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0508B - 一种信道编码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道编码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0508B
CN107800508B CN201610799068.XA CN201610799068A CN107800508B CN 107800508 B CN107800508 B CN 107800508B CN 201610799068 A CN201610799068 A CN 201610799068A CN 107800508 B CN107800508 B CN 1078005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information
coding
base station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990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00508A (zh
Inventor
白丽
高明刚
王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79906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050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107155 priority patent/WO201804031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0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0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00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05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道编码指示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当获取到的用于表征当前传输信道质量的参数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测量信息;将生成的测量信息上报给当前接入服务小区的基站;接收基站根据测量信息确定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与参数信息所对应的信道编码方式进行编码;采用指示信息中的信道编码方式对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进行编码。本发明配置为PUCCH format 2a/2b的用户终端,能够根据获取到的参数信息生成测量信息,以灵活采用合理的编码方式,以提高用户终端的抗干扰能力和抗多普勒频移能力,且无需改变物理层结构,具有很强的可实现性。

Description

一种信道编码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编码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标准中,扩展CP(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下的联合编码比正常CP下的单独编码抗干扰能力强。对于PUCCH format2可以使用正常CP或扩展的CP,但对于PUCCH format2a/2b,只能使用正常CP。PUCCH format 2的终端可以选择正常CP或扩展CP,支持正常CP时,仅上报CSI信息,而不上报ACK/NACK信息,而ACK/NACK信息却很重要,但是如果携带ACK/NACK信息,只能支持扩展CP。而PUCCH format2a/2b情况下,终端只能支持正常CP。但是当前只有扩展CP才能采用信道联合编码方法。那么,对于PUCCH format2a/2b终端,无法频繁在正常CP和扩展CP之间变换,而网络侧小区只能同时配置成正常CP或扩展CP,如果小区要变换CP,则基站必须重启,在现网环境下不可行。导致当仅支持正常CP的PUCCH format2a/2b终端处于高速运动环境时,抗干扰能力和抗多普勒能力差。也就是说,如果终端在高速运动下,但配置的PUCCH格式是format 2a/2b,抗干扰能力差,在高速运动情况下终端用户的用户体验会比较差,尤其是当小区内既有高速终端,也有低速终端时,很难通过配置CP模式来兼顾两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道编码指示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配置的PUCCH格式是format 2a/2b的用户终端在高速运动下,抗干扰能力差,在高速运动情况下终端用户的用户体验会比较差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道编码指示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包括:
当获取到的用于表征当前传输信道质量的参数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测量信息;
将生成的测量信息上报给当前接入服务小区的基站;
接收基站根据测量信息确定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与参数信息所对应的信道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采用指示信息中的信道编码方式对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进行编码。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信道编码指示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获取当前服务小区内的用户终端上报的测量信息;测量信息为:用户终端在获取到的用于表征当前传输信道质量的参数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的;
根据测量信息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指示用户终端采用与参数信息所对应的信道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信道编码指示装置,应用于用户终端,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当获取到的用于表征当前传输信道质量的参数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测量信息;
上报模块,用于将生成的测量信息上报给当前接入服务小区的基站;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根据测量信息确定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与参数信息所对应的信道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编码模块,用于采用指示信息中的信道编码方式对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进行编码。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信道编码指示装置,应用于基站,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服务小区内的用户终端上报的测量信息;测量信息为:用户终端在获取到的用于表征当前传输信道质量的参数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的;
指示模块,用于根据测量信息向用户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指示用户终端采用与参数信息所对应的信道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信道编码指示方法,配置为PUCCH format 2a/2b的用户终端,能够根据获取到的参数信息生成一测量信息,以灵活采用合理的编码方式,以提高高速运动情况下用户终端的抗干扰能力和抗多普勒频移能力,且无需改变物理层结构,具有很强的可实现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用户终端侧的信道编码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用户终端侧的信道编码指示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基站侧的信道编码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信道编码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的基站和用户终端的流程交互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的基站侧的信道编码指示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编码指示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当获取到的用于表征当前传输信道质量的参数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测量信息。
其中,这里所说的参数信息包括各种能够直接或间接表征传输信道质量的参数,例如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频移速度等。在步骤20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接收当前接入服务小区的基站下发的配置信息,根据该配置信息检测该基站是否支持单独编码方式和联合编码方式,若支持,则获取用于表征当前传输信道质量的参数信息。
具体地,配置信息中携带有用于指示基站所支持的编码方式的信息。这里是说,当基站同时支持单独编码方式和联合编码方式两种编码方式时,用户终端才会获取表征传输信道质量的参数信息,若基站仅支持某一种编码方式时,用户终端则不会获取表征传输信道质量的参数信息。
进一步地,参数信息可包含多种参数,下面以移动速度、多普勒频移为例进行说明。当获取到的用于表征当前传输信道质量的参数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测量信息具体包括以下几种场景。
场景一:检测获取到的自身移动速度是否超过第一速度阈值;若超过,则生成第一测量信息。
场景二:检测获取到的自身移动速度是否低于第二速度阈值;若低于,则生成第二测量信息。其中,第一速度阈值高于第二速度阈值;
其中,第一速度阈值和第二速度阈值分别为基站侧设置的速度高阈值Vx和速度低阈值Vy,基站在向用户终端发送配置信息时,将速度阈值信息承载至其中进行发送。当用户终端检测到自身的移动速度高于Vx,则说明当前抗干扰能力较差需要改变编码方式,这时触发生成第一测量信息并上报至基站。当用户终端检测到自身的移动速度低于Vy,则说明当前抗干扰能力较强,这时触发生成第二测量信息并上报至基站。
场景三:检测获取到的多普勒频移是否超过第一频移阈值;若超过,则生成第三测量信息。
场景四:检测获取到的多普勒频移是否低于第二频移阈值;若低于,则生成第四测量信息。其中,第二频移阈值低于第一频移阈值。
与场景一和场景二类似,第一频移阈值和第二频移阈值分别为基站侧设置的多普勒频移高阈值Fx和频移低阈值Fy,基站在向用户终端发送配置信息时,将多普勒频移阈值信息承载至其中进行发送。当用户终端检测到自身的多普勒频移高于Fx,则说明当前抗干扰能力和抗多普勒频移能力较差需要改变编码方式,这时触发生成第三测量信息并上报至基站。当用户终端检测到自身的多普勒频移低于Fy,则说明当前抗干扰能力和抗多普勒频移较强,这时触发生成第四测量信息并上报至基站。
步骤102:将生成的测量信息上报给当前接入服务小区的基站。
用户终端可通过特定的上行消息上报生成的测量信息,优选地可将该测量信息承载至测量报告中进行上报。
步骤103:接收基站根据测量信息确定的指示信息。
其中,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与参数信息所对应的信道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基站在接收到用户终端上报的测量信息后,根据该测量信息获知当前传输信道质量,以确定当前用户终端所需要的编码方式,以保证用户终端的抗干扰性和抗多普勒频移能力。具体地,针对于场景一,用户终端接收基站根据第一测量信息确定的、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联合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一指示信息。针对于场景二,用户终端接收基站根据第二测量信息确定的、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单独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二指示信息。针对于场景三,用户终端接收基站根据第三测量信息确定的、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联合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三指示信息。针对于场景四,用户终端接收基站根据第四测量信息确定的、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单独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四指示信息。
步骤104:采用指示信息中的信道编码方式对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进行编码。
用户终端在接收到基站下发的指示信息后,采用指示信息中指示的信道编码方式对PUCCH进行编码,以提高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和抗多普勒频移能力,保证传输质量,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在采用联合编码方式对PUCCH进行编码时,采用联合编码方式对信道状态信息CSI和应答信息ACK/NACK进行编码,得到对应的编码比特;将编码得到的编码比特映射至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中除参考信号RS外的其他传输资源中传输至基站。具体地,用户终端将ACK/NACK反馈和CSI采用(20,A)联合编码,放置到非RS所在的符号上,并且放置在PUCCH上发送给基站,以使基站通过两个RS符号对于信道质量进行评估,并且进行(20,A)的解码。恢复出ACK/NACK和CSI信息。
实施例二
以上实施例一介绍了本发明的用户终端侧的信道编码指示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应用场景对其对应的装置做进一步介绍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道编码指示装置,应用于用户终端,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
生成模块21,用于当获取到的用于表征当前传输信道质量的参数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测量信息;
上报模块22,用于将生成的测量信息上报给当前接入服务小区的基站;
第一接收模块23,用于接收基站根据测量信息确定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与参数信息所对应的信道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编码模块24,用于采用指示信息中的信道编码方式对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进行编码。
其中,该信道编码指示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当前接入服务小区的基站下发的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中携带有用于指示基站所支持编码方式的信息;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配置信息,检测基站是否支持单独编码方式和联合编码方式;
处理模块,用于当基站支持单独编码方式和联合编码方式时,获取用于表征当前传输信道质量的参数信息。
其中,生成模块21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获取到的自身移动速度是否超过第一速度阈值;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当用户终端的自身移动速度超过第一速度阈值时,生成第一测量信息;或者,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获取到的自身移动速度是否低于第二速度阈值;其中,第一速度阈值高于第二速度阈值;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当用户终端的自身移动速度低于第二速度阈值时,生成第二测量信息。
其中,第一接收模块23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根据第一测量信息确定的、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联合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一指示信息;或者,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根据第二测量信息确定的、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单独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生成模块21包括:
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获取到的多普勒频移是否超过第一频移阈值;
第三生成单元,用于当用户终端的多普勒频移超过第一频移阈值时,生成第三测量信息;或者,
第四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获取到的多普勒频移是否低于第二频移阈值;其中,第二频移阈值低于第一频移阈值;
第四生成单元,用于当用户终端的多普勒频移低于第二频移阈值时,生成第四测量信息。
其中,第一接收模块23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根据第三测量信息确定的、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联合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三指示信息;或者,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根据第四测量信息确定的、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单独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四指示信息。
其中,编码模块24包括:
编码单元,用于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联合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时,采用联合编码方式对信道状态信息CSI和应答信息ACK/NACK进行编码,得到对应的编码比特;
承载单元,用于将编码得到的编码比特映射至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中除参考信号RS外的其他传输资源中传输至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该系统是与上述信道编码指示方法对应的系统,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系统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信道编码指示装置。
实施例三
以上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就用户终端侧对本发明的信道编码指示方法、装置和用户终端进行了介绍说明,下面本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应用场景对基站侧的信道编码指示方法作进一步介绍。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编码指示方法,应用于基站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当前服务小区内的用户终端上报的测量信息。
其中,该测量信息为用户终端在获取到的用于表征当前传输信道质量的参数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的。
具体地,在步骤30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向当前服务小区内的用户终端发送配置信息,以使用户终端根据该配置信息,检测基站是否支持单独编码方式和联合编码方式。其中,配置信息中携带有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所支持编码方式的信息。也就是说当基站至少支持单独编码和联合编码方式两种编码方式时,用户终端才获取表征当前传输信道质量的参数信息,否则不获取。
步骤302:根据该测量信息向用户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指示用户终端采用与参数信息所对应的信道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其中,不同的测量信息所表征的传输信道质量不同,当测量信息为表征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超过第一速度阈值的第一测量信息时,向用户终端发送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联合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一指示信息。当测量信息为表征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低于第二速度阈值的第二测量信息时,向用户终端发送的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单独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一速度阈值高于第二速度阈值。
又或者,当测量信息为表征用户终端的多普勒频移超过第一频移阈值的第三测量信息时,向用户终端发送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联合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三指示信息。当测量信息为表征用户终端的多普勒频移低于第二频移阈值的第四测量信息时,向用户终端发送的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单独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四指示信息。其中,第二频移阈值低于第一频移阈值。
在步骤302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联合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时,接收该用户终端采用联合编码方式、对信道状态信息CSI和应答信息ACK/NACK进行编码得到对应的编码比特。其中,该编码比特是映射至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中除参考信号RS外的其他传输资源中进行传输的。
下面结合基站和用户终端之间的交互过程,对本发明的信道编码指示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基站通过特定的方式(例如广播消息)告知所服务的用户终端是否支持增强型信道编码方法(例如Speed Depend PUCCH2a2b)及其相关阈值的配置。当用户终端监听到基站支持Speed Depend PUCCH2a2b之后,周期性检测自己的速度变化或者多普勒频移变化。当测量到的速度或者频移超出基站配置的阈值之后,用户终端通过特定的上行消息(例如测量报告)上报自己的移动速度或者多普勒频移状态。基站接收到对应测量报告之后,经过判断评估之后,决定是否启用Speed Depend PUCCH2a2b功能。
当基站决定启用Speed Depend PUCCH2a2b之后,网络通过特定的下行消息告知终端启动Speed Depend PUCCH2a2b编码方案。
用户终端将ACK/NACK反馈和CSI采用(20,A)联合编码,放置到非RS所在的符号上,并且放置在PUCCH上发送给基站。基站通过两个RS符号对于信道质量进行评估,并且进行(20,A)的解码,恢复出ACK/NACK和CSI信息。
用户终端周期性的对于自己的运动状态进行评估,当发现自己的速度或者频移等指标低于网络配置的阈值之后,发送上行测量信息给基站。基站获知到终端的状态之后,通过评估后决定是否停止Speed Depend PUCCH2a2b。
当基站停用Speed Depend PUCCH2a2b之后,通过特定的下行消息告知用户终端停用Speed Depend PUCCH2a2b编码方案。
用户终端获知停用Speed Depend PUCCH2a2b消息之后,后续的上行反馈采用3GPP中默认的标准方案进行编码和上报。
具体如图4所示,该信道编码指示方法包括:
步骤401:在基站侧配置增强型编码方案(Speed Depend PUCCH2a2b)参数并发给用户终端。其中,配置内容包括移动速度或多普勒频移的高阈值及低阈值。
步骤402:用户终端测量自己的移动速度或多普勒频移是否满足阈值条件,并上报测量报告给小区。
步骤403: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移动速度或多普勒频移判断,是否在小区和终端之间是否需要采用增强型编码方案。
步骤404:基站启动增强型编解码或单独编解码方案。
如图5所示,以下是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PUCCH format 2a/2b终端在高速度情况下灵活采用不同信道编码方法。
基站配置一个带有增强型编码方案参数(Speed Depend PUCCH2a2b参数)的配置消息下发给用户终端,告知终端本网络支持Speed Depend PUCCH2a2b,并在Speed DependPUCCH2a2b中,配置速度阈值或多普勒频移阈值,比如配置移动速度高阈值为Vx,移动速度低阈值为Vy,多普勒频移高阈值为Fx,多普勒频移低阈值为Fy
用户终端在接收到基站下发的带有Speed Depend PUCCH2a2b的消息后,检测自己的移动速度或多普勒频移,当自身的移动速度超过速度阈值Vx或多普勒频移超过多普勒频移高阈值Fx,则触发事件报告,该事件报告在此设定为C1,终端上报自己的移动速度或多普勒频移给基站。
当基站接收到用户终端上报的C1事件后进行判决,认为有必要启动针对ACK/NACK和CSI联合编码功能,然后通知用户终端启动联合编码,用户终端在接收到通知消息后,将ACK/NACK和CSI进行联合编码,上报联合编码给基站,基站收到联合编码,采用联合解码进行解码,联合编码采用现有技术(20,A)编码方法,b0,b1,b2,b3,…,bB-1whereB=20,
Figure BDA0001106388780000101
其中,详细编码方法可参考3GPP TS36.212的5.2.3节,把ACK/NACK和CSI进行联合编码后,得到的20比特信息分散到除加载参考信号外的其他符号上进行传输。
用户终端周期性检测自己的速度和多普勒频移,如果自己的移动速度低于阈值Vy或多普勒频移低于阈值Fy,则触发事件报告C2并上报给基站,基站收到事件报告C2后,通知用户终端停止联合编码,然后用户终端开始使用ACK/NACK和CSI单独编码并上报给基站,基站使用单独解码进行解码。
用户终端配置为PUCCH format 2a/2b时,能够根据自身的移动速度或多普勒频移,灵活采用联合信道编码方式或单独信道编码方式,由于没有改变物理层结构,只是信道编码方案变了,具有可实现性。另外,采用该增强型信道编码方法,在正常循环前缀情况下,使用联合信道编码(20,A)方法,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来说抗多普勒抗干扰能力强,用户体验比较好。
实施例四
以上实施例三介绍了本发明基站侧的信道编码指示方法,下面本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其对应的装置和基站作进一步介绍。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信道编码指示装置,应用于基站,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61,用于获取当前服务小区内的用户终端上报的测量信息;测量信息为:用户终端在获取到的用于表征当前传输信道质量的参数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的;
指示模块62,用于根据测量信息向用户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指示用户终端采用与参数信息所对应的信道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其中,该信道编码指示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当前服务小区内的用户终端发送配置信息,以使用户终端根据配置信息,检测基站是否支持单独编码方式和联合编码方式;其中,配置信息中携带有用于指示基站所支持编码方式的信息。
其中,指示模块包括:
第一指示单元,用于当测量信息为表征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超过第一速度阈值的第一测量信息时,向用户终端发送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联合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一指示信息;或者,
第二指示单元,用于当测量信息为表征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低于第二速度阈值的第二测量信息时,向用户终端发送的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单独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一速度阈值高于第二速度阈值。
其中,指示模块包括:
第三指示单元,用于当测量信息为表征用户终端的多普勒频移超过第一频移阈值的第三测量信息时,向用户终端发送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联合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三指示信息;或者,
第四指示单元,用于当测量信息为表征用户终端的多普勒频移低于第二频移阈值的第四测量信息时,向用户终端发送的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单独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四指示信息;其中,第二频移阈值低于第一频移阈值。
其中,该信道编码指示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联合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时,接收用户终端采用联合编码方式、对信道状态信息CSI和应答信息ACK/NACK进行编码得到对应的编码比特;其中,编码比特是映射至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中除参考信号RS外的其他传输资源中进行传输的。
需要说明的是,该系统是与上述信道编码指示方法对应的系统,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系统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如上所述的信道编码指示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信道编码指示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用户终端和基站,其中,基站配置一个带有增强型编码方案参数(Speed Depend PUCCH2a2b参数)的配置消息下发给用户终端,告知终端本网络支持Speed Depend PUCCH2a2b,并在Speed Depend PUCCH2a2b中,配置速度阈值或多普勒频移阈值,比如配置移动速度高阈值为Vx,移动速度低阈值为Vy,多普勒频移高阈值为Fx,多普勒频移低阈值为Fy
用户终端在接收到基站下发的带有Speed Depend PUCCH2a2b的消息后,检测自己的移动速度或多普勒频移,当自身的移动速度超过速度阈值Vx或多普勒频移超过多普勒频移高阈值Fx,则触发事件报告,该事件报告在此设定为C1,终端上报自己的移动速度或多普勒频移给基站。
当基站接收到用户终端上报的C1事件后进行判决,认为有必要启动针对ACK/NACK和CSI联合编码功能,然后通知用户终端启动联合编码,用户终端在接收到通知消息后,将ACK/NACK和CSI进行联合编码,上报联合编码给基站,基站收到联合编码,采用联合解码进行解码,联合编码采用现有技术(20,A)编码方法,b0,b1,b2,b3,…,bB-1whereB=20,
Figure BDA0001106388780000121
其中,详细编码方法可参考3GPP TS36.212的5.2.3节,把ACK/NACK和CSI进行联合编码后,得到的20比特信息分散到除加载参考信号外的其他符号上进行传输。
用户终端周期性检测自己的速度和多普勒频移,如果自己的移动速度低于阈值Vy或多普勒频移低于阈值Fy,则触发事件报告C2并上报给基站,基站收到事件报告C2后,通知用户终端停止联合编码,然后用户终端开始使用ACK/NACK和CSI单独编码并上报给基站,基站使用单独解码进行解码。
用户终端配置为PUCCH format 2a/2b时,能够根据自身的移动速度或多普勒频移,灵活采用联合信道编码方式或单独信道编码方式,由于没有改变物理层结构,只是信道编码方案变了,具有可实现性。另外,采用该增强型信道编码方法,在正常循环前缀情况下,使用联合信道编码(20,A)方法,因此增强了用户终端的抗多普勒频移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信道编码指示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当前接入服务小区的基站下发的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所支持编码方式的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检测所述基站是否支持单独编码方式和联合编码方式;
若所述基站支持单独编码方式和联合编码方式,则获取用于表征当前传输信道质量的参数信息,当所述参数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测量信息,并将生成的所述测量信息上报给当前接入服务小区的基站;所述参数信息包括自身转动速度或多普勒频移;
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测量信息确定的指示信息,并采用所述指示信息中的信道单独编码方式或联合编码方式对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进行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编码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参数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测量信息的步骤包括:
检测获取到的自身移动速度是否超过第一速度阈值;
若超过,则生成第一测量信息;或者,
检测获取到的自身移动速度是否低于第二速度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速度阈值高于所述第二速度阈值;
若低于,则生成第二测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道编码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测量信息确定的指示信息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测量信息确定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用联合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一指示信息;或者,
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确定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用单独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二指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编码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参数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测量信息的步骤包括:
检测获取到的多普勒频移是否超过第一频移阈值;
若超过,则生成第三测量信息;或者,
检测获取到的多普勒频移是否低于第二频移阈值;其中,所述第二频移阈值低于所述第一频移阈值;
若低于,则生成第四测量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道编码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测量信息确定的指示信息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三测量信息确定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用联合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三指示信息;或者,
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四测量信息确定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用单独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四指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编码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指示信息中的信道编码方式对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进行编码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用联合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时,采用联合编码方式对信道状态信息CSI和应答信息ACK/NACK进行编码,得到对应的编码比特;
将编码得到的所述编码比特映射至所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中除参考信号RS外的其他传输资源中传输至基站。
7.一种信道编码指示方法,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当前服务小区内的用户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所支持编码方式的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检测所述基站是否支持单独编码方式和联合编码方式;
获取当前服务小区内的用户终端上报的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为:所述用户终端在获取到的用于表征当前传输信道质量的参数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的;
根据所述测量信息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用与所述参数信息所对应的信道单独编码方式或联合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所述编码方式包括单独编码方式或联合编码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道编码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测量信息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指示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测量信息为表征所述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超过第一速度阈值的第一测量信息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用联合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一指示信息;或者,
当所述测量信息为表征所述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低于第二速度阈值的第二测量信息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用单独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速度阈值高于所述第二速度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道编码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测量信息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指示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测量信息为表征所述用户终端的多普勒频移超过第一频移阈值的第三测量信息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用联合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三指示信息;或者,
当所述测量信息为表征所述用户终端的多普勒频移低于第二频移阈值的第四测量信息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用单独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第四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频移阈值低于所述第一频移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道编码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测量信息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指示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用联合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时,接收所述用户终端采用联合编码方式、对信道状态信息CSI和应答信息ACK/NACK进行编码得到对应的编码比特;其中,所述编码比特是映射至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中除参考信号RS外的其他传输资源中进行传输的。
11.一种信道编码指示装置,应用于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接收当前接入服务小区的基站下发的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所支持编码方式的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检测所述基站是否支持单独编码方式和联合编码方式,以及若所述基站支持单独编码方式和联合编码方式,则获取用于表征当前传输信道质量的参数信息,当所述参数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测量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自身转动速度或多普勒频移;
上报模块,用于将生成的所述测量信息上报给当前接入服务小区的基站;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测量信息确定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用与所述参数信息所对应的信道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所述编码方式包括单独编码方式或联合编码方式;
编码模块,用于采用所述指示信息中的信道单独编码方式或联合编码方式对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进行编码。
12.一种信道编码指示装置,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向当前服务小区内的用户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基站所支持编码方式的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检测所述基站是否支持单独编码方式和联合编码方式;以及获取当前服务小区内的用户终端上报的测量信息;所述测量信息为:所述用户终端在获取到的用于表征当前传输信道质量的参数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的;
指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信息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指示信息,以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用与所述参数信息所对应的信道单独编码方式或联合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CN201610799068.XA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信道编码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78005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9068.XA CN107800508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信道编码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16/107155 WO2018040313A1 (zh) 2016-08-31 2016-11-24 一种信道编码指示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9068.XA CN107800508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信道编码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0508A CN107800508A (zh) 2018-03-13
CN107800508B true CN107800508B (zh) 2022-01-25

Family

ID=61299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99068.XA Active CN107800508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信道编码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0508B (zh)
WO (1) WO20180403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2479B (zh) * 2020-03-31 2022-11-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处理方法及设备
EP4156566A4 (en) * 2020-06-12 2023-07-0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HANNEL CODING METHOD,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LED DE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8462A (zh) * 2001-12-26 2004-05-19 ���µ�����ҵ��ʽ���� 基站装置、通信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3580788A (zh) * 2012-07-27 2014-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mcs指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80247A (zh) * 2014-04-04 2015-10-1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整调制编码方式和参考信号图样的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335B (zh) * 2008-12-31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实现预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16506A (zh) * 2010-06-29 2012-01-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确定移动台速度范围的方法和设备
CN102624481A (zh) * 2011-01-31 2012-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及装置
WO2012103932A1 (en) * 2011-02-01 2012-08-0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hannel configuration
US20140071894A1 (en) * 2012-09-13 2014-03-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able block length and superposition coding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CN106537999B (zh) * 2014-04-08 2019-08-0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支持无线资源的使用的改变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6797246A (zh) * 2014-11-07 2017-05-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Dm‑rs信息的指示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8462A (zh) * 2001-12-26 2004-05-19 ���µ�����ҵ��ʽ���� 基站装置、通信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3580788A (zh) * 2012-07-27 2014-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mcs指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80247A (zh) * 2014-04-04 2015-10-1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整调制编码方式和参考信号图样的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40313A1 (zh) 2018-03-08
CN107800508A (zh) 2018-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61701B1 (ko) 라디오 링크에서 장애의 탐지 및 복구를 위한 방법들
CN109075955B (zh)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545562B (zh) Bwp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基站
TWI459840B (zh) 在一無線通訊裝置中之無線電鏈接同步
KR101530120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링크 문제 및 복구 검출을 위한 기술
KR101969255B1 (ko) 셀룰러 iot 시스템들에서 다운링크 데이터 송신들에 선행하는 채널 피드백
JP3847766B2 (ja) 回線品質の報告値の精度試験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EP3515128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wireless device to receive data in an eco state
US10791499B2 (en) System information broadcast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30210434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djusting resource management procedures in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12470517A (zh) 用于csi报告的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WO2014113971A1 (zh) 解调参考信号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8282210B (zh)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0635874B (zh) 一种触发srs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1567006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9075897B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005577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WO2017045096A1 (zh) 解调上行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60227573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80176940A1 (en)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800508B (zh) 一种信道编码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2152325A1 (en) Voip cooperative multipoint solution
US2014016950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in a wirless network
WO2015149361A1 (zh) 基于m2m通信系统的发送器、接收器和数据传输方法
WO2010107589A1 (en)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errant channel reporting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