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1559A - 設備對設備(d2d)通信的方法和設備對設備(d2d)設備 - Google Patents

設備對設備(d2d)通信的方法和設備對設備(d2d)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1559A
TW201801559A TW106119697A TW106119697A TW201801559A TW 201801559 A TW201801559 A TW 201801559A TW 106119697 A TW106119697 A TW 106119697A TW 106119697 A TW106119697 A TW 106119697A TW 201801559 A TW201801559 A TW 20180155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forwarded
forwarding
i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9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元清
Original Assignee
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1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155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6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2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location or mo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0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geographic position or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設備對設備(D2D)通信的方法和設備對設備(D2D)設備,該方法包括:第一終端設備確定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和轉發條件信息;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發送所述待轉發信息,以使得第二終端設備在接收到所述待轉發信息時,根據所述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是否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這樣,通過對進行信息轉發的終端設備進行過濾,使符合一定條件的終端設備對待轉發信息進行轉發,從而避免了大量信息轉發引起的擁塞。

Description

設備對設備(D2D)通信的方法和設備對設備(D2D)設備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領域,並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設備對設備(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的方法和設備對設備(D2D)設備。
在第三代合作夥伴項目(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簡稱“3GPP”)協議中,設備對設備(Device to Device,簡稱“D2D”)通信已經被標準化。隨著車聯網的不斷發展,汽車將逐漸作為一個可移動的平臺,越來越多的參與到信息的傳輸與交流中,車與終端、車與車之間的交互也必將日趨頻繁,車對車(Vehicle to Vehicle,簡稱“V2V”)技術和車對設備(Vehicle to X,簡稱“V2X”)技術成為研究熱點,這其中就帶來許多問題。例如,在基於PC5介面的車對設備的通信過程中,當收發車輛之間距離超過一定範圍後必然要加大發射功率來保證車車通信的業務連續性,當車車距離繼續增大時,簡單的提高發送功率仍不能解決問題,收發車輛間採用多跳中繼轉發信息成為必須。然而,在沒有網路控制下的V2X通信中,設備間的發送信息時採取的是競爭機制,在一些重要的信息(例如和交通狀況有關的信息、交通擁堵的信息等)需要被不同的車輛轉發(中繼)時,還會存在其他大量的信息被轉發,十分容易 引起網路擁塞,導致真正重要的這些信息反而無法被其它車輛獲取。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設備對設備(D2D)通信的方法和設備對設備(D2D)設備,解決了D2D通信中大量轉發信息帶來的擁塞問題。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D2D通信的方法,包括:第一終端設備確定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和轉發條件信息;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發送所述待轉發信息,以使得第二終端設備在接收到所述待轉發信息時,根據所述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是否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
因此,本發明實施例的D2D通信的方法,通過對進行信息轉發的設備進行過濾,使符合一定條件的終端設備才能對待轉發信息進行轉發,從而避免了大量信息轉發引起的擁塞。
作為另一個實施例,所述轉發條件信息包括位置條件信息和/或時間條件信息。
作為另一個實施例,所述位置條件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經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緯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高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小距離,以及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大距離。
作為另一個實施例,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發送時刻和最長轉發時間,或者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的轉發結束時刻。
作為另一個實施例,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終端設備 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終端設備在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時,同時發送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
作為另一個實施例,所述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發送時刻信息、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和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
作為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發送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終端設備通過廣播的方式發送所述待轉發信息。
作為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為車載設備,所述目標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的用戶需求信息或者當前交通狀況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D2D通信的方法,包括:第二終端設備接收第一終端設備發送的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和轉發條件信息;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根據所述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是否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
這樣,通過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是否轉發該待轉發信息,使不符合條件的終端設備無需對該待轉發信息進行轉發,從而避免了大量信息轉發引起的擁塞。
作為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根據所述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是否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如果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滿足所述轉發條件信息指示的轉發條件,確定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如果所述第二終端設備不滿足所述轉發條件信息指示的轉發條件,禁止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
作為另一個實施例,所述轉發條件信息包括位置條件信息和/或時間條件信息,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根據所述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是否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根據所述位置條件信息和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位置,和/或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根據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和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接收到所述待轉發信息的時刻,確定是否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
作為另一個實施例,所述位置條件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經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緯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高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小距離,以及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大距離。
作為另一個實施例,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發送時刻和最長轉發時間,或者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的轉發結束時刻。
作為另一個實施例,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如果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確定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根據所述指示信息確定轉發信息,所述轉發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和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所述第二終端設備轉發所述轉發信息。
作為另一個實施例,所述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發送時刻信息、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和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
作為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二終端設備轉發所述轉發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終端設備廣播所述轉發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D2D通信的方法,包括:第一終端設備確定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 息、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發送所述待轉發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終端設備在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時,同時發送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
作為另一個實施例,所述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發送時刻信息、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和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
作為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發送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終端設備通過廣播的方式發送所述待轉發信息。
這樣,通過該指示信息,可以使終端設備獲取其接收到該待轉發信息的轉發路徑。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D2D通信的方法,包括:第二終端設備接收第一終端設備發送的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根據所述指示信息確定轉發信息,所述轉發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和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發送所述轉發信息。
這樣,通過該指示信息,終端設備可以確定其接收到的待轉發信息的轉發路徑。
作為另一個實施例,所述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發送時刻信息、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和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
作為另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接收第一終端設備發送的待轉發信息之後,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根據所述待轉發信息,確定所述待轉發信息的傳輸路徑,所述傳輸路徑包括參與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 位置信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設備對設備(D2D)設備,該D2D設備可以用於執行前述第一方面及各種實現方式中的D2D通信的方法中由第一終端設備執行的各個過程。該D2D設備包括:確定模組,用於確定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和轉發條件信息;發送模組,用於發送所述確定模組確定的所述待轉發信息,以使得第二終端設備在接收到所述待轉發信息時,根據所述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是否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種設備對設備(D2D)設備,該D2D設備可以用於執行前述第二方面及各種實現方式中的D2D通信的方法中由第二終端設備執行的各個過程。該D2D設備包括:接收模組,用於接收第一終端設備發送的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和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模組,用於根據所述接收模組接收的所述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是否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種設備對設備(D2D)設備,該D2D設備可以用於執行前述第三方面及各種實現方式中的D2D通信的方法中由第一終端設備執行的各個過程。該D2D設備包括:確定模組,用於確定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發送模組,用於發送所述確定模組確定的所述待轉發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終端設備在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時,同時發送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種設備對設備(D2D)設備,該D2D設備可以用於執行前述第四方面及各種實現方式中的D2D通信的方法中由第二終端設備執行的各個過程。該D2D設備包括: 接收模組,用於接收第一終端設備發送的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確定模組,用於根據所述接收模組接收的所述指示信息確定轉發信息,所述轉發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和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發送模組,用於發送所述確定模組確定的所述轉發信息。
第九方面,提供了另一種設備對設備(D2D)設備,包括:儲存單元和處理器,該儲存單元用於儲存指令,該處理器用於執行該記憶體儲存的指令,並且當該處理器執行該記憶體儲存的指令時,該執行使得該處理器執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另一種設備對設備(D2D)設備,包括:儲存單元和處理器,該儲存單元用於儲存指令,該處理器用於執行該記憶體儲存的指令,並且當該處理器執行該記憶體儲存的指令時,該執行使得該處理器執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另一種設備對設備(D2D)設備,包括:儲存單元和處理器,該儲存單元用於儲存指令,該處理器用於執行該記憶體儲存的指令,並且當該處理器執行該記憶體儲存的指令時,該執行使得該處理器執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種設備對設備(D2D)設備,包括:儲存單元和處理器,該儲存單元用於儲存指令,該處理器用於執行該記憶體儲存的指令,並且當該處理器執行該記憶體儲存的指令時,該執行使得該處理器執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介質,用於儲存電腦程序,該電腦程序包括用於執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介質,用於儲存電腦程序,該電腦程序包括用於執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 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介質,用於儲存電腦程序,該電腦程序包括用於執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介質,用於儲存電腦程序,該電腦程序包括用於執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基於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對進行信息轉發的設備進行過濾,使符合一定條件的終端設備對待轉發信息進行轉發,從而避免了大量信息轉發引起的擁塞。
10‧‧‧終端設備
20‧‧‧終端設備
21‧‧‧終端設備
22‧‧‧終端設備
30‧‧‧終端設備
31‧‧‧終端設備
32‧‧‧終端設備
201~204,2041,205,206‧‧‧步驟
401~405‧‧‧步驟
500‧‧‧D2D設備
501‧‧‧確定模組
502‧‧‧發送模組
600‧‧‧D2D設備
601‧‧‧處理器
602‧‧‧接收器
603‧‧‧發送器
604‧‧‧記憶體
605‧‧‧匯流排系統
700‧‧‧系統晶片
701‧‧‧輸入介面
702‧‧‧輸出介面
703‧‧‧處理器
704‧‧‧記憶體
705‧‧‧匯流排
800‧‧‧D2D設備
801‧‧‧接收模組
802‧‧‧確定模組
803‧‧‧發送模組
900‧‧‧D2D設備
901‧‧‧處理器
902‧‧‧接收器
903‧‧‧發送器
904‧‧‧記憶體
905‧‧‧匯流排系統
1000‧‧‧系統晶片
1001‧‧‧輸入介面
1002‧‧‧輸出介面
1003‧‧‧處理器
1004‧‧‧記憶體
1005‧‧‧匯流排
1100‧‧‧D2D設備
1101‧‧‧確定模組
1102‧‧‧發送模組
1200‧‧‧D2D設備
1201‧‧‧處理器
1202‧‧‧接收器
1203‧‧‧發送器
1204‧‧‧記憶體
1205‧‧‧匯流排系統
1300‧‧‧系統晶片
1301‧‧‧輸入介面
1302‧‧‧輸出介面
1303‧‧‧處理器
1304‧‧‧記憶體
1305‧‧‧匯流排
1400‧‧‧D2D設備
1401‧‧‧接收模組
1402‧‧‧確定模組
1403‧‧‧發送模組
1500‧‧‧D2D設備
1501‧‧‧處理器
1502‧‧‧接收器
1503‧‧‧發送器
1504‧‧‧記憶體
1505‧‧‧匯流排系統
1600‧‧‧系統晶片
1601‧‧‧輸入介面
1602‧‧‧輸出介面
1603‧‧‧處理器
1604‧‧‧記憶體
1605‧‧‧匯流排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圖式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圖式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進步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圖式獲得其他的圖式。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應用場景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D2D通信的方法的流程交互圖。
圖3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D2D通信的方法的流程交互圖。
圖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D2D通信的方法的流程交互圖。
圖5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D2D設備的結構方塊圖。
圖6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D2D設備的結構方塊圖。
圖7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系統晶片的示意性結構圖。
圖8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D2D設備的結構方塊圖。
圖9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D2D設備的結構方塊圖。
圖10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系統晶片的示意性結構圖。
圖11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D2D設備的結構方塊圖。
圖12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D2D設備的結構方塊圖。
圖13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系統晶片的示意性結構圖。
圖1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D2D設備的結構方塊圖。
圖15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D2D設備的結構方塊圖。
圖16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系統晶片的示意性結構圖。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圖式,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進步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應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應用於各種通信系統,例如:全球移動通訊(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簡稱“GSM”)系統、碼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CDMA”)系統、寬帶碼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WCDMA”)系統、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簡稱“GPRS”)、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LTE”)系統、先進的長期演進(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LTE-A”)系統、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簡稱“UMTS”)、未來5G通信系統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D2D通信可以指車對車(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或V2X通信。在V2X通信中,X可以泛指任何具有無線接收和發送能力的設備,例如但不限於慢速移動的無線裝置,快速移動的車載設備,或是具有無線發射接收能力的網路控制節點等,本發明對此不做限定。
應理解,本發明實施例主要應用於V2X通信的場景,但也可以應用於任意其它D2D通信場景,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做任何限定。
在V2X通信中存在兩種通信方式,一種方式是設備間直接實現通信,稱為基於PC5介面的通信;還有一種是基於現有的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LTE”)系統中空中介面(User Equipment to Universal,簡稱“UU介面”)的通信,在這種方式下,設備間的通信是通過基站中轉實現的,即設備-基站-設備。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設備與設備之間是基於PC5介面進行信息交互的。當一個終端設備在PC5介面上發送需要其它終端設備轉發的消息時,該終端設備需要附加上一定的轉發條件,其它終端設備在轉發該消息前需要判斷其是否符合該轉發條件,其他終端設備如果轉發了此消息,這時也需要同時轉發該消息所攜帶的轉發條件。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應用場景的示意圖。圖1中以V2X通信的場景為例進行描述,但本發明實施例也可以應用於任意其它D2D通信場景,本發明對此不做限定。圖1中示出了一個完整的D2D通信鏈路中參與信息傳輸的部分終端設備。其中,終端設備10向終端設備20、終端設備21和終端設備22發送消息,假設終端設備20滿足轉發條件,而終端設備21和終端設備22不滿足轉發條件,那麼終端設備20轉發該消息,例如可以向終端設備30、終端設備31和終端設備32轉發該消息,而終端設備21和終端設備22則不對該消息進行轉發。
圖1中示出的不同的終端設備可以包括快速移動的車載設備例如終端設備10、終端設備20、終端設備22、終端設備30和終端設備31,或者是具有無線發射接收能力的網路控制節點例如終端設備21,或者是慢速移動的無線裝置例如終端設備32。但是本發明實施例中對參與該D2D通信的終端設備的類型不作任何限定,該終端設備也可以是具有無線接收和發送能力的其他D2D設備。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D2D通信的方法的流程交互圖。這裡以終端設備10和終端設備20為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通信方法中,終端設備10可以向包括終端設備20在內的多個終端設備發送待轉發信息,接收到還待轉發信息的其他終端設備所執行的方法可以參考終端設備20所執行的方法。如圖2所示,該D2D通信的方法包括:201,終端設備10確定待轉發信息,其中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和轉發條件信息。
具體地,終端設備10確定需要轉發給其他終端設備的待轉發信息,該待轉發信息中不僅包括目標信息,還包括用於指示該目標信息是否能夠被繼續轉發的轉發條件信息。可選地,該目標信息包括終端設備10的用戶需求信息或者當前交通狀況信息。如果其他終端設備例如終端設備20接收到該待轉發信息,那麼終端設備20就可以根據該待轉發信息中的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是否繼續轉發該待轉發信息。如果該終端設備20不滿足轉發條件信息指示的轉發條件,那麼將不再對該待轉發信息進行轉發,如果該終端設備20滿足該轉發條件信息指示的轉發條件,那麼該終端設備20向其他終端設備繼續轉發該待轉發信息,該待轉發信息中包括該轉發條件信息。
可選地,該轉發條件信息包括位置條件信息和/或時間條件信息。
也就是說,上述轉發條件信息所指示的轉發條件,可以是基於地理位置的條件,也可以是基於時間的條件,還可以是同時基於地理位置和時間的條件。
在V2X通信的過程中,不管是交通信息還是終端設備之間的發現,都只有在一定的位置範圍內才有意義。因此,終端設備10在PC5介面上發送需要其它終端設備轉發的目標信息時,可以附加上該信息的有效的位置範圍。只有在一定的地理位置範圍內,該目標信息才是有效的,或者說該目標信息才有必要繼續轉發給其他設備。
可選地,該位置條件信息可以包括一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 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經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緯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高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小距離,以及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大距離。
舉例來說,假設該轉發條件信息中包括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經度坐標範圍,和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緯度坐標範圍。並且終端設備10在行駛過程中遇到嚴重的交通擁堵,需要將該交通擁堵的消息,即目標信息告訴給其他終端設備。假設發生該交通擁堵的區域範圍為東經116°23’17”、北緯39°54’59”到東經116°30’18”、北緯39°55’00”的範圍內,終端設備10需要通知地理位置位於東經116°23’15”、北緯39°54’58”到東經116°30’20”、北緯39°55’01”範圍內的終端設備這裡發生了該交通擁堵,那麼該交通擁堵的信息中包括的轉發條件信息就包括了該地理位置範圍,因為該範圍內的終端設備受該交通擁堵的影響較大,這些終端設備接收到該交通擁堵消息後可以調整自己的行車路線或者更換,以避免更加嚴重的交通擁堵和車流量較大引發的交通事故的發生。而對於位於該範圍以外的其他終端設備,由於受該交通擁堵的影響較小,沒有必要再將該交通擁堵消息轉發給這些終端設備,以減少大量信息轉發帶來的網路擁塞,使該交通擁堵消息能夠及時準確地被所需的終端設備所接收。
又例如,假設終端設備10向其他終端設備發送待轉發信息,待轉發信息包括的目標信息為指示當前所在區域發生交通擁堵的信息,待轉發信息包括的該轉發條件信息中包括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小距離Rmin,以及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大距離Rmax。終端設備10發送包括該轉發條件信息的該待轉發信息後,只有滿足該轉發條件信息指示的轉發條件的終端設備,才將該待轉發信息進行轉發,即只有在距離 終端設備10的距離為Rmin到Rmax範圍內的終端設備才對該待轉發信息進行轉發,如果其中接收到該待轉發信息的某個終端設備距離終端設備10的距離小於Rmin,或者其中接收到該待轉發信息的某個終端設備距離終端設備10的距離大於Rmax,那麼則不對該待轉發信息進行轉發。因為在V2X通信過程中,如果兩個終端設備的距離很接近時,這樣的轉發是沒有太大意義的,比如分別在同一條馬路的兩條車道上同向並列移動的兩輛車,其有效覆蓋範圍可以認為基本上是一致的,可以避免這兩輛車之間的不必要的轉發以減少網路擁塞。而如果兩個終端設備的距離很遠時,一個終端設備所處的交通狀況對另一個終端設備帶來的影響是可以忽略的。
可選地,如果該轉發條件信息中包括有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小距離和/或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大距離,終端設備10發送的待轉發信息中還可以包括該終端設備10的位置信息,以便於其他終端設備接收到該待轉發信息後可以根據該位置信息確定與終端設備10之間的距離。
在V2X通信的過程中,某些信息可能是有時間限制的,譬如實時交通信息的傳播。因此,終端設備10發送該目標信息時,可以附上該目標消息的有效時間範圍一起發送。
可選地,該時間條件信息包括該待轉發信息的發送時刻和最長轉發時間,或者該時間條件信息包括該待轉發信息的轉發結束時刻。
其中,該發送時刻或轉發結束時刻可以通過時間標記來表示,例如通過協調世界時(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簡稱“UTC”)的時標來表示,該最長轉發時間可以是一個具體的時標,也可以是一個時間長度。
舉例來說,終端設備10在行駛過程中遇到前方交警在處理一場交通糾紛,該交通糾紛處理時間在5分鐘左右,那麼終端設備10發送待轉發信息,通知其他終端設備前方有五分鐘的緩行,該待轉發信息中不 僅包括目標信息,即該交通糾紛的信息,還包括該時間信息5分鐘和終端設備10發送該待轉發信息的時刻信息例如14:00。其他終端設備接收到該待轉發信息時,會根據轉發條件信息來判斷是繼續進行轉發,假設某個終端設備接收到該初始消息的時刻是14:02,那麼根據轉發條件信息能夠確定14:02在14:00-14:05以內,表示該交通糾紛仍未處理完,那麼繼續將該待轉發信息發送給其他的終端設備;如果某個終端設備接收到該待轉發消息的時刻是14:07,那麼根據轉發條件信息能夠確定14:07已經超過14:05以外,表示該交通糾紛已經處理完了,那麼無需再將包括該轉發條件的該待轉發信息進行轉發,以減少網路擁塞,使其他重要的信息能夠及時被轉發。
202,終端設備10發送該待轉發信息。
具體地,終端設備10確定了需要發送的待轉發信息後,發送該待轉發信息,該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和用於指示該目標信息是否能夠被繼續轉發的轉發條件信息。
可選地,終端設備10通過廣播的方式發送該待轉發信息。
203,終端設備20接收終端設備10發送的待轉發信息。
具體地,終端設備10發送該待轉發信息後,終端設備20接收到終端設備10發送的該待轉發信息,該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和轉發條件信息。終端設備20根據該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是否轉發該待轉發信息。
應理解,這裡是以終端設備20接收到終端設備10發送的該待轉發信息為例進行說明,終端設備10發送的該待轉發信息還可以由其他的終端設備接收到,其他終端設備接收到該待轉發信息後,可以和終端設備20執行相同的方法,為了簡潔,這裡不再贅述。
可選地,該終端設備20接收終端設備10通過廣播的方式發送的該待轉發信息。
204,終端設備20根據該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是否轉發該待轉發信息。
具體而言,終端設備20從終端設備10接收到該待轉發信 息,該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和轉發條件信息,終端設備20根據該待轉發信息包括的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是否向其他終端設備轉發該待轉發信息。該轉發條件信息可以包括位置條件信息和/或時間條件信息。如果終端設備20滿足所述轉發條件信息指示的轉發條件,確定轉發該待轉發信息;如果終端設備20不滿足所述轉發條件信息指示的轉發條件,禁止轉發該待轉發信息。應理解,該終端設備20如果根據該轉發條件信息確定轉發目標信息,那麼在轉發該目標信息的同時,也可以將該轉發條件信息一併轉發。
舉例來說,如果該轉發條件信息中包括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小距離,以及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大距離,終端設備20接收到待轉發信息中還可以包括該終端設備10的位置信息。從而終端設備20可以根據終端設備10的位置信息和自身的位置,確定該終端設備20與終端設備10之間的距離是否滿足該最小距離和該最大距離的要求,並確定是否轉發該待轉發信息。假設終端設備20接收到終端設備10發送的待轉發信息,該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和轉發條件信息,該目標信息指示終端設備10所在位置發生交通擁堵,該轉發條件信息包括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小距離Rmin=500m和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大距離Rmax=5km。終端設備20還可以接收終端設備10發送的終端設備10的位置信息,例如終端設備10位於東經116°23’17”、北緯39°54’59”。終端設備20確定自身的位置為東經116°23’17”、北緯39°56’62”,那麼終端設備20根據終端設備10的位置信息和終端設備20的位置信息計算出終端設備20與終端設備10之間的距離為R=2km,所以該終端設備20的位置大於該最小距離且小於該最大距離,該終端設備20需要轉發該初始消息,同時轉發終端設備20的位置信息,即終端設備20位於東經116°23’17”、北緯39°56’62”的信息,以告知其他終端設備該擁堵消息,使其他終端設備接收到該交通擁堵消息後可以調整自己的行車路線或者更換交通工具。假設終端設備20 確定自身的位置為東經116°23’17”、北緯39°54’58”,那麼終端設備20根據終端設備10的位置信息和終端設備20的位置信息計算出終端設備20與第一終端設備10的距離為R=100m,所以該終端設備20的位置小於該最小距離,表示該終端設備20在距離終端設備10僅100m的位置,該終端設備20和該終端設備10的覆蓋面積基本相同,為了減少不必要的轉發信息,該終端設備20禁止轉發該初始消息。假設終端設備20確定自身的位置為東經116°23’17”、北緯39°52’62”,那麼終端設備20根據終端設備10的位置信息和終端設備20的位置信息確定終端設備20與第一終端設備10的距離為R=7km,所以該終端設備20的位置大於該最大距離,表示該終端設備20在距離終端設備7km開外的位置,已經遠遠超出當前的擁堵範圍,受到該擁堵情況的影響已經很小了,該終端設備20沒有必要再轉發該初始消息。
因此,本發明實施例的D2D通信的方法,通過對進行信息轉發的設備進行過濾,使符合一定條件的終端設備才能對待轉發信息進行轉發,從而避免了大量信息轉發引起的擁塞。
在某些場景下,不僅轉發信息,而且轉發信息所包含的路徑(拓撲結構)信息也都有用。例如V2X通信應用在交通事故救援,災難救援等公共安全領域時,V2X信息的轉發路徑可能是非常有用的信息。終端設備10在PC5介面上發送需要轉發的信息時,可以要求轉發該信息的終端設備在進行信息轉發時,同時附加上自己的屬性信息一併發送。
可選地,如圖3所示的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D2D通信的方法的流程交互圖,在201中終端設備10確定的待轉發信息,不僅包括目標信息和轉發條件信息,還可以包括該終端設備10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在202中終端設備10發送該待轉發信息。在203中終端設備20接收終端設備10發送該待轉發信息時,不僅可以獲取目標信息和轉發條件信息,還可以獲取終端設備10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其中,在該實施例中,該指示信息用於指示終端設備20在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時,同時發送終端設備20的屬性信息。如果在204中,終端設備20根據待轉發信息中包括的轉發 條件信息確定轉發該待轉發信息,該D2D通信的方法還可以包括2041、205和206。其中,204可以被2041所替代。
205,終端設備20根據該指示信息確定轉發信息。
終端設備20接收終端設備10發送的待轉發信息,並根據該待轉發信息中的指示信息確定轉發信息,其中該轉發信息包括待轉發信息和終端設備20的屬性信息。
可選地,該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發送時刻信息、終端設備20的類型信息和終端設備20的身份信息。
其中,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指終端設備所屬的類型,例如指示該終端設備是快速移動車載設備、慢速移動的無線裝置,或者是具有無線發射接收能力的網路控制節點等。不同類型的終端設備可以用不同的類型標識來標記。
另外,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指每個終端各自具有的不同標識,例如在V2V通信過程中,每輛汽車的車牌號就可以當作各自的身份信息,知道了該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就能夠唯一地確定該終端設備。
具體而言,終端設備10發送待轉發信息,該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轉發條件信息、該終端設備10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終端設備20接收到該待轉發信息後,如果終端設備20根據其中的轉發條件信息確定轉發該待轉發信息,那麼終端設備20還會根據該指示信息確定轉發信息,該轉發信息不僅包括該待轉發信息,還包括終端設備20的屬性信息。
206,終端設備20發送該轉發信息。
具體而言,終端設備20從終端設備10接收到終端設備10發送的待轉發信息後,如果確定轉發該待轉發信息,終端設備20會根據該指示信息確定的轉發信息,該轉發信息中不僅包括該待轉發信息,還包括終端設備20的屬性信息。從而,接收到終端設備20發送的該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可以從該轉發信息中獲取終端設備20的屬性信息和終端設備10的屬性信息,從而可以確定該待轉發信息的傳輸路徑,該傳輸路徑包括參 與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位置信息,根據從不同終端設備接收到的該待轉發信息可以確定路徑拓撲結構。這樣,一個終端設備可以獲得其他終端的位置及分佈,在一些特殊的場景例如災難救援現場可以對救援行動進行指導。
圖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D2D通信的方法的流程交互圖。這裡以終端設備10和終端設備20為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通信方法中,終端設備10可以向包括終端設備20在內的多個終端設備發送該待轉發信息,其他終端設備所執行的方法可以參考終端設備20所執行的方法。如圖4所示,該D2D通信的方法包括:401,終端設備10確定待轉發信息。
具體地,終端設備10確定需要轉發給其他終端設備的待轉發信息,該待轉發信息中包括目標信息、終端設備10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該指示信息用於指示終端設備20在轉發該待轉發信息時,同時發送終端設備20的屬性信息。
可選地,該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發送時刻信息、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和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
402,終端設備10發送該待轉發信息。
具體地,終端設備10確定了需要發送的待轉發信息後,發送該待轉發信息,該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終端設備10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
可選地,終端設備10通過廣播的方式發送該待轉發信息。
403,終端設備20接收該待轉發信息。
具體地,終端設備10發送該待轉發信息後,終端設備20接收到終端設備10發送的該待轉發信息,該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終端設備10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終端設備20根據該指示信確定轉發信息,該轉發信息包括該待轉發信息和終端設備20的屬性信息。。
應理解,這裡是以終端設備20接收到終端設備10發送的該 待轉發信息為例進行說明,終端設備10發送的該待轉發信息還可以由其他的終端設備接收到,其他終端設備接收到該待轉發信息後,可以和終端設備20執行下述相同的方法,為了簡潔,這裡不再贅述。
可選地,該終端設備20接收終端設備10通過廣播的方式發送的該待轉發信息。
404,終端設備20根據該指示信息確定轉發信息。
具體而言,終端設備10發送待轉發信息至終端設備20,該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該終端設備10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終端設備20從終端設備10接收到該待轉發信息後,終端設備20需要向其他終端設備發送該待轉發信息。終端設備20根據該待轉發信息包括的指示信息確定轉發信息,該轉發信息不僅包括該待轉發信息,還包括終端設備20的屬性信息。
405,終端設備20發送該轉發信息。
具體而言,終端設備20從終端設備10接收到包括目標信息、終端設備10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的待轉發信息後,終端設備20會發送終端設備20根據該指示信息確定的轉發信息,該轉發信息中不僅包括該待轉發信息,還包括終端設備20的屬性信息。接收到該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可以從該轉發信息中獲取終端設備20的屬性信息和終端設備10的屬性信息,從而可以確定待轉發信息的轉發路徑,根據從不同終端設備接收到的該待轉發信息可以確定多條路徑從而形成路徑拓撲結構。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終端設備20根據待轉發信息,確定該待轉發信息的傳輸路徑,該傳輸路徑包括參與轉發該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位置信息。
具體而言,終端設備20根據指示信息確定轉發信息,該轉發信息包括該待轉發信息和該終端設備20的屬性信息,並轉發該轉發信息。其他終端設備接收到終端設備20發送的轉發信息後,可以獲得終端設備10的位置信息和終端設備20的位置信息,也就是說,接收到該轉發信 息的終端設備可以確定該轉發信息的傳輸路徑。接收到該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還會接收到其他終端設備經過不同路徑傳輸過來的該轉發信息,同樣也可獲取該待轉發信息的多個不同的路徑信息,從而確定待轉發信息被傳輸過程中的所有路徑,可以形成一個路徑拓撲結構。
這樣,每個終端設備都可以獲得其他終端的位置及分佈,而且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可以區分終端設備的類型,從而在獲得其他終端的位置及分佈的同時,還可以獲知每一個轉發點處的設備是何種類型,以判斷轉發該信息的是車輛、行人還是其他,在一些特殊的場景例如災難救援現場可以對救援行動進行指導。發送終端可以利用形成的該拓撲結構到達位於轉發路徑上的特定終端(轉發路徑上的轉發終端),這樣可以提高V2X通信中的轉發效率(利用此拓撲結構,只要求位於轉發路徑上的特定終端轉發),這在災難救援和事故處理中是有特殊意義的。同時,基於轉發路徑中攜帶的地理位置信息也可以得出V2X中的車輛位置分佈信息,這在公共安全領域(例如災難救援,事故處理中)也是有幫助的。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終端設備20根據該待轉發信息的多個傳輸路徑,確定該多個傳輸路徑上的參與轉發該待轉發信息的多個終端設備的位置分佈情況。
舉例來說,假設該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並且假設終端設備30接收到終端設備20發送的轉發信息,那麼終端設備30可以根據該路徑拓撲結構獲取每個車輛的具體位置,從而能夠確定出哪個區域的車流量較為密集,哪個區域的車流量較為稀疏,以可以選擇車流量較為稀疏的線路行駛,以避免更加嚴重的交通擁堵。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終端設備20在該待轉發信息的多個傳輸路徑中,確定目標傳輸路徑;終端設備20根據該目標傳輸路徑,向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發送反饋信息。
舉例來說,假設該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時間信息和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並且假設終端設備30接收到終端設備20發送的轉發信息,那麼終端設備30可以根據該轉發信息確定待轉發信息的傳輸路徑,獲取每個車輛的具體位置,以及從不同路徑接收到該待轉發信息所花費的時間。例如,終端設備10、終端設備20和終端設備30處於救災現場,終端設備30從不同終端設備,經過不同路徑接收到終端設備10發送的該待轉發信息,該待轉發信息指示終端設備10需要其他車輛的支援,假設終端設備30從終端設備20接收到終端設備10發送的該待轉發信息所對應的這條路徑上,該待轉發信息傳輸所花費的時間最少,那麼終端設備30如果自身有能力對終端設備10進行支援時,可以選擇通過該路徑,即終端設備30通過終端設備20向該終端設備10向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發送反饋信息,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通知終端設備10,該反饋信息中可以包括終端設備30的身份信息、終端設備20的身份信息和終端設備10的身份信息,以使得該反饋信息按照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通過這條指定路徑進行傳輸最終到達終端設備10。
應理解,這裡是以終端設備30接收到終端設備20發送的該轉發信息為例進行說明,終端設備20發送的該轉發信息還可以由其他的終端設備接收到,其他終端設備接收到該待轉發信息後,可以和終端設備30執行相同的方法,為了簡潔,這裡不再贅述。
還應理解,在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中,上述各過程的序號的大小並不意味著執行順序的先後,各過程的執行順序應以其功能和內在邏輯確定,而不應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實施過程構成任何限定。
上文中結合圖1至圖4,詳細描述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D2D通信的方法,下面將結合圖5至圖16,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D2D設備。應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網路設備和終端設備可以執行前述本發明實施例的各種方法,即以下各種設備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
圖5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的D2D設備500的示意性方塊圖。如圖5所示,該D2D設備500包括確定模組501和發送模組502。
確定模組501,用於確定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和轉發條件信息;發送模組502,用於發送所述確定模組確定的所述待轉發信息,以使得第二終端設備在接收到所述待轉發信息時,根據所述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是否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
可選地,所述轉發條件信息包括位置條件信息和/或時間條件信息。
可選地,所述位置條件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經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緯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高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小距離,以及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大距離。
可選地,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發送時刻和最長轉發時間,或者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的轉發結束時刻。
可選地,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終端設備在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時,同時發送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
可選地,所述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發送時刻信息、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和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
可選地,所述發送模組502具體用於:通過廣播的方式發送所述待轉發信息。
應注意,本發明實施例中,確定模組501可以由處理器實現,發送模組502可以由發送器實現。如圖6所示,D2D設備600可以包 括處理器601、接收器602、發送器603和記憶體604。其中,記憶體604可以用於儲存指令,還可以用於儲存處理器601執行的程式碼等。D2D設備600中的各個組件通過匯流排系統605連接在一起,其中匯流排系統605除包括數據匯流排之外,還包括電源匯流排、控制匯流排和狀態信號匯流排。其中,處理器601具體用於:確定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和轉發條件信息;發送器603用於:發送所述處理器601確定的所述待轉發信息,以使得第二終端設備在接收到所述待轉發信息時,根據所述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是否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
可選地,所述轉發條件信息包括位置條件信息和/或時間條件信息。
可選地,所述位置條件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經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緯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高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小距離,以及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大距離。
可選地,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發送時刻和最長轉發時間,或者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的轉發結束時刻。
可選地,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終端設備在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時,同時發送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
可選地,所述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發送時刻信息、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和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
可選地,所述發送器603具體用於:通過廣播的方式發送所述待轉發信息。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系統晶片的一個示意性結構圖。圖7的系統晶片700包括輸入介面701、輸出介面702、至少一個處理器703、記憶體704,所述輸入介面701、輸出介面702、所述處理器703以及記憶體704之間通過匯流排705相連,所述處理器703用於執行所述記憶體704中的程式碼,當所述程式碼被執行時,所述處理器703實現圖2或圖3中由第一終端設備執行的方法。
圖8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的D2D設備800的示意性方塊圖。如圖8所示,該D2D設備800可包括接收模組801、確定模組802和發送模組803。
接收模組801,用於接收第一終端設備發送的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和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模組802,用於根據所述接收模組接收的所述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是否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
可選地,所述確定模組802具體用於:如果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滿足所述轉發條件信息指示的轉發條件,確定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如果所述第二終端設備不滿足所述轉發條件信息指示的轉發條件,禁止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
可選地,所述轉發條件信息包括位置條件信息和/或時間條件信息,所述確定模組802具體用於:根據所述位置條件信息和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位置,和/或根據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和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接收到所述待轉發信息的時刻,確定是否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
可選地,所述位置條件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經度坐標範圍、需要 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緯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高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小距離,以及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大距離。
可選地,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發送時刻和最長轉發時間,或者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的轉發結束時刻。
可選地,所述D2D設備還包括發送模組803,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如果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確定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所述確定模組802還用於:根據所述指示信息確定轉發信息,所述轉發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和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所述發送模組803用於,轉發所述轉發信息。
可選地,所述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發送時刻信息、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和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
可選地,所述發送模組803具體用於:廣播所述轉發信息。
應注意,本發明實施例中,確定模組802可以由處理器實現,接收模組801可以由接收器實現,發送模組803可以由發送器實現。如圖9所示,D2D設備900可以包括處理器901、接收器902、發送器903和記憶體904。其中,記憶體904可以用於儲存指令,還可以用於儲存處理器901執行的程式碼等。D2D設備900中的各個組件通過匯流排系統905連接在一起,其中匯流排系統905除包括數據匯流排之外,還包括電源匯流排、控制匯流排和狀態信號匯流排。其中,接收器902具體用於:
接收第一終端設備發送的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和轉發條件信息;處理器901,用於根據所述接收器902接收的所述轉發條件 信息,確定是否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
可選地,處理器901具體用於:如果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滿足所述轉發條件信息指示的轉發條件,確定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如果所述第二終端設備不滿足所述轉發條件信息指示的轉發條件,禁止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
可選地,所述轉發條件信息包括位置條件信息和/或時間條件信息,所述處理器901具體用於:根據所述位置條件信息和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位置,和/或根據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和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接收到所述待轉發信息的時刻,確定是否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
可選地,所述位置條件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經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緯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高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小距離,以及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大距離。
可選地,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發送時刻和最長轉發時間,或者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的轉發結束時刻。
可選地,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如果所述處理器901確定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所述處理器901還用於:根據所述指示信息確定轉發信息,所述轉發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和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所述發送器903用於,轉發所述轉發信息。
可選地,所述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 種:發送時刻信息、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和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
可選地,所述發送器903具體用於:廣播所述轉發信息。
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系統晶片的一個示意性結構圖。圖10的系統晶片1000包括輸入介面1001、輸出介面1002、至少一個處理器1003、記憶體1004,所述輸入介面1001、輸出介面1002、所述處理器1003以及記憶體1004之間通過匯流排1005相連,所述處理器1003用於執行所述記憶體1004中的程式碼,當所述程式碼被執行時,所述處理器1003可以實現圖2或圖3中由第二終端設備執行的方法。
圖1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的D2D設備1100的示意性方塊圖。如圖11所示,該D2D設備1100包括確定模組1101和發送模組1102。
確定模組1101,用於確定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第一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 發送模組1102,用於發送所述確定模組1101確定的所述待轉發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終端設備在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時,同時發送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
可選地,所述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發送時刻信息、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和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
可選地,所述發送模組1102具體用於:通過廣播的方式發送所述待轉發信息。
應注意,本發明實施例中,確定模組1101可以由處理器實現,發送模組1102可以由發送器實現。如圖12所示,D2D設備1200可以包括處理器1201、接收器1202、發送器1203和記憶體1204。其中,記憶體1204可以用於儲存指令,還可以用於儲存處理器1201執行的程式碼等。D2D設備1200中的各個組件通過匯流排系統1205連接在一起,其中匯流排系統1205除包括數據匯流排之外,還包括電源匯流排、控制匯流排和狀態信號匯流排。其中,處理器1201具體用於: 確定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第一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發送器1203用於:發送所述處理器1201確定的所述待轉發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終端設備在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時,同時發送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
可選地,所述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發送時刻信息、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和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
可選地,所述發送器1203具體用於:通過廣播的方式發送所述待轉發信息。
圖1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系統晶片的一個示意性結構圖。圖13的系統晶片1300包括輸入介面1301、輸出介面1302、至少一個處理器1303、記憶體1304,所述輸入介面1301、輸出介面1302、所述處理器1303以及記憶體1304之間通過匯流排1305相連,所述處理器1303用於執行所述記憶體1304中的程式碼,當所述程式碼被執行時,所述處理器1303實現圖4中由第一終端設備執行的方法。
圖14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的D2D設備1400的示意性方塊圖。如圖14所示,該D2D設備1400包括接收模組1401、確定模組1402和發送模組1403。
接收模組1401,用於接收第一終端設備發送的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確定模組1402,用於根據所述接收模組1401接收的所述指示信息確定轉發信息,所述轉發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和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
發送模組1403,用於發送所述確定模組1402確定的所述轉發信息。
可選地,所述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發送時刻信息、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和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
可選地,所述接收模組1401接收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發送的所述待轉發信息之後,所述確定模組1402還用於:根據所述待轉發信息,確定所述待轉發信息的傳輸路徑,所述傳輸路徑包括參與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位置信息。
可選地,所述確定模組1402還用於:在所述待轉發信息的多個傳輸路徑中,確定目標傳輸路徑;所述發送模組1403還用於:根據所述目標傳輸路徑,向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發送反饋信息。
可選地,所述確定模組1402還用於:根據所述待轉發信息的多個傳輸路徑,確定所述多個傳輸路徑上的參與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多個終端設備的位置分佈情況。
可選地,所述發送模組1403具體用於:通過廣播的方式發送所述轉發信息。
應注意,本發明實施例中,確定模組1402可以由處理器實現,接收模組1401可以由接收器實現,發送模組1403可以由發送器實現。如圖15所示,D2D設備1500可以包括處理器1501、接收器1502、發送器1503和記憶體1504。其中,記憶體1504可以用於儲存指令,還可以用於儲存處理器1501執行的程式碼等。D2D設備1500中的各個組件通過匯流排系統1505連接在一起,其中匯流排系統1505除包括數據匯流排之外,還包括電源匯流排、控制匯流排和狀態信號匯流排。其中,接收器1502具體用於:
接收第一終端設備發送的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處理器1501,用於根據所述接收模組1401接收的所述指示信息確定轉發信息,所述轉發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和所述第二終端設 備的屬性信息。
發送器1503,用於發送所述處理器1501確定的所述轉發信息。
可選地,所述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發送時刻信息、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和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
可選地,所述接收器1502接收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發送的所述待轉發信息之後,所述處理器1501還用於:根據所述待轉發信息,確定所述待轉發信息的傳輸路徑,所述傳輸路徑包括參與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位置信息。
可選地,所述處理器1501還用於:在所述待轉發信息的多個傳輸路徑中,確定目標傳輸路徑;所述發送器1503還用於:根據所述目標傳輸路徑,向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發送反饋信息。
可選地,所述處理器1501還用於:根據所述待轉發信息的多個傳輸路徑,確定所述多個傳輸路徑上的參與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多個終端設備的位置分佈情況。
可選地,所述發送器1503具體用於:通過廣播的方式發送所述轉發信息。
圖16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系統晶片的一個示意性結構圖。圖16的系統晶片1600包括輸入介面1601、輸出介面1602、至少一個處理器1603、記憶體1604,所述輸入介面1601、輸出介面1602、所述處理器1603以及記憶體1604之間通過匯流排1605相連,所述處理器1603用於執行所述記憶體1604中的程式碼,當所述程式碼被執行時,所述處理器1603可以實現圖4中由第二終端設備執行的方法。
可以理解,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處理器可以是一種積體電路晶片,具有信號的處理能力。在實現過程中,上述方法實施例的各步驟可以通過處理器中的硬體的積體邏輯電路或者軟體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處 理器可以是通用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現場可程式門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程式邏輯元件、分立門或者電晶體邏輯元件、分立硬體組件。可以實現或者執行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公開的各方法、步驟及邏輯方塊圖。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者該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規的處理器等。結合本發明實施例所公開的方法的步驟可以直接體現為硬體譯碼處理器執行完成,或者用譯碼處理器中的硬體及軟體模組組合執行完成。軟體模組可以位於隨機記憶體,閃存、唯讀記憶體,可程式唯讀記憶體或者電可擦寫可程式記憶體、寄存器等本領域成熟的儲存媒體中。該儲存媒體位於記憶體,處理器讀取記憶體中的信息,結合其硬體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驟。
可以理解,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記憶體可以是揮發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可包括揮發性和非揮發性記憶體兩者。其中,非揮發性記憶體可以是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可程式唯讀記憶體(Programmable ROM,PROM)、可抹除可程式唯讀記憶體(Erasable PROM,EPROM)、電子可抹除可程式唯讀記憶體(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快閃記憶體。揮發性記憶體可以是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緩存。通過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說明,許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M,S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M,DRAM)、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ynchronous DRAM,SDRAM)、雙倍數據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強型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連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內存匯流排隨機存取記憶體(Direct Rambus RAM,DR RAM)。應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統和方法的記憶體旨在包括但不限於這些和任意其它適合類型的記憶體。
另外,本文中術語“系統”和“網路”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換 使用。本文中術語“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對象的關聯關係,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係,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同時存在A和B,單獨存在B這三種情況。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後關聯對象是一種“或”的關係。
應理解,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與A相應的B”表示B與A相關聯,根據A可以確定B。但還應理解,根據A確定B並不意味著僅僅根據A確定B,還可以根據A和/或其它信息確定B。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算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體、或者電腦軟體和電子硬體的結合來實現。這些功能究竟以硬體還是軟體方式來執行,取決於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為超出本發明的範圍。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裝置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整合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外,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連接或直接連接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介面、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也可以是電性的,機械的或其它的形式連接。
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實體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實體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佈到多個網路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發明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整合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實體存在,也可以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單元整合在一個單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軟體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並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儲存在一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中。基於這樣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軟體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電腦軟體產品儲存在一個儲存媒體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電腦設備(可以是個人電腦,服務器,或者網路設備等)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儲存媒體包括:隨身碟、移動硬碟、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碟等各種可以儲存程式碼的介質。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各種等效的修改或替換,這些修改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為准。
10‧‧‧終端設備
20‧‧‧終端設備
201~204‧‧‧步驟

Claims (50)

  1. 一種設備對設備(D2D)通信的方法,其包括:第一終端設備確定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和轉發條件信息;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發送所述待轉發信息,以使得第二終端設備在接收到所述待轉發信息時,根據所述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是否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轉發條件信息包括位置條件信息和/或時間條件信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位置條件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經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緯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高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小距離,以及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大距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發送時刻和最長轉發時間,或者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的轉發結束時刻。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終端設備在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時,同時發送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發送時刻信息、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和終 端設備的身份信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發送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終端設備通過廣播的方式發送所述待轉發信息。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為車載設備,所述目標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的用戶需求信息或者當前交通狀況信息。
  9. 一種設備對設備(D2D)通信的方法,其包括:第二終端設備接收第一終端設備發送的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和轉發條件信息;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根據所述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是否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根據所述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是否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如果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滿足所述轉發條件信息指示的轉發條件,確定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如果所述第二終端設備不滿足所述轉發條件信息指示的轉發條件,禁止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轉發條件信息包括位置條件信息和/或時間條件信息,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根據所述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是否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根據所述位置條件信息和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位置,和/或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根據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和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接收到所述待轉發信息的時刻,確定是否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位置條件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經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 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緯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高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小距離,以及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大距離。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發送時刻和最長轉發時間,或者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的轉發結束時刻。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如果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確定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根據所述指示信息確定轉發信息,所述轉發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和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所述第二終端設備轉發所述轉發信息。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發送時刻信息、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和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終端設備轉發所述轉發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終端設備廣播所述轉發信息。
  17. 一種設備對設備(D2D)通信的方法,其包括:第一終端設備確定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第一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發送所述待轉發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終端設備在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時,同時發送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發送時刻信息、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和 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或18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發送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終端設備通過廣播的方式發送所述待轉發信息。
  20. 一種設備對設備(D2D)通信的方法,其包括:第二終端設備接收第一終端設備發送的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根據所述指示信息確定轉發信息,所述轉發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和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發送所述轉發信息。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發送時刻信息、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和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或2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接收第一終端設備發送的待轉發信息之後,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根據所述待轉發信息,確定所述待轉發信息的傳輸路徑,所述傳輸路徑包括參與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位置信息。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第二終端設備在所述待轉發信息的多個傳輸路徑中,確定目標傳輸路徑;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根據所述目標傳輸路徑,向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發送反饋信息。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根據所述待轉發信息的多個傳輸路徑,確定所述多個傳輸路徑上的參與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多個終端設備的位置分佈情況。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發 送所述轉發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終端設備通過廣播的方式發送所述轉發信息。
  26. 一種設備對設備(D2D)設備,其包括:確定模組,用於確定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和轉發條件信息;發送模組,用於發送所述確定模組確定的所述待轉發信息,以使得第二終端設備在接收到所述待轉發信息時,根據所述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是否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D2D設備,其中,所述轉發條件信息包括位置條件信息和/或時間條件信息。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的D2D設備,其中,所述位置條件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經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緯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高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小距離,以及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大距離。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或28項所述的D2D設備,其中,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發送時刻和最長轉發時間,或者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的轉發結束時刻。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的D2D設備,其中,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終端設備在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時,同時發送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的D2D設備,其中,所述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發送時刻信息、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和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的D2D設備,其中,所述發送模組具體用於:通過廣播的方式發送所述待轉發信息。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的D2D設備,其中,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為車載設備,所述目標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的用戶需求信息或者當前交通狀況信息。
  34. 一種設備對設備(D2D)設備,其包括:接收模組,用於接收第一終端設備發送的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和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模組,用於根據所述接收模組接收的所述轉發條件信息,確定是否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的D2D設備,其中,確定模組具體用於:如果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滿足所述轉發條件信息指示的轉發條件,確定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如果所述第二終端設備不滿足所述轉發條件信息指示的轉發條件,禁止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或35項所述的D2D設備,其中,所述轉發條件信息包括位置條件信息和/或時間條件信息,所述確定模組具體用於:根據所述位置條件信息和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位置,和/或根據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和所述第二終端設備接收到所述待轉發信息的時刻,確定是否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的D2D設備,其中,所述位置條件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種: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經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緯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高度坐標範圍、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 端設備之間的最小距離,以及需要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之間的最大距離。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的D2D設備,其中,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發送時刻和最長轉發時間,或者所述時間條件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的轉發結束時刻。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所述的D2D設備,其中,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如果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確定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所述確定模組還用於:根據所述指示信息確定轉發信息,所述轉發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和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所述發送模組還用於,轉發所述轉發信息。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所述的D2D設備,其中,所述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發送時刻信息、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和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所述的D2D設備,其中,所述發送模組具體用於:廣播所述轉發信息。
  42. 一種設備對設備(D2D)設備,其包括:確定模組,用於確定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第一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發送模組,用於發送所述確定模組確定的所述待轉發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第二終端設備在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時,同時發送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所述的D2D設備,其中,所述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發送時刻信息、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和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或43項所述的D2D設備,其中,所述發送 模組具體用於:通過廣播的方式發送所述待轉發信息。
  45. 一種設備對設備(D2D)設備,其包括:接收模組,用於接收第一終端設備發送的待轉發信息,所述待轉發信息包括目標信息、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和指示信息;確定模組,用於根據所述接收模組接收的所述指示信息確定轉發信息,所述轉發信息包括所述待轉發信息和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的屬性信息;發送模組,用於發送確定模組確定的所述轉發信息。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所述的D2D設備,其中,所述屬性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種:發送時刻信息、終端設備的類型信息和終端設備的身份信息。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或46項所述的D2D設備,其中,所述接收模組接收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發送的所述待轉發信息之後,所述確定模組還用於:根據所述待轉發信息,確定所述待轉發信息的傳輸路徑,所述傳輸路徑包括參與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終端設備的位置信息。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所述的D2D設備,其中,所述確定模組還用於:在所述待轉發信息的多個傳輸路徑中,確定目標傳輸路徑;所述發送模組還用於:根據所述目標傳輸路徑,向所述第一終端設備向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發送反饋信息。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所述的D2D設備,其中,所述確定模組還用於:根據所述待轉發信息的多個傳輸路徑,確定所述多個傳輸路徑上的參與轉發所述待轉發信息的多個終端設備的位置分佈情況。
  5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9項所述的D2D設備,其中,所述發送模組具體用於: 通過廣播的方式發送所述轉發信息。
TW106119697A 2016-06-29 2017-06-13 設備對設備(d2d)通信的方法和設備對設備(d2d)設備 TW2018015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87745 2016-06-29
PCT/CN2016/087745 WO2018000262A1 (zh) 2016-06-29 2016-06-29 D2d通信的方法和d2d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1559A true TW201801559A (zh) 2018-01-01

Family

ID=60785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9697A TW201801559A (zh) 2016-06-29 2017-06-13 設備對設備(d2d)通信的方法和設備對設備(d2d)設備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071040B2 (zh)
EP (1) EP3432613B1 (zh)
JP (1) JP6843883B2 (zh)
KR (1) KR20190021202A (zh)
CN (1) CN109076315B (zh)
HK (1) HK1258454A1 (zh)
TW (1) TW201801559A (zh)
WO (1) WO201800026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3715A (zh) * 2019-05-17 2019-09-0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车辆间最优估计距离的v2v通信模式切换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75283B2 (en) * 2016-04-29 2020-02-2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ter-device communication
US11172327B2 (en) * 2018-07-12 2021-1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ing for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CN111245497B (zh) * 2020-01-10 2022-06-0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中继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98386A1 (en) * 2002-01-16 2004-10-07 Dupray Dennis J. Applications for a wireless location gateway
US7139820B1 (en) * 2002-02-26 2006-11-21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in relation to a target device
CN1283071C (zh) * 2003-02-20 2006-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中指定路由的方法
CN100450077C (zh) 2004-09-15 2009-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网络中路由转发的方法
CN101652964B (zh) * 2007-02-01 2014-06-25 Nec德国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中的信息散发方法
JP2009033442A (ja) * 2007-07-26 2009-02-12 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無線装置
US8059012B2 (en) * 2008-09-05 2011-11-1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Reliable packet delivery protocol for geocast protocol in disconnected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
US8314718B2 (en) * 2009-10-02 2012-11-2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Reducing the computational load on processors by selectively discarding data in vehicular networks
US9538493B2 (en) * 2010-08-23 2017-01-03 Finetrak, Llc Locating a mobile station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JP5644689B2 (ja) * 2011-06-15 2014-12-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8923147B2 (en) * 2011-10-03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ltering and processing received vehicle peer transmissions based on reliability information
US9495870B2 (en) 2011-10-20 2016-11-1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using a scalable ad hoc geographic routing protocol
WO2013079771A1 (en) * 2011-12-02 2013-06-0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a communication among wireless devices
CN102883281B (zh) 2012-01-30 2015-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消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202587034U (zh) * 2012-03-12 2012-12-05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车辆间通信的车辆密度感知系统
EP2856836B1 (en) 2012-05-31 2019-02-2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d2d, mobility in wireless systems
CN102740395A (zh) * 2012-07-12 2012-10-1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面向移动传感器网络的自组织路由方法
US20150312953A1 (en) * 2012-11-07 2015-10-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 Inc. Reliable Multicast/Broadcast for P2P Communications
US9203748B2 (en) * 2012-12-24 2015-12-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base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node, and system
EP3036729B1 (de) * 2013-08-22 2021-06-30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Filterung weiterzuleitender datenpakete im car2x-netzwerk
US10085297B2 (en) 2013-12-02 2018-09-25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717714A (zh) * 2013-12-17 2015-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由信息发送、接收的方法、装置及路由信息处理系统
US10212642B2 (en) * 2014-02-27 2019-02-19 Nokia Technology Oy Device-to-device based user equipment to network relay
CN105280005A (zh) * 2014-06-06 2016-01-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道路安全消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4135438B (zh) 2014-07-08 2017-10-17 清华大学 报文携带路由信息的可扩展路由方法
US9832706B2 (en) 2014-07-30 2017-11-28 Ne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 a multi-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5472646B (zh) * 2014-08-08 2020-09-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设备到设备资源获取失败的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05592404A (zh) 2014-11-06 2016-05-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2d通信的同步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657783A (zh) * 2015-05-29 2016-06-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直连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5282688B (zh) * 2015-10-30 2018-12-25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路侧单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3715A (zh) * 2019-05-17 2019-09-0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车辆间最优估计距离的v2v通信模式切换方法
CN110213715B (zh) * 2019-05-17 2020-10-0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车辆间最优估计距离的v2v通信模式切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6315A (zh) 2018-12-21
EP3432613A1 (en) 2019-01-23
CN109076315B (zh) 2021-12-28
EP3432613B1 (en) 2022-04-27
KR20190021202A (ko) 2019-03-05
JP2019523572A (ja) 2019-08-22
US11071040B2 (en) 2021-07-20
US20190124583A1 (en) 2019-04-25
WO2018000262A1 (zh) 2018-01-04
EP3432613A4 (en) 2019-01-23
JP6843883B2 (ja) 2021-03-17
HK1258454A1 (zh) 2019-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19880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076032A1 (zh) 车联网v2x业务的转发方法及装置
EP3119113B1 (en) Security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7028679A1 (zh) 一种数据收发、中继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US11178516B2 (en) Intra-group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TW201801559A (zh) 設備對設備(d2d)通信的方法和設備對設備(d2d)設備
CN105532040B (zh) 车载自组织网络中的消息广播
Chen et al. BIG-CCA: Beacon-less, infrastructure-less, and GPS-less cooperative collision avoidance based on vehicular sensor networks
CN110505254B (zh) 一种车辆编队行驶的通信方法、系统和终端
Alodadi et al. Cooperative volunteer protocol to detect non-line of sight nodes in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
EP2782366B1 (en) Vehicle networ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TWI746595B (zh) 設備對設備通信的方法和終端設備
WO2017028603A1 (zh) 车联网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15355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519172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US20220095152A1 (en) Vehicle-to-Vehicle and Vehicle-to-Network Communication
AU2018279551B2 (en) Servic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emaa et al. Extended mobility management and routing protocols for internet-to-VANET multicasting
CN108370532B (zh) 一种组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KR101119437B1 (ko) 차량 애드혹 네트워크의 메세지 전송방법
WO2017028030A1 (en) Network assisted message forwarding
TW201801503A (zh) 通信方法、轉發設備和終端設備
US10728722B2 (en) V2X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network element
KR20100091456A (ko) 이동 차량간 패킷 전달 경로 제어 방법
WO2017107070A1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