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5955B -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5955B
CN109075955B CN201880000861.6A CN201880000861A CN109075955B CN 109075955 B CN109075955 B CN 109075955B CN 201880000861 A CN201880000861 A CN 201880000861A CN 109075955 B CN109075955 B CN 1090759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target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08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5955A (zh
Inventor
李媛媛
张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075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5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5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59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终端通过用于传输V2X业务的直连通信接口,接收第二终端在目标信道上发送的目标信息;第一终端获取目标信息对应的测量信息,其中,测量信息包括测量位置和测量值,测量位置用于指示目标信息所占用的时频位置,测量值用于指示目标信道的信道质量;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测量信息。本公开实现了终端间的信道质量的测量与反馈,为提升终端间基于直连通信接口建立的通信链路上的传输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Description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V2X(Vehicle to Everything,车联网)技术也称为车用无线通信技术,是将车辆与一切事物相连接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V2X技术中涉及的终端之间的直连通信接口为PC5接口。
目前,针对V2X系统,如何确保上述基于直连通信接口建立的通信链路的传输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通过用于传输V2X业务的直连通信接口,接收第二终端在目标信道上发送的目标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测量信息,其中,所述测量信息包括测量位置和测量值,所述测量位置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息所占用的时频位置,所述测量值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质量;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测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测量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PSCCH(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旁路控制信道)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测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测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测量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PSSCH(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旁路共享信道)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测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测量信息占用所述PSSCH的第一个符号的至少一个RE(ResourceElement,资源元素);
或者,
所述测量信息占用所述PSSCH的前n个符号中的m个RE,所述n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检测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已通过PSCCH激活检测;
若所述第二终端已通过所述PSCCH激活检测,则所述第一终端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测量信息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测量信息在时域上的统计粒度包括以下任意一种:至少一个帧、至少一个子帧、至少一个时隙、至少一个符号。
可选地,所述测量值包括以下至少一种: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RI(rank indication,秩指示)、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发送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用于传输V2X业务的直连通信接口,接收第二终端在目标信道上发送的目标信息;
信息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测量信息,其中,所述测量信息包括测量位置和测量值,所述测量位置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息所占用的时频位置,所述测量值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质量;
信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测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信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通过PSCCH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测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测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信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通过PSSCH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测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测量信息占用所述PSSCH的第一个符号的至少一个资源元素RE;
或者,
所述测量信息占用所述PSSCH的前n个符号中的m个RE,所述n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激活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已通过PSSCH激活检测;
所述信息获取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终端已通过所述PSSCH激活检测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测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测量信息在时域上的统计粒度包括以下任意一种:至少一个帧、至少一个子帧、至少一个时隙、至少一个符号。
可选地,所述测量值包括以下至少一种:CQI、RI、PMI、RSRP。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通过用于传输V2X业务的直连通信接口,接收第二终端在目标信道上发送的目标信息;
获取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测量信息,其中,所述测量信息包括测量位置和测量值,所述测量位置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息所占用的时频位置,所述测量值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质量;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测量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终端在直连通信接口上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信息之后,获取该信息对应的测量信息,然后向第二终端发送上述测量信息,实现了终端间的信道质量的测量与反馈,为提升终端间基于直连通信接口建立的通信链路上的传输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可能适用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例性示出了一种消息格式的示意图;
图4示例性示出了另一种消息格式的示意图;
图5示例性示出了一种视频资源占用的示意图;
图6示例性示出了一种终端获取到测量信息后的方法流程图;
图7示例性示出了一种CDF曲线的示意图;
图8示例性示出了一种SNR与BLER的对应曲线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发送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可能适用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该网络架构仅以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为例。该网络架构可以包括:EPC(Evolved PacketCore,演进的分组核心网)11、E-UTRAN(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Network,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12、RSU(Road Side Unit,路侧单元)13、车辆14和终端15。
EPC 11是LTE系统的核心网。核心网中包括若干核心网设备。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主要是提供用户连接、对用户的管理以及对业务完成承载,作为承载网络提供到外部网络的接口。例如,EPC 11中包括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节点)、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P-GW(PDN Gateway,PDN网关)。
E-UTRAN 12是LTE系统的接入网。接入网中包括若干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BS),所述基站是一种部署在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15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所述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LTE系统中,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在3G通信系统中,称为节点B(NodeB)等等。
终端15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
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通过某种空口技术互相通信,例如S1接口。接入网设备和终端15之间也通过某种空口技术互相通信,例如Uu接口。
RSU 13可以包括微波读写设备和控制器。RSU 13用于接收车辆14上报的信息,并向车辆14下发道路的交通信息。RSU 13具备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探测到路况、行车等交通信息,并对这些交通信息进行处理之后再发送给车辆14。RSU 13和接入网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某种空口技术互相通信,例如Uu接口。
车辆14可以是自动驾驶车辆,也可以是非自动驾驶车辆。车辆14具备一车载通信装置,车辆14通过车载通信装置实现和其它车辆、终端15或者其它设备的通信,例如RSU13。车载通信装置可以是一集成在车载通信盒(Telematics BOX,T-BOX)里的装置,也可以是一跟车体分离的装置。此外,车载通信装置可以在车辆14出厂前装配在车辆14中,也可以在车辆14出厂后装配在车辆14中。车辆14的车载通信装置和终端15之间可以通过直连通信接口(如PC5接口)互相通信,例如终端15通过PC5接口向车辆14发送自身的位置信息。车辆14的车载通信装置和RSU 13之间可以通过直连通信接口(如PC5接口)互相通信,例如RSU13通过PC5接口向车辆14发送远处道路的交通信息。此外,车辆14的车载通信装置和接入网设备(例如LTE系统的eNB)之间也可以通过某种空口技术互相通信,例如Uu接口。
上述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可以实现V2X业务场景,上述网络架构中还可以包括V2X应用服务器、V2X控制功能节点等设备,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仅以LTE系统为例进行介绍说明。本公开描述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LTE系统,或其他采用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采用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F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等接入技术的系统。此外,还可以适用于LTE系统后续的演进系统,如下一代网络系统,即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等。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名词“网络”和“系统”经常交替使用,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含义。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在步骤201中,第一终端通过用于传输V2X业务的直连通信接口,接收第二终端在目标信道上发送的目标信息。
第一终端是指V2X业务场景中,与至少一个其它设备之间通过直连通信接口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例如,第一终端可以是图1实施例介绍的网络架构中的车辆14的车载通信装置,也可以是图1实施例介绍的网络架构中的终端15,还可以是图1实施例介绍的网络架构中的RSU 13,或者是V2X业务场景中其它能够基于直连通信接口进行通信的网络设备,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可选地,上述直连通信接口为PC5接口。
第二终端是指在V2X业务场景中,与第一终端之间通过直连通信接口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同样,第二终端可以是图1实施例介绍的网络架构中的车辆14的车载通信装置、终端15、RSU 13或者其它网络设备,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上述目标信道为一物理信道。目标信息可以是控制信令,也可以是业务数据,或者其它任意由第二终端通过上述直连通信接口发送的信息,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第二终端发送目标信息的方式也不作限定,其可以通过广播方式发送,也可以通过点对点方式发送。
在步骤202中,第一终端获取目标信息对应的测量信息,测量信息包括测量位置和测量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测量位置用于指示目标信息所占用的时频位置,测量值用于指示目标信道的信道质量。
测量位置用于指示目标信息所占用的时域位置和/或频域位置。可选地,测量位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帧标识、子帧标识、时隙标识、符号标识、子载波标识、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标识、RE标识。帧标识用于指示目标信息所占用的帧的位置,子帧标识用于指示目标信息所占用的子帧的位置,时隙标识用于指示目标信息所占用的时隙的位置,符号标识用于指示目标信息所占用的符号的位置,子载波标识用于指示目标信息所占用的子载波的位置,RB标识用于指示目标信息所占用的RB的位置,RE标识用于指示目标信息所占用的RE的位置。测量位置中具体携带何种参数,可以由协议预先规定。
测量值用于指示发送目标信息所使用的目标物理信道的信道质量。测量值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CQI、RI、PMI、RSRP。测量值中具体携带何种参数,可以由协议预先规定。
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目标信息之后,获取上述测量值,然后生成上述测量信息。
可选地,测量信息在时域上的统计粒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种:至少一个帧、至少一个子帧、至少一个时隙、至少一个符号。该统计粒度可以由协议预先规定,或者由网络侧设备向第一终端指示。
可选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目标信息之后,还可执行如下步骤:第一终端检测第二终端是否已通过PSCCH激活检测;若第二终端已通过PSCCH激活检测,则第一终端执行上述步骤202;若第二终端未通过PSCCH激活检测,则不执行上述步骤202,可结束流程。通过上述方式,仅对通过PSCCH激活检测的终端进行测量信息的采集,有助于节省第一终端的处理开销。
在步骤203中,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测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通过PSCCH向第二终端发送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测量信息。PSCCH用于承载SCI(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旁路控制信息)。如图3所示,其示例性示出了上述通过PSCCH发送的消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消息包括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其中,第一部分31中携带PSCCH上原始需要发送的信息(如SCI),第二部分32中携带上述测量信息。
可选地,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消息中携带测量信息。另外,若上述消息中未携带测量信息,则上述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消息中未携带测量信息。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添加在测量信息之前。如图4所示,其示例性示出了上述通过PSCCH发送的消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消息包括第一部分41、第二部分42和第三部分43,其中,第一部分41中携带PSCCH上原始需要发送的信息(如SCI),第二部分42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或者第二指示信息,在第二部分42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第三部分43中携带有测量信息。可选地,上述用于表征是否携带测量信息的指示信息可以采用1比特来表示。例如,1为第一指示信息,表示携带测量信息;0为第二指示信息,表示未携带测量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通过PSSCH向第二终端发送测量信息。PSSCH用于承载终端的业务数据。
可选地,测量信息占用PSSCH的第一个符号的至少一个RE;或者,测量信息占用PSSCH的前n个符号中的m个RE,n和m均为正整数。结合参考图5,其示例性示出了PSSCH信道上发送测量信息的时频资源占用的示意图。图中横向表示时域,纵向表示频域,阴影部分51表示测量信息所占用的时频资源。
当然,上述通过PSCCH或者PSSCH发送测量信息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信道发送测量信息,如协议预先规定一个用于发送测量信息的专用信道,通过该专用信道来发送测量信息。
另外,第一终端可以直接向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测量信息的消息,也可以通过其它设备(如接入网设备或者其它终端)向第二终端转发上述携带有测量信息的消息。另外,第一终端发送的上述消息中,可以携带一条测量信息,也可以携带多条测量信息,如包括第二终端发送的目标信息所对应的测量信息,还包括第二终端或者其它终端发送的其它信息所对应的测量信息,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终端在直连通信接口上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信息之后,获取该信息对应的测量信息,然后向第二终端发送上述测量信息,实现了终端间的信道质量的测量与反馈,为提升终端间基于直连通信接口建立的通信链路上的传输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下面,结合参考图6,对第二终端获取到测量信息之后,所执行的方法流程进行介绍说明:
在步骤601中,第二终端获取至少一条测量信息,测量信息包括测量位置和测量值。
有关测量位置和测量值的介绍说明可参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在每一条测量信息中,包括一组相对应的测量位置和测量值,测量值记录了所测量的信息在发送时占用的时频位置,测量值记录了上述所测量的信息在发送时所使用的物理信道的信道质量。第二终端获取到的上述至少一条测量信息中,可以包括针对第二终端发出的信息进行测量值采集后所记录的测量信息,还可以包括针对除第二终端以外的其它终端发出的信息进行测量值采集后所记录的测量信息。
可选地,第二终端从至少一个其它终端接收上述至少一条测量信息。示例性地,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测量信息。示例性地,第二终端获取到多条测量信息,该多条测量信息可以如下表-1所示:
测量位置1 测量值1
测量位置2 测量值2
测量位置3 测量值3
测量位置4 测量值4
表-1
在步骤602中,第二终端从上述至少一条测量信息中,获取与目标测量位置对应的目标测量值。
目标测量位置是指第二终端发送的目标信息对应的测量位置。目标信息是指第二终端通过用于传输V2X业务的直连通信接口发送的信息。目标信息可以是控制信令,也可以是业务数据,或者其它任意由第二终端通过上述直连通信接口发送的信息,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第二终端发送目标信息的方式也不作限定,其可以通过广播方式发送,也可以通过点对点方式发送。
第二终端会记录其发出的目标信息所占用的时频位置,也即目标测量位置,然后第二终端在获取到至少一条测量信息之后,从上述至少一条测量信息中,获取与目标测量位置对应的目标测量值。例如,结合上述表-1,假设第二终端所记录的其发出的目标信息所占用的时频位置与测量位置2相同,则第二终端获取的目标测量值包括测量值2。
另外,由于第二终端发出的目标信息有可能会被一个或者多个其它终端接收,每一个接收到该目标信息的终端都可以向第二终端反馈测量信息,因此第二终端所获取的目标测量值的数量,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
在步骤603中,第二终端根据目标测量值,确定发送目标信息所使用的目标信道的质量参数。
目标信道的质量参数用于指示目标信道的信道质量。第二终端获取到目标测量值之后,将目标测量值转化为AWGN(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等价的质量参数。可选地,该质量参数为SNR(Signal-to-Noise Ratio,信噪比)或者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在一个示例中,若第二终端获取到一个目标测量值,则第二终端根据该一个目标测量值,确定发送目标信息所使用的目标信道的质量参数。
在另一个示例中,若第二终端获取到至少两个目标测量值,则第二终端根据该至少两个目标测量值确定综合测量值,然后根据综合测量值,确定发送目标信息所使用的目标信道的质量参数。综合测量值表征了上述至少两个目标测量值的整体水平。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根据上述至少两个目标测量值,确定符合预设条件的门限值为综合测量值。其中,预设条件为存在p%数量的目标测量值大于门限值,且存在1-p%数量的目标测量值小于门限值,p为预设常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p的取值不作限定,例如p为90、80或70等。另外,p的取值可以由协议预先规定,也可以由第二终端自行决定,或者由其它设备通知给第二终端,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另外,当存在多个符合上述预设条件的门限值时,第二终端可以将该多个门限值的平均值确定为综合测量值。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计算上述至少两个目标测量值的平均值,并将平均值确定为综合测量值。
当然,上述仅示例性介绍了两种确定综合测量值的方式,本公开实施例并不限定还可采用其它方式确定综合测量值,例如选择上述至少两个目标测量值的中位数确定为综合测量值,将上述至少两个目标测量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均值确定为综合测量值,等等。
第二终端将测量值(如上述第一个示例中的目标测量值,或者上述第二个示例中的综合测量值)转换为目标质量参数,可以采用EESM(Exponential Effective SIRMapping,指数有效SIR映射)算法,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在步骤604中,第二终端根据目标信道的质量参数,确定目标信道对应的最大可用MCS等级。
针对不同的MCS等级中的每一个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与编码方式)等级,可以预先设定一组质量参数(SNR或SINR)与BLER(block error rate,误块率)之间的对应关系。BLER是指出错的块在所有发送的块中所占的百分比。上述对应关系可以通过仿真得到。第二终端可以预存上述各个MCS等级下的对应关系。第二终端在获取到目标信道的质量参数之后,根据上述预存的各个MCS等级下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信道对应的最大可用MCS等级。
目标信道对应的最大可用MCS等级,是指在目标信道上传输信息时,所能采用的MCS等级的最大值。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二终端从测量信息中获取与目标测量位置对应的目标测量值,该目标测量位置是指第二终端发送的目标信息对应的测量位置,第二终端根据上述目标测量值确定发送目标信息所使用的目标信道的质量参数,然后根据目标信道的质量参数进一步确定出目标信道对应的最大可用MCS等级,实现了在对信道质量进行评估后确定MCS等级,避免在信道质量较差的情况下因选取的MCS等级过大而导致大范围的信息丢失的问题,有助于提升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在基于图6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步骤604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若第二终端获取到第二终端所处的地理区域的最大MCS等级和最小MCS等级,则第二终端根据最大MCS等级、最小MCS等级和上述步骤604中确定的最大可用MCS等级,调整该最大可用MCS等级。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第二终端获取其所处的地理区域的最大MCS等级和最小MCS等级的方式不作限定。例如,第二终端可以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通知信息,该通知信息中携带第二终端所处的地理区域的最大MCS等级和最小MCS等级,第二终端从上述通知信息中获取最大MCS等级和最小MCS等级。又例如,第二终端的存储设备中可以预存其所处的地理区域的最大MCS等级和最小MCS等级,第二终端从上述存储设备中获取最大MCS等级和最小MCS等级。
若调整前的最大可用MCS等级大于最小MCS等级,则第二终端将调整前的最大可用MCS等级和最大MCS等级中的较小值,确定为调整后的最大可用MCS等级;若调整前的最大可用MCS等级小于或者等于最小MCS等级,则第二终端将最小MCS等级确定为调整后的最大可用MCS等级。
假设调整前的最大可用MCS等级为MCSX,第二终端所处的地理区域的最大MCS等级为MCSmax,最小MCS等级为MCSmin,则:
若MCSX>MCSmin,则第二终端在目标信道上的可用MCS等级最大为min(MCSmax,MCSX),最小为MCSmin;其中,min(MCSmax,MCSX)表示MCSmax和MCSX中的较小值;
若MCSX≤MCSmin,则第二终端在目标信道上的可用MCS等级为MCSmin
另外,若第二终端未获取到其所处的地理区域的最大MCS等级和最小MCS等级,则第二终端不必对上述步骤604中确定的最大可用MCS等级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还通过第二终端根据其所处的地理区域的最大MCS等级和最小MCS等级,对上述步骤604中确定的最大可用MCS等级进行调整,确保最终确定的MCS等级符合第二终端所处的地理区域的限制条件。
在基于图6实施例或者上述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步骤604之后或者在调整最大可用MCS等级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第二终端根据目标信道上待发送信息的数据量,在最大可用MCS等级范围内,选择最接近待发送信息的数据量的TBS值。
可选地,最接近待发送信息的数据量的TBS值为:不小于待发送信息的数据量的候选TBS值中的最小值。
2、第二终端根据上述TBS值,确定用于传输待发送信息的物理承载数量。
可选地,第二终端确定用于传输待发送信息的物理承载数量,可以采用如下任一种方式:
1、第二终端从至少两个候选的物理承载数量中,选取最大的物理承载数量作为用于传输待发送信息的物理承载数量。这种方式可以降低码率,最大程度地提高传输可靠性。
2、第二终端从至少两个候选的物理承载数量中,选取最小的物理承载数量作为用于传输待发送信息的物理承载数量。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对物理资源的占用,允许网络中容纳更多的用户。
另外,上述至少两个候选的物理承载数量,可以由第二终端根据TBS值确定。在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还可以从至少两个候选的物理承载数量中,选取除最大和最小的物理承载数量之外的其它数量作为用于传输待发送信息的物理承载数量,如选取中间值作为用于传输待发送信息的物理承载数量,以实现折中的选择方案。
下面,结合一个例子,对上文介绍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假设第二终端为UE_A,其接收到UE_B、UE_C和UE_D发送的测量信息。其中,UE_A在帧号为100、子帧号为2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目标信息。UE_B、UE_C和UE_D发送的测量信息中,均包含上述位置对应的测量值,分别为P_B、P_C和P_D。
UE_A对上述三个测量值进行统计处理,得到P_m,并将P_m转化为AWGN信道下对应的SNR,假设为SNR_m。
在一种可能的处理方式中,P_m=mean(P_B,P_C,P_D),即P_m为P_B、P_C和P_D的平均值;
在另一种可能的处理方式中,将P_B、P_C和P_D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绘制CDF曲线,找到纵坐标为0.9的点对应的横坐标值,作为P_m。假设P_B=0、P_C=4且P_D=2,将P_B、P_C和P_D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为4、2、0;绘制CDF曲线如图7所示,在纵坐标为0.9的位置,对应的横坐标值为0.2,因此将0.2确定为P_m。
UE_A查找在不同MCS等级下,SNR与BLER的对应曲线,确定UE_A根据信道质量得到的最大可用MCS等级,记为MCSX。示例性地,预存的SNR与BLER的对应曲线如图8所示。假设上一步中得到的SNR_m=4dB,则按照图8所示的对应曲线,在BLER满足要求时,若该要求定义为0.1,则前4个MCS等级均满足要求,即MCSX=3(MCS等级的编号从0开始)。
若UE_A获取到其当前所处的地理区域的最大MCS等级MCSmax和最小MCS等级MCSmin,假设MCSmax=10,MCSmin=0,则UE_A的可用MCS等级最大为3,最小为0。
UE_A根据待发送数据包的大小,在上述可用MCS等级范围内,选择最接近待发送数据包的大小的TBS值。假设待发送数据包的大小为300bits,在MCS0到MCS3范围内,查找下述表-2可以看到,大于300bits的最小的TBS值为328,因此确定TBS值为328。
Figure BDA0001739502490000141
Figure BDA0001739502490000151
表-2
假设候选的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数量包括6、8和9,则UE_A选择用于传输上述待发送数据包的PRB数量的标准可以如下:
1、在可用MCS等级范围内,满足TBS值的最大的PRB数量作为可用的物理资源,即选取PRB数量为9,这种方式可以降低码率,最大程度地提高传输可靠性;
2、在可用MCS等级范围内,满足TBS值的最小的PRB数量作为可用的物理资源,即选取PRB数量为6,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对物理资源的占用,允许网络中容纳更多的用户。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发送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示例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装置可应用于终端中,如上文介绍的第一终端。该装置可以包括:信息接收模块910、信息获取模块920和信息发送模块930。
信息接收模块910,被配置为通过用于传输V2X业务的直连通信接口,接收第二终端在目标信道上发送的目标信息。
信息获取模块920,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测量信息,其中,所述测量信息包括测量位置和测量值,所述测量位置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息所占用的时频位置,所述测量值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质量。
信息发送模块930,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测量信息。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终端在直连通信接口上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信息之后,获取该信息对应的测量信息,然后向第二终端发送上述测量信息,实现了终端间的信道质量的测量与反馈,为提升终端间基于直连通信接口建立的通信链路上的传输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在基于图9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发送模块930,被配置为通过PSCCH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测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测量信息。
在基于图9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发送模块930,被配置为通过PSSCH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测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测量信息占用所述PSSCH的第一个符号的至少一个资源元素RE;
或者,
所述测量信息占用所述PSSCH的前n个符号中的m个RE,所述n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
在基于图9实施例或者上述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激活检测模块。
激活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已通过PSCCH激活检测。
所述信息获取模块920,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终端已通过所述PSCCH激活检测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测量信息。
在基于图9实施例或者上述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测量信息在时域上的统计粒度包括以下任意一种:至少一个帧、至少一个子帧、至少一个时隙、至少一个符号。
在基于图9实施例或者上述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测量值包括以下至少一种:CQI、RI、PMI、RSRP。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容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能够实现本公开提供的信息发送方法。该终端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
通过用于传输V2X业务的直连通信接口,接收第二终端在目标信道上发送的目标信息;
获取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测量信息,其中,所述测量信息包括测量位置和测量值,所述测量位置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息所占用的时频位置,所述测量值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质量;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测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通过PSCCH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测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测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通过PSSCH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测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测量信息占用所述PSSCH的第一个符号的至少一个资源元素RE;
或者,
所述测量信息占用所述PSSCH的前n个符号中的m个RE,所述n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检测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已通过PSCCH激活检测;
在所述第二终端已通过所述PSCCH激活检测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测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测量信息在时域上的统计粒度包括以下任意一种:至少一个帧、至少一个子帧、至少一个时隙、至少一个符号。
可选地,所述测量值包括以下至少一种:CQI、RI、PMI、RSRP。
上述主要从终端侧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终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公开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终端1000包括发射器1001,接收器1002和处理器1003。其中,处理器1003也可以为控制器,图10中表示为“控制器/处理器1003”。可选的,所述终端1000还可以包括调制解调处理器1005,其中,调制解调处理器1005可以包括编码器1006、调制器1007、解码器1008和解调器1009。
在一个示例中,发射器1001调节(例如,模拟转换、滤波、放大和上变频等)该输出采样并生成上行链路信号,该上行链路信号经由天线发射给接入网设备。在下行链路上,天线接收接入网设备发射的下行链路信号。接收器1002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等)从天线接收的信号并提供输入采样。在调制解调处理器1005中,编码器1006接收要在上行链路上发送的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并对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进行处理(例如,格式化、编码和交织)。调制器1007进一步处理(例如,符号映射和调制)编码后的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并提供输出采样。解调器1009处理(例如,解调)该输入采样并提供符号估计。解码器1008处理(例如,解交织和解码)该符号估计并提供发送给终端1000的已解码的数据和信令消息。编码器1006、调制器1007、解调器1009和解码器1008可以由合成的调制解调处理器1005来实现。这些单元根据无线接入网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LTE及其他演进系统的接入技术)来进行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当终端1000不包括调制解调处理器1005时,调制解调处理器1005的上述功能也可以由处理器1003完成。
处理器1003对终端10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用于执行上述本公开实施例中由终端1000进行的处理过程。例如,处理器1003还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侧的各个步骤,和/或本公开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其它步骤。
进一步的,终端1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004,存储器1004用于存储用于终端10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用于执行本公开实施例上述终端的功能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公开实施例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结合本公开实施例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终端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终端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公开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息发送方法的步骤。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8)

1.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通过用于传输车联网V2X业务的直连通信接口,接收第二终端在目标信道上发送的目标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测量信息,其中,所述测量信息包括测量位置和测量值,所述测量位置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息所占用的时频位置,所述测量值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质量;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测量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测量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物理旁路控制信道PSCCH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测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测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测量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物理旁路共享信道PSSCH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测量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信息占用所述PSSCH的第一个符号的至少一个资源元素RE;
或者,
所述测量信息占用所述PSSCH的前n个符号中的m个RE,所述n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检测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已通过物理旁路控制信道PSCCH激活检测;
若所述第二终端已通过所述PSCCH激活检测,则所述第一终端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测量信息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信息在时域上的统计粒度包括以下任意一种:至少一个帧、至少一个子帧、至少一个时隙、至少一个符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值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道质量指示CQI、秩指示RI、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9.一种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用于传输车联网V2X业务的直连通信接口,接收第二终端在目标信道上发送的目标信息;
信息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测量信息,其中,所述测量信息包括测量位置和测量值,所述测量位置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息所占用的时频位置,所述测量值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质量;
信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测量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物理旁路控制信道PSCCH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消息,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测量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消息中携带所述测量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通过物理旁路共享信道PSSCH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测量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信息占用所述PSSCH的第一个符号的至少一个资源元素RE;
或者,
所述测量信息占用所述PSSCH的前n个符号中的m个RE,所述n和所述m均为正整数。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激活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已通过物理旁路控制信道PSCCH激活检测;
所述信息获取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终端已通过所述PSCCH激活检测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测量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信息在时域上的统计粒度包括以下任意一种:至少一个帧、至少一个子帧、至少一个时隙、至少一个符号。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值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道质量指示CQI、秩指示RI、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1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通过用于传输车联网V2X业务的直连通信接口,接收第二终端在目标信道上发送的目标信息;
获取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测量信息,其中,所述测量信息包括测量位置和测量值,所述测量位置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息所占用的时频位置,所述测量值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信道的信道质量;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测量信息。
18.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80000861.6A 2018-07-20 2018-07-20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0759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96491 WO2020014972A1 (zh) 2018-07-20 2018-07-20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5955A CN109075955A (zh) 2018-12-21
CN109075955B true CN109075955B (zh) 2020-12-04

Family

ID=64789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0861.6A Active CN109075955B (zh) 2018-07-20 2018-07-20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56839B2 (zh)
EP (1) EP3823404A4 (zh)
CN (1) CN109075955B (zh)
WO (1) WO20200149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3751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Intel Corporatio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under control of lte uu interface or nr interface
CN111436151B (zh) * 2019-01-11 2021-10-2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1586827B (zh) * 2019-02-15 2021-12-14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及功率控制装置
WO2020206619A1 (zh) * 2019-04-09 2020-10-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直连通信的参数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65482A (zh) * 2019-04-30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20264583A1 (en) * 2019-05-20 2022-08-18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sidelink
CN110574401B (zh) * 2019-07-30 2022-11-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配置方法及装置、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和发送设备
CN112312453B (zh) * 2019-07-30 2023-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处理方法、通信处理装置以及系统
CN112351382A (zh) * 2019-08-09 2021-02-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反馈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835486B (zh) * 2019-08-09 2023-07-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14342302A (zh) * 2019-10-31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3079579B (zh) * 2020-01-03 2022-12-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直通链路控制信令资源映射方法及终端
WO2021147112A1 (zh) * 2020-01-23 2021-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79189B2 (en) 2015-09-24 2020-09-15 Apple Inc. Congestion control for vehicular-to-anything services
US10383147B2 (en) 2015-12-28 2019-08-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collision avoidance in vehicle to vehicle communication
WO2017113207A1 (zh) 2015-12-30 2017-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消息传输方法、第一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JP7030687B2 (ja) * 2016-04-08 2022-03-0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8084608A2 (en) 2016-11-03 2018-05-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transmission numbers of sidelink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EP3554172B1 (en) 2017-01-12 2021-09-22 LG Electronics Inc. V2x communication method executed by v2x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US11032049B2 (en) * 2017-01-20 2021-06-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vehicle to everything (V2X) communications and a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equipment in V2X communication
CN115460697A (zh) * 2017-03-23 2022-12-09 苹果公司 用于传输侧链路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272573B2 (en) * 2017-09-27 2022-03-08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feedback between devices
US10856345B2 (en) * 2017-10-11 2020-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feedback
US11089625B2 (en) * 2018-05-25 2021-08-1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Protection for mode-3 V2X UEs in the ITS band
US10986525B2 (en) * 2018-07-12 2021-04-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ing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using network co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23404A1 (en) 2021-05-19
WO2020014972A1 (zh) 2020-01-23
EP3823404A4 (en) 2022-02-23
US20210266994A1 (en) 2021-08-26
CN109075955A (zh) 2018-12-21
US11956839B2 (en) 202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5955B (zh)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076376B (zh) Mcs等级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832899B (zh) 操作终端以进行v2x通信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US11337189B2 (en) Terminal, network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o improve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CN109479245B (zh) 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9474372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147915B1 (ko) 적응 멀티캐스트/브로드캐스트 서비스 장치 및 방법
US20130210434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djusting resource management procedures in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WI510011B (zh) 回報通道品質指示符的方法
CN108029022B (zh) 无线电信
CN112055328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9314968B (zh) 资源配置方法、上行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480776A (zh) 调整ue的上行授权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和基站
CN109314628B (zh) Rs集合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078784A (zh) 数据解调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和系统
CN112055411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KR100863791B1 (ko) 주파수분할 다중접속 방식의 통신시스템에서 패킷 데이터 제어 채널을 이용하여 채널을 추정하기 위한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과 그 시스템
US8744472B2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and system thereof
CN112383367B (zh) 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mcs选择方法和装置
US10104687B2 (en) Link aware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CN110417528B (zh) 一种d2d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10728803B2 (en) Adaptive and proactive feedback for power an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CN107800508B (zh) 一种信道编码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25946B (zh) 基站资源获取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08028721B (zh) 用于管理无线电会话的建立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