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36178A - 殺真菌組成物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殺真菌組成物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36178A
TW201536178A TW103125775A TW103125775A TW201536178A TW 201536178 A TW201536178 A TW 201536178A TW 103125775 A TW103125775 A TW 103125775A TW 103125775 A TW103125775 A TW 103125775A TW 201536178 A TW201536178 A TW 20153617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fungicidal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according
plant
befenfe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5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46893B (zh
Inventor
James Timothy Bristow
Original Assignee
Rotam Agrochem I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tam Agrochem I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tam Agrochem I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536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6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6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689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animals or substances produced by, or obtained from, microorganisms, viruses, microbial fungi or animals, e.g. enzymes or fermentates
    • A01N63/30Microbial fungi; Substances produced thereby or obtained therefro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3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01N43/4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4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501,3-Diazoles; Hydrogenated 1,3-diazoles
    • A01N43/521,3-Diazoles; Hydrogenated 1,3-diazole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e.g. benzimidazo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 A01N47/0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the carbon atom having one or more single bonds to nitrogen atoms
    • A01N47/10Carbamic acid derivatives, i.e. containing the group —O—CO—N<; Thio analogues thereof
    • A01N47/18Carbamic acid derivatives, i.e. containing the group —O—CO—N<; Thio analogues thereof containing a —O—CO—N< group, or a thio analogue thereof, directly attached to a heterocyclic or cycloaliphatic 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 A01N47/0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the carbon atom having one or more single bonds to nitrogen atoms
    • A01N47/28Ureas or thioureas containing the groups >N—CO—N< or >N—CS—N<
    • A01N47/38Ureas or thioureas containing the groups >N—CO—N< or >N—CS—N< containing the group >N—CO—N< where at least one nitrogen atom is part of a heterocyclic ring; Thio analogues thereo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殺真菌組成物,該組成物係包括至少三種活性成份組份(A)、(B)和(C),以及視需要一或多種習用的調配助劑,其中組份(A)為一或多種嗜球果傘素(strobilurin)殺真菌劑,組份(B)為一或多種苯并咪唑殺真菌劑,及組份(C)為扶吉胺(fluazinam)。進一步係提供使用此組成物處理植物之方法。另外,係提供預防及/或對抗植物或植物物質之病原傷害或害蟲傷害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於植物、植物物質、植物部分或其周遭施予一活性成份(A)、(B)和(C)之組合物,其中組份(A)為一或多種嗜球果傘素(strobilurin)殺真菌劑,組份(B)為一或多種苯并咪唑殺真菌劑,及組份(C)為扶吉胺(fluazinam)。

Description

殺真菌組成物及其用途
本發明係關於殺真菌組成物及其用於防治植物之真菌感染的用途。本發明進一步係提供處理植物和植物物質用以對抗或預防真菌感染之方法。
用於防治真菌和真菌性危害物之特定的組合物已為本項技術所知並描述於文獻中。此等已知的組合物之性質,特別是在真菌防治、植物毒性、環境之有害效應及工人接觸之不利效應方面上,需要改善。另外,當目標真菌對已知的活性成份之組合物發展出抗藥性時,則對於防治和預防真菌感染之改良方法上有其需求。
因此,就提供環境上可接受的殺真菌活性組份之組合物有持續的需求,其係提供例如改良的生物性質及/或協同性質,特別是就防治植物和植物物質之真菌感染。
如上所提,包括殺真菌活性成份之組合物的調配物,已為本項技術所知。例如,US 5,468,747提供了包括亞托敏(azoxystrobin)和貝芬替(carbendazim)之殺真菌組成物。
CN 102150656揭示了亞托敏和吡啶殺細菌劑用於預防和防治植物疾病之用途。
CN102119697係關於亞托敏和扶吉胺之殺真菌混合物用於處理農作植物疾病之用途。
已發現提供包括(A)嗜球果傘素、(B)苯并咪唑及(C)扶吉胺作為活性成份之殺真菌組合物為有利的。特言之,已發現,此組合物在對抗和預防真菌感染上展現協同的效應。前述殺真菌活性成份之組合物的協同性質使施用劑量得以降低,因而對環境更友善,且,更重要地,具有預防目標真菌對活性成分產生抗藥性之效用。
本發明係關於包括組份(A)嗜球果傘素、(B)苯并咪唑及(C)扶吉胺之殺真菌組合物及其用於防治植物真菌感染之用途。本發明進一步係關於使用前述的殺真菌活性成份之組合物對抗或預防真菌感染之方法。
因此,在第一方面,本發明係提供包括下列作為殺真菌活性組份之殺真菌組成物:(A)嗜球果傘素;(B)苯并咪唑;及(C)扶吉胺。
嗜球果傘素和嗜球果傘素-類的殺真菌劑為一種由真菌嗜球果傘菌(Strobilurus tenacellus)萃取出,具有廣效疾病防治之熟知的殺真菌劑。嗜球果傘素對於其他真菌具有抑制效用,減少營養素之競爭。嗜球果傘素在粒線體之泛醇氧化位置上抑制細胞色素b和細胞色素C1間之電子轉移,擾亂代謝並防止目標真菌之生長。嗜球果傘素之實例包括亞托敏(azoxystrobin)、醚菌胺(dimoxystrobin)、凡殺酮(famoxadone)、咪唑菌酮(fenamidone)、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克收欣(kresoxim-methyl)、苯氧菌胺(metaminostrobin)、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百克敏(pyraclostrobin)及三氟敏(triflxystrobin)。
苯并咪唑為一種內吸性殺真菌劑(systemic fungicides)具有保護和治療雙重作用。苯并咪唑係經由植物的葉和根吸收,帶有基本上趨向頂端易位作用,並藉由抑制β-微管蛋白聚合來運作。苯并咪唑之實例有阿苯達唑(albendazole)、免賴得(benomyl)、貝芬替(carbendazim)、氯苯咪唑(hlorfenazole)、伏賜丁(cypendazole)、咪菌威(debacarb)、麥穗寧 (fuberidazole)、苯並威(mecarbinzid)、吡咪唑(rabenzazole)、腐絕(thiabendazole)和甲基多保淨(thiofanate-methyl)。
扶吉胺係揭示於EP 0 031 257中。扶吉胺具有廣效抗真菌性並顯現抗植物疾病之良好預防效用。其可有效的對抗工業產品、種子和儲存的果實之害蟲、蟎、真菌和細菌,及用於防治農作物和園藝作物以及高地上有害的生物生長。
在第二方面,本發明係提供如前文所定義之組成物於預防及/或對抗植物,特別是農作物之真菌感染的用途。
在第三方面,本發明係提供藉由於植物、其一或多個部位(例如葉子或種子)或其所在地施用如前文所定義之組成物,用以保護植物對抗真菌感染之方法。
在第四方面本發明亦提供包括如前文所定義之組成物的植物-保護產品。
本發明亦關於經前文所定義之組成物處理的植物或植物物質,該植物或植物物質係在真菌感染前經處理或經處理用以對抗現有的真菌感染。
令人驚訝地,已發現至少一種嗜球果傘素活性成份(A),至少一種苯并咪唑活性成份(B),及扶吉胺活性成份(C)之組合物,對於植物或植物物質之真菌感染產生意外地增進作用,特別是對於農作用,例如大豆、棉花、乾豆、甘蔗、番茄、馬鈴薯和稻米。
特言之,組合物對於處理及/或預防真菌感染,特別是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馬鈴薯瘡痂病菌(Streptomyces scabies)、番茄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尖孢鐮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腐黴菌屬(Pythium spp.)和奇異長喙殼菌(Ceratocystis paradoxa)具有驚人的高度活性。以本發明組合物所達成的作用及/或其他有利性質之增加明顯地大於以個別的組份或嗜球果傘素、苯并咪唑和扶吉胺之組合物的預期活性。活性成份之活性被協同性增進,其中包括,延伸此等化合物之殺真菌活性的界線。
如上所提,本發明係提供使用(A)嗜球果傘素、(B)苯并咪唑及(C)扶吉胺之組合物處理或預防真菌感染之方法。此方法包括,以(1)至少一種嗜球果傘素活性成份(A),(2)至少一種苯并咪唑活性成份(B),及(3)扶吉胺活性成份(C),處理植物或其一或多個部位,例如葉子或種子。活性成份組份(A)、(B)和(C)可以任何所欲的順序、任何組合連續或同時施用。較佳地,此方法係藉由將如前文所定義之組成物,亦即包括至少一種各組份(A)和(B)以及組份(C)之組成物施用於該植物來進行。
殺真菌活性成份嗜球果傘素,組份(A),可以任何適合的量存在本發明之組成物中。較佳地,嗜球果傘素係以組成物的重量計1%至50%,又更佳的組成物的重量計5%至20%之量存在。
嗜球果傘素,組份(A)可為任何殺真菌活性嗜球果傘素化合物或此等化合物之組合物。此等化合物已為本項技術所知,且適合的嗜球果傘素可從市面上購得。此嗜球果傘素化合物較佳地為一或多種選自亞托敏、醚菌胺、凡殺酮、咪唑菌酮、氟嘧菌酯、克收欣、苯氧菌胺、啶氧菌酯、百克敏及三氟敏之化合物。
殺真菌活性成份苯并咪唑,組份(B),可以任何適合的量存在組成物中。苯并咪唑較佳地係以組成物之重量計1%至70%,更佳地以組成物的重量計5%至60%,又更佳地以組成物的重量計20%至50%之量存在。
苯并咪唑,組份(B)可為任何殺真菌活性苯并咪唑或此等化合物之組合物。此等苯并咪唑化合物已為本項技術所知,且適合的苯并咪唑可從市面上購得。此苯并咪唑化合物較佳地為一或多種選自免賴得、貝芬替、麥穗寧、腐絕和甲基多保淨之化合物。
殺真菌活性成份扶吉胺,組份(C),可以任何適合的量存在組成物中。較佳地扶吉胺係以組成物之重量計1%至90%,更佳地以組成物的重量計10%至80%,又更佳地以組成物的重量計15%至75%之量存在組成物中。
組份(A)、(B)和(C)可以彼此成比例之任何量存在組成物中,以提供混合物之增進或協同的效用。特言之,較佳地,組成物中任何二種組份(A)、(B)和(C)之重量比獨立地係在從25:1至1:25,20:1至1:20, 或15:1至1:15,更佳地10:1至1:10,5:1至1:5或2.5:1至1:2.5之範圍內。組成物組份(A)和組份(B)之比率範圍可從1:1至1:10,更佳地1:2至1:8。組成物組份(A)和組份(C)之比率範圍可從1:1至1:6,更佳地1:1至1:5。同樣地,組成物組份(B)和組份(C)之比率範圍可從1:1至4:1,又更佳地1:1至3:1。在某些特定的實施例中,組份(A)、(B)和(C)係以1:5:3,1:5:5,1:2:1,2:7:4,2:4:3,2:8:5,1:3:2或1:7:3之重量比存在組成物中。
本發明之組成物可包括一或多種助劑。用於組成物中的助劑將依照調配物及/或其中終端使用者施用此調配物的方式而定。併入本發明組成物之調配物係描述於下文。可包括在本發明組成物中的適合助劑有習用的調配物佐劑或組份,例如有機溶劑、安定劑、消泡劑、乳化劑、抗凍劑、防腐劑、抗氧化劑、色素、增稠劑和惰性填充劑。將此等助劑組份用於調配組成物已為本項技術所知且該等助劑本身已為本項技術所知並可從市面購得。
本發明之殺真菌組成物視需要包括一或多種界面活性劑。此界面活性劑較佳地為天然非離子、陽離子及/或陰離子性。具有良好乳化、分散和濕化性質之界面活性劑混合物為較佳,其中界面活性劑之選擇係依照所欲調配的活性成份和所用的調配物類型而定。適合的界面活性劑已為本項技術所知並可從市面購得。
適合的界面活性劑之實例有聚氧乙烯(POE)山梨醇酐酯,例如POE(20),三油酸山梨醇酐酯和聚氧乙烯(POE)山梨醇酯,例如POE(40),三油酸山梨醇酯。POE(20)三油酸山梨醇酐酯市售商品名稱ATLAS G1086和CIRRASOL G1086,為UniqEMA所販售。POE山梨醇酐酯與POE山梨醇酯使界面活性劑之HLB(親水-親脂性平衡)值得以最適化,因此當組成物加入水時,得到最高品質的乳液(最小懸浮液滴)。較高品質的乳液典型地產生最佳殺真菌表現。
適合的陽離子界面活性劑包括帶有四級銨鹽,為一N-經取代,至少一C8-C22基及,為另一取代基,未經取代或鹵素化低級苯甲基或低級羥基-烷基基團。鹽類較佳地為鹵化物形式、硫酸甲酯或硫酸乙酯鹽類。 此等陽離子界面活性劑之實例有,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銨和苯甲基雙(2-氯乙基)乙基溴化銨。
適合的陰離子界面活性劑可為所謂的水溶性皂類和水溶性合成的表面-活性化合物。可使用的皂類包括鹼金屬、鹼土金屬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高級脂肪酸(亦即C10至C22脂肪酸)之銨鹽。此等界面活性劑之實例有,例如油酸或硬脂酸,或天然脂肪酸混合物之鈉鹽或鉀鹽。
可使用之其他界面活性劑的實例有聚丙烯酸之鹽類、木質素磺酸之鹽類、苯磺酸或萘磺酸之鹽類、環氧乙烷與脂醇或與脂肪酸或與脂肪胺之聚縮物、經取代酚類,特別是烷基酚、磺基琥珀酸酯鹽類、牛磺酸衍生物,特別是烷基牛磺酸酯或聚乙氧化酚類或醇類之磷酸酯。
當活性成份及/或惰性載劑及/或助劑/佐劑不溶於水且供最終施用此組成物的媒劑為水時,一般需要存有至少一種界面活性劑。
存在組成物中之界面活性劑的量將依照此等因此如所用的調配物類型而定。
本發明之殺真菌組成物進一步係包括一或多種聚合物安定劑。可用於本發明之適合的聚合物安定劑包括(但不限於)聚合物,例如聚丙烯、聚異丁烯、聚異戊二烯、單烯烴和二烯烴之共聚物、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聚乙烯乙酸酯、聚胺酯或聚醯胺。適合的安定劑已為本項技術所知並可從市面購得。
上文所提及之界面活性劑和聚合物安定劑一般咸信係賦與組成物安定性,因而使組合物得以調配、儲存、轉運和施用。
本發明之組合物可包括一或多種消泡劑。適合的消泡劑包括一般可用於農化組成物目的之所有物質。適合的消泡劑已為本項技術所知並可從市面購得。特佳的消泡劑為聚二甲基矽氧烷和全氟烷基磺酸之混合物,例如來自GE或Compton公司之矽氧樹脂(silicone)消泡劑。
依照調配物的類型,本發明組成物可包括一或多種有機溶劑。適合的有機溶劑可選自完全溶解農化活性物質之習用的有機溶劑。再者,適合用於活性成份組份(A)、(B)和(C)的有機溶劑已為本項技術所知。可提及較佳者為下列溶劑:N-甲基吡咯酮、N-辛基吡咯酮、環己基-1-吡咯 酮;或Solvesso 200,一種石蠟烴、異石蠟烴、環石蠟烴和芳香烴之混合物。適合的溶劑可從市面購得。
組成物可包括一或多種防腐劑。適合的防腐劑包括一般針對此目的用於此類型農化組成物之所有物質且又已為本項技術所熟知。可提及之適合的防腐劑包括甲苯益發靈(tolylfluanid),例如Preventol®(可從市面上購自Bayer AG),及苯并異噻唑啉酮,例如Proxel®(可從市面上購自Bayer AG)。
此組成物可進一步包括一或多種抗氧化劑。適合的抗氧化劑包括該等一般針對此目的用於農化組成物之物質,如本項技術所知。一特佳的抗氧化劑為丁基羥基甲苯。
此組成物亦可包括一或多種增稠劑。適合的增稠劑包括該等一般針對此目的用於農化組成物之物質。適合的增稠劑包括,例如三仙膠、PVOH、纖維素及其衍生物、黏土水合矽酸鹽、矽酸鎂鋁或其混合物。又,此等增稠劑已為本項技術所知並可從市面購得。
此外,依調配物而定,本發明之組成物亦可包括水。
如上所論述,本發明之組成物包括嗜球果傘素組份(A),苯并咪唑組份(B),及扶吉胺組份(C)。在一較佳的實施例中,本發明之組成物係包括下列之前述活性成份的組合:(A)亞托敏(azoxystrobin),(B)貝芬替(carbendazim),(C)扶吉胺;(A)醚菌胺(dimoxystrobin),(B)免賴得(benomyl),(C)扶吉胺;(A)凡殺酮(famoxadone),(B)麥穗寧(fuberidazole),(C)扶吉胺;(A)咪唑菌酮(fenamidone),(B)腐絕(thiabendazole),(C)扶吉胺;(A)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B)甲基多保淨(thiofanate-methyl),(C)扶吉胺;(A)克收欣(kresoxim-methyl),(B)貝芬替(carbendazim),(C)扶吉胺;(A)苯氧菌胺(metaminostrobirn),(B)貝芬替(carbendazim),(C)扶吉胺;(A)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B)腐絕(thiabendazole),(C)扶吉胺;(A)百克敏(pyraclostrobin),(B)貝芬替(carbendazim),(C)扶吉胺;或(A)三氟敏(triflxystrobin),(B)貝芬替(carbendazim),(C)扶吉胺。
本發明之組成物可用於農業部份及相關領域供防治或預防植物之疾病、感染及/或害蟲損傷。
本發明之組成物可有效的對抗真菌,包括(但不限於)下列:‧蔬菜類、油菜、糖用甜菜和水果及稻米上之鏈隔孢菌(Alternaria)類,例如馬鈴薯和番茄上之早疫病鏈隔孢菌(A.solani)或交鏈鏈隔孢菌(A.alternata),‧糖用甜菜和蔬菜類上之絲囊黴菌屬(Aphanomyces),‧穀類和疏菜類上之茄囊二孢菌,‧玉米、穀類、稻米和草地之雙極黴(Bipolaris)和德雷克斯孢菌屬(Drechslera),‧穀類上之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白粉病菌),‧草莓、蔬菜類、花和葡萄藤上之灰黴病菌(Botrytis cinerea)(灰黴),‧萵苣上之萵苣露菌(Bremia lactucae),‧甘蔗上之奇異長喙殼菌(Ceratocystis paradoxa),‧玉米、大豆、稻米和糖用甜菜上之尾孢菌屬(Cercospora),例如大豆上之菊池氏尾孢菌(Cercospora kikuchii)(末期疾病-葉斑),‧玉米、大豆、稻米上之旋孢腔菌屬(Cochlibolus),例如穀類上之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ativus),稻米上之宮部氏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miyabeanus),‧大豆和棉花上之平頭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炭疽病),‧玉米、穀類、稻米和草地上之德氏黴菌屬(Drechslera),例如大麥上之網斑德氏黴(D.teres)或小麥上之小麥德氏黴(D.tritici-repentis),‧由Phaeoacremonium chlamydosporiumPh.AleophilumFormitipora punctata(同義詞斑孔木層孔菌(Phellinus punctatus))引起的葡萄藤上之埃斯卡(Esca)‧葡萄藤上之痂嚢腔菌(Elsinoe ampelina),‧玉米上之突臍蠕孢屬(Exserohilum),‧黃瓜類上之彌散白粉菌(Erysiphe diffusa)(白粉病),‧各種植物上之鐮刀菌屬(Fusarium)和輪枝孢屬(Verticillium),例如穀類上 之禾本科鐮刀菌(F.graminearum)或大刀鐮刀菌(F.culmorum)或多種植物如番茄上之尖孢鐮刀菌(F.oxysporum),‧穀類上之禾頂囊殼(Gaeumanomyces graminis),‧穀類和稻米上之赤黴屬(Gibberella)(例如稻米上之藤倉赤黴(Gibberella fujikuroi)),‧葡萄藤和其他植物上之圍小叢殼菌(Glomerella cingulata),‧稻米上之榖粒染色複合物(Grainstaining complex),‧葡萄藤上之球座菌(Guignardia budwelli),‧玉米和稻米上之長蠕孢屬(Helminthosporium),‧葡萄藤上之褐斑擬棒束孢菌(Isariopsis clavispora),‧穀類上之雪黴葉枯菌(Michrodochium nivale),‧穀類、香蕉和花生上之球腔菌屬(Mycosphaerella),例如小麥上之禾生球腔菌(M.graminicola)或香蕉上之斐濟球腔菌(M.fijiensis),‧包心菜和球莖植物上之霜黴菌屬(Peronospora),例如包心菜上之芸苔霜黴菌(P.brassicae),洋蔥上之蔥霜黴病菌(P.destructor)及大豆之東北雙黴病菌(霜黴),‧大豆上之大豆鏽菌(Phakopsora pachyrhizi)(大豆鏽病)和山馬蟥層鏽菌(Phakopsara meibomiae),‧大豆和向日葵上之擬莖點黴屬(Phomopsis),葡萄藤上之葡萄生單軸黴(P.Viticola),‧馬鈴薯和番茄上之致病疫黴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各種植物上之疫黴(Phytophthora)屬,例如甜椒之辣椒疫黴(P.capsici),‧葡萄藤上之葡萄生單軸黴(Plasmopara viticola),‧蘋果上之白叉絲單囊殼菌(Podosphaera leucotricha),‧穀類上之小麥基腐病菌(Pseudocercosporella herpotrichoides),‧各種植物上之擬霜黴(Pseudoperonospora)屬,例如黃瓜上之古巴擬霜黴(P.Cubensis)或啤酒花上之葎草擬霜黴(P.Humili),‧葡萄藤上之葡萄角斑葉焦病菌(Pseudopezicula tracheiphillai),‧各種植物上之柄銹菌(Puccinia)屬,例如穀類上之小麥柄鏽菌(P. triticina)、條形柄銹病(P.striformis)、大麥柄銹病(P.hordei)或禾柄鏽菌(P.graminis),或蘆筍之天門冬屬柄銹病(P.asparagi),‧稻米上之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笹木伏革菌(Corticium sasakii)、帚梗柱孢屬(Sarocladium oryzae)、稻葉鞘腐敗病(S.attenuatum)、稻葉黑粉菌(Entyloma oryzae),‧草地和穀類上之稻梨孢菌(Pyricularia grisea),‧草坪、稻米、玉米、棉花、油籽油菜、向日葵、糖用甜菜、蔬菜類和其他植物上之腐黴菌(Pythium)屬,例如各種植物上之終極腐黴菌(P.ultiumum),草地之瓜果腐黴(P.aphanidermatum),‧棉花、稻米、馬鈴薯、草地、玉米、油菜、糖用甜菜、蔬菜類和各種植物上之絲核菌(Rhizoctonia)屬,例如馬鈴薯和各種植物上的立枯絲核病菌(R.solani),‧大麥、黑麥和黑小麥上之黑麥喙孢菌(Rhynchosporium secalis),‧油菜和向日葵上之核盤菌(Sclerotinia)屬,小麥上之小麥殼針孢菌(Septoria tritici)和穎枯殼多孢菌(Stagonospora nodorum),大豆和乾豆上之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大豆上之殼針孢菌(Septoria glycines)(大豆褐斑病),‧葡萄藤上之葡萄鉤絲殼(Erysiphe(同義詞Uncinula)necator),‧玉米和草地上之毛球腔菌(Setospaeria)屬,‧玉米上之絲軸黑粉菌(Sphacelotheca reilinia),‧大豆和棉花上之根串珠黴菌(Thievaliopsis)屬,‧穀類上之腥黑粉病菌(Tilletia)屬,‧穀類、玉米和甘蔗上之黑粉病菌(Ustilago)屬,‧蘋果和梨上之黑星病菌(Venturia)屬(黑星病)。
本發明之組成物特別可有效的對抗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馬鈴薯瘡痂病菌(Streptomyces scabies)、番茄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尖孢鐮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腐黴菌屬(Pythium spp.)和奇異長喙殼菌(Ceratocystis paradoxa)之真菌感染。
本發明之組成物適用於處理廣泛範圍農作物之植物和植物物質,包括(小麥、大麥、黑麥、燕麥、玉米、稻米、高梁、黑小麥和相關作物);甜菜(糖用甜菜或飼用甜菜);水果,例如梨果、核果和漿果,例如蘋果、梨、李子、桃、杏仁、櫻桃,以及莓類例如草莓、覆盆子和黑莓;豆科植物(菜豆、濱豆、豌豆、大豆);油料植物(油菜、芥菜、向日葵);瓜類(節瓜、黃瓜、香瓜);纖維植物(棉花、亞麻、大麻、黃麻);柑橘類水果,例如柳橙、檸檬、葡萄柚和橘子;蔬菜(菠菜、萵苣、蘆筍、包心菜、胡蘿蔔、洋蔥、番茄、馬鈴薯、紅辣椒);以及觀賞植物(花、灌木、闊葉樹或常綠植物例如針葉樹)。本發明之組成物特別適用於大豆、棉花、乾豆、甘蔗、番茄、馬鈴薯和稻米。
本發明之組成物可含有,或混合或與其他農藥一起施用,例如其他殺真菌劑、殺蟲劑和殺線蟲劑。
本發明組成物之施用(使用)率,例如,根據使用的類型、農作物的類型、組合物中特定活性成份、所欲處理之植物類型而變,但係使組合物中活性成份得以提供所欲的作用(例如疾病或害蟲防治)。用於特定設定狀況之組成物的施用率可藉由例行的試驗容易地決定。
一般而言,施用率可在每公頃0.03kg至3kg(kg/ha)之各活性成份中變化。較佳的施用率係從10至500g/ha的組份(A);從10至700g/ha的組份(B);及從10至900g/ha的組份(C)。
組份(A)、(B)和(C),和任何其他農藥,可以純的形式,如固體活性成份,例如以特定的粒徑大小,來施用及使用,或較佳地與至少一種佐劑或助劑組份,如習用於調配技術中,例如增量劑,例如溶劑或固體載劑,或如上文所詳述的,界面活性化合物(界面活性劑),共同施用及使用。更佳地,組份(A)、(B)和(C)為含有一或多種前述習用調配佐劑之調配組成物的形式。
如上所述,本發明係提供用於處理植物、植物物質或場所之組成物。
根據另外方面,本發明係提供預防及/或對抗植物、植物物質或場所之真菌感染的方法,該方法係包括施予植物、植物物質或場所: (A)嗜球果傘素;(B)苯并咪唑;及(C)扶吉胺。
本發明亦提供預防及/或對抗真菌感染之方法,其中植物、其一或多個部位(例如葉子或種子)或場所係經各活性成份組份(A)、(B)和(C)處理。活性成份組份(A)、(B)和(C)可同時、以任何其組合,或於短時間間隔連續,例如於同一天,施用於植物、植物物質或其中希望進行防治之場所。在一較佳的實施例中,活性成份組份(A)、(B)和(C)係同時施用於植物、植物物質或場所。若分開施用,活性組份可以任何順序來施用。
活性組份(A)、(B)和(C)可以如上所述之任何適合的形式來施用。典型地,活性組份係以調配物來施予,亦即包括一或多種活性組份與另外的載劑、界面活性劑或其他習用於調配技術中之增進施用的助劑。在一較佳的實施例中,組份(A)、(B)和(C)係同時,特別是以本發明組成物之方式來施用。
活性組份(A)、(B)和(C)可如上所述以任何順序施用於植物、其一或多個部位(例如葉子或種子)或場所。各化合物可僅施用一次或多次。較佳地,各活性組份(A)、(B)和(C)係施用多次,特言之2至5次,更佳地3次。
活性組份(A)、(B)和(C)可以彼此成比例之任何量來施用,以得到增進或協同的組合效用。特言之,施用於植物、其一或多個部位(例如葉子或種子)或場所之相對量係如前文所述,其中任二種組份(A)、(B)和(C)之比率較佳地係在25:1至1:25,20:1至1:20及15:1至1:15,更佳地10:1至1:10,5:1至1:5或2.5:1至1:2.5之範圍內。組成物中組份(A)與組份(B)之比率範圍可從1:1至1:10,更佳地1:2至1:8。組份(A)與組份(C)之比率範圍可從1:1至1:6,更佳地1:1至1:5。同樣地,組成物中組份(B)與組份(C)之比率範圍可從1:1至4:1,又更佳地1:1至3:1。在某些特定實施例中,組份(A)、(B)和(C)係以1:5:3,1:5:5,1:2:1,2:7:4,2:4:3,2:8:5,1:3:2或1:7:3之重量比存在於組成物中。
就化合物(A)、(B)和(C)在本發明中係同時施用之情況下,其可以含有組份(A)、(B)和(C)之單一組成物來施用。在此等情況下,活性組份(A)、(B)和(C)可以單一或各組份組合物之分開的調配物並將調配物共同混合(如本項技術中已知的桶混、即用、噴液或漿液)來提供。組份(A)、(B)和(C)可視需要與其他農藥組合。另一種選擇,活性組份(A)、(B)和(C)可以單一的調配混合物來源,如本項技術中已知的預混、濃縮、調配化合物(或產品)來提供。再者,此單一調配物可視需要與其他的農藥混合和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以本發明方法施用之活性組份(A)、(B)和(C)的組合物係以如前文所述之組成物來施用。因此,本發明係提供包括活性成份,組份(A)、(B)和(C)及視需要其他農藥,及視需要如上文所詳述的一或多種習用調配助劑之組成物。此組成物可為桶混或預混組成物之形式。
一般而言,桶混的調配物係包括0.1至20%重量比,特別是0.1至15%之活性成份化合物,及99.9至80%,特別是99.9至85%之一或多種固體或液體助劑,包括例如溶劑,如水。助劑,以桶混調配物為基準,可包括0至20%,特別是0.1至15%重量比之量的界面活性劑。
典型地,預混的調配物係包括0.1至99.9%重量比,特別是1至95%之活性成份化合物,及99.9至0.1%,特別是99至5%之固體或液體助劑,包括例如溶劑,如水。助劑,以預混調配物為基準,可包括0至50%重量比,特別是0.5至40%之量的界面活性劑。此預混調配物係在施用和使用前,以液體載體稀釋或分散於液體載體,特別是水中。
在本發明處理或預防真菌感染之方法的較佳實施例中,係應用下列活性組份(A)、(B)和(C)之組合:(A)亞托敏,(B)貝芬替,(C)扶吉胺;(A)醚菌胺,(B)免賴得,(C)扶吉胺;(A)凡殺酮,(B)麥穗寧,(C)扶吉胺;(A)咪唑菌酮,(B)腐絕,(C)扶吉胺;(A)氟嘧菌酯,(B)甲基多保淨(,(C)扶吉胺;(A)克收欣,(B)貝芬替,(C)扶吉胺;(A)苯氧菌胺,(B)貝芬替,(C)扶吉胺; (A)啶氧菌酯,(B)腐絕,(C)扶吉胺;(A)百克敏,(B)貝芬替,(C)扶吉胺;或(A)三氟敏,(B)貝芬替,(C)扶吉胺。
在一實施例中,其述的組份(A)、(B)和(C)之組合各自係以預混組成物或混合物之形式來提供。
在本發明方法中組份(A)、(B)和(C)之施用率係如前文所述。
應了解文中各組份(A)、(B)和(C)之參照為單一化合物之參照,或若適當,為一種以上特定種類的活性化合物之參照。因此,組份(A)和(B)可為單一嗜球果傘素化合物或為二或多種嗜球果傘素之混合物。同樣地,組份(B)可為單一的苯并咪唑或其二或多種之混合物。
用於本發明預混組成物之調配物類型的實例有:EW:乳劑,水包油ME:微乳劑SC:水懸劑FS:流動懸浮劑CS:水性膠囊懸浮劑OD:油懸劑,及SE:濃懸乳劑WG:水分散性粒劑
此等組成物之調配物已為本項技術所知且用於各調配物之組份可從市面上購得。使用此等調配物,無論直接,亦即未稀釋,或以適合的溶劑,特別是水稀釋,可處理植物、植物物質或場所並保護對抗,例如一或多種病原之傷害。若適當,此處理可藉由噴灑、澆注或浸泡。
本發明之活性成份組合物係因植物之良好耐受性及環境友善之事實而著稱。
本發明之各活性成份組合物對於處理植物特別有利。
本發明之態樣進一步係藉由下列包括在文中的特定實例,僅就說明之目的加以描述。
調配物實例 實例1
製備具有下列組成之水懸劑:
將磨成細粉之活性成份(A)、(B)和(C)與助劑組份緊密混合物,得到懸浮濃縮劑,由此藉由以水稀釋可得到任何所欲稀釋度之懸浮液。
另一種選擇,將活性成份和助劑(包括水)之懸浮液以珠磨機(bead-mill)濕磨,得到含適合供處理植物或植物物質特性之穩定調配物。
實例2
製備具有下列組成之水懸劑:
將磨成細粉之活性成份(A)、(B)和(C)與助劑組份緊密混合物,得到懸浮濃縮劑,由此藉由以水稀釋可得到任何所欲稀釋度之懸浮液。
另一種選擇,將活性成份和助劑(包括水)之懸浮液以珠磨機濕磨,得到適合供處理植物或植物物質之穩定調配物。
實例3
製備具有下列組成之濃懸劑:
將活性成份扶吉胺(組份(C))與N-甲基吡咯酮、乳化劑OR/36和聚合物安定劑聚胺酯混合,形成一油相。
將磨成細粉之活性成份亞托敏(組份(A))和貝芬替(組份(B))與其他助劑(包括水)緊密混合,得到一水相。
於持續攪拌下將油相加到水相中歷經一段足夠的時間,形成穩定的乳劑。
另一種選擇,將活性成份和助劑(包括水)之懸浮液以珠磨機濕磨,得到一水相。將此水相與油相組合,形成如上述之穩定的乳劑。
實例4
製備具有下列組成之濃懸劑:
將活性成份依普座(epoxiconazole)(組份(A))與N-甲基吡咯酮、乳化劑OR/36和聚合物安定劑聚胺酯混合,形成一油相。
將磨成細粉之活性成份百克敏(組份(B))和貝芬替(組份(C))與其他助劑(包括水)緊密混合,得到一水相。
於持續攪拌下將油相加到水相中歷經一段足夠的時間,形成穩定的乳劑。
另一種選擇,將活性成份和助劑(包括水)之懸浮液以珠磨機濕磨,得到一水相。將此水相與油相組合,形成如上述之穩定的乳劑。
實例5
製備具有下列組成之水懸劑:
將磨成細粉之活性成份(A)、(B)和(C)與助劑組份緊密混合,得到懸浮濃縮劑,由此藉由以水稀釋可得到任何所欲稀釋度之懸浮液。
另一種選擇,將活性成份和助劑(包括水)之懸浮液以珠磨機濕磨,得到穩定的調配物。
實例6
製備具有下列組成之油懸劑:
將磨成細粉之活性成份(A)、(B)和(C)與助劑組份緊密混合,得到懸浮濃縮劑,由此藉由以水稀釋可得到任何所欲稀釋度之懸浮液。
實例7
製備具有下列組成之流動懸浮液:
將磨成細粉之活性成份(A)、(B)和(C)與助劑組份於砂磨機中研磨,得到帶有約3mm平均粒徑大小之流動懸浮液。
實例8
製備具有下列組成之流動懸浮液:
將磨成細粉之活性成份(A)、(B)和(C)與助劑於砂磨機中研磨,得到帶有約3mm平均粒徑大小之流動懸浮液。
實例9
製備具有下列組成之水可分散粒劑:
將活性成份(A)、(B)和(C)充分混合,並與助劑於定轉子研磨機中研磨,藉由擠壓製備水可分散顆粒。以水稀釋,得到活性化合物之穩定的分散液或溶液。
經由以適量的水稀釋可分散粒劑,得到所需濃度之水懸液。
實例10
製備具有下列組成之流動懸浮液:
將磨成細粉之活性成份(A)、(B)和(C)與助劑於砂磨機中研磨,得到帶有約3mm平均粒徑大小之流動懸浮液。
生物實例 田間試驗1-抗大豆上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之效用
將大豆植物幼株以白黴(菌核病菌)之分生孢子懸浮液噴灑,並於20℃和100%相對大氣濕度培養48小時。
然後將植物分組並將個別組以各亞托敏250g/L SC(Amistar®來自Syngenta)、百克敏250g/L SC(Headline®來自BASF)、三氟敏500g/L SC(GemTM來自Bayer)、貝芬替500g/kg WG(Bavistin®來自BASF)和扶吉胺500g/L SC(Nando®來自Nufarm)噴灑,作為比較目的。另外的植物組係以上述實例1至10的調配物處理。留一組未處理之植物作為對照組。
於溫室中在15℃和80%相對大氣濕度留置15天後,評估殺真菌效用。評估之結果係列載於下表A中,其中100%係表示無觀察到真菌感染而0%係相當於對照組的效用。
田間試驗2-抗乾豆上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之效用
將乾豆植物幼株以立枯絲核菌之分生孢子懸浮液噴灑,並於20℃和100%相對大氣濕度培養48小時。
然後將植物分組並將個別組以各亞托敏250g/L SC(Amistar®來自Syngenta)、百克敏250g/L SC(Headline®來自BASF)、三氟敏500g/L SC(GemTM來自Bayer)、貝芬替500g/kg WG(Bavistin®來自BASF)和扶吉胺500g/L SC(Nando®來自Nufarm)噴灑,作為比較目的。另外的植物組係以上述實例1至10的調配物處理。留一組未處理之植物作為對照組。
於溫室中在15℃和80%相對大氣濕度留置15天後,評估殺真菌效用。評估之結果係列載於下表B中,其中100%係表示無觀察到真菌感染而0%係相當於對照組的效用。
田間試驗3-抗馬鈴薯上瘡痂病菌(Srreptomyces scabies)之效用
將馬鈴薯之種薯以瘡痂病菌之分生孢子懸浮液噴灑,並於20℃和100%相對大氣濕度培養48小時。
然後將植物分組並將個別組以各亞托敏250g/L SC(Amistar®來自Syngenta)、百克敏250g/L SC(Headline®來自BASF)、三氟敏500g/L SC(GemTM來自Bayer)、貝芬替500g/kg WG(Bavistin®來自BASF)和扶吉胺500g/L SC(Nando®來自Nufarm)噴灑,作為比較目的。另外的植物組係以上述實例1至10的調配物處理。留一組未處理之植物作為對照組。
於溫室中在15℃和80%相對大氣濕度留置15天後,評估殺真菌效用。評估之結果係列載於下表C中,其中100%係表示無觀察到真菌感染而0%係相當於對照組的效用。
田間試驗4-抗番茄上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之效用
將番茄植物幼株以晚疫病菌之分生孢子懸浮液噴灑,並於20℃和100%相對大氣濕度培養48小時。
然後將植物分組並將個別組以各亞托敏250g/L SC(Amistar®來自Syngenta)、百克敏250g/L SC(Headline®來自BASF)、三氟敏500g/L SC(GemTM來自Bayer)、貝芬替500g/kg WG(Bavistin®來自BASF)和扶吉胺500g/L SC(Nando®來自Nufarm)噴灑,作為比較目的。另外的植物組係以上述實例1至10的調配物處理。留一組未處理之植物作為對照組。
於溫室中在15℃和80%相對大氣濕度留置7天後,評估殺真菌效用。評估之結果係列載於下表D中,其中100%係表示無觀察到真菌感染而0%係相當於對照組的效用。
田間試驗5-抗甘蔗上奇異長喙殼菌(Ceratocystis paradoxa)之效用
將甘蔗芽段以奇異長喙殼菌之分生孢子懸浮液噴灑,並於20℃和100%相對大氣濕度培養48小時。
然後將植物分組並將個別組以各亞托敏250g/L SC(Amistar®來自Syngenta)、百克敏250g/L SC(Head1ine®來自BASF)、三氟敏500g/L SC(GemTM來自Bayer)、貝芬替500g/kg WG(Bavistin®來自BASF)和扶吉胺500g/L SC(Nando®來自Nufarm)噴灑,作為比較目的。另外的植物組係以上述實例1至10的調配物處理。留一組未處理之植物作為對照組。
於溫室中在15℃和80%相對大氣濕度留置15天後,評估殺真菌效用。評估之結果係列載於下表E中,其中100%係表示無觀察到真菌感染而0%係相當於對照組的效用。
田間試驗6-抗棉花上尖孢鐮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之效用
將棉花植物幼株以尖孢鐮刀菌之分生孢子懸浮液噴灑,並於20℃和100%相對大氣濕度培養48小時。
然後將植物分組並將個別組以各亞托敏250g/L SC(Amistar®來自Syngenta)、百克敏250g/L SC(Headline®來自BASF)、三氟敏500g/L SC(GemTM來自Bayer)、貝芬替500g/kg WG(Bavistin®來自BASF)和扶吉胺500g/L SC(Nando®來自Nufarm)噴灑,作為比較目的。另外的植物組係以上述實例1至10的調配物處理。留一組未處理之植物作為對照組。
於溫室中在15℃和80%相對大氣濕度留置15天後,評估殺真菌效用。評估之結果係列載於下表F中,其中100%係表示無觀察到真菌感染而0%係相當於對照組的效用。
上述之表A至F的數據結果係驗證本發明組成物和方法之效用,特別是在處理目標植物上藉由組合(A)、(B)和(C)組份達到有利的協同效用。

Claims (35)

  1. 一種殺真菌組成物,係包括下列作為殺真菌活性組份:(A)嗜球果傘素(strobilurin);(B)苯并咪唑;及(C)扶吉胺(fluazinam)。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殺真菌組成物,其中該嗜球果傘素係選自亞托敏(azoxystrobin)、醚菌胺(dimoxystrobin)、凡殺酮(famoxadone)、咪唑菌酮(fenamidone)、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克收欣(kresoxim-methyl)、苯氧菌胺(metaminostrobin)、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百克敏(pyraclostrobin)、三氟敏(triflxystrobin)及其混合物。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殺真菌組成物,其中該苯并咪唑係選自阿苯達唑(albendazole)、免賴得(benomyl)、貝芬替(carbendazim)、氯苯咪唑(shlorfenazole)、伏賜丁(cypendazole)、咪菌威(debacarb)、麥穗寧(fuberidazole)、苯並威(mecarbinzid)、吡咪唑(rabenzazole)、腐絕(thiabendazole)、甲基多保淨(thiofanate-methyl)及其混合物。
  4. 如任何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殺真菌組成物,其中組份(A)係以從1至50%重量比之量存在。
  5. 如任何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殺真菌組成物,其中組份(B)係以從1至70%重量比之量存在。
  6. 如任何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殺真菌組成物,其中組份(C)係以從1至90%重量比之量存在。
  7. 如任何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殺真菌組成物,其中任二種組份(A)、(B)和(C)之重量比係從25:1至1:25。
  8. 如任何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殺真菌組成物,其中組份(A)與組份(B)之重量比係從1:1至1:10。
  9. 如任何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殺真菌組成物,其中組份(A)與組份(C)之重量比係從1:1至1:6。
  10. 如任何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殺真菌組成物,其中組份(B)與組份(C)之重量比係從1:1至1:4。
  11. 如任何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殺真菌組成物,其中組份(A)、(B)和(C)之重量比係選自1:5:3,1:5:5,1:2:1,2:7:4,2:4:3,2:8:5,1:3:2或1:7:3。
  12. 如任何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殺真菌組成物,進一步係包括一或多種界面活性劑。
  13. 如任何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殺真菌組成物,進一步係包括一或多種聚合物安定劑。
  14. 如任何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殺真菌組成物,進一步係包括一或多種消泡劑。
  15. 如任何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殺真菌組成物,進一步係包括一或多種有機溶劑。
  16. 如任何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殺真菌組成物,進一步係包括一或多種防腐劑。
  17. 如任何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殺真菌組成物,進一步係包括一或多種抗氧化劑。
  18. 如任何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殺真菌組成物,進一步係包括一或多種增稠劑。
  19. 如任何前述申請專利範圍之殺真菌組成物,其係包括下列活性成份之組合:(A)亞托敏,(B)貝芬替,(C)扶吉胺;(A)醚菌胺,(B)免賴得,(C)扶吉胺;(A)凡殺酮,(B)麥穗寧,(C)扶吉胺;(A)咪唑菌酮,(B)腐絕,(C)扶吉胺;(A)氟嘧菌酯,(B)甲基多保淨,(C)扶吉胺;(A)克收欣,(B)貝芬替,(C)扶吉胺;(A)苯氧菌胺,(B)貝芬替,(C)扶吉胺;(A)啶氧菌酯,(B)腐絕,(C)扶吉胺; (A)百克敏,(B)貝芬替,(C)扶吉胺;或(A)三氟敏,(B)貝芬替,(C)扶吉胺。
  20.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9項任一項中之殺真菌組成物用於預防及/或對抗植物真菌感染之用途。
  21. 一種藉由施予植物、其一或多個部位或其所在場所下列物質而保護植物對抗真菌感染之方法:(A)嗜球果傘素;(B)苯并咪唑;及(C)扶吉胺。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方法:其中該嗜球果傘素係選自亞托敏、醚菌胺、凡殺酮、咪唑菌酮、氟嘧菌酯、克收欣、苯氧菌胺、啶氧菌酯、百克敏、三氟敏及其混合物。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或22項之方法:其中該苯并咪唑係選自阿苯達唑、免賴得、貝芬替、氯苯咪唑、伏賜丁、咪菌威、麥穗寧、苯並威、吡咪唑、腐絕、甲基多保淨及其混合物。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至23項任一項中之方法:其中組份(A)、(B)和(C)係同時施用。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至24項任一項中之方法,其中任二種組份(A)、(B)和(C)係以從25:1至1:25之重量比來施用。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至25項任一項中之方法,其中組份(A)與組份(B)施用之重量比係從1:1至1:10。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至26項任一項中之方法,其中組份(A)與組份(C)施用之重量比係從1:1至1:6。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至27項任一項中之方法,其中組份(B)與組份(C)施用之重量比係從1:1至1:4。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至28項任一項中之方法,其中組份(A)、(B)和(C)施用之重量比係選自1:5:3,1:5:5,1:2:1,2:7:4,2:4:3,2:8:5,1:3:2或1:7:3。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至29項任一項中之方法,其中所施予的組份(A)、(B)和(C)為:(A)亞托敏,(B)貝芬替,(C)扶吉胺;(A)醚菌胺,(B)免賴得,(C)扶吉胺;(A)凡殺酮,(B)麥穗寧,(C)扶吉胺;(A)咪唑菌酮,(B)腐絕,(C)扶吉胺;(A)氟嘧菌酯,(B)甲基多保淨,(C)扶吉胺;(A)克收欣,(B)貝芬替,(C)扶吉胺;(A)苯氧菌胺,(B)貝芬替,(C)扶吉胺;(A)啶氧菌酯,(B)腐絕,(C)扶吉胺;(A)百克敏,(B)貝芬替,(C)扶吉胺;或(A)三氟敏,(B)貝芬替,(C)扶吉胺。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至30項任一項中之方法,其中組份(A)、(B)和(C)係以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9項任一項中之組成物形式來施用。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至31項任一項中之方法,其中該植物為大豆、棉花、乾豆、甘蔗、番茄、馬鈴薯或稻米。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至32項任一項中之方法,其中該感染為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馬鈴薯瘡痂病菌(Streptomyces scabies)、番茄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尖孢鐮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腐黴菌屬(Pythium spp.)或奇異長喙殼菌(Ceratocystis paradoxa)之感染。
  34. 一種保護植物之產品,係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9項任一項中之組成物。
  35. 一種藉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9項任一項中之組成物或藉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至33項任一項中之方法所處理的植物或植物物質。
TW103125775A 2013-07-31 2014-07-29 殺真菌組成物及其用途 TWI6468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313702.1 2013-07-31
GB1313702.1A GB2516838B (en) 2013-07-31 2013-07-31 Fungicidal compositions and their us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6178A true TW201536178A (zh) 2015-10-01
TWI646893B TWI646893B (zh) 2019-01-11

Family

ID=49167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5775A TWI646893B (zh) 2013-07-31 2014-07-29 殺真菌組成物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07721B (zh)
AR (1) AR096916A1 (zh)
BR (1) BR112016001742A2 (zh)
GB (1) GB2516838B (zh)
TW (1) TWI646893B (zh)
WO (1) WO20150141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3724A (zh) * 2015-09-09 2015-12-09 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啶氧菌酯和丙硫咪唑的杀菌组合物
CN106818807A (zh) * 2017-03-02 2017-06-13 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香蕉黑星病的复配杀菌剂
CN107232215A (zh) * 2017-05-31 2017-10-10 句容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农药组合物
CN109042701A (zh) * 2018-09-21 2018-12-21 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黄瓜褐斑病的丙硫唑和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9006849A (zh) * 2018-10-16 2018-12-18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丙硫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287621A (zh) * 2021-05-07 2021-08-24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咪唑衍生物a在制备防治香蕉枯萎病菌的农药杀菌剂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55627A3 (de) * 2004-04-30 2012-09-26 Basf Se Fungizide Mischungen
PE20060801A1 (es) * 2004-12-23 2006-10-03 Basf Ag Mezclas fungicidas
EP1813152A1 (de) * 2006-01-30 2007-08-01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Fungizide Mischung auf der Basis von 3,4-disubstituierten Biphenylaniliden
EP1813151A1 (de) * 2006-01-26 2007-08-01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Fungizide Mischungen auf der Basis von 1-Methyl-pyrazol-4-yl-carbonsäureaniliden
CN100401889C (zh) * 2005-08-17 2008-07-16 浙江化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杀菌剂组合物
DE102006011869A1 (de) * 2006-03-15 2007-09-20 Bayer Cropscience Ag Fungizide Wirkstoffkombinationen
JP2010222256A (ja) * 2009-03-19 2010-10-07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ヤトロファの病害防除方法。
CN102119697B (zh) * 2010-01-08 2014-02-12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啶胺与多菌灵的增效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150656B (zh) * 2010-12-06 2012-10-10 北京颖泰嘉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和制剂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7721B (zh) 2018-03-30
TWI646893B (zh) 2019-01-11
GB2516838A (en) 2015-02-11
BR112016001742A2 (pt) 2017-08-01
GB201313702D0 (en) 2013-09-11
CN105407721A (zh) 2016-03-16
AR096916A1 (es) 2016-02-03
GB2516838B (en) 2016-09-21
WO2015014164A1 (en) 2015-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12503B1 (de) Fungizide mischungen enthaltend substituierte 1-methyl-pyrazol-4-ylcarbonsäureanilide
TWI646893B (zh) 殺真菌組成物及其用途
BRPI1000361A2 (pt) composição fungicida, seu uso e métodos de prevenção e/ou combate a dano patogênio ou dano por pragas em uma planta
JP2009515848A (ja) ボスカリドおよびピリメタニルを含む殺菌混合物
JPH0624914A (ja) 殺生物剤
WO2015062353A9 (en) Fungicidal composition and the use thereof
WO2015135421A1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03988845B (zh) 一种杀菌混合物
JP2022541318A (ja) 殺菌組合せ物、混合物および組成物、ならびにそれらの使用
EP4344546A2 (en) Fungicidal mixture
AU2014292554B2 (en) Fungicidal mixture
WO2015135422A1 (zh) 一种保护植物免于植物病害的方法
CN114223665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植物致病真菌的用途
CN110573016B (zh) 杀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WO2020078795A1 (en) Ternary mixtures containing fenpropimorph, succin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s and azoles
CN106982842B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06982851B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CN102715181B (zh) 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杀菌组合物
WO2007088116A2 (de) Fungizide mischungen enthaltend epoxiconazol und metiram
EP3753408A1 (en) A synergistic fungicidal composition
JP2022537465A (ja) 相乗的殺菌組成物
DE102007001541A1 (de) Fungizide Mischungen enthaltend Pyrimethanil und Metrafenone
WO2015170618A1 (ja) 農園芸用薬剤、植物病害防除方法および植物病害防除用製品
WO2007028757A1 (de) Fungizide mischungen auf der basis von triazolen