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2590A - 新穎化合物及著色感光性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新穎化合物及著色感光性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2590A
TW201632590A TW104107690A TW104107690A TW201632590A TW 201632590 A TW201632590 A TW 201632590A TW 104107690 A TW104107690 A TW 104107690A TW 104107690 A TW104107690 A TW 104107690A TW 201632590 A TW201632590 A TW 20163259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halogen atom
substituted
carbon atoms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7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52315B (zh
Inventor
Yusuke Kubota
Yuji Oda
Original Assignee
Adek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eka Corp filed Critical Adeka Corp
Priority to TW104107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231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32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2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2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2315B/zh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耐溶劑性及耐熱性優異、進而於光吸收譜中波形控制性優異、適合於染料之新穎化合物及使用有該化合物(染料)之著色感光性組合物(著色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及彩色濾光片,其係將下述通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尤其通式(1)中之R4及R7之任一者或兩者為羥基或鹵素原子、或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基或可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氧基的化合物用作染料者。 □通式(1)之具體內容如本說明書中所記載。

Description

新穎化合物及著色感光性組合物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設計為所期望之色相、作為光吸收劑具有良好之性能、耐熱性經提高之適合於染料之新穎化合物。進而,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用有該染料、可藉由能量線而聚合之著色感光性組合物及使用有該著色感光性組合物之彩色濾光片。
對於特定之光具有強度較大之吸收的化合物可用作CD-R、DVD-R、DVD+R、BD-R等光學記錄媒體之記錄層或液晶顯示裝置(LCD)、電漿顯示面板(PDP)、電致發光顯示器(ELD)、陰極管顯示裝置(CRT)、螢光顯示管、場發射顯示器等圖像顯示裝置之光學元件。
於液晶顯示裝置(LCD)、電漿顯示面板(PDP)、電致發光顯示器(ELD)、陰極管顯示裝置(CRT)、螢光顯示管、場發射顯示器等圖像顯示裝置用之光學濾光片中,吸收300~1100nm之波長之光的各種化合物可用作光吸收劑。對於該等光吸收劑,要求光吸收特別急遽、即λmax之半值寬較小等波形控制性優異,又,不會因光或熱等而失去功能。
液晶顯示裝置(LCD)中所使用之光學濾光片主要有彩色濾光片。彩色濾光片通常使用有RGB三原色,若為單獨之色材則難以具有純粹之RGB色相,因此一直努力使用複數種色材而接近純粹之RGB色相。故而,亦需要黃色、橙色、紫色等之色材而並非RGB。
彩色濾光片中所使用之光吸收劑中,根據耐熱性之高低而使用 有機及/或無機顏料,但由於為顏料,故而存在作為顯示裝置之亮度下降之問題,一直藉由提高光源之亮度而解決該問題。然而,伴隨低耗電化之趨勢,使用有染料之彩色濾光片之開發變得盛行。
又,近年來,於固體攝像元件中所使用之彩色濾光片中,就提高畫質之觀點而言,要求著色圖案之薄膜化,為了實現薄膜化,就色濃度方面而言必須提高染料濃度。又,於染料之莫耳吸光係數較低之情形時,亦必須添加大量之染料。
然而,若提高染料濃度,則存在如下問題:成膜後可見色素自形成像素之溶出或析出,或於成膜後實施加熱處理(後烘烤)之情形時,於鄰接像素間或積層結構中之上下層間易產生混色。
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色素單體及其聚合物,於專利文獻2中揭示有含有具有聚合性基之色素之全像記錄材料,於專利文獻3中揭示有含有具有聚合性基之色素之雙光子吸光記錄材料,於專利文獻4中揭示有含有於陰離子具有聚合性基之三芳基甲烷系色素單體的感光性著色組合物。然而,該等文獻中記載之具有聚合性基之化合物於耐溶劑性及耐熱性方面並不令人滿意。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11-246627號公報
專利文獻2:美國專利公開2007/070481號公報
專利文獻3:美國專利公開2009/088490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4266627號公報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耐溶劑性及耐熱性優異、進而於光吸收譜中波形控制性優異、適合於染料的新穎化合物。又,本 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用有上述染料之著色感光性組合物(著色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又,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用有上述著色感光性組合物(著色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之光學濾光片,尤其提供一種不降低亮度、適合於液晶顯示面板等圖像顯示裝置之彩色濾光片。
本發明者等人反覆進行潛心研究,結果獲得如下見解:具有特定結構之化合物係耐熱性優異,於著色感光性組合物(著色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中耐溶劑性優異,於光吸收譜中波形控制性優異,又,上述著色感光性組合物(著色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不會降低光學濾光片(尤其彩色濾光片)之亮度,適合於液晶顯示面板等圖像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從而達成本發明。
本發明係基於上述見解而完成者,其提供一種下述通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中,R1、R2、R3、R4、R5、R6、R7、R8、R9及R10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或鹵素原子,或表示經氰基、硝基、羥基或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基, 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氧基,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6~20之芳基,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6~20之芳氧基,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6~20之芳硫基,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8~20之芳烯基,或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7~20之芳烷基,R11、R12、R13、R14、R15及R16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羥基、鹵素原子、氰基或硝基,或表示經硝基、羧基、磺酸基、羥基或鹵素原子取代、或經羧基之酯、磺酸基之酯、羧基之鹽或磺酸基之鹽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基,經碳原子數1~4之烷基、鹵素原子、氰基、乙烯基、硝基、羧基、磺酸基或羥基取代、或經羧基之酯、磺酸基之酯、羧基之鹽或磺酸基之鹽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基,經碳原子數1~4之烷基、鹵素原子、氰基、乙烯基、硝基、羧基、磺酸基或羥基取代、或經羧基之酯、磺酸基之酯、羧基之鹽或磺酸基之鹽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苄基;R1與R11、R2與R12、R5與R13、R6與R14、R9與R15及R10與R16可連結而形成6員環,R11與R12、R13與R14及R15與R16可連結而形成3~6員環之雜環,R3與R4及R7與R8可經由單鍵、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CR17R18、CO、NR19、PR20或SO2連結而形成環,X表示單鍵、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CR17R18、CO、NR19、PR20或SO2,R17、R18、R19及R20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基或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 數1~8之烷氧基,Anq-表示q價之陰離子,q表示1或2,p表示將電荷保持為中性之係數;其中,R11、R12、R13、R14、R15及R16之任一個以上成為氫原子)又,本發明提供一種包含含有上述化合物之染料(A)、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聚合性化合物(B)、及光聚合起始劑(C)的著色感光性組合物。
又,本發明提供一種上述著色感光性組合物之硬化物及於至少一部分具備該硬化物而成之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
本發明之化合物係耐溶劑性及耐熱性優異,進而於光吸收譜中波形控制性優異,適合作為染料。又,以本發明之化合物為染料之著色感光性組合物(著色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不降低亮度,適合作為液晶顯示面板等圖像顯示裝置之彩色濾光片。
圖1係表示實施例1中合成之本發明之化合物即化合物No.13之1H-NMR圖表。
圖2係表示實施例1中合成之本發明之化合物即化合物No.25之1H-NMR圖表。
圖3係表示實施例1中合成之本發明之化合物即化合物No.26之1H-NMR圖表。
圖4係表示實施例1中合成之本發明之化合物即化合物No.35之1H-NMR圖表。
以下,基於較佳之實施形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明係上述通式(I)所表示之新穎化合物。
上述通式(I)所表示之化合物中,R1、R2、R3、R4、R5、R6、R7、R8、R9及R10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或鹵素原子,或表示經氰基、硝基、羥基或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基,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氧基,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6~20之芳基,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6~20之芳氧基,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6~20之芳硫基,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8~20之芳烯基,或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7~20之芳烷基。
作為鹵素原子,可列舉: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及碘原子等。以下說明中之鹵素原子亦完全相同。
作為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基,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異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三戊基、己基、2-己基、3-己基、環己基、1-甲基環己基、庚基、2-庚基、3-庚基、異庚基、第三庚基、1-辛基、異辛基、第三辛基等。
作為經氰基、硝基、羥基或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基,可列舉上述碳原子數1~8之烷基中之氫原子之一部分或全部經選自氰基、硝基、羥基或鹵素原子中之一種或兩種以上取代之基。
作為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氧基,可列舉:甲氧基、乙氧基、異丙氧基、丁氧基、第二丁氧基、第三丁氧基、異丁氧基、戊氧基、異戊氧基、第三戊氧基、己氧基、2-己氧基、3-己氧基、環己氧基、4-甲基環己氧基、庚氧基、2-庚氧基、3-庚氧基、異庚氧基、第三庚氧基、1-辛氧基、異辛氧基、第三辛氧基等。
作為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氧基,可列舉上述碳 原子數1~8之烷氧基中之氫原子之一部分或全部經鹵素原子取代之基。
作為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6~20之芳基,可列舉:苯基、萘基等。
作為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6~20之芳基,可列舉上述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6~20之芳基中之氫原子之一部分或全部經鹵素原子取代之基。
作為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6~20之芳氧基,可列舉:苯氧基、萘氧基等。
作為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6~20之芳氧基,可列舉上述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6~20之芳氧基中之氫原子之一部分或全部經鹵素原子取代之基。
作為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6~20之芳硫基,可列舉:苯硫基、萘硫基等。
作為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6~20之芳硫基,可列舉上述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6~20之芳硫基中之氫原子之一部分或全部經鹵素原子取代之基。
作為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8~20之芳烯基,可列舉:苄基、苯乙基、二苯甲基、三苯甲基等。
作為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8~20之芳烯基,可列舉:上述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8~20之芳烯基中之氫原子之一部分或全部經鹵素原子取代之基。
作為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7~20之芳烷基,可列舉:苯乙烯基、苯烯丙基等。
作為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7~20之芳烷基,可列舉上述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7~20之芳烷基中之氫原子之一部分或全部經鹵素 原子取代之基。
R11、R12、R13、R14、R15及R16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羥基、鹵素原子、氰基或硝基,或表示經硝基、羧基、磺酸基、羥基或鹵素原子取代、或經羧基之酯、磺酸基之酯、羧基之鹽或磺酸基之鹽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基,經碳原子數1~4之烷基、鹵素原子、氰基、乙烯基、硝基、羧基、磺酸基或羥基取代、或經羧基之酯、磺酸基之酯、羧基之鹽或磺酸基之鹽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基,經碳原子數1~4之烷基、鹵素原子、氰基、乙烯基、硝基、羧基、磺酸基或羥基取代、或經羧基之酯、磺酸基之酯、羧基之鹽或磺酸基之鹽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苄基。
其中,R11、R12、R13、R14、R15及R16之任一個以上必須為氫原子。
作為未經取代之碳數1~8之烷基,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異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三戊基、己基、2-己基、3-己基、環己基、1-甲基環己基、庚基、2-庚基、3-庚基、異庚基、第三庚基、1-辛基、異辛基、第三辛基等。
上述之烷基之一部分或全部可經硝基、羧基、磺酸基、羥基或鹵素原子取代,又,亦可經羧基之酯、磺酸基之酯、羧基之鹽或磺酸基之鹽取代。
作為羧基之酯,例如可列舉:甲酯、乙酯、異丙酯、丁酯等碳數1~4之酯。
作為羧基之鹽或磺酸基之鹽,例如可列舉:鋰鹽、鈉鹽、鉀鹽等鹼金屬鹽,銨鹽、乙醇胺鹽、二乙醇胺鹽、三乙醇胺鹽等胺鹽。
上述苯基及苄基之一部分或全部可經鹵素原子、氰基、乙烯基、硝基、羧基、磺酸基取代,亦可經羧基之酯、磺酸基之酯、羧基之鹽或磺酸基之鹽取代。作為該酯及鹽之例,可列舉上述之例。
R1與R11、R2與R12、R5與R13、R6與R14、R9與R15及R10與R16可連結而形成6員環,R11與R12、R13與R14及R15與R16可連結而形成3~6員環之雜環,R3與R4及R7與R8可經由單鍵、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CR17R18、CO、NR19、PR20或SO2連結而形成環。
作為上述可連結而形成之6員環,可列舉:哌啶環、吡啶環、嘧啶環、喹啉環、異喹啉環等,作為上述可連結而形成之3~6員環之雜環,可列舉:哌啶環、哌環、吡咯啶環、啉環、硫代啉環、吡啶環、吡環、嘧啶環、喹啉環、異喹啉環、咪唑環、唑環、咪唑啶環、吡唑啶環、異唑啶環、異四氫噻唑環等。該等6員環或雜環亦可與其他環縮合或經取代。
X表示單鍵、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CR17R18、CO、NR19、PR20或SO2,R17、R18、R19及R20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基或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氧基,作為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基、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基、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氧基或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氧基之例,可列舉上述之例。
上述通式(I)中之pAnq-表示q價之陰離子,q表示1或2,p表示將電荷保持為中性之係數。作為Anq-所表示之陰離子,例如,作為一價者,可列舉:氯化物離子、溴化物離子、碘化物離子、氟化物離子等鹵化物離子;過氯酸根離子、氯酸根離子、硫氰酸根離子、六氟磷酸 根離子、六氟銻酸根離子、四氟硼酸根離子等無機系陰離子;甲磺酸根離子、十二烷基磺酸根離子、苯磺酸根離子、甲苯磺酸根離子、三氟甲磺酸根離子、萘磺酸根離子、二苯基胺-4-磺酸根離子、2-胺基-4-甲基-5-氯苯磺酸根離子、2-胺基-5-硝基苯磺酸根離子、酞菁磺酸根離子、具有聚合性取代基之磺酸根離子、日本專利特開平10-235999、日本專利特開平10-337959、日本專利特開平11-102088、日本專利特開2000-108510、日本專利特開2000-168223、日本專利特開2001-209969、日本專利特開2001-322354、日本專利特開2006-248180、日本專利特開2006-297907、日本專利特開平8-253705號公報、日本專利特表2004-503379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5-336150號公報、國際公開2006/28006號公報等中揭示之磺酸根離子等有機磺酸系陰離子;辛基磷酸根離子、十二烷基磷酸根離子、十八烷基磷酸根離子、苯基磷酸根離子、壬基苯基磷酸根離子、2,2'-亞甲基雙(4,6-二-第三丁基苯基)膦酸根離子等有機磷酸系陰離子;雙三氟甲基磺醯亞胺離子、雙全氟丁磺醯亞胺離子、全氟-4-乙基環己磺酸根離子、四(五氟苯基)硼酸根離子、三(氟烷基磺醯基)碳陰離子等,作為二價者,例如可列舉:苯二磺酸根離子、萘二磺酸根離子等。
又,視需要亦可使用:具有將處於激發狀態之活性分子去激發(淬滅)之功能的淬滅陰離子、或於環戊二烯基環上具有羧基或膦酸基、磺酸基等陰離子性基之二茂鐵、二茂釕等茂金屬化合物陰離子等。
又,p係以分子整體之電荷成為中性之方式而選擇。
作為上述淬滅陰離子,例如可列舉:日本專利特開昭60-234892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5-43814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5-305770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6-239028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9-309886 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9-323478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10-45767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平11-208118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0-168237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2-201373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2-206061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5-297407號公報、日本專利特公平7-96334號公報、國際公開98/29257號公報等中揭示之陰離子。
作為上述通式(I)中之Anq-所表示之陰離子,就耐熱性方面而言,較佳為:一價之有機磺酸系陰離子、雙三氟甲基磺醯亞胺離子、雙全氟丁磺醯亞胺離子、全氟-4-乙基環己磺酸根離子、苯二磺酸根離子、萘二磺酸根離子,進而較佳為雙三氟甲基磺醯亞胺離子。
上述通式(I)所表示之化合物之中,就於光吸收譜中波形控制性尤其優異方面而言,較佳為以下者。
即,較佳為R4及R7之任一者或兩者為羥基、鹵素原子、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基或可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氧基,更佳為鹵素原子、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基,進而較佳為鹵素原子。
作為R11、R12、R13、R14、R15及R16之氫原子以外之基,就溶劑溶解性方面而言,較佳為經極性基、尤其羥基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基。
作為X,就獲取容易性方面而言,較佳為氧原子或硫原子。
作為本發明之上述通式(I)所表示之化合物之陽離子部分之具體例,可列舉下述化合物No.1~No.36。
上述通式(I)所表示之化合物之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於上述通式(I)中之X為氧原子之情形時,可依據下述反應式而製造。
再者,於X為氧原子以外之情形時,亦可依據下述製造方法而製造。又,亦可依據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09),74(8),3183-3185中記載之公知之方法等而製造。
(式中,R1~R16、Anq-、p及q與上述通式(I)相同)
上述通式(I)所表示之化合物除可用作以下說明之著色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以外,亦可用於顯示器或光學透鏡中所使用之光學濾光片、銀鹽照相用感光材料、染物、塗料、光學記錄色素等。
其次,對本發明之著色感光性組合物加以說明。於以下說明中,酌情將著色感光性組合物或下述著色鹼顯影性組合物記為著色組合物。
本發明之著色感光性組合物含有:含有本發明之化合物之染料(A)(以下亦稱為染料(A))、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聚合性化合物(B)(包括具有賦予鹼顯影性之鹼可溶性取代基、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聚合性化合物(B'))、及光聚合起始劑(C)、視需要進而色材(其中不包括包含上述通式(I)所表示之化合物的染料)之一種以上(D)。
本發明中所使用之染料(A)只要至少含有一種本發明之化合物即可,可單獨或組合複數種使用。又,染料(A)亦可使用本發明之化合物以外之公知之染料。作為公知之染料,例如可列舉:偶氮染料、蒽醌染料、靛藍類染料、三芳基甲烷染料、二苯并吡喃染料、茜素染料、吖啶染料、茋染料、噻唑染料、萘酚染料、喹啉染料、硝基染料、吲達胺染料、染料、酞菁染料、花青染料等染料等,該等可混合複數種使用。
於本發明中所使用之染料(A)中,本發明之化合物之含量較佳為50~100質量%,更佳為70~100質量%。若本發明之化合物之含量小於50質量%,則存在於溶劑中之溶解性下降或耐熱性下降之情形。
於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中,上述染料(A)之含量於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中較佳為0.01~50質量%,更佳為0.1~30質量%。若染料(A)之含量小於0.01質量%,則存在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之硬化物無法獲得所期望之濃度之色之情形,若大於50質量%,則存在引起染料(A)於著色組合物中析出之情形。
<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聚合性化合物(B)>
作為上述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聚合性化合物(B),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先前於感光性組合物中所使用者,例如可列舉:乙烯、丙烯、丁烯、異丁烯、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等不飽和脂肪族烴;(甲基)丙烯酸、α-氯丙烯酸、伊康酸、順丁烯二酸、甲基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雙環庚烯二甲酸、丁烯酸、異丁烯酸、乙烯基乙酸、烯丙基乙酸、桂皮酸、己二烯酸、甲基反丁烯二酸、丁二酸單[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酯、鄰苯二甲酸單[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酯、ω-羧基聚己內酯單(甲基)丙烯酸酯等於兩末端具有羧基與羥基之聚合物之單(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羥基乙酯‧順丁烯二酸酯、(甲基)丙烯酸羥基丙酯‧順丁烯二酸酯、二環戊二烯‧順丁烯二酸酯或具有1個羧基與2個以上之(甲基)丙烯醯基之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等不飽和多元酸;(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下述化合物No.A1~No.A4、(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甲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胺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聚(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四氫呋喃酯、(甲基)丙烯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苄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 酯、三羥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環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異氰尿酸三[(甲基)丙烯醯基乙基]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寡聚物等不飽和一元酸及多元醇或多酚之酯;(甲基)丙烯酸鋅、(甲基)丙烯酸鎂等不飽和多元酸之金屬鹽;順丁烯二酸酐、伊康酸酐、甲基順丁烯二酸酐、甲基四氫鄰苯二甲酸酐、四氫鄰苯二甲酸酐、三烷基四氫鄰苯二甲酸酐、5-(2,5-二氧代四氫呋喃基)-3-甲基-3-環己烯-1,2-二羧酸酐、三烷基四氫鄰苯二甲酸酐-順丁烯二酸酐加成物、十二碳烯基丁二酸酐、甲基雙環庚烯二甲酸酐等不飽和多元酸之酸酐;(甲基)丙烯醯胺、亞甲基雙(甲基)丙烯醯胺、二伸乙基三胺三(甲基)丙烯醯胺、苯二甲基雙(甲基)丙烯醯胺、α-氯丙烯醯胺、N-2-羥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不飽和一元酸及多胺之醯胺;丙烯醛等不飽和醛;(甲基)丙烯腈、α-氯丙烯腈、二氰亞乙烯、丁烯腈(allyl cyanide)等不飽和腈;苯乙烯、4-甲基苯乙烯、4-乙基苯乙烯、4-甲氧基苯乙烯、4-羥基苯乙烯、4-氯苯乙烯、二乙烯苯、乙烯基甲苯、乙烯基苯甲酸、乙烯基苯酚、乙烯基磺酸、4-乙烯基苯磺酸、乙烯基苄基甲醚、乙烯基苄基縮水甘油醚等不飽和芳香族化合物;甲基乙烯基酮等不飽和酮;乙烯胺、烯丙胺、N-乙烯基吡咯啶酮、乙烯基哌啶等不飽和胺化合物;烯丙醇、巴豆醇等乙烯醇;乙烯基甲醚、乙烯基乙醚、正丁基乙烯醚、異丁基乙烯醚、烯丙基縮水甘油醚等乙烯醚;順丁烯二醯亞胺、N-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N-環己基順丁烯二醯亞胺等不飽和醯亞胺類;茚、1-甲基茚等茚類;1,3-丁二烯、異戊二烯、氯丁二烯等脂肪族共軛二烯類;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聚矽氧烷等於聚合物分子鏈之末端具有單(甲基)丙烯醯基之巨單體類;氯乙烯、偏二氯乙烯、丁二酸二乙烯 酯、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磷酸三烯丙酯、異氰尿酸三烯丙酯、乙烯基硫醚、乙烯基咪唑、乙烯基唑啉、乙烯基咔唑、乙烯基吡咯啶酮、乙烯基吡啶、含羥基之乙烯基單體與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之乙烯基胺基甲酸酯化合物、含羥基之乙烯基單體與聚環氧化合物之乙烯基環氧化合物,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等含羥基之多官能丙烯酸酯與甲苯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等多官能異氰酸酯之反應物,作為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等含羥基之多官能丙烯酸酯與丁二酸酐、鄰苯二甲酸酐、四氫鄰苯二甲酸酐等二元酸酐之反應物且具有酸值之多官能丙烯酸酯。
該等聚合性化合物可單獨或混合兩種以上使用,又,於混合兩種以上使用之情形時,可將該等預先共聚合而作為共聚物使用。
又,於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中,若使用具有賦予鹼顯影性之鹼可溶性取代基之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聚合性化合物(B')(以下,亦稱為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鹼顯影性化合物(B'))作為上述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聚合性化合物(B),則本發明之著色感光性組合物成為著色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作為該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鹼顯影性化合物(B'),可使用:(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異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等(甲基)丙烯酸酯類;N-乙烯基吡咯啶酮;苯乙烯及其衍生物、α-甲基苯乙烯等苯乙烯類;(甲基)丙烯醯胺、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烷氧基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二丙酮(甲基)丙烯醯胺等丙烯醯胺類;(甲基)丙烯腈、乙烯、丙烯、丁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等其他乙烯系化合物、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巨單體、聚苯乙烯巨單體等巨單體類、三環癸烷骨架之單甲基丙烯酸酯、N-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3-乙基氧雜環丁烷等與(甲基)丙烯酸之共聚物及使該等與昭和電工(股)公司製造之KARENZ MOI、AOI之類之具有不飽和鍵之異氰酸酯化合物進行反應 而獲得之(甲基)丙烯酸之共聚物、或使苯酚及/或甲酚酚醛清漆環氧樹脂、具有聯苯骨架、萘骨架之酚醛清漆環氧樹脂、雙酚A酚醛清漆型環氧化合物、二環戊二烯酚醛清漆型環氧化合物等酚醛清漆型環氧化合物、具有多官能環氧基之聚苯基甲烷型環氧樹脂、下述通式(II)所表示之環氧化合物等之環氧基與不飽和一元酸作用並進而與多元酸酐作用而獲得之樹脂。該等單體可單獨使用一種或混合兩種以上使用。又,上述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鹼顯影性化合物(B')較佳為含有不飽和基0.2~1.0當量。
(式中,X1表示直接鍵、亞甲基、碳原子數1~4之亞烷基、碳原子數3~20之脂環式烴基、-O-、-S-、-SO2-、-SS-、-SO-、-CO-、-OCO-或下述式(a)、(b)或(c)所表示之取代基,該亞烷基可經鹵素原子取代,R31、R32、R33及R34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碳原子數1~5之烷基、碳原子數1~8之烷氧基、碳原子數2~5之烯基或鹵素原子,上述烷基、烷氧基及烯基可經鹵素原子取代,m為0~10之整數)
(式中,Y2表示可經碳原子數1~10之烷基或碳原子數1~10之烷氧基取代之苯基、可經碳原子數1~10之烷基或碳原子數1~10之烷氧基取代之碳原子數3~10之環烷基、或氫原子,Y1表示碳原子數1~10之烷基、碳原子數1~10之烷氧基、碳原子數2~10之烯基或鹵素原子,上述Y1之烷基、烷氧基及烯基可經鹵素原子取代,b為0~5之整數)
(式中,Y3及Y4分別獨立表示可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1~10之烷基、可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6~20之芳基、可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6~20之芳氧基、可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6~20之芳硫基、可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8~20之芳烯基、可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7~20之芳烷基、可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2~20之雜環基、將複數種該等基組合而成之基、或鹵素原子,上述Y3及Y4之烷基及芳烷基中之亞甲基可經不飽和鍵、-O-或-S-而中斷,Y4可以鄰接之Y4彼此形成環,n表示0~4之整數,q表示0~8之整數,r表示0~4之整數,s表示0~4之整數,r與s之數之合計為2~4之整數)
作為與上述環氧化合物之環氧基發生作用之上述不飽和一元酸,可列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烯酸、桂皮酸、己二烯酸、甲基丙烯酸羥基乙酯‧順丁烯二酸酯等。可列舉:丙烯酸羥基乙酯‧順丁烯二酸酯、甲基丙烯酸羥基丙酯‧順丁烯二酸酯、丙烯酸羥基丙酯‧順丁烯二酸酯、二環戊二烯‧順丁烯二酸酯等。
又,作為使上述不飽和一元酸發生作用後進而發生作用之上述多元酸酐,可列舉:聯苯四羧酸二酐、四氫鄰苯二甲酸酐、丁二酸酐、順丁烯二酸酐、偏苯三甲酸酐、均苯四甲酸酐、2,2'-3,3'-二苯甲酮四羧酸酐、乙二醇雙脫水偏苯三酸酯、丙三醇三脫水偏苯三酸酯、六氫鄰苯二甲酸酐、甲基四氫鄰苯二甲酸酐、耐地酸酐、甲基耐地酸酐、三烷基四氫鄰苯二甲酸酐、六氫鄰苯二甲酸酐、5-(2,5-二氧代四氫呋喃基)-3-甲基-3-環己烯-1,2-二羧酸酐、三烷基四氫鄰苯二甲酸酐-順丁烯二酸酐加成物、十二碳烯基丁二酸酐、甲基雙環庚烯二甲酸酐等。
上述環氧化合物、上述不飽和一元酸及上述多元酸酐之反應莫耳比較佳為如下所述。即,於具有以相對於上述環氧化合物之1個環氧基加成有上述不飽和一元酸之羧基0.1~1.0個之結構的環氧加成物中,較佳為形成如下之比率:相對於該環氧加成物之1個羥基,上述多元酸酐之酸酐結構為0.1~1.0個。
上述環氧化合物、上述不飽和一元酸及上述多元酸酐之反應可依據常法而進行。
為了調整酸值而改良本發明之著色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之顯影性,可與上述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鹼顯影性化合物一起進而使用單官能或多官能環氧化合物。上述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鹼顯影性化合物之固形物成分之酸值較佳為5~120mgKOH/g之範圍,單官能或多官能環氧化合物之使用量較佳為以滿足上述酸值之方式而選擇。
作為上述單官能環氧化合物,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縮水甘油醚、乙基縮水甘油醚、丙基縮水甘油醚、異丙基縮水甘油醚、丁基縮水甘油醚、異丁基縮水甘油醚、第三丁基縮水甘油醚、戊基縮水甘油醚、己基縮水甘油醚、庚基縮水甘油醚、辛基縮水甘油醚、壬基縮水甘油醚、癸基縮水甘油醚、十一烷基縮水甘油醚、十二烷基縮水甘油醚、十三烷基縮水甘油醚、十四烷基縮水甘油醚、十五烷基縮水甘油醚、十六烷基縮水甘油醚、2-乙基己基縮水甘油醚、烯丙基縮水甘油醚、炔丙基縮水甘油醚、對甲氧基乙基縮水甘油醚、苯基縮水甘油醚、對甲氧基縮水甘油醚、對丁基苯酚縮水甘油醚、甲苯基縮水甘油醚、2-甲基甲苯基縮水甘油醚、4-壬基苯基縮水甘油醚、苄基縮水甘油醚、對異丙苯基苯基縮水甘油醚、三苯甲基縮水甘油醚、甲基丙烯酸2,3-環氧丙酯、環氧化大豆油、環氧化亞麻仁油、丁酸縮水甘油酯、一氧化乙烯基環己烷、1,2-環氧-4-乙烯基環己烷、氧化苯乙烯、氧化蒎烯、氧化甲基苯乙烯、氧化環己烯、氧化丙烯、上述化合物No.A2、No.A3等。
作為上述多官能環氧化合物,若使用選自由雙酚型環氧化合物及縮水甘油醚類所組成之群中之一種以上,則可獲得特性更佳之著色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故而較佳。作為該雙酚型環氧化合物,除可使用上述通式(I)所表示之環氧化合物以外,亦可使用例如氫化雙酚型環氧化合物等雙酚型環氧化合物。作為該縮水甘油醚類,可列舉: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4-丁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8-辛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10-癸二醇二縮水甘油醚、2,2-二甲基-1,3-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二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三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四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六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4-環己烷二甲醇二縮水甘油醚、1,1,1-三(縮水甘油氧基甲基)丙烷、1,1,1-三(縮水甘油氧基甲基)乙烷、1,1,1-三(縮 水甘油氧基甲基)甲烷、1,1,1,1-四(縮水甘油氧基甲基)甲烷。
另外,亦可使用:苯酚酚醛清漆型環氧化合物、聯苯酚醛清漆型環氧化合物、甲酚酚醛清漆型環氧化合物、雙酚A酚醛清漆型環氧化合物、二環戊二烯酚醛清漆型環氧化合物等酚醛清漆型環氧化合物;3,4-環氧-6-甲基環己基甲基-3,4-環氧-6-甲基環己烷羧酸酯、3,4-環氧環己基甲基-3,4-環氧環己烷羧酸酯、1-環氧乙基-3,4-環氧環己烷等脂環式環氧化合物;鄰苯二甲酸二縮水甘油酯、四氫鄰苯二甲酸二縮水甘油酯、二聚酸縮水甘油酯等縮水甘油酯類;四縮水甘油基二胺基二苯甲烷、三縮水甘油基-對胺基苯酚、N,N-二縮水甘油基苯胺等縮水甘油基胺類;1,3-二縮水甘油基-5,5-二甲基乙內醯脲、三縮水甘油基異氰尿酸酯等雜環式環氧化合物;二氧化二環戊二烯等二氧化物;萘型環氧化合物、三苯甲烷型環氧化合物、二環戊二烯型環氧化合物等。
上述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聚合性化合物(B)(包括上述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鹼顯影性化合物(B'))中,就相溶性、鹼顯影性及耐熱性方面而言,較佳為:乙烯、丙烯、丁烯、異丁烯、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等不飽和脂肪族烴;(甲基)丙烯酸、α-氯丙烯酸、伊康酸、順丁烯二酸、甲基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雙環庚烯二甲酸、丁烯酸、異丁烯酸、乙烯基乙酸、烯丙基乙酸、桂皮酸、己二烯酸或甲基反丁烯二酸、丁二酸單[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酯、鄰苯二甲酸單[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酯或ω-羧基聚己內酯單(甲基)丙烯酸酯等於兩末端具有羧基與羥基之聚合物之單(甲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羥基乙酯‧順丁烯二酸酯、(甲基)丙烯酸羥基丙酯‧順丁烯二酸酯、二環戊二烯‧順丁烯二酸酯及具有1個羧基與2個以上(甲基)丙烯醯基之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等不飽和一元酸;使上述通式(III)所表示之環氧化合物等之環氧基與不飽和一元酸作用 並進而與多元酸酐作用而獲得之樹脂等具有酸值之多官能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異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等(甲基)丙烯酸酯類,更佳為不飽和脂肪族烴及不飽和一元酸。
於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中,上述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聚合性化合物(B)(包括上述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鹼顯影性化合物(B'))之含量於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中,較佳為30~99質量%,尤佳為60~95質量%。若上述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聚合性化合物(B)之含量小於30質量%,則存在硬化物之力學強度不足而產生裂痕、或於具有鹼顯影性之情形時發生顯影不良之情形,若大於99質量%,則存在藉由曝光獲得之硬化不充分而發黏、或於具有鹼顯影性之情形時顯影時間變長而硬化部分亦因鹼而發生膜缺陷的情形。
<光聚合起始劑(C)>
作為上述光聚合起始劑(C),可使用先前已知之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二苯甲酮、苯基聯苯酮、1-羥基-1-苯甲醯基環己烷、安息香、苄基二甲基縮酮、1-苄基-1-二甲基胺基-1-(4'-啉基苯甲醯基)丙烷、2-啉基-2-(4'-甲基巰基)苯甲醯基丙烷、9-氧硫、1-氯-4-丙氧基-9-氧硫、異丙基-9-氧硫、二乙基-9-氧硫、乙基蒽醌、4-苯甲醯基-4'-甲基二苯硫醚、安息香丁醚、2-羥基-2-苯甲醯基丙烷、2-羥基-2-(4'-異丙基)苯甲醯基丙烷、4-丁基苯甲醯基三氯甲烷、4-苯氧基苯甲醯基二氯甲烷、苯甲醯基甲酸甲酯、1,7-雙(9'-吖啶基)庚烷、9-正丁基-3,6-雙(2'-啉基異丁醯基)咔唑、2-甲基-4,6-雙(三氯甲基)-均三、2-苯基-4,6-雙(三氯甲基)-均三、2-萘基-4,6-雙(三氯 甲基)-均三、2,2-雙(2-氯苯基)-4,5,4',5'-四苯基-1-2'-聯咪唑、4,4-偶氮二異丁腈、三苯膦、樟腦醌、過氧化苯甲醯基等,作為市售品,可列舉:N-1414、N-1717、N-1919、PZ-408、NCI-831、NCI-930(ADEKA(股)公司製造),IRGACURE369、IRGACURE907、IRGACURE OXE 01、IRGACURE OXE 02(BASF(股)公司製造)等。
上述光聚合起始劑(C)之中,就感度及色調方面而言,較佳為2-啉基-2-(4'-甲基巰基)苯甲醯基丙烷、9-正丁基-3,6-雙(2'-啉基異丁醯基)咔唑,進而較佳為2-啉基-2-(4'-甲基巰基)苯甲醯基丙烷。
於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中,上述光聚合起始劑(C)之含量於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中較佳為0.1~30質量%,尤佳為0.5~10質量%。若上述光聚合起始劑(C)之含量小於0.1質量%,則存在藉由曝光而獲得之硬化變得不充分之情形,若大於30質量%,則存在起始劑(C)於樹脂組合物中析出之情形。
於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中可進而含有本發明之化合物以外之色材(D)。該等色材可單獨或混合兩種以上使用。
作為上述色材(D),例如可使用:亞硝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偶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二苯并吡喃化合物、喹啉化合物、蒽醌化合物、香豆素化合物、酞菁化合物、異吲哚啉酮化合物、異吲哚啉化合物、喹吖啶酮化合物、蒽締蒽酮化合物、紫環酮化合物、苝化合物、二酮基吡咯并吡咯化合物、硫靛藍化合物、二化合物、三苯甲烷化合物、喹酞酮化合物、萘四羧酸;偶氮染料、花青染料之金屬錯合物;色澱顏料;藉由爐法、導槽法、熱法而獲得之碳黑或乙炔黑、科琴黑或燈黑等碳黑;將上述碳黑以環氧樹脂調整、被覆而得者,將上述碳黑預先於溶劑中以樹脂進行分散處理而吸附有20~200mg/g之樹脂而得者,將上述碳黑進行酸性或鹼性表面處理而得者,平均粒徑為8nm以上且DBP吸油量為90ml/100g以下者,950℃下之揮 發分中根據CO、CO2算出之總氧量為相對於碳黑之表面積每100m2為9mg以上者;石墨、石墨化碳黑、活性碳、碳纖維、奈米碳管、螺旋碳纖維、碳奈米角、碳氣凝膠、富勒烯;苯胺黑、顏料黑7、鈦黑;疏水性樹脂、氧化鉻綠、米洛麗藍、鈷綠、鈷藍、錳系、亞鐵氰化物、磷酸鹽群青、鐵藍、群青、天藍色、鉻綠、翡翠綠、硫酸鉛、黃丹、鋅黃、鐵丹(紅色氧化鐵(III))、鎘紅、合成鐵黑、棕土等無機顏料或有機顏料。
作為上述色材(D),亦可使用市售之顏料,例如可列舉:顏料紅1、2、3、9、10、14、17、22、23、31、38、41、48、49、88、90、97、112、119、122、123、144、149、166、168、169、170、171、177、179、180、184、185、192、200、202、209、215、216、217、220、223、224、226、227、228、240、254;顏料橙13、31、34、36、38、43、46、48、49、51、52、55、59、60、61、62、64、65、71;顏料黃1、3、12、13、14、16、17、20、24、55、60、73、81、83、86、93、95、97、98、100、109、110、113、114、117、120、125、126、127、129、137、138、139、147、148、150、151、152、153、154、166、168、175、180、185;顏料綠7、10、36;顏料藍15、15:1、15:2、15:3、15:4、15:5、15:6、22、24、56、60、61、62、64;顏料紫1、19、23、27、29、30、32、37、40、50等。
作為上述色材(D),亦可使用公知之染料。作為公知之染料,例如可列舉:偶氮染料、蒽醌染料、靛藍類染料、三芳基甲烷染料、二苯并吡喃染料、茜素染料、吖啶染料茋染料、噻唑染料、萘酚染料、喹啉染料、硝基染料、吲達胺染料、染料、酞菁染料、花青染料等染料等。
於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中,上述色材(D)之含量相對於上述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聚合性化合物(B)100質量份,較佳為0~350質量 份,更佳為0~250質量份。於超過350質量份之情形時,使用有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尤其著色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之硬化物、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之透光率下降,顯示裝置之亮度下降,故而欠佳。
亦可於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中進而添加溶劑。作為該溶劑,通常視需要使用可溶解或分散上述各成分(含有本發明之化合物之染料(A)等)之溶劑,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酮、甲基戊基酮、二乙基酮、丙酮、甲基異丙酮、甲基異丁酮、環己酮、2-庚酮等酮類;乙醚、二烷、四氫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二丙二醇二甲醚等醚系溶劑;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異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環己酯、乳酸乙酯、丁二酸二甲酯、TEXANOL等酯系溶劑;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等溶纖素系溶劑;甲醇、乙醇、異或正丙醇、異或正丁醇、戊醇等醇系溶劑;乙二醇單乙酸甲酯、乙二醇單乙酸乙酯、丙二醇-1-單甲醚-2-乙酸酯(PGMEA)、二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乙酸3-甲氧基丁酯、丙酸乙氧基乙酯等醚酯系溶劑;苯、甲苯、二甲苯等BTX系溶劑;己烷、庚烷、辛烷、環己烷等脂肪族烴系溶劑;松節油、D-檸檬烯、蒎烯等萜系烴油;礦油精、Swazol # 310(科斯莫松山石油(股))、Solvesso # 100(Exon Chemical(股))等石蠟系溶劑;四氯化碳、氯仿、三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等鹵化脂肪族烴系溶劑;氯苯等鹵化芳香族烴系溶劑;卡必醇系溶劑、苯胺、三乙胺、吡啶、乙酸、乙腈、二硫化碳、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吡咯啶酮、二甲基亞碸、水等,該等溶劑可使用一種或製成兩種以上之混合溶劑而使用。該等之中,酮類、醚酯系溶劑等、尤其丙二醇-1-單甲醚-2-乙酸酯、環己酮等,於著色組合物中阻劑與光聚合起始劑(C)之相溶性良好,故而較佳。
於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中,上述溶劑之使用量較佳為使溶劑以 外之組合物之濃度成為5~30質量%,於小於5質量%之情形時,難以使膜厚變厚,無法充分吸收所期望之波長光,故而欠佳,於大於30質量%之情形時,存在因組合物析出而組合物之保存性下降、或黏度上升故而處理性下降之情形。
於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中可進而含有無機化合物。作為該無機化合物,例如可列舉:氧化鎳、氧化鐵、氧化銥、氧化鈦、氧化鋅、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鉀、二氧化矽、氧化鋁等金屬氧化物;層狀黏土礦物、米洛麗藍、碳酸鈣、碳酸鎂、鈷系、錳系、玻璃粉末、雲母、滑石、高嶺土、亞鐵氰化物、各種金屬硫酸鹽、硫化物、硒化物、矽酸鋁、矽酸鈣、氫氧化鋁、鉑、金、銀、銅等,該等之中,較佳為氧化鈦、二氧化矽、層狀黏土礦物、銀等。於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中,無機化合物之含量相對於上述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聚合性化合物(B)100質量份,較佳為0.1~50質量份,更佳為0.5~20質量份,該等無機化合物可使用一種或使用兩種以上。
該等無機化合物例如可用作填充劑、抗反射劑、導電劑、穩定劑、阻燃劑、機械強度提昇劑、特殊波長吸收劑、撥墨劑等。
於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中使用顏料及/或無機化合物之情形時,可添加分散劑。作為該分散劑,若為可使色材、無機化合物分散、穩定化者,則可為任意者,可使用市售之分散劑,例如BYK-Chemie公司製造之BYK系列等,可較佳使用包含具有鹼性官能基之聚酯、聚醚、聚胺基甲酸酯之高分子分散劑,具有氮原子作為鹼性官能基且具有氮原子之官能基為胺及/或其四級鹽且胺值為1~100mgKOH/g者。
又,於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中,視需要可添加:對苯甲醚、對苯二酚、鄰苯二酚、第三丁基兒茶酚、硫二苯胺等熱聚合抑制劑;塑化劑;接著促進劑;填充劑;消泡劑;調平劑;表面調整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分散助劑;抗凝劑;觸媒;促效劑;交聯劑;增 黏劑等慣用之添加物。
於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中,上述染料(A)、上述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聚合性化合物(B)及光聚合起始劑(C)以外之任意成分(其中不包括色材(D)及溶劑)之含量,可根據其使用目的而適宜選擇,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相對於上述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聚合性化合物(B)之含量100質量份為合計50質量份以下。
亦可藉由於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中與上述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聚合性化合物(B)一同使用其他有機聚合物,而改善包含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的硬化物之特性。作為上述有機聚合物,例如可列舉: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氯乙烯共聚物、乙烯-乙烯系共聚物、聚氯乙烯樹脂、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樹脂、尼龍6、尼龍66、尼龍12、胺基甲酸酯樹脂、聚碳酸酯聚乙烯縮丁醛、纖維素酯、聚丙烯醯胺、飽和聚酯、酚樹脂、苯氧樹脂、聚醯胺醯亞胺樹脂、聚醯胺酸樹脂、環氧樹脂等,該等之中,較佳為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環氧樹脂。
於使用其他有機聚合物之情形時,其使用量相對於上述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聚合性化合物(B)100質量份,較佳為10~500質量份。
於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中可進而併用鏈轉移劑、增感劑、界面活性劑、矽烷偶合劑、三聚氰胺化合物等。
作為上述鏈轉移劑或增感劑,通常可使用含硫原子之化合物。例如可列舉:硫代乙醇酸、硫代蘋果酸、硫代水楊酸、2-巰基丙酸、3-巰基丙酸、3-巰基丁酸、N-(2-巰基丙醯基)甘胺酸、2-巰基煙鹼酸、3-[N-(2-巰基乙基)胺甲醯基]丙酸、3-[N-(2-巰基乙基)胺基]丙 酸、N-(3-巰基丙醯基)丙胺酸、2-巰基乙磺酸、3-巰基丙磺酸、4-巰基丁磺酸、十二烷基(4-甲基硫基)苯醚、2-巰基乙醇、3-巰基-1,2-丙二醇、1-巰基-2-丙醇、3-巰基-2-丁醇、巰基苯酚、2-巰基乙胺、2-巰基咪唑、2-巰基苯并咪唑、2-巰基-3-吡啶醇、2-巰基苯并噻唑、巰基乙酸、三羥甲基丙烷三(3-巰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巰基丙酸酯)等巰基化合物,將該巰基化合物氧化而獲得之二硫醚化合物,碘乙酸、碘丙酸、2-碘乙醇、2-碘乙磺酸、3-碘丙磺酸等碘化烷基化合物,三羥甲基丙烷三(3-巰基異丁酸酯)、丁二醇雙(3-巰基異丁酸酯)、己二硫醇、癸二硫醇、1,4-二甲基巰基苯、丁二醇雙硫代丙酸酯、丁二醇雙巰基乙酸酯、乙二醇雙巰基乙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巰基乙酸酯、丁二醇雙硫代丙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硫代丙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巰基乙酸酯、季戊四醇四硫代丙酸酯、季戊四醇四巰基乙酸酯、三羥基乙基三硫代丙酸酯、下述化合物No.C1、三巰基丙酸三(2-羥基乙基)異氰尿酸酯等脂肪族多官能硫醇化合物、昭和電工公司製造之KARENZ MT BD1、PE1、NR1等。
作為上述界面活性劑,可使用:全氟烷基磷酸酯、全氟烷基羧酸鹽等氟界面活性劑,高級脂肪酸鹼鹽、烷基磺酸鹽、烷基硫酸鹽等陰離子系界面活性劑,高級胺氫鹵酸鹽、四級銨鹽等陽離子系界面活 性劑,聚乙二醇烷基醚、聚乙二醇脂肪酸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脂肪酸單甘油酯等非離子界面活性劑,兩性界面活性劑,聚矽氧系界面活性劑等界面活性劑,該等可組合使用。
作為上述矽烷偶合劑,例如可使用信越化學公司製造之矽烷偶合劑,其中,可較佳使用KBE-9007、KBM-502、KBE-403等具有異氰酸酯基、甲基丙烯醯基或環氧基之矽烷偶合劑。
作為上述三聚氰胺化合物,可列舉:(聚)羥甲基三聚氰胺、(聚)羥甲基甘脲、(聚)羥甲基苯代三聚氰胺、(聚)羥甲基脲等氮化合物中之活性羥甲基(CH2OH基)之全部或一部分(至少2個)經烷基醚化之化合物。此處,作為構成烷基醚之烷基,可列舉甲基、乙基或丁基,相互可相同,亦可不同。又,未經烷基醚化之羥甲基可於一分子內自縮合,亦可於二分子間縮合而結果形成寡聚物成分。具體而言,可使用: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六丁氧基甲基三聚氰胺、四甲氧基甲基甘脲、四丁氧基甲基甘脲等。該等之中,較佳為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六丁氧基甲基三聚氰胺等經烷基醚化之三聚氰胺。
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可藉由旋轉塗佈機、輥式塗佈機、棒式塗佈機、模嘴塗佈機、簾幕式塗佈機、各種印刷、浸漬等公知之方法,應用於鈉玻璃、石英玻璃、半導體基板、金屬、紙、塑膠等支持基體上。又,亦可於暫時應用於膜等支持基體上後轉印至其他支持基體上,其應用方法並無限制。
又,作為使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硬化時所使用之活性光之光源,可使用發出波長300~450nm之光者,例如可列舉:超高壓水銀、水銀蒸汽電弧、碳弧、氙弧等。
進而,藉由曝光光源使用雷射光,而不使用遮罩,根據電腦等之數位資訊直接形成圖像的雷射直接刻寫法不僅於生產性方面提高,亦可謀求解析性或位置精度等之提高,因而有用,作為該雷射光,可 較佳使用340~430nm之波長之光,亦可使用氬離子雷射、氦氖雷射、YAG雷射及半導體雷射等發出自可視至紅外區域之光者。於使用該等雷射之情形時,添加吸收自可視至紅外區域之光之增感色素。
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或其硬化物)可用於:光硬化性塗料或清漆、光硬化性接著劑、印刷基板或彩色電視、PC顯示器、攜帶型資訊終端、數位相機等彩色顯示之液晶顯示面板之彩色濾光片、CCD(Charge-coupled Device、電荷耦合元件)影像傳感器之彩色濾光片、電漿顯示面板用之電極材料、粉末塗層、印刷油墨、印刷版、接著劑、牙科用組合物、光造形用樹脂、膠衣(gel coat)、電子工學用之光阻劑、電鍍阻劑、蝕刻阻劑、液狀及乾燥膜之兩者、阻焊劑、用以製造各種顯示用途用之彩色濾光片或於電漿顯示面板、電氣發光顯示裝置及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顯示器)之製造步驟中用以形成結構之阻劑、用以密封電氣及電子零件之組合物、阻焊劑(solder resist)、磁記錄材料、微小機械零件、波導、光開關、鍍敷用遮罩、蝕刻掩膜、彩色試驗系、玻璃纖維電纜塗層、網版印刷用模板、用以藉由立體光刻而製造三維物體之材料、全像記錄用材料、圖像記錄材料、微細電子電路、脫色材料、用於圖像記錄材料之脫色材料、使用微膠囊之圖像記錄材料用之脫色材料、印刷配線板用光阻劑材料、UV及可見雷射直接圖像系用之光阻劑材料、印刷電路基板之逐次積層中之介電層形成中所使用之光阻劑材料或保護膜等各種用途,其用途並無特別限制。
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尤其著色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係用於形成彩色濾光片之像素,尤其可用作用以形成液晶顯示面板、有機EL等圖像顯示裝置用之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的感光性組合物。
又,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除本發明之硬化物外,亦可具有紅、綠、藍、橙、紫及黑之光學要素。
上述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可藉由以下步驟而較佳地形成:(1)將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尤其著色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之塗膜形成於基板上之步驟,(2)介隔具有特定圖案形狀之遮罩對該塗膜照射活性光之步驟,(3)藉由顯影液(尤其鹼性顯影液)使曝光後之覆膜顯影之步驟,(4)對顯影後之該覆膜進行加熱之步驟。又,本發明之著色組合物亦可用作無顯影步驟之噴墨方式、轉印方式之著色組合物。
關於液晶顯示面板等中所使用之彩色濾光片之製造,可使用本發明或其以外之著色組合物,反覆進行上述(1)~(4)之步驟,組合2色以上之圖案而製作。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及比較例對本發明進行具體說明。
實施例1.化合物No.13、No.25、No.26及No.35之合成 <步驟1>
將下述化合物S-1 0.01mol、單乙基胺基苯酚0.02mol及硫酸0.03mol混合,於140℃下攪拌8小時。將反應液滴加至氫氧化鈉水溶液中,將有機物以甲苯萃取並進行3次水洗後,自有機層蒸餾除去溶劑。將殘渣以矽膠管柱層析法(展開溶劑:氯仿)純化,獲得無色體0.005mol(產率52%)。
<步驟2>
添加步驟1中獲得之無色體2.56g(0.005mol)、水19.75g及鹽酸3.95g並加以攪拌,此後添加35質量%氯化鐵水溶液9.27g,於80℃下攪拌8小時。冷卻至室溫後投入氯仿,抽取水層並加以水洗後,以碳酸氫鈉水溶液進行中和。添加雙(三氟甲磺醯基)醯亞胺鉀4.79g(0.01mol)進行鹽交換後,自所得有機層蒸餾除去溶劑。將殘渣以矽膠管柱層析法(展開溶劑:氯仿:乙酸乙酯=8:2)純化,獲得目標物1.5g(產率38%)。
使用與上述合成方法相同之方法,合成化合物No.25、No.26及No.35。進行各化合物之分析,確認各自為目標化合物。將分析結果示於[表1]、[表2]、[圖1]、[圖2]、[圖3]及[圖4]。
實施例2及比較例2.著色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之製備 <步驟1>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之製備
將作為(B)成分之ACA Z251(Daicel-Cytec公司製造)30.33g及ARONIX M-450(東亞合成公司製造)11.04g、作為(C)成分之Irgacure 907(BASF公司製造)1.93g、作為(E)成分之PGMEA 20.08g、以及作為其他成分之FZ2122(東麗道康寧公司製造)0.01g加以混合,攪拌至不溶物消失,獲得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
<步驟2>染料液之製備
添加作為(A)成分之[表3]記載之化合物各0.10g及PGMEA 1.90g,加以攪拌使之溶解,製成染料液No.1~No.2以及比較染料液No.1~No.2。
<步驟3>著色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之製備
於步驟1中獲得之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5.0g中混合步驟2中獲得之染料液以及比較染料液1.0g,攪拌至均勻,獲得著色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No.1~No.2以及比較著色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No.1~No.2。
實施例3及比較例3.藉由煅燒之耐熱性評價
將實施例2中獲得之著色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No.1及No.2以及比較例2中獲得之比較著色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No.1及No.2分別於410rpm×7秒之條件下塗佈於玻璃基板上,以加熱板進行乾燥(90℃,90秒)。以超高壓水銀燈對所得塗膜進行曝光(150mJ/cm2)。將曝光後之塗膜於230℃×30min之條件下進行煅燒。調查煅燒前後之色差(△Eab *)。耐熱性越良好,色差值越高。將結果示於[表4]。
實施例4及比較例4.光吸收譜之波形控制性
測定化合物No.13、化合物No.26、化合物No.35、比較化合物No.1及比較化合物No.2之光吸收譜。測定溶劑及使用機器如下所述。
測定溶劑:氯仿
稀釋率:1mol/L
使用機器:日立分光光度計U-3010
測定由各個化合物獲得之光譜波形之半值寬。半值寬係將λmax之吸光度設為1時吸光度成為0.5之長波長側、短波長側各自之波長之差的絕對值。半值寬越小波形越陡峭,而作為鹼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之染料越良好。將結果示於[表5]。

Claims (6)

  1. 一種化合物,其係下述通式(1)所表示者: (式中,R1、R2、R3、R4、R5、R6、R7、R8、R9及R10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或鹵素原子,或表示經氰基、硝基、羥基或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基,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氧基,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6~20之芳基,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6~20之芳氧基,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6~20之芳硫基,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8~20之芳烯基,或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7~20之芳烷基,R11、R12、R13、R14、R15及R16分別獨立表示氫原子、羥基、鹵素原子、氰基或硝基,或表示經硝基、羧基、磺酸基、羥基或鹵素原子取代、或經羧基之酯、磺酸基之酯、羧基之鹽或磺酸基之鹽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基,經碳原子數1~4之烷基、鹵素原子、氰基、乙烯基、硝基、 羧基、磺酸基或羥基取代、或經羧基之酯、磺酸基之酯、羧基之鹽或磺酸基之鹽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基,經碳原子數1~4之烷基、鹵素原子、氰基、乙烯基、硝基、羧基、磺酸基或羥基取代、或經羧基之酯、磺酸基之酯、羧基之鹽或磺酸基之鹽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苄基;R1與R11、R2與R12、R5與R13、R6與R14、R9與R15及R10與R16可連結而形成6員環,R11與R12、R13與R14及R15與R16可連結而形成3~6員環之雜環,R3與R4及R7與R8可經由單鍵、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CR17R18、CO、NR19、PR20或SO2連結而形成環,X表示單鍵、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CR17R18、CO、NR19、PR20或SO2,R17、R18、R19及R20分別獨立表示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基或經鹵素原子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氧基,Anq-表示q價之陰離子,q表示1或2,p表示將電荷保持為中性之係數;其中,R11、R12、R13、R14、R15及R16之任一個以上成為氫原子)。
  2. 如請求項1之化合物,其中於上述通式(I)中,R4及R7之任一者或兩者為羥基、鹵素原子、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基或可經鹵素原子取代之碳原子數1~8之烷氧基。
  3. 一種著色感光性組合物,其包含含有如請求項1或2之化合物之染料(A)、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之聚合性化合物(B)及光聚合起始劑(C)。
  4. 如請求項3之著色感光性組合物,其中進而含有色材(其中不包括上述通式(I)所表示之化合物)之一種以上(D)。
  5. 一種硬化物,其係如請求項3或4之著色感光性組合物之硬化物。
  6. 一種顯示裝置用彩色濾光片,其於至少一部分具備如請求項5之硬化物而成。
TW104107690A 2015-03-10 2015-03-10 Novel compounds and color-sensitive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s TWI6523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7690A TWI652315B (zh) 2015-03-10 2015-03-10 Novel compounds and color-sensitive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7690A TWI652315B (zh) 2015-03-10 2015-03-10 Novel compounds and color-sensitive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2590A true TW201632590A (zh) 2016-09-16
TWI652315B TWI652315B (zh) 2019-03-01

Family

ID=57443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7690A TWI652315B (zh) 2015-03-10 2015-03-10 Novel compounds and color-sensitive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s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52315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2315B (zh) 2019-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5484B (zh) 肟酯化合物及含該化合物之光聚合起始劑
TWI624720B (zh) Coloring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 and novel compound
TWI572982B (zh) Coloring the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
TWI526420B (zh) A novel compound having a α-cyanoacrylate structure, a dye and a coloring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
TWI665264B (zh) Novel compound and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TWI503379B (zh) Coloring the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
TW201430040A (zh) 鹼性顯影性感光性組合物
KR102326662B1 (ko) 신규 화합물 및 착색 감광성 조성물
JP6062732B2 (ja) 新規化合物及び着色感光性組成物
TW201609619A (zh) 新穎聚合起始劑及含有該聚合起始劑之自由基聚合性組合物
TWI723043B (zh) 新穎化合物、潛在性添加劑及含該添加劑之組合物
TW201529748A (zh) 新穎化合物及含有該化合物之組合物
JP6181491B2 (ja) 着色感光性組成物
JP2013194059A (ja) 新規化合物及び着色感光性組成物
TWI588213B (zh) Coloring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
TWI652315B (zh) Novel compounds and color-sensitive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s
TW201608342A (zh) 感光性組合物
JP2013116946A (ja) 新規化合物、染料及び着色感光性組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