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4187A - 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4187A
TW201634187A TW104108375A TW104108375A TW201634187A TW 201634187 A TW201634187 A TW 201634187A TW 104108375 A TW104108375 A TW 104108375A TW 104108375 A TW104108375 A TW 104108375A TW 201634187 A TW201634187 A TW 20163418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gth
handle
grip
virtual
cla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8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3553B (zh
Inventor
Ming-Jie Wu
Original Assignee
Ming-Jie W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g-Jie Wu filed Critical Ming-Jie Wu
Priority to TW1041083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634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3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355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34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4187A/zh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包括有一個第一夾持器及一個第二夾持器,第一夾持器包括有一個第一握柄及一個第一夾顎,第一夾顎連接於第一握柄的一端,第二夾持器包括有一個第二夾顎及一個第二握柄,第二夾顎以一個第一虛擬轉軸為中心樞設於第一握柄並與第一夾顎彼此相對,第二握柄的一端以一個第二虛擬轉軸為中心樞設於第二夾顎,第二虛擬轉軸至第二握柄末端的距離形成一個第一長度,第二夾持器具有一個頂掣臂,頂掣臂的一端以一個第三虛擬轉軸為中心樞設於第二握柄,第三虛擬轉軸至第二虛擬轉軸的距離形成一個第二長度,第二長度小於第一長度的0.19倍。

Description

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
本發明主要係揭示一種夾持裝置,尤指一種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
請參閱我國專利第I411498號之「萬能鉗」專利案,其揭露有一種萬能鉗,包含一第一握柄,一固結在該第一握柄前端的固定鉗頭,一藉由一第一軸銷樞結於該第一握柄的活動鉗頭,一藉由一第二軸銷樞結於該活動鉗頭的第二握柄,及一安裝在該第一握柄與該活動鉗頭和該第二握柄之間的閉鎖單元。該活動鉗頭供該第一軸銷穿置的一驅動孔具有一圓弧貼靠部,該閉鎖單元具有一彈性件使該活動鉗頭恆朝向後端移動並使該圓弧貼靠部恆貼靠該第一軸銷,進而可限制該活動鉗頭的移動路徑。藉此可以增加對工件的夾置力以提高夾緊效果。
然而,採用上述結構的萬能鉗夾緊工件後,使用者必須將第二握柄往遠離第一握柄的方向推,使第二握柄帶動閉鎖單元解除萬能鉗的夾緊狀態,在推動第二握柄時必須要施以相當大的力道才能夠推動第二握柄,造成使用者作業時的不便。
有鑑於上述習知結構之缺失,本發明人乃致力於設計出一種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其係可克服上述習知結構之所有缺點。
本發明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其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包括有一個第一夾持器及一個第二夾持器的夾持裝置,該第一夾持器包括有一個第一握柄、一個第一夾顎及一個調整件,該第一夾顎固定連接於該第一握柄的一端,該調整件能夠相對該第一握柄移動而靠近或遠離該第一夾顎的連接於該第一握柄相異於該第一夾顎的一端,該第二夾持器連接於該第一夾持器,該第二夾持器包括有一個第二夾顎及一個第二握柄,該第二夾顎以一個第一虛擬轉軸為中心樞設於該第一握柄的一端並與該第一夾顎彼此相對,該第二握柄的一端以一個第二虛擬轉軸為中心樞設於該第二夾顎相異於該第一夾持器的一側且該第二握柄的另一端往相異於該第二夾顎的方向延伸,該第二虛擬轉軸與該第一虛擬轉軸彼此平行,該第二虛擬轉軸至該第二握柄相異於該第二夾顎一端的距離形成一個第一長度,該第二夾持器具有一個頂掣臂,該頂掣臂的一端以一個第三虛擬轉軸為中心樞設於該第二握柄的兩端之間而該頂掣臂的另一端抵靠於該調整件,第三虛擬轉軸與該第二虛擬轉軸彼此平行,該第三虛擬轉軸至該第二虛擬轉軸的距離形成一個第二長度,該第二長度小於該第一長度的0.19倍。
該第二長度小於該第一長度的0.15倍且該第二長度大於該第一長度的0.1倍。
該第二長度小於該第一長度的0.14倍且該第二長度大於該第一長度的0.13倍。
該第三虛擬轉軸至該頂掣臂相異於該第二握柄一端的距離形成一個第三長度,該第三長度大於該第一長度的0.6倍。
該第三長度小於該第一長度的0.75倍。
該第三長度大於該第一長度的0.65倍且該第三長度小於該第一長度的0.7倍。
該第一握柄相異於該第一夾顎的一端至該第一夾顎相異於該第一握柄的一端之間的距離形成一個總長度,該第一長度小於該總長度的0.8倍且該第一長度大於該總長度的0.7倍。
該頂掣臂包括有一個限位件及一個頂掣件,該限位件的一端以該第三虛擬轉軸為中心樞設於該第二握柄,該頂掣件的一端樞設於該限位件相異於該第二握柄的一端且該頂掣件的另一端抵靠於該調整件。
該第二夾持器還具有一個彈性件,該彈性件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二夾顎且位於該第一握柄與該第二握柄之間而該彈性件的另一端連接於該第一握柄的兩端之間,該彈性件同時為該第二夾顎與該第一握柄提供拉力。
其他目的、優點和本發明之新穎性將從以下詳細的描述與相關的附圖更加明顯。
有關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茲舉兩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述如後,此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並不受此種結構之限制。
請參照圖1至圖3所示,為本發明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第一個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立體分解圖及剖面結構圖。本發明夾持裝置10包括有一個第一夾持器20及一個第二夾持器30;其中:
該第一夾持器20包括有一個第一握柄21、一個第一夾顎22及一個調整件23,該第一夾顎22固定連接於該第一握柄21的一端,該第一握柄21相異於該第一夾顎22的一端沿一個虛擬延伸線E的軸向設有一個螺孔24,該虛擬延伸線E通過該第一夾顎22,該調整件23沿該虛擬延伸線E的軸向以螺鎖方式連接於該螺孔24,該調整件23能夠選擇性地相對該第一握柄21轉動並同步移動而靠近或遠離該第一夾顎22,該第一握柄21相異於該第一夾顎22的一端至該第一夾顎22相異於該第一握柄21的一端之間的距離形成一個總長度LT。
該第二夾持器30連接於該第一夾持器20,該第二夾持器30包括有一個第二夾顎31及一個第二握柄32,該第二夾顎31以一個第一虛擬轉軸C1為中心樞設於該第一握柄21的一端並與該第一夾顎22彼此相對,該第二握柄32的一端以一個第二虛擬轉軸C2為中心樞設於該第二夾顎31相異於該第一夾持器20的一側且該第二握柄32的另一端往相異於該第二夾顎31的方向延伸,該第二虛擬轉軸C2與該第一虛擬轉軸C1彼此平行,該第二虛擬轉軸C2至該第二握柄32相異於該第二夾顎31一端的距離形成一個第一長度L1,該第一長度L1小於該總長度LT的0.8倍且該第一長度L1大於該總長度LT的0.7倍。
該第二夾持器30還包括有一個頂掣臂33及一個彈性件34,該頂掣臂33的一端以一個第三虛擬轉軸C3為中心樞設於該第二握柄32的兩端之間而該頂掣臂33的另一端抵靠於該調整件23,該頂掣臂33遠離該第二握柄32的一端能夠隨該調整件23同步相對該第一握柄21移動。
該第三虛擬轉軸C3與該第二虛擬轉軸C2彼此平行,該第三虛擬轉軸C3至該第二虛擬轉軸C2的距離形成一個第二長度L2,該第二長度L2小於該第一長度L1的0.19倍,該第二長度L2小於該第一長度L1的0.15倍且該第二長度L2大於該第一長度L1的0.1倍,該第二長度L2在本實施例中小於該第一長度L1的0.14倍且該第二長度L2大於該第一長度L1的0.13倍。該第三虛擬轉軸C3至該頂掣臂33相異於該第二握柄32一端的距離形成一個第三長度L3,該第三長度L3大於該第一長度的0.6倍且該第三長度L3小於該第一長度L1的0.75倍,該第三長度L3在本實施例中大於該第一長度的0.65倍且該第三長度L3小於該第一長度L1的0.7倍。
該彈性件34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二夾顎32且位於該第一握柄21與該第二握柄32之間而該彈性件34的另一端連接於該第一握柄21的兩端之間,該彈性件34同時為該第二夾顎32與該第一握柄21提供拉力,該彈性件34在本實施例中為拉伸彈簧。
使用者要將該夾持裝置10由鎖固狀態切換至釋放狀態時必須將該第二握柄32往相異於該第一握柄21的方向推移,該夾持裝置10藉由該第二握柄32與該頂掣臂33長度比例關係的配置,使用者在推移該第二握柄32時,不需要施加太大的力道即能夠推動該第二握柄32並帶動該頂掣臂33移動,使該夾持裝置10順利切換到釋放狀態,減輕使用者作業時的負擔。
請參照圖4至圖6所示,為本發明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第二個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立體分解圖及剖面結構圖。本案第二個實施例與第一個實施例大致相同,主要差異在於該頂掣臂33a包括有一個限位件331a及一個頂掣件332a,該限位件331a的一端以該第三虛擬轉軸C3為中心樞設於該第二握柄32a,該頂掣件332a的一端樞設於該限位件331a相異於該第二握柄32a的一端且該頂掣件332a的另一端抵靠於該調整件23a。本案第二個實施例的其餘結構與第一個實施例相同,在此則不再贅述。
該夾持裝置10a由鎖固狀態切換至釋放狀態時,該限位件331a能夠快速地相對該第二握柄32a樞轉並立即推抵該第二握柄32a,以增加該第二握柄32a的開啟速度,達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
就以上所述可以歸納出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 為本發明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其中夾持裝置包括有一個第一夾持器及一個第二夾持器,該第一夾持器包括有一個第一握柄、一個第一夾顎及一個調整件,該第一夾顎固定連接於該第一握柄的一端,該調整件能夠相對該第一握柄移動而靠近或遠離該第一夾顎的連接於該第一握柄相異於該第一夾顎的一端,該第二夾持器連接於該第一夾持器,該第二夾持器包括有一個第二夾顎及一個第二握柄,該第二夾顎以一個第一虛擬轉軸為中心樞設於該第一握柄的一端並與該第一夾顎彼此相對,該第二握柄的一端以一個第二虛擬轉軸為中心樞設於該第二夾顎相異於該第一夾持器的一側且該第二握柄的另一端往相異於該第二夾顎的方向延伸,該第二虛擬轉軸與該第一虛擬轉軸彼此平行,該第二虛擬轉軸至該第二握柄相異於該第二夾顎一端的距離形成一個第一長度,該第二夾持器具有一個頂掣臂,該頂掣臂的一端以一個第三虛擬轉軸為中心樞設於該第二握柄的兩端之間而該頂掣臂的另一端抵靠於該調整件,第三虛擬轉軸與該第二虛擬轉軸彼此平行,該第三虛擬轉軸至該第二虛擬轉軸的距離形成一個第二長度,該第二長度小於該第一長度的0.19倍。
惟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故舉凡數值之變更或等效元件之置換,或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疇。
10‧‧‧夾持裝置
20‧‧‧第一夾持器
21‧‧‧第一握柄
22‧‧‧第一夾顎
23‧‧‧調整件
24‧‧‧螺孔
30‧‧‧第二夾持器
31‧‧‧第二夾顎
32‧‧‧第二握柄
33‧‧‧頂掣臂
34‧‧‧彈性件
10a‧‧‧夾持裝置
23a‧‧‧調整件
32a‧‧‧第二握柄
33a‧‧‧頂掣臂
331a‧‧‧限位件
332a‧‧‧頂掣件
C1‧‧‧第一虛擬轉軸
C2‧‧‧第二虛擬轉軸
C3‧‧‧第三虛擬轉軸
E‧‧‧虛擬延伸線
L1‧‧‧第一長度
L2‧‧‧第二長度
L3‧‧‧第三長度
LT‧‧‧總長度
圖1:為本發明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第一個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發明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第一個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發明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第一個實施例之剖面結構圖。 圖4:為本發明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第二個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圖5:為本發明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第二個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圖6:為本發明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第二個實施例之剖面結構圖。
10‧‧‧夾持裝置
20‧‧‧第一夾持器
21‧‧‧第一握柄
22‧‧‧第一夾顎
23‧‧‧調整件
30‧‧‧第二夾持器
31‧‧‧第二夾顎
32‧‧‧第二握柄
33‧‧‧頂掣臂

Claims (10)

  1. 一種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其包括有: 一個第一夾持器,該第一夾持器包括有一個第一握柄、一個第一夾顎及一個調整件,該第一夾顎固定連接於該第一握柄的一端,該調整件能夠相對該第一握柄移動而靠近或遠離該第一夾顎連接於該第一握柄相異於該第一夾顎的一端; 一個第二夾持器,該第二夾持器連接於該第一夾持器,該第二夾持器包括有一個第二夾顎及一個第二握柄,該第二夾顎以一個第一虛擬轉軸為中心樞設於該第一握柄的一端並與該第一夾顎彼此相對,該第二握柄的一端以一個第二虛擬轉軸為中心樞設於該第二夾顎相異於該第一夾持器的一側且該第二握柄的另一端往相異於該第二夾顎的方向延伸,該第二虛擬轉軸與該第一虛擬轉軸彼此平行,該第二虛擬轉軸至該第二握柄相異於該第二夾顎一端的距離形成一個第一長度,該第二夾持器具有一個頂掣臂,該頂掣臂的一端以一個第三虛擬轉軸為中心樞設於該第二握柄的兩端之間而該頂掣臂的另一端抵靠於該調整件,第三虛擬轉軸與該第二虛擬轉軸彼此平行,該第三虛擬轉軸至該第二虛擬轉軸的距離形成一個第二長度,該第二長度小於該第一長度的0.19倍。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其中該第二長度小於該第一長度的0.15倍且該第二長度大於該第一長度的0.1倍。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其中該第二長度小於該第一長度的0.14倍且該第二長度大於該第一長度的0.13倍。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其中該第三虛擬轉軸至該頂掣臂相異於該第二握柄一端的距離形成一個第三長度,該第三長度大於該第一長度的0.6倍。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其中該第三長度小於該第一長度的0.75倍。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其中該第三長度大於該第一長度的0.65倍且該第三長度小於該第一長度的0.7倍。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其中該第一握柄相異於該第一夾顎的一端至該第一夾顎相異於該第一握柄的一端之間的距離形成一個總長度,該第一長度小於該總長度的0.8倍且該第一長度大於該總長度LT的0.7倍。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其中該頂掣臂包括有一個限位件及一個頂掣件,該限位件的一端以該第三虛擬轉軸為中心樞設於該第二握柄,該頂掣件的一端樞設於該限位件相異於該第二握柄的一端且該頂掣件的另一端抵靠於該調整件。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其中該第二夾持器還具有一個彈性件,該彈性件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二夾顎且位於該第一握柄與該第二握柄之間而該彈性件的另一端連接於該第一握柄的兩端之間,該彈性件同時為該第二夾顎與該第一握柄提供拉力。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其中該第一握柄相異於該第一夾顎的一端沿一個虛擬延伸線的軸向設有一個螺孔,該虛擬延伸線通過該第一夾顎,該調整件沿該虛擬延伸線的軸向以螺鎖方式連接於該螺孔,該調整件能夠相對該第一握柄轉動並同步移動而靠近或遠離該第一夾顎。
TW104108375A 2015-03-16 2015-03-16 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 TW2016341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8375A TW201634187A (zh) 2015-03-16 2015-03-16 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8375A TW201634187A (zh) 2015-03-16 2015-03-16 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13553B TWI513553B (zh) 2015-12-21
TW201634187A true TW201634187A (zh) 2016-10-01

Family

ID=55407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8375A TW201634187A (zh) 2015-03-16 2015-03-16 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63418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6920B (zh) * 2015-12-25 2016-11-11 Li Tu Wu Universal clamp switch structure
TWI683732B (zh) * 2019-05-21 2020-02-01 吳明杰 五連桿夾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99797A (en) * 1982-11-19 1985-02-19 Wilson Neill R Self-adjusting locking wrench
TW200635719A (en) * 2005-04-14 2006-10-16 qiu-wen Lai Clamp
TWM288585U (en) * 2005-05-05 2006-03-11 Chiou-Wen Lai Improved structure for tool pincer
US20070209484A1 (en) * 2006-03-13 2007-09-13 Chervenak Thomas M Locking pliers
TWM313580U (en) * 2006-12-11 2007-06-11 Wen-Yueh Chiang Head structure of universal pliers
US7454999B2 (en) * 2007-02-18 2008-11-25 Ming-Chieh Wu Locking pliers
US8056451B2 (en) * 2008-07-28 2011-11-15 Irwin Industrial Tool Company Locking pliers
US8225700B2 (en) * 2009-01-26 2012-07-24 Hile Jeffrey B Locking pliers with quick jaw release
US8479618B2 (en) * 2010-09-27 2013-07-09 Kuei-Chueh Hsiao Locking pliers having both fast and fine adjustment to jaw spacing
TW201302394A (zh) * 2011-07-12 2013-01-16 Ming-Jie Wu 萬能鉗
US20130239759A1 (en) * 2011-08-24 2013-09-19 Jui-Yu Huang Simple structure of locking pliers for releasing and opening handles and jaws through fast and direct pulling
TWI472412B (zh) * 2012-08-20 2015-02-11 Ming Chieh Wu 具配重之管鉗結構
US9216494B2 (en) * 2013-03-11 2015-12-22 Chiu-Chi LAI Pincer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13553B (zh) 2015-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101262A4 (en) Quick-Disassembly Nipple Connector Structure
TW201026448A (en) Locking pliers
US8794612B2 (en) Quick adjustable clamp
KR20100012820A (ko) 신속 조정식 다중 위치 플라이어
WO2015024405A1 (zh) 一种可固定钳口尺寸的钳子
US20080173143A1 (en) Universal Pliers
GB2435004A (en) Adjustable multi-jawed clamp
CN203918820U (zh) 大力钳
US20110113935A1 (en) Vice grip improvement
TW201634187A (zh) 具有省力效果之夾持裝置
CN102615600A (zh) 一种快速台钳
TWM479193U (zh) 扳手
CN105328594B (zh) 大力钳
TWI644763B (zh) 越夾越緊的鉗子
TW201603966A (zh) 快速調整夾持力道之夾持裝置
TW201318787A (zh) 管或抽水幫浦用的鉗
US2593164A (en) Pliers for round work
TWI615248B (zh) 可自動夾固之鉗子
CN106031999A (zh) 具有省力效果的夹持装置
TWM433936U (en) Pliers structure
TWI696525B (zh) 用於拆裝束環之鉗具
US1499773A (en) Work driver for lathes
TWM576943U (zh) Adjustable water pipe wrench
WO2017152484A1 (zh) 一种可伸缩工具钳
TWI758154B (zh) 快轉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