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8464A - 薄片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薄片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8464A
TW201728464A TW105138108A TW105138108A TW201728464A TW 201728464 A TW201728464 A TW 201728464A TW 105138108 A TW105138108 A TW 105138108A TW 105138108 A TW105138108 A TW 105138108A TW 201728464 A TW201728464 A TW 20172846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linear body
pseudo
winding portion
win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8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藤雅春
井上閑山
Original Assignee
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美國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美國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8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846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0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Abstract

一種薄片之製造方法,係用於製造具有讓朝單方向延伸之複數個線狀體互相平行且隔著間隔排列而成的擬薄片構造體之薄片,將體積電阻率R為1.0×10-7Ωcm~1.0×10-1Ωcm之線狀體從送出部送出而藉由捲繞部呈螺旋狀捲繞後,將藉由前述捲繞部呈螺旋狀捲繞後的前述線狀體切斷,而獲得前述擬薄片構造體。

Description

薄片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薄片之製造方法。
以往,使用奈米碳管叢,製造含有奈米碳管之線狀體(例如,條帶、紗線等的線狀體)之方法是已知的(例如,日本特表2008-523254號公報)。在該方法,例如以下所示般製造出含有奈米碳管的線狀體。首先,在基板的表面上,藉由化學氣相沉積法(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讓奈米碳管叢成長。將在基板的表面上所成長之奈米碳管叢的一端藉由治具抽出,獲得奈米碳管束(帶狀的奈米碳管),又將奈米碳管束(帶狀的奈米碳管)呈紗線狀撚合,藉此獲得含有奈米碳管的紗線。
此外,將含有奈米碳管的紗線呈螺旋狀捲繞在圓柱形狀的藍寶石上,藉此製造彈簧的方法也是已知的(例如日本特開2007-152540號公報)。
文獻1:日本特表2008-523254號公報
文獻2:日本特開2007-152540號公報
以含有奈米碳管的紗線為代表之導電性線狀體(體積電阻率R為1.0×10-7Ωcm~1.0×10-1Ωcm的線狀體),例如可作為輕、細、且高強度的金屬線,若成束而做成擬薄片構造體,還能利用於各種薄片狀的製品。例如可利用於發熱裝置的發熱體、發熱織物的材料、顯示器用保護膜(防爆膜)等之各種物品的構件。而且,作為適用於這些薄片狀製品的擬薄片構造體,讓朝單方向延伸之複數個線狀體互相平行且隔著間隔排列而成之擬薄片構造體是有效的。因此,要求能簡便地製造出具有由紗線排列而成的擬薄片構造體之薄片的方法。
在日本特開2007-152540號公報揭示,為了製造含有奈米碳管的紗線所構成的彈簧,將含有奈米碳管的紗線呈螺旋狀捲繞在圓柱形狀的藍寶石上,但針對由紗線排列而成之擬薄片構造體的製造,並沒有任何的揭示。
本發明包含以下態樣。
<1>一種薄片之製造方法,係用於製造具有讓朝單方向延伸之複數個線狀體互相平行且隔著間隔排列而成的擬薄片構造體之薄片, 將體積電阻率R為1.0×10-7Ωcm~1.0×10-1Ωcm之線狀體從送出部送出而藉由捲繞部呈螺旋狀捲繞後,將藉由前述捲繞部呈螺旋狀捲繞後的前述線狀體切斷,而獲得前述擬薄片構造體。
<2>在<1>所記載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中,一邊讓前述送出部和前述捲繞部之至少一方移動,一邊將前述線狀體藉由前述捲繞部呈螺旋狀捲繞。
<3>在<1>或<2>所記載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中,將藉由前述捲繞部呈螺旋狀捲繞後之前述線狀體切斷所獲得的前述擬薄片構造體,從前述捲繞部轉印於接著薄片上。
<4>在<1>或<2>所記載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中,在前述捲繞部的表面當中之至少要將前述線狀體呈螺旋狀捲繞的區域上配置接著薄片的狀態下,將前述線狀體藉由前述捲繞部呈螺旋狀捲繞。
<5>在<1>或<2>所記載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中,在前述捲繞部的表面當中之至少要將呈螺旋狀捲繞的前述線狀體切斷的區域上配置接著薄片的狀態下,將前述線狀體藉由前述捲繞部呈螺旋狀捲繞。
<6>在<1>~<5>中任1項所記載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中,前述線狀體是含有奈米碳管的線狀體。
<7>在<1>~<5>中任1項所記載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中,前述線狀體是含有奈米碳管且直徑0.3μm~125μm的線狀體。
<8>在<1>~<5>中任1項所記載的薄片之製造方法 中,前述線狀體是含有奈米碳管及金屬之線狀體。
<9>在<5>所記載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中,前述薄片是具有擬薄片構造體的薄片,該擬薄片構造體,係讓朝單方向延伸之複數個線狀體互相平行且隔著間隔排列而成的擬薄片構造體,至少前述複數個線狀體之端部是藉由前述接著薄片予以固定,且在被固定的複數個線狀體之端部以外,具有不與其他構件接觸之獨立部分。
依據本發明,是提供一種薄片之製造方法,能簡便地製造出具有讓朝單方向延伸之複數個線狀體互相平行且隔著間隔排列而成的擬薄片構造體之薄片。
12‧‧‧導電性線狀體
20‧‧‧送出部
22‧‧‧筒管
24‧‧‧送出輥
26‧‧‧導引部
28‧‧‧導件
28A‧‧‧溝槽
30‧‧‧捲繞部
32‧‧‧捲繞輥
34‧‧‧捲繞帶體
36‧‧‧支承輥
40‧‧‧接著薄片
42A、42B‧‧‧接著劑層
44‧‧‧支承層
50‧‧‧接著薄片
52‧‧‧接著劑層
54‧‧‧剝離層
56‧‧‧緊壓部
60‧‧‧接著薄片
60A‧‧‧第一帶狀部
60B‧‧‧第二帶狀部
62A、62B‧‧‧接著劑層
64‧‧‧支承層
圖1A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的步驟圖。
圖1B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的步驟圖。
圖1C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的步驟圖。
圖2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之第1變更例的步驟圖。
圖3A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之第2變 更例的步驟圖。
圖3B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之第2變更例的步驟圖。
圖3C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之第2變更例的步驟圖。
圖4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之第3變更例的步驟圖。
圖5A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之第4變更例的步驟圖。
圖5B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之第4變更例的步驟圖。
圖5C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之第4變更例的步驟圖。
圖6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之第5變更例的步驟圖。
圖7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之第6變更例的步驟圖。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一例之實施形態詳細地說明。在本說明書中使用「~」之數值範圍是表示,以「~」前後的數值分別作為最小值及最大值之數值範圍。
<薄片之製造方法>
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是具有擬薄片構造體的薄片之製造方法,該擬薄片構造體是讓朝單方向延伸之複數個線狀體互相平行且隔著間隔排列而成的。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例如製造出,具有讓呈直線狀延伸之線狀體沿著與線狀體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等間隔地排列複數個而成(亦即,例如讓線狀體呈條紋狀排列而成)的擬薄片構造體之薄片。
而且,在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是將體積電阻率R為1.0×10-7Ωcm~1.0×10-1Ωcm的線狀體(以下也稱為「導電性線狀體」)從送出部送出,藉由捲繞部呈螺旋狀捲繞後,將藉由捲繞部呈螺旋狀捲繞後的導電性線狀體切斷而獲得擬薄片構造體。
以下,參照圖式詳細說明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
(捲繞步驟)
在捲繞步驟,如圖1A所示般,將從送出部20送出之導電性線狀體12藉由捲繞部30呈螺旋狀捲繞。具體而言,在捲繞步驟例如是使用捲繞裝置,其具備有:作為送出部20的一例、即捲繞有導電性線狀體12之筒管22及將導電性線狀體12從筒管22送出之送出輥24、以及作為捲繞部30之一例之捲繞輥32(金屬輥、被覆有橡膠層之金屬輥等)。
在捲繞步驟,首先例如在捲繞輥32的表面之 至少一部分,配置透過支承層44而將一對的接著劑層42A,42B積層而成之再剝離性的接著薄片40(例如雙面膠帶)。具體而言,例如在捲繞輥32的表面(外周面)當中之至少要將導電性線狀體12藉由捲繞輥32呈螺旋狀捲繞的區域上,配置接著薄片40。亦即,將接著薄片40纏繞於捲繞輥32的外周面上。這時,以讓接著薄片40的接著劑層42A露出的方式(朝向捲繞輥32之外側的方式),將接著薄片40纏繞於捲繞輥32的外周面上。
接下來,例如將捲繞於筒管22上之導電性線狀體12的前端拉伸,以繞掛於送出輥24的狀態,將導電性線狀體12的前端固定於捲繞輥32之軸方向一端側。具體而言,例如將導電性線狀體12的前端固定於配置在捲繞輥32上之接著薄片40的寬度方向一端側。
在此狀態下,例如,將捲繞輥32一邊朝箭頭R的方向旋轉驅動一邊沿輥軸方向(箭頭A方向)移動。藉此,在捲繞輥32上,讓導電性線狀體12隔著間隔呈螺旋狀捲繞。具體而言,例如導電性線狀體12是在配置於捲繞輥32之接著薄片40的接著劑層42A上呈螺旋狀捲繞。而且,例如當從捲繞輥32之軸方向的一端到另一端(亦即,從接著薄片40之寬度方向的一端到另一端)將導電性線狀體12捲繞時,將導電性線狀體12的捲繞結束。
導電性線狀體12之捲繞開始位置及結束位置並不限定於上述說明,可按照目的而適宜地決定。
導電性線狀體12的捲繞,並不限定於讓捲繞 部30(捲繞輥32)移動的態樣,將送出部20(筒管22及送出輥24)移動來進行亦可。亦即,導電性線狀體12的捲繞,只要一邊讓捲繞部30(捲繞輥32)和送出部20(筒管22及送出輥24)相對移動一邊進行即可。但基於容易調整呈螺旋狀捲繞之導電性線狀體12的間隔之觀點,導電性線狀體12的捲繞較佳為讓捲繞部30(捲繞輥32)移動來進行。
在捲繞步驟所形成之導電性線狀體12彼此的間隔,可按照薄片10的用途而適宜地決定,當間隔較大的情況,薄片10的光線透過率有上昇的傾向;當間隔較小的情況,擬薄片構造體14的片電阻有降低的傾向。
(切斷步驟)
在切斷步驟,如圖1B所示般將在捲繞輥32上呈螺旋狀捲繞的導電性線狀體12切斷。具體而言,例如將呈螺旋狀捲繞之導電性線狀體12束沿著捲繞輥32的軸方向,依每一片接著薄片40將導電性線狀體12束切斷。切斷方法可列舉:將刀具等的切斷構件從捲繞輥32之軸方向一端側往另一端側移動而進行切斷的方法、將刀具等的切斷構件朝捲繞輥32的徑方向緊壓而進行切斷的方法等之周知方法。
呈螺旋狀捲繞之導電性線狀體12束的切斷方向,並不限定於沿著捲繞輥32的軸方向之方向,亦可為沿著與導電性線狀體12之捲繞方向正交的方向等,只要按照目 的而適宜地決定即可。
(卸下步驟)
在卸下步驟,如圖1C所示般將在捲繞輥32上被切斷後之螺旋狀的導電性線狀體12從捲繞輥32卸下而獲得薄片10。具體而言,例如一邊讓捲繞輥32旋轉、一邊將被切斷後之螺旋狀的導電性線狀體12束之端部依每一片接著薄片40拉開並卸下。
經由以上步驟獲得薄片10,其具有:讓朝單方向延伸之複數個導電性線狀體12互相平行且隔著間隔排列而成之擬薄片構造體14、讓擬薄片構造體14配置於其表面之接著薄片40。
然後,按照必要,在所獲得的薄片10,在呈露出的接著薄片40之接著劑層(透過擬薄片構造體14而露出之接著劑層42A、接著劑層42B)的表面上,設置剝離薄片等的保護材等亦可。此外,在透過擬薄片構造體14而露出之接著劑層42A的表面上,進一步設置接著劑層亦可。
在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將導電性線狀體12從送出部20送出而藉由捲繞部呈螺旋狀捲繞後,將藉由捲繞部30呈螺旋狀捲繞之導電性線狀體12切斷,僅經由上述步驟就能獲得擬薄片構造體14,因此可簡便地製造具有擬薄片構造體14之薄片10。
此外,事先在捲繞部30的表面當中之至少要將導電性線狀體12呈螺旋狀捲繞的區域上配置接著薄片 40的狀態下,將導電性線狀體12藉由捲繞部30呈螺旋狀捲繞,如此使導電性線狀體12(亦即,擬薄片構造體14)的固定變容易。
但接著薄片40並不限定於此,可按照目的配置於捲繞部30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或不配置亦可。
(薄片)
薄片10可為單一的擬薄片構造體14所構成者(在此情況,薄片10本身也是,因為構成要素之導電性線狀體12彼此沒有接點而成為擬薄片),亦可為將複數個擬薄片構造體14互相以導電性線狀體12彼此接觸的方式組合而成者。
此外亦可為,將擬薄片構造體14之複數個導電性線狀體12彼此利用與導電性線狀體12相同或不同的導電性材料架橋而成者。
(導電性線狀體)
在此,針對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所使用的導電性線狀體12做說明。
導電性線狀體12之體積電阻率R為1.0×10-7Ωcm~1.0×10-1Ωcm,較佳為1.0×10-6Ωcm~1.0×10-1Ωcm,更佳為1.0×-6Ωcm~1.0×10-2Ωcm,特佳為1.0×10-6Ωcm~4.0×10-5Ωcm。若導電性線狀體12之體積電阻率R在上述範圍內,容易降低擬薄片構造體14的片電阻。
導電性線狀體12之體積電阻率R的測定方法如下。首先,依後述方法求出導電性線狀體12的直徑D。接下來,在導電性線狀體12的兩端塗布銀膠(paste),測定長度40mm的部分之電阻,求出導電性線狀體12的電阻值。然後,假設其為直徑D之柱狀的導電性線狀體12,算出導電性線狀體12的剖面積,乘上上述測定出的長而成為體積。將測得的電阻值除以該體積而算出導電性線狀體12的體積電阻率R。
導電性線狀體12的直徑D較佳為0.3μm~125μm。當導電性線狀體12為含有奈米碳管之線狀體的情況,導電性線狀體12的直徑較佳為0.3μm~125μm,更佳為0.5μm~100μm,特佳為0.8μm~70μm,最佳為0.8μm~40μm,又特佳為0.8μm~20μm。
當導電性線狀體12為含有奈米碳管之線狀體的情況,若導電性線狀體12的直徑成為0.3μm~125μm,在製造薄片10(擬薄片構造體14)時,可抑制導電性線狀體12的斷裂。此外,因為一根一根的導電性線狀體12要用肉眼辨認變困難,可提高薄片10(擬薄片構造體14)的光線透過性。如此,例如透過薄片10,位於觀察者之相反側的映像(如果將薄片10運用於鏡子的話,是被反射的鏡像)變得容易辨識。具體而言,例如當將薄片10貼合於窗時,窗之相反側的景色可看得更清楚。此外,若使用直徑較細的線狀體,薄片10之擬薄片構造體14要用肉眼辨認 變得幾乎不可能,能夠更自然地看見透過窗、鏡之像。
導電性線狀體12的直徑D,是使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觀察擬薄片構造體14之導電性線狀體12,在任意選擇的5處測定導電性線狀體12的直徑,取其平均值。
導電性線狀體12,只要是具有上述範圍的體積電阻率之線狀體即可,沒有特別的限制,但宜為含有奈米碳管之線狀體(以下也稱為「奈米碳管線狀體」)。相較於各種金屬,奈米碳管之操作性佳且製造時不容易斷裂,因此容易獲得較細的導電性線狀體。此外,因為具有高熱傳導性及高導電性,若使用奈米碳管線狀體作為導電性線狀體12,可降低擬薄片構造體14的片電阻並提高光線透過性。此外,使用薄片10(擬薄片構造體14)作為發熱體時,容易實現迅速的發熱。
奈米碳管線狀體,例如是從奈米碳管叢(以朝與基板垂直的方向配向的方式,在基板上讓複數個奈米碳管成長而成之成長體,也被稱為「陣列」)的端部將奈米碳管呈薄片狀抽出,使抽出後的奈米碳管薄片成束後,將奈米碳管束撚合而獲得。在這種製造方法中,在撚合時不加撚的情況是獲得帶狀的奈米碳管薄片線狀體,加撚的情況則是獲得紗線狀的奈米碳管薄片線狀體。帶狀的奈米碳管薄片線狀體,是奈米碳管不具備扭曲構造的線狀體。此外,從奈米碳管的分散液進行紡紗等也能獲得奈米碳管線狀體。利用紡紗之奈米碳管線狀體的製造,例如可依據美 國專利US 2013/0251619(日本特開2011-253140號公報)所揭示的方法來進行。基於可獲得直徑均一的奈米碳管之觀點,較佳為使用紗線狀的奈米碳管薄片線狀體,基於可獲得高純度的奈米碳管線狀體之觀點,較佳為將奈米碳管薄片撚合而獲得奈米碳管線狀體。奈米碳管線狀體亦可為將2根以上的奈米碳管線狀體彼此編織而成的線狀體。
導電性線狀體12,除了奈米碳管線狀體以外,亦可為含有奈米碳管及金屬之線狀體(以下也稱為「複合線狀體」)。複合線狀體,可維持奈米碳管線狀體的上述特徵並提高線狀體的導電性。亦即,容易讓擬薄片構造體14的電阻降低。
作為複合線狀體,例如可列舉:(1)從奈米碳管叢的端部將奈米碳管呈薄片狀抽出,使抽出後的奈米碳管薄片成束後,將奈米碳管束撚合而獲得奈米碳管線狀體,在此過程中,在奈米碳管的叢、薄片或是束、撚合後之線狀體的表面,藉由沉積、離子鍍、濺鍍、濕式鍍敷等而載持金屬單體或金屬合金所構成的複合線狀體,(2)將奈米碳管束和金屬單體的線狀體或是金屬合金的線狀體或複合線狀體一起撚合而成的複合線狀體,(3)使用金屬單體的線狀體或是金屬合金的線狀體或複合線狀體、和奈米碳管線狀體或複合線狀體所編織成之複合線狀體等。(2)的複合線狀體,在將奈米碳管束撚合時,可與(1)的複合線狀體同樣地在奈米碳管上載持金屬。此外,(3)的複合線狀體雖是由2根線狀體所編織而成的情況之複合線狀 體,但只要含有至少1根金屬單體的線狀體或是金屬合金的線狀體或複合線狀體,由3根以上的奈米碳管線狀體或金屬單體的線狀體或是金屬合金的線狀體或是複合線狀體所編織而成亦可。
作為複合線狀體的金屬,例如可列舉:金、銀、銅、鋁、鎳、鉻、錫、鋅等的金屬單體,含有這些金屬單體中的至少一種之合金(銅-鎳-磷合金、銅-鐵-磷-鋅合金等)。
導電性線狀體22,可為含有金屬線之線狀體。含有金屬線之線狀體,可為1根金屬線所構成的線狀體,亦可為將複數根金屬線撚合而成的線狀體。
作為金屬線,例如為含有:銅、鋁、鎢、鐵、鉬、鎳、鈦、銀、金等的金屬的金屬線,或是含有2種以上的金屬之合金(例如不鏽鋼、碳鋼等的鋼,黃銅、磷青銅、鋯銅合金、鈹銅、鐵鎳、鎳鉻、鎳鈦、康達合金、赫史特合金、錸鎢等)的金屬線。此外,金屬線可被錫、鋅、銀、鎳、鉻、鎳鉻合金、焊料等鍍敷,其表面亦可藉由後述的碳材料、聚合物予以被覆。基於可做成低體積電阻率的導電性線狀體22的觀點,較佳為含有選自鎢及鉬及含有其等的合金之一種以上的金屬之金屬線。
作為金屬線,可為藉由碳材料予以被覆之金屬線。若在金屬線上被覆碳材料,可降低金屬光澤,使金屬線的存在變得不明顯。此外,若在金屬線上被覆碳材料,還能抑制金屬腐蝕。
作為被覆金屬線的碳材料,可列舉:碳黑、活性碳、 硬質碳、軟質碳、中孔碳、碳纖維等的非晶碳,石墨,富勒烯,石墨烯,奈米碳管等。
(接著薄片)
以下,針對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所使用的接著薄片做說明。
作為接著薄片40例如可採用:透過支承層44將一對的接著劑層42A,42B(以下也稱為「接著劑層42」)積層而成的接著薄片40(例如雙面膠帶)。但作為接著薄片40並不限定於上述構造的接著薄片,也可以是僅由接著劑層所構成的接著薄片、由剝離層和接著劑層所積層而成之接著薄片等周知的接著薄片。
接著劑層42是含有接著劑的層。接著劑層42係具有:將擬薄片構造體14予以固定的功能,或將薄片10貼合於被接著體的功能。薄片10,可讓與積層有接著劑層42(當存在有接著劑層42A及接著劑層42B的情況是接著劑層42A)的一面為相反側之擬薄片構造體14的一面面對被接著體而接著於被接著體。在此情況,在薄片10中,利用從擬薄片構造體14露出、即接著劑層42之積層有擬薄片構造體14之一面,薄片10和被接著體的接著變容易。此外,讓與積層有擬薄片構造體14的一面為相反側之接著劑層42的另一面(存在有接著劑層42A及接著劑層42B的情況,是接著劑層42B之遠離支承層44的一面)面對被接著體而將薄片10接著於被接著體亦可。
接著劑層42宜具有硬化性。藉由使接著劑層硬化,可對接著劑層42賦予足以保護擬薄片構造體14之硬度,而使接著劑層42還具有保護膜的功能。此外,硬化後之接著劑層42的耐衝撃性可提高,還能抑制撞撃所造成之硬化後接著劑層42的變形。
接著劑層42,基於在短時間內可簡便地硬化之觀點,較佳為具有紫外線、可見能量射線、紅外線、電子射線等的能量射線硬化性。「能量射線硬化」也包含:利用能量射線之加熱所造成的熱硬化。
能量射線之硬化條件,依所使用的能量射線而不相同,例如,利用紫外線照射來讓其硬化的情況,紫外線的照射量較佳為10mJ/cm2~3,000mJ/cm2,照射時間較佳為1秒~180秒。
接著劑層42的接著劑可列舉:利用熱進行接著之所謂熱封形、或讓其濕潤而呈現貼合性之接著劑等,但基於運用簡便的觀點,接著劑層42較佳為由黏著劑(感壓性接著劑)所形成的黏著劑層。黏著劑層的黏著劑並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作為黏著劑可列舉:丙烯酸系黏著劑、胺甲酸乙酯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聚酯系黏著劑、矽氧系黏著劑、聚乙烯醚系黏著劑等。其中,黏著劑較佳為選自丙烯酸系黏著劑、胺甲酸乙酯系黏著劑及橡膠系黏著劑所構成群中之至少任一者,更佳為丙烯酸系黏著劑。
作為丙烯酸系黏著劑,例如可列舉:含有源 自具有直鏈烷基或支鏈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結構單元之聚合物(亦即,至少由(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所聚合成之聚合物)、含有源自具有環狀構造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結構單元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亦即,至少由具有環狀構造的(甲基)丙烯酸酯所聚合成之聚合物)等。在此的「(甲基)丙烯酸酯」用語是表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雙方,關於其他類似用語也是同樣的。
當丙烯酸系聚合物為共聚物的情況,其共聚合的形態沒有特別的限定。作為丙烯酸系共聚物,可為嵌段共聚物、隨機共聚物、或接枝共聚物。
其中,作為丙烯酸系黏著劑較佳為含有結構單元(a1)及結構單元(a2)之丙烯酸系共聚物,結構單元(a1)係源自具有碳數1~20的鏈狀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1’)(以下也稱為「單體成分(a1’)」,結構單元(a2)是源自含官能基的單體(a2’)(以下也稱為「單體成分(a2’)」)。
該丙烯酸系共聚物,可進一步含有源自單體成分(a1’)及單體成分(a2’)以外的其他單體成分(a3’)之結構單元(a3)。
作為單體成分(a1’)所具有的鏈狀烷基之碳數,基於提高黏著特性的觀點,較佳為1~12,更佳為4~8,特佳為4~6。作為單體成分(a1’),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十三酯、(甲基)丙烯酸十八 酯等。這些單體成分(a1’)當中,較佳為(甲基)丙烯酸丁酯及(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更佳為(甲基)丙烯酸丁酯。
結構單元(a1)的含量,相對於上述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全部結構單元(100質量%),較佳為50質量%~99.5質量%,更佳為55質量%~99質量%,特佳為60質量%~97質量%,最佳為65質量%~95質量%。
作為單體成分(a2’),例如可列舉:含羥基的單體、含羧基的單體、含環氧基的單體、含胺基的單體、含氰基的單體、含酮基的單體、含烷氧矽烷基的單體等。這些單體成分(a2’)當中,較佳為含羥基的單體、含羧基的單體。
作為含羥基的單體,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丁酯、(甲基)丙烯酸3-羥丁酯、(甲基)丙烯酸4-羥丁酯等,較佳為(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
作為含羧基的單體,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伊康酸等,較佳為(甲基)丙烯酸。
作為含環氧基的單體,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環氧丙酯等。
作為含胺基的單體,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二胺基乙酯等。
作為含氰基的單體,例如可列舉丙烯腈等。
結構單元(a2)的含量,相對於上述丙烯酸系共 聚物之全部結構單元(100質量%),較佳為0.1質量%~50質量%,更佳為0.5質量%~40質量%,特佳為1.0質量%~30質量%,最佳為1.5質量%~20質量%。
作為單體成分(a3’),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甲基)丙烯酸異莰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環氧乙烷酯、(甲基)丙烯酸醯亞胺酯、丙烯醯基嗎福林等的具有環狀構造的(甲基)丙烯酸酯,酢酸乙烯酯,苯乙烯等。
結構單元(a3)的含量,相對於上述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全部結構單元(100質量%),較佳為0質量%~40質量%,更佳為0質量%~30質量%,特佳為0質量%~25質量%,最佳為0質量%~20質量%。
上述單體成分(a1’)可單獨或將或2種以上組合使用,上述單體成分(a2’)可單獨或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上述單體成分(a3’)可單獨或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丙烯酸系共聚物可利用交聯劑進行交聯。作為交聯劑,例如可列舉:公知的環氧系交聯劑、異氰酸酯系交聯劑、氮丙啶系交聯劑、金屬螫合物系交聯劑等。當將丙烯酸系共聚物進行交聯的情況,可利用源自單體成分(a2’)的官能基作為與交聯劑反應的交聯點。
黏著劑層,除了上述黏著劑以外,還能含有能量射線硬化性的成分。
作為能量射線硬化性的成分,例如當能量射線為紫外 線的情況,例如可列舉: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烯酸氧乙基異氰尿酸酯、雙三羥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四羥甲基甲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單羥基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己內酯改質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環戊二烯二甲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低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胺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環氧改質(甲基)丙烯酸酯、聚醚(甲基)丙烯酸酯等的化合物,即在一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的紫外線聚合性的官能基之化合物等。
能量射線硬化性的成分可單獨使用或將二種以上混合使用。
此外,當作為黏著劑是採用丙烯酸系黏著劑的情況,作為能量射線硬化性的成分可使用:在一分子中具有可與源自丙烯酸系共聚物之單體成分(a2’)的官能基反應之官能基、及能量射線聚合性的官能基之化合物。利用該化合物的官能基和源自丙烯酸系共聚物之單體成分(a2’)的官能基間之反應,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側鏈可經由能量射線照射而進行聚合。丙烯酸系黏著劑以外的黏著劑也是,作為構成黏著劑之共聚物以外的共聚物成分,也同樣能使用其側鏈為能量射線聚合性的成分。
當黏著劑層為能量射線硬化性的情況,黏著 劑層宜含有光聚合起始劑。利用光聚合起始劑,黏著劑層經由能量射線照射之硬化速度可提高。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二苯甲酮、苯乙酮、安息香、安息香甲基醚、安息香乙基醚、安息香異丙基醚、安息香異丁基醚、安息香安息香酸、安息香安息香酸甲酯、安息香二甲基縮酮、2,4-二乙基噻噸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苄基二苯硫醚、四甲基秋蘭姆單硫醚、偶氮二異丁腈、苄基、二苄基、二乙醯、2-氯蔥醌、2,4,6-三甲基苯甲醯二苯基氧化膦、2-苯並噻唑-N,N-二乙基二硫胺甲酸、低聚{2-羥基-2-甲基-1-[4-(1-丙烯基)苯基]丙酮}等。
黏著劑層可含有無機填充材。藉由含有無機填充材,可進一步提高硬化後之黏著劑層的硬度。此外,可提高黏著劑層之熱傳導性。再者,當被接著體是以玻璃為主成分的情況,可將薄片10和被接著體的線膨脹係數拉近,藉此將薄片10貼合於被接著體且硬化而製得的裝置之可靠性提高。
作為無機填充材,例如可列舉:氧化矽、氧化鋁、滑石、碳酸鈣、鈦白、紅丹、碳化矽、氮化硼等的粉末,將其等球形化而成的珠粒,單結晶纖維,玻璃纖維等。在其等當中,作為無機填充材較佳為氧化矽填料及氧化鋁填料。無機填充材可將1種單獨使用或將2種以上併用。
無機填充材較佳為,藉由具有硬化性官能基之化合物進行表面修飾(耦合)。
作為硬化性官能基,例如可列舉:羥基、羧基、胺基、環氧丙基、環氧基、醚基、酯基、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基等。作為具有這些硬化性官能基的化合物,例如為矽烷耦合劑等。
無機填充材,基於容易維持硬化後的黏著劑層之耐破壞性(硬化後的黏著劑層的強度)之觀點,更佳為藉由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的基等之具有能量射線硬化性官能基之化合物進行表面修飾。作為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基可列舉:乙烯基、(甲基)丙烯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基等,基於反應性高及通用性的觀點較佳為(甲基)丙烯醯基。
若使用藉由具有能量射線硬化性官能基的化合物進行表面修飾後的無機填充材,例如將薄片10貼合於玻璃等的被接著體且硬化後之黏著劑層變得強韌。如此,在貼合於窗及鏡等的薄片10上貼附吸盤而將薄片10剝離時等,可避免硬化後的黏著劑層被破壞。
當黏著劑層含有被表面修飾後的無機填充材的情況,黏著劑層較佳為另外含有能量射線硬化性的成分。
無機填充材的平均粒徑較佳為1μm以下,更佳為0.5μm以下。只要無機填充材的平均粒徑在此範圍內,薄片10(亦即黏著劑層)的光線透過性變得容易提高,且容易將薄片10(亦即黏著劑層)的霧度(haze)縮小。無機填充材之平均粒徑的下限沒有特別的限定,較佳為5nm以上。
無機填充材的平均粒徑,是利用數位顯微鏡觀察20個無機填充材,將無機填充材的最大徑和最小徑之平均直徑當作直徑進行測定,而取其平均值。
無機填充材的含量,相對於黏著劑層全體較佳為0質量%~95質量%,更佳為5質量%~90質量%,特佳為10質量%~80質量%。
硬化後之黏著劑層的鉛筆硬度較佳為HB以上,更佳為F以上,特佳為H以上。如此,硬化後的黏著劑層之保薄擬薄片構造體14的功能可進一步提高,而能更充分地保護擬薄片構造體14。此外,在將薄片10貼合於被接著體後,可防止硬化後的黏著劑層本身受傷。鉛筆硬度是依JISK5600-5-4所測定的值。
在黏著劑層中還能含有其他成分。作為其他成分,例如可列舉:有機溶媒、難燃劑、黏著賦予劑、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防腐劑、防黴劑、可塑劑、消泡劑、濕潤性調整劑等之周知的添加劑。
接著劑層42的厚度可按照薄片10用途而適宜地決定。例如,基於黏著性的觀點,接著劑層42的厚度較佳為3μm~150μm,更佳為5μm~100μm。
作為支承層44,例如可列舉紙、熱可塑性樹脂膜、硬化性樹脂的硬化物膜、金屬箔、玻璃膜等。作為熱可塑性樹脂膜,例如可列舉:聚酯系、聚碳酸酯系、聚醯亞胺系、聚烯烴系、聚胺甲酸乙酯系、丙烯酸系等的樹脂膜。
接著薄片40的厚度較佳為3~300μm,更佳為5~200μm。當接著薄片40包含有支承層44、接著劑層42A、接著劑層42B等的情況,能以接著薄片40之總厚度成為上述較佳範圍的方式將各層的厚度予以適宜地調整。
(變形例)
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並不限定於上述形態,可進行變形或改良。以下,針對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的變形例做說明。在以下的說明,如果與在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所說明的構件相同的話,是在各圖中標記相同符號而省略或簡略其說明。
-第1變形例-
在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例如圖2所示般,作為捲繞部30的一例,是使用具有捲繞帶體34、及用於支承捲繞帶體34的內周面之支承輥36之捲繞裝置,將導電性線狀體12藉由捲繞帶體34呈螺旋狀捲繞的形態。
在第1變形例,因為捲繞帶體34的尺寸可輕易地改變,能夠簡便地製造出具有由各種長度的導電性線狀體12所排列而成的擬薄片構造體14之薄片10。
-第2變形例-
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如圖3A~圖3C所示 般,是將藉由捲繞部30呈螺旋狀捲繞後的導電性線狀體12切斷所獲得的擬薄片構造體14,從捲繞部30轉印於接著薄片50上的形態。
具體而言,例如在透過具有剝離層54及接著劑層52之接著薄片50狀態下,以與捲繞部30(捲繞輥32)相對向的方式配置緊壓部56(緊壓輥、緊壓帶體等)。直到將導電性線狀體12藉由捲繞部30呈螺旋狀捲繞為止,接著薄片50及緊壓部56是與捲繞部30分離(參照圖3A)。接下來,當將導電性線狀體12藉由捲繞部30呈螺旋狀捲繞後,透過接著薄片50將緊壓部56朝向捲繞部30緊壓,藉此讓接著薄片50的接著劑層52與藉由捲繞部30呈螺旋狀捲繞後的導電性線狀體12接觸(參照圖3B)。接下來,將藉由捲繞部30呈螺旋狀捲繞後之導電性線狀體12切斷後,讓捲繞部30(送出輥24)朝箭頭R方向旋轉且讓緊壓部56朝箭頭S方向旋轉,並在捲繞部30(送出輥24)和緊壓部56之間讓接著薄片50通過,藉此將擬薄片構造體14轉印於接著薄片50(其接著劑層52)(參照圖3C)。經由此過程獲得具有擬薄片構造體14之薄片10。
在第2變形例,藉由捲繞部30之導電性線狀體12的捲繞、導電性線狀體12的切斷、以及擬薄片構造體14對於接著薄片50之轉印可連續實施,而使具有擬薄片構造體14之薄片10的生產性提高。
又在第2變形例,可事先在捲繞部30的表面當中之要將導電性線狀體12呈螺旋狀捲繞的區域配置暫 時固定用之接著薄片的狀態下,將藉由捲繞部30呈螺旋狀捲繞之導電性線狀體12(擬薄片構造體14)予以暫時固定。然後,將擬薄片構造體14從捲繞部30轉印於接著薄片50(其接著劑層52)。
此外,亦可透過擬薄片構造體14在捲繞部30纏繞接著薄片50後,將其剝離,藉此將擬薄片構造體14從捲繞部30轉印於接著薄片50(其接著劑層52)。
此外,亦可將接著薄片50做成長條狀薄片,將複數個擬薄片構造體14斷續地轉印於長條狀的接著薄片50後,將其切斷而獲得各個薄片10。
此外,接著薄片50並不限定於上述構造的接著薄片,亦可為僅由接著劑層所構成的接著薄片,或是透過支承層而將2層的接著劑層積層而成之接著薄片等之周知的接著薄片。
-第3變形例-
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如圖4所示般,是讓藉由捲繞部30(捲繞輥32)之導電性線狀體12之螺旋狀捲繞沿捲繞部30的軸方向往返進行的形態。具體而言,例如在從捲繞部30(捲繞輥32)之一端側往另一端側之去路(箭頭A)的導電性線狀體12之螺旋狀捲繞結束後,實施從捲繞部30(捲繞輥32)之另一端側往一端側之返路(箭頭B)的導電性線狀體12之螺旋狀捲繞。此去路及返路之導電性線狀體12之螺旋狀捲繞可實施複數次。
在第3變形例,在去路及返路的導電性線狀體12之螺旋狀捲繞中,將導電性線狀體12的捲繞方向設定為相同,藉此可輕易調整擬薄片構造體14之導電性線狀體12的排列間隔。具體而言,例如以配置於在去路呈螺旋狀捲繞後之導電性線狀體12間的方式,在返路將導電性線狀體12呈螺旋狀捲繞,藉此可輕易調整擬薄片構造體14之導電性線狀體12的排列間隔。另一方面,藉由讓導電性線狀體12的捲繞方向交叉,可輕易製造出由導電性線狀體12的排列方向交叉之複數個擬薄片構造體14所積層而成的薄片10(亦即,讓彼此的導電性線狀體12交叉,而將複數個擬薄片構造體14積層而成的薄片10)。
圖4顯示,在去路及返路的導電性線狀體12之螺旋狀捲繞中,讓導電性線狀體12的捲繞方向交叉的形態。
-第4變形例-
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如圖5A~圖5C所示般,是在捲繞部30的表面當中之至少要將呈螺旋狀捲繞後的導電性線狀體12切斷的區域上配置接著薄片60的狀態下,將導電性線狀體12藉由捲繞部30呈螺旋狀捲繞的形態。
具體而言,例如在捲繞部30(捲繞輥32)的表面,以讓框狀的接著薄片60之纏繞方向的端面彼此接觸的方式纏繞框狀的接著薄片60,該接著薄片60是透過支承層64 將一對的接著劑層62A,62B積層而成。
藉此成為,在捲繞部30的外周面上配置有接著薄片60的狀態,該接著薄片60具有:沿著捲繞部30的軸方向配置之第一帶狀部60A、從第一帶狀部60A之長度方向兩端分別沿著捲繞部30的周方向配置之第二帶狀部60B。而且,將從送出部20送出之導電性線狀體12的前端固定於接著薄片60之第一帶狀部60A的長度方向一端側後,將導電性線狀體12藉由捲繞部30呈螺旋狀捲繞(參照圖5A)。
接下來,將呈螺旋狀捲繞後之導電性線狀體12束,以在接著薄片60之第一帶狀部60A的寬度方向中央部分割的方式,沿著捲繞部30的軸方向進行切斷(參照圖5B)。接下來,將所獲得的擬薄片構造體14和接著薄片60一起從捲繞部30卸下。為了使接著薄片60和擬薄片構造體14一起從捲繞部30的剝離變容易,接著劑層62B較佳為具有再剝離性。
在第4變形例,可獲得具有擬薄片構造體14之薄片10(獨立狀態的薄片)(參照圖5C),該擬薄片構造體14係讓朝單方向延伸之複數個導電性線狀體12互相平行且隔著間隔排列而成,其緣部是藉由接著薄片60予以固定,且在緣部以外具有不與其他構件接觸之獨立部分。
第4變形例亦可為,僅在捲繞部30的表面當中之要將呈螺旋狀捲繞後之導電性線狀體12切斷的區域上配置接著薄片的狀態下,將導電性線狀體12藉由捲繞 部30呈螺旋狀捲繞的形態。具體而言,例如在沿著捲繞部30(捲繞輥32)之軸方向配置帶狀的接著薄片的狀態下,將導電性線狀體12藉由捲繞部30捲繞後,以在帶狀的接著薄片之寬度方向中央部分割的方式沿著捲繞部30的軸方向進行切斷。藉此,可輕易地製造出,僅擬薄片構造體14之相對向的一對緣部(僅複數個導電性線狀體12的端部)藉由接著薄片予以固定之薄片10。
此外,第4變形例亦可為,以藉由捲繞部30所捲繞之導電性線狀體12束的切斷區域與緣部重疊的方式貼合框狀的接著薄片後,將導電性線狀體12束切斷的形態,或是在藉由捲繞部30所捲繞之導電性線狀體12束的切斷區域貼合帶狀的接著薄片後,將導電性線狀體12束切斷的形態。
此外,接著薄片60並不限定於上述構造的接著薄片,亦可為僅由接著劑層所構成的接著薄片,或是由剝離層和接著劑層所積層而成的接著薄片等之周知的接著薄片。
在第4變形例,基於利用第一帶狀部60A和支承層64從捲繞部30的表面起算之高度差異可防止固定於框狀的接著薄片60之擬薄片構造體14中之導電性線狀體12鬆弛的觀點,接著薄片60越薄越好,例如可設定為3~20μm的厚度。
-第5變形例-
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例如圖6所示般,是一邊讓用於導引從送出部20送出的線狀體之送出方向的導引部26移動,一邊將導電性線狀體12藉由捲繞部30呈螺旋狀捲繞的形態。亦即,不讓送出部20及捲繞部30移動,而是一邊讓導引部26移動,一邊將導電性線狀體12藉由捲繞部30呈螺旋狀捲繞的形態。
具體而言,例如、作為導引部26,是利用在外周面具有溝槽28A之圓盤狀的導件28。首先,成為在該導件28的溝槽28A讓導電性線狀體12通過的狀態。接下來,讓會旋轉的圓盤狀的導件28沿著捲繞部30(捲繞輥)的軸方向(箭頭C)移動,一邊將從送出部20送出的線狀體的送出方向導引,一邊將導電性線狀體12藉由捲繞部30呈螺旋狀捲繞。
在第5變形例,僅利用導引部26的移動就能將導電性線狀體12藉由捲繞部30呈螺旋狀捲繞,因此可簡便地製造出具有擬薄片構造體14之薄片10。
導引部26並不限定於圓盤狀的導件28,只要是可將被送出的導電性線狀體12的送出方向予以改變的構造即可,並沒有特別的限制,可採用棒狀、板狀、及其他各種構造的導件。
-第6變形例-
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如圖7所示般,是對於一個捲繞部30(捲繞輥32),從複數個送出部20將導電 性線狀體12送出而在一個捲繞部30之複數區域呈螺旋狀捲繞的形態。
具體而言,例如沿著一個捲繞部30(捲繞輥32)的軸方向將複數個送出部20排列配置(圖7中,將3個排列)。在捲繞部30(捲繞輥32)的表面當中之要將導電性線狀體12呈螺旋狀捲繞的複數區域上分別配置接著薄片40。而且,將從各送出部20送出之各導電性線狀體12的前端分別固定於複數個接著薄片40之寬度方向一端側後,將各導電性線狀體12藉由捲繞部30呈螺旋狀捲繞。
在第6變形例,藉由一次的導電性線狀體12之捲繞可獲得複數個擬薄片構造體14,因此具有擬薄片構造體14之薄片10的生產性提高。
在此,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亦可為將第1~第6變形例組合而成的形態。例如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亦可為,(1)在第2~第6變形例中運用第1變形例的形態,亦即作為捲繞部30是使用具有捲繞帶體34的捲繞裝置,(2)在第1、3~6的變形例中運用第2變形例的形態,亦即,將擬薄片構造體14從捲繞部30轉印到接著薄片50(其接著劑層52),(3)在第1~4、6變形例中運用第5變形例的形態,亦即,一邊利用導引部26的移動而將導電性線狀體12的送出方向進行導引,一邊將導電性線狀體12藉由捲繞部30呈螺旋狀捲繞。
(薄片)
依據本實施形態的薄片之製造方法所獲得的薄片10,例如貼合於被接著體上。當接著劑層42具有硬化性的情況,將薄片10貼合於被接著體後,讓接著薄片40的接著劑層硬化。要將薄片10貼合於被接著體時,可將薄片10之擬薄片構造體14側貼合於被接著體(亦即,以在接著薄片40和被接著體間介入擬薄片構造體14的方式貼合於被接著體),亦可將薄片10的接著薄片40側貼合於被接著體。
當在接著薄片40之擬薄片構造體14側未設置支承體的情況,較佳為將薄片10之擬薄片構造體14側貼合於被接著體。如此可利用被接著體及接著薄片40雙方對擬薄片構造體14給予充分地保護。藉此,基於薄片10的耐衝撃性提高的觀點,有助於實用化。此外,當使用薄片10(擬薄片構造體14)作為發熱體的情況,接著薄片40還有助於發熱時(通電時)的防止觸電。
薄片10,係具有讓朝單方向延伸之複數個線狀體互相平行且隔著間隔排列而成的擬薄片構造體14之薄片。該擬薄片構造體14,是讓朝單方向延伸之複數個線狀體互相平行且隔著間隔排列。此外,擬薄片構造體14之片電阻低。因此,薄片10適用於作為發熱體。再者,擬薄片構造體14容易將光線透過率提高。因此,薄片10所構成的發熱體,可做成光線透過性高且能降低施加電壓之發熱體。
而且,薄片10所構成之發熱體適用於各種發 熱裝置。作為發熱裝置,例如可列舉:發熱織物的材料、發熱壁紙、浴室等的鏡子,轎車、火車、船舶、飛機等的輸送用裝置的窗,建築物的窗,配置於眼鏡等的除霧器,配置於輸送用裝置的窗、交通號誌之燈面、標誌等之防凍器等。
發熱體可適宜地配置於設有用於對發熱體(其擬薄片構造體14)供電的供電部之各種發熱裝置。
薄片10,除了發熱體(發熱裝置)以外,也能適用於顯示器用保護膜(防爆膜)等的薄片狀製品。
在此,薄片10的光線透過率較佳為70%以上,更佳為70%~100%,特佳為80%~100%。在作為被接著體之汽車等的窗上貼合薄片10的情況,是要求可分辨例如其他車輛、行人、號誌、標誌及道路狀況等的辨認性。此外,在作為被接著體之鏡上貼合薄片10的情況,是要求成像的鮮明性。因此,只要薄片10的光線透過率為70%以上,就容易獲得辨認性或成像的鮮明性。
薄片10(擬薄片構造體14)的光線透過率,是利用光線透過率計測定可見光區(380nm~760mm)的光線透過率,並取其平均值。
薄片10的片電阻(Ω/□=Ω/sq.)較佳為800Ω/□以下,更佳為0.01Ω/□~500Ω/□,特佳為0.05Ω/□~300Ω/□。當使用薄片10作為發熱體的情況,基於降低施加電壓的觀點,是要求片電阻低的薄片10。只要薄片10的片電阻為800Ω/□以下,可輕易地實現施加電壓的降 低。
薄片10的片電阻是依以下方法進行測定。首先,為了讓電連接性提高,將銀膠塗布於薄片10之擬似薄片構造體14的兩端。然後,在玻璃基板的兩端貼合銅帶,以銀膠與銅帶接觸的方式將薄片10貼合於玻璃基板上後,使用萬用電表測定電阻,算出薄片10的片電阻。
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2/258,347號的揭示全體是以參照的方式併入本說明書中。
本說明書所記載的所有文獻、專利申請案及技術規格,是以各文獻、專利申請案及技術規格具體且分別記載的情況同樣程度的,以參照的方式併入本說明書中。
12‧‧‧導電性線狀體
20‧‧‧送出部
22‧‧‧筒管
24‧‧‧送出輥
30‧‧‧捲繞部
32‧‧‧捲繞輥
40‧‧‧接著薄片
42A、42B‧‧‧接著劑層
44‧‧‧支承層

Claims (9)

  1. 一種薄片之製造方法,係用於製造具有讓朝單方向延伸之複數個線狀體互相平行且隔著間隔排列而成的擬薄片構造體之薄片,將體積電阻率R為1.0×10-7Ωcm~1.0×10-1Ωcm之線狀體從送出部送出而藉由捲繞部呈螺旋狀捲繞後,將藉由前述捲繞部呈螺旋狀捲繞後的前述線狀體切斷,而獲得前述擬薄片構造體。
  2. 如請求項1之薄片之製造方法,其中,一邊讓前述送出部和前述捲繞部之至少一方移動,一邊將前述線狀體藉由前述捲繞部呈螺旋狀捲繞。
  3. 如請求項1或2之薄片之製造方法,其中,將把藉由前述捲繞部呈螺旋狀捲繞後之前述線狀體切斷所獲得的前述擬薄片構造體,從前述捲繞部轉印至接著薄片上。
  4. 如請求項1或2之薄片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捲繞部的表面當中至少要將前述線狀體呈螺旋狀捲繞的區域上配置接著薄片的狀態下,將前述線狀體藉由前述捲繞部呈螺旋狀捲繞。
  5. 如請求項1或2之薄片之製造方法,其中,在前述捲繞部的表面當中至少要將呈螺旋狀捲繞的前述線狀體切斷的區域上配置接著薄片的狀態下,將前述線狀體藉由前述捲繞部呈螺旋狀捲繞。
  6. 如請求項1或2之薄片之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線狀體是含有奈米碳管的線狀體。
  7. 如請求項1或2之薄片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線狀體是含有奈米碳管且直徑0.3μm~125μm的線狀體。
  8. 如請求項1或2之薄片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線狀體是含有奈米碳管及金屬之線狀體。
  9. 如請求項5之薄片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薄片是具有擬薄片構造體的薄片,該擬薄片構造體,係讓朝單方向延伸之複數個線狀體呈互相平行且隔著間隔排列而成的擬薄片構造體,至少前述複數個線狀體之端部是藉由前述接著薄片予以固定,且在被固定的複數個線狀體之端部以外,具有不與其他構件接觸之獨立部分。
TW105138108A 2015-11-20 2016-11-21 薄片之製造方法 TW2017284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58347P 2015-11-20 2015-11-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8464A true TW201728464A (zh) 2017-08-16

Family

ID=58718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8108A TW201728464A (zh) 2015-11-20 2016-11-21 薄片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7086487A1 (zh)
TW (1) TW201728464A (zh)
WO (1) WO20170864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0573B (zh) * 2018-08-29 2023-05-02 琳得科株式会社 片状发热体及发热装置
WO2021172392A1 (ja) * 2020-02-26 2021-09-02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状発熱体及び発熱装置
WO2021256220A1 (ja) * 2020-06-19 2021-12-23 株式会社昭和丸筒 熱伝導体及び熱伝導体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75293A (ja) * 1996-04-02 1997-10-21 Mitsubishi Chem Corp 炭素繊維束からなる組立体
JP3928915B2 (ja) * 1999-09-07 2007-06-13 不二精工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ベルト材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01252992A (ja) * 2000-03-13 2001-09-18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構成部材の製造方法と装置及び生タイヤ製造方法と装置
JP4340473B2 (ja) * 2003-04-18 2009-10-07 不二精工株式会社 コードで補強されたゴム素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JP4646297B2 (ja) * 2005-02-10 2011-03-09 不二精工株式会社 2重円筒によるコードで補強されたゴムシート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2012205198A (ja) * 2011-03-28 2012-10-22 Yamaha Corp 熱音響装置
JP2014084255A (ja) * 2012-10-24 2014-05-12 Hokkaido Univ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薄膜、透明電極及びフォトリソグラフィ用電極
JP6289494B2 (ja) * 2012-12-07 2018-03-07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導電性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86487A1 (ja) 2017-05-26
JPWO2017086487A1 (ja) 2018-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49434A1 (en) Sheet, heating element, and heating device
JP7063817B2 (ja) 三次元成形用発熱シート、および表面発熱物品
JP7321164B2 (ja) 導電性シート付き物品の製造方法
TW201834504A (zh) 三維成形用導電性薄片
TW201728464A (zh) 薄片之製造方法
JP2020119856A (ja) シート状導電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シート状導電部材
JP7080183B2 (ja) 三次元成形用導電性シート
JP7099853B2 (ja) 電極付き導電性シート、および導電性シート
JP7308210B2 (ja) シート状導電部材
US20220242099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heet-like conductive member, and sheet-like conductive member
WO2020189173A1 (ja) シート状導電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284749B2 (ja) 発熱シー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