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17975A - 標籤資料處理方法、標籤識別系統和通訊終端 - Google Patents

標籤資料處理方法、標籤識別系統和通訊終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17975A
TW201617975A TW104116528A TW104116528A TW201617975A TW 201617975 A TW201617975 A TW 201617975A TW 104116528 A TW104116528 A TW 104116528A TW 104116528 A TW104116528 A TW 104116528A TW 201617975 A TW201617975 A TW 20161797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label
tag
data
patter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6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5662B (zh
Inventor
林秉毅
Original Assignee
永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永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永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5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566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17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797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5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 G06F16/9554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by using bar c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一種通訊終端,包括攝像頭、處理器、記憶體和顯示器。攝像頭用來攝取辨識標誌,辨識標誌位於標籤上,標籤包含圖案,且辨識標誌具有匹配圖案的辨識碼。記憶體儲存的程式碼包含判別單元、第一設定單元以及編輯單元。該判別單元用於判別該辨識碼是否已儲存在該記憶體。該第一設定單元用來判別該辨識碼未儲存在該記憶體時,選擇已儲存在該通訊終端且匹配該辨識碼的一預設圖案。該編輯單元用來當被該處理器執行時,編輯對應該標籤之資料,該標籤資料包含物件影像或是物件名稱。顯示器用於顯示匹配辨識碼的預設圖案與對應標籤之資料。

Description

標籤資料處理方法、標籤識別系統和通訊終端
本申請涉及即時通訊技術,特別涉及標籤資料處理方法、標籤識別系統和相關的通訊終端。
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公司逐步導入電腦系統。對於現有電腦系統加以改善便可以實現許多以往必須大量投資的自動化系統。許多企業對現有的資料庫予以運用,實現從採購到銷售的數據處理,其中條碼標籤扮演一個非常關鍵性的角色。
傳統的條碼標籤通常只是被動的貼在商品上,最常見於大型超市結賬。時至今日,利用條碼不但減少人力的投入,提升處理過程的準確性,最重要的還是提高了訊息傳輸的效益,讓原來必須一周甚至一個月才能取得的訊息,變成隨時都能立即處理的訊息。也因此在郵局、機場、圖書館、工廠等等場合,也開始大量使用條碼來節約處理流程控制的時間。
雖然使用條碼標籤可加速工作流程,提高整體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但是條碼標籤必須搭配其它必要的硬體設備,例如讀卡機以及紀錄條碼資料的終端機等等。除此之外,條碼標籤目前仍屬於生產端的使用居多。一般消費者即使在搬家而需要打包大量箱子的情況下,也因為傳統 條碼標籤需要額外讀卡機和紀錄條碼資料的終端機,所以不會選擇傳統條碼標籤來標示各個箱子的內容物。
隨著即時通訊應用的發展,使用者可以操作手機透過網路 快速發送和閱讀語音訊息、視訊、圖片和文字。因此利用即時通訊應用進行一些標籤資料處理是發展的趨勢。
本申請提供了標籤資料處理方法、標籤識別系統和通訊終 端,使用者可以即時地通過通訊終端識別選取的標籤,並透過該標籤為使用者提供資料處理操作。
本發明提供一種資料處理方法,其包括:使用一通訊終端掃 描一辨識標誌,該辨識標誌位於一標籤上,該標籤包含一圖案,且該辨識標誌具有一匹配該圖案的辨識碼;該通訊終端判別該辨識碼是否已儲存在該通訊終端;當判別該辨識碼未儲存在該通訊終端時,該通訊終端儲存該辨識碼,並選擇已儲存在該通訊終端且匹配該辨識碼之一預設圖案,且將該預設圖案與對應該標籤之資料顯示於該通訊終端;以及通過該通訊終端編輯該標籤之資料,其中該標籤之資料包含物件影像或是物件名稱,並將編輯完後的該標籤之資料儲存於該通訊終端。
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圖案為該標籤的顏色或形狀。
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辨識標誌為一條碼或一射頻識別(RFID)晶片。
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方法另包含:當判別該辨識碼已儲存在該通訊終端時,將已儲存在該通訊終端且匹配該辨識碼之該預設圖案與該標籤之資料顯示於該通訊終端。
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方法另包含:使用該通訊終端查詢 該物件影像或是該物件名稱;及該通訊終端顯示匹配該物件影像或是該物件名稱之該預設圖案。
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方法另包含:該通訊終端透過網路 將該辨識碼以及該標籤之資料發送給一伺服器;以及通過該通訊終端設定該標籤之資料於該伺服器之中的使用權限。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通訊終端,包括一攝像頭、一讀取器、一 處理器、一記憶體和一顯示器。該攝像頭用來攝取一辨識標誌,該辨識標誌位於一標籤上,該標籤包含一圖案,且該辨識標誌具有一匹配該圖案的辨識碼。該讀取器用來讀取該辨識碼。該記憶體電性連接於該處理器,該記憶體儲存可被該處理器執行的複數個程式碼,該複數個程式碼包含一判別單元、一第一設定單元以及一編輯單元。該判別單元用來於當被該處理器執行時,用於判別該辨識碼是否已儲存在該記憶體。該第一設定單元用來當被該處理器執行時,用於當判別該辨識碼未儲存在該記憶體時,選擇已儲存在該通訊終端且匹配該辨識碼的一預設圖案。該編輯單元用來當被該處理器執行時,編輯對應該標籤之資料,其中該標籤之資料包含物件影像或是物件名稱。該顯示器用於顯示已儲存在該通訊終端且匹配該辨識碼的該預設圖案與對應該標籤之資料。
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標籤之該圖案為該標籤的顏色或形 狀。
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複數個程式碼另包含一查詢單元, 當被該處理器執行時,用於查詢該物件影像或是該物件名稱所對應的該標籤資料;該顯示器顯示匹配該物件影像或是該物件名稱之該預設圖案。
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複數個程式碼另包含一發送單元以 及一第二設定單元。該發送單元用來當被該處理器執行時,用於將該辨識碼以及該標籤之資料透過網路發送給一伺服器。該第二設定單元用來於當被該處理器執行時,用於設定該標籤之資料於該伺服器之中的使用權限。
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辨識標誌為一條碼或是一射頻識別 (RFID)晶片;當該讀取器讀取該標籤之該條碼或該射頻識別晶片時,該判別單元判別該辨識碼是否已儲存於該記憶體。
本發明又提供一種標籤識別系統,包括一第一通訊終端、一 伺服器和一第二通訊終端。該第一通訊終端用來攝取一標籤之圖案及設定該標籤之資料,並將該標籤之圖案、該標籤之資料和匹配該標籤之圖案的一辨識碼通過網路傳送至該伺服器,該標籤之資料包含物件影像或是物件名稱。該伺服器用來儲存該標籤之圖案以及該標籤之資料。該第二通訊終端用來下載該標籤之圖案、該標籤之資料與該辨識碼,用來利用該物件影像或是該物件名稱搜尋該伺服器以查詢該物件影像或該物件名稱對應的標籤,或是用來讀取該辨識碼以查詢對應該辨識碼的標籤。
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第一通訊終端用來通過該伺服器設 定該第二通訊終端對於該標籤之資料的使用權限。
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第二通訊終端用來編輯儲存於該伺 服器內的該標籤對應的該物件影像或是該物件名稱。
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標籤之該圖案包括該標籤的顏色或 形狀。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資料處理方法,其包括:使用一通訊終端 掃描一辨識標誌,該辨識標誌位於一標籤上,該標籤包含一圖案,且該辨識標誌具有一匹配該圖案的辨識碼;該通訊終端判別該辨識碼是否已儲存在該通訊終端;當判別該辨識碼已儲存在該通訊終端時,將已儲存在該通訊終端且匹配該辨識碼之該預設圖案與該標籤之資料顯示於該通訊終端;以及通過該通訊終端編輯該標籤之資料,其中該標籤之資料包含物件影像或是物件名稱,並將編輯完後的該標籤之資料儲存於該通訊終端。
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圖案為該標籤的顏色或形狀。
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辨識標誌為一條碼或一射頻識別 (RFID)晶片。
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方法另包含:使用該通訊終端查詢 該物件影像或是該物件名稱;及該通訊終端顯示匹配該物件影像或是該物件名稱之該預設圖案。
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方法另包含:該通訊終端透過網路 將該辨識碼以及該標籤之資料發送給一伺服器;以及通過該通訊終端設定該標籤之資料於該伺服器之中的使用權限。
相較於習知技術,通過本發明提供的標籤資料處理方法、標 籤識別系統和通訊終端,當通訊終端掃描標籤上的圖案或是辨識碼之後,通訊終端會顯示以及編輯該標籤所對應的物件影像或是物件名稱。因此使用者不用額外添購讀卡機和紀錄條碼資料的終端機,只要通過通訊終端就可以更有效率查詢、編輯標籤資料。此外,本發明的標籤資料處理系統和方法還允許不同通訊終端的使用者可以編輯、查詢同一組標籤,更便利一般使用者使用標籤進行資料管理。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內容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標籤識別系統
10‧‧‧第一通訊終端
11‧‧‧攝像頭
12‧‧‧讀取器
14‧‧‧處理器
16‧‧‧記憶體
18‧‧‧顯示器
19‧‧‧擴音器
20‧‧‧第二通訊終端
30‧‧‧伺服器
32‧‧‧資料庫
50‧‧‧標籤
50a-50c‧‧‧標籤
52‧‧‧圖案
54‧‧‧辨識標誌
56‧‧‧編輯區
58‧‧‧辨識碼
162‧‧‧判別單元
164‧‧‧第一設定單元
166‧‧‧編輯單元
168‧‧‧查詢單元
170‧‧‧發送單元
172‧‧‧第二設定單元
174‧‧‧對應關係表
300~314‧‧‧步驟
PA1-PA3、PB1-PB4、PC1-PC6‧‧‧物件影像
第1圖係本發明之標籤識別系統之示意圖。
第2圖繪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標籤。
第3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標籤資料處理方法之流程圖。
第4A圖繪示第一通訊終端掃描不同標籤時的顯示狀態。
第4B圖繪示第一通訊終端掃描標籤並編輯標籤資料時的顯示狀態。
第5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標籤資料處理方法之流程圖。
第6圖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標籤。
請參閱第1圖,第1圖係本發明之標籤識別系統1之示意圖。標籤識別系統1包括數個通訊終端、數個標籤50以及一伺服器30。數個通訊終端可以是手機、平板電腦等手持式電子設備,可以通過網路與伺服器30進行溝通。數個通訊終端具有相同的硬體架構以及運作原理,為便於說明,在以下實施例中,在數個通訊終端選取第一通訊終端10和第二通訊終端20作為說明,其餘通訊終端皆可作為第一通訊終端10或是第二通訊終端20。此外,為便於圖示,第1圖僅繪示第一通訊終端10的結構,而省略繪示第二通訊終端20的架構。
第一通訊終端10包含一攝像頭11、一讀取器12、一處理器14、一記憶體16、一顯示器18以及一擴音器(speaker)19。第一通訊終端10可以從伺服器30下載數個程式碼並儲存於記憶體16之中。記憶體16電性連接於處理器14,該數個程式碼包含一判別單元162、一第一設定單元164、一編輯單元166、一查詢單元168、一發送單元170以及一第二設定單元172。以下實施例會詳細介紹判別單元162、第一設定單元164、編輯單元166、查詢單元168、發送單元170以及第二設定單元172在被處理器14執行時可以實現的各種功能。伺服器30儲存一資料庫32,資料庫32的對應關係表174紀錄數個標籤50的對應關係。
請參閱第2圖,第2圖繪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標籤50。標籤50包含一圖案52,圖案52可以是書本、衣服、動物、食品、電子產品等等不同商品的形狀,或是紅、綠、藍、黃、白等等不同灰階的顏色。標籤50另包含一辨識標誌54,辨識標誌54可以是條碼(bar code)或是射頻 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晶片或是包含以上兩者,該條碼可以是二維條碼或是QR碼,而射頻識別晶片具有不易隨時間而失效的優勢。較佳地,每張標籤50係一對一對應於條碼或是RFID晶片。也就是說,每張標籤50的辨識標誌54具有一個獨一無二的辨識碼58,例:04A4D2EA3E3880,讀取每張標籤50的辨識標誌54都會得到相同的辨識碼58。或者雖然條碼或RFID晶片的辨識碼58不同,但於每張標籤50中仍具有獨一無二的對應性。每張標籤50的辨識標誌54會匹配每張標籤50圖案52的辨識碼58。請注意,因為每張標籤50具有一個獨一無二的辨識碼58,所以即使是具有相同圖案52的多個標籤50,也不會被視為同一標籤50。 標籤50在製作完成後,會將每張標籤50的圖案52、辨識標誌54與辨識碼58的對應關係儲存至伺服器30之資料庫32的對應關係表174以供辨識之用。此時,圖案52、辨識標誌54與辨識碼58可以是一對一對應關係。
請參閱第3圖,第3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標籤資料處理 方法之流程圖。本實施例之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步驟300:使用通訊終端10掃描辨識標誌54,辨識標誌54位於標籤50上,標籤50包含圖案52,且辨識標誌54具有一匹配圖案52的辨識碼58。
步驟302:通訊終端10判別辨識碼58是否已儲存在通訊終端10。
步驟304:當判別辨識碼58未儲存在通訊終端10時,通訊終端10儲存辨識碼58,並選擇已儲存在通訊終端10且匹配辨識碼58之預設圖案52,且將預設圖案52與標籤50之待編輯資料顯示於通訊終端10。 本步驟中,對應標籤50之資料為未被編輯過的資料。
步驟306:當判別辨識碼58已儲存在通訊終端10時,將已 儲存在通訊終端10且匹配辨識碼58之預設圖案52與標籤50之資料顯示於通訊終端10。本步驟中,標籤50之資料為已編輯過並儲存於通訊終端10的資料。
步驟308:通過通訊終端10編輯標籤50之資料,其中標籤 50之資料包含物件影像或是物件名稱,並將編輯完後的標籤50之資料儲存於通訊終端10。
請參閱第1圖至第3圖。在步驟300之中,當使用者通過第 一通訊通端10掃描標籤50時,舉例來說,具有書本形狀的圖案52之標籤50,可以先通過第一通訊終端10的攝像頭11拍攝標籤50之圖案52,或是通過讀取器12掃描辨識標誌54以讀取標籤50的識別碼58。較佳地,讀取器12可以是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讀取器。在此步驟中,當第一通訊終端10並沒有儲存任何可以讀取本發明標籤50的應用程式時,第一通訊終端10會通過網路從伺服器30之資料庫32下載圖案52、辨識標誌54與辨識碼58的對應關係表174,並儲存於記憶體16。
在步驟302中,判別單元162會用於判別辨識碼58是否已 儲存在記憶體16的對應關係表174。
在步驟304中,當辨識碼58沒有儲存在記憶體16,表示標 籤50係第一次被第一通訊終端10讀取。第一設定單元164會從記憶體16之對應關係表174中找尋匹配辨識碼58的一預設圖案52。並且第一通訊終端10的顯示器18顯示預設圖案52與對應標籤50之資料。
在步驟306中,當判別辨識碼58已儲存在通訊終端10時, 表示標籤50係再次被第一通訊終端10讀取。第一設定單元164會從記憶體16之對應關係表174中找尋匹配辨識碼58的預設圖案52,然後顯示器18將已儲存在通訊終端10且匹配辨識碼58之預設圖案52與標籤50之資料顯示於通訊終端10。
在步驟308中,使用者可以通過通訊終端10之編輯單元166 編輯標籤50之資料,並將編輯完後的標籤50之資料儲存於通訊終端10之記憶體16,其中標籤50之資料包含物件影像或是物件名稱。具體來說,第一通訊終端10可以拍攝一個以上的物件影像,然後通過編輯單元166將拍攝的物件影像存放在對應於標籤50的資料夾之中;或是通過編輯單元166編輯標籤50的資料夾的內容和物件名稱。標籤50之資料還可以包含收件人資訊、聯絡資料等。使用者可以通過編輯單元166重複修改標籤50的資料。
舉例來說,在搬家打包之前,使用者可以將食譜A1-A3、雜 誌B1-B4和漫畫C1-C6拍照以分別存成物件影像PA1-PA3、物件影像PB1-PB4和物件影像PC1-PC6。接下來,將食譜A1-A3、雜誌B1-B4和漫畫C1-C6分別放置入不同的箱子,並在箱子分別貼上圖案52為書本的三個標籤50a-50c。當使用第一通訊終端10掃描標籤50a的辨識標誌54或是拍攝標籤50a的圖案52之後(步驟300),因為標籤50a是第一次被第一通訊終端10所讀取,所以判別單元162會判別標籤50a的辨識碼58沒有儲存在記憶體16的對應關係表174之中(步驟302)。第一設定單元164會從記憶體16之對應關係表174中找出匹配標籤50a的預設圖案52是「書本」。此 時顯示器18顯示「書本」的圖案以及標籤50a之資料夾(步驟304)。接下來,如步驟308所示,使用者通過第一通訊終端10的輸入裝置(例如按鍵、觸控螢幕)控制編輯單元166,將食譜A1-A3的物件影像PA1-PA3儲存在標籤50a之資料夾之中,或是編輯一份食譜A1-A3的物件清單並將該物件清單儲存在標籤50a之資料夾之中,或是將標籤50a之資料夾命名為『食譜』。使用者可用同樣的方式將雜誌B1-B4的物件影像PB1-PB4儲存在標籤50b之資料夾,或是編輯一份雜誌B1-B4的物件清單並將該物件清單儲存在標籤50b之資料夾之中,或是將標籤50b之資料夾命名為『雜誌』;將漫畫C1-C6的物件影像PC1-PC6儲存在標籤50c之資料夾,或是編輯一份雜誌C1-C6的物件清單並將該物件清單儲存在標籤50c之資料夾之中,或將標籤50c之資料夾命名為『漫畫』。通過上述機制,使用者可輕易地將不同種類的物件裝在不同的箱子,而所有箱子都貼上不同圖案52的標籤50。
請參閱第4A圖,第4A圖繪示第一通訊終端10掃描不同標 籤50a-50c時的顯示狀態。第一通訊終端10另包含一查詢單元168。查詢單元168用於查詢該物件影像或是該物件名稱所對應的該標籤資料。承上實施例,在抵達目的地後,使用者想找尋漫畫C6的位置。利用查詢單元168使用漫畫C6對應的物件影像PC6或是漫畫C6的名稱做搜尋,可以找出漫畫C6放在貼有標籤50c的箱子內。由於標籤50a-50c的圖案52皆為「書本」,因此可以將貼有標籤50a-50c的箱子找出。接著使用第一通訊終端10拍攝標籤50a-50c的圖案52或是掃描標籤50a-50c的辨識碼58。當掃描到標籤50a的箱子時,顯示器18會顯示標籤50a的資料夾以及其中的物件影像PA1-PA3或是食譜A1-A3的物件清單,因此使用者可以立刻知道漫畫 C6不在貼有標籤50a的箱子內。當掃描到貼有標籤50c的箱子時,顯示器18會顯示標籤50c的資料夾以及其中的物件影像PC1-PC6或是漫畫C1-C6的物件清單,因此使用者可以立刻知道漫畫C6放在貼有標籤50c的箱子內。
查詢單元168還可以利用識別碼58當關鍵字做搜尋,以找 尋對應識別碼58的標籤50。
較佳地,當使用查詢單元168所查詢的該物件影像或是該物 件名稱已匹配記憶體16所儲存的標籤資料,第一通訊終端10的擴音器19會發出提示聲音。舉例來說,當掃描到貼有標籤50c的箱子時,除了顯示器18會顯示標籤50c的資料夾以及其中的物件影像PC1-PC6或是漫畫C1-C6的物件清單之外,擴音器19也會發出提示聲音,因此使用者可以立刻知道漫畫C6放在貼有標籤50c的箱子內。
第4B圖繪示通過第一通訊終端10在掃描標籤50a和標籤 50b後,再編輯標籤50a和標籤50b資料時的顯示狀態。使用者可以再編輯標籤50的資料。承續上述搬家的例子,當使用者改變想法,認為原先儲存在標籤50b資料夾內的雜誌B4應該屬於標籤50a分類下的『食譜』,此時可以在掃描標籤50b使得顯示器18顯示標籤50b對應資料夾儲存的影像時,通過輸入裝置(亦即第一通訊終端10的按鍵或是觸控面板)將物件影像PB4選取並抓出。接著通過編輯單元166選取標籤50a對應的資料夾,此時顯示器18顯示標籤50a對應資料夾儲存的影像PA1-PB3,然後就可以將物件影像PB4移到標籤50a對應的資料夾之中。通過上述方式,使用者在掃描不同標籤50時就可以輕易地編輯標籤50的資料。
請參閱第5圖,第5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標籤資料處理 方法之流程圖。本實施例之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步驟300:使用第一通訊終端10掃描辨識標誌54,辨識標誌54位於標籤50上,標籤50包含圖案52,且辨識標誌54具有一匹配圖案52的辨識碼58。
步驟302:第一通訊終端10判別辨識碼58是否已儲存在第 一通訊終端10。
步驟304:當判別辨識碼58未儲存在第一通訊終端10時, 第一通訊終端10儲存辨識碼58,並選擇已儲存在第一通訊終端10且匹配辨識碼58之預設圖案52,且將預設圖案52與對應標籤50之資料顯示於第一通訊終端10。
步驟306:當判別辨識碼58已儲存在第一通訊終端10時, 將已儲存在第一通訊終端10且匹配辨識碼58之預設圖案52與標籤50之資料顯示於第一通訊終端10。
步驟308:通過第一通訊終端10編輯標籤50之資料,其中 標籤50之資料包含物件影像或是物件名稱,並將編輯完後的標籤50之資料儲存於第一通訊終端10。
步驟310:第一通訊終端10透過網路將辨識碼58以及標籤 50之資料發送給伺服器30。
步驟312:通過第一通訊終端10設定標籤50之資料於伺服 器30之中的使用權限。
步驟314:第二通訊終端20依據第一通訊終端10設定的使 用權限,查詢、讀取、編輯伺服器30之中的標籤50之資料。
請一併參閱第1圖和第5圖,因為第5圖所示之步驟300~ 步驟308相同於第3圖,在此不再贅述。第一通訊終端10另包含一發送單元170和一第二設定單元172。在步驟310之中,第一通訊終端10在攝取標籤50之圖案52及設定標籤50之資料之後,可以通過發送單元170將標籤50之圖案、標籤50之資料和匹配標籤50之圖案52的辨識碼58透過網路發送給伺服器30。伺服器30的資料庫32內的對應關係表174會紀錄標籤50之圖案、標籤50之資料和匹配標籤50之圖案52的辨識碼58的關係。 第一通訊終端10每次在更新標籤50的資料之後,可以決定是否更新伺服器30的資料庫32的對應關係表174。或是伺服器30的資料庫32會定期更新第一通訊終端10所編輯的對應關係表174。
第一通訊終端10的發送單元172也可以用來將標籤50資料 以加密的方式傳送給第二通訊終端20。
在步驟312之中,第一通訊終端10可以通過第二設定單元 172設定標籤50之資料於伺服器30之中的使用權限。也就是說,第一通訊終端10可以通過第二設定單元172決定伺服器30之資料庫32內的對應關係表174是否可以讓第二通訊終端20讀取、編輯。第一通訊終端10可以通過第二設定單元172決定資料庫32內各個標籤50的資料只可以讓第二通訊終端20查詢、讀取,但是不允許編輯修改。第一通訊終端10也可以允許讓資料庫32內的標籤50資料可以通過第二通訊終端20新增或編輯,也就是允許第二通訊終端20編輯資料庫32內的每個標籤50對應的物件影像或是物件名稱。
具體來說,使用者D1通過第一通訊終端10拍攝數個標籤 50之圖案52及設定數個標籤50之資料,並將數個標籤50之圖案52、數個標籤50之資料和匹配標籤50之圖案52的辨識碼58通過網路傳送至伺服器30。接著使用者D1將貼有數個標籤50的各個箱子寄給使用者D2。 使用者D1通過第一通訊終端10的第二設定單元172可以設定第二通訊終端20可以從伺服器30下載、查詢、讀取、編輯資料庫32內各個標籤50的資料,在步驟314之中,使用者D2可以通過第二通訊終端20利用物件影像或是物件名稱搜尋伺服器30以查詢該物件影像或是該物件名稱對應的標籤50,或用來讀取辨識碼58以查詢對應辨識碼58的標籤50。
在上述實施例中,第一通訊終端10和第二通訊終端20可以 從伺服器30下載複數個程式碼並儲存在記憶體16之中,使得處理器14可以執行複數個程式碼以實現各單元的功能。在另一實施例,第一通訊終端10和第二通訊終端20也可以通過網路連結存取伺服器30的複數個程式碼,通過登入伺服器30的方式查詢管理資料庫32內的標籤50資料。
請參閱第5圖,第5圖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標籤50。 在另一實施例中,除了辨識標誌54,標籤50另包含一編輯區56,使用者可以自行繪製圖案或是文字於編輯區56之中,而不限定於標籤50原有的圖案52。每張標籤50的編輯區56在編輯完畢後,使用者也可以通過第一通訊終端10將編輯區56編輯的內容,連同辨識標誌54與辨識碼58的對應關係上傳至伺服器30之資料庫32。此時,編輯區56編輯的內容取代標籤50原有的圖案52,因此編輯區56編輯的內容、辨識標誌54與辨識碼58是一對一對應關係。
為了維護標籤50的安全性,一旦標籤50貼上箱子之後,若 從箱子上撕除,將會破壞辨識標誌54,也就是RFID晶片或是條碼。當辨 識標誌54被破壞後,即使標籤50的圖案52或是編輯區56編輯的內容仍可被通訊終端辨識,標籤50仍會失效。
通過本發明提供的標籤資料處理方法、標籤識別系統和通訊終端,當通訊終端掃描標籤上的圖案或是辨識碼之後,通訊終端會顯示以及編輯該標籤所對應的物件影像或是物件名稱。因此使用者不用額外添購讀卡機和紀錄條碼資料的終端機,只要通過通訊終端就可以更有效率查詢、編輯標籤資料。此外,本發明的標籤資料處理系統和方法還允許不同通訊終端的使用者可以編輯、查詢同一組標籤,更便利一般使用者使用標籤進行資料管理。
雖然本發明已用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修改,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300~308‧‧‧步驟

Claims (20)

  1. 一種資料處理方法,其包括:使用一通訊終端掃描一辨識標誌,該辨識標誌位於一標籤上,該標籤包含一圖案,且該辨識標誌具有一匹配該圖案的辨識碼;該通訊終端判別該辨識碼是否已儲存在該通訊終端;當判別該辨識碼未儲存在該通訊終端時,該通訊終端儲存該辨識碼,並選擇已儲存在該通訊終端且匹配該辨識碼之一預設圖案,且將該預設圖案與對應該標籤之資料顯示於該通訊終端;以及通過該通訊終端編輯該標籤之資料,其中該標籤之資料包含物件影像或是物件名稱,並將編輯完後的該標籤之資料儲存於該通訊終端。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圖案為該標籤的顏色或形狀。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辨識標誌為一條碼或一射頻識別(RFID)晶片。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另包含:當判別該辨識碼已儲存在該通訊終端時,將已儲存在該通訊終端且匹配該辨識碼之該預設圖案與該標籤之資料顯示於該通訊終端。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另包含:使用該通訊終端查詢該物件影像或是該物件名稱;及該通訊終端顯示匹配該物件影像或是該物件名稱之該預設圖案。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另包含:該通訊終端透過網路將該辨識碼以及該標籤之資料發送給一伺服器; 以及通過該通訊終端設定該標籤之資料於該伺服器之中的使用權限。
  7. 一種通訊終端,包括:一攝像頭,用來攝取一辨識標誌,該辨識標誌位於一標籤上,該標籤包含一圖案,且該辨識標誌具有一匹配該圖案的辨識碼;一讀取器,用來讀取該辨識碼;一處理器;一記憶體,電性連接於該處理器,該記憶體儲存可被該處理器執行的複數個程式碼,該複數個程式碼包含:一判別單元,當被該處理器執行時,用於判別該辨識碼是否已儲存在該記憶體;一第一設定單元,當被該處理器執行時,用於當判別該辨識碼未儲存在該記憶體時,選擇已儲存在該通訊終端且匹配該辨識碼的一預設圖案;以及一編輯單元,當被該處理器執行時,編輯對應該標籤之資料,其中該標籤之資料包含物件影像或是物件名稱;以及一顯示器,用於顯示已儲存在該通訊終端且匹配該辨識碼的該預設圖案與對應該標籤之資料。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通訊終端,其中該標籤之該圖案為該標籤的顏色或形狀。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通訊終端,其中該複數個程式碼另包含:一查詢單元,當被該處理器執行時,用於查詢該物件影像或是該物 件名稱所對應的該標籤資料;該顯示器顯示匹配該物件影像或是該物件名稱之該預設圖案。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通訊終端,其中該複數個程式碼另包含:一發送單元,當被該處理器執行時,用於將該辨識碼以及該標籤之資料透過網路發送給一伺服器;以及一第二設定單元,當被該處理器執行時,用於設定該標籤之資料於該伺服器之中的使用權限。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通訊終端,其中該辨識標誌為一條碼或是一射頻識別(RFID)晶片;當該讀取器讀取該標籤之該條碼或該射頻識別晶片時,該判別單元判別該辨識碼是否已儲存於該記憶體。
  12. 一種標籤識別系統,包括:一第一通訊終端,用來攝取一標籤之圖案及設定該標籤之資料,並將該標籤之圖案、該標籤之資料和匹配該標籤之圖案的一辨識碼通過網路傳送至一伺服器,該標籤之資料包含物件影像或是物件名稱;該伺服器,用來儲存該標籤之圖案以及該標籤之資料;以及一第二通訊終端,用來下載該標籤之圖案、該標籤之資料與該辨識碼,用來利用該物件影像或是該物件名稱搜尋該伺服器以查詢該物件影像或該物件名稱對應的標籤,或是用來讀取該辨識碼以查詢對應該辨識碼的標籤。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標籤識別系統,其中該第一通訊終端用來通過該伺服器設定該第二通訊終端對於該標籤之資料的使用權限。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標籤識別系統,其中該第二通訊終端,用來編輯儲存於該伺服器內的該標籤對應的該物件影像或是該物件名稱。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標籤識別系統,其中該標籤之該圖案包括該標籤的顏色或形狀。
  16. 一種資料處理方法,其包括:使用一通訊終端掃描一辨識標誌,該辨識標誌位於一標籤上,該標籤包含一圖案,且該辨識標誌具有一匹配該圖案的辨識碼;該通訊終端判別該辨識碼是否已儲存在該通訊終端;當判別該辨識碼已儲存在該通訊終端時,將已儲存在該通訊終端且匹配該辨識碼之該預設圖案與該標籤之資料顯示於該通訊終端;以及通過該通訊終端編輯該標籤之資料,其中該標籤之資料包含物件影像或是物件名稱,並將編輯完後的該標籤之資料儲存於該通訊終端。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圖案為該標籤的顏色或形狀。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辨識標誌為一條碼或一射頻識別(RFID)晶片。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方法,其另包含:使用該通訊終端查詢該物件影像或是該物件名稱;及該通訊終端顯示匹配該物件影像或是該物件名稱之該預設圖案。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方法,其另包含:該通訊終端透過網路將該辨識碼以及該標籤之資料發送給一伺服器; 以及通過該通訊終端設定該標籤之資料於該伺服器之中的使用權限。
TW104116528A 2014-11-07 2015-05-22 標籤資料處理方法、標籤識別系統和通訊終端 TWI5156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76815P 2014-11-07 2014-11-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15662B TWI515662B (zh) 2016-01-01
TW201617975A true TW201617975A (zh) 2016-05-16

Family

ID=55640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6528A TWI515662B (zh) 2014-11-07 2015-05-22 標籤資料處理方法、標籤識別系統和通訊終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32609A1 (zh)
CN (1) CN106203196A (zh)
TW (1) TWI5156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09621A1 (en) * 2015-10-14 2017-04-20 Phoebe L. Brown Protective Casing for a Machine Readable Tag
CN106845576B (zh) * 2017-01-13 2023-10-31 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构建物安装单元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13486622B (zh) * 2021-06-29 2023-02-28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的失效分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4422711B (zh) * 2022-03-29 2022-08-12 深圳市猿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设备及其软件功能和拍摄参数自适应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57221B2 (en) * 2005-07-29 2010-12-28 Accu-Sort Systems, Inc. RFID tag system
CN101739574B (zh) * 2008-11-07 2014-06-18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识别标签信息提醒系统、方法及装置
JP5201005B2 (ja) * 2009-03-03 2013-06-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タグの制御方法、無線タグ及び無線タグ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3095782A (zh) * 2011-11-08 2013-05-08 智仁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识别机制的云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2591994A (zh) * 2012-03-07 2012-07-18 我查查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采集设备的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移动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32609A1 (en) 2016-05-12
CN106203196A (zh) 2016-12-07
TWI515662B (zh) 2016-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196884A1 (en) Interactive barcodes
US1041017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ventory management
TWI515662B (zh) 標籤資料處理方法、標籤識別系統和通訊終端
TW201709119A (zh) 用於物品尋找及定位的系統及方法
TW201734896A (zh) 智慧書架及利用該智慧書架管理圖書的系統及方法
US20180373911A1 (en) Filtering inventory objects using images in an rfid system
WO2021132793A1 (ko) 스와치 자동인식 기반 빅데이터 자재정보 관리 시스템
CN109325776A (zh) 退货码生成和退货方法、装置、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JP2019125144A (ja) 商品情報管理プログラム、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商品管理プログラム、方法及び装置
TW201722192A (zh) 操作行動運算裝置以控制智慧裝置的方法
JP6609434B2 (ja) 商品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商品情報提供方法及び管理サーバ
JP2017052649A (ja) 倉庫管理システム
JP2017052647A (ja) 倉庫管理システム
US931750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aming an image file
CN111095317A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KR101430959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영상 분석을 이용한 제품 거래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1243991B1 (ko) 방송연계 큐알코드를 이용한 식품정보 제공시스템 및 제공방법
JP2018160037A (ja) サーバ装置、資産管理システム、クライアント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M482779U (zh) 物品資訊查詢系統
KR102192682B1 (ko) 초근접 직접통신 기반 nfc 리더를 이용한 문서 및 물품 수납장 및 이를 이용한 문서 및 물품 수납 방법
WO2021033310A1 (ja) 処理装置、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302474A (zh) 用于物品管理的数字对象标识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115777A1 (ja) 物品特定装置、物品特定方法、プログラム、サーバ、及び物品特定システム
JP7294473B2 (ja) サーバ装置、資産管理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808343B (zh) 图书信息入库的方法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