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4588A - 用於加熱器的熱動態響應感測系統 - Google Patents

用於加熱器的熱動態響應感測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4588A
TW201624588A TW104135812A TW104135812A TW201624588A TW 201624588 A TW201624588 A TW 201624588A TW 104135812 A TW104135812 A TW 104135812A TW 104135812 A TW104135812 A TW 104135812A TW 201624588 A TW201624588 A TW 20162458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heating
heater assembly
lay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5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81483B (zh
Inventor
路易斯 史汀豪賽
Original Assignee
瓦特洛威電子製造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4/530,67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0163668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瓦特洛威電子製造公司 filed Critical 瓦特洛威電子製造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24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4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14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148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2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t, i.e. calorimetry, e.g. by measuring specific heat, by measur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98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 H01L21/67103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mainly by con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242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orting or marking
    • H01L21/67248Temperature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30Transforming light or analogous information into electric information
    • H04N5/33Transforming infrared radi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1/00Details of electric heating devices
    • H05B1/02Automatic switch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apparatus ; Control of heating devices
    • H05B1/0227Applications
    • H05B1/023Industrial applications
    • H05B1/0233Industrial applications for semiconductors manufa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2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 H05B3/22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non-flexib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72Investigating presence of fla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Drying Of Semiconductors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案揭示一種加熱器系統,該加熱器系統包括加熱器總成、成像裝置及控制系統。加熱器總成包括多個加熱區域。成像裝置獲取加熱器總成之影像。控制系統基於熱影像來判定多個加熱區域中之變化。

Description

用於加熱器的熱動態響應感測系統 發明領域
本揭示內容係關於加熱器系統,且具體而言,係關於在在操作期間可將精確的溫度曲線傳輸至加熱目標以補償熱損失及/或其他變化的加熱器系統,在此類卡盤或承受器之應用中用於半導體處理。
發明背景
本部分中的陳述僅提供與本揭示內容相關的背景資訊,且可能不構成先前技術。
在半導體處理的技術中,例如,在處理過程中,卡盤或承受器用於保持襯底(或晶圓)並向襯底提供均勻的溫度曲線。參考圖1,例示出靜電卡盤之支撐總成10,該支承總成10包括:靜電卡盤12,其具有嵌入式電極14;以及加熱器板16,其藉由黏合層18接合至靜電卡盤12,該黏合層通常為矽酮黏合劑。加熱器20固定至加熱器板16,舉例而言,加熱器板可為蝕刻箔加熱器。此加熱器總成再次藉由通常為矽酮黏合劑之黏合層24接合至冷卻板22。襯底26經安置於靜電卡盤12上,且電極14連接至電壓源(未圖示), 以使得產生靜電功率,從而使襯底26保持在適當位置。在包圍支承總成10之電漿反應器腔室內,射頻(RF)或微波電源(未圖示)可耦接至靜電卡盤12。因此,在各種腔室內電漿半導體處理步驟期間,加熱器20提供必需的熱量以在襯底26上保持溫度,該等步驟包括電漿增強薄膜沉積或蝕刻。
在襯底26處理的所有階段期間,對靜電卡盤12之溫度曲線進行嚴格控制,以便減少正在刻蝕的襯底26內的處理變化,同時減少總處理時間。
發明概要
在本揭示內容之一個形式中,加熱器系統包含加熱器總成,該加熱器總成包括多個加熱區域。加熱器系統具有成像裝置,該成像裝置獲取加熱器總成之影像。控制系統基於來自成像裝置之影像來判定多個加熱區域之內的變化。
在本揭示內容之另一形式中,加熱器系統包含加熱器總成,該加熱器總成具有多個加熱元件。加熱器系統具有控制器,該控制器提供刺激,對加熱器總成之期望的溫度造成干擾。控制系統與控制器連通並基於關於控制器之資訊控制加熱器總成來在加熱器總成上維持期望的溫度曲線。
在另一形式中,加熱器系統包含處理腔室,該處理腔室界定內壁。加熱器總成安置於內壁上,且加熱器總成界定加熱表面。加熱表面包括多個加熱區域及多個加熱 元件。控制系統與加熱器總成連通以用於監視腔室之加熱表面及內壁的溫度分佈。控制系統監視加熱元件之電阻以判定多個加熱區域之溫度分佈。
進一步的應用領域將從在此提供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應理解,描述及特定實例僅用於例示之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揭示內容之範疇。
P‧‧‧區域
Zi、Zs‧‧‧加熱區域
9-9‧‧‧線
10‧‧‧支撐總成
12‧‧‧靜電卡盤
14‧‧‧電極
16‧‧‧加熱器板
18、24‧‧‧黏合層
20‧‧‧加熱器
26、88‧‧‧襯底
51、92‧‧‧卡盤
52、804‧‧‧基底加熱器層
54、802、1102‧‧‧加熱器電路
56‧‧‧孔徑/通孔
60、90’、330‧‧‧調諧層
62、202、803、810‧‧‧加熱元件
64‧‧‧孔徑
66‧‧‧選路層
68‧‧‧內部腔體
70‧‧‧第一組電導線
72‧‧‧第二組電導線
80‧‧‧加熱器/高解析度加熱器
82‧‧‧基板/冷卻板
84‧‧‧基底加熱器
86、94‧‧‧接合層
90、700‧‧‧調諧加熱器
120‧‧‧次級調諧層加熱器
130‧‧‧第一調諧層
132‧‧‧間隙
134、142‧‧‧跡線
140‧‧‧第二調諧層/調諧層
200、800、850、870、1100‧‧‧加熱器系統
204‧‧‧上基底
206‧‧‧錐形腔體
208‧‧‧上壁
210、226‧‧‧側壁
212、228‧‧‧電力通孔
220‧‧‧下基底
222‧‧‧腔體
224‧‧‧下壁
230‧‧‧開關元件
232‧‧‧控制元件
240‧‧‧多工器
242‧‧‧光匯流排
250‧‧‧溫度感測器
300‧‧‧設備
310‧‧‧基底構件
320‧‧‧流體過道
325‧‧‧兩相流體
335‧‧‧區域/調諧層
340‧‧‧部件
600‧‧‧支撐元件
602‧‧‧部分/銅層
604‧‧‧部分
610‧‧‧開口
620‧‧‧黏合劑
710‧‧‧散熱器
720‧‧‧元件
730‧‧‧組態
801、851、871‧‧‧閉合迴路控制系統
805‧‧‧處理腔室
806‧‧‧調諧加熱器層
807‧‧‧氣體噴淋頭
812‧‧‧加熱表面/加熱元件/內部表面
813‧‧‧氣閥
814‧‧‧成像裝置
816‧‧‧對映單元
818、874‧‧‧計算單元
820、856、876‧‧‧加熱器控制器
852‧‧‧視訊攝影機
854‧‧‧處理單元
872‧‧‧氣體控制器
900、920、1000‧‧‧方法
902~912、922~930、1002~1034‧‧‧步驟
1104‧‧‧內壁
為了使本揭示內容可容易理解,現以實例之方式給出並參考隨附圖式描述的各種形式,其中:圖1為先前技術靜電卡盤之立面側視圖;圖2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一個形式之原理構造的具有調整層之加熱器的部分側視圖;圖3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原理構造並具有調整層或調諧加熱器的圖1之加熱器的另一形式之分解側視圖;圖4為圖3之加熱器的透視分解視圖,其例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原理的基底加熱器之例示性四個(4)區域及調諧加熱器之十八個(18)區域;圖5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原理構造的具有補充調整層之高解析度加熱器系統的另一形式之側視圖;圖6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另一形式的彼此偏移的交替調整層之分解透視圖;圖7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一個形式的嵌入加熱器卡盤總成之層中的控制裝置之透視圖;圖8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原理構造的具有獨立可 控加熱元件的加熱器系統之透視圖;圖9為沿圖8之線9-9所取的截面視圖,其例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原理構造的加熱器系統之通孔;圖10為沿圖8之線10-10所取的部分截面視圖,其例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原理構造的加熱器系統之上基底;圖11為沿圖8之線11-11所取的部分截面視圖,其例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原理構造的加熱器系統之下基底;圖12為圖11之頂視圖,其例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原理構造的下基底之錐形腔體之內的元件;圖13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教導構造的具有基礎構件的高解析度加熱器系統之另一形式的截面視圖,該基礎構件具有用於兩相流體之流體過道;圖14為例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另一形式構造的多個支撐元件之透視圖;圖15為例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教導的支撐元件之截面視圖;圖16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教導的支撐元件之放大平面圖;圖17為例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教導構造的散熱器之透視圖;圖18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原理構造的包括加熱器總成及閉合迴路控制系統的加熱器系統之示意圖;圖19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原理構造的包括加熱器總成及閉合迴路控制系統的加熱器系統之示意圖; 圖20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原理構造的包括加熱器總成及閉合迴路控制系統的加熱器系統之示意圖;圖21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原理的控制加熱器總成之方法的流程圖;圖22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原理的控制加熱器總成之方法的流程圖;圖23A及23B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原理的校準加熱器總成之方法的流程圖;以及圖24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原理構造的包括加熱器總成及控制系統的加熱器系統之示意圖;在此描述的圖式僅用於例示目的,而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揭示內容之範疇。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以下說明本質上僅僅為例示性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揭示內容、應用或用途。例如,本揭示內容之以下形式係關於在半導體處理中使用的卡盤,且在一些情況下,係關於靜電卡盤。然而,應理解,在此提供的加熱器及系統可在各種應用中使用,並不限於半導體處理應用。
參考圖2,本揭示內容之一個形式為加熱器50,加熱器50包括:基底加熱器層52,其提供主加熱;以及調諧層60,其提供對由加熱器50提供的熱量分佈之微調。基底加熱器層52包括:至少一個加熱器電路54,其嵌入基底加熱器層52中;以及至少一個孔徑56(或通孔),其貫穿基底 加熱器層52中而形成以用於將加熱器電路54連接至電源(未圖示)。如所示,調諧層60安置於基底加熱器層52之緊鄰處並包括嵌入其中獨立受控的多個個體加熱元件62。至少一個孔徑64貫穿調諧層60而形成以用於將多個個體加熱元件62連接至電源及控制器(未圖示)。如進一步所示,選路層66安置於基底加熱器層52與調諧層60之間並界定內部腔體68。第一組電導線70將加熱器電路54連接至電源,並延伸穿過加熱器層孔徑56。第二組電導線72將多個加熱元件62連接至電源並延伸穿過選路層66之內部腔體68。應理解,選路層66為任選的,且可在沒有選路層66且替代地僅具有基底加熱器層52及調諧加熱器層60的情況下使用加熱器50。
在另一形式中,與其提供熱量分佈之微調,調諧層60可替代地用來量測卡盤12中之溫度。此形式提供溫度依賴性電阻電路之多個特定區域位置或離散位置。此等溫度感測器中之每一者可經由多工開關佈置分別讀取,將在下文以例示性形式更細闡述,從而實質上允許相對於量測每一單獨的感測器所需的信號線數量而使用更多的感測器。溫度感測反饋可為控制決策提供必要的資訊,例如用於控制後側冷卻氣壓的特定區域來調節自襯底26至卡盤12之熱通量。此相同反饋亦可用來替換或增加安裝在基底加熱器50附近的溫度感測器,用於經由輔助冷卻流體熱交換器對基底加熱區域54或平衡板冷卻液溫度(未圖示)進行溫度控制。
在一個形式中,基底加熱器層52及調諧加熱器層60藉由封閉加熱器電路54及調諧層加熱元件62形成在中等溫度應用的聚醯亞胺材料中,該等中等溫度應用通常為250℃以下。此外,聚醯亞胺材料可摻雜有材料以便增強熱導率。
在其他形式中,基底加熱器層52及/或調諧加熱器層60藉由分層製程形成,其中,該層通過使用與厚膜、薄膜、熱噴塗或溶膠凝膠等相關聯的方法在襯底上或另一層上塗敷或積聚材料而形成。
在一個形式中,基底加熱電路54包含Inconel®合金,且調諧層加熱元件62包含鎳材料。在另一形式中,調諧層加熱元件62係由具有足夠電阻溫度係數之材料形成以使得該等元件既用作加熱器又用作溫度感測器,通常稱為「雙線控制」。此類加熱器及其材料揭示於美國專利第7,196,295號及待決美國專利申請案序列號第11/475,534號中,該等專利與本申請案共同轉讓且其揭示內容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
在雙線控制的情況下,藉由對施加至熱阻抗調諧層60中之各個元件中之每一者的電壓及/或電流之瞭解或量測,本揭示內容之各種形式包括基於溫度、功率、及/或熱阻抗對層加熱元件62之控制,藉由乘法及除法轉換成電功率及電阻,在第一種情況中,同等對應於自此等元件中之每一者輸出的熱通量,並在第二種情況中,已知關係對應元件溫度。所有這些可用於計算及監視每一元件上的熱 阻抗負載以允許操作員或控制系統檢測並補償特定區域熱變化,該等變化可起因於,但不限於由於使用或維護、處理誤差及設備劣化引發的腔室或卡盤的物理變化。替代地,在熱阻抗調諧層60中單獨控制的加熱元件中之每一者可分配一種設定點電阻,該設定點電阻對應於相同的或不同的特定溫度,然後在半導體處理期間修改或閘控在襯底上相應區域產生的熱通量,通行至基底加熱器層52以控制襯底溫度。
在一個形式中,加熱器層50接合至卡盤51,例如,藉由使用矽酮黏合劑或甚至壓敏黏合劑達成。因此,基底加熱器層52提供主加熱,且調諧層60微調或調整加熱曲線,以使得將均勻的或期望的溫度曲線提供至卡盤51並因此提供至襯底(未圖示)。
在本揭示內容之另一個形式中,調諧層加熱元件62之熱膨脹係數(CTE)與調諧加熱層襯底60之CTE相匹配,從而改良調諧層加熱元件62在暴露於應變負載時的熱靈敏度。用於雙線控制的許多合適材料展現與電阻溫度裝置(RTD)相似的特徵,包括對溫度及應變的電阻靈敏度。將調諧層加熱元件62之CTE匹配至調諧加熱器層襯底60減少實際加熱元件上之應變。且當工作溫度增加時,應變水平趨於增加,且因此CTE匹配變成更加重要之因素。在一個形式中,調諧層加熱元件62為具有約為15ppm/℃之CTE的高純度鎳鐵合金,且包圍調諧層加熱元件62之聚醯亞胺材料具有約為16ppm/℃之CTE。在這種形式中,將調諧加熱 器層60接合至其他層的材料展現彈性特徵,該等特徵使調諧加熱器層60自卡盤12之其他構件物理地解耦合。應理解,亦可使用具有可比較的CTE之其他材料,同時保持在本揭示內容之範疇內。
現參考圖3至5,例示出具有基底加熱器層及調諧層的加熱器之一個例示性形式(如圖2中之上文一般所述),且一般由參考數字80指示。加熱器80為高解析度加熱器,其包括:基板82;基底加熱器84,其固定至基板82;以及調諧加熱器90。基板82亦稱為冷卻板,其在一個形式中為厚度約16mm之鋁板。基底加熱器84在一個形式中利用彈性接合層86固定至基板82,如所示。彈性接合可揭示於美國專利第6,073,577號中,該美國專利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根據本揭示內容之一個形式,襯底88安置於基底加熱器84之頂部上並為厚度約1mm之鋁材料。襯底88經設計以具有熱導率來耗散來自基底加熱器84之必需量的功率。因為基底加熱器84具有相對高的功率,在無必需量的熱導率之情況下,此基底加熱器84將在相鄰部件上留下「示位(witness)」標(來自電阻電路跡線),從而降低整個加熱器系統之效能。
如上所述,調諧加熱器90安置於襯底88之頂部上並利用彈性接合層94固定至卡盤92。在一個形式中,卡盤92為厚度約為2.5mm之材料氧化鋁材料。應理解,在此闡述之材料及尺寸僅為例示性的,且因此本揭示內容不限於在此闡述的特定形式。另外,調諧加熱器90具有低於基底 加熱器84之功率,且如上所述,襯底88用來耗散來自基底加熱器84之功率,以使得「示位」標不形成於調諧加熱器90之上。
基底加熱器84及調諧加熱器90更細示於圖4中,其中,展示出基底加熱器84之例示性四個(4)區域及調諧加熱器90之十八個(18)區域。在一個形式中,高解析度加熱器80適用於與450mm之卡盤尺寸一起使用,然而,歸咎於高解析度加熱器80能夠高度地調整熱分佈,高解析度加熱器80可使用較大或較小的卡盤尺寸。另外,高解析度加熱器80可圍繞卡盤(跨於水平平面)之周邊(如區域P所示)使用,或沿垂直位置(例如,圖3之調諧層90』),或跨於或沿卡盤在離散預定位置上,或圍繞其他部件或部件組合之周邊,而不是如在此所例示的堆疊/平面組態。再進一步,高解析度加熱器80可用於製程套件、腔室壁、上蓋、氣體管線、以及噴淋頭,以及半導體處理設備內的其他部件。亦應理解,本文所示及所述的加熱器及控制系統可用於任何數量的應用中,且因此該例示性半導體加熱器卡盤應用不應解釋為限制本揭示內容之範疇。
本揭示內容亦設想基底加熱器84及調諧加熱器90不限於加熱功能。應理解,此等構件中之一或多者分別稱為「基底功能層」及「調諧層」,可代替地為溫度感測器層或其他功能構件,同時保持在本揭示內容之範疇內。舉例而言,其他功能可包括冷卻層或診斷層,該冷卻層或診斷層將收集感測器輸入,諸如各種電特性等。
如圖5所示,可在卡盤12之頂表面上為雙調諧能力提供次級調諧層加熱器120之包含物。次級調諧層可替代地用作溫度感測層而不是加熱層,同時保持在本揭示內容之範疇內。因此,可採用任何數量的調諧層加熱器,而不應限於在此所例示及描述的彼等調諧層加熱器。
在另一個形式中,基底功能層可包括多個熱電元件而不是如上文所闡述的基底加熱器84構造。此等熱電元件亦可佈置於區域中,並一般安置於基板或冷卻板82之頂部上或緊鄰處。
在另一形式中,多個調諧層可用於「堆疊」組態中,或豎直地配置,以使得單個電阻跡線偏離於相對層上之相鄰電阻跡線,以補償跡線之間存在的間隙。例如,如圖所示6,第一調諧層130偏離於第二調諧層140,以使得調諧層140之跡線142對準相鄰於第一調諧層130之跡線134之間的間隙132,反之亦然。在另一個形式中,可使用「棋盤」設計以便補償相鄰層之間的間隙或熱點。
參考圖7,閾電壓開關電路在一個形式中包含離散的固態裝置,當超過跨於電路之電壓閾值時,該等固態裝置在一個方向上電導通,並嵌入或附接至加熱器卡盤之主體,該等固態裝置可處於封裝形式中或通常作為裸晶片總成嵌入。在另一形式中,如上所示,控制元件嵌入接合層86中。應理解,控制元件可嵌入其部件或總成中之任何者內,同時保持在本揭示內容之範疇內。替代地,在本揭示內容之一個形式中,在單個封裝矽控制裝置(ASIC)上的 閾值電壓開關電路可嵌入或附接至卡盤。亦可使用附加的控制裝置以便在操作期間的部件中之任何者失效時提供冗餘。
圖8至12例示嵌入控制之一個例示性形式。如所示,由參考數字200例示及一般指示加熱器系統之此替換形式。加熱器系統200包含多個獨立可控加熱元件202,在下文中更細闡述加熱元件202之操作,以便將高度地調整溫度曲線提供至加熱目標,諸如在半導體處理中將均勻的溫度曲線提供至襯底,如上所述。上基底204安置於加熱元件202之緊鄰處,且在一個形式中,加熱元件202安置於上基底204上,諸如蝕刻箔接合至或分層加熱器沉積至上基底204上。上基底204界定多個錐形腔體206,錐形腔體206與加熱元件中之每一者對準。在此形式中之錐形腔體206包括上壁208及錐形側壁210,如所示。上基底204進一步包含多個電力通孔212,以便為電力線及控制線提供過道,如下所述。
下基底220相鄰於上基底204並界定與上基底204之錐形腔體206對準的多個反向錐形腔體222。反向錐形腔體222類似地界定下壁224及錐形側壁226。下基底220進一步包含與上基底204之電力通孔212連通的多個電力通孔228,該等多個電力通孔228亦充當用於電力線及控制線之過道。
如圖14最佳所示,腔體206、222之形狀經配置來:提供用於將熱量自加熱元件202高效傳送至冷卻板(在圖1中展示為元件22);以及亦減小腔體及其部件對由加熱 元件202提供的效能及溫度曲線之熱衝擊。因此,腔體之「佔有面積」在加熱元件202附近更小,且腔體尺寸逐漸增大以引導圍繞腔體206之熱通量,且隨後其尺寸逐漸減小以引導圍繞腔體222之熱通量朝向冷卻板22。應理解,本揭示內容可提供腔體206及222之其他幾何形狀,且因此錐形組態不應解釋為限制本揭示內容之範疇。
如進一步所示,多個對的開關元件230及控制元件232安置於下基底220之反向錐形腔體222內並與多個加熱元件202連通。一般而言,開關元件230及控制元件232控制加熱元件202之操作,以便提供必需的溫度曲線,且在一個應用中,在半導體處理設備中將均勻的溫度曲線提供至襯底,如上所述。更具體而言,且在一個形式中,控制元件為微處理器。在另一形式中,控制元件為根據光柵升壓加熱器(raster boost heater)之電路,如上所述。在一個形式中,控制元件232跨於數位匯流排234連通以用於對加熱元件202之溫度控制。
加熱器系統200進一步包含與控制元件232中之每一者連通的多工器240,多工器240將適當的控制信號發送至加熱元件202中之每一者以用於期望的溫度曲線。在一個形式中,多工器240藉由光匯流排242與電源(未圖示)連通。
另外,加熱器系統200亦可包括安置於多個加熱元件202之緊鄰處的多個離散的溫度感測器250。在替換形式中,加熱元件202包含具有足夠的電阻溫度係數特徵之耐 火材料,以使得耐火材料既用作加熱器又用作溫度感測器,如以本揭示內容之其他形式在此闡述的。
在靜電卡盤應用中,加熱器系統200進一步包含射頻濾波器260,射頻濾波器260在一個形式中與數位匯流排262連通。
可藉由首先使用標準電阻表來量測調諧層加熱器之各個電阻,來執行在此闡述的系統中之任何者的溫度校準。在另一方法中,單獨地使用以上方法或除以上方法之外,在僅用於短持續時間的正常操作中可將調諧層加熱器元件62保持在恆溫下並使其脈衝,且隨後將電阻進行計算並設定至控制系統中。在相同的或多個溫度點下的此之迭代技術將校準用於控制之系統。
現參考圖13,由設備300例示並一般指示加熱器系統之另一形式。在本揭示內容之一個形式中為加熱器的設備300包括具有至少一個流體過道320之基底構件310。在此形式中例示多個流體過道320,且在本揭示內容之另一形式中,過道320可進一步界定區域(諸如加熱器區域,如上所述)。兩相流體325安置於流體過道320之內,且兩相流體325之壓力得以控制,以使得兩相流體325將熱量提供至基底構件310。此系統更細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第7,178,353號及第7,415,835號中且亦發表於美國專利申請案第20100076611號中,該等專利之內容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一般而言,在此等系統中,加壓製冷劑提供為冷凝液體且亦處於氣體狀態中。冷凝液體擴展為蒸氣態混合,且 添加氣態製冷劑以達到藉由其壓力判定的目標溫度。因此,可由氣壓調整極快速地作出溫度修正。此類系統由Advanced Thermal Sciences公司提供並可與本揭示內容之教導與一起使用。如進一步所示,調諧層330固定至基底構件310並包括多個區域335。調諧層330類似於上述調諧層及加熱器,且因而,出於清晰目的,將不在此詳述。類似於上述形式的,調諧層335具有低於基底構件310之功率。且如進一步所示,部件340(如虛線所示)固定至調諧層330,舉例而言,部件340諸如卡盤、基座、晶圓臺、襯底支撐件或噴淋頭。如本文所使用,「部件」應解釋為意謂任何構件或總成,其中晶圓直接或間接地得以支撐在該構件或總成上以用於處理。
在一個形式中,調諧層330為加熱器,且在另一形式種,調諧層330為溫度感測器,如上文詳細所述。調諧層330以及基底構件310可設計成具有足夠的TCR特性之材料,以使得調諧層330及基底構件310既用作加熱器又用作溫度感測器。另外,將次級調諧層(如圖5所示)固定至部件340之頂表面,且亦應理解,可使用用作加熱器及/或溫度感測器之任何數量的調諧層,同時保持在本揭示內容之範疇內。利用固定至部件340之頂表面的次級調諧層,晶圓將間接地得以支撐,相對於在晶圓位於部件340之頂表面上時則將直接地得以支撐。
設備300亦可使用選路層66,如圖2所示,以便容納一定數量的電力線。本文在各圖中所述的其他特徵亦可 使用,其中本揭示內容之此形式具有帶有流體通道320之基底構件310,同時保持在本揭示內容之範疇內。
現參考圖14至16,本揭示內容之另一形式包括提供於調諧加熱器層與升壓加熱器層之間的多個支撐元件600,以便在製造期間提供必要的平坦度,這在此形式中為壓製製程。更具體而言,在本揭示內容之此形式中,將支撐元件600蝕刻至具有加熱器電路之銅層602中。如圖14所示,在銅層602的跡線之間存在相對大的空間,這在某種程度上造成非平坦積層體或具有不期望的平坦度的積層體之空隙。藉由提供支撐元件600,提供附加結構以便改良平坦度。且如圖16所示,支撐元件600係處於「分離(split)」組態中,或包含兩個部分602及604,在部分602及604之間具有開口610。因而,允許黏合劑620(如圖15所示)更均勻地在支撐元件600中之每一者之間流動。
如圖17所示,示出調諧加熱器700之另一形式,其中相應的多個散熱器710安置於元件720中之每一者上以提供跨於各個元件720之溫度均勻性。散熱器710可為各種材料,包括但不限於,鋁、銅及熱解石墨,包括PGS(熱解石墨片)。在一個形式中,散熱器710為整體及恆定的厚度組態,如所示。然而,應理解,亦可提供包括整體凹槽或熱引導件的其他組態730,同時保持在本揭示內容之範疇內。
本文所述的調諧層/加熱器中之每一者受控於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之各種形式更細闡述於提交於2012年8 月30日的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hermal Array」的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598,985號及提交於2012年8月30日的標題為「Thermal Array System」的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598,995號之共同待決的申請案中,該等申請案與本申請案共同轉讓且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一般而言,控制系統具有與調諧層連通的多組電力線及與電力線及調諧層電連通的多個可尋址控制元件,控制元件提供調諧層區域之選擇性控制。舉例而言,控制元件可為閾值電壓開關電路,其可為半導體開關。閾值電壓開關電路可經封裝於例如ASIC(應用特定積體電路)中。此外,控制單元可嵌入於諸如卡盤之部件內,如上所述。此等控制系統及其相關算法在上述共同待決申請案中作出更細描述及例示,且因此為了清楚的目的不包括在本文中。
參考圖18,加熱器系統800包括閉合迴路控制系統801及加熱器總成802。加熱器總成802包括基底加熱器層804及調諧加熱器層806。調諧加熱器層806界定多個加熱區域(Zi),在該等加熱區域(Zi)中,多個加熱元件810經安置並獨立可控。如前述,基底加熱器層804將主加熱提供至加熱目標(未圖示),該加熱目標諸如半導體處理腔室中之襯底,而調諧加熱器層806提供對加熱器總成802之加熱表面812之上的溫度分佈之微調以補償加熱器總成802中之變化。
該等變化一般存在於加熱器總成802中,致使加熱器總成802不能達到期望的溫度曲線。該等變化可歸咎於製造偏差而存在於加熱器總成802中,或歸咎於改變的操作 條件而存在於環境中。更具體而言,該等變化可歸咎於以下變化而存在於加熱器總成802中:基底加熱器層804中的加熱元件803中之變化;調諧加熱器層806之加熱元件810中之變化;接合層(未圖示)中之變化,該等接合層將不同層接合在一起以形成加熱器總成802;或所用材料中之變化。
環境中之變化一般發生於加熱器操作期間並可動態地變化。該等變化可包括放置於加熱表面812上之新負載或緊鄰加熱表面812之改變的氣流。作為一個實例,當將冷凍漢堡肉餅放置於加熱表面812上時,作為新負載之冷凍漢堡肉餅導致加熱表面812之冷凍漢堡肉餅置放區域的溫度降低。因此,無法達成均勻加熱,即便將均勻功率供應至多個加熱區域(Zi)中之多個加熱元件810。作為另一實例,在半導體處理腔室中,可將處理氣體在操作期間於加熱表面812之緊鄰處注入以在加熱表面812中導致溫差。另一實例,加熱表面812上之溫差可由緊鄰加熱器總成802之固定物或安裝構件所導致,該等固定物或安裝構件構成散熱體以吸收來自加熱器總成802之熱量。
考慮到此等變化,根據本揭示內容之一個形式的閉合迴路控制系統801提供閉合環路控制以用於加熱器總成802,無論該等變化存在於加熱器總成802中亦或環境中。閉合迴路控制系統801包括成像裝置814、對映單元816、計算單元818及加熱器控制器820。
本揭示內容之成像裝置可為紅外攝影機814,但成像裝置亦可為連續擷取加熱器系統中之熱變化的熱圖形 攝影機或視訊攝影機。首先將功率供應至基底加熱器層804以增強加熱表面812之溫度。當變化存在於加熱器總成802內側或外側(亦即,環境中)時,加熱表面812可能不達到均勻溫度。不同加熱區域中之加熱表面812可發射不同水平的紅外線輻射,該紅外線輻射隨加熱表面812之溫度而變化。紅外攝影機814連續擷取來自多個加熱區域(Zi)之紅外線輻射並因此產生多個熱影像。該等熱影像各界定多個像素,該等多個像素對應於調諧加熱器層806中之多個加熱區域(Zi)並表示不同加熱區域(Zi)中之加熱表面812的溫度。當熱影像中之像素的色彩偏離相鄰象素之色彩時,可判定在對應於此特定像素之加熱區域中存在變化。
將熱影像發送至對映單元816以用於對映來判定其中存在此類變化之特定加熱區域(Zs)。對映單元816包括關於熱影像上之多個像素與調諧加熱器層806中之多個加熱區域(Zi)之間的關係之資訊。藉由此對映,可判定其中存在變化之特定加熱區域(Zs)。
在識別特定加熱區域(Zs)之後,將關於特定加熱區域(Zs)之熱影像及資訊發送至計算單元818,以計算特定加熱區域(Zs)中之加熱表面812的實際溫度。計算單元818亦計算特定加熱區域(Zs)中之實際溫度與期望的溫度之間的差值。將實際溫度與其中存在變化的特定加熱區域(Zs)之間的溫差(△T)作為反饋發送至加熱器控制器820。因此,加熱器控制器820可與留下的無變化存在的加熱區域(Zi)中之加熱元件810不同地控制特定加熱區域(Zs)中之加熱元件 810。控制系統800提供加熱器總成802之閉合環路反饋控制以基於熱影像並根據期望的均勻或非均勻溫度曲線來調整及微調加熱器總成802。
參考圖19,加熱器系統850包括加熱器總成802及閉合迴路控制系統851以用於控制加熱器總成802,加熱器總成802包括基底加熱器層804及調諧加熱器層806。閉合迴路控制系統851包括視訊攝影機852、處理單元854、及加熱器控制器856。視訊攝影機802可識別針對系統之新負載或變化或刺激。例如,當冷凍漢堡肉餅854放置於加熱器總成802之加熱表面812上時,視訊攝影機852獲取加熱表面812之影像,展示冷凍漢堡肉餅854之位置。當視訊攝影機852獲取加熱器總成802之影像時,加熱器總成802可處於啟動狀態(提供加熱)或停用狀態(不提供加熱)中。
該等影像各界定多個像素,該等多個像素對應於調諧加熱器層806中之多個加熱區域(Zi)。將影像發送至處理單元854以判定其中定位有漢堡肉餅854之特定加熱區域(Zs)。將關於特定加熱區域(Zs)之資訊作為反饋發送至加熱器控制器856,指示出唯特定加熱區域(Zs)中之加熱元件810需要受啟動或提供至特定加熱區域(Zs)之功率需要增大。因為位於漢堡854所定位處之外側的加熱元件810未啟動或接收較低功率,所以控制系統851可根據需要更有效率地管理加熱表面806上之熱量分佈。
雖然未在圖式中展示,但應理解,圖18之控制系統801及圖19之控制系統851可組合成單個閉合迴路控制系 統,以使得加熱器總成802內側或環境中的變化可得以識別並藉由控制系統補償。
參考圖20,加熱器系統870包括加熱器總成802及閉合迴路控制系統871以用於控制加熱器總成802。加熱器總成802安置於包括氣體噴淋頭807之處理腔室805中以將處理氣體提供至諸如晶圓之加熱目標(未圖示)。在此實施例中,加熱器總成802可採取靜電卡盤的形式以用於支撐及加熱晶圓。如所示,氣體噴淋頭807安置於加熱器總成802之上以將處理氣體注入處理腔室805中。處理氣體之溫度不同於加熱表面812之溫度,該處理氣體可對加熱表面812上之期望的溫度分佈造成干擾。為了補償該干擾,閉合迴路控制系統871包括:計算單元874,其與氣體控制器811及氣閥813電連通;以及加熱器控制器876。氣體控制器811控制注入處理腔室805之氣體並儲存關於將要注入處理腔室805中之氣體的類型、質量及溫度的資訊。氣閥813控制氣體注入之時間。將關於氣體注入之諸如氣體注入的類型、質量、溫度及時間之資訊發送至計算單元874以計算及判定對期望的溫度曲線之預期干擾。將預期干擾發送至加熱器控制器876,加熱器控制器876繼而響應於預期干擾而啟動或改變提供至個體加熱元件810之功率。因為多個加熱區域(Zi)中之加熱元件810獨立可控,所以控制系統871可基於預期干擾並根據期望的溫度曲線來更好地控制加熱器總成802。因此,控制系統870為加熱器總成802提供閉合環路控制以抵消對期望的溫度曲線之將由氣體注入以其他方式造 成的干擾。
雖然未在圖式中展示,但應理解,閉合迴路控制系統870可與具有關於對加熱器總成802的任何預期刺激或干擾之資訊的任何控制器電連通,該預期刺激或干擾將以其他方式干擾期望的溫度曲線。當預期刺激發生時,閉合迴路控制系統870可因此控制調諧加熱器層860中之多個加熱元件810。
參考圖21,展示校準加熱器總成802以補償加熱器總成802中之變化的方法900。加熱器總成802包括:基底加熱器層804;以及調諧加熱器層806,其具有多個電阻加熱元件808。除提供對加熱表面812之溫度的調諧能力之外,多個加熱元件808亦可用作多個感測器來量測多個加熱區域(Zi)之溫度以及來診斷加熱器總成802之效能。將加熱元件既用作加熱器又用作感測器已描述於公佈於2007年3月27日的標題為「TWO-WIRE LAYERED HEATER SYSTEM」之美國專利第7,196,295號中,該美國專利之揭示內容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
在步驟902中,將預定功率位準供應至加熱區808中之每一者的加熱元件810。在步驟904中,允許加熱器總成802穩定化並維持在穩定狀態中。在906中,在達到穩定狀態之後,將調諧加熱器層806中之多個加熱區域(Zi)的加熱元件810斷開電源。然後,在908中,控制系統連續記錄每一加熱區域之熱資訊,諸如每一加熱區域之溫度衰減率。因為加熱元件810亦用作感測器,則無需附加感測器來 監視溫度衰減率。在步驟910中,多個加熱器區域中之溫度衰減率的差異得以分析。
如前述,歸咎於在整個加熱器總成802中之非均勻材料性質及/或非均勻接合,或在多個加熱元件810中之製造偏差,在加熱區域808中可存在變化。該等變化可有助於溫度衰減率針對穩定狀態之差異。藉由分析溫度衰減率,可識別其中存在變化之特定加熱區域。在步驟912中,在識別特定加熱區域之後,該等偏差可用來補償或預程式化傳輸至特定加熱區域之特定功率位準。因此,儘管存在變化,但可達成期望的溫度曲線。期望的溫度曲線可為均勻的溫度曲線或預定非均勻溫度曲線。
參考圖22,展示一種在原位校準加熱器總成802以補償環境中之變化的方法920。在步驟922中,將加熱器總成802放置於處於預定均勻溫度下的環境腔室中。在步驟924中,允許加熱器總成802浸在預定均勻溫度下。在步驟926中,記錄多個加熱區域808中之加熱元件810的電阻讀數。步驟922至926可由改變預定溫度進行重複。在步驟928中,電阻讀數用來在每一加熱區域中產生溫度依賴性電阻之矩陣。在步驟930中,溫度依賴性電阻可用來校準每一加熱區域中之加熱器總成802。
在此方法中,當將加熱器總成802放置於環境腔室中時執行校準,其中在環境中之變化可影響加熱器總成802之加熱表面812上的溫度分佈。因此,考慮到環境中之動態變化,該方法可校準加熱器系統。
除環境中之動態變化之外,加熱器總成802中之歸咎於隨時間推移的材料劣化之變化可動態地影響期望的溫度分佈。材料可在不同加熱區域(Zi)中以不同速率劣化。方法920可用來量測及記錄每一加熱區域之隨時間推移的溫度響應,以使得可再程式化加熱器總成802以補償每一加熱區域中之劣化,以便隨時間改良系統性能。
換言之,方法920可監視加熱器總成802及/或周圍環境之構成部件中之變化怎樣影響加熱器總成802之期望的溫度曲線並提供對控制算法之實時微調。實時微調可在後續製程循環中主動預期及補償相似的變化及/或刺激,並在原位達成調整。此外,所記錄的每一加熱區域之實際溫度資訊可經擷取並用作確認或證明已達成的期望的溫度。例如,所記錄的每一加熱區域之實際資訊可用來證明漢堡或其他食品經適當烹調以確保安全消耗。
參考圖23A及23B,展示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另一實施例的校準加熱器總成802之方法1000。方法1000開始於步驟1002,在步驟1002中,將加熱器在環境腔室中放置並啟動。在步驟1004中,在預期溫度範圍內的每一加熱區域(Zi)之電阻特徵經記錄以表徵用於每一加熱區域之電阻與溫度之間的關係。歸咎於製造偏差,多個加熱區域(Zi)中之加熱元件812可具有不同電阻溫度係數(TCR),導致在處於高溫下的多個加熱區域中之加熱元件的電阻中產生差異。加熱元件812之溫度依賴性電阻特徵減小至特定資料或用於每一區域之特定溫度的電阻。
然後,在步驟1006中,將加熱器組裝至一部件以組裝成最終加熱器總成,諸如接合卡盤總成。在步驟1008中,將最終加熱器總成放入環境腔室總並啟動。將最終加熱器總成加熱至多個溫度。在步驟1010中,在預期溫度範圍內的每一加熱區域(Zi)之電阻特徵經記錄以表徵用於每一加熱區域之電阻與溫度之間的關係。此步驟類似於步驟1004,除了將加熱器與一部件組裝以形成加熱器總成之外。在步驟1004中,當加熱器單獨置立時,擷取每一加熱區域中之變化。在將加熱器組裝至另一部件之後,部件及/或加熱器與部件之間的一或多個接合層可導致加熱區域(Zi)中之變化。因此,步驟1010整體上進一步判定加熱器總成中之變化。
在步驟1012中,將關於每一加熱區域之特徵及資料基於所生成的校準資料更新並用作校準資料及查找表。在步驟1014中,最終加熱器總成因此得以校準來補償加熱器總成中之變化。
接下來,在步驟1016中,使用校準資料將最終加熱器總成啟動至預定溫度。考慮到加熱區(zi)中之變化,多個加熱區(Zi)中之多個加熱元件可不同地提供功率。然後,在步驟1018中,允許最終加熱器總成在穩態條件中得以穩定化。
接下來,在步驟1020中,將提供至最終加熱器總成之功率關閉並隨時間記錄每一加熱區域之溫度衰減率。在步驟1022中,將溫度衰減率用來更新查找表。不同加熱 區域中之溫度衰減率中的差異表示總成之實際熱響應與根據模型化將發生的結果之間的偏差。可在多個溫度下重複步驟1020。然後,在步驟1024中,對加熱器總成進行校準。
接下來,在步驟1026中,將最終加熱器總成放入其將使用的腔室或機器中。在步驟1028中,將來自步驟1024之資料用來向總成提供功率至已知均勻溫度以用於每一加熱區域。將全部加熱區域維持在期望的溫度下所需的需要及預期的功率位準之間的任何偏差表示該特定腔室總成之各種熱動態屬性,且擷取該資訊用於最終系統總成之微調及校準。
在步驟1030中,可引入諸如氣體注入、晶圓之引入等的各種系統刺激來表徵該等刺激在每一加熱區域之溫度上的相應效應。在步驟1032中,對此資訊之全部進行評估並用來產生用於系統之實際使用的各種查找表及控制算法。在步驟1034中系統在每一溫度循環期間連續監視每一加熱區之加熱及冷卻速率,自預期熱反應速率尋找偏差。
此方法具有以下優點:允許加熱器總成經校準來隨時間補償其自身的漂移。視需要,當預期結果不匹配實際熱響應結果時,可提供主動警報。故障模式可經判定並儲存在加熱器控制器中。可在後續循環中使用故障模式來判定加熱器總成是否正常操作。如圖18及19所述,紅外攝影機及攝像機可用來幫助監視及預測加熱器總成之效能。加熱器控制器可產生證明或驗證在製程中達到實際溫度之資訊以確保合格品。操作員可根據測試由系統製造的產品 輸入資料,從而允許控制系統補償或進一步微調系統效能,以便在將來改良由系統製造的產品或良率。該資料可用來在加熱器製造製程步驟中作出對應調整及改良。
參考圖24,根據本揭示內容之另一實施例的加熱器系統1100包括:半導體處理腔室1102,其具有內壁1104;加熱器總成802,其安置於內壁1104上;以及控制系統801。本實施例中之加熱器總成802及控制系統801類似於圖18中所述彼等加熱器總成及控制系統,且因此使用相似的參考並為了清楚目的,在此省略對加熱器總成802及控制系統801之詳述。
在本實施例中,加熱器總成802安置於半導體處理腔室1102之內壁1104上,從而使得加熱器總成802之加熱表面812構成半導體處理腔室1102之內部表面。加熱器總成802用來藉由監視加熱表面812之溫度分佈來判定半導體處理腔室1102之內部表面中之變化。
如前述,調諧加熱器層806中之多個加熱元件810可具有相對高的電阻溫度係數(TCR),從而使得加熱元件810既可用作加熱器又可用作感測器。換言之,加熱元件810中之每一者的電阻隨溫度變化而線性地變化,無論成比例地或不成比例地。藉由監視加熱元件810中之每一者的電阻,可判定加熱區域(Zi)中之每一者的溫度。
處理氣體通常經注入半導體處理腔室1102中以用於處理晶圓(未圖示)。處理氣體可沉積於或聚集於處理腔室1102之內部表面上,導致微粒產生、不穩定製程、晶圓 污染、良率損失及產出量。為了避免此等問題,需要週期性地清洗處理腔室1102。加熱器總成802可用來判定清洗何時完成。
當不完全地清洗內部表面時,非所要沉積及粒子仍留在內部表面(亦即,加熱表面812)之一些區域中,導致在多個加熱區域(Zi)中產生變化。因此,包括紅外攝影機814以擷取加熱表面812之熱影像的控制系統801可判定在多個加熱區域(Zi)中是否存在變化。變化之存在提供的指示為,一些非所要沉積及粒子仍留在內部表面812上。因此,控制系統801可藉由使用加熱器總成802來判定內部表面812以及處理腔室1102之清洗是否完成。此外,系統可記錄清洗時間來提供對處理腔室1102的停機時間及預防維護排程之精確預測。
應注意,本揭示內容不限於所描述及所例示作為實例之實施例。已描述大量的修改,且更多的修改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公知的一部分。此等及進一步的修改以及藉由技術等效物的任何替換可添加至描述及圖式,而不脫離本揭示內容之本專利的保護範疇。
51‧‧‧卡盤
52‧‧‧基底加熱器層
54‧‧‧加熱器電路
56‧‧‧孔徑/通孔
60‧‧‧調諧層
62‧‧‧加熱元件
64‧‧‧孔徑
66‧‧‧選路層
68‧‧‧內部腔體
70‧‧‧第一組電導線
72‧‧‧第二組電導線

Claims (15)

  1. 一種加熱器系統,其包含:一加熱器總成,其包括多個加熱區域;一成像裝置,其獲取該加熱器總成之一影像;以及一控制系統,其基於該影像來判定該等多個加熱區域中之變化。
  2. 如請求項1之加熱器系統,其中該成像裝置為獲取該加熱器總成之一熱影像的一紅外攝影機及一視訊攝影機中之一者。
  3. 如請求項2之加熱器系統,其中該熱影像包括多個像素,該等多個像素對應於該加熱器總成中之該等多個加熱區域。
  4. 如請求項3之加熱器系統,其中該等多個像素表示該等多個加熱區域之溫度。
  5. 如請求項4之加熱器系統,其中該控制系統在像素中之至少一者具有不同於相鄰象素之色彩的一色彩時識別該等加熱區域中之至少一者中的變化。
  6. 如請求項5之加熱器系統,其中該控制系統包含:一對映單元,用以從該熱影像判定具該等識別變化之該加熱區域;一計算單元,其用以判定該加熱區域中之該實際溫度與一期望的溫度之間的一差值;以及一加熱器控制器,其用以根據該對映單元及該計算 單元來不同地控制該加熱區域中之該等加熱元件以達成跨於該加熱器總成之一期望的溫度曲線。
  7. 如請求項1之加熱器系統,其中該加熱器總成進一步包含多個加熱元件,該等多個加熱元件安置於該等多個加熱區域中並獨立可控。
  8. 如請求項7之加熱器系統,其中該控制系統可選擇性啟動、停用或改變提供至位於該等多個加熱區域中之該等加熱元件的功率以補償該等變化。
  9. 如請求項1之加熱器系統,其中該成像裝置為一視訊攝影機,其在一新負載放置於該加熱器總成之一加熱表面時識別該新負載之位置。
  10. 如請求項9之加熱器系統,其中該控制系統進一步包括一處理單元,該處理單元判定該加熱器總成中之特定加熱區域,其中該新負載基於該影像而定位並可選擇性啟動或增大提供至位於該等特定加熱區域中之加熱元件的一功率。
  11. 如請求項1之加熱器系統,其中該加熱器總成包括:一基底加熱器層,其提供主加熱;以及一調諧加熱器層,其提供補充加熱。
  12. 如請求項1之加熱器系統,其進一步包含:一控制器,其提供刺激,對該加熱器總成之一期望的溫度造成干擾;且該控制器與該控制系統連通以用於基於關於該刺激控制器之資訊來控制該加熱器總成,以在該加熱器總成上維持一期望的溫度曲線。
  13. 如請求項12之加熱器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為一氣體控制器,其控制通過一氣體噴淋頭之氣體注入,該氣體噴淋頭係緊鄰該加熱器總成。
  14. 如請求項13之加熱器系統,其中該控制系統進一步包含:一計算單元,其與該氣體控制器連通並分析該氣體注入之該刺激,包括對將要在該加熱器總成之緊鄰處注入的該氣體之類型、質量、溫度及注入時間中之至少一者進行該分析,以計算對一期望的溫度曲線之一預期干擾;以及一加熱器控制器,其與該計算單元連通以響應於該預期干擾來啟動或改變提供至該等加熱元件中之每一者的該功率,以補償該干擾以用於維持該期望的溫度曲線。
  15. 一種具有如請求項1之加熱器系統的半導體處理腔室,其中該半導體處理腔室界定一內壁,且該加熱器總成安置於該內壁上,且該控制系統基於該加熱器總成之該等多個加熱區域與該影像之間是否存在變化來判定該處理腔室之清洗是否完成。
TW104135812A 2014-10-31 2015-10-30 用於加熱器的熱動態響應感測系統 TWI6814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530,670 US10163668B2 (en) 2011-08-30 2014-10-31 Thermal dynamic response sensing systems for heaters
US14/530,670 2014-10-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4588A true TW201624588A (zh) 2016-07-01
TWI681483B TWI681483B (zh) 2020-01-01

Family

ID=54548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5812A TWI681483B (zh) 2014-10-31 2015-10-30 用於加熱器的熱動態響應感測系統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213598B1 (zh)
JP (2) JP6431190B2 (zh)
KR (2) KR101999705B1 (zh)
CN (1) CN107078082B (zh)
TW (1) TWI681483B (zh)
WO (1) WO201606980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1532B (zh) * 2018-06-19 2020-08-11 日商歐姆龍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以及電腦程式產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5115A (zh) * 2015-05-22 2021-11-19 应用材料公司 方位可调整的多区域静电夹具
JP6397588B2 (ja) * 2016-07-19 2018-09-26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静電チャックヒータ
US10651095B2 (en) * 2016-08-11 2020-05-12 Applied Materials, Inc. Thermal profile monitoring wafer and methods of monitoring temperature
US11343879B2 (en) * 2017-11-21 2022-05-24 Watlow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mpany Multi-zone pedestal heater without vias
CN111837453B (zh) * 2018-03-08 2023-07-11 沃特洛电气制造公司 用于控制加热器的控制系统
US10872747B2 (en) 2018-08-08 2020-12-22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Controlling showerhead heating via resistive thermal measurements
US11240881B2 (en) * 2019-04-08 2022-02-01 Watlow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mpan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d adjusting a resistive heater
TWI796572B (zh) * 2019-06-07 2023-03-21 美商瓦特洛威電子製造公司 用以校準操作電熱器的控制系統之系統及方法
US20220404208A1 (en) * 2019-11-19 2022-12-22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Temperature monitoring
EP4111818A1 (en) * 2020-02-24 2023-01-04 Watlow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mpany Dynamic calibration of a control system controlling a heater
US11551951B2 (en) * 2020-05-05 2023-01-10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a substrate
KR102602807B1 (ko) * 2020-08-14 2023-11-15 세메스 주식회사 히터 제어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기판 처리 시스템
KR102520584B1 (ko) * 2020-10-14 2023-04-10 세메스 주식회사 공정 계측 장치 및 방법
US20220364926A1 (en) * 2021-05-17 2022-11-17 Rosemount Aerospace Inc. Infrared inspection system for heaters comprised of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resistors
US20230269840A1 (en) * 2022-02-24 2023-08-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mpany,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pping heat deposition in a cooking appliance through fast pattern temperature imaging
KR102579663B1 (ko) * 2023-06-27 2023-09-18 시스트로닉스 주식회사 공기 가열을 통해 측정 정확도를 향상시키는 공기성분측정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6383A (en) * 1990-01-19 2000-01-18 Applied Materials, Inc. Rapid thermal he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cluding an infrared camera to measure substrate temperature
EP0511294B1 (en) * 1990-01-19 1996-04-03 Applied Materials, Inc. Heating apparatus for semiconductor wafers or substrates
US5549874A (en) * 1992-04-23 1996-08-27 Ebara Corporation Discharge reactor
JP2651793B2 (ja) * 1993-12-20 1997-09-10 坂口電熱株式会社 セラミックファイバーヒーター
US6073577A (en) 1998-06-30 2000-06-13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Electrode for plasma processe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e and use thereof
DE19907497C2 (de) * 1999-02-22 2003-05-28 Steag Hamatech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Wärmebehandlung von Substraten
DE10059665C1 (de) * 2000-12-01 2002-07-11 Steag Hamatech Ag Verfahren zum thermischen Behandeln von Substraten
US7196295B2 (en) 2003-11-21 2007-03-27 Watlow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mpany Two-wire layered heater system
US7178353B2 (en) 2004-02-19 2007-02-20 Advanced Thermal Sciences Corp. Thermal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JP2006339447A (ja) * 2005-06-02 2006-12-14 Sumco Corp エピタキシャル成長装置及びエピタキシャル成長方法
JP5117146B2 (ja) * 2006-12-15 2013-01-09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加熱装置
US7763831B2 (en) * 2006-12-15 2010-07-27 Ngk Insulators, Ltd. Heating device
EP1937032B1 (en) * 2006-12-20 2020-11-04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Household appliance
US7942969B2 (en) * 2007-05-30 2011-05-17 Applied Materials, Inc. Substrate cleaning chamber and components
US8540819B2 (en) * 2008-03-21 2013-09-24 Ngk Insulators, Ltd. Ceramic heater
US8532832B2 (en) 2008-09-23 2013-09-10 Be Aerospac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rmal exchange with two-phase media
JP5430192B2 (ja) * 2009-03-19 2014-02-26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温度調節装置、温度調節方法、基板処理装置及び対向電極
US8637794B2 (en) * 2009-10-21 2014-01-28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Heating plate with planar heating zones for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CA2847342C (en) * 2011-08-30 2016-10-04 Watlow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mpan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high definition heater system
JP2015514661A (ja) * 2012-02-29 2015-05-21 ハリス,ジョナサン・エイチ 過渡液相、窒化アルミニウム製部品の常圧接合
CN102975486B (zh) * 2012-12-11 2015-04-15 苏州市晨彩纺织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印花均热装置
JP6140457B2 (ja) * 2013-01-21 2017-05-31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接着方法、載置台及び基板処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1532B (zh) * 2018-06-19 2020-08-11 日商歐姆龍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以及電腦程式產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69624A (ko) 2019-06-19
JP6431190B2 (ja) 2018-11-28
JP2019061960A (ja) 2019-04-18
CN107078082A (zh) 2017-08-18
EP3213598A1 (en) 2017-09-06
KR20170078645A (ko) 2017-07-07
CN107078082B (zh) 2021-04-09
TWI681483B (zh) 2020-01-01
KR102110267B1 (ko) 2020-05-14
EP3213598B1 (en) 2023-07-05
KR101999705B1 (ko) 2019-07-12
JP6692875B2 (ja) 2020-05-13
JP2018502443A (ja) 2018-01-25
WO2016069808A1 (en) 2016-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89802A1 (en) Thermal dynamic response sensing systems for heaters
JP6692875B2 (ja) ヒーターシステムに対する熱動的応答感知の方法
US10361103B2 (en) High definition heater system having a fluid medium
US9538583B2 (en) Substrate support with switchable multizone heater
KR102110268B1 (ko) 열 시스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