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4365A - 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統 - Google Patents

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4365A
TW201624365A TW103144534A TW103144534A TW201624365A TW 201624365 A TW201624365 A TW 201624365A TW 103144534 A TW103144534 A TW 103144534A TW 103144534 A TW103144534 A TW 103144534A TW 201624365 A TW201624365 A TW 20162436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ion
stage
logistics
customer
custome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4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仕榮
Original Assignee
銓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銓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銓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445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624365A/zh
Publication of TW201624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4365A/zh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種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與系統,系統主要有一中央系統,用以取得供應商與客戶的資訊,有一生產系統,根據中央系統取得的供應商與客戶資訊取得材料資料、庫存資料、產能資料以及客戶需求,以進行生產,另以一物流系統根據客戶需求調度配送車輛。系統先取得第一階段預估量,以取得材料預估量,接著取得第二階段預估量,以進行計畫生產,再取得多個客戶的第三階段訂單,以完成生產並預備出貨,之後以物流系統根據多個客戶的數量與位置調度各配送車輛的載貨量與路線。本發明據以根據客戶需求管理生產與物流,以達成零庫存的目標。

Description

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統
本發明有關一種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統,特別是一種透過不同時間預估量執行零庫存的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以及相關系統。
廠商通常會將庫存列為成本考量之一,理由是為了取得較低成本的物料,會先向供應商購買一定量的材料存放於倉庫內,這樣形成庫存的成本。接著,廠商根據客戶下的訂單決定如何生產,並預備生產線,並於預訂出貨日前完成生產,再將產品運送至客戶端,期間若有其他訂單,可能要訂購其他物料,並修改生產線,這樣同要產生了原本庫存與新的庫存的成本壓力。當產品完成,進行整批貨物的遞送。
在這樣傳統的生產過程中,若遇到有急單或是改變訂單,通常需要要求員工加班才能兼顧原本的訂單以及應付急單的需要。並且,若客戶端一次接獲所有的貨品,同樣也會形成庫存的壓力。
習知技術在傳統的生產過程中陸續會形成庫存與生產成本的壓力,庫存成為主要的成本之一。
本發明提出一種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統,其目的之一是 提出可以根據實際生產的需要以預估的方式提出物料預估量,再以預估的方式進行生產,最後才能根據訂單分批出貨,藉此達到零庫存的目標。
在系統實施例中,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包括一中央系統,用以取得供應商與客戶的資訊;一生產系統,藉以根據中央系統取得的供應商與客戶資訊取得材料資料、庫存資料、產能資料以及客戶需求,以進行生產;以及一物流系統,根據客戶需求調度配送車輛。
在此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中,中央系統可設有一網路伺服器,至少提供一訂單網頁、一查詢網頁以及一客戶管理網頁,取得客戶的需求,藉此可以設定第一階段預估量、第二階段預估量,以及第三階段訂單。
根據方法實施例,揭露書所揭示的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包括以一中央系統取得第一階段預估量,以取得材料預估量;之後再取得第二階段預估量,使得系統可以根據第二階段預估量進行生產,其中第二階段預估量較第一階段預估量的預估時間更短;接著,中央系統可以取得多個客戶的第三階段訂單,這是決定出貨的貨物量與日期,可以一生產系統根據第三階段訂單完成生產並預備出貨;再以一物流系統根據多個客戶的數量與位置調度各配送車輛的載貨量與路線。
上述物流系統在進行配送車輛調度時,更參考了客戶的出貨量與出貨時間,進一步可根據各配送車輛的容積決定配送車輛的數量以及各配送車輛的載貨量與路線。並且,各配送車輛係以分批配送的方式將貨物載送到各客戶。這樣可以避免生產廠商的庫存降到最低或是零庫存,同時讓客戶端可以分批取得貨品,也可以減少庫存的壓力。
若中央系統取得一或多個客戶的急單出貨量時,物流系統更能基於多個客戶的數量與位置調整各配送車輛的載貨量與路線, 包括調整各配送車輛的分批交貨數量。
為了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為達成既定目的所採取之技術、方法及功效,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圖式,相信本發明之目的、特徵與特點,當可由此得以深入且具體之瞭解,然而所附圖式與附件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者。
10‧‧‧中央系統
101、102‧‧‧供應商
103、104‧‧‧客戶
12‧‧‧生產系統
121‧‧‧材料資料
122‧‧‧庫存資料
123‧‧‧產能資料
124‧‧‧客戶需求
14‧‧‧物流系統
14a、14b、14c‧‧‧配送車輛
2‧‧‧網路
22‧‧‧中央系統伺服器
222‧‧‧資料庫
201‧‧‧訂單網頁
202‧‧‧查詢網頁
203‧‧‧客戶管理網頁
步驟S301~S313‧‧‧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之實施例流程
步驟S401~S413‧‧‧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之實施例流程
步驟S501~S505‧‧‧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之實施例流程
A、B、C、D、E‧‧‧客戶
601、602、603、604、605、606、607‧‧‧位置
圖1顯示本發明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之架構實施例示意圖;圖2顯示本發明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提供網路服務之實施例示意圖;圖3顯示為描述本發明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之實施例流程之一;圖4顯示為描述本發明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之實施例流程之二;圖5顯示為描述本發明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之實施例流程之三;圖6顯示為本發明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出貨之實施例概念圖。
根據揭露書所載之發明實施例,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之架構實施例可參閱圖1所示之示意圖。
在示意顯示的系統架構中,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包括一提供生產廠商服務的中央系統10,中央系統10可以一電腦系統實現,為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中掌控供應商、客戶、生產系統12與物流系統14等資訊的主要系統。在一實施例中,除了具有運算與儲存(資料庫)能力外,更可建制一網路伺服器,可以利用網頁的介面提供與遠端使用者(供應商101、102與客戶103、104)如的互 動介面。舉例來說,提供一個管理介面,可以讓供應商101、102與客戶103、104直接填寫需求,或是查詢目前備料與訂單狀態等。
除以上以網路伺服器提供網頁的方式取得供應商101、102與客戶103、104的資訊外,並排除可以其他方式取得,比如利用各種通訊方式(如電子郵件)與供應商101、102與客戶103、104聯繫與取得資料;比如可以行動裝置上的軟體(如APP)取得各端即時與更新的資訊。
因此,中央系統10可以取得供應商101、102與客戶103、104的資訊。其中供應商101、102主要為提供生產所需物料的廠商,中央系統10可以得知供應商101、102的備料狀態,以及藉此介面與供應商101、102進行預定量的估計。
更者,系統端的生產廠商可以透過中央系統10取得客戶需求,包括客戶的登錄、訂單資訊等,除了一般通訊方式外,客戶(如客戶103、104)可以透過中央系統10提供的網頁介面執行訂單設定、確認訂單與查詢訂單與生產狀況等。
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的生產系統12為連結中央系統10與物流系統14的電腦系統,為掌握整個生產線狀況與訂單需求的系統,藉此可根據中央系統10取得的供應商101、102與客戶103、104的資訊而得到材料資料121、庫存資料122、產能資料123以及客戶需求124,以進行生產; 生產系統12為廠商執行生產的主要資訊來源,生產系統12同時掌握了材料資料121、庫存資料122與產能資料123,當取得客戶103、104的訂單(客戶需求124)時,將根據物品量與出貨日期安排生產計畫。其中材料資料121為供應商101、102的備料,能夠依據生產進度分批取得材料;庫存資料122為因應實際生產需要而產生庫存的狀態,在本發明依據客戶需求而分批出貨的管理機制下,並不需要先行進貨而產生庫存成本,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庫存,甚至達到零庫存的目標;產能資料123顯示廠商有效的 量產能力,也就是接獲訂單後,根據材料資料121與庫存資料122所形成的產能資料123;生產系統12由中央系統10取得客戶需求124,包括客戶貨品要求(規格、數量)、出貨時間、出貨地點、出貨方式、急單,或是其他訂單相關的資訊。
當生產系統12依照需求完成訂單或是達到可出貨的狀態,系統將由物流系統14根據客戶需求調度配送車輛14a、14b、14c。物流系統14連接生產系統12,特別的是,系統將可根據多個客戶的出貨量、出貨時間等需求執行配送,同時考量各配送車輛14a、14b、14c的載貨量、出貨路線等資訊進行調度。
本發明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中可提供網路服務,如由中央系統所設的網路伺服器提供一遠端管理介面,也就是提供多個客戶提出需求的使用者介面,如圖2所顯示的實施例示意圖。
根據實施例之一,上述中央系統為與各端供應商與客戶聯繫的電腦系統,其中設有如圖示的中央系統伺服器22,其中載有供應商與客戶資料得資料庫222,可設有一網路伺服器,如WWW伺服器,經由網路2提供使用者介面供遠端使用,其至少提供一訂單網頁201、一查詢網頁202以及一客戶管理網頁203。
舉例來說,系統提供的訂單網頁201係為了取得客戶的幾個階段的資料,如圖所示,包括需要客戶輸入客戶名稱(如以密碼、帳號為登錄依據)、長期需求、中期需求,以及實際的出貨時間。因此,當系統取得多個客戶的需求外,可以設定出第一階段預估量,主要為一個長期(例如三個月)的預估量,此目的之一以此為依據對物料供應商下訂單,可以藉此控制成本;亦可以設定第二階段預估量,此主要為一個中期(例如兩個星期)的預估量,目的之一係可以此為依據要求供應商供貨,並開始計畫生產;以及設定第三階段訂單,此階段為取得實際出貨給客戶的數量,並依照出貨日期開始出貨。特別是因為系統同時取得多個客戶的訂單,可以在出貨時調配這多個客戶的出貨方式,包括依據各個客 戶自己實際交貨的情況分批出貨給客戶,並能依據客戶的地理位置而規劃出貨路線。
特別的是,當以本發明分批出貨的方式進行出貨時,如有遇到急單時,可以透過調整出貨數量的方式因應客戶端急單,而不至於需要透過加倍工時來應付急單。
網路伺服器所提供的查詢網頁202可以提供客戶查詢目前訂單狀況、出貨日期。另有客戶管理網頁203,這是提供廠商可以取得客戶資料、管理客戶資料、聯繫客戶等目的的網頁。
圖3接著顯示本發明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之實施例流程。
以上述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為以電腦系統實現的實施例為例,系統於步驟S301中,可以透過網路伺服器,不排除可以其他通訊或訪視的方式,取得客戶長期的預估量,也就是系統會整合多個客戶的長期預估量,如三個月的預估量,而中央系統因此取得第一階段預估量。這個長期的預估量可以讓生產廠商對物料的供應商協商價格,用來控制成本(價格),如步驟S303。但此時,供應商並不需要立即供貨,而是得知一個長期的需求。因此,生產廠商在此階段並不會有庫存的成本產生。
接著,透過電腦系統的處理,如步驟S305,中央系統將設定一第二階段預估量,此為根據客戶提供的中期預估量,此可由訂單本身的資料得到貨品規格、數量等資訊,可以由多個客戶的訂單中估計出一個中期(第二階段預估量較第一階段預估量的預估時間更短,如兩個星期)的預估產量。此第二階段預估量為提供生產廠商進行計畫生產的依據,如步驟S307,廠商開始投產,也就是在此階段才由物料供應商開始依照生產計畫供貨,對於生產廠商而言,沒有長期的物料庫存壓力,而在此階段則是取得計畫生產中必要的物料,可以有效降低庫存壓力。
如步驟S309,之後可以取得客戶實際需要,包括出貨的數量、出貨時間等,中央系統以此設定短期的第三階段訂單,第三階段 訂單指定的時間較第二階段預估量更短,例如在幾日內就應完成生產、出貨等步驟,如步驟S311,系統將據以進行物流調度,並開始出貨,如步驟S313。
在第三階段訂單中,系統可取得多個客戶的出貨數量與日期,生產廠商可以依據多個客戶實際供貨的狀況預備出貨,並進行配送調度,而不是一次將全部貨品都送到客戶,因此可以降低各客戶自己的庫存壓力。
圖4繼續顯示本發明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之實施例流程,在此顯示一個實施例,開始如步驟S401,由系統根據多個客戶所得知的長期訂單(預估量)提出3個月預估量,此時可要求廠商備料,如步驟S403,但不需要立即供料。
接著,系統可根據多個客戶所提出的中期預估量提出2個星期的預估量,如步驟S405,這是實際進行計畫生產的預估量,可以在最低庫存或零庫存的狀態下進行計畫生產,如步驟S407。並能在出貨時間接近時,如步驟S409,完成2天內訂單。
此時,物流系統可以取得多個客戶的出貨量與出貨時間,能根據多個客戶的數量與位置調度各配送車輛的載貨量與路線,如步驟S411,以及執行出貨,特別是各配送車輛係以分批配送的方式將貨物載送到各客戶,如步驟S413。
其中,執行配送調度同時所考量的因素除了多個客戶的數量與位置外,物流系統還可考量各客戶的出貨量與出貨時間(上午、下午、時間等),更可能需要考量各配送車輛的容積,以決定配送車輛的數量以及各配送車輛的載貨量與路線。之後各配送車輛係以分批配送的方式將貨物載送到各客戶。
圖5接著顯示在物流系統中的實施例流程。
物流系統執行配送車輛調度時,如步驟S501,至少會取得每個客戶的出貨量、出貨時間,甚至包括急單的需求。之後,物流系統將取得每個客戶的位置,如步驟S503,以綜合規劃出貨路線, 如步驟S505。
特別的是,本發明系統與方法除了執行一般訂單外,更可有效應付急單的需求,也就是在一般訂單外,若中央系統取得一或多個客戶的急單出貨量時,物流系統根據多個客戶的數量與位置將可調整各配送車輛的載貨量與路線,其中之一方式係包括物流系統根據一或多個客戶的急單出貨量調整各配送車輛的分批交貨數量。
相關配送過程可參考圖6所示出貨之實施例概念圖。此例顯示有本發明系統要出貨給多個客戶,包括客戶A、客戶B、客戶C、客戶D與客戶E。
當系統根據多個客戶的訂單需求、客戶本身的供貨情況、地理位置等資訊進行車輛調度,並規劃出貨路線,比如圖式中客戶A、客戶B、客戶C、客戶D與客戶E之間產生的配送路線,分批出貨的描述如下。
此例中,車輛(車輛位置601)為從生產廠商開出的配送車輛,顯示為滿載的狀態,示意顯示有10個貨品。
當車輛到達車輛位置602的客戶A時,根據客戶A實際供貨需求而卸貨,此例顯示卸下2個貨品。
當車輛到達車輛位置603,也就是到達客戶B的位置,根據客戶B的供貨需求而卸貨,此例顯示卸下2個貨品。
接著,車輛繼續到達下一個客戶C的車輛位置604,即依據客戶C的需求卸貨,此例同樣顯示卸下2個貨品。
車輛繼續到達客戶D的車輛位置605,並依據需要卸下2個貨品,車輛上顯示剩下2個貨品,也就是要在下個車輛位置606之處卸貨給客戶E。
最後車輛空車返回生產廠商,如車輛位置607表示。
此例中,每個車輛載送與卸貨的數量可依據每個路線上的客戶需求不同而調整,車輛數量也不限於此例所示,當有特定客戶 產生急單,可以透過調整車輛在該客戶卸貨的數量而因應。且因為生產系統為持續生產的狀態,並可因為在第二階段計畫生產時保留一定的緩衝數量,後續客戶也不會因為急單而被影響供貨。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所提出的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以及其方法,主要是系統可以先行取得第一階段預估量,以取得材料預估量,再取得第二階段預估量,以進行計畫生產,之後將根據多個客戶的第三階段訂單執行生產與預備出貨,其中由物流系統執行調度配送時,考量了多個客戶的數量與位置,以及實際客戶的出貨需求,再根據配送路線進行分批出貨,這樣可以有效降低生產廠商的庫存,減少廠房空間需求,或者空出的空間可有效應用在其他需要上,甚至達到零庫存的目標,同時也因為分批出貨而降低了客戶端庫存壓力。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為之等效結構變化,均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S301‧‧‧第一階段預估量
S303‧‧‧價格控制
S305‧‧‧第二階段預估量
S307‧‧‧計畫生產
S309‧‧‧第三階段訂單
S311‧‧‧物流調度
S313‧‧‧出貨

Claims (10)

  1. 一種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包括:以一中央系統取得第一階段預估量,以取得材料預估量;以該中央系統取得第二階段預估量,以根據該第二階段預估量進行生產,其中該第二階段預估量較該第一階段預估量的預估時間更短;以該中央系統取得多個客戶的第三階段訂單,其中該第三階段訂單指定的時間較該第二階段預估量更短,再以一生產系統根據該第三階段訂單完成生產並預備出貨;以及以一物流系統,根據該多個客戶的數量與位置調度各配送車輛的載貨量與路線。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其中該中央系統設有一網路伺服器,提供一遠端管理介面。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其中該遠端管理介面為提供該多個客戶提出需求的使用者介面。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其中該物流系統更取得該多個客戶的出貨量與出貨時間。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其中該物流系統根據該多個客戶的數量與位置、各客戶的出貨量與出貨時間,以及各配送車輛的容積,以決定配送車輛的數量以及各配送車輛的載貨量與路線。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其中各配送車輛係以分批配送的方式將貨物載送到各客戶。
  7. 如請求項1、4至6其中之一所述的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其中,若該中央系統取得一或多個客戶的急單出貨量時,該物流 系統根據該多個客戶的數量與位置調整各配送車輛的載貨量與路線。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其中,該物流系統根據該一或多個客戶的急單出貨量調整各配送車輛的分批交貨數量。
  9. 一種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包括:一中央系統,用以取得供應商與客戶的資訊;一生產系統,連接該中央系統,根據該中央系統取得的供應商與客戶資訊取得材料資料、庫存資料、產能資料以及客戶需求,以進行生產;以及一物流系統,連接該生產系統,根據客戶需求調度配送車輛;藉此執行一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包括:以該中央系統取得第一階段預估量,以取得材料預估量;以該中央系統取得第二階段預估量,以根據該第二階段預估量進行生產,其中該第二階段預估量較該第一階段預估量的預估時間更短;以該中央系統取得多個客戶的第三階段訂單,其中該第三階段訂單指定的時間較該第二階段預估量更短,再以該生產系統根據該第三階段訂單完成生產並預備出貨;以及以該物流系統根據該多個客戶的數量與位置調度各配送車輛的載貨量與路線。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其中該中央系統設有一網路伺服器,至少提供一訂單網頁、一查詢網頁以及一客戶管理網頁。
TW103144534A 2014-12-19 2014-12-19 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統 TW2016243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4534A TW201624365A (zh) 2014-12-19 2014-12-19 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4534A TW201624365A (zh) 2014-12-19 2014-12-19 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4365A true TW201624365A (zh) 2016-07-01

Family

ID=56984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4534A TW201624365A (zh) 2014-12-19 2014-12-19 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62436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36079B2 (en) Demand-based product sourcing
US1127024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 order management
US20160328781A1 (en) Delayed order delivery fulfillment
JP2010269867A (ja) 輸送計画立案支援システム及び輸送計画立案支援方法
US20160071190A1 (en) Modifying electronic orders during a fulfillment process
JP5416164B2 (ja) 物品納入計画調整支援装置および物品納入計画調整支援プログラム
US1063610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ipping products
JP2022095864A (ja) インバウンド購入注文の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な調整による製品在庫の最適化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2014197308A (ja) 生産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管理方法
KR102445640B1 (ko) 아웃바운드 예측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20205259A1 (en) Computerized inventory re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
JP2003091661A (ja) 生産管理システム
KR20220047957A (ko) 인바운드 스토우 모델을 이용한 아웃바운드 예측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JP6766024B2 (ja) 受注管理システム、受注管理装置及び受注管理プログラム
JP6275078B2 (ja) 商品発注数調整装置、商品発注数調整方法、発注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200013000A1 (en) Demand signal router for demand aware replenishment system
US2014035099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gistics network management
CN109978421B (zh) 信息输出方法和装置
JP5276607B2 (ja) フォーキャスト管理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KR20230068359A (ko) 가상 번들의 동적 밸런싱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Tempelmeier A multi-level inventory system with a make-to-order supplier
TW201624365A (zh) 生產與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統
CN105809378A (zh) 生产与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0276469B (zh) 订单下发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JP2003228666A (ja) 部品発注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