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40109A - 在支援改變無線電資源之用途的無線通訊系統中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方法及其設備 - Google Patents

在支援改變無線電資源之用途的無線通訊系統中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方法及其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40109A
TW201540109A TW104111294A TW104111294A TW201540109A TW 201540109 A TW201540109 A TW 201540109A TW 104111294 A TW104111294 A TW 104111294A TW 104111294 A TW104111294 A TW 104111294A TW 201540109 A TW201540109 A TW 20154010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power control
information
subframe
contro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1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75986B (zh
Inventor
Seung-Min Lee
Han-Byul Seo
Suck-Chel Yang
In-Kwon Seo
Hyuk-Jin Chae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540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0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59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598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6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4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user query or user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6Deriving transmission power values from anothe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之方法,該UCI由使用者裝備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發射。特定而言,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根據服務單元之上行鏈路-下行鏈路配置,在上行鏈路子訊框中接收與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發射相關聯之第一偏移資訊;及接收功率控制參數,該功率控制參數為上行鏈路子訊框配置第一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及第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在此情況下,該第一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及該第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經配置以按照一偏移獨立應用,以用於發射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Description

在支援改變無線電資源之用途的無線通訊系統中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方法及其設備
本申請案主張申請於2014年4月8日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976,514號之權益,及申請於2014年4月8日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977,072號之權益,及申請於2014年4月14日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979,007號之權益,上述申請案如在本文中充分闡述一般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
本發明係關於無線通訊系統,且更特定言之,本發明係關於在支援改變無線電資源之用途的無線通訊系統中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之方法及其設備。
將簡要描述本發明可應用於之無線通訊系統之一實例,該實例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長期進化(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long term evolution;3GPP LTE)(在下文中稱為「LTE」)通訊系統。
第1圖是圖示進化通用行動電訊系統(Evolved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E-UMTS)之網路結構之圖表, 該系統為無線通訊系統之一實例。E-UMTS是習用UMTS之進化版本,且其基本標準化正在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下進行。E-UMTS可被稱作長期進化(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UMTS與E-UMTS之技術規範細節可藉由參考「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技術規範群組無線電存取網路(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之第7版及第8版來理解。
參看第1圖,E-UMTS包括使用者裝備(user equipment; UE)、基地台(eNode B;eNB),及位於網路末端(E-UTRAN)並連接至外部網路之存取閘道(Access Gateway;AG)。基地台可同時發射多個資料串流以用於廣播服務、多播服務及/或單播服務。
一個基地台存在一或更多個單元。一個單元經設定為具有 1.44MHz、3MHz、5MHz、10MHz、15MHz及20MHz的頻寬之單元,以向數個使用者裝備提供下行鏈路或上行鏈路傳輸服務。不同單元可經設定以提供不同頻寬。此外,一個基地台控制複數個使用者裝備之資料發射及接收。基地台向對應之使用者裝備發射下行鏈路資料之下行鏈路(downlink;DL)排程資訊,以將資料待發射至的時域及頻域,以及與編碼、資料大小及混合自動重傳及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and request;HARQ)相關之資訊告知該對應之使用者裝備。此外,基地台向對應之使用者裝備發射上行鏈路資料之上行鏈路(uplink;UL)排程資訊,以將對應之使用者裝備可使用的時域及頻域,以及與編碼、資料大小及HARQ相關之資訊告知該對應之使用者裝備。用於發射使用者訊務或控制訊務之介面可在基地台之間使用。核心網路(Core Network;CN)可包括AG及網路節點或類似物以用於使用者裝備之使用者登錄。 AG基於追蹤區域(Tracking Area;TA)管理使用者裝備之行動性,其中一個TA包括複數個單元。
儘管基於WCDMA開發之無線通訊技術已進化至LTE,但使 用者及提供商之請求及期望一直在持續增長。而且,由於另一無線存取技術正在持續開發,因此為了未來的競爭力,無線通訊技術將需要新的進化。針對此情況,需要降低每位元之成本,增強可用服務、使用可適應性頻帶、結構簡單及開放型介面、使用者裝備之適當功率消耗,等等。
使用者裝備週期性地及/或非週期性地向基地台報告當前通 道之狀態資訊,以協助基地台有效地管理無線通訊系統。由於所報告之狀態資訊可包括慮及多種狀態之計算結果,因此將需要更高效的報告方法。
因此,本發明係針對大體上消除歸因於相關技術之限制及缺點的一或更多個問題之設備及其方法。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基於前述描述中提及之論述提供在支援改變無線電資源之用途的無線通訊中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之方法及其設備。
可自本發明獲得的技術任務並非限制於上文提及之技術任務。此外,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之一般技術者可根據下文之描述明確理解其他未提及之技術任務。
下文之描述中將部分地闡明本發明之額外優勢、目標及特徵,及該等額外優勢、目標及特徵將部分地在該項技術之一般技術者於研究下文內容之後變得顯而易見,或可根據本發明之實踐來瞭解。本發明之目標及其他優勢可藉由本發明之書面描述及申請專利範圍以及藉 由附圖中特定指出之結構而實現及獲得。
為實現該等目標及其他優勢並依據本發明之目的(如本文中所包含及概括地描述),根據一個實施例,由使用者裝備在無線通訊系統中進行發射的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根據服務單元之上行鏈路-下行鏈路配置,在上行鏈路子訊框中接收與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發射相關聯之第一偏移資訊;及接收功率控制參數,該功率控制參數為上行鏈路子訊框配置第一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及第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在此情況下,第一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及第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經配置以按照一偏移獨立應用,以用於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在較佳情況下,經配置用於上行鏈路子訊框之第一偏移資訊可應用於第一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以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在較佳情況下,藉由上層傳訊所指示之第二偏移資訊可應用於第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以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在較佳情況下,功率控制參數可經由上層傳訊而接收。
在較佳情況下,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接收功率控制參數,該功率控制參數釋放第一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及第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在更佳情況下,如若釋放第一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及第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則上行鏈路子訊框可經配置以由第一偏移資訊應用。
在較佳情況下,偏移資訊可用以在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通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上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在更佳情況下,偏移資訊可經配置以用於選自由以下各者組成之群組中 之至少一者:HARQ-ACK、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RI)及通道品質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
為進一步實現該等目標及其他優勢及依據本發明之目的(如本文中所包含及概括地描述),根據一不同實施例,由使用者裝備在支援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之無線通訊系統中進行發射的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根據服務單元之上行鏈路-下行鏈路配置,在上行鏈路子訊框中接收與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發射相關聯之第一偏移資訊;及接收功率控制參數,該功率控制參數為服務單元中至少一或更多個服務單元配置第一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及第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在此情況下,第一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及第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可經配置以按照一偏移獨立應用,以用於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在較佳情況下,經配置以用於上行鏈路子訊框之第一偏移資訊可應用於服務單元中之第一服務單元以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該第一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係配置至該第一服務單元。
在較佳情況下,經由上層傳訊而指示之第二偏移資訊可應用於服務單元中之第二服務單元以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第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係配置至該第二服務單元。
為進一步實現該等目標及其他優勢及依據本發明之目的(如本文中所包含及概括地描述),根據一不同實施例,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之使用者裝備包括射頻單元及處理器,該處理器經配置以根據服務單元之上行鏈路-下行鏈路配置而在上行鏈路子訊框中接收與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發射相 關聯之第一偏移資訊,且該處理器經配置以接收功率控制參數,該功率控制參數為上行鏈路子訊框配置第一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及第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在此情況下,第一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及第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可經配置以按照一偏移獨立應用,以用於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能夠在支援改變無線電資源之用途的無線通訊系統中有效地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可自本發明獲得的效應可並非限定於上文提及之效應。此外,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之一般技藝人士可根據下文之描述明確理解其他未提及之效應。
將理解,前文中對本發明之一般描述及下文對本發明之詳細描述皆為示例性及說明性的,且意欲提供對如本文所主張之本發明之進一步說明。
110‧‧‧基地台
112‧‧‧處理器
114‧‧‧記憶體
116‧‧‧射頻單元
120‧‧‧使用者裝備
122‧‧‧處理器
124‧‧‧記憶體
126‧‧‧射頻單元
S301‧‧‧步驟
S302‧‧‧步驟
S303‧‧‧步驟
S304‧‧‧步驟
S305‧‧‧步驟
S306‧‧‧步驟
S307‧‧‧步驟
S900‧‧‧步驟
S910‧‧‧步驟
S920‧‧‧步驟
S930‧‧‧步驟
S940‧‧‧步驟
S950‧‧‧步驟
S960‧‧‧步驟
S970‧‧‧步驟
S980‧‧‧步驟
S990‧‧‧步驟
附圖圖示本發明之實施例及結合描述一起以用於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包括該等附圖在本文中以提供對本發明之進一步理解,且該等附圖併入本申請案並構成本申請案之一部分。
第1圖是作為無線通訊系統之一個實例的E-UMTS網路結構之示意圖;第2圖是基於3GPP無線電存取網路標準之使用者裝備與E-UTRAN之間的無線電介面協定的控制平面及使用者平面的結構圖;第3圖是用於說明用於3GPP系統之實體通道及使用該等實體通道之一般信號發射方法的圖表;第4圖是LTE系統中之無線電訊框結構之圖表; 第5圖是下行鏈路時槽之資源柵格的一個實例之圖表;第6圖是下行鏈路子訊框結構之一實例之圖表;第7圖是上行鏈路子訊框結構之一實例之圖表;第8圖是用於說明PUCCH揹負(piggyback)之圖表;第9圖是處理UL-SCH資料及控制資訊之一實例之圖表;第10圖是在PUSCH上對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及UL-SCH資料進行多工的方法之實例之圖表;第11圖是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通訊系統之一實例之圖表;第12圖是在複數個載波彼此聚合之情況下排程之一實例之圖表;第13圖是由EPDCCH排程之PDSCH及EPDCCH的實例之圖表;第14圖是在TDD系統環境中將舊有子訊框劃分為一組靜態子訊框及一組撓性子訊框的實例之圖表;第15圖是適用於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的基地台(base station BS)及使用者裝備(user equipment;UE)之圖表。
現將對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參考,本發明之實例在在附圖中圖示。在可能之情況下,所有圖式中將使用相同元件符號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以下技術可用於多種無線存取技術,如分碼多工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分頻多工存取(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分時多工存取(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及單載波分頻多工存取(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CDMA可藉由諸如通用地面無線電存取(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UTRA)或CDMA2000之無線電技術來實施。TDMA可藉由諸如行動通訊全球系統(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GSM進化增強資料率(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EDGE)之無線電技術來實施。OFDMA可藉由諸如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及進化UTRA(evolved UTRA;E-UTRA)之無線電技術而實施。UTRA是通用行動電訊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之一部分。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長期進化(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long term evolution;3GPP LTE)是進化UMTS(evolved UMTS;E-UMTS)之一部分,該進化UMTS使用E-UTRA且在下行鏈路中採用OFDMA及在上行鏈路中採用SC-FDMA。LTE進階版(LTE-advanced;LTE-A)是3GPP LTE之進化版本。
為闡明描述,儘管以下實施例將基於3GPP LTE/LTE-A來進行描述,但應將理解,本發明之技術精神並非限定於3GPP LTE/LTE-A。此外,在下文中用於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特定術語係提供以協助理解本發明,且在符合不背離本發明之技術精神的範圍的情況下可在該等特定術語中進行多種修改。
第2圖是使用者裝備與基於3GPP無線電存取網路標準之E-UTRAN之間的無線電介面協定的控制平面及使用者平面的結構圖。 控制平面意謂著控制訊息發射時所在的過道,其中該等控制訊息由使用者裝備及網路使用以管理撥叫。使用者平面意謂著發射應用層中產生之資料(例如語音資料或網際網路封包資料)所在的過道。
作為第一層之實體層藉由使用實體通道而向上層提供資訊傳送服務。實體層經由傳輸通道連接至媒體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層,其中該媒體存取控制層位於實體層上方。資料係經由傳輸通道在媒體存取控制層與實體層之間進行傳送。資料係經由實體通道在發射側之一個實體層與接收側之另一實體層之間進行傳送。實體通道使用時間及頻率作為無線電資源。更詳細而言,實體通道在下行鏈路中依據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方案而調變,且在上行鏈路中依據單載波分頻多工存取(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方案而調變。
第二層之媒體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層經由邏輯通道向MAC層上方之無線電鏈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層提供服務。第二層之RLC層支援可靠的資料發射。RLC層可作為MAC層內部的功能區塊而得以實施。為了在具有窄頻寬之無線電介面內有效地使用諸如IPv4或IPv6之IP封包發射資料,第二層之封包資料聚合協定(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層執行標頭壓縮以減小不必要控制資訊的大小。
位於第三層之最低部分上之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層僅定義在控制平面中。RRC層與負責控制邏輯、傳輸及實體通道之無線電載送(radio bearers;RBs)的配置、重新配置及釋放相關聯。在此情況下,RB意謂著由第二層提供之用於在使用者裝備與 網路之間進行資料傳送之服務。為此目的,使用者裝備之RRC層與網路互相交換RRC訊息。如若使用者裝備之RRC層是與網路RRC層連接之RRC,則使用者裝備處於RRC連接模式。如若並非如此,則使用者裝備處於RRC閒置模式。位於RRC層上方之非存取階層(non-access stratum;NAS)層執行諸如通信期管理及行動性管理之功能。
構成基地台eNB之一個單元經設定為具有1.4MHz、3.5MHz、5MHz、10MHz、15MHz及20MHz的頻寬之一者,且向數個使用者裝備提供下行鏈路或上行線路發射服務。此時,不同單元可經設定以提供不同的頻寬。
作為從網路將資料承載至使用者裝備之下行鏈路傳輸通道,提供有承載系統資訊之廣播通道(broadcast channel;BCH)、承載傳呼訊息之傳呼通道(paging channel;PCH),及承載使用者訊務或控制訊息之下行鏈路共享通道(shared channel;SCH)。下行鏈路多播或廣播服務之訊務或控制訊息可經由下行鏈路SCH或額外的下行鏈路多播通道(multicast channel;MCH)發射。同時,作為從使用者裝備將資料載至網路之上行鏈路傳輸通道,提供有承載初始控制訊息之隨機存取通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及承載使用者訊務或控制訊息之上行鏈路共享通道(uplink shared channel;UL-SCH)。作為位於傳輸通道上方並利用傳輸通道映射之邏輯通道,提供有廣播控制通道(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BCCH)、傳呼控制通道(paging control channel;PCCH)、共用控制通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CCCH)、多播控制通道(multicast control channel;MCCH)及多播訊務通道(multicast traffic channel;MTCH)。
第3圖是圖示用於3GPP LTE系統之實體通道及使用該等實 體通道發射信號之一般方法的圖表。
在步驟S301中,使用者裝備在剛進入一單元或電源開啟時,使用者裝備執行初始單元搜尋,如與基地台同步。為此,使用者裝備藉由從基地台接收主要同步通道(primary synchronization channel;P-SCH)及次要同步通道(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hannel;S-SCH)而與基地台同步,且獲取諸如單元標識符(ID)等等之資訊。之後,使用者裝備可藉由接收來自基地台之實體廣播通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而在單元內獲取廣播資訊。同時,使用者裝備可藉由在初始單元搜尋步驟中接收下行鏈路參考信號(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DL RS)而識別下行鏈路通道狀態。
在步驟S302中,已完成初始單元搜尋之使用者裝備可依據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及PDCCH中承載之資訊,藉由接收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而獲取更詳細之系統資訊。
之後,使用者裝備可執行諸如步驟S303至S306之隨機存取程序(random access procedure;RACH)以完成對基地台之存取。為此,使用者裝備可經由實體隨機存取通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發射前文(步驟S303),且可經由PDCCH及對應於PDCCH之PDSCH接收該前文之回應訊息(步驟S304)。在基於競爭之RACH的情況下,使用者裝備可執行競爭解決程序,如發射(步驟S305)額外的實體隨機存取通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及接收(步驟S306)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及對應於該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
已執行前述步驟的使用者裝備可接收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步驟S307)且發射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通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及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步驟S308),以作為發射上行鏈路/下行鏈路信號之一般程序。自使用者裝備發射至基地台的控制資訊將被稱作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UCI包括混合自動重傳及請求認可/否定認可(Hybrid Automatic Repeat and reQuest 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HARQ ACK/NACK)、排程請求(Scheduling Request;SR)、通道狀態資訊(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等等。 在本說明書中,HARQ ACK/NACK將被稱作HARQ-ACK或ACK/NACK(A/N)。HARQ-ACK包括肯定ACK(簡言之,被稱作ACK)、否定ACK(negative ACK;NACK)、DTX及NACK/DTX中之至少一者。CSI包括通道品質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RI)等等。儘管UCI一般經由PUCCH而發射,但在控制資訊及訊務資料將同時發射之情況下,UCI可能經由PUSCH發射。此外,使用者裝備可依據網路請求/命令而非週期性地經由PUSCH發射UCI。
第4圖是圖示用於LTE系統中之無線電訊框之結構的圖表。
參看第4圖,在蜂巢式OFDM無線電封包通訊系統中,上行鏈路/下行鏈路資料封包發射是在子訊框單元中執行的,其中一個子訊框由包括複數個OFDM符號之給定時間間隔而定義。3GPP LTE標準支援適用於分頻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之1類無線電訊 框結構及適用於分時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之2類無線電訊框結構。
第4(a)圖是圖示1類無線電訊框結構之圖表。下行鏈路無線電訊框包括10個子訊框,每一子訊框在一時域中包括兩個時槽。發射一個子訊框所需之時間將被稱作發射時間間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例如,一個子訊框可具有1ms之長度,而一個時槽可具有0.5ms之長度。一個時槽在時域中包括複數個OFDM符號且在一頻域中包括複數個資源區塊(resource block;RB)。由於3GPP LTE系統在下行鏈路中使用OFDM,因此OFDM符號表示一個符號間隔。 OFDM符號可被稱作SC-FDMA符號或符號間隔。作為資源分配單元之資源區塊(resource block RB)可在一個時槽中包括複數個連續次載波。
一個時槽中包括之OFDM符號數目可依據循環字首(cyclic prefix;CP)之配置而改變。CP之實例包括延伸CP及正規CP。例如,如若OFDM符號係由正規CP配置,則包括在一個時槽中之OFDM符號之數目可為7。如若OFDM符號係由延伸CP配置,則由於一個OFDM符號之長度增長,因此一個時槽中包括之OFDM符號之數目小於在正規CP情況下之OFDM符號數目。例如,在延伸CP之情況下,一個時槽中包括之OFDM符號之數目可為6。如若通道狀況不穩定,如使用者裝備以高速移動之情況,則延伸CP可用以降低符號間干擾。
如若使用正規CP,則由於一個時槽包括7個OFDM符號,因此一個子訊框包括14個OFDM符號。此時,每一子訊框之前三個最大OFDM符號可分配至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且其他OFDM符號可分配至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
第4(b)圖是圖示2類無線電訊框結構之圖表。2類無線電訊框包括兩個半訊框,每半個訊框包括四個通用子訊框及一專用子訊框,該等通用子訊框包括兩個時槽,且該專用子訊框包括下行鏈路引導頻時槽(down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保護時段(guard period;GP)及上行鏈路引導頻時槽(uplink pilot time slot;UpPTS)。
在專用子訊框中,DwPTS用於在使用者裝備處進行初始單元搜尋、同步或通道估計。UpPTS用於在基地台進行之通道估計及使用者裝備之上行鏈路發射同步。換言之,DwPTS用於下行鏈路發射,而UpPTS用於上行鏈路發射。特定而言,UpPTS用於PRACH前文或SRS發射。此外,保護時段將移除在上行鏈路中由於下行鏈路信號在上行鏈路與下行鏈路之間的多路徑延遲而出現之干擾。
專用子訊框之配置在當前的3GPP標準文獻中定義,如下方之表1中所圖示。表1圖示在以下各個情況中的DwPTS及UpPTS,且其他區域經配置用於保護時段。
同時,2類無線電訊框之結構如下方表2中所圖示,該訊框結構亦即TDD系統中之上行鏈路/下行鏈路配置(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UL/DL configuration)。
在上述表2中,D意謂著下行鏈路子訊框,U意謂著上行鏈路子訊框,且S意謂著專用子訊框。此外,表2亦圖示每一系統之上行鏈路/下行鏈路子訊框配置中之下行鏈路至上行鏈路的交換時段。
前述無線電訊框之結構僅以示例為目的,且可對無線電訊框中包括之子訊框數目、子訊框中包括之時槽數目,或時槽中包括之符號數目進行多種修改。
第5圖是圖示下行鏈路時槽之資源柵格的圖表。
參看第5圖,下行鏈路時槽在一時域中包括複數個OFDM符號,且在一頻域中包括複數個資源區塊。由於每一資源區塊包括次載 波,因此下行鏈路時槽在頻域內包括x個次載波。儘管第5圖圖示下行鏈路時槽包括7個OFDM符號且資源區塊包括12個次載波,但將理解,下行鏈路時槽及資源區塊並非限定於第5圖之實例。例如,下行鏈路時槽中包括之OFDM符號之數目可依據CP長度而改變。
資源柵格上之每一元件將被稱作資源元件(resource element;RE)。一個資源元件由一個OFDM符號指標及一個次載波指標指示。一個RB包括x數目個資源元件。下行鏈路時槽中包括之資源區塊數目依據單元中配置之下行鏈路發射頻寬而定。
第6圖是圖示下行鏈路子訊框之結構的圖表。
參看第6圖,位於子訊框之第一時槽的前部之最大三個(四個)OFDM符號對應於控制通道所分配至的控制區域。其他OFDM符號對應於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所分配至的資料區域。用於LTE系統中之下行鏈路控制通道之實例包括實體控制格式指示符通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PCFICH)、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及實體混合式ARQ指示符通道(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PHICH)。PCFICH自子訊框之第一OFDM符號發射,且承載關於在子訊框內用於發射控制通道之OFDM符號的數目之資訊。PHICH承載回應於上行鏈路發射之混合自動重傳及請求認可/否定認可(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negative-acknowledgement;HARQ ACK/NACK)信號。
經由PDCCH發射之控制資訊將被稱作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DCI包括使用者裝備或使用者 裝備群組之資源分配資訊。例如,DCI包括上行鏈路/下行鏈路排程資訊、上行鏈路發射(Tx)功率控制命令,等等。
PDCCH可包括下行鏈路共享通道(downlink shared channel;DL-SCH)之傳輸格式及資源分配資訊、上行鏈路共享通道(uplink shared channel; UL-SCH)之傳輸格式及資源分配資訊、傳呼通道(paging channel;PCH)上之傳呼資訊、DL-SCH上之系統資訊、上層控制訊息之資源分配資訊(如在PDSCH上發射之隨機存取回應)、隨機使用者裝備群組內的單個使用者裝備(user equipment;UE)之發射(Tx)功率控制命令組、發射(Tx)功率控制命令,及網際網路協定上的語音(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之活動指示資訊。複數個PDCCH可在控制區域之內發射。使用者裝備可監測複數個PDCCH。 PDCCH在一個或複數個連續控制通道元件(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聚合時發射。CCE是用以基於無線電通道狀態而向PDCCH提供編碼速率的邏輯分配單元。CCE對應於複數個資源元件群組(resource element group;REG)。PDCCH之格式及PDCCH之可用位元的數目依據CCE之數目而決定。基地台依據將被發射至使用者裝備之DCI而決定PDCCH格式,且基地台將循環冗餘檢查(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附著於控制資訊。依據PDCCH用途或PDCCH之所有者而定,CRC利用識別符(例如無線電網路暫時識別符(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NTI))遮蔽。例如,如若PDCCH用於特定使用者裝備,則CRC可利用對應之使用者裝備的單元RNTI(cell-RNTI;C-RNTI)遮蔽。如若PDCCH用於傳呼訊息,則CRC可利用傳呼識別符(例如傳呼RNTI(paging-RNTI;P-RNTI))遮蔽。如若PDCCH用於系統資訊(更詳細而言,系統資訊塊(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SIB)),則CRC可利用系統資訊RNTI(system information RNTI;SI-RNTI)遮蔽。如若PDCCH用於隨機存取回應,則CRC可利用隨機存取RNTI(random access RNTI;RA-RNTI)遮蔽。
第7圖是圖示用於LTE系統中之上行鏈路子訊框結構之圖表。
參看第7圖,上行鏈路子訊框包括複數個時槽(例如兩個)。 每一時槽可包括複數個SC-FDMA符號,其中每一時槽中包括之SC-FDMA符號之數目依據循環字首(cyclic prefix;CP)長度而改變。 上行鏈路子訊框在頻域中被分為資料區域及控制區域。資料區域包括PUSCH,且用以發射諸如語音之資料信號。控制區域包括PUCCH,且用以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 PUCCH包括在頻軸上位於資料區域兩個末端之RB對,且在時槽邊界上執行跳躍。
PUCCH可用以發射以下控制資訊。
-排程請求(Scheduling Request;SR):是用以請求上行鏈路UL-SCH資源之資訊。SR藉由使用開關鍵控(on-off keying;OOK)系統而發射。
- HARQ ACK/NACK:是對PDSCH上之下行鏈路資料封包的回應信號。該信號表示是否已成功接收下行鏈路資料封包。發射ACK/NACK 1位元以回應於單個下行鏈路代碼字(codeword;CW),且發射ACK/NACK 2位元以回應於兩個下行鏈路代碼字。
- 通道狀態資訊(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是下行鏈路通道上之反饋資訊。CSI包括通道品質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及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相關反饋資訊包括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RI)、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預編碼類型指示符(precoding type indicator;PTI)等等。每一子訊框使用20個位元。
可從使用者裝備發射以用於子訊框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之品質依據可用於控制資訊發射的SC-FDMA符號之數目而定。可用於控制資訊發射之SC-FDMA符號意謂著除用於子訊框之參考信號發射之SC-FDMA符號之外的剩餘SC-FDMA符號,且在子訊框設定有探測參考信號(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之情況下,該子訊框之最末SC-FDMA符號不包括在內。參考信號用於PUCCH之相干性偵測。
下文中對PUCCH揹負進行說明。
在舊有3GPP LTE系統(例如版本8)之上行鏈路發射情況下,維持具有影響功率放大器效能之優良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或優良的立方度量(cubic metric;CM)之單載波發射,以有效地利用UE之功率放大器。特定而言,在舊有LTE系統之PUSCH發射情況下,意欲發射之資料的單載波特性藉由DFT預編碼而得以維持。在PUCCH發射之情況下,單載波特性可藉由以在一序列上載入資訊之方式發射該序列而得以維持,該序列具有該單載波特性。然而,在未連續地將DFT預編碼資料指定至頻軸的情況下,或在同時發射PUSCH及PUCCH的情況下,不維持單載波特性。
由此,如第8圖中所繪示,在子訊框中存在與PUCCH發射相同之PUSCH發射的情況下,本應在PUCCH上發射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在PUSCH上與資料一起被發射(揹負)以維持單載波特性。
如前述描述中所提及,由於PUCCH及PUSCH無法在舊有LTE UE中同時發射,因此在PUSCH所發射至之子訊框中,使用在PUSCH區域中對UCI(CQI/PMI、HARQ-ACK、RI,等等)進行多工之方法。例如,在經指定以發射PUSCH之子訊框中發射CQI及/或PMI的情況下,可藉由在DFT擴展之前對UL-SCH資料及CQI/PMI進行多工而將控制資訊及資料一起發射。在此情況下,UL-SCH資料在慮及CQI/PMI資源之情況下執行速率匹配。此外,可在PUSCH區域中以對UL-SCH資料進行刪餘之方式對諸如HARQ ACK、RI等等之控制資訊進行多工。
第9圖是處理UL-SCH資料及控制資訊之實例圖表。
參看第9圖,在UL-SCH上發射之資料在每一發射時間間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中以傳輸區塊(transport block;TB)形式經傳遞至編碼單元。
同位位元p 0p 1p 2p 3、…、p L-1附著於自上層傳送之傳輸區塊之位元a 0a 1a 2a 3、…、a A-1。在此情況下,傳輸區塊之大小對應於A及同位位元之數目對應於L=24。作為錯誤偵測碼,循環冗餘檢查(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位元所附著於之輸入位元可表示為b 0b 1b 2b 3、…、b B-1。在此情況下,B指示包括CRC之傳輸區塊之位元數目[步驟S900]]]]。
b 0b 1b 2b 3……b B-1根據TB大小而分段至複數個代碼區塊(code block;CB),且CRC附著於複數個分段CB。代碼區塊經分段及附著有CRC之位元對應於c r0c r1c r2c r3……c r(Kr-1)。在此情況下,r對應於代碼區塊(r=0……C-1)之數目,且Kr對應於根據代碼區塊r之位元之數目。此外,c指示代碼區塊之總數目[步驟S910]。
隨後,對輸入通道編碼單元之c r0c r1c r2c r3、…、c r(Kr-1)執行通道編碼步驟。在通道編碼之後,位元變為、…、。在此情況下,i對應於編碼資料串流之指標(i=0、1,及2),且Dr指示代碼區塊r中第i個編碼資料串流之位元數目(亦即Dr=Kr+4)。r指示代碼區塊數目(r=0、1、…、C-1),且Kr指示代碼區塊r之位元之數目。此外,C指示代碼區塊之總數目。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可藉由使用turbo編碼方案對每一代碼區塊執行通道編碼[步驟S920]。
在執行通道編碼之後,執行速率匹配步驟。在速率匹配之後,位元對應於e r0e r1e r2e r3、…、e r(Er-1)。在此情況下,Er指示第r個代碼區塊(其中r=0、1、…、C-1)中速率匹配位元之數目,且C指示代碼區塊之總數目[步驟S930]。
在速率匹配步驟之後執行代碼區塊串聯過程。在代碼區塊串聯之後,位元變為f 0f 1f 2f 3、…、f G-1。在此情況下,G指示編碼位元之總數目。然而,當以利用UL-SCH資料進行多工之方式發射控制資訊時,用於發射控制資訊之位元不包括在G中。f 0f 1f 2f 3、…、f G-1對應於UL-SCH代碼字[步驟S940]。
在通道品質資訊(CQI及/或PQI)、RI及HARQ-ACK之情況下,通道編碼是獨立執行的[步驟S950、S960及S970]。基於每一控制資訊之編碼符號之數目而執行每一UCI之通道編碼。例如,編碼符號之數目可用以為編碼控制資訊執行速率匹配。編碼符號之數目對應於以下過程中之調變符號數目、RE數目,等等。
藉由使用輸入位元序列o 0o 1o 2、…、o O-1而執行通道品質資訊(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CQI)之通道編碼[步驟S950]。用 於通道品質資訊之通道編碼的輸出位元序列變為q 0q 1q 2q 3、…、q QCQI-1。待應用之通道編碼方案根據通道品質資訊之位元數目而有所不同。如若通道品質資訊之位元數目等於或大於11個位元,則附著CRC8位元。QCQI指示用於CQI之編碼位元之總數目。為了使位元序列長度匹配QCQI,可對編碼通道品質資訊執行速率匹配。此舉可表示為QCQI=Q’CQI*Qm。在此情況下,Q’CQI對應於CQI之編碼符號數目,且Qm對應於調變次序。Qm及UL-SCH資料經相同配置。
藉由使用輸入位元序列而執行RI之通道編碼。分別指示1位元RI及2位元RI。
在1位元RI之情況下,使用重複編碼。在2位元RI之情況下,使用(3,2)單工碼以用於編碼,且可循環及重複編碼資料。在RI等於或大於3個位元或RI等於或小於11個位元之情況下,藉由使用上行鏈路共享通道所使用之(32,0)RM碼對RI進行編碼。在RI等於或大於12個位元之情況下,藉由使用雙工RM結構將RI資訊分成兩個群組,且藉由使用(32,0)RM碼對每一群組進行編碼。藉由編碼RI區塊之組合而獲得輸出位元序列、…、。在此情況下,QRI指示用於RI之編碼位元之總數目。為了使編碼RI之長度匹配QRI,最終合併之編碼RI區塊可對應於部分區塊(亦即速率匹配)。此舉可表示為QRI=Q’RI*Qm。在此情況下,Q’RI對應於RI之編碼符號數目,且Qm對應於調變次序。Qm及UL-SCH資料經相同配置。
藉由使用步驟S970之輸入位元序列而執行HARQ-ACK之通道編碼。分別指示1位元HARQ-ACK及2位元HARQ-ACK。此外,指示由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位元(亦即O ACK >2) 的資訊組成之HARQ-ACK。
在此情況下,ACK藉由1編碼,且NACK藉由0編碼。在1位元HARQ-ACK之情況下,使用重複編碼。在2位元HARQ-ACK之情況下,(3,2)單工碼用於編碼,且可循環及重複編碼資料。在HARQ-ACK等於或大於3個位元或HARQ-ACK等於或小於11個位元之情況下,藉由使用上行鏈路共享通道所使用之(32,0)RM碼對HARQ-ACK進行編碼。在HARQ-ACK等於或大於12個位元之情況下,藉由使用雙工RM結構將HARQ-ACK資訊分成兩個群組,且藉由使用(32,0)RM碼對每一群組進行編碼。藉由編碼HARQ-ACK區塊之組合而獲得位元序列、…、。為了使位元序列之長度匹配QACK,最終合併之編碼HARQ-ACK區塊可對應於部分區塊(亦即速率匹配)。此舉可表示為QACK=Q’ACK*Qm。在此情況下,Q’ACK對應於HARQ-ACK之編碼符號數目,且Qm對應於調變次序。 Qm及UL-SCH資料經相同配置。
資料/控制多工區塊之輸入對應於指示編碼US-SCH位元之f 0f 1f 2f 3、…、f G-1及指示編碼CQI/PMI位元之q 0q 1q 2q 3、…、q QCQI-1[步驟S980]。資料/控制多工區塊之輸出對應於g 0g 1g 2g 3、…、g H'-1。在此情況下,g i對應於長度Qm(i=0、…、H'-1)之列向量。在此情況下,g i (i=0、…、H’-1)指示長度(Q m ˙N L )之列向量。 此舉可表示為H=(G+N L ˙Q CQI )及H'=H/(N L ˙Q m )。在此情況下,NL指示UL-SCH傳輸區塊所映射至之層的數目,且H指示分配至NL數目個層之編碼位元之總數目,傳輸區塊針對UL-SCH資料及CQI/PMI資訊而經映射至該NL數目個層。在此情況下,H對應於為UL-SCH資料及CQI/PMI分配之編碼位元之總數目。
在通道交錯器中針對輸入通道交錯器中之編碼位元執行通道交錯步驟。在此情況下,通道交錯器之輸入對應於資料/控制多工區塊之輸出g 0g 1g 2g 3、…、g H'-1、編碼秩指示符、…、,及編碼HARQ-ACK 、…、[步驟S990]。
在步驟S990中,g i 對應於CQI/PMI之Qm長度之列向量(其中i=0、…、H’-1,H’=H/Qm)。對應於ACK/NACK之Qm長度之列向量(其中i=0、…、Q'ACK-1,Q’ACK=QACK/Qm)。對應於RI之Qm長度之列向量(其中i=0、…、Q'RI-1,Q’RI=QRI/Qm)。
通道交錯器對用以發射PUSCH之控制資訊及/或UL-SCH資料進行多工。具體而言,通道交錯器包括將控制資訊及UL-SCH資料映射至對應於PUSCH資源之通道交錯器矩陣之過程。
在執行通道交錯之後,自通道交錯器矩陣逐列輸出位元序列h 0h 1h 2、…、h H+QRI-1。輸出之位元序列映射至資源柵格。
第10圖是在PUSCH上對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及UL-SCH資料進行多工之方法的實例之圖表。
當使用者裝備(user equipment;UE)意欲在分配有PUSCH發射之子訊框中發射控制資訊時,UE對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及UL-SCH資料同時進行多工,然後再執行DFT擴展。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包括選自由以下各者組成之群組中之至少一者:CQI/PMI、HARQ-ACK/NACK及RI。
用於發射CQI/PMI、ACK/NACK及RI之RE之每一數目是基於調變及編碼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及分配用以發射PUSCH之偏移值()而決定的。偏移值 允許編碼速率根據控制資訊而彼此不同,且由上層(例如RRC層)信號半靜態配置偏移值。UL-SCH資料及控制資訊並非映射至相同RE。 控制資訊以同時存在於子訊框之兩個時槽中之方式經映射。由於基地台能夠提前知曉控制資訊將在PUSCH上發射,因此基地台可易於對控制資訊及資料封包解多工。
參看第10圖,CQI及/或PMI(CQI/PMI)資源位於UL-SCH資料來源之起始點,且順序地映射至單個次載波上之全部SC-FDMA符號,且映射是在下一次載波上執行的。CQI/PMI在次載波中自左側映射至右側,亦即在SC-FDMA符號指標增大之方向上映射。速率匹配是在慮及CQI/PMI資源之量(亦即編碼符號數目)的情況下,針對PUSCH資料(UL-SCH資料)執行的。CQI/PMI使用與UL-SCH資料相同之調變次序。
例如,如若CQI/PMI資訊大小(有效負荷大小)較小(例如等於或小於11個位元),則與PUCCH資料發射類似,CQI/PMI資訊使用(32,k)區塊碼,且可重複編碼資料。如若CQI/PMI資訊大小較小,則不使用CRC。
如若CQI/PMI資訊大小較大(例如大於11個位元),則附有8位元CRC,且使用咬尾卷積碼執行通道編碼及速率匹配。將ACK/NACK插入SC-FDMA資源之一部分中,UL-SCH資料藉由刪餘而映射至該部分中。ACK/NACK定位在RS側處及自底部至頂部插入對應之SC-FDMA符號中,亦即以次載波指標增大之方向插入。
在正規CP之情況下,如第10圖所示,用於ACK/NACK之SC-FDMA符號定位在每一時槽中之SC-FDMA符號#2及#4處。編碼RI定位在符號ACK/NACK側(亦即符號#1及#5),無論是否在子訊 框中實際發射ACK/NACK。在此情況下,ACK/NACK、RI及CQI/PMI經獨立編碼。
第11圖是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通訊系統之一實例之圖表。
參看第11圖,可以聚合複數個UL/DL分量載波(component carrier;CC)之方式支援更寬之UL/DL頻寬。術語「分量載波」可由如載波、單元等等之同等術語替代。每一分量載波可在頻域中鄰近於彼此或不鄰近於彼此。可單獨決定每一分量載波之頻寬。不對稱之載波聚合亦有可能,該載波聚合意謂著下行鏈路分量載波(downlink component carrier;DL CC)之數目與上行鏈路分量載波(uplink component carrier;UL CC)之數目互不相同。同時,控制資訊可經設定以僅在特定CC上收發。特定CC被稱作主要CC,而其餘CC可被稱作次級CC。
如一個實例所示,在應用交叉載波排程(或交叉CC排程)之情況下,在DL CC #0上發射用於進行DL分配之PDCCH,且對應之PDSCH可在DL CC #2上發射。對於交叉CC排程而言,可考慮引入載波指示符欄位(carrier indicator field;CIF)。CIF是否存在於PDCCH內部可經由上層傳訊(例如RRC傳訊)以半靜態及特定於使用者(或特定於使用者群組)之方式而經配置。PDCCH發射之基本要素可概述如下。
■CIF已去能:DL CC上之PDCCH在相同DL CC上分配PDSCH資源或在單鏈接UL CC上分配PUSCH資源。
●無CIF
●與LTE PDCCH結構(相同的編碼、相同的基於CCE之資源映射)及DCI格式相同
■CIF已賦能:DL CC上之PDCCH在複數個聚合DL/UL CC中之特定DL/UL CC上使用CIF來分配PDSCH或PUSCH資源。
●包括CIF之擴展LTE DCI格式
- CIF(若配置)是固定x位元欄(例如x=3)
-無論DCI格式大小如何,CIF(若配置)之位置是固定的
●LTE PDCCH結構(相同的編碼、相同的基於CCE之資源映射)之再使用
在CIF存在於PDCCH內部之情況下,基地台能夠分配PDCCH監測之DL CC集,以降低使用者裝備側之BD複雜度。PDCCH監測之DL CC集為經聚合之整體DL CC中之一部分,且包括至少一個DL CC。使用者裝備可僅能夠在對應DL CC上執行PDCCH之偵測/解碼。特定而言,對於PDSCH/PUSCH之排程,基地台可僅能夠在PDCCH監測之DL CC上發射PDCCH。PDCCH監測之DL CC集可特定於UE、特定於UE群組或特定於單元而配置。術語「PDCCH監測之DL CC」可由同等術語替代,該術語如監測載波、監測單元等等。此外,經聚合以用於使用者裝備之CC可由同等術語替代,該術語如服務CC、服務載波、服務單元,等等。
第12圖是在複數個載波彼此聚合之情況下的排程實例之圖表。假設3個DL CC聚合,且DL CC A經配置為PDCCH監測之DL CC。DL CC A至C可被稱作服務CC、服務載波、服務單元,等等。如若CIF去能,則每一DL CC僅能夠根據LTE PDCCH規則而在無CIF之情況下發射PDCCH,PDCCH對每一DL CC進行排程。另一方面,如若藉由(特定於UE群組或特定於單元之)上層傳訊而賦能CIF,則DL CC A(監測DL CC)可以能夠藉由使用CIF發射PDCCH以及 DL CC A之PDSCH,該PDCCH對不同的DL CC之PDSCH進行排程。在此情況下,PDCCH並非在DL CC B及DL CC C上發射,該等DL CC未經配置為PDCCH監測之DL CC。因此,DL CC A(監測DL CC)應包括所有以下三者:與DL CC A相關之PDCCH搜尋空間、與DL CC B相關之PDCCH搜尋空間,及與DL CC C相關之PDCCH搜尋空間。在本說明書中,假定PDCCH搜尋空間是根據載波定義的。
如前述描述中所提及,LTE-A假定在PDCCH中使用CIF以執行交叉CC排程。是否使用CIF(亦即,是否支援交叉CC排程模式或非交叉CC排程模式)及模式之間的切換可經由RRC傳訊而以半靜態方式/特定於UE之方式得以配置。在進行RRC傳訊過程之後,使用者裝備可辨識CIF是否用於針對使用者裝備而待排程之PDCCH中。
第13圖是由EPDCCH排程之PDSCH及EPDCCH的實例之圖表。
參看第13圖,一般而言,EPDCCH可以定義在PDSCH區域中發射資料之一部分之方式使用,且UE應執行盲解碼以偵測UE是否偵測到UE之EPDCCH。儘管EPDCCH執行與舊有PDCCH之排程操作相同之排程操作(亦即PDSCH、PUSCH控制),但如若存取諸如RRH之節點的UE數目增大,則更大數目之EPDCCH被分配至PDSCH區域,且由UE執行之盲解碼之計數增大。因此,可能存在複雜度會增大之缺點。
第14圖是在TDD系統環境中將舊有子訊框分為一組靜態子訊框及一組撓性子訊框的實例之圖表。經由第8圖中之系統資訊區塊(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配置之舊有上行鏈路-下行鏈路配置經假定為上行鏈路-下行鏈路配置#1(亦即DSUUDDSUUD)。假定基地 台經由預定信號將無線電資源之用途的重新配置資訊通知使用者裝備。
無線電資源用途改變訊息(重新配置訊息)根據一預定規則而用於實現告知無線電資源之用途的目的,該等無線電資源:i)在接收重新配置訊息之時序(包括接收重新配置訊息之時序)之後出現;ii)在接收重新配置訊息之時序(不包括接收重新配置訊息之時序)之後出現;或iii)在自接收重新配置訊息之時序起經過預定時間(亦即子訊框偏移)之後出現。
基於前述描述中提及之內容,本發明說明在上行鏈路資料通道上執行揹負(piggyback on uplink data channel;PUSCH)之方法,或在根據負載狀態而變更特定單元(亦即,增強干擾管理及訊務調適(enhanc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traffic adaptation;eIMTA)單元)中之無線電資源用途之情況下,在PUSCH上有效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之方法。
根據本發明,用途改變訊息(重新配置訊息)可在預定單元中以上層信號(例如SIB/PBCH/MAC/RRC)之方式或實體層信號(例如PDCCH/EPDCCH/PDSCH)之形式發射。此外,用途改變訊息可具有特定於UE、特定於單元、特定於UE群組或共用於UE群組之特徵。 另外,用途改變訊息可經由特定於UE之搜尋空間(UE-specific search space;USS)或共用搜尋空間(common search space;CSS)而在預定單元(例如PCell)中發射。
在以下描述中,為明確性起見,本發明基於3GPP LTE系統進行說明。然而,本發明所應用至之系統範圍可擴大至除3GPP LTE系統以外之不同系統。此外,本發明之實施例可擴展至以下情況:i)藉由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技術使用TDD單元,及至少一或更 多個聚合單元(亦即聚合單元之一部分或全部)在無線電資源用途改變模式下操作;及/或ii)藉由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技術使用TDD單元與FDD單元之組合(例如TDD PCell與FDD SCell之組合或FDD PCell與TDD SCell之組合)及至少一或更多個聚合單元(亦即聚合單元之一部分或全部)在無線電資源用途改變模式下操作。
首先,根據舊有無線通訊系統(3GPP TS 36.213),能夠確保上行鏈路資料通道(uplink data channel;PUSCH)上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揹負或在PUSCH上發射之上行鏈路控制資訊將經由基於上層信號(RRC)之額外MCS偏移配置(參看3GPP TS 36.213 8.6.3)而更可靠地發射。在此情況下,基於上層信號之額外MCS偏移經設定至經由揹負而在PUSCH上發射之UCI,該偏移經配置以確保UCI將被可靠地接收。特定而言,當服務單元接收上行鏈路信號(自使用者裝備發射)時,前述操作在以下情況下可十分實用:i)接收來自相鄰單元之強干擾,該相鄰單元在相鄰頻帶/通道上執行上行鏈路/下行鏈路通訊;或ii)接收來自相鄰單元之強干擾,該相鄰單元在相同頻帶/通道上執行上行鏈路/下行鏈路通訊。
然而,如若相鄰單元在無線電資源用途之動態改變模式(亦即『eIMTA模式』)下操作,則就服務單元(例如賦能eIMTA之服務單元或去能eIMTA之服務單元)而言,儘管子訊框同等地用於上行鏈路之目的,但來自外部的干擾強度或干擾之改變程度可能根據每一子訊框而有所不同。
如具體實例,就服務單元而言,來自相鄰單元之由DL通訊(DL干擾)引起之干擾在用於上行鏈路用途之子訊框#A中被接收。就服務單元而言,來自相鄰單元之由UL通訊(UL干擾)引起之干擾在用於上行鏈路用途之子訊框#B中被接收。因此,就服務單元而言,根據用於UL用途之子訊框(組),在慮及彼此不同之干擾特性的情況下,引入對獨立功率控制參數進行配置(例如根據子訊框(組)配置開放迴路參數(例如PO、α)(及/或根據子訊框(組)獨立執行TPC積聚))之「依據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技術。
然而,儘管PUSCH(及/或在PUSCH上經由揹負而發射之UCI)發射功率經由接收強干擾(例如DL干擾)之UL子訊框(組) 中依據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而經設定為較高值,但該發射功率不能確保在PUSCH上經由揹負而發射之UCI之成功接收。而且,就系統實施(或系統管理)而言,根據具有彼此不同之干擾特性之UL子訊框組,並非必須配置相同目標的目標區塊錯誤率(target block error rate;BLER)(以用於PUSCH的接收或在PUSCH上經由揹負而發射之UCI的接收)。因此,如以下表4中所示,根據具有彼此不同之干擾特性之UL子訊框組,獨立於彼此(例如彼此不同)之MCS偏移可經設定至在PUSCH上經由揹負而發射之UCI(亦即RI、CQI)。
在下文中,本發明不僅提出賦能與CSI相關之UCI(亦即RI、CQI)的方法(該UCI根據具有彼此不同之干擾特性的UL子訊框組,在PUSCH上經由揹負而發射)以使MCS偏移配置彼此獨立(例如彼此不同),而且提出賦能HARQ-ACK資訊之方法以應用彼此獨立(例如彼此不同)之MCS偏移配置(亦即)。
特定而言,在應用載波聚合技術(carrier aggregation;CA)之以下環境中,根據表5推導出與SCell(例如賦能eIMTA之SCell)相關之DL參考UL/DL配置之時,本發明十分實用。換言之,此情況之原因在於i)最終應用於SCell(例如賦能eIMTA之SCell)之DL參考UL/DL配置不能確保在設定至SCell的eIMTA(或配置有RRC的)DL HARQ參考配置之UL子訊框(亦即靜態UL SF)中之HARQ-ACK發射(亦即在PUSCH上經由揹負發射之HARQ-ACK);或ii)最終應 用於SCell之DL參考UL/DL配置不能確保在接收相對較低干擾之UL子訊框組中之HARQ-ACK發射(亦即在PUSCH上經由揹負發射之HARQ-ACK)(參看3GPP TS 36.213)。
在此情況下,例如,在前述表5(亦即,基於Rel-10/11 CA操作來推導SCell(服務單元)之DL參考UL/DL配置的方法)中,PCell可能始終假定將SIB1 UL-DL配置設定至PCell以作為DL參考UL/DL配置,無論採用自排程還是交叉載波排程(cross carrier scheduling;CCS)。
特定而言,如不確保前述之可靠的HARQ-ACK發射的實例,假定藉由使用載波聚合技術將兩個單元(亦即,非eIMTA PCell及賦能eIMTA之SCell)設定至未設定有PUCCH/PUSCH同時發射之UE(eIMTA UE),則非eIMTA PCell之SIB1 UL-DL配置對應於UL-DL配置1,賦能eIMTA之SCell的SIB1 UL-DL配置對應於UL-DL配置1,且賦能eIMTA之SCell之eIMTA(或配置有RRC的)DL HARQ參考配置對應於UL-DL配置5。在此情況下,就賦能eIMTA之SCell 而言,假定固定的UL SF(亦即假定在接收到來自外部之相對較低干擾時的位置)對應於UL SF #2及撓性UL SF(亦即假定在接收到來自外部之相對較高干擾時的位置)對應於UL SF #3、#7及#8。此外,如若交叉載波排程(cross carrier scheduling;CCS)經設定至兩個單元,則賦能eIMTA之SCell的最終DL參考UL/DL配置由UL-DL配置1來決定。然而,在此情況下,由於賦能eIMTA之SCell的eIMTA(或配置有RRC之)DL HARQ參考配置(亦即UL-DL配置5)與初始DL參考UL/DL配置(亦即UL-DL配置1)彼此不同,因此就賦能eIMTA之SCell而言,可在PUSCH(亦即在SCell中發射之PUSCH)上在假定為撓性UL SF之位置處經由揹負而發射。
具體而言,如若賦能eIMTA之SCell之實際UL-DL配置(亦即經由重新配置DCI而經(重新)配置之UL-DL配置)係由UL-DL配置2配置,則就賦能eIMTA之SCell而言,(與DL SF #0、#1、#3及#9有關之)HARQ-ACK可在PUSCH(亦即在SCell上發射之PUSCH)上於假定為撓性UL SF之UL SF #7中經由揹負發射。
因此,如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如若與依據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相關的兩個子訊框組(亦即UL PC SF SET #0(接收相對較低干擾(例如UL干擾)的子訊框組)及UL PC SF SET #1(接收相對較高干擾(例如DL干擾)的子訊框組))經設定至特定單元(例如賦能eIMTA之單元),則該單元(或基地台)可經由預定信號(例如上層信號(RRC))將用於UL PC SF SET #0之及用於UL SF SET #1之分別通知UE(例如eIMTA UE)。在此情況下,可由與相比相對較高之值配置。
如一不同實施例,i)如若對應通訊單元之與依據子訊框(組) 之UL功率控制相關的子訊框組數目從一個改變至兩個;或ii)如若依據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並非在對應通訊單元上配置,且依據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經(重新)配置(賦能),則可經配置以按照原樣重新使用/繼承先前已使用(或配置)之值(例如偏移)(例如用於UL PC SF SET #1之MCS偏移值可僅經傳訊)。
此外,i)如若對應通訊單元之與依據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相關的子訊框組數目從一個改變至兩個;或ii)如若依據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在對應通訊單元上配置,及依據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未經配置(去能),則經配置以用於特定UL功率控制子訊框組(UL power control subframe set;UL PC SF SET)之MCS偏移值,或應用於/用於特定UL功率控制子訊框組之MCS偏移值(例如經配置以用於UL PC SF SET #0之MCS偏移值(亦即))可經配置以按照原樣重新使用/繼承(亦即並非必須額外傳訊MCS偏移值)。
特定而言,根據本發明,當配置基於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依據SF SET之UL PC)操作時,與UL PC SF SET #0相關之β偏移值繼承舊有β偏移值,而非經由RRC傳訊而額外接收值。相反,當釋放(去能)基於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依據SF SET之UL PC)操作時,與UL PC SF SET #0相關之β偏移值得以繼承以用於應用於全部UL SF之β偏移值,而非經由RRC傳訊額外接收應用於全部UL SF之β偏移值。
如又一不同實施例,與依據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相關之兩個子訊框組(亦即用於上行鏈路功率控制之兩個子訊框組)是否經配置,及/或依據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操作是否經設定,及/ 或eIMTA模式是否經配置可能根據單元而彼此不同,下文中之配置/規則可額外應用於本發明。
在下文之描述中,為明確地說明本發明,假定一情境,亦即兩個單元(例如(非eIMTA)PCell及賦能eIMTA之SCell)藉由載波聚合技術而使用。然而,本發明亦可擴展至以下情境:i)藉由載波聚合技術而使用三個或三個以上之單元;及/或ii)與依據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相關之兩個子訊框組(亦即用於上行鏈路功率控制之兩個子訊框組)或依據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操作經設定至至少一或更多個單元;及/或iii)至少一或更多個單元在eIMTA模式下操作。
‧儘管與依據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相關之兩個子訊框組或依據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經設定至相關於載波聚合技術之特定單元(例如賦能eIMTA之SCell),但彼此獨立(例如彼此不同)之(亦即)根據子訊框組而得以設定/傳訊。
- i)如若HARQ-ACK資訊在與載波聚合技術相關之不同單元中(例如,(非eIMTA)PCell)在PUSCH上經由揹負發射,及/或與依據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相關之兩個子訊框組或依據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操作並未設定至不同單元(例如(非eIMTA)PCell);或ii)如若HARQ-ACK資訊在與載波聚合技術相關之不同單元(例如(非eIMTA)PCell)中在PUSCH上經由揹負發射,及/或不同單元(例如(非eIMTA)PCell)不在eIMTA模式下操作,則能夠配置與特定子訊框組相關之(該經設定至特定單元(例如賦能eIMTA之SCell)),該將根據預定規則而應用。
-在此情況下,特定子訊框組可由選自以下各者組成之群組中 之一者來定義:i)包括相對較低之子訊框組指標之組(亦即,UL PC SF SET #0,);ii)兩個子訊框組中接收相對較低(及/或靜態)干擾之子訊框組;及iii)其中包括靜態UL子訊框(例如eIMTA(或配置有RRC的)DL HARQ參考配置之UL SF)之組。
-或者,相對於特定子訊框組,基地台可經由預定信號(例如RRC信號)將與子訊框組相關之待應用的通知UE。
特定而言,根據本發明,如若根據應用載波聚合技術之單元,是否配置基於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依據SF SET之UL PC)操作是彼此獨立的,則「與UL PC SF SET #0相關之β偏移值」通常僅應用於「未設定依據SF SET之UL PC操作的單元之所有UL SF」及「已設定依據SF SET之UL PC操作的單元之所有UL PC SF SET #0」。 此外,如若根據應用載波聚合技術之單元,是否配置基於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依據SF SET之UL PC)操作是彼此獨立的,則「與UL PC SF SET #1相關之β偏移值」通常僅應用於「已設定依據SF SET之UL PC操作的單元之所有UL PC SF SET #1」。
本發明之實施例可經配置以限制性地應用於選自以下各者組成之群組中的至少一者:i)SCell(在eIMTA模式下操作);ii)SCell(在eIMTA模式下操作),該SCell設定有與依據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相關之兩個子訊框組(亦即用於上行鏈路功率控制之兩個子訊框組)或依據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操作;iii)未配置PUCCH與PUSCH之同時發射之情況;iv)至少一或更多個單元在eIMTA模式下操作或應用依據子訊框(組)之UL功率控制操作之情況;v)PCell之SIB1 UL-DL配置及SCell之基於tdd-Config-r10之UL-DL配置彼此不同之情況;vi)PCell之eIMTA(或者配置有RRC之)DL HARQ參 考配置及SCell之eIMTA(或者配置有RRC之)DL HARQ參考配置彼此不同之情況;vii)交叉載波排程(cross carrier scheduling;CCS)經配置之情況;viii)自排程經配置之情況;ix)半雙工(half-duplex;HD)UE;x)無法同時發射PUCCH與PUSCH之UE;及x)能夠在應用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技術之情境下同時發射PUCCH與PUSCH之UE。
例如,本發明亦可應用於以下情況:藉由載波聚合技術而使用TDD單元及FDD單元之組合(例如:i)在TDD PCell與FDD Scell之組合或FDD PCell與TDD Scell之組合情況下)之情況,及至少一或更多個(亦即一部分或者全部)TDD單元在無線電資源用途改變模式下操作之情況。
此外,本發明之前述實施例可經配置以限制性地應用於選自以下各者組成之群組中之至少一情況:i)至少一或更多個特定單元之無線電資源用途根據負載狀態而動態地改變;ii)至少一或更多個特定單元之發射模式(transmission mode;TM)由預定發射模式指定;iii)至少一或更多個特定單元(例如TDD eIMTA單元)之UL-DL配置由比值(重新)配置;iv)CCS經配置;及v)在應用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技術之情境中配置自排程。
此外,前述實施例/配置/規則/實例可解釋為用以實施本發明之方法中之一者,及顯而易見,該等實施例/配置/規則/實例被認作一類實施例。而且,前述實施例可獨立實施,及亦可由實施例之一部分之組合或聚合形式實施。
此外,基地台可經由預定信號(例如實體層或者上層信號)將關於本發明之前述實施例/配置/規則/實例之資訊或關於是否應用本 發明之該等實施例/配置/規則/實例之資訊告知使用者裝備。
此外,前述實施例亦可應用於以下情況:藉由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技術使用包括不同TDD UL-DL配置(例如SIB1 UL-DL配置(PCell)、RadioResourceConfigCommonSCell IE(Scell))之單元,且該等單元中至少一或更多個單元之無線電資源用途根據負載狀態而動態地改變。
此外,本發明之前述實施例可經配置以限制性地應用於以下情況:i)至少一或更多個單元之發射模式(transmission mode;TM)由預定發射模式指定;及/或ii)至少一或更多個特定單元(例如TDD eIMTA單元)之UL-DL配置藉由比值而經(重新)配置。
第15圖是適用於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的基地台(base station;BS)及使用者裝備(user equipment;UE)之圖表。
如若中繼包括在無線通訊系統中,則在基地台與回載鏈路中之中繼之間執行通訊,且在中繼與存取鏈路中之使用者裝備之間執行通訊。因此,圖式中圖示之基地台與使用者裝備可依據情境而替換為中繼。
參看第15圖,無線通訊系統包括基地台(base station;BS)110及使用者裝備(user equipment;UE)120。BS 110包括處理器112、記憶體114及射頻(radio frequency;RF)單元116。處理器112可經配置以實施文中提出之功能、過程及/或方法。記憶體114與處理器112連接,然後記憶體114儲存與處理器112之操作相關聯之多種資訊。射頻單元116與處理器112連接及發射及/或接收無線電信號。使用者裝備120包括處理器122、記憶體124及射頻(radio frequency;RF)單元126。處理器122可經配置以實施文中提出之功能、過程及/或方法。記憶體124與處理器122連接,然後記憶體124儲存與處理器122之操 作相關聯之多種資訊。射頻單元126與處理器122連接及發射及/或接收無線電信號。基地台110及/或使用者裝備120可具有單個天線或多個天線。
上述實施例對應於具有規定形式之本發明之元件及特徵的組合。此外,各個元件或特徵可被視作具有可選擇性,除非文中明確提及該等元件或特徵。每一元件或特徵可以未能與其他元件或特徵組合之形式而經實施。而且,能夠藉由部分地將元件及/或特徵組合在一起來實施本發明之實施例。可修正所說明之本發明之每一實施例的操作順序。一個實施例之一些配置或特徵可包括在另一實施例中,或可針對另一個實施例之對應配置或特徵而經替換。此外,顯而易見,可理解,藉由將未能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具有明顯引用關係之請求項組合在一起而配置實施例,或可在歸檔申請案之後藉由修正將實施例作為新請求項包括在內。
在本揭示案中,經說明為由基地台執行之特定操作在一些情況下可由基地台之上級節點執行。特定而言,在利用包括基地台在內之複數個網路節點構造之網路中,顯而易見,多個經執行以用於與使用者裝備通訊的操作可由基地台或除該基地台以外之其他網路執行。『基地台(Base station;BS)』可用諸如固定站、節點B、eNode B(eNB)、存取點(access point;AP)等術語替換。
本發明之實施例可藉由使用多種手段而實施。例如,本發明之實施例可藉由使用硬體、韌體、軟體及/或上述各者之任何組合來實施。在硬體之實施中,根據本發明之每一實施例之方法可由選自以下各者組成之群組中之至少一者來實施: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數位訊號處理裝置(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DSPD)、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場可程式化閘極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等等。
在韌體或軟體之實施情況下,根據本發明之每一實施例之方法可由模組、程序及/或功能來實施,以用於執行上文說明之功能或操作。軟體代碼儲存在記憶體單元中,然後由處理器驅動。
處理器內側或外側提供記憶體單元以經由公眾已知的多種手段與處理器交換資料。
儘管本發明已在本文中藉由參考其較佳實施例而進行描述及圖示,但熟習該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可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在該等實施例中進行多種修改及變更。由此,本發明意欲包括符合所附之專利申請範圍及其同等內容之範疇之本發明的修改及更動。
工業適用性
儘管在支援改變無線電資源之用途之無線通訊系統中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之方法及其設備係以應用於3GPP LTE系統的實例為中心進行描述,但該方法及其設備亦適用於除3GPP LTE系統之外的多種無線通訊系統。

Claims (12)

  1. 一種由一使用者裝備在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之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根據一服務單元之上行鏈路-下行鏈路配置,在上行鏈路子訊框中接收與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發射相關聯之第一偏移資訊;及接收一功率控制參數,該功率控制參數為該等上行鏈路子訊框配置一第一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及一第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其中該第一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及該第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經配置以按照一偏移獨立應用,以用於發射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經配置用於該等上行鏈路子訊框之該第一偏移資訊應用於該第一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以發射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藉由上層傳訊所指示之第二偏移資訊應用於該第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以發射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功率控制參數經由上層傳訊而接收。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接收一功率控制參數,該功率控制參數釋放該第一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及該第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方法,其中如若釋放該第一上行鏈路功率 控制子訊框組及該第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則該等上行鏈路子訊框經配置以由該第一偏移資訊應用。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偏移資訊用以在一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通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上發射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偏移資訊經配置以用於選自由以下各者組成之該群組中之至少一者:一HARQ-ACK、一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RI)及一通道品質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
  9. 一種由一使用者裝備在一支援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之無線通訊系統中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之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根據一服務單元之一上行鏈路-下行鏈路配置,在上行鏈路子訊框中接收與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發射相關聯之第一偏移資訊;及接收一功率控制參數,該功率控制參數為該等服務單元中之至少一或更多個服務單元配置一第一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及一第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其中該第一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及該第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經配置以按照一偏移獨立應用,以用於發射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方法,其中經配置以用於該等上行鏈路子訊框之該第一偏移資訊應用於該等服務單元中之一第一服務單元以發射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該第一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係配置至 該第一服務單元。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方法,其中經由上層傳訊而指示之該第二偏移資訊應用於該等服務單元中之一第二服務單元以發射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該第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係配置至該第二服務單元。
  12. 一種使用者裝備,該使用者裝備在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該使用者裝備包括:一射頻單元;及一處理器;其中該處理器經配置以根據一服務單元之上行鏈路-下行鏈路配置,在上行鏈路子訊框中接收與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發射相關聯之第一偏移資訊,該處理器經配置以接收一功率控制參數,該功率控制參數為該等上行鏈路子訊框配置一第一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及一第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其中該第一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及該第二上行鏈路功率控制子訊框組經配置以按照一偏移獨立應用,以用於發射該上行鏈路控制資訊。
TW104111294A 2014-04-08 2015-04-08 在支援改變無線電資源之用途的無線通訊系統中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方法及其設備 TWI5759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76514P 2014-04-08 2014-04-08
US201461977072P 2014-04-08 2014-04-08
US201461979007P 2014-04-14 2014-04-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0109A true TW201540109A (zh) 2015-10-16
TWI575986B TWI575986B (zh) 2017-03-21

Family

ID=54210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1294A TWI575986B (zh) 2014-04-08 2015-04-08 在支援改變無線電資源之用途的無線通訊系統中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方法及其設備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9674790B2 (zh)
EP (1) EP3131350B1 (zh)
JP (1) JP6396494B2 (zh)
KR (1) KR101931948B1 (zh)
CN (1) CN106537999B (zh)
TW (1) TWI575986B (zh)
WO (1) WO201515652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0775B (zh) * 2016-07-01 2023-01-21 美商高通公司 用於在上行鏈路引導頻時槽中傳輸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通道的技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22515B2 (en) * 2012-12-30 2018-11-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haring radio resource information in multi-cel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KR101857667B1 (ko) * 2014-03-12 2018-06-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자원의 용도 변경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6537999B (zh) 2014-04-08 2019-08-0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支持无线资源的使用的改变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20160143030A1 (en) * 2014-11-14 2016-05-1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transmitting frame for supporting legacy syste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earching cell using the same
US10862628B2 (en) 2015-04-10 2020-12-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mplementation of HARQ on PUSCH for multiple carriers
EP3331182A4 (en) * 2015-11-24 2019-04-10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TRANSMISSION MODE REPORT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US11477766B2 (en) * 2016-05-24 2022-10-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reporting
BR112018077424A2 (pt) * 2016-06-30 2019-04-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odo de envio de canal de controle de enlace ascendente, método de recebimento de canal de controle ascendente e aparelho
CN107567098B (zh) 2016-06-30 202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00508B (zh) * 2016-08-31 2022-0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编码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140408B (zh) * 2016-11-02 2022-08-26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副链路发送的方法及其装置
JP6839276B2 (ja) * 2017-01-06 2021-03-03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端末、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WO2018128501A1 (ko) 2017-01-07 2018-07-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통신 장치
EP3917245A1 (en) * 2017-02-03 2021-12-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ynamic mcs offset for short tti
US10880167B2 (en) * 2017-03-10 2020-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reliability low latency configur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10904908B2 (en) * 2017-06-01 2021-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antless uplink transmission for eMTC-U
EP3646502A1 (en) * 2017-08-10 2020-05-06 Ofinno, LLC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
CN110036689B (zh) * 2017-09-19 2023-04-14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SG11202001589QA (en) 2017-10-13 2020-03-3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EP4106258A1 (en) * 2017-11-10 2022-12-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pucch carrying s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1388745B2 (en) * 2017-11-16 2022-07-12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9802813B (zh) 2017-11-17 2021-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9131878A1 (ja) * 2017-12-28 2019-07-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AR114517A1 (es) * 2018-01-19 2020-09-1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Transmisión de uci urllc
US10951366B2 (en) 2018-02-16 2021-03-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ransmission collision management
BR112020020124A2 (pt) 2018-03-30 2021-01-26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de usuário e estação rádio base
CN108932690A (zh) * 2018-07-04 2018-12-04 合肥信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中间调和暗调图像光栅防伪性能的方法
US11533762B2 (en) 2018-07-04 2022-12-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up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102522056B1 (ko) * 2018-08-07 2023-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CN110932821B (zh) * 2018-09-19 2023-04-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53456B (zh) * 2019-05-14 2021-10-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传输的方法、用户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11601390B (zh) * 2019-05-14 2021-11-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跨时隙调度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21040583A1 (en) * 2019-08-26 2021-03-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source scaling for urllc transmissions
US11617136B2 (en) * 2020-01-10 2023-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terrestrial network power control based on HARQ retransmission on or off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01568B2 (ja) * 2009-06-23 2012-12-1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装置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KR101225928B1 (ko) * 2009-09-08 2013-0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파워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8434336B2 (en) * 2009-11-14 2013-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lient initiated transmissions in multiple-user communication schemes
US20110235582A1 (en) 2010-03-25 2011-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bframe dependent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S8489100B2 (en) * 2010-04-13 2013-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long term evolution networks
US8520572B2 (en) * 2010-05-05 2013-08-27 Motorola Mobility Llc Multiplexing control and data on multilayer uplink transmissions
EP2583519A4 (en) * 2010-06-18 2015-03-25 Blackberry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CARRIER ASSEMBLY
US8582518B2 (en) * 2010-11-09 2013-11-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ower control for ACK/NACK formats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2045827B (zh) * 2011-01-06 2013-07-3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功率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及其装置
US8724492B2 (en) * 2011-04-08 2014-05-13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on adjacent frequency bands
CN103650393B (zh) 2011-05-12 2016-10-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US9426755B2 (en) * 2011-06-29 2016-08-2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ransmit power setting method
JP5927802B2 (ja) * 2011-08-02 2016-06-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US9191899B2 (en) * 2011-09-05 2015-11-17 Lg Electronics Inc. Terminal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and method for same
CN103327594B (zh) * 2012-03-22 2017-04-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US8868123B2 (en) * 2012-07-16 2014-10-21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transmit power o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338768B2 (en) * 2012-07-27 2016-05-10 Intel Corporation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US8923880B2 (en) * 2012-09-28 2014-12-30 Intel Corporation Selective joinder of user equipment with wireless cell
US9220070B2 (en) * 2012-11-05 2015-12-22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transmit power o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4161175A1 (en) * 2013-04-03 2014-10-0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enhancement
CN106537999B (zh) 2014-04-08 2019-08-0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支持无线资源的使用的改变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0775B (zh) * 2016-07-01 2023-01-21 美商高通公司 用於在上行鏈路引導頻時槽中傳輸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通道的技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74790B2 (en) 2017-06-06
KR101931948B1 (ko) 2018-12-24
EP3131350B1 (en) 2019-05-08
US20170238263A1 (en) 2017-08-17
JP2017516384A (ja) 2017-06-15
JP6396494B2 (ja) 2018-09-26
CN106537999B (zh) 2019-08-09
US9967829B2 (en) 2018-05-08
EP3131350A4 (en) 2017-10-25
WO2015156521A1 (ko) 2015-10-15
TWI575986B (zh) 2017-03-21
US20150289211A1 (en) 2015-10-08
KR20160122199A (ko) 2016-10-21
CN106537999A (zh) 2017-03-22
EP3131350A1 (en) 201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5986B (zh) 在支援改變無線電資源之用途的無線通訊系統中發射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方法及其設備
KR101857667B1 (ko) 무선 자원의 용도 변경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0249568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无线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17034734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tting a control channel and a data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759946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447460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device for same
US9461779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9473965B2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9544884B2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resource block for search region of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50055584A1 (en) Method for dynamic allocation of radio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KR20210070396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Device-to-Device) 통신을 위한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228436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194422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device for same
US11411686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RQ pro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210266874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pecial subfra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KR20160046562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단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