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37914A - 一種用以控制區域網路喚醒或休眠之閘道 - Google Patents

一種用以控制區域網路喚醒或休眠之閘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37914A
TW201537914A TW104107991A TW104107991A TW201537914A TW 201537914 A TW201537914 A TW 201537914A TW 104107991 A TW104107991 A TW 104107991A TW 104107991 A TW104107991 A TW 104107991A TW 201537914 A TW201537914 A TW 20153791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ateway
terminal device
point
identification cod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7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73423B (zh
Inventor
Chi-Ming Kuo
Original Assignee
Throughtek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Through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roughtek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Through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roughtek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37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7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3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342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6Arrangements to supply power to external peripherals either directly from the computer or under computer control, e.g. supply of power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port, computer controlled power-stri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2Arrangements for remote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substations or of equip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09Monitoring remote activity, e.g. over telephone lines or networ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3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 layers, e.g. resolution of network layer into physical layer addresses o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透過網際網路用以控制區域網路喚醒或區域網路休眠之閘道。該閘道包括一用以連接到網際網路之第一連接埠,以及一用以耦合至一支援區域網路喚醒或區域網路休眠之區域網路之第二連接埠, 其中該閘道蒐集該區域網路中終端裝置之位址及辨識資料,使該閘道能夠根據點對點(P2P)連線中所攜帶的終端裝置之辨識資料之訊息來喚醒或休眠終端裝置。除此之外,該閘道可與一註冊在連線伺服器中的唯一識別碼(UNIQUE IDENTIFICATION, UID)關聯,使遠端裝置能夠傳送該唯一識別碼之訊息到連線伺服器以建立遠端裝置與該閘道間的點對點(P2P)連線,該連線可被用來喚醒或休眠區域網路中的終端裝置。

Description

一種用以控制區域網路喚醒或休眠之閘道
本發明有關於區域網路上之控制,尤關於區域網路喚醒及休眠。
區域網路喚醒能夠喚醒為了節省電源在休眠狀態之一電腦或網路儲存系統。然而,要透過網際網路或是路由器喚醒電腦或是網路儲存系統並不容易,因為在休眠狀態時,電腦以及網路儲存系統之網路功能受到限制,反之亦然。
因此,提供一透過網際網路以完成區域網路喚醒或使之休眠功能之有效且有效率之方法是被需要的。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一透過網際網路完成區域網路喚醒或休眠之解決方案。為達到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揭露一透過網際網路完成區域網路喚醒及區域網路休眠之系統。
在一個實施例中,揭露一種用以控制區域網路喚醒之閘道,該閘道包含:一第一連接埠,用以透過網際網路建立一點對點(P2P)連線;以及一第二連接埠,用以耦接至一支援區域網路喚醒協定之區域網路,其中至少一終端裝置在該區域網路中與該閘道連接,其中該至少一終端裝置中之每一終端裝置具有一辨識碼以分別辨識每一終端裝置;其中該閘道蒐集該區域網路中該至少一終端裝置中之每一終端裝置之位址及辨識碼以分別關聯每一終端裝置之辨識碼與其相對應之位址,其中該閘道根據點對點(P2P)連線傳送之一訊息中之一終端裝置之辨識碼,透過該第二連接埠喚醒該終端裝置。
在一個實施例中,其中該辨識碼透過終端裝置或閘道的管理介面輸入到每一終端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終端裝置中每一終端裝置傳送該辨識碼至該閘道,以建立終端裝置之網路位址與該辨識碼之間的對照表。
在一個實施例中,揭露一種用以控制區域網路休眠之閘道,該閘道包含:一第一連接埠,用以透過網際網路建立一點對點(P2P)連線;以及一第二連接埠,用以耦接至一支援區域網路休眠協定之區域網路,其中至少一終端裝置在該區域網路中與該閘道連接,其中該至少一終端裝置其中每一終端裝置具有一辨識碼,以分別辨識每一終端裝置;其中該閘道蒐集該區域網路中該至少一終端裝置中之每一終端裝置之位址及辨識碼以分別關聯每一終端裝置之辨識碼與其相對應之位址,其中該閘道根據點對點(P2P)連線傳送之一訊息中之一終端裝置之辨識碼,透過該第二連接埠休眠該終端裝置。
一用以控制區域網路喚醒之閘道,包含:一第一連接埠,用以連接至網際網路;以及一第二連接埠,用以耦接至一支援區域網路喚醒協定之區域網路,其中至少一終端裝置在該區域網路中與該閘道連接,其中該閘道具有一註冊在一連線伺服器中的一唯一識別碼以建立該閘道與一遠端裝置間的一點對點(P2P)連線,其中該點對點(P2P)連線係透過網際網路並藉由從該遠端裝置傳送一具有該唯一識別碼之連線請求至該連線伺服器而被建立,其中該閘道根據該點對點(P2P)連線上來自於該遠端裝置之一訊息,透過該第二連接埠喚醒該終端裝置。
一用以控制區域網路休眠之閘道,包含:一第一連接埠,用以連接至網際網路;以及一第二連接埠,用以耦接至一支援區域網路休眠協定之區域網路,其中至少一終端裝置在該區域網路中與該閘道連接,其中該閘道具有一註冊在一連線伺服器中的一唯一識別碼以建立該閘道與一遠端裝置間的一點對點(P2P)連線,其中該點對點(P2P)連線係透過網際網路並藉由從該遠端裝置傳送一具有該唯一識別碼之連線請求至該伺服器而被建立,其中該閘道根據該點對點(P2P)連線上來自於該遠端裝置之一訊息,透過該第二連接埠休眠該終端裝置。
本發明提供一透過網際網路進行區域網路喚醒之閘道,以下將配合各圖式說明本案的技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揭露一種透過網際網路進行區域網路喚醒之系統,該系統包含:一用以控制區域網路喚醒之閘道;一透過如路由器等之第三層(L3)網路裝置以連接到網際網路之第一連接埠;一連接至至少一終端裝置之一區域網路之第二連接埠,其中該至少一終端裝置中之每一終端裝置具有一辨識碼以分別辨識每一終端裝置;其中該閘道蒐集該區域網路中該至少一終端裝置中之每一終端裝置之位址及辨識碼以分別關聯每一終端裝置之辨識碼與其相對應之位址,其中該閘道根據該第一連接埠所接收之一訊息中之一終端裝置之辨識碼,透過該第二連接埠喚醒該終端裝置。
第1A-1E圖為透過路由器進行區域網路喚醒或/及區域網路休眠之系統概要圖。第1A圖為透過一連接到網際網路或是一IP網路102之路由器103進行區域網路喚醒之系統概要圖100,該系統包含一閘道105、一路由器103、一第一終端裝置,比如說一台電腦108,以及一第二終端裝置,比如說一網路儲存系統106,其中該電腦108、該網路儲存系統106以及該閘道105透過交換器104相互連接。交換器104可為乙太網路交換器 (Ethernet Switch)等各種形式的網路交換器。終端裝置包含,但不僅止於,行動電子裝置、桌上型電腦、伺服器、筆記型電腦或是網路儲存系統。
在此實施例中,該電腦108具有一辨識碼01且該網路儲存系統106具有一辨識碼02。可透過一管理介面以分別輸入該電腦108以及該網路儲存系統106的辨識碼,或是將該辨識碼分別寫入該電腦108以及該網路儲存系統106內之快閃記憶體。請注意辨識碼可具有多種形式,比如說數字,文字或其組合。
第二圖為一終端裝置之網路位址與該辨識碼之間的對照表。該電腦108以及該網路儲存系統106將會告知該閘道105其辨識碼以利讓該閘道105能夠蒐集該多個辨識碼以建立映射辨識碼至網路位址的對照表,比如說該電腦108的辨識碼01映射至該電腦108的MAC位址或本地IP地址之網路位址;該網路儲存系統106的辨識碼02映射至該網路儲存系統106的MAC位址或本地IP地址之網路位址。另外,該辨識碼可以由透過閘道105之管理介面輸入該電腦108以及該網路儲存系統106之辨識碼與其個別之網路位址關聯。如圖二所示,在該閘道105建立映射辨識碼至網路位址的對照表以使每一辨識碼有其對應之網路位址後,該閘道105作為該遠端裝置101的中介,根據所接收之訊息或指令中的辨識碼及區域網路喚醒協定來喚醒該些終端裝置。如此一來,一使用者在外時能透過網際來喚醒比如說該電腦108以及該網路儲存系統106。也就是說,該電腦108及該網路儲存系統106在不使用時可以處於一休眠模式,而在需要使用時才被喚醒,以達到省電效果。當中,為了安全起見,該接收之訊息或是指令中可具有一密碼,該閘道105會再檢查密碼是否與一預設密碼一致後進行區域網路喚醒及區域網路休眠。
請注意該閘道105也能傳指令到該電腦108以及該網路儲存系統106以使該電腦108以及該網路儲存系統106在運行時進入休眠模式。區域網路喚醒及區域網路休眠也能夠整合在該閘道105中以達到省錢及簡化的效果。也就是說,該電腦108或是該網路儲存系統106不需要從遠端裝置101來直接控制休眠或喚醒,而是透過閘道105進行控制。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閘道105可為一單獨裝置且連接至一路由器103,如圖1B所示。如此一來,所有區域網路休眠協定及區域網路喚醒協定對於該路由器103而言是透明的,因為路由器103看不見控制區域網路喚醒及區域網路休眠之訊息。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閘道105可整合至該閘道/交換器110,如圖1C所示。在一個實施例中,該閘道105可整合至該閘道/路由器120,如圖1D所示,或是該閘道105可整合至該路由器/閘道/交換器130,如圖1E所示。也就是說,該閘道105能夠在很多不同的位置。換句話說,閘道105、閘道/交換器110、閘道/路由器120或路由器/閘道/交換器130皆具有本發明的閘道的功能,因此對於本發明而言,皆可稱為閘道。
第3圖為一透過點對點(P2P)連線進行區域網路喚醒之系統的概要圖。在一個實施例中,一點對點(P2P)連線180建立在該閘道105與該遠端裝置101之間,如圖3所示;且該遠端裝置101能遠端喚醒該電腦108以及該網路儲存系統106,如圖3所示。
在一個實施例中,一點對點(P2P)連線可透過通用即插即用(UPnP)協定被建立在該閘道105與該遠端裝置間101之間。
第4圖為一透過點對點(P2P)連線進行區域網路休眠之系統的概要圖。在一個實施例中,一點對點(P2P)連線180建立在該閘道105與該遠端裝置101之間,如圖4所示,其中該點對點(P2P)連線180被一連線伺服器150所建立,且該遠端裝置間101能夠從遠端使該電腦108以及該網路儲存系統106進入休眠模式。
以下描述如何透過該連線伺服器150建立該點對點(P2P)連線180,如圖三及圖四所示。
在一個實施例中,閘道105可以註冊其唯一識別碼於該連線伺服器150中,以使遠端裝置101能夠與該連線伺服器150發出請求,以建立該遠端裝置101與該閘道105間的點對點(P2P)連線180。只要遠端裝置101知道該閘道105之唯一識別碼(UID),該遠端裝置101就可以與該連線伺服器150發出請求以建立連接至該閘道105之點對點(P2P)連線180。請注意唯一識別碼可以多種形式來表示,比如說數字,文字或其組合。
第5圖為一透過該連線伺服器/管理伺服器150以建立該閘道105與該遠端裝置101間之該點對點(P2P)連線180。 該閘道105具有一唯一識別碼,且該唯一識別碼可透過一註冊要求501直接註冊在該連線伺服器/管理伺服器150中或是透過一管理該連線伺服器之管理伺服器間接註冊在該連線伺服器中。只要該遠端裝置101知道該閘道105的唯一識別碼(UID),該遠端裝置101可傳送包含該閘道105的唯一識別碼之連線請求至該連線伺服器/管理伺服器150以建立與該閘道105之點對點(P2P)連線180。該連線伺服器/管理伺服器150會與該遠端裝置101與該閘道105通信以建立一點對點(P2P)連線180。舉例來說,該遠端裝置101,比如說一行動手機可直接傳送一具有該閘道105之唯一識別碼(UID)之連線請求502到該連線伺服器/管理伺服器150,或是透過該管理伺服器先取得該連線伺服器之位址訊息以讓該遠端裝置101能夠與該連線伺服器通信,以建立該閘道105與該遠端裝置101間之該點對點(P2P)連線180。如此一來,點對點(P2P)連線180能夠快速地被建立。請注意該遠端裝置101不需要有用以註冊在該連線伺服器/管理伺服器150中之一唯一識別碼(UID)就可以進行點對點(P2P)連線180。
第6圖為物聯網跨平台之系統架構。 安裝在電腦、手持裝置或是各式可連網路之終端裝置中,置有一應用程式透過一應用程式介面 (API) 601、602、603、604、605、606 以透過物聯網跨平台610建立點對點(P2P)連線。物聯網跨平台610提供一統一及整合之方案,且支援多種處理器,例如ARM,X86,MIPS等,以及多種作業系統,例如Windows,Linux,IOS, Android等。更進一步地,物聯網跨平台610可包括一網路層620用以與另一物聯網跨平台610通信,以及一感應層或是裝置層630,用以連接至其他裝置,如IP相機, RFID裝置等。
第7圖為一閘道之方塊圖。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閘道700具有唯一識別碼(UID)模組702、應用程式介面模組703、作業系統模組704以及網路模組705。該唯一識別碼(UID)模組702執行註冊程序以註冊該閘道700之唯一識別碼(UID)至連線伺服器,以使其他遠端裝置能夠透過網際網路與該閘道700建立點對點(P2P)連線。
第8圖為當連線伺服器建立一點對點(P2P)連線時之兩個相連接裝置的概要圖,該兩個相連接裝置其一為遠端裝置800,另一為閘道810。如圖8所示,該閘道810具有中央處理器 811、唯一識別碼(UID)模組812、應用程式介面模組813、作業系統模組814以及網路模組815。該唯一識別碼(UID)模組812執行註冊程序以註冊該閘道810至該連線伺服器,以使該遠端裝置800能夠透過網際網路與該閘道810建立點對點(P2P)連線。該遠端裝置800具有中央處理器 801、瀏覽器或是程式模組802、應用程式介面模組803、作業系統模組804以及一網路模組805。該瀏覽器或是程式模組802能夠經由應用程式介面模組803透過網際網路與該閘道810建立點對點(P2P)連線。
另外,遠端裝置800可利用影像感測器掃描二維條碼、QR碼或AR碼的影像以輸入該閘道801之唯一識別碼(UID),再使用該唯一識別碼(UID)透過網際網路來建立該遠端裝置800與該閘道801的一點對點(P2P)連線。例如: 一遠端裝置,例如一行動裝置,能藉由掃描包含該閘道的唯一識別碼(UID)之二維條碼、QR碼或AR碼來輸入該閘道的唯一識別碼(UID)以建立該遠端裝置與該閘道的點對點(P2P)連線。此外, AR碼能與一些應用程式(APP)連接以使一遠端裝置之使用者能與一靜態或移動之圖片互動來建立該遠端裝置與該閘道的點對點(P2P)連線。
遠端裝置可為行動電話,筆記本電腦,個人電腦的PAD,或其它合適的電子設備。
請注意,本發明不限定於建立點對點(P2P)連線的方法,只要連接該遠端裝置與該閘道的方式是一個點對點(P2P)連線。
請參考圖9,它示出了通過連接至網際網路或IP網路的路由器以執行區域網路喚醒的流程圖。如圖9,在步驟901中,使用一管理介面來分別配置一辨識碼至諸如電腦或網路儲存設備之多個終端設備,或一辨識碼可被分別編程到該電腦或網路儲存設備之一快閃記憶體中。請注意,辨識碼可以多種形式來表示,例如使用數字,字符,或它們的組合。在這種情況下,電腦或網路儲存設備與該閘道進行通信時會使用該辨識碼,以使得該閘道能夠收集它們並映射每個辨識碼到一個網路地址,如一個MAC地址或一個本地IP地址,如步驟902中所示。或者,所述辨識碼可以通過該閘道或該終端設備的管理介面輸入該電腦或網路儲存設備之辨識碼以映射每個辨識碼到一個網路地址。之後,該閘道可建置映射每個辨識碼至一個相對應之網路地址的對應表,該閘道充當代理與遠端裝置進行通信,並接收來自遠端裝置之訊息,其中訊息可包含指令與辨識碼等資訊,再透過該辨識碼找到所屬的終端設備,並根據指令來透過區域網路喚醒協定喚醒該終端裝置,如步驟903所示。通過這樣做,用戶可以在遠離家中時喚醒家中的電腦或網路儲存設備,如步驟904所示。亦即,電腦或網路儲存設備在不使用時可以被設定為一休眠模式,而在需要使用時,該電腦或網路儲存設備可被喚醒以節省能源。在一實施例中,透過網際網路以建立一點對點(P2P)連線,該點對點(P2P)連線係透過網際網路連接至該區域網路之該閘道與一遠端裝置,其中該點對點(P2P)連線係透過網際網路並藉由從該遠端裝置傳送一具有該唯一識別碼(UID)之連線請求至一連線伺服器而被建立;以及該閘道根據該點對點(P2P)連線傳送之一訊息中之一終端裝置之辨識碼以喚醒該終端裝置。
在一個實施例中,為了安全起見,該接收之訊息中可具有一密碼,該閘道會再檢查密碼是否與一預設密碼一致後才執行區域網路喚醒及區域網路休眠。
請注意,該閘道還可以將命令發送到正在運行中之終端設備,可如是電腦或網路儲存設備以將其設置至一休眠模式。亦即,區域網路喚醒和區域網路休眠可以整合到該閘道中。換言之,電腦或網路儲存設備不需要從遠端裝置直接來控制其休眠。
請參考圖10,它示出了通過連接至網際網路或IP網路的路由器以執行區域網路休眠的流程圖。圖10的流程圖示出了通過連接至網際網路或IP網路的路由器以透過區域網路休眠協定來執行區域網路休眠的流程圖。如圖10,在步驟1001中,使用一管理介面來分別配置一辨識碼至諸如電腦或網路儲存設備之多個終端設備,或一辨識碼可被分別編程到該電腦或網路儲存設備之一快閃記憶體中。請注意,辨識碼可以多種形式來表示,例如使用數字,字符,或它們的組合。在這種情況下,電腦或網路儲存設備與該閘道進行通信時會使用該辨識碼,以使得該閘道能夠收集它們並映射每個辨識碼到一個網路地址,如一個MAC地址或一個本地IP地址,如步驟1002中所示。或者,所述辨識碼可以通過該閘道或該終端設備的管理介面輸入該電腦或網路儲存設備之辨識碼以映射每個辨識碼到一個網路地址。之後,該閘道可建置映射每個辨識碼至一個相對應之網路地址的對應表,該閘道充當代理與遠端裝置進行通信,並接收來自遠端裝置之訊息,其中該訊息可包含指令與辨識碼等資訊,再透過辨識碼找到該終端設備,並根據指令來透過區域網路休眠協定來休眠該終端裝置,如步驟1003所示。通過這樣做,用戶可以在遠離家中時直接透過網際網路來休眠家中的電腦或網路儲存設備,如步驟1004所示。亦即,電腦或網路儲存設備在不使用時可以被遠端設定為一休眠模式,以節省能源。在一實施例中,透過網際網路以建立一點對點(P2P)連線,該點對點(P2P)連線係透過網際網路連接至該區域網路之該閘道與一遠端裝置,其中該點對點(P2P)連線係透過網際網路並藉由從該遠端裝置傳送一具有該唯一識別碼(UID)之連線請求至一連線伺服器而被建立;以及該閘道根據該點對點(P2P)連線傳送之一訊息中之一終端裝置之辨識碼以休眠該終端裝置。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經由一點對點(P2P)連線以控制區域網路喚醒或區域網路休眠。區域網路中的終端裝置之複雜地址訊息可以通過映射每個終端裝置之辨識碼至一相對應的網路地址之對應表來隱藏,以使如行動電話之遠端裝置能夠根據該辨識碼來控制該終端裝置,而不需要知道該終端裝置之複雜的地址訊息。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01、02‧‧‧辨識碼
100‧‧‧網路喚醒之系統概要圖
101‧‧‧遠端裝置
102‧‧‧IP網路/網際網路
103‧‧‧路由器
104、110‧‧‧交換器
105、700、810‧‧‧閘道
106‧‧‧網路儲存系統
108‧‧‧電腦
110‧‧‧閘道/交換器
120‧‧‧閘道/路由器
130‧‧‧路由器/閘道/交換器
150‧‧‧連線伺服器
180‧‧‧點對點(P2P)連線
502‧‧‧連線請求
601、602、603、604、605、606‧‧‧應用程式介面 (API)
610‧‧‧物聯網跨平台
620‧‧‧網路層
630‧‧‧感應層或是裝置層
702、812‧‧‧唯一識別碼(UID)模組
703、803、813‧‧‧應用程式介面模組
704、804、814‧‧‧作業系統模組
705、805、815‧‧‧網路模組
800‧‧‧遠端裝置
801、811‧‧‧中央處理器
802‧‧‧瀏覽器或是程式模組
第1A-1E 為一透過路由器進行區域網路喚醒及區域網路休眠之系統的概要圖。 第2圖為一終端裝置之網路位址與該辨識碼之間的對照表。 第3圖為一透過點對點(P2P)連線進行區域網路喚醒之系統的概要圖。 第4圖為一透過點對點(P2P)連線進行區域網路休眠之系統的概要圖。 第5圖為一透過一連線伺服器以建立點對點(P2P)連線之系統的概要圖。 第6圖為物聯網跨平台之系統架構圖。 第7圖為一閘道之方塊圖。 第8圖為當連線伺服器建立一點對點(P2P)連線時之兩個相連接裝置的概要圖。 第9圖為一透過網際網路或路由器進行區域網路喚醒之流程圖。 第10圖為一透過網際網路或路由器進行區域網路休眠之流程圖。
100‧‧‧網路喚醒之系統概要圖
101‧‧‧遠端裝置
102‧‧‧IP網路/網際網路
103‧‧‧路由器
104‧‧‧交換器
105‧‧‧閘道
106‧‧‧網路儲存系統
108‧‧‧電腦
01、02‧‧‧辨識碼

Claims (10)

  1. 一種用以控制區域網路喚醒之閘道,包含:         一第一連接埠,用以透過網際網路建立一點對點(P2P)連線;以及         一第二連接埠,用以耦接至一支援區域網路喚醒協定之區域網路,其中至少一終端裝置在該區域網路中與該閘道連接,其中該至少一終端裝置中之每一終端裝置具有一辨識碼以分別辨識每一終端裝置;          其中該閘道蒐集該區域網路中該至少一終端裝置中之每一終端裝置之網路位址及該辨識碼,以分別關聯每一終端裝置之辨識碼與其相對應之網路位址,其中該閘道根據該點對點(P2P)連線傳送之一訊息中之一終端裝置之辨識碼,透過該第二連接埠喚醒該終端裝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閘道,其中該閘道具有註冊在一連線伺服器中的一唯一識別碼(UID)以建立該閘道與一遠端裝置間的該點對點(P2P)連線,其中該點對點(P2P)連線係透過網際網路並藉由從該遠端裝置傳送一具有該唯一識別碼(UID)之連線請求至該連線伺服器而被建立,其中該閘道根據來自於該遠端裝置之該訊息,透過該第二連接埠喚醒該終端裝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閘道,其中該閘道可結合於一交換器或一路由器之中以連接該至少一終端裝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閘道,其中該辨識碼可透過終端裝置或該閘道之管理介面輸入到每一終端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終端裝置中每一終端裝置傳送該辨識碼至該閘道,以建立終端裝置之網路位址與該辨識碼之間的對照表。
  5. 一用以控制區域網路休眠之閘道,包含:             一第一連接埠,用以透過網際網路建立一點對點(P2P)連線;以及             一第二連接埠,用以耦接至一支援區域網路休眠協定之區域網路,其中至少一終端裝置在該區域網路中與該閘道連接,其中該至少一終端裝置中之每一終端裝置具有一辨識碼,以分別辨識每一終端裝置;      其中該閘道蒐集該區域網路中該至少一終端裝置中之每一終端裝置之網路位址及該辨識碼,以分別關聯每一終端裝置之該辨識碼與其該相對應之網路位址,其中該閘道根據該點對點(P2P)連線傳送的一訊息中之一終端裝置之辨識碼,透過該第二連接埠休眠該終端裝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閘道,其中該辨識碼透過該閘道或該終端裝置之管理介面輸入到每一終端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終端裝置中每一終端裝置傳送該辨識碼至該閘道,以建立終端裝置之網路位址與該辨識碼之間的對照表。
  7. 一用以控制區域網路喚醒之閘道,包含:               一第一連接埠,用以透過網際網路建立一點對點(P2P)連線;以及               一第二連接埠,用以耦接至一支援區域網路喚醒協定之區域網路,其中至少一終端裝置在該區域網路中與該閘道連接,其中該閘道具有註冊在一連線伺服器中的一唯一識別碼(UID),以建立該閘道與一遠端裝置間的一點對點(P2P)連線,其中該點對點(P2P)連線係透過網際網路並藉由從該遠端裝置傳送一具有該唯一識別碼(UID)之連線請求至該連線伺服器而被建立,其中該閘道根據該點對點(P2P)連線傳送來自於該遠端裝置之一訊息,透過該第二連接埠喚醒該終端裝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閘道,其中該至少一終端裝置中之每一終端裝置具有一辨識碼以分別辨識每一終端裝置;其中該閘道蒐集該區域網路中該至少一終端裝置中之每一終端裝置之網路位址及一辨識碼,以分別關聯每一終端裝置之辨識碼與其相對應之網路位址,其中該閘道根據該點對點(P2P)連線傳送之一訊息中之該終端裝置之辨識碼,透過該第二連接埠休眠該終端裝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閘道,其中該辨識碼透過該至少一終端裝置或該閘道之管理介面輸入到每一終端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終端裝置中每一終端裝置傳送該辨識碼至該閘道,以建立該終端裝置之網路位址與該辨識碼之間的對照表。
  10. 一種在一支援區域網路喚醒協定之區域網路中喚醒終端裝置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配置一辨識碼至該區域網路之多個終端設備之一終端設備,其中該辨識碼係透過該終端裝置或一閘道之管理介面輸入到該終端裝置;              映射該辨識碼至其相對應的終端設備之一網路位址,其中該終端裝置傳送該辨識碼至該閘道,以建立終端裝置之網路位址與該辨識碼之間的對照表;              建立一點對點(P2P)連線,該點對點(P2P)連線係透過網際網路連接至該區域網路之該閘道與一遠端裝置,其中該點對點(P2P)連線係透過網際網路並藉由從該遠端裝置傳送一具有唯一識別碼(UID)之連線請求至一連線伺服器而被建立;以及              該閘道根據該點對點(P2P)連線傳送之一訊息中之一終端裝置之辨識碼,喚醒該終端裝置。
TW104107991A 2014-03-17 2015-03-12 一種用以控制區域網路喚醒與休眠之閘道與方法 TWI5734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217,092 US9665149B2 (en) 2014-03-17 2014-03-17 Gateway for controlling wakeup-on-LAN and sleep-on-LA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7914A true TW201537914A (zh) 2015-10-01
TWI573423B TWI573423B (zh) 2017-03-01

Family

ID=53621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7991A TWI573423B (zh) 2014-03-17 2015-03-12 一種用以控制區域網路喚醒與休眠之閘道與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65149B2 (zh)
CN (1) CN104780054B (zh)
TW (1) TWI5734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5213B (zh) * 2014-03-27 2018-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待机方法、家庭智能设备及待机系统
TWI656769B (zh) 2016-07-20 2019-04-11 群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來進行喚醒管理之方法與裝置
CN106341468B (zh) * 2016-08-29 2020-03-10 镇江惠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的远程唤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30401A (zh) * 2016-08-30 2017-01-11 中兴长天信息技术(南昌)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物联网的lora无线通信网络终端设备快速初始化的方法
US11382174B2 (en) * 2017-03-31 2022-07-05 Interdigital Ce Patent Holdings, Sas Method to awaken a network access device from the internet
CN112839097B (zh) * 2017-06-21 2023-03-17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659414B (zh) * 2017-10-13 2020-11-27 深圳市尚云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p2p的远程唤醒系统及方法
CN109873703A (zh) * 2017-12-04 2019-06-11 深圳市尚云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唤醒系统
US10740498B2 (en) * 2018-02-05 2020-08-11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wakeup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700867B2 (en) * 2018-03-09 2020-06-30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Internet of things (“IoT”) multi-layered embedded handshake
CN109327515A (zh) * 2018-09-26 2019-02-12 华润置地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系统
CN111624902A (zh) * 2019-02-28 2020-09-04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休眠和唤醒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566083A (zh) * 2020-11-19 2021-03-26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唤醒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1473A (ja) * 2003-07-28 2005-02-24 Sony Corp ネットワーク相互接続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相互接続方法、名前解決装置、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6086703A (ja) * 2004-09-15 2006-03-30 Toshiba Corp アクセス管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端末装置の遠隔起動方法
KR100756586B1 (ko) * 2006-02-10 2007-09-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컴퓨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8761044B2 (en) * 2010-06-11 2014-06-24 Juniper Networks, Inc. Selection of multicast router interfaces in an L2 switch connecting end hosts and routers, which is running IGMP and PIM snooping
US9219615B2 (en) * 2011-01-28 2015-12-22 Throughtek Co., Ltd. Remot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linking method thereof
TWI465071B (zh) * 2011-01-28 2014-12-11 Throughtek Co Ltd Remote messaging system and its connection method
US9958924B2 (en) * 2013-08-28 2018-05-01 Cisco Technology, Inc. Configuration of energy saving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64124A1 (en) 2015-09-17
TWI573423B (zh) 2017-03-01
CN104780054A (zh) 2015-07-15
US9665149B2 (en) 2017-05-30
CN104780054B (zh) 2019-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3423B (zh) 一種用以控制區域網路喚醒與休眠之閘道與方法
TWI469570B (zh) 具有遠端喚醒機制之的網路系統與遠端喚醒方法
US9104406B2 (en) Network presence offloads to network interface
CN103051468B (zh) 网络接口设备的操作系统管理
US788225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local area network (“LAN”) and wireless LAN (“WLAN”) security associations
TWI577154B (zh) 保持遠端連線方法、電子裝置與伺服器
US9473312B2 (en) Wake on application
GB2512694A (en) Wake on Cloud
CN104303455A (zh) 网络存在卸载
US9201663B2 (en) Computer system and remote control method for computer device
TW201444314A (zh) 遠端喚醒系統和方法
CN102437975A (zh) 一种基于arm9的家庭智能网关系统
CN102710427A (zh) 一种远程开机系统及方法
TW201401818A (zh) 遠端啟動主機的方法及其系統與電子裝置
CN102299944B (zh) 自动网络开机或唤醒计算机的方法
CN102299943A (zh) 用于自动网络开机或唤醒计算机的网络接口装置
TW201337532A (zh) 管理方法及相關電腦系統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US10488909B2 (en) Communicating commands to an embedded controller of a system
CN108965368B (zh) 具有网络功能的数据管理电路及基于网络的数据管理方法
CN104660455A (zh) 服务器系统与节点检测方法
CN105656846B (zh) 保持远端连接方法、电子装置与服务器
TWM588928U (zh) 用於遠端喚醒網路用戶裝置的系統
CN203480369U (zh) 一种开机棒
CN103309430A (zh) 管理方法及相关计算机系统
TW201602912A (zh) 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