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5023A - 光学码适配方法、移动终端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学码适配方法、移动终端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5023A
CN112215023A CN202010856254.9A CN202010856254A CN112215023A CN 112215023 A CN112215023 A CN 112215023A CN 202010856254 A CN202010856254 A CN 202010856254A CN 112215023 A CN112215023 A CN 112215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code
information
optical
mobile terminal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562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嵩
刘远民
杨秀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mper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mper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mper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mper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5625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150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15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50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54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 G06K7/108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by scanning of the records by radiation in the optical par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further details of bar or optical code scanning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码适配方法、移动终端及其系统,其方法包括:接收业务服务器或识读设备发送的第一光学码信息,该第一光学码信息是通过业务服务器或识读设备对移动终端展示的第一光学码进行处理所得到的;根据第一光学码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相应的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将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下发给对应的移动终端,使移动终端根据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显示第二光学码;本发明其将用户移动终端上的多个第二光学码进行整合,并整合成含有多个第二光学码信息的第一光学码;在扫码时只需展示第一光学码,免除了用户进行选择的烦恼,且不会出现错扫的现象发生,保证扫码过程的顺利完成,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光学码适配方法、移动终端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码适配方法、一种光学码适配的移动终端以及一种光学码适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二维码(Quick Response Code)等光学识别码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其中,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间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图形,其已在电子支付、票务销售、安全识别、防伪溯源、信息获取、证照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随着二维码的快速普及,现今大部分的APP、小程序等都拥有与其相对应的二维码;以出行应用为例,由于公交乘车、地铁乘车、平台打车均需要对应独立的乘车二维码;故其导致用户所拥有的二维码数量较多,用户在面对种类繁多的二维码入口时比较容易迷茫,具体在什么场景选用对应二维码很容易混淆,导致经常会有用户出现错扫二维码的现象,使得扫码无法顺利地进行,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用户快速调用光学码适配方法、移动终端及其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光学码适配方法,包括:
接收业务服务器或识读设备发送的第一光学码信息,所述第一光学码信息是通过业务服务器或识读设备对移动终端展示的第一光学码进行处理所得到的;
根据所述第一光学码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相应的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
将所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下发给对应的移动终端,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显示第二光学码。
在本发明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光学码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相应的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之前包括:
根据识读设备或业务服务器的标识获取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在第一光学码中添加相应的第二光学码标识后,再次发送所述第一光学码信息。
在本发明中,所述根据识读设备或业务服务器的标识获取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之前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光学码信息中是否含有相应的第二光学码标识。
在本发明中,所述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显示第二光学码之后包括:
向业务服务器或者识读设备发送识读第二光学码的指令。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包括:第二光学码的图形和/或第二光学码的链接和/或第二光学码的特征信息。
在本发明中,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显示第二光学码包括:
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第二光学码的特征信息生成与其对应的第二光学码;
或,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第二光学码的链接调用其对应的第二光学码。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光学码和所述第二光学码均为二维码。
基于同样的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学码适配的移动终端,其包括:
第一光学码生产模块,所述第一光学码生产模块与外部的后台服务器相连接,用于获取后台服务器根据所有第二光学码的信息整合得到应用列表,并根据所述应用列表生成第一光学码;
第一光学码显示模块,所述第一光学码显示模块与所述第一光学码生产模块相连接,用于对第一光学码进行显示;
第二光学码显示模块,所述第二光学码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外部的后台服务器所发送的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并根据该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对所述第二光学码进行显示。
基于同样的构思,本发明还一种光学码适配系统,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移动终端,以及识读设备、后台服务器和业务服务器;
所述识读设备中设有光学读头模块,用于对所述移动终端所显示的第一光学码或第二光学码进行读取,并对所述第一光学码或第二光学码中的内容进行识别,并将通过所述第一光学码中的应用列表与当前应用程序相对应的第二光学码的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的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中;
所述后台服务器通过通讯网络与所述移动终端和识读设备相连接,用于对其所支持的所有第二光学码的信息进行存储,并整合得到应用列表;和获取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并将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中;
所述业务服务器通过通讯网络与所述后台服务器和识读设备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识读设备所识别到的第二光学码的内容,驱动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光学码适配方法,其将用户移动终端上的多个第二光学码进行整合,并整合成含有多个第二光学码信息的第一光学码;在扫码时,只需展示第一光学码,后台服务器就能通过第一光学码中的内容匹配到与当前应用相对应的第二光学码,移动终端通过对该第二光学码进行显示,以完成扫码工作;故用户在扫码时,不需要手动对二维码进行选择,免除了用户进行选择的烦恼,且不会出现错扫的现象发生,保证扫码过程的顺利完成,全程高效快捷,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光学码适配方法一个实施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光学码适配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光学码适配移动终端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光学码适配系统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以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光学码适配方法进行具体描述,请参阅图1,其包括:
S101.接收业务服务器或识读设备发送的第一光学码信息,所述第一光学码信息是通过业务服务器或识读设备对移动终端展示的第一光学码进行处理所得到的;
后台服务器与多台业务服务器连接通信,并根据预定的安全规则,先形成一个互相认可的交易模式;故后台服务器中预存有一系列与多台业务服务器相对应的第二光学码的信息,用户的移动终端可根据第二光学码的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二光学码;并且,该用户的移动终端中装有第一光学码管理程序,其中,该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该第一光学码管理程序从移动终端中调取到两个以上第二光学码的信息,每个第二光学码的信息均与一个应用程序的第二光学码相对应,并将所有第二光学码的信息上传至后台服务器中;其中,该应用程序包括:手机app、手机小程序,该第二光学码为应用程序的二维码,如:公交二维码、地铁二维码等,而其中的第二光学码的信息包括:第二光学码的图形和/或第二光学码的链接和/或第二光学码的特征信息,可选地,该特征信息包括:特征码字符串。
其中,第一光学码管理程序可定期地获取存在于该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的信息,并获取其第二光学码的信息,并将所有应用程序相对应的第二光学码的信息进行自动导入。或者,用户自行通过第一光学码管理程序对第二光学码的信息进行更新调整,其具体可以为:后台服务器向用户的第一光学码管理程序提供第二光学码的信息库,由用户自主选择导入。可选地,该第一光学码也可以是只提供通信握手的通用二维码,其中,该通用二维码是指识别终端能识别的普通二维码,通过识别建立通信以执行后续任务;业务服务器将需要调用的第二光学码的信息发送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根据该第二光学码的信息下发指令给第一光学码app从而获取与该指令对应的第二光学码。
后台服务器将所有获取到的第二光学码的信息进行整合得到应用列表,并将该应用列表发送至移动终端中,使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应用列表生成第一光学码;其具体地,将所有获取到的第二光学码的信息按一定的规则,具体包括依次编号或特征值对应,形成应用列表,并生成第一光学码;该第一光学码为包含上述应用列表的新的二维码,且应用列表里罗列了原有第二光学码的二维码编号。
S102.根据所述第一光学码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相应的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
当用户需要扫码操作时,如:需要扫码乘车时,用户通过其移动终端,对该第一光学码进行展示;具有光学读头模块的识读设备,如:地铁闸机,对该移动终端所显示的第一光学码进行扫描,并通过所述第一光学码中的应用列表与当前应用程序相对应的第二光学码的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将该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中。其具体可以为:当识读设备扫描获取到第一光学码后,其与业务服务器进行通讯,业务服务器下发识别第一光学码的指令,得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将得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给后台服务器;即:地铁闸机在扫描第一光学码后,地铁业务服务器从应用列表中获取到与地铁程序相对应的第二光学码的信息,并将其第二光学码的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中。
S103.将所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下发给对应的移动终端,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显示第二光学码;
后台服务器通过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确定与当前应用所对应的第二光学码的信息,并将该第二光学码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光学码管理程序中,第一光学码管理程序获取与其对应的第二光学码,并对所述第二光学码进行显示;即,移动终端对地铁二维码进行显示。故,该移动终端能显示与当前的应用程序相对应的第二光学码,有效地解决了多种二维码进行人工选择的问题。
其中,移动终端获取与其对应的第二光学码包括:根据第二光学码的特征信息生成与其对应的第二光学码;或,根据第二光学码的链接调用该应用程序,使其对第二光学码进行显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码和所述第二光学码均为二维码。
下面以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光学码适配方法进行具体描述,请参阅图2,其包括:
S201.接收业务服务器或识读设备发送的第一光学码信息,所述第一光学码信息是通过业务服务器或识读设备对移动终端展示的第一光学码进行处理所得到的;
后台服务器与多台业务服务器连接通信,并根据预定的安全规则,先形成一个互相认可的交易模式;故后台服务器中预存有一系列与多台业务服务器相对应的第二光学码的信息,用户的移动终端可根据第二光学码的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二光学码;并且,该用户的移动终端中装有第一光学码管理程序,其中,该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该第一光学码管理程序从移动终端中调取到两个以上第二光学码的信息,每个第二光学码的信息均与一个应用程序的第二光学码相对应,并将所有第二光学码的信息上传至后台服务器中;其中,该应用程序包括:手机app、手机小程序,该第二光学码为应用程序的二维码,如:公交二维码、地铁二维码等,而其中的第二光学码的信息包括:第二光学码的图形和/或第二光学码的链接和/或第二光学码的特征信息,可选地,该特征信息包括:特征码字符串。
其中,第一光学码管理程序可定期地获取存在于该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的信息,并获取其第二光学码的信息,并将所有应用程序相对应的第二光学码的信息进行自动导入。或者,用户自行通过第一光学码管理程序对第二光学码的信息进行更新调整,其具体可以为:后台服务器向用户的第一光学码管理程序提供第二光学码的信息库,由用户自主选择导入。可选地,该第一光学码也可以是只提供通信握手的通用二维码,仅包括常用的识别、验证信息即可,业务服务器将需要调用的第二光学码的信息发送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根据该第二光学码的信息下发指令给第一光学码app从而获取与该指令对应的第二光学码。
后台服务器将所有获取到的第二光学码的信息进行整合得到应用列表,并将该应用列表发送至移动终端中,使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应用列表生成第一光学码;其具体地,将所有获取到的第二光学码的信息按一定的规则,具体包括依次编号或特征值对应,形成应用列表,并生成第一光学码;该第一光学码为包含上述应用列表的新的二维码,且应用列表里罗列了原有第二光学码的二维码编号。
S202.判断第一光学码信息中是否含有相应的第二光学码标识
判断所述第一光学码信息中是否含有预存储于该后台服务器的第二光学码的信息相应的第二光学码标识,如果第一光学码信息中含有第二光学码标识,则识读设备或者业务服务器在对第一光学码进行识别后,将包含该第二光学码标识的信息发送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对该项信息进行识别后,下发给移动终端,从而使得移动终端能对第二光学码进行显示。在此方式中,该第一光学码信息通常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光学码标识,比如通过目录/清单的方式来实现,即每个移动终端展示的第一光学码,都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光学码标识。其中,每个第二光学码标识有相对应的识读设备或业务服务器,识读设备或者业务服务器根据第一光学码获取到与其对应的第二光学标识,并发送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将相关信息/指令/特征信息/链接/图形等发送给移动终端的管理程序,管理程序收到相关信息/指令后,激活相关链接、APP、小程序从而展示出第二光学码。若判断结果为存在相应的第二光学码标识,则进行S204.根据所述第一光学码信息和第二光学标识进行匹配;若判断结果为不存在相应的第二光学码标识,则进行S203.根据识读设备或业务服务器的标识获取第二光学码标识。
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判断第一光学码信息中是否含有相应的第二光学码标识,直接在第一光学码中添加相应的第二光学码标识。
S203.根据识读设备或业务服务器的标识获取第二光学码标识;
若不存在相应的第二光学码标识,则根据识读设备或业务服务器的标识获取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在第一光学码中添加相应的第二光学码标识后,再次发送所述第一光学码信息。其中,该识读设备或业务服务器的标识也可以是识读设备或服务器主动发送给后台服务器的,目的是为了与后台服务器中的数据建立关联,即后台服务器查找到符合要求的数据后就能得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其具体可以为:若识读设备对用户的移动终端上展示的第一光学码进行扫码识别后,如果发现的应用列表中没有相对应的第二光学码信息,可以在后台服务器的信息库中检索对应的第二光学码给后台服务器,或者识读设备将该信息反馈给后台服务器或者反馈给业务服务器,然后后台下发给移动终端,由用户决定是将该第二光学码加入第一光学码中。
S204.根据所述第一光学码信息和第二光学标识进行匹配;
当用户需要扫码操作时,如:需要扫码乘车时,用户通过其移动终端,对该第一光学码进行展示;具有光学读头模块的识读设备,如:地铁闸机,对该移动终端所显示的第一光学码进行扫描,并通过所述第一光学码中的应用列表与当前应用程序相对应的第二光学码的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将该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中。其具体可以为:当识读设备扫描获取到第一光学码后,其与业务服务器进行通讯,业务服务器下发识别第一光学码的指令,得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将得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给后台服务器;即:地铁闸机在扫描第一光学码后,地铁业务服务器从应用列表中获取到与地铁程序相对应的第二光学码的信息,并将其第二光学码的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中。
S205.将所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下发给对应的移动终端,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显示第二光学码;
后台服务器通过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确定与当前应用所对应的第二光学码的信息,并将该第二光学码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光学码管理程序中,第一光学码管理程序获取与其对应的第二光学码,并对所述第二光学码进行显示;即,移动终端对地铁二维码进行显示。故,该移动终端能显示与当前的应用程序相对应的第二光学码,有效地解决了多种二维码进行人工选择的问题。
S206.向业务服务器或者识读设备发送识读第二光学码的指令;
通过具有光学读头模块的识读设备对该第二光学码进行扫描,并向业务服务器或者识读设备发送识读第二光学码的指令;业务服务器获取到信息后,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其具体可以为:地铁闸机对地铁乘车的第二光学码进行扫描,然后应用程序记录当前的站点或进行扣费操作;在本步骤中,其与现有的扫描操作相同;并且,由于后台服务器对数据的处理速度较快,故其可以实现两种二维码的快速切换,以实现用户的无感操作。
下面以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光学码适配移动终端进行具体描述,请参阅图3,移动终端中安装有第一光学码管理程序,应用程序为运行在移动终端中的APP或小程序,其既可以是安卓APP,苹果APP,或微信小程序,或支付宝小程序;其第一光学码管理程序包括:
第一光学码生产模块102,所述第一光学码生产模块102与外部的后台服务器300相连接,用于获取后台服务器根据所有第二光学码的信息整合得到应用列表,并根据所述应用列表生成第一光学码;所述第一光学码为二维码,其包含应用列表的常规码制的二维码的对应编号。
第一光学码显示模块103,所述第一光学码显示模块103与所述第一光学码生产模块102相连接,用于对第一光学码进行显示,以供外部的识读设备对该目标码进行扫描。
第二光学码显示模块104,所述第二光学码显示模块104用于接收外部的后台服务器所发送的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并根据该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对所述第二光学码进行显示。其中,移动终端获取与其对应的第二光学码包括:根据第二光学码的特征信息生成与其对应的第二光学码;或,根据第二光学码的链接调用该应用程序,使其对第二光学码进行显示。
本发明包括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应用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所述应用程序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以上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下面以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光学码适配系统进行具体描述,请参阅图4,其包括:
如上所述的移动终端100,以及识读设备200、后台服务器300和业务服务器400;
该移动终端100分别对第一光学码和第二光学码进行依次显示;
所述识读设备200中设有光学读头模块,用于对所述移动终端100所显示的第一光学码或第二光学码进行读取,并对所述第一光学码或第二光学码中的内容进行识别,并将通过所述第一光学码中的应用列表与当前应用程序相对应的第二光学码的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的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300中;其中,所述识读设备200包括:收款机、智能手机、闸机等。
所述后台服务器300通过通讯网络与所述移动终端100和识读设备200相连接,用于对其所支持的所有第二光学码的信息进行存储,并整合得到应用列表;和获取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并将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100中。
所述业务服务器400通过通讯网络与所述后台服务器300和识读设备200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识读设备200所识别到的第二光学码的内容,驱动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操作。具体地,该业务服务器400可以为公交体系后台服务器30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光学码适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业务服务器或识读设备发送的第一光学码信息,所述第一光学码信息是通过业务服务器或识读设备对移动终端展示的第一光学码进行处理所得到的;
根据所述第一光学码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相应的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
将所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下发给对应的移动终端,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显示第二光学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码适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光学码信息进行匹配得到相应的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之前包括:
根据识读设备或业务服务器的标识获取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在第一光学码中添加相应的第二光学码标识后,再次发送所述第一光学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码适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识读设备或业务服务器的标识获取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之前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光学码信息中是否含有相应的第二光学码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光学码适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显示第二光学码之后包括:
向业务服务器或者识读设备发送识读第二光学码的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码适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包括:第二光学码的图形和/或第二光学码的链接和/或第二光学码的特征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码适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显示第二光学码包括:
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第二光学码的特征信息生成与其对应的第二光学码;
或,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第二光学码的链接调用其对应的第二光学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码适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码和所述第二光学码均为二维码。
8.一种光学码适配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光学码生产模块,所述第一光学码生产模块与外部的后台服务器相连接,用于获取后台服务器根据所有第二光学码的信息整合得到应用列表,并根据所述应用列表生成第一光学码;
第一光学码显示模块,所述第一光学码显示模块与所述第一光学码生产模块相连接,用于对第一光学码进行显示;
第二光学码显示模块,所述第二光学码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外部的后台服务器所发送的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并根据该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对所述第二光学码进行显示。
9.一种光学码适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以及识读设备、后台服务器和业务服务器;
所述识读设备中设有光学读头模块,用于对所述移动终端所显示的第一光学码或第二光学码进行读取,并对所述第一光学码或第二光学码中的内容进行识别,并将通过所述第一光学码中的应用列表与当前应用程序相对应的第二光学码的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的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中;
所述后台服务器通过通讯网络与所述移动终端和识读设备相连接,用于对其所支持的所有第二光学码的信息进行存储,并整合得到应用列表;和获取到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并将第二光学码匹配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中;
所述业务服务器通过通讯网络与所述后台服务器和识读设备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识读设备所识别到的第二光学码的内容,驱动应用程序执行相应的操作。
CN202010856254.9A 2020-08-24 2020-08-24 光学码适配方法、移动终端及其系统 Pending CN1122150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6254.9A CN112215023A (zh) 2020-08-24 2020-08-24 光学码适配方法、移动终端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6254.9A CN112215023A (zh) 2020-08-24 2020-08-24 光学码适配方法、移动终端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5023A true CN112215023A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59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56254.9A Pending CN112215023A (zh) 2020-08-24 2020-08-24 光学码适配方法、移动终端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1502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8516A (zh) * 2013-11-26 2014-03-26 颜国兵 一种二维码信息数据叠加录入方法及系统
CN106897341A (zh) * 2016-07-08 2017-06-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二维码信息查询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系统
CN107609873A (zh) * 2017-09-08 2018-01-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扫码安全校验方法和装置
CN107704893A (zh) * 2017-04-11 2018-02-16 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生成与扫描二维码的方法及二维码复用系统
KR20190005304A (ko) * 2017-07-06 2019-01-16 류항용 단말정보에 따른 제2의 다차원코드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0929816A (zh) * 2019-10-17 2020-03-2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有效性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062704A (zh) * 2019-12-10 2020-04-2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识别图形码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8516A (zh) * 2013-11-26 2014-03-26 颜国兵 一种二维码信息数据叠加录入方法及系统
CN106897341A (zh) * 2016-07-08 2017-06-2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二维码信息查询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系统
CN107704893A (zh) * 2017-04-11 2018-02-16 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生成与扫描二维码的方法及二维码复用系统
KR20190005304A (ko) * 2017-07-06 2019-01-16 류항용 단말정보에 따른 제2의 다차원코드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7609873A (zh) * 2017-09-08 2018-01-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扫码安全校验方法和装置
CN110929816A (zh) * 2019-10-17 2020-03-2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有效性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062704A (zh) * 2019-12-10 2020-04-2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识别图形码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6385B (zh)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898451B1 (en) Information obta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903843B (zh) 支持近场通信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中显示菜单的方法
US2013004056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unching and/or downloading applications with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ags
KR20080047730A (ko) 이미지 코드를 이용한 로그인 방법 및 그 단말기
US20140052578A1 (en) Promo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product and service data
US2007009688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difying RFID tag data in portable terminal
CN109947408A (zh) 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6203206A (zh) 一种复杂背景扫码识别控制方法及装置
US9100456B2 (en) Waiting ticket ope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10880112A (zh) 支付方法、移动终端以及存储装置
CN112188458A (zh) 一种nfc社交软件系统
US10007924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stamp service based on beacon signal
CN106792201B (zh) 建立机顶盒与用户的关联方法及装置
CN106503986B (zh) 虚拟资源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12215023A (zh) 光学码适配方法、移动终端及其系统
KR200421763Y1 (ko) Rfid 인증 시스템 및 단말기
CN101212787A (zh) 个性化信息发布的系统和方法
CN108537086A (zh)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KR20170090244A (ko) 차량 nfc태그를 이용한 원터치 안심번호 서비스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3329096B (zh)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610596A (zh) 一种资源目录管理方法和网络终端
CN103595794A (zh) 信息录入方法及设备
CN114330240A (zh) Pdf文档解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016582A (zh) 税票开票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