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02912A - 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02912A
TW201602912A TW103123655A TW103123655A TW201602912A TW 201602912 A TW201602912 A TW 201602912A TW 103123655 A TW103123655 A TW 103123655A TW 103123655 A TW103123655 A TW 103123655A TW 201602912 A TW201602912 A TW 20160291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state
network
wake
motion st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3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聶劍揚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23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602912A/zh
Publication of TW201602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2912A/zh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此電子裝置包括感測模組、網路介面模組及處理單元。此控制方法係在電子裝置處於休眠狀態下,感測模組偵測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其中電子裝置在處於休眠狀態前處理單元透過網路介面模組與網路建立連線。感測模組依據偵測的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決定是否透過處理單元自休眠狀態喚醒電子裝置。在電子裝置自休眠狀態喚醒後,處理單元判斷電子裝置是否透過網路介面模組與網路維持連線。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依據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喚醒電子裝置以確認與網路之間連線的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雲端技術係透過網際網路(Internet)並利用快速運算能力以及龐大儲存能力,其可在個人電腦、平板、智慧型手機等電子裝置之雲算及儲存能力有限的情況下,透過網路取得遠端的運算資源、儲存資源或服務。舉例而言,現有的雲端服務可讓使用者透過雲端系統,相互連接使用個人電腦、平板、智慧型手機等電子裝置,以在裝置間分享或管理各項電子裝置中的資源。
一般而言,電子裝置通常會具備多種電源管理模式,當位於遠端的電子裝置處於永遠開機隨時連線(Always on always connected;AOAC)或連網待機(Connected Standby)模式時,遠端電子裝置可隨時準備服務雲端系統所提出存取資料的要求。然而,考量於花費及硬體支援,多數的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等電 子裝置並不具備連網待機模式。因此,雲端系統需要透過網路喚醒處於休眠狀態(例如,進階組態與電源介面(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ACPI)標準中的S3休眠狀態)的電子裝置,以存取這類不具備連網待機模式的電子裝置的資料。
另一方面,在電子裝置逐漸朝向輕薄化設計下,人們可輕易地移動電子裝置,更能夠隨時隨地使用電子裝置。然而,當電子裝置處於休眠狀態下被移動至其他網路服務範圍(例如,不同的存取點(access point;AP)的服務範圍)時(即,漫遊(roaming)情況),若電子裝置不被喚醒以重新與雲端系統建立連線,則雲端系統便無法透過網路喚醒處於休眠狀態的電子裝置或存取電子裝置的資料。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其可依據感測模組偵測的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將電子裝置喚醒以與網路重新建立連線,以使得電子裝置面臨漫遊情況時,電子裝置可快速與雲端系統建立連線。
本發明提出一種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此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電子裝置處於休眠狀態下,偵測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其中電子裝置在處於休眠狀態前與網路建立連線。依據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決定是否自休眠狀態喚醒電子裝置。在電子裝置自休眠狀態喚醒後,判斷電子裝置是否與網路維持連線。
本發明提出一種電子裝置,此電子裝置包括感測模組、網路介面模組及處理單元,處理單元耦接感測模組及網路介面模組。其中,在電子裝置處於休眠狀態下,感測模組偵測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其中電子裝置在處於休眠狀態前處理單元透過網路介面模組與網路建立連線,感測模組依據偵測的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決定是否透過處理單元自休眠狀態喚醒電子裝置,且在電子裝置自休眠狀態喚醒後,處理單元判斷電子裝置是否透過網路介面模組與網路維持連線。
基於上述,本發明實施例的電子裝置與網路建立連線後,電子裝置進入休眠狀態。而當電子裝置處於休眠狀態時,藉由感測模組偵測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以決定是否喚醒電子裝置。在電子裝置被喚醒後,電子裝置判斷是否與網路重新建立連線。藉此,電子裝置被移動至不同的存取點(access point;AP)、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LAN)或行動網路時,便無須透過人為操作來喚醒電子裝置,本發明實施例的電子裝置能自動喚醒以與此存取點建立連線,進而使雲端系統重新建立連線。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10‧‧‧智慧型手機
S111~S119、S310~S350、S510~S590‧‧‧步驟
130‧‧‧伺服器
140‧‧‧網際網路
150‧‧‧家
170‧‧‧網路連接器
190‧‧‧筆記型電腦
200‧‧‧電子裝置
210‧‧‧感測模組
230‧‧‧網路介面模組
250‧‧‧處理單元
TI1~TI4‧‧‧時間區間
T1、T2‧‧‧時間
Th‧‧‧門檻值
圖1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瞬間喚醒隨時連線的架構 圖。
圖2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一種電子裝置的方塊圖。
圖3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一種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4A及圖4B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移動感測資料的示意圖。
圖5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為了讓使用者可透過雲端系統存取不具備連網待機(Connected Standby)模式的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等裝置的資料,雲端系統可透過網路喚醒處於休眠狀態(例如,進階組態與電源介面(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ACPI)標準中的S3狀態)的電子裝置。舉例而言,瞬間喚醒隨時連線(Instant on always connected;IOAC)模式便能透過雲端系統來喚醒這類不具備連網待機模式的電子裝置,以存取電子裝置的資料。
具體而言,圖1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瞬間喚醒隨時連線(IOAC)的架構圖。請參照圖1,此架構圖中包括智慧型手機110、伺服器130、網際網路140及家150,且家150中有網路連接器170及筆記型電腦190,其中網路連接器170是具備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及區域網路(LAN)網路連線技 術,其可透過網際網路140與伺服器130連接且經由有線或無線連接的方式與筆記型電腦190連接。即,筆記型電腦190係透過網路連接器170連接至網際網路140。
當筆記型電腦190處於例如是S3休眠狀態時,網路連接器170每隔一段時間(例如,1000毫秒、1500毫秒等)會經由網際網路140發送特定持續(keep-alive)使用者資料包協定(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封包(packet)(例如,使用者定義持續封包(Keep-alive with user defined packet)等)至伺服器130(步驟S111),以使伺服器130認為其與筆記型電腦190之間保持連通狀態,且可經由步驟S111所建立的連線喚醒筆記型電腦190以存取資料。在其他實施例中,筆記型電腦190亦可每隔一段時間(例如,30秒、45秒等)而透過網路連接器170發送特定的持續(keep-alive)UDP封包(packet)至伺服器130(步驟S113)。當智慧型手機110接收到使用者對於筆記型電腦190的資料存取要求的操作時,智慧型手機110便會發送資料存取要求封包至伺服器130(步驟S115)。接著,伺服器130經由步驟S111所建立的連線傳送特定的喚醒(Wake up)封包(例如,喚醒延伸/短魔術封包(wake on extended/short magic packet)等)至網路連接器170(步驟S117),網路連接器170再將此喚醒封包或依據筆記型電腦190的媒體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位址轉換的另一喚醒封包(例如,區域網路喚醒(Wake-on-Local Area Network;Wake-on-LAN)魔術封包等)傳送至筆記型電腦190(步驟S119), 筆記型電腦190便觸發喚醒事件而自S3休眠狀態中喚醒。最後,智慧型手機110便能透過伺服器130取得使用者所要求位於筆記型電腦190的資料。
一般而言,當筆記型電腦190處於S3休眠狀態時且被移動至其他網路連接器(即,不同於網路連接器170)的網路服務範圍內(即,網路連接器170的網路服務範圍外)之後,由於先前提供筆記型電腦190網路服務之網路連接器170仍持續發送特定持續(keep-alive)使用者資料包協定(UDP)封包至伺服器130,伺服器130會認為筆記型電腦190仍處於網路連接器170的網路服務範圍內。因此,當伺服器130經由步驟S111所建立的連線傳送特定的喚醒(Wake up)封包至網路連接器170時,網路連接器170便無法喚醒筆記型電腦190,伺服器130更無法取得使用者所要求位於筆記型電腦190的資料。為了避免前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便是透過低功耗(例如,小於5毫瓦(mW))感測模組所偵測的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來決定是否喚醒電子裝置,以重新與當前位置下提供網路服務的網路連接器建立連線。藉此,當使用者將處於S3休眠狀態的電子裝置(例如,圖1的筆記型電腦190)移動至其他網路連接器時,電子裝置能被自動喚醒且與此網路連接器建立連線,而雲端系統(例如,圖1的伺服器130)亦能快速透過網路(例如,圖1的網際網路140)與電子裝置建立連線。以下提出符合本發明之精神的多個實施例,應用本實施例者可依其需求而對這些實施例進行適度調整,而不僅限於下述描述中的內 容。
圖2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一種電子裝置的方塊圖。請參照圖2,電子裝置200包括感測模組210、網路介面模組230及處理單元250。電子裝置200可以是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例如,圖1的筆記型電腦190)等電子裝置。
感測模組210例如是加速度感測器(G-Sensor)、陀螺儀(gyro sensor)、電子羅盤(electronic compass)、地磁感測器(geomagnetic sensor)等動態感測器、音訊感測器(audio sensor)、電容式(capacitive)、電阻式(resistive)或光學式(optical)等觸碰感測器(touch sensor)或是例如是環境光源感測器(Ambient Light Sensor;ALS)等光源感測器的其中之一或其組合,感測模組210亦可以是連接上述各感測器的感測集線器(hub)。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感測模組210用以偵測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例如,轉動、翻轉、晃動、移動等)、外界聲音、操作體(例如,身體、車輛等)的觸碰等,其中感測模組210可利用低功耗模式(例如,小於5毫瓦的低功率)運作,以使得電子裝置200處於休眠狀態(例如,進階組態與電源介面(ACPI)標準中的S3狀態)時,感測模組210所具備或所連接的感測器可維持運作,且可依據偵測之感測訊號(例如,加速度感測器中對應於X、Y、Z軸的加速度值、音源訊號、觸碰感測訊號等)而自休眠狀態喚醒作業系統(例如,Windows、MAC OS、Linux等)。
網路介面模組230例如是支援WiFi標準或其他具備無線 傳輸功能的任何類型無線網路介面模組或是支援乙太網路(Ethernet)、光纖(optical fiber)或其他具備有線傳輸功能的任何類型的有線網路介面模組。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200可藉由網路介面模組230而透過圖1的網路連接器170與圖1的伺服器130進行通訊。
處理單元250耦接於感測模組210及網路介面模組230,處理單元250可以是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是其他可程式化之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數位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可程式化控制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系統單晶片(system on chip;SoC)或其他類似元件或上述元件的組合。
圖3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一種電子裝置200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請參照圖3,本實施例的控制方法適用於圖2的電子裝置200。下文中,將搭電子裝置200中的各項模組及元件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控制方法。本方法的各個流程可依照實施情形而隨之調整,且並不僅限於此。
在步驟S310中,在電子裝置200處於休眠狀態(例如,進階組態與電源介面標準中的S3狀態)下,感測模組210偵測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其中電子裝置200在處於休眠狀態前透過網路介面模組230與網路建立連線。具體而言,電子裝置200在尚未被切換至休眠狀態前,處理單元250可透過網路介面模組 230與網路(例如,圖1的網際網路140)連線,其中連線方式(例如,瞬間喚醒隨時連線(IOAC)模式)請參照圖1及其詳細說明,於此不再贅述。當電子裝置200處於休眠狀態時,由於感測模組210以低功耗模式(例如,小於5毫瓦的低功率)模式運作,故感測模組210所具備或所連接的感測器可正常運作,以偵測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例如,轉動、翻轉、晃動、移動等),且反應於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而產生移動感測資料。
在步驟S330中,感測模組210依據偵測的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決定是否透過處理單元250自休眠狀態喚醒電子裝置200。在本實施例中,當感測模組210所偵測的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不為靜止狀態時,感測模組210判斷該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是否符合喚醒操作,且當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符合喚醒操作時且在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轉變為靜止狀態後,感測模組210利用計時器判斷電子裝置200是否維持靜止狀態,以決定是否自休眠狀態喚醒電子裝置200。
具體而言,感測模組210可依據步驟S310所偵測的移動感測資料來判斷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是否不為靜止狀態(例如,感測模組210中的陀螺儀中對應於X、Y、Z軸的角速度值的絕對值大於每秒5弧度(radians/second;rad/s)等),且當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不為靜止狀態時,感測模組210便判斷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是否符合喚醒操作,以得知電子裝置200是否被移動。以下將舉兩個實施例說明感測模組210如何判斷電子裝置200 的運動狀態符合喚醒操作。
在一實施例中,感測模組210產生對應於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的移動感測資料,且感測模組210將移動感測資料與數個動態圖樣比對,以決定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是否符合喚醒操作。在本範例中,感測模組210可更具備或連接於電子裝置200的記憶體模組(例如,電子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等),記憶體模組中預先儲存數個動態圖樣(例如,反應於電子裝置200被使用者攜帶且使用者走路或跑步等運動的感測資料(例如,感測模組210中陀螺儀中對應於X、Y、Z軸的角速度、加速度感測器中對應於X、Y、Z軸的加速度值、音源訊號、光感測值等))。感測模組210可將偵測的移動感測資料與動態圖樣進行比對,其中當偵測的移動感測資料符合動態圖樣時,感測模組210判斷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符合喚醒操作,反之,當偵測的移動感測資料不符合動態圖樣時,感測模組210判斷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不符合喚醒操作。在其他範例中,感測模組210亦可利用自我學習(self-learning)法辨識偵測的移動感測資料,以決定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是否符合喚醒操作。
需說明的是,應用本發明實施例者可依據設計需求,選擇利用何種感測資料(例如,加速度值、角速度值、音源訊號、光照度等)的動態圖樣來辨識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本發明 實施例不加以限制。
在另一實施例中,感測模組210產生對應於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的移動感測資料,且感測模組210判斷移動感測資料的振幅是否大於門檻值,以判斷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是否符合喚醒操作。例如,當感測模組210中的加速度感測器中對應於X、Y軸的加速度值大於0.8重力加速度(g;每秒平方9.8公尺(9.8m/sec2))時,感測模組210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符合喚醒操作,反之,當感測模組210中的加速度感測器中對應於X、Y軸的加速度值小於0.8g時,感測模組210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不符合喚醒操作。需說明的是,應用本發明實施例者可依據設計需求,選擇利用何種感測資料(例如,加速度值、角速度值、音源訊號、光照度等)以及對應的門檻值,本發明實施例不加以限制。
接著,當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符合喚醒操作時且在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轉變為靜止狀態(例如,感測模組210中的陀螺儀中對應於X、Y、Z軸的角速度值的絕對值小於每秒5弧度(rad/s)等)後,感測模組210依據偵測的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判斷電子裝置200是否為靜止狀態,且當計時器所設定的時間(例如,3分鐘、5分鐘等)到期(expire)且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維持靜止狀態時,感測模組210透過處理單元250自休眠狀態喚醒電子裝置200。
舉例而言,圖4A及圖4B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移 動感測資料的示意圖。請先參照圖4A,在時間區間TI1中,感測模組210依據記憶體模組所儲存的動態圖樣來辨識偵測的移動感測資料,且感測模組210判斷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符合喚醒操作。在時間T1時,感測模組210可判斷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為靜止狀態,且啟動計時器,而計時器的設定時間例如是4分鐘。感測模組210便判斷時間區間TI2(例如,4分鐘)中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是否為靜止狀態。若經過4分鐘後,感測模組210判斷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維持靜止狀態(即,4分鐘內,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皆為靜止狀態。),則感測模組210可透過與處理單元250之間的喚醒腳位或其他任何連接介面(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內部整合電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等)來通知處理單元250,處理單元250便可喚醒電子裝置200。
請參照圖4B,在時間區間TI3中,感測模組210判斷偵測的移動感測資料的振幅超過門檻值Th。在時間T2時,感測模組210可判斷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為靜止狀態,且啟動計時器,而計時器的設定時間例如是2分鐘。感測模組210便判斷時間區間TI4(例如,2分鐘)中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是否為靜止狀態。若經過2分鐘後,感測模組210判斷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維持靜止狀態(即,2分鐘內,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皆為靜止狀態。),則感測模組210便可通知處理單元250,以使處理單元250喚醒電子裝置200。
接著,在步驟S350中,在電子裝置200自休眠狀態喚醒後,處理單元250判斷電子裝置200是否與網路(例如,圖1的伺服器130、網際網路140、網路連接器170等)維持連線。例如,處理單元250可透過網路介面模組230傳送例如是PING封包或其他特定封包,當接收到至網路回饋的回應封包時,依據回應封包(例如,網路控制消息協定(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CMP)回應(echo))判斷電子裝置200是否與網路維持連線。或者,經由封包回應逾時的情況可得知電子裝置200與網路之間的連線中斷。需說明的是,應用本發明實施例者可依據設計需求來判斷電子裝置200與網路是否維持連線的方法,例如,依據通訊協定標準、自定義的封包或訊號等,本發明不加以限制。
此外,由於動態主機組態協定(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伺服器(例如,圖1的網路連接器170)變更政策(policy)或IP位址時效過期的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ol;IP)租借(leasing)或漫遊(roaming)等狀況,會造成電子裝置200與網路之間的連線中斷。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當電子裝置200未與網路維持連線時,處理單元250透過網路介面模組230執行與網路之間的連線維護程序(例如,IP位址更新(renew)、與電子裝置200所在位置附近提供網路服務的存取點、區域網路或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重新連線等漫遊程序),且在電子裝置200透過網路介面模組230且依據連線維護程序與網路建立連線後,處理單元250將電子裝置200切換至休眠狀態。
藉由上述控制方法,當電子裝置200被移動到其他網路服務範圍內的存取點或區域網路(例如,圖1的網路連接器170)時,電子裝置200便能自動喚醒且重新與網路(例如,圖1的網際網路140)或雲端系統(例如,圖1的伺服器130)建立連線。並且,在電子裝置200與網路重新建立連線後,電子裝置200再次切換成休眠狀態,以節省電源。以下將舉一範例說明應用本發明實施例之流程。
圖5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說明電子裝置200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請參照圖5,本實施例的控制方法適用於圖2的電子裝置200。下文中,將搭電子裝置200中的各項模組及元件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控制方法。
在步驟S510中,處理單元250將電子裝置200切換至S3休眠狀態。當電子裝置200處於S3休眠狀態時,感測模組210偵測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並且當感測模組210判斷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不為靜止狀態時,感測模組210便依據反應於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的移動感測資料來辨識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以判斷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是否符合移動動作(步驟S520)。其中,判斷方法可依據圖4A及圖4B及其詳細說明,於此不再贅述。若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不符合移動動作,則返回步驟S520,反之,若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符合移動動作,則感測模組210啟動計時器,其中計時器的設定時間為5分鐘,且在計時器所設定的時間到期前,感測模組210判斷電子裝置200 的運動狀態是否維持靜止狀態(步驟S540)。若在計時器啟動後的5分鐘內,感測模組210判斷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不為靜止狀態,則返回步驟S520,反之,若電子裝置200的運動狀態維持靜止狀態,則感測模組210透過處理單元250自S3休眠狀態喚醒電子裝置200(步驟S560)而不開啟電子裝置200的顯示單元(例如,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且處理單元250透過網路介面模組230判斷是否與網路維持連線(步驟S580)。若電子裝置200與網路維持連線,則處理單元250將電子裝置切換至S3休眠狀態而回到步驟S510。反之,若電子裝置200與網路之間的連線中斷,則處理單元250透過網路介面模組230執行瞬間喚醒隨時連線(IOAC)的漫遊程序(例如,透過新的存取點、區域網路或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重新與雲端系統建立連線,且重新啟動雲端服務(例如,自建雲(build your own cloud;BYOC)))(步驟S590)。接著,在電子裝置200與網路建立連線後,處理單元250將電子裝置200切換至S3休眠狀態而回到步驟S510。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電子裝置進入休眠模式前,處理單元可透過網路介面模組與網路或雲端系統建立連線。當電子裝置進入休眠模式後,透過低功率的感測模組來偵測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以決定是否透過喚醒電子裝置。並且,在電子裝置被喚醒之後,透過網路介面模組判斷電子裝置與網路是否維持連線。藉此,當電子裝置被移動至新的存取點、區域網路或行動網路的網路服務範圍內時(即,漫遊情況),便能快速地自動 與存取點、區域網路或行動網路建立連線,更能重新連結至雲端服務。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S310~S350‧‧‧步驟

Claims (12)

  1. 一種電子裝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該電子裝置處於一休眠狀態下,偵測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其中該電子裝置在處於該休眠狀態前與一網路建立連線;依據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決定是否自該休眠狀態喚醒該電子裝置;以及在該電子裝置自該休眠狀態喚醒後,判斷該電子裝置是否與該網路維持連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依據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決定是否自該休眠狀態喚醒該電子裝置的步驟包括:當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不為一靜止狀態時,判斷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是否符合一喚醒操作;以及當判斷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符合該喚醒操作時且在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轉變為該靜止狀態後,依據一計時動作判斷該電子裝置是否維持該靜止狀態,以決定是否自該休眠狀態喚醒該電子裝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當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不為該靜止狀態時,判斷該移動狀態是否符合該喚醒操作的步驟包括:取得對應於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的一移動感測資料;以及將該移動感測資料與多個動態圖樣比對,以判斷該電子裝置 的運動狀態是否符合該喚醒操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當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不為該靜止狀態時,判斷該移動狀態是否符合該喚醒操作的步驟包括:取得對應於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的一移動感測資料;以及判斷該移動感測資料的振幅是否大於一門檻值,以判斷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是否符合該喚醒操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當判斷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符合該喚醒操作且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轉變為該靜止狀態時,依據該計時動作判斷該電子裝置是否維持該靜止狀態,以決定是否自該休眠狀態喚醒該電子裝置的步驟包括:啟動該計時動作;在該計時動作所設定的時間到期前,判斷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是否為該靜止狀態;以及當該計時器所設定的時間到期且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維持該靜止狀態時,自該休眠狀態喚醒該電子裝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在該電子裝置自該休眠狀態喚醒後,判斷該電子裝置是否與該網路維持連線的步驟之後,更包括:當該電子裝置未與該網路維持連線時,執行與該網路之間的一連線維護程序;以及在該電子裝置透過該連線維護程序而與該網路建立連線後, 將該電子裝置切換至該休眠狀態。
  7.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感測模組;一網路介面模組;一處理單元,耦接該感測模組及該網路介面模組,其中在該電子裝置處於一休眠狀態下,該感測模組偵測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其中該電子裝置在處於該休眠狀態前透過該網路介面模組與一網路建立連線,該感測模組依據偵測的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決定是否透過該處理單元自該休眠狀態喚醒該電子裝置,且在該電子裝置自該休眠狀態喚醒後,該處理單元判斷該電子裝置是否與該網路維持連線。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當該感測模組所偵測的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不為一靜止狀態時,該感測模組判斷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是否符合一喚醒操作,且當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符合該喚醒操作時且在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轉變為該靜止狀態後,該感測模組利用一計時器判斷該電子裝置是否維持該靜止狀態,以決定是否自該休眠狀態喚醒該電子裝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感測模組產生對應於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的一移動感測資料,且該感測模組將該移動感測資料與多個動態圖樣比對,以判斷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是否符合該喚醒操作。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感測模 組產生對應於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的一移動感測資料,且該感測模組判斷該移動感測資料的振幅是否大於一門檻值,以判斷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是否符合該喚醒操作。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感測模組啟動該計時器,在該計時器所設定的時間到期前,該感測模組依據偵測的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判斷該電子裝置是否為該靜止狀態,且當該計時器所設定的時間到期且該電子裝置的運動狀態維持該靜止狀態時,該感測模組透過該處理單元自該休眠狀態喚醒該電子裝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當該電子裝置未與該網路維持連線時,該處理單元透過該網路介面模組執行與該網路之間的一連線維護程序,且在該電子裝置透過該網路介面模組且依據該連線維護程序與該網路建立連線後,該處理單元將該電子裝置切換至該休眠狀態。
TW103123655A 2014-07-09 2014-07-09 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TW2016029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3655A TW201602912A (zh) 2014-07-09 2014-07-09 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3655A TW201602912A (zh) 2014-07-09 2014-07-09 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2912A true TW201602912A (zh) 2016-01-16

Family

ID=55641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3655A TW201602912A (zh) 2014-07-09 2014-07-09 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60291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8039A (zh) * 2019-01-14 2019-05-17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机器人
CN111324195A (zh) * 2020-02-03 2020-06-23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工作模式调整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8039A (zh) * 2019-01-14 2019-05-17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机器人
CN111324195A (zh) * 2020-02-03 2020-06-23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工作模式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1324195B (zh) * 2020-02-03 2022-07-05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工作模式调整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28602B1 (ko) 웨이크 패턴 관리 기법
TWI606345B (zh) Usb電力傳送控制器共享之技術
TWI573423B (zh) 一種用以控制區域網路喚醒與休眠之閘道與方法
CN107409291B (zh) 用于自动唤醒以更新无线连接性的方法
US788225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local area network (“LAN”) and wireless LAN (“WLAN”) security associations
US9170632B2 (en) Providing wakeup logic to awaken an electronic device from a lower power mode
US10251130B2 (en) Adaptive and static keep alive message detection and simulation
JP2006528873A (ja) ウェイクオン無線lan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9819640B2 (en) Method for keeping remote connec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erver
TWI508489B (zh) 遠端喚醒系統和方法
JP6933022B2 (ja) 通信装置、通信端末、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A127952C2 (uk) Спосіб контролю повідомлення системи пошукового виклику, абонентське обладнання мобільного зв'язку та сервер
US9201663B2 (en) Computer system and remote control method for computer device
US9612652B2 (en) Controlling power consumption by power management link
EP3021519B1 (en) Maintenance method for network connection and computer system
US10488909B2 (en) Communicating commands to an embedded controller of a system
WO2017049552A1 (zh) 终端设备和控制充电的方法
TW201602912A (zh) 電子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JP5941490B2 (ja) パワー・ステートを制御する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
TWI766035B (zh) 用於裝置管理之系統及方法
TWI488530B (zh) 處理網路連線的方法及其電子裝置
CN105656846B (zh) 保持远端连接方法、电子装置与服务器
Agarwal et al. Somniloquy: Maintaining network connectivity while your computer sleeps
JP2014022778A (ja) 通信システム、外部記憶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TW201600969A (zh) 計算機裝置與其保持通訊連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