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05127A - 連接器端子、連接器及連接器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端子、連接器及連接器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605127A TW201605127A TW103126184A TW103126184A TW201605127A TW 201605127 A TW201605127 A TW 201605127A TW 103126184 A TW103126184 A TW 103126184A TW 103126184 A TW103126184 A TW 103126184A TW 201605127 A TW201605127 A TW 201605127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base
- contact
- contact portion
- tongu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containing contact members forming a right angl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01R43/20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with a panel 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一種連接器端子,包括一本體及一凸出部。本體包括依序相連的一第一接觸部、一第一中間部及一第一連接部。第一接觸部用以接觸一對接連接器端子,且第一連接部用以連接至一電路板。凸出部沿著第一接觸部的一接觸面的一法線方向凸起於第一中間部。本發明更提供一種包括有一殼體、一基座及上述的連接器端子的連接器及此連接器的製造方法。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連接器端子、連接器及連接器的製造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組裝良率較高的連接器端子、連接器及連接器的製造方法。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USB 2.0的連接器具有四個排成一列的連接器端子,由於USB 2.0連接器的寬度大小約接近手指寬度,且各連接器端子也具有一定寬度與結構強度。當組裝時,操作員可以相當輕易地將連接器端子推入基座內而完成組裝,並且,在組裝完成之後,操作者可直接用肉眼判斷連接器端子是否有被正確地組裝好。
隨著科技的進步,連接器的尺寸越來越小,連接器端子的數量也隨著傳輸規格提升而增加。以其中一個新的連接器規格(USB C type的連接器)為例,其整體尺寸小於目前的USB 2.0連接器,且此種連接器具有上下兩排的連接器端子,各排連接器端子的數量為12個。換句話說,此種連接器需要在更小的空間(基
座)中裝設更多數量的連接器端子。連接器的基座內具有對應連接器端子位置的孔洞,若連接器端子的數量增加,代表著基座的結構強度會被降低。此外,由於連接器端子的寬度縮小,連接器端子本身的結構強度也較弱。對此類連接器而言,在組裝時,不同的操作者對連接器端子施以的力道差異,可能使得連接器端子發生歪斜彎折的狀況,而未能被正確地安裝在基座上。並且,由於連接器端子的寬度過於細小且數量相當地多,操作者也較難直接用肉眼判斷連接器端子是否有被正確地組裝好。因此,此類連接器往往具有較高的不良率。
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器端子,其較易被正確地組裝。
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器,其具有上述的連接器端子。
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器的製造方法,其連接器端子在組裝時不易歪斜。
本發明的一種連接器端子,包括一本體及一凸出部。本體包括依序相連的一第一接觸部、一第一中間部及一第一連接部。第一接觸部用以接觸一對接連接器端子,且第一連接部用以連接至一電路板。凸出部沿著第一接觸部的一接觸面的一法線方向凸起於第一中間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凸出部包括靠近第一連接部的一推抵面及靠近第一接觸部的一斜面。推抵面垂直於第一
中間部的被凸出部所接觸的一表面。斜面與表面的夾角非垂直且斜面朝向第一接觸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中間部具有一止退結構,止退結構位於凸出部與第一接觸部之間的區段上且垂直於法線方向延伸。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本體在第一中間部與第一連接部之間存在一彎折。
本發明的一種連接器,包括一殼體、一基座及至少一第一連接器端子。殼體具有一內部空間及連通於內部空間的一開口。基座配置於內部空間。第一連接器端子穿設於基座且包括一本體及一凸出部。本體包括依序相連的一第一接觸部、一第一中間部及一第一連接部。第一接觸部靠近該開口以接觸一對接連接器端子,且第一連接部用以連接至一電路板。凸出部沿著第一接觸部的一接觸面的一法線方向凸起於第一中間部,且凸出部接觸於基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基座包括一中心座身以及自中心座身凸出且沿一軸向延伸的一舌部。舌部較中心座身更靠近於開口,中心座身包括沿軸向延伸的至少一第一貫穿槽,舌部包括沿軸向延伸且連通於至少一第一貫穿槽的至少一第一凹槽。至少一第一凹槽外露於舌部的上表面,第一接觸部位於舌部的第一凹槽內,且第一中間部穿過第一貫穿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更包括多個第二連接器端子及
多個第三連接器端子。中心座身更包括沿軸向延伸的多個第二貫穿槽,舌部包括沿軸向延伸且連通於這些第二貫穿槽的多個第二凹槽。這些第二凹槽外露於舌部的下表面。這些第二連接器端子與這些第三連接器端子貫穿這些第二貫穿槽且位於舌部的這些第二凹槽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二連接器端子包括一第二連接部,各第三連接器端子包括一第三連接部,這些第二連接部與這些第三連接部分別位於不同平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凸出部包括靠近第一連接部的一推抵面及靠近第一接觸部的一斜面。推抵面垂直於第一中間部的被凸出部所接觸的一表面,斜面與表面的夾角非垂直,斜面朝向第一接觸部且接觸中心座身。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中間部具有一止退結構,止退結構位於凸出部與第一接觸部之間的區段上且垂直於法線方向延伸,止退結構卡設於中心座身。
本發明的一種連接器的製造方法,包括:提供一基座,其中基座包括至少一第一貫穿槽;提供至少一第一連接器端子,其中至少一第一連接器端子包括一本體及凸出於本體的一凸出部;預插局部的本體至至少一第一貫穿槽內,其中凸出部與基座存在一距離;以及推動凸出部直到凸出部接觸基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基座包括一中心座身以及自中心座身凸出且沿一軸向延伸的一舌部,中心座身包括沿軸
向延伸的至少一第一貫穿槽,舌部包括沿軸向延伸且連通於至少一第一貫穿槽的至少一第一凹槽,至少一第一凹槽外露於舌部的上表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本體包括依序相連的一第一接觸部、一第一中間部及一第一連接部,凸出部沿著第一接觸部的一接觸面的一法線方向凸起於第一中間部,在預插局部的本體至至少一第一貫穿槽內的步驟中,第一接觸部位於至少一第一貫穿槽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當凸出部接觸至基座時,第一接觸部伸入第一凹槽,第一中間部穿過至少一第一貫穿槽,且凸出部接觸基座的中心座身。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凸出部包括靠近第一連接部的一推抵面及靠近第一接觸部的一斜面,推抵面垂直於第一中間部的被凸出部所接觸的一表面,斜面與表面的夾角非垂直,斜面朝向第一接觸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中間部具有一止退結構,止退結構位於凸出部與第一接觸部之間的區段上且垂直於法線方向延伸,當凸出部接觸至基座時,止退結構卡設於中心座身。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連接器端子透過在第一中間部上設有凸起的凸出部,在將連接器端子組裝在基座上時,只要先將連接器端子的第一接觸部預先放入第一貫穿槽內,之後,操作者可
透過治具或是手動的方式來推動凸出部,以將第一接觸部推送入第一凹槽內而完成組裝。若使用治具推動凸出部,可保持一定施力,而使得連接器端子在裝入時不易歪斜。即便用手動安裝,凸出部的設置也可增加操作者的手指與連接器端子之間的接觸面積,而提升連接器端子被正確地裝入基座的機率。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A‧‧‧軸向
N‧‧‧法線方向
10‧‧‧電路板
12‧‧‧第一接墊
14‧‧‧第二接墊
16‧‧‧第三接墊
100、200‧‧‧連接器
110、210‧‧‧殼體
112‧‧‧內部空間
114‧‧‧開口
120、220‧‧‧基座
121‧‧‧中心座身
122‧‧‧第一貫穿槽
123‧‧‧第二貫穿槽
124‧‧‧舌部
125‧‧‧上表面
126‧‧‧下表面
127‧‧‧第一凹槽
128‧‧‧第二凹槽
130‧‧‧第一連接器端子
131‧‧‧本體
132‧‧‧第一接觸部
133‧‧‧接觸面
134‧‧‧第一中間部
135‧‧‧表面
136‧‧‧止退結構
137‧‧‧第一連接部
140、240‧‧‧凸出部
142‧‧‧推抵面
144‧‧‧斜面
150‧‧‧第二連接器端子
152‧‧‧第二接觸部
156‧‧‧第二連接部
160‧‧‧第三連接器端子
162‧‧‧第三接觸部
164‧‧‧第三中間部
166‧‧‧第三連接部
222‧‧‧溝槽
230‧‧‧連接器端子
232‧‧‧接觸部
234‧‧‧中間部
236‧‧‧連接部
238‧‧‧止退結構
300‧‧‧連接器的製造方法
310~340‧‧‧步驟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2至圖3是圖1的連接器的不同視角的示意圖。
圖4是圖1的連接器的第一連接器端子預插入第一貫穿槽的示意圖。
圖5是圖1的連接器的第一連接器端子組裝至第一貫穿槽的示意圖。
圖6是圖1的連接器的第一、第二、第三連接器端子的側視示意圖。
圖7是圖1的連接器的第一連接器端子的俯視示意圖。
圖8是連接於圖1的連接器的電路板的示意圖。
圖9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連接器的示意圖。
圖10是圖9的連接器的前視示意圖。
圖11是隱藏圖10的連接器端子的示意圖。
圖12至圖14是圖9的連接器的基座的不同視角示意圖。
圖15是圖9的連接器的基座與連接器端子的爆炸示意圖。
圖16至圖17是圖15的連接器端子預插入基座的不同視角的示意圖。
圖18至圖20是圖15的連接器端子組合於基座的不同視角的示意圖。
圖2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連接器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圖2至圖3是圖1的連接器的不同視角的示意圖。請參閱圖1至圖3,在本實施例中,連接器100的種類以USB C type的母連接器為例,但連接器100的種類並不以此為限制。本實施例的連接器100包括一殼體110、一基座120、多個第一連接器端子130、多個第二連接器端子150及多個第三連接器端子160。
殼體110具有一內部空間112及連通於內部空間112的一開口114。基座120配置於內部空間112。在本實施例中,基座120的材料為絕緣材質,例如是膠芯等樹脂或是高分子材料,但基座120的材料並不以此為限制,只要能夠絕緣即可。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端子130的數
量為12個,第二連接器端子150與第三連接器端子160的總數量為12個。更精確地說,第二連接器端子150的數量為5個,且第三連接器端子160的數量為7個。在靠近殼體110的開口114處,第一連接器端子130均位在相同平面上,第二連接器端子150與第三連接器端子160部分交錯地排列且位在第一連接器端子130下方的另一個平面上。
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端子130、第二連接器端子150、第三連接器端子160的數量,以及靠近殼體110的開口114處的配置位置並不以此為限制。隨著連接器100的種類不同,在一未繪示的實施例中,連接器100也可僅具有第一連接器端子130,或者,連接器100也可僅具有第一連接器端子130與第二連接器端子150。靠近殼體110的開口114處的第一連接器端子130可位在不同平面上,或者,靠近殼體110的開口114處的第一連接器端子130與第二連接器端子150可位在相同平面上。
圖4是圖1的連接器的第一連接器端子預插入第一貫穿槽的示意圖。圖5是圖1的連接器的第一連接器端子組裝至第一貫穿槽的示意圖。圖6是圖1的連接器的第一、第二、第三連接器端子的側視示意圖。請同時參閱圖4至圖6,基座120包括一中心座身121以及自中心座身121凸出且沿一軸向A延伸的一舌部124。舌部124較中心座身121更靠近於圖1中殼體110的開口114。中心座身121包括沿軸向A延伸的多個第一貫穿槽122與多個第二貫穿槽123,這些第一貫穿槽122位於同一平面,這些第二
貫穿槽123位於另一個平面。舌部124包括沿軸向A延伸且分別連通於這些第一貫穿槽122的多個第一凹槽127以及分別連通於這些第二貫穿槽123的多個第二凹槽128。第一凹槽127外露於舌部124的上表面125,且第二凹槽128外露於舌部124的下表面126。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端子130的一部分伸入第一貫穿槽122與第一凹槽127內,並且,第二連接器端子150的一部分與第三連接器端子160的一部分分別伸入第二貫穿槽123與第二凹槽128內。
詳細而言,請參閱圖6,在圖6中未繪示殼體110與基座120,但右方的位置是靠近於殼體110的開口114的位置,左方的位置是遠離殼體110的開口114的位置。第一連接器端子130包括依序相連的一第一接觸部132、一第一中間部134及一第一連接部137。第二連接器端子150包括依序連接的一第二接觸部152、一第二中間部(在視角上被第三中間部164擋住而未被繪示出)及一第二連接部156。第三連接器端子160包括依序連接的一第三接觸部162、第三中間部164及一第三連接部166。
第一連接器端子130的第一接觸部132與第一中間部134位在同一平面,且第一中間部134與第一連接部137之間存在一彎折。第二連接器端子150的第二接觸部152與第二中間部154以及第三連接器端子160的第三接觸部162與第三中間部164位在另一水平面上,且第二中間部154與第二連接部156之間以及
第三中間部164與第三連接部166之間在不同區段上分別存在彎折,而使得第二連接部156與第三連接部166位於不同的垂直面。
如圖4與圖5所示,第一接觸部132位於舌部124的第一凹槽127內,第二接觸部152與第三接觸部162分別位在舌部124的第二凹槽128內,且第一接觸部132、第二接觸部152與第三接觸部162的位置靠近殼體110的開口114(如圖2)以接觸一對接連接器端子(未繪示)。第一中間部134穿過第一貫穿槽122,且第二中間部154與第三中間部164分別穿過第二貫穿槽123。第一連接部137、第二連接部156與第三連接部166外露於基座120的中心座身121,適於連接至一電路板10(如圖8所示,後面會再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端子130是以組裝的方式插入基座120,且第二連接器端子150與第三連接器端子160是以射出成型的方式固定於基座120為例。以射出成型的方式而言,當製造連接器100時,第二連接器端子150與第三連接器端子160只要被擺設到模具(未繪示)中的特定位置,之後再將塑料射入至模具內,待固化之後,第二連接器端子150與第三連接器端子160便可以被固定於基座120,因此,即便是兩相鄰的第二連接器端子150與第三連接器端子160之間的間距較小,在此製程下仍可以順利地被製造。然而,對於組裝的方式來說,組裝者需要將第一連接器端子130沿著第一貫穿槽122與第一凹槽127插入基座120內,當第一連接器端子130的寬度與高度較小且數量較多
時,如何將這些第一連接器端子130能夠順利且正確地插入基座120便是值得探討的議題。
下面將提出本實施例的第一連接器端子130的設計,透過此第一連接器端子130的結構可使得第一連接器端子130能夠較輕易且正確地被組裝。
圖7是圖1的連接器的第一連接器端子的俯視示意圖。
請同時參閱圖4、圖5與圖7,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端子130的一本體131包括上述的第一接觸部132、第一中間部134與第一連接部137。此外,第一連接器端子130更包括一凸出部140,凸出部140沿著第一接觸部132的一接觸面133的一法線方向N(也就是第一中間部134的厚度方向)凸起於第一中間部134。在本實施例中,凸出部140包括靠近第一連接部137的一推抵面142及靠近第一接觸部132的一斜面144。推抵面142垂直於第一中間部134的被凸出部140所接觸的一表面135,且斜面144與表面135的夾角非垂直。當然,凸出部140的形狀並不以此為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端子130透過在第一中間部134上設有凸起的凸出部140的設計,當要組裝第一連接器端子130組裝在基座120上時,只要如圖4所示地先將第一連接器端子130的第一接觸部132預先放入第一貫穿槽122內,在此階段下,位於第一中間部134上的凸出部140尚未接觸至基座120的中心座身121。之後,操作者可透過治具(未繪示)或是手動的方式來推動凸出部140的推抵面142,以將第一接觸部132推送入第一凹
槽127內,此時,如圖5所示,凸出部140的斜面144會接觸基座120的中心座身121,而完成組裝。
若使用治具推動整排第一連接器端子130的凸出部140,可保持一定施力,而使得這些第一連接器端子130在裝入時不易歪斜。即便用手動安裝,凸出部140的設置也可增加操作者的手指與第一連接器端子130之間的接觸面積,而提升第一連接器端子130被正確地裝入基座120的機率。
需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雖然12個第一連接部端子130均配置有凸出部140,但在其他實施例中,基於製程上的考量,也可選擇性的僅有部分的第一連接部端子130配置有凸出部140,此部分的第一連接部端子130透過組裝的方式安裝於基座120,剩餘的第一連接部端子130則是以射出成型的方式配置至基座140。舉例而言,由於透過組裝的方式配置在基座120上時,第一連接部端子130與基座120之間的接觸面積會較小,而使得透過此方式配置的第一連接部端子130不易受到基座120的介電係數所影響。因此,第一連接部端子130中用於傳輸高頻訊號的端子可採用組裝的方式配置至基座120,而其他的第一連接部端子130可採用射出成型或是其他的方式配置至基座120。
當然,上述僅是提供其中兩種第一連接部端子130配置於基座120的方式,但第一連接部端子130配置於基座120的方式並不以此為限制,且在第一連接部端子130中適用於組裝的方式的端子種類也不以上述為限制。此外,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
連接器端子150與第三連接器端子160也可設有凸出部140,以方便以組裝的方式固定至基座120。
圖8是連接於圖1的連接器的電路板的示意圖。請參閱圖8,圖8是其中一種可連接至圖1的連接器的電路板10。在本實施例中,電路板10包括分別用來連接第一連接部137、第二連接部156與第三連接部166的多個第一接墊12、多個第二接墊14及多個第三接墊16。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由於12個第一連接部137均位於同一排,5個第二連接部156位於另一排,7個第三連接部166位於第一連接部137與第二連接部156之間的同一排位置上。因此,在圖8中,電路板10上的第一接墊12、第二接墊14及第三接墊16的配置位置也會對應地位在三排上。也就是說,第一接墊12位於同一排,第二接墊14位於另一排,且第三接墊16位於第一接墊12與第二接墊14之間的同一排上。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接墊12的數量對應於第一連接器端子130的數量,因此,第一接墊的數量為12個。第二接墊14的數量與第三接墊16的數量則分別大於或等於第二連接器端子150與第三連接器端子160的數量。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接墊14的數量為6個,且第三接墊16的數量為8個,當然,第二接墊14與第三接墊16的數量並不以此為限制。
由於第一連接器端子130的第一連接部137在連接到電路板10時會並列在同一排上,而與第一接墊12連接,因此,第
一接墊12之間的間距會較小,以在同一排的空間中塞下12個第一接墊12。反觀第二連接端子150與第三連接端子160,因為第二連接端子150的第二連接部156與第三連接端子160的第三連接部166在連接到電路板10時則會分屬在不同排上,而分別與第二接墊14與第三接墊16連接,因此,與第一接墊12之間的間距相比,第二接墊14之間的間距與第三接墊16之間的間距會較大。當然,電路板10上的第一接墊12、第二接墊14、第三接墊16的數量與位置配置會隨著連接器100的設計而改變。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在圖8中,第一接墊12之間的間距相同,第二接墊14之間的間距相同,第三接墊16之間的間距相同,且第二接墊14之間的間距與第三接墊16之間的間距相同。但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接墊14之間的間距也可以不同,且第三接墊16之間的間距也可以不同。換句話說,相鄰的兩第二接墊14或是相鄰的兩第三接墊16之間的間距便可視其他需求調整,而使得第二接墊14與第三接墊16在電路板10上可具有較大的配置寬裕度。
請回到圖4與圖7,為了使第一連接器端子130穩固地固定在基座120內,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中間部134具有一止退結構136,止退結構136位於凸出部140與第一接觸部132之間的區段上且垂直於法線方向N(也就是往第一中間部134的寬度方向)延伸。當第一連接器端子130在基座120中安裝完成(凸出部140被推至接觸中心座身121)時,止退結構136會卡設於中心座身
121而達到止退的功能。同樣地,第二連接器端子150與第三連接器端子160也可以有止退結構136的設計。
當然,連接器100的種類並不以此為限制,下面將介紹另一種連接器200。
圖9是依照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連接器的示意圖。圖10是圖9的連接器的前視示意圖。請參閱圖9至圖10,本實施例的連接器200的種類以USB C type的公連接器為例,但連接器200的種類並不以此為限制。本實施例的連接器200包括一殼體210、一基座220及多個連接器端子230。基座220配置於殼體210內。在本實施例中,基座220的材料為絕緣材質,例如是膠芯等樹脂或是高分子材料,但基座220的材料並不以此為限制,只要能夠絕緣即可。
圖11是隱藏圖10的連接器端子的示意圖。圖12至圖14是圖9的連接器的基座的不同視角示意圖。圖15是圖9的連接器的基座與連接器端子的爆炸示意圖。如圖11至圖1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基座220包括多個溝槽222,溝槽222排列成兩排。如圖15所示,連接器端子230也對應地排列成兩排。各排的溝槽222與連接器端子230的數量分別為12個,且連接器端子230位於溝槽222內。連接器端子230包括依序相連的一接觸部232、一中間部234及一連接部236,接觸部232用以接觸一對接連接器端子(未繪示),且連接部236用以連接至一電路板(未繪示)。連接器端子230更包括一凸出部240沿著接觸部232的接觸面的法線方向
(也就是中間部234的厚度方向)凸起於中間部234。在本實施例中,凸出部240為一長方體,但凸出部240的形狀並不以此為限制。
圖16至圖17是圖15的連接器端子預插入基座的不同視角的示意圖。圖18至圖20是圖15的連接器端子組合於基座的不同視角的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連接器端子230均以組裝的方式固定至基座220,請先參閱圖16與圖17,當要組裝連接器端子230組裝在基座220上時,只要如圖16與圖17所示地先將連接器端子230的接觸部232放入溝槽222內,在此階段下,位於中間部234上的凸出部240尚未接觸至基座220。之後,操作者可透過治具或是手動的方式來推動凸出部240,以將接觸部232推送入溝槽222內,此時,如圖18至圖20所示,凸出部240會接觸基座220,而完成組裝。
在本實施例中,透過凸出部240的設計,若使用治具推動連接器端子230的凸出部240,可保持一定施力,而使得這些連接器端子230在裝入時不易歪斜。即便用手動安裝,凸出部240的設置也可增加操作者的手指與連接器端子230之間的接觸面積,而提升連接器端子230被正確地裝入基座220的機率。
此外,請回到圖15,為了使連接器端子230穩固地固定在基座220內,在本實施例中,中間部234具有一止退結構238,止退結構238位於凸出部240與接觸部232之間的區段上且沿中間部234的寬度方向延伸。當連接器端子230在基座220中安裝
完成時,止退結構238會卡設於基座220上而達到止退的功能。
圖2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連接器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請參閱圖21,本實施例的連接器的製造方法300,包括下列步驟:首先,提供一基座,其中基座包括至少一第一貫穿槽(步驟310)。並且,提供至少一第一連接器端子,其中至少一第一連接器端子包括一本體及凸出於本體的一凸出部(步驟320)。
接著,預插局部的本體至至少一第一貫穿槽內,其中凸出部與基座存在一距離(步驟330)。最後,推動凸出部直到凸出部接觸基座(步驟340),以完成第一連接器端子的組裝。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連接器端子透過在第一中間部上設有凸起的凸出部,在將連接器端子組裝在基座上時,只要先將連接器端子的第一接觸部預先放入第一貫穿槽內,之後,操作者可透過治具或是手動的方式來推動凸出部,以將第一接觸部推送入第一凹槽內而完成組裝。若使用治具推動凸出部,可保持一定施力,而使得連接器端子在裝入時不易歪斜。即便用手動安裝,凸出部的設置也可增加操作者的手指與連接器端子之間的接觸面積,而提升連接器端子被正確地裝入基座的機率。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A‧‧‧軸向
N‧‧‧法線方向
120‧‧‧基座
121‧‧‧中心座身
122‧‧‧第一貫穿槽
124‧‧‧舌部
125‧‧‧上表面
126‧‧‧下表面
127‧‧‧第一凹槽
134‧‧‧第一中間部
136‧‧‧止退結構
137‧‧‧第一連接部
140‧‧‧凸出部
142‧‧‧推抵面
144‧‧‧斜面
156‧‧‧第二連接部
166‧‧‧第三連接部
Claims (16)
- 一種連接器端子,包括:一本體,包括依序相連的一第一接觸部、一第一中間部及一第一連接部,其中該第一接觸部用以接觸一對接連接器端子,且該第一連接部用以連接至一電路板;以及一凸出部,沿著該第一接觸部的一接觸面的一法線方向凸起於該第一中間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器端子,其中該凸出部包括靠近該第一連接部的一推抵面及靠近該第一接觸部的一斜面,該推抵面垂直於該第一中間部的被該凸出部所接觸的一表面,該斜面與該表面的夾角非垂直且該斜面朝向該第一接觸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器端子,其中該第一中間部具有一止退結構,該止退結構位於該凸出部與該第一接觸部之間的區段上且垂直於該法線方向延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連接器端子,其中該本體在該第一中間部與該第一連接部之間存在一彎折。
- 一種連接器,包括:一殼體,具有一內部空間及連通於該內部空間的一開口;一基座,配置於該內部空間;以及至少一第一連接器端子,穿設於該基座且包括:一本體,包括依序相連的一第一接觸部、一第一中間部及一第一連接部,其中該第一接觸部靠近該開口以接觸一對接連接 器端子,該第一連接部用以連接至一電路板;以及一凸出部,沿著該第一接觸部的一接觸面的一法線方向凸起於該第一中間部,且該凸出部接觸於該基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基座包括一中心座身以及自該中心座身凸出且沿一軸向延伸的一舌部,該舌部較該中心座身更靠近於該開口,該中心座身包括沿該軸向延伸的至少一第一貫穿槽,該舌部包括沿該軸向延伸且連通於該至少一第一貫穿槽的至少一第一凹槽,該至少一第一凹槽外露於該舌部的上表面,該第一接觸部位於該舌部的該第一凹槽內,且該第一中間部穿過該第一貫穿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連接器,更包括:多個第二連接器端子;以及多個第三連接器端子,其中該中心座身更包括沿該軸向延伸的多個第二貫穿槽,該舌部包括沿該軸向延伸且連通於該些第二貫穿槽的多個第二凹槽,該些第二凹槽外露於該舌部的下表面,該些第二連接器端子與該些第三連接器端子貫穿該些第二貫穿槽且位於該舌部的該些第二凹槽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連接器,其中各該第二連接器端子包括一第二連接部,各該第三連接器端子包括一第三連接部,該些第二連接部與該些第三連接部分別位於不同平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凸出部包括靠近該第一連接部的一推抵面及靠近該第一接觸部的一斜面,該 推抵面垂直於該第一中間部的被該凸出部所接觸的一表面,該斜面與該表面的夾角非垂直,該斜面朝向該第一接觸部且接觸該中心座身。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第一中間部具有一止退結構,該止退結構位於該凸出部與該第一接觸部之間的區段上且垂直於該法線方向延伸,該止退結構卡設於該中心座身。
- 一種連接器的製造方法,包括:提供一基座,其中該基座包括至少一第一貫穿槽;提供至少一第一連接器端子,其中該至少一第一連接器端子包括一本體及凸出於該本體的一凸出部;預插局部的該本體至該至少一第一貫穿槽內,其中該凸出部與該基座存在一距離;以及推動該凸出部直到該凸出部接觸該基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連接器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基座包括一中心座身以及自該中心座身凸出且沿一軸向延伸的一舌部,該中心座身包括沿該軸向延伸的該至少一第一貫穿槽,該舌部包括沿該軸向延伸且連通於該至少一第一貫穿槽的至少一第一凹槽,該至少一第一凹槽外露於該舌部的上表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連接器的製造方法,其中該本體包括依序相連的一第一接觸部、一第一中間部及一第一連接部,該凸出部沿著該第一接觸部的一接觸面的一法線方向凸起 於該第一中間部,在預插局部的該本體至該至少一第一貫穿槽內的步驟中,該第一接觸部位於該至少一第一貫穿槽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連接器的製造方法,其中當該凸出部接觸至該基座時,該第一接觸部伸入該第一凹槽,該第一中間部穿過該至少一第一貫穿槽,且該凸出部接觸該基座的該中心座身。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連接器的製造方法,其中該凸出部包括靠近該第一連接部的一推抵面及靠近該第一接觸部的一斜面,該推抵面垂直於該第一中間部的被該凸出部所接觸的一表面,該斜面與該表面的夾角非垂直,該斜面朝向該第一接觸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連接器的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一中間部具有一止退結構,該止退結構位於該凸出部與該第一接觸部之間的區段上且垂直於該法線方向延伸,當該凸出部接觸至該基座時,該止退結構卡設於該中心座身。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26184A TW201605127A (zh) | 2014-07-31 | 2014-07-31 | 連接器端子、連接器及連接器的製造方法 |
CN201510332451.XA CN105322327A (zh) | 2014-07-31 | 2015-06-16 | 连接器端子、连接器及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
US14/794,878 US9444200B2 (en) | 2014-07-31 | 2015-07-09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JP2015003769U JP3200315U (ja) | 2014-07-31 | 2015-07-27 | 電気コネク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26184A TW201605127A (zh) | 2014-07-31 | 2014-07-31 | 連接器端子、連接器及連接器的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05127A true TW201605127A (zh) | 2016-02-01 |
Family
ID=55180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26184A TW201605127A (zh) | 2014-07-31 | 2014-07-31 | 連接器端子、連接器及連接器的製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44200B2 (zh) |
CN (1) | CN105322327A (zh) |
TW (1) | TW201605127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605127A (zh) * | 2014-07-31 | 2016-02-01 | 詮欣股份有限公司 | 連接器端子、連接器及連接器的製造方法 |
CN105449401B (zh) * | 2014-08-08 | 2019-02-05 | 莫列斯公司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USD768089S1 (en) * | 2014-11-26 | 2016-10-04 | Triple 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 Terminal of electric connector |
CN105140696B (zh) * | 2015-09-23 | 2024-05-03 |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插座电连接器 |
WO2017078763A1 (en) | 2015-11-06 | 2017-05-11 | Molex, Llc | Compact high speed connector |
JP6231533B2 (ja) | 2015-11-09 | 2017-11-15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
US9871316B2 (en) * | 2016-01-21 | 2018-01-16 | 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device |
CN107591630B (zh) | 2016-07-06 | 2020-09-25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插头连接器 |
TWI674819B (zh) * | 2018-10-19 | 2019-10-11 | 岱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Usb c電路板 |
CN111884014B (zh) * | 2020-08-04 | 2021-12-21 | 东莞市盛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耐插拔Type-C连接器的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9602669T2 (de) * | 1995-03-27 | 1999-11-11 | The Whitaker Corp., Wilmington | Elektrischer Verbinder |
US5836792A (en) * | 1996-11-26 | 1998-11-17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Board moun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TW201019548A (en) * | 2008-11-03 | 2010-05-16 | Chant Sincere Co Ltd | Universal serial bus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
TWI394325B (zh) * | 2009-04-03 | 2013-04-2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電連接器 |
CN201674057U (zh) * | 2010-06-11 | 2010-12-15 | 莫列斯公司 | 电连接器 |
TWM398253U (en) * | 2010-07-20 | 2011-02-11 | Molex Taiwan Ltd | Electric connector |
CN204464639U (zh) * | 2014-05-23 | 2015-07-08 | 诠欣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TW201605127A (zh) * | 2014-07-31 | 2016-02-01 | 詮欣股份有限公司 | 連接器端子、連接器及連接器的製造方法 |
-
2014
- 2014-07-31 TW TW103126184A patent/TW201605127A/zh unknown
-
2015
- 2015-06-16 CN CN201510332451.XA patent/CN105322327A/zh active Pending
- 2015-07-09 US US14/794,878 patent/US9444200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036175A1 (en) | 2016-02-04 |
CN105322327A (zh) | 2016-02-10 |
US9444200B2 (en) | 2016-09-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1605127A (zh) | 連接器端子、連接器及連接器的製造方法 | |
US9666996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
US8801462B2 (en) | Electrical socket | |
KR102362260B1 (ko) | 전기 커넥터 | |
US9461415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new assembling method | |
US9431746B2 (en) | USB connector assembly | |
TWM582699U (zh) | 電連接器 | |
JP3200315U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US9812826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rounding contact | |
TWM524574U (zh) | 電連接器 | |
TWM534922U (zh) | 電子連接器 | |
TWM513479U (zh) | 插座連接器 | |
TWM493185U (zh) | 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 |
US9054448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 |
TWI600236B (zh) |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 |
US8708753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ifferent contacts sharing a same soldering leg | |
US20140127945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retention structure | |
US20190027868A1 (en) | Bidirectional duplex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20210013689A1 (en) | Electric connec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electric connector | |
WO2011128774A2 (en) | Miniature receptac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
TWM595914U (zh) | 插座電連接器 | |
TWM567501U (zh) | Two-way double-si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
JP2019504456A5 (zh) | ||
US9190755B2 (en) | Electrci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feature good to automatic mass production | |
CN106898895B (zh) | 插座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