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6159A - 具有改良之功率控制的混合動力傳輸 - Google Patents
具有改良之功率控制的混合動力傳輸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736159A TW201736159A TW106106880A TW106106880A TW201736159A TW 201736159 A TW201736159 A TW 201736159A TW 106106880 A TW106106880 A TW 106106880A TW 106106880 A TW106106880 A TW 106106880A TW 201736159 A TW201736159 A TW 201736159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 energy storage
- storage system
- generator
- bus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1—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by batteries charg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serie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and dc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1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dynamo-electric generators driven at varying speed, e.g. on vehicle
- H02J7/143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dynamo-electric generators driven at varying speed, e.g. on vehicle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supplies for loads other than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4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 B60K6/46—Series type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40—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 H02J2310/48—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for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文中揭示用於具有改良之能量儲存系統功率控制之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之系統、裝置及方法。該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可包括耦合至可變頻率驅動器之發電機,其中第一功率轉換器將來自該發電機之第一AC功率轉換為在耦合至該第一功率轉換器之DC匯流排處之DC功率。該DC匯流排耦合至第二功率轉換器,該第二功率轉換器將該DC功率轉換為第二AC功率。功率控制器亦耦合至該DC匯流排,該功率控制器亦耦合至能量儲存系統。該功率控制器經組態以調節該能量儲存系統與該DC匯流排之間的功率流。
Description
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允許使用蓄電池及發電機兩者來管理功率。舉例而言,用於汽車之典型混合動力系統包括內燃機及由蓄電池供電之電動引擎兩者。藉由使用蓄電池及發電機功率,汽車可節省汽油(與僅使用習用內燃機之汽車相比較)。某些系列混合動力傳輸系統涉及將蓄電池及發電機直接連接至相同直流電(DC)匯流排。然而,在此組態中,蓄電池幾乎一直供應功率,從而產生高數目個循環及不可預測負載樣式。在此等系統中,由蓄電池供應之功率量可受蓄電池與發電機之間的阻抗差控制。此組態導致蓄電池之幾乎連續使用、迅速充電與放電循環及高蓄電池溫度。
本文中揭示用於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之系統、裝置及方法,該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具有控制由能量儲存系統提供至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之功率量之能力。特定而言,功率控制器可提供於能量儲存系統與驅動系統之DC匯流排之間以調節自該能量儲存系統至該驅動器之功率流。 根據一項態樣,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包括經組態以產生第一AC功率之發電機及透過第一功率轉換器耦合至該發電機之可變頻率驅動器。該第一功率轉換器經組態以將來自該發電機之該第一交流電(AC)功率轉換為在DC電壓下之DC功率。該可變頻率驅動器進一步包括耦合至該第一功率轉換器之在該DC電壓下之DC匯流排及耦合至該DC匯流排之第二功率轉換器,該第二功率轉換器經組態以將在該DC電壓下之DC功率轉換為第二AC功率,該第二AC功率可用於給馬達提供動力。一功率控制器可耦合至該DC匯流排且耦合至能量儲存系統,其中該功率控制器經組態以調節能量儲存系統與該DC匯流排之間的功率流。 在特定實施方案中,該功率控制器可包括開關、截波器電路、接觸器、矽控整流器及/或DC轉DC轉換器中之至少一者。在特定實施方案中,二極體可電耦合於該能量儲存系統與該DC匯流排之間。該二極體可與該功率控制器並聯而耦合至該能量儲存系統及該DC匯流排。在特定實施方案中,該二極體可經組態以允許功率自該DC匯流排流動至該能量儲存系統,此可允許該DC匯流排上之過剩功率(舉例而言)在再生制動期間將該蓄電池充電。在特定實施方案中,該能量儲存系統可係鉛酸蓄電池、鎳金屬氫化物蓄電池、鋰離子蓄電池、鋰聚合物蓄電池、雙極蓄電池、電容器或以上各項之任一組合。 在特定實施方案中,該第一AC功率及該第二AC功率可具有共同振幅及/或頻率。在其他實施方案中,該第一AC功率及該第二AC功率可具有不同振幅及/或頻率。舉例而言,在某些實施方案中,該發電機可在特定電壓位準及頻率下輸出AC功率,且該可變驅動系統可在相同電壓位準及頻率下輸出AC功率。在其他實施方案中,該可變驅動系統可在與該發電機不同之電壓位準及/或頻率下輸出AC功率。例如,該可變驅動系統可使該輸出功率之該振幅及/或頻率變化以匹配由該混合動力系統驅動之負載所需要之功率。在某些實施方案中,該負載可係馬達,且該馬達所期望之速度及功率可用於控制該第二AC功率之電壓位準及頻率。 在特定實施方案中,該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可進一步包括處理電路。該處理電路可經組態以自該混合動力系統之組件(包含但不限於該發電機、該能量儲存系統、該功率控制器及該DC匯流排)中之任一者接收輸入。該處理電路可調節由該能量儲存系統傳輸之功率。舉例而言,該處理電路可調整該功率控制器之輸出電壓及/或阻抗以調節該能量儲存系統所提供之該功率流。在特定實施方案中,該處理電路可調節由該能量儲存系統基於前述輸入而傳輸之功率。在特定實施方案中,該功率控制器之該輸出電壓可藉由調節與該功率控制器之至少一個開關相關聯之至少一個切換頻率來控制。 根據一項態樣,該處理電路可偵測由該能量儲存系統供應至該DC匯流排之功率,且確定由該能量儲存系統供應至該DC匯流排之功率超過臨限值功率極限,且作為回應而可將由該能量儲存系統傳輸至該DC匯流排之該功率自第一電壓位準降低至第二電壓位準。例如,該處理電路可偵測多少功率由該能量儲存系統供應至該系統(舉例而言藉由偵測由該能量儲存系統供應之電壓及電流位準)且比較由該蓄電池供應之該功率與預定臨限功率位準。若該處理電路確定該能量儲存系統功率輸出高於該臨限功率位準,則該處理電路可將該功率控制器之輸出電壓自第一電壓位準降低至第二電壓位準。 在特定實施方案中,回應於確定由該能量儲存系統供應之該功率超過該臨限功率位準,該處理電路可將該發電機之該功率輸出自第一發電機功率位準增加至第二發電機功率位準。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儘管本文中關於單個發電機及單個能量儲存系統闡述系統及方法,但可使用功率控制器組合且調節任一數目個電源及電源類型,如本文中所闡述。 在特定實施方案中,該處理電路可使用處理電路偵測來自該發電機、該DC匯流排、該功率控制器及該能量儲存系統中之至少一者之操作位準輸入且使用該等操作位準輸入來確定該臨限功率位準。來自該能量儲存系統之該等操作位準輸入可包括該能量儲存系統之充電狀態、該能量儲存系統之健康狀態及/或該能量儲存系統之溫度中之至少一者。在特定實施方案中,來自該發電機之該等操作位準輸入可包括該發電機之電壓及/或由該發電機產生之功率頻率中之至少一者。 根據一項態樣,可藉由以下方式而調節且傳輸功率:使用該處理電路偵測多少功率由發電機供應至DC匯流排;及回應於確定由該發電機供應至該DC匯流排之該功率超過臨限功率位準,該處理電路可將該功率控制器之輸出電壓自第一電壓位準增加至第二電壓位準。 在特定實施方案中,調節且傳輸功率包含:回應於確定由該發電機供應至該DC匯流排之該功率超過該臨限功率位準而將該發電機之該功率輸出自第一發電機功率位準降低至第二發電機功率位準。 在特定實施方案中,調節且傳輸功率包含:確定該能量儲存系統之該充電狀態低於第二臨限功率位準;及作為回應而將該功率控制器之該輸出電壓自第三電壓降低至第四電壓。此第二臨限功率位準之目的可係確保將該能量儲存系統之該充電狀態維持在高於特定位準,從而可能充當用以確保該能量儲存系統之長壽之安全措施。 熟習此項技術者在檢查本發明之後將想到若干變化及修改。可藉助本文中所闡述之一或多個其他特徵以任一組合及子組合(包含多個相依組合及子組合)實施所揭示之特徵。上文所闡述或圖解說明之各種特徵(包含其任何組合)可組合或整合於其他系統中。此外,可省略或不實施特定特徵。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於2016年3月4日提出申請之第62/303,994號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之優先權,該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之內容特此以其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為提供對本文中所闡述之系統、裝置及方法之總體理解,將闡述特定說明性實施例。儘管具體闡述本文中所闡述之實施例及特徵以結合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使用,但將理解,本文中所闡述之系統、裝置及方法可針對任一適合動力傳輸應用經調適且經修改,且此等其他添加及修改將不背離本發明之範疇。 如上文所論述,典型系列混合動力傳輸系統涉及將能量儲存系統及發電機直接連接至相同DC匯流排。然而,在此組態中,蓄電池經歷頻繁放電,且由蓄電池供應之功率量僅取決於蓄電池與發電機之間的阻抗差。由於蓄電池直接連接至DC匯流排,因此蓄電池頻繁地且迅速地經充電及放電,從而產生高蓄電池溫度。此又產生系列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中之低效率(諸如使用燃料來將蓄電池充電)及能量損耗(歸因於蓄電池中之電阻)。 本文中所揭示之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利用功率控制器來調節由能量儲存系統供應至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之功率量。藉由包含功率控制器,可在按需基礎上自能量儲存系統汲取功率。此外,由於能量儲存系統之充電狀態可維持在高位準,因此系統不太可能燃燒燃料來將能量儲存系統充電。因此,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受益於相對較低低效率及能量損耗,此導致較長能量儲存系統壽命及較少燃料消耗。 在某些實施例中,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可利用耦合於DC匯流排與能量儲存系統之間的二極體。此二極體可允許功率自DC匯流排流動至能量儲存系統,從而確保歸因於(舉例而言)再生制動的DC匯流排上之過剩功率可流動至能量儲存系統且將能量儲存系統再充電。此確保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中之過剩能量用於將能量儲存系統充電,從而再次幫助最小化系統中之能量損耗,且導致較少燃料消耗(在與其他系列混合動力傳輸系統比較時)。 圖1展示根據特定實施例之說明性混合動力傳輸系統100之示意圖。混合動力傳輸系統100包含發電機102、第一AC功率104、可變頻率驅動器106、第二AC功率114、電動馬達115及蓄電池116。可變頻率驅動器106包含第一功率轉換器108、DC匯流排110及第二功率轉換器112。發電機102輸出第一AC功率104,第一功率轉換器108將第一AC功率104轉換為在DC電壓下之DC功率。DC匯流排110在DC電壓下,且第二功率轉換器112將DC電壓轉換為第二AC功率114以供由電動馬達115使用。可變頻率驅動器106之DC匯流排110耦合至蓄電池116,蓄電池116又耦合至接地118。 在某些實施例中,圖1中之發電機102可將第一AC功率104供應至可變頻率驅動器106。可變頻率驅動器106可經組態以將第一AC功率108轉換為第二AC功率112以供在電動馬達115中使用。可變頻率驅動器106可以使得可藉由電動馬達115之操作要求確定第二AC功率112之功率位準之方式經組態。此系統允許蓄電池116以使得蓄電池116可增加DC匯流排110上之電流及電壓(當與僅由發電機供應之電流及電壓比較時)之方式將功率供應至DC匯流排110。以此方式,蓄電池116可減少發電機102需要供應之功率量。另外,在其中發電機102可不再將功率供應至混合動力傳輸系統100之情景中,蓄電池116可部分地充當故障保安。 在某些實施例中,圖1中之發電機102可將第一AC功率104供應至可變頻率驅動器106。然而,發電機102可由另一電源供應器(諸如能量儲存系統、壁式插座、飛輪、燃料電池、蓄電池、電容器或其他適合電源供應器或其組合)替換。儘管發電機102在圖1中經展示以輸出第一AC功率104,但此配置僅僅出於說明性目的而經展示,且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發電機102亦可輸出DC功率。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一功率轉換器108可係DC轉DC轉換器,且在其他實施例中,輸出DC功率之發電機102可直接連接至DC匯流排110。此外,可存在多個發電機,其中某些發電機可輸出AC功率且某些發電機可輸出DC功率。 發電機102可經設定以輸出恆定AC或DC功率,或輸出可變功率量。發電機102可經組態以接收使用者輸入、處理電路輸入或來自混合動力傳輸系統100之各種其他部分之輸入或者各種其他外部輸入。輸入中之所有或某些輸入可用於確定發電機102之功率輸出,包含所產生之AC功率之振幅及頻率。 發電機102可係用於將機械動力轉換成電能之任一適合發電機,包含但不限於同極發電機、磁流體動力發電機、感應發電機或任一其他適合發電機或其組合。在某些實施例中,發電機可經組態以連接至機械發動機。發電機可永久地附接至此機械發動機,或可係可拆卸的。舉例而言,機械發動機可與發電機作為單個單元來運輸。此機械發動機可係內燃機、蒸汽渦輪機、柴油引擎、氣體渦輪機或任一其他適合機械發動機或其組合。機械發動機可由燃料電池、能量儲存系統、核反應器或其他適合電源或其組合供電。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存在為相同或不同類型之兩個或兩個以上發電機。 根據某些實施例,可變頻率驅動器106在圖1中經展示以含有第一功率轉換器108、DC匯流排110及輸出第二AC功率114之第二功率轉換器112。在某些實施例中,可變頻率驅動器106用於藉助於DC匯流排110將第一AC功率104轉換為第二AC功率112,從而允許可輸出DC功率之蓄電池116藉助於DC匯流排110將功率貢獻給系統。若蓄電池將連接至(舉例而言)第一AC功率104,則蓄電池116可經過正充電與放電循環,且蓄電池116對系統之淨功率貢獻可係零。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可預期可變頻率驅動器106之其他組態。舉例而言,可變頻率驅動器106可經組態以接受DC功率作為輸入,且第一功率轉換器108可係DC轉DC轉換器,或可不存在第一功率轉換器108。針對另一實例,第二功率轉換器112可輸出DC功率,因此組態可變頻率驅動器106以輸出DC功率。此外,雖然存在圖1中所展示之一個可變頻率驅動器,但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可存在耦合至單個發電機或多個發電機之一個以上可變頻率驅動器。此外,可變頻率驅動器106可經組態以含有額外功率轉換器或額外DC匯流排。 在某些實施例中,可變頻率驅動器106可經組態以輸出第二AC功率114。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二AC功率可處於與第一AC功率104相同之振幅及/或頻率。在其他實施例中,可變頻率驅動器106可經組態以輸出處於不同於第一AC功率104之振幅及/或頻率之第二AC功率114。 根據某些實施例,第一功率轉換器108經展示為AC轉DC轉換器。舉例而言,第一功率轉換器108可係整流器、切換模式電源供應器、可變輸出AC轉DC轉換器或任一其他適合AC轉DC功率轉換器。此外,第一功率轉換器108可經組態以將DC功率轉換為DC功率且可包括(舉例而言)線性調節器、電壓調節器、切換模式DC轉DC轉換器、降壓轉換器、磁性DC轉DC轉換器、切換式電容器轉換器或任一其他適合DC轉DC功率轉換器或其組合。第一功率轉換器108可經組態以將隨第一AC功率104而變之DC電壓範圍或同一第一AC功率104之可變DC電壓轉換為單個DC電壓。第二功率轉換器112說明性地經展示為DC轉AC轉換器,舉例而言,第二功率轉換器可係換流器或任一其他適合AC轉DC功率轉換器或其組合。此外,第二功率轉換器112可經組態以將DC功率轉換為DC功率,且可係如上文關於第一功率轉換器108所闡述之說明性DC轉DC轉換器中之任一者。 可變頻率驅動器106可在第二功率轉換器112 (舉例而言)處耦合至電動馬達115。電動馬達115可係牽引馬達、切換式磁阻馬達、無刷DC或AC馬達、永久性磁鐵DC馬達、有刷DC馬達、感應馬達、同步馬達、電激發DC馬達、推斥馬達或任一其他適合電動馬達。雖然圖1將電動馬達115展示為輸出負載,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可變頻率驅動器可耦合至能量儲存系統、功率網、電子裝置或需要電功率之其他應用。 蓄電池116用作可耦合至DC匯流排110之能量儲存系統之說明性實例。蓄電池116可係電容器、雙電層電容器、飛輪、蓄電池、可再充電蓄電池、牽引蓄電池或其他適合能量儲存裝置或其組合。能量儲存系統可經組態以釋放能量,且亦在所供應過剩能量來自混合動力傳輸系統時再充電。蓄電池116可經組態以自DC匯流排接受過剩電荷,且亦可經組態以藉助於不同電路及外部能量源接受電荷。蓄電池可係永久的或可替換的。 混合動力傳輸系統100可用作小汽車、卡車、汽車、公共汽車、列車、機車、船、潛艇、飛機、噴氣機、直升機及其他運輸系統中之動力傳輸系統。在某些實施例中,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可用於卡車中,其中發電機可耦合至內燃機且可變頻率驅動器輸出至牽引馬達。與未併入諸如蓄電池116之能量儲存系統之彼等系統相比較,此系統將允許較少燃料使用。混合動力傳輸系統100可用於燃煤設備、備用發電機、臨時發電機、電裝置操作中或需要電功率之其他應用中。 圖2展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以功率控制器220為特徵之說明性混合動力傳輸系統200之示意圖。混合動力傳輸系統200包括發電機202、第一AC功率204、可變頻率驅動器206、第二AC功率214、電動馬達215、功率控制器220、功率控制器輸入242、功率控制器輸出244及能量儲存系統216。可變頻率驅動器206包括第一功率轉換器208、DC匯流排210及第二功率轉換器212。發電機202輸出第一AC功率204,第一AC功率204電耦合至可變頻率驅動器206之第一功率轉換器208。DC匯流排210電耦合至第一功率轉換器208之輸出,且亦耦合至第二功率轉換器212,第二功率轉換器212將第二AC功率214輸出至電動馬達215。能量儲存系統216電耦合至接地218且藉助於功率控制器輸入242電耦合至功率控制器220,功率控制器輸入242透過功率控制器輸出244耦合至DC匯流排210。 功率控制器220允許自能量儲存系統216至DC匯流排210之電流及功率流之調節。如上文所論述,控制功率流之此額外能力允許更高效系統及較少燃料使用。此外,功率控制器220可允許分級電源供應,從而將經提高定製位準引入於來自能量儲存系統216 (其可實質上類似於圖1之蓄電池116)之能量如何在混合動力傳輸系統200中使用中。在某些實施例中,功率控制器220可經組態以自(舉例而言)電動馬達215、發電機202或能量儲存系統216接收輸入,且回應於此等輸入而確定自能量儲存系統216至DC匯流排210之輸出功率,從而允許系統之進一步定製且可貢獻於總體系統健康及經提高效率。此能力可允許較長能量儲存系統壽命,且可阻止能量儲存系統問題,舉例而言,高溫及蓄電池充電與放電之間的迅速改變。 在某些實施例中,功率控制器220可包括功率轉換電路。此功率轉換電路可包含DC轉DC轉換器、開關、截波器電路、矽控整流器、整流器、接觸器、二極體或任一其他適合功率調節電路或其組合。此等電路元件可經組態以允許功率自能量儲存系統216流動至DC匯流排210。此外,功率控制器220可經組態使得功率控制器輸出244可處於離散位準中,或處於DC功率輸出之連續範圍中。根據某些實施例,功率控制器220經展示為離散元件,然而,其可整合至混合動力傳輸系統200之發電機、能量儲存系統或其他適合元件或者外部元件中。雖然根據某些實施例圖2展示單個功率控制器,但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可預期其他組態。舉例而言,可存在串聯或並聯耦合於能量儲存系統216與DC匯流排210之間的一或多個功率控制器,且可涉及相同或不同功率轉換電路。進一步地,由於可存在系統中所存在之多個能量儲存系統,因此此等能量儲存系統中之所有或某些能量儲存系統可連接至功率控制器220,或所有或某些能量儲存系統可藉助於不同功率控制器連接至DC匯流排210。 雖然功率控制器220及其功率轉換電路在上文經闡述為控制自能量儲存系統216至DC匯流排210之功率流,但在某些實施例中,功率控制器220可含有經組態以控制自能量儲存系統216至DC匯流排210以及自DC匯流排210至能量儲存系統216兩者之功率流的功率轉換電路。除上文關於控制自能量儲存系統216至DC匯流排210之功率流所闡述之彼等特徵之外,功率控制器220亦可控制自DC匯流排210至能量儲存系統216之功率流。以此方式,功率控制器220可在發生在DC匯流排210處之特定事件(諸如再生事件、系統中之連接/切斷連接、功率突增或發生在DC匯流排210處之任一其他功率事件)之情形中控制功率流。當DC匯流排210上存在過剩功率時,功率控制器220可將電荷提供至能量儲存系統216。若電荷將使能量儲存系統216超載,若能量儲存系統216已經充滿電,若能量儲存系統216在過高溫度下操作,則功率控制器220可阻止/調節彼電荷自DC匯流排210流動至能量儲存系統216,或可出於任一其他適合原因而阻止/調節電荷自DC匯流排210流動至能量儲存系統216。以雙向方式控制功率之功率控制器220可不僅允許系統中之效率,而且可允許能量儲存系統216之長期健康。 功率控制器220可包括額外電路及元件。除可為雙向之功率轉換電路之外,功率控制器220亦可包含處理電路、通信介面、記憶體、使用者顯示器、儲存器及其他電路與處理元件或其組合。圖3展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說明性功率控制器300之示意圖。功率控制器320包括功率轉換電路340 (其可實質上類似於如圖2中參考功率控制器220所論述之功率轉換電路)、處理電路324、通信介面348及記憶體354。功率轉換電路340可經組態以接收功率控制器輸入342且輸出功率控制器輸出344。通信介面348可經組態以接收通信輸入350且輸出通信輸出352。處理電路324、功率轉換電路340、通信介面348及記憶體354可全部藉助於連接346來耦合。 在某些實施例中,功率控制器320可允許各種系統輸入之儲存及接收,且可允許處理此等輸入以確定各種系統輸出。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輸入可來自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中之任何地方且可在演算法或函數中經處理,此確定適當輸出。舉例而言,功率控制器輸出344可由處理電路控制,且此等演算法之使用可控制能量儲存系統何時將功率傳輸至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使得可在按需基礎上使用能量儲存系統。如上文所論述,此額外定製可允許更高效混合動力傳輸系統。 通信介面348可包括用於使用通信輸入350自圖2之混合動力傳輸系統200之各種元件接收且傳送信號之任一適合硬體。舉例而言,通信輸入可包括發電機資料(諸如發電機之電壓、頻率及操作點)、能量儲存系統資料(諸如能量儲存系統之充電狀態、健康狀態及溫度)、(舉例而言)牽引馬達或其他輸出負載所需要之功率、DC匯流排電壓、使用者輸入、功率控制器操作資料、第一功率轉換器操作資料、第二功率轉換器操作資料、燃料箱位準或任一其他適合輸入或其組合。此外,通信介面348可經組態以將通信輸出352輸出至圖2之混合動力傳輸系統200之各種元件及其他外部元件。此等輸出可包含亦可藉助於連接346來發送之發電機控制、能量儲存系統控制、機械發動機控制、使用者介面顯示控制及至功率轉換電路之指令。 記憶體354可經組態以儲存來自功率轉換電路340、處理電路324及通信介面348之隨時間而變之資料。舉例而言,其可儲存關於過去與當前能量儲存系統溫度及使用、隨時間而變之發電機操作、過去與當前功率控制器輸出(其可實質上類似於圖2之功率控制器輸出244)之資訊。記憶體354可包括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靜態存取記憶體、硬碟機、軟碟、磁性儲存裝置、快閃記憶體或其他適合記憶體儲存裝置或其組合。 記憶體354可經組態以儲存演算法或函數以供在確定通信輸出352及功率控制器輸出344中使用。此等演算法或函數可用於分析某些或所有輸入(亦即,功率控制器輸入或通信輸入)及記憶體354中之所儲存資料,且使用該等演算法或函數及該等輸入來計算新功率控制器輸出344及/或通信輸出352。 處理電路324可包括能夠經組態以處理、傳遞且控制功率控制器320之輸入及輸出之任一適合硬體。舉例而言,處理電路可係一或多個微處理器、微控制器、數位信號處理器、可程式化邏輯裝置、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等,且可包含多核心處理器(例如,雙核心、四核心、六核心或任一適合數目個核心)或超級電腦。在某些實施例中,處理電路可跨越多個獨立處理器或處理單元分佈,舉例而言,多個同一類型處理單元(例如,兩個Intel Core i7處理器)或多個不同處理器(例如,Intel Core i5處理器及Intel Core i7處理器)。在某些實施例中,處理電路可經組態以存取記憶體354且基於當前輸入來確定適當的所儲存演算法或函數,且然後使用來自通信介面348之輸入(諸如能量儲存系統溫度)及記憶體354中之所儲存資料(諸如能量儲存系統溫度之最近歷史)來確定新通信輸出352 (諸如增加發電機輸出電壓)及新功率控制器輸出(諸如降低由功率轉換電路340輸出之電壓)。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處理電路可使用其他輸入及來自記憶體354之儲存資料,且可用於各種演算法或函數中。此外,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處理電路可經組態以使用各種演算法或函數來確定先前未闡述之其他輸出。 圖4展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以功率控制器420及二極體422為特徵之說明性混合動力傳輸系統400之示意圖。混合動力傳輸系統400包括發電機402、第一AC功率404、可變頻率驅動器406、第二AC功率414、電動馬達415、功率控制器420、功率控制器輸入442、功率控制器輸出444、二極體422及能量儲存系統416。可變頻率驅動器406包括第一功率轉換器408、DC匯流排410及第二功率轉換器412。發電機402輸出第一AC功率404,第一AC功率404電耦合至可變頻率驅動器406之第一功率轉換器408。DC匯流排410電耦合至第一功率轉換器408之輸出,且亦耦合至第二功率轉換器412,第二功率轉換器412將第二AC功率414輸出至電動馬達415。能量儲存系統416電耦合至接地418且藉助於功率控制器輸入442電耦合至功率控制器420,功率控制器420透過功率控制器輸出444耦合至DC匯流排410。能量儲存系統416電耦合至二極體422,二極體422然後隨後電耦合至DC匯流排410。在某些實施例中,二極體422可經組態以在混合動力傳輸系統400用於汽車中時允許功率(舉例而言)在再生制動期間流動至能量儲存系統416。若二極體422經組態以允許功率流動至能量儲存系統416,則在DC匯流排410上存在過剩功率之任何時候功率可獨立於混合動力傳輸系統400中之其他組件(諸如功率控制器420)流動至蓄電池。因此,二極體422可在過剩功率之週期期間最小化或消除功率損耗,從而允許系統將過剩功率儲存於能量儲存系統416中,且重新使用該過剩功率。 二極體422可係一個以上二極體且可係熟習此項技術者所預期之允許單向電流流動之另一適合裝置。根據某些實施例,二極體422經展示以並聯耦合至功率控制器422,且耦合至與功率控制器422相同之DC匯流排410,且耦合至與功率控制器422相同之能量儲存系統416。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且如上文所論述,可存在一個以上DC匯流排,且因此二極體422可耦合至任一適合DC匯流排。另外,混合動力傳輸系統400中可存在一個以上能量儲存系統,且二極體422可耦合至任一適合能量儲存系統。根據某些實施例,二極體422經展示為與功率控制器420完全分開之單個二極體,然而,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可預期其他組態,諸如將二極體422整合至功率控制器420或混合動力傳輸系統400之其他元件中。此外,二極體422可經組態以允許電流流動至能量儲存系統416。在此組態中,二極體可允許藉由(舉例而言)再生制動、發電機402所供應之過剩功率、牽引馬達所供應之過剩功率或外部充電機構所供應之過剩功率將能量儲存系統416充電。 圖5展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以二極體522、功率控制器520及處理電路524為特徵之說明性混合動力傳輸系統500之示意圖。混合動力傳輸系統500包括發電機502、第一AC功率504、可變頻率驅動器506、第二AC功率514、電動馬達515、功率控制器520、功率控制器輸入542、功率控制器輸出544、二極體522、能量儲存系統516及處理電路524。可變頻率驅動器506包括第一功率轉換器508、DC匯流排510及第二功率轉換器512。發電機502輸出第一AC功率504,第一AC功率504電耦合至可變頻率驅動器506之第一功率轉換器508。DC匯流排510電耦合至第一功率轉換器508之輸出,且亦耦合至第二功率轉換器612,第二功率轉換器612輸出第二AC功率614。能量儲存系統516電耦合至接地518且藉助於功率控制器輸入542電耦合至功率控制器520,功率控制器輸入542透過功率控制器輸出544耦合至DC匯流排510。能量儲存系統516亦電耦合至二極體522,二極體522又電耦合至DC匯流排510。處理電路524經設定以藉助於發電機通信線526與發電機502通信,藉助於DC匯流排通信線528與DC匯流排510通信,藉助於功率控制器通信線530與功率控制器520通信,且藉助於能量儲存系統通信線532與能量儲存系統516通信。 在某些實施例中,二極體522可實質上類似於圖4之二極體422。根據某些實施例,處理電路524經展示為混合動力傳輸系統500中之相異元件,然而,處理電路524可整合至功率控制器520中,且可類似於圖3中之功率控制器320。在混合動力傳輸系統500中之使用二極體522、與通信線526、528、530及532 (其可實質上類似於圖3中之通信輸入350)一起之處理電路524及功率控制器520允許如上文所闡述之每一個別組件之彙總益處。總而言之,此系統可允許蓄電池使用之再生制動及定製,全部共同達成具有極少能量損耗及較佳系統健康之系統。在某些實施例(諸如汽車中之彼等實施例)中,此系統可允許較少燃料使用而且允許較低馬力及因此較輕引擎,此乃因所需要之過剩能量可由能量儲存系統516供應。 根據某些實施例,處理電路524經展示為混合動力傳輸系統500中之相異元件。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處理電路524可整合至功率控制器520、發電機502、能量儲存系統516或熟習此項技術者所預期之任一其他適合元件中。處理電路524可係(舉例而言)電腦、處理器、微處理器或伺服器。此外,處理電路524可緊密接近於系統中之其他元件定位,在可攜式系統上,或其可儲存於外部位置處。通信線526、528、530及532可係實體電連接、區域網路連接或無線通信或任一其他適合形式之長程或短程通信或其組合。 根據某些實施例,處理電路524經展示以藉助於通信線526、528、530及532接收輸入,此等輸入實質上類似於圖3之通信輸入350。此外,處理電路可藉助於通信線526、528、530及532發送指令或輸出,此等輸出實質上類似於圖3之通信輸出352。處理電路524可經組態以與額外源(諸如第一功率控制器508、第二功率控制器512、使用者介面、外部資料儲存裝置、記憶體、燃料箱或如結合圖1中之可變頻率驅動器106所闡述之混合動力傳輸系統500將功率輸出至其之任一裝置或其任一組合)通信。所有通信線526、528、530及532說明性地經展示為單個通信線,然而,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當接收輸入或將輸出發送至單個裝置時亦可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通信線。 發電機通信線526可經組態以將(舉例而言)第一AC功率504、發電機操作位準、發電機頻率及/或發電機健康傳遞至處理電路524。此外,發電機通信線526可經組態以改變由發電機502輸出之第一AC功率504、改變發電機頻率或將任一其他適合命令輸出至發電機502或其組合。根據某些實施例,發電機通信線經展示為單個通信線,然而,舉例而言,發電機輸入及輸出線可係相異通信線。 能量儲存系統通信線532可經組態以將(舉例而言)能量儲存系統健康、溫度、充電狀態、操作位準、充電或放電速率或關於能量儲存系統532之任何其他適合資訊或其任一組合輸入至處理電路524。此外,能量儲存系統通信線532可另外經組態以輸出控制以改變蓄電池使用或控制蓄電池溫度。 圖6展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以說明性功率控制器電路620、第一二極體622、第二二極體623、能量儲存系統616及處理電路624為特徵之說明性混合動力傳輸系統600之示意圖。混合動力傳輸系統600包括發電機602、第一AC功率604、可變頻率驅動器606、第二AC功率614、電動馬達615、功率控制器620、功率控制器輸入642、功率控制器輸出644、第一二極體622、第二二極體623、能量儲存系統616及處理電路624。可變頻率驅動器506包括第一功率轉換器508、DC匯流排510及第二功率轉換器512。此外,功率控制器620包括電感器624、藉助於第一通信線630連接至處理電路624之第一開關636及藉助於第二通信線631連接至處理電路624之第二開關638。發電機602輸出第一AC功率604,第一AC功率604電耦合至可變頻率驅動器606之第一功率轉換器608。DC匯流排610電耦合至第一功率轉換器608之輸出,且亦耦合至第二功率轉換器612,第二功率轉換器612將第二AC功率614輸出至電動馬達615。能量儲存系統616耦合至接地618且藉助於功率控制器輸入642耦合至功率控制器620。更具體而言,能量儲存系統616耦合至第一開關636及第二開關638,第一開關636及第二開關638兩者皆耦合至電感器634,電感器634又電耦合至DC匯流排610。二極體622及623經組態以允許功率自DC匯流排610流動至能量儲存系統616。 功率控制器620包括說明性電路。功率控制器620係圖2之功率控制器220之單個實施例,且可係如在對功率控制器220之論述中所詳述之另一功率控制器裝置。在某些實施例中,功率控制器620可控制由能量儲存系統616供應至DC匯流排610之功率。功率控制器620可藉由使開關636及638在其中其允許自能量儲存系統616之功率流之組態與其中其不允許自能量儲存系統616之功率流之組態之間交替而控制功率控制器輸出644。開關636及638可週期性地切換,且此外可以相同頻率或不同頻率切換。第一開關636之第一切換頻率可由處理電路624藉助於第一通信線630控制。同樣地,第二開關638之第二切換頻率可由處理電路624藉助於第二通信線631控制。此說明性組態允許跨越電壓及功率位準之連續範圍之分級功率控制器輸出644,從而允許能量儲存系統616使用之經增加定製。處理電路624可實質上類似於圖3之處理電路324,或類似於圖5之處理電路524。 能量儲存系統616在圖6中經展示為蓄電池。能量儲存系統616可實質上類似於圖1之能量儲存系統116,且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可預期其他組態,諸如在對能量儲存系統116之論述中呈現之彼等組態。 出於說明性目的,通信線630及631經展示為電連接。然而,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此等通信線可係(舉例而言)無線通信。 圖7展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以說明性功率控制器電路720、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及說明性可變頻率驅動器706為特徵之說明性混合動力傳輸系統700之示意圖。混合動力傳輸系統700包括發電機組702、發電機組輸出功率704、說明性可變頻率驅動器706、可變頻率驅動器輸出功率714、馬達715、VFD-PC連接744、說明性功率控制器720、PC-ESS連接742、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及負連接762。說明性可變頻率驅動器706包括整流器708、正DC匯流排710、負DC匯流排711、第一絕緣閘雙極電晶體712、第一VFD電容器709及第二VFD電容器743。此外,說明性功率控制器720包括電感器734、第一二極體754、第二二極體756、第三二極體752、功率控制器熔斷器758、功率控制器電容器745、開關741及第二絕緣閘雙極電晶體721。第二絕緣閘雙極電晶體721包括第一IGBT二極體722、第二IGBT二極體723、第一電晶體736、第二電晶體738、第一通信線730及第二通信線731。第一通信線730及第二通信線731兩者皆連接至脈寬調變控制724。此外,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包括能量儲存系統電容器746、能量儲存系統熔斷器748及蓄電池750。混合動力傳輸系統700進一步包括說明性正DC匯流排電壓量變曲線760,其包括功率事件761。 發電機組702輸出發電機組輸出功率704,發電機組輸出功率704電耦合至說明性可變頻率驅動器706之整流器708。正DC匯流排710及負DC匯流排711電耦合至整流器708之輸出。第一VFD電容器709耦合於正DC匯流排710與負DC匯流排711之間。正DC匯流排710及負DC匯流排711兩者皆電耦合至第一絕緣閘雙極電晶體712,第一絕緣閘雙極電晶體712將可變頻率驅動器輸出功率714輸出至馬達715。第一絕緣閘雙極電晶體亦可將功率輸出至正DC匯流排710及負DC匯流排711。正DC匯流排710耦合至第二VFD電容器743,第二VFD電容器743又藉助於VFD-PC連接744耦合至說明性功率控制器720。繼而,VFD-PC連接744耦合至功率控制器電容器745、第二二極體756及電感器734。第二二極體756連接至功率控制器熔斷器758,且允許正DC匯流排710上之過剩電荷將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充電。此外,VFD-PC連接744連接至電感器734,電感器734又連接至第一二極體754,此允許功率自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流動以將功率提供至正DC匯流排710。第三二極體752允許負連接762與電感器752之間的單向流動。負連接762連接蓄電池750之負端子與負DC匯流排711。VFD-PC連接744最後連接至功率控制器電容器745,功率控制器電容器745在VFD-PC連接744與第二絕緣閘雙極電晶體721之間共享電荷。第二絕緣閘雙極電晶體721電耦合於功率控制器熔斷器756、功率控制器電容器745、第一二極體754之間。藉助於第一電晶體736將功率自功率控制器熔斷器758輸入至第二絕緣閘雙極電晶體721,第一電晶體736與IGBT二極體722並聯連接。藉助於第二電晶體738將功率自第二絕緣閘雙極電晶體輸出至第一二極體,第二電晶體738與IGBT二極體723並聯連接。第一電晶體736及第二電晶體738兩者皆分別藉助於第一通信線730及第二通信線731連接至脈寬調變控制724。脈寬調變控制724可自第一電晶體736及第二電晶體738接收電信號,且亦可將信號傳輸至該兩個電晶體。第二絕緣閘雙極電晶體進一步耦合至開關741。開關741可藉助於PC-ESS連接742控制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與第二絕緣閘雙極電晶體721之間的功率流。PC-ESS連接耦合至能量儲存系統電容器746,能量儲存系統電容器746又連接至第二熔斷器748。此兩個元件可控制去往及來自蓄電池750之功率流。最後,蓄電池750藉助於負連接762連接至負DC匯流排711。 在混合動力傳輸系統700中使用之說明性功率控制器720可係雙向功率控制器,且如此可調節去往及來自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之功率流。說明性功率控制器720藉助於第二絕緣閘雙極電晶體721連接至脈寬調變控制724,如上文所論述。脈寬調變控制724可連接至處理電路或整合至處理電路中,其中處理電路可實質上類似於圖6之處理電路624或圖5之處理電路524。如上文所論述,處理電路可接收輸入,諸如來自發電機組702之資料(諸如發電機組702之電壓、頻率及操作點)、來自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之資料(諸如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之充電狀態、健康狀態及溫度)、(舉例而言)馬達715所需要之功率、正DC匯流排711電壓、使用者輸入、說明性功率控制器720操作資料、整流器708操作資料、第一絕緣閘雙極電晶體712操作資料、燃料箱位準或任一其他適合輸入或其組合。此處理電路可使用此等輸入來控制脈寬調變控制724之輸出。 脈寬調變控制724可控制去往及來自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之功率流。舉例而言,脈寬調變控制724可傳送指示電晶體736或電晶體738中之一者或兩者之變化工作循環之控制信號。如所論述,說明性功率控制器720中含有之第二絕緣閘雙極電晶體721可允許功率藉助於來自功率控制器熔斷器758之輸入流動至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第一通信線730可將信號自脈寬調變控制724傳送至第一電晶體736,從而允許功率流動至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或阻擋功率流。類似地,第二通信線731可將信號自脈寬調變控制724傳送至第二電晶體738,此可允許功率自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流動至正DC匯流排710。雖然單個脈寬調變控制在混合動力傳輸系統700中經展示,但第一通信線730可連接至第一脈寬調變控制,且第二通信線731可連接至第二脈寬調變控制,第一脈寬調變控制及第二脈寬調變控制又可連接至相同或獨立的處理電路。藉由控制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與正DC匯流排710之間的雙向功率流,說明性功率控制器720可最少化迅速充電與放電事件,可維持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中供在需要時使用之電荷,且可增加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 之壽命。 除第一電晶體736及第二電晶體738之外,亦在混合動力傳輸系統700中提供額外功率調節元件。舉例而言,功率控制器熔斷器758可經設計以在來自正DC匯流排之功率流達到臨限位準之事件中終止功率流。開關741可類似地經設計以在來自正DC匯流排之功率流達到相同或不同臨限位準之事件中終止功率流。另一選擇係,開關741可耦合至處理電路,該處理電路可控制開關是否允許功率流動至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或自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流動。其他功率調節元件可包含功率控制器電容器745、能量儲存系統電容器746、能量儲存系統熔斷器748、電感器734及/或第一VFD電容器743。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此等功率調節元件僅僅係說明性的,且混合動力傳輸系統700中之其他元件可充當功率調節元件,且進一步地功率調節元件可包含於混合動力傳輸系統700中。 如上文所論述之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具有額外功率調節元件,亦即能量儲存系統電容器746及能量儲存系統熔斷器748。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可類似於圖1之能量儲存系統116。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可包含額外元件,諸如額外電容器、蓄電池、熔斷器或任一其他適合組件或其組合。蓄電池750可係鉛酸蓄電池、鎳金屬氫化物蓄電池、鋰離子蓄電池、鋰聚合物蓄電池或雙極蓄電池。此外,雖然出於說明性目的而展示單個能量儲存系統,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可使用多個能量儲存系統。 說明性可變頻率驅動器706可類似於圖1之可變頻率驅動器106。說明性可變頻率驅動器706可在整流器708處自發電機組702接收發電機組輸出功率704,發電機組輸出功率704可係AC功率。整流器708可將在DC電壓下之DC功率輸出至正DC匯流排710及負DC匯流排711。第一絕緣閘雙極電晶體712可經組態以調節可變頻率驅動器輸出功率714,可變頻率驅動器輸出功率714可係AC功率或DC功率,此可取決於馬達715之所需要輸入。馬達715可另外將功率往回供應至第一絕緣閘雙極電晶體712以用於(舉例而言)在再生事件期間轉換為至正DC匯流排711及負DC匯流排711之在DC電壓下之DC功率。此功率又可用於透過說明性功率控制器720將蓄電池充電,如上文所闡述。第一絕緣閘雙極電晶體可進一步由上文所論述之處理電路控制。 馬達715可係由電功率驅動之任一馬達,且可係牽引馬達、切換式磁阻馬達、無刷DC或AC馬達、永久性磁鐵DC馬達、有刷DC馬達、感應馬達、同步馬達、電激發DC馬達、推斥馬達或任一其他適合電動馬達。雖然圖7將電動馬達715展示為輸出負載,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可變頻率驅動器可耦合至能量儲存系統、功率網、電子裝置或需要電功率之其他應用。 發電機組702可係電動發電機與原動機之任一適合組合,且可類似於圖1之發電機102。作為說明性實例,發電機組702可係內燃機與同極發電機、磁流體動力發電機或感應發電機之組合。作為另一說明性實例,發電機組702之原動機可係柴油引擎。此外,發電機組702可使用任一類型之燃料,諸如柴油、汽油、天然氣、丙烷、生物柴油、氫或水。 說明性正DC匯流排電壓量變曲線760展示DC匯流排上之樣本電壓量變曲線。說明性正DC匯流排電壓量變曲線760包括功率事件761。功率事件761可係任一數目個功率事件, 諸如連接事件、切斷連接事件、發電機組事件(諸如由發電機組702供應至正DC匯流排710之過剩功率)、功率突增或再生事件(諸如當過剩功率由馬達715供應至正DC匯流排710時)。如上文所闡述之混合動力傳輸系統700可經組態以使用說明性功率控制器720且使用上文所闡述之功率調節元件調節至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之功率流。進一步地,說明性功率控制器720可用於在此等事件中調節由說明性能量儲存系統716供應至正DC匯流排710之功率。 圖8展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用於在混合動力傳輸系統(諸如圖1、圖2及圖4至圖6中所展示之彼等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中傳輸功率800之說明性程序。程序800包含:在804處偵測操作位準輸入;在806處依據輸入計算能量儲存系統之臨限功率位準;在808處確定多少功率由能量儲存系統供應至DC匯流排;在810處比較由能量儲存系統供應之功率與所計算臨限功率位準;基於在812處確定由能量儲存系統供應至DC匯流排之功率超過臨限功率位準,在814處減少功率控制器之輸出電壓,且在816處增加發電機之輸出電壓。在某些實施例中,程序800可用於確保在按需基礎上使用能量儲存系統。在某些實施例中,程序800可由汽車中之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使用,且舉例而言,當拖曳大負載時、當沿陡峭斜坡向上行駛時、當以高速行駛時或當發電機可不再將足夠功率供應至系統時,程序800之使用可維持蓄電池電荷以供使用。特定而言,當(舉例而言)在平坦斜坡上緩慢行駛或下坡行駛時,程序800可節省蓄電池電荷。如此,此系統可允許更可靠動力傳輸系統。 在步驟804處,確定操作位準輸入。此可由圖5之處理電路524或圖3之通信介面348執行。舉例而言,輸入可包含來自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其可實質上類似於圖1、圖2及圖4至圖6中之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之組件之發電機資料(諸如發電機之電壓、頻率及操作點)、能量儲存系統資料(諸如能量儲存系統之充電狀態、健康狀態及溫度)、(舉例而言)電動馬達或其他輸出裝置所需要之功率、DC匯流排電壓、使用者輸入、功率控制器操作資料、第一功率轉換器操作資料、第二功率轉換器操作資料、燃料箱位準或熟習此項技術者所預期之任一其他適合輸入或其組合,或在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外部之其他輸入。此資料可儲存於記憶體或儲存裝置(諸如圖3之記憶體354)中、由接收該資料之組件分析或傳遞至進一步處理電路,諸如圖3之處理電路324。操作位準輸入亦可包含歷史輸入資料,諸如已儲存於記憶體或儲存系統(諸如圖3之記憶體354)上之上文所論述之輸入資料。另外,此資料可傳遞至經組態以自此系統或多個系統接收輸入之外部裝置,該外部裝置可進一步儲存或分析該資料且產生可傳遞至處理電路之額外輸入。 在步驟806處,可依據在步驟804處確定之輸入計算能量儲存系統(其可實質上類似於圖1之能量儲存系統116)之臨限功率位準。此可使用圖3之處理電路324或圖5之處理電路524來完成。此計算可使用演算法或函數使用該等輸入中之某些或所有輸入來完成。另外,此演算法或函數可係靜態的且貫穿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之生命期保持恆定,或可除內部或外部電路或額外演算法外基於儲存於記憶體中之輸入歷史及資料而以變化時間間隔來更新。此外,能量儲存系統之臨限功率位準可係恆定值且不具有對在804中確定之輸入之依賴。 在步驟808處,由能量儲存系統供應至DC匯流排(其可實質上類似於圖2之DC匯流排210)之功率可由(舉例而言)圖5之處理電路524或圖3之通信介面348確定。呈現圖1、圖2及圖4至圖6之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之說明性實例,然而,可預期系統之其他組態。舉例而言,步驟808可包含確定由一或多個能量儲存系統供應至DC匯流排之功率,或可包含確定供應至一或多個可變頻率驅動器(其可實質上類似於圖1之可變頻率驅動器106)之一或多個DC匯流排之功率。 在步驟810處,可比較在步驟806處確定之臨限功率位準與如在步驟808處確定之由能量儲存系統供應之功率。在步驟812處,若確定在步驟808處確定之由能量儲存系統供應之功率低於或等於臨限功率位準,則程序可在步驟804處在某一時間週期之後再次開始,且然後可重複程序800。然而,在步驟812處,若確定在808處確定之由能量儲存系統供應之功率超過在步驟806處確定之臨限功率位準,則程序繼續進行至步驟814。此比較可發生在處理電路(其可實質上類似於圖3之處理電路324或圖5之處理電路524)中。 若在步驟812處確定在810處確定之由能量儲存系統供應之功率超過在步驟806處確定之臨限功率位準,則程序繼續進行至步驟814。在步驟814處,可減小功率控制器(其可實質上類似於圖2之功率控制器輸出244或圖3之功率控制器輸出344)之輸出電壓。此可由功率轉換電路(其可實質上類似於圖3之功率轉換電路340、圖2之功率控制器220或圖6之功率控制器620)執行。舉例而言,可藉由改變功率控制器中之開關(諸如圖6之功率控制器620之開關636及638)之切換頻率而將功率控制器之輸出電壓自第一電壓減小至第二電壓。功率控制器輸出之改變可受透過通信線(其可實質上類似於圖3之通信線346、圖5之功率控制器通信線530或圖6之通信線630及631)傳遞至功率控制器或功率轉換電路之處理電路輸出控制。第二電壓可藉由儲存於記憶體或處理電路(其可獲得類似於如在步驟804處確定之彼等輸入之輸入)中之演算法或函數來確定。 在步驟816處,增加發電機(其可實質上類似於發電機102)之輸出電壓。此可透過處理電路與發電機之間的通信線(諸如圖5之通信線526或圖3之通信輸出352)來完成。舉例而言,發電機輸出電壓可自第一發電機功率位準增加至第二發電機功率位準。第二發電機功率位準可藉由儲存於記憶體或處理電路(其可獲得類似於在步驟804處確定之彼等輸入之輸入)中之演算法或函數來計算。 圖9展示根據某些實施例之用於在混合動力傳輸系統(諸如圖1、圖2及圖4至圖6中所展示之彼等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中傳輸功率之說明性程序900。程序900包含:在904處偵測操作位準輸入;在906處依據輸入計算發電機之臨限功率位準;在908處確定多少功率由發電機供應至DC匯流排;在910處比較由能量儲存系統供應之功率與所計算臨限功率位準;基於在912處確定由發電機供應至DC匯流排之功率超過所計算臨限功率位準,在914處增加功率控制器之輸出電壓,且在916處減小發電機之輸出電壓。在某些實施例中,程序900可確保充足功率供應至系統,或發電機未在危險地高位準下操作。在某些實施例中,程序900可由汽車中之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使用,且可用於確定系統中何時需要功率,舉例而言,何時沿陡峭斜坡向上行駛或何時拖曳大負載。程序900可確保較安全行駛經歷,此乃因蓄電池可在發電機以高位準運行時將功率貢獻給系統且可處於過熱危險之中,且因此可確保在行駛時必要功率供應至電動馬達。 步驟904可實質上類似於圖8之步驟804。在步驟906處,可依據在步驟904處確定之輸入計算發電機(其可實質上類似於圖1之發電機102)之臨限功率位準。雖然獨立且相異演算法或函數可用於計算發電機之臨限功率位準,但程序可實質上類似於圖8中之步驟806處之程序。 在步驟908處,由發電機供應至DC匯流排(其可實質上類似於圖2之DC匯流排210)之功率可由(舉例而言)圖5之處理電路524或圖3之通信介面348確定。呈現圖1、圖2及圖4至圖6之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之說明性實例,然而,可預期系統之其他組態。舉例而言,步驟908可包含確定由一或多個能量儲存系統供應至DC匯流排之功率,或可包含確定供應至一或多個可變頻率驅動器(其可實質上類似於圖1之可變頻率驅動器106)之一或多個DC匯流排之功率。 在步驟910處,可比較在步驟906處確定之臨限功率位準與如在步驟908處確定之由發電機供應之功率。在步驟912處,若確定在步驟908處確定之由發電機供應之功率低於或等於臨限功率位準,則程序可在步驟904處在某一時間週期之後再次開始,且然後可重複程序900。然而,在步驟912處,若確定在908處確定之由發電機供應之功率超過在步驟906處確定之臨限功率位準,則程序繼續進行至步驟914。此比較可藉由處理電路(其可實質上類似於圖3之處理電路324或圖5之處理電路524)發生。 在步驟914處,可增加功率控制器(其可實質上類似於圖2之功率控制器輸出244或圖3之功率控制器輸出344)之輸出電壓。此可由功率轉換電路(其可實質上類似於圖3之功率轉換電路340、圖2之功率控制器220或圖6之功率控制器620)執行。舉例而言,可藉由改變功率控制器中之開關(諸如圖6之功率控制器620之開關636及638)之切換頻率而將功率控制器之輸出電壓自第一電壓增加至第二電壓。功率控制器輸出之改變可受透過通信線(其可實質上類似於圖3之通信線346、圖5之功率控制器通信線530或圖6之通信線630及631)傳遞至功率控制器或功率轉換電路之處理電路輸出控制。第二電壓可藉由儲存於記憶體或處理電路(其可獲得類似於如在步驟904處確定之彼等輸入之輸入)中之演算法或函數來確定,該等演算法或函數可實質上類似或不同於在圖8中之步驟814處之彼等演算法或函數。 在步驟916處,增加發電機之輸出電壓。此可透過處理電路與發電機之間的通信線(諸如圖5之通信線526或圖3之通信輸出352)來完成。舉例而言,發電機輸出電壓可自第一發電機功率位準增加至第二發電機功率位準。第二發電機功率位準可藉由儲存於記憶體或處理電路(其可獲得類似於在步驟904處確定之彼等輸入之輸入)中之演算法或函數來計算。 前述程序800及900可確保長期能量儲存系統健康、阻止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之低效率,且可確保必要功率供應至輸出裝置,該輸出裝置可係如上文所論述之馬達或使用電功率之任一其他裝置或系統。雖然程序800及900兩者皆展示其各別程序之開始及結束,但此等程序可在其完成之後重複。額外步驟可添加至程序800及900,舉例而言,以確保長期能量儲存系統壽命且減輕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中之低效率。在某些實施例中,程序900可具有額外步驟,在該額外步驟處可比較如在步驟904處確定之能量儲存系統之充電狀態與依據如在步驟904處偵測之輸入計算之第二臨限值極限。若能量儲存系統之充電狀態高於第二臨限值極限,則功率控制器之功率電壓之輸出可自第三電壓減小至第四電壓,其中第四電壓可係零。舉例而言,程序800及900中之額外步驟可包含額外演算法或函數、額外輸入確定及額外系統控制與輸出。 前文僅僅說明本發明之原理,且系統、裝置及方法可由除出於圖解說明而非限制目的經呈現之所闡述實施例以外之實施例來實踐。 儘管本文中所闡述之實施例及特徵具體經闡述以結合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使用,但將理解,本文中所闡述之系統、裝置及方法可經調適且經修改以用於任何適合動力傳輸應用且此等其他添加及修改將不背離本發明之範疇。熟習此項技術者在檢查本發明之後將想到若干變化及修改。可藉助本文中所闡述之一或多個其他特徵以任一組合及子組合(包含多個相依組合及子組合)實施所揭示之特徵。上文所闡述或圖解說明之各種特徵(包含其任何組合)可組合或整合於其他系統中。此外,可省略或不實施特定特徵。 熟習此項技術者可確定且可在不背離本文中所揭示之資訊之範疇之情況下進行改變、替代及變更之實例。所有參考文獻全部以其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且成為本申請案之部分。
100‧‧‧混合動力傳輸系統
102‧‧‧發電機
104‧‧‧第一交流電功率
106‧‧‧可變頻率驅動器
108‧‧‧第一功率轉換器
110‧‧‧直流電匯流排
112‧‧‧第二功率轉換器
114‧‧‧第二交流電功率
115‧‧‧電動馬達
116‧‧‧蓄電池/能量儲存系統
118‧‧‧接地
200‧‧‧混合動力傳輸系統
202‧‧‧發電機
204‧‧‧第一交流電功率
206‧‧‧可變頻率驅動器
208‧‧‧第一功率轉換器
210‧‧‧直流電匯流排
212‧‧‧第二功率轉換器
214‧‧‧第二交流電功率
215‧‧‧電動馬達
216‧‧‧能量儲存系統
218‧‧‧接地
220‧‧‧功率控制器
242‧‧‧功率控制器輸入
244‧‧‧功率控制器輸出
300‧‧‧功率控制器
320‧‧‧功率控制器
324‧‧‧處理電路
340‧‧‧功率轉換電路
342‧‧‧功率控制器輸入
344‧‧‧功率控制器輸出
346‧‧‧連接/通信線
348‧‧‧通信介面
350‧‧‧通信輸入
352‧‧‧通信輸出
354‧‧‧記憶體
400‧‧‧混合動力傳輸系統
402‧‧‧發電機
404‧‧‧第一交流電功率
406‧‧‧可變頻率驅動器
408‧‧‧第一功率轉換器
410‧‧‧直流電匯流排
412‧‧‧第二功率轉換器
414‧‧‧第二交流電功率
415‧‧‧電動馬達
416‧‧‧能量儲存系統
418‧‧‧接地
420‧‧‧功率控制器
422‧‧‧二極體
442‧‧‧功率控制器輸入
444‧‧‧功率控制器輸出
500‧‧‧混合動力傳輸系統
502‧‧‧發電機
504‧‧‧第一交流電功率
506‧‧‧可變頻率驅動器
508‧‧‧第一功率轉換器
510‧‧‧直流電匯流排
512‧‧‧第二功率轉換器
514‧‧‧第二交流電功率
515‧‧‧電動馬達
516‧‧‧能量儲存系統
518‧‧‧接地
520‧‧‧功率控制器
522‧‧‧二極體
524‧‧‧處理電路
526‧‧‧發電機通信線/通信線
528‧‧‧直流電匯流排通信線/通信線
530‧‧‧功率控制器通信線/通信線
532‧‧‧能量儲存系統通信線/通信線
542‧‧‧功率控制器輸入
544‧‧‧功率控制器輸出
600‧‧‧混合動力傳輸系統
602‧‧‧發電機
604‧‧‧第一交流電功率
606‧‧‧可變頻率驅動器
608‧‧‧第一功率轉換器
610‧‧‧直流電匯流排
612‧‧‧第二功率轉換器
614‧‧‧第二交流電功率
615‧‧‧電動馬達
616‧‧‧能量儲存系統
618‧‧‧接地
620‧‧‧功率控制器電路/功率控制器
622‧‧‧第一二極體/二極體
623‧‧‧第二二極體/二極體
624‧‧‧處理電路
630‧‧‧第一通信線/通信線
631‧‧‧第二通信線/通信線
634‧‧‧電感器
636‧‧‧第一開關/開關
638‧‧‧第二開關/開關
642‧‧‧功率控制器輸入
644‧‧‧功率控制器輸出/分級功率控制器輸出
700‧‧‧混合動力傳輸系統
702‧‧‧發電機組
704‧‧‧發電機組輸出功率
706‧‧‧可變頻率驅動器
708‧‧‧整流器
709‧‧‧第一可變頻率驅動器電容器
710‧‧‧正直流電匯流排
711‧‧‧負直流電匯流排
712‧‧‧第一絕緣閘雙極電晶體
714‧‧‧可變頻率驅動器輸出功率
715‧‧‧馬達
716‧‧‧能量儲存系統
720‧‧‧功率控制器電路/功率控制器
721‧‧‧第二絕緣閘雙極電晶體
722‧‧‧第一絕緣閘雙極二極體/絕緣閘雙極二極體
723‧‧‧第二絕緣閘雙極二極體/絕緣閘雙極二極體
724‧‧‧脈寬調變控制
730‧‧‧第一通信線
731‧‧‧第二通信線
734‧‧‧電感器
736‧‧‧第一電晶體/電晶體
738‧‧‧第二電晶體/電晶體
741‧‧‧開關
742‧‧‧功率控制器-能量儲存系統連接
743‧‧‧第二可變頻率驅動器電容器
744‧‧‧VFD-功率控制器連接
745‧‧‧功率控制器電容器
746‧‧‧能量儲存系統電容器
748‧‧‧能量儲存系統熔斷器/第二熔斷器
750‧‧‧蓄電池
752‧‧‧第三二極體
754‧‧‧第一二極體
756‧‧‧第二二極體
758‧‧‧功率控制器熔斷器
760‧‧‧正直流電匯流排電壓量變曲線
761‧‧‧功率事件
762‧‧‧負連接
基於考量結合附圖進行之以下詳細說明將明瞭上述及其他目標及優點,其中相似參考符號貫穿全文係指相似部件,且其中: 圖1展示說明性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之示意圖; 圖2展示說明性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之示意圖; 圖3展示說明性功率控制器之示意圖; 圖4展示說明性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之示意圖; 圖5展示說明性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之示意圖; 圖6展示說明性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之示意圖; 圖7展示說明性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之示意圖; 圖8展示用於在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中傳輸功率之說明性流程圖;且 圖9展示用於在混合動力傳輸系統中傳輸功率之說明性流程圖。
200‧‧‧混合動力傳輸系統
202‧‧‧發電機
204‧‧‧第一交流電功率
206‧‧‧可變頻率驅動器
208‧‧‧第一功率轉換器
210‧‧‧直流電匯流排
212‧‧‧第二功率轉換器
214‧‧‧第二交流電功率
215‧‧‧電動馬達
216‧‧‧能量儲存系統
218‧‧‧接地
220‧‧‧功率控制器
242‧‧‧功率控制器輸入
244‧‧‧功率控制器輸出
Claims (27)
- 一種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其包括: 發電機,其經組態以產生第一AC功率; 可變頻率驅動器,其耦合至該發電機,該可變頻率驅動器包括: 第一功率轉換器,其耦合至該發電機,經組態以將來自該發電機之該第一AC功率轉換為處於DC電壓下之DC功率; DC匯流排,其處於該DC電壓下,耦合至該第一功率轉換器;及 第二功率轉換器,其耦合至該DC匯流排,經組態以將處於該DC電壓下之DC功率轉換為第二AC功率; 能量儲存系統;及 功率控制器,其耦合至該能量儲存系統且耦合至該DC匯流排,其中該功率控制器經組態以調節該能量儲存系統與該DC匯流排之間的功率流。
- 如請求項1之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其中該功率控制器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開關、截波器電路、接觸器、矽控整流器及DC轉DC轉換器。
- 如請求項1之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其進一步包括電耦合於該能量儲存系統與該DC匯流排之間的二極體。
- 如請求項3之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其中該二極體與該功率控制器並聯耦合。
- 如請求項3之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其中該二極體經組態以允許功率流動至該能量儲存系統。
- 如請求項1之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其中該能量儲存系統係蓄電池或電容器中之至少一者。
- 如請求項1之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其中該第一AC功率及該第二AC功率具有共同振幅。
- 如請求項1之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其中該第一AC功率具有不同於該第二AC功率之振幅。
- 如請求項1之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其中該第一AC功率及該第二AC功率具有共同頻率。
- 如請求項1之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其進一步包括經組態以自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接收輸入之處理電路:該發電機、該能量儲存系統、該功率控制器及該DC匯流排。
- 如請求項10之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其中該處理電路經組態以藉由調整該功率控制器之輸出上之電壓而調節由該能量儲存系統傳輸之功率。
- 如請求項1之混合動力傳輸系統,其中該功率控制器之輸出電壓係由第一開關上之第一切換頻率及第二開關上之第二切換頻率確定。
- 一種傳輸功率之方法,該方法包括: 使用處理電路偵測由能量儲存系統、耦合於DC匯流排與該能量儲存系統之間的功率控制器供應至該DC匯流排之功率; 確定由該能量儲存系統供應至該DC匯流排之功率超過臨限功率位準;及 回應於確定由該能量儲存系統供應至該DC匯流排之該功率超過該臨限功率位準,將該功率控制器之輸出電壓自第一電壓位準降低至第二電壓位準。
-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回應於確定由該能量儲存系統供應至該DC匯流排之該功率超過該臨限功率位準,將電耦合至該DC匯流排之發電機之輸出功率自第一發電機功率位準增加至第二發電機功率位準。
-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使用處理電路偵測來自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之操作位準輸入:該發電機、該DC匯流排、該功率控制器及該能量儲存系統;及 使用該等操作位準輸入之函數確定該臨限功率位準。
-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來自該能量儲存系統之該等操作位準輸入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該能量儲存系統之充電狀態、該能量儲存系統之健康狀態及該能量儲存系統之溫度。
-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來自該發電機之該等操作位準輸入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該發電機之電壓及該發電機之頻率。
-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功率控制器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開關、截波器電路、接觸器、矽控整流器及DC轉DC轉換器。
-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能量儲存系統係蓄電池或電容器中之至少一者。
- 一種傳輸功率之方法,該方法包括: 使用處理電路偵測由能量儲存系統、耦合於DC匯流排與該能量儲存系統之間的功率控制器供應至該DC匯流排之功率; 使用該處理電路偵測由發電機供應至該DC匯流排之功率; 確定由該發電機供應至該DC匯流排之功率超過臨限功率位準;及 回應於確定由該發電機供應至該DC匯流排之該功率超過該臨限功率位準,將該功率控制器之輸出電壓自第一電壓位準增加至第二電壓位準。
- 如請求項2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回應於確定由該發電機供應至該DC匯流排之該功率超過該臨限功率位準,將該發電機之輸出功率自第一發電機功率位準減小至第二發電機功率位準。
- 如請求項2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使用處理電路偵測來自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之操作位準輸入:該發電機、該DC匯流排、該能量儲存系統及該功率控制器;及 使用該等操作位準輸入之函數確定該臨限功率位準。
-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來自該能量儲存系統之該等操作位準輸入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該能量儲存系統之充電狀態、該能量儲存系統之健康狀態及該能量儲存系統之溫度。
- 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確定該能量儲存系統之該充電狀態低於第二臨限位準;及 回應於確定該能量儲存系統之該充電狀態低於該第二臨限位準,將該功率控制器之該輸出電壓自第三電壓降低至第四電壓。
-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來自該發電機之該等操作位準輸入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該發電機之電壓及該發電機之頻率。
- 如請求項20之方法,其中該功率控制器包括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開關、截波器電路、接觸器、矽控整流器及DC轉DC轉換器。
- 如請求項20之方法,其中該能量儲存系統係蓄電池或電容器中之至少一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662303994P | 2016-03-04 | 2016-03-04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36159A true TW201736159A (zh) | 2017-10-16 |
Family
ID=58410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06880A TW201736159A (zh) | 2016-03-04 | 2017-03-02 | 具有改良之功率控制的混合動力傳輸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70256957A1 (zh) |
TW (1) | TW201736159A (zh) |
WO (1) | WO2017151718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65385B (zh) * | 2020-10-26 | 2022-05-21 |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發電機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444922B8 (en) * | 2016-04-14 | 2021-03-17 | Toshiba Mitsubishi-Electric Industrial Systems Corporation | Uninterruptible power source device |
US11180096B2 (en) * | 2017-03-03 | 2021-11-23 | Cummins Inc. | Architecture and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ically-powered accessories of a non-hybrid vehicle |
US10797612B2 (en) * | 2017-08-01 | 2020-10-06 | Ge Aviation Systems Llc |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
US20190067986A1 (en) * | 2017-08-25 | 2019-02-28 |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
US11870249B2 (en) | 2018-05-24 | 2024-01-09 |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including energy storage modules and shared system controller |
WO2020061421A1 (en) * | 2018-09-21 | 2020-03-26 | ePower Engine Systems Inc | Ai-controlled multi-channel power divider / combiner for a power-split series electric hybrid heavy vehicle |
US11097857B2 (en) | 2018-11-30 | 2021-08-24 |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 Multiple core motor controller processor with embedded prognostic/diagnostic capabilities |
US11102900B2 (en) * | 2019-04-22 | 2021-08-24 | Transportation Ip Holdings, Llc | Electrical power delivery system |
JP7254270B2 (ja) * | 2019-06-03 | 2023-04-10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駆動装置 |
US11616378B2 (en) * | 2019-06-11 | 2023-03-28 | Raytheon Company | Power transfer system with multiple energy storage modules |
US11964747B2 (en) | 2020-02-06 | 2024-04-23 | Trygve Johannes Økland | Fully integrated hybri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for a vessel |
FI129883B (fi) * | 2020-03-04 | 2022-10-14 | Teknoware Oy | Menetelmiä ja järjestelyjä elektronisten laitteiden välisen tietoliikenteen järjestämiseksi liikennevälineessä |
US20220371463A1 (en) * | 2021-05-18 | 2022-11-24 | Rustee Stubbs | Removably attachable vehicle battery charger |
US20230420979A1 (en) * | 2022-06-28 | 2023-12-28 |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 Increasing immunity of variable frequency drives against power quality issu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63479A (en) * | 1993-10-29 | 1996-10-08 |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 Power supply apparatus for electric vehicle |
JP3371691B2 (ja) * | 1996-06-25 | 2003-01-27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ハイブリッド車の発電制御装置 |
JP3536581B2 (ja) * | 1997-04-16 | 2004-06-14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ハイブリッド電気自動車の発電制御装置 |
JP2005083195A (ja) * | 2003-09-04 | 2005-03-31 | Honda Motor Co Ltd | 電源装置 |
WO2008063580A2 (en) * | 2006-11-16 | 2008-05-29 | Cummins Power Generation Ip, Inc. | Transient condition detection for an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
US7598623B2 (en) * | 2006-12-29 | 2009-10-06 | Cummins Power Generation Ip, Inc. | Distinguishing between different transient conditions for an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
-
2017
- 2017-03-01 WO PCT/US2017/020114 patent/WO2017151718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3-01 US US15/446,397 patent/US2017025695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7-03-02 TW TW106106880A patent/TW201736159A/zh unkno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65385B (zh) * | 2020-10-26 | 2022-05-21 |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發電機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7151718A1 (en) | 2017-09-08 |
US20170256957A1 (en) | 2017-09-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1736159A (zh) | 具有改良之功率控制的混合動力傳輸 | |
US10464441B2 (en) | Charging facility and energy management method for charging facility | |
US10093196B2 (en) |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equipment, and control method | |
US894692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energy storage components within a microgid | |
JP6236391B2 (ja) | 電力用電池に対する充電量を平衡させるための装置 | |
CN110678357B (zh) | 用于提供不同类型电压的具有分别与转换模块相关联的单体蓄电池组的电池 | |
US11919405B2 (en) | Vehicle with an integrated charging system | |
RU2480348C2 (ru) | Гибридн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 |
US10554164B2 (en) | Modular extra low voltage electric vehicle power system | |
US11811248B2 (en) | Vehicle generator using battery charging profiles | |
EP2501012B1 (en) | Chargin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supplying power to at least one load | |
CN103444048B (zh) | 车辆用电源系统 | |
JP2016535579A (ja) | デュアルハイブリッドエネルギー源を有する航空機用の電力システム | |
CN110999016A (zh) | 用于提供各种电压并进行各种充电的具有包括电池单元组和转换模块的组合件的电池 | |
CN105375539A (zh) | 动力电池自动均衡充电器 | |
JP6541310B2 (ja) | モジュール制御装置、バランス補正システム及び蓄電システム | |
CN103683379A (zh) | 对提供给充电电池的电力进行优化的发电系统 | |
CN110710083B (zh) | 储能系统 | |
GB2578801A (en) | Dual control loop for charging of batteries | |
KR101556893B1 (ko) | 풍력 발전기용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및 방법 | |
US10158246B2 (en) | Energy storage device, transport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 |
JP2011155737A (ja) | バッテリの充電システム | |
Somnatha et al. | Review paper o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an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 |
Rizzo et al. | Power flow control strategy for electric vehicles wit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
CN116601046A (zh) | 供电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