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2813B -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2813B
CN109802813B CN201711164924.5A CN201711164924A CN109802813B CN 109802813 B CN109802813 B CN 109802813B CN 201711164924 A CN201711164924 A CN 201711164924A CN 109802813 B CN109802813 B CN 1098028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information
offset value
downlink control
modulation
uplink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649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02813A (zh
Inventor
李胜钰
吕永霞
邵家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6492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02813B/zh
Priority to EP18877599.3A priority patent/EP3703449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8/114645 priority patent/WO201909606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802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2813A/zh
Priority to US16/874,166 priority patent/US1147697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02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28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04L1/0004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applied to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本申请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包括:获取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小于1;根据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映射至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在资源上传输。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上行数据,从而提升上行数据的传输可靠性,以满足终端设备的业务需求,例如URLLC业务。

Description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5G通信系统致力于支持更高系统性能,将支持多种业务类型、不同部署场景和更宽的频谱范围。其中,上述的多种业务类型包括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Broadband,eMBB),海量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MBMS)和定位业务等。不同部署场景包括室内热点(Indoor hotspot)、密集城区(Dense Urban)、郊区、城区宏覆盖(UrbanMacro)及高铁场景等。更宽的频谱范围是指5G将支持高达100GHz的频谱范围,这既包括6GHz以下的低频部分,也包括6GHz以上最高到100GHz的高频部分。
5G通信系统相比与4G通信系统的一大特征就是增加了对超可靠低时延业务的支持。URLLC的业务种类包括很多种,典型的用例包括工业控制、工业生产流程自动化、人机交互和远程医疗等。为更好的量化URLLC业务的性能指标,从而给5G系统设计提供基准输入和评估准则,其中,URLLC业务的性能指标包括时延、可靠性以及系统容量。
为了满足URLLC的高可靠、低时延需求,3GPP在设计5G NR(New Radio)时设计了一整套方案。例如,对于下行传输,首先提供更低的编码速率以提升单次传输的可靠性,并支持更大子载波间隔和更短的传输符号,以提供更多的重复传输机会。作为整体传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下行数据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不确认反馈,即(Hybrid AutomaticReQuest-Acknowledgement/NAcknowledgement,HARQ-ACK/NACK),十分重要,支持更可靠的下行数据传输必然要求对应的HARQ-ACK/NACK传输具有更低的误码率。同时,更精确的信道质量信息有助于提升下行资源利用效率,对提升高负载下网络整体传输可靠性也十分重要,因此5G NR也必须支持更低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传输误码率。也就是说,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的传输必须增强,包括提供更低的传输误码率和更短的反馈时延。
另一方面,上行传输也需要支持URLLC业务:上行传输本身应该可以支持更低的编码速率以增强自身传输的可靠性;同时,上行传输本身应该支持免授权(Grant-Free,GF)传输以降低等待时延。
考虑到上行控制信息UCI需要在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PUCCH)上携带,上行数据传输需要在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PUSCH)上携带,而目前NR的R15版本不支持PUCCH和PUSCH同时传输,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可以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上行数据,从而提升上行数据的传输可靠性,以满足终端设备的业务需求,例如URLLC业务。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包括:获取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小于1;根据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映射至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在资源上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包括: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和/或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与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至少一个预设比特域的指示信息或者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搜索空间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包括:当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为紧凑型下行控制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为第一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高层信令配置的数值或者预定义的数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包括: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以及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MCS偏移值,包括:接收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上行控制信息在免授权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其中,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免授权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包括: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根据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以及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其中,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大于等于1,或者小于1;根据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映射至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在资源上传输,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和/或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映射至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在资源上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包括:接收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根据所述高层信令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或者,接收高层信令与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所述高层信令指示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表格,表格中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编号和与不同编号对应的不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取值,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或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并指示所述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的取值编号,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与承载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或者,接收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或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并指示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的取值编号,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与承载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和预定义信息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或者所述第三下行控制信息中至少一个预设比特域的指示信息或者承载所述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搜索空间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包括:分别获取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时间差值;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与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其中,上述确定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过程中,当上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为多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时,可以确定每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终端设备根据多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该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包括:发送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小于1;根据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接收第一上行控制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包括:发送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和/或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与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包括:发送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上行控制信息在免授权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其中,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大于等于1,或者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小于1;根据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和/或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包括:发送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或者,发送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包括:发送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包括:发送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时间差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包括:通信设备获取上行数据的目标误块率取值,所述上行数据为由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承载的上行数据;所述通信设备获取上行控制信息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和所述UCI的负载大小;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上行数据的目标误块率取值、所述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和所述UCI的负载大小以及MCS偏移值映射方式,确定UCI在所述PUSCH上复用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MCS偏移值。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CS偏移值映射方式包括MCS偏移值映射函数f;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上行数据的目标误块率取值、所述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所述UCI的负载大小以及MCS偏移值映射方式,确定UCI在所述PUSCH上复用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MCS偏移值,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β=f(BLER1,BLER2,P)确定UCI在所述PUSCH上复用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MCS偏移值;
其中,β为UCI在所述PUSCH上复用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MCS偏移值,β<1或β≥1,BLER1为上行数据的目标误块率取值,BLER2为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P为所述UCI的负载大小。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CS偏移值映射函数f满足以下条件:
当x1≤x2时,f(x1,BLER2,P)≤f(x2,BLER2,P);
当y1≤y2时,f(BLER1,y1,P)≥f(BLER1,y2,P);
当P1≤P2时,f(BLER1,BLER2,P1)≥f(BLER1,BLER2,P2)。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CS偏移值映射方式包括MCS偏移值映射表格,所述MCS偏移值映射表格的每一行表示为[BLER1,BLER2,P,β];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上行数据的目标误块率取值、所述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所述UCI的负载大小以及MCS偏移值映射方式,确定UCI在所述PUSCH上复用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MCS偏移值,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上行数据的目标误块率取值、所述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所述UCI的负载大小,在所述MCS偏移值映射表格中匹配确定所述UCI在所述PUSCH上复用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MCS偏移值。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CS偏移值映射表格满足以下条件:
任意两行[x1,BLER2,P,β1]和[x2,BLER2,P,β2],当x1≤x2时,β1≤β2
任意两行[BLER1,y1,P,β1]和[BLER1,y2,P,β2],当y1≤y2时,β1≥β2
任意两行[BLER1,BLER1,P11]和[BLER1,BLER1,P22],当P1≤P2时,β1≥β2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时,所述通信设备获取上行数据的目标误块率取值,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上行数据的目标误块率取值;或者,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当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为特定格式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特定格式确定所述上行数据的目标误块率取值。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时,所述通信设备获取上行控制信息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和所述UCI的负载大小,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和所述UCI的负载大小;或者,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当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为特定格式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特定格式确定所述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和所述UCI的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对应的HARQ-ACK/NACK反馈信息对应的目标误块率取值和信道状态信息CSI对应的目标误块率取值,所述UCI的负载大小包括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对应的HARQ-ACK/NACK反馈信息对应的负载大小和所述CSI对应的负载大小。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结构上的组成部分,又或者是结构上独立于终端设备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项实现方式、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意一项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结构上的组成部分,又或者是结构上独立于终端设备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与该存储器通过该总线连接,当该终端设备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终端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项实现方式、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意一项实现方式中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终端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项实现方式、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意一项实现方式中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项实现方式、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意一项实现方式中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结构上的组成部分,又或者是结构上独立于网络设备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项实现方式、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意一项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结构上的组成部分,又或者是结构上独立于网络设备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通信接口;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与该存储器通过该总线连接,当该网络设备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网络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项实现方式、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意一项实现方式中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网络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项实现方式、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意一项实现方式中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项实现方式、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任意一项实现方式中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或任一方面的任意一项实现方式所述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框架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的另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如图3所示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在传输资源上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另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的另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如图6所示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在传输资源上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另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的另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如图9所示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在传输资源上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另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如图11所示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在传输资源上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的另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4为如图13所示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在传输资源上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的另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6为如图15所示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在传输资源上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为本申请涉及的通信系统的框架图。本申请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适用于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是LTE通信系统,也可以是未来其他通信系统(例如5G通信系统),在此不作限制。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本申请所涉及的通信设备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或者接入点,或者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等,在此并不限定。
终端设备: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or User Equipment),在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Scheme,MCS)偏移值可以小于1,也可以大于1,其中,当UCI的传输可靠性需求小于PUSCH所在资源传输上行数据的可靠性需求时,该MCS偏移值可以小于1,当UCI的传输可靠性需求大于PUSCH所在资源传输上行数据的可靠性需求时,该MCS偏移值可以大于1。其中,可靠性需求可以使用不同的参数来衡量,比如可以使用传输误块率的目标值(Block Error RateTarget,BLER Target)来衡量。具体的,当UCI的传输BLER Target小于PUSCH的传输BLERTarget时,MCS偏移值大于1,反之,MCS偏移值小于1。
本申请所涉及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可以是上行许可信息(Uplink grant,UL grant),第二DCI和第三DCI可以是下行许可信息(Downlink grant,DL grant)。
本申请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为,通过高层信令和/或上行许可信息(Uplink grant,UL grant)向终端设备指示MCS偏移值,其中,上行许可信息(ULGrant)指示的MCS偏移值为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之前和/或上行许可信息本身调度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在PUSCH上复用传输的第一MCS偏移值,终端设备根据第一MCS偏移值,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映射至PUSCH所在资源上传输。
本申请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另一种可实现方式,分别通过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和该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之后的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向终端设备指示MCS偏移值,其中,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指示的MCS偏移值为上行许可信息(ULGrant)之前和/或上行许可信息本身调度的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在PUSCH上复用传输的第一MCS偏移值,该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之后的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指示的MCS偏移值为该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之后调度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PUSCH上复用传输的第二MCS偏移值,终端设备分别根据不同的上行控制信息在PUSCH上复用传输的MCS偏移值,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映射至PUSCH所在资源上传输。
其中,通过高层信令和/或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一MCS偏移值,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为:显式或隐式的指示。
显式的指示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通过高层信令和/或上行许可信息(ULGrant)指示。一种可实现方式,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第一MCS偏移值。另一种可实现方式,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直接显示动态指示第一MCS偏移值。再一种可实现方式,高层信令配置MCS偏移值配置信息,该MCS偏移值配置信息包括MCS偏移值取值集合和该集合中每个MCS偏移值对应的编号,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指示具体取值编号。又一种可实现方式,高层信令配置MCS偏移值配置信息,该MCS偏移值配置信息可以是一个表格,表格中不同UCI内容和/或负载大小分段对应不同MCS偏移值取值。又一种可实现方式,高层信令配置MCS偏移值配置信息,该MCS偏移值配置信息可以是多个表格,不同表格的元素可以不同,同一表格中不同元素对应不同UCI内容和/或负载大小分段下的MCS偏移值取值,上行许可信息(ULGrant)指示使用的表格编号。其中,UCI内容具体可以是HARQ-ACK/NACK、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信道状态信息(CSI Part 1)、CSI Part 2中任意一项或多项,且UCI的负载大小payload可以分段(例如对于HARQ-ACK/NACK,按照payload<=2、2<2payload<=11、payload>11分成3段,对于SR只有1段,对于CSI Part 1和CSI part 2,按照payload<=11和payload>11分为2段),这样不同UCI内容和/或不同负载分段,对应不同的MCS偏移值。
隐式的指示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一种可实现方式,通过上行许可信息(ULGrant)的格式和预定义信息或高层信令指示,其中,预定义信息或高层信令静态/半静态配置第一MCS偏移值的取值和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的格式的映射关系。另一种可实现方式,预定义信息或高层信令静态/半静态配置MCS偏移值配置信息,该MCS偏移值配置信息可以是多个表格、以及不同表格和不同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格式的映射关系,不同表格包含的元素可以不同,同一表格不同元素对应不同UCI内容和/或负载大小分段下的MCS偏移值取值集。
其中,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的格式具体可以根据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的比特数确定,也可以根据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的预设比特域的指示信息确定,也可以根据承载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的搜索空间的类型确定,如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在公共搜索空间(Common Search Space,CSS)还是用户特定搜索空间(UE-specific SearchSpace,USS)上承载。
其中,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的格式可以根据需求分为多种不同的格式,举例而言,可以分为三种格式,包括紧凑型、普通型和扩展型。具体可以设置比特数阈值范围,一个阈值范围对应一种格式。又比如,可以分为三种格式,Fallback型、紧凑型和普通型,其中Fallback型/紧凑型和普通型之间通过比特数目来区分,Fallback型和紧凑型通过承载的搜索空间的类型来区分,例如UL grant在USS上承载就是紧凑型,在CSS上承载就是Fallback型。
其中,通过高层信令和/或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二MCS偏移值,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为:显式或隐式的指示。
显式的指示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通过高层信令和/或下行许可信息(DLGrant)指示。一种可实现方式,高层信令半静态指示第二MCS偏移值。另一种可实现方式,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直接显示动态指示第二MCS偏移值。再一种可实现方式,高层信令配置MCS偏移值配置信息,该MCS偏移值配置信息包括MCS偏移值取值集合和该集合中每个MCS偏移值对应的编号,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指示具体取值编号。又一种可实现方式,高层信令配置MCS偏移值配置信息,该MCS偏移值配置信息可以是多个表格,不同表格的元素可以不同,同一表格中不同元素对应不同UCI内容和/或负载大小分段下的MCS偏移值取值,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指示所使用的表格编号。其中,UCI内容具体可以是HARQ-ACK/NACK、SR、CSI Part 1、CSI Part 2中某个,且UCI的负载大小payload可以分段(例如对于HARQ-ACK/NACK,payload<=2和payload>2分成2段,对于SR只有1段,对于CSI Part 1和CSI part2,分为payload<=2,3<payload<=11,和payload>11三段),这样不同UCI内容和/或不同负载大小分段,对应不同的MCS偏移值。
隐式的指示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一种可实现方式,通过下行许可信息(DLGrant)的格式和预定义信息或高层信令指示,其中,预定义信息或高层信令静态/半静态配置第二MCS偏移值的取值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的格式的映射关系。另一种可实现方式,通过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与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的接收时间差值和预定义信息或高层信令指示,其中,预定义信息或高层信令静态/半静态配置第二MCS偏移值的取值和时间差值的映射关系。另一种可实现方式,预定义信息或高层信令静态/半静态配置MCS偏移值配置信息,该MCS偏移值配置信息可以是多个表格、以及不同表格和不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格式的映射关系,不同表格的元素可以不同,同一表格中不同元素对应不同UCI内容和/或负载大小分段下的MCS偏移值取值。再一种可实现方式,预定义信息或高层信令静态/半静态配置MCS偏移值配置信息,该MCS偏移值配置信息可以是多个表格、以及不同表格和不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与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的接收时间差值的映射关系,不同表格的元素可以不同,同一表格中不同元素对应不同UCI内容和/或负载大小分段下的MCS偏移值取值。
其中,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的格式具体可以根据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的比特数确定,也可以根据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的预设比特域的指示信息确定,也可以根据承载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的搜索空间的类型确定,如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在公共搜索空间(Common Search Space,CSS)还是用户特定搜索空间(UE-specific SearchSpace,USS)上承载。
其中,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的格式可以根据需求分为多种不同的格式,举例而言,可以分为三种格式,包括紧凑型、普通型和扩展型。具体可以设置比特数阈值范围,一个阈值范围对应一种格式。又比如,可以分为三种格式,Fallback型、紧凑型和普通型,其中Fallback型/紧凑型和普通型之间通过比特数目来区分,Fallback型和紧凑型通过ULGrant出现位置来区分,例如DL grant在USS上承载就是紧凑型,在CSS上承载就是Fallback型。
需要说明的是,预定义信息或高层信令静态/半静态配置第二MCS偏移值的取值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的格式的映射关系,与预定义信息或高层信令静态/半静态配置第一MCS偏移值的取值和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的格式的映射关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的格式与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的格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设置。
图2为本申请的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网络设备发送第一MCS偏移值。
其中,所述第一MCS偏移值小于1。
具体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高层信令和/或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例如,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一MCS偏移值,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为:上述显式或隐式的指示,具体实施方式参见上述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02、终端设备获取第一MCS偏移值。
其中,终端设备根据步骤101中网络设备发送的高层信令和/或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获取第一MCS偏移值。
其中,当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和/或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显示的指示第一MCS偏移值时,终端设备获取第一MCS偏移值。当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和/或第一下行控制信息隐式的指示第一MCS偏移值时,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获取第一MCS偏移值。
步骤103、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MCS偏移值,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映射至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在资源上传输。
相应的,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MCS偏移值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接收第一上行控制信息。
可选的,上述步骤101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为,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和/或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MCS偏移值。相应的,步骤102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为,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和/或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与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MCS偏移值。
其中,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与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具体指,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与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在时域部分重叠或全部重叠,举例而言,部分重叠: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占用时隙中的符号1至10,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占用该时隙中的符号9至13。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至少一个预设比特域的指示信息或者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搜索空间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
其中,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MCS偏移值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为,当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为紧凑型下行控制信息时,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为第一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高层信令配置的数值或者预定义的数值。
可选的,上述步骤101的另一种可实现方式为,网络设备发送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和/或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MCS偏移值。相应的,步骤102的另一种可实现方式为,终端设备接收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和/或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与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和/或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MCS偏移值。
本实施例,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MCS偏移值,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MCS偏移值,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映射至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在资源上传输,其中,第一MCS偏移值小于1,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MCS偏移值,向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上行数据分配合适的传输资源,均衡二者传输可靠性需求的差异,其中,第一MCS偏移值小于1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上行数据,从而提升上行数据的传输可靠性,以满足终端设备的业务需求,例如URLLC业务。
下面采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图2所示的本申请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进行具体解释说明。
图3为本申请的另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如图3所示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在传输资源上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为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为例做举例说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其中,该第一下行许可信息用于调度终端设备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并反馈相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和调度终端设备上报A-CSI中至少一项。该第一下行许可信息还携带参数K0与K1,其中,参数K0用于指示PDSCH的传输时延,参数K1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的反馈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以网络设备在时隙n-1向终端发送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该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用于调度终端设备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并反馈相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以及K0=0,K1=6为例做举例说明,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在时隙n-1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并在时隙n-1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由于K1=6,终端设备获知需要在时隙n+5向网络设备反馈时隙n-1的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
步骤2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
其中,该上行许可信息用于调度终端设备通过PUSCH发送上行数据、调度终端设备上报A-CSI和调度终端设备发送需要在PUSCH上复用传输的其他信息中至少一项。该上行许可信息携带参数K2,其中,参数K2用于指示PUSCH的传输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以网络设备在时隙n向终端发送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该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用于调度终端设备通过PUSCH发送上行数据和调度终端设备上报A-CSI、以及K2=5为例做举例说明,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在时隙n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由于K2=5,终端设备获知在时隙n+5通过PUSCH发送上行数据,并上报A-CSI。
步骤203、终端设备根据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 1在PUSCH上复用传输的第一MCS偏移值。
其中,以上述步骤中的举例做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实施例包括两个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1,其中,一个是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另一个是A-CSI,其中,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为上行许可信息(ULGrant)之前调度的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在本实施例中,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可以为步骤201中的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分别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在PUSCH上复用传输的第一MCS偏移值,以及A-CSI在PUSCH上复用传输的第一MCS偏移值。二者的第一MCS偏移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由此可见,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调用的内容确定一个第一MCS偏移值或者多个第一MCS偏移值。
其中,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可以显式或隐式的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一MCS偏移值,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确定第一MCS偏移值。其中,显式或隐式的指示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见上述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4、终端设备根据第一MCS偏移值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 1在PUSCH上传输的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1。
以上述步骤中举例说明做进一步举例说明,由于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和A-CSI需要在时隙n+5传输,即需要复用至PUSCH上,所以终端设备需要根据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在PUSCH上复用传输的第一MCS偏移值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在PUSCH上传输的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11,根据A-CSI在PUSCH上复用传输的第一MCS偏移值确定A-CSI在PUSCH上传输的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12,即Q1包括Q11和Q12。
由此可见,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一个第一MCS偏移值或者多个第一MCS偏移值确定一个或多个调制编码符号数据。
步骤205、终端设备根据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1,对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 1进行编码调制和速率匹配,并映射至PUSCH所在资源上传输。
具体的,以上述步骤中举例说明做进一步举例说明,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在时隙n+5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和A-CSI。即,分别将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和A-CSI映射至PUSCH所在资源上传输,其中,可以映射至PUSCH所在资源中的连续的资源上传输,也可以映射至PUSCH所在资源中的不连续的资源上传输。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MCS偏移值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
本实施例,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 1在PUSCH上复用传输的第一MCS偏移值,并根据该第一MCS偏移值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映射至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在资源上传输,其中,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MCS偏移值,向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上行数据分配合适的传输资源,均衡二者传输可靠性需求的差异,其中,第一MCS偏移值小于1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上行数据,从而提升上行数据的传输可靠性,以满足终端设备的业务需求,例如URLLC业务。第一MCS偏移值大于1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从而提升上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可靠性,以满足终端设备的业务需求。
并且,本实施例可以将多个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分别映射至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传输,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
图5为本申请的另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为免授权(Grant free)的PUSCH传输,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网络设备发送高层信令。
其中,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上行控制信息在免授权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
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高层信令。
步骤302、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其中,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免授权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
本实施例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具体可以为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步骤303、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MCS偏移值。
具体的,一种可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MCS偏移值,另一种可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MCS偏移值,在一种可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MCS偏移值。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中至少一个预设比特域的指示信息或者承载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搜索空间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
其中,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MCS偏移值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为,当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为紧凑型下行控制信息时,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为第一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高层信令配置的数值或者预定义的数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终端设备根据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以及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可选的,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MCS偏移值,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或者,终端设备可以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以及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指示,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或者,终端设备可以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以及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步骤304、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MCS偏移值,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映射至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在资源上传输。
相应的,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MCS偏移值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接收第一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本实施例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不需要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调度,其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业务需求由终端触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301中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也可以不通过高层信令指示,另一种可实现方式,该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可以是预定义的信息。
本实施例,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下行许可信息(DLGrant)),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MCS偏移值,并根据该第一MCS偏移值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映射至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在资源上传输,其中,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MCS偏移值,向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上行数据分配合适的传输资源,均衡二者传输可靠性需求的差异,其中,第一MCS偏移值小于1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上行数据,从而提升上行数据的传输可靠性,以满足终端设备的业务需求,例如URLLC业务。第一MCS偏移值大于1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从而提升上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可靠性,以满足终端设备的业务需求。
下面采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图5所示的本申请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进行具体解释说明。
图6为本申请的另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7为如图6所示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在传输资源上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以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为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为例做举例说明,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高层配置信息和/或预定义信息。
其中,该高层配置信息和/或预定义信息携带免授权(Grant free)传输配置信息,该免授权(Grant free)传输配置信息包括传输周期、偏移值、时频资源、以及UCI在免授权资源上复用传输的MCS偏移值配置信息等。
步骤4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其中,该第一下行许可信息用于调度终端设备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并反馈相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和调度终端设备上报A-CSI中至少一项。该第一下行许可信息还携带参数K0与K1,其中,参数K0用于指示PDSCH的传输时延,参数K1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的反馈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以网络设备在时隙n向终端发送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该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用于调度终端设备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并反馈相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以及K0=0,K1=6为例做举例说明,如图7所示,终端设备在时隙n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并在时隙n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由于K1=6,终端设备获知需要在时隙n+6向网络设备反馈时隙n的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
步骤403、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的MCS偏移值。
其中,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可以显式或隐式的向终端设备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的MCS偏移值,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的MCS偏移值。
步骤404、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本申请实施例以网络设备在时隙n+2向终端发送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该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用于调度终端设备上报A-CSI,该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Grant)的K1=4为例做举例说明,如图7所示,终端设备在时隙n+2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该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用于调度终端设备发送A-CSI,由于K1=4,终端设备获知需要在时隙n+6向网络设备反馈A-CSI。
步骤405、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确定A-CSI的MCS偏移值。
其中,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可以显式或隐式的向终端设备指示A-CSI的MCS偏移值,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确定A-CSI的MCS偏移值。
步骤406、终端设备根据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的MCS偏移值和A-CSI的MCS偏移值分别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和A-CSI在PUSCH上传输的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11和Q12。
以上述步骤中举例说明做进一步举例说明,由于上行控制信息需要在时隙n+6传输,当终端设备确定时隙n+6需要通过PUSCH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时,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上述上行控制信息需要复用至PUSCH上,所以终端设备需要根据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的MCS偏移值和A-CSI的MCS偏移值分别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和A-CSI在PUSCH上传输的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11和Q12。
步骤407、终端设备根据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11和Q12,分别对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和A-CSI进行编码调制和速率匹配,并映射至PUSCH所在资源上传输。
具体的,如图7所示,终端设备在时隙n+6通过PUSCH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和A-CSI。
本实施例,网络设备在不同的时间资源上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Grant)和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确定由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调度的信息的MCS偏移值,根据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Grant)确定由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调度的信息的MCS偏移值,其中,终端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与承载由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调度的信息和由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调度的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终端设备根据由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调度的信息的MCS偏移值和由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调度的信息的MCS偏移值分别确定二者各自调度的信息在PUSCH上传输的调制编码符号数据,根据调制编码符号数据将其映射至PUSCH所在资源上传输。以满足终端设备的业务需求。
图8为本申请的另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图2所示实施例之后还包括终端设备获取第二MCS偏移值,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501、网络设备发送第一MCS偏移值。
步骤502、终端设备获取第一MCS偏移值。
其中,步骤501至步骤502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步骤101至步骤102,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3、网络设备发送第二MCS偏移值。
其中,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大于等于1,或者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小于1。
具体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高层信令和/或第三下行控制信息(例如,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二MCS偏移值,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为:上述显式或隐式的指示,具体实施方式参见上述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4、终端设备获取第二MCS偏移值。
其中,终端设备根据步骤503中网络设备发送的高层信令和/或第三下行控制信息,获取第二MCS偏移值。
其中,当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和/或第三下行控制信息显示的指示第二MCS偏移值时,终端设备获取第二MCS偏移值。当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和/或第三下行控制信息隐式的指示第二MCS偏移值时,终端设备根据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获取第二MCS偏移值。
步骤505、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MCS偏移值和/或所述第二MCS偏移值,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映射至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在资源上传输。
相应的,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MCS偏移值和/或第二MCS偏移值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接收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上述第三下行控制信息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相应的,第二MCS偏移值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可选的,步骤504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终端设备接收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根据所述高层信令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或者,终端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与承载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或者所述第三下行控制信息中至少一个预设比特域的指示信息或者承载所述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搜索空间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分别获取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时间差值;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与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其中,上述确定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过程中,当上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为多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时,可以确定每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终端设备根据多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该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本实施例,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一MCS偏移值和第二MCS偏移值,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MCS偏移值和/或第二MCS偏移值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映射至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在资源上传输,其中,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MCS偏移值、第二MCS偏移值,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上行数据分配合适的传输资源,均衡三者传输可靠性需求的差异,以匹配多种业务传输和多个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可靠性需求波动,以满足终端设备的业务需求。
下面采用两个具体的实施例对图8所示的本申请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进行具体解释说明。
图9为本申请的另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10为如图9所示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在传输资源上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为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第三下行控制信息为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为例做举例说明,与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不同,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为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之前发送的下行许可信息,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601、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高层配置信息和/或预定义信息。
其中,该高层配置信息和/或预定义信息携带终端设备的最低数据处理时间需求τ,该最低数据处理时间需求τ用于表示终端设备从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所需要的最低处理时间,或者用于表示从接收A-CSI报告调度请求到完成信道测量所需要的最低处理时间,τ可以取任意自然数,其具体设置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以τ取2为例做举例说明,即以所需要的最低处理时间为2个时隙为例。
步骤6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其中,该第一下行许可信息用于调度终端设备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并反馈相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和调度终端设备上报A-CSI中至少一项。该第一下行许可信息还携带参数K0与K1,其中,参数K0用于指示PDSCH的传输时延,参数K1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的反馈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以网络设备在时隙n-1向终端发送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该第一下行许可信息用于调度终端设备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并反馈相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以及K0=0,K1=6为例做举例说明,如图10所示,终端设备在时隙n-1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并在时隙n-1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由于K1=6,终端设备获知需要在时隙n+5向网络设备反馈时隙n-1的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记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1。
步骤603、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
其中,该上行许可信息用于调度终端设备通过PUSCH发送上行数据、调度终端设备上报A-CSI和调度终端设备发送需要在PUSCH上复用传输的其他信息中至少一项。该上行许可信息携带参数K2,其中,参数K2用于指示PUSCH的传输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以网络设备在时隙n向终端发送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该上行许可信息用于调度终端设备通过PUSCH发送上行数据、以及K2=5为例做举例说明,如图10所示,终端设备在时隙n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由于K2=5,终端设备获知在时隙n+5通过PUSCH发送上行数据。
步骤604、终端设备根据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 1在PUSCH上复用传输的第一MCS偏移值。
其中,以上述步骤中的举例做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实施例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 1包括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为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之前调度的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在本实施例中,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可以为步骤602中的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即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1。
其中,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可以显式或隐式的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一MCS偏移值,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确定第一MCS偏移值。其中,显式或隐式的指示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见上述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605、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和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均携带携带参数K0与K1,其中,参数K0用于指示各自调度的PDSCH的传输时延,参数K1用于指示各自调度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的反馈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以网络设备在时隙n+1向终端发送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该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用于调度终端设备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并反馈相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以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中的K0=0,K1=4为例做举例说明,如图10所示,终端设备在时隙n+1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并在时隙n+1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由于K1=4,终端设备获知需要在时隙n+5向网络设备反馈时隙n+1的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即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2。
步骤606、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确定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2在PUSCH上复用传输的第二MCS偏移值。
其中,该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 2包括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其中,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为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之后调度的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在本实施例中,该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可以为步骤605中的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即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2。
其中,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可以显式或隐式的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二MCS偏移值,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确定第二MCS偏移值。
步骤607、终端设备根据第一MCS偏移值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 1在PUSCH上传输的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1,根据第二MCS偏移值确定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 2在PUSCH上传输的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2。
以上述步骤中举例说明做进一步举例说明,由于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 1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 2均需要在时隙n+5传输,即需要复用至PUSCH上,所以终端设备需要根据第一MCS偏移值和第二MCS偏移值分别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 1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 2在PUSCH上传输的调制编码符号数据。
步骤608、终端设备根据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1和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2,分别对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 1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 2进行编码调制和速率匹配,并映射至PUSCH所在资源上传输。
具体的,以上述步骤中举例说明做进一步举例说明,如图10所示,终端设备在时隙n+5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1和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2。即,分别将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1和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2映射至PUSCH所在资源上传输,其中,可以映射至PUSCH所在资源中的连续的资源上传输,也可以映射至PUSCH所在资源中的不连续的资源上传输。由于二者信息类型相同均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则也可以将二者合并后,映射至PUSCH所在资源上传输。
本实施例,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一MCS偏移值和第二MCS偏移值,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MCS偏移值和/第二MCS偏移值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映射至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在资源上传输,其中,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MCS偏移值、第二MCS偏移值,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上行数据分配合适的传输资源,均衡三者传输可靠性需求的差异,以匹配多种业务传输和多个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可靠性需求波动,以满足终端设备的业务需求。
图11为本申请的另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12为如图11所示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在传输资源上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9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上行许可信息之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即本实施例包括多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本实施例以多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Grant)和第三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为例做举例说明,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701、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高层配置信息和/或预定义信息。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高层配置信息和/或预定义信息。
步骤7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步骤703、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
步骤704、终端设备根据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 1在PUSCH上复用传输的第一MCS偏移值。
其中,步骤701至步骤704的具体解释说明可以参见图9所示实施例的步骤601至步骤604,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705、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和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均携带携带参数K0与K1,其中,参数K0用于指示各自调度的PDSCH的传输时延,参数K1用于指示各自调度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的反馈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以网络设备在时隙n+1向终端发送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用于调度终端设备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并反馈相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以及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中的K0=0,K1=4为例做举例说明,如图12所示,终端设备在时隙n+1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并在时隙n+1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由于K1=4,终端设备获知需要在时隙n+5向网络设备反馈时隙n+1的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ACK/NACK),记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2。
其中,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可以显式或隐式的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二MCS偏移值,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确定第二MCS偏移值。
步骤706、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本申请实施例以网络设备在时隙n+2向终端发送第三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该第三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用于调度终端设备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并反馈相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以及第三下行许可信息(DLGrant)中的K0=0,K1=3为例做举例说明,如图12所示,终端设备在时隙n+2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并获知需要在时隙n+5向网络设备反馈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记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3。
其中,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可以显式或隐式的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三MCS偏移值,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三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确定第三MCS偏移值。
步骤707、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和第三下行许可信息(DLGrant)确定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 2在PUSCH上复用传输的MCS偏移值。
其中,该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 2包括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2和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3,其中,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2为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调度的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3为第三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调度的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
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和第三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分别确定两个第二MCS偏移值,该两个MCS偏移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据两个第二MCS偏移值确定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 2在PUSCH上复用传输的MCS偏移值。
步骤708、终端设备根据第一MCS偏移值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 1在PUSCH上传输的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1,根据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 2在PUSCH上复用传输的MCS偏移值确定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 2在PUSCH上传输的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2。
以上述步骤中举例说明做进一步举例说明,由于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 1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 2均需要在时隙n+5传输,即需要复用至PUSCH上,所以终端设备需要根据第一MCS偏移值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 2在PUSCH上复用传输的MCS偏移值分别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 1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 2在PUSCH上传输的调制编码符号数据。
步骤709、终端设备根据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1和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2,分别对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 1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 2进行编码调制和速率匹配,并映射至PUSCH所在资源上传输。
具体的,以上述步骤中举例说明做进一步举例说明,如图12所示,终端设备在时隙n+5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1、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2和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3。即,分别将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1、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2和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3映射至PUSCH所在资源上传输,其中,可以映射至PUSCH所在资源中的连续的资源上传输,也可以映射至PUSCH所在资源中的不连续的资源上传输。
本实施例,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第一MCS偏移值和第二MCS偏移值,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MCS偏移值和/第二MCS偏移值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映射至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在资源上传输,其中,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MCS偏移值、第二MCS偏移值,将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上行数据分配合适的传输资源,均衡三者传输可靠性需求的差异,以匹配多种业务传输和多个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可靠性需求波动,以满足终端设备的业务需求。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将上行控制信息的MCS偏移值与单次指示解耦,通过分别向终端设备指示PUSCH上传输的上行数据的目标误块率取值、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和UCI的负载大小,使得终端根据上述指示以及MCS偏移值映射方式,确定UCI在PUSCH上复用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MCS偏移值,终端设备根据该MCS偏移值,将上行控制信息映射至PUSCH所在资源上传输。
下面采用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具体解释说明。
图13为本申请的另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14为如图13所示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在传输资源上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801、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高层配置信息和/或预定义信息。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高层配置信息和/或预定义信息。
其中,该高层配置信息和/或预定义信息携带终端设备的最低数据处理时间需求τ,该最低数据处理时间需求τ用于表示终端设备从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所需要的最低处理时间,或者用于表示从接收A-CSI报告调度请求到完成信道测量所需要的最低处理时间,τ可以取任意自然数,其具体设置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以τ取2为例做举例说明,即以所需要的最低处理时间为2个时隙为例。
步骤8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其中,该第一下行许可信息用于调度终端设备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并反馈相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和调度终端设备上报A-CSI中至少一项。该第一下行许可信息还携带参数K0与K1,其中,参数K0用于指示PDSCH的传输时延,参数K1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的反馈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以网络设备在时隙n-1向终端发送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该第一下行许可信息用于调度终端设备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并反馈相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以及K0=0,K1=7为例做举例说明,如图14所示,终端设备在时隙n-1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并在时隙n-1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由于K1=7,终端设备获知需要在时隙n+6向网络设备反馈时隙n-1的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
步骤803、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确定第一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和所述第一UCI的负载大小。
其中,所述第一UCI是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调度的UCI,本实施例中是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第一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和所述第一UCI的负载大小,也可以根据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Grant)的指示信息确定第一UCI的负载大小,根据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的格式确定第一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也可以根据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的格式确定第一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和所述第一UCI的负载大小。
步骤804、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
其中,该上行许可信息用于调度终端设备通过PUSCH发送上行数据、调度终端设备上报A-CSI和调度终端设备发送需要在PUSCH上复用传输的其他信息中至少一项。该上行许可信息携带参数K2,其中,参数K2用于指示PUSCH的传输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以网络设备在时隙n向终端发送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该上行许可信息用于调度终端设备通过PUSCH发送上行数据和调度终端设备上报A-CSI、以及K2=6为例做举例说明,如图14所示,终端设备在时隙n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许可信息(ULGrant),由于K2=6,终端设备获知在时隙n+6通过PUSCH发送上行数据,并上报A-CSI。
步骤805、终端设备根据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确定PUSCH的目标误块率取值和第二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与负载大小。
其中,所述第二UCI是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调度的UCI,本实施例中是A-CSI。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第二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和所述第二UCI的负载大小,也可以根据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的指示信息确定第二UCI的负载大小,根据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的格式确定第二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也可以根据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的格式确定第二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和所述第二UCI的负载大小。
步骤806、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和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均携带携带参数K0与K1,其中,参数K0用于指示各自调度的PDSCH的传输时延,参数K1用于指示各自调度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的反馈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以网络设备在时隙n+1向终端发送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该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用于调度终端设备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并反馈相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以及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Grant)中的K0=0,K1=5为例做举例说明,如图14所示,终端设备在时隙n+1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并在时隙n+1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由于K1=5,终端设备获知需要在时隙n+6向网络设备反馈时隙n+1的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
步骤807、终端设备根据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确定第三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和所述第三UCI的负载大小。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第三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和所述第三UCI的负载大小,也可以根据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Grant)的指示信息确定第三UCI的负载大小,根据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的格式确定第三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也可以根据第二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的格式确定第三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和所述第三UCI的负载大小。
步骤808、终端设备根据PUSCH承载的上行数据的目标误块率取值、第一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所述第一UCI的负载大小以及MCS偏移值映射方式,确定第一UCI在所述PUSCH上复用传输的MCS偏移值。
步骤809、终端设备根据PUSCH承载的上行数据的目标误块率取值、第二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所述第二UCI的负载大小以及MCS偏移值映射方式,确定第二UCI在所述PUSCH上复用传输的MCS偏移值。
步骤810、终端设备根据PUSCH承载的上行数据的目标误块率取值、第三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所述第三UCI的负载大小以及MCS偏移值映射方式,确定第三UCI在所述PUSCH上复用传输的MCS偏移值。
步骤811、终端设备根据第一UCI在所述PUSCH上复用传输的MCS偏移值确定上行控制信息在PUSCH上传输的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11、第二UCI在所述PUSCH上复用传输的MCS偏移值确定上行控制信息在PUSCH上传输的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12、第三UCI在所述PUSCH上复用传输的MCS偏移值确定上行控制信息在PUSCH上传输的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13。
步骤812、终端设备根据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11,对第一UCI进行编码调制和速率匹配,根据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12,对第二UCI进行编码调制和速率匹配,根据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13,对第三UCI进行编码调制和速率匹配,并分别映射至PUSCH所在资源上传输。
具体的,如图14所示,终端设备在时隙n+6通过PUSCH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第一UCI、第二UCI和第三UCI。
本实施例,将上行控制信息的MCS偏移值与单次指示解耦,实现灵活匹配业务传输的可靠性需求。
图15为本申请的另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16为如图15所示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在传输资源上的示意图,与图12所示实施例不同,本实施例的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为是紧凑型上行许可信息(Compact UL Grant),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901、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高层配置信息和/或预定义信息。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高层配置信息和/或预定义信息。
其中,该高层配置信息和/或预定义信息携带终端设备的最低数据处理时间需求τ,该最低数据处理时间需求τ用于表示终端设备从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到生成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所需要的最低处理时间,或者用于表示从接收A-CSI报告调度请求到完成信道测量所需要的最低处理时间,τ可以取任意自然数,其具体设置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以τ取1为例做举例说明,即以所需要的最低处理时间为1个时隙为例。
步骤9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
其中,该第一下行许可信息用于调度终端设备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并反馈相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和调度终端设备上报A-CSI中至少一项。该第一下行许可信息还携带参数K0与K1,其中,参数K0用于指示PDSCH的传输时延,参数K1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的反馈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以网络设备在时隙n-1向终端发送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该第一下行许可信息用于调度终端设备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并反馈相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以及K0=0,K1=4为例做举例说明,如图16所示,终端设备在时隙n-1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并在时隙n-1通过PDSCH接收下行数据,由于K1=4,终端设备获知需要在时隙n+3向网络设备反馈时隙n-1的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
其中,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可以是普通型下行许可信息或者紧凑型下行许可信息,当第一下行许可信息是普通型下行许可信息时,该第一下行许可信息包括目标误块率取值指示比特域,当第一下行许可信息是紧凑型下行许可信息时,该第一下行许可信息不包含该比特域,隐式指示一个高层配置的目标误块率取值。
步骤903、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确定第一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和所述第一UCI的负载大小。
其中,所述第一UCI是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调度的UCI,本实施例中是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
以上述举例做进一步举例说明,终端设备在时隙n-1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DLGrant和PDSCH,并获知自己需要在时隙n+3上送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 Grant),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的负载大小,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下行许可信息(DLGrant)的格式和高层配置信息,确定混合自动重传应答消息-确认/不确认(HARQ-ACK/NACK)的目标误块率取值。
步骤904、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
其中,该上行许可信息用于调度终端设备通过PUSCH发送上行数据、调度终端设备上报A-CSI和调度终端设备发送需要在PUSCH上复用传输的其他信息中至少一项。该上行许可信息携带参数K2,其中,参数K2用于指示PUSCH的传输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以网络设备在时隙n向终端发送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该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为紧凑型上行许可信息、该上行许可信息用于调度终端设备通过PUSCH发送上行数据、以及K2=3为例做举例说明,如图16所示,终端设备在时隙n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由于K2=3,终端设备获知在时隙n+3通过PUSCH发送上行数据。
步骤905、终端设备根据上行许可信息(UL Grant)确定PUSCH的目标误块率取值。
由于终端设备在时隙n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紧凑型上行许可信息,获知自己需要在时隙n+3通过PUSCH发送上行数据,终端设备根据紧凑型上行许可信息的格式和高层配置信息,确定调度PUSCH传输的目标误块率取值。
步骤906、终端设备根据PUSCH传输的目标误块率取值、第一UCI的目标误块率取值、所述第一UCI的负载大小以及MCS偏移值映射方式,确定第一UCI在所述PUSCH上复用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MCS偏移值。
步骤907、终端设备根据第一UCI在所述PUSCH上复用传输的MCS偏移值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在PUSCH上传输的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1。
步骤908、终端设备根据调制编码符号数据Q1,对第一UCI进行编码调制和速率匹配,并映射至PUSCH所在资源上传输。
具体的,如图16所示,终端设备在时隙n+3上通过PUSCH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和第一UCI。
本实施例,将上行控制信息的MCS偏移值与单次指示解耦,实现灵活匹配业务传输的可靠性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方法或步骤,也可以是由终端设备内部的芯片实现的。由网络设备实现的方法或者步骤,也可以是由网络设备内部的芯片实现的。
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包括:收发模块11和处理模块12。
所述处理模块12,用于获取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小于1;所述收发模块1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映射至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在资源上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模块11,用于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和/或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与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1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至少一个预设比特域的指示信息或者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搜索空间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12用于:当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为紧凑型下行控制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为第一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高层信令配置的数值或者预定义的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模块11,还用于接收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所述处理模块12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以及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模块11用于:接收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上行控制信息在免授权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其中,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免授权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所述处理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MCS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12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根据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以及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12还用于: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其中,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大于等于1,或者小于1;根据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和/或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映射至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在资源上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模块11用于接收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高层信令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或者,所述收发模块11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与承载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1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或者所述第三下行控制信息中至少一个预设比特域的指示信息或者承载所述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搜索空间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12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时间差值;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与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本实施例以上所述的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芯片执行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其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相应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1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21和处理器22。
在硬件实现上,以上收发模块11可以是本实施例中的收发器21。以上处理模块12可以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终端设备的处理器22中。
所述收发器21可以包括混频器等必要的射频通信器件。所述处理器22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 Array,FPGA)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22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上述方案。
所述程序指令可以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能够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所述存储器可以是任意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是处理器22,来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实施例以上所述的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芯片执行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其中各个器件的功能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相应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1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芯片可以作为终端设备的芯片,本实施例的芯片可以包括:存储器31和处理器32。存储器31与处理器32通信连接。
在硬件实现上,以上收发模块11和处理模块12可以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芯片的处理器32中。
其中,存储器3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32用于调用存储器31中的程序指令执行上述方案。
本实施例以上所述的芯片,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其内部芯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其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相应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2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本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可以包括:收发模块41和处理模块42。
所述收发模块41用于发送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小于1;所述处理模块4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接收第一上行控制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模块41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和/或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与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模块41用于:发送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上行控制信息在免授权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模块41还用于:发送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其中,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大于等于1,或者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小于1;所述处理模块4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和/或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模块41用于:发送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或者,发送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模块41用于:发送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模块41用于:发送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时间差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本实施例以上所述的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网络设备的芯片执行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其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相应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2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51和处理器52。
在硬件实现上,以上收发模块41可以是本实施例中的收发器51。
所述收发器51可以包括混频器等必要的射频通信器件。所述处理器52可以包括CPU、DSP、MCU、ASIC或FPGA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收发器51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上述方案。
本实施例以上所述的网络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网络设备的芯片执行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其中各个器件的功能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相应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2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2所示,本实施例的芯片可以作为网络设备的芯片,本实施例的芯片可以包括:存储器61和处理器62。存储器61与处理器62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62例如可以包括CPU、DSP、MCU、ASIC或FPGA的至少一个。
在硬件实现上,以上收发模块41可以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芯片的处理器62中。
其中,存储器6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62用于调用存储器61中的程序指令执行上述方案。
所述程序指令可以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能够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所述存储器可以是任意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是处理器62,来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实施例以上所述的芯片,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或其内部芯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其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相应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Claims (36)

1.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小于1;
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其中,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大于等于1;
根据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和/或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映射至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在资源上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包括:
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和/或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与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
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至少一个预设比特域的指示信息或者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搜索空间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包括:
当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为紧凑型下行控制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为第一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高层信令配置的数值或者预定义的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以及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包括:
接收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上行控制信息在免授权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
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其中,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免授权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
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
根据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以及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包括:
接收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根据所述高层信令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或者,
接收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与承载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或者所述第三下行控制信息中至少一个预设比特域的指示信息或者承载所述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搜索空间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包括:
分别获取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时间差值;
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与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12.一种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小于1;
发送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其中,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大于等于1;
根据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和/或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接收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包括:
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和/或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与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包括:
发送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上行控制信息在免授权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
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包括:
发送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或者,
发送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包括:
发送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包括:
发送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时间差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18.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小于1;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其中,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大于等于1;
所述收发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和/或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映射至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在资源上传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和/或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与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至少一个预设比特域的指示信息或者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搜索空间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当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为紧凑型下行控制信息时,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为第一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高层信令配置的数值或者预定义的数值。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以及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上行控制信息在免授权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其中,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与免授权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
根据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类型和负载大小中至少一项、以及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高层信令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或者,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与承载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获取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比特数或者所述第三下行控制信息中至少一个预设比特域的指示信息或者承载所述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搜索空间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
分别获取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时间差值;
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与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时间差值确定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29.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发送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其中,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小于1;发送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其中,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大于等于1;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和/或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接收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用于:
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和/或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资源与承载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在时域重叠,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用于:
发送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上行控制信息在免授权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
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配置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确定所述第一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用于:
发送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或者,
发送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用于:
发送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用于:
发送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下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时间差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调制编码方式偏移值。
35.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3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CN201711164924.5A 2017-11-17 2017-11-17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98028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64924.5A CN109802813B (zh) 2017-11-17 2017-11-17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EP18877599.3A EP3703449A4 (en) 2017-11-17 2018-11-08 UPRIGHT 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18/114645 WO2019096060A1 (zh) 2017-11-17 2018-11-08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US16/874,166 US11476972B2 (en) 2017-11-17 2020-05-14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64924.5A CN109802813B (zh) 2017-11-17 2017-11-17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2813A CN109802813A (zh) 2019-05-24
CN109802813B true CN109802813B (zh) 2021-03-02

Family

ID=66539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64924.5A Active CN109802813B (zh) 2017-11-17 2017-11-17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76972B2 (zh)
EP (1) EP3703449A4 (zh)
CN (1) CN109802813B (zh)
WO (1) WO20190960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4711A1 (en) * 2017-12-01 2019-06-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and data multiplexing on a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EP3741063B1 (en) * 2018-01-19 2022-04-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ta offset management for urllc uci
KR20200138747A (ko) * 2018-03-30 2020-12-10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업 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20200022144A1 (en) * 2018-07-09 2020-01-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verhead reduction and reliability enhancements for dl control signaling
WO2020067828A1 (en) * 2018-09-30 2020-04-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tecting method and transmitting method of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corresponding equipments
CN111835480B (zh) * 2019-07-05 2021-1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uci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EP3979538A4 (en) * 2019-07-10 2022-06-2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MULTIPLEXED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PRODUCT
CN111836310B (zh) * 2019-08-29 2023-12-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Uci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1835460B (zh) * 2019-08-30 2023-1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mcs值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583531B (zh) * 2019-09-27 2022-06-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KR20220068955A (ko) * 2019-09-30 2022-05-26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업 링크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13676285B (zh) * 2020-05-15 2022-10-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方法、装置和终端
EP4213555A4 (en) * 2020-09-18 2023-12-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1470646B2 (en) * 2020-11-24 2022-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 (CV2X) allocation collision reporting
CN114765798A (zh) * 2021-01-13 2022-07-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发送方法、信道信息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915389A (zh) * 2021-02-09 2022-08-16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3004718A1 (zh) * 2021-07-29 2023-0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反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12595B (zh) * 2021-09-07 2023-12-08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5467A (zh) * 2009-12-30 2011-04-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
CN103796318A (zh) * 2009-01-30 2014-05-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数据信道或控制信道上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3938B (zh) * 2009-12-07 2012-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9100155B2 (en) * 2010-05-03 2015-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and data multiplex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848649B2 (en) * 2010-07-12 2014-09-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 uplink signal, and apparatus for same
WO2015156521A1 (ko) * 2014-04-08 2015-10-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자원의 용도 변경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6701439B2 (ja) * 2016-08-12 2020-05-27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短縮された送信時間間隔(tti)を用いたpusch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制御シグナリング
WO2018063067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trol information mcs offset determination for uci on pusch with shortened tti
WO2018141903A1 (en) * 2017-02-03 2018-08-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ynamic mcs offset for short tti
CN111567112A (zh) * 2017-11-16 2020-08-2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6318A (zh) * 2009-01-30 2014-05-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数据信道或控制信道上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CN102025467A (zh) * 2009-12-30 2011-04-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74637A1 (en) 2020-08-27
WO2019096060A1 (zh) 2019-05-23
CN109802813A (zh) 2019-05-24
EP3703449A1 (en) 2020-09-02
EP3703449A4 (en) 2020-12-30
US11476972B2 (en)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2813B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US20210243841A1 (en) Terminal, base station, system, and feedback method
US11290217B2 (en) HARQ-ACK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1743868B2 (en) Short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arrangement
JP6807453B2 (ja) 情報送信方法、端末デバイス、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CN113517967B (zh)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确定方法和通信设备
TW201406095A (zh) 於長期演進(lte)分時雙工(tdd)系統中用於動態改變tdd上行鏈路/下行鏈路組態之混合自動重覆請求(harq)
CN102301816A (zh) 使用下行链路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上行链路半持久性调度显式释放指示
US10965408B2 (e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KR20220140788A (ko) 다운링크 제어 정보 식별 방법 및 기기
JP2023076769A (ja) 信号送受信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12997433B (zh) 用于harq传输的方法以及通信设备
CN112311501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00322959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product
CN114389766A (zh) Pucch重复传输次数的确定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3692048A (zh) 一种配置和确定pucch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068140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677014A (zh) 一种确定反馈信息传输位置的方法及设备
WO2020156002A1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2136337B (zh) 下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3130381A1 (en) Support for harq feedback enhancements
WO2020031278A1 (ja)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17121419A (zh) 一种用于构造类型1 harq-ack码本的方法和设备
CN115915445A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用户设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