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0304A -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鏈輪總成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鏈輪總成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800304A TW201800304A TW106120525A TW106120525A TW201800304A TW 201800304 A TW201800304 A TW 201800304A TW 106120525 A TW106120525 A TW 106120525A TW 106120525 A TW106120525 A TW 106120525A TW 201800304 A TW201800304 A TW 201800304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in
- width
- axial
- bicycle
- bicycle sprocket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30—Chain-wheels
- F16H55/303—Chain-wheels for round linked chains, i.e. hoisting chains with identical lin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自行車鏈輪,其包括一鏈輪本體及複數個鏈條傳動齒。該複數個鏈條傳動齒包括一第一齒及一第二齒。該第一齒具有界定於平行於旋轉中心軸線之一軸向方向上之一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該第二齒具有界定於該軸向方向上之一第二最大鏈條嚙合寬度。該第一齒具有界定於該軸向方向上之一第一寬度。該第一寬度經界定於自一基準線之一中心點徑向向外間隔開1.5 mm之一基準位置處。當自該軸向方向觀看時,該基準線經界定以連接與該複數個鏈條傳動齒嚙合之自行車鏈條之相鄰銷之中心。該第一寬度係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之70%或更大。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自行車鏈輪及一種自行車鏈輪總成。
騎自行車正成為一種愈來愈受歡迎的娛樂形式以及一種交通方式。此外,騎自行車已成為業餘愛好者及專業人士兩者之一非常受歡迎的競技運動。無論自行車是否用於娛樂、交通或競技,自行車產業在不斷改良自行車之各種組件。已被廣泛重新設計之一自行車組件係一鏈輪。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態樣,一種自行車鏈輪包括一鏈輪本體及複數個鏈條傳動齒。該鏈輪本體包含圍繞該自行車鏈輪之一旋轉中心軸線設置之一徑向外周邊。該複數個鏈條傳動齒設置於該徑向外周邊上以與一自行車鏈條嚙合。該複數個鏈條傳動齒包括一第一齒及一第二齒。該第一齒具有界定於平行於該旋轉中心軸線之一軸向方向上之一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該第二齒具有界定於該軸向方向上之一第二最大鏈條嚙合寬度。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大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內鏈板之間的一內鏈板間隔且小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外鏈板之間的一外鏈板間隔。該第二最大鏈條嚙合寬度小於該內鏈板間隔。該第一齒具有界定於該軸向方向上之一第一寬度。該第一寬度經界定於自一基準線之一中心點徑向向外間隔開1.5 mm之一基準位置處。當自該軸向方向觀看時,該基準線經界定以連接與該複數個鏈條傳動齒嚙合之該自行車鏈條之相鄰銷之中心。該第一寬度係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之70%或更大。 就根據第一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比該第一寬度小於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之70%的一情況增大該第一齒之鏈條嚙合表面之一面積。更具體而言,此可尤其在該對對置內鏈板開始接納該第二齒時增大鏈條嚙合表面之面積。此可減小該對對置外鏈板相對於該自行車鏈輪之一傾斜角,即使當自該自行車鏈輪上方觀看時該自行車鏈條相對於該自行車鏈輪傾斜。因此,防止該內鏈板撞上該第二齒之一齒尖。此可改良該自行車鏈輪之一鏈條保持效能。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態樣,根據第一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一寬度係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之80%或更大。 就根據第二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進一步增大該該第一齒之鏈條嚙合表面之面積。此可進一步改良該自行車鏈輪之鏈條保持效能。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三態樣,根據上述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一寬度係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之90%或更大。 就根據第三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進一步增大該第一齒之鏈條嚙合表面之面積。此可進一步改良該自行車鏈輪之鏈條保持效能。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態樣,根據上述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一齒包含界定於該軸向方向上之一第二寬度。該第二寬度經界定於自該基準線之該中心點徑向向外間隔開1.0 mm之一基準位置處。該第二寬度係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之80%或更大。 就根據第四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進一步增大該第一齒之鏈條嚙合表面之面積。此可進一步改良該自行車鏈輪之鏈條保持效能。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五態樣,根據上述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二寬度係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之90%或更大。 就根據第五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進一步增大該第一齒之鏈條嚙合表面之面積。此可進一步改良該自行車鏈輪之鏈條保持效能。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六態樣,根據上述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二寬度係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之95%或更大。 就根據第六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提供該第一齒之保持區域之一更適合面積。此可進一步改良該自行車鏈輪之鏈條保持效能。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七態樣,根據上述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經界定於自該基準線之該中心點徑向向外間隔開0.5 mm之一基準位置處。 就根據第七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進一步增大該第一齒之鏈條嚙合表面之面積。此可進一步改良該自行車鏈輪之鏈條保持效能。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八態樣,根據上述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一齒包含用於與該對對置外鏈板之一者嚙合的一第一軸向表面。該第一齒包含一第一額外軸向表面及一第一徑向最外端。該第一額外軸向表面與該第一軸向表面對置安置以與該對對置外鏈板之另一者嚙合。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在該軸向方向上經界定於該第一軸向表面與該第一額外軸向表面之間。該第一徑向最外端比該第一軸向表面更徑向向外遠離該鏈輪本體之該徑向外周邊。界定於該第一軸向表面與該第一徑向最外端之間的一最小軸向距離等於或小於0.8 mm。 就根據第八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提供該第一徑向最外端之一適合傾斜角。此可減少該自行車鏈條與該第一齒之該第一徑向最外端之間的非所要干擾。據此,可使該第一齒與該自行車鏈條之該對對置外鏈板順利嚙合且改良鏈條保持效能。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九態樣,根據上述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一徑向最外端比該第一額外軸向表面更徑向向外遠離該鏈輪本體之該徑向外周邊。在該軸向方向上界定於該第一額外軸向表面與該第一徑向最外端之間的一額外最小軸向距離等於或小於0.8 mm。 就根據第九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提供該第一徑向最外端之一更適合傾斜角。此可減少該自行車鏈條與該第一齒之該第一徑向最外端之間的非所要干擾。據此,可使該第一齒與該自行車鏈條之該對對置外鏈板順利嚙合且改良鏈條保持效能。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態樣,根據上述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一齒包含延伸於該第一軸向表面與該第一徑向最外端之間的一第一傾斜表面。該第一傾斜表面相對於該軸向方向傾斜以界定該第一傾斜表面與該第一軸向表面之間的一最大角。該最大角等於或小於25度。 就根據第十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提供該第一傾斜表面之一適合傾斜角。此可減少該自行車鏈條與該第一齒之該第一徑向最外端之間的非所要干擾。據此,可使該第一齒與該自行車鏈條之該對對置外鏈板順利嚙合且改良鏈條保持效能。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一態樣,根據上述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一齒包含將該第一傾斜表面耦合至該第一軸向表面之一耦合表面。當自該軸向方向觀看時,該耦合表面具有界定於該第一傾斜表面與該第一軸向表面之間的一中心。該耦合表面之該中心經安置成自該基準線徑向向外達等於或大於0.5 mm之一徑向距離。 就根據第十一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進一步增大該第一齒之鏈條嚙合表面之面積。此可進一步改良該自行車鏈輪之鏈條保持效能。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二態樣,根據上述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耦合表面之該中心經安置於自該基準線徑向向外間隔開1.0 mm或更大之一位置處。 就根據第十二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提供該第一齒之保持表面之一更適合面積。此可進一步改良該自行車鏈輪之鏈條保持效能。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三態樣,根據上述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耦合表面具有延伸於該第一傾斜表面與該第一軸向表面之間的一彎曲表面。 就根據第十三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使該第一齒與該自行車鏈條順利嚙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四態樣,根據上述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一齒包含用於與該對對置外鏈板之一者嚙合的一第一軸向表面。該第一齒包含一第一額外軸向表面及一第一徑向最外端。該第一額外軸向表面與該第一軸向表面對置安置以與該對對置外鏈板之另一者嚙合。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在該軸向方向上經界定於該第一軸向表面與該第一額外軸向表面之間。該第一徑向最外端比該第一軸向表面及該第一額外軸向表面更徑向向外遠離該鏈輪本體之該徑向外周邊。該第一齒具有自該基準線徑向界定至該第一徑向最外端之一第一徑向長度。該第一徑向長度等於或大於3.0 mm。 就根據第十四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提供該第一齒卡掣該自行車鏈條之該對對置外鏈板的一較早定時。此可快速穩定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定向。據此,可使緊鄰於該第一齒之一齒與該對對置內鏈板順利嚙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五態樣,根據上述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經構形使得該第一齒包含用於與該對對置外鏈板之一者嚙合的一第一軸向表面。該第一齒包含一第一額外軸向表面及一第一徑向最外端。該第一額外軸向表面與該第一軸向表面對置安置以與該對對置外鏈板之另一者嚙合。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在該軸向方向上經界定於該第一軸向表面與該第一額外軸向表面之間。該第一徑向最外端比該第一軸向表面及該第一額外軸向表面更徑向向外遠離該鏈輪本體之該徑向外周邊。該第一齒具有自該基準線徑向界定至該第一徑向最外端之一第一徑向長度。該第一徑向長度等於或小於4.0 mm。 就根據第十五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提供該第一齒卡掣該自行車鏈條之該對對置外鏈板的一更早定時。此可更快速穩定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定向。據此,可使緊鄰於該第一齒之一齒與該對對置內鏈板更順利嚙合。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六態樣,根據上述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進一步包括用於將該鏈輪本體耦合至一自行車曲柄之一曲柄附接部件。 就根據第十六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將該自行車鏈輪之結構應用於一前鏈輪。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七態樣,一種自行車鏈輪總成包括根據上述態樣之任何者之自行車鏈輪。該自行車鏈輪係一單一鏈輪,且該自行車鏈輪總成中不存在另一鏈輪。 就根據第十七態樣之自行車鏈輪總成而言,可改良該自行車鏈輪總成之鏈條保持效能。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十八態樣,一種自行車鏈輪包括一鏈輪本體及複數個鏈條傳動齒。該鏈輪本體包含圍繞該自行車鏈輪之一旋轉中心軸線設置之一徑向外周邊。該複數個鏈條傳動齒設置於該徑向外周邊上以與一自行車鏈條嚙合。該複數個鏈條傳動齒包括一第一齒及一第二齒。該第一齒具有界定於平行於該旋轉中心軸線之一軸向方向上之一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該第二齒具有界定於該軸向方向上之一第二最大鏈條嚙合寬度。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大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內鏈板之間的一內鏈板間隔且小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外鏈板之間的一外鏈板間隔。該第二最大鏈條嚙合寬度小於該內鏈板間隔。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經界定於自一基準線之一中心點徑向向外間隔開0.5 mm之一基準位置處。當自該軸向方向觀看時,該基準線經界定以連接與該複數個鏈條傳動齒嚙合之該自行車鏈條之相鄰銷之中心。 就根據第十八態樣之自行車鏈輪而言,可增大該第一齒之鏈條嚙合表面之一面積。此可減小該對對置外鏈板相對於該自行車鏈輪之一傾斜角,即使當自該自行車鏈輪上方觀看時該自行車鏈條相對於該自行車鏈輪傾斜。此可改良該自行車鏈輪之一鏈條保持效能。
現將參考附圖來描述(若干)實施例,其中相同元件符號標示所有各種圖式中之對應或相同元件。 第一實施例 首先參考圖1,一自行車鏈輪總成10包括根據一第一實施例之一自行車鏈輪12。自行車鏈輪12具有一旋轉中心軸線A1。自行車鏈輪12可相對於一自行車車架(圖中未展示)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旋轉。自行車鏈輪12與一自行車鏈條BC嚙合以將一旋轉傳動力F1傳輸至自行車鏈條BC。在此實施例中,自行車鏈輪12係一單一鏈輪,且自行車鏈輪總成中不存在另一鏈輪。然而,自行車鏈輪總成10除包括自行車鏈輪12之外,亦可包括另一鏈輪。此外,自行車鏈輪總成10係一前鏈輪總成。然而,自行車鏈輪總成10之結構可應用於後鏈輪總成。 在本申請案中,以下方向性術語「前」、「後」、「向前」、「向後」、「左」、「右」、「橫向」、「向上」及「向下」以及任何其他類似方向性術語係指基於面向一手把(圖中未展示)坐於一自行車之一車座(圖中未展示)上的一使用者(例如一騎乘者)所判定之方向。據此,此等術語在用於描述自行車鏈輪總成10之自行車鏈輪12時應被解譯為相對於裝備有自行車鏈輪12之自行車,如一水平表面上之一直立騎乘位置中所使用。 如圖1及圖2中所見,自行車鏈輪12進一步包括用於將鏈輪本體18耦合至一自行車曲柄16之一曲柄附接部件14。在此實施例中,自行車鏈輪總成10進一步包括一自行車曲柄16。自行車曲柄16包含一曲柄軸16A、一右曲柄臂16B、一左曲柄臂16C及連接臂16D。曲柄附接部件14包含曲柄附接部分14A。曲柄連接臂16D藉由諸如螺栓之緊固件(圖中未展示)來分別緊固至曲柄附接部分14A。 右曲柄臂16B及左曲柄臂16C經固定至曲柄軸16A。右曲柄臂16B及左曲柄臂16C經由曲柄軸16A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可旋轉地安裝至自行車車架。曲柄附接部件14經由連接臂16D耦合至右曲柄臂16B以可與右曲柄臂16B一體地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旋轉。曲柄附接部件14亦可與右曲柄臂16B一體地設置為一單件式整體構件。即,自行車鏈輪12可與曲柄附接部件14及右曲柄臂16B一體地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旋轉。自行車鏈輪12可在踩踏期間在一傳動旋轉方向D11上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旋轉。傳動旋轉方向D11經界定為沿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界定之一圓周方向D1。 如圖1及圖2中所見,自行車鏈輪12包括一鏈輪本體18及複數個鏈條傳動齒20。鏈輪本體18包含圍繞自行車鏈輪12之旋轉中心軸線A1所設置之一徑向外周邊22。鏈輪本體18包含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所設置之一徑向內周邊23。徑向外周邊22設置於徑向內周邊23之徑向外部。曲柄附接部件14自徑向內周邊23向內徑向延伸。 複數個鏈條傳動齒20設置於徑向外周邊22上以與一自行車鏈條BC嚙合。複數個鏈條傳動齒20包括一第一齒24及一第二齒26。在此實施例中,複數個鏈條傳動齒20包括複數個第一齒24及複數個第二齒26。第一齒24之一總數目等於第二齒26之一總數目。第一齒24之總數目及第二齒26之總數目不受限於此實施例。第一齒24及第二齒26在圓周方向D1上交替配置。然而,第一齒及第二齒26之配置不受限於此實施例。第一齒24具有不同於第二齒26之一形狀的一形狀。 如圖3至圖6中所見,第一齒24包含一下游圓周表面28 (一第一下游圓周表面28)及一上游圓周表面30 (一第一上游圓周表面30)。下游圓周表面28面向自行車鏈輪12在踩踏期間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旋轉時所沿之一傳動旋轉方向D11。傳動旋轉方向D11係在踩踏期間使自行車鏈輪12旋轉以將一踩踏力自自行車鏈輪12傳輸至自行車鏈條BC而使裝備有自行車鏈輪總成10之一自行車向前移動時所沿的一方向。上游圓周表面30面向與傳動旋轉方向D11相反之一反向旋轉方向D12。 第二齒26包含一下游圓周表面32 (一第二下游圓周表面32)及一上游圓周表面34 (一第二上游圓周表面34)。下游圓周表面32面向自行車鏈輪12在踩踏期間圍繞旋轉中心軸線A1旋轉時所沿之傳動旋轉方向D11。上游圓周表面34面向與傳動旋轉方向D11相反之反向旋轉方向D12。 如圖7中所見,第一齒24具有相對於垂直於旋轉中心軸線A1之一軸向中心面CP3之一對稱形狀。第二齒26具有相對於軸向中心面CP3之一對稱形狀。然而,第一齒24及第二齒26之至少一者可具有相對於軸向中心面之一非對稱形狀。 自行車鏈輪12包括一第一側表面S1及一第二側表面S2,第二側表面S2在平行於旋轉中心軸線A1之一軸向方向D2上與第一側表面S1對置。在此實施例中,第二側表面S2在軸向方向D2上比第一側表面S1更靠近自行車車架(圖中未展示)。因此,在自行車鏈輪總成10經安裝至自行車車架的一狀態中,第一側表面S1係一軸向外側表面且第二側表面S2係一軸向內側表面。然而,第一側表面S1可在軸向方向D2上比第二側表面S2更靠近自行車車架(圖中未展示)。 如圖8及圖9中所見,第一齒24具有界定於平行於旋轉中心軸線A1之軸向方向D2上之一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大於界定於自行車鏈條BC之一對對置內鏈板BC1之間的一內鏈板間隔BC11且小於界定於自行車鏈條BC之一對對置外鏈板BC2之間的一外鏈板間隔BC21。 如圖8中所見,第一齒24包含用於與對置外鏈板對BC2之一者嚙合的一第一軸向表面24A。第一軸向表面24A可包含用於在踩踏期間於軸向方向D2上面向外鏈板BC2之一第一鏈條面向區域。第一齒24包含與第一軸向表面24A對置安置以與對置外鏈板對BC2之另一者嚙合的一第一額外軸向表面24B。第一額外軸向表面24B可包含用於在踩踏期間於軸向方向D2上面向外鏈板BC2之一第一額外鏈條面向區域。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在軸向方向D2上界定於第一軸向表面24A與第一額外軸向表面24B之間。更具體而言,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可在軸向方向D2上界定為第一鏈條面向區域之一軸向最外端點與第一額外鏈條面向區域之一軸向最內端點之間的一軸向寬度。第一軸向表面24A在軸向方向D2上比第一額外軸向表面24B更靠近第一側表面S1。第二軸向表面26A在軸向方向D2上比第二額外軸向表面26B更靠近第一側表面S1。 如圖9中所見,第二齒26具有界定於軸向方向D2上之一第二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2。第二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2小於內鏈板間隔BC11。第二齒26包含用於與對置內鏈板對BC1之一者嚙合的一第二軸向表面26A。第二軸向表面26A可包含用於在踩踏期間於軸向方向D2上面向內鏈板BC1之一第二鏈條面向區域。第二齒26包含與第二軸向表面26A對置安置以與對置內鏈板對BC1之另一者嚙合的一第二額外軸向表面26B。第二額外軸向表面26B可包含用於在踩踏期間於軸向方向D2上面向內鏈板BC1之一第二額外鏈條面向區域。第二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2在軸向方向D2上界定於第二軸向表面26A與第二額外軸向表面26B之間。更具體而言,第二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2可在軸向方向D2上界定為第二鏈條面向區域之一軸向最外端點與第二額外鏈條面向區域之一軸向最內端點之間的一軸向寬度。第一軸向表面24A及第二軸向表面26A充當用於與自行車鏈條BC嚙合之一鏈條嚙合表面。 如圖9中所見,軸向中心面CP3界定於第一軸向表面24A及第一額外軸向表面24B之一軸向中心處。軸向中心面CP3亦可界定於第二軸向表面26A及第二額外軸向表面26B之一軸向中心處。具體而言,軸向中心面CP3係垂直於旋轉中心軸線A1之一平面。軸向中心面CP3延伸穿過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之一中心CW1且延伸穿過第二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2之一中心CW2。軸向中心面CP3延伸穿過連接第一軸向表面24A之一軸向最外端與第一額外軸向表面24B之一軸向最內端的一線之一中心CA1。軸向中心面CP3延伸穿過連接第二軸向表面26A之一軸向最外端與第二額外軸向表面26B之一軸向最內端的一線之一中心CA2。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齒24之軸向中心面與第二齒26之軸向中心面重合。然而,第一齒24之軸向中心面可在軸向方向D2上(向內或向外)自第二齒26之軸向中心面偏移。此外,在此實施例中,雖然第一齒24之軸向中心面與一第一徑向最外端24C (如下文將解釋)之一軸向中心面重合,但其等可在軸向方向D2上彼此偏移。此外,雖然第二齒26之軸向中心面與一第二徑向最外端26C (如下文將解釋)之一軸向中心面重合,但其等可在軸向方向D2上彼此偏移。 如圖10及圖11中所見,在自行車鏈輪12中,當自軸向方向D2觀看時,一基準線RL1經界定為連接與複數個鏈條傳動齒20嚙合之自行車鏈條BC之相鄰銷BC3之中心BC31的一線。在自行車鏈條BC與複數個鏈條傳動齒20完全嚙合的一狀態中,基準線RL1係一節圓直徑上之相對於自行車鏈輪12所界定之一圓弧,該節圓直徑基於自行車鏈條BC之相鄰銷BC3之中心BC31來界定。可基於數個滾子BC4之中心BC41來界定基準線RL1。滾子BC4之中心BC41與銷BC3之中心BC31重合。在滾子BC4經安置於第一齒24與第二齒26之間的一狀態中,自行車鏈條BC在最靠近旋轉中心軸線A1之一位置處與複數個鏈條傳動齒20完全嚙合。 當滾子BC4開始脫離複數個鏈條傳動齒20時,自行車鏈條BC之滾子BC4自基準線RL1偏移。當自軸向方向D2觀看時,一中心點P1經界定為基準線RL1與第一下游圓周表面28之一相交點P21與基準線RL1與第一上游圓周表面30之一相交點P22之間的基準線RL1之一中心點。例如,在此實施例中,自行車鏈條BC之一鏈條節距BC5係12.7 mm,且滾子BC4之一外徑BC42係7.65 mm。然而,鏈條節距BC5及滾子BC4之外徑BC42不受限於此實施例。 如圖10及圖11中所見,第一齒24包含自旋轉中心軸線A1徑向延伸穿過基準線RL1之一中心點P1的一圓周中心面CP1。圓周中心面CP1平行於旋轉中心軸線A1。下游圓周表面28在傳動旋轉方向D11上安置於圓周中心面CP1之一下游側上。上游圓周表面30在傳動旋轉方向D11上安置於圓周中心面CP1之一上游側上。 第二齒26包含自旋轉中心軸線A1徑向延伸穿過基準線RL1之中心點P1的一圓周中心面CP2。圓周中心面CP2平行於旋轉中心軸線A1。下游圓周表面32在傳動旋轉方向D11上安置於圓周中心面CP2之一下游側上。上游圓周表面34在傳動旋轉方向D11上安置於圓周中心面CP2之一上游側上。 圖8係沿軸向中心面CP3取得之一橫截面圖。如圖8中所見,第一齒24具有界定於軸向方向D2上之一第一寬度W11。第一寬度W11經界定於自一基準線RL1之中心點P1徑向向外間隔開1.5 mm之基準位置RP11處。第一寬度W11係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之70%或更大。第一寬度W11較佳為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之80%或更大。第一寬度W11更佳為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之90%或更大。然而,第一寬度W11與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之間的關係不受限於此實施例。例如,第一寬度W11可為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之約70%或更大。第一寬度W11可為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之約80%或更大。第一寬度W11可為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之約90%或更大。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寬度W11係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之91.8%。 第一齒24具有界定於軸向方向D2上之一第二寬度W12。第二寬度W12經界定於自一基準線RL1之中心點P1徑向向外間隔開1.0 mm之一基準位置RP12處。第二寬度W12係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之80%或更大。第二寬度W12較佳為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之90%或更大。第二寬度W12更佳為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之95%或更大。在此實施例中,第二寬度W12等於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 (即,第二寬度W12係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之100%)。然而,第二寬度W12不受限於此實施例。例如,第二寬度W12可為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之約80%或更大。第二寬度W12可為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之約90%或更大。第二寬度W12可為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之約95%或更大。 如圖8中所見,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經界定於自一基準線RL1之中心點P1徑向向外間隔開0.5 mm之一基準位置RP13處。換言之,第一齒24具有界定於軸向方向D2上之一第三寬度W13。第三寬度W13經界定於基準位置RP13處且係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之100%。然而,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不受限於此實施例。例如,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可界定於諸如基準位置RP12之另一基準位置或自基準位置RP13徑向向內間隔開之一位置(諸如基準線RL1)處。 第一齒24包含一第一徑向最外端24C。第一徑向最外端24C比第一軸向表面24A更徑向向外遠離鏈輪本體18之徑向外周邊22。第一徑向最外端24C比第一額外軸向表面24B更徑向向外遠離鏈輪本體18之徑向外周邊22。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徑向最外端24C係第一齒24中徑向上最遠離鏈輪本體18之徑向外周邊22的點。 如圖8中所見,在軸向方向D2上界定於第一軸向表面24A與第一徑向最外端24C之間的一最小軸向距離L11等於或小於0.8 mm。更具體而言,最小軸向距離L11經界定於第一軸向表面24A之第一鏈條面向區域之一軸向最外端點24A1與第一徑向最外端24C之一軸向最外端點24C1之間。例如,在此實施例中,界定於第一軸向表面24A上之中心點P1可為第一軸向表面24A之第一鏈條面向區域之軸向最外端點。在軸向方向D2上界定於第一額外軸向表面24B與第一徑向最外端24C之間的一額外最小軸向距離L12等於或小於0.8 mm。更具體而言,最小軸向距離L12經界定於第一額外軸向表面24B之第一額外鏈條面向區域之一軸向最內端點24B1與第一徑向最外端24C之一軸向最內端點24C2之間。例如,在此實施例中,界定於第一額外軸向表面24B上之中心點P1可為第一額外軸向表面24B之第一額外鏈條面向區域之軸向最內端點24B1。然而,最小軸向距離L11及額外最小軸向距離L12不受限於此實施例。例如,在軸向方向D2上界定於第一軸向表面24A與第一徑向最外端24C之間的最小軸向距離L11可等於或小於約0.8 mm。在軸向方向D2上界定於第一額外軸向表面24B與第一徑向最外端24C之間的額外最小軸向距離L12可等於或小於約0.8 mm。 第一齒24包含延伸於第一軸向表面24A與第一徑向最外端24C之間的一第一傾斜表面24D。第一傾斜表面24D相對於軸向方向D2傾斜以界定第一傾斜表面24D與第一軸向表面24A之間的一最大角AG11。最大角AG11等於或小於25度。然而,最大角AG11不受限於此實施例。例如,最大角AG11可等於或小於約25度。 如圖8及圖12中所見,第一齒24包含將第一傾斜表面24D耦合至第一軸向表面24A之一耦合表面24E。耦合表面24E具有延伸於第一傾斜表面24D與第一軸向表面24A之間的一彎曲表面。然而,耦合表面24E之形狀不受限於此實施例,而是可為諸如一平坦表面之其他形狀。當自軸向方向D2觀看時,耦合表面24E具有界定於第一傾斜表面24D與第一軸向表面24A之間的一中心24E1。耦合表面24E之中心24E1經安置成自基準線RL1徑向向外達等於或大於0.5 mm之一徑向距離LE1。耦合表面24E之中心24E1較佳安置於與基準線RL1徑向向外間隔開1.0 mm或更大之一位置處。然而,耦合表面24E之中心24E1之位置不受限於此實施例。例如,耦合表面24E之中心24E1可經安置成與基準線RL1徑向向外間隔開等於或大於約0.5 mm之一徑向距離。耦合表面24E之中心24E1可經安置於自基準線RL1徑向向外間隔開約1.0 mm或更大之一位置處。 第一齒24具有自基準線RL1徑向界定至第一徑向最外端24C之一第一徑向長度L1。第一徑向長度L1等於或大於3.0 mm。第一徑向長度L1較佳等於或小於4.0 mm。然而,第一徑向長度L1不受限於此實施例。例如,第一徑向長度L1可等於或大於約3.0 mm。第一徑向長度L1可等於或小於約4.0 mm。 如圖8中所見,第一齒24包含延伸於第一額外軸向表面24B與第一徑向最外端24C之間的一第一額外傾斜表面24F。第一額外傾斜表面24F相對於軸向方向D2傾斜以界定第一額外傾斜表面24F與第一額外軸向表面24B之間的一最大角AG12。最大角AG12等於或小於25度。然而,最大角AG12可不受限於此實施例。例如,最大角AG12可等於或小於約25度。在此實施例中,最大角AG11及最大角AG12彼此相等。然而,最大角AG11可不同於最大角AG12。 如圖13中所見,第一齒24包含將第一額外傾斜表面24F耦合至第一額外軸向表面24B之一額外耦合表面24G。額外耦合表面24G具有延伸於第一額外傾斜表面24F與第一額外軸向表面24B之間的一彎曲表面。然而,額外耦合表面24G之形狀不受限於此實施例,而是可為諸如一平坦表面之其他形狀。當自軸向方向D2觀看時,額外耦合表面24G具有界定於第一額外傾斜表面24F與第一額外軸向表面24B之間的一中心24G1。額外耦合表面24G之中心24G1經安置成自基準線RL1徑向向外達等於或大於0.5 mm之一徑向距離LG1。額外耦合表面24G之中心24G1較佳安置於與基準線RL1徑向向外間隔開1.0 mm或更大之一位置處。然而,額外耦合表面24G之中心24G1之位置不受限於此實施例。例如,額外耦合表面24G之中心24G1可經安置成自基準線RL1徑向向外達等於或大於約0.5 mm之一徑向距離。額外耦合表面24G之中心24G1可經安置於自基準線RL1徑向向外間隔開約1.0 mm或更大之一位置處。 如圖14中所見,第二齒26包含一第二徑向最外端26C。第二徑向最外端26C比第二軸向表面26A更徑向向外遠離鏈輪本體18之徑向外周邊22。第二徑向最外端26C比第二額外軸向表面26B更徑向向外遠離鏈輪本體18之徑向外周邊22。在此實施例中,第二徑向最外端26C係第二齒26中徑向上最遠離鏈輪本體18之徑向外周邊22的點。 第二齒26具有自一基準線RL1徑向界定至第二徑向最外端26C之一第二徑向長度L2。第二徑向長度L2係在1.5 mm至2.9 mm之一範圍內。第二徑向長度L2較佳地係在2.0 mm至2.5 mm之一範圍內。第二徑向長度L2較佳地係在2.5 mm至2.9 mm之一範圍內。然而,第二徑向長度L2不受限於此實施例。例如,第二徑向長度L2可在約1.5 mm至約2.9 mm之一範圍內。第二徑向長度L2可在約2.0 mm至約2.5 mm之一範圍內。第二徑向長度L2可在約2.5 mm至約2.9 mm之一範圍內。 在此實施例中,如圖15中可見,第一徑向長度L1大於第二徑向長度L2。然而,第一徑向長度L1可等於或小於第二徑向長度L2。第一徑向長度L1與第二徑向長度L2之間的一差值等於或小於1.5 mm。第一徑向長度L1與第二徑向長度L2之間的一差值較佳等於或小於1.0 mm。然而,第一徑向長度L1與第二徑向長度L2之間的差值不受限於此實施例。例如,第一徑向長度L1與第二徑向長度L2之間的差值可等於或小於約1.5 mm。第一徑向長度L1與第二徑向長度L2之間的差值可等於或小於約1.0 mm。 如圖14中所見,第二齒26包含界定於下游圓周表面32與圓周中心面CP2與一額外基準線RL2之一第一相交點P21之間的一最短距離L3。更具體而言,當自軸向方向D2觀看時,一線LP21經界定以延伸穿過第一相交點P21且垂直於圓周中心面CP2。線LP21與下游圓周表面32相交於一下游點32A處。最短距離L3經界定為自第一相交點P21至下游點32A。最短距離L3等於或大於2.0 mm。然而,最短距離L3不受限於此實施例。例如,最短距離L3可等於或大於約2.0 mm。 額外基準線RL2經界定於自基準線RL1徑向向外間隔開1.5 mm之一基準位置處。更具體而言,額外基準線RL2係一圓弧,其經安置成自基準線RL1徑向向外1.5 mm且具有相同於基準線RL1之中心的中心(旋轉中心軸線A1)。然而,額外基準線RL2之位置不受限於此實施例。例如,額外基準線RL2可經界定於自基準線RL1徑向向外間隔開約1.5 mm之一基準位置處。 第二齒26包含在額外基準線RL2上界定於圓周中心表面CP2與上游圓周表面34之間的一額外最短距離L4。更具體而言,線LP21與上游圓周表面34相交於一上游點34A處。額外最短距離L4經界定為自第一相交點P21至上游點34A。額外最短距離L4小於2.0 mm。然而,額外最短距離L4不受限於此實施例。例如,額外最短距離L4可小於約2.0 mm。在此實施例中,額外最短距離L4大致相同於最短距離L3。 如圖14中所見,第二齒26包含一下游連接表面26D及一上游連接表面26E。下游連接表面26D延伸於第二下游圓周表面32與第二徑向最外端26C之間。上游連接表面26E延伸於第二上游圓周表面34與第二徑向最外端26C之間。 當自軸向方向D2觀看時,下游連接表面26D包含界定於下游圓周表面32與第二徑向最外端26C之間的一中間點MP1。例如,當自軸向方向D2觀看時,中間點MP1係下游連接表面26D之一中間點。當自軸向方向D2觀看時,上游連接表面26E包含界定於上游圓周表面34與第二徑向最外端26C之間的一中間點MP2。例如,當自軸向方向D2觀看時,中間點MP2係上游連接表面26E之一中間點。在此實施例中,下游連接表面26D包含具有一圓弧之一中心C1的一彎曲表面。上游連接表面26E包含具有一圓弧之一中心C2的一彎曲表面。然而,下游連接表面26D及上游連接表面26E之各者之形狀不受限於此實施例。 如圖14中所見,當自軸向方向D2觀看時,一傾斜基準線RL3經界定於下游連接表面26D之中心點MP1與圓周中心面CP2與基準線RL1之一第二相交點P22之間。若第二軸向長度L2係在2.0 mm至2.5 mm之一範圍內,則當自軸向方向D2觀看時,界定於圓周中心面CP2與傾斜基準線RL3之間的一傾斜角AG3係在32度至52度之一範圍內。若第二軸向長度L2係在2.5 mm至3.0 mm之一範圍內,則當自軸向方向D2觀看時,界定於圓周中心面CP2與傾斜基準線RL3之間的傾斜角AG3較佳地係在29度至36.4度之一範圍內。 然而,傾斜角AG3不受限於此實施例。當自軸向方向D2觀看時,界定於圓周中心面CP2與傾斜基準線RL3之間的傾斜角AG3可在約32度至約52度之一範圍內。當自軸向方向D2觀看時,界定於圓周中心面CP2與傾斜基準線RL3之間的傾斜角AG3可在約29度至約36.4度之一範圍內。 如圖3至圖6中所見,第一齒24包含用於減少第一齒24與自行車鏈條BC之內連板BC1之間的干擾的凹口24H1、24H2、24H3及24H4。凹口24H1經設置於下游圓周表面28與第一軸向表面24A之間。凹口24H2經設置於上游圓周表面30與第一軸向表面24A之間。凹口24H3經設置於下游圓周表面28與第一額外軸向表面24B之間。凹口24H4經設置於上游圓周表面30與第一額外軸向表面24B之間。可自第一齒24省略凹口24H1、24H2、24H3及24H4之至少一者。此外,第二齒26不包含諸如凹口24H1、24H2、24H3及24H4之一凹口。然而,第二齒26可包含諸如凹口24H1、24H2、24H3及24H4之一凹口。 如圖8及圖12中所見,第一齒24具有界定於軸向方向D2上之第一寬度W11。第一寬度W11經界定於自基準線RL1之中心點P1徑向向外間隔開1.5 mm之基準位置RP11處。當自軸向方向D2觀看時,基準線RL1經界定以連接與複數個鏈條傳動齒20嚙合之自行車鏈條BC之相鄰銷BC3之中心BC31。第一寬度W11係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之70%或更大。據此,可比第一寬度W11小於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之70%的一情況增大第一齒24之鏈條嚙合表面之一面積。此可減小對置外鏈板對BC2相對於自行車鏈輪12之一傾斜角,即使當自自行車鏈輪12上方觀看時自行車鏈條BC相對於自行車鏈輪12傾斜。此可改良自行車鏈輪12之一鏈條保持效能。 例如,如圖16中所見,在自行車鏈條BC與一最大後鏈輪RS1或一最小後鏈輪RS2嚙合的一狀態中,自行車鏈條BC相對於自行車鏈輪12之軸向中心面CP3大幅傾斜。如圖17及圖18中所見,在對置外鏈板對BC2X由第一齒24X保持的一狀態中,第二齒26X經插入於對置內鏈板對BC1X之間。由於第一寬度W11係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W1之70%或更大,所以即使當自自行車鏈輪12上方觀看時自行車鏈條BC相對於自行車鏈輪12大幅傾斜,但仍可減小對置外鏈板對BC2X相對於自行車鏈輪12之一傾斜角。據此,可使第二齒26X與對置內鏈板對BC1X順利嚙合。此可改良自行車鏈輪12之鏈條保持效能。 第二實施例 下文將參考圖19來描述包括根據一第二實施例之一自行車鏈輪212之一自行車鏈輪總成210。除第二齒26之外,自行車鏈輪212具有相同於自行車鏈輪12之結構的結構。因此,具有實質上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中之功能之功能的元件此處將標記有相同元件符號,且為簡潔起見,此處將不再加以詳細描述及/或繪示。 如圖19中所見,在自行車鏈輪212中,複數個鏈條傳動齒20包含一第二齒226。第二齒226具有實質上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第二齒26之結構的結構。與第二齒26不同,在第二齒226中,下游連接表面26D比上游連接表面26E更徑向向外遠離基準線RL1。下游連接表面26D之中間點MP1比上游連接表面26E之中間點MP2更徑向向外遠離基準線RL1。第二徑向最外端26C經傾斜以自下游連接表面26D至上游連接表面26E逐漸減小界定於第二徑向最外端26C與基準線RL1之間的一徑向距離。 就自行車鏈輪總成210及自行車鏈輪212而言,可獲得實質上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自行車鏈輪總成210及自行車鏈輪12之效應的效應。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包括」及其衍生詞意欲為開放式術語,其特指存在所陳述之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體及/或步驟,但不排除存在其他未陳述之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體及/或步驟。此概念亦適用於具有類似含義之用語,例如術語「具有」、「包含」及其衍生詞。 以單數形式使用之術語「構件」、「區段」、「部分」、「部件」、「元件」、「本體」及「結構」可具有一單一部件或複數個部件之雙重含義。 本申請案中所敘述之諸如「第一」及「第二」之序數僅為識別符,且不具有任何其他含義(例如一特定順序及其類似者)。此外,例如,術語「第一元件」本身不隱含存在「第二元件」,且術語「第二元件」本身不隱含存在「第一元件」。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一對…」除涵蓋其中一對元件具有彼此相同之形狀或結構的構形之外,亦可涵蓋其中該對元件具有彼此不同之形狀或結構的構形。 最後,如本文所使用,諸如「實質上」、「約」及「大致」之程度術語意謂未使最終結果顯著改變之經修飾術語之一合理偏差量。 顯而易見,可鑑於上述教示來進行本發明之諸多修改及變動。因此,應瞭解,可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依除本文具體所描述之方式之外之其他方式實踐本發明。
10‧‧‧自行車鏈輪總成
12‧‧‧自行車鏈輪
14‧‧‧曲柄附接部件
14A‧‧‧曲柄附接部分
16‧‧‧自行車曲柄
16A‧‧‧曲柄軸
16B‧‧‧右曲柄臂
16C‧‧‧左曲柄臂
16D‧‧‧曲柄連接臂
18‧‧‧鏈輪本體
20‧‧‧鏈條傳動齒
22‧‧‧徑向外周邊
23‧‧‧徑向內周邊
24‧‧‧第一齒
24A‧‧‧第一軸向表面
24A1‧‧‧軸向最外端點
24B‧‧‧第一額外軸向表面
24B1‧‧‧軸向最內端點
24C‧‧‧第一徑向最外端
24C1‧‧‧軸向最外端點
24C2‧‧‧軸向最內端點
24D‧‧‧第一傾斜表面
24E‧‧‧耦合表面
24E1‧‧‧中心
24F‧‧‧第一額外傾斜表面
24G‧‧‧額外耦合表面
24G1‧‧‧中心
24H1‧‧‧凹口
24H2‧‧‧凹口
24H3‧‧‧凹口
24H4‧‧‧凹口
24X‧‧‧第一齒
26‧‧‧第二齒
26A‧‧‧第二軸向表面
26B‧‧‧第二額外軸向表面
26C‧‧‧第二徑向最外端
26D‧‧‧下游連接表面
26E‧‧‧上游連接表面
26X‧‧‧第二齒
28‧‧‧第一下游圓周表面
30‧‧‧第一上游圓周表面
32‧‧‧第二下游圓周表面
32A‧‧‧下游點
34‧‧‧第二上游圓周表面
34A‧‧‧上游點
210‧‧‧自行車鏈輪總成
212‧‧‧自行車鏈輪
226‧‧‧第二齒
A1‧‧‧旋轉中心軸線
AG3‧‧‧傾斜角
AG11‧‧‧最大角
AG12‧‧‧最大角
BC‧‧‧自行車鏈條
BC1‧‧‧內鏈板
BC1X‧‧‧內鏈板
BC2‧‧‧外鏈板
BC2X‧‧‧外鏈板
BC3‧‧‧銷
BC4‧‧‧滾子
BC5‧‧‧鏈條節距
BC11‧‧‧內鏈板間隔
BC21‧‧‧外鏈板間隔
BC31‧‧‧中心
BC41‧‧‧中心
BC42‧‧‧外徑
C1‧‧‧中心
C2‧‧‧中心
CA1‧‧‧中心
CA2‧‧‧中心
CP1‧‧‧圓周中心面
CP2‧‧‧圓周中心面
CP3‧‧‧軸向中心面
CW1‧‧‧中心
CW2‧‧‧中心
D1‧‧‧圓周方向
D2‧‧‧軸向方向
D11‧‧‧傳動旋轉方向
D12‧‧‧反向旋轉方向
F1‧‧‧旋轉傳動力
L1‧‧‧第一徑向長度
L2‧‧‧第二徑向長度
L3‧‧‧最短距離
L4‧‧‧額外最短距離
L11‧‧‧最小軸向距離
L12‧‧‧額外最小軸向距離
LE1‧‧‧徑向距離
LG1‧‧‧徑向距離
LP21‧‧‧線
MP1‧‧‧中間點
MP2‧‧‧中間點
P1‧‧‧中心點
P21‧‧‧第一相交點
P22‧‧‧第二相交點
RL1‧‧‧基準線
RL2‧‧‧額外基準線
RL3‧‧‧傾斜基準線
RP11‧‧‧基準位置
RP12‧‧‧基準位置
RP13‧‧‧基準位置
RS1‧‧‧最大後鏈輪
RS2‧‧‧最小後鏈輪
S1‧‧‧第一側表面
S2‧‧‧第二側表面
W1‧‧‧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
W2‧‧‧第二最大鏈條嚙合寬度
W11‧‧‧第一寬度
W12‧‧‧第二寬度
W13‧‧‧第三寬度
12‧‧‧自行車鏈輪
14‧‧‧曲柄附接部件
14A‧‧‧曲柄附接部分
16‧‧‧自行車曲柄
16A‧‧‧曲柄軸
16B‧‧‧右曲柄臂
16C‧‧‧左曲柄臂
16D‧‧‧曲柄連接臂
18‧‧‧鏈輪本體
20‧‧‧鏈條傳動齒
22‧‧‧徑向外周邊
23‧‧‧徑向內周邊
24‧‧‧第一齒
24A‧‧‧第一軸向表面
24A1‧‧‧軸向最外端點
24B‧‧‧第一額外軸向表面
24B1‧‧‧軸向最內端點
24C‧‧‧第一徑向最外端
24C1‧‧‧軸向最外端點
24C2‧‧‧軸向最內端點
24D‧‧‧第一傾斜表面
24E‧‧‧耦合表面
24E1‧‧‧中心
24F‧‧‧第一額外傾斜表面
24G‧‧‧額外耦合表面
24G1‧‧‧中心
24H1‧‧‧凹口
24H2‧‧‧凹口
24H3‧‧‧凹口
24H4‧‧‧凹口
24X‧‧‧第一齒
26‧‧‧第二齒
26A‧‧‧第二軸向表面
26B‧‧‧第二額外軸向表面
26C‧‧‧第二徑向最外端
26D‧‧‧下游連接表面
26E‧‧‧上游連接表面
26X‧‧‧第二齒
28‧‧‧第一下游圓周表面
30‧‧‧第一上游圓周表面
32‧‧‧第二下游圓周表面
32A‧‧‧下游點
34‧‧‧第二上游圓周表面
34A‧‧‧上游點
210‧‧‧自行車鏈輪總成
212‧‧‧自行車鏈輪
226‧‧‧第二齒
A1‧‧‧旋轉中心軸線
AG3‧‧‧傾斜角
AG11‧‧‧最大角
AG12‧‧‧最大角
BC‧‧‧自行車鏈條
BC1‧‧‧內鏈板
BC1X‧‧‧內鏈板
BC2‧‧‧外鏈板
BC2X‧‧‧外鏈板
BC3‧‧‧銷
BC4‧‧‧滾子
BC5‧‧‧鏈條節距
BC11‧‧‧內鏈板間隔
BC21‧‧‧外鏈板間隔
BC31‧‧‧中心
BC41‧‧‧中心
BC42‧‧‧外徑
C1‧‧‧中心
C2‧‧‧中心
CA1‧‧‧中心
CA2‧‧‧中心
CP1‧‧‧圓周中心面
CP2‧‧‧圓周中心面
CP3‧‧‧軸向中心面
CW1‧‧‧中心
CW2‧‧‧中心
D1‧‧‧圓周方向
D2‧‧‧軸向方向
D11‧‧‧傳動旋轉方向
D12‧‧‧反向旋轉方向
F1‧‧‧旋轉傳動力
L1‧‧‧第一徑向長度
L2‧‧‧第二徑向長度
L3‧‧‧最短距離
L4‧‧‧額外最短距離
L11‧‧‧最小軸向距離
L12‧‧‧額外最小軸向距離
LE1‧‧‧徑向距離
LG1‧‧‧徑向距離
LP21‧‧‧線
MP1‧‧‧中間點
MP2‧‧‧中間點
P1‧‧‧中心點
P21‧‧‧第一相交點
P22‧‧‧第二相交點
RL1‧‧‧基準線
RL2‧‧‧額外基準線
RL3‧‧‧傾斜基準線
RP11‧‧‧基準位置
RP12‧‧‧基準位置
RP13‧‧‧基準位置
RS1‧‧‧最大後鏈輪
RS2‧‧‧最小後鏈輪
S1‧‧‧第一側表面
S2‧‧‧第二側表面
W1‧‧‧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
W2‧‧‧第二最大鏈條嚙合寬度
W11‧‧‧第一寬度
W12‧‧‧第二寬度
W13‧‧‧第三寬度
將藉由參考結合附圖考量之以下詳細描述來容易地獲得本發明及其諸多伴隨優點之一更全面瞭解且較佳地理解本發明及其諸多伴隨優點。 圖1係包含根據一第一實施例之一自行車鏈輪之一自行車鏈輪總成之一側視圖。 圖2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另一側視圖。 圖3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自行車鏈輪之一部分透視圖。 圖4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自行車鏈輪之另一部分透視圖。 圖5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自行車鏈輪之另一部分透視圖。 圖6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自行車鏈輪之另一部分透視圖。 圖7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自行車鏈輪之一部分俯視圖。 圖8係沿圖10之線VIII-VIII取得之自行車鏈輪之一橫截面圖。 圖9係沿圖10之線IX-IX取得之自行車鏈輪之一橫截面圖。 圖10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自行車鏈輪之一部分側視圖。 圖11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總成之自行車鏈輪之另一部分側視圖。 圖12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之一第一齒之一放大側視圖。 圖13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之第一齒之另一放大側視圖。 圖14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之一第二齒之一放大側視圖。 圖15係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之第一齒及第二齒之一放大側視圖。 圖16係展示與自行車鏈輪總成及另一鏈輪總成嚙合之一自行車鏈條之一傾斜的一示意圖。 圖17係具有自行車鏈條之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之一部分側視圖。 圖18係具有自行車鏈條之圖1中所繪示之自行車鏈輪之一俯視圖。 圖19係根據一第二實施例之一自行車鏈輪之一第二齒之一放大側視圖。
18‧‧‧鏈輪本體
24A‧‧‧第一軸向表面
24A1‧‧‧軸向最外端點
24B‧‧‧第一額外軸向表面
24B1‧‧‧軸向最內端點
24C‧‧‧第一徑向最外端
24C1‧‧‧軸向最外端點
24C2‧‧‧軸向最內端點
24D‧‧‧第一傾斜表面
24E‧‧‧耦合表面
24E1‧‧‧中心
24F‧‧‧第一額外傾斜表面
24G‧‧‧額外耦合表面
24G1‧‧‧中心
AG11‧‧‧最大角
AG12‧‧‧最大角
BC‧‧‧自行車鏈條
BC2‧‧‧外鏈板
BC21‧‧‧外鏈板間隔
D2‧‧‧軸向方向
L11‧‧‧最小軸向距離
L12‧‧‧額外最小軸向距離
LE1‧‧‧徑向距離
LG1‧‧‧徑向距離
P1‧‧‧中心點
RL1‧‧‧基準線
RP11‧‧‧基準位置
RP12‧‧‧基準位置
RP13‧‧‧基準位置
S1‧‧‧第一側表面
S2‧‧‧第二側表面
W1‧‧‧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
W11‧‧‧第一寬度
W12‧‧‧第二寬度
W13‧‧‧第三寬度
Claims (18)
- 一種自行車鏈輪,其包括: 一鏈輪本體,其包含圍繞該自行車鏈輪之一旋轉中心軸線設置之一徑向外周邊;及 複數個鏈條傳動齒,其等設置於該徑向外周邊上以與一自行車鏈條嚙合,該複數個鏈條傳動齒包括: 一第一齒,其具有界定於平行於該旋轉中心軸線之一軸向方向上之一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及 一第二齒,其具有界定於該軸向方向上之一第二最大鏈條嚙合寬度,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大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內鏈板之間的一內鏈板間隔且小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外鏈板之間的一外鏈板間隔,該第二最大鏈條嚙合寬度小於該內鏈板間隔, 該第一齒具有界定於該軸向方向上之一第一寬度,該第一寬度經界定於自一基準線之一中心點徑向向外間隔開1.5 mm之一基準位置處,當自該軸向方向觀看時,該基準線經界定以連接與該複數個鏈條傳動齒嚙合之該自行車鏈條之數個相鄰銷之數個中心,及 該第一寬度係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之70%或更大。
-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鏈輪,其中 該第一寬度係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之80%或更大。
- 如請求項2之自行車鏈輪,其中 該第一寬度係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之90%或更大。
-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鏈輪,其中 該第一齒具有界定於該軸向方向上之一第二寬度, 該第二寬度經界定於自該基準線之該中心點徑向向外間隔開1.0 mm之一基準位置處,及 該第二寬度係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之80%或更大。
- 如請求項4之自行車鏈輪,其中 該第二寬度係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之90%或更大。
- 如請求項5之自行車鏈輪,其中 該第二寬度係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之95%或更大。
-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鏈輪,其中 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經界定於自該基準線之該中心點徑向向外間隔開0.5 mm之一基準位置處。
-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鏈輪,其中 該第一齒包含 一第一軸向表面,其用於與該對對置外鏈板之一者嚙合, 一第一額外軸向表面,其與該第一軸向表面對置安置以與該對對置外鏈板之另一者嚙合,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在該軸向方向上經界定於該第一軸向表面與該第一額外軸向表面之間,及 一第一徑向最外端,其比該第一軸向表面更徑向向外遠離該鏈輪本體之該徑向外周邊,及 在該軸向方向上界定於該第一軸向表面與該第一徑向最外端之間的一最小軸向距離等於或小於0.8 mm。
- 如請求項8之自行車鏈輪,其中 該第一徑向最外端比該第一額外軸向表面更徑向向外遠離該鏈輪本體之該徑向外周邊,及 在該軸向方向上界定於該第一額外軸向表面與該第一徑向最外端之間的一額外最小軸向距離等於或小於0.8 mm。
-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鏈輪,其中 該第一齒包含延伸於該第一軸向表面與該第一徑向最外端之間的一第一傾斜表面, 該第一傾斜表面相對於該軸向方向傾斜以界定該第一傾斜表面與該第一軸向表面之間的一最大角,及 該最大角等於或小於25度。
- 如請求項10之自行車鏈輪,其中 該第一齒包含將該第一傾斜表面耦合至該第一軸向表面之一耦合表面, 當自該軸向方向觀看時,該耦合表面具有界定於該第一傾斜表面與該第一軸向表面之間的一中心,及 該耦合表面之該中心經安置成自該基準線徑向向外達等於或大於0.5 mm之一徑向距離。
- 如請求項11之自行車鏈輪,其中 該耦合表面之該中心經安置於自該基準線徑向向外間隔開1.0 mm或更大之一位置處。
- 如請求項11之自行車鏈輪,其中 該耦合表面具有延伸於該第一傾斜表面與該第一軸向表面之間的一彎曲表面。
-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鏈輪,其中 該第一齒包含 一第一軸向表面,其用於與該對對置外鏈板之一者嚙合, 一第一額外軸向表面,其與該第一軸向表面對置安置以與該對對置外鏈板之另一者嚙合,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在該軸向方向上經界定於該第一軸向表面與該第一額外軸向表面之間,及 一第一徑向最外端,其比該第一軸向表面及該第一額外軸向表面更徑向向外遠離該鏈輪本體之該徑向外周邊, 該第一齒具有自該基準線徑向界定至該第一徑向最外端之一第一徑向長度,及 該第一徑向長度等於或大於3.0 mm。
-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鏈輪,其中 該第一齒包含 一第一軸向表面,其用於與該對對置外鏈板之一者嚙合, 一第一額外軸向表面,其與該第一軸向表面對置安置以與該對對置外鏈板之另一者嚙合,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在該軸向方向上經界定於該第一軸向表面與該第一額外軸向表面之間,及 一第一徑向最外端,其比該第一軸向表面及該第一額外軸向表面更徑向向外遠離該鏈輪本體之該徑向外周邊, 該第一齒具有自該基準線徑向界定至該第一徑向最外端之一第一徑向長度,及 該第一徑向長度等於或小於4.0 mm。
-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鏈輪,其進一步包括 一曲柄附接部件,其用於將該鏈輪本體耦合至一自行車曲柄。
- 一種自行車鏈輪總成,其包括: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鏈輪,該自行車鏈輪係一單一鏈輪,且該自行車鏈輪總成中不存在另一鏈輪。
- 一種自行車鏈輪,其包括: 一鏈輪本體,其包含圍繞該自行車鏈輪之一旋轉中心軸線設置之一徑向外周邊;及 複數個鏈條傳動齒,其等設置於該徑向外周邊上以與一自行車鏈條嚙合,該複數個鏈條傳動齒包括: 一第一齒,其具有界定於平行於該旋轉中心軸線之一軸向方向上之一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及 一第二齒,其具有界定於該軸向方向上之一第二最大鏈條嚙合寬度,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大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內鏈板之間的一內鏈板間隔且小於界定於該自行車鏈條之一對對置外鏈板之間的一外鏈板間隔,該第二最大鏈條嚙合寬度小於該內鏈板間隔, 該第一最大鏈條嚙合寬度經界定於自一基準線之一中心點徑向向外間隔開0.5 mm之一基準位置處,當自該軸向方向觀看時,該基準線經界定以連接與該複數個鏈條傳動齒嚙合之該自行車鏈條之數個相鄰銷之數個中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5/191,999 US10247291B2 (en) | 2016-06-24 | 2016-06-24 |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
US15/191,999 | 2016-06-2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00304A true TW201800304A (zh) | 2018-01-01 |
TWI697442B TWI697442B (zh) | 2020-07-01 |
Family
ID=60579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20525A TWI697442B (zh) | 2016-06-24 | 2017-06-20 |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鏈輪總成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47291B2 (zh) |
CN (1) | CN107539416B (zh) |
DE (1) | DE102017005436A1 (zh) |
TW (1) | TWI69744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6015433A1 (de) * | 2016-12-23 | 2018-06-28 | Sram Deutschland Gmbh | Mehrfach-Ritzelanordnung und Fahrradantrieb mit einer solchen Mehrfach-Ritzelanordnung |
US10378637B2 (en) * | 2017-01-19 | 2019-08-13 | Shimano Inc. | Bicycle sprocket |
ES2910983T3 (es) * | 2017-05-12 | 2022-05-17 | Miranda & Irmao Lda | Plato de dientes estrecho - ancho |
DE102017012035A1 (de) * | 2017-12-22 | 2019-06-27 | Sram Deutschland Gmbh | Einfach-Kettenrad |
US10830329B2 (en) * | 2018-03-08 | 2020-11-10 | Shimano Inc. | Bicycle sprocket |
US10981626B2 (en) * | 2018-03-20 | 2021-04-20 | Sram Deutschland Gmbh | Drive arrangement for a bicycle |
JP2019177797A (ja) * | 2018-03-30 | 2019-10-17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リアスプロケット組立体 |
US11300192B2 (en) * | 2018-11-28 | 2022-04-12 | D3 Innovation Inc. | Chainring for a bicycle |
US11518474B2 (en) * | 2019-01-24 | 2022-12-06 | Shimano Inc. | Bicycle sprocket arrangement |
US11767078B2 (en) * | 2019-02-05 | 2023-09-26 | Sram Deutschland Gmbh | Drive arrangement for a bicycle |
EP4239221B1 (en) * | 2022-03-03 | 2024-04-03 | Marcin Golec | An improved bicycle chainring and a bicycle comprising the bicycle chainr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6991A (en) * | 1897-07-27 | Drive-gear | ||
US3654814A (en) * | 1970-09-08 | 1972-04-11 | Moscow K Richmond | Sprocket |
US3969947A (en) * | 1975-05-22 | 1976-07-20 | Gehl Company | Tapered tooth sprocket |
US4174642A (en) * | 1978-02-09 | 1979-11-20 | Gehl Company | Chain drive including sprocket having alternate wide and narrow teeth |
FR2459920A1 (fr) * | 1979-06-26 | 1981-01-16 | Simplex Ets | Galet d'enroulement de chaine, notamment pour les changements de vitesse de bicyclettes et vehicules similaires |
US4867733A (en) * | 1987-01-23 | 1989-09-19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Chain drive system |
JP2007071302A (ja) * | 2005-09-07 | 2007-03-22 | Tsubakimoto Chain Co | 突起を有する焼結製スプロケット |
JP2013096447A (ja) * | 2011-10-28 | 2013-05-20 | Tsubakimoto Chain Co | スプロケットおよびチェーン伝動装置 |
US9062758B2 (en) * | 2011-12-06 | 2015-06-23 | Sram, Llc | Chainring |
US9182027B2 (en) * | 2011-12-06 | 2015-11-10 | Sram, Llc | Chainring |
DE102012013645B4 (de) * | 2012-07-09 | 2023-03-23 | Sram Deutschland Gmbh | Hinterer Umwerfer für eine Kettenschaltung eines Fahrrads und Kettenführungsrolle für einen derartigen hinteren Umwerfer |
US9829085B2 (en) * | 2013-05-07 | 2017-11-28 | Shimano Inc. | Bicycle sprocket |
US9555855B2 (en) * | 2013-05-07 | 2017-01-31 | Shimano Inc. | Bicycle sprocket |
US9701364B2 (en) * | 2013-05-17 | 2017-07-11 | Shimano Inc. |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crank assembly |
DE102013009492B4 (de) * | 2013-06-05 | 2023-10-19 | Sram Deutschland Gmbh | Kettenring |
US9086138B1 (en) * | 2014-01-14 | 2015-07-21 | Shimano Inc. | Bicycle sprocket |
US10000256B2 (en) * | 2014-01-23 | 2018-06-19 | Shimano Inc. | Bicycle sprocket |
US9581230B2 (en) * | 2014-02-10 | 2017-02-28 |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 Sprocket |
US9394987B2 (en) * | 2014-02-10 | 2016-07-19 |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 Sprocket |
US9581229B2 (en) * | 2014-02-10 | 2017-02-28 |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 Sprocket |
US9394986B2 (en) * | 2014-02-10 | 2016-07-19 |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 Sprocket |
US9581231B2 (en) * | 2014-04-08 | 2017-02-28 |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 Sprocket |
US9404565B2 (en) * | 2014-04-08 | 2016-08-02 |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 Sprocket |
US9625027B2 (en) * | 2014-04-08 | 2017-04-18 | Wolf Tooth Components, LLC | Sprocket |
US9409624B2 (en) * | 2014-04-11 | 2016-08-09 | Shimano Inc. | Bicycle sprocket |
US9964196B2 (en) * | 2014-05-20 | 2018-05-08 | Shimano Inc. | Bicycle sprocket |
US9328814B2 (en) * | 2014-06-16 | 2016-05-03 | Sram, Llc | Clad chainring |
US9463844B2 (en) * | 2014-09-01 | 2016-10-11 | Shimano Inc. |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
DE102015219522A1 (de) * | 2014-10-14 | 2016-04-14 | Sram Deutschland Gmbh | Mehrfach-Kettenradanordnung für eine Hinterradnabe |
US9540070B2 (en) * | 2015-05-27 | 2017-01-10 | Shimano Inc. |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crank assembly |
-
2016
- 2016-06-24 US US15/191,999 patent/US10247291B2/en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6-09 DE DE102017005436.3A patent/DE102017005436A1/de active Pending
- 2017-06-16 CN CN201710454223.9A patent/CN107539416B/zh active Active
- 2017-06-20 TW TW106120525A patent/TWI697442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70370462A1 (en) | 2017-12-28 |
TWI697442B (zh) | 2020-07-01 |
DE102017005436A1 (de) | 2017-12-28 |
CN107539416A (zh) | 2018-01-05 |
CN107539416B (zh) | 2019-09-03 |
US10247291B2 (en) | 2019-04-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97636B (zh) |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鏈輪總成 | |
TWI697442B (zh) |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鏈輪總成 | |
TWI717573B (zh) |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鏈輪總成 | |
TWI671232B (zh) |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曲柄總成 | |
TWI681137B (zh) |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曲柄總成 | |
US9915336B1 (en) |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 |
TWI730191B (zh) | 自行車曲柄總成及自行車鏈輪總成 | |
TWI639785B (zh) |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鏈輪總成 | |
TWI661979B (zh) |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鏈輪總成 | |
US10703439B2 (en) | Bicycle sprocket | |
US10295040B2 (en) |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crank assembly | |
TWI730220B (zh) | 自行車鏈條 | |
US9885409B1 (en) | Bicycle sprocket and bicycle rear sprocket assembly | |
US10577050B2 (en) | Bicycle sprocket | |
US20190100278A1 (en) | Bicycle chain | |
TW201819242A (zh) | 自行車前鏈輪、自行車曲柄總成、及自行車傳動系統 | |
US10577051B2 (en) | Bicycle sprocket | |
TWM512542U (zh) | 自行車鏈輪 | |
TW201834920A (zh) | 自行車鏈輪及自行車鏈輪總成 | |
TW201910664A (zh) | 自行車鏈條 | |
US10689067B2 (en) |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and bicycle drive train | |
TW201738482A (zh) | 自行車鏈條 | |
US10933947B2 (en) | Bicycle sprocket | |
US10604211B2 (en) | Bicycle rear sprocket and bicycle rear sprocket assembly | |
TW201900497A (zh) | 自行車鏈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