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3853A - 用於具有改良式結合裝置的一或多個軟管的連接元件 - Google Patents

用於具有改良式結合裝置的一或多個軟管的連接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3853A
TW201623853A TW104141346A TW104141346A TW201623853A TW 201623853 A TW201623853 A TW 201623853A TW 104141346 A TW104141346 A TW 104141346A TW 104141346 A TW104141346 A TW 104141346A TW 201623853 A TW201623853 A TW 20162385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ndrel
annular sleeve
hose
connecting element
sealing ed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1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50504B (zh
Inventor
克里斯多夫 席艾德
雷夫 克勞斯
Original Assignee
富世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富世華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富世華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23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3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0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050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3/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 F16L33/22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with means not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gripping the hose between inner and outer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3/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 F16L33/24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with parts screwed directly on or into the ho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1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using a rotary external sleeve or ring on one pa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連接至少一個軟管(30)的連接元件(10)。連接元件(10)包括一主體(12)和至少一個環形套筒(14)。主體(12)包括一中央部(16)和至少一個遠離中央部(16)延伸的芯軸(18)。一管道分別經由中央部(16)在該等芯軸(18)之間延伸,或者在芯軸(18)之內延伸到中央部(16)。至少一個芯軸(18)被一個環形套筒(14)套住。環形套筒(14)在打開狀態和閉合狀態之間相對於芯軸(18)係可旋轉的,使得在閉合狀態下在軟管(30)和芯軸(18)之間獲得形狀配合。芯軸(18)被插入到或可插入到軟管(30),同時軟管(30)分別被對應的環形套筒(14)套住或包圍。前邊(24)設置在芯軸(18)的外端,至少一個芯軸(18)的前邊(24)是傾斜的。

Description

用於具有改良式結合裝置的一或多個軟管的連接元件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至少一個軟管的連接元件。尤其是,連接元件和一或多個軟管提供用於灌溉系統。較佳地,將灌溉系統提供用於植物的自動澆水。例如,灌溉系統適用於家庭應用。
用於灌溉系統的至少一個軟管的連接元件應允許以容易且迅速的方式連接和分離一或多個軟管。進一步地,該連接元件操作容易,無需任何技術手册。而且,該連接元件應確保一密封連接。此外,該連接元件應該是耐風雨的。較佳地,該連接元件應包括一體化設計。尤其是,該連接元件應具有較少數量的構件。最後,應透過較低的成本來實現該連接元件。
本發明的目的為提供一種用於至少一個軟管的連接元件,其中該連接元件允許軟管容易且迅速地連接至該連接元件。
透過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連接元件實現本發明的目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連接至少一個軟管的連接元件,其中該連接元件,包括一主體,尤其還包括至少一個環形套筒;該主體,包括一中央部和至少一個遠離該中央部延伸的芯軸;一管道,分別經由該中央部在該等芯軸之間延伸,或者在該芯軸之內延伸到該中央部;其中尤其至少一個芯軸被一個環形套筒套住,該環形套筒在一打開狀態和一閉合狀態之間相對於該芯軸係可旋轉的,使得在該閉合狀態中在該 軟管和該芯軸之間獲得形狀配合,該芯軸被插入到或可插入到該軟管,尤其同時該軟管分別被對應的環形套筒套住或包圍。
根據本發明,在設置於至少一個芯軸外端的前邊中,或者,及/或在圓周方向上圍繞至少一個芯軸的至少一個密封邊中來提供一傾斜,或者在前邊和密封邊兩者提供一傾斜。
本發明的核心係該芯軸,其具有在該芯軸外端的傾斜前邊或圓周圍繞該芯軸的傾斜密封邊。該芯軸的傾斜前邊或傾斜密封邊允許使用者在該芯軸上容易移動該軟管。在該軟管於該芯軸上移動期間,該軟管越來越多的集中在中央並且該軟管的內壁稍微擴張。因此,該芯軸的傾斜前邊或傾斜密封邊有助於使用者在該芯軸上移動該軟管。
該環形套筒是有益的但不是必要或強制的。
較佳地,傾斜邊被一外斜面至少部分地包圍。該外斜面額外有助於使用者在該芯軸上移動該軟管。
尤其是,該主體與該中央部和該一個或多個芯軸形成一單件元件。
較佳地,至少一個環形套筒的外端在其內側包括一斜面,使得該環形套筒的外端為漏斗形。該漏斗形環形套筒有助於將該軟管插入到該環形套筒中。
尤其是,至少一個芯軸的橫截面為非圓形,尤其為橢圓形或卵形或多邊形,尤其用於形狀配合。該環形套筒可包括一內部結構,該內部結構在閉合狀態中與套住該芯軸的該軟管接合或可接合,及/或較佳該環形套筒在該打開狀態與該閉合狀態之間圍繞一預定旋轉角度係可旋轉的。該芯軸的非圓形橫截面在該打開狀態和該閉合狀態之間的預定旋轉期間,允許該環形套筒與該芯軸之間的圓周距離改變。
進一步地,該環形套筒包括至少兩個切削邊,該等切削邊設置在該環形套筒的內部的圓周相反側,並且平行於該環形套筒的旋轉方向延伸。其中較佳該環形套筒相對於該芯軸的預定旋轉角度大約為90度。相對的該等切削邊允許在該閉合狀態中該軟管與該芯軸之間的形狀配合,並且允許在該打開狀態中該軟管容易從該芯軸移除。由於該環形套筒相對於 該芯軸的預定旋轉角度較佳大約為90度,該等切削邊在該打開狀態中可設置在非圓形橫截面的長側的旁邊並且在該閉合狀態中設置在非圓形橫截面的窄小側。
此外,該芯軸包括圓周地圍繞該芯軸的至少一個密封邊,其中該至少一個密封邊設置為靠近該環形套筒的該等切削邊。該密封邊支持該軟管與該芯軸之間的形狀配合。
例如,該密封邊可包括具有一第一邊角度和一第二邊角度的一三角形橫截面,其中該第一邊角度比該第二邊角度更靠近該芯軸的開口端,並且其中該第一邊角度小於該第二邊角度。小的該第一邊角度允許在該芯軸上容易移動該軟管。
根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該芯軸包括圓周地圍繞該芯軸的至少兩個密封邊,其中一第一密封邊比一第二密封邊更靠近該芯軸的開口端,並且其中該第一密封邊的直徑小於該第二密封邊的直徑。該第一密封邊可以是傾斜的。該傾斜的密封邊有助於該軟管在該芯軸上的移動。
更一般地,該芯軸包括多於兩個的密封邊,其中該等密封邊的直徑隨著該芯軸的開口端的距離而增加。因此,該芯軸可以連接至具有不同直徑的軟管。
此外,該主體或該環形套筒可包括至少一個凹槽,該凹槽沿著該芯軸的圓周方向延伸,其中在該環形套筒相對於該芯軸旋轉期間,該環形套筒或該主體的至少一個凸輪在該凹槽中分別被引導或導向。該凸輪或該等凸輪以及該凹槽允許在該主體與該環形套筒之間的穩定但可旋轉的連接。
此外,為了限制該環形套筒相對於該芯軸的旋轉角度,該主體及/或該環形套筒可包括至少一個止擋件,其中較佳該止擋件設置在該凹槽之內,並且其中較佳該止擋件與該環形套筒的該凸輪相互作動。該止擋件確保該環形套筒只在預定角度內旋轉。
較佳地,至少一個隆起物形成在該凹槽的底部,其中當該環形套筒已到達該打開狀態或該閉合狀態時,該隆起物顯著地提醒使用者,並且其中較佳至少一個隆起物設置在兩個止擋件之間。
尤其是,該主體與該至少一個環形套筒藉由連接點而相互連 接,其中該等連接點被提供作為預定斷裂點,使得該連接元件在製造生產完之後直到第一次使用時,形成為一單件元件,並且其中較佳當該主體與該至少一個環形套筒藉由該等連接點而相互連接時,該連接元件是在該打開狀態中。
進一步地,該環形套筒在其外周壁上可包括至少一個開口,使得一部分芯軸是可見的,其中較佳至少一個密封邊的一部分是可見的。因此,使用者可以控制該軟管在該芯軸上移動的位置。
此外,至少一個環形套筒在其外周面上包括至少兩個夾持元件,其中較佳該等夾持元件設置在該環形套筒的相反側。
最後,該主體包括一凹處,該凹處至少部分地圍繞該主體的該中央部,其中較佳該凹處由包括圓形邊緣的複數個肋條形成。
本發明的新穎性和進步性特徵陳述在附加申請專利範圍中。
10‧‧‧連接元件
12‧‧‧主體
14‧‧‧環形套筒
16‧‧‧中央部
18‧‧‧芯軸
20‧‧‧圖示簡要標示
22‧‧‧夾持元件
24‧‧‧前邊
26‧‧‧第一密封邊
28‧‧‧第二密封邊
30‧‧‧軟管
32‧‧‧切削邊
34‧‧‧止擋件
36‧‧‧凸輪
38‧‧‧隆起物
40‧‧‧連接點
42‧‧‧開口
44‧‧‧凹處
46‧‧‧斜面
α‧‧‧第一邊角度
β‧‧‧第二邊角度
本發明將參考附圖做更詳細的說明,其中,第1圖係說明根據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連接元件的側面示意圖;第2圖係說明根據本發明該較佳實施例之連接元件的一部分示意性透視圖;第3圖係說明根據本發明該較佳實施例之連接元件的示意性側面剖視圖;第4圖係說明根據本發明該較佳實施例之連接元件的一部分示意性側面剖視圖;第5圖係說明根據本發明該較佳實施例之連接元件和軟管的示意性局部側面剖視圖,其中連接元件是在打開狀態中;第6圖係說明根據本發明該較佳實施例之連接元件和軟管的示意性局部側面剖視圖,其中連接元件是在閉合狀態中;第7圖係分別說明根據本發明該較佳實施例在打開狀態和閉合狀態中連接元件和軟管的兩個示意性橫截面前視圖;第8圖係分別說明根據本發明該較佳實施例在打開狀態和閉合狀態中 連接元件的兩個示意性局部透視圖;第9圖係說明根據本發明該較佳實施例之連接元件的一部分示意側視圖和相對應部分的示意頂視圖;第10圖係說明根據本發明該較佳實施例之連接元件與軟管的一部分示意側視圖;第11圖係說明根據本發明該較佳實施例之連接元件的示意透視圖;以及第12圖係說明根據本發明該較佳實施例之連接元件的一部分示意透視圖。
第1圖係說明根據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連接元件10的側面示意圖。提供連接元件10用於將兩個軟管30相互連接。
連接元件10包括一主體12和兩個環形套筒14。主體12形成為一單件元件並且包括一中央部16和兩個芯軸18。芯軸18設置於中央部16的兩個相反側。芯軸18從中央部16向兩個相反的方向突出。中央部16和芯軸18為中空的,其中一管道形成在主體12內部。該管道經由中央部16在芯軸18之間延伸。在此範例中,該管道實質上是線性的。每個芯軸18形成一供多條軟管的其中之一套住的管道座。芯軸18被一個或多個密封邊26和28圍繞。主體12與密封邊26和28形成一單件元件。
每個環形套筒14套住芯軸18的其中之一。環形套筒14實質上形成為一中空圓筒。環形套筒14可在芯軸18上圍繞它們的對稱軸線在打開狀態和閉合狀態之間旋轉。例如,芯軸18在其外側包括至少一個圓周凹槽,其中該圓周凹槽引導環形套筒14內側的凸輪。進一步地,環形套筒14在其內側包括一個或多個圓周凹槽,其中該圓周凹槽引導芯軸18的外側上的突出物。在此實施例中,打開狀態和閉合狀態之間的角度大約為90度。在閉合狀態中,環形套筒14密封套住芯軸18的軟管。在閉合狀態中,軟管牢固地連接至連接元件10。在打開狀態中,軟管可以輕易地從芯軸18拆下。
在此實施例中,連接元件10包括具有兩個芯軸18的主體12以及兩個對應的環形套筒14,使得連接元件10被提供用於連接兩個軟管。 通常來說,連接元件10可包括具有一個或多個芯軸18的主體12和對應數量的環形套筒14,使得連接元件10被提供用於連接對應數量的一個或多個軟管。
進一步地,為了分別獲得打開和閉合狀態,每個環形套筒14包括一表示旋轉方向的圖示簡要標示20。此外,每個環形套筒14在其外部圓周面上包括至少一個夾持元件22。在此實施例中,環形套筒14包括設在相反側的兩個夾持元件22。夾持元件22有助於使用者旋轉環形套筒14。
第2圖係說明根據本發明該較佳實施例之連接元件10的一部分示意性透視圖。在第2圖中,只顯示一個環形套筒14。
連接元件10包括主體12和兩個環形套筒14,其中第2圖中只顯示一個環形套筒14。環形套筒14套住芯軸18。環形套筒14包括圖示簡要標示20,其分別表示打開狀態和閉合狀態的旋轉方向。進一步地,環形套筒14包括設在相反側的兩個夾持元件22。
在此實施例中,芯軸18包括一非圓形橫截面,尤其為橢圓形或卵形或多邊形的橫截面。芯軸18的非圓形橫截面結合環形套筒14之合適的內部結構與芯軸18之合適的外部結構,允許了在軟管和芯軸18之間的形狀配合。
第3圖係說明根據本發明該較佳實施例之連接元件10的示意性側面剖視圖。第3圖中說明主體12的側視圖以及環形套筒14與軟管30的其中之一的側面剖視圖。
連接元件10包括主體12和兩個環形套筒14,其中第3圖中只顯示一個環形套筒14。環形套筒14套住芯軸18。在第3圖中,軟管30部分地套住芯軸18。依次,環形套筒14部分地套住軟管30。
芯軸18的前邊24是傾斜的。芯軸18的傾斜前邊24允許使用者在芯軸18上容易移動軟管30。在軟管30於芯軸18上移動期間,軟管30越來越多的集中在中央並且軟管30的內壁稍微擴張。芯軸18的傾斜前邊24有助於使用者在芯軸18上移動軟管30。
進一步地,芯軸18包括一第一密封邊26和一第二密封邊28。第一密封邊26和第二密封邊28沿著它們的圓周方向圍繞芯軸18。第一密封邊26比第二密封邊28更接近前邊24。因此,在芯軸18上移動的軟管30首先 通過第一密封邊26然後通過第二密封邊28。芯軸18、第一密封邊26以及第二密封邊28形成一單件元件。在不同情况下,第一密封邊26以及第二密封邊28具有一三角形橫截面。
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密封邊26是傾斜的,而第二密封邊28是筆直的。與傾斜前邊24相類似的方式,傾斜的第一密封邊26也允許使用者在芯軸18上容易移動軟管30。
根據第3圖所示的實施例,芯軸18的前邊24以及第一密封邊26是傾斜的。根據另一個實施例,芯軸18的前邊24是傾斜的,而芯軸18的第一密封邊26是筆直的。根據一進一步的實施例,芯軸18的第一密封邊26是傾斜的,而芯軸18的前邊24是筆直的。
傾斜前邊24及/或傾斜密封邊26適用於具有非圓形,尤其為橢圓形或卵形或多邊形橫截面的芯軸18,但同樣適用於具有另一橫截面例如圓形橫截面的芯軸18。
環形套筒14包括設置在環形套筒14內部的相反側的兩個切削邊32。切削邊32對齊方向為平行於環形套筒14的旋轉方向。
第4圖係說明根據本發明該較佳實施例之連接元件10的一部分示意性側面剖視圖。連接元件10包括主體12以及兩個環形套筒14。第4圖中只部分顯示一個環形套筒14。
芯軸18包括第一密封邊26和第二密封邊28。第一密封邊26和第二密封邊28沿著它們的圓周方向圍繞芯軸18。第一密封邊26比第二密封邊28更接近前邊24。芯軸18、第一密封邊26以及第二密封邊28形成一單件元件。在不同情况下,第一密封邊26以及第二密封邊28具有一三角形橫截面。
第一密封邊26的三角形橫截面小於第二密封邊28的三角形橫截面。因此,第一密封邊26的直徑小於第二密封邊28的直徑。第一密封邊26提供用於密封具有相對小直徑的軟管30。第二密封邊28提供用於密封具有相對大直徑的軟管30。
每個密封邊26和28的第一邊角度α面對芯軸18的前邊24。每個密封邊26和28的第二邊角度β避開芯軸18的前邊24。較佳地,對於每個密封邊26和28,第一邊角度α比第二邊角度β更小。這允許在芯軸18上容易 移動軟管30。較佳地,第一邊角度α和第二邊角度β兩者都小於90度。這同樣有助於在芯軸18上容易移動軟管30。
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密封邊26和第二密封邊28是筆直的。可選地,密封邊26和28的至少其中之一,較佳第一密封邊26是傾斜的。進一步,芯軸18的前邊24可以是傾斜的或筆直的。
第4圖中的第一密封邊26和第二密封邊28適用於具有非圓形橫截面,尤其為橢圓形或卵形橫截面的芯軸18,但同樣適用於具有另一橫截面例如圓形橫截面的芯軸18。
第5圖係說明根據本發明該較佳實施例之連接元件10和軟管30的示意性局部側面剖視圖,其中連接元件10是在打開狀態中。在第5圖中,軟管30已經移動到第一密封邊26上。
軟管30的直徑相對小。藉由第一密封邊26密封軟管30,而第二密封邊28保持露出。
環形套筒14的切削邊32沒有與軟管30接合,因為切削邊32設置在軟管30的非圓形橫截面的兩個長側的旁邊。軟管30的非圓形橫截面是由芯軸18的非圓形橫截面造成的。
第6圖係說明根據本發明該較佳實施例之連接元件10和軟管30的示意性局部側面剖視圖,其中連接元件10是在閉合狀態中。
與第5圖相比,第6圖中所顯示的環形套筒14已經旋轉了大約90度。因此,環形套筒14的切削邊32設置在軟管30之非圓形橫截面的兩個窄小側並且與軟管30接合,其中切削邊32設置為靠近第一密封邊26。藉此獲得了芯軸18與軟管30之間的形狀配合。
第7圖係分別說明根據本發明該較佳實施例在打開狀態和閉合狀態中連接元件10和軟管30的兩個示意性橫截面前視圖。左手側上的連接元件10是在打開狀態中,而右手側顯示閉合狀態中的連接元件10。
環形套筒14套住軟管30。依次,軟管30套住主體12的芯軸18。芯軸18具有非圓形,尤其為橢圓形或卵形或多邊形的橫截面。因此,套住芯軸18的軟管30同樣具有非圓形橫截面。
環形套筒14包括設置在環形套筒14內部的相反側的兩個切削邊32。切削邊32對齊方向為平行於環形套筒14的旋轉方向。在左手側的 打開狀態中,切削邊32設置在軟管30的非圓形橫截面的長側的旁邊。在右手側的閉合狀態中,環形套筒14已經旋轉了大約90度,其中切削邊32設置在軟管30的非圓形橫截面的窄小側。在閉合狀態中,切削邊32與軟管30接合。因此,獲得了芯軸18與軟管30之間的形狀配合。
第8圖係分別說明根據本發明該較佳實施例在打開狀態和閉合狀態中連接元件10的兩個示意性局部透視圖。左手側上的連接元件10是在打開狀態中。右手側顯示閉合狀態中的連接元件10。
主體12包括用於每一個環形套筒14的兩個止擋件34。該等止擋件圍繞非圓形的芯軸18來設置。止擋件34效用在使環形套筒14只能在打開狀態和閉合狀態之間旋轉。止擋件34防止環形套筒14的過度旋轉,其中切削邊32將遠離軟管30中的咬合位置。為了透過將切削邊32咬合到軟管30而完全夾緊軟管30,止擋件34可以向使用者確認已經完成了所需的旋轉。
進一步地,環形套筒14包括兩個凸輪36。在環形套筒14的旋轉期間,凸輪36在主體12的凹槽中移動。兩個隆起物38形成在凹槽的底部。每個隆起物38設置在兩個止擋件34之間。當環形套筒14已經達到打開或閉合狀態時,隆起物38顯著地提醒使用者。
止擋件34和隆起物38定位在外部並且藉由注射成型的側向開口形成。主體12與止擋件34和隆起物38形成一單件元件。
第9圖係說明根據本發明該較佳實施例之連接元件10的一部分示意側視圖和相對應部分的示意頂視圖。連接元件10的示意側視圖是在左手側,而連接元件10的示意頂視圖是在右手側。
連接元件10包括在主體12與每個環形套筒14之間的至少一個連接點40。連接點40被提供作為預定斷裂點。因此,在製造生產完連接元件10之後,主體12與至少兩個環形套筒14形成一單件元件。在第一次使用連接元件10之後,連接點40斷裂,使得主體12和至少兩個環形套筒14成為獨立的元件。連接點40非常薄。較佳地,在連接點已經斷裂之後,主體12與環形套筒14保持可移動地連接。例如,環形套筒14的凸輪36和主體12的凹槽保持緊鎖,使得環形套筒14在打開狀態和閉合狀態之間可以在主體12上旋轉,而沒有從主體12上移除。
較佳地,連接元件10為一注塑成型模具。因此,在主體12, 至少兩個環形套筒14以及連接點40之間形成一單件注塑模具。作為單件元件的連接元件10的配置有助於連接元件10的生產和分配。
尤其是,剛生產之作為單件元件的連接元件10處於打開狀態中。因此,剛生產連接元件10處於“準備使用”狀態中。使用者可以在芯軸18與環形套筒14之間直接插入軟管30。當使用者將環形套筒14相對於主體12旋轉大約90度到閉合狀態中時,那麽至少一個連接點40斷裂。右手側的連接元件10的示意頂視圖闡明連接點相對小而且薄。
第10圖係說明根據本發明該較佳實施例之連接元件10與軟管30的一部分示意側視圖。
環形套筒14包括一開口42。開口42由第10圖中的陰影區域表示。在此實施例中,開口42被定位使得當軟管30不存在時,第一密封邊26和第二密封邊28是部分可見的。通常,開口42形成一視窗,使得使用者可以監控軟管30在芯軸18上的定位。圖示簡要標示20設置在開口42旁邊。
第11圖係說明根據本發明該較佳實施例之連接元件10的示意透視圖。
連接元件10的主體12包括一凹處44。凹處44周圍地圍繞主體12的中央部16。當軟管30移動到芯軸18上並且環形套筒14相對於主體12旋轉時,凹處44允許使用者能够確保緊握著連接元件10的主體12。凹處44藉由複數個肋條形成。該等肋條包括圓形邊緣。主體12在沒有任何鋒利邊緣下可確保被使用者緊握著。環形套筒14的夾持元件22允許使用者能確保緊握著環形套筒14。
第12圖係說明根據本發明該較佳實施例之連接元件10的一部分示意透視圖。
環形套筒14在其外端的內邊緣包括一斜面46。斜面46造成外端為漏斗形。環形套筒14的漏斗形的外端有助於將軟管30插入到環形套筒14中。進一步地,芯軸18的傾斜前邊24支持軟管30套住芯軸18。
儘管在此已經參考附圖說明瞭本發明的示意實施例,應理解本發明並不侷限於詳細的實施例,並且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進行各種變化和修改,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所有這樣的變化和修改旨在被包括在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的發明的範圍內。
10‧‧‧連接元件
12‧‧‧主體
14‧‧‧環形套筒
16‧‧‧中央部
18‧‧‧芯軸
24‧‧‧前邊
26‧‧‧第一密封邊
28‧‧‧第二密封邊
30‧‧‧軟管
32‧‧‧切削邊

Claims (14)

  1. 一種用於連接至少一個軟管(30)的連接元件(10),其中該連接元件(10),包括一主體(12),該主體(12),包括一中央部(16)和至少一個遠離該中央部(16)延伸的芯軸(18);一管道,分別經由該中央部(16)在該等芯軸(18)之間延伸,或者在該芯軸(18)之內延伸到該中央部(16),該芯軸(18)被插入到或可插入到該軟管(30);其中一前邊(24)設置在至少一個芯軸(18)的外部,其中至少一個芯軸(18)的該前邊(24)是傾斜的;以及/或者其中至少一個芯軸(18)包括至少一個密封邊(26、28),該至少一個密封邊(26、28)圓周地圍繞該芯軸(18),並且其中該至少一個密封邊(26)是傾斜的。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元件(10),包括至少一個環形套筒(14),其中至少一個芯軸(18)被一個環形套筒(14)套住及/或其中該環形套筒(14)在一打開狀態和一閉合狀態之間相對於該芯軸(18)係可旋轉的,使得在該閉合狀態中在該軟管(30)和該芯軸(18)之間獲得形狀配合及/或其中該芯軸(18)被插入到或可插入到該軟管(30),同時該軟管(30)分別被對應的該環形套筒(14)套住或包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連接元件(10),其中至少一個環形套筒(14)的外端在其內側包括一斜面(46),使得該環形套筒(14)的外端為漏斗形,及/或至少一個芯軸(18)的傾斜前邊被一外斜面至少部分地包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的連接元件(10),其中該環形套筒(14)包括一內部結構(32),該內部結構(32)在該閉合狀態中與套住該芯軸(18)的該軟管(30)接合或可接合,及/或該環形套筒(14)在該打開狀態與該閉合狀態之間係可旋轉的,尤其圍繞一預定旋轉角度旋 轉,其中較佳該環形套筒(14)相對於該芯軸(18)的該預定旋轉角度大約為90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元件(10),其中該環形套筒(14)包括至少兩個切削邊(32),該等切削邊(32)設置在該環形套筒(14)內部的圓周相反側並且平行於該環形套筒(14)的旋轉方向延伸,其中尤其至少一個密封邊(26、28)設置為靠近該環形套筒(14)的該等切削邊(32)及/或其中尤其該等密封邊(26、28)包括具有一第一邊角度(α)和一第二邊角度(β)的一三角形橫截面,其中該第一邊角度(α)比該第二邊角度(β)更接近該芯軸(18)的開口端(24),並且其中該第一邊角度(α)小於該第二邊角度(β)。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元件(10),其中該芯軸(18)包括至少兩個密封邊(26、28),該等密封邊(26、28)圓周地圍繞該芯軸(18),其中一第一密封邊(26)比一第二密封邊(28)更靠近該芯軸(18)的該開口端(24),並且其中該第一密封邊(26)的直徑小於該第二密封邊(28)的直徑,其中至少該第一密封邊(26)是傾斜的。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元件(10),其中該主體(12)或該環形套筒(14)包括至少一個凹槽,該凹槽沿著該芯軸的圓周方向延伸,其中在該環形套筒(14)相對於該芯軸(18)旋轉期間,該環形套筒(14)或該主體(12)的至少一個凸輪(36)在該凹槽中分別被引導或導向。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元件(10),其中為了限制該環形套筒(14)相對於該芯軸(18)的旋轉角度,該主體(12)或該環形套筒(14)包括至少一個止擋件(34),其中較佳該止擋件(34)設置在該凹槽之內,並且其中較佳該止擋件(34)與該環形套筒(14)的該凸輪(36)相互作動。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所述的連接元件(10),其中至少一個隆起物(38)形成在該凹槽的底部,其中當該環形套筒(14)已經到達該打開狀態或該閉合狀態時,該隆起物(38)顯著地提醒使用者,並且其中較佳至少一個隆起物(38)設置在兩個止擋件(34)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元件(10),其中該主體(12)與至少一個環形套筒(14)藉由連接點(40)而相互連接,其中該等連接點(40)被提供作為預定斷裂點,使得該連接元件(10)在製造生產完成之後直到第一次使用時,形成為一單件元件,並且其中較佳當該主體(12)與至少一個環形套筒(14)藉由該等連接點(40)而相互連接時,該連接元件(10)是在該打開狀態中。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至第10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元件(10),其中該環形套筒(14)在其外周壁上包括至少一個開口(42),使得一部分芯軸(18)是可見的,其中較佳至少一個密封邊(26,28)的一部分是可見的。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1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元件(10),其中至少一個芯軸(18)的橫截面是非圓形的,尤其為橢圓形或卵形或多邊形。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至第12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元件(10),其中至少一個環形套筒(14)在其外周面上包括至少兩個夾持元件(22),其中較佳該等夾持元件(22)設置在該環形套筒(14)的相反側。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元件(10),其中該主體(12)包括一凹處(34),該凹處(34)至少部分地圍繞該主體的該中央部(16),其中較佳該凹處(34)由包括圓形邊緣的複數個肋條形成。
TW104141346A 2014-12-10 2015-12-09 用於具有改良式結合裝置的一或多個軟管的連接元件 TWI6505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4/077164 2014-12-10
PCT/EP2014/077164 WO2016091296A1 (en) 2014-12-10 2014-12-10 Connecting element for one or more flexible tubes with improved mounting arrang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3853A true TW201623853A (zh) 2016-07-01
TWI650504B TWI650504B (zh) 2019-02-11

Family

ID=52134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1346A TWI650504B (zh) 2014-12-10 2015-12-09 用於具有改良式結合裝置的一或多個軟管的連接元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230642B1 (zh)
CN (1) CN107002923B (zh)
IL (1) IL252732A (zh)
PL (1) PL3230642T3 (zh)
TW (1) TWI650504B (zh)
WO (1) WO20160912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0285B2 (ja) * 2020-08-21 2022-08-01 株式会社イノアック住環境 樹脂管用継手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88676A (en) * 1972-01-31 1974-01-29 R Lossie Flexible hose connector
JPS5571887U (zh) * 1978-11-10 1980-05-17
JPS58196493U (ja) * 1982-06-25 1983-12-2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樹脂ホ−ス用継手
NZ228278A (en) * 1988-03-15 1990-05-28 Duffield Ltd F Hose end fitting with circumferential barbs
US6231085B1 (en) * 1997-04-21 2001-05-15 Irrigation Development Company Tubing coupling and hose end combination, and related method
DE19725999C1 (de) * 1997-06-19 1998-11-05 Festo Ag & Co Steckverbindungseinrichtung sowie mit einer oder mehreren Steckverbindungseinrichtungen ausgestattete Fluidverteilereinrichtung
TWM477899U (zh) * 2013-11-19 2014-05-11 Protector Safety Ind Ltd 消防水帶與快速接頭間的銜接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L252732A (en) 2017-12-31
CN107002923B (zh) 2019-03-01
CN107002923A (zh) 2017-08-01
IL252732A0 (en) 2017-08-31
WO2016091296A1 (en) 2016-06-16
PL3230642T3 (pl) 2020-08-10
EP3230642A1 (en) 2017-10-18
EP3230642B1 (en) 2019-11-20
TWI650504B (zh) 2019-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0503B (zh) 用於具有改良式鎖定裝置的一或多個軟管的連接元件以及該連接元件的製造方法
ES2689024T3 (es) Anillo de apriete, casquillo deslizable, disposición así como procedimiento para la fabricación de una conexión no separable
JP2012530232A (ja) 支持スリーブを有する押込み嵌め式パイプフィッティングシステム
JP6367224B2 (ja) ミルク導管、ミルク導管装置、ミルク受容部材、及び搾乳部材
TWI650504B (zh) 用於具有改良式結合裝置的一或多個軟管的連接元件
TWI650505B (zh) 用於具有改良式固定裝置的一或多個軟管的連接元件
US20210207748A1 (en) Rotating snap connection assembly
US9145989B1 (en) Sprinkler system coupler
KR101836922B1 (ko) 철근연결구
US9663342B2 (en) Funnel assembly
CN105637274B (zh) 管接头
RU2016140571A (ru) Захва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еформ
JP6539082B2 (ja) 支柱連結用継手及び支柱体
EP3044492B1 (en) Tubular couplings and connectors
RU2016137074A (ru) Перех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жидкостного трубопровод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жидкости в автомобиле
JPH0728474Y2 (ja) ホース継手
JP2015014335A (ja) 継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排水マス
EP2808592A1 (en) Swivel adaptor
JP5983178B2 (ja) 管体用キャップ
JP2015014144A (ja) 継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排水マス
JP2013148143A (ja) 管継手ヘッダー
JP2013245693A (ja) ヘッダー部材、及びヘッダー部材の製造方法
EP3062009A1 (en) Plastic tube and plastic tube joint
ITVR20070016U1 (it) Elemento tubolare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condutture particolarmente per aeriformi
JP2011179632A (ja) 管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