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0210A - 射出成型控制系統 - Google Patents
射出成型控制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800210A TW201800210A TW105120382A TW105120382A TW201800210A TW 201800210 A TW201800210 A TW 201800210A TW 105120382 A TW105120382 A TW 105120382A TW 105120382 A TW105120382 A TW 105120382A TW 201800210 A TW201800210 A TW 201800210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mold
- turntable
- pressure cylinder
- module
- plastic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射出成型控制系統,包括控制器、射出成型模具及塑料射出模組。射出成型模具包括第一壓力缸、第二壓力缸、轉盤及複數個伸縮頂針。轉盤包括複數個模穴,且伸縮頂針對應模穴設置。其中,控制器控制塑料射出模組射出塑料,控制第一壓力缸旋轉轉盤,控制第二壓力缸頂出及縮回轉盤,以及控制伸縮頂針相對轉盤伸縮。藉此,可以自動化生產流程製造具有二個或以上顏色/材質的塑料成品,減少人為造成的誤判,因而可以提升產率與良率。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射出成型機構的控制系統,特別是指一種多射射出成型機構的控制系統。
相對於單色塑料製品提供簡樸一致的視覺外觀而獲消費者喜愛以外,雙色或多射塑料製品由於可以在外觀上呈現多樣性或多種材料混用的效果,因此在消費者市場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過去要產製雙色或多色塑料製品,一般都是兩套模具設置在射出機台轉盤上,並且,雙色射出是由兩個相同的公模在旋轉台上,而在母模座上具備兩個不同的母模為第一射母模與第二射母模。製程中,係由射出機台來做模具旋轉,使公模於第一射母模與第二射母模間往復運作,當第一射成品射出後轉至第二射模具進行二射,從而達成雙射動作;然而,如同上述,此兩套模具設置在射出機台轉盤上的構造、零件繁多,其設備成本相對提高,而且加工較為費時費工。
另外,請參閱圖1及圖2,為中華民國專利公告號M323980號所揭示的習用之成型裝置A,圖1為習知技術之分解示意圖,圖2為習知技術之旋轉旋轉座之動作示意圖。習用之成型裝置A為設有可以射出成型多色的第一模具A1與第二模具A2、以及可以定格轉動的旋轉座A4。在此習知之旋轉座A4對應於第一模具A1與第二模具A2處分別設有方型之第一模心A41與方型之第二模心A42;並且,成型裝置A對應於第二模具A2處設有油壓缸A5,成型裝置A對應於第一模具A1與第二模具A2設有對應的成型模具A6。
上述成型裝置A於加工時,其每射出成型一種顏色之後,旋轉座A4即會定格轉動其中一個模心至下一個模具,繼續射出成型另一種顏色,完成之後的成品,先由吸盤吸住成品,再由油壓缸A5帶動模心脫離成品。然而,此旋轉座A4所旋轉和頂出的動作為由旋轉座A4下方的油壓缸A5所驅動完成,藉此油壓缸A5帶動並無法準確判斷旋轉和頂出的到位動作。另外,需要說明的是,由於無法準確判斷旋轉和頂出的到位動作,前述習用多色塑膠模具射出成型裝置在運作過程中的每一階段,皆需要藉由人工方式確認機台組件是否已達定位,才能夠繼續進行後續的步驟。藉此,可以完成多色塑料製品的產出。然而,透過人工方式逐一確認入料機台或模具機台是否定位,除了會增加塑料製品的整體生產成本以外,人為判斷誤差反而可能造成機台的產率不佳。另外,透過人工方式逐一確認機台組件時,操作員的安全性問題也需要加以考量。
有鑑於上述問題,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射出成型控制系統,包括控制器、射出成型模具及塑料射出模組。射出成型模具包括第一壓力缸、第二壓力缸、轉盤及複數個伸縮頂針。轉盤包括復數個模穴,且伸縮頂針對應模穴設置。其中,控制器控制塑料射出模組射出塑料,控制第一壓力缸旋轉轉盤,控制第二壓力缸頂出及縮回轉盤,以及控制伸縮頂針相對轉盤伸縮。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壓力缸包括一氣壓缸或一油壓缸。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壓力缸包括一氣壓缸或一油壓缸。
在一實施例中,控制系統,進一步包括一旋轉感應器以偵測轉盤之一轉動位置。
在一實施例中,控制系統,進一步包括一升降感應器以偵測轉盤之一升降位置。
在一實施例中,該些伸縮頂針由第一壓力缸控制伸縮。
在一實施例中,該些伸縮頂針由第二壓力缸控制伸縮。
綜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控制系統,可以自動化生產流程製造具有二個或以上顏色/材質的塑料成品,並且各部件的定位與否是由各模組中的感測器判定,減少人為造成的誤判,因而可以提升產率與良率。此外,透過導入伸縮頂針的自動化控制流程,可以更進一步讓整體製程更為流暢。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點。
參照圖3A至3C,揭示適用本發明射出成型控制系統(下稱控制系統)之多射射出成型機構1的一實施態樣,其中多射射出的實施範例為同一模具上有多個塑料射出口。多射射出成型機構1包括控制器90、射出成型模具100及塑料射出模組80。控制器90控制射出成型模具100中的各組件運作,控制器90並且亦控制塑料射出模組80射出塑料。
參照圖3A至3C,本實施例中,射出成型模具100包括第一模具10、第二模具20、模具開關模組、旋轉模組40及升降模組50。第一模具10為上模,其具有複數模仁11。在此,第一模具10包含四個模仁11,而第二模具20與第一模具10的四個模仁11之間形成四組模穴22(在此,一組模穴22為二個模穴22);意即,一個模仁11搭配二個模穴22,而可製成兩個成品。上述模仁11與模穴22數量僅是舉例,非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模具10可具有二個、六個、八個或其他數量的模仁11,而各組模穴22可為一或多個模穴22。是以,射出成型模具100可依成品樣式不同而具有不同數量的模仁11與模穴22。
參照圖3A至3C,本實施例中,第二模具20為下模,第二模具20對應第一模具10。第二模具20包括一載台202、一轉盤21與一模座29,載台202係位於模座29上,而轉盤21為圓盤狀並設置於載台202內。進一步言,轉盤21設置於載台202的凹槽203內而可相對載台202移移動與轉動。各組模穴22係界定於轉盤21與模仁11之間,並且各組模穴22係沿轉盤21的中心以一固定角度間隔設置;換言之,轉盤21包括前述模穴22。於本實施例,第一模具10包含四個模仁11,轉盤21與四個模仁11界定四組模穴22,而前述固定角度為90度,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舉例而言,若第一模具10包含六個模仁11,轉盤21與六個模仁11界定六組模穴22時,則前述固定角度為60度。為方便後續說明,在此,進一步界定四組模穴22分別為第一組模穴221、第二組模穴222、第三組模穴223及第四組模穴224,並且第一組模穴221與第三組模穴223相對設置,而第二組模穴222與第四組模穴224相對設置。在此,第一組模穴221與第三組模穴223一開始係位於第一次射出位置,而第二組模穴222與第四組模穴224一開始則係位於第二次射出位置。
請參閱圖3A至3C,本實施例中,第二模具20尚包含複數固定孔211及複數定位銷24。定位銷24突出在凹槽203內側,而固定孔211則貫穿並環形排列於轉盤21。在此,當射出成型模具100合模時(亦即當第一模具10與第二模具20結合時),除了轉盤21係與模仁11結合而於轉盤21與模仁11之間形成模穴22以外,固定孔211係活動地與定位銷24卡合。本實施例中,固定孔211及定位銷24分別為四個僅是舉例,亦可以一個定位銷24與一個固定孔211相搭配卡合。
模具開關模組係與控制器90訊號連接,而可使第一模具10脫離或結合第二模具20。進一步言,於本例中,模具開關模組設置於第一模具10上而可控制第一模具20靠近或遠離第二模具20,進而達成使第一模具10與第二模具20結合或分離的功能,然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模具開關模組亦可以設置於第二模具20上而控制第二模具20靠近或遠離第一模具10。或者,模具開關模組亦可以不設置於第一模具10或第二模具20上。申言之,模具開關模組亦可以訊號控制的方式進行合模或開模的動作。
參照圖3A至3C,本實施例中,模座29界定有一容置區294,而升降模組50安裝在容置區294中。並且,升降模組50包括頂出板51及帶動頂出板51升降之第二壓力缸53。在此,第二壓力缸53係為油壓缸,油壓缸安裝在第二模具20的側端,油壓缸具有伸縮桿532,伸縮桿532向下連結頂出板51。另外,在一些實施態樣中,第二壓力缸53可為氣壓缸。藉此,升降模組50可帶動轉盤21朝遠離或靠近載台202的方向相對載台202位移。
參照圖3A至3C,旋轉模組40訊號連接控制器90並用以使轉盤21相對載台202旋轉。本實施例中,旋轉模組40設置於頂出板51上。在此,旋轉模組40安裝在容置區294中而對應於轉盤21下方。並且,旋轉模組40包括第一壓力缸43與連接轉盤21之轉軸44。轉軸44可為飛輪裝置,其具有軸承而可平順地反覆迴轉運動(順逆時針交替旋轉或持續順時針/逆時針旋轉),而第一壓力缸43連動轉軸44而同步旋轉轉盤21。另外,第一壓力缸可以為油壓缸或氣壓缸。藉此,旋轉模組50可以帶動轉盤21相對載台202沿一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以前述各組模穴22之間所界定的固定角度進行旋轉,於本實施例中,因為具有四組模穴22,故每次旋轉為90度。於本實施例中,轉軸44上進一步結合旋轉感應器46,旋轉感應器46偵測轉軸44及轉盤21旋轉之轉動位置。
前述段落合已敘明適用本發明控制系統之多射射出成型機構1,以下進一步界定控制系統的控制方法。
圖4係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控制方法之流程方塊圖。首先,執行步驟S701:控制模具開關模組結合第一模具10與第二模具20。於本實施例中,控制器90可接收一關模訊號而控制模具開關模組進行關模動作。在此,關模訊號可以由放置射出成型模具100、塑料射出模組80及控制器90的操作空間的安全門發出。進一步言,在射出成型模具100、塑料射出模組80及控制器90的電源皆為通路的狀況下關閉安全門時,表示即將施行塑料射出動作,因而安全門之電子組件會提供關模訊號給控制器90,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後續段落將描述關模訊號的其他態樣,容不先於此述明。在此,模具開關模組可以偵測第一模具10與第二模具20的絕對位置或相對位置以確定射出成型模具100是處於開模或合模狀態。是以,於射出成型模具100合模完成時,模具開關模組產生並傳送合模完成訊號(即第一次塑料射出訊號)至控制器90。
接著,執行步驟S702:接收第一次塑料射出訊號而控制塑料射出模組80射出第一塑料。明確地說,在此,塑料射出模組80包含第一射出單元,用以射出第一塑料。於合模後,控制器90接收第一次塑料射出訊號而控制第一射出單元將第一塑料射出至第一組模穴221與第三組模穴223中,而未射出至第二組模穴222與第四組模穴224,並於射出完畢後,由塑料射出模組80產生射出完成訊號(即開模訊號),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於此步驟中,第一塑料亦可以射出至第二組模穴222與第四組模穴224中,而未射出至第一組模穴221與第三組模穴223中。在此,射出完畢指的是以第一塑料將模穴22填充至一額定高度的情況。另外,開模訊號亦可以由射出成型模具100的其他感測組件產生;舉例而言,可以模穴22旁的感測器感測塑料注入高度達前述額定高度時,產生開模訊號。
然後,進行步驟S703:接收開模訊號而控制模具開關模組分離第一模具10與第二模具20。申言之,於射出完畢後,控制器90接收開模訊號而控制模具開關模組將第一模具10與第二模具20分離,並於開模後,由模具開關模組產生開模完成訊號(即轉盤頂出訊號)。在此,於射出成型模具100開模完成時,模具開關模組產生並傳送轉盤頂出訊號至控制器90。
接著,進行步驟S704:接收轉盤頂出訊號而控制升降模組50帶動轉盤21朝遠離載台202的方向相對載台202位移。進一步而言,於開模後,控制器90接收轉盤頂出訊號而使升降模組50帶動轉盤21朝遠離載台202的方向移動,並且於轉盤21頂出後由升降模組50產生轉盤旋轉訊號。在此,可以微動開關的方式感測轉盤21與載台202的相對關係。申言之,升降模組50進一步包含一升降感應器,以偵測轉盤21之升降位置。升降感應器包括上微動開關54及下微動開關55,上微動開關54設置在模座29的側端,下微動開關55則設置在模座29的底部,當升降模組50的頂出板51向上移動而連帶使轉盤21遠離載台202,頂出板51側端會接觸上微動開關54,表示轉盤21已到頂出位置,因而使得上微動開關54傳送頂出到位訊號给控制器90,然後控制器90接收頂出到位訊號而驅使第二壓力缸53停止運作。並且,於第二壓力缸53停止運作時,由升降模組50產生轉盤旋轉訊號。
然後,進行步驟S705:接收轉盤旋轉訊號而控制旋轉模組40帶動轉盤21相對載台202沿一方向旋轉一固定角度。本實施例中,第一壓力缸43係為氣壓缸,當轉盤21被帶動向上位移而脫離凹槽203後,控制器90接收轉盤旋轉訊號而驅使氣壓缸作動,使氣壓缸帶動轉盤21旋轉前述固定角度。於此,對應四組模穴22係以90度間隔,固定角度亦為90度,但並不以此為限;依據模穴22數量與位置的改變,旋轉角度進一步可以為60度、120度等。藉此,使第一組模穴221與第三組模穴223可由第一次射出位置旋轉至第二次射出位置而完成第二塑料的注料準備。並且,於轉盤21旋轉定位後,旋轉模組40產生旋轉到位訊號(即轉盤退回訊號)。
接著,進行步驟S706:接收轉盤退回訊號而控制升降模組50帶動轉盤21朝靠近載台202的方向相對載台202位移。在此,當頂出板51向下移動而連帶使轉盤21復位至凹槽203內的時候,頂出板51側端會接觸下微動開關55,表示轉盤21已復位,因而使得下微動開關55傳送退回到位訊號給控制器90,控制器90接收退回到位訊號而驅使第二壓力缸53(本實施例中為油壓缸)停止運作。並且,於第二壓力缸53停止運作時,由升降模組50產生關模訊號。
然後,進行步驟S707:接收關模訊號而控制模具開關模組結合第一模具10與第二模具20。明確地說,此步驟對應的是此實施例第二次的關模動作,因此於射出成型模具100合模完成後,模具開關模組產生再合模完成訊號(即第二次塑料射出訊號)。
再來,執行步驟S708:接收第二次塑料射出訊號而控制塑料射出模組80射出第二塑料,使得第二塑料連接第一塑料。進一步言,在此,塑料射出模組80包含第二射出單元,用以射出第二塑料。於合模後,控制器90接收第二次塑料射出訊號而控制第二射出單元將第二塑料射出至已轉動至位於第二次射出位置的第一組模穴221與第三組模穴223,使得第一組模穴221與第三組模穴223再以第二塑料填充至另一額定高度。另外,於某些實施例中,控制器90亦接收第二次塑料射出訊號而控制第一射出單元將第一塑料射出至已轉動至位於第一次射出位置的第二組模穴222與第四組模穴224,使得第二組模穴222與第四組模穴224以第一塑料填充至前述額定高度。第一塑料與第二塑料係可為不同顏色或材質。舉例而言,第一塑料可為黃色而第二塑料可為紅色;或者,第一塑料可為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而第二塑料可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但應知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藉由以上步驟,可以利用自動化生產流程製造具有雙色或雙材質的塑料成品,並且各部件的定位與否是由各模組中的感測器判定,因而可以提升產率與良率。
另外,為了便於取出成品,射出成型模具100進一步包括數根伸縮頂針60。伸縮頂針60係可伸縮地設置於轉盤21上並與模穴22對應。換言之,一個模穴22裡面可以有一或多根伸縮頂針60而可藉由伸縮頂針60的伸縮將塑料成品自模穴22中推出。伸縮頂針60的驅動源可為第一壓力缸43或第二壓力缸53,但並不以此為限,亦可獨立進行驅動。伸縮頂針60的作動亦可以納入本發明的控制方法,而進一步讓整體製程更為流暢,描述如下。
請參閱圖5A,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一實施態樣。在此,於步驟S704中,進一步包括步驟S7041-S7042:接收轉盤頂出訊號而控制伸縮頂針60相對轉盤21伸縮(S7041);以及控制升降模組50帶動轉盤21朝遠離載台202的方向相對載台202位移。或者,請參閱圖5B,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另一實施態樣。在此,於步驟S705中,進一步包括步驟S7051-S7052:接收轉盤頂出訊號而控制伸縮頂針60相對轉盤21伸縮(S7051);以及控制旋轉模組40帶動轉盤21相對載台202沿前述方向旋轉前述固定角度(S7052)。再或者,請參閱圖5C,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又一實施態樣。在此,於步驟S706中,進一步包括步驟S7061-S7062:接收轉盤退回訊號而控制伸縮頂針60相對轉盤21伸縮(S7061);以及控制升降模組50帶動轉盤21朝靠近載台202的方向相對載台202位移(S7062)。當中,伸縮頂針60伸縮的次數並不限制,可以是一次或多次,端視需求或設定。
綜合前述態樣,也就是說,伸縮頂針60的作動可於射出成型模具100開模後至其關模前之間的任一步驟中實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閱圖6A,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實施態樣(一)。在此,於步驟S708後,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S709-S712。步驟S709:接收再開模訊號而控制模具開關模組分離第一模具10與第二模具20;步驟S710:接收轉盤再頂出訊號而控制升降模組50帶動轉盤21朝遠離載台202的方向相對載台202位移;步驟S711:接收轉盤再旋轉訊號而控制旋轉模組40帶動轉盤21相對載台202沿相對前述方向的另一方向旋轉前述固定角度(換言之,控制旋轉模組40帶動轉盤21復位,而使第一組模穴221與第三組模穴223自第二次射出位置再次回到第一次射出位置);以及步驟S712:接收轉盤再退回訊號而控制升降模組50帶動轉盤21朝靠近載台202的方向相對載台202位移。也就是說,於步驟S708之後,為了讓轉盤21復位並可選擇地配合伸縮頂針60頂出塑料成品,因而能夠重新執行步驟S701,進行下一批次的塑料成品製作,所以需要在步驟S711透過旋轉模組40帶動轉盤21復位。在此,若於步驟S705中轉盤21是正轉90度的情況,則於步驟S711中轉盤21是反轉90度。也就是說,於步驟S705中,是將第一組模穴221與第三組模穴223分別轉動至第二組模穴222與第四組模穴224的位置(即將第一組模穴221與第三組模穴223轉動至第二次射出位置),然後於步驟S711中,是將第一組模穴221與第三組模穴223分別由第二組模穴222與第四組模穴224的位置再次轉回各自的原本位置(即將第一組模穴221與第三組模穴223轉回第一次射出位置)。
請參閱圖6B,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實施態樣(二)。其與上述實施態樣(一)的主要差異僅在於步驟S711與S711’,其餘步驟大致相同,不再贅述。步驟S711’:接收轉盤再旋轉訊號而控制旋轉模組40帶動轉盤21相對載台202沿前述方向旋轉前述角度。換言之,在此,並不是將轉盤21復位,而是再以前述方向與角度旋轉轉盤21。也就是說,於步驟S705中,先將第一組模穴221與第三組模穴223分別轉動至第二組模穴222與第四組模穴224的位置(即將第一組模穴221與第三組模穴223轉動至第二次射出位置),然後於步驟S711’中,再將第一組模穴221與第三組模穴223分別由第二組模穴222與第四組模穴224的位置轉動至第三組模穴223與第一組模穴221的位置(即將第一組模穴221與第三組模穴223轉回第一次射出位置)。藉此,亦可以重新執行步驟S701,進行下一批次的塑料成品製作。
此外,於步驟S710、S711(或S711’)及S712中,亦可以再次進行伸縮頂針60的作動,在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控制系統,可以自動化生產流程製造具有二個或以上顏色/材質的塑料成品,並且各部件的定位與否是由各模組中的感測器判定,減少人為造成的誤判,因而可以提升產率與良率。此外,透過導入伸縮頂針的自動化控制流程,可以更進一步讓整體製程更為流暢。
透過上述之詳細說明,即可充分顯示本發明之目的及功效上均具有實施之進步性,極具產業之利用性價值,且為目前市面上前所未見之新發明,完全符合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用以限定本發明所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發明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於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謹請 貴審查委員明鑑,並祈惠准,是所至禱。
1‧‧‧多射射出成型機構
100‧‧‧射出成型模具
10‧‧‧第一模具
11‧‧‧模仁
20‧‧‧第二模具
202‧‧‧載台
203‧‧‧凹槽
21‧‧‧轉盤
211‧‧‧固定孔
22‧‧‧模穴
221‧‧‧第一組模穴
222‧‧‧第二組模穴
223‧‧‧第三組模穴
224‧‧‧第四組模穴
24‧‧‧定位銷
29‧‧‧模座
294‧‧‧容置區
40‧‧‧旋轉模組
43‧‧‧第一壓力缸
44‧‧‧轉軸
46‧‧‧旋轉感應器
50‧‧‧升降模組
51‧‧‧頂出板
53‧‧‧第二壓力缸
532‧‧‧伸縮桿
54‧‧‧上微動開關
55‧‧‧下微動開關
60‧‧‧伸縮頂針
80‧‧‧塑料射出模組
90‧‧‧控制器
S701‧‧‧控制模具開關模組結合第一模具與第二模具
S702‧‧‧接收第一次塑料射出訊號而控制塑料射出模組射出第一塑料
S703‧‧‧接收開模訊號而控制模具開關模組分離第一模具與第二模具
S704‧‧‧接收轉盤頂出訊號而控制升降模組帶動轉盤朝遠離載台的方向相對載台位移
S7041‧‧‧接收轉盤頂出訊號而控制伸縮頂針相對轉盤伸縮
S7042‧‧‧控制升降模組帶動轉盤朝遠離載台的方向相對載台位移
S705‧‧‧接收轉盤旋轉訊號而控制旋轉模組帶動轉盤相對載台沿一方向旋轉一固定角度
S7051‧‧‧接收轉盤頂出訊號而控制伸縮頂針相對轉盤伸縮
S7052‧‧‧控制旋轉模組帶動轉盤相對載台沿前述方向旋轉前述固定角度
S706‧‧‧接收轉盤退回訊號而控制升降模組帶動轉盤朝靠近載台的方向相對載台位移
S7061‧‧‧接收轉盤退回訊號而控制伸縮頂針相對轉盤伸縮
S7062‧‧‧控制升降模組帶動轉盤朝靠近載台的方向相對載台位移
S707‧‧‧接收關模訊號而控制模具開關模組結合第一模具與第二模具
S708‧‧‧接收第二次塑料射出訊號控制塑料射出模組射出第二塑料
S709‧‧‧接收再開模訊號而控制模具開關模組分離第一模具與第二模具
S710‧‧‧接收轉盤再頂出訊號而控制升降模組帶動轉盤朝遠離載台的方向相對載台位移
S711‧‧‧接收轉盤再旋轉訊號而控制旋轉模組帶動轉盤相對載台沿相對前述方向的另一方向旋轉前述固定角度
S711’‧‧‧接收轉盤再旋轉訊號而控制旋轉模組帶動轉盤相對載台沿前述方向旋轉前述固定角度
S712‧‧‧接收轉盤再退回訊號而控制升降模組帶動轉盤朝靠近載台的方向相對載台位移
A‧‧‧成型裝置
A1‧‧‧第一模具
A2‧‧‧第二模具
A4‧‧‧旋轉座
A41‧‧‧第一模心
A42‧‧‧第二模心
A5‧‧‧油壓缸
A6‧‧‧成型模具
A7‧‧‧轉軸
100‧‧‧射出成型模具
10‧‧‧第一模具
11‧‧‧模仁
20‧‧‧第二模具
202‧‧‧載台
203‧‧‧凹槽
21‧‧‧轉盤
211‧‧‧固定孔
22‧‧‧模穴
221‧‧‧第一組模穴
222‧‧‧第二組模穴
223‧‧‧第三組模穴
224‧‧‧第四組模穴
24‧‧‧定位銷
29‧‧‧模座
294‧‧‧容置區
40‧‧‧旋轉模組
43‧‧‧第一壓力缸
44‧‧‧轉軸
46‧‧‧旋轉感應器
50‧‧‧升降模組
51‧‧‧頂出板
53‧‧‧第二壓力缸
532‧‧‧伸縮桿
54‧‧‧上微動開關
55‧‧‧下微動開關
60‧‧‧伸縮頂針
80‧‧‧塑料射出模組
90‧‧‧控制器
S701‧‧‧控制模具開關模組結合第一模具與第二模具
S702‧‧‧接收第一次塑料射出訊號而控制塑料射出模組射出第一塑料
S703‧‧‧接收開模訊號而控制模具開關模組分離第一模具與第二模具
S704‧‧‧接收轉盤頂出訊號而控制升降模組帶動轉盤朝遠離載台的方向相對載台位移
S7041‧‧‧接收轉盤頂出訊號而控制伸縮頂針相對轉盤伸縮
S7042‧‧‧控制升降模組帶動轉盤朝遠離載台的方向相對載台位移
S705‧‧‧接收轉盤旋轉訊號而控制旋轉模組帶動轉盤相對載台沿一方向旋轉一固定角度
S7051‧‧‧接收轉盤頂出訊號而控制伸縮頂針相對轉盤伸縮
S7052‧‧‧控制旋轉模組帶動轉盤相對載台沿前述方向旋轉前述固定角度
S706‧‧‧接收轉盤退回訊號而控制升降模組帶動轉盤朝靠近載台的方向相對載台位移
S7061‧‧‧接收轉盤退回訊號而控制伸縮頂針相對轉盤伸縮
S7062‧‧‧控制升降模組帶動轉盤朝靠近載台的方向相對載台位移
S707‧‧‧接收關模訊號而控制模具開關模組結合第一模具與第二模具
S708‧‧‧接收第二次塑料射出訊號控制塑料射出模組射出第二塑料
S709‧‧‧接收再開模訊號而控制模具開關模組分離第一模具與第二模具
S710‧‧‧接收轉盤再頂出訊號而控制升降模組帶動轉盤朝遠離載台的方向相對載台位移
S711‧‧‧接收轉盤再旋轉訊號而控制旋轉模組帶動轉盤相對載台沿相對前述方向的另一方向旋轉前述固定角度
S711’‧‧‧接收轉盤再旋轉訊號而控制旋轉模組帶動轉盤相對載台沿前述方向旋轉前述固定角度
S712‧‧‧接收轉盤再退回訊號而控制升降模組帶動轉盤朝靠近載台的方向相對載台位移
A‧‧‧成型裝置
A1‧‧‧第一模具
A2‧‧‧第二模具
A4‧‧‧旋轉座
A41‧‧‧第一模心
A42‧‧‧第二模心
A5‧‧‧油壓缸
A6‧‧‧成型模具
A7‧‧‧轉軸
[圖1]為習知技術之分解示意圖。 [圖2]為習知技術之旋轉座之動作示意圖 [圖3A] 係適用本發明之控制系統的多射射出成型機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3B] 係適用本發明之控制系統的多射射出成型機構的部分分解示意圖(一)。 [圖3C] 係適用本發明之控制系統的多射射出成型機構的部分分解示意圖(二)。 [圖4] 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控制方法之流程方塊示意圖。 [圖5A] 係本發明之控制方法之第二實施例之局部流程方塊示意圖(一)。 [圖5B] 係本發明之控制方法之第二實施例之局部流程方塊示意圖(二)。 [圖5C] 係本發明之控制方法之第二實施例之局部流程方塊示意圖(三)。 [圖6A] 係本發明之控制方法之第三實施例之局部流程方塊示意圖。 [圖6B] 係本發明之控制方法之第三實施例之局部流程方塊示意圖。
1‧‧‧多射射出成型機構
100‧‧‧射出成型模具
10‧‧‧第一模具
20‧‧‧第二模具
29‧‧‧模座
294‧‧‧容置區
50‧‧‧升降模組
51‧‧‧頂出板
53‧‧‧第二壓力缸
532‧‧‧伸縮桿
54‧‧‧上微動開關
55‧‧‧下微動開關
80‧‧‧塑料射出模組
90‧‧‧控制器
Claims (7)
- 一種射出成型控制系統,包括: 一控制器; 一射出成型模具,包括一第一壓力缸、一第二壓力缸、一轉盤以及複數個伸縮頂針,其中該轉盤包括複數個模穴,且該些伸縮頂針對應該些模穴設置;及 一塑料射出模組; 其中,該控制器控制該塑料射出模組射出一塑料,控制該第一壓力缸旋轉該轉盤,控制該第二壓力缸頂出及縮回該轉盤,以及控制該些伸縮頂針相對於該轉盤伸縮。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該第一壓力缸包括一氣壓缸或一油壓缸。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該第二壓力缸包括一氣壓缸或一油壓缸。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控制系統,進一步包括一旋轉感應器以偵測該轉盤之一轉動位置。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控制系統,進一步包括一升降感應器以偵測該轉盤之一升降位置。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該些伸縮頂針由該第一壓力缸控制伸縮。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控制系統,其中該些伸縮頂針由該第二壓力缸控制伸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120382A TWI640415B (zh) | 2016-06-28 | 2016-06-28 | 射出成型控制系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120382A TWI640415B (zh) | 2016-06-28 | 2016-06-28 | 射出成型控制系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00210A true TW201800210A (zh) | 2018-01-01 |
TWI640415B TWI640415B (zh) | 2018-11-11 |
Family
ID=61725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20382A TWI640415B (zh) | 2016-06-28 | 2016-06-28 | 射出成型控制系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640415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33064B (zh) * | 2018-11-30 | 2021-07-11 | 樺欽機械廠有限公司 | 多色射出機之射出成型流程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323980U (en) * | 2007-05-24 | 2007-12-21 | Jeng Sheng Co Ltd | Forming apparatus for multi-color molding plastic mold |
CN101134360B (zh) * | 2007-10-11 | 2011-01-19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塑胶成型装置及塑胶成型方法 |
-
2016
- 2016-06-28 TW TW105120382A patent/TWI640415B/zh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33064B (zh) * | 2018-11-30 | 2021-07-11 | 樺欽機械廠有限公司 | 多色射出機之射出成型流程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40415B (zh) | 2018-1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421378B1 (ko) | 사출금형장치 | |
CN203919539U (zh) | 一种运用双色成型机来进行塑胶嵌件注塑成型的装置 | |
CN102773970B (zh) | 离合器式滑块机构 | |
CN106003567A (zh) | 复合成形品成形用的注射成形机 | |
CN104441497B (zh) | 利用滑块和滑块镶件相对斜滑机构成型的模具 | |
TW201800210A (zh) | 射出成型控制系統 | |
CN202922855U (zh) | 旋转注塑成型装置 | |
KR101487010B1 (ko) | 횡축 및 종축 회전하는 멀티 사출금형 및 이를 이용한 사출물의 사출방법 | |
CN108145910B (zh) | 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及操作方法 | |
CN107234774B (zh) | 一种转芯式双色模具注塑设备及方法 | |
KR100849533B1 (ko) | 멀티 사출금형 | |
CN211709874U (zh) | 一种双炮台旋转叠模注塑系统 | |
CN108247954A (zh) | 一种具有直顶浇口强脱结构的注塑模具 | |
CN206663652U (zh) | 一种双色包胶注塑模具 | |
CN208343299U (zh) | 一种实现动模镶件平行切换的双色注塑模具 | |
KR100849534B1 (ko) | 멀티 사출금형 | |
CN206242369U (zh) | 运用于光面注塑成型品的包胶模具 | |
CN203580017U (zh) | 模具 | |
KR101177431B1 (ko) | 양방향 사출금형 | |
TWI642531B (zh) | Injection molding mechanism | |
KR20150051702A (ko) | 이중 사출 성형 금형 | |
CN104772855B (zh) | 双色模具 | |
CN107538670A (zh) | 射出成型控制系统 | |
KR100832908B1 (ko) | 멀티 사출 금형 및 방법 | |
CN210590229U (zh) | 一种旋转注塑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