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5095A - 套筒 - Google Patents

套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5095A
TW201725095A TW105100644A TW105100644A TW201725095A TW 201725095 A TW201725095 A TW 201725095A TW 105100644 A TW105100644 A TW 105100644A TW 105100644 A TW105100644 A TW 105100644A TW 201725095 A TW201725095 A TW 20172509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force
shaft
hollow chamber
force apply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0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76208B (zh
Inventor
Timmy Fu-Lang Chen
Original Assignee
Plus Craft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lus Craft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Plus Craft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TW105100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620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62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620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25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5095A/zh

Links

Landscapes

  • Dowel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套筒,尤指一種套筒的工件接頭可提供3個連續級距尺寸外徑的螺帽的解鎖或鎖緊,以達多種尺寸工件可使用之套筒者,其主要係藉由內套筒組的第一施力段的第一錐面與中套筒組的第二施力段的第二錐面相抵靠限位,並使第一施力段間所形成的內徑小於第二施力段間所形成的內徑2mm,第二施力段間所形成的內徑小於施力座間所形成的內徑2mm,而可提供3個連續級距尺寸外徑的螺帽的解鎖或鎖緊,可達到多功能使用、收納、攜帶方便及增加其強度的套筒者。

Description

套筒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套筒,尤指一種套筒的工件接頭可提供3個連續級距尺寸外徑的螺帽的解鎖或鎖緊,以達多種尺寸工件可使用之套筒者。
按,一般常用螺帽的尺寸,大約可分為9mm、11mm、13mm、15mm、17mm、19mm、21mm、23mm…等等連續級距尺寸,而以單一尺寸套筒使用於一般工作場合、汽車修復或建築工地上,顯然已不符需求,如此,即有如第十六~十九圖所示可提供3種不同尺寸的螺帽使用的套筒,該套筒主要係包含一外套筒組6、一中套筒組7及一內套筒組8,其中:一外套筒組6,該外套筒組6之一端為為供工具套接施力的工具接頭61,而異於工具接頭61之一端為一工件接頭62,該工件接頭62內為一中空容室63,該中空容室63內為一第一內棘齒64,而該外套筒組6上設有一橫向貫穿銜接中空容室63的螺孔65;一中套筒組7,該中套筒組7係以其第一外棘齒71套設限位於外套筒組6的第一內棘齒64,該中套筒組7內為一第二內棘齒72,並於該中套筒組7側邊橫向設有一滑槽73,而於中套筒組7之末端受一第一彈性元件74的一端頂抵,且該中套筒組7藉由一第一限位件75由外套筒組6外往內螺結於螺孔65,且使該第一限位件75的末端可套設於中套筒組7的滑槽73 的後端732;一內套筒組8,該內套筒組8係以其第二外棘齒81套設限位於中套筒組7的第二內棘齒72,該內套筒組8內為一第三內棘齒82,並於該內套筒組8側邊設有一透孔83,該透孔83係供一第二限位件84末端套設固結,而第二限位件84之頂端容設於中套筒組7的滑槽73的前端731,內套筒組8之末端受一第二彈性元件85的一端頂抵。
如是者,請參閱第二十圖所示,當使用者欲解鎖較小尺寸之螺帽9時,將內套筒組8的第三內棘齒82套合於螺帽9的外徑上,由套接於工具接頭61的手動或電動工具的驅動,且內套筒組8的第二外棘齒81嚙合於中套筒組7的第二內棘齒72、中套筒組7的第一外棘齒71嚙合於外套筒組6的第一內棘齒64,使得內套筒組8受限位,而隨外套筒組6的轉動而轉動,以達到解鎖較小尺寸之螺帽9,請參閱第二十一圖所示,欲解鎖中型尺寸之螺帽91時,將螺帽91套入套筒內,此時螺帽91的外徑大於內套筒組8的第二內棘齒82的內徑,而將內套筒組8往中空容室63內推動位移,該第二限位件84亦隨其於滑槽73內位移,使內套筒組8得以受限位橫向位移,螺帽91的外徑受中套筒組7的第二內棘齒724的嚙合,即可達到解鎖中型尺寸之螺帽91,而當螺帽91退出套筒外時,該內套筒組8受彈性元件85的彈力回復至第二限位件84抵靠於滑槽73的前端731為止,請參閱第二十二圖所示,當欲解鎖較大尺寸之螺帽92時,將螺帽92套入套筒內,此時螺帽92的外徑大於內套筒組8的第二內棘齒82及中套筒組7的第二內棘齒72的內徑,而將內套筒組8及中套筒組7往中空容室63內推動位移,該中套筒組7可受第一限位件75於滑槽73內限位位移,且使 螺帽92的外徑受外套筒組6的第一內棘齒64的嚙合,即可達到解鎖較大尺寸之螺帽92,而當螺帽92退出套筒外時,該內套筒組8受彈性元件85及中套筒組7受第一彈性元件74的彈力回復至第一限位件75抵靠於滑槽73的後端732為止,可達到提供3種不同尺寸的螺帽使用的套筒,但如此的結構,因其所受的扭力完全由中套筒組7及內套筒組6所承受,為使其達到承受扭力且不致產生變形所需的強度,所以需使中套筒組7及內套筒組6具有一定的厚度,該厚度需大於1mm,進而使得第一內棘齒64、第二內棘齒72的內徑皆縮小2mm以上,使得該套筒僅可提供諸如13mm、17mm、21mm或15mm、19mm、23mm等不連續尺寸級距的套筒,而無法提供如17mm、19mm、21mm或19mm、21mm、23mm等連續尺寸級距的套筒,使得使用者無法大約判斷螺帽的尺寸(如17mm或19mm),即可拿取連續級距尺寸17-21mm的套筒使用,而需正確判斷螺帽的尺寸約為17mm或19mm後,再找到有17mm及19mm的套筒始可動作(因該不連續尺寸級距的套筒無同時具有17mm及19mm的連續尺寸),因而增加工作上的困擾。
緣此,本案之發明人基於其從事各種五金工具的設計及製造多年的經驗,尤其於扳手及套筒工具的著墨,鑑於現有套筒於使用上的不便,期以提供一種可同時提供3種尺寸相近但又不同尺寸規格螺帽使用的套筒工具,乃積極加以研究改良,終得本發明的產生。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乃在提供一種藉由各第一施力段間所形成的內徑小於各第二施力段間所形成的內徑2mm,各第二施力段間所形成的內徑小於各施力座間所形成的內徑2mm,而可提供3個連續級距尺寸外徑 的螺帽的解鎖或鎖緊,可達到多功能使用及收納、攜帶方便的套筒者。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乃在提供一種藉由第一施力段的套接槽套設於外套筒組的施力座上,該第二施力段背面套設於外套筒組的限位凹槽內,而該第二施力段的二側可套設於內套筒組第一缺槽內,該第二施力段的第二缺槽供第一施力段的二側套設,且使第一施力段的第一錐面與第二施力段的第二錐面相抵靠限位,使外套筒組、中套筒組及內套筒組間相互抵靠限位,可提供具可承受扭力強度的套筒者。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之套筒主要係以一外套筒組之一端為供工具套接施力的工具接頭,而異於工具接頭之一端為一工件接頭,該工件接頭內為一中空容室,該中空容室的內徑上形成有呈連續相鄰的施力座及限位凹槽,於該外套筒組上設有縱向貫穿一銜接中空容室的透孔;該內套筒組係可套設於外套筒組的中空容室內,其主要係於一第一軸座內形成一第一軸孔,而該第一軸座前端設置有個呈環狀排列的第一施力段,該各個第一施力段間形成一第一缺槽,該第一施力段背面設有套接槽,該套接槽恰可套設於外套筒組的施力座上,並受施力座的限位,並於該第一施力段二側皆形成有一第一錐面,而該第一軸座可供一第一彈性元件的一端套設;該中套筒組主要係於一第二軸座內形成一第二軸孔,而該第二軸座前端設置有呈環狀排列的第二施力段,該各個第二施力段間形成一第二缺槽,並於該第二施力段二側皆形成有一第二錐面,而該各個第二施力段上皆形成有一滑槽,第二施力段前端設有一內倒角,該滑槽可供一限位件穿設限位,該限位件係由外套筒組的透孔往中空容室內穿設固結,而該第二軸座的末端供第一軸座的前端抵靠,而該第二軸座的末端可供一第二彈 性元件的一端抵設。
本套筒的優點是在於:
(1)藉由各第一施力段間所形成的內徑小於各第二施力段間所形成的內徑2mm,各第二施力段間所形成的內徑小於各施力座間所形成的內徑2mm,可提供3個連續級距尺寸外徑的螺帽的解鎖或鎖緊,可達到多功能使用及收納、攜帶方便的套筒者。
(2)藉由第一施力段的套接槽套設於外套筒組的施力座上,該第二施力段背面套設於外套筒組的限位凹槽內,而該第二施力段的二側可套設於內套筒組第一缺槽內,該第二施力段的第二缺槽則供第一施力段的二側套設,且使第一施力段的第一錐面與第二施力段的第二錐面相抵靠限位,使外套筒組、中套筒組及內套筒組間相互抵靠限位,可提供套筒的強度者。
1‧‧‧外套筒組
11‧‧‧工具接頭
12‧‧‧工件接頭
13‧‧‧中空容室
14‧‧‧施力座
15‧‧‧限位凹槽
16‧‧‧透孔
17‧‧‧貫穿孔
2‧‧‧內套筒組
21‧‧‧第一軸座
22‧‧‧第一軸孔
23‧‧‧第一施力段
24‧‧‧第一缺槽
25‧‧‧套接槽
26‧‧‧第一錐面
27‧‧‧第一彈性元件
3‧‧‧中套筒組
31‧‧‧第二軸座
32‧‧‧第二軸孔
33‧‧‧第一施力段
34‧‧‧第二缺槽
35‧‧‧第二錐面
36‧‧‧滑槽
37‧‧‧內倒角
38‧‧‧限位件
39‧‧‧第二彈性元件
4‧‧‧軸桿
41‧‧‧桿座
42‧‧‧桿體
43‧‧‧穿孔
44‧‧‧心軸
5、51、52‧‧‧螺帽
6‧‧‧外套筒組
61‧‧‧工具接頭
62‧‧‧工件接頭
63‧‧‧中空容室
64‧‧‧第一內棘齒
65‧‧‧螺孔
7‧‧‧中套筒組
71‧‧‧第一外棘齒
72‧‧‧第二內棘齒
73‧‧‧滑槽
731‧‧‧前端
732‧‧‧後端
74‧‧‧第一彈性元件
75‧‧‧第一限位件
8‧‧‧內套筒組
81‧‧‧第二外棘齒
82‧‧‧第三內棘齒
83‧‧‧透孔
84‧‧‧第二限位件
85‧‧‧第二彈性元件
9、91、92‧‧‧螺帽
第一圖,係為本發明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第二圖,係為本發明另一視角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第三圖,係為本發明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四圖,係為本發明的部份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五圖,係為本發明的組合平面示意圖。
第六圖,係為本發明的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七圖,係為本發明內套筒組另一視角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第八圖,係為本發明中套筒組另一視角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第九圖,係為本發明內套筒組及中套筒組另一視角的立體組示意圖。
第十圖,係為本發明外套筒組的前視示意圖。
第十一圖,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一的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十二圖,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二的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十三圖,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三的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十四圖,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四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十五圖,係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四的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十六圖,係為習用套筒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第十七圖,係為習用套筒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十八圖,係為習用套筒的組合平面示意圖。
第十九圖,係為習用套筒的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二十圖,係為習用套筒的平面動作示意圖一。
第二十一圖,係為習用套筒的平面動作示意圖二。
第二十二圖,係為習用套筒的平面動作示意圖三。
以下,為達上述之目的,茲就本發明之結構內容及其特徵,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后,相信能就本發明之內容及其產生的功效,作更進一步的了解。
請參閱第一~十圖所示者,其中,本創作之套筒主要係包含有一外套筒組1、一內套筒組2及一中套筒組3,其中:一外套筒組1,該外套筒組1之一端為供工具套接施力的工具接頭11,而異於工具接頭11之一端為一工件接頭12,該工件接頭12內為一中空容室13,該中空容室13的內徑上形成有呈環狀排列連續相鄰的施力座 14及限位凹槽15(本創作以3個施力座14及3個限位凹槽15為其較佳實施狀態,該連續相鄰的施力座14及限位凹槽15可形成中空容室的內徑),於該外套筒組1上設有3個縱向貫穿一銜接中空容室13的透孔16;一內套筒組2,該內套筒組2係可套設於外套筒組1的中空容室13內,其主要係於一第一軸座21內形成一第一軸孔22,而該第一軸座21前端設置有3個呈環狀排列的第一施力段23,該各個第一施力段23間形成一第一缺槽24,該第一施力段23背面設有套接槽25,該套接槽25可套設於外套筒組1的施力座14上,並受施力座14的限位,僅能於中空透孔13內呈橫向位移,於該第一施力段23二側皆形成有一第一錐面26,而該第一軸座21可供一第一彈性元件27的一端套設,該第一彈性元件27係容設於中空容室13內;一中套筒組3,該中套筒組3主要係於一第二軸座31內形成一第二軸孔32,而該第二軸座31前端設置有3個呈環狀排列的第二施力段33,該各個第二施力段33間形成一第二缺槽34,並於該第二施力段33二側皆形成有一第二錐面35,該各個第二施力段33上皆形成有一滑槽36,該第二施力段33前端設有一內倒角37,該滑槽36內可供一限位件38穿設限位,該限位件38係由外套筒組1的透孔16往中空容室13內穿設固結,該第二軸座31的末端受第一軸座21的前端抵靠,而該第二彈性元件39的一端可容置於內套筒組2的第一軸孔22中,並抵設於第二軸座31的末端。
如是者,將第一彈性元件27一端套設於外套筒組1的第一軸座21,該第二彈性元件36可穿設於第一軸孔22內及第一彈性元件27內,此時,該第一施力段23的套接槽25套設於外套筒組1的施力座14上,該 第二施力段33背面套設於外套筒組1的限位凹槽15內,該第二施力段33的二側可套設於內套筒組2第一缺槽24內,該第二施力段33的第二缺槽34供第一施力段23的二側套設,再藉由限位件38穿過外套筒組1的透孔16並固結,而限位件38之一端可穿設於內套筒組3的滑槽36中,使內套筒組3受限位件38的限位而可於中空容室13內橫向位移,且使第一施力段23的第一錐面26與第二施力段33的第二錐面35相抵靠限位,並使各第一施力段23間所形成的內徑小於各第二施力段33間所形成的內徑2mm,各第二施力段33間所形成的內徑小於各施力座14間所形成的內徑2mm,而該中套筒組2套設於外套筒組1的中空容室13內定位,其內套筒組3的最前端的位置係較中套筒組2的最前端深入中空容室13內,使中套筒組2及內套筒組3的最前端於中空容室13內形成一位差。
當使用者欲使用該套筒時,本創作以一般連續級距的螺帽尺寸17mm、19mm及21mm做一實施說明,其中,請參閱第十一圖所示,其係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一,當使用者欲解鎖或鎖緊外徑為17mm之螺帽5時,將套筒套上該螺帽5,藉由中套筒組2及內套筒組3的最前端形成的位差,使螺帽5得以快速且確實的導入內套筒2中,該內套筒2的第一施力段23可夾持該螺帽5的外徑三面,再藉由電動或手動工具上的傳動,帶動外套筒組1的轉動,而內套筒組2藉由其套接槽25套設於外套筒組1的施力座14上,而可隨外套筒組1的轉動而轉動,且中套筒組3的第二施力段33背面套設於外套筒組1的限位凹槽15內,使中套筒組3亦隨外套筒組1的轉動而轉動,如此,該內套筒組2以其第一施力段23帶動螺帽5的轉動,而轉動中的第一施力段23可受外套筒組1的施力座14及中套筒組3的第 二施力段33的二側的第二錐面35支撐,具有承受扭力的強度的內套筒組2,可達到解鎖或鎖緊外徑為17mm之螺帽5。
請參閱第十二圖所示,其係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二,當使用者欲解鎖或鎖緊外徑為19mm之螺帽51時,將套筒套上該螺帽51,該螺帽51受中套筒組3前端的內倒角37的導引而快速定位於中套筒組3前端,因該19mm之螺帽51的外徑大於內套筒組2的各第一施力段23間所形成的最大內徑,使該螺帽51套入時會將內套筒組2的第一施力段23往中空容室13內推,並壓縮該第一彈性元件27,該螺帽51的外徑受中套筒組3的第二施力段33夾持,再藉由電動工具或手動工具上的傳動,帶動外套筒組1的轉動,而中套筒組3以其第二施力段33背面套設於外套筒組1的限位凹槽15內,受限位凹槽15的限位及支撐,隨外套筒組1的轉動而轉動,即可達到解鎖或鎖緊外徑為19mm之螺帽6。
請參閱第十三圖所示,其係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三,當使用者欲解鎖或鎖緊外徑為21mm之螺帽52時,將套筒套上該螺帽52,因該螺帽52的外徑大於內套筒組2的第一施力段23及中套筒組3的第二施力段33的最大內徑,是以該螺帽52套入時會將內套筒組2的第一施力段23及中套筒組3的第二施力段33往中空容室13內推,且該中套筒組3以其滑槽36受限位件38的限位,而於中空容室13內横向限位位移,並壓縮該第一彈性元件27及第二彈性元件36,使該螺帽52的外徑受外套筒組1的施力座14夾持,再藉由電動工具或手動工具上的傳動,帶動外套筒組1的轉動,該施力座14隨外套筒組1的轉動而轉動,可達到解鎖或鎖緊外徑為21mm之螺帽52。
如此,藉由各第一施力段間所形成的內徑小於各第二施力段間所形成的內徑2mm,各第二施力段間所形成的內徑小於各施力座間所形成的內徑2mm,而可提供3個連續級距尺寸外徑的螺帽的解鎖或鎖緊,且藉由第一施力段的套接槽套設於外套筒組的施力座上,該第二施力段背面套設於外套筒組的限位凹槽內,而該第二施力段的二側可套設於內套筒組第一缺槽內,該第二施力段的第二缺槽供第一施力段的二側套設,且使第一施力段的第一錐面與第二施力段的第二錐面相抵靠限位,使外套筒組、中套筒組及內套筒組間相互抵靠限位,可提供具可承受扭力強度的套筒者。
請參閱第十四~十五圖所示者,其係為創作之較佳實施例四,主要係包含有一外套筒組1、一內套筒組2一中套筒組3及一軸桿4,其中:一外套筒組1,該外套筒組1之一端為為供工具套接施力的工具接頭11,而異於工具接頭11之一端為一工件接頭12,該工件接頭12內為一中空容室13,該中空容室13內可供內套筒組2及中套筒組3穿設其中,該中空容室13的內徑上形成有呈連續相鄰的施力座14及限位凹槽15,於該外套筒組1上設有一縱向貫穿中空容室13之貫穿孔17;一內套筒組2,該內套筒組2係於一第一軸座21內形成一第一軸孔22,而該第一軸座21前端設置有3個呈環狀排列的第一施力段23,該各個第一施力段23間形成一第一缺槽24,該第一施力段23背面設有套接槽25,並於該第一施力段23二側皆形成有一第一錐面26,而該第一軸座21可供一第一彈性元件27的一端套設;一中套筒組3,該中套筒組3主要係於一第二軸座31內形成一第二軸 孔32,而該第二軸座31前端設置有3個呈環狀排列的第二施力段33,該各個第二施力段33間形成一第二缺槽34,並於該第三施力段33二側皆形成有一第二錐面35,而該第二軸座31的末端可供一第二彈性元件36的一端套設;一軸桿4,該軸桿4係套設於外套筒組1的中空容室13內,其係於一桿座41成型一中空桿體42,該桿體42上設置一縱向穿孔43,該桿體42係可穿設中套筒組3的第二軸孔31及內套筒組2的第一軸孔22,且因該桿座41的最大外徑大於中套筒組3的第二軸孔31的內徑,而使該中套筒組3及內套筒組2可受軸桿4的限位,再藉由一心軸44穿過外套筒組1的貫穿孔17並固結,使該軸桿4固設於中空容室13內。
如此,藉由軸桿4的定位於中空容室13內,而可使內套筒組2的第一軸孔22及中套筒組3的第二軸孔32受軸桿4的限位,使內套筒組2及中套筒組3得以確實於中空容室13內橫向位移者。
上述本發明僅以最佳實施例作舉例說明,對熟悉該項技藝之人員,當可進行各變化實施,惟此變化實施,均應包括在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內。
綜上所述,本發明藉由內套筒組及中套筒組限位於外套筒組內,可提供3個連續級距尺寸外徑的螺帽的解鎖或鎖緊,其不論是結構上的改變,抑或是功效上的增進,皆已毋庸置疑,且本發明於申請前未見於刊物,亦未公開使用,實已符合專利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
1‧‧‧外套筒組
11‧‧‧工具接頭
12‧‧‧工件接頭
13‧‧‧中空容室
14‧‧‧施力座
15‧‧‧限位凹槽
16‧‧‧透孔
2‧‧‧內套筒組
21‧‧‧第一軸座
22‧‧‧第一軸孔
23‧‧‧第一施力段
24‧‧‧第一缺槽
25‧‧‧套接槽
26‧‧‧第一錐面
27‧‧‧第一彈性元件
3‧‧‧中套筒組
31‧‧‧第二軸座
32‧‧‧第二軸孔
33‧‧‧第一施力段
34‧‧‧第二缺槽
35‧‧‧第二錐面
36‧‧‧滑槽
37‧‧‧內倒角
38‧‧‧限位件
39‧‧‧第二彈性元件

Claims (10)

  1. 一種套筒,包含有一外套筒組、一內套筒組及一中套筒組,其中:一外套筒組,該外套筒組之一端為供工具套接施力的工具接頭,而異於工具接頭之一端為一工件接頭,該工件接頭內為一中空容室,該中空容室的內徑上形成有呈環狀排列連續相鄰的施力座及限位凹槽;一內套筒組,該內套筒組係套設於外套筒組的中空容室內,其主要係於一第一軸座內形成一第一軸孔,而該第一軸座前端設置有3個呈環狀排列的第一施力段,該各個第一施力段間皆形成一第一缺槽,該第一施力段背面設有套接槽,該套接槽可套設於外套筒組的施力座上,而該第一軸座可供一第一彈性元件的一端套設,該第一彈性元件係容設於中空容室內;一中套筒組,該中套筒組主要係於一第二軸座前端設置有3個呈環狀排列的第二施力段,該各個第二施力段間皆形成一第二缺槽,而該第二軸座的末端可受內套筒組的第一軸座的前端抵靠,該第二軸座的末端可供一第二彈性元件的一端抵設,該第二彈性元件係容設於中空容室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套筒,其中,該施力座及限位凹槽分別為3個,且該3個連續相鄰的施力座及限位凹槽可形成中空容室的內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套筒,其中,該外套筒組上設有3個縱向貫穿一銜接中空容室的透孔,該透孔可供一限位件由外套筒組上的透孔往中空容室內穿設固結,該限位件之一端套設限位於第二施力段上所形成的滑槽中。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套筒,其中,該第一施力段二側皆形成有一第一錐面,該第二施力段二側皆形成有一第二錐面,該第一施力段的第 一錐面與第二施力段的第二錐面相抵靠限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套筒,其中,該第二施力段前端設有一內倒角。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套筒,其中,該第二施力段的二側可套設於內套筒組的第一缺槽內,該第二施力段的第二缺槽供第一施力段的二側套設。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套筒,其中,該各第一施力段間所形成的內徑小於各第二施力段間所形成的內徑2mm,各第二施力段間所形成的內徑小於各施力座間所形成的內徑2mm。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套筒,其中,該內套筒組的最前端的位置係較中套筒組的最前端深入於中空容室內,使中套筒組及內套筒組的最前端於中空容室內形成一位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套筒,其中,該外套筒組的中空容室內可供一軸桿套設,該外套筒組上設有一縱向貫穿中空容室之貫穿孔,該貫穿孔可供一心軸穿設固結,該心軸可穿設過軸桿上的穿孔,使軸桿固設於外套筒組的中空容室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套筒,其中,該軸桿係以一桿座成型一中空桿體,該桿體可穿設中套筒組的第二軸孔及內套筒組的第一軸孔,且藉由該桿座的最大外徑大於中套筒組的第二軸孔的內徑,使該中套筒組及內套筒組受軸桿的限位而容設於中空容室內。
TW105100644A 2016-01-11 2016-01-11 Sleeve TWI5762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0644A TWI576208B (zh) 2016-01-11 2016-01-11 Sleev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0644A TWI576208B (zh) 2016-01-11 2016-01-11 Sleev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76208B TWI576208B (zh) 2017-04-01
TW201725095A true TW201725095A (zh) 2017-07-16

Family

ID=59240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0644A TWI576208B (zh) 2016-01-11 2016-01-11 Sleev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762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9087B (zh) * 2019-01-29 2019-12-11 薪螢企業有限公司 套筒及該套筒之使用方法
TWI704980B (zh) * 2019-01-29 2020-09-21 薪螢企業有限公司 套筒及該套筒之使用方法
DE102019106210B4 (de) * 2019-03-12 2021-03-18 SHIN YING ENTPR Co., Ltd. Stecknuss und Verfahren zu deren Verwendung
US11090782B2 (en) 2019-03-13 2021-08-17 SHIN YING ENTPR Co., Ltd. Socket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TWI806602B (zh) * 2022-05-11 2023-06-21 優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彈性元件與手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4480A (en) * 1987-07-02 1989-12-05 Briese Tim K Adjustable socket device
US7261021B1 (en) * 2006-02-18 2007-08-28 Thomas Carnesi Adjustable socket
TWM312389U (en) * 2006-11-27 2007-05-21 Joe Chen Universal sleeve
TW200838645A (en) * 2007-03-23 2008-10-01 Univ Nat Formosa Multidimensional torsion wrench to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76208B (zh) 2017-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6208B (zh) Sleeve
TWM521518U (zh) 套筒
CN103386657A (zh) 快速夹紧装置
CN106286513B (zh) 伸缩定位构造
US2601419A (en) Expanding mandrel
TWM549140U (zh) 具扭力調整的扭力套筒結構改良
US9032847B2 (en) Multi-bit power driver
US10456900B2 (en) Quick-turn driving tool
US20180339395A1 (en) Glue-removing wheel assembly and adapter thereof
TWM553247U (zh) 套筒結構
US7874233B1 (en) Adaptor tool assembly
TWM500657U (zh) 多重尺寸之套筒結構
JP3187855U (ja) タップ
CN106976036A (zh) 套筒
TW201607694A (zh) F柄結構改良
TWM506015U (zh) 具有快拆握套的工具桿
TWM515443U (zh) 研磨機之刀具調整定位結構改良
TW201912319A (zh) 套筒
CN217095729U (zh) 一种防滑型锻打自紧钻夹头外套
TWM491553U (zh) F柄結構改良
TWM465974U (zh) 改良的無間隙主軸鎖定裝置
TW201532752A (zh) 工具用連接件保護套構造
TWM546863U (zh) 水泥孔刷及包含其之清潔組件
TW200948517A (en) Improved locking structure for machine tool spindle
TWM540723U (zh) 棘輪扳手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