其中,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其他二維碼包括:接收第二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綁定請求,所述二維碼綁定請求中包含第一二維碼以及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所述第一二維碼和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代表同一個用戶在不同應用程式上的二維碼;建立所述第一二維碼和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
第二態樣,本發明提供的一種二維碼資訊查詢方法,包括:接收綁定操作指令,所述綁定操作指令中包含第一二維碼以及需要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所述第一二維碼和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代表同一個用戶在不同應用上的二維碼;根據所述第一二維碼與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生成二維碼綁定請求,所述二維碼綁定請求中包含所述第一二維碼以及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向伺服器發送所述二維碼綁定請求。
第三態樣,本發明提供一種伺服器,包括:第一接收單元,用於接收第一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查詢請求,所述二維碼查詢請求中包含第一二維碼; 查詢單元,用於根據所述第一接收單元接收的所述第一二維碼,查詢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第一發送單元,用於將所述查詢單元查詢到的其他二維碼返回所述第一客戶端,以使得所述第一客戶端顯示返回的其他二維碼,所述其他二維碼透過被對應的應用識別得到相應的二維碼資訊;第二接收單元,用於接收第二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綁定請求,所述二維碼綁定請求中包含第一二維碼以及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所述第一二維碼和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代表同一個用戶在不同應用程式上的二維碼;建立單元,用於建立所述第二接收單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二維碼和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
第四態樣,本發明提供一種客戶端,包括:接收單元,用於接收綁定操作指令,所述綁定操作指令中包含第一二維碼以及需要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所述第一二維碼和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代表同一個用戶在不同應用上的二維碼;生成單元,用於根據所述接收單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二維碼與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生成二維碼綁定請求,所述二維碼綁定請求中包含所述第一二維碼以及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發送單元,用於向伺服器發送所述生成單元生成的所述二維碼綁定請求。
第五態樣,本發明提供一種二維碼資訊查詢系統,所 述系統包括:第一客戶端、第二客戶端、伺服器;其中,所述第二客戶端,用於接收綁定操作指令,所述綁定操作指令中包含第一二維碼以及需要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根據所述第一二維碼與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生成二維碼綁定請求,向所述伺服器發送所述二維碼綁定請求;其中,所述第一二維碼和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代表同一個用戶在不同應用上的二維碼,所述二維碼綁定請求中包含所述第一二維碼以及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所述伺服器,用於接收所述第二客戶端發送的所述二維碼綁定請求,建立所述第一二維碼和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所述第一客戶端,用於向所述伺服器發送二維碼查詢請求,所述二維碼查詢請求中包含第一二維碼;所述伺服器,還用於接收所述第一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查詢請求,根據所述第一二維碼,查詢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並將查詢到的其他二維碼返回所述第一客戶端;所述第一客戶端,還用於接收並顯示所述伺服器返回的其他二維碼,以使得所述其他二維碼透過被對應的應用識別得到相應的二維碼資訊。
藉由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至少具有下列優點:本發明提供的二維碼資訊查詢方法、伺服器、客戶端 及系統,伺服器接收第二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綁定請求,該二維碼綁定請求中包含第一二維碼以及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建立所述第一二維碼和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伺服器接收第一客戶端發送的包含第一二維碼的二維碼查詢請求,根據所述第一二維碼,從建立的第一二維碼與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中查詢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將查詢到的所有其他二維碼返回所述第一客戶端,以使得所述第一客戶端顯示返回的其他二維碼;本發明實施例中,伺服器中所述第一二維碼和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代表同一個用戶在不同應用程式上的二維碼,而第一二維碼起到“索引”的作用,第一客戶端透過一個第一二維碼即可獲取與該第一二維碼所有綁定的其他二維碼,實現“一碼多用”。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瞭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並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71‧‧‧第一接收單元
72‧‧‧查詢單元
73‧‧‧第一發送單元
74‧‧‧第二接收單元
75‧‧‧建立單元
76‧‧‧第二發送單元
721‧‧‧獲取模組
722‧‧‧查詢模組
7221‧‧‧獲取子模組
7222‧‧‧確定子模組
751‧‧‧添加模組
752‧‧‧建立模組
91‧‧‧接收單元
92‧‧‧生成單元
93‧‧‧發送單元
94‧‧‧顯示單元
111‧‧‧第一客戶端
112‧‧‧第二客戶端
113‧‧‧伺服器
121‧‧‧處理器
122‧‧‧通信介面
123‧‧‧記憶體
124‧‧‧匯流排
透過閱讀下文較佳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各種其他的優點和益處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變得清楚明瞭。附圖僅用於示出較佳實施方式的目的,而並不認為是對本發明的限制。而且在整個附圖中,用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二維碼資訊查詢方法的流程圖;圖2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與第一二維碼存在綁定關係的二維碼的示意圖;圖3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二種二維碼資訊查詢方法的流程圖;圖4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啟動二維碼綁定服務的示意圖;圖5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第二客戶端、第三方伺服器、第一客戶端及應用伺服器通信交互的示意圖;圖6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第三種二維碼資訊查詢方法的流程圖;圖7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伺服器的組成框圖;圖8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伺服器的組成框圖;圖9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客戶端的組成框圖;圖10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客戶端的組成框圖;圖1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二維碼資訊查詢系統的組成框圖;圖12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伺服器的結構示 意圖。
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公開而不應被這裡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並且能夠將本公開的範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二維碼資訊查詢方法,該方法應用於伺服器側,如圖1所示,該方法包括:
101、接收第一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查詢請求。
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伺服器具有的功能不同於第一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具有功能,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作為客戶端二維碼的提供方,其用於儲存該類型客戶端用戶的用戶ID,所述用戶ID作為用戶身份資訊的唯一標識,即同一類型客戶端、不同用戶的用戶ID不同;而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伺服器不屬於任何一個二維碼提供方,其用於儲存各個應用程式(Application,APP)上的二維碼,以及同一個用戶在不同APP上二維碼之間的綁定關係。為了便於區分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與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伺服器,後續以第三方伺服器替代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伺服器進行說明,但應當明確的是,該種說明方式並非意在限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伺服器僅能為除應用伺服器外的 第三方伺服器。在實際應用中,若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具有本發明實施例伺服器的功能,則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也可以作為第三方伺服器。
第一客戶端透過二維碼調取服務,與第三方伺服器建立通信連接,向第三方伺服器發送包含第一二維碼的二維碼查詢請求,以獲取與第一二維碼綁定的所有其他二維碼。需要說明的是,該第一二維碼對應的客戶端類型與第一客戶端的類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102、根據所述第一二維碼,查詢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
在第三方伺服器根據步驟101接收到的第一二維碼查詢與該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之前,需要建立第一二維碼與其他二維碼之間的綁定關係。
第三方伺服器建立第一二維碼與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之間的綁定關係的過程如下:第二客戶端透過二維碼綁定服務向第三方伺服器發送二維碼綁定請求,其中,該二維碼綁定請求中包含第一二維碼與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第一二維碼與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代表同一個用戶在不同應用程式上的二維碼;第三方伺服器在接收到第二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綁定請求之後,對該綁定二維碼請求進行解析,獲取第一二維碼與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並建立第一二維碼與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之間的綁定關係。這裡的第二客戶端和步驟101中的第一客戶端可以是同一類型的客戶端,比如說都是微信客 戶端,當然也可以是不同類型的客戶端。這裡的第二客戶端和步驟101中的第一客戶端更多的是想說明不同用戶的客戶端。
第三方伺服器接收到第二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綁定請求資訊之後,將第一二維碼與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儲存於第三方伺服器本地的資料庫中,並建立同一用戶多個二維碼之間的綁定關係。示例性的,假設,第二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綁定請求中包含第一二維碼為二維碼a,其他二維碼為二維碼001及二維碼C-01,第三方伺服器首先將二維碼a、二維碼001及二維碼C-01儲存於本地資料庫中,如表1所示,二維碼a、二維碼001及二維碼C-01同屬於用戶A,並且二維碼a與二維碼001及二維碼C-01建立綁定關係。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於表達,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表1以列表的形式說明用戶、客戶端及二維碼之間的關係,但應當明確的是,該種說明方式並非意在限定本發明實施例僅能以列表形式展現伺服器儲存資訊的方式及具體內容。
Figure TW201804353AD00001
在第三方伺服器建立完成第一二維碼與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之間的綁定關係之後,在資料庫中,第三方伺服器根據第一二維碼查詢與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請繼續參閱表1,假設第一二維碼為二維碼a,第三方伺服器根據二維碼a查詢與該二維碼a綁定的二維碼001及二維碼C-01。
103、將查詢到的其他二維碼返回所述第一客戶端,以使得第一客戶端顯示所述返回的其他二維碼。
第三方伺服器將查詢到的與第一二維碼存在綁定關係的所有其他二維碼返回給第一客戶端,第一客戶端接收並顯示所有的其他二維碼,所述其他二維碼透過被對應的應用識別得到相應的二維碼資訊。其中,在顯示所有其他二維碼時,可以包含但不局限於以下方式,例如:分頁滑動方式、並列顯示方式、上下滑動方式等等,本發明實施例對第一客戶端顯示所有其他二維碼的顯示方式不進行限定。
示例性的,如圖2所示,圖2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與第一二維碼存在綁定關係的二維碼的示意圖,該示意圖中以綁定二維碼並列顯示方式及分頁滑動方式相結合為例進行的說明。示例性的,假設,用戶B使用其平板電腦中安裝的微信客戶端,開啟微信客戶端中的綁定二維碼調取服務,並基於綁定二維碼調取服務與第三方伺服器建立通信連接,用攝像頭掃描用戶A名片上的二維碼後,向第三方伺服器發送獲取該名片上的二維碼綁定的 其他二維碼的請求資訊,並在第三方伺服器對請求資訊進行響應後,輸出顯示用戶A名片上的二維碼相關聯的所有二維碼。假設名片上是用戶A的微信二維碼,與該微信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有用戶A的支付寶的二維碼,釘釘的二維碼,淘寶的二維碼,QQ的二維碼,那麼第三方伺服器返回的二維碼可以包括:用戶A的支付寶二維碼、釘釘二維碼、淘寶二維碼、QQ二維碼。如果還有綁定的其他二維碼的話,用戶可以觸發圖2所示下一頁的分頁按鍵,查看其他二維碼。以上僅為示例性的說明,本發明實施例對第一客戶端中顯示其他二維碼的方式、個數等內容不作限定。
在第一客戶端顯示所述第三方伺服器發送的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之後,第一客戶端用戶從其他二維碼中,透過二維碼標識資訊(該標識資訊即用來表明是微信二維碼還是支付寶二維碼,亦或是釘釘二維碼等)確定與第一客戶端屬於同一類型客戶端所對應的二維碼,該二維碼標識資訊用於標識客戶端的所屬類型,第一客戶端用戶透過長按二維碼的方式,識別該二維碼資訊(對應的用戶身份資訊),即向第一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發送獲取與其相同類型二維碼的用戶身份資訊的請求資訊,待第一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對該請求資訊響應後,第一客戶端顯示用戶身份資訊,並根據需求添加其為好友。
在實際應用中,當第一客戶端透過綁定二維碼調取服務掃描第一二維碼時,若第三方伺服器確定第一二維碼無 關聯綁定的二維碼時,第三方伺服器會向第一客戶端返回該第一二維碼無關聯二維碼的提示資訊,以提示用戶。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二維碼資訊查詢方法,伺服器接收第二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綁定請求,該二維碼綁定請求中包含第一二維碼以及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建立所述第一二維碼和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伺服器接收第一客戶端發送的包含第一二維碼的二維碼查詢請求,根據所述第一二維碼,從建立的第一二維碼與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中查詢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將查詢到的所有其他二維碼返回所述第一客戶端,以使得所述第一客戶端顯示返回的其他二維碼;本發明實施例中,伺服器中所述第一二維碼和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代表同一個用戶在不同應用程式上的二維碼,而第一二維碼起到“索引”的作用,第一客戶端透過一個第一二維碼即可獲取與該第一二維碼所有綁定的其他二維碼,實現“一碼多用”。
進一步的,在第三方伺服器根據第一二維碼查詢與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時,可以採用但不局限於以下方式,例如:獲取第一二維碼對應的綁定標識資訊,透過該綁定標識資訊查詢與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在具體實施時,可以在第三方伺服器的本地資料庫中,查找綁定標識資訊相同的二維碼,並確定該些綁定標識資訊相同的二維碼是與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提高了第三方伺服器查詢與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的效率;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不同用戶對應的綁定標識資訊均不同,因此,在根據綁定標識資訊查詢與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時,不會存在查詢到不同用戶之間相互綁定的二維碼。
進一步的,在第三方伺服器獲取到與第一二維碼綁定的所有其他二維碼後,將所有的其他二維碼全部發送至第一客戶端,由於第一客戶端在識別二維碼資訊時,需要向第一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獲取具體的二維碼資訊,因此,第一客戶端接收到的所有其他二維碼,用戶需從所有其他二維碼中手動選擇與第一客戶端對應的二維碼,增加了用戶的冗餘操作。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第三方伺服器在根據綁定標識資訊查詢與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時,對二維碼查詢請求進行解析,獲取二維碼查詢請求中包含的第一客戶端的客戶端標識資訊,並從與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中確定與第一客戶端的客戶端標識資訊對應的二維碼,將與第一客戶端的客戶端標識資訊對應的二維碼返回給第一客戶端,以減少用戶的手動操作。
現有技術中,當二維碼印刷在個人名片時,為了確保個人名片資訊公開的全面性,會將包含多種客戶端對應的二維碼均印刷在該個人名片上,影響了名片的美觀度。透過上述方法,可以在個人名片上只印刷一個二維碼,既能夠確定個人資訊公開的全面性,又能夠保證個人名片的美觀度;本實施例對其使用場景不作限制。
進一步的,在第三方伺服器建立第一二維碼和至少一 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時,第三方伺服器在將第一二維碼和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保存至本地資料庫後,在本地資料庫中分別對第一二維碼和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添加綁定標識資訊,透過該綁定標識資訊建立第一二維碼與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之間的綁定關係,需要說明的是,第三方伺服器需要分別對第一二維碼與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添加綁定標識資訊,實現第一二維碼與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雙向綁定,即第三方伺服器透過第一二維碼的綁定標誌資訊能夠查詢到其他二維碼,第三方伺服器透過其他二維碼中的任意二維碼也能夠獲取到第一二維碼。請繼續參考表1,用戶A請求第三方伺服器將客戶端I與客戶端II、客戶端III對應的二維碼進行綁定,第三方伺服器分別對二維碼a與二維碼001及二維碼C-01添加綁定標識請求,實現第一二維碼與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之間的雙向綁定。
進一步的,為了讓第二客戶端用戶獲知到第三方伺服器已成功建立第一二維碼與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之間的綁定關係,在建立第一二維碼與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之間的綁定關係之後,第三方伺服器向第二客戶端發送二維碼綁定關係已成功建立的提示資訊。
進一步的,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二維碼資訊查詢方法,該方法應用於客戶端側,如圖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301、接收綁定操作指令。
所述綁定操作指令中包含第一二維碼以及需要與所述 第一二維碼綁定的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所述第一二維碼和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代表同一個用戶在不同應用程式上的二維碼。
用戶透過觸發第二客戶端中二維碼綁定服務的功能按鍵,向第二客戶端發送綁定操作指令,以使得第二客戶端根據綁定操作指令啟動二維碼綁定服務,與第三方伺服器建立通信連接。
示例性的,如圖4所示,圖4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啟動二維碼綁定服務的示意圖,其中,該客戶端安裝於智能手機中,當用戶觸發如圖4所述的二維碼綁定服務功能按鍵時,與第三方伺服器建立通信連接,圖4僅為示例性的舉例,本發明實施例對二維碼綁定服務在客戶端中的具體位置、客戶端的具體類型、客戶端的安裝載體等內容不進行限定。
302、根據所述第一二維碼與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生成二維碼綁定請求。
在第二客戶端與第三方伺服器建立通信連接之後,第二客戶端獲取第一二維碼以及需要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根據第一二維碼以及需要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生成二維碼綁定請求,其中,所述二維碼綁定請求中包含所述第一二維碼以及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第二客戶端在獲取第一二維碼以及需要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時,可以採用但不局限於以下方式實現,例如:透過掃描 的方式識別需要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或者,若需要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儲存於第二客戶端安裝載體的相冊中,第二客戶端透過調用其安裝載體的相冊功能,選取需要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第二客戶端可以採用上述任一種方式獲取需要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在實際應用中,第二客戶端在獲取需要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時,可以請求綁定第二客戶端對應的二維碼與其他客戶端對應的二維碼;或者,也可以請求綁定至少兩個其他客戶端(不包括第二客戶端)對應的二維碼。
303、向伺服器發送所述二維碼綁定請求。
進一步的,在第二客戶端向第三方伺服器發送二維碼綁定請求,且在第三方伺服器對該二維碼綁定請求響應之後,接收並顯示第三方伺服器發送的第一二維碼與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建立成功的提示資訊。作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實現方式,在第二客戶端顯示提示資訊時,以文字的形式顯示二維碼綁定關係已建立成功,例如:“二維碼已關聯成功!”。作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種實現方式,在第三方伺服器向第二客戶端發送提示資訊之前,生成一個關聯標識二維碼,並將該關聯標識二維碼發送至第二客戶端,第二客戶端接收第三方伺服器發送的關聯標識二維碼,以便對關聯標識二維碼進行使用。在具體實施 過程中,第二客戶端用戶可以將關聯標識二維碼印刷於個人名片、報紙、雜誌、圖書、包裝袋等載體中,本發明實施例對第二客戶端對關聯標識二維碼的具體應用場景不作限定。
進一步的,以上已詳細說明了第三方伺服器、第一客戶端、第二客戶端及第一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之間的交互關係,以下將以圖例的形式簡要說明第一客戶端、第三方伺服器、第二客戶端及第一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之間的通信關係。示例性的,圖5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第二客戶端、第三方伺服器、第一客戶端及第一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通信交互的示意圖;如圖5所示,第一客戶端與第三方伺服器進行雙向通信,第二客戶端與第一客戶端執行單向通信,第二客戶端與第三方伺服器執行雙向通信,第一客戶端與其對應的應用伺服器進行雙向通信。
以下將提供一個實施例,該實施例以微信、公共伺服器、支付寶及支付寶伺服器為例說明其交互的完整流程,如圖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601、微信客戶端接收綁定操作指令,啟動二維碼綁定服務,與公共伺服器建立通信連接,並發送將微信二維碼與支付寶二維碼、微博二維碼及淘寶二維碼進行綁定的綁定請求資訊。
602、公共伺服器接收微信客戶端發送的將微信二維碼與支付寶二維碼、微博二維碼及淘寶二維碼進行綁定的 綁定請求資訊,建立微信二維碼與支付寶二維碼、微博二維碼及淘寶二維碼之間的綁定關係,向微信客戶端發送綁定關係已成功建立的提示資訊。
603、微信客戶端接收公共伺服器發送的綁定關係已成功建立的提示資訊。
在微信客戶端用戶1接收到關聯關係已成功建立的提示資訊之後,將其微信二維碼印刷於個人名片上,以便其他用戶透過識別該二維碼添加用戶1為好友。
604、支付寶客戶端(用戶2)啟動綁定二維碼調取服務,與公共伺服器建立通信連接,識別用戶1印刷於名片上的微信二維碼,並向公共伺服器發送用戶1微信二維碼的二維碼查詢請求。
用戶2透過啟動綁定二維碼調取服務,識別用戶1印刷於名片上的微信二維碼。
605、公共伺服器接收支付寶客戶端發送的用戶1微信二維碼的二維碼查詢請求,並根據微信二維碼查詢與微信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並將查詢到的所有其他二維碼返回給支付寶客戶端。
公共伺服器會將與用戶1微信二維碼綁定的支付寶二維碼、微博二維碼及淘寶二維碼返回給支付寶客戶端。這些與用戶1的微信二維碼相關聯的二維碼均屬於用戶1。
606、支付寶客戶端顯示公共伺服器發送的與微信客戶端的二維碼綁定的所有二維碼,並向支付寶伺服器發送獲取用戶1支付寶用戶身份資訊的請求資訊。
用戶2在支付寶顯示界面中選擇用戶1對應的支付寶二維碼,並透過長按支付寶二維碼的方式向支付寶伺服器發送獲取其對應的二維碼資訊(用戶身份資訊的請求資訊)。
607、支付寶伺服器接收支付寶客戶端發送的獲取支付寶用戶1的用戶身份資訊的請求資訊,並向支付寶客戶端返回支付寶用戶1的用戶身份資訊。
608、支付寶客戶端顯示支付寶用戶1用戶身份資訊。
進一步的,作為對上述圖1和圖3所示方法的實現,本發明另一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伺服器。該裝置實施例與前述方法實施例對應,為便於閱讀,本裝置實施例不再對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細節內容進行逐一贅述,但應當明確,本實施例中的裝置能夠對應實現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全部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伺服器,如圖7所示,該伺服器包括:第一接收單元71,用於接收第一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查詢請求,所述二維碼查詢請求中包含第一二維碼;查詢單元72,用於根據所述第一接收單元71接收的所述第一二維碼,查詢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第一發送單元73,用於將所述查詢單元72查詢到的其他二維碼返回所述第一客戶端,以使得所述第一客戶端顯示返回的其他二維碼,所述其他二維碼透過被對應的應用 識別得到相應的二維碼資訊;第二接收單元74,用於接收第二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綁定請求,所述二維碼綁定請求中包含第一二維碼以及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所述第一二維碼和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代表同一個用戶在不同應用程式上的二維碼;建立單元75,用於建立所述第二接收單元74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二維碼和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
進一步的,如圖8所示,所述查詢單元72包括:獲取模組721,用於獲取所述第一二維碼對應的綁定標識資訊;查詢模組722,用於透過所述綁定標識資訊查詢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
進一步的,如圖8所示,所述查詢模組722包括:獲取子模組7221,用於獲取所述二維碼查詢請求中包含的所述第一客戶端的客戶端標識資訊;確定子模組7222,用於從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中確定與所述獲取子模組7221獲取的所述第一客戶端的客戶端標識資訊對應的二維碼;所述第一發送單元73,還用於將所述查詢單元72查詢到的與所述第一客戶端的客戶端標識資訊對應的二維碼返回給所述第一客戶端。
進一步的,如圖8所示,所述建立單元75包括:添加模組751,用於對所述第一二維碼及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分別添加綁定標識資訊; 建立模組752,用於透過所述添加模組751添加的所述綁定標識資訊建立所述第一二維碼與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之間的綁定關係。
進一步的,如圖8所示,所述伺服器還包括:第二發送單元76,用於在所述建立單元75建立所述第一二維碼和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之後,向所述第二客戶端發送綁定關係建立成功的提示資訊。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二維碼印製在名片上。
進一步的,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客戶端,如圖9所示,包括:接收單元91,用於接收綁定操作指令,所述綁定操作指令中包含第一二維碼以及需要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所述第一二維碼和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代表同一個用戶在不同應用上的二維碼;生成單元92,用於根據所述接收單元91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二維碼與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生成二維碼綁定請求,所述二維碼綁定請求中包含所述第一二維碼以及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發送單元93,用於向伺服器發送所述生成單元92生成的所述二維碼綁定請求。
進一步的,如圖10所示,所述客戶端還包括:顯示單元94,用於在所述發送單元93向伺服器發送所述二維碼綁定請求之後,顯示所述伺服器發送的所述第一二維碼與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建立成功的 提示資訊。
進一步的,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二維碼資訊查詢系統,如圖11所示,所述系統包括:第一客戶端111、第二客戶端112、伺服器113;其中,所述第二客戶端112,用於接收綁定操作指令,所述綁定操作指令中包含第一二維碼以及需要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根據所述第一二維碼與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生成二維碼綁定請求,向所述伺服器113發送所述二維碼綁定請求;其中,所述第一二維碼和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代表同一個用戶在不同應用上的二維碼,所述二維碼綁定請求中包含所述第一二維碼以及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所述伺服器113,用於接收所述第二客戶端112發送的所述二維碼綁定請求,建立所述第一二維碼和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所述第一客戶端111,用於向所述伺服器113發送二維碼查詢請求,所述二維碼查詢請求中包含第一二維碼;所述伺服器113,還用於接收所述第一客戶端111發送的二維碼查詢請求,根據所述第一二維碼,查詢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並將查詢到的其他二維碼返回所述第一客戶端111;所述第一客戶端111,還用於接收並顯示所述伺服器113返回的其他二維碼,以使得所述其他二維碼透過被對應的應用識別得到相應的二維碼資訊。
本發明提供的伺服器、客戶端及二維碼資訊查詢系統,伺服器接收第二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綁定請求,該二維碼綁定請求中包含第一二維碼以及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建立所述第一二維碼和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伺服器接收第一客戶端發送的包含第一二維碼的二維碼查詢請求,根據所述第一二維碼,從建立的第一二維碼與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中查詢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將查詢到的所有其他二維碼返回所述第一客戶端,以使得所述第一客戶端顯示返回的其他二維碼;本發明實施例中,伺服器中所述第一二維碼和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代表同一個用戶在不同應用程式上的二維碼,而第一二維碼起到“索引”的作用,第一客戶端透過一個第一二維碼即可獲取與該第一二維碼所有綁定的其他二維碼,實現“一碼多用”。
需要說明的是,針對上述伺服器,凡是本發明實施例中使用到的各個單元模組的功能都可以透過硬體處理器(hardware processor)來實現。
示例性的,如圖12所示,圖12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伺服器的結構示意圖,該伺服器可以包括:處理器(processor)121、通信介面(Communications Interface)122、記憶體(memory)123和匯流排124,其中,處理器121、通信介面122、記憶體123透過匯流排124完成相互間的通信。通信介面122可以用於伺服器與客戶端之間的資訊傳輸。處理器121可以調用記憶體123中的邏輯指令,以 執行如下方法:接收第一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查詢請求,所述二維碼查詢請求中包含第一二維碼;根據所述第一二維碼,查詢與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將查詢到的其他二維碼返回所述第一客戶端,以使得所述第一客戶端顯示返回的其他二維碼,所述其他二維碼透過被對應的應用識別得到相應的二維碼資訊;其中,所述第一二維碼綁定其他二維碼包括:接收第二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綁定請求,所述二維碼綁定請求中包含第一二維碼以及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所述第一二維碼和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代表同一個用戶在不同應用程式上的二維碼;建立所述第一二維碼和所述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
此外,上述的記憶體123中的邏輯指令可以透過軟體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並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儲存在一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中。基於這樣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軟體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電腦軟體產品儲存在一個儲存媒體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電腦設備(可以是個人電腦,伺服器,或者網路設備等)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儲存媒體包括:USB隨身碟、移動硬碟、唯讀記憶體(ROM,Read-Only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碟等各種可以儲存程式代碼的媒體。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申請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電腦程式 產品。因此,本申請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請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電腦可用程式代碼的電腦可用儲存媒體(包括但不限於磁碟記憶體、CD-ROM、光學記憶體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本申請是參照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圖表中圖形的顯示方法、裝置、和電腦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電腦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電腦程式指令到通用電腦、專用電腦、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透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儲存在能引導電腦或其他可編程資料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電腦可讀記憶體中,使得儲存在該電腦可讀記憶體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製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電腦或其他可編程資料處理設備上,使得在電腦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電腦實現的處理,從而在電腦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 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在一個典型的配置中,計算設備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CPU)、輸入/輸出介面、網路介面和記憶體。
記憶體可能包括電腦可讀媒體中的非永久性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和/或非易失性記憶體等形式,如唯讀記憶體(ROM)或快閃記憶體(flash RAM)。記憶體是電腦可讀媒體的示例。
電腦可讀媒體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動和非可移動媒體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術來實現資訊儲存。資訊可以是電腦可讀指令、資料結構、程式的模組或其他資料。電腦的儲存媒體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相變記憶體(P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其他類型的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電可擦除可編程唯讀記憶體(EEPROM)、快閃記憶體或其他記憶體技術、唯讀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數位多功能光碟(DVD)或其他光學儲存、磁盒式磁帶,磁帶磁盤儲存或其他磁性儲存設備或任何其他非傳輸媒體,可用於儲存可以被計算設備訪問的資訊。按照本文中的界定,電腦可讀媒體不包括暫存電腦可讀媒體(transitory media),如調製的資料信號和載波。
以上僅為本申請的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申請。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本申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申請的精神和原理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 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申請的申請專利範圍之內。

Claims (17)

  1. 一種二維碼資訊查詢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接收第一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查詢請求,該二維碼查詢請求中包含第一二維碼;根據該第一二維碼,查詢與該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將查詢到的其他二維碼返回該第一客戶端,以使得該第一客戶端顯示返回的其他二維碼,該其他二維碼透過被對應的應用識別得到相應的二維碼資訊;其中,該第一二維碼綁定其他二維碼包括:接收第二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綁定請求,該二維碼綁定請求中包含第一二維碼以及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該第一二維碼和該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代表同一個用戶在不同應用程式上的二維碼;建立該第一二維碼和該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據該第一二維碼,查詢與該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包括:獲取該第一二維碼對應的綁定標識資訊;透過該綁定標識資訊查詢與該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透過該綁定標識資訊查詢與該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包括:獲取該二維碼查詢請求中包含的該第一客戶端的客戶端標識資訊,並從與該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中確定與該第一客戶端的客戶端標識資訊對應的二維碼;將查詢到的其他二維碼返回該第一客戶端包括:將與該第一客戶端的客戶端標識資訊對應的二維碼返回給該第一客戶端。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建立該第一二維碼和該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包括:對該第一二維碼及該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分別添加綁定標識資訊;透過該綁定標識資訊建立該第一二維碼與該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之間的綁定關係。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建立該第一二維碼和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之後,該方法還包括:向該第二客戶端發送綁定關係建立成功的提示資訊。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 中,該第一二維碼印製在名片上。
  7. 一種二維碼資訊查詢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接收綁定操作指令,該綁定操作指令中包含第一二維碼以及需要與該第一二維碼綁定的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該第一二維碼和該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代表同一個用戶在不同應用上的二維碼;根據該第一二維碼與該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生成二維碼綁定請求,該二維碼綁定請求中包含該第一二維碼以及該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向伺服器發送該二維碼綁定請求。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向伺服器發送該二維碼綁定請求之後,該方法還包括:顯示該伺服器發送的該第一二維碼與該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建立成功的提示資訊。
  9. 一種伺服器,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接收單元,用於接收第一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查詢請求,該二維碼查詢請求中包含第一二維碼;查詢單元,用於根據該第一接收單元接收的該第一二維碼,查詢與該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第一發送單元,用於將該查詢單元查詢到的其他二維碼返回該第一客戶端,以使得該第一客戶端顯示返回的其 他二維碼,該其他二維碼透過被對應的應用識別得到相應的二維碼資訊;第二接收單元,用於接收第二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綁定請求,該二維碼綁定請求中包含第一二維碼以及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該第一二維碼和該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代表同一個用戶在不同應用程式上的二維碼;建立單元,用於建立該第二接收單元接收到的該第一二維碼和該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伺服器,其中,該查詢單元包括:獲取模組,用於獲取該第一二維碼對應的綁定標識資訊;查詢模組,用於透過該綁定標識資訊查詢與該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伺服器,其中,該查詢模組包括:獲取子模組,用於獲取該二維碼查詢請求中包含的該第一客戶端的客戶端標識資訊;確定子模組,用於從與該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中確定與該獲取子模組獲取的該第一客戶端的客戶端標識資訊對應的二維碼;該第一發送單元,還用於將該查詢單元查詢到的與該 第一客戶端的客戶端標識資訊對應的二維碼返回給該第一客戶端。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伺服器,其中,該建立單元包括:添加模組,用於對該第一二維碼及該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分別添加綁定標識資訊;建立模組,用於透過該添加模組添加的該綁定標識資訊建立該第一二維碼與該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之間的綁定關係。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伺服器,其中,該伺服器還包括:第二發送單元,用於在該建立單元建立該第一二維碼和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之後,向該第二客戶端發送綁定關係建立成功的提示資訊。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1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伺服器,其中,該第一二維碼印製在名片上。
  15. 一種客戶端,其特徵在於,包括:接收單元,用於接收綁定操作指令,該綁定操作指令中包含第一二維碼以及需要與該第一二維碼綁定的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該第一二維碼和該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代 表同一個用戶在不同應用上的二維碼;生成單元,用於根據該接收單元接收到的該第一二維碼與該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生成二維碼綁定請求,該二維碼綁定請求中包含該第一二維碼以及該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發送單元,用於向伺服器發送該生成單元生成的該二維碼綁定請求。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客戶端,其中,該客戶端還包括:顯示單元,用於在該發送單元向伺服器發送該二維碼綁定請求之後,顯示該伺服器發送的該第一二維碼與該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建立成功的提示資訊。
  17. 一種二維碼資訊查詢系統,其中,該系統包括:第一客戶端、第二客戶端、伺服器;其中,該第二客戶端,用於接收綁定操作指令,該綁定操作指令中包含第一二維碼以及需要與該第一二維碼綁定的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根據該第一二維碼與該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生成二維碼綁定請求,向該伺服器發送該二維碼綁定請求;其中,該第一二維碼和該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代表同一個用戶在不同應用上的二維碼,該二維碼綁定請求中包含該第一二維碼以及該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該伺服器,用於接收該第二客戶端發送的該二維碼綁 定請求,建立該第一二維碼和該至少一個其他二維碼的綁定關係;該第一客戶端,用於向該伺服器發送二維碼查詢請求,該二維碼查詢請求中包含第一二維碼;該伺服器,還用於接收該第一客戶端發送的二維碼查詢請求,根據該第一二維碼,查詢與該第一二維碼綁定的其他二維碼,並將查詢到的其他二維碼返回該第一客戶端;該第一客戶端,還用於接收並顯示該伺服器返回的其他二維碼,以使得該其他二維碼透過被對應的應用識別得到相應的二維碼資訊。
TW106118718A 2016-07-08 2017-06-06 二維碼資訊查詢方法、伺服器、客戶端及系統 TWI7479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201610539525.1 2016-07-08
CN201610539525.1 2016-07-08
CN201610539525.1A CN106897341A (zh) 2016-07-08 2016-07-08 二维码信息查询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4353A true TW201804353A (zh) 2018-02-01
TWI747911B TWI747911B (zh) 2021-12-01

Family

ID=59190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8718A TWI747911B (zh) 2016-07-08 2017-06-06 二維碼資訊查詢方法、伺服器、客戶端及系統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748054B2 (zh)
EP (1) EP3483750A4 (zh)
JP (1) JP6724234B2 (zh)
KR (1) KR102095687B1 (zh)
CN (1) CN106897341A (zh)
MY (1) MY197325A (zh)
SG (1) SG11201900036RA (zh)
TW (1) TWI747911B (zh)
WO (1) WO201800672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8630B (zh) * 2020-01-23 2021-12-01 大陸商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 基於手機名片的二維條碼支付方法及其支付系統、電腦可讀儲存媒介及電腦設備
TWI754085B (zh) * 2018-07-25 2022-02-01 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紅利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1710A (zh) * 2017-09-28 2017-12-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021954B (zh) 2017-11-01 2020-06-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业务过程的启动方法和装置
CN108196932A (zh) * 2018-01-31 2018-06-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02376B (zh) * 2018-03-30 2021-05-28 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账户生码方法、账户授权方法以及账户取码方法
CN108829464B (zh) * 2018-06-25 2022-02-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启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14480B (zh) * 2018-08-31 2022-11-08 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47979B (zh) * 2018-11-22 2021-03-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查询方法和服务器
CN110046882A (zh) * 2018-11-28 2019-07-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绑定关系的联合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10311961B (zh) * 2019-06-19 2022-04-22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分享的方法及系统、客户端和服务端
CN110555326B (zh) * 2019-09-19 2022-10-21 福州符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核处理器的条码解码方法及其系统
CN112699256A (zh) * 2019-10-23 2021-04-23 北京数字理想科技有限公司 可视化管理方法和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79393A (zh) * 2019-10-24 2020-04-28 龙旭光 基于二维码存储客户信息的电子表格系统
US11265301B1 (en) * 2019-12-09 2022-03-0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istribution of security keys
CN113409057A (zh) * 2020-03-16 2021-09-17 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查询方法、数据处理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CN111488180B (zh) * 2020-03-25 2022-02-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31941B (zh) * 2020-07-20 2023-09-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二维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2215023A (zh) * 2020-08-24 2021-01-12 深圳市雄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码适配方法、移动终端及其系统
CN111898718A (zh) * 2020-09-14 2020-11-06 弦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烧录码的防伪标签、防伪方法及防伪验证系统
CN112308187A (zh) * 2020-10-30 2021-02-02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码融合的实现方法、融合应用码的使用方法、系统
CN112383469A (zh) * 2020-11-13 2021-02-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953929A (zh) * 2021-02-08 2021-06-11 普华诚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多认证端基于统一认证标识的多应用系统认证授权方法和系统
CN113486996A (zh) * 2021-06-25 2021-10-08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码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3468446B (zh) * 2021-07-14 2023-08-01 重庆允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识别第三方二维码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4401281B (zh) * 2022-01-17 2024-04-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7151136A (zh) * 2023-08-14 2023-12-01 浙江安吉智电控股有限公司 多个二维码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16157B1 (ko) 2005-01-11 2006-08-28 와이더댄 주식회사 애플리케이션 연동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US20060224454A1 (en) 2005-03-31 2006-10-05 Synergy World, Inc. Tracking merchant specific reward credits and balances in a multi merchant environment utilizing one card or account number
US7886978B2 (en) * 2007-09-20 2011-02-15 Microsoft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decoding images of barcodes
US20100057580A1 (en) 2008-08-28 2010-03-04 Radha Raghunathan Unified payment card
US8832182B2 (en) 2008-10-03 2014-09-09 Omneg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universal electronic wallet
AU2010204567A1 (en) 2009-01-15 2011-08-11 Visa U.S.A. Inc. Incentives associated with linked financial accounts
US9218557B2 (en) 2010-03-02 2015-12-22 Gonow Technologies, Llc Portable e-wallet and universal card
US8935339B2 (en) 2010-04-28 2015-01-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News feed techniques
US20120209688A1 (en) 2011-02-15 2012-08-16 Michelle Lamoth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platform transaction card access and management
US20120215605A1 (en) 2011-02-22 2012-08-23 Marqet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user with a single payment card on which prepaid and/or reward balances are tracked for multiple merchants
US8807435B2 (en) * 2011-04-06 2014-08-19 Eastman Kodak Company Decoding multi-resolution optical codes
CN102737318A (zh) * 2011-04-07 2012-10-17 北京龙腾睿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户外多媒体信息终端上的叠加二维码信息的方法
US9240058B1 (en) * 2011-07-12 2016-01-19 A9.Com, Inc. Dynamic barcode generation for content location
US8407142B1 (en) 2011-09-23 2013-03-26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Managing a universal payment account
CN102496043A (zh) * 2011-11-11 2012-06-13 刘锦程 一种用于商品防伪的复式二维条码及防伪方法
US9971999B2 (en) * 2011-12-23 2018-05-15 Thomson Reuters Global Resources Unlimited Company Systems, methods, and interfaces for utilizing two dimensional codes for print currentness
US8573499B1 (en) * 2012-02-03 2013-11-05 Joingo, Llc Quick response code business card
US9311584B2 (en) 2013-05-24 2016-04-12 King Abdulaziz City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CST) Multidimensional color barcode
CN103945268B (zh) 2014-03-17 2017-10-27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帐号与多目标设备的控制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8647306A (zh) * 2014-11-13 2018-10-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扫码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05741060A (zh) * 2014-12-10 2016-07-06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快递送件系统及方法
CN104484638A (zh) * 2014-12-10 2015-04-01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对未与相关绑定信息的码图进行处理的方法
CN104618622B (zh) * 2014-12-30 2018-10-26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移动终端将用户帐号与图像形成设备绑定的方法及系统
CN104484694B (zh) * 2014-12-31 2018-01-30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扫描任一二维码以对多媒体信息相绑定与查看的方法
CN105069363B (zh) 2015-07-01 2018-05-2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机器人账号分配与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5491008B (zh) * 2015-11-17 2020-01-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公众账号二维码生成方法和装置、公众账号关注方法和装置
US9805296B2 (en) * 2016-02-23 2017-10-31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ding or generating multi-layer color QR code, method for recommending setting parameters in generation of multi-layer QR code, and product comprising multi-layer color QR code
CN105701659A (zh) * 2016-03-11 2016-06-22 广州云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二维码的网络支付方法及系统
US9760645B1 (en) * 2016-05-11 2017-09-12 Young Ryong Park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lligently managing and distributing electronic business cards
CN106951944B (zh) 2017-01-25 2018-09-25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隐含可变数据的商品条码及其形成方法
EP4307198A3 (en) 2017-11-29 2024-01-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ard binding method and terminal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4085B (zh) * 2018-07-25 2022-02-01 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紅利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TWI748630B (zh) * 2020-01-23 2021-12-01 大陸商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 基於手機名片的二維條碼支付方法及其支付系統、電腦可讀儲存媒介及電腦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1201900036RA (en) 2019-02-27
US10748054B2 (en) 2020-08-18
KR102095687B1 (ko) 2020-04-01
US20190138877A1 (en) 2019-05-09
JP2019525316A (ja) 2019-09-05
KR20190025018A (ko) 2019-03-08
MY197325A (en) 2023-06-13
EP3483750A4 (en) 2020-02-19
TWI747911B (zh) 2021-12-01
CN106897341A (zh) 2017-06-27
JP6724234B2 (ja) 2020-07-15
EP3483750A1 (en) 2019-05-15
WO2018006724A1 (zh) 2018-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04353A (zh) 二維碼資訊查詢方法、伺服器、客戶端及系統
CN111741035B (zh) 电子合同的签署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0397147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exchanging name card
CN106878367B (zh) 服务接口异步调用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10245304B (zh) 数据分享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4158889A (zh) 名片信息查询方法和云服务器
KR102084300B1 (ko) 서비스 구현
CN105516296A (zh) 群组标识图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US10984206B2 (en) Data storing and sharing using two-dimensional codes
CN110505145B (zh) 一种通讯录添加方法及终端
CN108563492B (zh) 数据获取方法、虚拟机以及电子设备
CN111291084A (zh) 样本id对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26815A (zh) 社交信息的分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0608936B1 (en) Implementing data sharing features in legacy software applications
US11983713B2 (en) Blockchain transaction privacy protection method and blockchain node device
US20210374739A1 (en) Blockchain transaction privacy protection method and blockchain node device
CN114979996B (zh) 基于sim卡的名片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009543A (zh) 媒体项目的递送
US20170351690A1 (en) Providing notification based on destination of file operation
US20210297286A1 (en) Facilitating personas in communication exchange environments
CN109962931B (zh) 信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536711B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US20140172849A1 (en) Facilitating personas in communication exchange environments
CN117093419A (zh) 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46099A (zh) 一种跨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