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2686A - 感測系統 - Google Patents

感測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2686A
TW201732686A TW106102360A TW106102360A TW201732686A TW 201732686 A TW201732686 A TW 201732686A TW 106102360 A TW106102360 A TW 106102360A TW 106102360 A TW106102360 A TW 106102360A TW 201732686 A TW201732686 A TW 20173268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tag
unit
clock signal
reading device
sens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2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oshihisa Usami
Takayoshi Yokoyama
Yuki Owashi
Hiroyuki Matsui
Junichi Takeya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Toppan Forms Co Ltd
Univ Toky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Toppan Forms Co Ltd, Univ Tokyo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732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268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15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methods and means used by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for reliably power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using an electromagnetic interrogation fiel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01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t least on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power management
    • G06K19/07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t least on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power management the arrangement being capable of collecting energy from external energy sources, e.g. thermocouples, vibratio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G06K19/0708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t least on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power management the arrangement being capable of collecting energy from external energy sources, e.g. thermocouples, vibratio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the source being electromagnetic or magnetic
    • G06K19/0709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t least on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power management the arrangement being capable of collecting energy from external energy sources, e.g. thermocouples, vibratio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the source being electromagnetic or magnetic the source being an interrogation fiel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4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ear-field transmission
    • H04B5/48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2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local intradevic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7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interrog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4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using a wireless architecture
    • H04Q2209/47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using a wireless architecture using RFID associated with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80Arrangements in the sub-station, i.e. sensing device
    • H04Q2209/88Providing power supply at the sub-s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感測系統包括電子標籤及與電子標籤進行資訊的收發的讀取裝置。讀取裝置包括發送包含高頻成分與低頻成分的交流電波的傳送部,電子標籤不具有電源,且包括:接收部,從交流電波的高頻成分獲得電源電壓,從低頻成分獲得時脈信號;以及回覆部,維持時脈信號的最大振幅,且與時脈信號一致地將資訊以回覆信號的形式而發送。讀取裝置進而包括處理部,所述處理部基於時脈信號對從電子標籤發送的回覆信號進行解碼。

Description

感測系統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具有電子標籤(tag)、及與電子標籤進行資訊的授受的讀取裝置的感測系統,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基於來自讀取裝置的傳送信號而利用無線標籤獲得電源電壓與時脈信號的感測系統。
目前,如下技術已為人所知,即,在對象物設置亦被稱作積體電路(IC)標籤(Integrated Circuit Tag)、電子標籤、無線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等的無線標籤,利用讀取裝置讀取無線標籤中所記錄的資訊,由此識別與該對象物相關的各種資訊。無線標籤有內置電源的主動型(active type)、及未內置電源的被動型(passive type)。未內置電源的被動型的無線標籤從由讀取裝置傳送而來的載波獲得電源,將無線標籤中記憶的資訊載置於信號載波而發送至讀取裝置。 關於時脈信號的產生,如專利文獻1記載般,有藉由對來自讀取裝置的載波進行分頻而產生時脈信號的方法。而且,有在無線標籤內部配置自振式的局部振盪器而產生時脈信號的方法。進而,有在無線標籤內部配置自振式的局部振盪器的方法,且組合電容器、電阻、線圈等來進行自振式的振盪的方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04/051880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時脈信號的產生中,對載波進行分頻的方法中,在載波的頻率高的情況下,需要多種頻率的分頻器,從而存在消耗大量電力的問題。而且,在配置自振式的局部振盪器的方法中,在自振式的局部振盪器中利用水晶振子等的情況下,可產生穩定的頻率的時脈信號。然而,難以使水晶振盪子小型化。 而且,配置自振式的局部振盪器的方法且組合電容器、電阻、線圈等來進行自振式的振盪的方法中,存在以下問題:根據無線標籤及讀取裝置的通信距離,而無線標籤的內部生成的電源電壓會發生變動,從而組合電容器、電阻、線圈等而製作的振盪器會受到影響,其振盪頻率不穩定。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解決基於所述習知技術的問題,而提供簡化電子標籤的構成且可穩定地進行電子標籤與讀取裝置的資訊的授受的感測系統。 [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達成所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感測系統,包括電子標籤及與電子標籤進行資訊的授受的讀取裝置,所述感測系統的特徵在於:讀取裝置包括發送包含高頻成分與低頻成分的交流電波的傳送部,電子標籤不具有電源,且包括:接收部,從交流電波的高頻成分獲得電源電壓,從低頻成分獲得時脈信號;以及回覆部,維持時脈信號的最大振幅,且與時脈信號一致地將資訊以回覆信號的形式而發送,讀取裝置進而包括處理部,所述處理部基於時脈信號對從電子標籤發送的回覆信號進行解碼。
較佳為電子標籤具有將時脈信號予以放大的波形整形部。 較佳為讀取裝置包括:第1波形整形部,從電子標籤的回覆信號取出時脈信號;及第2波形整形部,從回覆信號取出電子標籤的資訊。 例如,高頻成分的頻率為100 kHz~10 GHz。例如,低頻成分的頻率為100 Hz~1.5 MHz。較佳為電子標籤及讀取裝置中的至少一者包含有機半導體元件。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獲得簡化電子標籤的構成且可穩定地進行電子標籤與讀取裝置的資訊的授受的感測系統。
以下,基於隨附的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形態,對本發明的感測系統進行詳細說明。 另外,以下,表示數值範圍的「~」包含記載於兩側的數值。例如,ε為數值α~數值β是指ε的範圍為包含數值α與數值β的範圍,若由數學符號表示,則為α≦ε≦β。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感測系統的示意圖。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感測系統的電子標籤的示意圖。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感測系統的讀取裝置的示意圖。
圖1所示的感測系統10具有:記憶有識別資訊的電子標籤12,及非接觸地從電子標籤12讀取資訊的讀取裝置14。讀取裝置14與電子標籤12進行資訊的授受。 電子標籤12安裝於對象物M而被利用。此處,所謂對象物M,是被賦予識別資訊者。作為對象物M,為肉、魚及蔬菜等食材、以及袋、瓶及罐等容器等。感測系統10中,藉由在對象物M設置電子標籤12,而可在流通過程中追蹤對象物M。 電子標籤12如圖2所示,以具有感測器34者為例進行說明。該情況下,流通過程中當然可追蹤對象物M,且若感測器34為溫度感測器,則亦可追蹤對象物M的溫度歷程。 另外,電子標籤12不限定於具有感測器34者,亦可為無感測器34且可特定識別資訊者。
電子標籤12為未內置電源的被動型,不具有電源。電子標籤12如圖2所示,具有天線20、整流部22、濾波器24、波形整形部26、資料讀出部28、記憶體30、負載部32、感測器34、及轉換部36。由整流部22與濾波器24構成接收部21。由資料讀出部28與負載部32構成回覆部38。 整流部22、濾波器24及負載部32並聯連接於天線20。整流部22及濾波器24連接於波形整形部26。波形整形部26連接於資料讀出部28。資料讀出部28上連接著記憶體30,且經由轉換部36而連接著感測器34。而且,資料讀出部28連接於負載部32。
天線20被用於接收來自讀取裝置14的載波ωc且傳送電波ωt。關於天線20,只要可接收來自讀取裝置14的載波ωc,且可從電子標籤12傳送電波ωt,則其構成不作特別限定,可使用多種公知的構成。來自讀取裝置14的載波ωc之後將詳細說明,為包含高頻成分與低頻成分的交流電波,是在用於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普通的載波上重疊作為時脈信號的頻率信號而成者。
整流部22將由天線20接收到的來自讀取裝置14的載波ωc的高頻成分轉換為直流電壓,可獲得電子標籤12的電源電壓。整流部22例如具有2個整流電晶體(未圖示)及電容器(未圖示)。電容器為儲存電荷的輸出電容。整流部22中,2個整流電晶體串聯連接,電容器相對於經串聯連接的整流電晶體而並聯地連接。串聯連接的2個整流電晶體中,整流電晶體的端部接地,整流電晶體的端部連接於波形整形部26。由此,對波形整形部26供給直流電壓而波形整形部26動作。整流部22只要可從來自讀取裝置14的載波ωc的高頻成分中獲得電子標籤12的電源電壓即可,不限定於所述構成。
濾波器24產生電子標籤12的時脈信號。濾波器24根據來自讀取裝置14的載波ωc的低頻成分產生時脈信號。另外,濾波器24只要可產生時脈信號,則其構成不作特別限定。時脈信號的頻率例如為20 kHz、26.5 kHz,該些頻率以載波ωc的低頻成分的形式而包含。適當使用可獲得所述20 kHz、26.5 kHz的頻率的時脈信號的濾波器24。
波形整形部26針對由濾波器24獲得的時脈信號,相對於作為比較基準的基準電壓,若大於基準電壓則設為高,若小於基準電壓則設為低。由此,可獲得矩形波的時脈信號。具體而言,例如,進行如下處理,即,若由濾波器24獲得的時脈信號為2 V~4 V範圍的振幅,則與基準電壓3V相比,若大於3 V則將電壓設為5 V,若小於3 V則設為0 V。由此,獲得0 V~5 V的矩形波的時脈信號。另外,作為比較基準的電壓被預先設定於波形整形部26。波形整形部26中例如可使用比較器。另外,因由濾波器24獲得時脈信號,故未必需要波形整形部26,亦可不具有該波形整形部26。然而,為了提高時脈信號的精度,較佳為設置波形整形部26。
資料讀出部28讀出記憶於記憶體30的識別資訊,且從轉換部36取得由感測器34獲得的資訊。而且,資料讀出部28對負載部32,在所讀出的記憶於記憶體30的識別資訊及由感測器34獲得的資訊的開頭串列地例如附加讀取裝置14中作為資料的開始信號的必要的訊框首(start of frame,SOF),在所述資訊的資料的最後串列地附加作為資料的結束信號的必要的訊框尾(end of frame,EOF),而獲得回覆資料。使該回覆資料與時脈信號一致。資料讀出部28只要可發揮所述功能,則其構成不作特別限定。
回覆資料包含由例如「0」的低位準信號、例如「1」的高位準信號表示的數位信號。 資料讀出部28中,使圖5所示的回覆資料74的高位準信號或低位準信號的部分76,與圖4所示的時脈信號的反轉信號70的信號的高位準的部分72,即,時脈信號的低位準的部分一致。即,使回覆資料74的高位準信號或低位準信號的時機與時脈信號的低位準的部分一致。
記憶體30記憶有表示電子標籤12的個體資訊的識別資訊。而且,記憶體30中亦記憶由感測器34獲得的資訊。記憶體30只要可記憶電子標籤12的識別資訊及由感測器34獲得的資訊,則不作特別限定。記憶體30使用的是能夠改寫的記憶體,其構成不作特別限定,可使用多種公知的記憶體。
感測器34可適當利用與感測系統10的用途相應者。感測器34例如為溫度感測器。感測器34不限定於溫度感測器,例如,可使用壓力感測器、光感測器、照度感測器、濕度感測器、氣體感測器、超音波感測器、水分感測器、放射線感測器、磁感測器、臭氣感測器、pH值(氫離子濃度指數)感測器、濁度感測器、高度感測器、加速度感測器等。感測器34的數量不限於一個,亦可為多個,進而可將所述各種感測器組合多個。 轉換部36將由感測器34獲得的類比信號轉換為數位信號。轉換部36只要可將類比信號轉換為數位信號,則其構成不作特別限定。轉換部36例如具有8位元的類比數位轉換電路。另外,在感測器34可輸出數位信號的情況下,亦可不設置轉換部36。
負載部32維持由資料讀出部28產生的回覆資料中相當於時脈信號的部分的最大振幅,且對相當於資訊的部分,即,相當於回覆資料的部分的振幅進行調整。如所述般利用資料讀出部28,回覆資料74的高位準信號或低位準信號的部分76與時脈信號的低位準信號的位置一致。此處,時脈信號的低位準信號與圖6所示的載波78的振幅小的區域79相對應。 基於由資料讀出部28實現的將回覆資料74的高位準信號或低位準信號的時機與時脈信號的低位準的部分一致,在負載部32中,對圖6所示的載波78的振幅小的區域79進行振幅控制。具體而言,例如為回覆資料的高位準信號時,減小區域79的振幅,為低位準信號時不使區域79的振幅變化,而維持其狀態。由此,如所述般維持最大振幅而獲得與回覆資料一致的回覆信號。負載部32中,將回覆信號從天線20以電波ωt的形式傳送至讀取裝置14。
另外,作為負載部32的構成,只要如所述般可進行振幅調整,則不作特別限定。而且,因利用負載部32維持最大振幅,故抑制對並聯連接的整流部22輸入的載波ωc的振幅,尤其高頻成分的振幅縮小的情況。由此,可利用整流部22穩定地獲得電源電壓,而電子標籤12穩定地進行動作。
其次,對讀取裝置14進行說明。 讀取裝置14具有天線40、第1波形整形部42a、第2波形整形部42b、處理部44、記憶體46、調變部48、發送部50、顯示部52、控制部54、輸入部56。由天線40、第1波形整形部42a及第2波形整形部42b構成接收部60。由天線40、調變部48及發送部50構成傳送部62。
第1波形整形部42a、第2波形整形部42b及調變部48並聯連接於天線40。第1波形整形部42a及第2波形整形部42b並聯連接於處理部44。處理部44上連接著記憶體46。處理部44連接於調變部48,調變部48連接於發送部50。
天線40被用於與電子標籤12的收發。關於天線40,只要可發揮所述功能,則其構成不作特別限定,可使用多種公知的構成。
第1波形整形部42a從電子標籤12的回覆信號取出時脈信號。第1波形整形部42a例如包含比較器。時脈信號維持最大振幅而被傳送,從而預先獲知回覆信號的最大振幅,因而基於該最大振幅設定用於比較的基準電壓。 第2波形整形部42b從電子標籤12的回覆信號取出電子標籤12的資訊,電子標籤12的資訊以數位信號的形式而獲得。第2波形整形部42b例如包含比較器。電子標籤12的資訊被記錄於回覆信號中較時脈信號低的電壓的部分。因此,基準電壓設定為較時脈信號低的電壓。
處理部44基於時脈信號對從電子標籤12發送而來的回覆信號進行解碼。處理部44中,基於由第1波形整形部42a獲得的時脈信號,對由第2波形整形部42b獲得的電子標籤12的資訊進行解碼。另外,關於解碼的方式,不作特別限定,可使用多種公知的方式。 而且,處理部44將經解碼的電子標籤12的資訊,與記憶於記憶體46的電子標籤12的識別資訊進行對照,從而特定出電子標籤12的識別資訊。
電子標籤12中設置著感測器34。該感測器34獲得的資訊亦由處理部44特定。該情況下,使用用以將記憶於記憶體46的感測器34的資訊換算為數值的表或式來特定感測器34所獲得的資訊。例如,只要感測器34為溫度感測器,則可獲得溫度資訊。該情況下,從電子標籤12將識別資訊與溫度資訊傳送至讀取裝置14。 處理部44在對電子標籤12傳送載波ωc時,設定載波ωc的高頻成分的頻率、低頻成分的頻率。高頻成分的頻率例如為100 kHz~10 GHz。 作為高頻成分的頻率,較佳為用於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普通的載波的頻率,例如為13 MHz以上,更佳為13.56 MHz以上,進而較佳為400 MHz、900 MHz及2 GHz。 低頻成分的頻率例如為100 Hz~1.5 MHz,較佳為1 kHz以上,更佳為10 kHz以上。
記憶體46中如所述般記憶有電子標籤12的識別資訊。而且,記憶體46中,記憶有用以將感測器34所獲得的資訊換算為數值的表或式。另外,記憶體46只要可記憶用以將所述電子標籤12的識別資訊、感測器34的資訊換算為數值的表或式,則其構成不作特別限定,可使用多種公知的記憶體。
調變部48在將對電子標籤12的命令信號等以傳送資料的形式傳送時,轉換為電子標籤12能夠接收的形態。關於調變方式,不作特別限定,可使用多種公知的方式。
發送部50使對電子標籤12的載波ωc振盪,且具有振盪電路(未圖示)。如所述般載波ωc包含高頻成分與低頻成分,例如在13.56 MHz上重疊26.5 kHz而成。 發送部50的振盪電路例如為可使高頻成分與低頻成分的合成波振盪者。發送部50中,亦可分別具有使高頻成分振盪的振盪電路與使低頻成分振盪的振盪電路,將高頻成分與低頻成分重疊而形成載波ωc。發送部50中,只要可對電子標籤12供給所述載波ωc,則其構成不作特別限定。
顯示部52顯示由讀取裝置14獲得的結果等。例如,將由電子標籤12獲得的溫度測定值以圖像或文字的形式顯示。若對象物M為多個,則可將由電子標籤12獲得的溫度測定值針對每個對象物M而顯示。該顯示部52可使用液晶顯示面板等各種顯示機器。
控制部54對讀取裝置14的各構成要素進行控制。 輸入部56為了設定讀取裝置14中的各種設定條件等而進行指示輸入。輸入部56只要發揮所述功能,則其構成不作特別限定,可使用鍵盤、滑鼠等,亦可為觸控面板。另外,讀取裝置14中亦可無顯示部52及輸入部56。 讀取裝置14中,亦可將所獲得的溫度測定結果傳送至其他機器,例如移動式資訊終端或個人電腦等資訊終端。移動式資訊終端例如為智慧型手機、平板型電腦等。
其次,對感測系統10的動作進行說明。 圖7是表示包含高頻成分與低頻成分的載波的示意圖,圖8是表示回覆的資料的一例的示意圖,圖9是表示回覆信號的一例的示意圖,圖10是表示基準電壓的示意圖,圖11是表示從回覆信號獲得的時脈信號的一例的示意圖,圖12是表示從回覆信號獲得的回覆資料的一例的示意圖。
如圖1所示,電子標籤12被安裝於對象物M。該狀態下,從讀取裝置14傳送圖7所示的包含高頻成分與低頻成分的載波80。電子標籤12中,利用接收部21的整流部22獲得電源電壓,利用濾波器24及波形整形部26獲得矩形波的時脈信號。其次,資料讀出部28從記憶體30讀出圖8所示的回覆的資料82,使如所述般回覆的資料82的高位準信號或低位準信號的時機與時脈信號的低位準的部分一致。基於該情況,利用負載部32進行載波80的振幅調整,而獲得圖9所示的回覆信號84。如回覆信號84與圖7所示的載波80相比亦可知般,維持著最大振幅Am。而且,將回覆信號84傳送至讀取裝置14。 藉由維持回覆信號84的最大振幅Am(參照圖9),而抑制如所述般輸入至整流部22的載波80的振幅縮小,尤其抑制獲得電源電壓的高頻成分的振幅縮小的情況,穩定地獲得電源電壓,從而電子標籤12穩定地進行動作。
其次,讀取裝置14中,利用第1波形整形部42a相對於回覆信號84在第1基準電壓V1 (參照圖10)下,獲得圖11所示的時脈信號86。利用第2波形整形部42b相對於回覆信號84在第2基準電壓V2 (參照圖10)下,獲得圖12所示的回覆資料88。另外,第2基準電壓V2 <第1基準電壓V1 。 讀取裝置14中,因可獲得時脈信號86,故可正確地自回覆信號讀取回覆資料88。 回覆資料88利用處理部44基於時脈信號86解碼,而利用處理部44與電子標籤12的識別資訊進行對照,從而特定出電子標籤12的識別資訊。而且,特定出由電子標籤12的感測器34獲得的資訊,例如,溫度資訊,且溫度資訊被記憶於記憶體46。而且,例如,顯示部52中顯示識別資訊與溫度資訊。
此處,圖13是表示包含高頻成分與低頻成分的載波的示意圖,圖14是表示回覆的資料的一例的示意圖,圖15是表示用於比較的回覆信號的一例的示意圖,圖16是表示基準電壓的示意圖,圖17是表示從回覆信號獲得的時脈信號的一例的示意圖,圖18是表示從回覆信號獲得的回覆資料的一例的示意圖。圖13及圖14與圖7及圖8相同,因而省略詳細說明。
在回覆的資料相對於載波80時脈信號不一致的情況下,獲得圖15所示的回覆信號100。回覆信號100有時未維持最大振幅Am。該回覆信號100中如圖10所示般設定第1基準電壓V1 及第2基準電壓V2 ,第1波形整形部42a中,獲得圖17所示的時脈信號102。第2波形整形部42b中,獲得圖18所示的回覆資料104。關於圖17所示的時脈信號102,因時脈信號有缺損而不構成時脈信號。由此,無法從回覆信號讀取回覆資料。因此,無法獲得電子標籤12的識別資訊與溫度資訊。 因有時無法維持回覆信號100的最大振幅Am(參照圖15),而如所述般輸入至整流部22的載波80的振幅縮小,無法穩定地獲得電源電壓,從而電子標籤12不穩定地進行動作。
如此,即便電子標籤12中無時脈發生部,藉由如所述般利用來自讀取裝置14的包含高頻成分與低頻成分的載波ωc,而可使電子標籤12穩定地動作,可於電子標籤12與讀取裝置14之間進行資訊的授受。而且,因電子標籤12中無須設置時脈發生部,故可簡化構成,從而可小型化,並且成本亦可降低。 而且,例如,在使電子標籤12包含有機半導體元件的情況下,動作較使用了矽的半導體元件遲緩,即便在該情況下,藉由如所述般利用來自讀取裝置14的包含高頻成分與低頻成分的載波ωc,而可使電子標籤12穩定地動作,並且可簡化構成,從而可小型化,並且成本亦可降低。
電子標籤12及讀取裝置14例如包含多個電晶體,但該電晶體不作特別限定,例如,為形成於矽基板上的電晶體。電子標籤12較佳為包括薄膜電晶體(以下簡稱作塗佈型TFT(Thin Film Transistor)),該薄膜電晶體的半導體活性層中包含塗佈型半導體。塗佈型TFT因具有製作所需的溫度低且能夠利用印刷形成的優點,故可使用樹脂基板廉價地製造。而且,在利用塗佈的情況下,感測器亦可一起製造,可使電子標籤12及讀取裝置14更為廉價。 塗佈型TFT為半導體活性層中包含塗佈型半導體者,除半導體活性層以外亦可進而包含其他層。 塗佈型TFT較佳為有機場效電晶體(Field Effect Transistor,以下簡稱作FET),更佳為閘極-通道間絕緣的絕緣閘極型FET。
塗佈型TFT的構造不作特別限定,可設為多種公知的構造。 作為塗佈型TFT的構造的一例,可列舉底部閘極頂部接觸型,在最下層的基板的上表面,依序配置有電極、絕緣體層、半導體活性層(有機半導體層)、2個電極的構造。該構造中,最下層的基板的上表面的電極設置於基板的一部分,絕緣體層以電極以外的部分與基板相接的方式配置。而且,設置於半導體活性層的上表面的2個電極彼此隔開配置。另外,亦可為頂部閘極頂部接觸型。 而且,電子標籤12及讀取裝置14中的至少一者較佳為包含有機半導體元件。因此,例如,構成電子標籤12及讀取裝置14中的至少一者的電晶體中,半導體層例如包含有機半導體。
在由有機半導體構成半導體層的情況下,製作容易,彎曲性佳,且能夠塗佈。 作為構成半導體層的有機半導體,例如可使用6,13-雙(三異丙基矽烷基乙炔基)并五苯(TIPS pentacene)等并五苯衍生物,5,11‐雙(三乙基矽烷基乙炔基)蒽二噻吩(TES‐ADT)等蒽二噻吩衍生物,苯并二噻吩(BDT)衍生物,二辛基苯并噻吩并苯并噻吩(C8-BTBT)等苯并噻吩并苯并噻吩(BTBT)衍生物,二萘并噻吩并噻吩(DNTT)衍生物,二萘并苯并二噻吩(DNBDT)衍生物,6,12‐二氧雜蒽嵌蒽(迫呫噸并呫噸)衍生物,萘四羧酸二醯亞胺(NTCDI)衍生物,苝四羧酸二醯亞胺(PTCDI)衍生物,聚噻吩衍生物,聚(2,5‐雙(噻吩‐2‐基)噻吩并[3,2‐b]噻吩)(PBTTT)衍生物,四氰基醌二甲烷(TCNQ)衍生物,寡聚噻吩類,酞菁類,富勒烯類,聚乙炔系導電性高分子,聚對伸苯及其衍生物,聚苯乙炔及其衍生物等聚伸苯基系導電性高分子,聚吡咯及其衍生物,聚噻吩及其衍生物,聚呋喃及其衍生物等雜環系導電性高分子,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等離子性導電性高分子等。 所述有機半導體中,一般而言所述富勒烯類、萘四羧酸二醯亞胺(NTCDI)衍生物、苝四羧酸二醯亞胺(PTCDI)衍生物、四氰基醌二甲烷(TCNQ)衍生物被用於N型有機半導體層,其以外的衍生物被用於P型有機半導體層。然而,所述有機半導體中,可能因衍生物而成為P型或N型。 在由有機半導體構成半導體層的情況下,其形成方法不作特別限定,可適當利用塗佈法、轉印法及蒸鍍法等公知的方法。 半導體層若考慮成膜性等,則其厚度較佳設為1 nm~1000 nm,更佳設為10 nm~300 nm。
另外,關於電晶體,半導體層亦可包含無機半導體。作為構成半導體層的無機半導體,例如可使用矽、ZnO(氧化鋅)、In-Ga-ZnO4 等氧化物半導體。 在由無機半導體構成半導體層的情況下,其形成方法不作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塗佈法、以及真空蒸鍍法及化學蒸鍍法等真空成膜法。例如,在使用矽且利用塗佈法形成半導體層的情況下,可使用環戊矽烷等。
本發明基本上如以上般構成。以上,對本發明的感測系統詳細地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定於所述實施形態,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當然亦可進行多種改良或變更。
10‧‧‧感測系統 12‧‧‧電子標籤 14‧‧‧讀取裝置 20、40‧‧‧天線 21、60‧‧‧接收部 22‧‧‧整流部 24‧‧‧濾波器 26‧‧‧波形整形部 28‧‧‧資料讀出部 30、46‧‧‧記憶體 32‧‧‧負載部 34‧‧‧感測器 36‧‧‧轉換部 38‧‧‧回覆部 42a‧‧‧第1波形整形部 42b‧‧‧第2波形整形部 44‧‧‧處理部 48‧‧‧調變部 50‧‧‧發送部 52‧‧‧顯示部 54‧‧‧控制部 56‧‧‧輸入部 60‧‧‧接收部 62‧‧‧傳送部 70‧‧‧反轉信號 72、76‧‧‧部分 74、88、104‧‧‧回覆資料 78、80‧‧‧載波 79‧‧‧區域 82‧‧‧資料 84、100‧‧‧回覆信號 86、102‧‧‧時脈信號 Am‧‧‧最大振幅 M‧‧‧對象物 V1‧‧‧第1基準電壓 V2‧‧‧第2基準電壓 ωc‧‧‧載波 ωt‧‧‧電波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感測系統的示意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感測系統的電子標籤的示意圖。 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感測系統的讀取裝置的示意圖。 圖4是表示時脈信號的反轉信號的示意圖。 圖5是表示回覆資料的一例的示意圖。 圖6是表示載波的一例的示意圖。 圖7是表示包含高頻成分與低頻成分的載波的示意圖。 圖8是表示回覆的資料的一例的示意圖。 圖9是表示回覆信號的一例的示意圖。 圖10是表示基準電壓的示意圖。 圖11是表示從回覆信號獲得的時脈信號的一例的示意圖。 圖12是表示從回覆信號獲得的回覆資料的一例的示意圖。 圖13是表示包含高頻成分與低頻成分的載波的示意圖。 圖14是表示回覆的資料的一例的示意圖。 圖15是表示用於比較的回覆信號的一例的示意圖。 圖16是表示基準電壓的示意圖。 圖17是表示從回覆信號獲得的時脈信號的一例的示意圖。 圖18是表示從回覆信號獲得的回覆資料的一例的示意圖。
10‧‧‧感測系統
12‧‧‧電子標籤
14‧‧‧讀取裝置
M‧‧‧對象物
ωc‧‧‧載波
ωt‧‧‧電波

Claims (11)

  1. 一種感測系統,包括電子標籤及與所述電子標籤進行資訊的授受的讀取裝置,所述感測系統的特徵在於: 所述讀取裝置包括發送包含高頻成分與低頻成分的交流電波的傳送部, 所述電子標籤不具有電源,且包括:接收部,從所述交流電波的所述高頻成分獲得電源電壓,從所述低頻成分獲得時脈信號;以及回覆部,維持所述時脈信號的最大振幅,且與所述時脈信號一致地將資訊以回覆信號的形式而發送, 所述讀取裝置進而包括處理部,所述處理部基於所述時脈信號對從所述電子標籤發送的所述回覆信號進行解碼。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感測系統,其中 所述電子標籤具有將所述時脈信號予以放大的波形整形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感測系統,其中 所述讀取裝置包括:第1波形整形部,從所述電子標籤的所述回覆信號取出所述時脈信號;及第2波形整形部,從所述回覆信號取出所述電子標籤的所述資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感測系統,其中 所述讀取裝置包括:第1波形整形部,從所述電子標籤的所述回覆信號取出所述時脈信號;及第2波形整形部,從所述回覆信號取出所述電子標籤的所述資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感測系統,其中 所述高頻成分的頻率為100 kHz~10 GHz。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感測系統,其中 所述低頻成分的頻率為100 Hz~1.5 MHz。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感測系統,其中 所述低頻成分的頻率為100 Hz~1.5 MHz。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感測系統,其中 所述電子標籤及所述讀取裝置中的至少一者包含有機半導體元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感測系統,其中 所述電子標籤及所述讀取裝置中的至少一者包含有機半導體元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感測系統,其中 所述電子標籤及所述讀取裝置中的至少一者包含有機半導體元件。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感測系統,其中 所述電子標籤及所述讀取裝置中的至少一者包含有機半導體元件。
TW106102360A 2016-01-29 2017-01-23 感測系統 TW2017326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5712 2016-01-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2686A true TW201732686A (zh) 2017-09-16

Family

ID=59397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2360A TW201732686A (zh) 2016-01-29 2017-01-23 感測系統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162989B2 (zh)
EP (1) EP3410355B1 (zh)
JP (1) JP6435424B2 (zh)
CN (1) CN109074505A (zh)
TW (1) TW201732686A (zh)
WO (1) WO20171308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87070B2 (ja) * 2016-01-29 2019-03-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情報収集システム
JP2020190974A (ja) * 2019-05-23 2020-11-26 学校法人慶應義塾 無線タグ、無線タグシステム、及び半導体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4485A (en) * 1994-07-21 1996-04-02 Amtech Corporation System for preventing reading of undesired RF signals
AU2003244219A1 (en) 2002-12-04 2004-06-23 Amplet, Inc. Non-contact power-source-less ic card system
US7088145B2 (en) * 2002-12-23 2006-08-0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C powered logic circuitry
JP2004297779A (ja) * 2003-03-11 2004-10-21 Hitachi Maxell Ltd 無線通信ic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無線通信情報記憶媒体
US20110163857A1 (en) * 2003-04-09 2011-07-07 Visible Assets, Inc. Energy Harvesting for Low Frequency Inductive Tagging
JP2008077554A (ja) * 2006-09-25 2008-04-03 Toppan Printing Co Ltd Rfdiタグ用icチップ及びrfidタグ
US7777631B2 (en) * 2007-04-29 2010-08-17 James Neil Rodgers Body chip
US20100148965A1 (en) * 2008-12-16 2010-06-17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tem level uhf rfid tag with low frequency power assist
CN201413526Y (zh) * 2009-05-27 2010-02-24 北京汉信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具有不同频率的射频识别芯片
JP5594890B2 (ja) * 2010-11-17 2014-09-24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非接触通信装置、非接触icカード及び形態情報端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4505A (zh) 2018-12-21
US10162989B2 (en) 2018-12-25
WO2017130808A1 (ja) 2017-08-03
US20180307872A1 (en) 2018-10-25
JP6435424B2 (ja) 2018-12-05
JPWO2017130808A1 (ja) 2018-11-01
EP3410355A1 (en) 2018-12-05
EP3410355A4 (en) 2019-01-23
EP3410355B1 (en) 2020-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osta et al. A review of RFID sensors, the new frontier of internet of things
Myny et al. Plastic circuits and tags for 13.56 MHz radio-frequency communication
Meng et al. RFID tag as a sensor-a review on the innovative designs and applications
US7750792B2 (en) Multi-mode tag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9985691B2 (en) MOSCAP-based circuitry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20070085202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emiconductor device
RU2014120012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продукте
Kimionis et al. Zero-power sensors for smart objects: Novel zero-power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wireless sensor modules for IoT applications
Ferrer-Vidal et al. Integration of sensors and RFID's on ultra-low-cost paper-based substrates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pplications
TW201732686A (zh) 感測系統
Russo et al. Probabilistic modeling of harvested GSM ener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xtending UHF RFID tags reading range
Hester et al. Printed motes for IoT wireless networks: State of the art, challenges, and outlooks
Bohm et al. Printable electronics for polymer RFID applications
US10509928B2 (e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ystem
Mehlman et al. Large-area electronics HF RFID reader array for object-detecting smart surfaces
Sharif et al. Inkjet-printed UHF RFID sticker for traceability and spoilage sensing of fruits
JP6412330B2 (ja) センサタグ
Nabavi et al. A printed paper-based RFID tag for wireless humidity sensing
Myny et al. Organic RFID tags
KR101492891B1 (ko) 센서를 내장한 근거리 무선 태그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alpa et al. Towards fully integrated low-cost inductive powered CMOS wireless temperature sensor
EP3124916B1 (en) Sensing system
Almansouri A chipless light switch for smart‐homes
Myny et al. Towards EPC compatible plastic RFID tags
Kang et al. Dual Field Communication Scheme for UHF (860–960 MHz) Gen2 RFID C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