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42405A - 轉送裝置、調整裝置以及參數調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轉送裝置、調整裝置以及參數調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42405A
TW201742405A TW105131217A TW105131217A TW201742405A TW 201742405 A TW201742405 A TW 201742405A TW 105131217 A TW105131217 A TW 105131217A TW 105131217 A TW105131217 A TW 105131217A TW 201742405 A TW201742405 A TW 20174240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iority
transfer
adjustment
shortest path
transf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1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yuma Matsushita
Yoshifumi Hotta
Jun Mizuguchi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42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4240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6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minimising geographical or physical path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42Centralised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0Routing based on monitoring resu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關於本發明之轉送裝置,其為形成網路之開關裝置(10),包括:鏈路狀態(Link-State)資料庫(11),其保持有網路的拓撲資訊、與路徑計算所使用之本身裝置和形成網路之其他轉送置的優先度;最短路徑算出部(121),其依據拓撲資訊,算出從形成網路的轉送裝置之中的第1開關裝置到第2開關裝置之最短路徑;及優先度調整部(13),其依據利用最短路徑算出部(121)算出的最短路徑、與本身裝置的優先度和其他轉送裝置的優先度,調整本身裝置的優先度,優先度調整部(13)將從同一起點到同一目的地之最短路徑與自身裝置一起構成,而且以與使從同一起點的距離為與本身裝置相同的其他轉送裝置之優先度重複的次數變少之方式,調整本身裝置的優先度。

Description

轉送裝置、調整裝置以及參數調整方法
本發明為有關一種形成網路之轉送裝置、調整裝置以及參數調整方法。
作為提升網路的信賴性,有SPB(Shortest Path Bridging;最短路徑橋接)(參照非專利文獻1)存在。在SPB中,形成網路的各轉送裝置在與其他轉送裝置之間交換網路的拓撲資訊,所有的轉送裝置各自進行路徑計算。根據利用該路徑計算,算出多個等距離的最短路徑(ECMP:Equal Cost Multi Path;等價多路徑),會達到路徑冗長化及負荷分散。為了有效實施負荷分散,必須要求更多的路徑。在根據SPB之路徑計算中,2個轉送裝置之間的最短路徑最大可求出16種。但是,根據SPB求出的路徑數會依據構成最短路徑之各轉送裝置的稱為橋接器優先權的參數而被影響。
先前技術文獻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 IEEE P802.1aq/D4.6, 2012
為了使用SPB計算出更多的路徑,必須調整轉送裝置的橋接器優先權。然而,習知以來,都是利用手動進行各轉送裝置的橋接器優先權調整,因此會有缺乏網路的運用性及擴張性的問題。
本發明為有鑑於上述而開發出來者,以能夠得到可自動調整路徑計算所使用的橋接器優先權之轉送裝置為目的。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達成目的,本發明為形成網路之轉送裝置。轉送裝置,包括:資訊保持部,其保持有網路的拓撲資訊、與路徑計算所使用之本身裝置的優先度和形成網路之其他轉送置的優先度;及最短路徑算出部,其依據拓撲資訊,算出從形成網路的轉送裝置之中的第1轉送裝置到第2轉送裝置之最短路徑。又,轉送裝置,包括優先度調整部,其依據利用最短路徑算出部算出的最短路徑、本身裝置的優先度及其他轉送裝置的優先度,調整本身裝置的優先度,優先度調整部將從同一起點到同一目的地之最短路徑與自身裝置一起構成,而且以與使從同一起點的距離為與本身裝置相同的其他轉送裝置之優先度重複的次數變少之方式,調整本身裝置的優先度。
關於本發明之轉送裝置,可以達到自動調整路徑計算所使用之橋接器優先權之效果。
10‧‧‧開關裝置
11‧‧‧鏈路狀態資料庫
12、32‧‧‧路徑設定部
13、33‧‧‧優先度調整部
20‧‧‧終端
30‧‧‧調整裝置
31‧‧‧輸入部
34‧‧‧輸出部
121、321‧‧‧最短路徑算出部
122、322‧‧‧路徑選擇部
圖1為顯示有關實施形態1之轉送裝置所形成的網路之一例的圖面。
圖2為顯示有關實施形態1之轉送裝置之機能構成例的圖面。
圖3為顯示有關實施形態1之轉送裝置之硬體構成例的圖面。
圖4為顯示有關實施形態1之優先度調整部動作的一例之流程圖。
圖5為顯示有關實施形態1之轉送裝置所形成的網路之一例的圖面。
圖6為顯示有關實施形態2之調整裝置之機能構成例的圖面。
圖7為顯示有關實施形態2之調整裝置之硬體構成例的圖面。
圖8為顯示有關實施形態2之優先度調整部動作的一例之流程圖。
在以下,依據圖面,詳細說明有關本發明實施形態之轉送裝置、調整裝置以及參數調整方法。又,並非根據本實施形態限定本發明。
實施形態1.
圖1為顯示有關本發明實施形態1之轉送裝置所形成的網路之一例的圖面。圖1所示之網路為藉由有關實施形態1之轉 送裝置,也就是開關裝置10予以形成。在開關裝置10中可連接終端20。各開關裝置10在與形成網路的其他開關裝置10之間交換網路的拓撲資訊,並且保持有從其他開關裝置10收集到的拓撲資訊。又各開關裝置10根據SPB決定到達其他各個開關裝置10之路徑,也就是與其他各個開關裝置10通訊時的通訊路徑。終端20透過根據開關裝置10所形成的網路,與其他終端20進行通訊。在圖1中,以實線表示各開關裝置10與各終端20的連接關係,實線相當於通訊路徑。2台開關裝置10之間的通訊路徑也稱為鏈路。又,在以下的說明中,會有將各開關裝置10稱為節點的情況。
圖2為顯示有關實施形態1之開關裝置之機能構成例的圖面。如圖2所示,開關裝置10包括:鏈路狀態資料庫11、路徑設定部12及優先度調整部13。路徑設定部12包括:最短路徑算出部121及路徑選擇部122。又,在圖2中,記載開關裝置10的主要部分,具體而言就是為了設定與其他開關裝置10通訊時的通訊路徑所必要的機能區塊,省略一般的開關裝置所包括的其他機能區塊之記載。一般的開關裝置所包括的其他機能區塊例如是開關裝置10用以實現與其他開關裝置10或終端20之其他通訊裝置的通訊之機能區塊,也就是開關裝置10在與其他通訊裝置之間用以傳送/接收訊號的機能區塊。
鏈路狀態資料庫11保持有開關裝置10所形成之網路的拓撲資訊(以下,簡稱拓撲資訊)、及各開關裝置10的優先度也就是橋接器優先權。鏈路狀態資料庫11為資訊保持部。 拓撲資訊包含開關裝置10的連接關係之資訊與鏈路成本。鏈路成本為關於開關裝置10之間的各鏈路品質之資訊。鏈路成本例如是各鏈路的頻帶寬度。橋接器優先權為非專利文獻1所規定的參數。如上述所示,橋接器優先權被用在使用SPB進行路徑設定的情況。因此,橋接器優先權為路徑計算所使用之各開關裝置10的優先度。橋接器優先權的初始值是根據網路的管理者等從外部設定在鏈路狀態資料庫11。
路徑設定部12依據鏈路狀態資料庫11所保持的拓撲資訊與橋接器優先權,設定針對形成網路之開關裝置10的所有組合之最短路徑。路徑設定部12在設定路徑時使用SPB。SPB藉由最短路徑算出部121及路徑選擇部122的動作予以實現。
路徑設定部12的最短路徑算出部121依據鏈路狀態資料庫11所保持的拓撲資訊,算出從形成網路之多台開關裝置10之中的任1台,也就是第1開關裝置,即第1轉送裝置到第1開關裝置以外的任1台,也就是第2開關裝置,即第2轉送裝置之最短路徑。最短路徑算出部121將形成網路的多台開關裝置10的所有配對作為對象,算出配對的開關裝置之間的最短路徑。最短路徑算出部121在算出從第1開關裝置到第2開關裝置之最短路徑時,使用文獻”A note on two problems in connexion with graphs(Numeerische Mathematik,1959,第1卷,第269-271頁”所記載的代克思托運算法(Dijkstra's algorithm)。
路徑設定部12的路徑選擇部122在從起點的開關 裝置10到終端的開關裝置10之最短路徑存在多個情況下,根據代克思托運算法選擇多個最短路徑之中的1個。換言之,路徑選擇部122在根據最短路徑算出部121的計算結果之中,若是連結某2個開關裝置10之最短路徑存在多個的情況下,選擇多個最短路徑之中的1個,並將選擇結果通知最短路徑算出部121。在代克思托運算法中,依據形成網路之各開關裝置10的橋接器ID(Identification;辨識),選擇從起點的開關裝置10到終端的開關裝置10之多個最短路徑之中的1個。橋接器ID為組合開關裝置10之橋接器優先權與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介存取控制)位址而得到之開關裝置10的辨識資訊。由於橋接器優先權的長度為2位元組(byte),因此橋接器ID長度為8位元組。在以下的說明會有將橋接器ID記載為BID的情況。
根據路徑設定部12的最短路徑算出部121及路徑選擇部122之路徑選擇順序,也就是組合代克思托運算法與固連斷開運算法(tie-break algorithm)的路徑選擇順序之詳細說明記載於非專利文獻1。
優先度調整部13依據路徑資訊,調整鏈路狀態資料庫11所保持的本身開關裝置10的橋接器優先權。橋接器優先權的調整所使用之路徑資訊為針對形成網路之開關裝置10的所有組合之最短路徑的資訊。例如,形成網路之開關裝置10為開關裝置101~105的情況下,路徑資訊為開關裝置101與開關裝置102之間的最短路徑資訊、開關裝置101與開關裝置103之間的最短路徑資訊、開關裝置101與開關裝置104之間的最 短路徑資訊、開關裝置101與開關裝置105之間的最短路徑資訊、開關裝置102與開關裝置103之間的最短路徑資訊、開關裝置102與開關裝置104之間的最短路徑資訊、開關裝置102與開關裝置105之間的最短路徑資訊、開關裝置103與開關裝置104之間的最短路徑資訊、開關裝置103與開關裝置105之間的最短路徑資訊、及、開關裝置104與開關裝置105之間的最短路徑資訊。又,在SPB中,以16位元構成之橋接器優先權之中,可進行上位4位元的變更。為此,優先度調整部13以橋接器優先權的上位4位元作為對象進行調整。針對優先度調整部13調整橋接器優先權的詳細動作在之後敘述。
其中,針對實現開關裝置10之硬體進行說明。圖3為顯示有關實施形態1之開關裝置之硬體構成例的圖面。開關裝置10可以藉由圖3所示之處理器101、記憶體102及資料轉送硬體104予以實現。此等處理器101、記憶體102及資料轉送硬體104透過匯流排103予以連接。
處理器101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也稱為中央處理裝置、處理裝置、運算裝置、微處理器、微電腦、處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數位訊號處理器))、系統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型積體電路)等。記憶體102為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快閃記憶體、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抹除可編程唯讀記憶體)、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電子可抹除可編程唯讀記 憶體)等非揮發性或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磁碟、可撓式碟片、光碟、小型光碟、迷你光碟或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數位多功能光碟)等。
開關裝置10之鏈路狀態資料庫11藉由記憶體102予以實現。開關裝置10之路徑設定部12及優先度調整部13可藉由軟體、韌體、或是軟體與韌體的組合予以實現。軟體及韌體記述為程式,並儲存在記憶體102。路徑設定部12及優先度調整部13藉由處理器101從記憶體102讀出各自用以作為路徑設定部12及優先度調整部13而動作之程式再執行予以實現。換言之,開關裝置10在其機能藉由處理器101予以執行時,包括用以儲存使實施路徑設定部12及優先度調整部13的動作之步驟達到結果性執行的程式之記憶體102。又,此等程式當然也可以是電腦執行路徑設定部12及優先度調整部13所進行的各種處理者。
路徑設定部12及優先度調整部13藉由專用的硬體予以實現亦可。就專用的硬體而言,相當於單一電路、複合電路、經程式化的處理器、並聯程式化處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特殊應用積體電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場效可程式邏輯閘陣列)、或是組合此等者。將路徑設定部12及優先度調整部13的一方藉由專用的硬體予以實現,剩餘部分利用上述的處理器101及記憶體102予以實現亦可。
資料轉送硬體104被用於開關裝置10從其他開關裝置10或終端20接收資料時、及將已接收的資料轉送到其他 開關裝置10或終端20時。又,資料轉送硬體104也用於從外部接收儲存在鏈路狀態資料庫11的資訊之時。
接著,針對優先度調整部13調整儲存在鏈路狀態資料庫11之橋接器優先權的動作進行說明。
圖4為顯示有關實施形態1之優先度調整部13動作的一例之流程圖。具體而言,圖4為顯示優先度調整部13調整儲存在鏈路狀態資料庫11之本身開關裝置10的橋接器優先權情況下的動作之一例的流程圖。
在本實施形態中,以各開關裝置10形成圖5所示的構成之網路的情況為例,說明動作。在圖5中,圓圈(○)表示開關裝置10也就是節點,圓圈中所記載的數字為節點辨識碼。顯示各節點之圓圈上側所示之數字及破折號(-)為顯示從起點節點也就是根節點到各節點之最短路徑。最短路徑的左端數值表示根節點的辨識碼,右端數值為終點節點也就是目的地節點的辨識碼。不屬於最短路徑的左端及右端的任一個數值表示位於最短路徑的中途之節點的辨識碼。在以下的說明中,辨識碼為「N」的節點(N=1,2,3,...)記載為節點N。在圖5所示的例示中,節點0為根節點。例如從節點0到節點4的最短路徑有2個存在。具體而言,作為從節點0到節點4的最短路徑,存在有從節點0經由節點1到達節點4之以「0-1-4」所示的路徑、及從節點0經由節點2到達節點4之以「0-2-4」所示的路徑。
優先度調整部13在變更鏈路狀態資料庫11所保持的拓撲資訊或橋接器優先權的情況、從外部的網路管理者接 收到指示的情況等、於滿足規定的條件之情況下,執行依據圖4所示的流程圖之動作。
優先度調整部13首先從最短路徑算出部121取得路徑資訊(步驟S11)。在該步驟S11中優先度調整部13從最短路徑算出部121取得的路徑資訊為網路上所有2個節點間的所有最短路徑之資訊。最短路徑算出部121根據代克思托運算法完成最短路徑的算出,即網路上所有2個節點間的所有最短路徑之算出。又,最短路徑算出部121在從優先度調整部13要求路徑資訊後再執行最短路徑的算出,產生路徑資訊,輸出到優先度調整部13亦可。
例如,在開關裝置10所形成的網路為圖5所示的網路之情況下,優先度調整部13在步驟S11中,除了從最短路徑算出部121取得以節點0作為根節點的情況之分別到達節點1~8的最短路徑之資訊,也取得分別以節點1~8作為根節點的情況之到達其他各節點的最短路徑之資訊。換言之,優先度調整部13從最短路徑算出部121取得從節點nr到節點nd之最短路徑的資訊(nr≠nd,nr、nd=0,1,2,...,8)。
其次,優先度調整部13確認上述步驟S11所取得的路徑資訊,依照從根節點的距離別,將每個目的地之位於最短路徑上的節點進行分類(步驟S12)。在圖5所示的網路之情況,例如從節點0到節點4的最短路徑為以「0-1-4」所示的路徑及以「0-2-4」所示的路徑2種。因此,優先度調整部13以根節點=節點0、目的地節點=節點4、而且滿足所謂從根節點的距離=1的條件之節點,記憶節點1及節點2。同樣,優先度 調整部13針對根節點=節點0、且目的地節點=節點7的情況,以滿足所謂從根節點的距離=1的條件之節點,記憶節點1、節點2及節點3,以滿足所謂從根節點的距離=2的條件之節點,記憶節點4及節點5。根節點=節點0、且目的地節點=節點n(n=5,6,8)的情況亦同。優先度調整部13對於網路上的所有2節點的組合進行與以根節點=節點0情況下的處理相同之處理。在圖5所示的網路之情況,優先度調整部13分別針對以節點1~8作為根節點的情況,執行與以根節點=節點0的情況下的上述處理相同之處理。換言之,優先度調整部13針對各個節點nr與節點nd的配對(nr≠nd,nr、nd=0,1,2,...,8),依據從節點nr的距離為相同的節點群,將構成最短路徑的節點進行分類。
其次,優先度調整部13從上述步驟S12所分類的節點之中,選擇1個尚未調整橋接器優先權的節點,作為調整對象的節點(步驟S13)。節點的選擇方法雖然考量了依照節點的橋接器ID的昇順進行選擇的方法、任意選擇的方法等,但不限於此。
其次,優先度調整部13從0x0~0xF之中選擇1個上述步驟S13所選擇的節點,也就是調整對象節點的橋接器優先權之候補(步驟S14)。又,選擇的橋接器優先權候補實際上為以16位元所示之橋接器優先權之中,可調整之上位4位元的候補。在以下的說明中,為了防止說明變複雜,使用「橋接器優先權的候補」作為意味「橋接器優先權之上位4位元的候補」的表現。橋接器優先權候補之選擇方法雖然考量了從0x0 ~0xF之中依照昇順進行選擇的方法、從0x0~0xF之中任意選擇的方法等,但不限於此。優先度調整部13在以下的步驟S15及S16中,將上述步驟S13所選擇之調整對象節點的橋接器優先權置換為步驟S14所選擇之橋接器優先權的候補所示之值後,進行處理。步驟S14的處理可以說是暫時決定橋接器優先權的處理。步驟S15及S16的處理可以說是評估經暫時決定的橋接器優先權之處理。
其次,優先度調整部13對於根據上述步驟S12的分類而得到之構成從根節點(節點nr)到某一目的地節點(節點nd)的最短路徑,而且從根節點的距離為相同的節點集合,也就是節點群,分別執行以下的處理。優先度調整部13將上述步驟S12所得到的節點群之1個作為對象,首先針對屬於節點群之所有節點的配對,進行橋接器ID的排他性邏輯和(XOR)運算。再者,優先度調整部13將針對各配對的運算結果以4位元單位從上位開始進行確認。具體而言,優先度調整部13以4位元單位從上位確認各運算結果,在發現位元突出的4位元之情況,也就是發現以4位元顯示之值為0以外的4位元的情況下,擷取出已發現的4位元,其次將擷取出的4位元之中,最上位的’1’以外變更為’0’,進行變更後之各擷取結果的邏輯和(OR)(步驟S15)。優先度調整部13經由最短路徑算出部121取得各節點的橋接器ID亦可,從鏈路狀態資料庫11直接取得亦可。
說明步驟S15的處理之具體例。在圖5所示的網路之情況下,優先度調整部13在上述步驟S12中,以根節點= 節點0、目的地節點=節點7、而且記憶{節點1、節點2、節點3}作為相當於從根節點的距離=1之節點群。在該情況下,在步驟S15中,優先度調整部13首先進行節點1的BID(橋接器ID)與節點2的BID之XOR運算((節點1的BID)^(節點2的BID))作為運算#1,進行節點1的BID(橋接器ID)與節點3的BID之XOR運算((節點1的BID)^(節點3的BID))作為運算#2,進行節點2的BID(橋接器ID)與節點3的BID之XOR運算((節點2的BID)^(節點3的BID))作為運算#3。如果,運算#1的結果為0x3000000000000000、運算#2的結果為0x0000F00000000000、運算#3的結果為0x0000000000000007時,優先度調整部13其次從運算#1的結果擷取出0x3,也就是’0011’的4位元,從運算#2的結果擷取出0xF,也就是’1111’的4位元,從運算#3的結果擷取出0x7,也就是’0111’的4位元。優先度調整部13其次針對從各運算結果擷取出來的各個4位元,將最上位的”1”以外之’1’都變更為’0’,取得變更後之各4位元的OR。即,進行’0010’、’1000’及’0100’的OR運算。在該情況下,得到所謂(0010 | 1000 | 0100)=1110的運算結果。優先度調整部13對於根據上述步驟S12的分類而得到的所有節點群執行以上的處理。
其次,優先度調整部13將上述步驟S15的運算結果與目的地相同且從同一根節點的距離為不同者進行比較,記憶突出位元之重複數(步驟S16)。例如從根節點到目的地節點的距離為4的情況下,在上述步驟S15中,將對於從根節點的距離為1的節點群執行過上述處理的運算結果、對於從根節點 的距離為2的節點群執行過上述處理的運算結果、及對於從根節點的距離為3的節點群執行過上述處理的運算結果進行比較,記憶突出位元之重複數。
說明步驟S16的處理之具體例。在圖5所示的網路中,考量針對節點0為根節點(根節點=節點0),而且節點7為目的地節點(目的地節點=節點7)的案例。在該案例中,從根節點的距離=1的節點群為{節點1,節點2,節點3},從根節點的距離=2的節點群為{節點4,節點5}。在以{節點1,節點2,節點3}為對象之上述步驟S15的運算結果(運算結果A)為’1110’,在以{節點4,節點5}為對象之上述步驟S15的運算結果(運算結果B)為’0100’的情況,從上位開始的第2位元都為突出(位元=1),從上位的第2個以外的位元在運算結果A及運算結果B的一方或是雙方為0。為此,重複數=1。優先度調整部13分別針對節點nr與節點nd的配對(nr≠nd,nr、nd=0,1,2,...,8)執行以上的處理。接著,優先度調整部13將針對各個節點nr與節點nd的配對算出的上述重複數進行加算,將重複數的加算結果記憶為上述步驟S14所選擇之橋接器優先權候補的評估結果。
其次,優先度調整部13確認是否利用上述步驟S14已選擇所有0x0~0xF作為上述步驟S13所選擇之節點的橋接器優先權候補(步驟S17)。換言之,優先度調整部13將上述步驟S13所選擇之節點的橋接器優先權分別設定為可設定的所有值,確認是否已執行上述步驟S15及S16。在利用上述步驟S14已選擇所有0x0~0xF作為上述步驟S13所選擇之節點的 橋接器優先權候補,在步驟S17的判定為「Yes」的情況,記憶有各自與0x0~0xF對應之步驟S16的運算結果,也就是重複數總計16個。換言之,優先度調整部13在步驟S17判定為「Yes」的情況,記憶上述步驟S13所選擇之節點的橋接器優先權之各個候補的評估結果。
優先度調整部13在0x0~0xF之中存在有尚未利用上述步驟S14選擇的情況(步驟S17:No),回到步驟S14,選擇未選擇的橋接器優先權之候補,即尚未根據上述步驟S15及S16完成評估結果的算出之橋接器優先權候補之中的1個。接著,針對已選擇之橋接器優先權的候補,執行上述步驟S15及S16。優先度調整部13在利用上述步驟S14已選擇所有0x0~0xF的情況,即針對所有的橋接器優先權候補,已進行根據上述步驟S15及S16之評估結果的算出之情況(步驟S17:Yes),在根據上述步驟S12的分類得到之節點群之中,將上述步驟S13所選擇的節點,也就是調整對象節點所屬之節點群作為對象進行確認,在橋接器優先權的候補0x0~0xF之中,確認是否有未與目的地相同且使從相同根節點的距離為與調整對象節點等距離的節點之橋接器優先權重複的候補存在(步驟S18)。
說明步驟S18的處理之具體例。在圖5所示的網路中,考量針對節點0為根節點(根節點=節點0),而且節點7為目的地節點(目的地節點=節點7)的案例。在該案例中,相當於從根節點的距離=2的節點群為{節點4,節點5}。其中,節點5為利用上述步驟S13選擇的節點,節點5的橋接器優先權 為調整對象。換言之,節點5為調整對象節點。在該情況下,與非調整對象之節點4的橋接器優先權同值之橋接器優先權相當於與以目的地相同且從相同根節點位於等距離的節點重複之橋接器優先權的候補。與節點4的橋接器優先權不同值之橋接器優先權為不屬於與以目的地相同且從相同根節點位於等距離的節點重複之橋接器優先權的候補。針對調整對象節點也就是節點5所屬的其他節點群也進行同樣的確認。在節點5所屬的所有節點群中,在不屬於「與以目的地相同且從相同根節點位於等距離的節點重複之橋接器優先權的候補」之橋接器優先權存在1個以上的情況下,上述步驟S18的判定結果為「Yes」。若是用其他的表現時,在上述步驟S18中,優先度調整部13確認調整對象節點所屬的各節點群之調整對象節點以外的節點之橋接器優先權,有調整對象節點以外的任一個節點尚未設定的橋接器優先權存在的情況下,判定為「Yes」。
在上述步驟S18的判定結果為「Yes」的情況,優先度調整部13在未與目的地相同且從相同根節點屬於等距離之節點重複的橋接器優先權候補之內,將與利用上述步驟S16記憶之重複數為最小者對應之候補決定為調整對象節點(上述步驟S13所選擇的節點)之調整後的橋接器優先權(步驟S19)。例如,在步驟S18中,作為在調整對象節點所屬的各節點群之調整對象節點以外的任一個節點尚未設定的橋接器優先權,有存在0x2~0x7的情況,在0x2~0x7之內,將利用上述步驟S16計算的重複數為最小者決定為調整對象節點之調整後的橋接器優先權。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驟S18的判定結果為「No」 的情況,優先度調整部13將所有的橋接器優先權候補(0x0~0xF)之內,與利用上述步驟S16計算的重複數為最小者對應之值決定為調整對象節點之調整後的橋接器優先權(步驟S20)。
其次,優先度調整部13確認是否已決定本身節點的調整後橋接器優先權(步驟S21)。在未決定的情況(步驟S21:No),回到上述步驟S13。優先度調整部13在已決定本身節點的調整後橋接器優先權(步驟S21:Yes),將鏈路狀態資料庫11內之本身節點的橋接器優先權更新為上述步驟S19或S20所決定的橋接器優先權(步驟S22)。
開關裝置10在步驟S22更新自身裝置的橋接器優先權後,將更新後的橋接器優先權通知給其他開關裝置10。又,開關裝置10在從其他開關裝置10接收到更新後的橋接器優先權之通知的情況下,將接收通知的橋接器優先權覆寫到鏈路狀態資料庫11後更新資訊,使用更新後的橋接器優先權執行依照圖4所示的流程之動作,調整本身裝置的橋接器優先權。
如以上所示,針對關於本實施形態之開關裝置,優先度調整部選擇可設定的橋接器優先權之中的1個,暫時決定本身裝置的調整後橋接器優先權,將可設定的所有橋接器優先權作為對象,進行評估經暫時決定的橋接器優先權之處理。具體而言,優先度調整部依據形成網路之從第1開關裝置到第2開關裝置之最短路徑的資訊、本身裝置及其他開關裝置的橋接器ID,評估經暫時決定的橋接器優先權。又,優先度調整部依據針對可設定之各個橋接器優先權的評估結果,決定本身裝置之調整後的橋接器優先權。優先度調整部在評估結果的算 出之中,首先,以由目的地相同且使從同一起點的距離為相同的開關裝置構成之各個開關裝置群為對象,針對屬於相同群組的開關裝置之所有配對,進行針對橋接器ID的XOR運算,再者,從各XOR運算結果擷取出滿足規定的條件之4位元,針對擷取後的各個4位元,將最上位的’1’以外的’1’變更為’0’,再將變更後的4位元作為對象實施OR運算,產生第1運算結果。其次,與目的地相同且使從同一起點的距離為不同的各開關裝置群之第1運算結果進行比較,產生第2運算結果,並將此作為經暫時決定之橋接器優先權的評估結果。所謂滿足規定的條件之4位元,其為將XOR運算結果從上位開始以每4位元進行區隔,包含以’1’為最上位的位元之4位元。
根據關於本實施形態之開關裝置,可以自動調整根據SPB路徑計算所使用的橋接器優先權。因此,可以減少網路管理者等之對於開關裝置手動設定的項目,可以提升網路的運用性及擴張性。
實施形態2.
在實施形態1中,構成為形成網路之各開關裝置決定本身裝置的橋接器優先權之調整值。對於此點,在本實施形態中,將形成網路之所有開關裝置的橋接器優先權之調整值集合在1台裝置予以進行。橋接器優先權的調整值決定以1台開關裝置為代表予以進行亦可,利用與開關裝置不同的另外裝置進行亦可。在本實施形態中,針對利用與開關裝置不同的另外裝置決定各開關裝置的橋接器優先權之調整值的情況進行說明。
圖6為顯示有關實施形態2之調整裝置之機能構 成例的圖面。調整裝置30包括:輸入部31、路徑設定部32、優先度調整部33及輸出部34。路徑設定部32包括:最短路徑算出部321及路徑選擇部322。調整裝置30的路徑設定部32、最短路徑算出部321及路徑選擇部322是與實施形態1之開關裝置10所包括之路徑設定部12、最短路徑算出部121及路徑選擇部122相同的機能方塊。
調整裝置30之優先度調整部33藉由與實施形態1的優先度調整部13相同的順序,決定形成網路之各開關裝置的橋接器優先權之調整值。又,實施形態1之優先度調整部13雖然是在決定本身裝置的橋接器優先權調整值的時點就結束調整值的決定處理,但是本實施形態之優先度調整部33在直到決定所有開關裝置的橋接器優先權之調整值前會繼續處理。
輸入部31為從外部取得網路的拓撲資訊後輸入到最短路徑算出部321之資訊取得部。
輸出部34將優先度調整度33所決定之各開關裝置之橋接器優先權調整值輸出到外部。輸出部34藉由顯示裝置或傳送裝置予以實現。輸出部34藉由顯示裝置予以實現的情況,其作為用以將橋接器優先權的調整值通知給網路管理者等之顯示部進行動作。又,輸出部34藉由傳送裝置予以實現的情況,其作為用以將橋接器優先權的調整值傳送到開關裝置之傳送部進行動作。利用顯示裝置及傳送裝置實現輸出部34,輸出部34作為上述的顯示部及傳送部進行動作亦可。
圖7為顯示有關實施形態2之調整裝置之硬體構成例的圖面。調整裝置30可以藉由圖7所示之處理器101、記 憶體102、輸入裝置105及輸出裝置106予以實現。此等處理器101、記憶體102、輸入裝置105及輸出裝置106透過匯流排103予以連接。處理器101及記憶體102為與實施形態1所說明的處理器101及記憶體102相同者。輸入裝置105雖然考量了例如鍵盤、觸碰面板、麥克風等,但不限於此。輸出裝置106雖然例如是顯示器(也稱為螢幕、畫面)、喇叭、及傳送裝置等,但不限於此。
圖8為顯示優先度調整部33動作的一例之流程圖。圖8所示之流程圖為將圖4所示的流程之步驟S21及S22置換成步驟S31及S32者。對於圖8所示之步驟S11~S20,由於與實施形態1所說明的步驟S11~S20相同而省略說明。
優先度調整部33在執行步驟S19或步驟S20後,確認是否存在有未調整橋接器優先權的節點,即是否已決定調整對象之形成網路的所有節點的橋接器優先權調整值(步驟S31)。在有未調整橋接器優先權的節點存在的情況(步驟S31:Yes),優先度調整部33回到步驟S13。另一方面,在沒有未調整橋接器優先權的節點存在的情況(步驟S31:No),優先度調整部33將調整後之所有橋接器優先權傳送到輸出部34(步驟S32)。輸出部34為顯示器等顯示裝置之情況,當輸出部34從優先度調整部33接收到調整後的橋接器優先權時,顯示該狀態。
又,雖然調整裝置是集合決定各開關裝置的橋接器優先權調整值,但是如上述所示,利用形成網路的開關裝置之中的1台集合決定各開關裝置的橋接器優先權調整值亦可。 在利用1台開關裝置集合決定各開關裝置的橋接器優先權調整值之情況,決定調整值的開關裝置在決定所有開關裝置的橋接器優先權之調整值後,將已決定的調整值通知到其他開關裝置。
如此一來,在本實施形態中,將形成網路之各開關裝置的橋接器優先權調整值之決定利用1台的裝置集合進行。藉此,不必使所有的開關裝置執行同樣的處理,可以減輕作為整體開關裝置的處理負荷。又,可以快速得到各開關裝置的橋接器優先權調整值。又,在利用與開關裝置不同的調整裝置決定各開關裝置的橋接器優先權調整值的情況下,在架構網路前可以預先決定各開關裝置的橋接器優先權之最佳值。
以上實施形態所示之構成為顯示本發明內容的一例者,也可以與其他悉知的技術組合,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宗旨之範圍內,也可以省略、變更構成的一部分。
10‧‧‧開關裝置
11‧‧‧鍵路狀態資料庫
12‧‧‧路徑設定部
121‧‧‧最短路徑算出部
122‧‧‧路徑選擇部
13‧‧‧優先度調整部

Claims (9)

  1. 一種轉送裝置,其為形成網路的轉送裝置,其特徵為包括:資訊保持部,其保持前述網路的拓撲資訊、及路徑計算所使用之本身裝置的優先度與形成前述網路之其他轉送裝置的優先度;最短路徑算出部,其依據前述拓撲資訊,算出從形成前述網路的轉送裝置之中的第1轉送裝置到第2轉送裝置之最短路徑;及優先度調整部,其依據前述最短路徑算出部所算出之最短路徑、及前述本身裝置的優先度與前述其他轉送裝置的優先度,調整前述本身裝置的優先度,前述優先度調整部將同一起點到同一目的地之最短路徑與本身裝置一起構成,而且以與使從前述同一起點的距離為與本身裝置相同的其他轉送裝置之優先度重複的次數變少之方式,調整前述本身裝置的優先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轉送裝置,其中,前述優先度調整部將本身裝置的優先度暫時決定為可設定之值之中的任一個,依據形成前述網路之任2台轉送裝置,也就是第1轉送裝置與第2轉送裝置之間的最短路徑資訊、本身裝置的優先度、及前述其他轉送裝置的優先度,進行經暫時決定的優先度評估之處理,以前述所有可設定之值為對象執行前述處理,依據分別將前述可設定之值暫時決定為前述優先度執行前述評估的結果,決定前述本身裝置的優先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轉送裝置,其中,前述優先度調整部分別以由目的地相同且使從同一起點的距離為相同之轉送裝置構成的轉送裝置群為對象,針對屬於相同群組之所有轉送裝置的配對,求出各轉送裝置優先度的排他性邏輯和,再者,從針對各配對之排他性邏輯和的運算結果擷取出滿足規定的條件之4位元,對於已擷取出的各個4位元,將最上位之’1’以外的’1’變更為’0’,以變更後的4位元為對象執行邏輯和運算,產生第1運算結果,其次,與目的地相同且使從同一起點的距離為不同之各轉送裝置群的前述第1運算結果進行比較,產生第2運算結果,並且作為經暫時決定之優先度的評估結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轉送裝置,其中,前述優先度調整部針對從前述排他性邏輯和的運算結果擷取出滿足規定的條件之4位元的處理,其為將前述排他性邏輯和的運算結果從上位開始以每4位元進行區隔並確認位元的狀態,當檢測到包含成為’1’的位元之4位元時,擷取出該4位元,針對與前述目的地相同且使從同一起點的距離為不同之各轉送裝置群的前述第1運算結果進行比較的處理,其為將成為’1’的位元位置的重複數作為前述第2運算結果。
  5. 一種調整裝置,其為調整被設定在形成網路的各轉送裝置之參數的調整裝置,其特徵為包括:資訊取得部,其取得前述網路的拓撲資訊、及路徑計算所 使用之前述參數,也就是前述各轉送裝置的優先度;最短路徑算出部,其依據前述拓撲資訊,算出從前述各轉送裝置之中的第1轉送裝置到第2轉送裝置之最短路徑;及優先度調整部,其依據前述最短路徑算出部所算出之最短路徑、及前述各轉送裝置的優先度,調整前述各轉送裝置的優先度,前述優先度調整部,其對於選擇前述各轉送裝置之中的任一個作為調整對象之第1處理、及將同一起點到同一目的地的最短路徑與前述調整對象的轉送裝置一起構成,而且以與使從前述同一起點的距離為與前述調整對象的轉送裝置相同之其他轉送裝置的優先度重複的次數變少的方式,調整前述調整對象之轉送裝置的優先度之第2處理,一邊利用前述第1處理變更選擇作為前述調整對象的轉送裝置,一邊反覆執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調整裝置,其中,包括顯示根據前述優先度調整部的調整結果之顯示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之調整裝置,其中,包括將根據前述優先度調整部的調整結果傳送到前述各轉送裝置之傳送部。
  8. 一種參數調整方法,其為使形成網路的轉送裝置調整參數之參數調整方法,其特徵為包含:最短路徑算出步驟,其依據前述網路的拓撲資訊,算出從 形成前述網路的轉送裝置之中的第1轉送裝置到第2轉送裝置之最短路徑;及優先度調整步驟,其依據前述最短路徑算出步驟所算出之最短路徑、及形成前述網路之各轉送裝置的優先度,調整本身裝置的優先度,在前述優先度調整步驟中,將同一起點到同一目的地的最短路徑與本身裝置一起構成,而且以與使從前述同一起點的距離為與本身裝置相同的其他轉送裝置之優先度重複的次數變少之方式,調整前述本身裝置的優先度。
  9. 一種參數調整方法,其為利用調整裝置調整被設定在形成網路的各轉送裝置的參數之參數調整方法,其特徵為包含:資訊取得步驟,其取得前述網路的拓撲資訊、及路徑計算所使用之前述參數,也就是前述各轉送裝置的優先度;最短路徑算出步驟,其依據前述拓撲資訊,算出從前述各轉送裝置之中的第1轉送裝置到第2轉送裝置之最短路徑;及優先度調整步驟,其依據前述最短路徑算出步驟所算出之最短路徑、及前述各轉送裝置的優先度,調整前述各轉送裝置的優先度,前述優先度調整步驟,其包含:第1步驟,其為選擇前述各轉送裝置之中的任一個作為調整對象;及第2步驟,其為將同一起點到同一目的地的最短路徑與前 述調整對象的轉送裝置一起構成,而且以與使從前述同一起點的距離為與前述調整對象的轉送裝置相同之其他轉送裝置的優先度重複的次數變少之方式,調整前述調整對象的轉送裝置的優先度,一邊利用前述第1步驟變更選擇作為前述調整對象的轉送裝置,一邊反覆執行前述第1步驟及前述第2步驟。
TW105131217A 2016-05-16 2016-09-29 轉送裝置、調整裝置以及參數調整方法 TW2017424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64505 WO2017199301A1 (ja) 2016-05-16 2016-05-16 転送装置、調整装置およびパラメータ調整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42405A true TW201742405A (zh) 2017-12-01

Family

ID=60324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1217A TW201742405A (zh) 2016-05-16 2016-09-29 轉送裝置、調整裝置以及參數調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931562B2 (zh)
JP (1) JP6407489B2 (zh)
CN (1) CN109075998B (zh)
DE (1) DE112016006749T5 (zh)
TW (1) TW201742405A (zh)
WO (1) WO20171993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16278B1 (en) * 2022-01-25 2023-08-01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shortest data transfer path in data commun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33438B1 (en) * 2002-06-21 2008-02-19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Priority and policy based recovery in connection-oriente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302637C (zh) * 2003-01-28 2007-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生成树协议桥优先级协调方法
US7391744B2 (en) * 2004-10-18 2008-06-24 Alcatel Lucent Allocating bridge priorities in bridged network
US7471647B2 (en) * 2005-04-29 2008-12-30 Alcatel Lucent Bridged network spanning tree abnormality detection
CN100583825C (zh) * 2006-08-30 2010-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最短路径桥中对称树的生成方法
US8199640B2 (en) * 2007-03-30 2012-06-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ath-based adaptive prioritization and latency management
CN102246470B (zh) * 2008-12-08 2015-11-25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在提供商骨干桥网络中多播
US8199753B2 (en) * 2009-06-05 2012-06-12 Juniper Networks, Inc. Forwarding frames in a computer network using shortest path bridging
US9264341B2 (en) * 2009-07-24 2016-02-16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routing and/or switching in a network
US8248925B2 (en) 2009-09-08 2012-08-21 Rockstar Bidco,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between multiple equal cost paths
US8711703B2 (en) * 2010-10-29 2014-04-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Load balancing in shortest-path-bridging networks
US8670310B2 (en) * 2010-12-21 2014-03-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ynamic balancing priority queue assignments for quality-of-service network flows
US8693315B2 (en) * 2011-09-13 2014-04-08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ortest path bridging of multicast traffic
US8675522B2 (en) * 2011-09-23 2014-03-18 Avaya Inc. Conveying the VLAN/L2 VSN/bridging-domain of the incoming interface (IIF) when transporting multicast traffic over a shortest path bridged (SPB) network
US9106556B2 (en) * 2013-02-11 2015-08-11 Avaya Inc. Method to achieve the use of an external metric as the primary tie-breaker in 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ISIS) route selections
CN103139080B (zh) * 2013-03-06 2016-03-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拓扑计算方法和设备
JP2015012343A (ja) * 2013-06-26 2015-01-1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転送ノード
CN104579997B (zh) * 2013-10-28 2017-11-2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最短路径桥接网络中的转发路径确定方法及设备
WO2015089706A1 (zh) * 2013-12-16 2015-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重路由顺序规划方法及系统
US9497104B2 (en) * 2014-01-14 2016-11-15 Cisco Technology, Inc. Dynamic update of routing metric for use in routing return traffic in FHRP environment
US10484406B2 (en) * 2015-01-22 2019-11-19 Cisco Technology, Inc. Data visualization in self-learning networks
US10484405B2 (en) * 2015-01-23 2019-11-19 Cisco Technology, Inc. Packet capture for anomalous traffic flows
EP3659364B1 (en) * 2017-07-26 2022-03-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trol of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measurements
US10558591B2 (en) * 2017-10-09 2020-02-11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band priority adjustment forwarding in a communication fabric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07489B2 (ja) 2018-10-17
CN109075998B (zh) 2021-05-11
JPWO2017199301A1 (ja) 2018-08-09
US20200127915A1 (en) 2020-04-23
US10931562B2 (en) 2021-02-23
CN109075998A (zh) 2018-12-21
WO2017199301A1 (ja) 2017-11-23
DE112016006749T5 (de) 2019-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23303B2 (en) Method of routing data and switch in a network
JP6313140B2 (ja) 通信装置及びマルチホッピングネットワーク
US9569731B2 (en) Quantum communication device, quantu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9608900B2 (en) Techniques for flooding optimization for link state protocols in a network topology
CN107872807B (zh) 路由节点位置确定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7148768B (zh) 用于数据路径确认与验证的系统和方法
US10038623B2 (en) Reducing flooding of link state changes in networks
US10103974B2 (e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controller and multipath routing method
CN110679120B (zh) 通信网络节点
US10057375B2 (en) Distributed deployment based on rating values
TW201742405A (zh) 轉送裝置、調整裝置以及參數調整方法
US10999186B2 (en) Transfer device and route addition method
WO2020075587A1 (ja) 故障箇所推定方法及び故障箇所推定装置
JP2012015837A (ja) 経路計算装置、データ転送装置、経路計算方法、データ転送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9587061A (zh) 一种路由处理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259640B (zh) 网络地址分类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WO2016056210A1 (ja) サーバ、フロー制御方法および仮想スイッチ用プログラム
TWI687935B (zh) 資料變換裝置
US20160110199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counter data
JPWO2017126063A1 (ja) 制御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機器制御システム
JP2020030738A (ja) 学習データの解析方法及び計算機システム
US20180212860A1 (en) Automatically detecting potential microloop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network convergence
JP2019036991A (ja) サービスパケット転送方法及び装置
TW201743208A (zh) 資料處理裝置、資料處理方法以及資料處理程式產品
JPWO2019069353A1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ネットワー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