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9650A - 用於液壓制動系統的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用於液壓制動系統的連接器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9650A
TW201739650A TW106107708A TW106107708A TW201739650A TW 201739650 A TW201739650 A TW 201739650A TW 106107708 A TW106107708 A TW 106107708A TW 106107708 A TW106107708 A TW 106107708A TW 201739650 A TW201739650 A TW 20173965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coupling
axially
sealing
coupl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7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瑪莉歐 梅喬藍
亞力山多 岡薩羅里
羅伯特 高薩
Original Assignee
坎帕克諾羅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坎帕克諾羅公司 filed Critical 坎帕克諾羅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9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965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04Arrangements of piping, valves in the piping, e.g. cut-off valves, couplings or air hoses
    • B60T17/043Brake line couplings, air hoses and stopc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1/0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1/005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brake elements, e.g. fastening of brake blocks in their h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62L3/023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acting on fluid pressure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9/00Joints in which sealing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 F16L19/06Joints in which sealing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in which radial clamping is obtained by wedging action on non-deformed pipe ends
    • F16L19/065Joints in which sealing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in which radial clamping is obtained by wedging action on non-deformed pipe ends the wedging action being effected by means of a 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1/00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 F16L21/08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with additional lock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9/00Joints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 F16L29/02Joints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with a cut-off device in one of the two pipe ends, the cut-off device being automatically opened when the coupling is appli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10Road Vehicles
    • B60Y2200/13Bicycles; Tricycles
    • B60Y2200/134Racing bik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液壓制動系統的連接器(10),包括配備有環狀抵接表面(14)的第一聯接端子(21)。聯接套管(40)包括:第一軸向外部環狀部分(41),該第一軸向外部環狀部分(41)接收第一聯接端子(21);環狀壁(43),該環狀壁(43)配備有第一環狀抵接表面(44),從而以抵接方式接收第一聯接端子(21)的環狀抵接表面(14);和第二軸向外部環狀部分(42),該第二軸向外部環狀部分(42)與第一環狀部分(41)軸向相對,且與該液壓制動系統的一部件聯接。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被佈置在相對於管子(11)並且相對於第一聯接端子(21)的徑向外部位置中,且可在第一環狀鎖定元件與液壓制動系統的部件機械分離的停靠位置和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與液壓制動系統的部件機械聯接的鎖定位置之間軸向移動。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0)被構造成被處於鎖定位置時的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啟用。當第一環狀鎖定元件(21)處於停靠位置時,第一聯接端子(21)的環狀抵接表面(14)抵接在聯接套管(40)的第一環狀抵接表面(44)上。

Description

用於液壓制動系統的連接器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液壓制動系統的連接器。
優選地,這種連接器意圖在用於自行車,更優選地競賽自行車的液壓制動系統中使用。
通常,安裝用於自行車的液壓制動系統需要連接管子與液壓制動系統的部件,例如另一根管子或者液壓促動器(例如,制動鉗或者液壓泵),以便允許流體(通常是油)從一個管子穿過到達另一管子,或者從管子穿過到達液壓促動器,因此允許啟用/停用制動裝置。
透過使用適當的連接器獲得這種連接,該連接器在液壓制動系統的整個壽命期間都必須確保待連接的管子和液壓制動系統的部件之間的機械密封(維持互相聯接)和液壓密封(不存在流體滲漏)兩者。
此外,這種連接必須允許易於將管子與液壓制動系統的部件聯接,因為在液壓制動系統的裝配期間不是始終都能夠確保連接器周圍的大工作空間。
申請人已經設計了一種連接器,其中透過連接器的一些部件之間的機械聯接實現期望的機械密封,透過相對於連接器的上述部件適當定位的液壓密封元件獲得期望的液壓密封,並且其中與待連接的管子穩定地相關聯的連接器的第一部件和連接器的另一部件之間的相互接觸確保了待連接的管子相對於管子必須與其連接的液壓制動系統的部件的正確定位。
在其餘說明和下文請求項中,術語「徑向」和「軸向」被參照分別與連接器的縱向軸線垂直和平行(或者重合)的方向使用。
表述「徑向內部」和「徑向外部」分別指示位置更靠近和更遠離上述縱向軸線。
表述「軸向內部」和「軸向外部」分別指示位置更靠近和更遠離參考平面,該參考平面與連接器的縱向軸線垂直,穿過連接器並且在被約束至管子的連接器的一部分的自由端段處截取,並且當連接器處於可操作位置時面對液壓制動系統的部件。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液壓制動系統的連接器,該連接器包括: - 第一聯接端子,第一聯接端子與液壓制動系統的管子相關聯,第一聯接端子包括配備有環狀抵接表面的軸向內部環狀部分; - 聯接套管,聯接套管包括第一軸向外部環狀部分,第一軸向外部環狀部分被構造成在徑向內部位置接收第一聯接端子的該軸向內部環狀部分;該聯接套管包括徑向向內地突出的環狀壁,環狀壁被佈置成相對於該第一軸向外部環狀部分軸向向內並且配備有第一環狀抵接表面,第一環狀抵接表面被構造成以抵接方式接收第一聯接端子的該環狀抵接表面;該聯接套管包括第二軸向外部環狀部分,該第二軸向外部環狀部分與該第一環狀部分軸向相對,被構造成與液壓制動系統的部件聯接; - 第一環狀鎖定元件,第一環狀鎖定元件被構造成相對於管子並且相對於第一聯接端子被佈置在徑向外部位置中,並且該第一環狀鎖定元件可在第一環狀鎖定元件與液壓制動系統的該部件機械分離的停靠位置和第一環狀鎖定元件與液壓制動系統的該部件機械聯接的鎖定位置之間軸向移動; - 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被構造成相對於液壓制動系統的該管子被佈置在徑向外部位置中,並且被佈置在軸向地置於聯接套管和第一環狀鎖定元件之間的位置中,並且被構造成當第一環狀鎖定元件處於約束狀態時被該第一環狀鎖定元件啟用; 其中當第一環狀鎖定元件處於停靠位置時,第一聯接端子的該環狀抵接表面能夠抵接在聯接套管的該第一環狀抵接表面上。
根據本發明,第一聯接端子和聯接套管之間的相互作用允許易於將管子定位在待連接的液壓制動系統的部件上。特別地,第一聯接端子的環狀抵接表面抵靠聯接套管的第一環狀抵接表面允許第一聯接端子在管子必須與其連接的液壓制動系統的部件上的正確定位,因此允許管子在該部件上的正確定位。透過這種正確定位不必要求第一環狀鎖定元件被機械地約束於液壓制動系統的部件的事實,透過將實現連接的機械和液壓穩定性留給提供用於使處於鎖定位置的第一環狀鎖定元件移動的隨後的鎖定操作來確保管子在液壓制動系統的部件上的快速和易於定位。
關於這種情況,當第一環狀鎖定元件處於鎖定位置時由第一環狀鎖定元件執行管子在液壓制動系統的部件上的機械密封,並且透過軸向地置於聯接套管和第一環狀鎖定元件之間的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確保期望的液壓密封。
本發明能夠單獨或者結合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下列優選特徵。
優選地,當第一環狀鎖定元件處於鎖定狀態時,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軸向地抵靠該聯接套管,並且在軸向相對位置抵靠第一環狀鎖定元件,並且透過在與聯接套管相鄰的軸向內端部處倒角而經歷變形。
以這種方式,透過使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在聯接套管處倒角而確保了期望的液壓密封。
優選地,透過在與該軸向內端部相反的軸向外端部處倒角,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進一步經歷變形。
這種設置使得能夠提高由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確保的液壓密封。
優選地,聯接套管和第一環狀鎖定元件由具有比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由其製成的材料更大硬度的材料製成。
以這種方式,一旦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的端部軸向抵靠第一環狀鎖定元件和聯接套管,則更易於對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的端部倒角。
更優選地,聯接套管、第一環狀鎖定元件和第一聯接端子由鋼或者鋁製成,而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由銅製成。能夠優選使用鋁而非鋼以控制連接器的重量。
第一聯接端子的最大徑向體積基本等於管子的徑向體積。
以這種方式,第一聯接端子能夠在管子被安裝在自行車上之前接合在管子上,因為在管子的安裝步驟中確保了第一端子能夠穿過管子所穿過的任何開口。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聯接端子在其中間軸向部分處包括設置有複數個喉部的徑向外表面。
有利地,這些喉部意圖接收透過對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倒角而變形的端部的部分,因而提高連接器的液壓密封,並且同時亦提高其機械密封。
優選地,連接器包括第一聯接構件,該第一聯接構件被構造成徑向地置於該第一聯接端子和該聯接套管之間,從而當第一聯接端子的該環狀抵接表面抵接在聯接套管的該環狀抵接表面上時將該第一聯接端子保持在該聯接套管處。
聯接套管和第一聯接端子之間的機械聯接允許連接器的兩個部件被保持就位,透過處於聯接位置的第一環狀鎖定元件的移動促進隨後的鎖定操作。
優選地,該第一聯接構件包括鎖定環,該鎖定環被容納在該第一聯接端子的該軸向內部環狀部分在其徑向外部位置形成的第一凹部中,並且當第一聯接端子的該環狀抵接表面抵接在聯接套管的該環狀抵接表面上時,該鎖定環能夠被容納在該聯接套管的該第一軸向外部環狀部分在其徑向內部位置形成的第二凹部中。
因而透過允許第一聯接端子在聯接套管中快速接合的卡扣聯接實現聯接套管和第一聯接端子之間的聯接,進一步提高安裝連接器的容易性。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連接器包括第一密封滑塊,第一密封滑塊可在該第一聯接端子中在第一密封滑塊抑制該第一聯接端子中的流體穿過的第一位置和第一密封滑塊允許該第一聯接端子中的流體穿過的第二位置之間軸向地滑動;當第一聯接端子的該環狀抵接表面抵接在聯接套管的該環狀抵接表面上時,該環狀壁將該第一密封滑塊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
有利地,透過第一密封滑塊以液密方式封閉第一聯接端子,防止在未連接管子時從管子滲漏流體而防止流體意外地流出管子。此外,僅在第一聯接端子抵接在聯接套管的環狀壁上時,第一密封滑塊和聯接套管的環狀壁之間的相互作用才允許流體從管子朝著管子與其連接的液壓制動系統的部件流出。以這種方式,僅當管子已經被至少臨時地定位在液壓制動系統的部件上時,液壓制動系統的油才能夠從管子流出。
優選地,該第一密封滑塊在軸向內部位置包括突起,該突起被構造成當第一聯接端子的該環狀抵接表面抵接在聯接套管的該第一環狀抵接表面上時抵接聯接套管的該第一環狀抵接表面。
以這種方式,第一密封滑塊從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移動基本與實現第一聯接端子在聯接套管的第一環狀抵接表面上的軸向抵接同時地發生。
優選地,連接器還包括第一彈性構件,第一彈性構件作用在該第一密封滑塊上,以將第一密封滑塊保持在第一位置,第一密封滑塊到第二位置的移動被該第一彈性構件阻礙。
這種彈性構件確保了第一密封滑塊的第一位置為穩定位置,並且第一密封滑塊不能意外地移動到第二位置。
優選地,彈性構件作用在第一密封滑塊的軸向外部部分和第一聯接端子的軸向外部部分之間。以這種方式,彈性構件將第一密封滑塊朝著第一聯接端子的軸向內部部分推動。
優選地,該第一密封滑塊包括環狀墊圈,環狀墊圈被插入第一密封滑塊的徑向外部環狀殼體中,並且該第一聯接端子包括在軸向內部方向上被密封壁界定的徑向內部環狀殼體。環狀墊圈在第一密封滑塊處於第一位置時以液密方式接觸該密封壁,並且在第一密封滑塊處於第二位置時軸向地遠離該密封壁移動。
這種墊圈確保了第一密封滑塊和第一聯接端子之間的流體密封,防止管子中存在的可能流體在第一密封滑塊處於第一密封位置時從管子自身流出。
優選地,第一聯接端子包括止動肩台,當該第一密封滑塊處於第二位置時止動肩台能夠被該第一密封滑塊的止動齒抵接。在例如透過連接至管子的液壓制動系統的部件內的加壓流體在軸向外部方向上在第一密封滑塊上施加壓力時,這種止動肩台限制第一密封滑塊在該方向上的行程。
在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意圖聯接該聯接套管的第二軸向外部環狀部分的液壓制動系統的部件包括第二聯接端子,第二聯接端子與液壓制動系統的另一管子相關聯,該第二聯接端子包括配備有環狀抵接表面的軸向內部環狀部分;該聯接套管的第二環狀部分被構造成在徑向內部位置接收第二聯接端子的該軸向內部環狀部分。
因此,在該實施例中,連接器將液壓制動系統的兩個管子連接在一起。
優選地,在本發明的該實施例中,聯接套管的該環狀壁配備有與第一環狀抵接表面軸向相對的第二環狀抵接表面,第二環狀抵接表面被構造成以抵接方式接收第二聯接端子的該環狀抵接表面。
以這種方式,透過對兩個管子執行與聯接套管的相同聯接操作,第二管子能夠易於連接至第一管子。
優選地,在該實施例中,連接器包括第二環狀鎖定元件,該第二環狀鎖定元件被構造成相對於另一管子被佈置在徑向外部位置中,並且可在第二環狀鎖定元件與第一環狀鎖定元件機械分離的停靠位置和第二環狀鎖定元件被機械地約束至第一環狀鎖定元件的鎖定位置之間移動。第二聯接端子的環狀抵接表面在第二環狀鎖定元件處於停靠位置時抵接在聯接套管的該第二環狀抵接表面上。
這種特徵允許第二管子快速並且易於定位在聯接套管上,因而易於連接至第一管子。
優選地,在該實施例中,連接器包括第二機械聯接構件,第二機械聯接構件被構造成徑向地置於該第二聯接端子和該聯接套管之間,從而在第二聯接端子的該環狀抵接表面抵接在聯接套管的該第二環狀抵接表面上時將該第二聯接端子保持在該聯接套管中。
優選地,第二聯接構件包括鎖定環,鎖定環被容納在該第二聯接端子的該軸向內部環狀部分中在其徑向外部位置形成的第一凹部內,並且當該第二聯接端子的該環狀抵接表面抵接在聯接套管的該第二環狀抵接表面上時,鎖定環能夠被容納在該聯接套管的該第二軸向外部環狀部分中在其徑向內部位置形成的第二凹部中。
以這種方式,第二聯接端子和聯接套管之間的聯接亦為卡扣式的,允許這兩個部件之間的快速並且有效的初步機械聯接。
優選地,在該實施例中,連接器還包括第二密封滑塊,該第二密封滑塊可在第二聯接端子中在第二密封滑塊抑制第二聯接端子中的流體穿過的第一位置以及第二密封滑塊允許第二聯接端子中的流體穿過的第二位置之間軸向地滑動;當該第二滑塊處於第二位置時,該第二密封滑塊軸向地抵靠該聯接套管的該第二環狀抵接表面,並且其中該環狀壁將該第二密封滑塊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
以這種方式,確保即使當第二管子還未接合在聯接套管上時,亦存在第二管子的流體密封,避免不期望的油滲漏。
優選地,在該實施例中,第二密封滑塊在軸向內部位置包括突起,該突起被構造成當第二聯接端子的環狀抵接表面抵接在聯接套管的該第二環狀抵接表面上時抵接聯接套管的該第二環狀抵接表面。
以這種方式,第二密封滑塊從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移動基本在實現第二聯接端子軸向地抵接在聯接套管的第二環狀抵接表面上的同時發生。
優選地,在該實施例中,連接器還包括第二彈性構件,第二彈性構件作用在該第二密封滑塊上以將其保持在第一位置中,第一密封滑塊到第二位置的移動被該第二彈性構件阻礙。
這種彈性構件確保了第二密封滑塊的第一位置是穩定位置,並且第二密封滑塊不能意外地移動到第二位置。
優選地,第二彈性構件作用在第二密封滑塊的軸向外部部分和第二聯接端子的軸向外部部分之間。以這種方式,第二彈性元件將第二密封滑塊朝著第二聯接端子的軸向內部部分推動。
優選地,該第二密封滑塊包括被插入第二密封滑塊的徑向外部環狀殼體中的環狀墊圈,並且該第二聯接端子包括被密封壁在軸向內部方向上界定的徑向內部環狀殼體。環狀墊圈在第二密封滑塊處於第一位置時以液密方式接觸該密封壁,並且在第二密封滑塊處於第二位置時軸向地遠離該密封壁。
這種墊圈確保了第二密封滑塊和第二聯接端子之間的流體密封,防止管子中存在的流體在第二密封滑塊處於第一位置時從管子自身流出。
優選地,在該實施例中,第二聯接端子包括在該第二密封滑塊處於第二位置時能夠被第二密封滑塊的止動齒抵接的止動肩台。在例如被液壓制動系統的加壓流體在軸向外部方向上在第二密封滑塊上施加壓力時,這種止動肩台限制第二密封滑塊在該方向上的行程。
在該實施例中,優選地,連接器包括第二環狀液壓密封元件,第二環狀液壓密封元件被構造成將相對於第二聯接端子被佈置在徑向外部位置中,並且被佈置在軸向地置於聯接套管和第二環狀鎖定元件之間的位置中。優選地,當第二環狀鎖定元件處於受約束狀態時,第二環狀液壓密封元件軸向地抵靠該聯接套管,並且在軸向相對位置中抵靠第二環狀鎖定元件,並且透過在與聯接套管相鄰的第一端部倒角而經歷變形。
以這種方式,透過對聯接套管處的第二環狀液壓密封元件倒角而確保第二管子的液壓密封。
優選地,第二環狀液壓密封元件還透過在與第一端部相反並且與該第二環狀鎖定元件相鄰的第二端部處倒角而經歷變形。
優選地,在該實施例中,第二聯接端子在其中間軸向部分包括設置有複數個喉部的徑向外表面。
優選地,第二聯接端子與第一聯接端子相同。
優選地,第二密封滑塊與第一密封滑塊相同。
優選地,第二聯接構件與第一聯接構件相同。
優選地,第二環狀液壓密封元件與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相同。
以這種方式,能夠大幅降低連接器的儲存的複雜性,因為許多組成部件彼此相同,並且能夠被無差別地安裝在第一管子上或者待連接至第一管子的第二管子上。
在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中,與聯接套管的第二軸向外部環狀部分聯接的液壓制動系統的部件包括制動鉗和密封滑塊,密封滑塊可在聯接套管的第二軸向外部環狀部分中在抑制制動鉗中的流體穿過的第一位置以及允許制動鉗中的流體穿過的第二位置之間軸向地滑動。
優選地,制動鉗的密封滑塊被構造成軸向地抵靠該第一聯接端子的該環狀抵接表面的一部分,並且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
以這種方式,將第一聯接端子插入聯接套管中引起制動鉗的密封滑塊移動到第二位置,並且將管子佈置成與制動鉗流體連通。
優選地,制動鉗的密封滑塊結構上類似於第一實施例的第一和第二密封滑塊,儘管其形狀能夠不同。
優選地,在該實施例中,制動鉗的密封滑塊包括突起,該突起遠離制動鉗的密封滑塊的軸向內部部分地軸向延伸,並且被構造成抵接在第一聯接端子的環狀抵接表面上。
以這種方式,制動鉗的第二滑塊從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移動基本與實現第一聯接端子在聯接套管的第一環狀抵接表面上的軸向抵接同時地發生。
優選地,在該實施例中,連接器還包括第三彈性構件,優選為彈簧,第三彈性構件作用在制動鉗的該密封滑塊上以將其保持在第一位置,制動鉗的密封滑塊到第二位置的移動被該彈性構件阻礙。
這種第三彈性構件確保了制動鉗的密封滑塊的第一位置為穩定位置,並且制動鉗的密封滑塊不能意外地移動到第二位置。
優選地,第三彈性構件作用在制動鉗的密封滑塊的軸向外部部分和第二聯接端子的軸向外部部分之間。以這種方式,第三彈性構件將制動鉗的密封滑塊朝著第二聯接端子的軸向內部部分推動。
優選地,制動鉗的該密封滑塊包括被插入第二密封滑塊的徑向外部環狀殼體中的環狀墊圈,並且聯接套管的該第二軸向外部部分包括被密封壁在軸向內部方向上界定的徑向內部環狀殼體。環狀墊圈在制動鉗的密封滑塊處於第一位置時以液密方式接觸該密封壁,並且當制動鉗的密封滑塊處於第二位置時遠離該密封壁。
這種墊圈確保了制動鉗的密封滑塊和聯接套管的第二軸向外部部分之間的液密密封,防止制動鉗中存在的可能流體在制動鉗的密封滑塊處於第一位置時流出。
在該第二實施例中,聯接套管被插入制動鉗的底座中並且包括徑向外部喉部,徑向外部喉部被在制動鉗的該底座的徑向內壁上作用的超環面液壓密封墊圈接合。
這種液壓密封墊圈確保了制動鉗側面上的連接的液密密封。
優選地,鎖定銷被容納在聯接套管的徑向外表面上在其徑向外部位置中形成的一部分凹部中,並且能夠被容納在制動鉗的該底座中形成的孔中。
在其中在第一聯接端子中設置上述第一密封滑塊的可替選實施例中,制動鉗的密封滑塊被構造成當該第一密封滑塊處於第二位置時軸向地抵靠該第一密封滑塊,並且被構造成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
以這種方式,第一密封滑塊和制動鉗的密封滑塊直接協調從而到達相應的第二位置,並且允許流體在管子和制動鉗之間穿過。
在一些實施例中,佈置附件以保護第一聯接端子(及/或第二聯接端子)的徑向外端部。
在這些實施例中的第一實施例中,這種附件包括內部中空容納本體,該內部中空容納本體具有第一端,第一端配備有第一開口並且包括緊固構件以緊固並且約束至該第一聯接端子(及/或該第二聯接端子);該容納本體包括與第一開口相反的第二開口,以及被配合插入該第二開口中的銷;該容納本體由塑膠材料製成,以便能夠變形並且使該緊固構件與該第一聯接端子分離。
以這種方式,第一聯接端子(及/或若設置的第二聯接端子)的自由端不受在安裝連接器之前可能發生的意外碰撞影響。這種保護在設置成被可滑動地插入第一聯接端子(及/或第二聯接端子)內側的第一密封滑塊(及/或第二密封滑塊)的連接器的實施例中特別有用,使得這種密封滑塊不暴露於可能影響其整體性的意外碰撞。
優選地,上述銷包括球狀端部,該球狀端部被插入容納本體限定的腔體中,並且橫向尺寸比第二開口的橫向尺寸更大的。
這種特徵促進了容納本體的變形,使得更易於將容納本體從第一聯接端子(及/或從第二聯接端子)移除。
在附件的第二實施例中,容納本體由纏繞成螺旋形的細長本體製成;該螺旋形的第一端的至少一個圈纏繞該第一聯接端子(及/或第二聯接端子)的至少一部分,並且該螺旋形的第二端的至少一個圈具有能夠被使用者抓握的自由端。
優選地,在附件的該實施例中,在容納本體的第一端的圈和容納本體的第二端的圈之間延伸的圈具有從容納本體的第一端朝著第二端減小的直徑。以這種方式,容納本體朝著第二端具有漸縮形狀。
優選地,除了容納本體的第二端的圈之外,所有圈都被膠黏在一起,以便不能意外松脫。
在附圖中,元件符號10指示根據本發明的連接器。這種連接器10優選地意圖在用於自行車,更優選地競賽自行車的液壓制動系統中使用。
如下文所述,透過複數個不同部件的裝配獲得連接器10。
連接器10被用於將管子的端部沿縱向軸線X與液壓制動系統的部件,例如另一管子的端部,或者制動系統的制動鉗,或者制動系統的液壓泵連接。
下面將首先描述在圖1至3中示出的連接器10的實施例,隨後描述圖4和5中示出的實施例。根據圖6和7的附件能夠在連接器的兩種所示實施例上操作。
如圖1和4中所示,在其可操作構造中,連接器10沿縱向軸線X延伸並且具有參考平面M。
在圖1至3中所示的第一實施例中,參考平面M是連接器的中間平面。
在該實施例中,連接器10連接液壓制動系統的第一管子11的端部和第二管子12的端部。
如圖1中所示,管子11、12的每個端部都與相應的第一聯接端子21和第二聯接端子22相關聯。
優選地,第一聯接端子21和第二聯接端子22由鋼或者鋁製成。
第一聯接端子21的管狀部分13與液壓制動系統的管子11的端部穩定地聯接,並且軸向遠離第一聯接端子21的軸向外部部分21a地延伸,以便機械地約束第一聯接端子21與液壓制動系統的管子11,並且使第一聯接端子21與液壓制動系統的管子11流體連通。
類似地,第二聯接端子22的管狀部分23穩定地聯接液壓制動系統的管子12的端部21,並且徑向遠離第二聯接端子22的軸向外部部分22a地延伸,以便機械地約束第二聯接端子22與液壓制動系統的管子12,並且使第二聯接端子22與液壓制動系統的管子12流體連通。
管狀部分13、23具有比對應的第一聯接端子21和第二聯接端子22的內部軸向部分21b、22b和中間部分21c、22c小的外徑。透過在上述管狀部分13、23的徑向外表面上製出複數個突出的圓錐形部分23a來獲得管狀部分13、23在液壓制動系統的管子11、12的相應端部中的穩定聯接,該突出的圓錐形部分意圖與液壓制動系統的兩個管子11、12的端部的徑向內部表面機械干涉。
為了簡化視圖,在附圖中,如圖3中所示,突出的圓錐形部分23a的元件符號僅與上述突出的圓錐形部分中的一些相關聯,並且僅與管狀部分23相關聯。上述突出的圓錐形部分23a的錐度是這樣的,即允許將管狀部分13、23插入管子11、12的相應端部中,但是阻礙其之後的縮回。
突出的圓錐形部分23a允許在管子11、12的相應端部上快速並且容易地安裝第一聯接端子21和第二聯接端子22。此外,能夠透過從相應管子11、12的端部簡單地抽出上述管狀部分13、23來再次使用第一聯接端子21和第二聯接端子22。
如圖2中更好地示出的,第一聯接端子21在其軸向內部部分21b處包括環狀抵接壁14。第一聯接端子21的中間軸向部分21c置於上述外軸向部分21a和內軸向部分21b之間,並且在其徑向外表面上設置有複數個喉部24。
第二聯接端子22在其軸向內部部分22b處包括環狀抵接壁15(圖3)。第二聯接端子22的中間軸向部分22c置於上述外軸向部分22a和內軸向部分22b之間,並且在其徑向外表面上設置有複數個喉部25。
連接器10還包括具有基本圓筒形形狀的聯接套管40。聯接套管40包括第一軸向外部環狀部分41和與第一軸向外部環狀部分41相反的第二軸向外部環狀部分42。在第一軸向外部環狀部分41和第二軸向外部環狀部分42之間延伸有在聯接套管40內部徑向突出的環狀壁43。
聯接套管40的第一軸向外部環狀部分41具有比第一聯接端子21的外徑更大的內徑,以便接合地接收第一聯接端子21的至少一個軸向部分。考慮到這一點,環狀壁43具有面朝第一聯接端子21並且特別是直接面對其環狀抵接壁14的第一環狀抵接表面44。環狀壁43的第一環狀抵接表面44和環狀抵接壁14是意圖在連接器10處於可操作構造(如圖2中所示)時互相接觸的平表面。
類似地,聯接套管40的第二軸向外部環狀部分42具有比第二聯接端子22的外徑更大的內徑,以便接合地接收第二聯接端子22的至少一個軸向部分。考慮到這一點,環狀壁43具有面朝第二聯接端子22並且特別是直接面對其環狀抵接壁15的第二環狀抵接表面45。環狀壁43的第二環狀抵接表面45和環狀抵接壁15是意圖在連接器10處於可操作構造(如圖2中所示)時互相接觸的平表面。
為了確保第一聯接端子21和聯接套管40之間以及聯接套管40和第二聯接端子22之間的機械密封,存在分別徑向地置於第一聯接端子21和聯接套管40之間,以及第二聯接端子22和聯接套管40之間的第一機械聯接構件50和第二機械聯接構件60。
第一聯接構件50包括優選地由金屬材料製成的鎖定環51,鎖定環51被容納在第一聯接端子21的軸向內部環狀部分21b中在其徑向外表面上形成在第一凹部52中。這種鎖定環51可在最大內徑和最小內徑之間徑向地變形,其中最小內徑基本等於第一凹部52的徑向內部圓周。當鎖定環51具有最小內徑時,其徑向體積被完全地容納在第一聯接端子21的徑向體積中。透過鎖定環是具有兩個互相面對並間隔的端部的開放環的事實,確保了鎖定環51的直徑的變形。當這兩端封閉在一起時,鎖定環51的直徑具有最小內徑,而當兩端間隔開時,鎖定環51的直徑具有最大內徑。透過朝著鎖定環51的中心施加徑向方向的力來發生鎖定環51從最大內徑至最小內徑的轉變。
第一聯接構件50還包括第二凹部53,第二凹部53在聯接套管40的第一軸向外部部分41中在其徑向內部位置中形成(圖2)。當鎖定環51具有最大內徑時,鎖定環51被部分地插入第二凹部53中並且部分地插入第一凹部52中。
類似地,第二聯接構件60包括具有與上文關於第一聯接構件50的鎖定環51、第一凹部52和第二凹部53之相同特徵的鎖定環61、第一凹部62和第二凹部63。顯然,在第二聯接端子22中設置第二聯接構件60的第一凹部62,並且在聯接套管40的第二軸向外部部分42中設置第二聯接構件60的第二凹部63。
如圖2中所示,當第一聯接端子21的環狀抵接表面14抵接在聯接套管40的第一環狀抵接表面44上時,第一聯接構件50的鎖定環51被部分地容納在第二凹部53中,並且被部分地容納在第一凹部52中。以這種構造,第二凹部53的軸向外部抵接壁54與第一凹部52的軸向內部抵接壁55協調,防止方向在鎖定環51並且因而在第一聯接端子21的軸向外部方向上的移動。以這種方式,第一聯接端子21被鎖定在聯接套管40中的適當位置中。
類似地,第二聯接端子22的環狀抵接表面15抵接在聯接套管40的第二環狀抵接表面45上時,第二聯接構件60的鎖定環61被部分地容納在第二凹部63中,並且被部分地容納在第一凹部62中。以這種構造,第二凹部63的軸向外部抵接壁64與第一凹部62的軸向內部抵接壁65協調,防止方向在鎖定環61並且因而在第二聯接端子22的軸向外部方向上的移動。以這種方式,第二聯接端子22被鎖定在聯接套管40中的適當位置中。
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0被錨固在第一管子11的端部和第一聯接端子21的中間部分21c的徑向外表面上。
類似地,第二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1被錨固在第二管子12的端部和第二聯接端子22的中間部分22c的徑向外表面上。
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0和第二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1優選地由銅製成,並且由相應的尖頂部限定。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0和第二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1在第一聯接端子21和第二聯接端子22的中間部分21c、22c上形成的喉部24、25上延伸。
連接器10還包括意圖聯接在一起以實現圖1和2中所示的機械約束狀態的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和第二環狀鎖定元件90。
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具有與第一管子11的端部的徑向外表面可滑動地關聯的軸向外部部分81。軸向外部部分81包括其中容納有環83的凹部82。環83具有比第一管子11的端部的外徑稍小的內徑,以便抑制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在第一管子11的端部上的自由軸向滑動,在任何情況下都允許第一鎖定元件80在使用者在軸向方向上在第一鎖定元件80上施加力時在第一管子上滑動。
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具有軸向內部部分84,軸向內部部分84具有比聯接套管40的外徑更大的內徑。這種軸向內部部分84在其徑向外表面上具有螺紋。
類似地,第二環狀鎖定元件90具有與第二管子12的端部的徑向外表面可滑動地關聯的軸向外部部分91。軸向外部部分91包括其中容納有環93的凹部92。環93具有比第二管子12的端部的外徑稍小的內徑,以便抑制第二環狀鎖定元件90在第二管子12的端部上的自由軸向滑動,在任何情況下都允許第二鎖定元件90在使用者在軸向方向上在第二鎖定元件90上施加力時在第二管子上滑動。
第二環狀鎖定元件90具有軸向內部部分94,軸向內部部分94具有大於聯接套管40的外徑,並且大於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的軸向內部部分84的外徑的內徑。第二聯接鎖定元件90的這種軸向內部部分94在其徑向內部表面上具有與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的螺紋匹配的螺紋。在連接器10的裝配操作中,兩個螺紋彼此接合,因而將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和第二環狀鎖定元件90相對於彼此軸向鎖定。
在連接器10的可操作構造中,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0和第二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1被分別徑向地在一側上置於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和第二環狀鎖定元件90的軸向外部部分84、94之間,並且在另一側上置於第一管子11和第二管子12的端部的軸向內部部分與第一聯接端子21和第二聯接端子22的徑向外表面之間。
此外,在連接器10的可操作構造中,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0和第二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1分別軸向地在一側上抵接在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和第二環狀鎖定元件90的軸向外部部分81、92上,並且在另一側上抵接在聯接套管40的第一軸向外部部分41和第二軸向外部部分42上。
聯接套管40和環狀鎖定元件80、90優選地由鋼或者鋁或者鋁合金製成。
由於在互相聯接期間被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以及被第二環狀鎖定元件90在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0和第二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1上施加的推動動作,並且由於必然被聯接套管40的軸向外部部分41、42施加在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0和第二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1的軸向內端部70a、71a上的反作用力,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0、71的相反的軸向外端部70b、71b和軸向內端部70a、71a透過倒角經歷變形。在這種變形後,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0、71的軸向內端部70a、71a分別被部分地嵌入在第一聯接端子21和第二聯接端子22的外部表面上形成的至少一部分喉部24、25中。
在圖1至3的實施例中,連接器10包括被佈置在第一聯接端子21內側,並且相對於第一聯接端子21可軸向滑動的第一密封滑塊100。第一密封滑塊100適合被轉換為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第一密封滑塊100防止第一聯接端子21內側的油穿過,因此將第一聯接端子21與其連接的管子的端部與外部隔離。
優選地由被佈置在第一密封滑塊100的徑向外部位置中形成的環狀殼體101中的環狀墊圈102,以及由徑向內部環狀凹部103相對於第一聯接端子21促動第一密封滑塊100和第一聯接端子21之間的液密密封。環狀凹部103被環狀密封壁104在軸向內部方向上界定。環狀墊圈102部分地在徑向外部方向上從環狀殼體101冒出,並且當第一密封滑塊100處於第一位置時接觸上述密封壁104。
為了確保第一密封滑塊100的第一位置的穩定性並且避免其意外地從該位置移動,彈簧105作用在第一密封滑塊100上並且在其上施加方向軸向向內的力。優選地,彈簧105是被軸向地佈置在第一密封滑塊100的軸向外部部分和在第一聯接端子21中的徑向內部位置中形成的肩台106之間的線性彈簧。
第一密封滑塊100適合被轉換為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第一密封滑塊100允許油在第一聯接端子21中穿過,允許第一管子與第二管子液壓連接。
考慮到這一點,第一密封滑塊100包括軸向地遠離第一滑塊100的軸向內部部分延伸的突起107。當第一聯接端子21未被插入或者未被完全插入聯接套管40中時,這種突起107在第一聯接端子21提供的體積外側在內部方向上軸向地突出。以這種方式,當第一聯接端子21被插入聯接套管40中,並且第一聯接端子21的環狀抵接表面14抵接在聯接套管40的第一環狀抵接表面44上時,突起107接觸第一環狀抵接表面44,並且引起第一密封滑塊100在軸向外部方向上縮回(如圖1和2中所示),從而將第一密封滑塊100轉換為第二位置。
因此,只要第一聯接端子21完全地接合在聯接套管40上,就有利地確保第一滑塊100與第一聯接端子21的液密密封。
優選地,為了避免液壓迴路的油壓力(當連接器10處於其可操作構造時)能夠將第一聯接端子21內側的第一密封滑塊100推入過於軸向外部的位置,第一聯接端子21包括能夠被第一密封滑塊100的止動齒109抵接的止動肩台108。止動齒109在第一密封滑塊100的徑向外部位置中形成。止動肩台108被佈置在第一聯接端子21的徑向內部表面上,止動肩台108對第一滑塊100在相對於第一滑塊100的第二位置在軸向最外方向上的可能進一步移動起端部止動器作用。
在圖1至3的實施例中,連接器10包括與第一密封滑塊100完全相同,但是被可滑動地插入第二聯接端子22內的第二密封滑塊110。
第二密封滑塊110適合被轉換為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第二密封滑塊110防止第二聯接端子22內側的油穿過,因此將第二聯接端子22與其連接的第二管子的端部與外部隔離。
優選地由被佈置在第二密封滑塊110的徑向外部位置中形成的環狀殼體112中的環狀墊圈111,以及由徑向內部環狀凹部113相對於第二聯接端子22促動第二密封滑塊110和第二聯接端子22之間的液密密封。環狀凹部113被基本環狀密封壁114在軸向內部方向上界定。環狀墊圈111部分地在徑向外部方向上從環狀殼體112冒出,並且當第二密封滑塊110處於第一位置時接觸上述密封壁114。
為了確保第二密封滑塊110的第一位置的穩定性並且避免其意外地從該位置移動,彈簧115作用在第二密封滑塊110上並且在其上施加方向軸向向內的力。優選地,彈簧115是被軸向地佈置在第二密封滑塊110的軸向外部部分和在第二聯接端子22中的徑向內部位置中形成的肩台116之間的線性彈簧。
第二密封滑塊110適合被轉換為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第二密封滑塊110允許油在第二聯接端子22中穿過,允許第二管子與第一管子液壓連接。
考慮到這一點,第二密封滑塊110包括軸向地遠離第二密封滑塊110的軸向內部部分延伸的突起117。當第二聯接端子22未被插入或者未被完全插入聯接套管40中時,這種突起117在第二聯接端子22提供的體積外側在內部方向上軸向地突出。以這種方式,當第二聯接端子22被插入聯接套管40中,並且第二聯接端子22的環狀抵接表面15抵接在聯接套管40的第二環狀抵接表面45上時,突起117接觸第二環狀抵接表面45,並且引起第二密封滑塊110在軸向外部方向上縮回(如圖1和2中所示),從而將第二密封滑塊110轉換為第二位置。
因此,只要第二聯接端子22完全地接合在聯接套管40上,就有利地確保第二滑塊110與第二聯接端子22的液密密封。
優選地,為了避免液壓迴路的油壓力(當連接器10處於其可操作構造時)能夠將第二聯接端子22內側的第二密封滑塊110推入過於軸向外部的位置,第二聯接端子22包括止動肩台118,在第二密封滑塊110處於第二位置時止動肩台118能夠被第二密封滑塊110的止動齒119抵接。止動齒119在第二密封滑塊110的徑向外部位置中形成。對第二滑塊110起端部止動器作用的止動肩台118被佈置在第二聯接端子22的徑向內部表面上。
在連接器10的未圖示實施例中,第二滑塊110能夠不存在,並且因而當第二聯接端子22未接合在聯接套管40中時,與第二聯接端子22相關聯的第二管子的對應端部能夠不封閉液密。
在連接器10的其它實施例中,例如圖4和5中所示的實施例,第一滑塊100不存在,並且當第一聯接端子未接合在聯接套管40中時,與第一聯接端子21相關聯的第一管子的對應端部不封閉液密。
在圖4和5的實施例中,第一管子11與其相關聯的液壓制動迴路的部件是制動鉗200。
下面將僅描述圖4和5的實施例與圖1至3的實施例之間的差異,因而意味著對圖4和5的實施例的連接器10未明確地描述的內容與根據上述實施例的連接器10相同。
第一聯接端子21在功能方面與上文參考根據圖1至3的實施例所述的第一聯接端子21等效。顯然,由於第一密封滑塊100不存在,所以在該實施例中不設置在與第一密封滑塊100的功能或者結構關係方面所述和所佈置的第一聯接端子21的所有特徵。特別地,在這種情況下,如圖4和5中所示,第一聯接端子21的徑向內部表面為圓柱形表面。
優選地,圖4和5的實施例的連接器10不包括上述第一機械聯接構件50。
如圖4中所示,制動鉗200包括圓柱形凹部202,圓柱形凹部202意圖接收相對於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被佈置在軸向內部的連接器10的所有部件。
特別地,圓柱形凹部202容納聯接套管40,聯接套管40繼而接收接合在其第一軸向外部環狀部分41中的至少一部分第一聯接端子21、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0以及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的軸向內部部分84。
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的軸向內部部分84具有與聯接套管40的外徑基本相同的外徑。軸向內部部分84在其徑向外表面上具有螺紋,該螺紋意圖接合在制動鉗200的圓柱形凹部202的徑向內部表面上形成的螺紋201。在該實施例中,不存在第二環狀密封元件90。
在圖4和5的連接器10的可操作構造中,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0被徑向地在一側上置於制動鉗200的凹部202的圓柱形壁之間,並且在另一側上置於第一管子11的端部的軸向內部部分與第一聯接端子21的徑向外表面之間。
此外,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0軸向地在一側上與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的軸向內部部分84抵接,並且在另一側上與聯接套管40的第一軸向外部部分41抵接。
由於被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在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0上施加的推動動作,並且由於必然被聯接套管40的軸向外部部分41施加在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0的軸向內端部上的反作用力,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0的相反的軸向端部透過倒角經歷變形。在這種變形後,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0的軸向內端部70a被部分地嵌入在第一聯接端子21的外部表面上形成的至少一部分喉部24中。
優選地,聯接套管40的第二軸向外部部分42包括被佈置在外部徑向位置上的環狀凹槽46。制動鉗200具有孔203,孔203具有的延伸軸線與凹部202的延伸軸線垂直,並且在聯接套管40被插入制動鉗的凹部202中時在孔203的面對聯接套管40的環狀凹槽46的徑向外部部分中穿過凹部202。銷204被插入孔203中,該銷截斷面對孔203的聯接套管40的環狀凹槽46的一部分,防止聯接套管40在凹部202內側的軸向移動。
優選地,聯接套管40的第二軸向外部部分42還包括被佈置在徑向外部部分中的環狀喉部47,超環面墊圈48被插入環狀喉部47內側並抵接制動鉗200的凹部202的圓柱形壁。以這種方式,確保了制動鉗200與聯接套管40的第二軸向外部部分42的液壓密封,避免油在凹部202內側滲漏。
聯接套管40的第二軸向外部部分42與第一軸向外部部分41,並且因此與液壓制動系統的管子流體聯接。此外,第二軸向外部部分42在制動鉗200內側與導管205流體連通,例如以連接至制動鉗200的鉗口。
在圖4和5的實施例中,在聯接套管40的第二軸向外部部分42內側,具有與上文參考圖1至3的實施例所述的第一密封滑塊100和第二密封滑塊110相同結構特徵的密封滑塊120被在軸向方向上可滑動地插入。
在圖4和5中所示的實施例中,因此不存在根據圖1至3的實施例的第二聯接端子22。
特別地,制動鉗的密封滑塊120可在密封滑塊120防止油在制動鉗中穿過的第一位置與密封滑塊120允許油從並且朝著制動鉗200穿過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優選地由被佈置在制動鉗的密封滑塊120中的徑向外部位置中形成的環狀殼體122中的環狀墊圈121,以及由聯接套管40的第二軸向外部部分42徑向內側的環狀凹部123促動制動鉗的密封滑塊120和聯接套管40的第二軸向外部部分42之間的液密密封。環狀凹部123被基本環狀密封壁124在軸向內部方向上界定。環狀墊圈121至少部分地在徑向外部方向上從環狀殼體122冒出,並且當制動鉗的密封滑塊120處於第一位置時接觸上述密封壁124。
為了確保制動鉗的密封滑塊120的第一位置的穩定性並且防止其能夠意外地移動,彈簧125作用在制動鉗的密封滑塊120上並且在其上施加方向軸向向內的力。優選地,彈簧125是被軸向地佈置在制動鉗的密封滑塊120的軸向外部部分和在聯接套管40的第二軸向外部部分42中的徑向內部位置中或者制動鉗200的凹部202的底部上形成的肩台126之間的線性彈簧。
為了允許到第二位置的移動,制動鉗的密封滑塊120包括軸向地遠離制動鉗的密封滑塊120的軸向內部部分延伸的突起127。在第一聯接端子21未被插入或者未被完全地插入聯接套管40中時,該突起127在內部方向上軸向地突出超過聯接套管40的環狀壁4e。
在該實施例中,與根據圖1至3的實施例恰好相同,聯接套管40的環狀壁43的第一環狀抵接表面44以抵接方式接收第一聯接端子21的環狀抵接表面14。另一方面,環狀壁43的第二環狀抵接表面45限定聯接套管40的上述密封壁124。
當第一聯接端子21被插入聯接套管40中,並且相應的環狀抵接表面14抵接在聯接套管40的第一環狀抵接表面44上時,制動鉗的密封滑塊120的突起127接觸第一密封端子21,並且特別是環狀抵接表面14,並且引起制動鉗的密封滑塊120在軸向外部方向上縮回(如圖5中所示),從而將制動鉗的密封滑塊120轉換為第二位置。
在圖6中所示的實施例中,除了第一聯接端子21配備有與根據圖1至3的實施例恰好相同的第一密封滑塊100之外,連接器10都與圖4和5中所示的實施例的連接器相同。如前述,聯接套管40、制動鉗200和制動鉗的密封滑塊120是相對於圖4和5之那些部件。在該實施例中,密封滑塊100、120從相應的第一位置朝著相應的第二位置的移動在密封滑塊100的突起107和密封滑塊120的突起127之間軸向抵接之後發生。
在一些實施例中,設置附件300以防止在使用連接器10之前,密封滑塊,即第一密封滑塊100或者第二密封滑塊110的突起107、117可能受損。
圖7和8代表該附件300被應用於第二密封滑塊110的兩個實施例。因此,下文說明將涉及第二密封滑塊110,儘管仍應視為在第一密封滑塊100的情況下亦有效。
在圖7中所示的附件300的第一實施例中,附件300包括在第一端301a處具有第一開口301c的中空容納本體301。容納本體301具有徑向外壁302和徑向內壁303,徑向內壁303面對並且界定內腔。在第一端301a處,徑向內壁303包括被構造成將容納本體301緊固並且約束至聯接端子(在這裡所示的實施例中是第二聯接端子22)的緊固構件304。
優選地,緊固構件304包括在第一端301a處的容納本體301的內壁上形成的複數個突起和環狀凹部305。這些複數個突起和環狀凹部305被構造成與被佈置在第二聯接端子22的徑向最外部表面上的相應突起和環狀凹部22d聯接。
優選地,第二聯接端子22的這些複數個突起和環狀凹部22d在第二聯接端子22的軸向內部部分22b上製成。因此,容納本體301的第一端301a騎跨在第二聯接端子22的軸向內部部分22b的至少一部分上,防止自由接近第二密封滑塊110的突起117。透過移除容納本體的複數個喉部和凹部305與第二聯接端子22的複數個喉部和凹部22d之間的互相接合,附件300能夠被從第二聯接端子22移除。
優選地,附件300由塑膠材料製成,甚至更優選地由具有比第二聯接端子22由其製成的材料的彈性模量大的彈性模量(楊氏模量)的塑膠材料製成,以便能夠彈性地變形,並且允許其自身的複數個喉部和凹部305與第二聯接端子22的喉部和凹部22d分離。
在該實施例中,容納本體301包括處於與第一端301a相反的第二端301b處的第二開口301d。該第二開口301d被銷306穿過,銷306在其第一端具有球狀體307。球狀體307被插入由容納本體301限定的腔體內側,並且具有不能橫跨被佈置在容納本體301的第二端301b處的第二開口301d的尺寸。
在附件300的該實施例中,透過在從第二開口301d冒出的部分銷上施加力,能夠使容納本體301彈性變形,促進容納本體301與第二聯接端子22分離。
如圖8中所示,在附件300的第二實施例中,附件300包括由纏繞成螺旋形的細長本體401製成的容納本體400。細長本體401優選為圓柱形,並且由柔性材料製成,以便能夠被纏繞成圈。
形成容納本體400的第一端400a的至少一個,優選複數個圈402被纏繞第二聯接端子22的軸向內端部。容納本體的第二端400b由止於能夠被使用者抓握的自由端的圈402提供。在容納本體400的第一端400a的圈和容納本體400的第二端400b的圈之間延伸的圈402優選地具有從容納本體400的第一端400a朝著第二端400b逐漸減小的直徑。
優選地,除了容納本體的第二端400b的圈之外的所有圈402都被膠黏在一起,以便不能夠意外地松脫。透過抓握和拉動容納本體400的第二端400b的圈的自由端,圈402被剝離並且松脫,釋放第二聯接端子22的端部。
當然,本領域技藝人士能夠對上述本發明施加許多變型和變體以便滿足特定和偶然要求,這些變型和變體在任何情況下都由下文請求項限定的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涵蓋。
11‧‧‧管子
12‧‧‧管子
13‧‧‧管狀部分
14‧‧‧環狀抵接表面
15‧‧‧環狀抵接壁
21‧‧‧第一聯接端子
22‧‧‧第二聯接端子
23‧‧‧管狀部分
24‧‧‧喉部
25‧‧‧喉部
40‧‧‧聯接套管
41‧‧‧第一軸向外部環狀部分
42‧‧‧第二軸向外部環狀部分
43‧‧‧環狀壁
44‧‧‧第一環狀抵接表面
45‧‧‧第二環狀抵接表面
46‧‧‧環狀凹槽
47‧‧‧環狀喉部
48‧‧‧超環面墊圈
50‧‧‧第一機械聯接構件
51‧‧‧鎖定環
52‧‧‧第一凹部
53‧‧‧第二凹部
54‧‧‧軸向外部抵接壁
55‧‧‧軸向內部抵接壁
60‧‧‧第二機械聯接構件
61‧‧‧鎖定環
62‧‧‧第一凹部
63‧‧‧第二凹部
64‧‧‧軸向外部抵接壁
65‧‧‧軸向內部抵接壁
70‧‧‧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
71‧‧‧第二環狀液壓密封元件
80‧‧‧第一環狀鎖定元件
81‧‧‧軸向外部部分
82‧‧‧凹部
83‧‧‧環
84‧‧‧軸向內部部分
90‧‧‧第二環狀鎖定元件
91‧‧‧軸向外部部分
92‧‧‧凹部
93‧‧‧環
94‧‧‧軸向內部部分
100‧‧‧第一密封滑塊
101‧‧‧環狀殼體
102‧‧‧環狀墊圈
103‧‧‧徑向內部環狀凹部
104‧‧‧環狀密封壁
105‧‧‧彈簧
106‧‧‧肩台
107‧‧‧突起
108‧‧‧止動肩台
109‧‧‧止動齒
110‧‧‧第二密封滑塊
111‧‧‧環狀墊圈
112‧‧‧環狀殼體
113‧‧‧環狀凹部
114‧‧‧環狀密封壁
115‧‧‧彈簧
116‧‧‧肩台
117‧‧‧突起
118‧‧‧止動肩台
119‧‧‧止動齒
120‧‧‧密封滑塊
121‧‧‧環狀墊圈
122‧‧‧環狀殼體
123‧‧‧環狀凹部
124‧‧‧密封壁
125‧‧‧彈簧
126‧‧‧肩台
127‧‧‧突起
200‧‧‧制動鉗
201‧‧‧螺紋
202‧‧‧圓柱形凹部
203‧‧‧孔
204‧‧‧銷
205‧‧‧導管
300‧‧‧附件
301‧‧‧中空容納本體
302‧‧‧徑向外壁
303‧‧‧徑向內壁
304‧‧‧緊固構件
305‧‧‧突起和環狀凹部
306‧‧‧銷
307‧‧‧球狀體
400‧‧‧容納本體
401‧‧‧細長本體
402‧‧‧圈
21a‧‧‧軸向外部部分
21b‧‧‧內部軸向部分
21c‧‧‧中間部分
22a‧‧‧軸向外部部分
22b‧‧‧內部軸向部分
22c‧‧‧中間部分
22d‧‧‧突起和環狀凹部
23a‧‧‧圓錐形部分
301a‧‧‧第一端
301b‧‧‧第二端
301c‧‧‧第一開口
301d‧‧‧第二開口
400a‧‧‧第一端
400b‧‧‧第二端
70a‧‧‧軸向內端部
70b‧‧‧軸向外端部
71a‧‧‧軸向內端部
71b‧‧‧軸向外端部
參考為了指示而非限制提供的附圖,從下文的本發明的一些優選實施例的詳細說明將更清楚本發明的進一步特徵和優點。在這些圖中:
-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在縱向截面中的透視圖;
- 圖2示出在縱向截面圖中圖1的連接器的一些細節;
- 圖3示出不同操作構造中在縱向截面圖中圖1的連接器的一些細節;
- 圖4是圖1的連接器的第二實施例的縱向截面圖;
- 圖5示出圖4的連接器的細節;
- 圖6示出圖1的連接器的第二實施例的變體的縱向截面;
- 圖7是圖1的連接器的與其附件相關聯的部件的縱向截面圖;及
- 圖8是圖7的附件的變體實施例的透視圖。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請換頁單獨記載) 無
11‧‧‧管子
12‧‧‧管子
13‧‧‧管狀部分
21‧‧‧第一聯接端子
22‧‧‧第二聯接端子
23‧‧‧管狀部分
40‧‧‧聯接套管
41‧‧‧第一軸向外部環狀部分
42‧‧‧第二軸向外部環狀部分
43‧‧‧環狀壁
70‧‧‧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
71‧‧‧第二環狀液壓密封元件
80‧‧‧第一環狀鎖定元件
81‧‧‧軸向外部部分
82‧‧‧凹部
83‧‧‧環
84‧‧‧軸向內部部分
90‧‧‧第二環狀鎖定元件
91‧‧‧軸向外部部分
92‧‧‧凹部
93‧‧‧環
94‧‧‧軸向內部部分
100‧‧‧第一密封滑塊
110‧‧‧第二密封滑塊
21a‧‧‧軸向外部部分
21b‧‧‧內部軸向部分
22a‧‧‧軸向外部部分
70a‧‧‧軸向內端部
70b‧‧‧軸向外端部
71a‧‧‧軸向內端部
71b‧‧‧軸向外端部

Claims (21)

  1. 一種用於一液壓制動系統的連接器(10),包括: - 一第一聯接端子(21),該第一聯接端子(21)與一液壓制動系統的一管子(11)相關聯,該第一聯接端子(21)包括配備有一環狀抵接表面(14)的一軸向內部環狀部分(21b);- 一聯接套管(40),該聯接套管(40)包括一第一軸向外部環狀部分(41),該第一軸向外部環狀部分(41)被構造成在一徑向內部位置中接收該第一聯接端子(21)的軸向內部環狀部分(21b);該聯接套管(40)包括徑向向內突出的一環狀壁(43),該環狀壁(43)被相對於該第一軸向外部環狀部分(41)軸向向內佈置並且配備有一第一環狀抵接表面(44),該第一環狀抵接表面(44)被構造成以抵接方式接收該第一聯接端子(21)的環狀抵接表面(14);該聯接套管(40)包括與該第一環狀部分(41)軸向相對的一第二軸向外部環狀部分(42),該第二軸向外部環狀部分(42)被構造成與該液壓制動系統的一部件聯接;- 一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該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被構造成相對於該管子(11)並且相對於該第一聯接端子(21)被佈置在一徑向外部位置中,並且能夠在一停靠位置和一鎖定位置之間軸向移動,在該停靠位置中,該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與該液壓制動系統的該部件機械分離,在該鎖定位置中,該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與該液壓制動系統的該部件機械聯接;- 一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0),該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0)被構造成相對於該液壓制動系統的管子(11)被佈置在一徑向外部位置中並且被佈置在軸向地置於該聯接套管(40)和該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之間的一位置中,並且被構造成被處於該鎖定位置時的該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啟用;其中當該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處於該停靠位置時,該第一聯接端子(21)的環狀抵接表面(14)抵接在該聯接套管(40)的第一環狀抵接表面(44)上。
  2.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10),其中當該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處於該鎖定位置時,該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0)軸向地抵靠該聯接套管(40)並且在軸向相對位置中軸向地抵靠該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並且透過在與該聯接套管(40)相鄰的一軸向內端部(70a)處進行倒角而經歷一變形。
  3. 如請求項2之連接器(10),其中透過在與該軸向內端部(70a)相反的一軸向外端部(70b)處進行倒角,該第一環狀液壓密封元件(70)進一步經歷一變形。
  4.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10),其中該第一聯接端子(21)在其一中間軸向部分(21c)處包括一徑向外表面,該徑向外表面設置有複數個喉部(24)。
  5.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10),包括第一聯接構件(50),該第一聯接構件(50)被構造成徑向地置於該第一聯接端子(21)和該聯接套管(40)之間,從而當該第一聯接端子(21)的環狀抵接表面(14)抵接在該聯接套管(40)的第一環狀抵接表面(44)上時,保持該第一聯接端子(21)與該聯接套管(40)相聯接。
  6. 如請求項5之連接器(10),其中該第一聯接構件(50)包括一鎖定環(51),該鎖定環(51)被容納在一第一凹部(52)中,該第一凹部(52)在該第一聯接端子(21)的軸向內部環狀部分(21b)中形成在其一徑向外部位置處,並且當該第一聯接端子(21)的環狀抵接表面(14)抵接在該聯接套管(40)的第一環狀抵接表面(44)上時,該鎖定環(51)能夠被容納一第二凹部(53)中,該第二凹部(53)在該聯接套管(40)的第一軸向外部環狀部分(41)中形成在其一徑向內部位置處。
  7.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10),包括一第一密封滑塊(100),該第一密封滑塊(100)能夠在該第一聯接端子(21)中在該第一密封滑塊(100)抑制流體在該第一聯接端子(21)中透過的一第一位置和該第一密封滑塊(100)允許流體在該第一聯接端子(21)中透過的一第二位置之間軸向地滑動;當該第一聯接端子(21)的環狀抵接表面(14)抵接在該聯接套管(40)的第一環狀抵接表面(44)上時,該環狀壁(43)將該第一密封滑塊(100)從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
  8. 如請求項7之連接器(10),其中該第一密封滑塊(100)在一軸向內部位置中包括至少一個突起(107),該至少一個突起(107)被構造成當該第一聯接端子(21)的環狀抵接表面(14)抵接在該聯接套管(40)的第一環狀抵接表面(44)上時抵接在該聯接套管(40)的第一環狀抵接表面(44)上。
  9. 如請求項7之連接器(10),包括一彈性構件(105),該彈性構件(105)作用在該第一密封滑塊(100)上以將該第一密封滑塊(100)保持在該第一位置中,該彈性構件(105)阻礙該第一密封滑塊(100)到該第二位置中的移動。
  10. 如請求項7之連接器(10),其中該第一密封滑塊(100)包括一環狀墊圈(102),該環狀墊圈(102)被插入該第一密封滑塊(100)的一徑向外部環狀殼體(101)中,並且該第一聯接端子(21)包括在一軸向內部方向上被一密封壁(104)界定的一徑向內部環狀凹部(103);該環狀墊圈(102)在該第一密封滑塊(100)處於該第一位置中時以一液密方式接觸該密封壁(104),並且在該第一密封滑塊(100)處於該第二位置中時處於與該密封壁(104)遠離的一軸向位置中。
  11. 如請求項7之連接器(10),其中該第一聯接端子(21)包括一止動肩台(108),當該第一密封滑塊(100)處於該第二位置中時該止動肩台(108)軸向抵接在該第一密封滑塊(100)的一止動齒(109)上。
  12.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10),其中該液壓制動系統的該部件包括與該液壓制動系統的另一管子(12)相關聯的一第二聯接端子(22),該第二聯接端子(22)包括配備有一環狀抵接表面(15)的一軸向內部環狀部分(22b);該聯接套管(40)的第二軸向外部環狀部分(42)被構造成在一徑向內部位置中接收該第二聯接端子(22)的軸向內部環狀部分(22b)。
  13. 如請求項12之連接器(10),其中該聯接套管(40)的環狀壁(43)配備有與該第一環狀抵接表面(44)軸向相對的一第二環狀抵接表面(45),該第二環狀抵接表面(45)被構造成以抵接方式接收該第二聯接端子(22)的環狀抵接表面(15)。
  14. 如請求項13之連接器(10),包括一第二環狀鎖定元件(90),該第二環狀鎖定元件(90)被構造成相對於該另一管子(12)被佈置在一徑向外部位置中,並且能夠在該第二環狀鎖定元件(90)與該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機械分離的一停靠位置和該第二環狀鎖定元件(90)被機械地約束至該第一環狀鎖定元件(80)的一鎖定位置之間軸向移動;在該第二環狀鎖定元件(90)處於該停靠位置中時,該第二聯接端子(22)的環狀抵接表面(15)抵接在該聯接套管(40)的第二環狀抵接表面(45)上。
  15. 如請求項12之連接器(10),包括第二聯接構件(60),該第二聯接構件(60)被構造成徑向地置於該第二聯接端子(22)和該聯接套管(40)之間,從而當該第二聯接端子(22)的環狀抵接表面(15)抵接在該聯接套管(40)的第二環狀抵接表面(45)上時,將該第二聯接端子(22)保持在該聯接套管(40)中。
  16. 如請求項15之連接器(10),其中該第二聯接構件(60)包括一鎖定環(61),該鎖定環(61)被容納在一第一凹部(62)中,該第一凹部(62)在該第二聯接端子(22)的軸向內部環狀部分(22b)中形成在其一徑向外部位置中,並且當該第二聯接端子(22)的環狀抵接表面(15)抵接在該聯接套管(40)的第二環狀抵接表面(45)上時,該鎖定環(61)能夠被容納在一第二凹部(63)中,該第二凹部(63)在該聯接套管(40)的第二軸向外部環狀部分(42)中形成在其一徑向內部位置中。
  17. 如請求項12之連接器(10),包括一第二密封滑塊(110),該第二密封滑塊(110)能夠在該第二聯接端子(22)中在該第二密封滑塊(110)抑制流體在該第二聯接端子(22)中透過的一第一位置和該第二密封滑塊(110)允許流體該第二聯接端子(22)中透過的一第二位置之間軸向地滑動;當該第二密封滑塊(110)處於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二密封滑塊(110)軸向地抵靠該聯接套管(40)的第二環狀抵接表面(45),並且其中當該第二聯接端子(22)的環狀抵接表面(15)抵接在該第二環狀抵接表面(45)上時,該環狀壁(43)將該第二密封滑塊(110)從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
  18.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10),其中該液壓制動系統的該部件包括一制動鉗(200)和一密封滑塊(120),該密封滑塊(120)能夠在該聯接套管(40)的第二軸向外部部分(42)中在該密封滑塊(120)抑制流體在該制動鉗(200)中透過的一第一位置和該密封滑塊(120)允許流體在該制動鉗(200)中透過的一第二位置之間軸向地滑動。
  19. 如請求項18之連接器(10),其中該制動鉗(200)的密封滑塊(120)被構造成軸向地抵靠在該第一聯接端子(21)的環狀抵接表面(14)的一部分上,並且從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
  20.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10),包括一附件(300),該附件(300)包括一內部中空的容納本體(301),該容納本體(301)具有一第一端(301a),該第一端(301a)配備有一第一開口(301c),並且該附件(300)包括緊固構件(304)以緊固並且約束至該第一聯接端子(21);該容納本體(301)包括與該第一開口(301c)相對的一第二開口(301d)和被配合插入在該第二開口(301d)中的一銷(306);該容納本體(301)由塑膠材料製成以便能夠變形並且使該緊固構件(304)與該第一聯接端子(21)分離。
  21.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10),包括一附件(300),該附件(300)包括一容納本體(400),該容納本體(400)由纏繞成一螺旋形的一細長本體(401)製成;該螺旋形的一第一端(400a)的至少一個圈(402)纏繞在該第一聯接端子(21)的至少一部分上,並且該螺旋形的一第二端(400b)的至少一個圈(402)具有能夠被使用者抓握的一自由端。
TW106107708A 2016-03-18 2017-03-09 用於液壓制動系統的連接器 TW2017396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UA2016A001806A ITUA20161806A1 (it) 2016-03-18 2016-03-18 Connettore per un impianto frenante idraulico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9650A true TW201739650A (zh) 2017-11-16

Family

ID=56203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7708A TW201739650A (zh) 2016-03-18 2017-03-09 用於液壓制動系統的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267223A1 (zh)
EP (1) EP3220033A1 (zh)
JP (1) JP2017194153A (zh)
CN (1) CN107202205A (zh)
IT (1) ITUA20161806A1 (zh)
TW (1) TW20173965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1700065297A1 (it) * 2017-06-13 2018-12-13 Campagnolo Srl Corpo di tenuta idraulica per impianti frenanti di biciclette ed assieme di tubo idraulico per impianti frenanti di biciclette
CN109050510A (zh) * 2018-09-14 2018-12-21 江阴市永昌交通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软管接口处固定装置
DE102020124402A1 (de) 2020-09-18 2022-03-24 Shimano Inc. Hydraulikschlauchkuppl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027253C2 (nl) * 2004-10-14 2006-04-19 Wavin Bv Buiskoppeling.
SE535323C2 (sv) * 2007-11-28 2012-06-26 Kongsberg Automotive As Rörkopplingssystem för ett trycksatt fluidsystem
US20110079998A1 (en) * 2009-10-06 2011-04-07 Szu-Fang Tsai Coupling for hydraulic disc brake of bicycle
US8714322B2 (en) * 2012-01-16 2014-05-06 Sram, Llc Hydraulic brake mechanism
US10131339B2 (en) * 2012-08-03 2018-11-20 Shimano Inc. Hydraulic bicycle component
US10183723B2 (en) * 2015-03-12 2019-01-22 Sram, Llc Bicycle control device
CN105423013A (zh) * 2015-12-08 2016-03-23 四川海搏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管连接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67223A1 (en) 2017-09-21
CN107202205A (zh) 2017-09-26
ITUA20161806A1 (it) 2017-09-18
JP2017194153A (ja) 2017-10-26
EP3220033A1 (en) 2017-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73510B2 (ja) 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JP6506500B2 (ja) クイックカプラ
KR101482890B1 (ko) 유체 커플링
KR920000663B1 (ko) 파이프 연결용 커넥터
JP5531306B2 (ja) 接続ニップルにプラスチック管を接続する装置
TW201739650A (zh) 用於液壓制動系統的連接器
US20140062078A1 (en) Pipe connector apparatus
KR20000011771A (ko) 2개의유체파이프라인을연결하기위한플러그접속식커플링
JP2006189156A (ja) ワイヤーリテイナーを有する流体クイックコネクタ
US11287071B2 (en) Quick connect device for connecting tubular members
US20220349507A1 (en) Connect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producing a fluid flow circuit
JP6273592B1 (ja) 管継手
JP4653688B2 (ja) 管継手
US20060266964A1 (en) Quick coupler for liquid flow lines
JP5417589B2 (ja) 管継手
US10030799B2 (en) Pipe joint
JP2009287612A (ja) 管継手
JPWO2018062431A1 (ja) 管継手及び継手連結装置
JP2002031285A (ja) パイプと剛性要素との迅速連結装置
JP2000088157A (ja) 管体接続構造
JP5769062B2 (ja) 差込式管継手
JP2002327885A (ja) 管継手のソケット
JP2005308139A (ja) 管継手構造
JP5967271B2 (ja) 継手及び継手取付構造
JP2004125129A (ja) 配管接続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