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0678A - 管扳鉗 - Google Patents

管扳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0678A
TW201620678A TW104127921A TW104127921A TW201620678A TW 201620678 A TW201620678 A TW 201620678A TW 104127921 A TW104127921 A TW 104127921A TW 104127921 A TW104127921 A TW 104127921A TW 201620678 A TW201620678 A TW 20162067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jaw
grip
head
wrench
contact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7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13043B (zh
Inventor
凱爾 哈維
提摩西 珍達
艾瑞克 麥基
史蒂芬W 海瑪
承璋 李
傑西 馬塞勒
小詹姆斯A 席基
安德魯G 瓦格納
Original Assignee
米沃奇電子工具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米沃奇電子工具公司 filed Critical 米沃奇電子工具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20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0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3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304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25B13/48Spanners; Wrenches for special purposes
    • B25B13/50Spanners; Wrenches for special purposes for operating on work of special profile, e.g. pipes
    • B25B13/5008Spanners; Wrenches for special purposes for operating on work of special profile, e.g. pipes for operating on pipes or cylindrical objects
    • B25B13/5016Spanners; Wrenches for special purposes for operating on work of special profile, e.g. pipes for operating on pipes or cylindrical objects by externally gripping the pipe
    • B25B13/5025Spanners; Wrenches for special purposes for operating on work of special profile, e.g. pipes for operating on pipes or cylindrical objects by externally gripping the pipe using a pipe wrench type tool
    • B25B13/5041Spanners; Wrenches for special purposes for operating on work of special profile, e.g. pipes for operating on pipes or cylindrical objects by externally gripping the pipe using a pipe wrench type tool with movable or adjustable jaws
    • B25B13/5058Linearly moving or adjustable, e.g. with an additional small tilting or rocking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25B13/10Spanners; Wrenches with adjustable jaws
    • B25B13/12Spanners; Wrenches with adjustable jaws the jaws being slidable
    • B25B13/16Spanners; Wrenches with adjustable jaws the jaws being slidable by screw or n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種管扳鉗包括一頭部,且該頭部具有界定一中心軸之一第一孔。該管扳鉗包括一第一顎夾及一第二顎夾,該第一顎夾與該頭部耦合且具有界定一第一接觸區域的多數齒,該第二顎夾部份地延伸穿過該頭部之該孔且具有一螺紋部份及界定一第二接觸區域之多數齒。該第二接觸區域沿平行該頭部之側表面的一方向延伸超過該第一接觸區域。該管扳鉗包括:一偏壓機構,其設置在該第一孔內之以對齊該第二顎夾之該螺紋部份與該第一孔之該中心軸;及一致動器,其具有與該第二顎夾之該螺紋部份接合的螺紋使得該致動器之旋轉使該第二顎夾之該第二接觸區域相對於該第一顎夾之該第一接觸區域移動。

Description

管扳鉗 相關申請案之交互參照
本申請案係一部份連續申請案且主張2014年3月26日申請之共同申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4/226,221號之優先權,且該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4/226,221號主張2013年3月26日申請之美國暫時專利申請案第61/805,422號之優先權,並且所有該等專利申請案之全部內容在此加入作為參考。
本申請案亦主張2015年6月16日申請之美國暫時專利申請案第62/180,255號、2014年12月19日申請之美國暫時專利申請案第62/094,465號及2014年8月27日申請之美國暫時專利申請案第62/042,602號的優先權,且所有該等專利申請案之全部內容在此加入作為參考。
背景
本發明有關於扳鉗,且特別有關於管扳鉗。
管扳鉗通常被用來旋轉、鎖緊、或以其他方式操作管、閥及其他管路組件。某些種類之管扳鉗包括一固定顎夾及一可相對於該固定顎夾移動之鉤顎夾以調整在該等 顎夾間之間距。因為管扳鉗經常被用來施加轉矩以轉動工作件,故該等顎夾通常包括用以增加抓力之多數齒。
概要
在一實施例中,一種管扳鉗包括:一頭部,其具有一第一孔;一第一顎夾,其與該頭部耦合且具有界定一第一接觸區域的多數齒;及一第二顎夾,其部份地延伸穿過該頭部之該孔且具有一螺紋部份及界定一第二接觸區域之多數齒。該第二接觸區域沿平行該頭部之側表面的一方向延伸超過該第一接觸區域。該第二接觸區域界定一寬度。該管扳鉗亦包括:一致動器,其具有與該第二顎夾之該螺紋部份接合的螺紋使得該致動器之旋轉使該第二顎夾之該第二接觸區域相對於該第一顎夾之該第一接觸區域移動;及一延伸握把,其可分離地耦合在該頭部上。該延伸握把及該第二顎夾界定一長度。該第二接觸區域之寬度與該長度的一比率小於大約0.1。
在另一實施例中,一種管扳鉗包括:一頭部,其具有一第一孔;一第一顎夾,其與該頭部耦合且具有界定一第一接觸區域的多數齒;一第二顎夾,其部份地延伸穿過該頭部之該孔且具有一螺紋部份及界定一第二接觸區域之多數齒;一致動器,其具有與該第二顎夾之該螺紋部份接合的螺紋使得該致動器之旋轉使該第二顎夾之該第二接觸區域相對於該第一顎夾之該第一接觸區域移動;及一握把,其具有一近端部份及一遠端部份。該遠端部份靠 近該頭部且該近端部份與該遠端部份相對。該近端部份包括一內孔。該管扳鉗亦包括選擇地耦合在該內孔內的一第一延伸握把。
在又一實施例中,一種管扳鉗包括:一頭部,其具有界定一中心軸之一第一孔。該管扳鉗包括一第一顎夾及一第二顎夾,該第一顎夾與該頭部耦合且具有界定一第一接觸區域的多數齒,該第二顎夾部份地延伸穿過該頭部之該孔且具有一螺紋部份及界定一第二接觸區域之多數齒。該第二接觸區域沿平行該頭部之側表面的一方向延伸超過該第一接觸區域。該管扳鉗包括:一偏壓機構,其位在該第一孔內以對齊該第二顎夾之該螺紋部份與該第一孔之該中心軸;及一致動器,其具有與該第二顎夾之該螺紋部份接合的螺紋使得該致動器之旋轉使該第二顎夾之該第二接觸區域相對於該第一顎夾之該第一接觸區域移動。
10,110,210,310,410,510,610,710,910‧‧‧扳鉗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2‧‧‧握把
13,113,713,813‧‧‧內孔
14,114,414‧‧‧頭部
15‧‧‧內螺紋
16,216,716‧‧‧近端部份
18,218‧‧‧遠端部份
19,94‧‧‧凹部
21‧‧‧第二凹部
22,70,270‧‧‧孔
23‧‧‧端蓋
25,268,368,968‧‧‧銷
27‧‧‧第二徑向溝槽
28‧‧‧固定顎夾
29‧‧‧第一徑向溝槽
30,130‧‧‧鉤顎夾
31,44‧‧‧距離
32,34‧‧‧齒
35‧‧‧環構件
36,38‧‧‧接觸區域
40,42,98,99,272,274‧‧‧箭號
45‧‧‧平坦表面
52,152‧‧‧拇指轉輪
54‧‧‧螺紋部份
56‧‧‧溝槽
58,58a,58b‧‧‧螺紋
60‧‧‧垂直定向溝槽
61‧‧‧標記
62,267,367‧‧‧凹孔
64‧‧‧凸緣
65‧‧‧半徑
66‧‧‧螺紋距離;螺距
68‧‧‧導程距離;導程
72‧‧‧前壁
74‧‧‧後壁
75‧‧‧中間構件
76,96‧‧‧遠端
78‧‧‧浮動或偏壓機構
84‧‧‧螺旋彈簧
86,88‧‧‧引導壁
90‧‧‧腹板
91,191,791‧‧‧延伸握把
91a‧‧‧較短握把
91b‧‧‧較長握把
93‧‧‧外螺紋
97‧‧‧拇指釋放部份
146‧‧‧第一輔助驅動表面
148‧‧‧第二輔助驅動表面
150‧‧‧輔助驅動器
151‧‧‧蓋
153‧‧‧管
155‧‧‧正方形突起
187‧‧‧套筒
228,230‧‧‧顎夾
276,576‧‧‧重疊區域
278,678,778‧‧‧卡掣機構
280‧‧‧卡掣突起
282‧‧‧卡掣孔
291,391,491,591,691,991‧‧‧延伸構件
378‧‧‧鉤與孔機構
384,698,798‧‧‧空腔
386‧‧‧臂部
488,588‧‧‧外延伸構件
490,590‧‧‧內延伸構件
696,796‧‧‧正鎖定鈕
800‧‧‧不可旋轉特徵
899‧‧‧導軌
992‧‧‧第一延伸構件
994‧‧‧第二延伸構件
A,C‧‧‧縱軸
B‧‧‧中心軸
D1‧‧‧最大距離
D2,D3,D4‧‧‧總長度
L1,L2‧‧‧長度
W1,W2‧‧‧寬度
θ‧‧‧角度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扳鉗的前立體圖。
圖2係圖1之扳鉗的後立體圖。
圖3係圖1之扳鉗的部份前視圖。
圖4係圖1之扳鉗的部份側視圖。
圖5係圖1之扳鉗之一拇指旋輪的橫截面圖。
圖6係沿圖3之扳鉗之6-6所截取之橫截面圖,包 括在一第一位置之一鉤顎夾。
圖7係沿圖3之扳鉗之6-6所截取之橫截面圖,包括在一第二位置之鉤顎夾。
圖8係圖1之扳鉗之一浮動機構的一部份的立體圖。
圖9係沿圖1之扳鉗之8-8所截取之一端蓋的放大圖。
圖10係圖1之扳鉗的側視圖,包括不同延伸握把長度。
圖11係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一扳鉗的立體圖。
圖12係圖10之扳鉗之分解立體圖,包括一插入物。
圖13係習知管及清除蓋之部份橫截面圖。
圖14係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一扳鉗的側視圖,包括在一貯存位置之一延伸握把。
圖15係圖13之扳鉗的側視圖,且該延伸握把在一伸長位置。
圖16係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一扳鉗的側視圖,包括在一貯存位置之一延伸握把。
圖17係圖15之扳鉗的側視圖,且該延伸握把在一伸長位置。
圖18係圖16之扳鉗的後視圖。
圖19係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一扳鉗之一握把的 部份側視圖,包括在一貯存位置之一延伸握把。
圖20係圖18之扳鉗之握把的部份側視圖,且該延伸握把在一伸長位置。
圖21係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一扳鉗之一握把的部份側視圖,包括一延伸握把。
圖22係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一扳鉗之一握把的部份側視圖,包括一延伸握把。
圖23係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一扳鉗之一握把的部份側視圖,包括一延伸握把。
圖24係一扳鉗之一不可旋轉特徵的橫截面圖。
圖25係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一扳鉗之一握把的部份側視圖。
在詳細說明本發明之任何實施例前,應了解的是本發明之應用不受限於在以下說明中提出或在以下圖中顯示之組件的構造及配置的細節。本發明可為其他實施例且可以各種方式實施或實行。此外,亦應了解的是在此使用之用語及術語係用以說明且不應被視為限制。
詳細說明
圖1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扳鉗10。該扳鉗10包括一握把12及一頭部14。該握把12係具有一近端部份16及一遠端部份18之一長形圓柱形構件,且該遠端部份18靠近該頭部14。此外,該握把12與該頭部14一體地形成為一單一組件。該握把12界定具有內螺紋15之一內孔13(圖 6),且該等內螺紋15靠近該遠端部份18。該頭部14包括設置在該頭部14之相對側表面上的凹部19,且該等凹部19界定已由該頭部14移除之一材料量。換言之,一第一凹部19設置在該頭部14之一第一側表面上,且一第二凹部19設置在該頭部14之一第二側表面上。所示頭部14亦包括靠近該等凹部19之一第二凹部21。在其他實施例中,該頭部14可包括設置在該頭部14之相對側的二第二凹部21。該頭部14亦包括一大致平坦表面45,且該平坦表面45可作為設置在該頭部14之一後表面上的一錘擊表面使用。詳而言之,該扳鉗10可作為該平坦表面45打擊一物體(例如,一工作件)的一鎚操作,或該扳鉗10可作為一物體(例如,一鎚)打擊該平坦表面45的一砧操作。在所示實施例中,該握把12及該頭部14係由一金屬材料(例如,延性鑄鐵)構成。
請參閱圖1與2,該扳鉗10包括一第一或固定顎夾28,及一第二或鉤顎夾30。在所示實施例中,該固定顎夾28透過一銷25可分離地耦合在該頭部14上使得該固定顎夾28可在它磨損時更換。在一實施例中,該銷25容許該固定顎夾28相對於該頭部14樞轉。在其他實施例中,該固定顎夾28永久地固定在該頭部14上。該固定顎夾28及該鉤顎夾30各包括分別界定接觸區域36與38之多數齒32、34。請參閱圖3與6,該等多數齒32包括由一凹部19(例如,該頭部14之一第一側表面)延伸至另一凹部(例如,該頭部14之一第二側表面)之一寬度W1及平行於該等凹部19(例如,平行於該等第一與第二側表面)延伸之一長度L1。在所示實施例 中,該寬度W1係大約0.9英吋且該長度L1係大約1.3英吋。在其他實施例中,該寬度W1可為大約0.7英吋至大約1.3英吋,及/或該長度L1可為大約1英吋至大約1.8英吋。
該鉤顎夾30可大致沿箭號40與42之方向相對於該固定顎夾28移動,以增加或減少在該等顎夾28與30間之一距離44(即,在該等接觸區域36與38間之垂直距離)以便配合不同尺寸之工作件(例如,管、配件等)。請參閱圖3與6,該等多數齒34包括,類似於該寬度W1,沿在該等凹部19間之一方向延伸的一寬度W2,及類似於該長度L1,平行於該等凹部19延伸之一長度L2。在所示實施例中,該寬度W2係大約0.85英吋且小於該寬度W1,並且該長度L2係大約1.6英吋。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等多數齒32之寬度W1小於該等齒34之寬度W2,且該長度L2可為大約1英吋至大約1.92英吋。在另外之實施例中,該等寬度W1、W2可相等。在所示實施例中,該鉤顎夾30包括一螺紋部份54,且該螺紋部份54具有多數溝槽56且界定一縱軸A。所示鉤顎夾30亦包括用以表示在該等顎夾28、30間之相對相對距離44的標記61(圖10)。
請參閱圖4,該固定顎夾28及該鉤顎夾30係定向成使得該鉤顎夾30延伸超過該固定顎夾28。詳而言之,該鉤顎夾30之接觸區域38延伸垂直於該等寬度W1、W2之一距離31,且通過該固定顎夾28之接觸區域36。該距離31延伸成平行於該等凹部19(例如,該頭部14之側表面)。換言之,該距離31由該平坦表面45界定之該頭部14的後表面相 對地延伸。在所示實施例中,該距離31可由大約1/8英吋變化至大約1/2英吋。該距離31亦可隨不同尺寸之扳鉗變化。例如,一14英吋扳鉗可包括與一18英吋扳鉗不同之距離31。此外,該鉤顎夾30之接觸區域38係相對於該固定顎夾28之接觸區域36定向呈一角度θ。當該等接觸區域36、38定向呈一角度θ時,該固定顎夾28及該鉤顎夾30較佳地適合抓住一圓形物體(例如,一管)。在所示實施例中,該角度θ係大約9度。在其他實施例中,該角度θ大於大約5度且小於大約15度。該角度θ亦可隨不同尺寸之扳鉗變化。例如,一14英吋扳鉗可包括與一18英吋扳鉗不同之一角度θ。
該扳鉗10更包括一致動器或拇指轉輪52,該致動器或拇指轉輪52可操作以改變該等顎夾28、30間之距離44且與該鉤顎夾30之螺紋部份54接合。在所示實施例中,該拇指轉輪52包括大致平行於該握把12之多數垂直定向溝槽60。該等溝槽提供一防滑表面以便操作該拇指轉輪52。該拇指轉輪52亦包括多數內螺紋58,該等內螺紋58與該等溝槽56嚙合以使該鉤顎夾30依據該拇指轉輪52之旋轉而相對於該固定顎夾28沿箭號40或42之方向移動。該拇指轉輪52係設置在一凹孔62內以防止該拇指轉輪52沿箭號40與42之方向與該鉤顎夾30一起移動,而該凹孔62係由該頭部14及由該握把12之遠端部份18突出之多數凸緣64形成。該等凸緣64具有一堅固設計以提高耐用性。相較於一習知扳鉗,該等凸緣64靠近該握把12之一部份包括另外之材料以便,若該扳鉗10掉落,防止該等凸緣64之衝擊破 壞。此外,該等凸緣64大致界定具有一半徑65之一彎曲部份(圖4)。在所示實施例中,該等凸緣64係定位在該拇指轉輪52下方。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等凸緣64之一部份可部份地延伸在該拇指轉輪52內。
請參閱圖5,該拇指轉輪52係組配成一雙導程拇指轉輪52(亦稱為一雙紋或雙螺紋拇指轉輪)。該拇指轉輪52之螺紋58界定一螺紋距離66(以下稱為「螺距」)及一導程距離68(以下稱為「導程」)。該螺距66係在該等螺紋58之相鄰頂間的軸向距離。該導程68係在該拇指轉輪52之每次完全旋轉時該鉤顎夾30前進(沿箭號40或42之方向)的直線距離。一習知具螺紋拇指轉輪包括螺旋地環繞在該拇指轉輪內之一單一螺紋。該習知拇指轉輪之螺距66及導程68相等;因此該習知拇指轉輪將在每次完全旋轉時使該鉤工具30前進等於該螺距66之一直線距離。相反地,所示拇指轉輪52包括分開180度且螺旋地環繞在該拇指轉輪52內之二分開螺紋58a與58b。因此,該拇指轉輪52之每次旋轉,該鉤顎夾30前進該螺距66之兩倍(即,該導程68係該螺距66之兩倍),因此只需要該拇指轉輪52之較少旋轉來調整在該等顎夾28與30間之距離44。
請參閱圖6,該鉤顎夾30之螺紋部份54的一部份被收納在延伸穿過該頭部14之一孔70內。該孔70包括互相稍微相向收束且在該孔70之一遠端76分開最遠的一前壁72及一後壁74。該孔70界定實質平行於該握把12之一中心軸B。
請繼續參閱圖6,該扳鉗10包括一浮動或偏壓機構78,該浮動或偏壓機構78使該鉤顎夾30之螺紋部份54位在該孔70內之中心以界定該鉤顎夾30之一浮動位置。換言之,該浮動機構78偏壓該螺紋部份54而與該中心軸B成一直線。在所示實施例中,該浮動機構78包括二螺旋彈簧84及一中間構件75,且該中間構件75具有藉由一腹板90(圖8)連接之一對縱向延伸引導壁86與88。在所示實施例中,該引導壁86比該引導壁88長。此外,該引導壁86靠近該前壁72而該引導壁88靠近該後壁74。該等引導壁86、88係設置在該等螺旋彈簧84與該鉤顎夾30之間。該等螺旋彈簧84係放置在設置於該後壁74及該前壁72上之對應凹部94內且該等凹部94係互相錯開。換言之,該等螺旋彈簧84係互相不同心。在所示實施例中,一螺旋彈簧84被收納在該後壁74上之一凹部94中,且一螺旋彈簧84被收納在該前壁72上之一凹部94中。詳而言之,與該前壁72聯結之螺旋彈簧84被定位成沿該中心軸B比與該後壁74聯結之螺旋彈簧84靠近該孔70之遠端76。在其他實施例中,與該後壁74聯結之螺旋彈簧84可定位成沿該中心軸B比與該後壁72聯結之螺旋彈簧84靠近該孔70之遠端76。在另外之實施例中,可有二以上之螺旋彈簧84。例如,二螺旋彈簧可設置在該等前與後壁72、74中之一壁上,或二螺旋彈簧可設置在該等前與後壁72、74兩者上。該等螺旋彈簧84可變形以便容許該鉤顎夾30之一遠端96在受限於該鉤顎夾30與該等壁72與74間之接合的一範圍內大致沿箭號98與99之方向移動。
此外,該鉤顎夾30在與該遠端96相對之一端上包括一拇指釋放部份97(圖1)。該拇指釋放部份97大致係靠近該螺紋部份54及該握把12之一平坦表面。如上所述,該鉤顎夾30可藉由該浮動機構78沿該等箭號98與99之方向移動。此外,該浮動機構78可藉由該拇指釋放部份97操作。例如,向該握把12施加在該拇指釋放部份97上之一力使該鉤顎夾30樞轉遠離該固定顎夾28(沿該箭號99之方向)使得該距離44增加。
請參閱圖1與9,包括一端蓋23之一延伸構件或握把91被收納在該內孔13內以便為該握把12提供增加之長度。該延伸握把91係設計成具有外螺紋93(圖6)使得該延伸握把91螺接在該內孔13內之螺紋部份15(圖6)。此外,該延伸握把91及該內孔13之螺紋係設計成具有一標準國家管螺紋錐度(NPT)。例如,該延伸握把91包括一¾”NPT螺紋構態。該內孔13之標準NPT尺寸使操作者可耦合任一延伸構件在具有對應NPT尺寸之頭部14上。在其他實施例中,該內孔13係設計成配合一不同NPT螺紋構態(例如,一½”直徑、一5/8”直徑等)。
所示握把91之長度可變化以增加該扳鉗10之槓桿率。例如,圖10顯示二長度之握把91。在所示實施例中,包括該端蓋23之一較短握把91a的總長度係大約11.8英吋之長度,且包括該端蓋23之一較長握把91b的總長度係大約17.1英吋之長度。此外,該較短握把91a包括大於該握把12之一長度。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等握把91a、91b可為任一 長度以提供該扳鉗10之一所欲槓桿率。
所示端蓋23包括具有一第一徑向溝槽29,且該第一徑向溝槽29與形成在該握把91中之一第二徑向溝槽27對齊。一環構件35定位在該等徑向溝槽27、29內使得該端蓋23可相對於該握把91旋轉,但該端蓋23無法相對於該握把91軸向移動(沿箭號40、42之方向)。該環構件35係定義為具有一斷點之圓形彈簧使得該環構件35延伸小於360度。該環構件35具有彈性以便在組合該端蓋23及該握把91時被扣入該第一徑向溝槽29且在該第一徑向溝槽29內擴大。在所述實施例中,該環構件35係金屬。
此外,該扳鉗10可使用穿過該端蓋23形成之一孔22掛起(例如,貯存),且該頭部14-以及該握把91-可旋轉以便緊密地貯存及改善該扳鉗10之貯存。
操作時,使用者可使用該扳鉗10轉動一工作件,例如一管或配件。當一操作者操作該扳鉗10時,該等凹部19、21提供較佳平衡,即,重量分布,及減少該扳鉗10之總重。為環繞該工作件定位該扳鉗10,使用者旋轉該拇指轉輪52以調整在該等顎夾28與30間之距離44。當使用者旋轉該拇指轉輪52時,在該拇指轉輪52之螺紋58與該鉤顎夾30之螺紋部份54間的嚙合使該鉤顎夾30依據該拇指轉輪52之旋轉方向而沿箭號40或42之方向移動。請參閱圖10,在該等齒32、34間之一最大距離D1可調整至大約3.1英吋。在其他實施例中,該距離D1可依據該扳鉗10之尺寸變化。由於在該等顎夾28、30間之距離44稍大於該工作件 之外徑,該等顎夾28與30輕易地裝配在該工作件上,因為該等顎夾28與30未束縛在該工作件上。接著,使用者進一步旋轉該拇指轉輪52以減少在該等顎夾28與30間之距離44直到該等顎夾28與30之接觸區域36與38接觸該工作件為止。
請參閱圖6,該浮動機構78保持該鉤顎夾30在該等壁72與74間之一中央位置,但允許該鉤顎夾30之遠端96沿箭號98與99之方向移動。該鉤顎夾30可因此準確地定位以接合該工作件,且當該握把12旋轉時,該鉤顎夾30在該孔70內沿箭號98與99之方向傾斜。此外,該鉤顎夾30可藉由施加一力至該拇指釋放部份97而沿箭號99之方向樞轉。例如,該扳鉗10之一操作者可藉由他們的拇指施力至該拇指釋放部份97以增加該距離44以便由一工作件輕易地移除該扳鉗。
在所示實施例中,該扳鉗10可配置成多尺寸之扳鉗。例如,該扳鉗10可在沒有該延伸握把91之情形下使用且該操作者在該拇指釋放部份97與該近端16之間抓住該握把12。因此,鉤顎夾30在該最大距離D1之該握把12的一總長度D2係大約13.2英吋。因此,在該顎夾28之寬度W1與該總長度D2間之一比率係大約0.07,且在該顎夾30之寬度W2與該總長度D2間之一比率係大約0.06。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總長度D2會因改變該最大距離D1及/或因改變該握把12之長度而不同。操作者可在需要比較低轉矩或槓桿率之應用中操作該握把12。或者,該延伸握把91a可與該握把12 耦合使得該扳鉗10之一總長度D3係大約18.9英吋。因此,在該顎夾28之寬度W1與該總長度D3間之一比率係大約0.05,且在該顎夾30之寬度W2與該總長度D3間之一比率係大約0.04。此外,該延伸握把91b可與該握把12耦合使得該扳鉗10之一總長度D4係大約24.2英吋。因此,在該顎夾28之寬度W1與該總長度D4間之一比率係大約0.04,且在該顎夾30之寬度W2與該總長度D4間之一比率係大約0.03。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等距離D3、D4可依據該扳鉗10之尺寸變化。
圖11與12顯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的一扳鉗110。該扳鉗110類似於該扳鉗10;因此,類似組件已賦予類似符號加上100且將只詳細說明在該扳鉗10與110間之差異。此外,只針對在此所述之實施例中之一實施例或某些實施例說明的組件或特徵可同樣地應用於在此所述之任何其他實施例。
該扳鉗110包括一握把112,及最後由鋁製成之一內孔113。但是,一延伸握把191由鋼製成以便在操作該扳鉗110時提供對抗施加在該延伸握把191上之扭力的額外強度。因此,由於較弱之鋁材料,操作者可能在將該延伸握把191鎖緊在該握把112上時剝除該內孔113之內螺紋。因此,界定一中空圓柱形構件之一套筒187插入且固定(例如,壓入配合、黏著等)在該內孔113內。該套筒187包括可接合該延伸握把191之外螺紋的內螺紋。該套筒187亦由鋼製成以防止對該套筒187之內螺紋的可能傷害。
請參閱圖12,該扳鉗110更包括一輔助驅動器 150,該輔助驅動器150具有與該扳鉗110之一頭部114聯結之一第一輔助驅動表面146及與該扳鉗之一鉤顎夾130聯結之一第二輔助驅動表面148。所示之輔助驅動器150係成形為特別適合旋轉一管153(圖13)之一清除蓋151的二平行表面。操作時,藉由旋轉一拇指轉輪152以調整在該等表面146、148間之一距離,該等表面146、148收納該蓋151之一正方形突起155的相對側。接著使用該扳鉗10使該蓋151相對於該管153旋轉以安裝或移除該蓋151。
圖14與15顯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的一扳鉗210。該扳鉗210類似於該扳鉗10;因此,類似組件已賦予類似符號加上200且將只詳細說明在該扳鉗10與210間之差異。此外,只針對在此所述之實施例中之一實施例或某些實施例說明的組件或特徵可同樣地應用於在此所述之任何其他實施例。
該扳鉗210包括透過一銷268樞轉地耦合在一握把212上的一延伸構件291。此外,該扳鉗210包括可收納該延伸構件291在該握把212內之一凹孔267。該銷268被收納在靠近一近端部份216中之一孔270內。在一貯存位置(圖14),該延伸構件291大致放置在該近端部份216與一遠端部份218之間。在一伸長位置(圖15),該延伸構件291延伸超過該近端部份216。該延伸構件291可包括多種橫截面幾何形狀(例如,正方形、圓形、矩形等)。
該握把212之延伸構件291可在該貯存位置與該伸長位置之間選擇地樞轉以增加對顎夾228、230之槓桿率 的量。在該伸長位置,該延伸構件291及該握把212形成一重疊區域276使得該延伸構件291不可沿由箭號272、274界定之方向相對於該握把212移動。
此外,該扳鉗210包括用以防止該延伸構件291之樞轉運動的一卡掣機構278。該卡掣機構278包括設置在該握把212上之一卡掣突起280及設置在該延伸構件291上之一卡掣孔282。該卡掣突起280及該卡掣孔282係設置成與該銷268等距使得該卡掣孔282與該卡掣突起280接合以便將該延伸構件291暫時地鎖定在該貯存位置。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卡掣突起280可設置在該延伸構件291上且該卡掣孔282可設置在該握把212上。
圖16至18顯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的一扳鉗310。該扳鉗310類似於該扳鉗10;因此,類似組件已賦予類似符號加上300且將只詳細說明在該扳鉗10與310間之差異。此外,只針對在此所述之實施例中之一實施例或某些實施例說明的組件或特徵可同樣地應用於在此所述之任何其他實施例。
該延伸構件391包括一鉤與孔機構378。該鉤與孔機構378包括一臂部386,且該臂部386在一貯存位置(圖16)延伸在一握把312的一頂部上以將該鉤與孔機構378暫時鎖定在該貯存位置。詳而言之,在該貯存位置該握把312之一凹孔367收納該延伸構件391。所示延伸構件391可環繞一銷368樞轉至一伸長位置(圖17)。該扳鉗310之後視圖係顯示在圖18中且該延伸構件391在該伸長位置。該鉤與 孔機構378包括一空腔384,當該延伸構件391在該貯存位置時,該空腔384可收納該握把312之一側部份。
圖19與20顯示依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的一扳鉗410。該扳鉗410類似於該扳鉗10;因此,類似組件已賦予類似符號加上400且將只詳細說明在該扳鉗10與410間之差異。此外,只針對在此所述之實施例中之一實施例或某些實施例說明的組件或特徵可同樣地應用於在此所述之任何其他實施例。
該延伸構件491包括滑動地收納在一內延伸構件490上之一外延伸構件488。此外,該內延伸構件490滑動地收納在一握把412上。在該貯存位置(圖19),該外延伸構件488及該內延伸構件490抵靠該扳鉗410之一頭部414。為使該延伸構件491移動至一伸長位置(圖20),使用者使該外延伸構件488相對於該內延伸構件490滑動,且該內延伸構件490相對於該握把412滑動遠離該頭部414。在其他實施例中,為使該延伸構件491由該貯存位置移動至一伸長位置,使用者可只使該外延伸構件488相對於該內延伸構件490及該握把412滑動。在另外之實施例中,為使該延伸構件491由該貯存位置移動至一伸長位置,使用者可使該外延伸構件488與該內延伸構件490一起相對於該握把412滑動。
圖21顯示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的一扳鉗510。該扳鉗510類似於該扳鉗10;因此,類似組件已賦予類似符號加上500且將只詳細說明在該扳鉗10與510間之差異。此 外,只針對在此所述之實施例中之一實施例或某些實施例說明的組件或特徵可同樣地應用於在此所述之任何其他實施例。
所示扳鉗510包括一延伸構件591,該延伸構件591包括滑動地收納在一外延伸構件588內之一內延伸構件590且該外延伸構件588滑動地收納在一握把512內。在所示實施例中,該內延伸構件590由該外延伸構件588延伸大約5英吋。該外延伸構件588實質中空且該外延伸構件588由該握把512延伸大約4英吋。總之,在該伸長位置該延伸構件591由該握把512延伸大約9英吋。此外,該扳鉗510包括二重疊區域576。在所示實施例中,在該握把512與該外延伸構件588間之重疊區域576係大約2英吋且在該外延伸構件591與該內延伸構件590間之重疊區域576係大約1英吋。在其他實施例中,該延伸構件591可包括該等外與內延伸構件588、590及該等重疊區域576之變化尺寸以構成變化之扳鉗510尺寸。
圖22顯示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的一扳鉗610。該扳鉗610類似於該扳鉗510;因此,類似組件已賦予類似符號加上100且將只詳細說明在該扳鉗510與610間之差異。此外,只針對在此所述之實施例中之一實施例或某些實施例說明的組件或特徵可同樣地應用於在此所述之任何其他實施例。
所示扳鉗610包括一卡掣機構678,且該卡掣機構678具有耦合在一延伸構件691上之一正鎖定鈕696。該 正鎖定鈕696由該延伸構件691向外突出且被一彈簧偏壓。一空腔698係設置在一握把612之一內表面上且在一伸長位置收納該正鎖定鈕696。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正鎖定鈕696可耦合在該握把612上且該空腔698可設置在該延伸構件691上。為由該握把612移除該延伸構件691,將該正鎖定鈕696壓向該延伸構件691使得該正鎖定鈕696可在該空腔698內滑動。
圖23顯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的一扳鉗710。該扳鉗710類似於該扳鉗10;因此,類似組件已賦予類似符號加上700且將只詳細說明在該扳鉗10與710間之差異。此外,只針對在此所述之實施例中之一實施例或某些實施例說明的組件或特徵可同樣地應用於在此所述之任何其他實施例。
所示扳鉗710包括一卡掣機構778。該握把712包括延伸進入該握把712之一內孔713,且該內孔713包括設置成靠近該握把712之一近端部份716的一空腔798。該空腔798沿大致垂直於一縱軸C的一方向延伸環繞該內孔713之一內圓周。一延伸握把791包括一正鎖定鈕796,且該正鎖定鈕796插入該內孔713使得該正鎖定鈕796被收納在該空腔798內。該延伸握把791相對於該握把712旋轉以將該正鎖定鈕796鎖入該空腔798之一部份中。因此,該延伸握把791在一伸長位置固定在該握把712上。
圖24顯示一不可旋轉特徵800之橫截面,且該不可旋轉特徵800設置在一握把812之一內孔813內且可應用 於扳鉗410、510、610。更大致而言,該不可旋轉特徵800可使用在包括在一延伸構件與一握把間之滑動直線接合的一扳鉗中。此外,該不可旋轉特徵800包括導軌899,且該等導軌899引導在二構件(即,延伸構件與握把或內延伸構件與外延伸構件)間之直線移動,但防止在二構件間之轉動。
圖25顯示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的一扳鉗910。該扳鉗910類似於該扳鉗10;因此,類似組件已賦予類似符號加上900且將只詳細說明在該扳鉗10與910間之差異。此外,只針對在此所述之實施例中之一實施例或某些實施例說明的組件或特徵可同樣地應用於在此所述之任何其他實施例。
所示扳鉗910包括一延伸構件991,且該延伸構件991具有一第一延伸構件992及一第二延伸構件994。該第一延伸構件992係透過一銷968樞轉地耦合在一握把912上,且該第二延伸構件994係透過一銷968樞轉地耦合在該第一延伸構件992上。為使該延伸構件991移動至一貯存位置(未圖示),使該第二延伸構件994旋轉至該第一延伸構件992中且使該第一延伸構件992旋轉至該握把912中使得該延伸構件991放置在該握把912內。為使該延伸構件991移動至一伸長位置(未圖示),實施相反之程序。例如,使該第一延伸構件992轉出該握把912且接著使該第二延伸構件994轉出該第一延伸構件992使得該延伸構件991與該握把912實質平行。
雖然本發明已參照某些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過了,但多數變化例及修改例存在如所述之本發明之一或多數獨立特徵的範疇及精神內。
10‧‧‧扳鉗
12‧‧‧握把
14‧‧‧頭部
16‧‧‧近端部份
18‧‧‧遠端部份
19‧‧‧凹部
21‧‧‧第二凹部
22‧‧‧孔
23‧‧‧端蓋
25‧‧‧銷
28‧‧‧固定顎夾
30‧‧‧鉤顎夾
32,34‧‧‧齒
36,38‧‧‧接觸區域
40,42‧‧‧箭號
45‧‧‧平坦表面
52‧‧‧拇指轉輪
54‧‧‧螺紋部份
56‧‧‧溝槽
60‧‧‧垂直定向溝槽
62‧‧‧凹孔
64‧‧‧凸緣
91‧‧‧延伸握把
96‧‧‧遠端
97‧‧‧拇指釋放部份

Claims (20)

  1. 一種管扳鉗,包含:一頭部,其包括一第一孔;一第一顎夾,其與該頭部耦合,該第一顎夾包括界定一第一接觸區域之多數齒;一第二顎夾,其部份地延伸穿過該頭部之該孔,該第二顎夾包括一螺紋部份及界定一第二接觸區域之多數齒,該第二接觸區域沿平行該頭部之側表面的一方向延伸超過該第一接觸區域,該第二接觸區域界定一寬度;一致動器,其包括與該第二顎夾之該螺紋部份接合的螺紋使得該致動器之旋轉使該第二顎夾之該第二接觸區域相對於該第一顎夾之該第一接觸區域移動;及一延伸握把,其可分離地耦合在該頭部上,該延伸握把及該第二顎夾界定一長度;其中該第二接觸區域之寬度與該長度的一比率小於大約0.1。
  2. 如請求項1之管扳鉗,其中該第二接觸區域之寬度係大約0.9英吋。
  3. 如請求項2之管扳鉗,其中該延伸握把及該第二顎夾之該長度係大約19英吋。
  4. 如請求項2之管扳鉗,其中該延伸握把及該第二顎夾之該長度係大約24英吋。
  5. 如請求項1之管扳鉗,其中該第二接觸區域延伸超過該第一接觸區域大約1/8英吋至大約½英吋。
  6. 一種管扳鉗,包含:一頭部,其包括一第一孔;一第一顎夾,其與該頭部耦合,該第一顎夾包括界定一第一接觸區域之多數齒;一第二顎夾,其部份地延伸穿過該頭部之該孔,該第二顎夾包括一螺紋部份及界定一第二接觸區域之多數齒;一致動器,其包括與該第二顎夾之該螺紋部份接合的螺紋使得該致動器之旋轉使該第二顎夾之該第二接觸區域相對於該第一顎夾之該第一接觸區域移動;一握把,其包括一近端部份及一遠端部份,該遠端部份靠近該頭部且該近端部份與該遠端部份相對,該近端部份包括一內孔;及一第一延伸握把,其選擇地耦合在該內孔內。
  7. 如請求項6之管扳鉗,其中該握把界定一第一長度且該第一延伸握把界定大於該第一長度之一第二長度,且其中該內孔選擇地收納一第二延伸握把,而該第二延伸握把界定大於該第二長度之一第三長度。
  8. 如請求項6之管扳鉗,其中該內孔包括螺紋且該第一延伸握把包括一螺紋部份,該螺紋部份可與該內孔之該等螺紋接合而將該第一延伸握把可分離地耦合在該頭部上。
  9. 如請求項6之管扳鉗,其中該握把與該頭部一體地形成為一單一組件。
  10. 如請求項6之管扳鉗,更包含一端蓋,該端蓋可旋轉地耦合在該第一延伸握把上使得該端蓋相對於該第一延伸握把軸向地固定。
  11. 一種管扳鉗,包含:一頭部,其包括一第一孔,該第一孔界定一中心軸;一第一顎夾,其與該頭部耦合,該第一顎夾包括界定一第一接觸區域之多數齒;一第二顎夾,其部份地延伸穿過該頭部之該孔,該第二顎夾包括一螺紋部份及界定一第二接觸區域之多數齒,該第二接觸區域沿平行該頭部之側表面的一方向延伸超過該第一接觸區域;一偏壓機構,其位在該第一孔內以對齊該第二顎夾之該螺紋部份與該第一孔之該中心軸;及一致動器,其包括與該第二顎夾之該螺紋部份接合的螺紋使得該致動器之旋轉使該第二顎夾之該第二接觸區域相對於該第一顎夾之該第一接觸區域移動。
  12. 如請求項11之管扳鉗,其中該偏壓機構包括設置在該第二顎夾之相對側的螺旋彈簧。
  13. 如請求項12之管扳鉗,更包含設置在該第二顎夾與該等螺旋彈簧間之一中間構件,且其中該等螺旋彈簧直接接合該中間構件。
  14. 如請求項12之管扳鉗,其中多數凹孔形成在該頭部中且 定位成靠近該第一孔,該等多數凹孔之各凹孔收納一螺旋彈簧。
  15. 如請求項12之管扳鉗,其中該偏壓機構包括非同心之二螺旋彈簧。
  16. 如請求項11之管扳鉗,其中該第二顎夾包括設置成遠離該第二接觸區域之一拇指釋放部份,該拇指釋放部份受壓而使該第二顎夾與該第一孔之該中心軸未對齊。
  17. 如請求項16之管扳鉗,其中當該拇指釋放部份受壓時,該第二接觸區域移動遠離該第一接觸區域。
  18. 如請求項11之管扳鉗,更包含一握把,該握把與該頭部一體地形成為一單一組件。
  19. 如請求項18之管扳鉗,更包含一延伸握把,該延伸握把選擇地耦合在該頭部上。
  20. 如請求項19之管扳鉗,更包含一端蓋,該端蓋可旋轉地耦合在遠離該頭部之該延伸握把上使得該端蓋相對於該延伸握把軸向地固定。
TW104127921A 2014-08-27 2015-08-26 管扳鉗 TWI6130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42602P 2014-08-27 2014-08-27
US62/042,602 2014-08-27
US201462094465P 2014-12-19 2014-12-19
US62/094,465 2014-12-19
US201562180255P 2015-06-16 2015-06-16
US62/180,255 2015-06-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0678A true TW201620678A (zh) 2016-06-16
TWI613043B TWI613043B (zh) 2018-02-01

Family

ID=5540047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7921A TWI613043B (zh) 2014-08-27 2015-08-26 管扳鉗
TW105136020A TWI630074B (zh) 2014-08-27 2015-08-26 管扳鉗(一)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6020A TWI630074B (zh) 2014-08-27 2015-08-26 管扳鉗(一)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2) EP4094893A1 (zh)
CN (1) CN106715052B (zh)
AU (3) AU2015306723B2 (zh)
TW (2) TWI613043B (zh)
WO (1) WO201603313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2993B (zh) * 2017-11-24 2018-08-21 優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可快速調整扭力之折臂式扭力扳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0282B (zh) * 2017-08-31 2022-05-13 里奇工具公司 扳手
US11845162B2 (en) 2017-08-31 2023-12-19 Ridge Tool Company Pipe wrenches
CN115042103A (zh) * 2017-09-11 2022-09-13 米沃奇电动工具公司 锁定钳、钳子和用于夹持工件的工具
WO2019191655A1 (en) * 2018-03-30 2019-10-03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Pipe wrench
CN108533587B (zh) * 2018-05-29 2023-07-07 李凤亮 一种多功能用途的伸缩器
CN111884120B (zh) * 2020-07-23 2021-08-2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缆分接箱操作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80052A (en) * 1921-05-31 fowble
US179276A (en) * 1876-06-27 Improvement in pipe-wrenches
US2063318A (en) * 1935-08-26 1936-12-08 John V Larson Pipe wrench
US2528814A (en) * 1946-02-12 1950-11-07 Elizabeth M Boyer Confronting wrench jaws each having normally aligned work-engaging sections pivotable to v-shape
US2483713A (en) * 1947-11-03 1949-10-04 Seaver Edgar Combined pipe wrench and vise
US2517729A (en) * 1948-06-01 1950-08-08 Smith Simon Pipe wrench having antiswing detent for adjustable outer jaws
GB753198A (en) * 1953-11-14 1956-07-18 B A Hjorth And Company Ab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ipe wrenches
US3046821A (en) * 1960-11-28 1962-07-31 Legris William Leo Rotatable shank, slidable inner jaw wrench
US3996820A (en) * 1975-10-14 1976-12-14 James Larry Tuell Self-adjusting pipe wrench
US4831903A (en) * 1988-06-17 1989-05-23 Dausey George M Close quarters multi-angle pipe wrench
US4903555A (en) * 1989-02-03 1990-02-27 Nowata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Co., Inc. Automatically adjustable modern pipe wrench
ATE485132T1 (de) * 1991-03-14 2010-11-15 Cardo Entrance Solutions Ab Einstellung einer federspannung
JPH0621856U (ja) * 1992-04-30 1994-03-22 株式会社長谷川製作所 パイプレンチ
US5517884A (en) * 1994-05-05 1996-05-21 Sanders; Alton W. Ratchet speed wrench handle
AU2020697A (en) * 1996-04-30 1997-11-19 Youyi Zhao Switch type speedy pipe wrench
AU4971297A (en) * 1996-11-10 1998-06-03 Rodney William Baker Accessory package for improved hand tool
TW309827U (en) * 1997-01-09 1997-07-01 Song-Wan Zheng Improved tube pincer structure
US6378400B1 (en) * 1999-01-28 2002-04-30 Robert Bogli Detachable handle socket ratchet wrench system
US6223632B1 (en) * 1999-09-01 2001-05-01 Mike Scott Johnson Adjustable pipe wrench, gear actuated, having two methods of adjustment
US6257102B1 (en) * 2000-05-12 2001-07-10 Kevin Perry Extension attachment for wrenches
TW451783U (en) * 2001-01-18 2001-08-21 Wang Shi Du Improved structure of pipe wrench
JP4023115B2 (ja) * 2001-07-17 2007-12-1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直噴火花点火式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TW493505U (en) * 2001-07-20 2002-07-01 Shiou-Jian Li Quickly-adjustable pipe wrench
US6938525B2 (en) * 2001-07-23 2005-09-06 Irwin Industrial Tool Company One hand pipe wrench
TW501520U (en) * 2001-12-28 2002-09-01 Kuen-Tian Tsai Tube pincer wrench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US6810775B2 (en) * 2002-03-21 2004-11-02 Tai-Her Yang Pipe pliers with auxiliary pressurizing mechanism
US7040199B2 (en) * 2002-09-26 2006-05-09 N. Scott Gregory Pipe wrench retrofit
CN2726826Y (zh) * 2004-07-29 2005-09-21 谢智庆 可延伸的把手结构
TWM311538U (en) * 2006-11-17 2007-05-11 Yu-Lan Laili Improved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DE202006018047U1 (de) * 2006-11-28 2007-03-29 Fischer, Heinz Eckrohrzange mit Kniehebelübersetzung
US20100050825A1 (en) * 2007-04-30 2010-03-04 Brett Kelly May Hand tool embodying extensible handle
CN201102213Y (zh) * 2007-09-17 2008-08-20 谢永美 自助管钳
TWM344224U (en) * 2007-12-21 2008-11-11 King Lugger Inc Pipe vice with moveable jaw and elastic element disposed in the moveable jaw
CN201511326U (zh) * 2009-09-18 2010-06-23 文登威力高档工具有限公司 加力管钳
US8464615B2 (en) * 2010-03-29 2013-06-18 National Oilwell Varco, L.P. Safety pipe wrench
TWM440851U (en) * 2012-06-06 2012-11-11 Chuan-Yu Luo Retractable and positioning wrench
US9616555B2 (en) * 2012-10-26 2017-04-11 Ridge Tool Company Basin wrench
TWM471338U (zh) * 2013-07-01 2014-02-01 yan-hui Wang 管鉗迫緊安全結構
TWM465252U (zh) * 2013-07-09 2013-11-11 yan-hui Wang 管鉗快速定位結構
CN204431137U (zh) * 2014-12-19 2015-07-01 天津佰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自行车扳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2993B (zh) * 2017-11-24 2018-08-21 優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可快速調整扭力之折臂式扭力扳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86038A4 (en) 2018-08-08
WO2016033134A1 (en) 2016-03-03
TWI630074B (zh) 2018-07-21
EP3186038A1 (en) 2017-07-05
EP4094893A1 (en) 2022-11-30
AU2018267655B2 (en) 2020-08-27
CN106715052A (zh) 2017-05-24
AU2015306723A1 (en) 2017-03-23
CN106715052B (zh) 2019-12-03
AU2015306723B2 (en) 2018-08-23
AU2018267655A1 (en) 2018-12-13
AU2020267258B2 (en) 2022-07-21
TWI613043B (zh) 2018-02-01
TW201706080A (zh) 2017-02-16
EP3186038B1 (en) 2022-07-20
AU2020267258A1 (en) 2020-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11495A1 (en) Pipe Wrench
TWI613043B (zh) 管扳鉗
EP2113340A2 (en) Ratchetable open-ended wrench
CN102307706B (zh) 可调节扳手
US20090301271A1 (en) Ratchetable open-ended wrench
US9278445B2 (en) Drive tool device having connectable arms
EP2978568B1 (en) Wrench
JP2006231511A (ja) ツール装置のツールチャック
US20070031202A1 (en) Tap and die ratcheting wrench assembly
US20160107296A1 (en) Basin wrench
EP2255927B1 (en) Ratchetable open-ended wrench
EP3513909A1 (en) Pipe pliers
US9222598B1 (en) Adjustable valve wrench
US20190224817A1 (en) Pipe pliers
AU2019200014B2 (en) Pipe Pliers
US20150239107A1 (en) Pipe wrench with an adjustable handle
KR200476843Y1 (ko) 접이식 라쳇 렌치
US20160318170A1 (en) Extension Wrench
US20200353607A1 (en) Fastener Holding Driver
US11034013B2 (en) Open end wrench attachment device
US551285A (en) Pipe-wrench
TWM571789U (zh) cl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