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07999A - 自行車輪圈之剎車面形成方法及以此法製造之輪圈結構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輪圈之剎車面形成方法及以此法製造之輪圈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07999A
TW201707999A TW104128302A TW104128302A TW201707999A TW 201707999 A TW201707999 A TW 201707999A TW 104128302 A TW104128302 A TW 104128302A TW 104128302 A TW104128302 A TW 104128302A TW 201707999 A TW201707999 A TW 20170799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im
layer
ceramic layer
brake surface
bicycle ri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8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ang-Yi Li
Original Assignee
Fang-Yi L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g-Yi Li filed Critical Fang-Yi Li
Priority to TW1041283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707999A/zh
Publication of TW201707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7999A/zh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Surface Treatments For Metall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種自行車輪圈之剎車面形成方法,其包括有:將一輪圈進行陽極處理,令該輪圈之表面形成有一10至120μm之陽極層;切削去除該輪圈對應於第一面之位置上的陽極層;以及,將該輪圈進行微弧氧化,令該輪圈之第一面上形成有一陶瓷層。此外,依上述方法製造之輪圈結構包括有一呈環形之本體,其具有一外表面,此外表面具有一位於本體之兩側且沿本體延伸之第一面,以及一異於第一面之第二面;第一面上以微弧氧化的方式固結有一陶瓷層,且第二面上以陽極處理的方式固結有一陽極層。

Description

自行車輪圈之剎車面形成方法及以此法製造之輪圈結構

  本發明與自行車之輪圈有關,尤指一種剎車面之形成方法及輪圈結構。

  按,自行車之輪圈的兩側側緣分別具有一剎車面,俾供剎車系統以一剎車片與其接觸,藉由摩擦力的作用以降低輪胎的轉速。為了提升剎車的效能,同時提高受到剎車片磨損的抵抗能力,該剎車面必須具備較高的硬度;而常見的輪圈乃以鋁合金為材料製成,則必須在輪圈的剎車面上設置一層硬度較高的材料(通稱為陶瓷層),以達上述目的。
  習知的做法是將陶瓷層的材料加熱形成熔融狀態,再將其披覆在該剎車面上,待其冷卻即固結於該剎車面上,藉此提供高硬度的材料性質。惟上述方法僅為陶瓷層與鋁合金層的簡單結合,二者固結的緊密性不高,當進行剎車時,由於剎車片與剎車面磨擦所產生之高溫會影響材料性質,久之此陶瓷層將被剝離而自該剎車面上脫落,因而損及剎車性能。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行車輪圈之剎車面形成方法,其藉由微弧氧化技術於剎車面上形成一陶瓷層,提高其結合於剎車面上的穩固程度。此外,本發明更提供一種應用此法所製成之輪圈結構。
  為達前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自行車輪圈之剎車面形成方法,其包括有:
  將一輪圈進行陽極處理,令該輪圈之表面形成有一10至120μm之陽極層;
  切削去除該輪圈對應於第一面之位置上的陽極層;
  將該輪圈進行微弧氧化,令該輪圈之第一面上形成有一陶瓷層。
  其中,該微弧氧化之電壓為400至2000伏特,且進行1至60分鐘。
  本發明再提供一種依上述方法製造之輪圈結構,其包括有:
  一呈環形之本體,該本體具有一外表面,該外表面包括有一位於該本體之兩側且沿該本體延伸之第一面,以及一異於該第一面之第二面;
  一陽極層,其以陽極處理的方式固結於該第二面上,該陽極層之厚度為10至120μm;
  一陶瓷層,其以微弧氧化的方式固結於該第一面上。
  而本發明之上述目的與優點,不難從下述所選用實施例之詳細說明與附圖中獲得深入了解。
1‧‧‧輪圈
11‧‧‧外表面
12‧‧‧第一面
13‧‧‧第二面
2‧‧‧陽極層
3‧‧‧陶瓷層
4‧‧‧皮膜層
C‧‧‧中心軸

第1圖為本發明之製造流程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輪圈之立體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輪圈初期狀態之剖面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明輪圈實施陽極處理後之剖面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輪圈實施切削後之剖面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輪圈實施微弧氧化後之剖面示意圖
第7、8圖為本發明輪圈設置皮膜層之實施態樣的剖面示意圖

  請參閱第1圖,所示者為本發明所提供之自行車輪圈之剎車面形成方法,其包括有:
  將一輪圈進行陽極處理,令該輪圈之表面形成有一16至80μm之陽極層;
  切削去除該輪圈對應於第一面之位置上的陽極層;
  將該輪圈進行微弧氧化,令該輪圈之第一面上形成有一陶瓷層。
  上述之輪圈1如第2圖所示,其為一環形結構體,於本實施例中,該輪圈1為鋁合金材質。該輪圈1之中心處界定有一中心軸C,而該輪圈1於該中心軸C之軸向兩側分別具有一第一面12,俾供自行車之剎車系統以剎車片接觸之,藉由二者之間的摩擦力以降低輪胎的轉速。第3圖所示者為該輪圈1之斷面示意圖。該輪圈1具有一外表面11,前述之第一面12位於該輪圈1之兩側,而該外表面11除去兩第一面12所剩餘之其他部分界定為一第二面13。
  本方法所進行之第一步驟乃將該輪圈1進行陽極處理(Anodizing)。其中,陽極處理是氧化成皮膜(Conversion Coating)技術的一種,藉由化學或電化學處理,利用目標金屬(本實施例為鋁合金)易氧化之特性,使金屬表面生成一種含有該金屬成分的表層,此表層質地緻密,可藉以保護內部的金屬,避免其進一步氧化,同時增加表面的機械性質。陽極處理的另一個重要目的是利用所生成氧化層之多孔性,透過不同的化成反應以產生各種色澤,換言之,即在目標金屬之外層進行染色,藉以增進美觀。完成陽極處理後之輪圈1的斷面如第4圖所示,在該外表面11(包括兩第一面12及該第二面13)固結有一陽極層2,其厚度為10至120μm。
  接著,本方法之第二步驟為去除兩第一面12上的陽極層2。於本實施例中乃藉由CNC工具機將兩第一面12上的陽極層2切削去除,如第5圖所示地在該輪圈1之外表露出兩個第一面12。
  而本方法之第三步驟為對該輪圈進行微弧氧化(Micro Arc Oxidation),又稱微電漿氧化(Micro Plasma Oxidation),其係利用鋁、鎂或鈦及其合金在電解液系統中具有電解閥門的作用,通以電流後,金屬表面會產生很薄的氧化膜絕緣層,而在工件上施加的電壓超過一臨界值時,上述絕緣膜會形成微弧放電現象,產生瞬間消逝的電弧(溫度約8000K),因此絕緣膜上的厚度薄弱區域會被擊穿,並重新生成一新的氧化絕緣膜;由於擊穿總是發生在相對薄弱之部位,在新的膜層生成後又轉移至其他部位繼續擊穿及生成,以致最終形成整體均勻的膜層。藉此金屬表面處理方法,如第6圖所示,可在該輪圈1的兩個第一面12處形成一硬度較輪圈1高之陶瓷層3,且該陶瓷層3乃緊密地固結於兩第一面12上,不易受到摩擦而剝落。
  依上述之說明,微弧氧化製程為一先破壞目標金屬之表面,再於該處重建氧化膜層的過程。然而依目標金屬的材質差異,其抵抗微弧氧化的能力亦有不同;細言之,於第三步驟實施微弧氧化之前,如第5圖所示,該輪圈1之兩第一面12為鋁合金,且第二面13為陽極層2,而陽極層2抵抗微弧氧化之能力較鋁合金強。另一方面,第二面13上之陽極層2的厚度亦有相當程度(10至120μm),因此相較於該第二面13,微弧氧化的擊穿現象絕大部分發生在兩第一面12上,進而如第6圖所示,陶瓷層3將生成於兩第一面12。此外,進行微弧氧化之電壓與時間必須控制在適當程度,避免該第二面13上的陽極層2被擊穿而在此處生成陶瓷層。於本實施例中,進行微弧氧化之電壓為400至2000伏特,且進行1至60分鐘,藉此可令陶瓷層3僅生成於兩第一面12上。
  而本發明更提供一種以上述方法製成之輪圈結構。如第2圖所示,其具有一呈環形之輪圈1本體,該本體具有一外表面11,且搭配第6圖所示者,該外表面11包括有一位於該本體之兩側且沿該本體延伸之第一面12,以及一異於該第一面12之第二面13;其中該第二面13上以陽極處理的方式固結有一陽極層2,其厚度為10至120μm,且兩第一面12上以微弧氧化的方式固結有一硬度較該本體高之陶瓷層3。
  此外,為了讓輪圈結構具有更多視覺上的變化,可於輪圈表面以烤漆或噴塗的方式設置一皮膜層4。該皮膜層4之設置方式可如第7圖所示者,設於該陽極層2之外表面;或如第8圖所示者,設於該陽極層2與該陶瓷層3之外表面。據此使輪圈有一層或多層的皮膜修飾與改變外觀。
  惟,以上實施例之揭示乃用以說明本發明,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故舉凡等效元件之置換仍應隸屬本發明之範疇。
  綜上所述,可使熟知本項技藝者明瞭本發明確可達成前述目的,實已符合專利法之規定,爰依法提出申請。

Claims (6)

  1. 一種自行車輪圈之剎車面形成方法,其包括有:
      將一輪圈進行陽極處理,令該輪圈之表面形成有一10至120μm之陽極層;
      切削去除該輪圈對應於第一面之位置上的陽極層;
      將該輪圈進行微弧氧化,令該輪圈之第一面上形成有一陶瓷層。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輪圈之剎車面形成方法,其中,該微弧氧化之電壓為400至2000伏特,且進行1至60分鐘。
  3. 一種依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方法製造之輪圈結構,其包括有:
      一呈環形之本體,該本體具有一外表面,該外表面包括有一位於該本體之兩側且沿該本體延伸之第一面,以及一異於該第一面之第二面;
      一陽極層,其以陽極處理的方式固結於該第二面上,該陽極層之厚度為10至120μm;
      一陶瓷層,其以微弧氧化的方式固結於該第一面上。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輪圈結構,其中,該輪圈結構更包括有一設於輪圈外表面之皮膜層。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輪圈結構,其中,該皮膜層係覆蓋於該陽極層之外表面。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輪圈結構,其中,該皮膜層係覆蓋於該陽極層與該陶瓷層之外表面。
TW104128302A 2015-08-28 2015-08-28 自行車輪圈之剎車面形成方法及以此法製造之輪圈結構 TW2017079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8302A TW201707999A (zh) 2015-08-28 2015-08-28 自行車輪圈之剎車面形成方法及以此法製造之輪圈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8302A TW201707999A (zh) 2015-08-28 2015-08-28 自行車輪圈之剎車面形成方法及以此法製造之輪圈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7999A true TW201707999A (zh) 2017-03-01

Family

ID=58774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8302A TW201707999A (zh) 2015-08-28 2015-08-28 自行車輪圈之剎車面形成方法及以此法製造之輪圈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7079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6412B (zh) * 2018-02-02 2023-03-21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輪圈及其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6412B (zh) * 2018-02-02 2023-03-21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輪圈及其製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4045B (zh) 用於半導體製造部件之高純度金屬頂塗層
JP2017523353A (ja) 自動車用ブレーキディスク
JP2010534807A (ja) 二重に被覆された鋳鉄製ブレーキロータおよび製造方法
US20150284835A1 (en) Method of making enhanced surface coating for light metal workpiece
WO2016161559A1 (en) A light metal or alloy matrix workpiece having tailor coated corrosion resistant layer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JP2005220442A (ja) 耐食性のある装飾的な被覆層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金属から成る基板のための層システム
CN104746072B (zh) 一种镁合金微弧离子镀表面处理方法
RU2015130685A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тормозного диска, а также тормозной диск
TW201707999A (zh) 自行車輪圈之剎車面形成方法及以此法製造之輪圈結構
JP2014152398A (ja) フッ素樹脂塗装されたアルミニウム合金製品
JP2004338218A (ja) 複合材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塑性加工品
WO2015021582A1 (en) Oxidation treatment of metal surfaces
TWM515476U (zh) 自行車輪圈結構
JP2015209562A (ja) 溶射被膜、及びその形成方法と形成装置、並びに軸受部材
CN110958800B (zh) 用于钛部件的纹理化表面
TWI678248B (zh) 加飾成型品及其製造方法
US2395743A (en) Method of making dry rectifiers
JPH11104560A (ja) 樹脂塗装アルミニウム合金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68742B2 (ja) 耐熱割れ性及び耐食性に優れた半導体製造装置用陽極酸化皮膜被覆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04314170A (ja) アルミニウム又はアルミニウム合金から成るストリップを鋳造するための鋳造ロール
RU2018137183A (ru) Имеющее покрытие поршневое кольцо с защитным слоем
EP3184672B1 (en)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disc for disc brakes
JP2014218709A (ja) 導電パターン付き立体成型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6133176A1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のピスト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64192B2 (ja) 電着ド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